一直以来汉字的异体字有没有可能同时也是汉字的简体字?

摘 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了部分汉字的简体,但繁体字在某些方面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承前启后的传统性、形音义俱全的全息性、结构对称的艺术性,尤其是繁体字在古代文献中相对于简体字能避免歧义引起的理解及使用错误等。本文就以上几点漫谈繁体字的魅力,同时指出繁体字在当代没有退出舞台的原因。

关键词: 繁体字 大一统 文化内涵

自1956年国务院通过《汉字简化方案》并在全国分批推行以来,一些繁体字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它却如同深谷幽兰,时时能让人们触及它的芳香,譬如古代文献、书法艺术、名胜古迹、碑林石刻中均能见到它的踪迹。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分组讨论中冯小刚提出恢复部分繁体字的建议后,繁体字再次引起热议:繁体字是否应该回归。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并非想参与到这场争论中,而是谈谈自己所认识的繁体字的魅力。

一、汉字维系着华人世界

在世界文字发展史中,几乎所有文字都经历过图画和象形阶段,但在随后的发展中,中国文字却走向了不同于其他文字的方向。

字母文字始于腓尼基。腓尼基人基于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西亚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发明了22个字母,古希腊人以此为基础创造了希腊字母,古罗马人在取代并继承古希腊文化后,将希腊字母加以变化和改造,其境内又出现了另外一种文字——拉丁字母。公元392年古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为统一罗马,宣布基督教为国教。由于文字不统一,罗马东西教区对《圣经》产生了不同解读,教会之间争斗不息,致使帝国一分为二,拉丁语随之分崩离析。帝国覆灭后,欧洲小国林立,拉丁语散见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字中。欧洲从没像中国那样实现过真正的大一统,这不能不说与其语言文字的多样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1]。

字母文字之所以出现是因此其易写易记,然而在中国没有发展出字母文字是因为汉字单字信息量大,字形字意联系紧密,构词能力强,是唯一能穿越时空的文字。汉字从其产生之初到战国时代,同样经历过不同国家不同文字不同语言的混乱阶段,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满足政治统治上的需求,在全国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从此,在中华大地上虽天南地北的人操着不同的方言,却共同使用着同一种文字——汉字。汉字的统一标志着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统一,从此大一统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

此后多灾多难又坚韧不拔的中华民族虽然经历了分分合合,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统一,这中间汉字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钱穆先生曾说过中华文化不仅由中国民族所创造,而中华文化乃能创造中华民族,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民族,中华民族从古即不以氏族血统、国家疆域为民族之界限,而以“道”作为终极理想。“文以载道”,汉字就是载道的工具,在文化传播及国家统一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汉字是表意文字,它能够超越方言,不代表任何地方语言,一个字无论怎么读,只要写出来,那么它的字意大家都知道,因此汉字在不同地区省份间充当了桥梁和纽带,它把不同语言、不同风俗、不同民族、不同血统的人们凝聚维系在一起,成为自觉的中国人。

汉字经过甲骨文、象形文、大篆、小篆直到汉代楷书后就基本定型了。汉字对我国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等国的文字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的文字中处处有汉字的身影,甚至中国游客到韩国,韩国的许多老人可以毫无障碍地用汉字跟中国人交流。相同文字使华人对其炎黄子孙的身份有强烈的认同感,历史上每当中华民族面临危机时,海外侨胞都会慷慨解囊,倾力相助,甚至奔赴前线,慷慨就死,因为我们拥有着共同的文化,操持着相同的文字,胸怀着同一颗中国心。美国的汉学之父卫三畏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年,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他认为一旦废止汉字,改用字母拼写汉语方言,那么中国将不复存在[2]。

如今,新时代的中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瞩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越来越呼喚传统文化的弘扬。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如何加强民族自信,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凝聚华人力量,如何向全世界贡献中国智慧,都是新时代中国人面对的新课题,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也许繁体字会迸发出特有的光彩。

二、繁体字蕴含丰富信息

作为文字,无论表音表意,口说出来,只能传递语音信息;笔写下来,表音文字表达的还是读音,表意文字,如汉字,通过观察其字形读者会得到一系列信息,这些信息有时甚至是全息的,能提供给我们更多关于社会、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冯小刚之所以提议部分恢复繁体字,就是因为繁体字以独有的特点能体现出更多的内涵,如亲(親)要相见,爱(愛)要有心,应(應)诺要用心,心中有愧方为耻(恥)等。

1.繁体字表意功能强大

繁体字蕴含的信息不仅量大,而且明晰、准确。如:

“朢(望)”,其左上角的“臣”表示的是一只眼睛,右上角的“月”指的是月亮,下面并不是“王”(中间横短),而是“壬”字(中间横长),即一个人站在土堆上[3]。该字意为一个人站在土堆上,正在遥望天空的月亮。看到这个字我们不禁会联想到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甚至眼前会浮现出那个站在高台上天天盼良人归的“望夫石”,幽幽思绪,款款深情,一“望”字了得。

“蠱(蛊)”,许慎《说文解字》云:蛊,腹中虫也。《赤水玄珠﹒虫蛊》:“蛊以三虫为首,岂无旨哉……彼蛊证者,中实有物,积聚已久,湿热生虫……”[4]《诸病源候论·蛊毒候》:“……多取虫蛇之类,以器皿盛贮,任其自相啖食,唯有一物独在者,即谓之为蛊。便能变惑,随逐酒食,为人患祸。”[5]“蠱”的字形一表多虫(致病)貌,二表多虫器中互啖貌。

2.繁体字体现形音义的统一

汉字六书造字法中,“画成其物,随体诘屈”的象形字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社会发展,信息交流增多,象形字已无法满足要求,形声字便成为主流。形声字的形旁表类属,声旁表读音(注:古今音读有很大变化),整个字显其义,非常便于识记学习。如:

“雞(鸡)”,“隹”为形旁,是短尾巴鸟的总称,其形象为一只鸟展翅左飞,“奚”为声旁即读音。不用查字典,“雞”的形音义已了然于胸。简化的“鸡”中“鸟”为形旁,说明鸡是一种鸟,内涵明显小于“隹”;其声旁不明显,因为古文字中“又”为手,一般用作形旁,不用于声旁,显然只是为简化而简化,严格来说并不符合形声字造字法,形音义三者中缺音,形不足。

“榖(谷)”,“从禾,殻声”,“榖”字的左下部是“禾”,为形旁,其余部分是古写的“壳”字,“壳”既表声,又兼会意,意为带壳的粮食,即糙米[6]。“榖”被简化为“谷”后,除保留读音外,其余形义俱失,完全看不出“谷”与粮食有任何关系,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简化是变化了形式的非字母的表音文字,如网络用语“杯具”(悲剧)、“赶脚”(感觉)、菇凉(姑娘)等,已基本是表音文字,汉字的这种发展趋势会不会造成使用及理解上的混乱,这是一个问题。

其实,古文中的“谷”另有其意,其上部为水形,下部是流水的出口处,表示泉水从泉眼中流出。《说文》:“谷,泉出通川为谷。”可见“谷”的本义是“两山之间的水道或夹道”。

“榖”“谷”均简化为“谷”之后,在书写上简单了,但具体运用时可能会引起歧义。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李鼎先生在《中医文献杂志》上发表的《中医文献部分汉字繁体字正楷的回归》中写道:“《甲乙经》转载《明堂孔穴》,足太阳膀胱经在足小趾旁至阴穴之后有个通谷穴,足少阴肾经在上腹部幽门穴之后也有一通谷穴,二穴同名,必有一误。四肢部的孔穴是用‘溪、‘谷等比拟筋肉骨节凹陷,通谷、陷谷、合谷、阳谷各穴名都属合理;而腹部‘通谷当是‘通榖字简写致误,幽门作为胃下口,其下为通榖食之穴,这才符合医理。”[7]一个字混淆了两个功能完全不一样的穴位,有可能导致治疗上的不良后果,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可不慎。

简化后的汉字由于或形或音或义的缺失会导致理解上的困难。孔子学院的一位老师曾说过教外国学生“听”字时,学生很茫然,问老师:“难道中国人用嘴巴听声音吗?”老师把繁体的“聽”写出来后,学生立刻就明白了,反而认为繁体字比简体字更好学。

三、繁体字具有美学特征

方块形的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是一维的、线性的、单一方向的,汉字是二维的,有独体、上下、左右、包围、半包围和品字形等结构。从形象来说,汉字不同于埃及的圣书字,圣书字极尽对外物的描摹,虽说是字但更近于画;汉字是对外物的高度抽象概括,追求“神似”而不以“形似”见长。从结构来说,汉字讲究对称,同时又不拘泥于对称,对称中有参差、有层次、有秩序,所以汉字也是一种绘画艺术,汉字的这些特征在繁体字中体现得更加充分。

象形字在汉字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但它是最早出现、最简单又最重要的造字法。大家耳熟能详的象形字有日、月、木、牛、羊、虎等。这些字由于笔画简单,不需要简化,因此保持了原字形未变。此文中笔者主要谈谈未简化的象形字,如:

“龜(龟)”:看到这个字,一只背着壳、伸着爪子、甩着尾巴慢慢爬的乌龟立刻跃然纸上,甚至乌龟壳上的花纹也清晰可见,这样的象形字即使儿童也能一眼认出。简写后的龟不如“龜”对称、形象、可爱,但依然能看出龟形。

“兒(儿)”:众所周知,幼儿发育最快的部位就是头部,所以其头部几乎占到身体的三分之一。“兒”描画的就是一个囟门还没有合上的大头娃娃,一副呆萌、令人怜惜的模样。

“魚(鱼)”:其上部为鱼头,“田”像其身体及鱼鳞,其下四点为鱼尾。许慎《说文》:“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侣,其尾皆枝,故像枝形。”篆文的鱼下为火形(并非“火”字),后简化为四点。可见汉字的发展过程也是其简化的过程,但这种简化是自然而然、由下而上的,是科学又漫长的,是经得起考验,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过多的人为干预如同庄稼施用化肥,虽有一时之效而其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正因为汉字的象形,书法家把汉字写得如同一幅画,画就是字,字就是画,真正做到了字画同源。毕加索对中国书法艺术就非常推崇,他曾说:“假如生活在中国,我一定是个书法家,而不是画家。”若无汉字字形之美,则何来书法艺术之源?

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三样东西最重要,称之为三才即:天、地、人。天地之间虽有万物,但以人最为尊贵,所以用人来代替万物。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遵从自然,师法自然,和于自然,所以三才思想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造字自然也不例外。“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着于书帛谓之书。书者,如也。”《说文解字·序》中的这段文字说明了汉字创造之初源于自然、象形于自然、反映自然的三才思想。

三才思想的核心是“和”,所以汉字,尤其是繁体字讲究结构对称、中正平和。因为结构对称,所以汉字端庄凝重、简洁和谐,与中国人崇尚质朴自然的民族性格相一致;因为中正平和,所以重心居中,不偏不倚,符合中国人“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8]。有人这样描述汉字:写汉字像叠罗汉,有立的、有卧的、有扳肩的、有伸脚的,不但要整齐,还要叠成花样,而且是很多种不同的花样,这些花样都有一定的谱,不能别出心裁,一个汉字的构造就是一种建筑,其中有美学也有力学。由于汉字的这些特征,中国文人把汉字“玩”出了许多花样,令人叹为观止的书法自不必说,单是汉字丰富的意蕴及其可拆分性就被文人们很诙谐地拿来写诗,美其名曰“神智体”。该诗体是“以意境作画写字,悟人悟己的一种修养学问”。据说苏东坡首开其滥觞,他所做的《晚眺诗》即属此类诗作,使想要为难大宋的辽国使者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首诗利用汉字字形结构,以增减笔画、变换位置的方式设置谜面,让读者猜出诗的内容,其诗意如下:

长亭短景无人画(繁体字“畫”的异体字为框内“人”字形。长亭短景暗示日暮);老大横拖瘦竹筇(筇为竹名,可做手杖。此句意为老者伤感于迟暮);回首断云斜日暮(老者回首远眺,但见西天片云落日;曲江倒蘸侧山峰(弯弯曲曲的江水中倒映出山峰的影子)。若改用简体字的“画”“云”,这首神智诗就不复存在了。

繁体字字形复杂固然是其不足,但正是因为复杂才使其信息含量较大,易于掌握。英美国家的学生需掌握两万左右的词汇量才能顺利阅读报纸,中国学生只需学会三千多个汉字就可以读小说,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繁体字除了字形复杂之外,其字意及其应用也许会更简单一些。而且从数量来说,3000远远小于20000,如果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稍微费些力气学习这些繁体字,那么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也许会有些帮助。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提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种复兴要建立在民族自信上,民族自信是以文化自信为前提的。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其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积淀的文化是深厚的、广博的、高远的,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历久弥新,如今在世界各国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汉学热、汉语热就是最好的证明。作为炎黄子孙,如何继承、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面对的课题。繁体字的同时存在,并认识理解和适时运用,是每一个国人绕不过去的门槛。也许繁体字的魅力,并不真正在其使用的范围、蕴意及形体结构上,而在于它所背负、凝聚、体现的文化及使命上。

[1][2]汉字五千年编委会.汉字五千年[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4):15-18.

[3]魏励.对《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点滴意见[J].辞书研究,2016(6):46-47.

[4]孙一奎.赤水玄珠全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1):226.

[5]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0):536.

[6][7]李鼎.中医文獻部分繁体字正楷的回归[J].文献研究,2016(3):4.

[8]孔刃非.汉字创造心理学[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3):66-68.

课题来源:2016年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教改类课题

课题名称:《在我校中医学专业主干课程中使用繁体字教学的研究》

}

  【计算机时代的汉字规范,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中日韩港台都有自己的若干套字符集,有的可以兼容有的不兼容,而且字形也不一样】

  汉字编码字符集的现状和发展

  相对西文字符集的定义,汉字编码字符集的定义有两大困难:选字难和排序难。选字难是因为汉字字量大(包括简体字、繁体字、日本汉字、韩国汉字),而字符集空间有限。排序难是因为汉字可有多种排序标准(拼音、部首、笔画等等),而具体到每一种排序标准,往往还存在不少争议,如对一些汉字还没有一致认可的笔画数。

  二、汉字编码国家标准

  1984年“全国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编码字符集的繁体字和简体字对应编码的原则,并做出了制定六个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的计划。这六个集分别命名为基本集、第一辅助集(辅一)、第二辅助集(辅二)、第三辅助集(辅三)、第四辅助集(辅四)、第五辅助集(辅五)。其中,基本集、辅二集、辅四集是简体字集,辅一集、辅三集、辅五集分别是基本集、辅二集、辅四集的繁体字映射集,且简/繁字在两个字符集中同码(个别简/繁关系为一对多的汉字除外)。
  国家标准GB 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已于1980年发布使用,它奠定了我国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这六个集均采用双七位编码方式,但为了避开ASCII表中的控制码,每个七位只选取了94个编码位置。所以每张代码表分94个区和94个位。其中前15区作为拼音文字及符号区或保留未用,16区到94区为汉字区。

  收入汉字信息交换用的基本图形字符,采用一字一码的原则,具体包括:一般符号,序号,数字,拉丁字母,日文假名,希腊字母,俄文字母,汉语拼音符号,汉语注音字母及简化汉字6763个。总计7445个图形字符。

  2. 其他五个辅助汉字集

  辅二集(GB 7589-87)和辅四集(GB 7590-87)是作为基本集的补充而编制的,均收通用规范的简体汉字,分别收字7237和7039个,都以部首为序排列,部首次序按笔画数排列,同部首字按部首以外的笔画数排列,同笔画数的字以笔形顺序(横、直、撇、点、折)为序。
  这两个集都不收异体字,共约有4200多个字是经过类推简化得到的,提高了整个字符集的规范性,但降低了字符集的实用性。
  比较而言辅二集所收汉字具有较高通用性和实用性。
  辅一集(GB 12345-90)已于1990年发布,是与基本集对应的繁体字集,共收图形字符7583个,其中前15区除收集了GB 2312中前15区内收的全部字符外,又增收了35个竖排标点符号和汉语拼音符号。从16区至91区共收6866个繁体汉字。一级汉字数和二级汉字数都与GB2312相同,另有103个繁体字是属于简/繁为一对多的字。对于简/繁一对多的情况,则选一个最通用的繁体字码置于与基本集中该字相对应的码位,其余的则按拼音序编码于88和89区。
  辅三集和辅五集分别是辅二集和辅四集的一一对应的繁体字符集,比辅二集和辅四集中的字有更多的使用机会。

  三、中国台湾定义的汉字字符集

  台湾、香港等地使用的汉字是繁体字,台湾已经定义的汉字字符集只收繁体字。
  在台湾,用于中文信息交换的标准有:
  CCCII:中文资讯交换码
  CNS 11643:通用汉字标准交换码
  其中,CNS 11643实用面更广,使用者更多。

  四、日本和韩国定义的汉字字符集

  日本和韩国使用的汉字大都与中国相同或相似,但都有一些汉字是它们国家特有的,编码标准分别是JIS和KS系列,也都采用双字节编码,主要有:
  日本JISX :与GB 2312相似。共收字符6877个,1到15区为拼音字符及符号区;16到84区为汉字区,共收日本汉字6353个。分一级汉字区和二级汉字区,一级汉字区按拼音排序,二级汉字区按部首排序。
  日本JISX :作为日本汉字交换码辅助集。共有6067个字符,日本汉字有5801个,按部首排列。
  韩国KSC :共有8244个字符,韩国汉字有4888个,有200多个多音汉字分配了一个以上的码位。

  五、ISO 10646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中的汉字字符集

  以上介绍的中国大陆、台湾、日本和韩国的汉字字符集编码原则相同,但具体编码不同,因此只能在各自国家或地区使用,不便于国际间的交流。
  UCS则是于1992年通过的国际标准,采用肆八位规范形式(UCS-4)和UCS的双八位基本多文种平面形式(UCS-2),定义了一个用于世界范围各种文字及各种语言的书面形式的图形字符集,基本上收集全了上面四个国家(或地区)使用的汉字,这样一举解决了当前使用的单字节字符编码和双字节汉字编码给编码空间带来的限制和给软硬件设计带来的困难,为多文种的信息交换和混合处理提供了方便。

  在I区定义了按(康熙字典)部首序的20902个CJK(中日韩)统一汉字。
  值得一提的是unicode标准,它是APPLE公司为彻底解决计算机处理多文种文本而发起制定的通用多文种字符集。对汉字集的处理与ISO 10646相似。

  六、汉字内部码问题

  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字符和汉字是现代信息交换中通用的手段,它除广泛应用于通信(电报、电传等数据通信,如GB 8565-88信息处理文本通信用编码字符集)外,还在计算机中得到普遍使用。在计算机中使用的字符和汉字的代码,通常为内码。目前的计算机系统,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是基于西文字符集(如ASCII)设计生产的,而大多数汉字字符集中的汉字编码都与机内原有西文字符编码发生了冲突,有两种解决的方法:
  (1)保持原有西文字符编码,修改汉字编码;
  (2)将西文字符和汉字统一编码,即原有西文字符的编码也要修改。
  如ISO 10646就采用了第二种方法,可以说彻底解决了各个文种的字符(包括汉字)的机内码问题。
  但第二种方法无法继续使用已有的计算机系统,几乎全部工作都要从头开始。目前使用更多的是上述的第一种方法。
  为了让更多的文字进入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可以采用“一码对多字”的技术:即同一个机内码在不同情况下表示不同的字符(这些不同的字符往往有密切的联系)。这样的系统大都设置了切换键,用来选取系统的当前环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键名汉字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