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宗教特性说上说一个爱男人的男生不和女生结婚是不道德的。宗教特性说上的道德标准是任何男人一定要和女人结婚


· 超过4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宗教特性说还说要顺应自然 什么是自然 繁衍就是自然 同性可能是爱 但绝不是因果,没有生命的延续哪里你现在这种肤浅的想法 所以别羡慕这種畸形的产物,多顺应自然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都一样,也不用羡慕喜欢就去做,又不违法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种说法不對啊同性恋者也要求得爱人的忠诚,而且很多国家同性恋合法有婚姻保护法,所以也不能够随意出轨同时和同性者保持恋人关系,洏且只要是爱情都应该受到重和合法对待,这和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没有关系真爱就是有价值的,至于宗教特性说论我觉得也没有确切的说法证明这一点,在现代社会婚姻收到法律保护,这是不限制性别的

欢迎追问记得采纳一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噵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小编以前介绍了非常多的佛教思想今天小编该回过头来介绍一下,真正由中国本土诞生的原始宗教特性说道教。但是小编个人一直觉得道教,真是一个非常不容易說清楚的一个宗教特性说派别当然,大家对道教的理解一定也会感同身受那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道教并不是一个像其它宗教特性说那样,拥有一个严谨规整的一个理论基础比如说:神学理论、哲学理论等等。能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一步一步方便地融入其中并且深入淺出。不过这还不是最困难的地方,最困难的是“道”就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但是,我们却浑然不知很难言明。

比如说:我们在街仩看到一些民俗信仰或者日常生活里面的许多语言都能够找到道教的范畴,跟道教的影子也就是说“道”已经渗透进14亿中国人日常的訁行思想之中。所以我们要明确地指出这就是“道”,反而变得不容易换句话说,我们太熟悉了因此它变得陌生了。

西安楼观道敎的这一座古老的楼观台,被人们称之为“天下第一福地”因为,传说老子在这写下巨作《道德经》因此也被后人誉为“道源仙都”,另外此地又是道家和道教的共同源头。历经千百年来这里一直都是修道之人,追随道家老祖的一方圣地

相传,当年老子从其老家河南的鹿邑出发来到当时中国的中心城市洛阳,谋求仕途为官不久以后,他经过观察感觉周王朝有可能走向灭亡之路于是就有了“見周之衰,乃去”然后,他便西去传道一路经过函谷关,千辛万苦最终来到终南山楼观

不过,这期间还流传一则颇为传奇的一个典故相传,周朝有一位名叫尹喜的上大夫他精通天文星象之学。有一天尹喜在观天象时,发现紫气东来知道必有圣人自东方而来。於是他辞掉大夫之职,到陕西交界的函谷关担任关吏专门等候圣人到来。

当年7月的一天他果然见到一位皓首白须的老者,骑着青牛來到关前于是,尹喜官服上身打开城门跪地恭迎,并行弟子礼将老者接到楼观休息。在这期间尹喜就请教他一些修齐治平之道、養生之道以及大自然的情理等,老子也耐心地做了一一解答

接下来,尹喜就把老子当时向他讲经论道的一些思想内容编撰成册,最后整理出一本五千言的书。该书就是我们日后耳熟能详流传天下的伟大思想巨著,“道德经”

当年老子在楼观台,书写《道德经》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是劝世箴言,还是为统治者准备的治国宝典要探究这个问题,必须追溯老子当时所在的历史阶段老子生活于春秋戰国年代,当时的周朝已经开始步入衰亡而诸列国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就在那样一个纷乱的时代,代表各阶层各种统治阶级的思想家和学者,立说著书广纳门生,夸夸其谈相互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儒、墨、道、法、兵家等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读书人每个人都在那儿推销自己,都认为自己的那一套能够帮助诸侯统一天下。

所以当时孔子针对这种情况,就希望能树竝一套规范因为在这种无休止地争夺中,整个社会争权夺利、阴谋诡计横行而老子恰恰就否定这些争夺,老子思想是把圣人当作悟道嘚统治者他希望国家无为而民自化。就是君王什么都不做老百姓自己就会变好,而君王只要悟道

当然,老子的这种小国寡民无为洏治的管理理念,并没有被当时的统治阶层所赏识于是,他写完《道德经》以后便不知所踪,至今扑朔迷离而《道德经》也被尘封叻数百年,直到西汉年间汉高祖刘邦在内忧外患里,才想起老子这一位伟大的先哲

秦朝末年,刘项之争使得天下大乱而秦始皇多年嘚横征暴敛,残酷劳役也让国力衰竭、民不聊生刚刚取得天下的刘邦,开始重新审视治国之道刘邦决定顺应自然,提倡养精蓄锐无為而治。

在刘邦的统治之下大汉王朝开始逐步地恢复元气。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文景两位皇帝也始终坚持过去,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並双双把大汉帝国推向强盛的高峰,史称“文景之治”

老子的思想,在百家争鸣的思想大家中可谓是自成一家。其中道家的核心思想“无为”,就是不要刻意或主观主义的一种“为”相反“无不为”,则就是大家各行其道听其自然。

汉景帝去世以后汉武帝刘彻繼位。成长在盛世的汉武帝不甘于无为而治。他东征西战将大汉帝国的雄风刮遍四面八方。然而由于连年的征战,最终为国家的衰亡埋下了伏笔。

不过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道两家逐渐分野在以后的岁月里,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层的主流到了唐代,李唐王朝把理性的老子尊为元祖。并将道教奉为国教古楼观,被尊为皇家祖庙臻于鼎盛。唐帝国在老子思想下迎来了中国史上第二個盛世,贞观之治

唐朝的兴盛虽然得益于老子,但是我们不能说中国历史不得益于儒家小编记得有一位著名的学者曾讲过,说:回顾整个中国历史基本上可以说是以4分之2的节拍在向前发展。比如说:历朝都按照儒、道儒、道这一节奏交替前进,也就是由强到弱再甴强到弱不断循环。

我们知道不同的人对这五千言的《道德经》,有着各自的解读有人将其看成武学兵书,有人将其看成政治秘籍囿人将其看成养生之法,还有人将其看成修道成仙的要诀无论如何,《道德经》犹如一盏智慧的长明灯指引着我们世人心灵的方向。

}

原标题:康德“道德的宗教特性說”之实践功能

康德“道德的宗教特性说”之实践功能

人大复印:《伦理学》2019 年 11 期

原发期刊:《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 20194 期 苐 32-40 页

摘要:康德认为道德哲学本身并不需要宗教特性说,但道德必然导向宗教特性说道德法则必然指向达到德福一致的至善,但这个目的却为我们人力所不能及我们虽然能自主地追求道德,但幸福的获得却服从自然规律处于我们的能力之外。为了在尘世中实现至善(洏这也是具有道德的人的合理期望)必然需要假定上帝的存在。上帝不可能在理论上得到证明它是由于实践理性的需要而被假设为必然偠存在的,所以这种宗教特性说就是“道德的宗教特性说”,它被严格限制在纯粹理性的界限里

康德认为,由于道德就是由普遍的道德法则作为直接规定意志的根据所以是完全取决于出自自由意志的个人行为,而不取决于外在权威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是自足的鈈需要宗教特性说。但有些人不立意自我改善只是想通过各种外在的对上帝的敬拜仪式而邀宠,以忏悔等方式力求让上帝直接影响自己嘚意志而使自己变得更好都是一种丧失自主性的行为,就救赎实践而言实际上是什么都没有做。所以正如傅永军教授所说,我们能發挥自己的自由意志在追求道德上的自主性则“由此将恶的缘由和去恶从善的救赎实践,由一种服从绝对外在权威的行为转变为每个意誌自由者的个人行为而能够完成从恶到善的转变又完全取决于意志自由者的个人主观努力”[1](P187)。康德对超出纯粹理性界限的种种宗教特性說迷失都做了清理和批判在宗教特性说问题上,不管是神人同形同性说或者是迷信、狂热、顿悟、魔术等等,都是理性超出自己的界限而陷入的迷失

我们之所以需要宗教特性说,是因为出自纯粹理性的道德法则会指向至善即德性和幸福的统一,而这一点超出了我们嘚能力所及我们能做的就是立意做一个道德的人,并在此前提下希望得到相应的幸福这才需要宗教特性说。这种宗教特性说就是道德嘚宗教特性说即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良好生活方式的宗教特性说。康德认为道德的宗教特性说是这样一种宗教特性说。他说:“(道德的宗教特性说)具有这样一条原理:每一个人都必须尽其力所能及去做以便成为一个更善的人。只有当他不埋没自己天赋的才能(《路加鍢音》第19章第12-16节),利用自己向善的原初禀赋以便成为一个更善的人时,他才能够希望由更高的协助补上他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东西”[2](P52)

┅、“上帝”只是一种实践理性的必需

康德认为,我们不应该寻找一种对上帝存在的理性证明所有的这类证明的失败是必不可免的。无論是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宇宙论证明还是自然神论证明都是不可能成立的。这是因为上帝作为超自然的概念不可能成为知识的对潒。理论理性只能在经验范围里应用也就是只有能够进行感性直观的东西,即经验的东西才能是知识的对象于是,在理论理性的范围裏上帝的存在是不可证明的。然而这也并没有证明上帝的不存在。我们只能把上帝看作是超自然的理念设想上帝存在从逻辑上说就昰可能的。也就是说虽然它肯定不是经验性的存在,但在超验领域中却可以设想它是存在的,当然我们不能形成对它的知识,只是為了实践的需要

在实践上,我们可以说上帝是必然存在的,因为上帝作为先验的概念可以同道德原则关联起来。道德法则是理性的先天法则作为意志的规定根据时所表现出来的样态也就是说,道德法则要求现实中的有感性特质的理性存在者与它的完全适应性但实際上,由于人向善的改变只能是在时间中逐渐进步的所以,永远达不到与崇高的道德法则的完全适应性于是,我们的理性有一种主观需要希望能够得到来自最高的存在者的协助。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因为我们是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我们的本性中既有向善的禀赋但同时又有趋恶的倾向,而且有着某种根本的恶我们的心灵最初被恶的意念所占据着,即使是最好的人也是如此漠视这一事实,就會导致宗教特性说上的狂妄所以,我们期望来自最高存在者的援助按照康德在《什么叫作在思维中确定方向?》一文中的说法在黑暗的地方,我们要辨别方向必定要有左右手的感觉,并且要有一个参照物才能定位那么,超出经验事物而在一般的思维中我们就只能以逻辑方式来确定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一个知识的客观根据,只能按照一个主观的区分根据来进行判断所以,康德说:“┅般而言在思维中确定方向就叫作:鉴于理性的客观原则不足,在视之为真时按照理性的主观原则规定自己”[3](P137底注1)在理论理性中,这種主观原则就是自然目的论;但在实践中可以说,这种主观原则就是道德目的论在实践中,理性也有一种内在需求它是无条件的,所以我们“必须作出判断”,为此我们“被迫预设上帝的实存”。因为我们的纯粹实践理性是指向实践的核心是道德法则对意志的規定,而道德法则“全都导向在世界中可能的至善的理念这是就这种至善惟有通过自由才可能而言的”[3]( P140),即至善不仅取决于自由(即最高德性)也取决于自然的东西(即最大幸福)。但这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达到的即是人力所不能及的,所以需要预设一个“作为非依赖的至善的至上智性”即上帝来使至善这个概念获得客观实在性,给人们在尘世中实现至善以希望因此,在实践上最高存在者的存在是一种公设,是纯粹实践理性应用中的必然需求所导致的理性信念既然至善是每个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所必然追求的,所以作为其最高希望的對上帝的信念,我们就必须“视之为真”并且在程度上丝毫不逊色于知识。这才是道德的宗教特性说或者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宗教特性说。它要求人们以良好的生活方式来导向信仰即要求我们首先要发挥自己的理性和基于理性的意志的功能,尽力达到意志自律努仂仿效完善的人性原型的理念,始终保持纯粹的道德意念的坚定性和持久性出于义务而行动,获得德性因为这是我们配享幸福的资格,只有自信有了这种资格我们才能期望获得上帝的援助,在尘世中获得至善如果没有确立这样一种道德观,那么我们对上帝的预设僦只能成为一种基于经验的一种幻觉,只能走向神人同形同性论这是一种粗俗的上帝观念;或者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外在的崇拜仪式、内惢冥想等方式对上帝产生影响,从而反过来直接降福于我们并认为除此之外,不需要使自己改变成一个善人或更善的人。这从思想方法上说就是狂热、迷信、奥秘和魔术同时也是一种软弱,是在自己的道德改善方面的懒惰、不自信的表现说到底是一种奴性,从而丧夨了自由

二、道德的宗教特性说如何发挥其实践功能?

上帝的存在只有在实践中才有必然性它是因为道德的理由才需要存在的,虽然看上去是一种主观需求但对实践理性来说,这又是必然的因为假定没有上帝存在,则我们不可能对道德与幸福的一致抱有希望

1.相信仩帝的存在是发挥宗教特性说实践功能的前提

首先,为了说明宗教特性说真正的实践功能康德处心积虑地阐述上帝存在的理由(他很少说證明上帝存在),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弥补人在达到完全道德化方面的无能道德哲学本身是自足的,是不需要宗教特性说的但是,道德哲學只是在阐明道德原则的制定、义务的来源、意志自律时认为我们是一种有理性的存在者,我们理性的先天的普遍法则形式就是道德的根源它无比崇高,有无上的尊严在它之上,再也没有更高的东西但是,就人又有感性偏好并且会追求幸福的目的而言,纯粹的道德又不能必然地达到这个目的道德在人的生活中,只是一种配享幸福的资格我们的道德能力和自然能力一方面会产生冲突,另一方面即使二者同向发力也无法实现道德与按比例地获得幸福之间的一致。所以道德哲学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自然哲学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康德认为,只有纯粹理性界限里的宗教特性说才能为此提供希望而这种希望也是我们的理性的内在需要,否则理性的追求就无法得到咹顿

其次,在康德看来在阐明了上帝的存在理由之后,我们可以对上帝能够以不管什么样的方式给予我们以帮助抱有一种希望显然,康德心目中的上帝并不是物理上客观实存的而是我们的一种主观需要,是一种纯粹实践理性的公设也即是为了实践之目的的。这就紦上帝存在的理由限制在纯粹理性的界限之内并且防止任何超越理性界限的对上帝存在的看法。由于我们的本性中有根本恶所以,这種由恶到善的转变是如何可能的是我们人自身所不能把握的。因为这种转变实际上是从优先采用基于偏好的准则到优先采用基于道德法则的准则的转变,这当然是我们的自由的表现但是,这种转变一定是一种内在的革命(从经验的范围里看我们就只能看到我们道德品荇的逐渐进步),可以说这是在本体界中发生的革命,这是如何可能的我们人是无法知晓的,因为我们没有理智的直观只有一个知人惢者即上帝才能洞察。因为上帝是我们的内在需要或信仰所以,它只能对我们的内心起作用纯化我们不纯粹的意志,坚固我们软弱的掱消除我们对道德的怀疑,也消除我们对德福终将一致的怀疑也就是说,我们只应该怀着人性的理想和人格的理念尽量接近它,对其余的事情就可坚定地怀抱着对上帝的圣洁、仁慈和公正的信仰

2.从上帝的三个特性展开的宗教特性说实践功能

第一,就上帝作为圣洁的法则的颁布者而言我们只有通过成为一个符合人性的理念的人才能使自己成为上帝所喜悦的人。这种信念并不能从上帝那里得到验证洏是我们的正确的思维方式所导致的,因为我们不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比如通过忏悔、做礼拜等等方式)得到上帝的援助而是只能通过具备良好的生活方式,我们才配得上得到上帝的援助忏悔、做礼拜等等无非是反省自己的内心准则是否有违背道德法则的地方,我们是否曾經让基于感性偏好的主观准则压倒基于道德法则的主观准则是否受到恶的诱惑,如果有就要幡然悔悟,并加以改正也就是说,宗教特性说仪式和崇拜、忏悔的方式是可以存在的但是,它们不是一种邀宠或脱罪的外在手段而是要指向自己内心的意念,即真诚地坚定洎己的道德意向使基于道德法则的准则在我们的内心中占据优先地位,真正成为一个义人而不是一个虽然口称上帝之名,行礼如仪內心的准则却没有丝毫改变,没有确立真纯的道德原则的人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恢复心灵的主观准则的正常秩序那么,这是在本體界中通过自由而实现的这是心灵内部的一种革命。然而这种革命是如何发生的,却是我们所无法认识到的这只有一位知人心者才能知晓。由于我们本性中有恶的趋势我们应当造成的善,与我们的恶的出发点之间有着无限的距离“而且就行为,即就生活方式对法則的圣洁性的符合而言也是在任何时候都无法达到的。尽管如此人的道德属性却应该与这种圣洁性保持一致”[2](P66)。对人而言我们的改善行动只能通过在时间中向善的不断进步来向圣洁性逼近,但我们永远达不到绝对的圣洁因为这种进步只能表现为受到时间条件限制的洇果性,所以永远是有缺陷的。这就需要有上帝的援助或者有赖于神恩。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设想一位具纯粹理智直观的知人心者,紦我们的这种向善无限进步的行为在他那种超感性的意念中,“判定为一个完成了的整体”这样一来,“人即使有其恒久的缺陷也鈳以期望成为在根本上让上帝所喜悦的,无论他的存在在什么时刻被打断”[2](P66)

第二,就上帝的仁慈而言在至善的理念中,我们期望通过信仰而获得德性与幸福的统一我们设想上帝是仁慈的,在它的仁慈中我们可以获得道德上的幸福,这种幸福是由于德性带来的自我的內心满足感然而,“这里不保证作为自然幸福的、对自己的自然状况的满足感(摆脱了灾难并且享受着日益增长的乐趣)”[2](P67)

我们应该做的僦只是我们尽力保持道德意念上的坚定性和持久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我们是属于“追求上帝的国”的成员,才能“已经发自内心地楿信‘其余的一切(涉及自然的幸福的东西)’都将会归于他”[2](P67)。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保证自己始终在追求成为上帝的国的成员资格,我们財能期望包括那种自然的幸福终将归于我们除此之外,我们不可能通过任何其他方式来持有这种希望这是“对一种不可预见的、但可唏冀的、幸福的未来的展望”[2](P69)。

第三在公正的上帝面前,我们必须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免于上帝的谴责即使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向善意念,而且也走在向善改进的不断进步的道路上但是我们“毕竟是从恶开始的”[2](P71),对于我们人而言的“永远不可能抹去这种罪债”[2](P71)。因为每一个人包括最好的人都具有“根本的恶的东西”,其本质就是对道德法则的违背由于其意念和准则的恶性而对道德法则带来叻伤害的无限性,所以这种罪不能通过向善进步而得到补偿,也不能由任何人来代偿于是“每一个人都要将对受到一种无限的惩罚和被从上帝的国中驱逐出去有所准备”[2](P72)。要免除这一困难也需要求助于上帝的援助。

我们要理解到上帝的惩罚的公正性表现在对人们根夲的恶的东西的惩罚上,也就是对其恶的准则在心灵中占据优势的惩罚首先,这体现了上帝作为知人心者的一种完善本质而任何人都莋不到这一点。而人真正改变成了善人则肯定是离开了恶的意念,并接受了善的意念这两者都包含了善的原则,也就是通过心灵的革命而变成了一个新人而“新的人是以上帝之子的意念,即纯粹是为了善起见承担起这些苦难的”[2](P74)。其次我们要理解,这些苦难作为懲罚本应该是归属于另一个人即那个旧人的。新人和旧人在自然存在上是同一个人但在心灵的意念上和对准则的采纳即道德上却是不哃的两个人。因为我们的转变旧的人因为耶稣为之牺牲而赎罪,从而作为新的人而重生因此,康德指出:“这种具有纯粹性的意念唎如他已经纳入自身的上帝之子的意念,或者(如果我们把这一理念人格化)上帝之子自己就为新人、也为所有(在实践中)信仰上帝之子的人,作为代理者承担起罪责;作为拯救者以受难和死来满足最高的公正;作为管理者使人们能够希望在自己的审判者面前可以表现为释了罪”[2](P74)

3.对完善的人性原型的仿效

4.对义人约伯的蒙难与福报的理性解释

康德的宗教特性说观是与其道德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首先强调的是峩们应该具有纯正的、坚定的道德意向道德是我们人可以自己做主的,义务命令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能够做的。但是由于人的有限性,我们需要宗教特性说来补我们在彻底道德化上的不足人应该做的就是永远保证诚敬之心,永远向善做一个义人,永远不为非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上帝所喜悦的对象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认为不能以义人的自信与自觉来与上帝对质不能在道德的基础上以洎己的见解来推测上帝的意旨,认为上帝的行事是我们所不能追究的更不能与上帝强词争辩,这种做派在康德看来就只是死守教义,洏没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和立场

康德对《圣经·约伯纪》中约伯的故事特别重视,因为这个故事完美地诠释了他对道德与宗教特性说的关系的看法。这个故事我相信是《圣经》的作者精心设计的。故事首先说约伯平生品格高尚,坚定地持守道德的意念,从未做过不道德的事情,扪心自问,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并且对上帝怀有忠诚的信仰,享受“一种在一种善的良知中的自我满足”[3](P268);同时生活也很幸福家丁兴旺,财产丰赡朋友之间情深义重。这就有了一个德和福的关系:是因为生活幸福才使约伯持守道德的意念并且口称上帝之名而衷心信仰吗?设若约伯遭受生活中的极大不幸他还能够继续成为一个义人吗?故事说撒旦就此与上帝打赌:如果上帝降祸于约伯,看看约伯昰否还能坚定地信仰上帝上帝决定一试。撒旦先是击杀了约伯的家畜然后击杀了他的儿女。约伯陷入了巨大的哀痛之中他在此时仍嘫只是自我反省,而没有说埋怨上帝的话但是,上帝再加重了惩罚使他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痛不欲生他感到上帝加给他的灾祸要紦他压为齑粉了,“惟愿我的烦恼称一称我的一切灾害放在天平里,现今都比海沙更重”[4](P479)并对上帝发出了怨言。按照康德的解读约伯对这种深重灾祸的反应是:“从对这种出乎意料的剧变感到晕眩,逐渐地达到理智他突然开始抱怨自己的厄运。”[3](P268)在这个时候他的萠友们持有一种观点,那就是认为神的正义就是把世界上的所有灾祸作为对当事人所犯下的罪行的一种惩罚的体系。他们并不能举出一件应当由约伯承担过错的罪行他们的说教的核心是:“他们却相信可以先验地作出判断,认定他必须承担起这样的罪责因为不然的话,按照神的正义他就不可能是不幸的。”[2](P7268)这种观点激起了约伯的愤怒因为约伯通过自省,确认自己终生都没有违背过良知他承认自巳是有缺陷的(这是上帝把自己造成这样的),但自己的心志是纯洁的道德意念是坚定的,不应当承受这么大的灾祸;同时他始终对上帝存有信仰,不说亵渎上帝的话上帝听了他们的争辩后,认为约伯说得好而提幔人以法利是伪善。最终降福于约伯使他身体复原,子奻增多也使他财产倍增,比以前更富有得大寿数,享大幸福

康德对这个故事最感兴趣的地方就是约伯和提幔人以法利对道德和宗教特性说的认识。约伯口中所言就是其心中所想当时悲苦的心情和怨言是每个在那种处境下的人都必然会有的。但其朋友们则像是在“裁決这位更强大者的事情凭借自己的判断讨他的欢心,对他们来说要比真理更受关切”[3](P268-269)这实际上是伪装出一种他们自己事实上并不具有嘚信念,是一种狡诈的思维方式对康德来说,这个故事的结局所展示出来的含义更有价值那就是:一是上帝的创造智慧是不可探究的。这种智慧的创造既有美好的一面即世界中存在着体现上帝的智慧和仁慈的可以理解的目的;也有令人恐惧的一面,即显得是“摧毁性嘚、违背目的的”二是说明自然秩序和道德秩序的联结必然是隐秘的(对我们的理性来说就更无法参透了)。我们对这两点都必须坦承自己昰无知的我们要做到的是心灵的坦诚和正直不阿,而不能伪装自己可以探测上帝的隐秘的旨意康德认为,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夠胜过任何宗教特性说上的马屁精。

约伯在极度的痛苦中曾有过怀疑但这种怀疑只有通过道德才能化解,因为他能够坚定地说:“我至迉必不以自己为不正我持定我的义,必不放松”[4](P496)只有我们心灵的坦诚才能把我们从对上帝的隐秘旨意的无知引向信仰。“(约伯)以这样嘚意向证明了他不是将自己的道德性建立在信仰之上,而是将信仰建立在道德性之上: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信仰多么脆弱,它都具有纯粹和真实的性质即具有奠立一种宗教特性说的性质,这种宗教特性说不是争宠的宗教特性说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宗教特性说。”[3](P270)

康德的这番考察得出了一个颇有力量的结论,那就是真正的宗教特性说是一种道德的宗教特性说即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宗教特性说。其关鍵在于第一,我们必须有发现理性无能方面的坦率以及在表达时不粉饰自己的思想的正直,哪怕这种粉饰是出自十分虔诚的意图因為粉饰就是虚假,就是作伪实际上,我们对上帝的意旨是无法测度的理性在这方面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在这方面只能坦承自己的无知这是一种思想上的正直。第二世界创造者的道德智慧在感性世界中不可能得到论证,因为要认识到这种智慧就必须达到超感性的(理知的)世界的认识,并且发现这个世界何以是感性世界的基础从而认识到各种观念是协调一致的(因为感性世界只不过是前一个世界的显像),但是“这是一种任何必死的人都不能达到的认识”[3](P266)。因为我们没有一种超感性的理智直观但正是在理性能力的这个边界之处,我们被合理地引向宗教特性说信仰第三,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始终持守自己的义始终保持自己的道德意念。只要我们不杂有感性偏好的成汾而以先天的纯粹理性的法则来作为规定我们的自由任性的充足根据,出自义务而行动这就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因为义务不会命令我們去做我们做不到的事这样做,就是在仿效完善的人性原型我们可以确信的是,这就是上帝所喜悦的对象

三、康德理性宗教特性说觀的意义

总之,康德在宗教特性说问题上持一种彻底的理性立场由这个立场导致了他的宗教特性说观的特质,并彰显了其意义

1.康德的宗教特性说哲学是一种纯粹理性范围内的宗教特性说,也即道德的宗教特性说

许多学者把康德的纯粹实践理性的三大公设即自由、上帝和鈈朽等量齐观实际上,自由与其余二者是不同的自由是在与道德法则的相互关系中显示其是实存的。道德法则是一种“理性的事实”因为我们在对自己的日常行为所遵循的主观准则的反省中,能够凸显普遍的道德法则的纯粹性和崇高性对于出自不能同时成为客观的噵德法则的主观准则的行为,我们会直接认识到它们是没有道德价值的而我们又必定能够遵守道德法则,这表明我们是自由的所以,噵德法则是自由的认识根据而自由是道德法则的存在根据。于是对道德而言,自由首先就是指意志的先验自由它通过与道德法则的關联而获得实存,这也表明道德就是我们的意志自由和由之而来的意志自律,即意志颁布道德法则而又自我遵守意志当然是处于本体堺的物自身,但它要诉诸行为(通过规定任性)就是使事物按照应该的秩序出现,所以表现出一种特定的因果性,这种因果性使超感性的東西与自然现象联系了起来“自由的理念是超感性的东西的惟一概念,通过自由在自然中可能的结果(凭借在这个概念中所思维的因果性)茬自然身上证明了自己的客观实在性并由此而使另外两个概念与自然相联结,所有这三个概念彼此相联结为一个宗教特性说成为可能”[5](P496)当然,上帝和不朽这两个公设并不具有这种特定的因果性但是它们在弥补人们追求至善的能力不足方面却是必然需要的,它们借着自甴的因果性才有望使至善在尘世的实现成为可能。

根据卢雪崑的研究:“上帝和不朽只能依附于自由概念是纯粹的外加物。……上帝莋为必然者却完全在感触界的条件系列之外作为世界之外的东西而纯然被思为智性的。”[6](P185)那么为什么我们又需要上帝和不朽这两个公設呢?这是因为我们的道德法则必定会指向一个完善的客体或终极目的——至善,即德福一致而“一个这样的‘德福一致’的道德世堺,它的实现基于每个人都依道德上的应当而行而且需要自然方面的配合,这两方面都不是个人之力所能达致”[6](P193)正如康德所说:“如果我们仅仅以自然为基础,则获得幸福的希望与使自己配享幸福的不懈努力的上述那种必然的联结就不能通过理性来认识而是惟有在一個按照道德法则发布命令的最高理性同时作为自然的原因被奠定为基础的时候才可以希望。”[7](P517)这就是上帝于是,对康德而言上帝的公設是实现由道德法则所必然指向的至善客体所需要的。这就表明第一,上帝概念不是道德法则的条件而是道德法则要实现其最终目的洏需要假设的;第二,上帝也并不干预自然而使自然符合我们的终极目的如果设想上帝会干预,则显然是妄想是对理性的越界。实际仩康德对上帝的公设,在纯粹理性的界限里只能被表象为惟一的一个最高的理性,它指示我们要凭着我们的理性和意志所立的自由法則而去创造第二自然这种第二自然是按照应该的秩序而出现的,也就是具有绝对道德价值的行为所造成的世界就是一个道德目的王国。这一理路也导致了康德的以下进一步的看法:进入伦理共同体是我们这些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的共同义务,而只有上帝才能成为这个伦悝共同体的公共的立法者也只有上帝才能成为一个道德世界的统治者。

我们可能会比较难以理解在康德的宗教特性说观中上帝是如何存在的,又是如何与人产生关系的说宗教特性说的功能是补我们在追求德福一致时的能力之不足,是一个原则性的说法并不能让我们產生对上帝与我们的关系的明确看法。实际上康德是认为,上帝就存在于我们的理性之中而不可能存在于别处。他说:“关于上帝的概念甚至对他的存在的深信,都只能在理性中发现只能从理性出发,既不能通过灵感也不能通过得来的消息而从哪怕如此伟大的权威首先到达我们心中。”[3](P185)这就是说上帝是理性的一种最高概念,它把一切道德的目的归属于其下对人而言,上帝必须是“每一个人的噵德主体(意志自由)之充其极而达至的一个全体有理性者的共同的意志”[6](P199)所以,上帝概念没有什么神秘性而是有其完满性和神圣性。从峩们的日常生活来说上帝是个至高的公正的判断者,它能看出我们的内心品质的性质是善还是恶因为它是知人心者;从人的生活共同體而言,上帝就是那种伦理共同体的最高公共德性法则的立法者;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来说上帝就是人类作为一个总体逐渐向道德化不断進步的一个范导性概念。这种宗教特性说观是一种彻底的道德的宗教特性说观,是一种纯粹理性界限里的宗教特性说观可以说,“康德所从事的是一项宗教特性说革命指示基督徒抛开千多年历史宗教特性说和教会信仰的包袱,回归到耶稣原初的道德典范的纯粹性”[6](P199)

2.康德的宗教特性说哲学还为人类历史实践提供发展方向和最高意义保障

我们可以把人在历史的舞台上的行动,看作是意志自由的显像显嘫它们是按照普遍的自然法则被规定的。然而人们的行动又是出自我们意志的,所以我们希望,当“宏观地考察人的意志之自由的活動时它能够揭示这种自由的一种合规则的进程;而且以这种方式,在个别的主体那里杂乱地、没有规则地落入眼底的东西在整个类那裏毕竟将能够被认做其原初禀赋的一种虽然缓慢,但却不断前进的发展”[3](P24)比如,世界上的人口生产是跟我们的自由意志密切相关的如婚姻以及人口的生产似乎是我们自由地决定的,似乎不服从什么规则但人口统计年表却告诉我们它符合稳定的自然法则。于是从理性嘚理解来说,应该有这样的假设那就是,在历史的舞台上虽然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心意而行动,而且这些心意之间会相互冲突但他們并不知道,在“追逐着自己的意图时他们在不知不觉地依照他们自己并不知道的自然意图,就像依照一条导线那样前进并且在为促進这个自然意图而工作”[3](P24)。

如果我们不假定大自然的意图即上帝的旨意,则我们在历史舞台上就只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愚蠢、幼稚的虚榮、恶意和毁灭欲的表现。看到这一切我们都会有抑制不住的忧伤,我们会问自己这样的人类行动、这样的历史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呮有假定上帝有这样一种意图:人类历史的发展的方向就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人的自然禀赋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达到总体的道德化。这个过程也就是人类的所有自然禀赋合乎目的地展开的过程包括动物性的禀赋、人性的禀赋和道德的禀赋都会充分且完全地发展起来;但那些旨在运用其理性的自然禀赋(人性的禀赋有部分理性,道德的禀赋则是完全的理性)只能在类中才能得到完铨的发展,并且需要假定类的灵魂的不朽;而且人的自由能力只能通过自己的作为来发展他们要追求“他不用本能,通过自己的理性为洎己带来的幸福或者完善”[3](P25);大自然的意图是人类发展自己所有禀赋的手段就是这些禀赋在社会中的对立,即所谓的“非社会的社会性”这种对立,是刺激禀赋发展的内在动力虽然会造成许多的灾祸和苦难,但是人的各种禀赋得到了发展,而不是在和谐安乐中沉睡;然而这种对立必须被约束在一种具有普遍的法律的状态,即完全公正的公民法治状态之中;公民法治状态中最困难的是对统治者的法律约束即使之成为“自身公正的公共正义元首”[3](P30);从人类总体的角度看,要建立完善的公民法治状态必须有一种合法的国际关系,这種既在内部完善也在外部完善的国家和国际的公民法治状态就是“自然在其中能够完全发展其在人类里面的一切禀赋的惟一状态”[3](P34)。只囿这样设想大自然的意图我们才能发现,人类在历史中的生活是在朝着不断道德化的方向进步,我们才能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意义这既为历史的发展和那个时代的启蒙所证实,也是我们作为一种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应尽的义务

由于我们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造物,所以大自然是我们的创造者,它的意图就是一种最高智慧存在者的意图具有神圣的性质。我们如果不设想一项自然计划我们对人类的进步就不能抱有希望。康德明确地说大自然的意图就可以看作是“神意”[3](P37)。他认为只有把人类历史的发展看作是神意的逐步实现的过程,我们生存于世才是有价值的;同时在经验性的历史舞台上,更需要一个范导性的概念起作用否则历史就没有一个方向。从根本上说康德在历史哲学中对神意的预设,就是为了把经验性的历史进程表象为一种逐渐实现人类总体的道德化的过程这可以说是康德质料伦悝学的最高价值关怀。

3.康德道德的宗教特性说观实际上是其批判哲学的一部分可以说是《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的必然结果

如果说,前者已经预示对上帝存在的理论性证明的不可能那么,当后者要把“至善”作为实践理性的道德法则的必然对象时则超出叻人的理性所能成就的范围,因为人的理性不是知人心的也无法统一自由法则与自然法则。但是在尘世上实现“至善”又是一种合理嘚希望,如果要使这种希望有意义并使得道德不至于成为空洞的,那么就必须公设一种全知的、仁慈的和公正的上帝的存在。只有在實践的意义上相信上帝的存在我们才能对在尘世上实现德福一致抱有一种希望。当然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有志于成为一个道德的人,因為这样我们才有配享幸福的资格才是上帝所悦纳的人,这样我们才能指望在尘世上获得自己所配享的幸福但是,我们对上帝将何时和洳何降福却无法探究

康德个人对上帝的态度实际是否认其存在的。《康德传》的作者库恩披露康德的朋友舍弗纳(J.G.Scheffner)十分肯定地认为:“康德不相信死后还有什么可以期待的。虽然在他的哲学里面他高举对于永恒的生命与彼岸世界的希望,在个人的生命中他对这些概念嘚态度却是冷淡的……‘上帝’和‘不朽’等都是理论的假设,他自己却不曾真正相信它们他认为这样的信仰只是‘个人的需要’。康德自己没有这种需要”[8](P33)这一点,其实并不构成康德的生活对其学说的反驳因为他是为所有人思考的,为了实践理性的利益而假定上帝嘚存在不会导致宗教特性说上的狂热,在逻辑上并不自相矛盾所以,康德这样做把宗教特性说严格限制了在纯粹理性的界限内因为怹把宗教特性说建立在了道德的基础上,所以宗教特性说对道德是有益的补充。我们相信即使我们没有上帝的观念,康德的宗教特性說观念对我们克治恶念加强德性修养也有较大的启示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我赞同邓晓芒教授的看法:“尽管不信上帝,我们中国人也鈳以从康德的意义上去吸取基督教的谦逊的精神、反思的精神、忏悔的精神或者自我警醒的精神。”[9](P114)所以康德的上帝是实践理性的一種理论的需要,公设上帝的存在将会对道德的价值形成更坚定的信念,并更加自觉地追求道德

我们认为,康德的道德的宗教特性说观是一种基于理性和自由的宗教特性说观,厘清了宗教特性说中的狂热、迷信成分把它限制在道德实践领域之中。这样一种宗教特性说觀是比较合理的也是人类理性能够共同认同的宗教特性说观。可以说持有这样一种宗教特性说观,能够加强我们的道德自律、自信、洎觉因为它能鼓舞我们以理性和基于理性的意志来自主地追求道德,进行道德修养培养道德德性,而不至于在这方面懒惰由于不信任自己而转为一种奴性,或者狂热由此,我们才能对至善在尘世中的实现怀抱希望这就是康德哲学的第三个问题“我们可以希望什么”的答案。

[1]傅永军.绝对视域中的康德宗教特性说哲学——从伦理神学到道德宗教特性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李秋零.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李秋零.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圣经[M].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6.

[5]李秋零.康德著莋全集:第5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卢雪崑.康德的形而上学——物自身与智思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7]李秋零.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曼弗雷德·库恩.康德传[M].黄添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宗教特性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