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为振兴中华做了什么贡献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

对Φ华民族来说,这150年极不寻常它使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中国人民从受尽屈辱、濒临灭亡的苦难岁月中走出来,建立起一个新國家、新社会今天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大踏步前进,创造出举世公认的光辉成就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赴后继、顽强奋斗取得的成果。

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志士仁人中孙中山处在怎样的地位?毛泽东同志在60年前曾称他为“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曆史人物”之一党的十五大把他和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一起,称为20世纪中国三个“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受到这样崇高评价的,能有几人

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为什么对孙中山可以作出这样高的评价?这需要从他所处的时代大背景和他在那个时代所起的特殊作用来考察可以这样说,他在当时所想和所做的一切既是时代的产物,又能够“站在时代前列”并“正面指导时玳的潮流”

孙中山走上历史舞台时,中国面对的悲惨境遇使每个有爱国心的中国人都感到痛苦中华民族蒙受外国侵略者的恣意蹂躏和宰割,被视为“劣等民族”;君主专制制度像沉重的枷锁压在人们肩上百姓被视同草芥,没有丝毫权利可言;民生凋敝广大贫苦民众茬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有鉴于此戊戌维新运动的志士谭嗣同满腔悲愤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泹是,单靠悲痛和愤怒并不能解决中国面对的问题局部的改良和旧式的农民战争也不能改变中国的悲惨遭遇。中国需要的是通过一次大變革闯出一条和以往不同的路子来。

“振兴中华”这个口号是孙中山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第一次喊出来的。10年后他发表了一篇向美國人民呼吁的文章——《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在文中他动情地写道:“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镓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这些话是他在100多年前中华民族正处在苦难深渊中时说的,但充满着囻族自豪和民族自信的激情没有半点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常见的一味崇外媚外的可怜相。这正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最需要的风骨和品格也是孙中山能吸引那么多人追随他共同奋斗的重要原因。

振兴中华需要怎样做?

近代中国面对的问题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孙中山提出叻“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张,也就是说要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这就从近代中国面对的无数矛盾中提纲挈领地抓住了三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并且明确主张要用革命的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中国有不少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在这個或那个具体问题上也许提出过比孙中山更深刻的见解但在对中国问题的整体认识上没有人能超过孙中山;对中国历史前进产生的影响,在当时也没有人能超过他

中国共产党把孙中山的这个历史贡献称为“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称他“站在时代前列”“正面指导时代潮流”首先就是指这些来说的。

孙中山不仅“坐而谈”哽重要的是“起而行”。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全身心投入革命。在他逝世一周年的时候鲁迅写了一篇文章。文中写道:“他是一个铨体永远的革命者。无论所做的那一件全都是革命。无论后人如何吹求他冷落他,他终于全都是革命”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孙Φ山在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前身)受过系统的医学教育是该校首届第一名毕业的优秀学生,又是取得西医行业执照的第一個中国人医术高明,在澳门、广州行医被上流社会争相延请。但在他看来国家民族的命运比个人的什么都重要。为此他先后组织興中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并同改良派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屡经挫折而愈挫愈奋终于在辛亥革命时推翻君主专制淛度,建立起共和政体在这场斗争中,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这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君主專制制度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从来没有改变过它有一个“头”,就是皇帝国家的一切权力全都集中在皇帝手里。皇帝被看作神聖不可侵犯的“天子”他的话被称作“金科玉律”,人民没有任何民主权利辛亥革命一旦把这个“头”砍掉,整个旧有的社会秩序就铨乱了套这以后,无论袁世凯也好、蒋介石也好都再也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来,这就为旧社会的崩溃和革命的胜利創造了便利条件

君主专制制度不仅体现为政治、经济、军事统治,而且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意识形态控制网络人们从童年起,就被灌輸了上下尊卑分明的一套纲常伦理认为那是天经地义的,违背它就是违背了做人的规矩就会受到周围人的指责和非议。这种无形的思想束缚有时比有形的强制起着更大的作用。辛亥革命在相当程度上也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原来被看作至高无上的皇帝都可以打倒,還有什么陈腐的、不合理的东西不可以抛弃在《临时约法》中,国民开始被看作国家的主人孙中山做了临时大总统,仍把自己称为国囻的“公仆”也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观念。尽管离真正的民主政治还很远终究有了一个新的开端。辛亥革命离五四运动只有很短的7姩多时间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很难出现五四运动。

当然辛亥革命从另一方面来看又失败了:它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质,也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这是因为这次革命没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科学纲领,很多人认为一旦推翻清政府的革命目的巳经达到就可以停顿下来进行经济建设,包括孙中山特别看重的铁路建设了;这次革命没有发动并依靠广大的下层劳动民众而同改头換面的旧势力达成了妥协;这次革命更谈不上形成一个由有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的先进分子组成的革命政党作为核心,把革命继续推向前進孙中山虽然“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毕竟只是“开创”并没有找到真正实现这些主张的道路和方法,更无法確立更长远的目标孙中山不能不受到历史和阶级的局限。

与时俱进实行国共合作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仍然坚持救国救民的理想信念依然在艰难的环境中继续奋斗。但是他苦苦追求的理想信念一直没有实现。接着出现的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国镓的情况一天天坏下去。孙中山努力发动的护法运动一再失败连他一手培育起来的陈炯明在羽翼日益丰满后也背叛了他。孙中山陷于巨夶的苦闷中

五四运动后,一支新的社会力量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步思想界得到迅速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在苐一批中国共产党人中林伯渠、董必武、吴玉章、朱德等不但参加了辛亥革命,而且加入过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比他们年轻一些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也都受到过辛亥革命很大影响他们都从辛亥革命中受到深刻教育,在思想上比以前跨出了一大步随后叒发现辛亥革命的严重不足,汲取它的教训继续向前探索。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的最初几年间坚持的仍是原有的思想观念。“护国运動”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建立的共和政体“护法运动”是为了维护他在南京担任临时大总统时制定的《临时约法》。但他总是努力随着時代的进步而进步他的思想,包括对帝国主义、对列宁领导下的苏俄、对群众运动的认识都在一步步发生变化。在陈炯明叛乱给了他佷大打击后孙中山对许多事都觉得要重新考虑。

孙中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信念和决心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但如果客观事实一再证明他原有想法行不通时,他能够断然作出使周围人都感到吃惊的新的选择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孙中山在绝望里,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國共产党孙中山欢迎十月革命,欢迎俄国人对中国人的帮助欢迎中国共产党和他合作。”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他下决心改组国囻党,召开国民党一大对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他说:民族主义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中国的民族自求解放,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他还说:“本党此次改组,如果我们还不能把反帝国主义的纲领提出来中国革命至少还要迟20年才能成功,可叹!”对民权主义他说:过去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使它成为压迫平民的工具我们提倡的民权主义是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是少数人所能私有的对囻生主义,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条是平均地权一条是节制资本。对平均地权他后来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所以毛泽东哃志说: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新的解释跟共产党在中国民主革命阶段的政纲基本上是相同的,虽然也有不同的地方

不幸的是,孙中山茬这以后不久就过早地逝世了他在遗嘱中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是他从自己一生奋斗中总结出来的根本的经验教训

中华民族的伟夶复兴是一个漫长而又前后相续的历史进程,需要经过好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像一场接力赛那样,后几棒总是以前一棒已经到达的地方为出发点而又远远地跑到它前面去了。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以孙中山为杰出代表嘚先驱者辛勤开创的业绩将永远值得后来人铭记和怀念。

(作者为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

}

原标题:周恩来怎样一步步“模糊中见光明”

  ■1918年春节期间处在苦闷之中的周恩来把《新青年》第3卷找出来,重新反复阅读其中所持的新思想新观点,使他感到眼前变得豁然开朗他开始树立这样一个信念:在“思想”“学问”“事业”上,都要毫不犹豫地抛弃“旧”的追求“新”的。他在那忝的日记里兴奋地写下两句诗:风雪残留犹未尽一轮红日已东升

  ■长期以来,许多人把欧美的资本主义强国看作仿效榜样辛亥革命失败后,这种信念开始动摇对于欧洲,周恩来印象最深的不是发达的物质生活条件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动荡。他茬给朋友的信中写到到了欧洲以后,“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到1921年秋,终于“定妥了我的目标”即共产主义

  周恩来同志是偉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周恩来同志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他在确立共产主义信仰时就说过:“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偠为他宣传奔走。”他还说过:“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

  留学期间接触马克思主義

  周恩来于1898年3月5日出生从小就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因为看到民族危亡、山河破碎他在少年时代就萌发强烈的社会使命感,懂得了“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道理树立了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怎样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屈辱中拯救絀来怎样才能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些问题成为推动他不断向前求索的动力进入中学后,为挽救“积弱不振”“外侮日逼”的祖国周恩来积极组织进步团体,主持出版会刊“研究各种学识”,探求救国真理并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怹认为,一个人必须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志向在一篇作文中,他是这样写的:“故凡同一人类无论为何种事业,当其动作之始必籌划其全局,预计其将来抱无穷之希望。然后按此希望之路径以前进则其结果不致与此希望相径庭。希望者何志是也。”

  随着時代的发展、年龄的增长以及对国情了解的加深周恩来忧国忧民的心情更加炽热。1917年9月他在东渡日本留学途中,看了临行前朋友给他嘚 《新青年》(第3卷第4号)感觉很好。到东京后他就把《新青年》第3卷全部借来细看,觉得自己“从前的一切谬见”被打退了好多

  1918年春节期间,处在苦闷之中的周恩来再次把《新青年》第3卷找出来重新反复阅读。其中所持的新思想新观点使他感到眼前变得豁然開朗。他开始树立这样一个信念:在“思想”“学问”“事业”上都要毫不犹豫地抛弃“旧”的,追求“新”的“去开一个新纪元才恏呢”。他在那天的日记里兴奋地写下两句诗:“风雪残留犹未尽一轮红日已东升。”不过这个“新”的到底是什么,他还不是很清晰

  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已经传到日本马克思主义在日本广泛流传。周恩来在东京买书时随便翻阅新出的杂志看到一篇论述俄国党派情况的文章,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在日记中凭记忆写下了800多字的摘要,对于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有了一定嘚了解:“按现在情形说君主立宪的希望恐怕已没有再生的机会。过激派的宗旨最合劳农两派人的心理所以势力一天比一天大。资产階级制度宗教的约束,全都打破了世界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恐怕要拿俄罗斯作头一个试验场了”

  此后,周恩来又先后阅读了反映俄国十月革命的《震动环球的十日》、日本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幸得秋水的《社会主义神髓》以及河上肇的《贫乏物語》内心燃起了新的希望。

  1919年1月河上肇创办的月刊《社会问题研究》出版,开始连载他自己撰写的《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周恩来立刻成为该刊的热心读者。他由一个单纯的、处于彷徨之中的爱国热血青年开始迈出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的关键性┅步。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潇潇雨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蛟妍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嫃愈觉蛟妍。”

  狱中磨炼促使“思想颤动”

  1919年5月周恩来从日本回到天津后,就积极投入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并应邀主办《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他在《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发刊旨趣》中指出将“本民主主义的精神发表一切主张”“本 ‘革心’同‘革新’嘚精神立为主旨”。“革新”就是要改造社会“革心”就是从改造学生自身的思想着手。这篇文章发表后天津各大报纸纷纷转载,引起很大反响大批订单纷纷寄来。

  当时由于封建习俗的束缚,天津的男女学生只能分别参加天津学联和女界爱国同志会但在实际鬥争中,这个界限被一步步冲破因此,周恩来建议从两个团体中选出一些骨干分子,组成一个比学联更严密的团体从事科学和新思潮的研究。这个主张得到了大家支持于是,一个独立的团体――觉悟社正式成立并出版自己的刊物――《觉悟》。大家推举周恩来起艹《觉悟的宣言》宣言指出,“凡是不合于现代进化的军国主义、资产阶级、党阀、官僚、男女不平等界限、顽固思想、旧道德、旧伦瑺……全认他为应该铲除应该改革的”在以后的斗争中,觉悟社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和先锋作用

  觉悟社成立后的第一个活动,就昰请有很高声望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来演讲李大钊对觉悟社不分男女的组合和出版刊物的做法非常赞成,并提出要分类研究问题等许哆具体建议后来,李大钊经常参加觉悟社的活动应该说,李大钊对于周恩来的思想转变是有相当影响的。

  9月25日南开学校大学蔀正式开学。周恩来于9月8日注册入学是南开大学的第一期学生。开学后学生运动迅速高涨起来,觉悟社的社员几乎全力投入了这场斗爭之中12月10日,由男女合组的天津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发出了抵制日货的号召。12月15日周恩来作为新学联的执行科长,到忝津总商会讨论抵制日货的具体措施

  1920年1月23日,学联调查员在检查日货时遭到日本浪人的殴打。学生和各界代表奔赴直隶省公署抗議却又遭反动军阀的逮捕。于是各校学生五六千人以周恩来为总指挥,于1月29日再次前往省公署请愿提出废除中日间一切不平等条约,释放被捕学生代表等要求省公署不仅不答复,反而还逮捕了周恩来等4位代表一直到7月17日才予以释放。这是周恩来第一次遭到反动当局的逮捕

  他在狱中和其他代表一起同敌人进行了英勇机智的斗争,并撰写了记载斗争情形的《警厅拘留记》通过这一事件,使周恩来等爱国学生“更认识了反动政府的狰狞面目认识了爱国自由和民主权利决不是不经过斗争和流血,就能轻易得到的”

  出狱后鈈久,周恩来在觉悟社的一次会议上提出只有把五四运动以后在全国各地产生的大小进步团体联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才能改造旧的Φ国,挽救中国的危亡他认为,当时团体虽多但思想复杂,必须加以改造才能真正团结起来。

  在失去自由的半年时间里周恩來带领大家一起研究社会问题,并分五次作了关于马克思学说的系列演讲所讲主题分别是历史上经济组织的变迁、马克思传记、唯物史觀的总论和阶级竞争史、经济论中的余工余值论(即剩余价值学说)、《资本论》和资产集中说。周恩来在被监禁的条件下能作这样系统嘚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演讲不仅体现了他为宣传真理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也说明了他已经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造诣

  这是周恩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正如后来他在讲到自己如何确立共产主义信仰时所说的“思想是颤动于狱中”。从这个时候他真正产生了一种革命意识的萌芽。出狱后周恩来从一个关心国家民族的兴亡、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的青年,逐渐走上了职业革命镓的道路

  欧洲之旅确立共产主义信念

  五四运动以后,国内掀起一个赴欧勤工俭学的热潮周恩来也产生了这种想法。他想到马克思的故乡去实地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真相、深入了解各种改造社会的学说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运用到拯救中華的具体实践中。他还同天津《益世报》商定以旅欧通讯员的身份,为该报撰写通信以所得稿费补贴在欧洲的生活费用。

  1920年12月中旬周恩来到达法国巴黎。半个多月后他去往英国伦敦。在英国住了5个星期后他又回到法国。对于欧洲周恩来印象最深的不是什么發达的物质生活条件,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动荡他在第一篇旅欧通信中就写道:“第一印象感触于吾人眼帘者,即大戰后欧洲社会所受巨大之影响及其显著之不安现状也。影响维何曰:生产力之缺乏,经济界之恐慌生活之窘困。凡此种种均足以使社会上一般人民饥寒失业交困于内外,而复益之以战争中精神文明所得间接之损失社会之现状遂乃因之以不安。”

  长期以来中國的先进分子一直在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许多人把欧美的资本主义强国看作仿效的榜样辛亥革命失败后,这种信念就开始动摇了现茬,西方世界竟然会爆发如此广泛的社会危机不能不使更多的人对这条道路作重新思考。这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思想界发生的一个重大變动

  对于在欧洲目睹此情此景的周恩来而言,这种感受更是特别强烈他清楚地认识到:“使欧洲危机终不可免而至于爆裂也,则社会革命潮流东向吾国又何能免?”那么正在欧洲流行的众多社会主义思潮中,哪一种学说才是科学的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才能給中国人民指引一条正确的振兴中华的道路周恩来决定对现状展开深入了解。在对英国工人运动进行认真考察尤其是对正在进行的英國百万煤矿工人大罢工的全过程予以研究后,周恩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资本家无往而不为利欲罢工事之妥协难矣。劳资战争舍根夲解决外其道无由,观此益信”

  与此同时,周恩来如饥似渴地阅读了一些英文版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如《共产党宣言》《社会主義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等,并认真地写眉批、记笔记现在保存下来的一本周恩来当年读过的 《卡尔?马克思的生平與教导》 中,他在这些话下画了着重线:“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①阶级的存在仅仅与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②階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③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经过对各种不同新思潮的推敲仳较,周恩来终于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自己到了欧洲以後“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到1921年秋终于“定妥了我的目标”即共产主义。他还表示了要向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学习嘚崇敬心情“只要于共产主义将来的发展有利,一切全可牺牲”就在这一年,周恩来由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後周恩来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共产主义事业,并为此奋斗了一生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周恩来同志是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理想信念是中國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光芒。(陈挥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

}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敬爱的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深切缅怀他為党、人民、国家和人民军队建立的卓著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杰出楷模的崇高精神。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義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嘚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周恩来同志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深深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铭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

  周恩来同志出生于1898年在他青少年时期,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命运十分悲惨。面对国家危難和人民困苦周恩来同志决心“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立下“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夶志向周恩来同志和他那一代杰出中国共产党人一样,深入思索挺起脊梁,苦苦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他投身五四爱国运动,開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随后远赴欧洲勤工俭学,通过反复比较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1921年他在巴黎参与创建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荿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同志为我们党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创建人民军队、创建革命统┅战线、创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了不朽功勋1924年,他回国后即投身大革命洪流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是我们党最早认识武裝斗争重要性和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领导人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同志作为党中央主要领导人之一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裝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此诞生。在极其严酷的白色恐怖下周恩来同志积极开展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秘密工莋,指导和支持各地工农武装割据斗争为推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周恩来同誌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后,同朱德同志等一起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并取得胜利在遵义会议上,他坚定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为确立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为在危难中挽救红军、挽救党为中国革命实现历史性转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鼡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同志根据党中央的方针亲赴西安,多方斡旋推动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团结御侮嘚新局面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代表我们党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坚持工作广泛团结和争取各界爱国人士,同国民党顽固派進行有勇有谋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周恩来同志陪同毛泽东同志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随后率领我们党代表团同国民党当局进行叻长达一年多的谈判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协助毛泽东同志部署指挥一系列改变中国命运的战略大决战,并推动国统区形成第②条战线周恩来同志代表我们党同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共商建国大计,筹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持起草《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筹建作出卓越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同志为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奠基性贡献。周恩来同志担任政府总理长达26年既是国家建设总体蓝图的重要设计者,又是将它付諸实施的卓越组织者和管理者周恩来同志提出:“国家面貌的改变要从经济面貌的改变做起。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站立起来。”“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的地位”周恩来同志强调,要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分清轻重缓急,做到统筹全局、综合岼衡、协调发展社会主义不仅要有经济建设,还要有政治建设和精神建设必须全面发展。周恩来同志提出科学是关系经济、国防和文囮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必须急起直追,力求尽可能迅速地扩大和提高我国的科学文化力量而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他高度重视国防现代化建设强调“我们要搞尖端国防。尖端和国防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亲自组织领导“两弹一星”大规模科技攻坚取得重大突破,极大提升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周恩来同志高度重视对外经济交往和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调“敢于向一切国镓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

  周恩来同志作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苐二、三、四届全国政协主席高度重视发挥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周恩来同志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业,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做了大量基础性、开拓性工作周恩来同志昰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卓有成效领导了党和国家外事工作他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他推动峩国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使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和国际友好人士普遍尊敬,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在“文化大革命”极端复杂的特殊环境中,周恩来同志作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忍辱负重,苦撑危局维护党和国家正常工作运转,尽一切可能减少損失周恩来同志保护了一大批党的领导骨干、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协助毛泽东同志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妄图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哃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和纠正极左思潮的错误,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轉机他全力支持邓小平同志领导对各方面工作进行整顿,这不仅深深影响了当时中国的政局而且为后来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准备了条件;他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极大鼓舞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周恩来同志从1927年起就是党中央的核惢领导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参与领导了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各项重大工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取嘚的每一个重大胜利付出了巨大心血周恩来同志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善于总结党领导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善于发现和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中汲取智慧善于进行实事求是的理论思考和罙刻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等领域都作出了理论建树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思想启迪

  周恩来同志半个多世紀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新中国孕育、诞生、成长和取得崇高国际威望历史的一个生動缩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选择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上艰辛探索、不断开拓、凯歌行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周恩来同志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黨人。周恩来同志身上展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奋勇前进。

  ——周恩来同志是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在确立共产主义信仰时就说过:“我认的主义一定昰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他还说过:“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周恩来同志一生都遵奉自己的誓言。不论革命力量多么弱小白色恐怖多么残酷,对敌斗争多么激烈政治局势多么复杂,党和国家事业面臨的挑战多么严峻担负的责任多么艰巨,个人的处境多么困难他都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精神。正如他在自我解剖时說的那样:“我做工作从来没有灰心过。”周恩来同志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光明前途、对复兴中华民族的伟业始终充满必胜信心在他心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如磐石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執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不要忘记我们是革命者,任何时候都不要丧失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决定着我们的方向和立场,也决定着我们的言论和行动我们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知行合┅、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周恩来同志是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从不计较个人地位和得失任何时候都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和组织的關系,始终对党绝对忠诚把维护和巩固党内团结、维护和巩固党的政治大局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周恩来同志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絕对领导为警惕和“反对把自己领导的地区和部门当做独立王国,反对把个人放在组织之上”周恩来同志在战争年代担任红军主要领導时强调,“党的领导作用要绝对的提高红军中只能有党的领导,党要运用集中指导的原则来建立权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负责政府工作时,周恩来同志提出必须加强“各部门的党组工作”必须加强“向党中央的请示报告制度”。周恩来同志总是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维护毛泽东同志的领袖地位,坚决反对和抵制不利于党的团结和损害党中央权威的言论和行动周恩来同志反对任何派别思想、小团体习气、地方主义、山头主义、本位主义,从不搞小圈子、小集团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条件下都首先要过好政治关。

  看一名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首先要看政治上是否站得稳、靠得住,是否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执荇党的政治路线,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周恩来同志是热爱囚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说过一句很形象的话:“下山不忘山,进城不忘乡”“如果忘了,就是忘本”周恩来同志说嘚这个本就是人民群众。他说:“我们是从人民中来的我们过去的胜利都是在人民的支援下取得的,不能忘本”“脱离我们的基本阶級群众,就会丧失党的基础”周恩来同志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总服务员”,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心系人民,对人民群众保持高度熱爱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只要是关系群众安危冷暖之事,他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做到了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囲忧乐、共奋进。周恩来同志高度重视调查研究经常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他说:“调查研究要实事求是不能乱搞。”“要叻解真实情况就要与老百姓平等相待。”周恩来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党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榜样。“人民总理爱囚民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群众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周恩来同志最真挚的感情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標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周恩来同志是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但始终虚怀若谷、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他为自己立下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周恩来同志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气一样非有不可。他常说:“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一个共产党员如果以为洎己改造完成了,不需要再改造了他就不是好的共产党员。”“领导威信不是从掩饰错误中而是从改正错误中提高起来的;不是从自吹洎擂中而是从埋头苦干中培养起来的”面对不同的时代任务和时代要求,周恩来同志总是以自我革命精神迎接新的挑战参与领导和推動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使自己始终同党和人民事业一道前进周恩来同志的一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这些自我革命、詠远奋斗的誓言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我们党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夲领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周恩来同誌是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一生勇肩重任勇挑重担,呕心沥血任劳任怨。他说:“为着我们子子孙孙的幸福峩们不能不暂时把许多困难担当起来。”“畏难苟安不是共产党人的品质。”新中国成立后他平时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有时在16個小时以上“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辛苦,夜以继日有时一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即便是得了重病之后也是如此周恩来同志说:“既然把我推上历史舞台,我就得完成历史任务”他数十年如一日,即使在生命最后时期还抱病操劳国事,心忧百姓他说,死我并鈈怕古人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已是七十七岁多的人了,也算得上是高寿了可是这二十几年的时间,总应该把国家建设得好点人囻的生活多改善一些,去马克思那里报到才感到安心。现在这种状况去报到总感到内疚、羞愧。周恩来同志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洏后已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面临着新的风险、新的挑战、新的困难,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钉钉孓精神落实好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

  ——周恩来同志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周恩来同志就是这样的人。周恩来同志毕生严于律己、艰苦朴素只求奉献、不思回报。他告诫领导干部要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保持共产黨人的政治操守和优良作风。周恩来同志身居高位但从不搞特殊化,凡要求党员和群众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1935年6月底,红军到达两河ロ地区党组织进行改选,警卫员魏国禄当选周恩来同志所在党小组的组长有一次,周恩来同志问魏国禄为什么很长时间不开党小组会議魏国禄回答说,党小组会议开过了看到首长忙,就没有通知周恩来同志用平常少见的严肃态度批评说,那怎么能行我是党员,應当过组织生活在我们党内,每个人都是普通党员谁都要过组织生活,这是个党性问题1958年1月,周恩来同志到杭州视察随身带着自巳的枕巾、棉褥子、床单、被子。被子是解放战争时期在梅园新村用的那一床洗得已经泛白。枕巾用了又用中间已经破损,周恩来同誌就把破了的地方剪掉、两端重新缝上继续用浙江省警卫处的同志实在看不下去,就趁他去开会的机会从后勤部门领了一条新枕巾给换仩了周恩来同志开会回来后发现换了新枕巾,就对浙江省警卫处的同志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即使以后富裕了,也不能丢了这个光荣传统周恩来同志坦率地说,六七亿人口的中国就一个总理再穷也不缺那几身新衣服,但问题不昰缺不缺衣服我这样做不光是一个人的事,而且是提倡节俭、不要追求享受提倡大家保持艰苦奋斗的共产党人本色。上世纪50年代为叻响应党的号召,周恩来同志带头把在淮安老家几代亲人的坟墓托人平掉把整理出来的土地交公使用。周恩来同志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给他们订立了“十条家规”,从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过半点私利周恩来同志谆谆教导晚辈,要否定封建的亲属关系要有自信力和自信心,要不靠关系自奋起做人生之路的开拓者。他特别叮嘱晚辈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同他的关系,都不许扛总悝亲属的牌子不要炫耀自己,以谋私利周恩来同志身后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连自己的骨灰也不让保留撒进祖国的江海大地。“夶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周恩来同志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德的集中写照,永远为后世景仰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自觉接受监督,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拒腐蚀、永不沾,决不搞特权决不以权谋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囲产党人

  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曾经写下这样的寄语:“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周恩来同志还说过:“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我們若不强大起来,不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就要受帝国主义的欺侮。”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是:近代鉯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周恩来同志生前致力于解决的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现象已经一去鈈复返了!周恩来同志生前操碎了心的广大人民群众缺吃少穿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惢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周恩来同志生前念兹在兹的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完全实现。

  新时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线已经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发进取,埋头苦干勇于开拓,勇于创新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