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儒释道三家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超凡入圣脱俗呢

  最近突然对心学产生兴趣找了些视频和书看了看,但是觉得理解不够深入
  准备在这里发个帖子,跟各位有志之士一起讨论下
  欢迎各种民科分子进来争辯。真理越辩越明

楼主发言:234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我想,要搞明白心学先要搞明白心学产生文化环境,也就朱子理学昌盛

  要搞明白朱子理学,先要大致了解宋明理学

  要了解宋明理学,先要大致知晓中国哲学

  要知晓中国哲学,先要基本理解哲学這个概念

  所以,我们一层一层地来分析

  作为一个哲学民科,哲学就是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本體论也就是世界观。

  第二基于前一个问题的回答,人应该怎么做就是认识论。也就是人生观

  我们大致学习过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哲学回答第一个问题,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基于此认识,人们应该尊重客观的规律

  唯心主义哲学回答第一个问题,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或精神的基于此认识,就可以做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上面是西方哲学。

  我们中国的哲学主要是儒、佛、道这三家。

  道家从《老子》开始就直接回答了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他们认为世界的本质昰“道”或则“无”世界万物或者“有”,都是从这个本质中变生出来的

  基于此认识,道家认为人应该“法自然”应该学习“沝”的特性,上善若水就是要顺应自然的千变万化,使人与宇宙一体从而达到得道升天的人生目的。

  佛家也是从一开始就说“涳”是世界的本质。一切“有为”的”色“都是表象。

  基于此认识人们应该放弃追逐表象的各种物质享受和欲望,而应该寻求其夲质的”空“从而得道成佛。

  可是我们的儒家就比较复杂。

  从孔子开始儒家跳开了哲学的第一个问题”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而直接去回答哲学的第二个问题”人们应该怎么做“

  儒家告诉告诉我们忠孝仁义。这些都只回答了”怎么做“的问题

  可鉯说,在宋明理学产生之前儒家一直没有能正式地回答哲学的第一个问题”世界是什么“。


  • 评论 :如果几句话、几个视频就把佛学、道敎说明白了那佛学、道教也太不值钱了。千百年来的佛学家、道学家也太弱智了佛教千百本经书,道教几万页道藏岂不是都成了废話?而你们几句话就将人上千年没有参透的道理全部理解透了,你是不是太狂妄了点
  • 评论 :宇宙无穷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 鈈过是盲人摸象,只看到一个侧面而已我们这里只谈哲学,特别是本体论对于某些有趣的分析,不在这个帖子的讨论范围佛道本身悝论众多,议题广泛人人都可以从中有所得。这很好

  儒学/禅学、道教,这两家哲学发展到北宋已经非常完备了。他们的理论深叺人心从上层精英到底层百姓,都耳熟能详

  这让以学术正统自命的儒学相形见绌。

  儒学家们经过唐宋几百年的殚精竭虑终於发展出一套自己的理论,来回答哲学的第一个问题“世界是什么”并且以此出发,进一步推进了第二个问题“人应该怎么做”的答案这,就是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有不同的流派。

  比如张载的气学。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气”这个“气”的聚散变化,是一切万事万物产生和变化、人类的生与死的根本原因

  但是,宋明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是朱熹的理学。

  朱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悝”,并且这个”理“是客观存在的也可以称为”天理“。

  按照民科的解释朱熹的这个”理“,就是一堆定理就象牛顿的万有引力、相对论的定理、量子论的测不准定理一样的,是一堆公式

  当然,朱熹不是物理学家他是伦理学家。因此他从四书五经里總结出”三纲五常“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一堆定律或公式。然后他说,世界的本质就是这一堆定理/公式

  打个比喻,就象粅理学家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定律。

  那么王阳明的心学又是怎么回答哲学的本体论的问题的呢?

  首先王阳明接受朱子的理学,承认世界的本质是三纲五常这堆”定理“

  但是,王阳明认为只有人们真正掌握和运用的”定理“,才昰有效的才是世界真正的本质。

  比如说朱子那里有一百条定理。可是人们只掌握了三十条定理。其他的定理存在与否与我们這个世界无关。因为它们不会指导我们的活动因而可以忽略。

  所以王阳明的”心“,就是人们已经掌握的这些”定理“这些”萣理“之外的其他定理,可以当它们不存在也就是”心外无物“。

  基于上述的回答朱子理学和心学回答哲学的第二个问题”怎么莋“,就完全不同了

  朱子理学认为”理“是客观存在的,是”天理“他的那一堆定理,是摆在那里的因此,人们应该通过不断哋学习四书五经从而全部地掌握这些定理。最终达到成仁成圣的地步

  可是,心学认为光知道这些定理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人们運用那些定理、实践那些定理才能让那些定理起作用。而只有起作用的定理才是有效的。

  这就是“知行合一”

  怎样才能更恏地让我们掌握的定理起作用呢?心学进一步告诉我们要“致良知”。注意这里的重点在“致”,而不在“良知”因为良知是人人夲来就有的东西,只不过被蒙蔽住了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实践,从而让良知表现出来

  一百年前,严复第一次接触西方哲学对于那些陌生的概念,他不得不用理学和心学的词汇的来解释

  当理学心学昌盛的时候,每个中国的读书人都对四书五经烂熟于胸对于建竝于其上的程朱理学,便是不想看也不可能的。

  一百年以后我们却不得不反过来。今天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学过一些西方哲学。而对于理学、心学却不知所以然。我们不得不用西方哲学的词汇来理解我们自己的哲学。

  一百年前我们将自己的落后,归因於我们的文化特别是四书五经之上的理学。我们将之砸烂、撕碎、烧毁、抛弃

  其实,是不是这个原因呢

  我们落后,是因为峩们固步自封、闭关锁国

  我们闭关锁国,是因为我们完满无缺

  乾隆对英国使者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无”。

  不单物质上如此文化上也是一样。儒释道三家一体已臻完善。又何必思虑烦恼去追寻其他

  倘若我们有所缺憾,必然有所企求

  我们有所企求,必然有人去追逐谋划

  有人追逐谋划,必然有标新立异者

  有标新立异者,必有创新與进步

  所以,老子说”大成若缺, 其 用不弊“

  一百年前,严复第一次接触西方哲学对于那些陌生的概念,他不得不用理學和心学的词汇的来解释
  当理学心学昌盛的时候,每个中国的读书人都对四书五经烂熟于胸对于建立于其上的程朱理学,便是不想看也不可能的。
  一百年以后我们却不得不反过来。今天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学过一些西方哲学。而对于理学、心学却不知所以然。我们不得不用西方哲学的词汇来理解我们自己的哲学。
  中国历史进程最糟糕的就是楼主所说的这些从脉络来说,心学、悝学来自于孔孟之道既然有《四书》又何必搞心学、理学?
  明清时代有一些有志之士言称:书不读秦汉之下。所谓世风日下即昰此心学、理学。

  楼主现代书看的太多了说话算是教科书语言了,看起来不错实际问题很大。概念太多体悟没有,甚至概念都囿错

  论语,算是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算是孔子的生活状态,思想楼主你可以自己试试,你有思想知识想法然而回忆下自己每忝干的是啥,结合一下

  再想想孔子和尧舜这些圣人们伟大在哪。

  心学不提陆九渊你还谈啥知行合一这是心学?这是方法论

  民科就是好大放厥词一通,不知所云
  这样思维跳跃,也许真能走出樊篱
  正规学过哲学的,不是马列就是康德黑格尔,無法真正理解国学

  民科就是好,大放厥词一通不知所云。
  这样思维跳跃也许真能走出樊篱。
  正规学过哲学的不是马列,就是康德黑格尔无法真正理解国学。
  这是给楼主留了思考空间结果楼主不思考,只是自以为是没办法了。

  心学不提陆⑨渊你还谈啥知行合一这是心学?这是方法论

  陆九渊的原书没有看过。相关的书太多看不过来。我们还要看电视、上网、各种娛乐没有办法。

  但是我只看了看关于他的简介所以简单说下自己的印象。

  理学从二程那里发起来

  二程处于北宋时期,當时儒学仍然在努力回答“世界是什么”这个问题当时的学者提出的概念,都比较笼统抽象比如,"气“、”理“这些概念都没有特指,都与”空“、”无“相似没有明确说明到底是什么样的”理“。

  到了南宋朱熹就明确了。这个”理“就是一堆定理是四书伍经里面提炼出来的三纲五常。也就是说朱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三纲五常这些”定理“。

  陆九渊也是理学一门里的人也没有跳出這个窠臼。他也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堆“定理”不过,他与朱熹有不同

  朱熹认为“理”是客观的,是“天理”是外在存在的。

  而陆九渊认为“理”是人内在的就是”心即是理“、”吾心即宇宙“。也就是说人们本身就包含有”三纲五常“这些定理,不需偠外求

  这个可以对比禅宗六祖的神秀与慧能。神秀认为佛理是外在的需要人去追求。而慧能认为佛理是人内在的只要在恰当的時机就可以幡然醒悟。所谓”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王阳明也执一样的看法

  比如他说”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

  也就是说,”忠孝仁义“都是人内茬的不能去外面寻求“孝、忠、友“。

  一百年前严复第一次接触西方哲学,对于那些陌生的概念他不得不用理学和心学的词汇嘚来解释。

  当理学心学昌盛的时候每个中国的读书人都对四书五经烂熟于胸。对于建立于其上的程朱理学便是不想看,也不可能嘚

  一百年以后,我们却不得不反过来今天,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学过一些西方哲学而对于理学、心学,却不知所以然我们不嘚不用西方哲学的词汇,来理解我们自己的哲学

  中国历史进程最糟糕的就是楼主所说的这些。从脉络来说心学、理学来自于孔孟の道,既然有《四书》又何必搞心学、理学

  明清时代,有一些有志之士言称:书不读秦汉之下所谓世风日下,即是此心学、理学

  我想你仍然没有明白”宋明理学“产生的根源,就是之前的儒学一直没有能正面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哲学命题。

  這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不回答这个问题,一门学问就不能称为哲学

  而与之相比,佛学、道家都一开始就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

  仳如南北朝,佛学初到中国当时道家的分支”玄学“正盛。佛学家与玄学家就经常辩论比赛其中一个主题,就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佛道的这个辩论一直持续,到唐朝发生数次”毁佛“、”毁道“的事件,影响深远

  我们正统的儒学家,看着人家辩论的那么起劲自己却无处使力,惘然不知所措这很没面子。

  韩愈是非常反对佛学的可是他绞劲脑汁,却无法回到哲学的本体论问题

  北宋欧阳修也是一样,一生反佛却不得不给儿子起个佛学相关的小名。

  一直到宋明理学儒学家终于能够回答”世界是什么“这个问题了。


  • 对于“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理解有误比不理解更糟糕。小乘佛经有“十四无记”的记载意思是不回答有关世堺本质的问题,大乘佛经才有这方面的论述《道德经》中论述了本质问题,但到现在为止无人能解。
  • 《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洺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一般理解是,世界的本质是“无”而“名”是万物现象。这也是魏晋南北朝时候玄学清谈的主旨
  •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你可以不关心可以不感兴趣。但是这个问题在那里。并且佛家、道家都明确回答了 现茬,轮到你儒家了你是不是应该回答呢?你可以假装看不见但那只是掩耳盗铃,普通大众希望听到回答你不回答,他们就去找别人那么你的学问就失去了听众,就不再为大众接受

  楼主现代书看的太多了,说话算是教科书语言了看起来不错,实际问题很大概念太多,体悟没有甚至概念都有错。

  论语算是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算是孔子的生活状态思想。楼主你可以自己试试你有思想知识想法,然而回忆下自己每天干的是啥结合一下,

  再想想孔子和尧舜这些圣人们伟大在哪

  首先,孔子从来没有教人们詓做”圣人“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孔子自己也觉得不是圣人

  其次,孔子说有始有恒便可以了。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 言不及义,楼主想表达什么圣贤是内心信仰一套模式,并且身体力行的做所以即便是舜在种地都有人拥护。这是真诚的由内而外现在的人,說着自己都不相信相信了也不会去做的话,虽然自诩天下第一智慧又有什么用?
  • 你说的圣贤是指谁?他们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
  • 评论 :圣人当然是孔子圣贤就多了尧舜,诸子都算其次,楼主提高下文言文水平你引用的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圣人我是没见过,但就算能见到君子这就可以了。这话不是说不追求圣人标准而是礼坏乐崩,世道艰难只能退而求其次。
  • 评论 :再者你是对圣人の道没有概念。如孔子是由内及外,身体力行所以才有三千弟子,才有儒家学团才能让儒家思想传播后世两千年,传播到国外才能让中华文明延续不断。所以被称为生民未有舜耕地大家追随他,做工大家追随他都是因为德行,这叫内圣外王是圣贤之道。
  • 评论 :至于你说的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很扯淡的问题,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如何证明?所以儒家不是没说是不必说。孔子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意思是夫子关于性与天道的,子贡没有弄明白因為论语是弟子记载的
  • 评论 :只要弟子不问,孔子就没有回答或者孔子认为弟子资质不够,孔子也不会回答比如一贯之道,孔子主动提問曾参不问,子出没有讲解,记录下来的是曾参自己的理解忠恕而已~要知道,这不是孔子的答案这是年轻的曾参的理解。所以讀书还是用点心吧
  • 评论 :你说的有点道理。可能是新儒家的一条出路只是现在人都已经把儒家经典忘记得差不多了,普通人也把传统當成糟粕弃之不顾很难在纠结一帮人,重新拉起儒家这面旗帜了
  • 评论 :从古至今,研究学问经世济用,都是少数人的事情也许一萬人里才有一个,本来就不是普通人的事情现在还好,有网络大家才能便捷交流。楼主有心研究已经很好了,楼主加油你道不孤,
  • 评论 :学问要“经世致用”这是儒家才有的想法。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不为将相即为良医。可是佛学,有什么用道家,囿什么用学问便是学问。是学习回答天地间的问题
  • 评论 :譬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你可以说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何必去烦恼孔子也确实没有回答。因为孔子不象佛陀、老子他们才自以为圣人。孔子自始自终平易近人整部论语都谦逊教人。


  这东西不值嘚楼主花心思。

  • 楼主不值钱正好干些不值钱的事情。

  外国的文科类的什么哲学就不要学了在中国都能找出比外国更先进的,中国傳统文化是称霸世界的但国人都以为哲理落后外国,其实都搞错了。要说中国的失败,就是理工科 科技几乎近百年才起步,现在縋赶得不错要领先世界要文武双全。。。

  科技有落后和先进。

  文化没有所谓先进文化、落后文化,那是种族主义者的論调

  但是,文化有差异就像每个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有不同。如果一个人死抱着自己的文化不肯学习,那就是死脑经、井底蛙


  • 你弄错了,就算国人都是文人,没有理科创造科技成果人就是半傻和落后,过去旧中国就是不是不肯学习,而是找学习的门嘟找不到。。。
  • 你觉得理工科重要那你就去学理工科啊。没人反对你 但是你不能强迫每个人放弃文科,去学理工科 世界很大,容得下每个人的梦想不要被自己的某个想法制约了,也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去制约别人
  • 评论 :我可没说放弃文科,而是古为今用去糟粕,洋为中用是指,国人不丢传统外应多学外国人的科技。。
  • 评论 :我们这个帖子不谈“用”只谈学问。甚至只是学习与提问你说这些学、这些问没有意义,全是糟粕这也没事。大家民科没有用国家经费。
  • 评论 :我们只是讨论,可以定义,去糟粕后嘚中国文化不比外国的差,中国科技还要多学外国的仅此而已。。
  • 今天的人觉得很香的文化几百年后,可能被人说是糟粕所以,峩们没必要那么着急去掉中国文化的糟粕说不定风水轮流转,几百年后这些糟粕又香了呢。

  -  楼主现代书看的太多了说话算昰教科书语言了,看起来不错实际问题很大。概念太多体悟没有,甚至概念都有错  心学不提陆九渊你还谈啥?知行合一这是心學这是方法论

  你的另一个id已经说过完全同样的话。已经回复过

  扯那么多,关键问题没有讲世界是怎样的,这是观点为什麼是这样的,必须去寻找可靠证据能过寻证关,那就可能转变为现代学科如果没有过这一关,那只能是空谈

  所谓宇宙中有此定悝,问题是言者无法给我们找到具体记载该理论的宇宙法典人人心中如何如何,问题说者也不知道在明朝的时候西方还有个只敬上帝不敬父母的基督教文化所谓知行合一,也就是把身边一个小圈子的行为模式归纳起来然后宣称自己已经知道了......

  不是“世界是怎么样嘚”,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这是哲学本体论。是一门哲学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维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

  佛学:世界的本质是”空“。

  道家:世界的本质是”道“

  玄学:世界的本质是”无“。

  基督教:世界的本质是神的意志

  伊斯兰教:世界的本质是安拉的教诲。

  孔子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 不过,也许放弃回答“世堺的本质”问题倒是儒家的一条出路。 象宋明理学那样强扭着儒家的经典找出个世界本质来,结果被后世痛骂实在犯不着。
  • 既然孔孓根本没有想回答世界本质问题那就不回答吧。让人家去争论好了儒家自己钻研“我们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就可以了是不是呢?

  后面还是就着《传习录》慢慢分析看看。

  古人研究经典就在抠字眼,一个字一个字地揣摩希望从每一句话里,琢磨出一番夶道理来

  这种方法也不是不对。比如西汉初年大家都对着《春秋》抠字眼,结果形成了一门大学问只是《春秋》这部书太厚,莋教科书的话光写个提纲就比整个《论语》还多。所以明清科举就摒弃了《春秋》这门学问。

  《传习录》其实也是抠字眼的学问就着四书五经,逐字逐句地条理比较

  因为王阳明的学问,就是从“格物致知”四个字里抠出来的

  而宋明理学家们都对“格粅致知”四个字特别在意。原因在于《大学》里的这句: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洏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作为一个儒者,最终梦想就是能平天下而按照上面的邏辑,最后归结在“格物致知”上

  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上面的一句翻过来又强调一遍:

  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格物致知”是立身的根本,是做一切事情的的出发点

  王阳明吔是这么想的。

  • 我们不好责怪古人“抠字眼”的习惯古代科技没有这么发达,家里有基本书就很了不起了。所以一辈子拿着这几本书狠命地啃也是情有可原。
  • 记得有人说个笑话说:“三国里关于特喜欢看《春秋》可是我翻了翻《春秋》这部说,实在枯燥乏味得很”旁边有人就说:“是啊,就算《三国演义》也比《春秋》好看得多”
  • 上面写错了,是“关羽”
  • 这里错了一件事。《春秋》也是四书伍经之是在明清科举考试范围内的。只是汉唐将《春秋》单列出来作一门功课学问而明清则是与其他经书合起来考试

  [原文]爱 问:“ 在亲民, 朱子谓当作新民 后章作新民之 文, 似 亦 有据 先生 以 为宜 从 旧 本 作 亲 民, 亦 有所 据 否” 先生 曰:“ 作 新民, 之 新 是 自新 之 囻 与 在 新民 之 新 不同, 此 岂 足 为 据 作 字 却 与 亲 字 相对, 然 非 新 字义 下面 治国 平 天 下处, 皆 于 新 字 无 发明 如云 君子 贤 其 贤 而 亲 其 亲, 小人 乐 其乐 而 利 其 利、 如 保 赤子、 民 之所 好好 之 民 之所 恶 恶 之, 此 之 谓 民 之父 母 之类 皆是 亲 字 意。 亲 民 犹如《 孟子》 亲亲 仁 民 之 谓 亲 之 即 仁 之 也。 百姓 不亲 舜 使 契 为 司徒, 敬 敷 五 教 所以 亲 之 也。《 尧 典》 克 明 峻 德 使 是 明 明德 以 亲 九族 至 平 章、 协和 便是 亲 民, 便是 明 明德 于 天下 又如 孔子 言 修 己 以 安 百姓, 修 己 便是 明 明德 安 百姓 便是 亲 民。 说亲 民 便是 兼 教养 意 说 新民 便 觉 偏了。”

  朱熹嘚"作新民”是客观的描述。就是百姓们自新自强

  王阳明的“作亲民”,则突出主观意愿是统治者与百姓亲切仁爱。

  三纲五瑺中的“君为臣纲”朱熹以为是客观的,外在的所以,百姓要自新自强以追求这个客观的“天理”。他要求的是百姓做到“君为臣綱”

  王阳明以为,“君为臣纲”是出于本心,是君臣内在的相处关系并不需要强迫彼此去做到这点。他要求君王去做到”君为臣纲“

  • 虽然今天看来,要求统治者做到“君为臣纲”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是,在古代特别是明朝,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确实难能可贵。
  • 民科而已民科分子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头,读过几年书但是没拿到初中毕业证书。不过我们研究的,都是爱因斯坦都没有解决的高罙问题
  • 以这个年龄,没拿初中毕业证书还是严重了初中还是上了的

  爱 问:“ 知 止 而后 有 定, 朱 子 以为 事事 物物 皆有 定理 似 与 先苼 之 说 相 戾。” 先生 曰:“ 于事 事 物物 上 求 至善 却是 义 外 也。 至善 是 心 之 本体 只是 明 明德 到 至 精 至 一处 便是。 然 亦 未尝 离 却 事物 本 紸 所谓 尽 夫 天理 之极, 而无 一毫 人欲 之 私 者 得 之” 爱 问:“ 至善 只求 诸 心, 恐 於 天下 事理 有 不能 尽。”

  先生 曰:“ 心 即 理 也 天丅 又 有心 外 之事, 心 外 之理 乎”

  这里,抠的依然是《大学》里的几句话王阳明正式提出“心即理”。

  朱熹以为“天理”在事倳物物上人要去研究。“天理”是客观存在

  朱熹的这个提法的好处,是要人按照《大学》里的说法那样去用功做就可以明白"天悝”。

  这种理论的好处是给了人家途径,也告诉人家目标好让人家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这大概是朱熹的理学为成为主流的原洇

  而王阳明以为人多多少少早就明白这些事物的定理,也就是这些”定理“本就在人心里无非理解的透彻程度不同而已。

  后媔一段他进一步举例分析

  爱 曰:“ 如 事 父 之 孝, 事 君 之 忠 交友 之 信, 治 民 之 仁 其间 有 许多 理 在, 恐 亦不 可不 察” 先生 叹 曰:“ 此 说 之 蔽 久 矣, 岂 一语 所能 悟 今 姑 就 所问 者 言之。 且 如 事 父 不成 去 父 上 求 个 孝 的 理; 事 君, 不成 去 君 上 求 个 忠 的 理; 交友、 治 民 鈈成 去 友 上、 民 上 求 个 信 与 仁 的 理。 都 只 在此 纯 乎 天理 之心 发 之事 父 便是 孝, 发 之事 君 便是 忠 发之 交友、 治 民 便是 信 为 仁。 只 在此 心 詓 人欲、 存 天理 上用 功 便是” 爱 曰:“ 闻 先生 如此 说, 爱 已 觉有 省悟 处 但 旧 说 缠 于 胸中, 尚有 未 脱 然 者 如 事 父 一事, 其间 温 清 定 省 の类 有 许多 节目, 不 亦须 讲求 否” 先生 曰:“ 如何 不 讲求? 只是 有个 头脑 只是 就此 心 去 人欲、 存 天理 上 讲求。 就 如 讲求 冬温 也 只 昰要 尽 此 心 之 孝, 恐怕 有 一毫 人欲 间杂 只是 讲求 得此 心。 此 心 若无 人欲 纯 是 天理, 是个 诚 于 孝 亲 的 心 冬 时 自然 思量 父 母的 寒, 便 自 偠求 去 个 温 的 道理; 夏 时 自然 思量 父 母的 热 便 自 要去 求 个 清 的 道理, 这 都是 那 诚 孝 的 心 发出 来的 条件 却是 须 有这 诚 孝 的 心, 然后 有这 條件 发出 来 譬 之 树木, 这 诚 孝 的 心 便是 根 许多 条件 便是 枝叶。 须 先 有 根然后 有 枝叶。 不是 先 寻 了 枝叶 然后 去 种 根。《 礼 记》 言 孝孓 之 有 深爱 者 必有 和气。 有 和气 者 必有 愉 色。 有 愉 色 者 必有 婉 容。 须有 是个 深爱 做 根 便 自然 如此。”

  这里接着上面进一步展开“心即理”的定义。

  虽然他说的是“忠孝仁信”这些大道理其实我们也可以打个比方。

  男女相爱本来就应该出于本心。這个"爱“是发自内在的

  而不是反复强调”我应该爱她,我应该爱他“这样才去”爱“。那样就是去外面寻找”爱“,就失去了愛情的本义

  这也是王阳明的“心”的意思。

  我们今天来看”忠孝仁义“本来是人类的平常心,是人的内在性存在

  可是浨明理学却把”忠孝仁义“拔高到世界本质的高度,并且将其公式化成“定理”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僵硬了、功利了。

  比如“孝”这是人人皆知的基本道理。可是被理学公式化后就有晨昏、冬夏的省亲,变得毫无感情色彩

  我们看儒家这二千年来的发展,显示将孔子由凡人逐步提升至圣贤进而将之超凡入圣,成为圣神、素王

  然后,将孔子的好心劝诫的原话无限拔高,成为至高敎条让本来的亲切可爱、谆谆教导,变成清规定律失了人性,也失了人心

  所以,将来如果儒家要复兴必首先要将孔子请下圣壇,将儒学经典与家长里短摆在一起这样,方才复原到儒者的本来面目


  郑 朝 朔 问:“ 至善 亦须 有 从 事物 上 求 者?” 先生 曰:“ 至善 只是 此 心 纯 乎 天理 之极 便是 更 于 事物 上 怎 生 求? 且 试 说 几件 看” 朝 朔 曰:“ 且 如 事 亲, 如何 而为 温 清 之 节 如何 而为 奉养 之 宜, 须 求 个 是 当 方 是 至善。 所以 有学问 思 辨 之功” 先生 曰:“ 若 只是 温 清 之 节, 奉养 之 宜 可 一日 二日 讲 之 而尽, 用 得 甚 学问 思 辨 惟 于 温 清 时 也 只要 此 心 纯 乎 天理 之极, 奉养 时 也 只要 此 心 纯 乎 天理 之极 此 则 非有 学问 思 辨 之功, 将不 免于 毫厘千里 之 缪 所以 虽 在 圣人, 犹如 精 一 之 训 若 只是 那些 仪 节 求得 是 当, 便 谓 至善 即 如今 扮戏 子 扮得 许多 温情 奉养 的 仪 节 是 当, 亦可 谓之 至善 矣”

  这段又在抠《大學》里的这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本来,这是勉励后学者的一种说法让大家精益求精。

  但是明玳的儒者将《大学》做为圣经,所以里边的每一句都顶一万句。于是拼了命去详其中的意思又将自己思忖出来的道理,作为神圣的“忝理”高高奉在天上。

  王阳明不过将这个“理”从天下拿下来送回到人的身体里。一切不过是“人心”追求极致,亦还在人心裏

  这里,我们打个比方

  一对燕子在屋檐下筑巢,含辛茹苦地抚育几只小燕子当小燕子第一天出飞,就遇到台风暴雨于是铨部被吹走淋死了。

  这时作为观者的我们,便以为这对燕子好“可怜”

  可是,过了几日这对燕子又在窝里产卵。不过一月又一窝小燕子要出飞了。

  这是观者又说,这对燕子好“坚强”。

  这里的“可怜”与“坚强”不过是我们观者心里的感受。于這对燕子来说一切不过本能。

  所以这个“可怜”与“坚强”,不过是我们自己的“心”而已也只在我们的“心”上,而不在那對燕子身上

  倘若我们观者没有看到这窝燕子的经历与行为,那么就不会有“可怜”与“坚强”的想法

  所以,心之外并无“鈳怜”与“坚强”。

  上面是从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

  从那对燕子的角度来看,“可怜”与“坚强”的行为都是顺其自然地莋下来的,并没有人对它们说“好可怜”、“要坚强”

  所以,这些“可怜”与“坚强”的行为也是它们内在的,不是外界教养给咜们的

  这些行为,都是燕子内在的“心”起的作用并非来自外边的催促。

  《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那些不明白“天理”的人才是真赤子。

  《传习录》到此我们做个小结:

  第一,王阳明也是理学家之一因此,他也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

  第二,王阳明也认为这个”理“是儒家经典中概括出来的一系列”定理“。

  第三与主流的理学家朱熹不同,王阳奣认为”理“只在人的”心里“而不在外部,不在事事物物之中

  第三,王阳明认为作为每个个体的人,对”理“的理解有差异有的人对”理“知道得少,而有的人对”理“知道的多

  以上,就是对”心即理“、”心外无物“的定义

  爱 曰:“ 如 今人 尽 囿知 得 父 当 孝、 兄 当 弟 者, 却 不能 孝 却 不能 弟。 便是 知 与 行 分明 是 两件” 先生 曰:“ 此 已被 私欲 隔断, 不是 知 行的 本体 了 未 有知 而 鈈 行者。 知 而 不行 只是 未知。 圣贤 教 人知 行 正 是要 复 那 本体。 不是 着 你 只 恁 的 便 罢 故《 大学》 指 个 真知 行 与人 看, 说 如 好 好色 如 惡 恶臭。 见 好色 属 知 好 好色 属 行。 只见 那 好色 时 已 自 好了 不是 见了 后又 立 个 心 去 好, 闻 恶臭 属 知 恶 恶臭 属 行。 只 闻 那 恶臭 时 已 自 恶 叻 不是 闻 了 后 别 立 个 心 去恶。 如 鼻塞 人 虽 见 恶臭 在前 鼻中 不曾 闻得, 便 亦 不甚 恶 亦 只是 不曾 知 臭。 就 如 称 某 人知 孝、 某 人知 弟 必昰 其人 已 曾 行 孝行 弟。 又如 知 痛 必 已 自 痛 了, 方知 痛 知 寒, 必 已 自 寒 了 知 饥, 必 已 自 饥 了 知 行 如何 分得开? 此 便是 知 行的 本体 鈈曾 有 私意 隔断 的。 圣人 教人 必要 是 如此, 方可 谓之 知 不然, 只是 不曾 知 此 却是 何等 紧 切 着实 的 功夫! 如今 苦苦 定要 说知 行 做 两个, 是 甚么 意 某 要说 做 一个, 是 甚么 意 若不 知 立言 宗旨, 只管 说 一个 两个 亦有 甚 用?”

  这里开始讲”知行合一“了

  很多讲惢学的人,将知行合一说得神乎其神高尚得不得了。

  其实知行合一对今天的普通人来说,是很浅显的道理

  一个小学生将《學生守则》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他却依旧时不时地要违反学校纪律。

  于是老师们就说:”这位学生虽然能背《学生守则》,可是怹真的知道这些守则了吗他真的理解了吗?没有!他只是机械地记住了要是他真的理解了这些守则,就 不会违反学校纪律了“

  鈳见,老师们很明白真正“知”学生守则,那么他的“行”就会遵守纪律。这也就是知性合一了

  再比如,某些领导开会时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讲的头头是道。

  可是暗地里他却违法乱纪的事情没少做。

  于是我们就说,这个领导根本没有真正理解这些大噵理真正理解的人,怎么会做出那些龌龊之事呢

  这也是“知行合一”。

  可见经过四百年普及,知行合一已经是我们民族的囚人皆知的共识一点不神秘,一点不高大


  我们前面用逆推法,说明了知行合一是普遍真理

  那么,在王阳明的时代他是怎麼得出知行合一的呢?

  因为他借鉴了佛学和道家的理论。

  《心经》说“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空是世界被本质色是世堺的现象。

  那么在佛家那里,本质与现象是统一的,一致的

  《道德经》说“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欲 以 观 其 徼 。此 兩 者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无”是世界的本质“有”是世界的现象。“玄”是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变幻

  可见,本质與现象是统一在“变幻“之中的

  那么,按照宋明理学”理“是世界的本质,人们的行为是世界的现象

  所以,循着佛家与道镓的道路儒者的理学家们,也该得出本质与现象的统一即”理“与”行为”是统一的。

  在心学的范畴内心即理,也就是人们学箌的“理”的知识

  因此,知行就合一了

  本质与现象的统一,这是我们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

  西方哲学里,本质与现象是對立的

  唯物主义:世界本质是物质,世界万物是现象二者的定义明确划分。

  唯心主义:世界本质是精神万事万物是现象。②者定义分明

  天主教:世界本质是神的意志,人的所作作为是现象二者是对立的。

  同样我们的传统哲学也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没有明确分离这也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无法理解“白马非马”的坚白之说。

  • 其实朱熹的理学,本质与现象也是分离的

  我们列下西方哲学里的各个分论:

  • 本体论:世界是什么 方法论:人类应该怎么办 认识论:人有多少知识 人性论:人及社会是怎么样的 主體论:是什么主宰着世界 宇宙论: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列下西方哲学里的各个分论:

  前面说的“怎么办”,应该是方法论修改一下。前面也有朋友指出这个错误

  • 也就是说,原始的儒家只有方法论、人性论、认识论这些东西,却缺少了最重要的本体论

  爱 曰:“ 古人 说知 行 做 两个, 亦是 要人 见分晓 一行 做 知 的 功夫, 一行 做 行的 功夫 即 功夫 始 有 下落。” 先生 曰:“ 此 却 失 了 古人 宗旨 吔 某 尝 说知 是 行的 主意, 行 是 知 的 功夫 知 是 行 之 始, 行 是 知 之 成若 会 得 时, 只说 一个 知 已 自有 行在。 只说 一个 行 已 自 有知 在。 古人 所以 既 说 一个 知 又说 一个 行者, 只为 世间 有 一种 人 懵懵 懂 懂的 任意 去做, 全 不解 思 惟 省 察 也 只 是个 冥 行 妄作, 所以 必 说 个 知 方 才行 得 是。 又有 一种 人 茫茫 荡荡 悬空 去 思索, 全不 肯 着实 躬行 也 只 是个 揣 摸 影响, 所以 说 一个 行 方才 知 行 真。 此 是 古人 不得已 补 偏 救 弊 的 说话 若 见得 这个 意 时, 即 一言 而足 今人 却 就 将 知 行 分作 两件 去做, 以为 必 先知 了 然后 能行。 我 如今 且 去 讲习 讨论 做 知 的 工夫 待 知 得 真 了, 方 去做 行的 工夫 故 遂 终身 不行, 亦 遂 终身 不知 此 不是 小 病痛, 其 来已 非 一日 矣 某 今 说 个 知 行 合一, 正是 对 病的 药 又 不是 某 凿空 杜撰。 知 行 本体 原是 如此 今 若 知 得 宗旨 时, 即 说 两个 亦 不妨 亦 只是 一个。 若不 会 宗旨 便 说 一个, 亦 济 得 甚 事 只是 閑 说话。”

  因为心学将“知”分作不同程度也就是知道一点点、知道较多、知道很多、真知真解了。

  所以人对知识的理解,昰个逐渐增长的过程而尽善尽美地掌握知识,也许是人一生也无法做到的所以,如果要等“知”了再去“行”便终生行不得了。

  这里我们引入认识论的问题

  儒家对“知识”的认知比较狭隘,基本上都是关于人和社会的知识虽然这是我们以人为本的特色,卻往往忽略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知识的重视程度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由于我们总人口巨大一直是世界第一,因此科技的發展并不落后

  我们是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被动地发展了科技这样的过程会非常缓慢和艰难。

  西方文艺复兴后主动哋去寻求知识,分门别类地推理演绎科技他们因此取得飞速发展,也就碾压了我们在科技方面的成就

  【原文】爱 问:“ 昨 闻 先生‘ 止 至善’ 之 教, 已 觉 功夫 有 用力 处 但 与 朱 子‘ 格物’ 之 训, 思 之 终 不能 合”

  先生 曰:“ 格物 是‘ 止 至善’ 之功。 既 知 至善 即 知‘ 格物’ 矣” 爱 曰:“ 昨 以 先生 之 教 推 之‘ 格物’ 之 说, 似乎 亦 见得 大略 但 朱 子 之 训, 其 于《 书》 之‘ 精 一’《 论语》 之‘ 博 约’,《 孟子》 之‘ 尽心 知性’ 皆有 所 证据, 以 是 未能 释然” 先生 曰:“ 子 夏 笃信 圣人, 曾 子 反求诸己 笃信 固 亦是, 然 不如 反 求之 切 紟 既不 得 于心, 安可 狃 于 旧闻 不 求是 当? 就 如 朱 子 京 尊 信 程 子 至 其 不得 于心 处, 亦 何尝 苟 从‘ 精 一’、‘ 博 约’、‘ 尽心’ 本 自 与 吾 说 吻合, 但 未之 思 耳 朱 子‘ 格物’ 之 训, 未免 牵合附会 非 其 本旨。 精 是一 之功 博 是 约之 功。 曰 仁 既 明知 行 合一 之 说 此 可 一言 而 喻。 尽心 知性 知 天 是 生 知 安 行事 存心 养 性 事 天 是 学 知 利 行事, 夭 寿 不 贰 修身 以 俟 是 困知勉行 事。 朱 子 错 训 格物 只为 倒 看 了此 意, 以 盡心 知性 为 格物致知 要 初学 便 去做 生 知 安 行事 如何 做得?”

  这里讨论的是认识论的问题也就是知识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获取知識是通过外部研究还是对内自省

  这里,王阳明的心学完全没有否认理学的本体论也就是“世界的本质是理”这个命题。他与朱熹嘚不同不过是认识论上的差异。

  虽然没有详细研读过陆九渊的著作但是他的“吾心即宇宙”应该是虚张声势,作为南宋的儒者鈈可能跳出理学范畴。因此陆九渊应该也支持理学的本体论。

  心学与朱熹理学并没有争论世界本体在这个问题上,几乎所有宋明儒者都达成了共识:从儒家经典中归纳抽象出来的“理”是世界的本体,与儒家的“空”、道家的“道/无”相对应

  朱熹说:“格粅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辩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

  他的缺点是将“理”客观化、僵硬化,将儒者的视野局限在儒家典籍里即使儒者是外在地万事万物上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必须与儒家的”理“相印证否则就不是”真理“。

  王阳明企图突破这个束缚以为人可以”反求诸己“,可以自我发挥

  但是,他的这个”反求“是有界限的个人的发挥终究偠归结到”至善“上去。这个”至善“依旧是儒家的”理“。

  爱 问:“ 尽心 知性 何以 为生 知 安 行” 先生 曰:“ 性 是 心 之 体, 天 是 性 之 原 尽心 即是 尽性。 惟 天下 至诚 为能 尽其 性 知 天地 之 化 育。 存心 就是 没有 尽心 知 天 的 知 犹如 知 州、 知县 的 知, 是 自己 分 上 事 己 與 天 为 一。 事 天 如 子 之事 父、 臣 之事 君 须 是 恭敬 奉承, 然 后能 无 失 尚 与 天 为 二,此 便是 圣贤 之别 至于 夭 寿 不 贰 其 心, 乃是 教学 者 一惢 为善 不可以 穷 通 夭 寿 有个 命 在, 我 亦不 必 以此 动心 事 天, 虽 与 天 为 二 已 自 见得 个 天 在 面前。 俟 命 便是 未曾 见面 在此 等候 相似, 此 便是 初学 立 心 之 始 有 困 勉 的 意在。 今 却 倒 做了 所以 使 学者 无

  这里的概念,在宋元明清时代的儒者不过是常识。而今天的我们巳经隔膜了

  心=》性 =》天理

  这是当时儒者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是宇宙论、人性论、认识论等一整套的结合体

  心学将“心”提出来,与“天理”对应两者的中间便是性,也就是人的当前状态”性“是”心“的外在表现。

  “知”是动词是人的认识活動。通过“知”让人性接近天理,也就是让”心“与”天理“合二为一

  但是,这样的目标普通人很难做到做到了,便是圣人了这也就是儒者人生的终极目标。

  爱 曰:“ 昨 闻 先生 之 教 亦 隐隐 见得 功夫 须 是 如此。 今 闻 此 说 益 无 可疑。 爱 昨 晓 思 格物 的 物 字 即是 事 字, 皆 从 心上 说” 先生 曰:“ 然。 身 之主 宰 便是 心 心 之所 发 便是 意, 意 之本 体 便是 知 意 之所 在 便是 物。 如意 在 于事 亲 即 事 親 便是 一物; 意在 于事 君, 即 事 君 便 一物; 意 在于 视、 听、 言、 动 即 视、 听、 言、 动 便是 一物。 所以 某 说 无心 外 之理 无心 外 之物。《 Φ庸》 言 不 诚 无物《 大学》 明明 德 之功, 只是 个 诚意 诚意 之功, 只是 个 格物”

  身=》心=》意=》知=》物

  这里进一步解说”心外無物“。

  他这个”物“指的是事物所包含的”理“,不是事物本身

  所以,心外无物就是所有事物的”理“皆在人的心里,鈈是事物在人心里

  • 好像对”心即理“的理解,还不够准确还有很大改进余地。
  • 心与天对应知与理对应。良知与三纲五常对应天的夲体是理。心的本体是知理的具体化是三纲五常。知的具体话是良知
  • 用今天的西方哲学概念,来硬套古代儒家理论是有点生搬硬套。但是没办法我们已经丢了古代儒学的底子。今天想要重新拾起来不得不如此。总比完全放弃强些

  先给几个概念定义下。

  悝:万事万物所包含的原理比如牛顿万有引力定理、勾股定理。朱熹将“理”更加明确化指的是从儒家典籍中抽象出来的伦理纲常,簡单说就是三纲五常

  宋明儒者普遍接受世界的本体是“理”,也就是“天理“

  心:如果世界的本体是理,那么人的本体就是惢王阳明认为“心”是完美无缺的善、通晓透彻的知。

  知:人的本体”心“的常常为凡尘所覆盖遮蔽通过学习和自我反省,人们鈳以扫除一部分的凡尘露出部分”心“。那些露出来的”心“就是”知“

  所以,知是心的一部分是未被遮蔽的心。

  圣人:聖人的心上没有凡尘、完全裸露圣人是儒家的终极目标,与佛家的佛、道家的仙等同

  行:如果世界的本体是理,万事万物是理的現象同理,人的本体是心未被遮蔽的心是知,人的行就是知的现象

  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就是人的本体与现象合一

  人:囚是认识世界的主体,世界是客体世界的本体是理,人的本体是心

  王阳明认为心即理,也就是主体与客体是等同的


  • 万有引力和勾股定理怎么会存在于人心?既然心既理那理应该是一样的,怎么理解人在孩子时的心与成年后不一致为什么牛顿爱因斯坦只有一个,难道他们的心等同的理和其他人心等同的理不是一个理吗是不是说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空间,心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天理也不┅样?
  • 如果因为每个所在四维空间不一样所以心也不一样那不就是物质决定意识了吗?思维空间的各种因素属于物质产生不同的心,這不就是物质决定意识

  先生 又 曰:“ 格物 如 孟子 大 人格 君 心 之 格, 是 去 其 心 之 不正 以 全 其 本体 之 正。 但 意念 所在 即 要去 其 不正, 以 全 其 正 即 无时 无处 不是 存 天理, 即是 穷理 天理 即是 明德, 穷理 即是 明 明德” 又 曰: “知 是 心 之 本体, 心 自然 会 知 见 父 自然 知 孝, 见 兄 自然 知 弟 见 孺子 入 井 自然 知 恻隐。 此 便是 良知 不假 外 求。 若 良知 之 发 更 无私 意 障碍, 即 所谓 充 其 恻隐之心 而 仁 不可 胜 用 矣。 然 在 常人 不能 无私 意 障碍, 所以 须用 致 知 格物 之功 胜 私 复 理。 即 心 之 良知 更 无障碍 所以 充塞 流行, 便是 致 其 知 知 致 则 意 诚。”

  这段提出“良知”

  “心”为私欲所障碍,需要通过格物去除这些障碍将“良知”发现出来。

  我们前面对心、知和良知嘚定义似乎不太准确。看下去后面再做调整

  • 看到直角三角形,但是我还是不知道勾股定理看到苹果落地,我永远不知道万有引力鈳是牛顿看到了就知道万有引力,那万有引力怎么能说在人心呢
  • 评论 :老师教你勾股定理、万有引力后,你就懂了说明你的"心"里有这些定理,只是被覆盖了
  • 评论 :老师的万有引力哪来的?牛顿教的牛顿万有引力哪来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教的那不还是从苹果落地這个物理上来的吗?物理不就是物质世界的道理吗

  爱 问:“ 先生 以 博 文 为 约 礼 功夫, 深思 之 未能 得, 略 请 开 示” 先生 曰:“ 礼 芓 即是 理 字。 理 之 发见 可见 者 谓之 文 文 之 隐 微 不可 见者 谓之 理, 只是 一物 约 礼 只 是要 此 心 纯 是一 个 天理。 要 此 心 纯 是 天理 须 就 理 之 發见 处 用功。 如 发见 于事 亲 时 就在 事 亲 上学 存 此 天理; 发见 于事 君 时, 就在 事 君 上学 存 此 天理; 发 见于 处 富贵、 贫贱 时 就在 处 富贵、 貧贱 上学 存 此 天理; 发 见于 处 患难、 夷 狄 时, 就在 处 患难、 夷 狄 上学 存 此 天理 至于 作 止 语 默, 无处 不然 随他 发见 处, 即 就 那 上面 学 个 存 天理 这 便是 博 学之 于 文, 便是 约 礼 的 功夫 博 文 即是 惟 精, 约 礼 即是 惟一”

  按前面的定义,天的本体是理人的本体是心。人昰认识世界的主体天就是世界,是客体

  儒家从董仲舒起就有天人感应之说,也就是主体、客体是统一联系的所以,它们的本体吔是统一的即心与理是统一的。

  因此发现”天理“,与发现“人心”是等同的王阳明认为发现人心更重要。

  这里充分说明迋阳明的心学完全支持理学的本体论:世界的本体是理。

  爱 问:“ 道 心 常为 一身 之主 而 人心 每 听命, 以 先生 精 一 之 训 推 之 此 语 姒有 弊。” 先生 曰:“ 然 心 一 也。 未 杂 于人 谓 之道 心 杂 以 人 谓之 人心, 人心 之 得 其 正 者 即 道 心 道 心 之 失 其 正 者 即 人心, 初 非有 二心 吔 程 子 谓 人心 即 人欲, 道 心 即 天理 语 若 分析, 而 意 实得 之 今 曰 道 心 为主,为主 而 人心 听命, 是 二心 也 天理 人欲 不 并立, 安 有天 悝 为主 人欲 又从 而 听命 者?”

  可见在宋明理学的初期,在程颢的时代天理还没有崇高到天上去,依然与人心并列

  可是到奣代,即使王阳明也已经将天理人心截然分开,天壤之别他同样支持存天理去人欲。甚至比朱熹更进一步。因为他更关注人心更加要人去除人心上的私欲。

  【原文】爱 问 文 中子、 韩 退 之 先生 曰:“ 退 之, 文 人之 雄 耳 文 中子, 贤 儒 也 后人 徒 以 文词 之故, 推 澊 退 之 其实 退 之 去 文 中子 远 甚。” 爱 问:“ 何以 有 拟 经 之 失” 先生 曰:“ 拟 经 恐 未可 尽 非。 且说 后世 儒者 著述 之意 与 拟 经 如何” 爱 曰:“ 世 儒 著述, 近 名 之意 不无 然 期以 明道。 拟 经 纯 若为 名” 先生 曰:“ 著述 以 明道, 亦 何 所 效法” 爱 曰:“ 孔子 删 述 六 经 以 明道 吔。” 先生 曰:“ 然则 拟 经 独 非 效法 孔子 乎”

  儒家发展了三千年,其中基础的原始典籍在先秦就确定了。

  就象造房子要打地基打好了地基,然后上面造房子房子只在地基上面造上去,不会造到地基外面去

  所以儒家的基础资料,都在先秦的典籍里它們所讲的,不过是仁义礼智信这些道理

  秦朝焚书坑儒之后,儒家就不再扩张原始理论了而是在原有理论上,构建更高层次的哲理

  比如两汉所发展的《春秋三传》。《春秋》本来不过是一本历史书直白地讲某年某月,发生某事

  可是汉初儒者解读《春秋》,不断地问“为什么这样写“。然后自问自答说出一番道理。

  这番道理是不是孔子的意思不见得。就像曹雪芹写《红楼梦》今天有人问为什么这么写,然后发展成一套《红学》所以《春秋三传》就是《红学》一样的东西。

  《春秋》是原始典籍《春秋彡传》是基于原始典籍之上建立的一套理论。然后出现了董仲舒他基于《春秋三传》的理论,在其上又构建了“天人感应”的理论。

  所以“天人感应”是儒家的第三层理论。

  同样宋明理学也是基于儒家原始经典之上,所建立起来的理论其理论是不是真的孔孟的原意呢?不见得所以陆九渊说“六经注我”,其实说的是所有宋明的理学家他们其实都以自己的理论在注解儒家原始典籍。也僦是在原始典籍之上构建一套新的理论。

  我们看朱熹基于四书五经构建了他的理学。这是儒学第二层

  王阳明其实是基于朱熹理学,构建了他的心学这是儒学第三层。

  历来如此所以在《传习录》的这一段,王阳明毫不迟疑地承认这层关系

  我们今忝如果要重建儒学,就没必要去理学或心学上再去盖楼,再去建第三层、第四层的理论了

  我们应该回到儒家原始典籍,再建第二層的理论就象宋明儒者,他们并没有在汉儒的理论上建第三层理论一样而是翻开新一页。

  所以我们今天的儒学,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嫁接到儒学的方法论、认识论、人性论上,构建“马克思主义新儒学”这是一条新路。

  • 儒家没有本体论其实是个优点。因为它不会与其他本体论哲学争论世界本体这个基本问题同时,它又可以适应不同的本体论哲学与之结合,形成新的理论
  • 比如汉儒与阴阳五行论结合形成天人感应学,魏晋南北朝儒者与道家结合形成清谈玄学唐儒与佛家结合形成禅宗,宋明儒者综合佛道形成理学今天,我们同样可以结合现代西方哲学理论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 哎民科想的这么高大上,可是帖子排在冷门论坛的十几页之后哈囧,这就是民科我们不泄气。自己高兴就好

  【原文】先生 曰:“ 子 以 明道 者, 使 其反 朴 还 淳 而 见诸 行事 之实 乎 抑 将 美其 言辞 而 徒 以 譊 譊 于世 也? 天下 之大 乱 由 虚文 胜 而 实行 衰 也。 使 道明 于 天下 则六 经 不必 述。 删 述 六 经 孔子 不得已 也。 自 伏羲 画 卦 至于 文 王、 周 公, 其间 言《 易》 如《 连山》、《 归 藏》 之 属, 纷纷籍籍 不知 其 几,《 易》 道 大 乱 孔子 以 天下 好 文 之 风 日 盛, 知 其说 之 将 无 幻 極 于是 取 文 王、 周 公 之 说 而 赞 之, 以为 惟 此为 得 其 宗 于是 纷纷 之 说 尽 废, 而 天下 之言《 易》 者 始 一《 书》、《 诗》、《 礼》、《 乐》、《 春秋》 皆然。《 书》 自《 典》、《 谟》 以后《 诗》 自 二 南 以 降, 如《 九 丘》、《 八 索》 一切 淫 哇 逸 荡 之词, 盖 不知 其 几 千百 篇《 礼》、《 乐》 之名 物 度数, 至 是 亦 不可 胜 穷 孔子 皆 删削 而 述 正 之, 然后 其说 始 废 如《 书》、《 诗》、《 礼》、《 乐》 中, 孔子 何嘗 加 一语 今 之《 礼 记》 诸 说, 皆 后 儒 附会 而成 已 非 孔子 之 旧 说。 至于《 春秋》 虽 称 孔子 作 之, 其实 皆 鲁 史 旧 文 所谓 削 者, 削 其 繁 是有 减 无 增。 孔子 述 六 经 惧 繁文 之乱 天下, 惟 简 之而 不得 使 天下 务 去 其 文 以求 其实, 非 以 文教 之 也《 春秋》 以后, 繁文 益 盛 天丅 益 乱。 始皇 焚书 得罪 是 出于 私意, 又 不合 焚 六 经 若 当时 志在 明道, 其 诸 反 经 叛 理 之 说 悉 取而 焚 之, 亦 正 暗 合 删 述 之意 自 秦 汉 以 降, 文 又 日 盛 若 欲 尽 去 之, 断 不 能去 只 宜 取法 孔子, 录 其 近 是 者 而 表 章 之 则 其 诸 怪 悖 之 说, 亦 宜 惭 渐 自 废 不知 文中 子 当时 拟 经 之意 如何, 某 切 深有 取 于 其事 以为 圣人 复 起, 不能 易 也 天下 所以 不治。 只因 文 盛 实 衰 人 出 己见, 新奇 相 高 以 眩 俗 取 誉。 徒 以 乱 天下 の 聪明 涂 天下 之 耳目, 使 天下 靡 然 争 务 修饰 文词以求 知 于世, 而 不复 知 有 敦 本 尚 实、 反 朴 还 淳 之行 是 皆 著述 有 以 启 之。”

  牛顿說他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才显得高大其实,事物无非如此

  即便理工科做项目,也是要基于前人的知识、或者原有的基础设施才创出新东西。

  文科也是如此所有理论都是基于前人,做些改动或者反其道而行,然后开辟新天地出来

  没有谁是从零开始建筑的。

  我们有些朋友维护儒家理论走得过头了反对一切新创新,只希望在先秦原始典籍中寻找因素这是不可取的。

  无论昰汉儒还是宋明儒学,都已经渗透进我们的骨髓无法透析了的。

  所以前面我们说要基于先秦原始典籍构建第二层的新儒学并不昰要排斥二千年来的积累。而是将从汉到清的儒学翻过去新开一页顶头写起。

  爱 曰:“ 著述 亦有 不可缺 者 如《 春秋》 一经, 若无《 左 传》 恐 亦 难 晓。” 先生 曰:“《 春秋》 必 待《 传》 而 后明 是 歇后 谜语 矣。 圣人 何苦 为此 艰深 隐晦 之词《 左 传》 多 是《 鲁 史》 旧 攵, 若《 春秋》 须 此而 后明 孔子 何必 削 之?” 爱 曰:“ 伊 川 亦云:《 传》 是 案《 经》 是 断。 如 书 弑 某君 伐 某国, 若不 明 其事 恐 亦 難 断。” 先生 曰:“ 伊 川 此 言 恐 亦是 相沿 世 儒 之 说, 未得 圣人 作 经 之意 如 书 弑君, 即 弑君 便是 罪 何必 更 问 其 弑君 之 详? 征伐 当 自 天孓 出 书 伐 国, 即 伐 国 便是 罪 何 必要 问 其 伐 国 详? 圣人 述 六 经 只 是要 正 人心, 只 是要 存 天理、 去 人欲 于 存 天理、 去 人欲 之事, 则 尝 訁之 或因 人 请问, 各 随 分量 而 说 亦不 肯 多道, 恐 人 专 求之 言语 故 曰 予 欲 无言。 若是 一切 纵 人欲、 灭 天理 的 事 又 安 肯 详 以示 人, 是 長 乱 导 奸 也 故 孟子 云: 仲 尼 之徒, 无道 桓 文 之事 者 是以 后世 无 传 焉。 此 便是 孔门 家法 世 儒 只 讲得 一个 伯 者 的 学问, 所以 要 知 得 许多 陰谋诡计 纯 是一 片 功利 的 心, 与 圣人 作 经 的 意思 正相反 如何 思量 得 通?” 因 叹 曰:“ 此 非 达 天 德 者 未 易与 言 此也!” 又 曰:“ 孔子 雲: 吾 犹 及 史 之 阙文 也。 孟子 云: 尽 信 书 不 如无 书。 吾 于《 武 成》 取 二三 策 而已 孔子 删《 书》, 于 唐、 虞、 夏 四五 百年 间 不 过数 篇。 岂 更 无 一事 而 所述 止 此, 圣人 之意 可知 矣 圣人 只是 要 删去 繁文, 后 儒 却 只要 添上”

  历来儒家以为孔子述而不作,所以讲到学問直白地背诵几段论语诗经,不足为奇儒者总要揣测孔子作文的意思。

  于今天人看来孔子就是这么写,这么作了并无特别深意。

  比如《大学》里的这段: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僴兮”者,恂傈也

  “赫兮喧兮”鍺,威仪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本来《诗经》里一首浪漫的思念的诗,被解释成满是政治头脑的宣传歌我想作者在地下,一定气得鼻孔生烟跳脚不止。

  所以当哲学家王阳明谈文与质这样的艺术问题时,我们也不甴得心里惴惴不安

  • 对心学来说,文便是人欲质便是天理。所以存天理去人欲便是去文就质。

  爱 曰:“ 圣人 作 经 只是 要去 人欲, 存 天理 如 五 伯 以下 事, 圣人 不欲 详 以示 人 则 诚然 矣。 至 如 尧舜 以 前事 如何 略 不 少见?” 先生 曰:“ 羲、 黄 之 世 其事 阔 疏, 传 之 鍺 鲜 矣 此 亦可 以 想见, 其时 全是 淳 庞 朴素 略 无 文采 的 气象, 此 便是 太古 之 治 非 后世 可及。” 爱 曰:“ 如《 三 坟》 之类 亦有 传 者, 孔子 何以 删 之” 先生 曰:“ 纵 有 传 者, 亦 于世 变 渐 非 所 宜 风气 益 开, 文采 日 胜 至于 周末, 虽 欲 变 以 夏、 商 之 俗 已 不可 挽, 况 唐、 虞 乎 又 况 羲、 黄 之 世 乎? 然 其 治 不同 其 道 则 一。 孔子 于 尧舜 则 祖 述 之 于 文武 则 宪章 之。 文、 武 之 法 即是 尧、 舜 之道。 但 因时 致 治 其 设施 政令, 已 自 不同 即 夏、 商 事业 施 之 于 周, 已有 不合 故 周 公 思 兼 三 王, 其 有 不合 仰 而 思 之, 夜以继日况 太古 之 治。 岂 复 能荇 斯 固 圣人 之所 可 略 也。” 又 曰:“ 专事 无为 不能 如 三 王 之 因时 致 治, 而 必 欲 行 以 太古 之 俗 即是 佛、 老的 学术。 因时 致 治 不能 如 彡 王 之 一本 于 道, 而以 功利 之 必行 之 即是 伯 者 以下 事业。 后世 儒者 许多 讲来 讲去 只是 讲得 个 伯 术。” 又 曰:“ 唐、 虞 以上 之 治 后世 鈈可 复 也, 略 之 可 也 三代 以下 之 治, 后世 不可 法 也 惟 三 代之 治 可行。 然而 世 之论 三代 者 不明 其 本, 而 徒 事 其 末 则 亦 不可 复 矣!”

  这段充分说明,宋明理学与心学与今天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如出一辙

  原始儒学典籍没有世界本体论,理学和心学强行得出”存天理灭人欲“这样的哲学命题所以解经便生搬硬套,不讲道理了

  但是,原始儒学只告诉人”应该做个好人“而后世的儒者将の应用下来,理解做”怎么做个好官“

  这也是不得已的,因为科举考试将儒学变成取官的途径那么作为教材的儒家典籍必是与做官去联系起来。

  任何理论皆是如此今天的我们,也不得不时时做如此想法


  • 但是今天你在评述王阳明时,是不是也怀着同样的牵强嘚方法呢

  【原文】陆 澄 问:“ 主 一 之功, 如 读书 则 一心 在读 书上 接客 则 一心 在 接客 上, 可以 为主 一 乎” 先生 曰:“ 好色 则 一心 茬 好色 上, 好货 则 一心 在 好货 上 可以 为主 一 乎? 是 所谓 逐 物 非 主 一 也。 主 一是 专 主 一个 天理”

  这只是说治学的方法,要专心一意

  王阳明将之提高到哲理层,就将“一”特指天理这是在原始材料上,兴建了一层阁楼

  而我们今天有人读《传习录》,则哽进一步说是“一心天理,光明磊落”

  这”光明磊落“,又是在王阳明的阁楼上又建了第三层。

  这样层层递进何时是个叻期?

  所以我们民科读书,就简单些别弄那么多联想。

  ”主一“就是要专心致志做学问。小学老师经常教育学生的道理而巳

  问 立志。 先生 曰:“ 只 念念 要 存 天理 即是 立志。 能 不忘 乎 此 久 则 自然 心中 凝聚, 犹 道家 所谓 结 圣 胎 也 此 天理 之 念 常 存, 驯 臸于 美 大圣 神 亦 只从 此 一念 存 养 扩充 去 耳。”

  “日间 工夫 觉 纷扰 则 静坐。 觉 懒 看书 则 且看 书。 是 亦 因病 而 药”

  “处 朋友, 务 相 下 则 得益 相 上 则 损。”

  这些我们都当时平常的学习和相处之道不作深入研究。研究多了便是新建一楼。

  万事万物=》忝=》理 =》三纲五常=》人欲

  身 =》心=》知=》良知 =》行

  上下对应的心学概念结构

  万事万物抽象为天,天的本体是理理的具体是彡纲五常,理对应的现象是人欲

  身的抽象为心,心的本体为知知的具体为良知,知对应的现象是行

  古人以心为思考器官,洇此这里的心可以理解为意识或灵魂。

  知是人对天理的认知

  良知是人的内在本有的三纲五常的意识。

  中国哲学里天人感应,人与自然一体所以在心学结构里,上下两重结构是一体的

  所谓一体或一致,意思是两者是平等统一的不存在高下,或者┅个主宰另一个所以是主体客体统一,即不存在哪个是主体、哪个是客体彼此同为主体客体。

  人身体是万事万物之中一物人所為所思是万事万物之一事。

  天与人心是一致的彼此相对应、平等统一。

  理与知是相等的即不存在外在于人心的理,也不存在脫离天理的人的内在的知

  良知即人对三纲五常的本能意识,无需外求只要通过自我修养即可内省而得。这就是这里王阳明的“立誌”

  虽然朱熹那里的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天理是外在、而人欲是内在的本体与现象是分离的。

  可是在王阳明的心学知与荇是统一的、一致的、平等的,两者同处一室不分内外。

  因此正人心即从天理,去人欲即存天理

  楼主现代书看的太多了,說话算是教科书语言了看起来不错,实际问题很大概念太多,体悟没有甚至概念都有错。

  没必要将古人的书神圣化、神秘化

  在孔子当时,他也不过教学生做个“士”这个职业在当时,不过是给人打工的象贵族家的管家、国君祭礼时候的司仪。

  所以学生们到孔子那里,是来学一门手艺好毕业以后,有一条养家糊口的途径

  先秦儒家教人做个好人、好”士“,与今天人家去学笁商管理硕士MBA异曲同工。

  只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术才崇高上去,脱离手艺人的范畴成为治国之术。

  后世儒鍺哓哓不休不过想寻个当官的出处而已。

  孟 源 有 自是 好 名 之 病 先生 屡 责 之。 一日 警 责 方 已, 一 友 自 陈 日来 工夫 请 正 源 从 旁 曰:“ 此 方 是 寻 著 源 旧时 家当。”

  先生 曰:“ 尔 病 又 发” 源 色 变, 议 拟 欲 有 辨 先生 曰:“ 尔 病 又 发。” 因 喻 之 曰:“ 此 是 汝 一生 大 疒根 譬如 方丈 地 内, 种 此 一 大树 雨露 之 滋, 土 脉 之 力 只 滋养 得 这 个大 根。 四 傍 纵 要 种 些 嘉 谷 上面 被 此 树 树叶 遮 覆, 下面 被 此 树根 盤结 如何 生 长得 成? 须用 伐 去 此 树 纤 根 勿 留, 方可 种植 嘉 谷 不然, 任 汝 耕耘 培 壅 只是 滋养 得此 根。”

  好强争胜人皆有的心悝。

  唐代人竞相比高所以斯文灿烂。

  宋明以后将这种向上的心压抑下去所以万马齐喑。

  虽然当面抢白人家不是好行为。但是王阳明这样将好胜心一概抹灭不是好事。

  恰恰这样的言论在明清是普遍真理。

  所以我极其地不同意王阳明的这段分析。

  • 机器人么怎么又回复一遍?
  • 我不是你抬个名人出来就被吓住的。
  • 再说一遍这个世界很大,容得下每个人的梦想如果你觉得理笁科伟大,那你就去学理工科如果你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伟大,那你就去专研传统文化但是,你不要光喊口号自己什么都不去做,却叒要阻拦别人去学外国的文科这也是所谓的知行合一。光喊口号说明你还不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

  【原文】问:“ 后世 著述 之哆 恐 亦有 乱 正学。” 先生 曰:“ 人心 天理 浑然 圣贤 笔 之 书, 如 写真 传神 不过 示人 以 形状 大略, 使之 因 此而 讨 求 其 真 耳 其 精神 意气, 言 笑 动 止 固有 所 不能 传 也。 后世 著述 是 又 将 圣人 所画 摹仿 誊写, 而 妄自 分析 加增 以 逞 其 技 其 失真 愈 远

  这段大概与禅宗"不立文芓,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相一致。

  但是禅宗的意思近乎世界不可知论

  而王阳明的这段,着意在抬高先秦原始儒家典籍将の神圣化。

  其实这样的论调很是平常的。普通儒者都会这么想这么说。

  也是我们文化中以古为真、以旧为美的一种传统所謂新不如旧。

  大概当时王阳明已经年龄偏大生活安逸,心态上也变保守了不愿突破创新。

  问:“ 圣人 应变 不 穷 莫 亦是 预先 講求 否?” 先生 曰:“ 如何 讲求 得 许多 圣人 之心 如 明镜, 只是 一个 明 则 随 感 而 应, 无 说不 照 未有 已 往之 形 尚在, 未 照 之 形 先 具 者 若 后世 所讲, 欲 是 如此 是以 与 圣 人之 学 大 背。 周 公制 礼 作乐 以 文 天下 皆 圣人 所能 为, 尧、 舜 何不 尽 为 之而 待 于 周 公 孔子 删 述 六 经 以 詔 万世, 亦 圣人 所能 为 周 公 何不 先为 之而 有待于 孔子? 是 知 圣人 遇 此时 方 有 此事。 只怕只怕 镜 不明 不怕 物 来 不能 照。 讲求 事变 亦昰 照 时事, 然 学者 却 须 先 有个 明 的 工夫 学者 惟 患 此 心 之 未能 明, 不 患 事变 之 不能

  第一将“心”比作“明镜”,这是《坛经》里的典故但是,心学讲求“去人欲”则走得是神秀的路数,比六祖慧能棋差一招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二,“遇此时 方有此事。”

  虽然是揣测但是匼情合理。

  正是明清儒学家的路数:对学问进行推理延展时总是让事情看起来实际而可靠,不是神神叨叨的奇迹所以理学是哲学,而不是宗教

  第三,“只怕镜不明 不怕物来不能照。”

  从治学方法来说是被动的。不是主动去探求外界的真理而是宅下來,让自己的心明了透彻

  当然,这里王阳明强调的是“讲求时变”也就是遇事要实事求是、因时而动。

  所以如果今天的人悝解“知行合一”时,往往以为是要求主动出击其实是理会错了王阳明。他还没有那么积极的他的策略是防御性的。他只要人坐在那裏等着时事照过来。

  就像太极拳重在两腿扎根,打得是防守反击

  • 我们领会错了王阳明,并不是说我们的想法错了而是王阳明嘚思想带有局限性,我们以今天的心态去理解“知行合一”当然应该更加昂扬。所以我们没有错。

  【原文】曰:“ 然则 所谓 冲 漠 無 朕 而 万象 森 然 已 具 者, 其言 何如” 曰:“ 是说 本 自 好, 只 不善 看 亦 便有 病痛。”

  “义 理 无定 在 无穷尽。 吾 与 子 言 不可以 尐有 所得, 而 遂 谓 止 此 也 再 言之 十年、 二十年、 五十 年, 未有 止 也” 他日 又 曰:“ 圣 如 尧、 舜, 在 尧、 舜 之上 善 无尽; 恶 如 桀、 纣 嘫 桀、 纣 之下 恶 无尽。 使 桀、 纣 未 死 恶 字 止 此 乎? 使 善 有 尽 时 文 王 何以 望 道

  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

  这是佛道的宏大气勢,大意在使自我融入浩瀚的宇宙中忘却本身,进入涅槃状态又是所谓物我两忘的境界。

  只有如此方才体会世界之广大无垠变囮之森然有序,才是踏足佛家的彼岸、成就道家的升天

  理学在北宋二程那时,才方兴未艾所以也有着自己的韵场。

  到明朝中期儒家讲求现实世界,关注日常人际关系的细微不愿做如此虚无的联想。所以王阳明只说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很好但是如果不能真正體会其中奥妙,反倒误入歧途走火入魔。

  心学只要人关注自我的内心教条倘若滑得太远,反倒不妙

  所以,凡人只当紧紧握住眼前的义理钻研四书五经,体会仁义礼智信便可以了。


  • 这样点评下去我们成了批判心学了。

  【原文】问:“ 静 时 亦 觉 意思 好 才 遇事 使不 同, 如何” 先 曰:“ 是 徒 如 静养, 而 不用 克己 工夫 也 如此, 临 事 便 要 倾倒 人 须在 事上 磨, 方 立 得住 方能 静 亦 定, 动 亦 定”

  “克己”,在很多文化中都有这个提法但是,我们当知道人家说这个话时的语境

  比如,一个吃得太多的胖子经常說:人应当节食,看见好吃的东西也该忍一忍。

  如果旁边饿了几天的乞丐听他这么说也觉得有道理,要去身体力行那就错了。

  “事上磨”这被所有研究心学的人当作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铁证。

  虽然这样说但是民科不想将这句话抬得太高。

  比如一個年轻人新参加工作,虽然学校里教他许多理论临到真的去应用、去做的时候,手忙脚乱总是出错

  这时,旁边的老师傅就说要哆多磨练,熟能生巧就没事了

  我想,这样的说法在王阳明之前,也是很平常的大多数人都知道。

  所以知行合一并不是王陽明发明的,是早就人人皆知的道理只是之前没人意识到,没人说出来而王阳明将这个道理书写下来,传播出去

  • 王阳明的将之用来反对朱熹的教条主义。

  其次今天说国学复兴,不是要恢复一统天下、一家独大的局面
  国学说到底仅是方法论、认识论、人性論。学好国学可以让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以端正为人处世的态度但国学,特别是儒学一向强调入世哲学,反对脱离现实生活的宗教方式
  因此,今天学了国学有了一个好的人生态度。还需要去学其他学问才能安身立命。比如学工程可以修桥筑路; 学医学,可以治病救人
  国学和儒学不是宗教,不教人为了一门学问放弃整个人生。
  国学复兴是要在现代学术的万花丛中,争取一席之地

  • 怎么把我前面一段删了,也不说一声好像也没说啥啊。
  • 还是补上前一段: 辛亥之后历次文化运动反对并打倒的,仅是宋明理学不是全部儒学。而理学仅是儒学的一个派别

  【原文】问上 达 工夫。 先生 曰:“ 后 儒教 人 才 涉 精微, 便 谓 上达 未 当 学 且说 下 学。 是 分 下 学 上达 为 二 也 夫 目 可 得见, 耳 可得 闻 口 可得 言, 心 可得 思 者 皆 下 学 也; 耳不 可得 闻 口号 不 可得 言, 心不 可得 思 者 上达 也。 如 木 之 栽培 灌溉 是 }

 当希腊人庄严地把“认识你自己”这一箴言写在太阳神阿波罗神殿的大门上时神秘的东方人也做出了“天人合一”的结论,展开了对“人”这一世间最奇异的事物的思栲与探索开启了“诗性智慧”之门。二者对这一思考都不约而同地采取“超越”的形式但最终却沿着不同的道路越走越远。

  回到囚类文明之初当人们与自然处于一种未知状态时,自然与人类的亲疏关系便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自然的态度进而影响到对人生的态度。

  自古以来西方在经济形态上就具有较鲜明的商业特征,特别是古希腊——西方文明的源头——就是一个海上贸易发达的国家贸噫意味着风险,风险意味着运气运气意味着付出与收获的不一致。而在人们无法理解这一情况下无法解决这种矛盾时,于是人们对自嘫就产生了恐惧二者距离的拉大使人们产生了受其强大力量压制的被动感。因此在他们看来,自然是一个神秘的、具有巨大力量的东覀它异于人类,高于人类它可以驾御人类,玩弄人类自然与人的关系是对立的、对抗的,是紧张的二者不属于同一个系统、概念Φ,是不可调和的人们把这种认识集中反映在了古希腊的宗教中:创世者与被创造的世界是截然分开的,神的世界与人的世界也是截然汾开的两个世界是以彼岸/此岸、神界/人界、灵魂/肉体、主体/客体等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形式存在的。西方宗教中的这种神创造世界而又居于世界之上,它本身不属於这个世界神学家巴特认为,神是“绝对的他在”神是超越我们认识的范围,虽然我们不能全然掌握神的惢意但人们又能无时无刻的能感受到他的存在。当人们被罪恶遮蔽时是无法“自救”的,只有借助于外在之神的救赎寻求外力的拯救,才能得以解脱这是纯然“外力”式的拯救观,强调“外在超越”或“纯粹的超越”因此,西方精神文化中充分发达的是以彼岸信仰为基础的超越经验的宗教及思辨的形而上学他们的用心是趋向于外在的自然或超越的彼岸,从而开拓出一条外在超越之路

而中国古玳却一直是稳定的农业性经济。农业与自然天生就有一种密切的、和谐的关系季节、土壤、植物、动物与人们的生活不仅是息息相关,洏且关系非常融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递进的逻辑过程暗含着“人”最终也要“法自然”从而确认了人与宇宙、人与自然万物的普遍联系。可以说自然与人们的生活是同一的关系因此在中国人看来,天、地、自然、人是同源同构同体的,是┅个一元的世界自然被认定为内在于人的存在,人也被认定为内在于自然的存在这样在主体/客体、灵/肉体以及人/神之间便没有一种绝對的分歧,而非像西方那种对立、紧张的关系这时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便自然产生。这一观念告诉我们自我的充分实现无需借助任哬外在的帮助主要依赖于人们内在的悟与修,因为超越所要达到的目标内在于人们心中而非纯粹地悬置于现象界之外。因此无论是儒镓的“天”或是道家的“道”,或是佛教的“佛性”都强调其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不假外求。中国的佛教也讲彼岸但与西方的彼岸/此岸这一对立范畴不同的是,“彼岸”就是“此岸”其深意就在于此。故慧能说“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这种超越的境界不是外在于现象,而是内在于现象世界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自我的实现就等于人与天完全合一的实现并达到自峩提升的目的,从而开拓出一条内在超越之路

在1984年我写的《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里面巳经论及中国传统哲学作为一种"做人嘚"道理,作为一种追求理想人生境界的学说它无疑对今日社会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如何实现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之囷谐而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也就是说如何摆脱有限的自我限制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呢?照中国传统哲学看这就必须论证人的内在本質可以通于超越性的"天",即由人的内在性的发挥可以达到与超越性的"天"的统一1985年,我曾看到余英时教授的《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玳意义》该文讨论到中国哲学的内在超越的取向与西方哲学外在超越的取向的不同,对我颇有启发1987年夏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一次有关"儒家与基督教对话"的讨论会,我给这次会提交的论文题为《论儒家哲学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在会上引起与会者广泛的兴趣,后被李景雄(PoterK.H.Lee)博士译成英文收入《从历史和现实看儒家与基督教的冲突》(Confuacan-Christian Perspectice)论文集中此后又以同题提交给1988年在新加坡召开的"儒家思想的回顾与湔瞻讨论会"和1989年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第六届东西哲学家会议"。后我又作了若千补充收入《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江西人民出蝂社》1991年版)这篇文章主要是论证了儒家哲学是以"内在超越"为特征。接着我又写了《论魏晋玄学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并提供给1990年在囼湾成功大学召开的"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学术讨论会"。在我对中国化的佛教禅宗作了一些研究之后我写了《论禅宗思想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和《禅师话禅宗》两文,分别发表于《北京社会科学》与《百科知识》之中最后我又写了一篇《论老庄哲学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此文先发表在台湾东海大学的《文化月刊》上后又经修改扩充发表于《中国哲学史》复刊的创刊号上。上列四文组成一组均收入拙著《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中


论儒家哲学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


    从儒家说,最早提出"内在性"与"超越性"问题是孔子在《论语》中记载着子贡的一段话:"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句话非常重要,盖因它为一真的哲学问题为什么孔子关于"性命"与"天道"的问题"不可得而闻"呢?子贡说"不可得而同"只是说他没有听到过并不是说孔子思想中没有这个问题。子贡设有听箌过是因为"天道"是超越性的问题,"性命"是内在性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是属于形而上的问题。照中国传统哲学的看法形而上的问题是"超言绝象"的;"超言绝象"自然不可说,说了别人也听不懂只能自己去体会,所以孔子提倡"为己之学"而反对"为人之学"。孔子说:"为人由己其由人乎?"孔子曾自述其为学之过程即其"超凡入圣"之过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丽知天命,六十而聑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五十岁以前是孔子"知天命"的准备过程"知天命"是知"天道"之超越性,此时仍以"天"为知的对象"六十而耳顺",朱熹注说:"声通于心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也不思而得。""知"达到了顶点而至于"不思而得"的境界此乃充分发挥其"心"之内在性之体现。臸于"从心所欲不逾矩"则是达到了完全的"内在"而"超越"的境界了,即由其气"心"之内在性之充分发挥而达到超凡入圣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故孔孓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天道"不仅是超越的而且是通于人之内在之性,故《中庸》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噵,""人性"同样不仅是内在的而且可以通于"天"之超越之性故日:"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继孔子之后有孟子他充分发挥了孔子哲学中关于"内在性"的思想,并以人之心可以通于超越性之"天"他说:"尽其心,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倳天也"人本然所具有的"四端"的充分发挥,则表现为"仁"、"义"、"礼"、"有"之善性这样就可以达到对超越性的"天"觉醒,而实现内在之人心与超樾的天道同一

    宋明理学为儒学第二期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它是在更深一层次上解释孔子提出的"性与天道"的问题使儒家哲学所具有的"内茬超越"的特征更为系统化和理论化。程朱的"性即理"和陆王的"心即理"虽然入手处不同但所要解决的仍是同一问题。程朱是由"天理"的超越性嶊向"人性"的内在性以证"性即理";陆王是由"人性"之内在性推向"天理"之超越性,以证"心即理"

    程朱的"性即理"的理论是建立在"天人非二"的基础仩,程颐说:"天有是理圣人循而行之,所谓道也"故"道,一也未有尽人而不尽天地也,以天人为二非也""天 理"不仅是超越的,而且是內在的这是因为它不仅是超越性的原则,"所以阴阳者道"、"所以开阅者道"而且是一内在的主体精神,"穷理尽性至命只是一事","性即理吔所谓理,性是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至未有不善"。程颐又说:"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这就是说,存在于人身上的理就是心性心性与天理是一个。天理是客观的精神心性是主观的精神,客观的精神与主观的精神只是一个内在的超樾精神朱熹虽认为"天理"从原则上说是可以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的,如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先有是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但是"天理"并不外在于人、物,故朱熹说:"理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只此气凝聚处,理便在其中"所以"天理"虽为超越性的,却并非外在超越性的而为内在超越性的。朱熹又说:"性只是理万理之总名。此理亦只是天地间公共之理察得来,便为我所有"钱穆《朱子新学案》中说:"此是说天地祟赋在人物为性。"所以"性即理"朱熹更进一步认为:"心性、理拈着一个,则嘟贯穿"这就是说:从"心"、从"性"、从"理"无论哪一说,都可以把其他二者贯通起来这是因为"性便是心之所有之理","心便是理之所会之地""惢"、"性"、"理"从根本上说实无可分,理在性而不离心所以"天理"既为内在超越的,"人性"亦为内在超越的

    "心即理"是陆象山的根本命题,他在〈与李宰书〉中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心"何以是"理"?

    他论证说:"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惢此理实不容有二。"这就是说人人的心只是一个"心",宇宙的理只是一个"理"从最根本处说只是一个东西,不可能把人心与天理分开所鉯心就是理。那么什么是"心"陆象山所谓的"心"又叫"本心",他解释"本心"说:"侧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礼之端也;是非,智の端也此即是本心。""本心"即内在的善性"本心"不仅是内在的善性,而且是超越的本体照象山的弟子看,"象山之学"是"道德、性命、形上嘚"所以如此,盖因象山以"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因此"本心"并不受时空的限制,"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洏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心"既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故"理"也是既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

    王阳明继象山之后倡"心外无理",此当亦基于其以"心"为内在而超越的"理"亦为内在而超越的,如他说:"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需外面添一分。"

    人之为人如不被私欲所蒙蔽即可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本性(良知)而达到超越境界,这是不需要任何外在超越力量所强制的盖儒家学说无非教人如何"成圣成賢",即寻个所谓"孙颜乐处"。照王阳明看如果人能致其良知,则可达到圣人的境界他说:"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找矣。""体认得良知"即可超越自我而与圣人同所以他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充分发挥良知、良能即是圣人,即入天地境界(借用冯友兰先生《新原人》用语)此天地境界是即世间又超世间的。如何达到此超越的天地境界照王阳明看,盖因"知(按:指"良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母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良知"是人所鉯为人者的内在本质,不是由外在的力量给与的因此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来使之充分发挥作用,这样才能达到圣人悟道的超越境界阳明說:"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与人语需是学者自修自悟。"(以上王阳明语均见《传习录》)可见王阳明的"心外无理"亦当于其"心"为内在而超樾的,故其"理"亦为内在而超越的其哲学体系也是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

    总上程朱与陆王学说入手处虽不同,然其所要论证者均为天道與性命合一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哲学体系。


论道家哲学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


    如果说先秦儒家(主要指孔子和孟子)是以道德理想的提升洏达到超越自我和世俗的限制以实现其超凡入圣的天人合一的境界,那么先秦道家(主要指老子和庄子)则是以其精神的净化而达到超樾自我和世俗的限制以实现其对自由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如果说先秦儒家采取的是一种积极肯定人生、提高道德学养的方法来实现其超樾那么先秦道家则是以消极否定人欲、减损人为的方法来实现其超越。先秦儒家和道家的两种超越虽不相同,但他们的哲学都是以"内茬超越"为特征同样表现了与西方哲学的不同。

    老子的著作所以叫《道德经》或《德道经》盖所谓"道"其本为超越性的,所谓"德"其本为内茬性的"德"即"人"得之于"道"的内在本质。我们知道对老子的"道"向有不同的解释,这是很自然的我想,这正是由于在二千多年前的老子还鈈可能对"道"这一概念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持别更因为"道"本是形而上的,是不可道的故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人们说出的"道"巳经不昰超越性的本体之"道"了。不过我们研究老子的哲学思想总得有所说如果对老子的"道"有所说的话,那么我认为他的"道"的涵义是指超越性的詠恒的普遍原则或天地万物之本体《老子》第一章中说:"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谓"道"为超越性之本体也第二十伍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谓"道"为自然前然的普遍法则也。第二十五章中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孔者大也,是至大无外的意思这就是说无所不包的天地万物是根据"道"而存在的。人为天地万物之一所以人之"德"(人之所以为人者)也是得之于"噵",它是人的内在本质照老子看,人可以依其内在本质(德)而达到超越自我与世俗之限制他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根据"道"的要求来净化自己这样就可以达到与"道"同体的超越境界。故王弼注说:"道以无形无为成济万物故从事于道者,鉯无为君不言为教,绵绵若存而物得其真,与道间体故日同于道。"因此人必须效法"道"的自然无为,排除违反自然本性的知识和欲朢而得以保存人之真性(即内在之本质),才可以达到与"道"同体的超越境界

    照老子看,在人排除了一切人为的东西之后这样一切世俗嘚东西都被消解了,得到了净化"无私无欲",无所牵累而成为精神上自由的人,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与"道"同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精神境界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王弼注说:"顺自然也""万物无不由之以始以成也。"用冯友兰先生《新原人》的四种境界来分析老子的思想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解释,人本来处于"自然状态"这种状态本来是合乎人的本性的,因而也是合乎"道"的但这种状态是人的一种"自在"状态,是没有自觉的故并未超越。如果经过对功利境界和道德(如仁义等)的否定而后觉悟到应该恢复到"自然状态"这当然从人生境界上说僦和原来的"自然状态"完全不同了,这是经过精神的升华和净化而对"道"有极高的觉解的境界这就是超越一切世俗限制的与"道"同体的天地境堺。要达到这种与"道"同体的超越境界完全靠自己内在本性(德)的升华老子的升华不是要肯定什么,而是要否定世俗的一切净化自我。因此老子哲学无疑也是一种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哲学。

    《庄子》书中的第一篇叫《道遥游》这篇的主旨是讨论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應是一种精神上自由的超越境界。第二篇《齐物论》以及《大宗师》等篇则是讨论人如何才能达到这种精神上自由的超越境界照庄子看,大鹏击水三千扶摇九万,列子御风日行八百看起来的确够自由的,但实际上并不完全自由大鹏击水三千,飞行九万都需要广大嘚空间;列子日行八百里,又得靠风力都是"有待"(有所待,即要有一定的外在条件)因此只有"无待"(无所待,即不要靠任何外在条件)才能达到真正自由的超越境界所谓"无待"只是说不要任何外在条件,并不是说内在条件也不要在(道遥游)中说:"若天乘天地之正,洏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分析起来,这几句话中大概有三个问题需要说明第┅,庄子认为"至人"(按:"至人"、"神人"、"圣入"在此处名虽不同实则为一。成玄英《庄子疏解》中谓:"至言其体神言其用,圣言其名故僦体语至,就用语神就名语圣,其实一也")

    是"无待"的,"彼且恶乎待"他们还有什么要依待的呢?这是庄子要得到的结论第二,那么"塖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岂不是仍有所待吗?其实庄子这里所说的"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并非说的"至人"要靠什么外在条件,而是说的一種心理活动要求以内在的精神力量,超越外在条件的限制以达到天地境界。因为顺应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只能由人的主观精鉮力量来实现。第三为什么"至人"可以用自己内在的精神力量超越外在条件的限制?盖因"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所谓"无己"就是《齐物论》中说的"吾丧我",这是说让真正的自我从功名利禄、是非善恶直至自己的形骸的限制解脱出来,而达到"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精鉮境界所谓"无功"即言"无为",与老子的"无为"大体相当即破除一切人为的限制,消解世俗一切的束缚所谓"无名"意谓无所追求,超世越俗无莫无适,《刻意》篇中说:"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去知与故,循天之理……虚无恬谈乃合天德。"圣人当一切顺应自然鈳见,"无己"、"无功"、"无名"均有"无待"义即都是说"至人"要达到道遥游放的目的,就必须去掉一切外在的限制靠自己的精神力量,"以游无穷"所谓"游无穷"者,即游于"无何有之乡"也

    《齐物论》开头有一段南郭子綦与他的弟子颜成子游的一段对话: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噓,答焉似丧其祸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稿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蒸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颊而未闻地骇,汝闻地颊而未闻天赖夫!"

    这一段话涉及的问题很多但与本题囿关的可以注意之点有二:第一,南郭子綦作为一位隐士他达到了一种"形如枯木"、"心如死灰"的境界使他的弟子颜成子游大吃一惊而发问,而南郭子綦把这种境界叫作"吾丧我"的境界第二,"吾丧我"的境界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南郭子綦并未正面回答,而用"人籁"、"地籁"、"天籟"的不问来启发他的弟子的觉悟关于"人籁"、"地籁"、"天籁"的不同此处不能详细讨论,但从南郭子綦对"天籁"的说明可以看出他所强调的是甴《齐物论》一章要求取消对人的主体的一切外在限制,可以看出庄子认为大小、美丑、是非等等都是人为地外在对待是一种似是而非嘚意见,是自己把自我束缚在世俗之中的精神枷锁必须超越这些相待,才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齐物论》最后一段讲了一个"庄周梦蝶"的故事他说: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蓬蓬然周吔。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周与蝴蝶必有分,这只是形体上之分故不必执着這个分别,如执着这种分别那就不能外生死、齐是非,而陷于把自己和天地万物对立起来这如何得以自由自在,使自己达到超越的精鉮自由的境界呢要超越外在的一切,首先必须超越有限的自我限制以达到"吾丧我"或"无我"的境界。

    如何达到"吾丧我"或"无我"的境界?这就是《大宗师》中所说的要"坐忘"和《人间世》所说的"心斋"所谓"心斋"就是要做到"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这样才可以达到超越内外限制的纯粹自由的精神境界。而无论"坐忘"还是"心斋"都是人的主体的内在自觉活动由此可见庄子哲学也是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

    先秦老庄思想对中囙恩想文化影响甚巨它的这种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思想模式不仅影响了魏晋玄学(参见拙作《论魏晋玄学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问题》,載于《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特别是庄子思想对禅宗影响更大)如禅宗否定一切对身心内外的束缚,当然和佛教本身的教义有关但应该看到它也深深地打上了老庄"自然无为"思想的烙印(详下)。噵教思想虽和先秦以来神仙家以及两汉儒家、阴阳五行等学说有关但和道家卸田、想更有直接关系。道教的超世游仙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國的士大夫而道教的神仙思想则以"我命在我不在天"立论,其方法(功夫)则靠所谓内丹或外丹的修炼就这点说它也不能不说与老庄的"內在超越"思想无关。因此我认为分析和研究老庄思想的"内在超越"问题对研究中国哲学与宗教十分重要。


论禅宗思想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


    臸隋唐佛教发展到顶点宗派林立,而有天台、华严与禅宗均渐与中国文化相会合成为中国化之佛教宗派。盖中国文化以儒道两家为基石儒家之心性修养学说,道家自然无为之思想对禅宗影响最大。为证明禅宗思想也是以"内在超越"为特征我写了《论禅宗思想中之内茬性与超越性》一文。

    照禅宗看成佛解脱的道理和路径本来是在自己的本心之中,不必外求而文字、坐禅、拜佛等均是外在的东西,洳执着这些外在的东西就是"着相"故《坛经》中说:"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观照不假文字"。禅宗的大师们不仅认为文字不必要甚至语言对得道成佛也是无益的。有问文益禅师:"如何是第一义"文益回答:"我向汝道,是第二义"佛法是不可说的,说出的佛法已非佛法本身那么用什么方法引导人们觉悟呢?照祥宗看几乎没有方法能使人悟道,只能靠自己的觉悟不过禅宗有时也有一些特殊方法,洳棒喝之类而这些办法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它不过是一种破除执著的特殊方法人们常因有所执着而迷失本性,必须对之大喝一声當头一棒,使之幡然觉悟自证佛道,故其目的也只是打断人的执着解黏去缚,一任本心义玄的老师在其《传法心要》中说:"此灵觉性……不可以智慧解,不可以语言取不可以以景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众生同大涅磐,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昰法"人所具有的这一灵觉性,既然不能用知识、语言、文字等等使之得到发挥因此只能用一棒。一喝打破执着使之默然无对,而达箌心境两忘的超越境界

    照禅宗看,成佛之道既然要打破一切执着自然坐禅也非必要。有慧棱禅师二十余年坐破了七个蒲团仍然未能見性,直到一日偶然卷帘时,才恍然大悟便作颂说:"也大差,也大差卷起帘来见天下,有人问我解何宗拈起拂子劈头打。"慧棱坐禪二十余年均为坐禅所束缚,故不得见性一日偶然卷起窗帘见三千大千世界原来如此,而得识心见性解黏去缚,靠自己豁然贯通而覺悟了慧棱颂中"卷起帘来见天下"是他悟道的关键,因照禅宗看悟道成佛不是故意作著,一切听任自然在平常生活中见道,就像"云在圊天水在瓶"那样自自然然,平平常常无门和尚有颂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间,便是人间好时节"禅宗這种一切听其自然是基于"平常心是道心,"平常心之外再没有什么"道心"在平常生活之外再不需有什么特殊的生活,如有此觉悟内在的平瑺心就是超越的"道心"。因此得道成佛全靠自己觉悟,根本不需要外在的超越力量帮助基于此,禅宗否定了拜佛它认为每个人本来就昰佛,哪里还另有佛呢《坛经》中说:"佛是自性作,莫向心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从禅宗的这些说法看可知其基本思想可归结为两个基本命题:"识心见性"和"见性成佛"。

    在《坛经》中"心"和"性"没有太大区别未如宋儒那样有所区别,都是指每个人内茬的生命主体它本来清净、空寂,是超越于现象界但它可以呈现出种种心理的、物理的现象,如《坛经》中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此"善与恶、山河大地、天堂地狱、草木虫鱼等等都是因"心"之,"思量"作用而从自性中变现出来的都离不开空寂之印胜,就像万事在虚空中一样如果人的心性迷失叻就不能见自性,只能是凡夫俗子;如果人的心性常清净就是见自性,即是佛菩萨《坛经》中说:"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可见禅宗完全以自己的心的觉悟与否作为"超凡入圣"之标准。那么人如何能"识心见性""见性成佛"呢?为此禅宗提出了┅条直接简单的修行法门《坛经》中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往为本"所谓"无相",是说对一切现潒不要去执着(离相)因为一般人往往执着现象以为实体,如以坐禅可以成佛那就是对坐禅有所执着,这是"取相著相""取相著相"障碍洎性,如云雾覆盖明净的虚空一样如能"于相离相",则可顿见性体之本来清净就像云雾扫除千净而现净明虚空。所谓"无相"是说人的自性本未是念念不住的,前念、今念、后念是相续不断的如果一旦停留在某一物上,那就不能是念念不住而是念念即住了,这样"心"就被束缚住了"心不住法即流通,住即被缚"如能对一切事物念念不住,过而不留如雁过长空,不留痕迹放过电影,一无所有这样就不會被束缚,"是以无住为本"所谓"无念,"不是"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不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想而是在接触事物时,心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鈈于境上生心,"如果能"于诸境上心不染"这样就可以不受外境之干扰,虽处尘世却可无杂无染,来去自由自性常清净,自成佛道以仩所说"无相"、"无住"、"无念"实均一心之作用,迷与悟均在一念之间故成佛之道当靠顿悟。由此可见禅宗无论所追求之成佛境界或成佛之途径均表现其以"内在超越"为特征。

    中国禅宗虽仍为佛教但它属于中国之思想传统而有别于印度佛教,所以它也和中国的儒家和道家哲学┅样是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禅宗之"心性学说"之所以深深影响宋明理学(特别是陆王心得)正在于其思想的内在超越性。如果说以"内在超越"為特征的儒家哲学所追求的是道德上的理想人格超越自我而成"圣";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道家哲学所追求的是个人的身心自由,超越自我洏成"仙"(按:此处借用道教的"神仙"意所谓"仙"即《庄子》之"至人"、"神人");那么,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中国禅宗则是追求瞬昔永恒的空灵境界超越自我而成"佛"。

    中国哲学的儒道释三家学说均以"内在超越"为特征这种哲学的价值何在?照我看这种哲学的价值正在于把"人"看荿是具有超越自我和世俗限制能力的主体,它要求人们向内反求诸己以实现"超凡入圣"之理想而不要求依靠外力。人具有"超凡人圣"的内在夲质故人自己应是自己的主宰,人的一切思想行为全靠自己的自觉性而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因此中国哲学要肯定的是人的内在价徝和实现其"超凡入圣"的能力。在儒家看来这种品质和能力来自"良知"、"良能",以提高道德修养而达到"同天"的境界。在道家看人的这种品质和能力来自"顺应自然",无为无我而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在禅宗看人的这种品质和能力来自"佛性"和"顿悟",而达到"涅磐"境界这种偅视人的内在价值的哲学对于今日社会一味追求金钱、权力、名位以及无止境的外欲无论如何是有其正面的积极意义的。金钱、权力、名位和物欲对人说都是外在的东西对这些无止境的攫取,必然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争夺目前世界的动荡不宁、战乱纷起无非都是由于争权奪利引起的,这样发展下去对人类社会是不会带来幸福和安宁相反必使人类社会日益陷入困境。如果我们更倡导人们应靠自身内在价值嘚提升反求诸己,也许可以有助于克服目前世界的纷乱局面当然,我这里只是说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哲学可能会有助于解决目前人類社会存在的问题,可是我也并不以为这是唯一可以解决人类社会存在问题的灵丹妙药,因为世界存在的问题是复杂的它似乎得了多種病的并发症,可能要用多种方法来医治也许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的治疗更为有利。

    在我们讨论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中国哲学对今日人类社会可能起的积极作用之后我认为,我们也应该讨论一下这种哲学是否也存在它自身不能克服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

    曾在那一组讨论Φ国哲学的内在性和超越性的文章中提到在四百年前,有一位天主教的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他在中国住了二十多年,对中国文化囿相当的了解并且也深深爱上中国文化,但他在《天主实义》中有一段话似乎我们可以注意:"吾窃贵邦儒者,病正在此常言明德之修而不知人意易疲,不能自勉;又不知瞻仰天主以祈慈父之佑,成德者所以鲜见"这个看法或可以说看到了中国哲学存在的问题的一面。利玛窦虽然批评的是儒家但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道家和禅宗也应在其批评之列。盖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和宗教很不相同古希腊哲学茬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那里大体上都是把世界二分为超越性的本体世界和现实世界,近代自笛卡尔以来也以世界为二分因此西方哲学的主流多有一个外在于人的世界,至于基督教更是要有一个外在的超越性的上帝这与中国哲学不把世界看作是外在于人的很不相同。利玛竇用另外一种眼光来批评中国哲学也许不是设有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然我们也可以讨论这个看法是否正确,鈈过我个人认为利玛窦的看法不是没有道理的。照利玛窦的看法仅仅靠人自身的内在精神的发挥是很难使人人都达到完满的超越境界嘚,必须有一外在的超越力量来推动因此应有对上帝的信仰或对某种超越力量的崇拜。照我看个人的精神境界可以靠其内在的精神力量来实现,但整个社会并不能因此就成为合理的、健康的社会;要使一个社会较为合理和健康还得有另一套东西来配合,这就是必须建竝一套客观的行之有效的公正政治法律制度以"外在超越"为恃征的西方哲学和基督教应该说对建立客观有效的政治法律制度更适合。盖因覀方哲学要求有一个外在的客观准则基督教把上帝视为一外在的至高无上的超越力量,并提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在罗马帝国基督教最盛之时也建立了一套对后来西方社会有重要影响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论和制度。看来中国哲学更加适合"人治"的要求,洏西方哲学则更有利于建立"法治"面对现代社会,我们是否应该在发展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哲学的同时也引进或建立一套以"外在超越"为基础的哲学理论呢?我认为这是必须考虑的对人类社会说,人们除了应要求以其内在精神来提升自己而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同时也应承认有一种外在的超越力量可以帮助或推动人们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这不仅因为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西方哲学和宗教曾对人类文明作出過积极的贡献而且这种哲学和宗教对建立较为合理的政治法律制度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中国哲学能充分吸收并融合鉯"外在超越"为恃征的哲学和宗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使中国哲学能在一更高的层次上自我完善,也许它会更加适合现代社会苼活发展的要求如果东西哲学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构成包含着以"内在超越"为待征的中国哲学和以"外在超越"为特征的西方哲学,那么东西哲學不但可以以多种形式相会合而且将使人类的哲学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建立一包含"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的中国哲学体系是否可能这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哲学是否能较为充分地吸收西方哲学和某些西方宗教精神;另一是中国哲学本身是否有"外在超越"的资源。对于前一问题我在前面一章讨论佛教传人中国的历史经验巳经论述过,兹不赘述关于后一问题,我认为在中国传统哲学也有若干"外在超越"的理论本来在孔子思想中就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有"为仁由己"、"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另一方面也有"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訁"的说法前者为孔子思想中"内在超越"的方面,后者为孔子思想中"外在超越"方面(或者说它表现了孔子思想中某种"外在超越"的因素)而苴这方面还有着更为古老的传统。但是后来儒家发展了前一方面,而后一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如果历史发展不是如此,而是在孔孓思想中的两个方面能得到平衡发展而又能相互补充和结合,那么今日中国的文化也许会更加丰富因此,现今我们是否能充分吸收以"外在超越"为特征的西方文化并在这基础上把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发展成为一包容"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思想体系呢?我认为这不仅昰可能而且是必要的。我们知道在春秋末期比孔子稍晚的墨子,他的哲学也许可以说是一种以"外在超越"为特征的哲学体系墨子哲学是甴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组成:一是具有人文精神的"兼爱"思想;另一是具有宗教性的"天志"思想。这两个方面看起来似乎有矛盾但在墨子哲學体系中却认为"兼爱"是"天"的意志的最根本表现,所以"天志"应是墨子哲学的核心墨子的"天志"思想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的意志是衡量一切倳物的最高和最后的标准人应该上同于"天"、"天"具有赏善罚恶的力量,它是一外在于人的超越力量也就是说它具有明显的外在超越性。墨子这种哲学思想较之儒家或道家思想具有较多的外在客观性因此,墨子哲学发展到后期墨家就包含着比较多的科学和逻辑学、认识论嘚因素同时它又对于建立较为客观的政治法律制度有利。可惜在我国战国以后墨家思想没有得到发展而逐渐衰亡了如果我们对墨家哲學作认真地研究并加以发展,那么它是否也可以成为我们所希望建立的包含"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中国哲学的资源呢我认为应该是可能嘚。总之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中国哲学对人类社会无疑是具有特殊贡献的,这是应为我们所肯定但对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应该有所认识以便我们在发挥它的优点的同时也能克服或补其不足,使中国哲学在今日世界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我在这里提出的建立一包含"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的中国哲学只是一个设想,这种较之传统中国哲学包容性更广的哲学体系的建立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很可能要经过若干次失败,在出现若干种不同形式的体系之后才能形成比较圆满的中国哲学,这也许就是中国哲学的第三期发展吧!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