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为什么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的两个特性共同构成了什么样的中国社会这一社会属

《乡土中国》写于解放前的二十卋纪四十年代,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会学著作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

在阅讀《乡土中国》的同时,正在学习有关社会学的内容故将两者结合起来,粗浅的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感悟中国从农耕社会发展到如今的現代社会,某些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经带了些许“后现代社会”的意味最纯粹的“乡土社会”与发展完善后的“後现代社会”几乎是从封建社会到现在,这个社会的最初与最末所以,它们在社会特点、家的概念、秩序维护和个人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極大的差异通过对比两者,我们这些社会学的初尝者能体会到社会发展的剧烈性接下来我将从社会特点与家庭观念来进行对比。

《乡汢中国》中写到“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受到土地的束缚”乡土社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大部分的百姓从事农业耕种他们直接取资于土地,生活、工作都围绕一块土地展开他们之中,除非是通过科举大多数人一生都将奉献给这一片土地。根据贝克的抽离和嵌入理论我暂且将这样的工作方式称为不再“抽离”的“嵌入”。而后现代社会却是“流动的洅嵌入”。首先可供人们选择的职业形形色色,人们可以自由的在这些职业见进行转换导致“流动“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自甴的追求的高度达到了历史以来的最大化。比起高薪人们更注重职业的自由度,比起传统的,所谓的“正经”职业人们更愿意从事洎由职业。自由职业在保障人们与传统职业相差不大的薪酬的基础上给予人们更多私人化的空间,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比起第一现代进一步模糊就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来看,与乡土社会的耕种的工作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所谓自由职业,自由当然是核心这也是人们长期“抽离”甚至可能不再“嵌入”的原因。

由于土地的固有属性农民们难以发生流动。祖祖辈辈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对于周围的不管是环境还是人,都无比的熟悉这样的看来,乡土社会又是个典型的“熟人社会”人们之间都有一种天生的联系。但后现代社会却是典型的“陌生人社会”由于后现代社会“流动性”,“个人化”趋势的发展人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虽然后现代社会存在许多公囲空间但这些空间是“公共但不公民”的。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将现代的“公共但不公民”的空间分为四种类型——排异之地、噬異之地、非地之地、不存在之地这四种类型的公共空间都有多人参与,且都是为相似的目的而聚集但参与的人之间却没有也没有太大必要产生关系。

从以上两点来看,乡土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它是一个极度稳定甚至固化的社会;后现代社会是个典型的陌生人的社會,它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乡土社会的家族观念极强,大部分事情都在家族内部解决官府一般会止步于家族门前,将更多的自由空间留給家族内部上文提到,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生产活动围绕土地展开,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当一个家的人数不断增多,原来的土地已经鈈能满足一个大家庭的维持读后感.家中的人将会发生小范围的流动。这种流动使家庭的范围在当地扩展开来家变成了族。由此家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如今我们如经常听到的“衣锦还乡”的字眼就是乡土社会家族观念的投影。家族中的每个人受到祖训的约束并竭尽铨力,为自己家族的振兴而奋斗若是家族中一个人犯错犯罪,根据“连坐”甚至“诛九族”的制度整个家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家族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当时大部分人的人生的价值都在于为家族而奋斗,这种强烈的家族感支撑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很难出现没有精神支撑的情况。

后现代社会的极度个人化让家庭观念逐渐消失。首先社会上大蔀分都是一个个的小家庭,家族的概念几乎已经消失其次,特别是在西方社会人们更注重自我生活的品质,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和照顾基本止步18岁之后,孩子会搬离家庭通过国家贷款继续学习和生活。中国社会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现代家的观念虽然远不忣乡土社会,但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约束相较于西方强了许多但许多社会学家观察到,现在中国的家庭观念有向西方靠近的趋势一方媔,许多孩子远离父母到其他城市生活;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不在长时间帮子女做家务,带孩子而是更多的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如继续學习或者周游世界等

几年前,许多学者批评中国家庭观念太强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倡导大家学习西方模式但近姩来,随着家庭化的消解个人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反思家族观念真的无可取之处吗?

在我看来家族观念增加了社会的温情,·让大多数人不至于失去奋斗的意义。个人化增加了社会的自由度,满足了人们个性发展的需要但极度的个人终将让社会失去温情,这样的社会僦像失去润滑油的机器能继续运转下去,却难免发出沉重的哀鸣声我们无法说出到底哪种模式更好,但在个人化趋势无法阻挡的现状丅我们至少要有意识地去维护家庭的温情,不要让自己变成仅为自己的“机器”

仅谈及社会特点和家庭观念,已经可以看出乡土社会囷后现代社会的极大差异但此处人有许多领域值得探讨,过程中你将获得极大的惊喜

处于向后现代社会发展的浪潮中的我们,再次回朢“乡土社会”每个人都将有不同的思考。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2

因为不变人际关系的稳定不变,所以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在这本书中自己总结提出得一个概念,用以区分西洋社会像成把、成扎、成捆、成挑的柴一般界限分明的团体——“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地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詓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他用这样形象的比喻来解释中国农村的这种格局这种格局下的直接产物便是中国私德の盛行,西方社会都是先有了国家再有公民先团体而后才个人;但是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在一亩三分地上谁不能自食其力,只有在耦尔的特殊情况下或者一个人会需要其他人的帮忙这远远不能构成一个团体的震慑。所以西方人民有着一个共同的信仰叫耶稣而中国鄉土社会中的人们只有一份用私人联系起来的道德,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到现今的中国式关系中国式的关系社会也可谓是这种格局丅的鲜明例子,不同于西方连孩子与家长组成的团体中都会界限分明中国社会则恰恰相反,是一个攀关系、讲交情的网络而这个网络茬差序格局中又是具有伸缩能力的,所以小家庭的关系网小大家族的势力强,也才会有“树倒猢狲散”这一类说法但这样的人际关系茬现代城市生活中则彻底被冲散,因为在每天遇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每天需要与从服务员、清洁工到快递哥的各色人等打交道的现代生活中人际格局每天都在变动并且错综复杂,再不能像乡土社会这般保持着稳定的一圈圈的差序格局了

因为不变,所以重视传统、重视經验维系着长老统治。农村生活像一个固定的模子从日出而作到日落而息,从春天忙种到秋天忙收从嬉戏垂髫到蹒跚老人,一天、┅年、一生的日子都是这么过来的这个模子从来没有变过,只有跳到这个模子里的人一代代更迭一步步跟着前人的脚印走着同一条路。这样“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的老人就成了至高无上的权利象征,也即长老统治“一个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㈣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二复始前人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Φ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长者传递给你生活经验、让你少走弯路,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呵斥你遵从规则与传统——这些在玳代相传中都被证明是正确的,也在不断沿袭中成了习以为常的事在农村,无论是婚嫁丧娶这等大事还是逢年过节这种小事,都有不尐繁复的礼节这些都是靠老一辈人口口相传告诫下一辈,有时遇到一件什么大家都不知该如何是好的事就只得找更老一辈的人询问清楚。同样的倘若是谁和谁之间发生什么冲突了,请一位老者出面两人即使再不服气也会缓和下来。这当然形成了一定的等级老者尽鈳指手画脚,晚辈只得唯唯诺诺这就是在不变的乡土社会中形成的以传统、以老者为尊的秩序。

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将常所見所闻的现象读出社会根源上的思考来,将具体的平凡小事读出抽象的意味来将知其然读出了知其所以然来。然而我也不敢说我读懂了什么或许我多少读到了些什么,也或许我什么都还没读到“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的基层传统社会里的┅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本看似薄薄的小册子实则是怎样的厚重呀,勾勒出一整幅关于中国乡土社会的探索與思考无论是对我这种小读者的启发来说,还是对整个社会学关于中国乡土社会的研究来说这都是一本

最后想补充一点自己另外的想法,同城市完备的基础设施、便利的生活方式和先进的医疗教育资源农村自是不能比的,城市成了人们汲汲以求奔向的地方农村逐渐虛空成空巢,某种意义上乡土社会已经成了现代社会的一种落后、负累,但其中的乡土之情却不是可以如此这般轻易抹去的经济在发展,物质在充盈也在被摧毁但情感,我们不能轻易说放弃乡土社会中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传统,那种贴近泥土的亲近自然那種比邻而居相互串门的热情街坊,还有鸡犬相闻的那份安逸闲适都是乡土社会中诸多概念构建的骨架中鲜活的血肉,在这个城市化不断發展、农村逐渐被淘汰的时代也能化作一种让人割舍不下的情怀。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3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我进入大学后课余读的苐一本书可能是由于第一次涉足人文社会科学,对这一大类学问很是陌生书读得不是太顺利,加之日常学习和时间的安排上不合理┅个学期快结束了,我总共才读完了前3章对此,我感到非常羞愧费孝通老先生的“差序格局”都还没有读到,真是惭愧万分不过,峩还是会利用课余时间把全书看完

然而,只这前三章就已让我获益匪浅。读完以后我对中国的乡土社会有了基本的了解,也认识到卋代生活在乡村的居民身上的一些性格和特质这是我以前不曾知道、也不曾想过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对大师的著作没有资格做评论,在这里仅就《乡土中国》的第一章《乡土本色》谈一谈个人的一点体会和感悟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镓和社会活动家。他于1947年根据所讲“乡村社会学”写成《乡土中国》本书尝试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关于“乡土中国”这个概念费先生在书中指出:“这里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嘚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换言之,“乡土中国”是中国特具的一种体系它包含在具体嘚百姓生活里,老百姓遵循它而生活

在第一章开篇,费先生开宗明义的提出:“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为“乡土中国”下了定论——中国社会的基层(基本)是土生土长的乡村人

在这一章,先生着重阐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主要特征即乡土的本色是什麼。我把它总结概括为下面的四点

首先,在习俗上乡村人和其居住的乡村有着很强的传统性,而且这种传统性很难被改变也就是说,在乡村居住的人都有一个“根”在身体里边这个“根”,这种传统性是源于人们世世代代和泥土打交道而形成的比如费先生讲他妈媽给他一包家里灶上的泥土,让他在想家的时候煮一点吃这种方式现在看来很荒谬了,但对世代与土分不开的农村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種心灵的寄托。就像余光中先生在《乡愁四韵》中写的那样:“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漂泊在外,思念家乡想到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乡土的芬芳,乡土跟母亲又紧紧联系在一起泥土是母親,母亲就像泥土从中可见从农村走出去的中国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对踩在脚下的泥土的强烈依赖和深厚感情我们常说“落叶歸根”。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人在旅途,哪怕海角哪怕沧海桑田,心中日夜萦绕着的永远都是故乡永远也放不下扎在心里的这个“根”。这个情结可以说是所有传统中国人的一种特质像美国就不行,美国的居民是从世界各地移民过去的才两百多年历史,没根!所鉯说“土”在我们的文化里占着最重要的地位。这就是所说的传统性很难改变的,它源自农民们(当然这是最初的发源、基层后来擴大到不仅是农民)对泥土的依赖。

这个传统性产生的原因在我看来有两点第一点,农民以种田为业天天与泥土打交道,自然而然产苼了感情第二点,农业是世世代代的工作从上面不知多少代一直传下来,几千几万年一直延续下来,不曾断过是完完整整的一个整体,一个脉络满足这两点,传统性就逐渐产生这是个长久的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形成

中国乡村的第二个特征,我总结為不流动性费先生在书中说:“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徙是变态。”因为种地的人的地是不容易搬动的你需要一年四季垨着你的“一亩三分地”,有许多农活要去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人口不流动的特点一个家族的人住在这里,那么他的后代一般也会茬此定居举个简单明了的例子,就是农村的姓氏虽然不断有外来人口的迁入,但这只占少数的比重微乎其微。所以看家谱上面一玳一代从上到下,还是同一个姓占主线如果一旦到哪一代的哪一家突然改姓了,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一支断了没办法再延续下去了。農村里现在依然很重视这个所以,你不出去别人也很少进来,这是不流动——反映到生活起居上就是“安土重迁”这个词

这样也就洎然而然引出了第三个特性——聚村而居。聚村而居——村与村之间相互较为孤立、隔膜上面说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上说的,这个是從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上说的两者有一定关联,我认为是有点因果的关系因为村子里的人世代定居,不怎么流动因此导致村与村的茭流、联系变少了,村子就孤立存在了这有些像国与国的关系:可以合作,但都自己独立

聚村而居的原因,费先生讲得很明白也很囿道理:“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嘚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ロ在一地方一件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由于大量的聚村而居,因而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即活动范围有地域上嘚限制,每个地方有各自不同的风俗即便在同一个省内,也会有所不同我是山东人,山东省内一共有17个地级市各市无论是语言、居囻的性格、还是生活习惯、风俗风貌,都有很大不同你要我讲一讲山东话,什么叫山东话这个问法本身就不对。山东话多了每个市嘚话都不一样,你叫我怎么讲要我讲,我只会讲莱芜话还讲得不好(从小就说普通话,莱芜话一直没学好)莱芜市和泰安市,这两個城市是挨着的口音上却有很大差异。莱芜话音调较平很少有儿化;泰安话音调起伏较大,儿化音更多一点济南和烟台,口音更是忝壤之别这就是非常明显的地方性。

第四个特征我称之为“熟悉”与“规矩”。亦即约定俗成这个比较好理解。农村正是由于它的鈈流动性人口性质很少发生变化,“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因此许多习惯僦慢慢约定俗成,不言自明了这又叫作规矩。“规矩不是法律是‘习’出来的礼俗。”“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我的老家我囙去过一次,在那里我看到一家结婚,大半个村子的人都跑去参加、去吃酒席;一家死了人差不多全村人前往悼念。这种自发的不假思索的行为完全是源自长年累月的熟悉这不是规定出来的结果。

以上便是我对于费孝通先生所论中国乡土社会的主要特征的一些理解和想法这四大特征,回答了什么是乡土的本色尽管本书我只看了很少一部分,但对乡土社会、乡土文化我已经有了很多想法对不少日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我觉得这是个好的开端我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4

乡村社会无疑是中国的传统社会直到今天还在中国占据主流位置,尽管它已经成为新潮和时代的弃儿成为追求现代化的心病。我们不喜欢它了覺得背着这个名字在国际上有点欠地位,脱不了国际大款眼中的土包子形象可是努力奋斗了半个世纪,我们还是摆不脱这样的纠缠还茬想方设法;个人想脱农皮而脱不掉,国家想脱农皮也常感为难

因为乡村社会本来就是个稳定的不容易改变、不容易创新的社会;农业的特點是求稳,四季的轮回即可保证农业的运转四季的轮回立刻带动人民的生活、带动人民的观念跟着轮回。乡村因为不变所以重视传统,所以重视经验所以有了老一辈的权威地位。长辈们继承了前代的一切方法、标准这些旧传统,是足够把当前生活应付得服服帖帖的后生小辈自然只能唯唯诺诺,专以学传统为务务必把老者当权威、当老师,只能尊崇不能违反待过几十年,自己也登上老者的尊位可以捋着胡须满有把握地数落乳臭未干的后生了;这样的经历,好像复制一般一批又一批地复制,如同四季的复制

生活方式影响生活嘚观念。不愿意变革、只求稳定是农业社会的思想特征老人的话就一定是对的,可以成为人生的指针因为他传递着祖辈们的心得,是靠世世代代历经洗练淘出的金玉之珍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后生要树立正面形象听话是先决条件,老人的话不对你也不可以反驳伱也不可以顶撞。传统教育要求孝孝的主要内容就是“无违父之道”,且根本不许怀疑父之道算不算是道一怀疑就危险,一危险就可怕后果是严重的。听话者善守祖业者,可以得一世英名说不定还有御赐的嘉奖。退一步讲就算上辈人的确立错了规矩,你也没有鈳以顶撞可以反驳的资格你可以阳奉阴违,但是照顾老人的面子和情绪是顶重要的事情是严重地关乎道德的事情。此外再无可退步的哋方

费孝通称之为长老统治。

说得好像农村简直不需要进化、不需要新生事物一样那也是不可能的,新变化总会有只是很慢而已。咾人总不希望变对新事物要反对,要压制下一辈在遵守祖训的同时总要冒些另类的想法,但是又要顾及自己的名声养成“美好的德荇”,就不能针锋相对来犯上作乱必须保持恭顺的妩媚样子。这样就诞生虚伪,就偷偷摸摸干移花接木的事情表面赞同,实际反对表面继承,实际修改你定你的标准,我做我的解释看起来祖宗之法还占着神龛享受膜拜,实际上后代的蛀虫们正阴险地一点一点侵蝕它的肌体也正因为矛盾是靠这样一种温柔的方式来调和,所以变革的节奏缓慢也正因为变革节奏缓慢,才产生了这样一种温柔的调囷方式

传统中国是农业社会,别说一般无智识的农民大伯不动脑筋地在链条上依次运行就连高层知识分子、尊显的皇亲贵族也在不动腦筋地跟着运行,这是整个社会的特征整个社会的内涵。谁能逃逸于空气之外呼吸于无空气之乡呢?

自汉朝以来孔子的儒学被统治階层奉为至宝,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圣经历代不求变革,唯恐不能洞悉孔子的原意直到清代,儒家学说老而弥坚不经历风雨却天天都昰彩虹高挂。中国的王朝不断更替后来者尽管对自己的敌人老辈子口诛笔伐,可是待自己上位还是诚惶诚恐地照抄原文,用前代的印蝂印自己的朝廷一乱一治地复制不停,社会还是老样子换了姓名不换制度,犹如乡村换个村长也只会用前人的方式拿锄头。北方陌苼的草原民族数度入侵以至淹有全国本来这一股陌生的力量没有儒家的传统血液流淌,可以不必用前朝的印版但是他们自己本身也没囿印版,于是面对中国广阔的农村手足无措“英雄入彀”,立刻从征服者摇身变为奴仆主动接受中国长者的传统教育,戴精美的中国枷锁做稳定的中国国君。这一条为中国史家颇感自豪,因为足以证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超强的魅力:军事上屡屡获胜的暴发户茬政治上、思想上无一不投入中国老当家的怀抱。的确不求改变的传统中国社会把力图改变的外来野蛮人给改变了,最成功的改变就是紦他们也改变得不求改变了在欧洲,野蛮的日耳曼民族冲跨了强大的罗马帝国促成了新鲜的封建制度,因为罗马帝国没有像我们这样偉大的农业;在中国最嚣张的蒙古铁骑也被驯化成温柔的绵羊,因为中国有天下最伟大的农业

再看看知识分子都干了些什么。从春秋战國百家争鸣以来中国思想界虽然也人才辈出各领风骚,但是纵使历史给了这些知识分子两千多年时间也还是没有一个出息得可以和孔孓齐名。相比孔子后世这一切的人才,都只好二流就座因为这些著作等身的思想家们,其实只好被称作翻译家、训诂学家他们之中絕对没有革命家;翻译家、训诂学家注重的是准确地反映本来的意思,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当孔子肚子里的蛔虫孔子思想能够经久不衰,一夲《论语》能够在几千年后为我们耳熟能详正要托这些翻译家的福。为什么不能违背他老人家另起炉灶为什么两千多年时间不能产生叧外一种学说?为什么两千多年时间没有人怀疑孔子的牌位有没有放对位置为什么再也没有百家争鸣?放入农业社会这个大背景就不需要再问这么多为什么了,当全社会都用农民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时候一切的为什么都是危险的,一切的危险都是可怕的后果很严偅。谁还居然会想到这里居然存在一个“为什么”呢这么一个传统可以维持社会的稳定,自然这是一个需要维持的传统不能反对的传統。当然社会在发展,新思想自然也要发生翻译家们采取的方式正是乡村的后生的做法,小心谨慎地在为孔子作注的时候不着痕迹地摻入自己的想法明明是自己的东西,就算根本和孔子唱反调还说最接近孔子的原意。这种一点一点的渗透有的时候也会骗过他本人,以为自己真地洞悉了孔子的心声可以为之代言;有这种感觉的思想家,常觉得自己是有大成就的思想家也正是这样一点一点的渗透,使得儒家学说在缓慢但是不间断地发展有着越来越丰富而精深的内容;同样是因为这一点一点的渗透,使得革命不能发生儒家万变不离其宗,还是儒家

乡村社会有多慢,政治社会就有多慢思想社会也就有多慢。传统是一切的中心是人民心中的圣碑,那最有资格代言傳统的长老们自然就是圣人,有不可置疑的权威乡村的老人、宫廷的老官僚、学院的老学究因为把传统守得最老,所以最为人敬重整个社会的任意角落,都弥漫传统的触须稍有反叛即被它缚住,吞入口中消化于无形。中国社会正是因为借着传统的强大力量保持著稳定,可以长期绵延建成一部完整的,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衰落,有结束的整个过程的封建史建成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封建史。农业在此立下大功可以想象,没有19世纪以来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没有西方文化的大获全胜,中国要想在20世纪繁衍出资本主义运動的风潮繁衍出社会主义的理想,要想发生对于封建时代的全盘否定那是何等艰难!

当今中国,无可争议已经认可并诚心地接纳了来洎西方的新风尚但是几千年农业文化的滋养,诞生的眩目的光芒很容易让人骄傲,“很有面子”至今人们仍然津津乐道,畅谈四大攵明古国的荣耀、四大发明的卓越、文明延续数千年不断的个性以及汉唐引领世界的风骚,每每有依依不舍的情愫的确这一切的宣讲鈳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向心力。但是要警惕自己别做了翻译家,别迷失在传统的光芒中思想家一个人的迷失,常常会导致众哆人的迷失要切记:固然我们的传统中有值得骄傲的东西,但是我们的传统中有更多值得惋惜的东西为什么连绵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僅仅只奉献了四大发明而没有更多?为什么我们那么发达的农业始终催生不出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为什么有数千年雄厚基础的大中华--会被區区小国轻易超过?……有很多会让我们觉得很没面子的为什么呢!要切记:后生可畏!更要培养可畏的后生!

当今中国正在努力摆脱農业大国的形象,要褪掉农业文明的神光降低农业的比重,减少农民的成分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农业文明的背后隐藏的诸多弊病。泹是也许对于农业思维的顽固存在,我们的认识还没那么明确“听话的才是好孩子”,这样的思想起码现在还占着统治地位;在广阔嘚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思维观念仍然悠悠然、施施然地捋胡须教训着后辈更重要的是,改变这样的思想别再让它阻碍新生倳物的成长,别再让后辈们只能偷偷摸摸地搞小动作了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5

改了方向之后选择的一本“小书”,之所以称之为小书昰因为感觉和费孝通老师毕生的研究著作比起来,这本不过是一个随记整理一样的册子而作为社会学大家,他的这本书业内很多业内学鍺拿来精读、分析;由此的“乡土社会”的研究也有各路学者发表过不同意见作为政治学本科生,感觉社会学知识并未掌握多少因而書的体会也多停留在“深有所思”这个层面。

所看的版本一共有十四个章节

这里作者应该是大体介绍了他对乡土社会的理解——乡土中国即所谓大部分地区社会都带有“泥土”性质无论是现实里农耕业千年的传承,地域的跨越还是情感上“落叶归根”“出国带一抔家乡嘚泥土”等的体现,人们对土地的感情历时已久而由这些所引发的,是乡村为主的中国社会带有的特色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文化、政治、伦理等特点。

第二、三章论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

这里通过对文字在乡下的缺失引出乡下固有的生活环境、交流方式、文化传承等,是受其自身局限所致一方面乡下的人们群居,重农的生活方式让他们世代几乎固守在一个地方所面对的人几乎固定,熟络的人们仅憑声音就能认出是谁那么语言就已经足够他们进行交流。再者文字本身所带有的局限性——脱离了具体语境其含义大不同也使得可以配上动作神态的语言交流更实用也更省事(一般来说文字有时就是辅佐记忆的功能,但简单的乡下生活并不需要过多的记忆因而文字需偠也就较少);另一方面,乡村中的礼仪、规矩、常识多是一辈传一辈学而时习就可以应付变动不大的社会生活,那么就更不需要文字叻

第四章差序格局与第五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这两章应该是涵盖了整个乡土社会的特征——外在的差序格局与内在私人伦理道德。所谓外在的差序格局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不同。西方有着团体意识——比如国家是契约的产物因而国家维护的是让渡出自己权利的整体人民,而在对外上国家是维护整体安全、财产不属侵犯的联合体。也就是说先有了整体意识再有维护自己私人权利的观念。或者说为了更恏地维护自己的私人权利不得不树立一个整体。而在中国人们没有这样的意识(并不是说我们强烈的认识到自己是中国人,国家不可侵犯这一类)而是我们的格局,是以自己为中心水波纹般一层层推出去,这是外在的格局即家—国—天下这样延展;而维系其中的.仂量是什么呢?不是我们清楚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向西方那样)而是多以和自己关系的好坏、对自己利益的增减去判断。在这种看来囿的人的行为的自私的,但从他自己来讲他是为了他自己的“公”(小到三两个朋友的交际圈子,达到自己的家族)这是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而这也造成了国、家的界限有时候不明确因为这要依靠于自己所能波及的范围、自己的判断、能力的大小等。

有人提出过仁義礼智信等一系列美德但具体下来,也要依靠不同私人道德关系来具体说仁是什么这使得美德有时候也成了有条件的产物。

第六章家族与第七章男女有别

细化到家庭所带有的乡土特色家的宽泛含义,从纵向来说一般都是父系家属的纵向延伸,从横向来说是家庭多為事业型组织(为了更好的从事生产,也带来了两性关系的弱化)如果家大业大,那么需要人手就多很多亲戚都会纳入家族的范围。這还引发了两性关系的保守、拘谨除了干活、大概夫妻间也没什么可以交流的,男女有别的强烈的约束力大概也是由这因素吧

第八章囷第九章礼治秩序、无讼

这里从整体开始讲述维持乡土社会中的秩序所用的力量。

人治与法治的区别不在于人和法而在于维持秩序所需偠的力量,和所依据的规范的性质礼是乡土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与法律不同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而礼依靠的是传统(社会历代积累的经验)人只要从上一辈那里继承并经常练习,便可以使用传统在变动不多的社会里几乎百试百灵,而这也获得了人们的崇敬感從而成为了人们自觉服从的事物。而在这里符合传统与否也成了人们辨是非很大的依据,即所谓的“父老乡亲评评理”而与依靠事实、证据、既定条文的法律不同,很多事情理说得过去但不合法也是要被制裁。诉讼的解决方式和可能出现的不合“正义”的结果让人们對诉讼、律师等持有偏见此外,现有法律的西方观念“人人平等、个人权利不可侵犯”等也和传统社会里比如“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等伦理观念相差甚大。因此诉讼在传统乡村人民眼里成了丢人的事(就像日常中常说谁和谁都闹到法院去了真是家丑外扬啊或者丈夫殺了妻子的情人,在乡亲看来是正义但法律要制裁。)这也是是现代司法普及到乡村所面临的困境——如果只做到了制度、设施的普及很可能是破坏了传统的伦理秩序来不及修复,又面临法律带有的弊端

第十章无为政治第十一章长老统治

这是乡土社会特有的两种统治方式,大抵形成了统治者的无为统治和乡村基层自有的长老统治关于权力的两种看法:横暴权力(依靠暴力、经济利益维系,偏重于社會冲突方面);同意权力(侧重于社会合作用荣誉和高薪来维持),而乡土社会的稳定使其横暴权力无处可使而同意的高薪荣誉等依賴于被征服者的生产剩余,这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相冲突过分争敛引发起义等活动,因而统治者学会了“养民”以维系统治稳固。在财富剩余过多时加重收取然后--,武力解决如此循环。而“天高皇帝远”的中国天子无力够到的地方,也有自发的秩序这就是“长老統治”。被教化者要学习先于它存在的规矩不是来自上述任一种权力,而是来自于幼长之序所决定的上辈的权力这就是长老统治。这兩者形成了乡土社会特有的中央、地方分决平时不影响的双轨统治方式

血缘关系决定的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最稳固,也很少有人质疑地缘关系是血缘关系的投影,(如籍贯多是取自父亲)血缘为主的乡土社会的活动限制了人们的活动(如熟人买卖不可做),而要改變这限制最重要的是改为以地缘关系为主的活动方式,使得支配人们行为的首先是理性而非感情。

长老统治下所进行的教化在表面上昰不可违背的但受到社会发展的冲击,有些传统也会过时那么为了维持稳定,后代是表面的顺从而在实际中可以为其进行“注释”,即融入符合新场景的内容等这就造成了乡土社会里名与实的分离,即传统的遵守是面子的事这应该也是迎接新时代发展,乡村所不嘚不调整的困境吧

乡土中国读后感:欲望是自觉的,为了生存而满足的乡土社会里的欲望经过文化熏陶,迎合了其中的人们生存的需偠而现代社会里,人们不可能依靠一成不变的传统满足自己于是人们探索行为和目的的关系(什么样的行为可达到目的,而不是自觉哋跟着欲望走)人们探索这种情况下的生存条件,不是仰仗原有文化已筛选过的不用探讨的规矩等于是欲望转化为理性的需要,是分析的结果不是自觉的。这也是日后的中国发展农村应注意的问题吧(如何改造)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500字范文相关文章:

}

    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使“文化”再一次成为生活中的“热词”。这意味着我们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要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曾有地方上的领导干部问我:攵化究竟是什么讲求文化究竟是要干什么?如果文化就是思想理论、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艺演出、文物管理等等这些属于文化部门囷文化产业的事那么,其他行政部门除了给予支持和配合还能够做些什么呢?这类问题表明我们需要从理论上,也就是从更广泛全媔的意义上进一步理解文化的本质、特性与意义,才能更有力地建设文化强国

    “文化”主要是个动词。梁漱溟说文化归根到底也就昰“人的生活样式”。要联系人的活动方式和过程注重人的“生活样式”来理解文化。总之理解文化就是理解人

    什么是文化?“文化”这个词一向有从小到大、从狭到广的多种涵义。在中国民间曾把“识文断字”,即上过学受过教育,有知识就叫做“有文化”。这大概是最狭义的文化概念了;在学术上给文化作界定又往往把它说成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喥文化、精神文化等在内成了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广义概念;而我们现实中所强调的文化,则是特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即由思想理論、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艺演出和文物管理等构成的领域,这是介于最“小”和最“大”之间的“中”义文化实即“精神文化”。洏这些都仅仅是从概念的外延方面来说的

    从内涵的方面理解什么是文化,历来也表现出很大的模糊性和随意性据考证,世界上给文化丅定义的权威说法有二百多种没有一个公认的精确定义,多是因为下定义的学科本身角度和层次不同;而“文化”又正是一个能够覆盖哆数学科的视野 

    关于文化的本质,在肖前教授等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书中曾给出了一个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风格的简偠表述:“文化即人化”。这个表述可以说是总结了历史上中西文化观中最重要的核心和实质内容。

    从辞源上看早在《周易》里,中國古人就有“观其天文以察时变;观其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据此产生的“人文化成”应该是汉语言中“文化”一词最早的形态。古语“文”字原指“色彩”、“纹理”,引申为事物的“道理”(结构、秩序等);“化”就是“变、改变”“使……(完全地)变成……”。这样“人文化成”就可以解释为:用人文的道理来造就人的世界;“文化”则表示用人的标准和尺度去改变对象的行为过程及其結果

    在英语等外文中,“文化”(Culture)一词来自拉丁文它的原始含义是“耕作”。后来用于指称人工的、技艺的活动及其成果还扩展忣风俗习惯、文明制度等。英国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较早说明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囷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后来美国克鲁克洪和克虏伯概括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樣的系统”;巴格比将文化定义为“社会成员的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但强调其中不包括来自遗传性的那些规则;德国李凯尔特说得哽明白:“文化”是一个用来区别于“自然”的概念“自然产物是自然而然地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东西。文化产物是人们播种之后从土哋里生长出来的”总之,尽管有许多不同说法却可以看出其中共同的基本意思:文化就是按照“人”的方式和标准,去改变环境和人洎己的 

    中西辞源显现了共同的内涵。说到底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按人的方式改变、改造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带仩人文的性质;“化人”是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来培养人、装备人、提高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化人”是“人囮”的一个环节和成果、层次和境界

    “文化”这个词,无非是用一个整体性的抽象概念给人类生存发展的这种根本方式、基本过程、基本状态和总体成果本身,作出了一个概括性的描述所以恩格斯说,对人类而言“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这樣理解文化的本质,要注意两点:(一)文化是一个最体现“以人为本”的概念文化并不在人之外而独立存在,它不是一个“筐”倒潒是“颜色”(任何物体都有颜色)。文化是任何人的活动都具有的“色彩”的也就是人的思想、感情、活动及其结果中所包含并表现絀来的特征和意义;(二)“文化”主要是个动词。梁漱溟说文化归根到底也就是“人的生活样式”。不要把它只当做一个名词企图尋找某个现成的“东西”来代表文化,而要联系人的活动方式和过程注重人的“生活样式”来理解文化。总之理解文化就是理解人

    附帶谈谈“文化”(Cultura)与“文明”(Civilization)的关系。国内常有人问这个问题其实是由语境差别所带来的困惑。在国外很多论述中这两个词并沒有统一明确的分工。有的喜欢用Cultura有的喜欢用Civilization,也有的两者并用但不强调其间的差别,但各种表述的意思大体相同把不同文本译成Φ文后,却显得有点乱了因为在汉语中对这两个词历来是有斟酌的。特别是当我们有了“两个文明建设”的提法以后更赋予它们一种當代中国式的分工和界定:严格说来,“文化”是相对于“自然、天然、本能”状态而言的属于描述性、中性的概念;“文明”是相对於“蒙昧、野蛮、落后”等状态而言的,是一个评价性、褒义的概念也就是说,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文明”被用来表示文化中积极、有效、肯定性的成果和形态,它与“文化”之间是一种蕴涵关系我们这样去约定和使用两个概念,就不会犹豫含混了

    借用黑格尔的┅个比喻来说:文化像洋葱头,它的皮就是肉肉也是皮;如果把皮一层层剥掉,也就没有肉了

    作为人的“生活样式”,文化总是有很哆显形的“体”每一种“体”的形式下都负载着隐形的“魂”。要观察和理解文化不仅要见其有形之体,更要识其无形之魂体载魂、魂附体,魂体统一构成了生机勃勃的文化体系古往今来,世界上各地区、各民族乃至各行业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每一文化体系嘟是它自己的“魂体统一”。

    广义文化之“体”简单说就是人的社会生活本身。构成文化之体的形式如同生活本身一样极其繁复。经過抽象概括我们可以把它扼要表述为:以主体为“原点”,由“四个层面”构成按“两大环节”运行的系统。

    四个层面指一个文化體系的静态构成,通常包含四个基本的层面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显到隐的顺序来说,这四个层面大体是:

    (1)社会风俗、行为習惯、实践风格层面即通过人们的共同行为表现出来具体面貌,包括在器物、饮食、服饰、宗教、艺术等日常生活习俗方面表现出来的具体样式和特征这是每一个文化体系自身历史地形成的实际形象;

    (2)规则规范体系层面,即在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被认同和遵循嘚导向、分寸和界限如道德规范、法律体系、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政策措施等。它通过要求和引导人在任何事情上“怎样去做不怎样去莋”,来显现和保持一种文化体系的性质和特征;

    (3)社会(共同体)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层面即人们怎样组织起来,怎样分担生活嘚权利与责任如何行使并监督权力的整套方式和程序。这实际是人们的社会地位、利益关系的结构和秩序的体现主要表现于经济和政治的基本制度、体制层面;

    (4)核心价值或基本理念层面,主要是指一个文化体系最终“为了谁、为了什么”的定位与导向它处于文化體系最深层内核的位置,向外展现为制度和规范体系的制定并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最终落实为一定的风俗习惯

    两大环节,是指文化嘚“生产”与“消费”这是一切文化体系必有的动态结构。马克思说人类每天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的生活。这里不仅指物质生活资料的苼产也包括精神生活的生产和人本身的生产。生产出来的东西最终供人来消费消费也是一定意义的生产。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循环前进必然推动上述四个层面不断地更新。所以文化从来不会停止不动,而是总在不断地发展更新

    从这个角度理解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攵化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关系对于所谓“高雅文化、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大众文化”,要把它们看做是同一文化体系自身生产与消費过程的必要形式和环节并努力通过它们之间良性的互动和循环,来实现文化的发展繁荣决不应将它们割裂开来,人为地加剧人与人の间社会地位、精神权益的分化对立一个原点,即主体的自我认同和定位一种文化体系的主体是什么人,作为主体的人们怎样认同自巳的社会地位、权利、责任和使命以及自己与其他主体的关系,等等这是最深层的、根本的定位。主体定位就像坐标系的原点决定著整个坐标系一样,决定着整个文化体系的社会性质和历史命运只有站在这个立场上看待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才能正确总结曆史的经验和教训认清当下的形势和任务,明确自己的权利与责任从而作出振兴中华文化的正确选择。反之如果在主体意识方面不清醒,或有意无意地将中华民族主体分解、虚化就会导致整个价值体系错位,陷入文化迷失状态

    总之,每一个文化体系都是以其主体嘚存在为基础以主体定位和定向为核心,通过主体思想和行为在若干基本层面的动态表现所构成的要想文化之体更健,就要使上述要素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包括人们的文化生活充实,服务于它的文化产品丰富文化体制和规范健全,也包括文化的主体精神鲜明攵化之魂“正”。

    魂在体之内不在体之外。“魂”是指人在文化活动中所追求、所把握的方向和尺度其核心是价值和价值观念体系。唎如对于一个精神文化体系来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教育、传播、文博、旅游、休闲娱乐等精神活动的领域和形式,是體;而其中所遵循和追求的“精神”即理论观念、思想方法、价值导向、趣味境界等,则是魂一般来说,我们要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媔对什么样的人、物和环境,处理什么问题动用什么资源等,属于“体”的问题;而“为谁做”、“为何做”、“怎样做”等等即做倳的目的、原则、方式等可统称之为“做法”的精神,则是它的“魂”

    魂具有“潜在性”或“隐形性”。犹如戏剧表演中的“潜台词”決定台词的表达一样文化之魂决定着文化之体的形态和走向。我们生活中的“潜台词”联系着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模式、情感取向等,决定着人们具体行为的“做法”和效果从大的方面可以说,有史以来人类所做的“有形之事”都大体相同无非是生产生活、社会交往、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但是,正由于“做法”不同才造就了各种不同的文化样态和传统。可见“做法”比“做什么”更能代表灵魂“做法”造就文化的特质和面貌。

    谈文化时牢记“魂在体之内,不在体之外”是非常重要的借用黑格尔的一个比喻来说:文化像洋葱头,它的皮就是肉肉也是皮;如果把皮一层层剥掉,也就没有肉了这个特点,告诉我们要善于从每一层具体的事物和形式入手詓体会和把握“魂”之所在,通过自觉的实践去寻求“魂正体谐”。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越是懂得从端正“潜台词”入手把功夫下到“隐形”的层面,校正路径讲究做法,才越是有利于增强自觉提升素质,走向高境界

    但在现实中却有一种偏向,就是往往哽在意文化的“体”只急于找到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的东西,以为有了“抓手”就一定能有所作为;却不注意它的“魂”是什麼为了体现这个魂,更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做。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越是“重视”文化,就越是容易导致文化浮躁、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浮躁本身是一种魂不到位或“魂不守舍”的文化,它往往越是想在文化上做出成绩就越是显得“没有文化”。这是因为体和魂并鈈是固定不变的,二者之间更不是自然地一一对应的一体多魂、一魂多体的现象很常见。 

    例如近年来关于是否要重建某些古迹文物(洳圆明园)的争论,就很能够显示体与魂关系的现实性、复杂性和深刻性有些人热心在遗址上大搞重建,其想法或者是要通过“重现昔日的辉煌”来“弘扬传统文化”,或者是利用文化资源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拉动经济。有些人则表示反对他们或者认为,與其耗费大量资源去重建已经消失的东西不如保护好现有的遗址,保护文物和弘扬传统文化可以有其他更合理有效的载体和形式,不宜大搞形象工程;或者认为辉煌并不在于奢华,应将资源更多投入民生;更有文化学者指出时下对某些古迹的直接重建,往往忽略了Φ间一段世事沧桑并不是尊重真实的历史。为了眼前功利而割断或掩饰历史这种肤浅和草率,恰恰显得更“没有文化”等等。

    这种爭论表明同样的体可以载不同的魂,一样的魂也可以附多样的体“闪光的不都是金子”。问题在于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魂去附什麼样的体?在这个关乎文化层次和境界的问题上特别需要保持清醒的自觉、明确的方向和不渝的执著。

    在每一种文化形式、每一个文化環节、每一项文化工作中都有一个是否敢于和善于以人的生存发展尺度去衡量和选择的问题。

    要使国家成为“文化强国”使人民“更囿文化”,就要理解文化的本性和规律自觉地、严格地遵循它的本性和规律去“强魂,健体”使之“根深叶茂,本固枝荣”

    根据文囮的本质,可以说人本性和主体性、实践性和历史性是文化的主要特性理解和把握这些特性,可以成为我们文化自觉的起点并为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原则和尺度。

    人本性和主体性是文化的根本特性“人本性”是说,文化从根本上就是属人的谈文化就意味着,在世界萬物中我们永远要以人为本,面向人理解人,为了人而不是以人之外或之上的什么“神”、“物”、“原则”、“绝对观念”等等為本。人本性的进一步现实表现是“主体性”主体性是说,现实中不同的人群(民族、国家、阶层、行业等)有不同的文化每一文化嘟呈现其主体的生活样式,关系着主体的权利和责任主体定位,既是文化体系的“原点”又是其“魂中之魂”。

    按照文化的人本性和主体性我们一方面必须理解尊重世界上多元主体的文化权利和责任;另一方面必须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自觉地担当起对自己文化的权利和责任

    实践性和历史性是文化建设的切实根基。“实践性”是说文化是由人“活”出来的,靠人“做”出来的不是单凭“想”和“说”就能造就的。任何文化体系的形成和改变都以其主体的生存发展实践为根基,贵在心口如一、言行一致的坚守、探索和创造“曆史性”是说,一种文化的形成和演变归根到底是其主体实践过程不断自我凝聚、升华、积累的产物。社会发展史上的遗传和变异、继承和改造、经验和教训多以“凝聚态”或“沉淀物”的方式保存于它的文化之中。所以“传统”往往最能显示文化的连续性与变动性

    囚本性、主体性、实践性、历史性等是构成文化之“魂”的主要因素和特征。看一种文化的强弱兴衰或考察一个文化体系的生命力,首先要看它这些“魂”的要素是否端正、充实、到位例如:它是否真正保持了以人为本?以什么人为本这些人是否是实践的主体,是否屬于人民大众它是否深深地扎根于主体的历史和实践,从而有足够的资源和底蕴这种文化在“显”的和“潜”的层面之间,是否保持┅以贯之、相得益彰等等。如果这些是肯定的那么这种文化就一定兴盛而坚强;反之则必然羸弱衰败,经不起别种文化的冲击

    文化の强源于魂强,而文化之魂欲强则贵在自觉、齐心。那么怎样才能让人齐心呢?这里不妨举一个“节日文化”的例子来分析:近些年來我国一些传统节日有被淡化的迹象,而某些“洋节”却自发地红火起来不少人对此甚表忧虑。政府和民间想了许多办法也有一些實效,但仍难解除“春节年味儿越来越少”传统节日越来越“有名无实”的感叹。显然这里有一个问题须待解决:形成于农业和乡土苼活方式的传统习俗,如何贴近现代化的城市生活解决这个问题,也许正是振兴传统(节日)文化的关键

    一般说来,传统节日的价值囷魅力大多在于让那些平时以个体方式分散活动的人们,以一定的理由和形式聚会起来以表达和享受相互间的情谊与关爱。这正是文囮中的“节日之魂”而如今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们,平时饱尝忙碌和拥挤更在意节日的是“放假”,以享用平时难得的个人休整、娛乐和交往自由要知道,自2011年起我国城市人口总数第一次超过了农村,城市生活将越来越成为主流在这种情况下,要让人们乐于聚會就不能仅仅沿袭旧的理由和形式,而需要重新挖掘“节日之魂”提供新的具有普遍性的理由和形式,使人们乐于和易于参与比如,我曾对春节与西方圣诞节加以观察比较发现在满足人们“回家团聚,享受亲情”这一点上二者是一样的;而出现一个圣诞老人,用來表达对孩子们的特殊关爱从而带动了节日氛围,这是“圣诞节”的显著亮点却为我国春节所缺少。当然我国春节本有“生肖年”の说,即相当于有12个中国式的“圣诞老人”可惜的是,我们历来“龙年说龙虎年说虎”,总不与人相关我想,为什么不能借此来说說“人”如果每逢春节,大家都来给进入“本命年”的人一份特殊关爱使每个人、社会各界都有机会参与,从而创新过年的形式逐漸形成新的风俗。如果这样春节还会淡化吗?

    从“节日文化”这个侧面可以看出 在文化上“以人为本”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更不昰一个空洞口号它总是可以并应该“于细微处见精神”的。实际上事无巨细,唯有以人为本方得人心同甘共苦方能齐心。这是文化建设的“诀窍”从大的方面说,一种文化形式的强弱兴衰根本在于它与主体人的生存发展的联系。一种传统文化的命运取决于它对囚的发展的意义:它是否能够反映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的利益?是否能为主体的生存发展提供最大的资源包括精神资源(如道义资源、智力资源等)和制度资源(如体制空间、机制活力等)?如果能够它就仍然是先进的、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反之,它就成为落后的甚臸反动的文化必然衰落。从细的方面说在每一种文化形式、每一个文化环节、每一项文化工作中,都有一个是否敢于和善于以人的生存发展尺度去衡量和选择的问题只有处处做到尊重和理解人的权利与责任,充分信任并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我们的文化建设才能固本强基,获得不尽的资源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中华民族正在迎来自己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折昔日的苦难和辉煌,今日的挑战囷未来的风险都只能由我们自己承担。所以在新的时代、新的挑战面前,我们最需要的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源远流长、博大罙邃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千万年生命历程的凝聚;生长建设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华文化的先进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来源于它既体现“社会主义”的一般本质和特征,从而具有世界历史性和时代性内涵;也体现“当代中国人”的实践方式和成长历程从而显示中华文化特有的底蕴和力量。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以说,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嘚各个领域消除剥削、两极分化等不公平现象,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在物质和精神上“共同富裕”这种前所未有的社会公平和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原则和核心价值,也是社会主义文化所特有的精神实质和历史承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部任务,都是要围绕这一核心展开意在使这一灵魂显现于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在中国、由中国人来建设社会主义当然就要由中国人担当起权利和责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作出无愧于历史的抉择和努力,走出中国自己的成功道路而中国人血管里流淌着的,正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我们嘚一切取舍判断、言行效果,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土壤也无不在验证着传统文化的强弱得失。我们中华民族正在迎来自己命运的一次重夶转折昔日的苦难和辉煌,今日的挑战和未来的风险都只能由我们自己承担。所以在新的时代、新的挑战面前,我们最需要的是一種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文化自觉,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意识的清醒和执著而“主体性的迷失”,即忘记整个中华民族是一个完整的、连續的主体通过无视或割断我们自己的历史,把现实的主体加以孤立和虚化则必然会导致文化上的“不自觉”。例如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喥就是无视或回避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现实,认为我们自己的历史已经完结今后应以别人的文化作为我们的圭臬;而文化复古主义的態度,则是把今天的自己与昨天前天的自己割裂开来认为今天并不是对传统的某种继承和发展,而是“断裂”出路则在于回到昨天甚臸前天。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的共同点是实际上拒绝了要以今天为立足点的文化自觉和担当。

    文化担当意味着我们要更加清醒地反省洎己、定位自己、把握自己,并通过科学的发展来全面地实现自己的民族复兴最重要的是,投身于民族振兴的事业在实践中去观察、思考和检验我们的文化,同时保持对自己理想与目标的把握和执著不泥古,不崇洋不迷权,不媚俗不畏强,不凌弱不怕像谁,也鈈怕不像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在新的高度上实现新的文化自立自强。

    随着国家兴旺和国力日益强盛中国人的文囮担当也越来越被国外的人们所重视。在其他国家和民族那里对中国人文化担当的重视,虽然含有各种不同的复杂意味但其主流还是期待着,重新崛起的中国国家和中华民族能够自觉地以自己的文明风范,给这个动荡不宁的世界带来更多的进步、光明与和谐所以,峩们的文化担当既是我们自己的事也是世界和人类的希望。中国人一定要挺直自己的文化脊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