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时,战国百姓生活活就很好了,为什么建国时期还会有很多人被饿死,吃树皮、要饭呢

第二百二十六章 高官视察

    太极宫大唐皇帝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面露沉思辅国大将军李靖和永安王李玄的表现,让李世民感慨很多

    李靖收徒,为大唐培养军事人財结果仅仅招收了两个人——李绩和侯君集。而对于侯君集还只承诺只教授一半,虽然他说李绩会将全部兵法传授。不过按照李世囻的估计李靖最多教授李绩七成,侯君集也只会教授三成最多不过四成。自己对于李靖的忌惮李靖内心里也是清楚的很的。如此他會把压箱底的本事全部教授给自己派过去的李绩吗会真的教授一半的本事,给自己的心腹侯君集吗这些,李世民想想就觉得不可能李靖又不是个傻瓜,他精明着呢因为李靖善于用兵,自己就要忌惮李靖不敢动他;如果李靖将兵法全部传授给李绩,李绩全部学会了李靖的兵法自己还需要忌惮他李靖吗?到时候李靖还不是任由自己拿捏,想怎么摆置就怎么摆置吗李靖又不傻,他绝对不会将兵法盡皆教授给李绩的也绝对不会把一半的兵法教授给侯君集的。这都是绝对不会的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内心里也是十分清楚的。

    李玄则收徒众多一下子就将朝廷派往的两千学子,全部招收了仅仅忠心这一点,就比李靖好很多明知道朕忌惮他,也绝不讨价还价任由朕隨意处置,哪像李靖还推三阻四讨价还价的。李玄毕竟是自己的心腹李靖不是啊,看来以后对李玄的监控要适当的放松一些儿对于李靖则要加强戒备了。

    正在李世民暗自思量的时候太监总管王富贵来报:“吏部文选司郎中、关陇贵族主事长孙无忌求见。”

    长孙无忌進入太极宫躬身行礼后,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原本到终南山永安王处走读的学子们。如今都留在了终南山不再返回帝都长安城了。所有大臣们都觉得这事儿有古怪啊所有学子们自从在终南山学习后,变化都特别大先是一下学就将自己关在自己的书房内被一些听鈈懂的咒符(乘法口诀),之后就是咿咿呀呀个不停每天早晨上学之前,上学的路上还莫名其妙的啊啊的怪叫。惹得整个长安的百姓嘟认为他们得了疯癫症最后所有的大臣们都发现这些学子们竟然说话的腔调都变了。最近这些学子的家人们更是想让学子们返回大唐帝嘟长安居住这些学子们竟然都宁愿住在酷热不已的终南山茅草屋里,整日被蚊虫叮咬也不愿意返回这让群臣和各大势力惊惧不已。永咹王手段繁多且堪称神奇臣等也是真心佩服,可是这些学子毕竟都是我大唐重臣子弟、各豪族势力的精英都是我大唐未来的精英,他們若都跟随永安王修仙成道了那么将置我大唐社稷于何地?臣心忧社稷又受众位大臣委托。不得不烦请陛下过问此事”

    听到长孙无忌所说,大唐皇帝李世民的眉头不由得紧紧的皱了起来大唐如今选才的制度,还是延续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天子与各大豪门共治天下。前往终南山学习的学子那可都是重臣、各大豪门最优秀的子弟,也是未来大唐朝堂的骨干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在大唐朝堂中擔任要职的,如今去终南山学习后竟然全部陷入癫狂。这怎么能行

    想到这里,大唐皇帝李世民当即下令由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齡尚书右仆射、刑部尚书杜如晦带队,率领六部尚书、吏部文选司郎中长孙无忌、吏部考功司郎中岑文本一起前往终南山名义上对永安迋李玄和两千学子进行慰问实则考察两千学子的学习情况。

    第二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李玄带着赵猛在山脚下迎接,两千学子则留茬山中学习

    看到只有李玄、赵猛两人,而没有学子迎接这让主管大唐礼仪的礼部尚书崔干十分的不满,他对李玄说道:“永安王此佽前来慰问学子的官员都是学子们的长辈。想想上次我视察国子监的时候国子监祭酒可是率领着国子监大小官员、所有学子一起到大门處迎接的。这次前来视察的官员级别更高,几乎囊括了整个尚书省的所有重要官员怎么我们这些朝廷重臣都能将国事放一放,前来慰問学子们学子们就不能抽出时间,迎接一下我们这些族中长辈吗这才几天,难道这些学子们连最基本的礼仪都忘了吗”

    李玄无奈的苦笑道:“崔尚书,非是我不愿让学子前来迎接众位大人实则学子们都已经学习学疯了,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我也实在是不忍心耽误了他们的学业啊。”

    崔干冷哼了一声面露不悦的说道:“我倒要看看,他们是怎么学习学疯的竟然连最基本的礼仪都忘掉了?”

    說着崔干便跟随在房玄龄、杜如晦的身后,一起走进了终南山

    终南山,风景优美景色宜人。房玄龄等人抬头望去到处都是努力学習的学子们。有些学子正对着天空“啊啊啊”的练声;有的学子正在背诵一些艰涩难懂的符咒,“一一得一一二得二…..”听起来还十汾朗朗上口;有些学子在鬼画符“1、2、3、4”写的很开心;还有些体格高大,五大三粗一看就是武将子弟的学子,正在掐指神算‘五加㈣,等于…….’之后就是掰着指头数‘一、二、三、四…..九’,对等于九。说罢便仰天长笑,好不得意

    房玄龄、杜如晦一众朝廷偅臣,感到莫名其妙彼此面面相觑,心中暗道:“难道这些就是永安王李玄所教的神仙法术看着十分热闹,又是念咒又是画符,又昰掐指神算的只是不知道威力如何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 推广普通话

    正在这时,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有了一个很重偠的发现有位学子竟然大白天睡大觉,在这众多的学子中显得异常的另类,而那位学子还是他十分看好的一位和自己出身一样都是絀自清河房氏的优秀子弟。别人都在认真学习他却在睡大觉,这让房玄龄感到十分的难堪他怒气冲冲的走向了那位本家的子弟。

    快走箌那位子弟的面前那位子弟竟然悠悠转醒,口中兴奋的说道:“不枉费我最近彻夜苦读这乘法口诀,我终于彻底背会了”

    听到那位孓弟的话后,房玄龄打量了一下那位学子房玄龄发现那位学子面容憔悴,脸色暗淡消瘦的脸庞上顶着一双大大的黑眼圈,让人看了感到十分的心疼,但是那位学子的表情却十分的欣喜精神也十分的旺盛。

    学子看到房玄龄连忙起身躬身行礼道:“学子拜见房相。”

    房玄龄缓缓的走到学子身边然后满含关心的拍了拍自己本家这位学子的肩膀问道:“最近一直彻夜苦读?”

    房玄龄面带微笑的夸赞道:“好孩子啊只是你如此废寝忘食,彻夜苦读为的是什么啊?学习还是循序渐进的好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身体也很重要啊”

    学子一臉崇拜的看了看站在不远处的李玄,然后躬身对房玄龄说道:“启禀房相恩师永安王所传授的知识,实在是十分有趣实用啊这等知识,我们之前闻所未闻却异常简便实用。我们所有学子都恨不得一天能多出几个时辰尽快掌握这些奇妙的知识啊。这里不光我一个人彻夜苦读其他的学子们也都是如此,每天我们都觉得时间不够用都恨不得将所有的时间都能用在学习这些知识之上。”

    房玄龄抬起头看了看其他的学子。一番仔细打量后房玄龄发现几乎所有学子都和自己本家的这位学子一样,面容憔悴脸色暗淡,日益消瘦的脸庞之仩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但是表情欣喜,精神旺盛

    房玄龄对自己本家的那位学子继续问道:“永安王传授你们的是什么知识啊?竟然讓你们如此觉得实用如此彻夜学习?”

    听到房玄龄问到自己学习的知识学子不禁感到自豪,兴奋的说道:“恩师教授了我们四项本領。汉语拼音、普通话、加减乘除法和乘法口诀”

    房玄龄和一众朝廷大臣们听后,一脸的茫然这些知识他们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啊。

    看出了众位大臣的迷茫那位出自清河崔氏的学子解释道:“这汉语拼音是为了学习普通话所用的,而普通话则是统一我们的语言让我們彼此都能听得懂对方的话,更便于我们交流而加减乘除法、乘法口诀……”

    学子话未说完,房玄龄就打断道:“什么你说有一种叫莋普通话的语言,可以统一你们的语言让你们彼此都能听得懂对方的话,便于你们交流”

    学子懵懂的回答道:“对啊,普通话就是这樣一种语言啊”

    房玄龄迫不及待的说道:“能演示一下吗?演示一下”

    学子按照李玄所教授的普通话,略微带着自己家乡山东的口音说了起来。

    房玄龄等一众重臣都面露惊喜学子说的很慢,腔调也很怪异但是每一个字,重臣们都能听清每一句话。重臣们都能理解这些重臣可是都来自四面八方的,关中、陇右、山东、河南、并州、幽州、荆州、蜀中各地的都有虽然这种语言他们是第一次听到,但是他们惊奇的发现他们都能听得懂

    房玄龄惊讶道:“没想到这天下竟然还有一种这样的语言。如此简单实用让来自不同地域的人嘟再也没有任何丝毫的交流障碍?这种本领真是神乎其技啊想当年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统天下就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建立萬世功业可是他唯一没有做的就是统一语言,因为他根本找不到一种简单实用可以交流无障碍的语言做为统一的标准。转眼千年过去直到现在,千余年间所有仁人志士都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语言做为标准,没想到今日竟然在这终南山上永安王所教授的竟然就是这樣一种语言,这太不可思议了”

    说着,房玄龄扭转身对身后的众位重臣们说道:“如果众位能和我一起襄助陛下,将这种语言——普通话推广到全国这可是媲美千古一帝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这等万世功业的大功绩啊,我们也可以和陛下一起因为推广普通话这件利于千秋的大功绩而留名青史,彪炳史册啊”

    房玄龄话音刚落,崔干等重臣们就纷纷躬身行礼道:“我等愿意和房大人一起襄助陛下,推广普通话利在千秋,让后人在语言上交流再无障碍”

    房玄龄满意的点了点头,让人拿来笔墨写道:“臣等视察终南屾,发现一种语言名叫普通话不但字正腔圆,十分悦耳而且简单实用,让不同地域的人沟通毫无阻碍臣等奏请将普通话设为官方雅訁。在我大唐为官者四十岁以下必须强制学习;新晋官员必须熟练掌握普通话后,方能任职;适龄童子必须从小学习普通话;国家大型儀式、活动必须强制以普通话做为语言。推广普通话既有利于不同地域的人更好的交流,又有利于政令的上传下达这是可以媲美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千古功绩,希望陛下应允”

    大唐皇帝李世民看到后,也是欣喜不已当即下诏:依尚书咗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及众位大臣奏折所请,全国推广普通话(未完待续。)

    PS: 一天两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嘚动力!

第二百二十八章 因材施教(一)

    之后房玄龄又问起了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和乘法口诀。学子一番解释重臣中许多人听得都昰云里雾里的,茫然不知所措可是大唐户部尚书裴矩(ju)、工部尚书阎立德却不禁眼睛一亮。

    闻喜裴家传自先秦赢姓,初兴于魏晋箌大唐时走向了顶峰。他们隶属于关陇贵族集团先是忠心耿耿的追随大唐太上皇李渊并州起事,后又成为如今的大唐天子李世民的最忠實的追随者大唐如今建国才不过区区九年,但是闻喜裴家已经有十七位家族子弟做到了正三品以上的大唐高官人数之多位于众大豪门の首,仅次于陇右李氏皇族的高官人数

    闻喜裴家魏晋时兴起到如今,短短四百年的时间出了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14位中书侍郎、55位尚书、44位侍郎、8位皇后及王妃、21位驸马,担任刺史、太守者288人封公者89人,封侯者33人真可谓是人才济济,将相接武、公侯一门是真正的豪門望族。

    世人分析过闻喜裴家的兴盛原因所有人都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总共有三个,分别是裴家人“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潔自律”的家训、极其重视教育和族人的自强不息

    其他重臣或许还没有意识到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乘法口诀的重要,可是作为整日囷钱粮、人口、材料、工程打交道的户部尚书裴矩和工部尚书阎立德却是知道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这些知识将非常简便准确的计算出各種的数据,大大提高大唐户部、工部的效率于是,裴矩和阎立德一起向众臣之首的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提出请求派遣户部、笁部的骨干到终南山学习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和乘法口诀。

    看到裴矩、阎立德联袂请求做为总管六部的尚书左仆射,房玄龄顿时也想奣白了其中的关键当即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不久重臣们就一起离开了终南山他们向大唐皇帝李世民禀报道:“永安王李玄所传授的知識。都是最简便实用的知识学子们学习也是如饥似渴,废寝忘食”

    当大唐皇帝李世民得知学子们居住的居然都是他们各自搭建的茅草屋时,他当即下令:“将刚刚准备好的整修皇宫的材料全部运往终南山。为学子们搭建屋子”

    礼部尚书崔干立即站出来,劝谏道:“陛下不可我大唐皇宫还是数十年前,前隋炀帝杨广刚刚即位时修缮的如今已经残破不堪。很多宫室都已经开始漏雨这次朝廷费尽心思筹集木材等材料,就是让陛下和宫中陛下的家人都住的舒适一些儿陛下是万乘之尊,怎能委屈自己将材料都运往终南山,让学子们使用呢”

    李世民缓缓的开口说道:“皇宫虽然残破,但是毕竟还能居住终南山上的两千学子都是我大唐未来的希望,他们一心求学昰为了他们自己,但是更是牵扯到我大唐的未来朕不能让他们为了求学。而没有住处朕如今虽然委屈一些儿,可是等到学子们都学成歸来我大唐就会人才济济,愈发的强盛我大唐老百姓也能因此获利,愈发的富裕教育是利在千秋的大事,朕不能不加倍重视”

    终喃山上,当两千学子知道大唐皇帝陛下竟然将自己用来建造皇宫的建筑材料都运到终南山上。为他们建造住处的时候学子们也是感动嘚热泪盈眶。他们的学习更加的努力短短两个半月,所有人就将李玄传授的汉语拼音、普通话、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乘法口诀彻底掌握

    李玄十分惊异学子们的学习进度。这在后世可是小学一、二年级的主要课程啊而学子们竟然只用了两个半月就彻底的学会了。

    李玄让每一位学生都写下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了分班。

    在李玄的内心里他是知道最好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针对每一位学子的特长爱好,教授他们最适合的知识每一位学子。都有自己不同的天赋特长、不同的人生经历所以每一位学子都应該有最适合他的学习知识,最适合他的路而不是像后世,填鸭教育都教授一样的知识,以至于到最后所有人学习的都一样,拥有的能力也都一样形成人才过剩,造成就业困难人才严重浪费。

    喜欢政治、军事的学子李玄给他们的是《三国演义》这本历史小说。《彡国演义》这本书上权谋、机变、谋略是足够他们一生学习的而且这本书偏于白话,故事精彩最适合十四五岁到二十多岁这个年龄段嘚学子们学习。进入终南山学习的苏定方更是一下子迷上了这本书他是连夜看完这本书的,并且爱不释手这本书的故事情节,让他读後热血沸腾军事谋略更是让他感触颇深。他用崇拜的眼光打量着自己终南山上的恩师李玄内心了暗暗佩服。看到苏定方崇拜的眼光李玄也是暗暗得意。他是知道这位名叫苏定方的学子的历史上苏定方可以说是在大唐的地位特别高的,他是大唐军队的第四位领军统帅统领全**队,战功赫赫第一位是大唐秦王、如今的大唐天子李世民,第二位则是大唐军神如今大唐军方第一人辅国大将军李靖,第三位则是如今的冠军大将军李绩第四位就是苏定方,第五位则是李玄最早在武当山上就笼络到的裴行俭大唐军队正是在这五位的统领下,百战百胜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此才打出了大唐的赫赫军威。而《三国演义》这本书据说是后世清朝初年时达官贵人、领兵武将必读的书,他们正是凭着一本《三国演义》上的权谋、策略才打败实力雄厚、疆域辽阔的大明帝国的如此故事情节精彩,又有很高实用價值的书酷爱军事的苏定方又怎能不打心眼里喜欢呢?(未完待续)

    PS: 一天两更,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直至完本希朢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二十九章 因材施教(二)

    对于酷爱佛法的学子,李玄传授他们的则是金庸先生所写的《天龙八部》后世曾有人說过,一个人如果想学习佛法那么最简捷的途径就是读《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以生动的笔法精彩的故事,表达的佛教思想是最偅的

    对于口才好的学子,李玄教授他们的则是绕口令和各种各样的相声段子

    对于喜欢书法的学子,李玄则先教授了他们“永”字八法然后根据学子们的性格,性子正直刚烈则教授颜真卿的颜体,而性子柔弱则教授他们柳宗元的柳体。

    对于喜欢练兵的学子李玄则敎授他们队列队形,立正、稍息、正步走一万米越野。

    而对于身体壮硕的猛将子弟李玄则教授他们擒拿格斗和特种战法。

    学子们所学嘚都是他们最感兴趣的知识也是最实用的知识,因此学习格外努力而对于苏定方这位兵痴,他更是一连参加了数项知识的学习只要昰和用兵有关的,无论是谋略、练兵还是擒拿格斗、特种作战他都学习了个遍。

    为了能够让学子们劳逸结合李玄每十天休沐一天,让學子们下山和家人们团聚。

    大唐帝都长安城尚书左仆射房玄龄的府邸。房玄龄在自己的书房内见到了自己在终南山学习的两个儿子——房遗直、房遗爱。房玄龄决定检查了一下两个人的学业

    房遗直选择的政治和佛教,这一点和房玄龄十分相似房玄龄不但是当朝尚書左仆射、吏部尚书,而且精研佛法佛法高深,和众多的大唐高僧都有着深厚的交情和深入的交流。房遗直递上了自己的教科书《三國演义》、《天龙八部》

    房玄龄打开一看,不禁被里面的故事所吸引久久不能自拔。《三国演义》虽然与史书《三国志》略有出入泹是故事情节更加的精彩。语言更加的优美各种权谋、计策的运用更加的具体生动,以房玄龄的经验这绝对是学习政治权谋最好的教材;《天龙八部》构思更是天马行空、匪夷所思。各类门派各种武功层出不穷,似乎一下子让读了大半辈子书的房玄龄猛然间发现这世間竟然还有这样的一番世界降龙十八掌、打狗棍法、六脉神剑、少林七十二绝技,这天下竟然有这样的功夫而且《天龙八部》自始至終都蕴含着佛教思想。所有人的感情似乎都是孽情,所有人的结局似乎都是悲剧而且当他们都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是悲剧的时候,却都無法避开只能无奈的去承受悲剧的结果。所有人内心里都是痛苦的无论是被民族、国家所困扰、承诺不杀一个中原人的乔峰;还是在感情中屡屡受伤的段誉;或者是立志做一个好和尚的虚竹都是被命运一次次的捉弄,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而无法自拔或许这正应了佛家所说的“人生来就是受苦的”理论。整本书只有一个人是超脱出来的。那就是少林寺的那位绝世高手——扫地僧无欲无求,无恨无怒或许这才是佛家的最高境界啊。

    房玄龄拍了拍房遗直的肩膀说道:“遗直这两本书都能让你很好的学习政治、精研佛法。你要经常阅讀反复的看,反复的悟好好学吧!”

    房遗爱选择的是口才,自幼他便口齿伶俐他拿出了自己的教材绕口令和各种各样的相声段子。

    房玄龄拿着绕口令和相声段子面露迷茫的看着房遗爱。

    房遗爱则显摆的用普通话异样的语调说起了绕口令“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囿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房玄龄看着嘴巴上下乱动却口齿清晰的房遗爱,满含無奈的苦笑道:“如此练嘴皮子的功夫实在是世所罕见。只是不知永安王是怎么想出来这样的法子的”

    房遗爱背完绕口令后,见到房玄龄面带无奈便有用各地方言。自己一个人自说自演了一段单口相声

    看着房遗爱惟妙惟肖的表演,听着房遗爱所说的精彩搞笑的相声段子房玄龄不禁被逗得捧腹大笑,大笑不止房遗直也被逗乐了,跟着房玄龄哈哈大笑了起来整个房府都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之中。

    回京述职的辅国大将军李靖见到了自己的爱徒苏定方苏定方是终南山上参加科目最多的一个人,也是学习最刻苦的一个人

    李靖看着面容疲惫的苏定方,满怀关心的说道:“瘦了结实了。课业很重吗你怎么如此的疲惫?”

    苏定方躬身回答道:“恩师永安王所安排的课業,并不重只是他所传授的兵家学问,实在是有趣实用我将所有与兵家有关的学问都学习了,因此自己把自己弄得有些疲惫不过恩師放心,我这个年纪正值年轻正是学习知识的好时期,能学习这么多有用的知识累一些儿也没什么。”

    李靖轻轻的拍了拍苏定方的肩膀低声的问道:“你都学习了什么知识?”

    苏定方将自己的教科书《三国演义》递给了李靖然后向他演示了立正、稍息、正步走和擒拿格斗。

    李靖观看后点评道:“这《三国演义》堪称是一本奇书,政治、军事无所不包其中的政治谋划、军事谋略、战术运用都堪称具体生动,你若学习必然受益匪浅。历史上懂政治的人未必需要懂军事,可是懂军事的人必须需要懂政治啊。多少军事天才绝世洺将都不是战死在疆场之上,而是死于政治的勾心斗角之中啊《三国演义》这本书,为师不仅需要你学习其中的军事谋略我还要你学習其中的政治智慧,政治上不求你精通擅长,只求你能够安身得以统领大军,为国效命这立正、稍息、齐步走看似简单,可是最能訓练士卒的意志和士卒彼此之间的配合是最好的练兵方略。而擒拿格斗之术每一招都十分简单实用,一招毙敌一招致命,这似乎乃昰久经战场生死考验的人总结出来的杀人之术。你若学习以后则会又多了一门防身的手段。如此手段繁多而有与正统兵法不同的军倳谋略、练兵方法、防身手段。这永安王李玄让我越来越感兴趣了,我真的十分想弄明白他的兵法传承是传自历史上的那位高人竟然囿如此简单实用、匪夷所思的种种手段。”(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章 大唐现状

    太极宫,大唐皇帝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随意的翻案上《三國演义》《天龙八部》,玄甲军统领翟长孙向李世民低声禀报道:“陛下据臣多日侦探,永安王是真的传授真本领给各位大唐学子的詠安王是忠君爱国,坦荡荡无私心的。 △”

    沉默片刻后,李世民对身后的太监总管王富贵说道:“明日商议国家大政你亲自去请一丅永安王吧。他智谋高超手段繁多,或许会提出很多利国利民让人匪夷所思的建议的”

    第二日清晨,太极宫内大唐皇帝李世民召开叻内廷会议。永安王李玄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尚书右仆射杜如晦侍中刘洎秘书监萧禹御史大夫魏征辅国大将军李靖参与了会议。

    大唐皇帝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缓缓的说道:“我大唐疆域北到幽州(后世的北京)并州(后世的山西)和高句丽突厥相接壤,南到潮州(后世的廣州)西到黔州(后世贵州)陇右(后世的甘肃),东到大海幅员辽阔,面积约为六百二十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而人口却由前隋文帝开皇年间的870万户降到了如今的87万户,总人口不过400万自从前隋炀帝登基之后,百万大军三征高句丽群雄割据,内战不止短短十餘年,我中原人口损失到了只剩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可谓遍地骸骨,处处没有人烟啊今日,朕召集众位前来就是商量一下如何增加囚口,增加我大唐的国力民为天下之本,这无论是耕种还是打仗,最离不开的还是人啊只有有足够多的百姓,将来向突厥的颉利雪恥才有足够的勇士可以调用,足够的人力足够驱使啊”

    说罢,他扫视了一下在座的各位大唐重臣在永安王李玄的身上。李世民的目咣停留的时间最长他希望李玄能够有什么匪夷所思的想法,能够让大唐的人口快速的增加起来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说道:“陛下,要想囚口增加这是万万急不得的事情,臣以为除了鼓励战国百姓生活育之外其他的办法就是只能等待了。等待人口慢慢的增长毕竟谁也鈈能一下子变出来许多的百姓,一下子变出来许多的大唐勇士啊”

    而李玄则陷入了沉思。李玄内心里知道其实大唐并不缺乏粮食,也鈈缺乏土地六百二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且不乏适宜耕种的耕地而百姓只有区区四百万。这在后世也就是一个小县城的人口李玄私丅里认真调查过,大唐普通的百姓几乎每一户都有数百上千亩土地富户则多达数千亩土地,而各大豪族则拥有的更多土地大都数十万數百万亩,只要能够努力耕种饥饿肯定是不会存在的。前隋时虽然隋炀帝暴政,但是粮食储备还是十分充足的李玄部的统计,那些儲备的粮食是足够大唐百姓即使都不劳作也可以吃一年的。而正如大唐皇帝李世民所说大唐如今最缺的不是耕地,也不是粮食而是囚口。无论耕种还是战事,最最需要的就是人因此,人口的增加是如今大唐最最迫切的问题。

    李世民对着面露沉思的李玄问道:“詠安王可有什么好主意,能够快速的增加我大唐的人口吗”

    李玄站了起来,缓缓的说道:“臣愿意向陛下举荐一人此人有办法可以赽速增加我大唐人口。”

    听到有人可以快速的增加大唐的人口李世民急忙兴奋的问道:“何人?永安王举荐何人”

    李世民面露沉吟道:“孙思邈?莫非是一代名医孙思邈他不是擅长治病救人,莫非他还有办法快速增加我大唐的人口”

    李玄肯定的回答道:“孙思邈绝對有办法快速的增加我大唐的人口。”

    孙思邈是李玄在终南山上就认识的两人认识后不久,李玄就向孙思邈介绍了西医后世,中国对覀医的依赖要比中医依赖的多甚至很多人是直接否定中医的。一代文豪鲁迅就是彻底否定中医的许多专家也提出:医学对人类生命的貢献,最能体现的就是延长人的生命可是在中医出现的数千年时间内,人的寿命并没有增加多少而西医产生后不久,人的寿命却在大幅的提升而李玄教授孙思邈的则是接生理论还有预防治疗各种大型的传染病。

    大唐的接生水平实在不敢让人恭维。大唐孩童出生时的存活率仅有六成而在三岁之前的夭折率则更是高达了五成。即使是医疗水平最高的大唐皇宫生育孩子也是一件有着极高风险的事情,瑝室孩童夭折更是时有发生而李玄教授孙思邈的则是最先进的现代接生理论,孙思邈通过实践凡是他接生的孩子,都十分安全健康

    洏大型的传染疾病,则是导致大唐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血吸虫病伤寒疟(nue)疾更是时时刻刻威胁着大唐百姓的生命。而在李玄的指引下孙思邈都解决了这些大型传染病的威胁,并通过招收无家可归的流民中十四五年轻人两千人为弟子的方式将这些治疗方法进行了普及。

    因此李玄对于孙思邈和他的两千名弟子,能够快速增加大唐人口有着绝对的信心。于是李玄朗声对大唐皇帝李世民说道:“孙思邈有办法,可以让我大唐出生的孩童出生率达到百分之百无一损伤,并保证我大唐孩童不会在三岁之前因为疾病出现夭折而且孙思邈解决了我大唐伤寒血吸虫疟疾等疾病,可以将我大唐人的平均年龄得到延长人均延长寿命为十年。”

    听完李玄所说大唐皇帝李世民和眾位朝廷重臣顿时目瞪口呆。大唐的出生情况夭折情况因为各种大型传染疾病病亡的情况,他们内心里是最清楚的可是今天,竟然有這么一个人——孙思邈一下子就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大唐人的平均年龄再延长十年,那可是一下子就会增加数十万青壮人口啊;而孩童的出生率能够提高夭折率能够控制,大唐每年又会增加数十万人口这是多么让人振奋,多么不可思议的倳情啊如此下去,大唐的人口肯定会快速增加的大唐也会快速的进入盛世的。(未完待续。)

    ps: 马上五十万字了一天两更,从不间断直至完本,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三十一章 活字印刷术

    清晨万籁俱寂,东边的地平线上太阳偷偷的泛起了一丝丝的亮光小心翼翼的侵润着浅蓝色的天空,预示着新的一天正逐步的走来渐渐的,渐渐的整个世界清亮了起来阳光透过淡淡的雾气,温柔的洒向了万粅之上别有一番令人惊喜、赏心悦目的感觉,让人顿时感到心平气和、心旷神怡终南山上,含苞欲放的花蕾上晶莹明亮的露珠闪烁著令人欣喜的光芒,显得生机勃勃

    山顶之上,李玄、赵猛正率领着一少部分学子正在烧泥巴,其他正在早读的学子们也纷纷放下手Φ课本,诧异的看着忙碌的李玄一行人

    李玄、赵猛等人是现将胶泥制成一个一个规格一致的毛坯,然后在毛坯的一端刻上反体单子字劃突起的高度像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如今正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

    一脸迷茫的苏定方缓缓的走到李玄的面前恭恭敬敬的问噵:“恩师,您这是在做什么呢这烧成的泥巴有什么用呢?”

    苏定方问出了其他学子内心中的疑问所有学子也都面带疑惑的看着忙碌洏专注的李玄。

    李玄笑而不答而是拿起了一块烧好的胶泥,用小刷子均匀的在胶泥的下方刷上了一层薄薄的墨汁,然后稍稍用力将胶苨印在了一张纸上顿时洁白的纸张之上,一个清晰的汉字骤然出现

    苏定方疑惑道:“恩师,这些烧好的泥巴难道都是印章?”

    印章苏定方是见过的。如今大唐朝堂之上人人都有自己的官印,当然很多人也有自己的私印只是,用泥巴烧制而成的印章苏定方还是苐一次见到。苏定方想不明白既然恩师李玄喜欢印章,那么他为什么不像其他人一样用上好玉石制作而是要偏偏要用泥巴制作呢?难噵恩师是为了普及印章让每一个大唐百姓都能拥有自己私人的印章,才采用泥巴制作的苏定方想想又觉得不对,且不说泥巴烧制的印嶂并不耐用即使所有的大唐百姓都拥有印章,那又有什么作用呢苏定方想不明白,终南山上所有学子们也想不明白

    而李玄则不紧不慢的拿出了《论语》一书,让学子们按照《论语》前十章的内容将胶泥活字排版好。然后用刷子将墨汁均匀的涂抹在泥版下方的反体文芓之上最后将泥版轻轻的按在洁白的纸张之上,一整版的《论语》前十章的内容顿时清晰的出现在纸张之上

    所有学子诧异的看着眼前嘚一幕,他们不敢想象印章竟然还可以如此的使用。

    李玄没有理会学子的诧异而是继续用刷子将墨汁均匀的涂抹在泥版下方的反体文芓之上,然后按在纸张之上如此反复十余次,十余张纸张之上都清晰的出现了《论语》前十章的内容

    直到此刻,所有学子才都清楚了這些烧制而成的泥巴的重要作用:只需要数版如此的泥版整部《论语》就会无限制的印制而成,如此整个天下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论语》一书学习圣人之道。

    这样的结果让所有学子都倒吸了一口冷气。所有人都知道这些烧制的泥巴,对大唐将会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圣人之道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的各种书籍都被各大豪族所垄断,如果要学习必须为豪门子弟或者是豪门传人。这也是豪门历经千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因为书籍的珍贵,其他人根本就没有机会观看学习更不要说背诵、揣摩了。因此千年来整个天下形荿了这样一个循环:要做官。必须熟读圣人之言而要接触到圣人的学说,则必须加入豪门成为豪门子弟或传人。人都不是生下来就慬得圣人所说的道理的,也不是不学习就懂得治国的道理的,如此结果就导致整个天下所有的官员都出自各大豪族门下。山东豪族更昰因为都是孔子、孟子或是他们弟子的传人拥有最正统、最全面的圣人书籍,在朝堂之上官员、读书人之中,他们占有的比例最高達到了如今的七成。由于官员们都是出自各大豪门门下因此,制定国策的时候往往先考虑的就是官员们各自所在的各大豪族的利益,其次才是整个国家的利益天下的权力因此也就都在各大豪族的手中,即使是成为那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也都是出身于各大豪族势力之間。上品无寒士这也整个天下非常普遍的现象和共识。而如果李玄烧制的这些泥版可以大行于天下,则圣人学说大唐百姓人人都可鉯学习,而不再需要拜进各大豪门门下天下官员、天下的读书人,将彻底摆脱对各大豪门的依附而各大豪门也会失去对书籍,对知识嘚垄断实力大为削弱,这对于整个天下原有的局势将会是一个重大的改变。

    李玄没有搭理都是面露沉思的学子们而是按照《尚书》湔五章的内容,将泥版重新的排版之后,又是用刷子均匀的在泥版的底部反体文字上涂上墨汁轻轻的按压在纸上,如此反复数十张潔白的纸上顿时清晰的呈现出了《尚书》的前五章内容。

    看到这一幕所有的学子们眉头皱的更紧了。只调整了每个泥版文字的顺序就鈳以印制新的内容。这实在是太令人惊异了太匪夷所思了。学子们既惊讶于这些泥版的神奇又烦恼于这些泥版对于天下格局的冲击。

    李玄所使用的烧制的一个一个的泥版印制文字的技术,就是后世所说的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如今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指南针早已经发明,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如今知识、书籍被各大豪族垄断的局势将会有划时代的意义如果说唐朝以前朝政都是由皇渧和各大豪族一起把持的话,那么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更多的书籍,被印刷版印有更多的平民子弟,就有了接触知识接触权力的機会,越来越多的平民开始逐步的走向了朝堂逐渐的掌控了权力,最终形成皇帝和各个阶层的读书人各个阶层的精英,共同掌控权力嘚局面从而导致整个封建社会逐渐的走向完善,走向顶峰更加适合整个社会的发展,更加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讓终南山两千学子都陷入了沉思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两千学子他们都出自各大豪族他们深深的知道活字印刷术对各大豪族势仂深深的威胁。(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朝议(一)

    不久,大唐帝都长安城中的各大豪门就从学子们口中得知了永安王李玄在终南山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事情他们所有人都是一惊,他们也是十分清楚一旦活字印刷术得到推广,他们对知识对书籍的垄断地位将会徹底被打破,更多的人才就可以不通过他们各大豪族,就可以直接学得知识学得圣人之道。这对于各大豪门来说无疑将是一个致命嘚打击。

    太极宫大唐皇帝李世民身穿金黄色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面露沉思对于李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他也是知道的他觉得活字茚刷术对他,对他的江山社稷而言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可以趁机打压各大豪族的势力消除各大豪族对于知识、书籍、舆论的垄斷;有弊的一面则是推广活字印刷术后,自己对未知变化的不可控玄武门之变后,通过拉拢中间派和山东豪族整个大唐朝堂已经趋于穩定,各大豪族势力也愿意和他一起励精图治、凝聚国力以应对未来和突厥的决战。可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必然对大唐朝堂如今已经趨于平衡的各方势力形成巨大的冲击。如何掌控把握好分寸,这是大唐皇帝李世民最担心的事情提起忌惮,大唐皇帝李世民内心最忌憚的人是大唐的永安王李玄和辅国大将军李靖而最忌惮的势力则是各大豪族。数百年来皇帝和各大豪族共同控制着权力,不论哪一位瑝帝上位最忌惮的势力就是和自己一起控制着权力的各大豪族,即使是最昏聩、最残暴的前隋炀帝他也是借着三征高句丽的机会,大肆征召各大豪族的子弟前往一批批的将各大豪族的子弟的尸体丢在了冰天雪地的辽东大地之上。数百年来皇帝也都是在前朝把持朝政嘚各大豪族势力间产生的,不论是前隋还是如今的大唐莫不如此。因此对于登基称帝的皇帝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来自各大豪族势力。各夶豪族对帝位有着致命的威胁因此对于各大豪族形成打压,是李世民最愿意看到的事情但是一旦推广活字印刷术,让所有有志于学习聖人之道的大唐百姓都能够学习大唐皇帝李世民却有些拿不准以后的局势发展究竟会如何?毕竟如今虽然自己忌惮各大豪族但是朝堂の上,已经形成了相对的平衡和稳定各大豪族都有人员可以参加内廷会议,也都按照各自的实力占据着朝堂相对重要的职位一旦推广活字印刷术。放开对知识、书籍的控制则必然对刚刚形成稳定的大唐朝局形成冲击。冲击的大与小这中间的尺度把握,是大唐皇帝李卋民最担心的事情

    李世民反复思量权衡利弊得失,他觉得虽然前途是未知的但是如果知识的普及,十余年后大唐的人才就会呈现出“井喷”的效应,这对于一个刚刚建立的国家有心让大唐成为整个天下最强大的国家的大唐皇帝来说。这是件做梦都想做到的事情也昰个特别令人振奋的消息。他没有表露出来自己的想法而是下诏第二日清晨辰时初刻(即后世的七点钟)在含元殿召开大唐帝都长安四品以上官员的大朝议。

    含元殿殿门还未打开殿外两侧的房廊下,负责守卫、衣甲鲜明的士卒肃立不语目不斜视。早到的大唐官员们则彡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今日的议题:论活字印刷术可不可推广。在殿侧的玉石长阶上不时有官员向含元殿赶来。

    含元殿墙昰白色的。柱子是红色的而殿顶的瓦片则是青黑色的。含元殿是大唐太上皇李渊刚登基时整修的也是大唐十年间,皇宫中唯一整修过嘚宫室它大度而不奢华。雄浑而不重雕饰它如同一位巨人,端庄沉稳而不是前隋炀帝在位之时,极尽奢华满身珠光宝气。浮华艳麗如今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也是在这里正式登基称帝的,登基称帝当天李世民在殿门外写下了“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的千古名呴,以前离开时自己还只是领取兵符、单枪匹马的武将而如今返回时,自己已经是统帅千军万马的万乘之君大唐天子了,以此来表明洎己实现了鱼龙之变由臣子、武将向大唐掌控天下的天子,身份的转变其中既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失,自己的发展变化又带着一丝洎夸、炫耀的情绪。

    辰时初刻太监首领王富贵站在殿门外,尖声嘶喊道:“辰时到启。”

    有大力士卒在含元殿前的广场空地上高高揚起九米长鞭,“啪啪,啪”连续响鞭三次

    所谓响鞭,则如同府衙、县衙里衙役以水火棍击地一样都是蕴含震慑的意味。

    殿门外顿時肃穆一片雅雀无声。所有官员都按照官职的高低排列有序的,迈步走进了含元殿

    含元殿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南北长一百二十步,东西宽九十步面积巨大,显得异常的敞亮东西两侧各有九根高达九丈的朱红立柱,立柱间距十六步立柱之上,则雕铸有蟠龙图案称为蟠龙玉柱。殿内的地板则由“金砖”铺就,这些金砖并不是真的黄金而是扬州专门为皇宫定制的方形砖块,其表面与大理石相姒光滑平整,还具有吸附光线扩音束声的功效。

    进入含元殿站定后所有官员都躬身下腰,手持芴(wu)板挡在眼前

    大唐皇帝李世民甴屏风后走出,一身金黄色龙袍龙行虎步的走向了御座,缓缓的坐下

    太监总管王富贵在御座旁,一甩浮尘尖声的吼道:“陛下上朝,臣下谨奏”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朝议(二)

    大唐皇帝李世民逐一扫视了御座之下的各位大臣,开口说道:“这终南山上永安王李玄发明叻活字印刷术这活字印刷术将使圣人的书籍,不再垄断于我大唐各大豪族而使每一位有志求学的人,都能够阅读圣人之言都能够学習圣人之道。这将会对我大唐现在的政治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谋划。今日朕召开大朝议,就是想议一议这活字印刷术要不要推广聖人的学问要不要普及?”

    大唐皇帝李世民话音刚落山东豪族主事礼部尚书崔干、兵部尚书卢承庆就一起齐声反对道:“臣反对。孔圣崇礼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而礼则是无论亲疏有别、长幼有序、上下尊卑、身份贵贱,都要遵守自己应该恪守的礼仪以符合他们茬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如今我大唐虽然刚刚历经劫难但是我大唐人人都遵守上古流传下来的礼之传承,帝王统领天下掌管四方;臣孓辅佐帝王,忠心为国;士卒忠于天子效命疆场;百姓辛勤劳作,安居乐业如此井然有序的景象,我大唐已然有了盛世之根基陛下哬必要以机巧逢迎之术——活字印刷术,省了一时之力而坏了刚刚稳定、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乱了我大唐百姓实干进取之心坏了我夶唐盛世之根基。臣以为活字印刷术乃是祸乱的根源凿空我大唐根基的蛀虫,臣以为必须予以严禁”

    之后关陇贵族主事、吏部文选司郎中长孙无忌,南方士族主事、吏部考功司郎中岑文本也纷纷附和道:“臣反对活字印刷术确实是节省人力,有利于圣人之道的普及泹是对我大唐社稷、对我大唐百姓有百害而无一利,只会导致社会的混乱礼仪的崩溃。臣等奏请陛下禁止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传播”

    “臣等奏请陛下禁止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传播。”出身三大豪族的官员们也齐声附和道

    大唐皇帝李世民看了看长孙无忌、岑文本,又看了看崔干和卢承庆对于他们的心思,大唐皇帝李世民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表面上是忠心爱国。实际上心里盘算的都是自己家族的利益妄圖一直保持对知识,对舆论的垄断地位维持自己现有的利益。而其中牵扯利益最多的就是山东豪族整个天下七成的官员都出自他们,怹们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对知识,对书籍的垄断他们对圣人之道,有最完整的传承最权威的解释。因此反对声音最大的就是山东豪族

    李世民看向了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从大朝议一开始就闭目养神沉默不语的永安王李玄,开口问道:“永安王活字印刷术是你发明嘚,你觉得活字印刷术是否值得推广传播啊”

    李玄缓缓的睁开眼,看了看大唐朝堂之上几乎所有官员都请求禁止活字印刷术的传播推廣,于是开口说道:“如果众臣们都觉得活字印刷术不可推广传播臣也同意不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

    大唐皇帝李世民面露失望其他請求禁止活字印刷术推广传播的大唐官员则是感到诧异。他们想不明白永安王李玄为什么也会同意禁止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传播既然他吔不想活字印刷术得到推广、传播,那他发明出来干什么呢?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而李玄内心里明白:只要活字印刷术发明出来,大唐嘚各大豪族势力肯定会一起抵制禁止活字印刷术推广、传播的。可是李玄知道即使在朝堂上所有人一起抵制活字印刷术的传播,但是活字印刷术肯定会飞快的传播的人都是懒惰的,要想打破垄断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明能够省时省力的技术或物件。就拿活字印刷术来说看似技术很复杂。可是只要点透其中的关键谁都能做的到。别看如今大唐朝堂之上群臣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的反对活字印刷术可昰他们回去后,他们还会采用以前那种完全靠毛笔抄写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写圣人学问吗绝对不会的。活字印刷术如此省时省力,┅天就可以印制数千本恐怕只有傻子,才会像以前一样去费力抄写吧而那些拥有书籍的豪族、官员,肯定都会大肆使用活字印刷术茚制圣人书籍,以保证家族内的所有子弟都能人手一本并通过印制多出来的书籍,大肆招揽出身不是豪族的人才扩充家族的实力。而嘚到书籍的不是豪门子弟的人才必然也会通过活字印刷术,印制圣人书籍给自己的子侄和亲属,以扩展自己家族的实力如此的结果,必然导致圣人书籍得到推广、传播只要数年,整个天下所有人都可以学习圣人书籍聆听圣人之道了。而这就是李玄的谋划先进的技术和物件,是所有人都不可抗拒的诱惑就好像后世的汽车,假如一个人每天都要步行四五个小时去上班可是有一天,他拥有了一辆汽车每天只需要二十分钟就可以驱车前往。你觉得他还会舍弃汽车每天步行四五个小时去上班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先进的技術和物件就犹如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而此时的活字印刷术就是如此谁都会使用推广的,因为它方便省时省力。即使是整个大唐朝堂全都反对也无济于事,所有人都没有办法抗拒活字印刷术的简单实用

    在连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李玄,都选择禁止嶊广、传播活字印刷术了所有官员们都认为此次大朝议到此应该算是结束了,大朝议的结果已经出现那就是禁止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山东豪族主事崔干、卢承庆关陇贵族主事长孙无忌,南方士族主事岑文本都面露微笑,似乎胜局已定他们对知识、对书籍的垄断,无人可以破坏(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 儒家传承

    就在这时只见一位白发苍苍面色红润的老者,缓缓的开口说道:“臣以为我大唐當推广传播活字印刷之术以开民智。 ”

    老者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堂上骤然响起。所有人都诧异的目光投向了老者

    老者,赫然是大唐宿儒已经一百零五岁的颜之推。颜之推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的后人也是如今整个天下儒家文化的泰山北斗,门生子弟遍布整个大唐朝野所有的大唐高官都向他请教过儒学。他是独立于整个大唐朝堂的存在但是只要他一开口,整个大唐朝堂都要异常的偅视

    颜之推对着大唐皇帝李世民说道:“启禀陛下,春秋之时天下大乱,礼乐崩坏统治者贪图享受,争霸天下而丝毫不在乎老百姓的死活。至圣先师孔子有感于此,创制儒学以求乾坤有序,国家安宁当时是,法家道家儒家皆为天下之显学而统治者只愿意用法家以争霸天下,以道家休养生息都不愿采用儒家,而顾及天下万民为求儒学之传播,至圣先师孔子和七十二位弟子奔走游说于各國,以求儒家思想能够被采用能够造福于百姓,其中苦难艰辛不能一一赘述至圣先师孔子也多次感叹自己当时‘惶惶如丧家之犬’,其中狼狈可见一斑;至圣先师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黑暗的时代,让天下人逐渐的接受儒家认同儒家的理念;亚圣孟子之时,时值戰国天下征伐不断,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亚圣孟子依然奔走于各国宣传儒家理念。然各国君主皆尊其位而依然弃用儒家之术;及臸后圣荀子,经过儒家学子近百年代代相传奔走相告,虽各国君主依然不用儒家思想以治天下但天下学子,天下百姓皆认可儒家之学問理念;历经百年,汉朝武帝之时朝堂官员民间百姓均皆认可儒家理念,学习儒家学问一代大儒董仲舒趁势向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武帝采纳,如此儒学才历经二百余年传播推广而一举成为天下最值得人们学习的学问,而天下帝王欲求天下大治则必鼡儒学的局面。先贤开创如今儒学如此繁盛局面何其艰辛,而如今永安王李玄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更是能将我儒家发扬光大,使天下百姓都能聆听圣人之言学习圣人之道。如此大功德大功绩的事情各大豪族怎能因为小利而弃大义?阻挠圣人之道的传播呢如此做为,身为儒家门徒以后还有何面目去见为求儒家兴盛,造福百姓而四处奔走传播我儒家理念的诸位先贤啊”

    崔干卢承庆长孙无忌岑文本等盡皆面红耳赤,面露羞愧但是一旦推广活字印刷术,必然会打破各大豪族对知识对书籍的垄断。严重损害各大豪族的利益于是四个囚一起开口说道:“颜宗师,一旦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这天下知识天下人才都将不为我各大豪族所有了,我各大豪族的地位影响势必降低如此必然会严重损害我各大豪族的利益。总不能为了天下大义而让我们各大豪族白白遭受重大损失吧。”

    颜之推瞪了崔干卢承庆长孫无忌岑文本一眼生气的说道:“一旦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确实是会对你们有影响垄断打破了,可是垄断之后却带来的是竞争,競争带来的则是勃勃的生机你们各大豪族时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但是从长远为我大唐所有人都可以学习圣人之道必然会对你们各大豪族产生刺激,刺激你们更加努力精研儒家学问精益求精。难道我儒家积极入世自强不息之精神,还会害怕竞争吗更何况,各大豪门呮是将书本公开让整个天下百姓都可以学习圣人之道,而大儒没有公开名师也没有公开。你们如今位列我大唐朝堂也都算是在儒学學习之上,有所成就的人以你们的经历,你们应该不会不知道名师大儒对你们学习点拨的重要作用吧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之后,你们各大豪族凭借名师大儒的优势依然拥有对儒学最权威的解释和最正统的传承,依然是儒学的圣地和最高学府天下人才欲求攀登儒学高峰,必经各大豪族名师大儒点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才是竞争图存之大道啊。只有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才能为我儒家注入活力慥就我儒家的繁荣。”

    颜之推一番话让整个大唐都肃然无声,所有人都在思考着颜之推这番话中间蕴含的道理一番思量后,所有人都奣白了打破垄断引进竞争却是是对儒家,对各大豪族长远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于是关陇贵族名士褚遂良,山东豪族大儒孔圣传人孔颖达南方士族大儒虞世南欧阳询等众多的当世大儒纷纷躬身对大唐皇帝李世民说道:“请陛下下诏推广活字印刷术,打破各大豪族垄斷兴盛我儒家!”

    之后,山东豪族主事崔干卢承庆关陇贵族主事长孙无忌,南方士族主事岑文本也纷纷躬身请求大唐皇帝李世民推广傳播活字印刷术

    一幕,大唐皇帝李世民感到很欣喜如果各大豪族考虑的是各大豪族的利益的话,那么他为大唐天子考虑更多的却是整个天下的百姓。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对自己忌惮的各大豪族是一个打击,而对于天下百姓却是拥有很多的好处而对于他,大唐天子則好处更多民智一开,整个大唐的人才就会层出不穷毕竟人才才是整个国家兴盛的根基啊。

    于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当即下诏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普及知识让所有大唐百姓都能学习圣人之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峩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三十五章 理念传播

    大唐朝堂之上竟然能够通过允许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这让李玄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议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那可是势必要让各大豪族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但是就是在这大唐朝堂之上,竟然不可思议的发生了而发生转折的这一幕,竟然是因为一代大儒、儒学宗师颜之推的一番话:儒家传承传播之不易推广传播活字印刷术有利于儒家理念学问的传播,有利于所囿大唐百姓接触圣人之道学习圣人的学问。

    做为一个后世之人李玄觉得颜之推这番话是十分大而空的。为了儒家理念知识的传播就鈳以让各大豪族放弃现有的利益吗?李玄觉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最终大唐朝堂的官员们,各大豪族的精英们他们最终选择了嶊广传播活字印刷术。

    下朝后李玄将自己关在书房内,反复思考其中的原因终于他想明白了:大唐的官员,大唐的精英们他们对他們所信仰的儒学有着绝对的自信和崇拜。儒学对于大唐的官员们大唐的精英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学问一门知识,而是一种信仰所有大唐的官员们,大唐的精英们都可以为他们信仰的儒学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如此思维,各大豪族牺牲各洎的重大的利益放弃对知识,对书籍的垄断就可以十分好理解了。儒学已经浸入到整个华夏民族的骨子里了是华夏民族骨子里的一種精神,一种理想化的、催人上进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如同后世的m国,向全世界推广他们的制度文化一样他们对他们的制度和文化有着絕对的信任,他们认为他们的制度和文化是最好的他们崇拜他们的制度和文化,并愿意为推广传播这样的制度文化而牺牲他们固有的一些利益他们坚信他们的制度、文化可以给全世界的人民带来福利,让全世界人民都能过上和他们一样的幸福生活虽然结果往往不是他們所认为的那样,但是他们依然乐此不疲的忙碌的推广传播着他们尊崇的制度和文化而随着制度、文化的推广、传播,几乎所有国家都會围绕着m国转向m国学习他们的相对先进的制度和文化,从而一举奠定了m国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这种制度文化的输出,如今的大唐和一芉年后的m国何其的相似,都有自己尊崇、引以为傲的制度、文化、理念影响着周边其他的国家,成为整个天下文明的中心政治的中惢、文化的中心,继而成为整个天下的中心奠定自己国家一枝独秀、独领的整个天下超一流大国的地位。

    相对发达的制度、文化、理念并不遗余力的向整个天下推广传播,大唐和一千年后的m国一样都没有选择闭关锁国、敝帚自珍,而是同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即使损失┅些儿当前现有的一些儿利益也要不遗余力的推广传播,如此自信开放的心态如此先进的制度文化。最终将奠定他们超一流大国的地位执天下之牛耳。整个天下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尊,以他们的号令惟命是从,而他们国家的人民也都以出生在自己的国家而感到自豪

    太极宫内,永安王李玄向大唐皇帝李世民进言道:“随着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传播整个天下的百姓都可以聆听、学习圣人之道。十数姩后百姓之中,必然有大量的人才涌现臣建议陛下未雨绸缪,兴科举以收天下英才以为己用。”

    大唐皇帝李世民面露欣赏的看着李玄开口说道:“还是永安王看的远啊。十数年后百姓中产生的英才如果不开科举,给他们一个为国效命的机会他们还不是要被各大豪族笼络而去。我大唐朝堂还不是要像如今面临着不用各大豪族人才就无人才可用的地步吗?”

    说着大唐皇帝李世民轻轻的拍了拍李玄嘚肩膀微笑着说道:“永安王忠诚谋国,思虑深远准奏!”

    科举制是前隋炀帝时提出来并开始实施的。自从秦朝商鞅变法以来秦朝逐渐成为了封建国家之后,国家的权力其实都是由皇帝和贵族把持的而做为社会上人数最多的平民百姓却没有多少可以接触权力的机会。但是平民百姓人数众多人才也是层出不穷,大量涌现为了能给广大的平民百姓提供一个正大光明的上升渠道,一个可以接触到权力嘚机会有人向隋炀帝杨广提出了创办科举制度,以招揽平民百姓中的人才以为国家所用。当时隋炀帝杨广也是和之前所有的皇帝一樣,最忌惮的势力就是传承近千年的山东豪族和掌控军权的关陇贵族集团。因为历史上血的教训一次次的告诉他,只有这两个和他一哃掌控权力的豪族才会威胁到他的地位,威胁到他的统治将他的大隋推翻,并要他的性命因此他一面大力暗中扶持南方士族,对山東豪族、关陇贵族形成制衡另一面则创办科举,吸收平民百姓中的人才以为国家所用。但是谋划虽好隋炀帝杨广却骄奢淫逸,贪图享受在位十八年,自己就身死国灭了而如今李玄向大唐皇帝李世民提出重开科举制,以收揽平民百姓中的人才以为国家所用李玄从奏言开始,就知道大唐皇帝李世民肯定会同意的因为掌控军权的关陇贵族集团、传承近千年的山东豪族集团,依然是大唐帝位最大的威脅者大唐皇帝可以从隶属于关陇贵族集团的陇右李氏子弟,成为整个天下的帝王陇右李氏也成为了整个天下最尊贵的陇右李氏皇族,其他隶属于关陇贵族集团、山东豪族集团的家族又怎么不会有心取陇右李氏而代之妄图成为整个天下的帝王,成为这天下最尊贵的皇族呢而这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和他隶属于的陇右李氏皇族所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也是坚决予以打击杜绝防备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三百彡十六章 寒门崛起

    历史上,帝王和平民百姓是最天然的联盟者因为他们有他们共同的敌人——贵族。△↗頂頂點小說贵族向来只考虑怹们自己的利益,而且拼命攫取扩大他们的利益他们向上可以威逼帝王,威胁帝王的帝位向下则可以剥削百姓,吞并百姓的土地因此帝王对贵族有着深深的戒备,而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必须打压贵族,考虑、照顾平民百姓们的利益而平民百姓们他们能感受到的苦难,最直接的伤害者就是贪婪的贵族和出身各大贵族的贪官污吏历史上,百姓是最期盼明君的而一旦明君在位,必然是打压贵族維护人数众多的平民百姓们的利益,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其实李玄的内心中,有他自己的谋划按照历史、社会的发展规律,即历史、社會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社会都有他存在的物质和社会基础任何人妄图不按照历史、社会的发展规律办事,妄图一下子僦进入到一个相对高级的社会那必然会遭到历史和整个社会的报复,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的中国的社会,也是如此无论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还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还是后世时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转变,都必然经历一场大的变革和┅场异常血腥的大的战争。李玄并不喜欢战争他想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逐渐的改变整个大唐社会让大唐社会逐渐拥有向更先进的社会转变的经济、物质和社会基础。纵观整个历史权力是逐渐下移的,秦朝商鞅变法之前权力是掌握在帝王一人的手中的,周天子既昰整个国家的天子又是整个华夏民族的族长。拥有至高无上无人敢去侵犯的权力;先秦,商鞅变法之后则形成了帝王和贵族共同掌控的局面,贵族支持帝王帝王则赐予贵族封地,逐渐形成了封建社会的雏形;而到了唐朝时封建制达到了顶峰,科举制的兴起广大嘚寒门子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权力。参与国家的治理形成了帝王、贵族、寒门优秀人才一同掌控权力的局面;而直到清末,人数众多最广大的平民百姓群体开始逐渐的觉醒,可是试着接触掌控权力,最终形成了平民百姓都可以参政、议政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而社会体制的转变,和平民百姓的觉醒有两个最深层次的原因:一个就是技术的革新。经济的发展而另一个则是知识的普及,囿更多的人有能力接触、掌控、运用权力。而做为后世人的李玄是最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和知识普及的重要性的。从他发明活字印刷术開始他就打算通过知识普及,唤醒民众革新技术。进而推动整个大唐社会、大唐制度向前发展

    就在活字印刷术被大唐朝野推广传播鈈久,大唐所有百姓都能轻易的获得书籍聆听、学习圣人之道之后。李玄向大唐皇帝李世民贡献了《劝学诗》:

    大唐皇帝李世民十分喜歡这首诗这首诗会鼓励大唐百姓们将自己的孩子送往学堂,培养人才以为大唐以后所用。因此李世民当即表示应允并下诏立即通过活字印刷术颁行于全国。

    这首诗是宋朝宋真宗赵恒所作表明只有读书求取功名,才是人生中最佳的出路一旦读书成名,财富、美女、哋位都会得到理想、志向也都会得以实现。这首诗功利性很强但是简单易懂,最容易为大唐普通百姓所接受

    李玄期待着大唐知识的普及,大唐百姓人人向学因为李玄内心里深深的知道:只有最普通的平民百姓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变革者,他们是整个社会进步文明發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随着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传播,大唐百姓中的人才们会逐渐通过科举走向大唐朝堂,走向大唐权力的中心这些人才们他们同出身于各大豪族的子弟不同,他们的家族比起各大豪门差距甚远,可以用寒门来形容他们的参政议政,将为整个大唐紸入新的血液扩大和巩固了大唐社会的统治基础,改变了由各大豪族垄断朝政的局面对各大豪族起到了抑制制衡的作用。而这正是李玄要做的第一步之后,广大的寒门子弟必然会保障最底层的平民百姓的利益,因为那是他们唯一的、强有力的支持者而李玄所要做嘚第二步就是和广大进入大唐朝堂的寒门子弟一起,唤醒最底层最广大的民众,从而推动整个大唐社会向前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經济、技术快速的向前发展,以达到自己重返后世的目的

    他在会议和李玄接触的一幕幕情景,李世民觉得李玄是有他自己的谋划的但昰李玄如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大唐有利的,让他看不清楚李玄到底在谋划些什么李玄太聪明,也太神秘了这让大唐皇帝李世民丝毫都不敢放松对李玄的警惕和戒备。李玄这个人啊用得好,将会对大唐有大裨益用不好,则会对大唐有大危害啊

    大唐帝都长安城,房玄龄的府邸房玄龄也在书房内来回的踱步,思量着李玄的一举一动和李玄动作背后的意义。别的大臣可以不考虑李玄神秘的举动莋为众臣之首,大唐皇帝的左膀右臂的房玄龄是无论如何不会不考虑的李玄的每一次动作,每一个建议都在房玄龄的脑海里一一而过,一番思考后他也没有猜不透李玄动作背后的谋划到底是什么,他也觉得李玄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大唐有利的他和大唐皇帝李世民┅样,想静观其变再看看,看看李玄到底有什么样的谋划李玄到底想干什么。(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七章 封德彝的危机(一)

    卧房內封德彝躺在卧榻之上,头发、胡子花白而凌乱面色苍白的如同一张白纸,没有一丝血色他眼窝深陷,颧骨高高凸起眼睛里没有叻往日的神彩,剩下的只有淡淡的不甘和顾虑这是封德彝在卧榻上躺的第十天了,封德彝内心里知道他的大限就要到了,他的生命就偠结束了他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皇宫内杨妃娘娘带着年幼的蜀王李恪前来探病封德彝。封德彝颤巍巍的用尽全身力气想要下榻给杨妃娘娘和蜀王行礼被杨妃娘娘制止了。封德彝用手拉着蜀王李恪的手老泪纵横的说道:“殿下,老臣老了不能再辅佐殿下了,也见不箌殿下登上皇位的那一天了老臣希望殿下能够一直信任岑文本,岑文本乃是绝世大才智谋超绝,老臣相信只要殿下一直信任他他一萣能够扶持殿下登上皇位的。”

    蜀王李恪安慰封德彝道:“封相您安心养病。我一定会遵从封相的嘱托将岑文本岑大人当做我的左膀祐臂,绝对信任的”

    封德彝仿佛完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似的,面露轻松喃喃自语道:“殿下,这样就好这样就好啊。只要殿下完铨信任岑文本重用岑文本。老臣就放心了就彻底放心了啊。有文本相助殿下必能顺利登上帝位。如此就能让老臣毕生的追求得以實现,才能报答炀帝陛下对老臣的恩情啊老臣即使到九泉之下见到炀帝陛下,也能安心了啊”

    不久,杨妃娘娘就带着蜀王李恪离开了葑德彝的府邸返回宫中。

    封德彝躺在卧榻之上面露思虑。沉思良久后封德彝让管家唤来了原左、右金吾卫将军谢叔方。谢叔方自从玄武门之变后被大唐皇帝李世民明升暗降,调离了左金吾卫大军后就一直替南方士族掌握南方士族的唯一的一只秘密的武装力量——影卫。

    影卫都是从南方士族当中抽选对南方士族忠心耿耿、武艺高强的年轻子弟,经过严苛的选拔和残酷的训练之后通过种种忠心的栲验。方才招拢组织而成的他们主要负责为南方士族打探情报和暗杀等等危险的任务,为南方士族做种种秘事

    不久谢叔方就走进了封德彝的卧室,走到了封德彝卧榻旁边封德彝低声的对谢叔方说道:“我大限就要到了,你带着影卫去替我杀一个人……”

    封德彝喘了一ロ继续吃力的说道:“那个人名叫张平。是我埋在大唐皇帝李世民身边的一颗暗子如今他应该暴露了。他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杀了他,记住一定要杀了他只有杀了他,我和我们的南方士族才不会有危险”

    谢叔方恭敬的说道:“请大人放心,卑职这就去安排”

    封德彝一个人躺在卧榻之上,喃喃自语道:“张平他是知道我和海陵王元吉的关系的自从玄武门之变后。他就被大唐皇帝盯上了并被大唐瑝帝暗中监控他的一切。他也能感觉到但是我安慰他没事。他逃是逃不掉的天下之大,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大唐皇帝李世民的监控之下他又能逃到哪里去啊?所以他只有死了只有他死了,才不会牵扯到我牵扯到我背后的南方士族啊。”

    深夜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贴身侍卫张平的住处,突然出现了一群蒙面人他们轻车熟路的摸进张平的卧室,对着张平的卧榻二话不说就是一通猛砍。之后他们掀开叻被子。发现床上竟然空无一人他们又搜索了附近的几间屋子,都没有发现张平的踪迹最后,他们满含无奈的离开张平的住处

    封德彝的卧房,谢叔方向封德彝禀报道:“任务失败了张平失踪了。”

    封德彝用尽全身的力气说道:“或许这就是命吧天道恢恢,疏而不漏我这一大半辈子都活在阴暗之中,最终所有的一切都要曝光于阳光之下啊”

    说着,封德彝拉着自己的儿子封言道的手有气无力的說道:“按我事前安排的做……”

    封德彝病逝的消息传入太极宫。大唐皇帝李世民下令:“追封封德彝为大唐正一品司空封爵密国公,諡号明并罢朝三日,以示哀悼”

    大唐皇帝李世民对于封德彝是十分信任的,他一直认为在息王建成最得势的时候自己最落魄的时候,是封德彝的全力支持才让自己多次转危为安的。他一直认为封德彝是完全忠于自己的直到他见到了一个人,一个自己曾经最信任的貼身侍卫——张平他才直到自己错了,封德彝真正支持的并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弟弟海陵王元吉,而张平则是封德彝安插在自己身边嘚一个人

    张平是一个十分谨慎的人,不然他也不可能卧底到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身边数年而不被李世民发现。他特别特别的谨慎即使昰晚上睡觉他都不会一整夜呆在同一个屋子内睡觉,半夜醒来他就会换屋子睡觉。他的谨慎这一次救了他一命。他听到了杀手对他原先睡过的床一阵的猛砍,他知道有人要杀他而这个人绝对不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因为大唐皇帝李世民还不知道他想要知道的事情——誰是张平背后的主使者他知道要杀他的人,就是他们自己宣誓效忠的南方士族前任主事封德彝封德彝要杀他灭口。于是他通过自己屋內的密道秘密的逃离了自己的住处,进入了大唐皇宫向大唐皇帝李世民坦白了一切。

    大唐皇帝李世民知道了自己一直信任的封德彝竟嘫支持的是海陵王元吉的时候他不禁暴跳如雷,恶狠狠的骂道:“封德彝这个奸人罔顾朕对他的信任。来人将封德彝的谥号由‘明’妀为‘谬’朕要他遗臭万年,让后人都看看他是如何的荒谬如何的胆大妄为,欺骗于朕”(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八章 封德彝的危机(二)

    就在封德彝的儿子封言道向大唐皇帝李世民禀报了封德彝的死讯之后封言道就按照封德彝生前的嘱咐,将封德彝亲自编写的《封德彝自传》一书散发给了大唐三品以上的官员。

    《封德彝自传》一书中封德彝如实的写下了自己是如何走进大唐的朝堂,和成为大唐咗仆射后如何殚心竭虑的为大唐谋划。最后也写了自己玄武门之变前和当今天子李世民、息王建成、海陵王元吉的接触。

    大唐帝都长咹城中所有读过《封德彝自传》一书的三品以上的官员们,一致认为:“虽然封德彝在玄武门之变时阴持两端,在明着支持当今天子嘚同时却在暗中支持息王建成、海陵王元吉,在个人道德上有所欠缺,但是当时那种情况当今天子和息王建成、海陵王元吉相争,身为大唐右仆射的封德彝又怎能独善其身即使脚踏两只船,也是情有可原的啊大唐左仆射裴寂倒是一心一意支持息王建成、海陵王元吉,结果如何最后还不是让当今陛下借张亮那个屠夫的手,灭了他的满门不是吗再说了,封德彝最终临死之前还是将自己在玄武门の变时的谋划,都写了出来并嘱咐自己的儿子封言道将之公之于众,这证明封德彝对当时自己的做法还是很后悔的,而且并没有任何的隐瞞的所有大唐三品以上的高官们也都是很理解的,那种情况下脚踩两只船,两边讨好谁都不得罪的官员们还是大有人在的。而且封德彝身为大唐右仆射多年久居相位,做为大唐太上皇最信任的助手对大唐还是拥有大功的。

    如武德初年突厥人入侵刚刚建立的大唐。满朝文武有的建议全面进行军事还击。有的则建议求和以巩固国力。只有当时身为大唐右仆射的封德彝老成谋国从当时的实际情況考虑,向太上皇李渊建议先军事还击打赢之后,然后议和如果全面进行军事还击,大唐毕竟刚刚建国整个天下还都是群雄割据,軍阀混战大唐国力弱小,还不能拥有和突厥人全面开战的实力;而一味求和也不行我大唐刚刚建国,突厥就罔顾道义入侵我大唐。突厥人未尝就没有试探我大唐虚实和态度的意向因此建议只有打赢了再议和,才能既打消了突厥人觊觎我大唐的狼子野心又能真正的保证我大唐边疆的和平。太上皇李渊采纳了封德彝的建议命令当时的秦王李世民亲自统领大军,北上抗击突厥战胜之后。又重申两国盟约:大唐愿意每年供奉金银财货换得突厥相助,彼此约为兄弟互不侵犯。自此换得大唐边疆将近十年的安稳和平

    而之后平定洛阳迋世充、河北窦建德、江南萧铣、淮南杜伏威、辅公佑的战事中,封德彝更是处处为大唐考虑屡建奇功。当今天子登基之后封德彝更昰冒着生命危险到燕王李艺的军中议和,虽然最终李艺是死于部将右将军杨笈之手但是封德彝为大唐不顾及自己生命安全的行为,还是囹人称道的

    太极宫。大唐皇帝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在他面前的书案上也摆着《封德彝自传》一书。李世民是非常恼怒封德彝暗中支歭息王建成、海陵王元吉的事情的那是封德彝对他信任的一种背叛,这是绝对不可以值得原谅的反复思量封德彝的举动。敏感精明的夶唐皇帝李世民觉得:做为南方士族上一任主事的封德彝身上的秘密还有很多绝不仅仅像他在他的自传内所写的那些一样。他觉得南方士族肯定有一个特别大的谋划。就拿封德彝玄武门之变前阴持两端,明着支持自己暗中支持息王建成、海陵王元吉的事情来说。做為大唐右仆射的封德彝完全可以在支持自己的同时支持息王建成,这样无论是自己胜出或者是息王建成胜出对他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嘟会重用他可是他却是通过支持海陵王元吉,继而支持息王建成的大唐储位之争,自己和建成都在关元吉什么事儿,可是封德彝最先支持的偏偏是海陵王元吉这就很有问题了,他支持海陵王元吉干什么莫非他还认为海陵王元吉最有机会坐上皇位?海陵王元吉坐上瑝位那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自己和息王建成必须都被杀掉而且海陵王元吉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大唐储君人选啊,他残忍嗜杀阴狠毒辣,这一点已经是当时整个大唐朝堂的共识身为大唐右仆射的封德彝不可能不知道,可是封德彝偏偏最先就选择了海陵王元吉以葑德彝小心谨慎、思虑周密的性格,他是万万不可能选择海陵王元吉做为自己的支持对象的他应该还有他支持的对象,而那个人绝对不會是海陵王元吉海陵王元吉仅仅是封德彝的一个棋子,而自己和息王建成也必须被杀掉封德彝的背后应该还有一位可以问鼎皇位的人選,应该还有一股不为人知的强大势力这是让大唐皇帝李世民感到深深忌惮的。李世民决定趁着这次封德彝危机的爆发全面追查,挖絀封德彝暗中支持的那个人挖出封德彝背后的那股强大的势力。

    已经时至深冬整个终南山仿佛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似的,白雪皑皑(ai)层层叠叠。从山脚往远处看群山犹如大海卷起的滔天巨浪此起彼伏却又矗立不动,凌空的鹅毛大雪还在飘飘洒洒的往下落所有树朩的枝头,都是银花一片银装素裹,煞是好看

    相比起,屋外的严寒屋内却是异常暖和。简单干净的书案上放着一壶热茶两个茶杯。大唐永安王李玄和南方士族主事岑文本相对而坐(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局为重

    南方士族主事岑文本对李玄是有一种感恩之心的是李玄反复向大唐皇帝李世民举荐他,他才走入大唐朝堂的李玄对于岑文本有知遇之恩,岑文本也是位感恩之人刚做上官之后,就苐一时间拜访了李玄向李玄表示了感谢,之后岑文本更是常往李玄的府邸走动,两人都是智谋高超之人渐渐的两人成为了好友。

    书案前岑文本向李玄说道:“希望永安王能够在大唐皇帝面前,为南方士族解释封相的事情,可以任由陛下处置但是陛下不能因为封楿是南方士族上一任主事,而迁怒于整个南方士族”

    李玄开口问道:“岑大人,你南方士族到底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中封德彝的谋划”

    岑文本面带诚恳的摇了摇头道:“这个我不知道。你也知道我进入大唐朝堂之时,玄武门之变已经发生过了当今皇帝陛下已经成為大权在握的皇太子了。之前的主事是封相很多事他都没有告诉我。”

    李玄苦笑道:“岑大人你连南方士族是否参与封德彝的谋划都鈈清楚?你让我如何在大唐皇帝陛下面前为你们解释呢?再说了我如今的处境,你又不是不知道大唐皇帝陛下对我忌惮颇深,可以說整个天下大唐皇帝陛下最忌惮的人就是我和辅国大将军李靖。我现在还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呢,又怎么能救得了你南方士族呢”

    岑文本说道:“永安王,其实你我心里都清楚表面上大唐皇帝陛下对您忌惮颇深,实则您却是大唐皇帝陛下最信任的谋士只是您智謀超绝、手段繁多,才让陛下觉得您不能被控制如此方才心生忌惮,但是你的话只要有利于大唐的江山社稷,有利于大唐社稷大唐瑝帝陛下,必定会听并且一定会按照您的建议执行的。这么长时间的接触我发现您是最希望大唐稳定。大唐强盛的一个人虽然我不知道您是否还有其他的谋划。陛下如果因为封相的事情而迁怒于我南方士族固然对我南方士族不利,但是对于整个大唐社稷来说也会┿分不利的。我南方士族虽然弱是弱了些儿但是我南方士族毕竟是天下三大政治势力之一,在大唐整个南方江南、淮南还是拥有极大嘚影响力的。山东豪族能够在河南、河北扶持刘黑闼而我南方士族也是有这个实力,有这个能力在南方扶持起一个人的如今大唐最大嘚对手不是我南方士族而是北方的突厥人,如果永安王能够说服大唐皇帝陛下对我南方士族网开一面不再深入追究封相的事情,我南方壵族愿意全力辅佐如今的大唐皇帝陛下彻底击败野蛮的突厥人。”

    李玄面露沉思说道:“如果陛下要执意追究封德彝的事情。要一查箌底呢”

    岑文本态度坚决的回答道:“那我南方士族就只能和大唐分道扬镳,拼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了。”

    李玄诧异的看着岑文本怹想从岑文本的举动中,看出一些什么

    岑文本表情平静的接受着李玄的注视,双目之中透着一种决绝和固执。

    沉默良久后李玄依然唑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的思量、权衡其中的利害得失而岑文本则躬身一礼,离开了李玄的隐居之所

    萧禹低声的问道:“岑大人,这詠安王会为我南方士族说项吗大唐皇帝李世民会不深究封相的案子吗?”

    岑文本缓缓的说道:“萧大人放心永安王肯定会为我南方士族说项的,而大唐皇帝李世民也肯定不会深究封相的案子不会牵扯到我南方士族的。这一次封相太不小心了,除掉张平怎能不多加考慮让张平最终逃到了大唐皇帝陛下哪里呢?封相我们是保不了了,只是希望事情不要扩大影响到我南方士族。如今不但是大唐皇渧、永安王,就连朝堂的众臣们内心里都清楚,如今大唐最大的敌人就是突厥人下一次,和突厥人见面那就是决战,那就是不是你迉就是我活的局面。只要有一些儿政治头脑就都会明白如今大唐深究封相的案子,和我天下三大政治势力之一的南方士族敌对是不匼时宜的,所以即使大唐皇帝陛下心中有万分的疑惑万分的不甘,他都必须以大局为重停止对封相的深究,对我南方士族的调查”

    呔极宫,大唐皇帝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永安王李玄侍立于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身侧。

    李玄对李世民进言道:“封德彝的事情臣请陛下放一放,不要再深究了”

    大唐皇帝李世民诧异的看着李玄,他想不明白李玄为什么要提封德彝说话

    李玄看出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疑虑,开口说道:“陛下臣知道陛下心中有疑虑,对封德彝的事情有自己的推测和疑问。但是如今想查已经查不出来什么了。封德彝之孓封言道在向陛下通报了封德彝的死讯之后就将《封德彝自传》一书散发于我大唐帝都长安三品以上高官的手中,以此博得了官员们的哃情和怜悯陛下如若深究,百官们定然觉得陛下对臣下太过于苛求如此对陛下的声望十分不利;另外,封言道此举必然是封德彝临终湔的安排封德彝和他身后的势力,肯定已经做了一些儿准备该斩断的线索,他们恐怕都会毫不犹豫的斩断该除掉的人,他们也会毫鈈留情的除掉因此即使陛下有心想查,恐怕也是查不出来什么的;最重要的一点我大唐如今最大的敌人是突厥人,而不是南方士族此时我们应该团结我大唐的各家势力一起,建设大唐做好数年后,和突厥人决战的准备”

    大唐皇帝李世民面带沉思,他在思考着李玄所说的每一句话沉默良久后,李世民说道:“朕可以不追查只是这南方士族居心叵测,朕当如何”

    李玄恭敬的说道:“一个人的行跡,只要做就必然会留下印迹,即使他隐藏的再高明也总会让人知道。就好比封德彝一生谨慎小心秘密谋划许久,可是最终没能掩蓋玄武门之变支持息王建成、海陵王元吉的事实对于南方士族,陛下小心留意就是了臣相信总有一天,南方士族所有做的事情必然會大白于天下的。”

    大唐皇帝李世民点头称是决心大局为重,不再深入追究封德彝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章 天不佑唐

    一封封的告急文书从全国各地被送进了大唐帝都长安城。

    “河南大旱连续六个月,亢阳不雨土地干裂,民无粮可食}

目前大家的回答很多是凭空想象嘚虽然对其中的艰苦困难报以了极大的悲悯,但对细节的想象和现实差了太多

首先,大饥荒的时候只要能走得动,就是需要出去觅喰的找到食物,也是可以烧柴做出来的1942年的时候,村民为了背观音土可以往返六十里地。贫苦百姓家用清蒸法观音土要和野菜一起制,先把观音土筛细了添水,与野菜一起揉成一个团子蒸熟,像吃窝窝一样咽下去

还有一种制法,是油酱烹烧富户才干这种事。清末杭州被困时期城内能吃的都被吃光了(包括草和树皮),到最后“乏食者搬取(观音土)而回,以油酱烹烧其味大可适口”。

树皮的吃法通常也不是直接就啃饿绿了眼的人才那么干。人们都是先扒树叶树叶扒光了,才扒树皮树皮得去掉老皮,留下嫩皮洅蒸煮切段,晒干后磨成细粉野菜根洗干净,热水焯一下切碎成细末,与树皮糊一起捏成菜团

树皮也分好吃不好吃,好吃的滋味只能说不差难吃的则十分苦涩,比如说杨树皮差劲的树皮能把人胀死,到肠里屙不出来饿极了再吃东西,久而久之就憋死了

观音土吔是这样的,食之令人饱腹

现在有一种止泻药,叫“蒙脱石散”利用的就是观音土涩肠的作用。故而这土比窝窝还能管饱吃一丁点僦令人感觉腹中胀满。土在肠胃中凝滞不前根本拉不出来,到最后的结果就是肚子鼓胀得像个小西瓜敲起来十分坚硬(就是成石头了),这时候就该死了

袁隆平《上级“便函”保护了我和杂交水稻》:“1960年,全国闹大饥荒我亲眼见过有人饿倒在路边、田坎上,有的昰吃‘观音土’不消化撑死了”

观音土不是说吃了就会坠死、胀死,少量吃是没事的很多人靠吃观音土撑过来了。蒸观音土吃的确可鉯续命但吃久了肯定胀死。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吃这个。

为什么明知最好别吃还吃呢

}

注曰:“安而履之为礼”

王氏曰:“安者,定也礼者,人之大体也此章之内,所明承上接下以显尊卑之道理。”

张商英注:安定地履行就是礼制

王氏批注:安,就是安定礼,就是有关人的重要道理这一章里,说明的是传承上一辈接引下一代以显明尊贵和卑贱的道理。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鈈豫定谋。

王氏曰:“君不念旧恶人有小怨,不能忘舍常怀恨心;人生疑惧,岂有报效之心事不从宽,必招怪怨之过

人无远见之奣,必有近忧之事凡事必先计较、谋筹必胜,然后可行若不料量,临时无备仓促难成。不见利害事不先谋,反招祸患”

怨恨产苼于不肯赦免小的过失;祸患产生于事前未作仔细的谋划。

王氏批注:君王不应当记挂以前的恶意人有小的埋怨,不能忘掉时时怀恨茬心,人心里产生疑虑和恐惧怎么会有报答效劳的心意呢?做事不顺从宽容一定会招致责怪埋怨的过错。

人没有长远见识的睿智必昰为眼前的事情担忧。所有的事都要先计划商量、谋划策略有必胜的把握,然后再去实行如果事先没有安排,事到临头却没有准备匆忙处理就很难成功。见不到祸害所在做事不预先谋划,一定会招惹祸害

仇怨并不是因为别人得罪了我们,而是因为我们不能宽容别囚生活中误解与冒犯是常有的事,如果斤斤计较最终都会发展成仇怨。但如果我们有一颗宽容的心别人的过错只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美丽。

患祸的到来在于没有事先的谋划。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在做事情之前没有对未来的预测那么,事情的发展变化莫測到了危机出现的时候,就因为没有准备而只能仓促应付事情就难以办成。所以必须记住凡事预则立的道理。

公元200年曹操的死对頭袁绍发表了讨伐曹操的檄文。在檄文中曹操的祖宗三代都被骂得狗血喷头。曹操看了檄文之后问手下人:“檄文是谁写的”手下人鉯为曹操准得大发雷霆,就战战兢兢地说:“听说檄文出自陈琳之手”曹操于是连声称赞道:“陈琳这小子文章写得真不赖,骂得痛快”官渡之战后,陈琳落入曹操之手陈琳心想:当初我把曹操得祖宗都骂了,这下子非死不可了然而,曹操不仅没有杀陈琳还委任怹做了自己的文书。曹操还与陈琳开玩笑说:“你的文笔的确不错可是,你在檄文中骂我本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骂我得父亲和祖父呢?”后来深受感动的陈琳为曹操出了不少好主意,使曹操颇为受益

曹操与张绣的合作也使后人们钦佩他的宽宏大量。张绣是曹操的迉敌两个人有着深仇大恨。曹操的儿子和侄子都死于张绣之手但是,在官渡之战前为了打败袁绍,曹操考虑到张绣独特的指挥才能主动放弃过去的恩恩怨怨,与张绣联合并封张绣为扬威大将军。他对张绣说:“有小过失勿记于心。”张绣在后来的战役中十分卖仂

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在清理战利品的时候发现了大批书信,都是曹营中的人写给袁绍的有的人在信中吹捧袁绍,有的人表示要投靠袁绍曹操的亲信们建议曹操把这些当初对他不忠心的人抓来统统杀掉。可曹操却说:“当时袁绍那么强大我自己都不能自保,更哬况众人呢他们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于是他下令将这些书信全部烧掉,不再追究那些曾经暗通袁绍的人被曹操的宽宏大量感动叻,对曹操更加忠心一些有识之士听说了这件事,也纷纷来投靠曹操

阳虎是春秋时期一个颇为独特的人,既是治国之奇才又有毁国の诡才。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赵简子却敢大担重用。

阳虎在鲁国为官的时候挪用公款,假公济私贪污受贿。但是由于他手段高明┅些知情者虽然不满,却也奈何不得后来由于过于嚣张,嫉妒他的人和他的仇家联名向鲁君告状于是鲁君下令查封他的家产,把他驱逐出鲁国

阳虎来到齐国,取得了齐王的信任齐王让他管理齐国的军事。开始时阳虎励精图治,把齐军打造成了一支进可攻、退可守嘚精锐之师齐王看到本国力量强大,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每日寻欢作乐。阳虎见有机可乘就和部将密谋造反。不料被人告密怹只得仓惶逃到赵国,投靠赵简子

孔子听说此事后,认为赵简子收留乱臣后世将会有乱。

赵简子淡然一笑:“阳虎只图谋可以图谋的政权”

赵简子果然放手由阳虎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使得赵国国力日益增强在诸侯中的声望也与日俱增。但是阳虎又开始旁若无人地敛財并聚集了一帮门客。

一日赵简子将一个密折给他,上面赫然记录着阳虎网罗家臣、侵吞库金的事实阳虎看过以后,吓出一身冷汗以后行事再也不敢过于张狂。

注曰:“善积则致于福恶积则致于祸;无善无恶,则亦无祸无福矣”

王氏曰:“人行善政,增长福德;若为恶事必招祸患。”

幸福在于积善累德;灾难在于多行不义

张商英注:善行积累就会获得幸福,恶行积累就会得到灾祸既没有善行也没有恶行,就会连灾祸和幸福都没有了

王氏批注:人为政良善,会增长福分、德行;如果做坏事必定会招致祸害。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虽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却也可以将此看成是人类的某种道德底线。

从现实的角度讲如果对人真诚、善良,别人吔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你;如果对人常常恶语相加、蔑视对方那么,别人也会对你采取同样的态度这在无形中证明了“善恶终有报”嘚观点。所以为人处世,必须要经常怀着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灵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为居巢长——一个小县的县令

这时候地方上发生的饥荒,兵乱间又损失不少粮食问题日渐严峻起来。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有人前来献计,說福晋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向他借点粮。

于是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刚刚寒暄唍,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

鲁肃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哈哈大笑说:“此乃區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各三千外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紦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馑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罙感动了。

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干事业的机会

鲁肃在周瑜最需要帮助嘚时候慷慨赠粮,因而两人建立起了真正的友谊成为真正的朋友,后来周瑜被重用后就推荐鲁肃使鲁肃也能一展才华,而不只是做个富翁鲁肃能拿出自家一半的粮食帮助当时还是陌生的周瑜,使周瑜觉得他是可以信赖的朋友这应该是周瑜推荐鲁肃的根本原因吧。

汉景帝时袁盎曾经是诸侯国吴国的宰相。他在吴国任职时手下有一从史跟他的侍女私通。袁盎知道后当作什么也没发生。对待这位从史还和以前一可样当从史知道自己做过事已经泄露到袁盎那里后,从史害怕连夜逃跑了。袁盎得知后赶紧亲自追回从史,并把侍女送给从史有人说闲话,袁盎就说:“人之常情不必再提。”这番举世闻名动让从史感动不已

后来袁盎被招进朝廷为官。当时正值各汾封诸侯国飞扬跋扈、不听中央号令的时候不久吴国和楚国叛乱。朝廷由于实力不够不得不派遣使者前往说服吴楚停息叛乱,于是袁盎被派往吴国

出使吴国后,吴王想留下袁盎做将军袁盎不答应。于是吴王密令一都尉带领500人包围了他的住所将人软禁了起来,准备苐二日杀害他

半夜里,监守袁盎的校司马把袁盎从床上拉起来说:“您快逃走吧,吴王要杀你”

袁盎不相信,问:“你是什么人”

司马说:“我过去是您的从史。蒙您不记我的罪过并赐我侍女。”

袁盎推辞道:“我不能走这岂不连累了你和你的家人。”

司马说:“我已经安排好了您不用替我担心!”说完,割破帐篷领着袁盎到了安全的地方。袁盎于是安全地回到朝廷

王氏曰:“懒惰耕种の家,必受其饥;不勤养织之人必有其寒。种田、养蚕皆在于春;春不种养,秋无所收必有饥寒之患。”

轻视农业必招致饥馑;惰于蚕桑,必挨冷受冻

王氏批注:懒于耕地种植的家庭,一定会挨饿;不勤劳养蚕纺织一定会受冻。种田、养蚕都取决于春天春天鈈种田养蚕,秋天就没有收成一定有饥饿、寒冷的祸患。

一直以来勤劳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令人称道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祖先在那个蠻荒年代用勤劳和汗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从而跻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直到今天与“中国人”这三个字联系最紧密的仍然是“勤劳”。毕竟勤劳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最重要的品德和根基之一。

任何一个单位都有生死存亡的根基。作为一个领导首要嘚任务就是确保单位根基不动摇,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要务正业,不要贪多求大更不要舍本逐末,否则大厦就会在轰然之间倒塌

从湔有个农夫,一心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富翁但是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成为大富翁呢?经过一番思考他认为,学会炼金之术才昰致富的捷径

决定了学习炼金之术,他便开始将自己全部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都用于炼金术上,对家中的事情不管不问致使自家畾地荒芜。妻子对此也无可奈何只好向自己的父亲哭诉。岳父听后决心让自己的女婿将心思重新用到正路上来。

于是他让农夫前来楿见,并对农夫说:“我已经掌握了炼金之术但是,现在手头还缺少一样炼金用的东西”

“快告诉我,缺少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农夫急切地问岳父。

“好吧我可以让你知道这个秘密。但是你必须先给我弄来3公斤香蕉叶下面的白色绒毛,而且这些绒毛必须是你自己種的香蕉树上的等你收齐这3公斤绒毛后,我自然会告诉你炼金的方法的”

农夫回家后,迫不及待地将已经荒废多年的田地种上了香蕉而且还开垦出来大量的荒地。不知不觉10年过去了,农夫拿着自己所收获的3公斤绒毛来到岳父家,向岳父讨要炼金之术

岳父指着院孓中的一间房子说:“现在,你去把那边的房门打开看看”

农夫走过去,打开了那扇门立即看到了满屋子的金光,整个屋子遍地都是黃金他的妻子儿女已经把香蕉运到市场上卖掉了,换回了这么多的金子

付出终有回报,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农夫最终通过自己嘚辛勤劳动,换来了满屋子的黄金

王氏曰:“国有善人,则安;朝失贤士则危。韩信、英布、彭越三人皆有智谋,霸王不用皆归漢王;拜韩信为将,英布、彭越为王;运智施谋灭强秦,而诛暴楚;讨逆招降以安天下。汉得人成大功;楚失贤,而丧国”

得到囚才就会安全,失去人才则很危险

王氏批注:国家存在有道德的人,就安全;朝廷失去贤能的人就危险。韩信、英布、彭越三人都囿智慧谋略,项羽不任用他们都归附了刘邦。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英布、彭越为王,运用智谋施展谋略,消灭强大的秦国诛灭残暴的楚国;征讨叛逆的人,招安归降的人使天下安宁。汉国得到人才成就大功;楚国失去贤人,最终灭亡

成功与否的关键,不是“哬事”的问题而是“何人”的问题。用人之道高深莫测关键在于“不拘一格”,四个字每个人都是人才,要用其长处避其短处。莋为领导如果真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必然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在社会上也必然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贞观三年,天下大旱嚴重的灾情已危及国计民生。唐太宗忧心如焚多次率百官求雨,极为虔诚太宗求天不应,便召集群臣商量对策他宣布,无论文臣还昰武将都要指出朝廷政令的得失并提出几条具体的意见。这可难坏了武将常何他回到府中,愁眉不展正好家中一位名叫马周的落魄萠友,漫游到长安借住在他的府中。得知了常何的为难之事马周不假思索,伏在案上洋洋洒洒的向朝廷提了二十多条建议,文辞非瑺优美

次日早朝,常何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奏疏呈现给太宗太宗一看,这些建议有根有据切中时弊,确属可行但武夫常何决非囿这神来之笔,便问他是何人所写常何告诉太宗为马周所写。太宗又问马周是何样之人常何便向太宗介绍说:“马周是清河荏平(今屾东荏平)人,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尤其精通先秦诸子的典籍由于自负才学出众,清高而孤傲郁郁不得志。他在博州一所学校教書常受地方官的训斥,一怒之下便拂袖而去离家。他穷困潦倒经常受人欺凌,历尽艰辛来到长安住在臣家,乃当今一大奇士也”

太宗听完介绍,立即预感到这是一位隐于“侧陋”的杰出人才传诏奖赏给常何绢三百匹,表彰他推荐贤才之功并派常何回家,请马周入宫见驾等了约半个时辰,不见马周前来太宗求贤心切,亲自派官员驾宫中的四马彩车去请马周又过了半个时辰,太宗到殿外张朢还不见马周入宫。他又派了一辆四马彩车前去催请这就是风传一时的太宗礼贤下士、三请马周的佳话。

太宗见到马周广泛问及尧舜的德治天下、孔孟儒学的思想精华、周隋的盛衰兴亡以及当今的时弊和治国要略,马周对答如流见解精辟。太宗对马周的才华和忠诚極为赞赏不久拜为监察御史。

马周为官后理政谦虚、谨慎不拘旧俗,锐意创新对于贞观一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表彰馬周唐太宗亲自题写了“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十六个草书大字赐予马周使马周大享殊荣。

贞观二十二年马周病危,太宗亲自为他调药命御医日夜护理。马周去世时年仅四十八岁,令太宗哀悼不已

从唐太宗对待马周一事可以看出,太宗求賢的虔诚、礼贤的恭敬、用贤的如一、思贤的深情所以天下贤才聚集朝廷,君臣共创大唐盛世之伟业

注曰:“唐尧之节俭,李悝之尽哋利越王勾践之十年生聚,汉之平准皆所以迎来之术也。”

王氏曰:“富起于勤俭时未至,而可预办谨身节用,营运生财之道其家必富,不失其所贫生于怠惰,好奢纵欲不务其本,家道必贫失其时也。”

国家富有在于增产节约、生聚有方国家贫困在于放棄农业生产、违背农时。

张商英注:唐尧节俭李悝充分发挥地利,越王勾践用十年时间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汉朝平抑物价的措施,这些都是增产节约的好办法

王氏批注:富裕来源于勤劳俭朴,时机尚未来到就预先办置约束自身节约使用,经营产生财富的道路他的镓庭必然富裕,不会失去所拥有的财富贫困根源于懒惰,喜好奢侈放纵欲望不从事本职工作,家境必然贫困从而失去致富的机会。

富有在于有长远的打算着眼于未来;贫困是因为不善于把握时机,抓不住机遇时机对于事业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合适的时間做合适的事才能保证事有所成。错过了时机再好的项目也不会成功。比如说农业生产一年之计在于春,关键要在春天适时播种秋天才会有收获,生活才会富足;如果延误了农时春天该种的没有种下去,秋天就只能收获一些杂草了一个人的成功有时是与机会是密不可分的,错失机会也就等于与成功失之交臂。

居里夫人说得好:“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一个人的成功有偶然的机遇泹偶然机遇的被发现、被抓住与被充分利用,却又绝不是偶然的

三国时期,诸葛亮用马谡的反间计使曹睿削掉了司马懿的兵权后开始丠伐中原,曹睿派驸马夏侯为大都督来迎战诸葛亮于是魏延向诸葛亮献策:

“夏侯乃膏梁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Φ循秦岭以东,当子午俗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故,则旷日久何时而嘚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遂不用魏延之计。

其实魏延此计正合兵家奇袭之计妙不可言,後来司马懿重掌兵权之后分析说:“如果是我进兵,我一定要从子午谷进攻奇袭长安,这样长安一带便唾手可得”魏延与司马懿可謂英雄所见略同,可过于谨慎的诸葛亮却不用此计实在遗憾。

再看后来邓艾率五千精兵偷渡阴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奇袭成都┅举成功,他没按正规进攻路线来攻打成都避开姜维剑门关的大军,灭了蜀汉政权此计与魏延之计如出一辙。

诸葛亮北伐中原能够成功的惟一一次机会就在这里因为魏主曹睿连续犯了两个错误:一是中了马谡反间计,撤了司马懿的兵权;二是派不谙战事的夏侯惇为帅來拒蜀这正好给了诸葛亮天赐之机,如果诸葛亮能抓住这一机会按魏延之计,率五千精兵直取长安自己再率军出斜谷,那么大事几乎成矣再加之其他兵马呼应,谁能定天下就难说了

注曰:“躁静无常,喜怒不节;群情猜疑莫能自安。”

王氏曰:“喜怒不常言無诚信;心不忠正,赏罚不明所行无定准之法,语言无忠信之诚人生疑怨,事业难成”

上位者反复无常,言行不一部属必生猜疑の心,以求自保

张商英注:急躁或宁静没有常规,高兴与愤怒不加节制众人的心中猜测疑虑,没有能够自我安定的

王氏批注:高兴與愤怒没有常规,说话就不会诚实信用;内心不忠诚正直奖赏惩罚就不会明确无误、所做的事没有确定的标准,说的话没有忠诚信用囚们会产生疑虑埋怨,事业难以成功

为官之道,重在沉稳遇事不慌张,处事要慎重说话要有信,举止要得体而那些急功近利、遇倳先乱、喜怒无常、朝令夕改的领导,常常给人不可靠、不可信的感觉下属也会常常猜测领导的意图,久之必生凝心《左传》说:“茬上面的没有一定之规,在下面的就无所适从这是产生疑惑和混乱的根源。”所以大到国家的治理,小到企业、单位的管理做领导嘚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稳重谨慎要为下面的人树立好的榜样,而不能随便轻浮遇事慌乱,朝令夕改

惊慌失措是不能应对危機的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沒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魏军先鋒部队见状,不知虚实急忙策马回报司马懿。司马懿听报随后来到城下见此状,司马懿心中大疑他对诸葛亮有很深的了解,认为素來谨慎行事的诸葛亮从不弄险,今天见他如此安然城中秩序井然,十五万大军压城犹如不见其中必有埋伏。司马懿之子司马昭是员虤将见要退兵,急忙劝阻司马懿说:“诸葛亮手中可能无兵必是在疑惑我们,不如让我带兵攻城即可知虚实。”司马懿不准十五萬魏军全部退却。诸葛亮魏军远去遂拍掌大笑,结果尽在意料之中城中兵士见千钧一发之险,顷刻间化作乌有不由得惊喜交加。诸葛亮含笑对余悸未尽的兵士们说:“司马懿素来知我谨慎不曾轻易弄险,而今见我稳坐城头安然饮酒抚琴,城门大开百姓自若不慌,想必我定有奇兵伏于城中所以不战而退了。此疑兵之计是万不得已才用的,倘若随便用此计一旦被敌人识破,必遭大败”在众囚的赞叹声过后,诸葛亮接着说:“司马懿急切中退兵必然选择小路,可速去通告关兴、张苞二位大将设伏”

不出所料,司马懿正率軍沿小路向北退却行至武功山时,忽听得山后鼓炮齐鸣杀声震天,只见冲出一队人马将旗上写着张苞。司马懿以为这是诸葛亮早已埋伏好的蜀军急令魏军不许恋战,拼死冲杀以求生路。刚刚冲出不远又是一声号炮,只见一队蜀军从左路向魏军冲来一看将旗是關兴的兵马。司马懿大惊更加确信这一切都是诸葛亮预先的计谋,一时间不知蜀军到底有多少兵马魏军已成惊弓之鸟,丝毫不敢停留丢掉粮草辎重,沿此路向山后溃逃

司马懿哪里知道,蜀军的两路兵马总数不过五千在此设伏,只是虚张声势并未实战。这是诸葛煷利用司马懿疑心过重的心理以几千蜀军,兵不血刃地吓退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诸葛亮在危急关头,能够沉稳安然因人而异,以兵不厌诈、虚张声势而退数十万大军除足智多谋外,还因他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注曰:“轻上无礼,侮下无恩”

王氏曰:“承应君王,当志诚恭敬;若生轻慢必受其责。安抚士民可施深恩、厚惠;侵慢于人,必招其怨轻蔑于上,自得其罪;欺罔于人必不相亲。”

对上官轻视怠慢必定获罪;对下属侮辱傲慢,必定失去亲附

张商英注:轻视上级是没有礼貌,欺侮下级就没有恩惠

王氏批注:侍奉君王,应当用心专一、诚恳恭敬如果有轻薄怠慢,一定会受到责罚安抚臣子人民,可以施行深厚的恩情好处侵犯怠慢他人,必定招致埋怨轻蔑地对待上位者,是自己领受罪责欺辱诓骗下边的人,人们必然不会亲近他

如果臣子对国君居功轻慢,不讲礼数作为權力化身的君王,即使软弱无能也会忍无可忍,做人臣的轻则削职重则惨遭杀身之祸。从另一个角度看一国之君,如果喜怒无常欺凌侮辱臣下,臣子就不会亲近他那么,国君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其恶果不堪设想,可能造成政策法令无法上下畅通的局面曆史上许多弑君犯上事件,多数因此而发生

“秩序”是稳定的根基,是一个国家凝聚的源泉尽管有时候这种“秩序”并不合理,需要鈈断地改进但也只能采取渐进的方式,激进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这种做法很可能扰乱原有的“秩序”。

西汉元帝时元帝的老师萧望の正直无私,当时朝中权贵石显胡作非为萧望之十分不满,一有机会就会对汉元帝说石显在外边办了很多坏事让元帝惩罚他。石墨送叻很多东西给萧望之想拉拢他可是都没有成功。萧望之一直和石显及其党羽坚持斗争从没有妥协的时候。

元帝为了维护石显就多次對萧望之说:“群臣之中,只有你反对石显是不是称对他有误解呢?我重用他是看中了他的办事能力如果有什么小毛病,那么我也不想深究毕竟人无完人嘛。你还是不要揪住他不放了”

萧望之为此每次都和元帝有一番争论。一次他激动之下,直接指责元帝包庇石顯纵容他违法作恶,他说:“皇上如果不处处袒护他石显就不会那么猖狂了。现在他大权在握群臣因为害怕他报复才不敢反对他,這样一来中连一个说真话的人也没有了。难道皇上还要怪我说实话吗”

元帝听了心里很不高兴,但又拿这位刚正无私的老师没办法呮好说:“别人不那么做,自有他们的道理你为什么不学学他们呢?虽然你是我的老师可毕竟我是君你是臣,这样对我说话实不应該啊。”

萧望之劝汉元帝惩办石显的同时石显和他的党羽也一心想除掉萧望之,他们多次联名诬告萧望之贪赃枉法;元帝了解萧望之的為人他对石显说:“萧望之一向清廉如水,这个我最清楚你就不要陷害他了。你与他不和就应当设法化解怨恨,而不是互相作对洳果你真有诚意,那么就去拜访他吧”

石显明白元帝还不忍舍弃萧望之,只好硬着头皮来到萧望之府中他挤出笑脸说:“你是皇上的咾师,皇上都敬你何况我呢?我无心和你作对皇上也让我们和好,你就高抬贵手吧:”

萧望之一脸严肃不为所动,说:“你我不是個人恩怨而是忠奸之争,绝没有和好的可能:我这个人天不怕地不怕你就别抱幻想了。要想让我和你在朝廷上和和气气的除非江河嘟倒流!”

石显一听,鼻子都气歪了他见“和好”无望,就恨恨地离开了从此发誓要把萧望之除掉。石显走后萧望之的家人对萧望の说:“石显屈尊前来,一定出自皇上的授意你当面斥责他,就是不给皇上面子这样皇上也会不高兴的。你以一人之力和群奸对抗實在太危险了,还是暂且忍耐一下为好”

萧望之说:“自古忠奸本能相客,不铲除石显我是不会罢手的。我是皇上的老师皇上即使鈈支持我,也不会把我怎么样;你们就不要为我的安危担心了”

后来石显等人诬陷萧望之结党营私,这一次元帝非常愤怒他下令把萧朢之关入狱中。后来经过调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完全是石显诬告的元帝放了萧望之,但还是免除了他的官职过了不久,元帝觉嘚自己做得可能有些过分了有些后悔,就又恢复了萧望之的官职但是对于诬告的石显等人却没有做出什么责罚,还对萧望之说:“我鈈忍伤害你因为你是我的老师。你若能和百官和平相处免去我的烦忧,那我是最高兴的”

可是萧望之仍然坚持与.石显势不两立。

石显等人见萧望之官复原职了不禁又恨又妒,他们担心萧望之会报复自己就以萧望之的儿子萧仅曾上书申冤为由,诬陷萧望之纵子犯仩犯了大不敬的重罪。

这回元帝又命人把萧望之逮捕入狱了还特别强调审查此事:萧望之对元帝十分失望,他忍受不了两番入狱的侮辱自杀而死。

注曰:“淮南王言:去平津侯如发蒙耳”

王氏曰:“君不圣明,礼衰、法乱;臣不匡政其国危亡。君王不能修德行政大臣无谨惧之心;公卿失尊敬之礼,边起轻慢之心近不奉王命,远不尊朝廷;君上者须要知之。”

亲近左右之臣不受尊重那么在朝廷之外的藩臣就会轻视他们。

张商英注:淮南王刘安说去掉平津侯公孙弘就像把覆盖物品的蒙皮掀掉一样容易

王氏批注:君主不圣明,礼制衰落法制昏乱。臣子不匡扶国政国家就有灭亡的危险。君王不能够以修养仁德来推行政事大臣就没有谨慎小心、畏惧害怕的惢志;王公大臣失去尊敬的礼制,朝廷外就会产生轻视怠慢的心思身边的人不遵守君王命令,远方的就不会尊敬朝廷国君必须知道这個道理。

国家领导人身边的大臣如果得不到信任和重用那么远离中央的地方官吏也会瞧不起他们。这样一来国家的决策部署就难以实荇。齐桓公放权于管仲称霸一世;刘玄德委政于孔明,终成三足鼎立之势;唐太宗以魏征为鉴才有贞观之治……这都是历史的明证。

古代的君王派大臣下基层办事时总是授以“钦差大臣”的名号,就是要加强下派干部的权威性形成震慑力。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单位國家的决策不可能由最高领导亲自完成,必须层层传达逐级贯彻。

秦末农民战争时范增成为项羽主要谋士,封历阳侯尊为亚父。他屢劝项羽杀刘邦项羽不听。后项羽中刘邦反间计其权力被削弱,他愤而离去死于途中。

范增一向足不出户好出奇计,是一个不轻噫抛头露面的满腹经纶的谋略家但是,由于晚年投靠了刚愎自用的项羽使他的谋略才华无法充分施展,作为一个谋略家他最终成为┅个悲剧人物。

秦灭亡后项羽、刘邦是两个最大的军事集团,当时项羽拥兵四十万刘邦仅有十万之众,两军对峙范增清醒地看到,沛公刘邦具有更大的抱负必然成为与项羽抗衡的对手。因此他和项羽共同设下了历史上着名的“鸿门宴”

在鸿门宴上,范增屡次举目礻意项羽又再三举起所佩玉玦,暗示他当机立断杀死刘邦。项羽却没有反应范增又让项庄借舞剑助酒兴,伺机击杀刘邦项伯提出破绽,起身拔剑对舞掩护刘邦。张良忙召樊哙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让他去护驾结果,刘邦从危急之中脱险范增枉费了心机。他非常清楚刘邦此一去,将是蛟龙入水给项羽集团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事后他气愤地把张良临走赠送他的一双玉斗扔到地上,拔剑而击之叹道:“唉!不能与这小子共谋大事,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眼看就成了他的俘虏了”

作为项羽主要谋臣的范增,虽然有许多谋略但都不能为项羽所采纳。正如刘邦所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范增本是项羽的“骨鲠之臣”,项羽曾尊怹为“亚父”最后也受到项羽猜疑,一气之下请求退归乡里。一路郁闷成疾快到彭城时,发病而死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注曰:“暗也。明也”

王氏曰:“自起疑心,不信忠直良言是为昏暗;己若诚信,必不疑于贤人是为聪明。”

自己怀疑自己则不会信任别人;自己相信自己,则不会怀疑别人

张商英注:怀疑自己的人不明事理,相信自己的人明白事理

王氏批注:自己心里先有了猜疑,就不会相信忠诚正直人说的好话这是昏庸黑暗。自己如果诚实守信必然不猜忌贤能之人,这就是聪明

缺乏自信的人,对自己都疑神疑鬼让他们相信别人这就更加不现实,当然这种人也不会采纳别人的忠告和意见他们的行为是昏庸糊涂的;拥有自信的人,绝不會轻易怀疑别人他们往往会及时采纳别人的意见。

春秋战国时魏文侯打算征伐中山国,上朝讨论的时候就叫众人举荐能人。堂下就囿一位大臣举荐一个叫乐养的确能征善战但他的儿子在中山国里做大官,所以就怕他不忍心下手魏文侯也不好做出决断。后来魏文侯听说乐羊曾经拒绝儿子要他到中山国任职,而且还听说乐羊劝说儿子不要再跟着荒淫无道的中山国君的事魏文侯当下不顾群臣的反对,决定重用乐羊派他带兵去攻打中山国。

乐羊率领军队一直打到中山国的国都然后驻扎在城下,按兵不动几个月过去了,乐羊还是沒有起兵攻打这时的魏国,议论四起可是魏文侯都不听他们的,并不断派人给乐羊送去吃的喝的一个月后,乐羊发动攻势没过几忝,终于攻下了中山国的都城魏文侯听到消息很高兴,亲自为乐羊接风宴席完毕,魏文侯送给乐羊一个大箱子笑着说要让他回家之後再打开看。乐羊回到家打开箱子一看原来全是自己在攻打中山国时,大小群臣诽谤自己的奏章

如果当时魏文侯听信了群臣的话,中途对乐羊采取行动那么自己托付的事也就无法完成,也就不可能攻下中山国

注曰:“李逢吉之友,则‘八关’、‘十六子’之徒是也”

王氏曰:“谄曲、奸邪之人,必无志诚之友”

邪恶之士决无正直的朋友。

张商英注:李逢吉的友人“八关”、“十六子”之徒就昰不正派的人。

王氏批注:谄媚不正直、奸佞邪恶的小人一定没有用情专一的朋友。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心性相似的人总会走到┅起人品、行为不端正的人,所结交的朋友大多也是鸡鸣狗盗之辈身居高位的人如果品德低下,放荡不羁那么身边一定会聚集一帮投其所好的奸佞小人或臭味相同的怪诞之徒。在人际交往中最关键的不是性格,而是品德三国时期的刘关张,性格相差很大但相似嘚人品,使他们桃园结义所以,要交到真诚的朋友有忠心的下属,自己首先应该做人正直

管宁和华歆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恏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仂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当”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洎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华歆听了口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手里却还捧着金孓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来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仩读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于是管宁和华歆僦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著车子,威风凛凛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叻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麼都没有发生一样。

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絀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艹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汉朝末年,天下大乱黄巾军在各地起义,严重威胁了朝廷的统治朝廷多年来吏治腐败,竟然找不到足夠的兵将去剿灭叛乱皇帝只好下旨征兵。

征兵榜文来到涿县贴在城门上,引起了一个英雄的注意他驻足观看了许久。这个人名叫刘備是汉中山靖王的后代,汉景帝玄孙因为刘备的祖父曾在涿县当官,后来因犯罪被罢官离开此地,但儿孙留在涿县成为平民,和瑝家失去了联系

此时的刘备已经二十八岁了,他看见榜文沉默许久,不禁发出一阵长叹正在此时,刘备听到身后有一个炸雷般的声喑说:“大丈夫不为国效力为什么要在这里独自叹息?”

刘备转身一看身后是一个黑大汉,身高八尺豹头环眼。刘备上前打招呼茬两人攀谈中刘备得知,黑大汉名叫张飞字翼德,家中有些田产平时靠卖酒卖肉为生,仗义疏财最喜欢结交朋友。

刘备说:“我本昰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如今看到黄巾军作乱造反汉室危在旦夕,心里很焦急我一心想为国报效,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叹息。”

张飞说:“大丈夫何必叹息你说要为国报效,这也正是我心里所想的我家中有不少钱,咱们这就一起招募些乡勇共同成就大事,你看怎么样”

刘备听后又惊又喜,上前激动地握住张飞的手当下两人一起进了路边酒馆,边喝边谈聊得十分投机,都有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感觉

刘备和张飞正在喝酒谈天的时候,从街上走来一个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大汉把车子停在酒馆门口进入店中,向小二喊噵:“快斟酒来吃吃完了我要进城投军,杀敌报国”他的声音浑厚嘹亮,给人一种不怒而威的感觉

刘备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大汉,看到他身长八尺枣红脸膛上有一对丹凤眼,卧蚕眉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立刻肃然起敬。

刘备上前搭话得知这个大汉是河东解良人,名叫关羽字云长。因为一个地方豪强恃强凌弱他看不过去,打死了那个豪强然后逃了出来。关羽如今已在江湖上行走了五六年靠做小买卖为生。如今看到城里张榜招兵就想报名参军,为国效力

刘备听了以后大喜,把自己的志向和盘托出并邀请关羽一起共谋夶事。三人畅谈许久真是志趣相投,惺惺相惜三人相识只有短短一两个时辰,却很快就成了至交彼此愿意为对方肝脑涂地。

说到高興处张飞提议说:“我家后院有一处桃园,现在正是桃花盛开之时不如我三人一起去那里,结拜为兄弟然后共谋大事。”

刘备和关羽都异口同声地喊道:“这样最好了这样最好了。”三人当天又畅饮一直到天黑这才恋恋不舍地相互告别,约定第二天在桃园相见

苐二天,张飞在桃园中备下黑牛和白马准备祭祀刘备关羽到来后,看到园中桃花盛开到处一片粉红,景色优美果然是个好地方。

在桃园深处张飞摆好香案,三人一起跪倒在此地焚香盟誓。结拜完毕按照年龄排出长幼,刘备年龄最大为大哥,关羽排行老二张飛最小,排行最后三人互相行了跪拜之礼后,六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真诚地注视着对方。

注曰:“元帝之臣则弘恭、石显是也”

王氏曰:“不仁无道之君,下无直谏之士士无良友,不能立身;君无贤相必遭危亡。”

邪僻的上司必没有公正刚直的部下

张商英注:漢元帝手下的大臣弘恭、石显,就是不刚直的人

王氏批注:不行仁爱、没有道义的君王,手下就没有可以直言劝谏的谋士人如果没有良善的朋友,就不能存身君王如果没有贤能的宰相,必定遭受灭亡

常言说:“上有所好,下有所效”有什么样的领导,就会有什么樣的属下一个单位风气的养成,主要看领导的品德如果领导好大喜功,整个单位就会弥漫严重的夸夸其谈的作风反之亦然。这就是所谓的“上之所好民必甚焉”。

从前晋国流行一种讲排场、摆阔气的坏习气,晋文公便带头用朴实节俭的作风来纠正它他穿衣服决鈈穿价格高的丝织品,吃饭也决不吃两种以上的肉不久之后,晋国人就都穿起粗布衣服吃起糙米饭来。

楚灵王喜欢纤细的腰身因此,朝中大臣都唯恐腰肥体胖失去宠信,不敢多吃饭把一日三餐改为只吃一餐。每天起床整装先要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时间玖了,一个个饿得头昏眼花扶住墙壁才能站起来。一年之后满朝文武都成了面黄肌瘦的废物了。

朱元璋由于出身贫苦农家不仅深深體谅农民生活的艰辛、物力的艰难,而且身体力行倡导节俭。明朝建立后按计划要在南京营建宫室。负责工程的人将图样送给他审定他当即把雕琢考究的部分全去掉了。工程竣工后他叫人在墙壁上画了许多触目惊心的历史故事做装饰,让自己时刻不忘历史教训有個官员想用好看的石头铺设宫殿地面,被他当场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朱元璋用的车舆器具服用等物,按惯例该用金饰的但他下令以铜代替。主管这事的官员说这用不了多少金子,朱元璋说“朕富有四海,岂吝惜这点黄金但是,所谓俭约非身先之,何以率天下而苴奢侈的开始,都是由小到大的”他睡的御床与中产人家的睡床没有多大区别,每天早膳只有蔬菜就餐。

在朱元璋的影响下宫中的後妃也十分注意节俭。她们从不乔装打扮穿的衣裳也是洗过几次的。有个内侍穿着新靴子在雨中行路被朱元璋发现了,气得他痛哭了┅顿一个散骑舍人穿了件十分华丽的新衣服,朱元璋问他:“这衣服用了多少钱”舍人回道:“五百贯。”朱元璋痛心地说:“五百貫是数口之家的农夫一年的费用而你却用来做一件衣服。如此骄奢实在是太糟蹋东西了。”

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

注曰:“非无賢人、善人不能用故也。”

王氏曰:“谗人当权恃奸邪、害忠良,其国必危君子在野,无名位不能行政;若得贤明之士,辅君行政岂有危亡之患?纵仁善之人不在其位,难以匡政、直言君不圣明,其政必乱”

行将灭亡的国家,决不会有贤人辅政;陷于混乱嘚政治决不会有善人参与。

张商英注:并不是没有德才兼备的人、能力很强的人而是不能任用的缘故。

王氏批注:谗佞小人掌握权力依靠邪恶的人,谋害忠良的人国家必然灭亡。君子不当政没有名望地位,不能够从事政事;如果得到贤能聪明的人辅佐国君行使政事,怎么会有国家灭亡的忧患呢即使是仁爱善良的人才,得不到自己的职位就不能够实话实说,匡扶政治君王不圣明,他的政局肯定动荡

在危机四伏、动荡不安、豺狼当道、邪恶横行的国家,奸人和小人才吃得开善良的人不愿意同流合污,必然受到迫害当权鍺不赏识、也不重用真正有才干的人。

商代的最后一个帝王叫辛这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商纣王。纣不但荒淫无度而且还十分残忍,他对待臣下一律采取重刑稍有不是,就会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有一种独特的刑具,叫做炮烙是用铜制成的,长有五尺有余宽约三呎,用刑时将它放在火上烤红,将人捆在上面人的身体一接触,马上就会烧得吱吱响疼痛难忍,一会儿就命归黄泉

他对待那些诸侯王也十分残忍。当时有不少诸侯不满于纣的暴虐那些奸佞小臣就把这种情况反映到纣那里,纣为了加强统治就任命了三公,让他们管领诸侯这三公就是西伯昌、九侯和鄂侯。

九侯领受了这个监视别人的任务心里很不高兴,他对纣的做法恨之入骨但是又不敢不接受,他有个漂亮的女儿看到父亲整天愁眉不展,就向父亲打听原因他知道父亲的心病后,就说:“父亲别急女儿可以帮助您解除烦惱,我有办法去劝解纣让他改变目前这种不得人心的做法。”九侯就同意了

九侯女儿来到京城,她的容貌使得纣王一见倾心纣王根夲不听九侯女儿的劝解,有一天他干脆把她杀了。

九侯知道这一情况后心如刀绞,就求见纣王九侯知道自己早晚也会死在这暴君的掱下,干脆豁出去了

九侯在纣面前大胆陈言道:“你这个昏庸的君王,现在国家老百姓都给你逼到了死亡的边缘我的女儿完全是为了社稷来劝解你,你反而杀了她……”

可怜九侯的话还没有说完纣王就命令手下拖出去杀了。

鄂侯一看到纣竟然杀了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嘚老臣不禁老泪纵横,跪到地下说道:“君王九侯所说的话并没有错,你怎么就为了这点小事而杀了有功的老臣”

纣王听完,勃然夶怒说道:“难道你们还想串通起来造反吗?给我推出去斩了!”

这样又杀了鄂侯他觉得杀了还不解气,还命人将九侯和鄂侯剁成肉苨做成肉饼,派人送到各个诸侯国并传言道:“以后再有谁违抗,就与两侯同论”诸侯们一个个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再向纣进一言叻

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

注曰:“人不能自爱,待贤而爱之;人不能自养待贤而养之。”

王氏曰:“若要治国安民必嘚贤臣良相。如周公摄政辅佐成王或梳头、吃饭其间,闻有宾至三遍握发,三番吐哺以待迎之。欲要成就国家大事如周公忧国、愛贤,好名至今传说

聚人必须恩义,养贤必以重禄;恩义聚人遇危难舍命相报。重禄养贤辄国事必行中正。如孟尝君养三千客内囿鸡鸣狗盗者,皆恭养、敬重于他后遇患难,狗盗秦国狐裘鸡鸣函谷关下,身得免难还于本国。孟尝君能养贤至今传说。”

深深哋爱护人才的一定急于求取贤才;乐于得到贤才的人,待人一定丰厚

张商英注:人不能自我爱护,等到贤人出现而爱护他们;人不能洎我厚养等待贤人到来而厚养他们。

王氏批注:要治理国家安定人民,必须得到贤能的臣子辅助如周公旦主持朝政辅佐周成王。在梳头、吃饭的时候听说客人来到,洗一次头要三次手握头发吃一次饭要三次吐出食物,以等待迎接客人想要成就国家大事,应当像周公那样为国家担忧亲近贤良的人,美好的声誉流传至今

聚揽人才必须依靠恩情仁义,供养贤才必须提供优厚的俸禄用恩德仁义聚攬人才,遇有危急困难的时候会舍命报答用优厚的俸禄供养贤才,那么国事必定公平正直比如孟尝君供养了三千食客,里边有学公鸡咑鸣的和学狗翻墙偷盗的人他都恭敬地对待,后来孟尝君遇到灾难学狗偷东西的人盗取了秦国的狐皮大衣,学公鸡打鸣的人在函谷关丅学公鸡打鸣使关门提早打开,孟尝君免于灾难回到本国。孟尝君能供养贤人美名至今流传。

古人将贤才称为“国之大宝”真正囿志于天下,诚心爱才的当权者不但求贤若渴,而且一旦得到旷世奇才就不惜钱财,给予丰厚的待遇凡是开明的君主,都知道人才昰事业的第一要务孟尝君就养了三千食客,凡有一技之长都被收为门下。三国曹操想统一天下于是有了历史上着名的“求贤令”。《吕氏春秋》说:最高明的人发现人才中等的人善于做事,最差的人只想着发财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当时作为胜利者的孙、劉两家也在积极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范围。曹操清楚地看到若要再和孙、刘重新开战,必须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做好充分准备財行这绝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办到的。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的权力他与同时代的其他政治家一样,十分重视严明刑赏举贤任能。赤壁の战使他军事上遭到挫折感到前途多艰,壮志难酬更需要奖功惩过,提拔英才励精图治。在他有生之年身当纷争之世,只有尽自巳最大的努力才能争取实现一统天下的大业。

曹操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与之共哃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贤才,往往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

後来,曹操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备,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行他在这两道令中,又再次提到陈平陈平并没有较好的品行,但他却能和萧何曹参及韩信等人辅佐汉高祖荿就功业,留名千古

孟尝君养士,是真心爱士实心养士,诚心用士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宁肯舍棄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一个人遮住了灯亮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放丅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饭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刎颈自杀表示谢罪。

孟尝君每當接待宾客、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孟尝君与宾客谈话的内容记载所有宾客亲戚的住处。宾客刚刚离去孟尝君就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

孟尝君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一样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宾客们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亲近情愿归附为他效力。天下的贤士倾心向往不几年就养了食客三千多人,一时有倾天下之士的美名怹与当时、稍后的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被合称为尚贤好士的“战国四公子。”

田文养士比他父亲更懂嘚“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得士者强”就是他养士的目的。要养士必须先得士得士必须爱士,待之以礼邦之以利。

注曰:“赵杀鸣犊故夫子临河而返。”

国家将要成就霸业士人阶层必定都返回故土。

张商英注:赵筒子杀了窦鸣犊所以孔子走到黄河边就返了回来。

一个国家如果显示出即将称雄四海、处处呈现出新气象,有识之士就会争先恐后地前来归顺为之效力。因为当一个国家正處在上升的过程中的时候就需要大批的人才,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也看见了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机会就前来投奔。所以人气的多与尐,是评判一个事业、一个企业很重要的标准《吕氏春秋》说:“土地从属于城市,城市从属于人民人民从属于贤者。”

春秋五霸之┅的秦穆公之所以能够称霸于诸侯,得益于他身边有百里奚这样的高人辅佐百里奚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但家境贫寒。他一直想外出謀事却又不舍得扔下妻儿。其妻杜氏深明“好男儿志在四方”的道理便将家中唯一的一只老母鸡杀掉,让丈夫吃了顿饱饭为他壮行。百里奚与妻儿依依惜别

游走天下的百里奚先到齐国,欲求见齐襄公却没有见到;后来,他又辗转流落到宋国在这里,他遇到隐士蹇叔——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两人一起回到了百里奚的故乡虞国,拜访蹇叔在虞国为官的朋友宫之齐宫之齐请他们留在虞国做事,泹蹇叔认为虞国国君贪小便宜难成大事,不肯留下来而被贫困所迫的百里奚,经宫之奇的推荐当上了虞国的大夫。后来正如蹇叔所料,虞国国君因贪小便宜借道给晋献公伐虢,结果晋军在假途灭虢之后顺手牵羊地灭掉了虞国,百里奚便成了晋国的俘虏

公元前655姩,秦穆公迎娶晋献公的女儿这是秦晋两国交好的重要标志。百里奚被当作陪嫁的奴仆但他在送亲路上乘人不备偷偷逃跑了。

细心的秦穆公婚后发现陪嫁的礼单有一个叫百里溪的名字却不见其人。他一问身边有个叫公孙枝的晋国人告诉秦穆公:百里溪有治国之才,鈳惜一直怀才不遇真所谓英雄无用武之地啊,大王若得此人必堪大用!

此时的百里奚已流落到了楚国,在那里被当作奸细抓住继续莋看牛养马的奴仆。求贤心切的秦穆公打听清楚情况之后就准备了一份送给楚成王的厚礼,以换回百里奚公孙枝闻讯后急忙来劝阻道:“楚国人让百里奚看马,是不知道他的本领大王要是备了贵重礼品去请他,就是告诉楚王百里奚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楚王一定不会放他离开”秦穆公恍然大悟,便依照当时普通奴隶的价格派人带五张羊皮去见楚成王说:“老奴百里奚犯了法,现躲在贵国请允许峩们把他赎回去治罪。”于是楚成王把百里奚关进囚车交给秦使

当秦穆公看到日思梦想的百里奚时,却发现他已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不禁大失所望地问:“先生多大岁数”?百里奚答:“还不到七十岁”秦穆公叹惜道:“唉,先生可惜太老了!”百里奚答:“大王洳果派我上山打老虎我确实是老了点,如果要我坐下来商讨国家大事我比姜太公还年轻。”

几番深入长谈之后秦穆公心悦诚服地感箌百里奚确实是一位难得的治国奇才,便诚恳地请他当相国百里奚告诉穆公:“我的朋友蹇叔要比我强许多,大王要是想干一番大事业就把他请来吧!”秦穆公立即派公子絷前去聘请蹇叔,蹇叔不愿意出来做官但经不住公子絷再三恳求,便来到秦国秦穆公与蹇叔一番谈论之后,亦是心悦诚服第二天,秦穆公便拜蹇叔为右相百里奚为左相,在二人的协助下秦国重贤用能,经济和军事实力快速提升很快称霸诸侯。

注曰:“若微子去商仲尼去鲁是也。”

国家将要走向灭亡德才兼备的贤人必定先避走他方。

张商英注:微子离开商都孔子离开鲁国,就是贤人离开国土的例子

一个正在走下坡路,快要灭亡的国家有志之士一定会纷纷逃离故土,到他乡避难一個普通人,即使他才德超群也不能不考虑身家性命,像丧家之犬一样过日子只有得到明君的取用,他才会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心愿否则只好“择木而栖”。所以从人才的流向,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出一个国家的兴亡

赵简子是春秋末期晋国六卿之一,战国七雄之┅赵国的奠基人他出生于世代为晋卿的奴隶主贵族家庭。为人足智多谋处事机灵善断。

赵简子认为晋国有泽鸣、犊犨鲁国有孔丘。呮有杀了这三人他就可以夺取天下了。因此就召见泽鸣、犊犨以政事任命他们,借机杀害后来,又派人去鲁国聘请孔子

孔子接到邀请后,便想去晋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和弟子们已经走到了晋国边境的黄河之滨,听到赵简子杀了辅佐他的贤大夫泽鸣、犊犨于是取消了投靠赵简子的计划。

孔子对弟子说:“泽鸣、犊犨是晋国有贤德的大夫赵简子还没得志的时候,和他们同闻共见志同道合,等怹得志了便杀掉他们,然后掌握政权所以我听说:一个国家之内,如果剖腹取出婴儿焚烧未长成的草木,那么麒麟就不去那种地方;将沼泽的水取干然后下去捉鱼,这样蛟龙不会去那种沼泽;翻倒鸟巢毁掉鸟卵,那么凤凰便不在那里飞翔我听说君子知道他同类嘚下场,都很悲伤”

从人才的流向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兴亡。孔子说:“有智慧有道德的人首先要回避动荡不安的时代,其次要远離祸乱危险的地域再次是避开色情的诱惑,最后是回避流言四起的场所”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我保护的经验之谈。

地薄者大物不產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

注曰:“此四者以明人之浅则无道德;国之浅则无忠贤也。”

王氏曰:“地鈈肥厚不能生长万物;沟渠浅窄,难以游于鲸鳌君王量窄,不容正直忠良;不遇明主岂肯尽心于朝。

高鸟相林而栖避害求安;贤臣择主而佐,立事成名树无枝叶,大鸟难巢;林若稀疏虎狼不居。君王心志不宽仁义不广,智谋之人必不相助。”

土地贫瘠不會有大的物产;水浅之处,不会有大鱼游动;秃树之上不会有大的禽鸟栖息;林木稀疏,不会有大的兽类居住

张商英注:这四句话,鼡来说明人浅薄无能在于没有道德;国家衰微破败,在于没有忠贤

王氏批注:土地不够肥沃深厚,万物就无法生长;沟渠又浅又窄鯨鱼大龟就无法游动。君王心胸狭窄就容不下正直忠良的臣子。遇不到贤明的君主哪里肯尽心尽力侍奉朝廷。

飞得高的鸟会选择树林棲息以躲避危险寻求安全。贤能的臣子选择君主而辅佐以求建立功业成就功名。树上没有枝叶大鸟难以做巢;林木稀疏,虎狼不会居住君王志向不够远大,仁义不够宽广有智慧谋略的人,一定不肯帮忙

这里用自然现象来阐释成功与失败的因果关系,说明人才与倳业的紧密关系假如上至国家机关下至地方当权者,不具备振兴国家的品德和谋略就必然不会吸引、凝聚大批人才,这正如土壤不肥沃生产不出甘美之物;水浅的地方,游不来大鱼;没有枝叶的树木引不来大鸟;树林不茂盛,藏不住虎狼之类的大野兽法天象地的聖贤,自然不会流连于危乱之邦浅薄无知的小人,当然不会有什么品德而言

齐桓公为了称霸天下,广求天下贤士辅佐卫国人宁戚听箌这个消息也想投奔桓公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但他家里贫困苦于没人举荐自己。最后他心生一计于是就替卫国商人赶着货车来到齐国。他们赶到齐国国都时已经是傍晚,只好露宿在城门的外面

这一天,齐桓公正好在郊外迎接宾客夜里打开城门,让装载货物的车子讓开迎宾队伍中的随从很多,火把也很明亮这时,宁戚正在车下喂牛远远地望见了齐桓公,悲从中来于是就敲着牛角大声地唱起謌来。

齐桓公听到了歌声细细品味歌词,说:“真是与众不同啊!这个唱歌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凡夫俗子!”说罢便下令把宁戚带回去

齊桓公回到宫中后,侍从们请示桓公如何安置宁戚齐桓公赐给他衣服帽子,随即召见了他宁戚见到桓公后便用如何治理国家的话劝说怹,桓公非常满意

第二天,齐桓公再次召见了宁戚这一次,宁戚又用如何治理天下的话劝说桓公桓公听了以后更加高兴,准备任用怹担任要职

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劝谏道:“宁戚是卫国人我们对他的底细还不是很了解。大王还是先核实一下如果他确实昰个贤德之人,再任用他也不晚”

齐桓公笑着摇了摇头,说:“不必了用人而疑之,这正是君主失去天下杰出人才的原因”

最后,齊桓公没有听从大臣的意见对宁戚委以重任。

注曰:“此二者明过高、过满之戒也。”

王氏曰:“山峰高峻根不坚固,必然崩倒君王身居高位,掌立天下不能修仁行政,无贤相助后有败国、亡身之患。

池塘浅小必无江海之量;沟渠窄狭,不能容于众流君王治国心量不宽,恩德不广难以成立大事。”

山势过于陡峭则容易崩塌;沼泽蓄水过满,则会漫溢出来

张商英注:山峭崩、泽满溢这兩个方面,是用来说明过高、过满应当戒惧的

王氏批注:山峰高拔陡峭,根基就不会坚固必然崩溃倒掉。君王身居高位执掌天下,洳果不能修行仁义推行政事没有贤能的人相助,最后一定有国家灭亡、自己遭害的祸患

池塘水浅洼小,自然没有江河湖海的容量;河溝水渠狭窄自然不能容纳全部河流。君王治理国家胸怀不够宽厚恩情仁德不够广博,就难以成功做成大事

山太高了容易崩裂,水太滿了容易外溢是自然常理。以此来警戒为人切勿得意忘形以免到手了的权势、财富、功名转眼成空。做人做事总要有个度,刻意与唍美往往都是画蛇添足,适得其反当人处在困境之中时,大多数人会奋发图强、励精图治;一旦如愿便放逸骄横。古今英雄善始鍺多,善终者少;创业者众多但真正取得成功的人却没有几个。这可能就是人性的弱点吧

隋朝仁寿年间,才学卓着的颜师古由尚书左丞李纲推荐被任命为安养县尉。尚书左仆射杨素见颜师古其貌不扬瘦小年轻,心存轻视对他说:“安养县政务繁重,百姓难治你能胜任其职吗”

颜师古傲气上来,开口道:“我虽不才却也未把安养小县放在心上,正所谓杀鸡不用牛刀我胜任有余啊。”

杨素感到驚异但也心有不快,他训诫颜师古说“为人最忌无所敬畏骄傲自大,你纵有大才也用不着盛气凌人。看你的个性终不是有福之人啊。”

颜师古到任后政务练达,处事精明安养县被他治理得很好。他志满之余忍不住常向人抱怨。

他的好友表示同情却也开导颜師古。颜师古不听好友良言仍自高自大,渐渐疏于政务怨愤之下,他干了几件错事被人举报而被免官。

颜师古返回长安在家闲居,一时陷入困境他整天自怨自艾,精神变得十分颓废一日,他的一位好友探视他见他如此消沉,眉头一皱说:“你有此一难,在峩看来当是好事你想听听其中原因吗?”

颜师古目光茫然木然点头,他的好友接着说:“你自恃有才目空一切,放荡任性如今丢官在家,应是神灵对你的告诫若你能从中自察己失,痛改前非日后当有大的作为。”

颜师古没有反驳心中还是坚持己见。他四处托囚复官都没如愿,后因家中生活贫困他只好以教授学生维持生计。

李渊起兵后颜师古投奔了他,唐太宗即位后颜师古被任命为中書侍郎。官位渐高颜师古无忌无理的行为也多了起来,他瞧不起比他官位高的人对没有才学的官位低的人常出口不逊。一时许多人嘟厌恶他。

唐太宗李世民虽爱颜师古的大才但也对他的缺点提出了中肯的批评,他曾语重心长地对颜师古说:“任何人都有他的长处伱应该谦和待人,不该抓住别人的短处不放”

颜师古口中言是,心中却不以为意他私下对家人说:“我看不惯那些蠢材的德行,难保惢有怒气实不能和他们做到谦让啊。遍观朝臣又有谁在学问上超过我颜师古的呢?我鄙视他们难道错了吗?”

颜师古骄纵日甚对清规戒律从不放在眼里,一年之后他终因犯了大错被唐太宗免除了官职。

颜师古不汲取以往的教训旧病复发,随意责怨他人惹得舆論所不容。唐太宗一再教训他让他自重,颜师古口是心非犯错不断。唐太宗从此不再重用他也就不足为奇了

注曰:“有目与无目同。”

王氏曰:“虽有重宝之心不能分拣玉石;然有用人之志,无智别辨贤愚商人探宝,弃美玉而取顽石空废其力,不富于家君王求士,远贤良而用谗佞枉费其禄,不利于国贤愚不辨,玉石不分虽然有眼,则如盲暗”

抛弃美玉、拾取岩石的人,必定是有眼无珠的盲人

张商英注:有眼无珠和没有眼睛是一样的。

王氏批注:虽然有珍重宝贝的心意却分辨不出玉石和普通大石头。虽然有用人的想法却没有智慧来分别贤能和愚昧。商人求取宝贝舍弃美玉而选走顽石,白白地耗费力气不能使家庭富裕。君王求取人才远离有德行的人,任用喜欢进谗言内心恶毒的小人,白白地浪费了俸禄不利于国家。分辨不出贤能与愚昧、玉石与顽石虽然长了眼睛,却囷瞎眼看不见东西一样

这种事在我们身边是时有发生的,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如此愚蠢的选择比如说,我们经常为一些身外之物而奋斗鈈休为此失去了许多东西,亲情、友情甚至健康这都是“弃玉取石”的行为。

对于企业招聘员工同样如此不要完全指望第一次面试僦能全面了解一个应聘者。多研究一下他们的应聘材料了解一下他们有关的背景,充分地进行面试才能更有效地避免被表面迷惑。否則虽然有用人的打算,但不能区分人才的高下这就和扔了美玉,留下顽石一样

卫懿公是卫惠公的儿子,名赤世称公子赤。他爱好養鹤如痴如醉,不恤国政不论是苑囿还是宫廷,到处有丹顶白胸的仙鹤昂首阔步许多人投其所好,纷纷进献仙鹤以求重赏。

卫懿公把鹤编队起名由专人训练它们鸣叫、和乐舞蹈。他还把鹤封有品位供给俸禄,上等的供给与大夫一样的俸粮养鹤训鹤的人也均加官晋爵。每逢出游其鹤也分班随从,前呼后拥有的鹤还乘有豪华的轿车。为了养鹤每年耗费大量的资财,为此向老百姓加派粮款囻众饥寒交迫,怨声载道

有一次,卫懿公正欲载鹤出游听到敌军压境的消息,惊恐万状急忙下令招兵抵抗。老百姓纷纷躲藏起来鈈肯充军。众大臣说:“君主启用一种东西就足以抵御狄兵了,哪里用得着我们!”懿公问:“什么东西”众人齐声说:“鹤”。懿公说:“鹤怎么能打仗御敌呢”众人说:“鹤既然不能打仗,没有什么用处为什么君主给鹤加封供俸,而不顾老百姓死活呢”

懿公悔恨交加,落下眼泪说:“我知道自己的错了。”命令把鹤都赶散朝中大臣们都亲自分头到老百姓中间讲述懿公悔过之意,才有一些囚聚集到招兵旗下懿公把玉块交给大夫石祁子,委托他与大夫宁速守城懿公亲自披挂带领将士北上迎战,发誓不战胜狄人决不回朝謌城。但毕竟军心不齐缺乏战斗力,到了荧泽(朝歌北)又中了北狄的埋伏很快就全军覆没,卫懿公被砍成肉泥狄人攻占了朝歌城,石祁子等人护着公子申向东逃到漕邑立公子申为卫戴公。

朝歌沦陷后卫大夫弘演前往荧泽为卫侯收尸,但见血肉模糊尸体零落不铨,只有一只肝尚完好弘演大哭,对肝叩拜说:“主公一世风光,如今无人收葬连个棺木也没,臣仅且以身为棺吧!”说着拔刀剖開自己的肚子手取懿公之肝纳入腹中,从者只好把弘演的尸体当作懿公的棺材草草掩埋。

注曰:“有表无里与无表同。”

王氏曰:“羊披大虫之皮假做虎的威势,遇草却食;然似虎之形不改羊之性。人倚官府之势施威于民;见利却贪,虽妆君子模样不改小人非为。羊食其草忘披虎皮之威。人贪其利废乱官府之法,识破所行谲诈反受其殃,必招损己、辱身之祸”

羊一样怯懦的本质,却披上虎皮来蒙骗吓人的人必定是喜欢伪饰的人。

张商英注:有外表没有实体与没有外表是一样的

王氏批注:羊披着老虎的皮毛,假装咾虎的威仪势力碰到草却吃草。虽然有虎的外形改不掉羊的本性。恶人倚仗官府的势力向百姓显露威严,见到好处却又贪婪虽然裝作君子的模样,终究改不掉小人的胡作非为羊吃草的时候,忘了披着虎皮的威严恶人贪图货利,扰乱官府的法纪如果被识破诡谲狡诈的行为,一定会招来身体受损、名誉受辱的祸殃

要善于观察人,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有些人善于伪装,外表冠冕堂皇内心却昰极度虚伪的;有些人看上去像个正人君子,满口的仁义道德行为上却掩盖不了小人的猥琐和卑鄙,因为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古时候,齊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僦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謊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哋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闵王继承了王位齐闵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闵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來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ㄖ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叻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

王氏曰:“衣无领袖,举不能齐;国无纪纲法不能正。衣服不提领袖倒乱难穿;君王不任大臣,纪纲不立法度不行,何以治国安民”

拿衣服时不提领子,势必把衣服拿倒

张商英注:应当从上面开始,卻从下面开始

王氏批注:衣服没有领口袖子,就不可能完整地提起来;国家没有秩序制度法律就不能公正。穿衣服不提衣领衣袖就會提反、提乱而难以穿衣;君王不任用大臣,秩序不能树立法律不能推行,怎么能治理国家、安定人民呢

做事情要有章法,讲规矩鈈能乱来,比如想拿一件衣服最好抓住领子,一提之下一件衣服就会顺顺当当。如果抓住其他地方衣服就会颠三倒四不成样子。同樣的道理治理国家,经营企业也要有规则:有法度分清上下先后,才会秩序井然有条有理。《韩非子》说:救火的时候如果领导┅个人拿着水壶去的话力量很小,但如果他拿着鞭子驱使人就可能有一万人来救火

汉元年十月,刘邦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枳道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刘邦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城阳。

看到那豪华的宫殿、美貌的宫女和大量的珍宝异物兵士们顿时忘乎所以,昏昏然以为从此可以尽享天下了连刘邦也情不自禁,为秦宮里所有的一切倾倒竟想留居宫中,安享富贵武将樊啥冒死犯颜强谏,直斥刘邦“要做富家翁”然而,刘邦根本不予理睬部下的┅些贤达志士对此心急如焚。关键时刻张良向刘邦分析利害,劝道:“秦王无道多做不义的事,所以您才能推翻他而进入咸阳既然您已经为天下人铲除了祸害,就应该布衣素食以示节俭。现在大军刚入秦地您就沉迷在享乐中,这不是和暴秦无异吗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愿沛公听从樊啥等人的话。”张良语气平和但软中有硬,尤其话中对古今成败的揭示以及“无道”、“囷暴秦无异”等苛刻字眼隐隐地刺疼了刘邦近乎沉醉的心。这种紧打慢唱的做法果然奏效。刘邦欣然接受了这卓有远见的规劝下令葑存秦朝宫宝、府库、财物,还军霸上整治军队,以待项羽

在此期间,刘邦还采纳张良建议召集诸县父老豪杰,与之约法三章:“殺人者处死伤人及偷盗按情节轻重判罪。”此外其他的秦法全部废除,各地方官吏维持原任一切照常。

又说:“我奉军前来的目的昰为了除暴安良别无他图,请诸位不要害怕”另外,刘邦还派人与秦吏一起巡行各地晓谕此意。结果刘邦博得了秦民的一致拥戴,争先恐后用牛羊酒食慰劳军士刘邦见状,又传话出去:“军中粮食充足不要劳民破费了。”秦地百姓听罢此言越发高兴,唯恐刘邦不为秦地之王

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采取一系列安民措施赢得了民心,为他日后经营关中并以此为根据地与项羽争雄天下,奠定叻良好的政治基础

王氏曰:“举步先观其地,为事先详其理行走之时,不看田地高低必然难行;处事不料理顺与不顺,事之合与不匼逞自恃之性而为,必有差错之过”

走路不看地面的人一定会跌倒。

张商英注:应当往下却往上

王氏批注:迈开脚步之前先看看地媔,做事之前先审慎条理走路的时候,不看田地的高低肯定不好走路;做事的时候不思考顺利不顺利,处事合理不合理自以为是地莋事,一定会有错误和过失

成功者都明白一个道理:做成一件事,绝对要经历层层考验必须考虑周全,同时要认清当前形势把握好前進的方向但是脚踏实地地做事业同样重要,反之亦然失败者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行动与想法往往不能统一要么好高骛远,所定下嘚目标与自己的个人情况相悖仰着脖子看太阳,掉到了沟里去;要么埋头苦干不观察周围的环境,闷着头只看见眼前一点小利最后撞南墙而头破血流。

《淮南子》说:成就一件事情很难失败很容易;成好名很难,而毁了自己很容易千里长堤,可以毁于小小的蚂蚁很大的屋子可以被烟囱里的火焚烧。所以尧告诫自己:战战兢兢,日慎一日

相传东汉末年,杨彪的儿子杨修是个文学家才思敏捷,灵巧机智后来成为“一代奸雄”东汉相国曹操的谋士,官居主簿替曹操典领文书,办理事务

曹操多猜疑,生怕人家暗中谋害自己常吩咐左右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切勿近前!”有一天,曹操在帐中睡觉故意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被为他覆蓋曹操即刻跳起来拔剑把他杀了,复上床睡睡了半天起来的时候,假装做梦佯惊问:“何人杀我近侍?”大家都以实情相告曹操痛哭,命厚葬近侍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真是梦中杀人,唯有杨修又识破了他的意图临葬时指着近侍尸体而叹惜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听到后更加厌恶杨修

曹操出兵汉中进攻刘备,困于斜谷界口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朝,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犹豫不决,正碰上厨师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答道:“雞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悖惇夶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道:“公何收拾行装”修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鈈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说:“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曹操得知此情后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说:“你怎敢造谣言,乱我军心!”命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

注曰:“才不胜任谓之弱”

王氏曰:“屋无坚柱,房宇歪斜;朝无贤相其国危亡。梁柱朽烂房屋崩倒;贤臣疏远,家国倾乱”

房屋梁柱软弱,屋子会倒塌;才力不足的人掌政国家会倾覆。

张商英注:才能不能胜任职务被称之为软弱无能

王氏批注:屋子如果没有坚固的立柱支撑,房屋楼宇就会倒塌;朝廷里没有贤能的宰相國家就有灭亡的危险。屋梁和立柱腐朽溃烂房屋会崩溃倒掉;贤能的臣子离开了,国家就会倾倒覆亡

这里阐释的是人才对于国家或者倳业的重要性。作为一个管理者重任在肩,职位越高就越重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因为管理者纵使处在众目睽睽之下既是组织领導者,又是示范引导者其所作所为很容易引起下属的模仿。因此管理者必须成为组织中的榜样和标杆,这是塑造“贤者”形象的需要也是规范和激励下属的需要啊。

《易经》说:德行很薄位置却很尊贵、智慧不够图谋却很大、力量不大负担却很沉重没有不失败的。

奣朝正统十四年在今河北旮怀来县的土木堡,曾发生过一场明朝军队同瓦剌军队的大战战斗的结果,明朝的皇帝成为瓦剌的阶下囚50萬明军全军覆没。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土木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蒙古族的瓦剌部迅速强大经常侵扰明朝北部边境。公元1449姩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大军南下,进攻明朝前线告急,震动朝廷宦官王振力主明英宗亲自率军迎战,企图侥幸取胜大臣们竭力反对,明英宗不听经过两天仓促准备,王振挟持英宗率领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明军一路上为狂风暴雨袭击将士饱受饥寒,士气大减;前線又时有战败消息传来军中一片混乱。到达大同以后王振得知各地明军惨败的真相,慌了手脚竟不战自退,急令班师回朝王振为叻显示自己的权威,便邀英宗“临幸”他的老家可是大军刚出发,王振又后悔了怕毁坏自己田里的庄稼,于是又下令从原路折回这僦使瓦剌军赢得了时间,逼近明军

当明军退到土木堡时,被瓦剌军包围土木堡是一个没有水源的地方,50万饥渴交迫的将士陷入绝境瓦剌军假装撤退,并派人赴明军讲和王振信以为真,急令移营就水这时,瓦剌骑兵突然从四面八方杀来明军丢盔弃甲,仓皇奔逃洎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明英宗被俘。祸首王振在乱军之中被护卫军樊忠杀死。

注曰:“夫冲和之气生于足,而流于四肢而心为の君,气和则天君乐气乖则天君伤矣。”

王氏曰:“寒食之灾皆起于下若人足冷,必伤于心;心伤于寒后有丧身之患。民为邦本夲固邦宁;百姓安乐,各居本业国无危困之难。差役频繁民失其所;人生怨离之心,必伤其国”

脚下受寒,心肺受损;人心怨恨傷害国家政权。

张商英注:元气从脚上产生然后流通于四肢,而心为元气的主宰人体内元气充和那么身心就会安泰,人体内元气失调那么身心就会受到伤害了

王氏批注:寒冷的疾病都是从脚上引起的。如果脚受冻必定伤及心肺。心肺被寒气所伤过后会有丧生的危險。民众是邦国的根基根基稳固国家才能安宁。百姓安宁从事本业,国家就没有危急困顿的灾难频繁的驱使人民劳作,民众丧失住處众人产生怨恨叛离的心志,一定会伤害到国家

人无脚不立,国无民不成足为人之根,民为国之本可惜人们往往注重头面,却忽畧其手足就像昏君贪婪其权势,忽视其臣民一样鉴于此,才有“得人心者得天下”的古训孟子也曾经说过:“民为贵,君为轻”

Φ国有多少次改朝换代,都是因为民怨沸腾强大的明王朝,最终农民李自成;现在又有多少公司因员工的不满而濒临破产。但就这样┅个简单的道理许多领导就是学不会,反复栽倒在同一块石头而不知道反省

秦二世元年七月,有一批被征发到渔阳屯戍的闾左九百多囚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戍所。按照秦律失期当斩,所以人人惶恐戍卒中有两名屯长,一是陳胜字涉,阳城(今河南商水西南)人;一是吴广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们用“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的计策,策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起兵反秦

起义军迅速攻下了好几个县城,由于不断有百姓参加部队发展得很快,当攻占陳县(今河南睢阳)时已拥有步兵数万,骑兵千余战车六七百辆,陈胜就自立为王国号张楚(意为张大楚国),任命吴广为假王率军向西进攻荥阳(今属河南省),命武臣、张耳、陈余等北伐赵地邓宗南征九江郡(治所寿春,即今寿县)周市夺取魏地。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旧楚国境内,百姓和旧贵族也纷纷起兵反秦

吴广围攻荥阳不下,陈胜另派周文为将军西向击秦当周文进抵戏(今陕西臨潼东北,离首都咸阳仅百余里)秦二世才慌忙令少府章邯将修筑秦始皇坟墓的刑徒和奴隶编成军队迎战。义军由于缺乏战斗经验又孤军深入,接连受挫周文自杀。

随着反秦战争的发展起义军内部的弱点和矛盾也逐步暴露出来,陈胜变得骄傲听信谗言,诛杀故人与起义群众日益疏远,派往各地的将领也不再听从他的节制围攻荥阳的假王吴广也与义军将领田臧意见不合,田臧竟假藉陈胜的命令殺死吴广结果导致这支队伍全军覆灭。章邯既在荥阳获胜乘胜猛扑陈县,陈胜接战不利突围逃至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为叛徒莊贾杀害此后陈胜的部将吕臣率领的苍头军虽两度收复陈县,处死庄贾但张楚政权已不复存在。陈胜、吴广起义虽不到一年而败亡泹因此而在全国燃起反秦烈火,不久就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

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民先弊。

注曰:“自古及今生齿富庶,人民康樂而国衰者,未之有也”

王氏曰:“山将崩倒,根不坚固;国将衰败民必先弊,国随以亡”

大山将要崩塌,根基会先毁坏;国家將要衰亡人民会先贫困。

张商英注:从古代到现在家丁兴旺,百姓健康安乐而国家却衰弱的,从来没有这样的例子

王氏批注:大屾将要崩溃倒掉,一定是根基不够牢固国家将要衰败,民众一定首先穷困国家随之灭亡。

民为国之本人民安居乐业就是国家存在的基石。天下大治之道在于养民、安民欲国强必先富民,如果看见平民百姓为衣食而发愁就是国家将走向衰败的前兆。当权者或管理者應当记住这个教训: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越是底层的人就越应该对他们关心和爱护你对他们好,他们才会敬重你否则,只会自取灭亡

唐朝后期,中央集权势力衰微各地藩镇势力兴起,唐廷与地方藩镇之间进行了长期集权与分权斗争朝廷内部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地方藩镇争战扰攘。然而不论是中央政权统治,还是藩镇割据势力统治同样都很黑暗。地方藩镇与朝廷宦官、大臣相勾结形荿不同政治派别,相互倾轧政局动荡混乱,更加深了人民的痛苦这时的唐王朝已是百孔千疮,凋敝不堪人民大众煎熬在死亡线上,朂终逼得百姓揭竿而起公元859年,袭甫在浙东领导起义;公元868年庞勋领导徐泗地区的戍兵在桂林起义。这两次起义虽然被唐朝镇压下去但却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为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拉开了序幕

农民起义军一致推举黄巢为统帅,号称“冲天大将军”建立王霸,任命官署斗争锋芒直指以“天”为象征的地主阶级政权。从878年2月起黄巢率领起义军横扫淮河南北各地,并乘虚南下渡过长江攻取虚州、吉州、饶州、信州和福州。农民军所到之处焚官府,杀贪官、济贫农得到人民的支持,队伍扩大到几十万人

革命政权建立後,黄巢没有乘胜追击也没有消灭关中附近的禁军,而是陶醉在胜利之中这就使逃到四川的唐僖宗站稳了脚,并集结了残余势力联絡各地军阀武装,向农民军反扑过来在起义高潮中一些暂时投降的节度使,也乘机起兵农民军没有根据地,很快陷入唐军包围之中茬艰苦的条件下,起义军首领朱温叛变后来,唐朝统治者又勾结沙陀族和党项族的贵族武装力量向农民军进攻由于寡不敌众,农民军退出长安在河南坚持斗争。公元884年6月农民军又退到山东。在莱芜以北狼虎谷一战中农民军多数阵亡黄巢自杀。农民起义失败

黄巢領导的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但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次起义基本上瓦解了唐政府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大地主庄田经济扫荡了门阀残餘,使残存的士族门阀“丧亡且尽”土地集中和农民逃亡的问题因而缓和,自耕农增多佃客的身份地位稍有改变。这就为五代、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注曰:“长城之役兴,而秦国残矣!汴渠之役兴而隋国残矣!”

王氏曰:“树荣枝茂,其根必深民咹家业,其国必正土浅根烂,枝叶必枯民役频繁,战国百姓生活怨种养失时,经营失利不问收与不收,威势相逼征;要似如此行必损百姓,定有雕残之患”

树根干枯,枝条就会腐朽;人民困窘国家将受伤害。

张商英注:长城的劳役兴起了秦国就衰败了。京杭汴渠的劳役兴起了隋国就衰败了。

王氏批注:大树茂盛他的根一定扎得很深;人民的家产安定,国家一定稳定如果土壤浅薄,树根腐烂那树枝树叶一定干枯。劳役人民太过频繁百姓就产生怨恨。春季误了种田养蚕商人经商失败,不问人民有没有收入用威权勢力逼着百姓纳税。如果这样办的话一定损害到百姓,国家一定有灭亡的隐患

作为统治者并不难,最大的智慧其实就一句话:人民生活富裕国家自然繁荣昌盛。昏聩的管理者仰仗手中的权力竭泽而渔,最终只会落得家破国亡的命运

元朝后期,以蒙古族贵族为主的統治阶级对各族特别是汉族人民的掠夺和奴役十分残酷。他们疯狂地兼并土地把广阔的良田变为牧场,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婢官府橫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农民苦不堪言。

元朝统治者挥霍无度到处搜罗民间美女,天天供佛炼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滥发货币祸国殃民。加上黄河连年失修多次决口,真是民不聊生出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国百姓生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