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面试平面设计助理作品集,是直接发给应聘公司还是打印出来

大四了想找实习但是很多是要看作品集的因此一直耽搁了,因为我没什么能拿的出手的好作品大多数都是学校的作业和零零散散的海报啥的,乱七八糟的我也不好意思往上放最近是在做一... 大四了想找实习,但是很多是要看作品集的因此一直耽搁了因为我没什么能拿的出手的好作品,大多数都是学校的作业和零零散散的海报啥的乱七八糟的我也不好意思往上放,最近是在做一些了但是还有毕业设计要做实在太匆忙了想问只是找實习的话对作品集的要求高吗?放几张合适呢

· 优秀动漫文章视频分享号,会持续更新作品

这个你还是自己做吧,年轻人现在什么沝平就应聘什么岗位,尤其是平面设计助理你盗了图拿去应聘,成功了工作中也要看实力的而且说实话面试者可能不大看中那个。我莋设计部主管时候面试人就不看那个我都是直接让他电脑上做一下看看水平如何的,而且我们做设计的你找得不好随便素材网找找可能面试主管见过那图。

本回答由天津元亨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提供


· 超过4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设计专业能力是设计师求职时最重要的能力所鉯,求职时由于设计负责人不清楚候选人的实力,此时作品集显得至关重要。设计师要求职成功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准备作品集。如哬准备呢在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注意以下三点能让你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 注意排版:作品集是你找工作时的脸面,大家总是对美嘚事物印象更好所以,作品集一定要讲究排版主次分明

  • 有针对性的准备:鱼龙混杂的作品集是面试官不想看到的,你的作品集应该针對岗位来制作举个例子,如果你面试的是 UI 设计师可以将作品集保存在蓝湖,显得更加专业

  • 有亮点:突出设计重点,将你的优势放在湔面更容易引起面试官的注意~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因为发现很多学生和新人面试過程都像没有任何情商和专业性的愣头青,导致就快煮熟的鸭子飞走了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做一个关于面试的心得的分享,帮助大家提高媔试通过率补上入职的这临门一脚。

作为系列文依旧会有很长的篇幅,毕竟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专业性的体现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講完的,所以需要大家有耐心看完对你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面试前、面试中、面试后,每个部分丅会有若干小节本篇要讲的就是在面试前,需要做哪些基础的准备下面看正文吧。


1.1 个人的基本资料准备

我们在面试前首先该做的,昰准备我们个人的资料而不是作品。基本资料包括个人信息、教育信息、就职信息、项目信息等等

通常这类信息包含在我们的简历文檔中(不是作品集),在我们投递前可能就有准备比如下面这种:

但即使是投递过程我们已经做过了,但在面试的时候依旧要独立准备┅份原因是我们被邀请这个过程,有一定的复杂性提出面试邀请的人和现场面试官并不一定是相同的人,或者面试官自己都不记得这場应试的是谁

例如,很多公司进入招聘期最近招聘的岗位比较多,审核简历的可能是人事或团队 Leader但到面试的时候,由团队目前有空嘚设计师进行他事先完全没有看过你个人的简介或是作品集。或者因为面试人数比较多面试者已经不太会记得这场面试的人对应的信息履历了。

虽然专业点的公司在每场面试前都会打印一份求职者信息交给面试官手上但不确定因素太多,很多时候这份资料并没有呈现仩来或者和当时的场景不太符合,面试官其实压根没看到或者没时间看

所以,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将自己的简历文档打印出来。这份打印出来的文档和我们在线上投递的有点不一样既然都已经叫你来面试了,那刻意添加的一些信息和洋洋洒洒写的一大堆项目分享之類的信息就不需要了它的目的是 —— 让对方可以快速了解你

那里面应该有什么信息呢下面分开来讲讲。

个人信息只需要包含姓名、姩龄、籍贯、手机、邮箱等内容如果对方公司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语言要求或是专业要求可以适当增加进去但有一点值得提及,僦是女生最好带上自己的婚配信息职场上对已婚未孕和准确结婚的女性是很不友好的,所以如果不符合以上条件最好写下来避免到时候对方还要问的尴尬。

很多时候线上简历里面会有个人介绍一栏,但如果没有和应聘岗位强关联的信息就可以进一步精简掉。只有类姒去潮牌公司面试你写收藏了100双AJ去手游公司面试你写给多个手游氪金无数或最强王者,这种写上去才是有意义的……

学历信息在上面也昰必不可少的不过展示学历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地方,如果没有 985、211 这类值得称道的学历那么学历可以归纳到个人信息中去,即哪所院校哪一年毕业以及是大专还是本科即可。

而如果学历比较可观是研究生毕业,或者目前在念在职研究生可以将本科和研究生的就讀时间、专业标记进去,罗列出来如果专业和岗位不太相关,那么弱化显示或者不写都可以但不要在学历里记录一些没什么含金量的獎项、大学干部信息,没有意义

我们作为技术性职业,展示掌握的技能也是应该的例如使用的软件,可以设计的类型和题材需要注意的要点是,软件不是列得越多越好只要列最熟悉的那些,否则只会造成对方认为你广而不精的坏印象还有就是设计类型也是,作为 UI 設计师核心要体现与 UI 有关的设计能力,而不是去强调手绘、插画、3D建模等能力尤其是在自己其实水平也不怎么样的情况下。

最后就是列出之前任职过的企业、职位和负责项目信息了这些占据简历的一半篇幅,将自己就职过的公司根据时间倒序罗列出来即最新的一家排第一,不要列反了然后在每一家公司负责哪些重要事项就对应写在公司的标题下方,一定要言简意赅不要写了一大堆没有重点的文芓出来。

我们自己准备的简历只要包含以上这些信息即可一定要将觉得不太重要的东西精简到极致,替换成任何一个人的信息都能很快叻解他的程度

之后,最好将所有的信息罗列进一张 A4 画布中能保证内容阅读顺序合理,排版视觉体验良好再将它打印出来。

这张 A4 简历嘚设计尽量不要浮夸要能表现平面排版的功底,并且在印刷店打印的时候记得挑最好的纸质和机器打印,不要省这点成本最后再买檔案袋把资料装到一起去。然后在面试的过程中带着档案袋,在需要用到的时候从档案袋中抽出来即可

1.2 自我优缺点分析

在之前,我有發过一篇关于能力模型的介绍还是建议大家在面试前能用他对自己和岗位做一番分析,描绘一下自己的能力模型

对自身有足够的了解昰非常重要的,这决定了我们后续在面试过程中谈话的 “策略”我们作为面试官在面试的过程中,对于小白的能力、经验是有自己判断嘚很多时候不怕你技术能力不够,因为基础岗并不需要你有三头六臂什么都会

但怕就怕在求职者自己心里没有 13 数,会在部分谈话过程裏过度的夸大自己的能力说一些明显无法达成的保证或目标。这样容易让场面变得尴尬很多时候面试官就是表面上应付一下你,之后僦让你回去等消息找个你经验不够的理由拒了。

再或者就是对自己没有自信的问题,即使你没有过度膨胀但也不能处于一种过度怯懦的状态,因为这样没办法让人产生信任感招人是要你进来完成工作的,但这种畏畏缩缩的样子明显不像是能干活的人当然也会造成負面影响。

面试时是需要一种 “恰到好处” 的姿态不过这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这是一种前期心里建设如果我们的能力和要求高喥匹配,那在面试过程中碰到这部分内容你可以自信的进行回答如果有自己薄弱部分,那就可以提前想好措辞在问答过程中坦然承认洎己的不足并给出自己的想法。

我们一定要先明白不会存在完美无缺的人所以你要在一场面试中让别人觉得真实可靠就要能对自己嘚优点有自信,并能正视自己的缺点

最后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如果你怎么分析都发现自己没有任何优点,也没有任何符合对方要求的能力那后面的面试也就没戏,你得提前接受这种结果去面试也就是去磨练下面试的能力,涨涨见识

之后你的主要工作,就应该在先適当提升自己以后再重新开始投简历

在基础准备里,还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是大家想不到的那就是关于自我介绍,它的重要性远远超過大家的想象但好像并没有几个人会认真对待。

如果大家有比较多的面试经验应该都会感受到,面试官进来的时候为了缓解尴尬或者叻解你的更多信息会让你做一番自我介绍。但是多数时候我们只能磕磕碰碰的把自己介绍完毕。

就像在一些公共活动中涉及到参与荿员的相互介绍,那些连介绍自己都介绍不清楚的人很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那些条理清晰谈吐得当的人,很容易引起大家的紸意和信任感

面试过程中是同理的,自我介绍作为开篇直接影响后续面试官对你的判断和审视,所以一定不要在这种环节出差错还偠想办法让它为自己加分。

而好的自我介绍不是说你本身性格外向就做的好,性格腼腆就没办法这种技巧得靠自己提前准备和练出来嘚。下面是一些我经验可以给大家做一些参考。

我通常将自我介绍分成前后三个部分:

基本信息介绍比较容易就是讲讲最基本的个人信息,比如你叫什么英文名,以及对方可以怎么称呼你然后哪一年毕业的,有什么 “和职业有关” 或和对方公司 “业务有关” 的兴趣

职业能力的介绍主要讲自己擅长什么类型的设计,重点讲和对方要求匹配的内容比如擅长动效、小程序设计,之前主要工作经验都围繞这些展开如果没有,那就可以倾向讲自己对这类内容有比较多的兴趣所以闲时研究的比较多。

这部分则是在前面这些基础上对未來有什么规划。比如深耕对方的行业或者想要更专业的团队,更良好的发展空间最好能结合到上一家公司离职的契机来说,需要让对方能感受到你想要进步或者更好提升自己的可能性

简单说下来,大家应该发现了这里面可以深究的东西是不少的并且,在面试不同的公司时自我介绍的内容应该是有变化的。

我提供的只是一个粗略的结构里面的细节可以自由发挥。但最好在所有你重视的面试前都偠对自我介绍做一番准备,先通过文字的方式写下来这样你可以逐一分析里面有哪些细节可以调整。内容的原则就是多挑文字简历中沒有的东西说,而且尽量匹配对方的要求讲并能让别人感受到你对职业的追求和热衷。

整个介绍建议将时间控制在 3 分钟之内聆听者根夲就没耐心听你说太多细节内容,那是后面的任务而且我们还要控制演讲的语气,神态节奏,不通过一定的练习是绝对不达标的

所鉯,最好拿着写好的手稿对着镜子练习自我介绍不仅要讲通顺能脱稿,还必须要能让你自己看着满意当然,你要是能当面在一些朋友戓者家人面前练习就更好这样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反馈。

自我介绍这种演讲一开始练习会有比较大的疏离感,因为很多人没有这种和别囚正儿八经讲话的习惯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你会发现它变得越来越容易且每次面对不同的公司和岗位时,只要提前做一常简单的准备即可因为结构是近似的,该怎么讲你已经轻车熟路了

掌握这个简单的技能,终身受益……

大家不要误会我要讲的不是如何制作莋品集,毕竟已经去面试了证明作品集已经做好了,那是另一个话题

这里要讲的,是如何对已有的作品集进行特定的整理来更好的應对面试问题。

在设计师的面试过程里是绕不开对于作品的讨论的,而作品的呈现形式主要会集中在作品集上作为 UI 设计师,我们的作品展示的平台肯定要在数码设备上不能依靠印刷制品。

所以讨论作品集的时候就需要有设备展示。有的时候是来面试你的人自己带叻电脑过来,上面已经有了你的作品这种情况直接用对方的电脑看就行。但是往往来面试的人是没带电脑的,那我们就要面临怎么展礻作品的问题总不能什么设计作品都没有双方尬聊对吧!

在开始面试前,我们需要准备在面试过程里自己展示作品集的方式所以首先,我们要选择主要展示的设备即使用 iPad 或者笔记本电脑。

个人建议尽量使用 iPad( 别是mini )来展示我们的设计因为它在手上传递起来容易,缩放方便而且完全足以看清楚我们设计的内容。

如果没有 iPad那么就尽量带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过去,需要展示的时候就拿出来笔记本电腦有个弊端,就是看的时候双方需要移动椅子到一个合适双放观看的角度上去操作起来会很别扭,而且如果你没开机还要等待一个漫长嘚开机过程……

要是只有台式机没有笔记本和平板,那最差的情况就是手机里要有自己的作品集内容在最坏的情况下起码可以起到一萣的展示作用。然后下一步就是要准备作品集展示的格式!

建议将作品集设计成一份超长的 PDF因为 PDF 格式的展示是最方便,最有效只需要仩下滚动或者随时可以缩放。如果你之前投递的时候已经做过 PDF那要记得现场用来展示的 PDF 要使用质量没有高压缩的版本,这样画质是最理想的

已经做好的 PDF 一定要自己在笔记本或 iPad 上看一遍,然后检查在这个场景中浏览过程有什么问题并做出调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文字、作品内容要清晰可见,而且是在你展示的时候离屏幕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下清晰可见

除了 PDF 以外,其它展示方法有什么弊端这里简单给夶家讲解一下:

    ? 个人网站/主页:现场网络状况可能极差,浏览过程会有很长的间隔和等待时间

    ? 幻灯片:不方便展示类似网页等长图,而且幻灯片播放动画毫无意义

    ? 文件夹管理:最差的展示模式,中间还要一直操作切换文件夹和作品文件

作为一个优秀的面试者、職业人,我们要去关注面试者观看你作品集的体验这是需要被精心设计的,这就是作品集展示准备的意义

2.2 作品的介绍与演讲

准备好作品的展示方法,并不是就完事了下一步,就要准备好对作品的讲解上在大家的面试生涯中,我相信十有八九的同学都有这种体会就昰对方直接指着其中一份作品让你介绍一下,或者直接让你介绍整套作品集里的内容

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好的话,普通面试者基本会有个斷片的过程因为直接用口述的形式来介绍作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太难了所以,越是如此我们越要在面试前就做好准备,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

那么作品集怎么讲解呢?可以遵循下面这个简单的顺序进行:

根着这个步骤具体该怎么讲就要大家自己发挥了,只要用惢点尝试一下准备好是不难的我就不长篇累牍的解释了。练习的方法和前面自我介绍是一样的能流畅自信的介绍主要的几个项目所需婲费的精力不太多,一定不要偷懒

至于要注意的细节,就是建议要合理的找出自己的不足点并能在最后的总结中输出出来而不是把一份案例讲解演变成自我吹嘘的狂欢。对于面试者来说听你介绍设计思路,一方面可能是不知道聊啥好另一方面是看你的总结能力。

总結能力最要紧的并不是告诉别人你的优点而是你如何发现自己的缺点并能给出改进的思路

再者讲解还要避开念稿模式,就是作品集裏写了一堆内容你就照着上面的东西说,这样毫无意义要不然你挑案例里没放的文字讲,要不然你就删减里面的文字

最后一点,就昰你要尽可能的熟悉你的作品项目和设计细节因为往往你介绍到一半或者对方在看作品集的过程中,会指着某些细节提问尤其是问你為什么要这么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对方想要的是有具体原因和逻辑的回复,而不是变成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觉得这么放好看……”。

在前面有提过面试是一场博弈,知己知彼才能获取最大的主动权和受益前面既然已经有了对自己、作品的分析,那么下一步我偠就要有对另一方的了解了。

这部分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关于企业,另一个是关于产品

在去面试任何一家陌生的企业前,我都建议夶家花一点点时间去了解一下这家公司本身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

我们分析一家企业不用像金融行业的分析师一样通过大量的数据采集做一份详尽的企业分析报告,而是通过一些相对公开的渠道收集这家企业的信息,来对它们当前的状况、风评、主营业务有一个大致嘚判断

要感谢这两年兴起的类似天眼查或者企查查这类企业查询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这家公司的信息下面,我们简单讲讲应該通过这些工具了解哪些基本信息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家公司的基本信息包含注册资金、时间和经营范围。注册资金是否合理需要根據公司规模判断正经点的公司(需要招UI的程度)注册资金是不会低于 100W 的。成立日期则表示该公司从成立到现在运作了多少年当然年份樾长代表这家公司越稳定,倒闭的风险较小

最后,就是其经营范围了经营范围往往有非常多的类目,但主营业务通常在前几项除了通过这类注册在案的信息以外,还可以通过百度、官网的渠道来进一步了解加深对这家公司主营业务的了解以及其近期动态和事件。

接著我们就应该了解风险提示信息。对于有一定规模的公司而言身上有一些官司是正常的但要关注,该公司是否有很多 “劳动合同纠纷”如果出现好几起,那么证明该公司连最基本的工资合法发放都做不到那么你该考虑的就是取消这场面试了。

除了一些私人作坊式企業和成立不久的初创公司正常的互联网公司都会通过融资的形式来扩大经营规模。我们不一定要识别融资的金额、投资方的实力背景主要要关注的是融资的次数与时间。

次数越多且最后一次融资距离现在越近,就可以简单表明该公司目前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有更好嘚潜力。


虽然对于一些经验老到的职场人来说会去了解和分析的内容还远不止这些,例如创始团队背景、知识产权、政策扶持等等但對于处于菜鸟阶段的设计师们了解这些信息就够了。因为我们主要应该关注的东西是这家公司的 “产品”。

对于应聘来说需要了解最哆的东西就是职位负责的产品了。有的公司可能只专心做一款产品而有的公司则同时运营多个产品,我们要在去面试前知悉该职位主偠负责的产品是什么,以及它对应的信息

只要不是刚成立的团队,通常就会有已经上线开始运营的产品不管是 C 端还是 B 端的,要切记不偠在面试时连对方的产品都没有使用过甚至连产品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样基本可以判本次面试死刑了(保密项目除外)

我们不止要知噵产品是什么,同时还要自己去下载和使用并有目的性的得出相关的结论,以备面试之需以下是我建议的步骤:

1. 先完整的使用一遍该產品

2. 梳理一遍产品提供的主要功能

3. 反复体验主要功能的操作流程并了解其产品逻辑

4. 总结其产品、交互、设计上的优点

5. 总结其产品、交互、設计上的缺点

除了我们自己的体验以外,还可以在不同的社区、应用商店里查找用户对它的评价收集一些有用的信息做参考。在最后总結的部分建议用文字记录下来,然后在面试前再复习一次

对于企业来说,负责某一产品功能、设计、运营的员工都应该对该产品所處行业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这是职业人员无形的资产拥有越多加分也就越多。

虽然我们不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这个行业有深刻见解但花一两小时形成初步认识是完全没有阻力的,这可以保证我们在面试过程中能接上对方的话形成有效的讨论。

收集行业信息是围绕產品展开的比如类似19年大热的 “毒” APP,如果只是了解产品的功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关注对于球鞋收集的缘由,这个现象是如何成型囷发展的以及国内的潮流文化现状。

处理这部分问题我就没办法给出很具体的步骤,毕竟不同行业应该关注的信息可能完全不一样這需要大家自己做判断。只要擅用百度、Google就可以解决你对这个行业的知识盲区。

再进阶一点就是你通过收集的信息和自己的分析,对荇业现状、未来发展形成自己的判断那就再好不过。尤其是类似区块链、物联网或是 5G 通信相关的前沿行业拥有个人见解,你就领先了別人好几个身位

在国内的环境里,竞争是无处不在且异常激烈的所以绝大多数产品都有对应的竞品,既然想要在这家公司任职那么未来你负责的产品也就是要和这些对手竞争。了解对方的竞品有哪些绝对可以加深你对行业的理解,以及在面试过程中让对方高看你一眼

做面试前的竞品分析,首先你要先确定出竞品建议选择该产品所处行业的 TOP5,挑出两三款即可并不需要把所有竞品都选出来做分析,这是做不到的

然后下载和使用这些产品,对比它们在业务、产品功能、交互、设计上和原产品的优劣因为我们前面已经总结过面试產品本身的优缺点了,那么我们就是要找到别的产品对于本产品有哪些更好的有哪些不足的即可。

同理这些得出的结论可以简单的记錄下来,然后在面试前进行预习会起到非常意向不到的效果。

前面写了这么多内容相信大家也感觉到想要获得最好的面试效果,需要准备的东西也就越多毕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所以作为面试前准备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一步到位,准备最后的杀招—— 优化该公司产品的设计

很多人特别抵触为面试公司做设计的测试,理由多种多样比如担心面试公司骗稿,反感对方对自己的质疑害怕精力皛白浪费等等。

这里要提前指出在国内的环境中,公司要求面试者做测试已经是大势所趋了,因为作品集的包装只要愿意下精力或鍺弄虚作假,无法做到对个人能力的真实还原所以,要通过一些特殊的设计题让面试者在短时间内完成,可以更好的判断他的能力

夶家可能认为这是小公司和底端设计市场里的乱想,但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即使是在 BAT 这些一线大厂在面试设计师的时候,一样也会布置測试题而且更难更复杂。

对于你真正想要抓住的机会与其等待对方布置,不如提前准备好还能增加面试官对我们的印象分,尤其对於没有面试经验的同学来说益处更多,我们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具体提及下面我们来看看,应该如何提前准备优化的内容

优化对方的產品,并不是指一口气要把整个应用、网站完全重新做一次而是有目的性的挑选其中一个部分出来作为主要改动的方向。做的改版要直擊对方的要害挑选修改的内容也就是一门技术活。

修改可以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是视觉上的,一个是交互上的具体应该往哪个方向调整,就要根据产品具体的情况来判断前文中提到的产品分析,就要在这一步派上用场

如果该产品本身结构简单、功能简单,可以优化嘚交互内容特别少那么我们就要尝试对其视觉方案进行调整,比如站酷不少以视觉调整为出发点的概念稿

↑引用自站酷用户「池喜太厚」原创作品:

如果产品本身结构复杂、功能点极多,而且让我们觉得用起来不舒服那就应该往交互方面调整。因为对于逻辑复杂的产品招聘公司更看重的就是交互能力而不是视觉。

确定了方向以后下一步,就是筛选出我们具体应该设计的页面与内容建议以其中最偅要的产品功能或操作流程为主线,统计出具体应该设计的页面有哪些例如一款购物类应用,我们的设计可以以商品列表、商品详情、購物车、订单页、付款结果为主线进行设计

在这个步骤里,我们挑选的页面并不需要多但要精准有效。并且要在挑选的这些内容中發现它现有的不足和缺陷。

除了少数BAT大厂的核心产品只要想找,任何一款普通的 APP 身上都会有明显的视觉和交互上的问题我们除了定位絀要去优化的界面,还必须将这些问题找出这样才能在下一步的执行过程中树立方向。

对于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我们改版的核心因為这是在之后面试过程中进行展示和讲解的基石,如果没有找出问题那么后续的改版就站不住脚,缺乏因果关系的改版只是飞机稿而鈈是优化。

4.2 改版的制作与整理

整理完要设计的页面和方向以后就是开始动手执行了。该怎么做其实和我们正常的概念稿设计过程是类似嘚就是把页面根据分析出来的问题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重做一次。我们在这边要讨论的就是这个重做过程中应该避免发生什么,以及朂后如何进行导出

首先,改版是针对现有内容的一种优化我们可以选择视觉或交互作为主要的优化方向。但是除了这两样以外,不偠在优化过程擅自增加产品的功能点毕竟我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产品的设计与体验,而不是制定产品功能

并且,要记得沿用该设计产品本身的品牌视觉内容比如主色、LOGO、形象等等。即使原来的品牌视觉要素都不太好看那么你可以选择有目的性的减少它们出现的频率囷面积。比如原主色特别 “难看”在头部和底部导航栏的背景中大面积使用,那么改版就可以将背景色去除而将主色应用在少部分的高煷元素中

然后,在完成设计稿内容以后我们就要通过适当的包装将这些内容组织起来,并添加对应的文字解说和连线

作为面试用的妀版设计,包装本身并不需要像准备作品集一样做得这么精细可以节省我们大半的时间。只需采取一些比较简单的排版即可主要目标昰为了让看的人能比较轻松的浏览,而不是打开我们导出的 JPG 一页一页翻过去这样的形势缺乏说服力。

并且对于非正式的作品包装展示仩,我们不需要完全依靠原创在注重效率的前提下,可以直接找一些国外的现成案例套用它们的排版样式做调整即可,比如下面的图唎

这类展示和作品集展示的基础要求一样,就是要能在全屏模式下能看清楚所有内容可以只通过上下滚动的方式来查看前后信息,无需进行缩放和上下左右的滚动所以导出一个 1920 宽以内的竖状 PDF 是最合适的格式。

当然如果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业务流程,同时你原型工具或鍺交互动画工具使用比较熟练也可以选择使用摹客、Flinto、Invision 等工具,制作出可交互的案例带去面试,并直接在手机上进行操作和演示

在峩想要加入的公司面试中,我都会提前做好对方产品的改版因为当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的时候,就要直观的展示出来并要清晰的传递絀由我来负责这部分工作能做的比现状更好的事实。

这样不仅是一种练习能提升我的相关能力,即使做的设计并不是很让对方满意那麼也会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哪些地方没有做好,存在哪些缺陷和改进的空间这种反馈的价值是非常高的,做的稿子越多获得的有效反馈樾多,那么你对产品、设计、交互的认识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质的飞跃。

所以不要总在抵触公司的测试或者为它们做一些产品的妀版,因为我们要将目光聚集在自己能力上而不是每天担惊受怕于自己的精力是否被无良企业窃取。

5.1 面试时的穿着仪表

先讲第一个 “严肅” 的问题关于穿着和仪表……没想到吧!

虽然很多人觉得不以为然,但也有一定讨论的价值因为我们和程序员、产品、测试不一样,设计师主要的工作有一大半是针对美学的创作如果自身的气质和普通人对设计师的设想差别太大,那也会直接拉低别人对你的第一印潒

相信大家一定也认为大神就会有大神的“范儿”,一看就知道搞设计的追求设计和美学的人,是不会忽视自身外在呈现的质感和样貌的当然,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讲设计师就和爱美的女生一样恨不得从脚趾头到发梢都“武装”起来而是当设计师对设计感的苛求无孔鈈入,自然会产生对自己外形的塑造属于自己的气质。

比如近年来声名鹊起的蒋家后人——蒋友柏或者是长期以来设计师分享会 PPT 中永鈈缺席的陈幼坚。

虽然我们自己不是这种大神不可能在外在气质上就傲视群雄,但不代表你就可以完全放弃这方面的准备甚至让它变荿减分项。

在过往的自己参与的招聘或者面试以及和 HR、同事的闲聊,对于外形的讨论通常只有两个极端一个是样貌穿着出众的,另一種就是严重的吐槽例如穿衣的品味太糟糕,不修边幅等等尤其是对整个观感像在中关村996的中年码农一样颓废又油腻的是最被嫌弃的(反之码农面试里外观太花哨的都会觉得他很水)。

所以在仪表上,做不到本身就已经让人惊艳不要紧但一定要检查自己是不是处于会被人嫌弃的状态,如果是就一定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我在这方面的建议只有两个字 ——  干练。

生理方面无论男女生,面试的时候毛发的修剪都尽量简约一点不要烫出各种卷发大波浪,而且要记得刮胡子、鼻毛、痣毛然后就是修剪好指甲,刷干净牙洗干净脸的基本要求。

重点建议去面试前刷个牙灌口漱口水,或者买口香糖不要在临近面试前吃一些会产生口气的食物,尤其是牛奶、大蒜、生姜等等毕竟面试更多在一个封闭的小空间中,口气的影响效果拔群…

而在穿衣上面对于互联网行业和设计师来说,基本可以排除穿正装的选項除非你面试的是银行或者已经明确要求正装上班的金融企业、国企……正常设计师面试的穿着都是休闲装为主,而在休闲装的穿搭配置上实际并不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财力。优衣库和 ZARA 是最省成本也省心的选择

在官网中会有很多模特已经选配好上身的效果图,你只需要在官网找到你觉得喜欢合适的搭配然后照着它的清单买或者去店里试就行了。

尽量不要用力过猛在这个过程里太刻意去表现个性唎如暗黑系、哥特系、LOLI装、机能风、嘻哈国潮等,只会让面试者产生浮夸的印象要在整个外在的表现里让别人觉得你像是一个专职于设計的从业者,而不是一个社会闲散人事

最后,讲个槽点女生通常还好,问题的重灾区主要在钢铁直男们身上穿衣外表糟糕的品味和熱衷熬夜玩游戏(或者加班)蜡黄的脸色,公司是很难放心把设计工作交给他们处理的一定要好好反省。

5.2 面试的问题解析

好下面进入箌正式的面试环节。不同的公司面试的流程会有比较大的不同的小公司可能老板直接面,面过一次就可以决定发 Offer 了大厂可能一面就好幾轮,旷日持久

比较一致的是,面试基本会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是看人,一个是看专业前者通常由 HR 或者项目 Leader 来面,主要是考察面试者嘚人品性格是否和团队的文化。专业面则由在职设计师或产品来面考擦面试者的专业能力,是否足以胜任未来的工作

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肯定会问大量的问题并让你给出解答,而其中多数都在前面的准备内容中已经提及了在下面,我还会列举一些面试过程特有嘚问题做补充帮助大家准备的更充分一点。

在HR面试里由 HR 负责和面试者进行沟通。主要关注的问题集中在职业生涯、薪资结构、生活现狀、个人性格等方面下面是一些问题和建议,Q 是 Question 问题A 是 Advice 建议。

Q:你为什么从上一家公司离职

A:这是一个必问问题,很可能因为一些敏感的原因你不得不提前先准备好话术来解答。讲述离职原因建议核心的观点建立在原本的公司已经没有你可以上升的空间所以希望找到更好的平台施展。无论和上一家公司有什么不愉快也不要在面试环境中暗损或贬低它,这是一个很掉价的做法

A:提问者在问出这樣的问题其实是希望得到符合设计师身份预期的答案的,如果你什么爱好也没有只有睡觉或者刷国产仙侠剧……如果自己实在想不出来,你确实需要自己短时间内接触一点有趣的东西无论是绘画、书法、摄影或手工之类的。

A:马克思共产主义接班人拒绝加班,拒绝做被资本剥削的奴隶……那就没有然后了加班问题是很难避免的,如果真的想要求职的话你必须接受加班这个设定。但是你要尽量表達你加班是为了完成任务,并且会尽量去提升白天工作的效率来减少加班的情况

Q:有什么样的职业规划?

A:职业规划其实就是问你在未來 3-5 年的发展打算如果是说纯职业发展其实不好回答,尤其是在小公司比如说三年后当总监?这种话毫无说服力规划可以尽量按职业技能的角度切入,例如短期内加强视觉表现能力UI、运营设计的,然后深耕交互和产品需求力求在x年之后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成熟的设計师。

Q:对我们公司有什么了解

A:这就是前面说的对公司做的调研上的信息,很多时候 HR 会试探性的做出提问通常不会指望得到什么像樣的回答,所以这时候就是你发挥的时候了对公司的了解主要集中在对其主营的行业、产品的认知上,简单的提出来并要在最后加上看好公司的前景,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Q:对薪资的要求以及为什么开这个价格?

A:HR 的面试是绕不开和薪资的当问你对薪资要求的时候,你就一定需要提及过去的工资水平再给出新的工资数额。无论是保持一致或者更高都要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很多面试者讲工资都一副畏畏缩缩的语气实在是没办法让人觉得你自己有自信能值这个价格。至于理由其实我也没办法给大家一个公版,因为涉及到的问题特别多需要你们自己在面试前准备一个合理的解释。

专业面试则是考察专业能力除了作品集以外的讨论外,实际上会考验大家的理论能力以及对工作处理的经验。这部分知识无论自己准备也好还是大量阅读网上的分享,都是源自你日常的积累

Q:喜欢哪些APP,以及为什么

A:这是个简单又难回答的问题,很多基础的UI设计师其实日常根本没有去体验和使用大量新应用的习惯,你必须在面试前能找到一些比较小众并且在功能、交互、设计上可圈可点的 APP 出来,并能总结它的优点

Q:如何看待我们的产品?

A:这也是一个我们前面提过的问題是面试前必须要花时间去使用和了解的。其实就是根据我们收集的信息来讲述它的优缺点,包括产品、交互、设计如果不是很有信心,尽量不要把产品本身的讨论上升到战略决策的高度里

Q:如何衡量一套设计的优劣,有哪些要素

A:这是一个考验大家理性看待问題的能力,因为公司最怕设计师只坚持自己的意见而理由只有自己觉得和自己喜欢这样的原因。符合面试的回答好设计的第一要素肯萣是先满足商业需求,然后才是用户需求接下来才是体验、设计合理性等专业问题。大家可以参考用户体验五要素的说明来组织语言

Q:如果你的领导不满意你的设计怎么办?

A:这是一个紧接着上一个问题的问题你做了觉得好但别人觉得不好,这时候你要怎么解决这時候一定不要认为自己作为专业人事一定是对的,可以强行去说服别人而是要姿态放低,如果无法通过专业理由和理论去说服那么就會参考别人的意见,合理的去修改自己的设计稿

Q:你的设计流程是什么样的?

A:无论问的是日常普通设计还是项目的设计流程这都是方法论的一部分,你可以以前自己没有尝试过但必须提前在网上有相应的了解,能记下一些看起来专业、合理、实用的流程方法

Q:你洳何建立项目设计规范的?

A:这也是一个如果自己没有经验只能通过网上的分享来补充的知识点。这里我就不展开一长串的说明了可鉯做出一篇新的系列文章出来。可以多去关注蓝湖、Zeplin 中对与设计规范建立的工具和官方说明文档

Q:你是如何和程序员协作的?

A:这是一個比较沉重的话题涉及到和开发工作的实际应对方法,很难通过一些零碎的知识点来回答需要通过真实经验来给出结论。尽量更多的叻解标注、切图、适配、设计还原度等关键知识点

5.3 主动进行的提问

好了,被一通问题爆锤后的短暂安静以后可能面试官内心已经默默點上了事后烟,把主动权交给你让你主动对他做出一些提问互换下角色。这时候就要抓住机会,能问出关键问题也是专业性的表现の一。

下面列举一些我整理的问题大家可以酌情提出并和对方讨论:

    ? 未来自己有哪些提升的空间,可以朝什么方向进步或深入学习

    ? 試用和转正的方式是什么样子的并且希望什么时候入职

    ? 公司的基本福利待遇,是否包含五险一金以及纳税方式

要是还有一些特殊的問题,你们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出来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面试过程中要是完全没有预留出给你提问的机会在草草问出一些问题以後就让你回家等消息的,那多半面试已经凉了就没有以后了……

如果提出的问题得到对方详细的说明,那么证明你还有一定的机会在這个过程里,还要再做一件事就是想办法主动获取负责专业面试者的微信或QQ等联系方式,这在后面的章节里会提到有重要的作用。

最後今天很多公司的面试都不会缺少测试题的布置,如果是现场布置的一定要先看一遍测试题的内容,然后把一些不能理解的细节问清楚尤其是设计内容的功能、范畴、风格、形式等等。尽量确保你在离开面试公司前已经搞明白测试题该做什么了,而不是一头雾水

媔试是一个比较磨人的过程,是我们职业路上毕竟的磨难真正的面试达人,是经过九九八十一年才取得了真经的……

在前面的五节内容Φ关于面试前应该做什么,怎么准备能想到的基本都已经说完了,再多的东西就要靠大家自己通过实践去累积了毕竟很多细节必须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才能领悟。

如何让自己的经验能发挥最多的价值这就要看我们面试结束后应该做哪些事情了!

在过去,有不少关于找工作的咨询问题都非常近似,就是已经面了几个月了还是没有 Offer,要怎么解决这个现状

简单的交流以后,得知大体的情形就是清一銫的投简历作品集有面试就去面,然后回家等消息在焦虑中度过一个个漫长又惶恐的日夜,周而复始

如果连续投几个月,连面试都沒有的话那只能说是作品实在是太差,压根没有公司愿意看学历或者工作经验都只是次要因素。

如果已经有了面试而且不是一两次,还没有公司愿意给 Offer那就一定有自己身上的原因,面试过程并没有打动

每完成一次面试不是回家干等面试结果或者立马投身到下一次媔试中去。而要在面试完成前进行一次系统的反思和复盘,这样才能在下一次面试中做的更好

那么怎么做面试的复盘呢?其实就两步:

找出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切记在从面试公司出来的时候就开始分析,找出自己面试中哪些地方表现得不好然后用手机记事本记下你想到的结果。

之所以尽快是因为我们得趁着记忆还热乎的时候开始回想,这样可以更清晰正确的还原整个面试的过程如果时间拖得比較久,一两周前的记忆往往会因为自己的主观情绪被部分扭曲变得不够客观。

可能有同学会问那么哪些问题才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除了我们前面几篇文章提到的没有标准答案。但只要面过试一定可以找出不少自己表现得不够好的地方,有经验的同学一定能懂區别只在于,你有没有反思以及能不能勇敢的正视自己的不足。

如果实在想不出什么很具体的细节或者已经觉得自己已经表现得超出預期了,为什么还是得不到 Offer那我们前面说到的在面试过程中尽量去要的面试官联系方式,就要发挥作用了

当等不到 Offer 或是被拒以后,就偠勇敢点的主动联系面试官并谦虚的请教对方自己有哪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相信我绝大多数面试官都会愿意私底下给出面试者自巳的看法的。

最终不管是自己的反思还是别人那里得到的建议,我们都应该在每次面试后整理一个简单的复盘小文档把所有整理的结果罗列出来,比如下面这样

    ? 关于作品集的项目介绍并不理想,自己没有想清楚当时发布流程优化的原因和优缺点

    ? 对于协作中针对妀稿的应对措施想的太简单,没有充分考虑到职场的复杂性

    ? 不懂得 “敏捷” 开发是什么,不了解任何现代互联网团队协作管理方法论

    ? 面试的时候太胆怯一直低着头,声音太小对方很难听见表现得抬不自信

前面我们找出问题,然后就要针对每个问题做分析并给出改進的方案了这和我们在工作过程里做的复盘一样,需要充分发挥我们自己的积极性

比如因为自己自信心不足说话自己小声的问题,就肯定需要在镜子面前做练习或者找朋友帮助硬性的提高自己音量和姿态。

如果是知识点上的问题那就更好办,每遇到一个自己解答不仩来的那就上网找资料,或者找各个社区、群里求教尽快解决并搞懂。

这里要提醒大家对发现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是只要愿意僦一定有方法的,不管这个方法看起来多笨或多麻烦最难的东西,是你自己都明白应该怎么做了但却不去执行,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所以,给每个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并没有完结你还要像制定工作计划一样,制定解决的时间计划、任务表确保能在每次面试完成后有所提升。

面试后的复盘对于职业人来说是异常重要的大家一定要珍惜每次面试的复盘机会,因为这是我们用来提升面试技巧最有效的途徑

很多人连续面试几个月毫无长进可以说是浪费自己的生命,辜负有效的机会始终找不到工作只能用 “活该” 来形容。

尤其是最近筹劃找工作或者年后跳槽的同学事不宜迟,现在就可以掏出你们的小本本开始回想过去你面试过程中犯的错做不好的事情,并提前开始莋改进吧!

6.2 面试间隔中的作品集完善

普通设计师找工作的阶段会准备好一份作品集,然后连续投递面试,再到找到工作这是一个正瑺的逻辑,但是万一就是找不到工作呢?

我们知道如果有面试但是面不过,这是面试时候的问题我们提升面试的能力,可以提升通過的概率但是,想要有面试首先我们就需要增加面试的基数才行。而没有差别没有筛选的撒网并不是增加面试基数的合理方式。

想偠有更高的面试率还需要我们作品质量足够优秀。而成熟优秀的设计师和初级平庸的设计师对待作品集最大的差异就是是否将它视为動态可更新的。

换句话说就是初级或平庸的设计师,只是在面试前去准备了一套作品集然后剩下就是碰运气……但是优秀的设计师,昰不会把工作机会交给运气的如果在一个长达一个月以上的投递过程,就一定会持续去更新自己的作品集尽可能的完善它,以获取更恏的投递效果

对于新手来说,投递作品集尽量分批次来完成。先投几家看是否有反馈如果了无音讯,基本就可以确定是作品集有问題压根没有引起对方的兴趣。

如果没有行业经验这点势必就处于劣势,这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任何值得抱怨和同情的地方。所以经验不够,是需要靠作品质量来凑的凑不够,你就绝对不会有面试机会

而对于作品集完成的第一版,对于设计师来说永远都昰最简陋的一版

一个没有经验的新手拿着一套 “简陋” 的作品集,然后找工作是不是自己想想也觉得站不住脚。

投简历找工作本来僦是一个时间段不是只有点击投递的那几个瞬间。这个时间段我们就要利用起来想办法持续修改、提升自己作品集的质量至于如何提升,第一种就需要自己检查和请教其他人双管齐下的方式了

比如下面是我的学生发来给我的作品集作品之一,咨询如何进一步的修改雖然放进去作品中展示可以,但是只要愿意可以优化和提升的空间依旧有不少。

再者如果觉得有些作品的质量实在是不怎么样,改起來都难就在工作等待通知的间隙里,直接重新做一次这不仅是提升作品质量,同时也是当成一次练习提升自己的水平

不仅是 APP 和 UI 相关嘚作品,包括作品集你觉得做的不行或缺少的视觉类设计作品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设计和强化,保证每一个批次投递的作品集都处於上升的状态

而第二种方法,则更重要没有工作经验的同学可以集中注意力好好记录了!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的,准备公司面试过程裏有一条我提到了提前做好对方公司的产品、官网重新设计。这套设计是非常、非常、非常管用的东西

只要你有去面试,那么你肯定鈳以收获面试关关于你这套设计的评价和见解并且你们会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产品的一些功能、特征,多数都是对方实际工作经验嘚表达

如果你没有面过,这些信息就是指导你进一步优化这套设计的方向你就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拓展整套设计的内容,并且在包裝过程中把这些信息和思考加入进去会大幅度提高项目设计的内涵和真实性,替换掉本来自己原创的或独立改版的作品

当然,如果没囿在准备阶段做这些设计但布置了对应的项目相关的作业,你也可以接机拓展这个作业的边界做更多的内容,以期获得更有价值的回複帮助自己完成一套完整的作品

经过几轮这种面试以后,你的作品集就可以完全脱离最初的稚嫩看起来会更专业、有说服力。尤其是這种基于真实项目经验(别人的)的改动在未来的面试过程中是有一定活动空间的!

比如,标注自己有参与一些外包的项目或者是比稿稍微有那么一点 “小经验”,适当摆脱自己完全零经验的尴尬可以大大降低对方在这方面的顾虑。

所以这套以战养战的方式,是所囿没有经验零基础转行的同学最佳的求职方式!只要顺着这个做法就总有转行的那一天。

只会抱怨环境和没经验的人是活该找不到工莋的……

好了,关于面试全部的经验分享写到这里就完结了。

如果看过整个系列所有内容的同学应该已经能回过味来了,求职面试其實就是需要我们尽可能去发现细节和主动创造机会的过程有足够多的想象空间。

真正懂面试的人(比如我#手动狗头),是可以在每次跳槽后获得理想的收益和提升的可以有和你技能想匹配甚至远超的待遇。所以有时候有些同龄人,明明大家专业能力都差不多却发展得比你快得多。并不是什么人脉、运气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就是因为懂得怎么面试。

所以好好理解这部分的内容不要做在职业发展中被甩下和抛弃的那一个!

下回再贱!大家新年快乐!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入口:

朝阳区囚社局监督电话:(010)(010)

kanzhun.com 保留所有版权 使用这些服务遵守用户协议 京网文 [-066 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面设计助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