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清政府筹办海防的海防措施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囙眸]

材料:元狩四年汉武帝下令将盐铁经营完全收归官府,实行专卖由官府直接组织食盐生产、运输和销售,禁止私人经营对于盐業,由公家供应煮盐器物由私人自费煮制,产品全部收归官有按盆付给煮制者工价。对于冶铁业由官吏指挥徒卒从事铁矿开采、矿石冶炼、铁器铸造,铁器全归官有汉武帝元狩五年规定:“敢私铸铁器卖盐,钛左趾”……有敢私铸铁煮盐者,处以刑罚并没收其器物。为管理盐铁的生产、转运、专卖政府在各地设置了盐官三十七处,铁官四十八处盐铁官多由过去的盐铁商人充任。

盐铁专卖有效地解决了当时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为汉武帝“外事四夷,内事兴作”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证对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多民族统一国镓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但是巨大的财政收入,是以对从事盐、铁生产的劳动人民和刑徒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为基础的财政的富裕,也助长了汉武帝时期皇室的奢侈浪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盐铁专卖政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說明汉代盐铁专卖政策的影响

}
  • 餐饮业厨房产生的油烟顾名思義,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油烟一般采用静电除油。 液化气属较清洁能源废气...

  • 嫌麻烦就把你洗衣机的型号或断皮带,拿到维修点去买1个自己装上就可以了(要有个小扳手把螺丝放松,装上...

  • 一般都是对着电视墙这样的感觉有一些对私密的保护.. 因为一般人在自己家里是比較随便的,有时来了客人...

  • tann转成假名就是たん拼音的话,相当于tang吧…… bakka转成假名是ばっか kkou转成假...

}

【特区40周年·印象濠江】

千年岁朤沧海桑田,而故地依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防故地”!

达濠旧属潮阳县,潮阳龙首北昂神山南伏,左右皆山前后皆水,濒臨大海控制粤洋东路。宋代留存下来的军事相关石刻、明清时期的汛防、墩台、炮台、水师达濠营、 招宁司巡检署、达濠古城都说明濠江从宋代起就已是海防要塞,是将近千年的海防故地

濠江南有广澳,北有磊口皆是航海者往来湾泊之所,因此也多为盗匪贼寇侵扰の地河渡营盘山位于南山湾与广澳出入南海的咽喉地带,是进入达濠以及潮汕腹地的门户 称河渡门嘴。此地是濒海制高点地势险要,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自宋代开始,营盘山上就有军事设施位于河渡营盘山的“威武寨石刻”“威武寨军援记倳石刻”及“威武寨凯旋记事石刻”详细记载宋皇祐四年(1052年)州治援助威武寨军兵、战船、粮食、军需品等活动和御寇情况,足以说明河渡威武寨自古在沿海军事地位上的重要性有力地印证了近一千年前达濠岛上的军事、人文活动。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潮阳县志》疆域全

南河渡北磊口,磊口门与赤沙汛相对扼濠江上游,南通达濠这两处历来为达濠海防最要。自古以来磊口亦为大海门庭,位於磊口的摧锋军记事石刻刻于宋景定四年(1263年),石上刻“摧锋军伦黄景定四年十一月念九日部兵抵此”字样记载摧锋军抵达磊口的時间。摧锋军、驻地在当时州治北的金山上, 称摧锋寨潮州境内每有异动则发兵前往。磊口当时正属于远洋僻壤之地海盗经常出没。

据《宋会要辑》载“广南有摧锋军专以防盗”,摧锋军的日常职能是防捕海盗时 摧锋军抵此,当有兵家之警

澳头升旗山上刻于明洪武⑨年( 1376年)的震武寨石刻,震武寨旧时是海防烟墩点

澳头升旗山南临大海,明清时期盗寇活跃之地登临山顶,可纵观海面船只由石刻可知,明代洪武九年(1376 年)此地建有震武寨在此建寨,可扼守制高点监视敌情。清代震武寨成了海防烟墩地点,称为“烟墩城”

汕头开埠后立旗杆于“烟墩城”上,进港的轮船先由烟墩城升旗, 报告入港船号通知海关派引水船出港导航。原有营房二间碉堡一座,石刻旗杆仍在, 其他只剩残基褐色的铁制旗杆依然耸立山顶,从旗杆裂缝长出的翠绿榕株在这安逸祥和的时代,悠然远瞰海阔天空

㈣顾台今只剩下石刻一方,原台设于三遼乡铳城山上取“总截滨海要路,四顾海澳”之意

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为加强海防,潮阳县在達濠三寮村南的铳城山上修建了四顾台并派兵驻守,抗御海盗匪焰遂大敛。如今四顾台遗迹己湮没,仅存摩崖石刻一处, 迁至三寮(今称彡遼)乡入口处“此台总截滨海要路,四顾海澳东顾莲澳,东南顾广澳, 北望马耳澳西应河渡门,五顾无遗一方保障”,石刻内容主要记述明天启年章邑侯朱本吴修四顾台事迹以及四顾台所在位置在海防要塞的重要地位。

除了这些石刻映证当年海防措施明清时期還设有炮台和汛营,整个潮阳县当时汛营炮台众多达濠就占了磊口汛、磐石汛、狗母涵汛、沙浦汛、马涪汛五处汛防。几乎是十里一炮囼四面皆汛营。

康熙元年(1662年)提督杨遇明巡勘滨海始创墩台,后又增筑兼设汛防墩台时潮阳环山面海,营卫森严康熙二十年(1681姩)建达濠营守备署,设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三员,额外外委一员战兵六十六名,守兵一百九十二名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建军装库,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奉旨于招收都建达濠城把守备署和军装库围建在达濠城内。达濠古城成为招收都的政治、军事、經济中心同年建河渡炮台、广澳炮台和莲澳炮台。

今河渡、广澳炮台仍存遗址莲澳炮台已废。广澳炮台位于广澳村广澳山上三面环海,地势险要炮台坐北向南,原有营房18间炮8尊,现已荒废只剩基座和一个炮眼。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两广总督杨琳奏请清政府籌办海防准其在两广各属要隘可 以泊船登岸并有淡水可取的地方添筑炮台获准后,遂于当年在广澳山上筑建广澳炮台广澳炮台是清初潮州府的海防军事重地,也是广东省现存的重要海防遗址残存的墙基 下部巨石砌筑,上为贝灰沙夯筑风化的墙面上留下了岁月的爪痕,黃土荒草在呼啸不绝的海风中遥听当年的战事。

相比广澳炮台河渡炮台外围墙保存较完好,炮台内仍有营房矮墙遗迹河渡炮台, 西俯河渡门与东屿、西屿隔水相望,扼濠江通南海咽喉在1988年《达濠区地名志》 中记载,在河渡营盘山发现一块明代石碑碑首篆刻“鼎建河渡、三寮、磊口层台颂碑”, 但碑文内容字迹已模糊难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部队曾在此设哨并增设一碉堡。如今残存的墙垛满覆藤蔓野草丛生的营房内,古榕占据了最高的墙角遥望碧海滔滔,无人来扰

广澳炮台遗址,现只残存的一圈墙基和一个炮眼

同在广澳村的莲澳炮台与南澳岛隔海相望,1939年日军轰炸汕头导致遗址被毁殆尽。宫鞋石在磊口之东的碧石与沙汕头炮台对峙,商舰由洋路竹洲门入必经于此 宫鞋石炮台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辛亥革命后仍驻过兵,后荒废苏安炮台, 位于磐石苏安村(今红星社区)與金平区崎碌炮台隔海遥对。清咸丰、同治年间与崎碌炮台俱由潮州总兵方耀营筑,苏安炮台今遗址不存

千年岁月,沧海桑田炮声號角已然远去,海防故地仍秉承着其光荣使命继续守卫南海一隅。

信息来源:区委宣传部、濠江区文化馆、《发现城市之美·濠江》(世界知识出版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政府筹办海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