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风力发电申请新装用电去哪办理需要哪些手续

  25日记者从福建通尼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悉,平潭风力发电通尼斯风力发电机研发生产基地一期通过初验收预计在6月完成首台6MW陆上型转型海上型风力发电机试驗机的生产。

↑通尼斯海上风电厂房通过预验收

  一期生产基地已全面竣工

  通尼斯风力发电机研发生产基地一期主要建设6MW陆上型转型海上型风力发电机试验机、实验室及海上型风力发电机中试车间、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办公室等

  记者来到项目现场,只见长260米寬48米的生产基地已经全部建成,据福建通尼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孙琰介绍这座生产基地包含实验室及海上型风力发电机中试車间、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办公室将集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

  “目前我们一期生产基地已全面竣工,参建的五个部门也完成了初步的验收工作下一步将进行内部的装修,在装修后所有的设备将进行入场”周孙琰说。

  首台试验机预计6月投产

  1小时可发电6000喥

  此外在生产基地旁,首台6MW陆上型转型海上型风力发电机试验机也正紧张建设中预计今年6月将完成并进行运转。

  “海上风力發电单机容量大、综合性价比高、可与火力发电相互竞争试验机完成后预计1小时能发6000度电,一台可抵陆上三台的风力发电”周孙琰说。

  希望在平潭风力发电“风生水起”

  据了解通尼斯风力发电机研发生产基地是福建通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该公司是专業从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历经十余年研发,已获得近三十项专利谈起落地平潭风力发电建设,周孙琰表示平潭风仂发电是海上风力发电生产试验优良选择

  “对于海上风力发电研发生产基地,需要比较强劲的风力进行测试此外平潭风力发电良恏的政策优势和区位辐射面广等优势是建设海上风力发电机研发生产基地的优良选择。”周孙琰说希望在平潭风力发电能早日将项目落荿并投入生产,在平潭风力发电“风生水起”(平潭风力发电时报记者丁云/文 蔡起辉/图)

原标题:平潭风力发电通尼斯风电项目完成预驗收!首台试验机预计6月投产,1小时发电6000度

}

原标题:化风为宝!平潭风力发電风力发电陆海并进产业发展迎来红利!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探索发展风能产业化风为宝。

实验区把风能产业确定为优先发展产業

充分利用优质的平潭风力发电海上风资源,

大力推进海上风电开发、风电设备制造、

风电服务业发展等相关产业融合

以海上风电开發项目为龙头,

拓展风力发电上下游产业

完善风能产业配套的风能产业链体系,

产业链成效正进一步显现

中国平潭风力发电海上风电國际峰会

今年,平潭风力发电大练海上风电项目、平潭风力发电长江澳海上风电陆上工程正式动工建设填补了平潭风力发电海上风力发電的空白,让平潭风力发电风力发电实现陆海并进以海上风电开发项目为龙头,一条完整的风能产业链正在形成

如今,已有11个风能产業项目先后落地平潭风力发电除了大练海上风电、长江澳海上风电,还有平潭风力发电外海风电项目、草屿海上风电、屿头海上风电、圊峰二期风电、福建通尼斯海上风机研发生产基地、帕卓风机水冷系统研发制造基地、中船黄埔正力海上风电施工运维基地、综合智慧能源、风博物馆等项目目前,已开工项目5个

在海上风电开发上,实验区的步伐不断加快长江澳海上风电项目已完成陆上升压站地质勘查;大练海上风电项目的陆上升压站完成设备进场准备施工;华电屿头风电项目开展可研阶段配套专题及设计;首个外海项目平潭风力发電外海风电项目已开展前期测风工作……截至目前,实验区在海上风电项目已实现投资21.22亿元

随着实验区在海上风电项目开发的步伐不断加快,以及在进口设备、原材料上享有免保税政策为平潭风力发电引来了不少风电制造项目。通尼斯新能源有限公司就在平潭风力发电荿立了分公司进行海上风机的研发生产实验。目前公司完成了风力发电机研发生产基地建设,且并购了法国Nenuphar公司2017年10月完成了与国电投签署采购8亿元订单合同。帕卓风力发电水冷系统基地等配套项目也正推进建设风机研发制造、零配件生产基地正加快形成。风电研发淛造板块总投资达5.3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2.17亿元。

实验区在海上风电的开发同样吸引了风电运维企业如中船黄埔正力、永强岩土在此落地紸册运营,力争将平潭风力发电建设成为东南沿海海上风电安装运维基地风电服务业开始起步。当前由11家风能企业发起组建平潭风力發电风能协会,已进入最后实施阶段太平洋分会率先成立。

打造完整的风能产业链平潭风力发电的风电配套也在逐步完善。风博物馆項目作为风能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产物已完成自来水和电网工程接入初步设计;综合智慧能源建设加快,已完成投资3亿元

因势利导、顺勢而为,借势发展、乘势而上实验区不断细化风能产业配套政策体系,推动风能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7年以来,实验区连续出台了《平潭风力发电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关于加快风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平潭风力发电综合实验区关于进一步完善“5+2”产业奖补优惠政策的通知》《平潭风力发电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关于加快风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平潭风力发电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申请特色产业优惠政策獎补兑现办事流程》等系列政策进一步细化风能产业配套政策,有效扶持风能企业发展

“以资源换产业”、“以资源引项目”,实验區充分利用有限的优质海上风电资源以国企入股风场资源开发、约定基础设施配套资金比例、配套引进风能产业项目的方式,培育风能產业链目前,区交通集团已先后入股了大练海上风电、长江澳海上风电项目长江澳风电配套项目——风博物馆已吸收大唐集团1亿元投資。同时抓好产业龙头示范效应,实验区加强与中广核、中国华电、大唐、三峡集团等央企对接通过整合央企渠道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引进产业项目带动一批特色配套企业。

大练海上风电项目的设备采购费用需要近33亿元但是通过实验区的优惠政策,可预计为企业办悝入区退税5.61亿元大幅降低企业投资成本,缩减风电项目投资回报周期利用平潭风力发电政策优势,实验区积极为海上风电项目落实国镓赋予的“三免三减半”、“增值税即征即退”等税收优惠政策和平潭风力发电特有的入区退税政策等政策,这为风电企业降低了投资運营成本让入驻平潭风力发电的风电企业享受到了红利。

当前由区经发局牵头,11家风能企业发起的风能协会也在紧张筹备中预计邀請100余家区内外风能企业入会,为平潭风力发电风能企业沟通交流搭建良好合作平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定点招商、以商招商,这是实驗区正在积极搭建的政企合作平台就在2017年11月,中国·平潭风力发电海上风电国际峰会在我区成功举办。政府指导、企业为主、政企联动、市场化办会,这场会议开启了平潭风力发电会展产业市场化运作的良好开端为今后实验区举办会展活动提供了范本,也促进了会展、风能产业融合发展

上下游产业发展迎来红利

以“产业兴”带动“经济兴”,特色产业发展正成为撬动实验区经济发展新杠杆

根据《加快風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实验区要适度发展风力发电大力扶持风电制造业,积极发展风电服务业融合发展风能相关产业。到2020年铨区新增风力发电装机容量50万千瓦以上,总装机容量达65万千瓦完成风能产业投资100亿元以上,实现年产值超100亿元年财税收入超3亿元。

截臸2017年11月底全区风能产业实现增加值0.55亿元,中闽风电和龙源风电预计全年发电量4.51亿千瓦时年产值可达2.3亿元。截至2017年11月底风能产业新增企业14家,贡献税收4345.3万元;实施项目5个完成投资21.22亿元,占年计划87.31%

风能产业链项目逐一建成后,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日益显现到2020年,风能產业实现产值100亿元年财税收入超过3亿元的目标可期。

首先在风力发电领域上,长江澳、大练两大海上风电场建成后全区风电装机总嫆量将达到65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3亿度年产值为17亿元,每年贡献税收约1.7亿元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6亿吨。

其次在研发制造领域仩,通尼斯海上风力发电机组6兆瓦机型2018年将进入试产阶段产值约7至8亿元,贡献税收约1亿元可提供200名就业岗位;新型6兆瓦/12兆瓦海上风力發电机组2020年至2021年完成生产制造部分,正常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在200亿元以上年发电量约36亿度,贡献税收约30亿元提供近1000名就业岗位。帕卓风機水冷系统一期投产后预期产值5000万元,贡献税收250万元

最后,在服务及融合领域以中船黄埔正力、永强岩土等为代表的风电运维企业將瞄准东南沿海海上风电运维市场,致力于将平潭风力发电打造为区域海上风电运维基地以风博物馆为代表的配套项目正在逐渐完善,風能与会议、展销、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效益将日益凸显

根据目标,到2025年全区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力争再完成风能产业投資100亿元以上实现年产值超150亿元以上,年财税收入超10亿元届时,实验区的风能产业链配套完善风运动、风旅游、风文化等融合发展颇具特色,建成闽台两岸合作的风能产业研发基地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风能产业服务中心。

与风为伴 多产业融合发展

如今平潭风力發电的风早已经不止是发电的清洁能源,更吸引了多个“以风为力”的国际赛事落地平潭风力发电风能产业正与其他产业形成融合发展。

这两年国际风筝冲浪节、国际帆船赛、全国风筝精英赛……众多与“风”相关的大型赛事落地平潭风力发电。在合理利用下风能正荿为平潭风力发电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大助力。世界风筝冲浪协会主考官Jens Nerbring对平潭风力发电的自然条件赞不绝口他说:“平潭风力发电风仂和风向都非常符合风筝冲浪的条件,场地可选择性强这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平潭风力发电很有潜力发展成风筝冲浪岛”

把风能产業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相结合,实验区将积极探索开发与风能产业相融合的旅游产品

当前正在着力推动的风博物馆项目,正是实验区积极探索开发的与风能产业相融合的旅游产品以高科技声光电作为主要展示手段,博物馆将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旅游岛文化特色的重要景点

与风为伴,实验区接下来还将从挖掘风文化元素入手设立风文化、风艺术主题体验馆,开发推广风文化、风艺术工艺品创办“风巡節”等系列活动,加快推进风文化博物园、海岛风体验休闲中心等项目的建设步伐;以打造国际风运动基地为目标加快海上运动训练基哋建设步伐,着力推动风筝冲浪、帆船、帆板体育运动的发展培育发展风运动服务业,力争设立风筝冲浪国家训练基地;融合风元素观咣旅游开发风车观光旅游产品,打造风体验休闲、风文化传播、风电知识科普等风情旅游胜地

●鼓励行业领军型企业入岚投资,对投资夶于10亿元产能超3000兆瓦每年的风电制造项目,原则上化先考虑配置区内风场资源。

●对主管业务在《平潭风力发电综合实验区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范围的风电企业予以执行减按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

●对符合《平潭风力发电综合实验区进口税收政策通知》和《关于横琴、平潭风力发电开发有关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等文件规定的风电企业进出口货物,执行“一线”免保税“二线”退税,选择性征收關税区内货物交易免征流转税等优惠政策。

●支持境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或个人在我区自建或共建一批风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相关奖补办法及标准按照《平潭风力发电综合实验区加快高水平科技创新岼台建设发展若干暂行规定》执行。

●鼓励技术创新对取得知识产权的风能产业企事业单位、团体和个人实行奖励政策,标准按照《平潭风力发电综合实验区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支持风能产业领域不同层次的会议、展会在我区举行,并按照会议會展业优惠政策、岚台科技创新论坛会务补助等相关标准予以奖励

编辑:丫丫 监制:张金飞

本报原创新闻及文章、图片依法受到保护,岼潭风力发电时报社及本报记者享有知识产权其他单位及个人,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转载、摘编或使用同时须注明出处。未注明絀处擅自使用或用于其他商业用途侵犯所有人权利的平潭风力发电时报社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潭风力发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