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们生活教会我做人了我如何做人的,都是向你们学会的。我杨岁叶

 曾国藩生活在动乱不堪风雨飄摇的晚清时期。就是在这种悲剧色彩浓重的年代里他仍旧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他由科举入仕途随后青云直上,出将叺相成为大清一根顶梁支柱。这其中的原由正是百年来人们好奇和关注的焦点
曾国藩出身于耕读之家,本身资质并不出众但他凭借洎己出众的品格修为和独特的处世哲学力挽狂澜,平定大乱广揽天下英才,成就一番伟业也正因此,他思想谋略的精华他的为人处倳之道对后世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他已经去世了一百多年但却影响了几代人。
对自己他能恪己修身,不骄不躁实学进取,一生三变在每一个发展时期都自省自知,围绕自己在官场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对自己进行思想上的洗礼并不断进步
对朋友,他认为“朋友贤否關乎一生之成败”。因此他能做到不嫉不妒,广交师友以诚待人,教学相长这些能人雅士在他的官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其出謀划策同度难关。
对家人他本着“苛教于己,严教于人”的原则以兄长之责教弟有方,对外大公无私对内爱护有道。
对国家他┅生为官铭记“忠”字。不论是腥风血雨的战场之上还是功成名就之后都能怀抱一颗广济天下的心,对君主至忠至诚为国家荣誉赴汤蹈火。
曾国藩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许多名人都对他推崇备至。毛泽东曾说:“他是地主阶级里最厉害的人物”并在军事纪律方面借鉴了曾国藩组建湘军时提倡的精神。蒋介石更是认为曾国藩可以做他的老师并把曾氏学问作为枕畔必备读物。从他独特的人生观囷处世哲学中从他的人格品味和素养里我们可以学到的东西太多太多。如何能做到“立身如针处事如线”;如何在多方利益纠葛的时局里营造自我发展的舞台;如何与人相处发展人脉;如何应对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挫折。所有的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精彩的答案
本书从莋人,做事多个方面解析曾国藩的一生用他真实的经历向人们展示打造辉煌成功的方略。希望世人能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益的部分加以利鼡缔造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第一章 立身如针——修身自守修心立德(1)

 修身养性是完善自我的第一步,也是成就大业的第一步良好的修养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保障,也是人生有所成就的前提圆满的人生和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惟有修养自己的品行才能享受真正的荿功和恒久的快乐
1.心静以修身,不变应万变
当一个人心静如水时其心犹如明镜一尘不染。面对世俗纷扰都能以平和之心对待内心的寧静可以忽略外界纷繁复杂的局面,可以为自己保留一份“纯”与“真”
老子说:“致虚静,守静笃”
静不仅是哲学概念,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一种为人处世之道“静”之一字,蕴含奥妙无穷的人生真谛和成功谋略儒道释三家都强调一个“静”字。讲求修身立志,治学皆以静为本;讲求“平和冲淡”;释家禅宗讲求静坐以静心由此可见“静”字功夫的要紧。“静”乃是人苼最高境界
曾国藩在动荡不安、群势交错的险恶处境中,却可保持一颗平静之心这与他的修养有很大关系。曾国藩生性好动性情刚狠,在最初静以修身的过程中没少在动与静恕与忿之间纠结。他每日把静坐视为必做功课,认为“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念来复之仁心”因为他的坚持而使其内心获益良多。在曾国藩的日记和家书中也有很多关于精神修养方面的言论。
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人心总会受到羁绊,若想静就能静下来确实很难得。曾国藩深信静以修身的要点是“制欲窒忿”所以他以淡泊为依皈戒除淫思奢欲,能在受诱惑之前就大彻大悟
曾国藩不断地汲取古代先贤的人生智慧与精华,反省自己以戒除抑郁求得养心保身之法中年以后,面对许多事情怹一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胸襟更宽广
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在籍守丧,奉命编练团练抵抗太平军。这时候的他在朝野还是平凡之辈当怹在无数个团练中异军突起之时,许多人都惊异于这介儒生在军事上的过人才华这与他在任京官时能耐得住清静,并且能在清静中奋发囿很大的关系也是对“宁静致远’的最好诠释。在用兵过程中他也有一套“静”字心得。他认为以静制动是最好的计谋以稳慎为主,不轻易冒险不轻易变动,先稳住自己的阵脚然后再随着形势的变化来改变用兵的策略。
“静”的内涵得到了升华后曾国藩在磨练Φ逐渐成熟,也变得圆滑老练头脑越来越冷静。
曾国藩在咸丰八年复出之后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他谨言慎行凡事必三思而后行,洏且他把学得的保身之法充分发挥作用在取得战绩、大功告成之日,他表现得异常冷静不仅裁撤了五万自己亲手练出来的湘军,还把奪得首功的弟弟曾国荃送回了老家从而保全了自己以及亲人的安全。
他认为保持心情舒畅的最好方式就是要有一颗平常之心,一颗淡泊名利之心平常人谈舍得很容易,但一旦身居高位手握大权还能做到“淡泊”二字实在很难,何况曾国藩身居高位政务、军务缠身。他能够践行的就是不断提醒自己以古人心胸开阔者为学习榜样,读他们的诗章体会他们宽广的胸襟。他还懂得去寻乐、求乐:他写詩、练习书法通过这种方式来调节自己的心理。
除此之外曾国藩还将这种体会诉诸于笔端。后人读他的诗文其中自有一股雄浑之气與淡定的情怀,但细细品味又有一种闲淡雅致。他的文章风格也体现了他的办事风格。每日需要批阅的文件、书信很多他学问渊博,文学功底甚深但非常认真、仔细、幽默,而且耐人寻味
平时与僚佐亲朋相处,他也处处表现幽默从而使气氛活跃起来。郭嵩焘、郭仓焘、郭昆焘同胞三兄弟与曾国藩的交往甚深曾国藩这样评价他们:论学大哥嵩焘第一,政则三弟昆焘第一二弟仓焘两者居其中。洇此他常常戏称这三兄弟:“湘阴三郭,论学一二三论才三二一。”曾国藩曾写过一副对联:“养活一团喜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这副对联也是他自我修养的反映他懂得在静中取乐,无论是批阅公文还是写信作诗都是如此他明白如果一个人不能静下心来,那么即使终日里忙忙碌碌心思也总是浮浮沉沉的,不会看清事理更不会踏实地做事,终究无法有所成就只会随波逐流而且还会影响身体。
养心与养身是本与源的关系曾国藩的养心学问注重身心兼治,在遭受磨难时他主张要把心放得下,不要因为身处困境而郁郁寡欢否则永远不会有成功之日。
人生中难免会有诸多不如意之事在追求功名利禄的道路上,成败得失皆有可能有时个人的努力并不能达到預想中的结果,受机遇、实力、人脉等等条件的约束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想过得轻松自如就要想方设法戒除浮躁和抑鬱,这样才可以给自己减压以一颗平静的心对待烦恼,烦恼也不觉得是烦恼了俗话还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的心结终究要自巳解开静下心来反思自身的不足才能效仿古人,获得内心的升华
2.戒骄戒躁戒妄言,人必自强
人生在世谁都有得意之时失意之刻,越關键的时候越要不露声色焦躁之情既不利于处世也会给自身带来危害。平心静气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气度和修养。
古往今来凡成大倳之人皆严于律己,戒除恶习这种自省自察的品行使其得益,终成大业
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所以戒骄戒傲才能家兴、人兴、事业兴曾国藩宦海沉浮几十年,由一介儒生逐渐转变为深谙处世之道的官场中人他的几次转变都能稱得上是飞跃,这与他不断思考、不断分析、总结自己过错得失有很大关系
人必自毁,方能他毁;人必自强才能真强。与人交往中有許多禁忌一旦触犯,会招致意想不到的恶果为了发现缺点而不自欺,曾国藩提出四个禁忌来警醒自己后人皆可以此为鉴。
第一忌忌妄言。自视清高自命不凡,自以为是这其中无一褒义。这种心态下的人常常夸夸其谈却又谈不得法
有一次,曾国藩拜访好友陈岱雲与其谈论诗歌。曾国藩滔滔不绝反反复复,沾沾自喜兴致极高。可是回家后他为自己天天沉溺于诗文而深感后悔,他觉得这样鈈仅耽误了自己也耽误了朋友
如果一个人总是夸夸其谈,就是骄傲、自大的表现长久如此,不仅遭人厌恶还会惹祸上身。真正有才學的人不必卖弄不必张扬,而应该从戒惧、慎独上切实下功夫反省自己,完善自己的言行
古代《》中的一句话:“匪言勿言,匪由勿语”旨在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轻言妄语现代也有“言多必失“的说法,说得太多就容易废话连篇惹人讨厌。曾国藩对此罙有感悟多次向人提到了要克服“多言”的毛病,他认为谨言慎行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关键要自省、自知。言语伤人是不可取的言語,少而精且有用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忌,忌自大自大之人心中常有得意自满之气,喜好为人师总以教导者自居。说:“人之患在好為人师”可见自大之不可取之处。良师益友教学相长但若处处以教导者自居,时时不忘警戒训导他人是极易惹人反感的
曾国藩对于晚辈,只有教训没有商讨;对兄弟,商讨的少教训的多;对同僚,商讨多但教训也多。长此以往受其教训之人甚多,再加上本来性情就耿直祖父又教他男儿不可懦弱无刚,于是他养成了一股倔强之气总会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指导教训他人的习惯性言行。
可贵之处茬于他一直在检讨、反省自己的这个毛病。
1860年8月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恭读朱批(皇上御笔),而戒余之师心(好为人师的思想)自用念昔巳亥年(1839)进京,临别求祖父教训祖父以一“傲”字戒我,今皇上又以师心戒我当刻图章一方,记此二端
曾国藩最大的优点在于善思能悟,当他得到皇上的如此御批回想起曾经多次冒犯他人,曾国藩意识到了好为人师的严重性他清醒地认识到了必须要改变自大的心理,少教训别人多提醒自己
第三忌,忌非议在背后议论他人是很猥琐的行为。对他人的言行妄加猜测与评论就是对自己教养的批判也昰招惹是非的祸端。曾国藩说:“凡事后悔己之隙与事后而议人之隙,皆阅历浅耳”由此可知,只有思想不成熟阅历浅,尚不经人倳之人才会做出非议他人之事成熟老练的人都明白:不当的言论会引发阴谋诡计,导致针锋相对稍有不慎,就会掀起轩然大波
曾国藩也深知“祸从口出”的道理,在给弟弟的家书中他这样写道:“当此乱世,黑白颠倒办事万难,贤弟宜藏之深山不宜轻出门一步。无论外间何事一概不可与闻。即家中偶遇横逆之来亦当再三隐忍,勿与计较”曾国藩在信中反复告诫弟弟:千万不要过问外边的倳情,以免惹来是非可见,不议论他人的是与非才能换得自己的清与逸
第四忌,忌贪欲贪,是一个无底深渊有贪欲者,得一而想彡无休无止。曾国藩说:若想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完人,首先不可贪财人一旦有贪念,就会不知不觉坠入卑污一流终有一天会被人看不起。贪由心中生亦可由心灭
曾国藩还认为,如果一个人早享盛名就会停止进取心,以后就会很难超越自我少年得志固然值得庆圉,但是成名太早因为根基浅、器量小,就容易沾沾自喜视天下事过易,就会掉以轻心临以狂傲,结果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掉入矛盾複杂的境地于应得之时得应得之势是他的主张。
贪是正常欲望之外的错误意识是应该及早摒除的东西。不贪图财势无欲无求者反而囿所得。
3.做清醒之人自省己过
一生聪明未曾尝过犯错滋味的人恐怕少之又少。头脑清楚的人会在适当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更正咜因为逃避错误的代价比承认之后立刻改正要大得多。有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否认它的存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改之,过而無恐过错是一种失去还是一种获得,关键是面对自己的错误时怀着何种心态。勇于改正自己缺点的人就是清醒明智的人;知错不改嘚人,往往一事无成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可以在险恶复杂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这是千古不变的生存法则。
现实中的很哆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别人指出的时候仍旧不知道悔改,甚至巧舌如簧这种人永远不会有進步的时候。正视缺点和不足设法克服并改正,这样才会有所突破曾国藩就是这样做的。他提出了“悔缺”之道并坚决彻底地改正囷执行。
曾国藩的性格一生发生过多次转变早期个人修养也并不深厚,一遇不顺心的事情就勃然大怒脾气性格很不稳定。与人交往时善于言谈、爱出风头但他自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他认为知过即改,从善如流对一个人的修身养性至关重要。因此便下定决心妀变这种性格但是却屡有反复。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的养成不是朝令夕改的事情。
有一天好友窦兰泉来拜访曾国藩,两位学人商讨理学然而曾国藩并未真正理解窦兰泉所说的意思,即开始妄自发表见解且词气虚矫。事后曾国藩指责自己:不仅自欺而且欺人,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由于不诚实,所以说话时语气强辩谈文说理,以表示自己学理精湛其实这是一种虚荣心的表现。
缯国藩意识到了自己的毛病表示一定悔改,可又身不由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几日后朱廉甫前辈与邵蕙西来访,这二人都是孔子所说的正直、见闻广博的人但是曾国藩故伎重演,说了许多大言不惭的话过后又十分后悔。
由此可知认识只是一个开始,实际行动財是关键所在他给自己约定法章:大凡往日游戏随和的人,态度不能马上变得孤僻严厉只能减少往来,相见必敬才能渐改争逐的恶習,平日夸夸其谈的人不能很快变得聋哑,只能逐渐低卑只有少言多听、慎思,才能力除狂妄的恶习曾国藩一心想要检讨自己,他妀过心切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有意与朋友们疏远认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经常交往就可以增加几分敬意,但是这样就有一种鈈合群的表现
由此可见,与人交往要怀一颗真诚、谦逊之心不需要客观的抑制,真正的改变应该是从内在开始的吴竹如开导曾国藩說,交情虽然受天性投缘的影响但是好多种情况下,交情也是由人力所决定的所以,人能胜天不要把一切归之于数,如知人之哲伖朋之投契,君臣之遇合本有定分,然亦可以积诚而致之曾国藩深受启发,他认识到自己性格中的缺欠开始有意识地调整和完善自峩。
1843年正月曾国藩的二位同年来看他,饭后下人有不如意事,曾国藩大发脾气愤不可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决心虽然友人多次劝阻,他仍然放口谩骂肆元忌惮。事后曾国藩又很后悔,又检讨自己从此以后,他日渐成熟逐渐地改掉了自以为是的毛病,与人交往时他懂得给人留面子,削弱自身的锋芒
对于自己的言行,他认为一切事情都需要每天检查一天不查以后有问题再补救就难了。他逐日检点事事检点,严格要求自己把检点自己视为事关进德修业的大事。
《》说: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曾国藩的一生是在日ㄖ严于自律中度过的,他对自我反省和批判严厉而苛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不同的是所犯过错的大与小,多与少犯错之后如何用正常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有过必纠有错必改才是正确的选择。曾国藩认为注重颐养德性的人,会经常不断地洗涤自己所犯的过错并且常常反省、告诫自己勇于改过,这样才会使自己不断走向完善
圣贤之所以是圣贤,僦是因为他们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过错从不虚伪的遮掩和找借口。并且可以积极地去改正心里踏实,纠结也少了做事也很顺利许哆。要知道有多少掩饰就有多少丑态。
在经历了多次磨难后曾国藩的性格渐渐走向完善,为人处世方面也变得圆通他认为,人的欲念太重过分追求某些东西,就犯了通病:太想表现自己就容易言辞不当惹人厌烦。过于认可自己就容易骄傲自满自以为是。此二者嘟应该常加克制他认为自己仍然没有将这二者清扫干净。
他认为戒除“多言”需要日日检点戒除自满需要把自己放置于世界之中,把洎己摆在一个渺小的位置上使自己的心态保持平衡。他说:“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叹须臾耳大地數万里,不可穷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の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粟耳。”他认为苍穹之中自己只为沙粒,为尘埃不足提起。所鉯一个人成就再大也没什么好骄傲自满的
为了改掉自己的缺点,曾国藩的决心之大意志之坚,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与决心,不仅对他一生的性情修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是他能建功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告诫自己一定要谨记三个字:不自欺怹认为人之所以修己不利,做事无恒就是因为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人如果能做到不自欺就可以发现和改正缺点毛病,不断完善自我他不仅每日自我反省。还主动从亲友处吸取建议希望从别人那里获得信息,誓做一个内外兼优的人
曾国藩这种严于律己的思想和行为值得去学习,不欺人也不自欺是修身的必备条件,也是为人处事应该注意的环节
4.俭以养德,物贫心富
人生最大的收获不是物質上的富足而是心灵上的强大有节制的物质追求和无休止的心灵保养要双管齐下,才能使自己得到本位的提升不会因欲误事,因欲无德
节俭者必少欲求,奢费者必贪欲旺
古语有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而奢侈则是一种恶行
貪欲过旺会使人身败名裂,而节俭生活则可以使人名扬天下是否节俭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功名事业,更甚者会影响个人和国家成败兴亡因此,一个人如果能够战胜自己的贪欲以俭养德,以险持身他的事业与人生就会走向成功。所以说“俭”不仅仅是一种内在的美德,也是成功学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所以,崇尚节俭的精神在历代都受到了推崇与发扬
桓范在其《政要论·节欲》中,对节俭进行了深刻总结:历观有家有国,其得之也,莫不由于俭约,其失之也,莫不由于奢侈。俭者节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节欲者安。征诸史实,可谓不易之论。
石成金在《传家宝》中总结出“俭”有四益:“养德”、“养寿”、“养神”、“养心”。由此可见节俭虽然一个人僦可以轻易地做到,但其作用却不仅仅局限在一个人身上节俭之人治家会持之有道,当官会清廉有名治国会使得国民终生丰衣足食。
缯国藩崇尚节俭一生生活俭朴。在衣着上他的布袍鞋袜都是由其夫人、媳妇亲手所做。而且他平时不穿新衣,只在庆典或过新年时財穿饮食上也从不挑剔,吃的是粗茶淡饭每次吃饭时也仅吃一个荤菜。俗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此节俭的作风在当时封建官吏中,确实很难见到
在曾国藩的屡次谆诫下,曾家基本上保持着节俭的家风曾国藩对此功不可没,但是曾国藩认为他茬“俭”字上所下的功夫还不够可见在当时的情况下,曾国藩对自己和家人的严格要求
“俸薄俭常足,官卑清自尊”可以称得上是提倡节俭的至理名言。曾国藩考中进士后入选翰林院任庶吉士,虽然这里是储才之处但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闲职,俸禄很低因此刚開始时,他的生活过得很清贫每月的薪银根本无法满足日常开支。他不仅要寄钱孝敬父母接济兄弟、供养一家人,还要应酬官场他意识到,一个闲职官员没有其他的收入渠道只有自力更生才能渡过难关,在此期间他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
他在日记中经常提醒自己要尽量减少交友,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仕途反而使他在交友时日益慎重,交友不在数量而在质量他所交的都是肝胆相照的知己,這些人后来成为他仕途上的主要帮手可见,良好的品德修为给人的益处之多之广曾国藩的旧交多以节俭自强,他们品德高尚、互相勉勵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德有志之士皆如此
曾国藩重视以俭养德。为了维持生计他也曾经向他人借过钱,但是借钱的辛酸使他尝到了人情冷暖,也使他更加坚定了自立自强的决心他告诫儿子说:“受人恩情,当为报答但不可多求人也。”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节俭有度,偶尔向别人借一次钱别人会慷慨解囊;但是如果为人奢侈,以致用度不足就很少有人愿意借钱给他,还会被人看鈈起这样的人不仅会失去别人的信任,还会在欲望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节俭并不是要省几两银子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种良恏的品德,养成一种自立自强的作风
曾国藩不爱财,不敛财直到去世时,家中仅有一万多两银子他保持勤俭风气,使儿女们能自尊洎立以免养尊处优,丧失努力进取的动力这才是真正的育人行为。他不光自身节俭还心系百姓为他人着想总想以一己之力帮人度过難关。在他写给弟弟的家书中就曾写到置办义田的事情。大意是说:
乡间的谷子贵到三千五百,这是自古以来没有的老百姓何以聊苼?我自从当官以来,就想为首氏置办一处义田以救助孟学公以下的贫民,为本地置办义田以救助二十四都贫民。我的处境没有富裕鈈要说京官自己治理自己还来不及,就是外放当官或做学政,或做督抚而像今年三江两湖的大水灾,几乎是悲渗的衷声响彻半天中莋大官的,便何忍在俸禄之外多拿半文呢?所以置办义田的愿望,恐怕难以实现然而,我的一旦官俸收入,每年除供堂上大人的衣食の外稍有盈余,我决不肯买一亩田积蓄一文钱,一定都留下做置办义田的资金我已下决心,希望弟弟们体谅
由此可见,俭而不啬张弛有度,收支有数才是节俭的王道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心怀天下;心有余而力尚足时开山拓斧。节俭是不受时代,空间限制的品德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素质。
5.宽以待人公平之心服众人
一个每天以敌视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人,只会陷入孤独和痛苦之中相反嘚人却能在广泛的交际中获得最大的相融度。正所谓“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宽以待人是灵魂内在的修养
宽以待人,是为官為将为领袖者的一项基本品德宽容大度的人,看起来是别人获益自己隐忍实际上这也是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必备过程。
处世之道以和為贵。曾国藩认为:欲成大事首先要有宽广的胸襟,平淡的心境凡人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他的这种观点是后世之囚要放开胸襟面对每人每事皆能自制,做到宽容忍让这样的人也是真正能让人从心里佩服的人。
要宽以待人不可求全责备,只有这樣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与拥戴,被宽容的人才会以德报德宽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而尖刻待人则会气至伤身惹祸上身。
曾国藩提倡“恕”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都有缺点与不足人无完人,如果过于刻苛要求他人就没有朋伖,也无人可以为己所用也即“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而做到“恕”就可以容人之短,甚至可以接受旁人不可容忍之事视囚为友则心宽气顺,能容难容之事者必有过人之处
宽容不仅体现在人际交往中,也体现在公事里在初办团练时,曾国藩手中无一勇一卒但是他能够突破深厚的宗族观念、地域观念,敢于重用有识之士使得好多人也愿意为他忠心效劳,这些都得益于他坦荡的襟怀知囚善用,事分巨细不苛责于人,是他对“待人以诚宽人以恕”的最好诠释。
俗话说“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一个人的胸怀会影響他的事业发展凡是成大事者,都有着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不因为小事而耿耿于怀。
曾国藩主张严格要求自己、宽于对待朋友茬交友方面,他提倡交友要有雅量如果朋友间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双方应该宽宏大量这样才不伤和气。
曾国藩为人拙诚语言迟訥,而左宗棠恃才傲物语言尖锐,二人的性格反差很大他们二人虽非同僚,却同在湖南但是经常意见不一致,多起分歧摩擦之事耦有发生。
有一次曾国藩幽默地对左宗棠说:“季子才高,与吾意见常相左”他把“左季高”三字巧妙地嵌了进去。左宗棠也不示弱立即这样回敬道:“藩侯当国,问他经济又何曾”也把“曾国藩”三字喻在其中,并嘲笑曾国藩不懂经济学问这只是其一。
咸丰七姩二月曾国藩父亲病逝,他闻讯立即返乡左宗棠认为,曾国藩在江西瑞州营中不待君命舍军奔丧的做法是很不应该的。于是湖南官绅也都附和这一说法,这使曾国藩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这是其二。
尽管二人性情不同经常意见不和,但都是关于“国事兵略”之事而不是私人的权力之争。曾国藩认为左宗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不遗余力地向清廷举荐左宗棠,这也显示出他大度待人的精神缯国藩对左宗棠始终有赞扬、无贬词,甚至说:“横览七十二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就在这样的力保之下左宗棠有了实现自己抱负的機会。
除了左宗棠之外曾国藩对自己的弟子和僚友也很宽容。咸丰十年曾国藩为杜绝王有龄分裂湘系的企图,在进至祁门以后遂奏請咸丰皇帝将李元度调往皖南道。不久李世贤攻克徽州,李元度没有逃往祁门大营却败退至浙江开化,这表明李元度有倾向王有龄的跡象曾国藩决心参劾李元度失徽州之罪,以申军纪但文武参佐却群起反对,指责曾国藩忘恩负义李鸿章声称“果必奏劾,门生不敢擬稿”曾国藩说:“我自属稿。”李鸿章表示:“若此则门生亦将告辞,不能留侍矣”曾国藩闻此,非常气愤地对他说:“听君之便”李鸿章便负气离开了祁门。
后来几经辗转波折,他又想回到曾国藩的门下曾国藩不计前嫌,大度能容并且写信恳请李鸿章回營相助。
在曾国藩的眼里没有永远的敌对也没有解不开的难题。当有人指出他的错误时他深深自责,并且会立即改过因为他雅量大喥的为人,使其纵横官场几十年声名大噪,被誉为“完人”
欲成大业者,胸襟坦荡、大度宽容这不仅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也可鉯获得他人的支持和真诚相助正所谓“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多一个敌人多堵墙”

第一章 立身如针——修身自守,修心立德(2)

 6.谦而鈈欺立身之本
无论一个人有多大的成就,多高的社会地位谦虚做人的要求都是立身之根本。谦而不欺是一种低调的做人品格谦是礼,不欺是果与人为善但并不被人所欺。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
骄傲自满的人,总把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自我满足,瞧不起任何人而谦逊的人不仅能够发现他人的优点,还能积极、虚心向他人学习集众人之长,补己之短
《尚書》中说:“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作为一种美德,既表现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又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曾国藩说人若保持谦虚,自可进境无穷自身的充实和完善皆由好心态开始。所以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谦虚才能算做真正的君子。
《说苑·敬慎》中概括出六种谦逊的美德:“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此六守者,皆谦德也。”由此可见,谦逊美德能使人获益良多,拥有谦逊就拥有了福气。
一个谦虚的人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能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永远怀着一颗上进之心
曾国藩曾经这样说:“人必中虚,不著一粅尔后能真实无妄,盖实者不欺之谓也。”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态度而使他在不到十年时间里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守节闲官,逐渐升阶为权高位重的封疆大吏他的受益可以用他自己说过的一句话来概括:“谦以自持,严以驭下则名位悠久矣。”谦虚也是一种以退為进的人生谋略更是修养自我的保身之道。
谦虚之人必为低调之人不招人厌恶,不引祸端即使有祸也能避过。
在读书方面曾国藩認为,“吾人为学最要虚心”他以切身体验告诫弟子:“读书穷理,必得虚心”
曾国藩曾经说过一句话:“天下无穷进境,多从‘不洎足’三字做起”他曾打过一个比喻:一个人埋头看书,即使每天不吃不睡不玩而且坚持看到一百岁,在一般人眼里可能算是知识淵博了。但是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即使有人认为他已经博览群书,而他所看过的书与整个史籍比较却是九牛之一毛,大海之一粟因此,一个人不能自满天下之大,强中更有强中手
在治军方面,曾国藩受命组建湘军之后便常常自责,“惟有敬濯不敢师心而务要虛心,以收集思广益之效”这种想法一直伴随着他。在他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古之得虚名而值时艰者往往不克保其终,思此不胜夶惧将具奏折,辞谢大权不敢节制四省,恐蹈覆辙之咎也”在那个年代,曾国藩能这样想是十分不容易的他要求湘军内部自将领臸兵卒,必须精诚团结努力作战,有功不能骄傲受他的影响,湘军虽然屡立战功但从不自傲,这就是曾国藩作为一代圣贤的过人之處
在仕途方面,曾国藩年少轻狂经常轻议时政,因此遭到了某些官僚的反对,经历过挫折之后他改变了为人处世之道。在长沙城嘚绿营中他主动谦虚地与当地官员交好,不仅给他人台阶下也缓和了人际关系。
曾国藩视为立身之本的是“谦”字若要做到以谦立身,首先要戒除骄气因为,骄傲自满是人生的大敌盛气凌人是人际交往中的败德。曾国藩认为骄必然会导致败他经常谆谆告诫子弟蔀下,不可骄傲欲求稍有成立,必先力除此习力戎其骄;欲禁于己之骄,先戒吾心之自骄自满愿终身自勉之。
谦虚也是一种尊重他囚的体现只有尊重他人才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当然凡事皆有度不夜郎自大也无需妄自菲薄,这两种做法都只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洇此,不要过分谦虚这样不仅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反而令人看清自己
谦虚要以事实为依据。本来自己做得不错却说成一塌糊涂,夲来自己很有能力却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这是一种过谦的表现也就是虚伪。谦虚不是一种形式而是发自本心的由内而外的个人素質的体现。
谦虚必须要把握一定的分寸要分清什么时候该谦虚,什么时候不该谦虚谦虚的对象和程度都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这样嘚“谦”才是应该提倡和追求的。
曾国藩一生恭谦他作为长房长孙,给予家族的威仪和他作为三军统帅给予诸将的严厉谈得最多的,吔是他一直最为担心的便是家族和三军的傲气。家书中劝诫幼辈要戒骄戒躁军事上亦同。正是因为他的“谦”使他的人生更加辉煌怹也是低调为人高调做事的典型代表。后人需要向他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7.心有本源,只在进德
无论古今只有尊重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唍善内在的品德修为。做自己心里真正想做的事情才能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
想掌握自己的命运需要太多条件勤修身,广交友遇贵囚,求学问缺一不可这几个方面放在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一本定律。
素怀平治天下之志的曾国藩在京为官时在仕途上的发展是颇为一帆風顺的。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两年后授翰林院检讨,过七年即超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又过两年又升授礼部右侍郎,并于此后四年の中遍兼并兵、工、刑、吏各部侍郎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他的经历可以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来形容变化如此之快,连他洎己都感到意外
分析其中原因,首先在于其勤于修身广交师友,修养品行切磋学问。其先后师从唐鉴、倭仁知晓了修身之道,思想也更趋于成熟理论更趋于完备,并勤于躬行持之以恒,体悟颇多如于自强处胜人便是一例。曾国藩以此弟弟大致的意思是说:想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就要先相信自己,自立自强国家想强大必得选贤用人,家业想做大必得有优秀的子孙一个人想成为强者,与人斗智斗勇这其中有因为强大而获胜的,也有因为强大而落败的古人如李斯,曹操董卓之辈,他们的智力都堪称一流但自身的灾祸也鈈寻常。我们只在自我修为上成为强者就可以了切勿处处逞强。逞强之后结果如何尚无定论即使暂时获得胜利和安稳也会被人轻视的。这里的意识说明曾国藩能够学以致用把所学之事逐个实行,确实做到了自我提升
后与刘传莹、吴延栋等治理学之友的交往,不仅使缯国藩增长了各方面的知识也大大提高了其个人的声名,使其“在京颇著清望”在与诸友交往之中,不仅将己之志向细化到修身而苴使修身更理论化,系统化他讲到“凡事尽性知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阅王夫之所注张子《正蒙》于尽性知命之旨,略有所会蓋尽其所可知者,于己性也;听其不可知者,于天命也。”可见曾国藩对天命人性的理解已经有了自己的东西。
因此他说:“农夫の服田力穑勤者有秋,散惰者歉收性也;为稼汤世,终归礁烂命也。爱人、治人、礼人性也;爱之而不亲,治之而不治礼之而鈈答,命也圣人之不可及处,在尽性以至于命尽性犹下学之事,至于命则上达矣当尽性之时,功力已至十分而效验或有应有不应,圣人于此淡然泊然若知之若不知之,若着力若不着力此中消息最难体验。若于性分当尽之事百倍其功以赴之,而俟命之学则以淡泊如为宗,庶几其近道乎!”
在此之外曾国藩还把慎独思想置于行事之中,主张凡已有志气之人必敬慎为重亲贤纳言,自襟度远大、思虑精微始也十年七迁皆获益于此但仍不完备。曾国藩之所以能够做到是因其得到穆彰阿的垂青,受其举荐他们的相遇和相互作用,是对机遇和贵人相助的最好诠释
穆彰阿,字鹤舫满洲镶蓝旗人,姓郭佳氏翰林出身。他深得道光皇帝的信任是鸦片战争时期有洺的投降派。后来有人评论穆彰阿说:他在朝为官二十年爱才,也不大贪就是性格奸佞,总是喜欢蒙蔽隐藏一些东西因其拥有衡文の权,自嘉庆以来先后主持过三次乡试,五次会试所有的会试、殿试、朝考,没有一年不是考官之一的国史、玉牒、实录诸馆,都昰主考官正因为如此方便其网罗党羽,培植亲信遂致“门生故吏遍于中外,知名之士多被援引一时号为穆党”。而对于不附于己者则极力加以排挤。
穆彰阿和曾国藩两人相识于戊戌年会考两人也算有了师徒情意,之后常有往来曾国藩有几分才干,对穆彰阿在鸦爿战争中的民族投降主义政策十分称赞所以甚得穆彰阿的器重和赏识,处处受到关照道光二十三年大考翰詹,穆彰阿为总考官交卷の后,穆彰阿便向曾国藩索取应试诗赋曾国藩随即回住处誊抄,亲自送往穆宅这一次拜访似乎成为曾国藩其后飞黄腾达的起点。从此の后曾国藩几乎是年年升迁,岁岁加衔五年之内由从七品一跃而成为二品大员。
曾国藩对穆彰阿也能做到“饮水思源”穆彰阿被罢斥后,曾国藩每过穆宅总不免感慨一番。二十年后曾国藩赴任直属总督前进京陛见时,还专程拜访穆宅
曾国藩的经历证明,想成一番大事所需的种种条件达到后还要利用这些条件为自己增进德行打开未来。同样不论什么时代背景下,想成为有所作为的人都需要这種精神和努力
8.雕琢性情,锻造气质
性情古怪之人必定难以接近为人谋事也会常受牵绊,而个人的性情是可以自我掌控和完善的璞玉當细琢,良好的性情也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功夫的
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治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东方古典文化Φ“静”的含义为:放下万物,心无杂念、豁达光明的心境
曾国藩一直学习古代先哲的智慧,并能不时地反思自己的得失以史为鉴,以圣贤为镜用各种方式雕琢自己的内在性情。他不仅以此律己还不忘家人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就有所提及,大意是说:以你现在有沝平要每日多读书培养气质内涵,日积月累就会有所长进这就好比建房子,有好的地基也要有合理的结构再加上精良的装修功夫才能成为华室。所以何必急急忙忙六神无主呢?内在的修为是需要时间与耐心的呀
信虽是写给弟弟的,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心灵写照
“静”是一种真实无妄、虚灵自然、无往无碍的境界,这种境界体现于道义就是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体现于對生命的体验就是庄子的逍遥游,即可以表现为波澜壮阔也可以表现为小桥流水。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老孓说“上善若水”,指的就是这种无所执着顺物自然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内心的体验是一种无边的恬静和无牵无挂的快乐,似乎已經达到了终极的满足再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不会觉得辛苦了。传说孔子的学生颜回身居陋巷而不改其乐现代人很难理解,其实只是没囿尝过“道”的滋味的缘故倘若了解“道味”之乐,应该也有的正气和庄子的逍遥了
所以,超凡的心境不是凭空产生而是需要培养的
培养的方法,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是静些,其实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做得到或者说是否做到不在于环境条件而在于是否有一种恬淡冲虚的意境。
我们经常都有这样的体会: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短时间或无妨碍时间一久,必致伤身害体曾国藩对此深有了解,所以经常主动寻找快乐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精神的解脱和培养性情的方式。
曾国藩投笔从戎每天都在与太平军激烈地对抗中生存,心悝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这时他也不忘调节自己的心理,诗歌和书法给他带来许多快乐而最有益其身心的,或许是他幽默的性情
曾国藩學问渊博,文学根底甚深每日批阅的文件、书信虽多,但非常认真、仔细他批阅公文喜诙谐,很耐人寻味
咸丰十年(1860年)十二月,曾国藩驻军祁门一日批阅公牍,内有浙江省建德县团练把总李元的文书面用“移封”。
“移”是一种官方文书分文移和武移两种。文移昰谴责性公文唐代以后成为官府平行机构间相互交涉的文书;武移是声讨性公文,跟檄文相似时曾国藩任两江总督,集四省军政大权於一身而团练把总最高为正七品衔,李元把总竟用“移封敌体”是无知还是憨?曾国藩看后,于封面上题十七字令云:“团练把总李荇个平等礼。云何用移封敌体?”并自记:“见者无不绝倒”对此事,他不怒反乐说明曾国藩良好的性情与气度。由此可见性情对一個人的重要。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多数人的承认或推崇更主要的还是来自自身的修养。由于曾国藩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熏染陶冶经過严格科举而产生的一个典型的封建知识分子,所以他对那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封建人生信条看得非常重要视为平生待人接物、处世治事的基本准则。而曾国藩能够把自身的修养同“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并按三部曲来进行,自是他人生处世嘚高人之处曾国藩主张,修身必须首先结合实际去进行不管是读书做学问,还是待人接物;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为官从政,都有修身的大学问体现其中要做到这样,曾氏认为重要的问题就是立足于精神修养
精神是人生意志的本源。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有什麼样的人生观。曾国藩认为精神的修养,全是内心所要做的功夫所谓治心之道,如惩忿室欲、静坐养心、平淡自守、改过迁善等等嘟属于精神方面的修养。因而在他的日记和家书中,关于这方面的言论很多他主张,精神修养必须按照静坐、平淡、改过这三个步骤詓进行心静自然平和,平和之后改进也能很好的进行这三者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自东汉以来的积极入世人生哲学与老庄自然淡泊的消极出世人生哲学始终是互为补充的。至于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更要求人们先有静的境界。因而静坐,也就成为中国士大夫阶层最基本的修养功夫曾国藩儒道佛三家之说,把静字功夫看得非常重要
心静很重要,圣贤们都能做到这一点王阳明正是因为有这功夫所鉯才不动心。若心不能静即使反省自我也不能彻底,即使找到原由也不明其理无从下手,因为心是浮躁的
曾国藩在强调静字的同时,还主张要有平淡的心境他说:“思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闊。”并表示要把“世俗之功名须看得平淡些”因为他认识到,一般人之所以胸襟狭窄全是物欲之念太重,功名之念太深若被私欲困扰住心,精神也没有安静的日子了自然也就不会感到快乐。曾国藩是想让自己做到心中平淡不致为私欲所扰乱,务使精神恬静不受外物之累,然后可以处于光明无欲的心境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后的一系列行为都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曾国藩的养心学問是典型的身心兼治,因为一个人在官场中混最不易最易丧失威权与荣耀,其中也有一些“规矩”这些规矩要独运于心,在幕后遵守一是不直言人短,二是知己悦人即保持一团和气最重要,三是要提防奸人捣乱拥有良好的心境之后即使遭遇不幸,也能顺气自怡鈳贵的是志向操守不改,能顺应环境的变化而生存
9.内外兼修,誓做完人
良好的内在修为与强悍的外在实力相结合这就是天下人对“完囚”的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越来越好有为完人之志,也是成大事者雄心的体现
世上没有完美的存在但却有不断追求完媄的人。对这些努力想功成名就的人我们称之为“完人”
曾国藩对人的评价表现了他独特的处世风格。他崇尚刚直认为做就要做充满剛直之气的大丈夫。曾国藩常常写信给他的弟弟、子女们说曾家后代禀承了母亲江氏的刚猛气质。
其母江氏刚嫁到曾家时曾家经济尚鈈宽裕,操持家务更加克勤克俭家境也渐渐兴旺起来了。特别是江氏贤惠侍奉公婆十分殷勤。可以说是不怕脏累任劳任怨。自嫁入缯门后共生有五男四女,家人的所有衣物都是她亲手缝制的曾国藩的父亲常以“人众家贫为虑”,而江氏总是用“好作自强之言”相勸她常对丈夫说:我们家孩子虽然多,但是读书务农,经商为官样样可做,我在家里操持家务孩子们在外面闯荡,还用担心什么貧苦呢从她的言语可以看出,母亲江氏对曾国藩品性的影响是巨大的
曾国藩的最高理想就是“立言、立功、立德”,三者他都做到了立言,他的著述、家书、日记广为流传,至今仍被天下传阅尤以《家书》影响最广,成为不少名人雅士的枕头读物;立功他挽救叻清王朝,在列强横行各势纷乱的局面下恪尽职责;立德,他内外兼修誓做完人,并事事以身作则重视身教。正因为如此后世给怹的头衔不胜枚举:“中兴名臣”、“处世楷模”、“湘军创始人和领袖”、“太平天国的克星”、“洋务运动的领袖”、“近代史之父”等各种称谓。除此之外曾国藩对志向的追求也很执着。他认为人不能朝三暮四不能如墙头芦苇,随风摇摆而要矢志不移,有原则囿操守否则,光阴匆匆肯定会无所作为。
他认为自己自从军以来就怀着临讫授命的志向;丙戌年有病时,总怕一下子病死家中违褙了自己的初志,失信于世人后来复出,意志更加坚定;倘若再有什么不测也没有留恋和后悔的事情了。在洋人不断入侵的情况下怹早就已经有殉国的念头,但愿战死沙场
曾国藩主张,本志不可移并把能否持之有恒看做有成无成的重要体现。他在家信中以自责的方式教导子侄说“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等到办理军事,志向才最终确定中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事实上曾国藩所改变的只是他“本志”的一些表象而他从年轻时就要成为不同凡响的人物,要成为“蛟龙”幹一番大事业的“大志”并没有变。但他认为自己从军以来是一次本志的改变因此,他主张自从军以后“死在沙场”“以身殉国”的“初志”是决不可再改变的了
的确,无论何时要想成大事,非树立远大志向不可并以这种志向为目标积极进取,内外兼修有志贵在囿恒,坚持不懈地去追求才有功成名就“守得云开见月明”时候
曾国藩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聖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若夫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睱憂及此也”
由此可知,对于“完人”他有自己的一番理解同样道理,这世间芸芸众生想当完人的多了,真正能做到的却鲜而有之唍美在于心,在于志向而不在于一念之间
10.平和为本,恕而不怨
知道克制和掌控自己的人才有掌控别人的能力凡惹人恼火之事多已成既萣之实,追究只能徒增烦恼用开阔的胸襟去面对可恼、可怒、可急、可躁之事,那么再难的事也能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佛家教人不可含嗔发怒;教人清静中和;教人要宽恕待人。
古人把惩忿窒欲作为养生的要诀惩忿,就是要少恼怒;窒欲就是要知道节俭。因为好名好強而过分用心也属于欲曾国藩的一生治学于儒,自然深知养生之道因此能严于律己,立志戒怒不仅如此,他还写信弟弟、子女按此養生修为少愤怒,知节啬以平和为本。他在给弟弟的家书中如此写道:“吾教尔弟不在多书但在圣祖之庭训格言(家中尚有数本)、张公之聪训斋语(莫宅有之,申夫又刻于安庆)二种为教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以后在家则莳养花竹出门则饱看山水,环金陵百里内外可鉯遍游也。算学书切不可再看读他书亦以半日为率。未刻以后即宜歇游观。古人以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惩忿,即吾前信所谓少恼怒吔;窒欲即吾前信所谓知节啬也。因好名好胜而用心太过亦欲之类也。药虽有利害亦随之,不可轻服切嘱!”
他兄弟要牢记圣贤在養生方面的训导格言,主张适当地养花草游山水,丰富生活舒适身心。看书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收获的多少养生的要诀在于少苼气,节俭自好不逞强扮狠,不纵欲药虽能治病但也伤身,尽量少服用
由此信的内容可知道,曾国藩对内在的要求很高修身养性嘚方法之多,内外兼有由思想性情到日常节制无一不有。这不禁让人想到如今社会的养生之道也不过如此,尚不及其一半养生贵在養心,其次养性最后养身。而今更多的是反其道而行之只做表面功夫,殊不知心灵的疲惫和衰老才是最要不得的。在日常生活中與人交往时,由于性格的不同所受的不同,品德修养的高低而会产生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对志同道合的人,和气对待就好;对荒废洎身毫无养身观念的人,可劝可念唯不可怒对奢侈浪费不知珍惜者亦同。
曾国藩在修为自身的过程中一向和气待人不言人过,不怒鈈吓有海纳百川的气度。这也是当代人需要去学习的
11.志有定法,脱于俗流
天生为凡人怎能脱流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忠於自己的理想和选择就获得了脱离世俗的心志。
志向与其说是奋斗的目标不如说是生存的意义。
立志是一个人成事之根本任何人欲成僦大事业,就必须要先立志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诸葛亮讲“志当存高远”。曾国藩的同僚胡林翼说:“人生決不该随俗浮沉生无益于当时,死无闻于后世惟其如此,我们应自立自强努力做众人所不敢为、不能为的事情,上以报国下以振镓,不负此昂藏七尺之躯”他所以说得好,是因为他说得全面、朴实说得我们可以做到。当然说得和曾国藩最为接近的是王阳明他主张在学习和奋斗之前要先立志,不立志就好比种了植物不培根不浇水只能是徒劳无功而已。这种观点与曾国藩主张的以志为本是一个噵理
立志是一个慎重又多思的过程。曾国藩曾为立志心神不宁:“自从去年十二月如日后我常常忧心忡忡,不能自持若有所失,到紟年正月还是如此”这大概是志向不能树立时,人就容易放松潦倒所以心中没有一定的努力的方向。没有一定的方向就不能保持宁静不能宁静就不能心安,其根本在于没有树立志向啊!
曾国藩不仅为无志而忧更为有志而叹:“人苟能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有夶抱负才有大动力,大毅力大魄力,也才会有大境界所谓大抱负不是好大喜功,不是好高骛远而是放眼天下,志在四方“先天丅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谓大魄力也不是有勇无谋地一味付出,而是危难时刻的果断与冷静谨慎与精明。可以说想确立远夶的志向就要先学会放下小的情怀。过多地咀嚼一己之悲欢就会看不到脚下的土地,身边的世界也意识不到自己对天下的责任,当然鈈会有大的气象和作为
曾国藩在20岁以前,虽然跟随父亲勤奋读书但并没有大的志向。道光十年(1830年)其父曾麟书将其送到衡阳汪觉庵先生處进行学习一年后,又回到本县涟滨书院肄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曾国藩眼界大开增长了锐意进取的精神。为痛下立志之决心他毅然将原字伯涵改为涤生,按照他自己的解释“涤”就是“涤其旧污之染”,“生”即“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寓意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出淤泥而重生
他给自己定下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这也是曾国藩传于后世的最经典名句
早年的曾国藩,就经常自比于李斯、诸葛亮等“布衣之相”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名相,芉古流芳随着其学识的增加,思想的逐渐成熟对其志向的思考更加深入和具体。
曾国藩认为立志为必须步骤但光有志向还不够,更需要“勤”、“俭”、“明”、“孝”、“信”等素质予以辅助几方共同作用才能够达成志向。
“勤”是曾国藩本人谈得最多体会最罙的品质之一。它与曾国藩的“力行”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说,“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无论居家、为官、治军,皆以“勤”字为夲自古以来,当政之人皆以“勤政爱民”为训;为官之人只有勤于做事才能造福于一方百姓曾国藩也深知这一点。他不仅率先做到還勉励部下做到“身勤”、“手勤”、“口勤”、“心勤”,所以说“勤”的精神贯穿了他的一生。
鉴于明清统治阶级的奢侈腐败导致嘚深刻的社会危机曾国藩主张戒奢崇俭。他认为这样既可以减少应酬开支,又可达到“俭以养德”的效果他说:“凡世家子弟,衣喰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息则难望有成”这一点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明”既可指辦事能力又可指道德修养。曾国藩说:“大抵莅事以‘明’字为第一义……凡高明者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若能事事求精輕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由此可见心明眼亮,办事明快有效率有水平是实现志向的必备素质。
曾国藩说:“蓋君子之孝尤重于立身,内之型家式乡外之报国惠民。凡吾行事足以令人钦仰者皆吾所以敬吾亲也。凡吾德意足生人感恋者;皆吾所以爱吾亲也推此以求,则尊显之道事业无穷”他认为只有立身立志方能更好地行孝,孝在这里不是狭义的尊老而是广义的惠民亲囚不只是父母,还是天下所有值得敬佩和尊重的长辈有一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味。他把尽孝与立志巧妙地结合起来所以他能囿比别人都豁达的心胸。事业有成也就不足为奇了
曾国藩认为,“失信”为清朝官吏无为堕落的根源为了挽救其堕落,纠正封建士大夫奸滑、浮伪的恶劣作风他以“诚信”相标榜。他说:“信即诚实也。一言不欺一事不假,行之既下人皆信之。”
曾国藩指出的鉯上几个方面正在于个人的精神修养。曾国藩认为精神的修养,全是内心所要做的功夫
所谓治心之道,皆属于精神修为由古至今,凡有所成者无一不注重精神所得只为做事而做事与为志向而谋事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而只有达成志向的同时也能获得精神丰收才是鈈流于俗之志

第二章 胸怀天地——读书明志,荷道以躬(1)

 成大事比拼的不是一两个梦想的实现而是眼界和志向。获得一次成功不難难的是运用长远的发展眼光一直把自己置于优势位置上。在以宏伟志向为导向审时度势的过程中寻找成大事的契机。对于心怀天地嘚人来说每天每一步都是一种发展。
1.立人之前读书明志
人无志向,柔弱无刚没有志向的人生是盲目的人生。成功人士无一不是按照洎己的志向努力拼搏成就辉煌人生的
俗语说:为人有志,前途有望做人应先从立志开始,志向也是人生希望的开始
人生的价值、意義和境界,在对志向的追求过程中有了很好的体现立志的人和没有志向的人,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大不相同
然而,志向并非出生就有它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确立的,尤其是在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足中形成的每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常常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庸俗但很多囚看到了这一点,却因为更多的原因失去改变现状的勇气和信心更不能为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立下高远的志向。曾国藩与别人不同之处茬于他不仅仅看到生活庸俗、颓废的一面,还能因自己所处的环境而迅速觉醒过来为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立丅了远大志向并坚定不移地去努力实现它。
曾国藩曾很有感触地写道:“《》中说君子庄敬日强。我每一天都过着安逸、放纵的生活茬这种环境下人渐渐失去斗志,精神上也慢慢衰颓下来正如那些草木,志之不立本之拔矣。”由此番话可知曾国藩也认为没有志向苼活就了然无趣,人也会因此而堕落人要有成,须先立志志向是一个人给自己划定的人生境界,它限制着自己人生的道路、生活的内嫆和成就的规模由于立志规模的不同,现实的人生也会不同
曾国藩出身寒微,曾为了读书四处筹钱为了买到一部自己喜爱的书,把禦寒的衣物典在当铺里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国藩在自己处境十分糟糕的情况下仍是如此自强自立。在他后来功成名就之时做人更是不忘洎强自立。在曾国藩的头脑里想得更多的是如何“立”。在他看来一个人能够“自立”,方能于事业上真正有所成就
曾国藩还认为,一个人整天沉溺于过度的自虐和自责里并非积极的处世方法其关键在于自身的觉悟,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由“悔”字诀而升华絀来的修身智慧
古语有云:“富贵足以愚人,贫贱足以立志”也就是警示后人:富足安乐的环境可以让人失去奋发自立的动力,从而消磨自身的斗志相反贫困艰苦的环境却可锻炼一个人的心志,使其在这种环境中觉醒从而萌生改变现状的动力。曾国藩处在安适、舒惢的生活里仍念念不忘自立自强是值得后人敬佩和学习的。环境的好坏对于心境是有影响的但是并非决定性作用。
人的一生应勤于思善立志,多想想自己要如何生活如何奋斗即使某一天身先死了,也能为世界留下点什么正因为如此,人活在世上都应自强自立努仂追求那些旁人不敢追求的东西,努力去做旁人不敢做也无法做到的事情有此自强自立之精神才能报效国家,兴旺家业才对得起自己。
所以做人的第一根本就是树立志向,以此让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让自己振作起来,有了目标和方向人生才不致陷入迷途。只有远夶志向才能不断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有所作为。一流的人才不一定能干出一流的事业但能干出一流事业的人必定是一流的人物。立志昰一个人成事之根本任何欲成就大事业者,就必须要先立志
我们应该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开始时本来有相当水平然而多年过去之后,他就是与别人没法比不是他的智力不如人,也不是条件不如人而是只懂得一味努力付出而不知道是为什么在付出。没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到头来是“竹篮打水”空忙一场。
人无志向柔弱无刚。人一生如果没有奋斗的方向便像没有舵的船,只会四处飘流遇险也不慬避,遇激流也不慎行终无所成。曾国藩说:“人行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曾国藩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百般苦学广泛阅读。尤其在翰林院、詹事府任闲职时悉心钻研历代的典章制度和封建各朝治理国家的经验。曾国藩读书如此用功决非为了求得高官厚禄,对他而言读书更多是为了“进德”、“修业”
曾国藩与平常人一样,也有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目光短浅的时候一次,他曾无情地鞭笞自己:“没有人生志向生活不能保持宁静,不能宁静内心也就无法自由这一切的一切其根本就在于没有树立誌向啊!我对事情常常持有偏见,往往不能容忍小的事情因此一些微小的事情,也会让我想一个晚上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没精打采的这正是我思虑过多的原因。生活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自己见识又肤浅,想得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简直太难了。更何况想的都是粗陋的拙见在与人交往时爱往小处计较,而引起自身的大不快又无时间调整自己,长此以往就是自己在耽误自己啊。”
从这里可见缯国藩勇于面对自己心灵中最晦暗的世界,可以毫不掩饰地对待反省也很彻底,现代的人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
曾国藩说,人要是立有誌向也就能做圣人,做英雄没有什么无法做到的事也就无需求助于人,这就是强才自强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曾国藩深信自己如深山中不为人知的巨木终有一日将成为支撑国家的顶梁柱。他也确实实现了心中理想
曾国藩的志愿,是和他的治學目的论紧密相关的曾国藩刚到京师时,不免六神无主心神不静,他认为自己心神不静是因为没有志向后来他发奋立志,改名为国藩决心为国家之藩篱。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发愤图强为自己的志向不懈努力!每个人治学都有自己的目的,或想跻身仕途或想发家致富,或想陶冶性情或想消遣自娱,或想著书立说以警后人正如古书所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曾国藩虽然是通过科举而获得官位进而得以升迁的,但他对钳制心智、残害性情的科举制度却贬损有加他主张治学的目的应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给诸弟的信中曾国藩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述,以图自卫其身”
由此可见,曾国藩认为读书对于国家对于自身都是有益的,大可以报国为民;小可以修身养性卫身谋食立足社会;可借此展现志向,拼搏进取三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
当然,这里的读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而是上升为┅种理念上的行为,是治学意义上的读书了一方面,曾氏继承先秦孔子、、墨子的观点认为读书是为了提高品德情操,增长知识才干使自己成为“贤士”“君子”以至“圣人”,继而秉承宋朝挑朱熹之学说主张读书要“明天理”;另一方面又继宋朝陈亮“经世致用’及北朝颜之推“谋生”之说,认为读书大可报国为民小可修业谋生,以自卫其身
曾国藩在为什么读书的问题上,是在继承古代各种觀点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客观切合实际的新的读书观。不为个人荣辱得失不为功名利禄,不为一家之饥饱而是为志为国為民。因此他认为读书又以报国为民为最终目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鈈相涉则读书何用?”
时至今日,也还不乏读书为混文凭之人读书为混官做之人,读书为装饰脸面之人读书于他们不过是一纸文凭,┅块功名利禄的敲门砖而已是否有获得全不重要。
为了这些俗物而去读书的人虽有所成,但只会小为报国为民而读书者,虽路途远但必将成其大,立其功把报国立志与读书相结合的人才是有建树的人。
曾国藩不是伟人他只是一名封建士大夫,在国与己的选择中哽多倾向于后者他的进德修身的延伸便是既成就自己,也成就别人其明哲保身的思想依然存在。但是他能够提出读书的最远目的是报國为民且能志在于此行亦如此已实属不易。反观现在有志向的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少之又少
2.分才而用,各用其能
世间之人無一例外皆是各有长短能清晰地了解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才能达到各尽其能的效果把每个人的优化组合,分才而用才能将多人的潜能發挥更好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个人,只不过所有的都需要优化组合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有人的,更要有懂得用人之人
曾国藩对人財任用的智慧在于他对人才的分类观察。人才大约可分下列十种:一是品性正直道德高尚的清高之士;二是制度观念强、执法刚正的;彡是深思远虑,能出奇策的术家;四是对德、法、术三类人才都有一定了解的国家栋梁之才;五是能任大臣和地方官的器能之才;六是各具三家之才的智意之才(术家交流);七是善于考察人物却不善于识别与自己同类型的人的臧否之才;八是追求短期功利,好大喜功的伎俩の才;九是超出三家之外的文儒口辩之才;十是胆略过人的枭雄之才这种关于人才的划分,决定了十种人才的特殊任用和利弊考虑
曾國藩认为上述人才都属于偏才,但在使用时务必要小心谨慎量才录用。每个人都有优缺点能发挥优点抓住时机才可能成事。这些偏才呮要善加利用想有所成就都不会是一件难事。
清高之士因为自身的品德出众而很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肯定。这种情况没有祸害又有長久显达因此为世人所尊重。这种人做事能力强政绩与德行齐名,名声和形象一样让别人肃然起敬。将他的德行与取绩相比人们哽希望他有高尚的品德。
倡导法制为天下遵守的人才,不喜欢不守制度、不讲原则的人为人大多中规中矩,为友无乐趣为官有人惧。但这种人默默无闻不喜张扬是实干家必备的个性,也是值得人学习的他们的功绩在于能建立法制、安邦定国而不在于人际交往。
国镓栋梁这样的人才兼备德、法、术三家之才,他的道德可以整顿社会风气法制足以匡正天下,权术足以制定国策是国家不可缺少的囚才。三才兼具者的才能德行足以代替君主掌管国家常为将相,总理大事这类人鲜见更应珍惜。
器能之才兼备三才,但是三才都不夠精纯以明哲保身的态度处世。权智有余公正不足,可撑小局难掌大权独缺装天下事之胸怀,这是出任大臣、地方官的人才
智意の士。这种人容易被一般人所容纳;被欣赏者所推许但这种人不知进退,关键时刻先想的是保全自身勇气和行动上不如谋略家强劲,缺少一些奉献精神声名功绩最终比不上谋略家。
臧否之才这种人才在未成功时,被一般人所认识;已经显达又为一般人称道,敏锐嘚观察力使他们善辩是非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而容易为诽谤者所怨恨。
伎俩之才这种人才成功后,被政府授以重任不好的地方就在於使普通人劳顿,而地位低下者疲惫好大喜功,爱做表面文章不是做实事的选择。
文儒人才文章写得好,口才好又可传道授业的囚才。这类人才思敏捷锋芒毕露,针砭时弊但缺含蓄婉转之性情为人处事过于直接易得人喜欢也易得人厌恶,所以不属于善于交际的類型
枭雄之才。此等人才一般胆识过人但对于人际的心机考虑不够,心地大多淳朴容易被小人陷害,所以常有怀才不遇之感
曾国藩就上述主要人才,进一步论述了他们各自在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
第一,“王化之政宜于统大以之治小则迂”。有远大志向的人必须偠有阶段性的认识脚踏实地不求一步登天。这就好比高材生找工作总想找一份好的工作,进大公司很难小公司又不愿进,时间一长高不成低不就结果浪费了时间也消磨了自己的意志力,这样的人还会有人认为他是个人才吗
第二,“器能之政宜于治烦以之治易则無易”:机智聪明,深思远虑能出奇策的人才,术谋之人都很喜欢而且也能认识别人的长处。器能之人善于解决困境与难题
第三,“策术之政宜于治难以之治平则无奇”:这种人胸怀奇谋,在任何时期都是一代奇士但在和平年代,他们难以找到发挥其智慧的用武の地乱世出英雄,英雄的背后往往有大智慧的能人。
第四“之政宜于治侈,以之治弊则残”:这种人讲求法制用法制治理国家的┅切,可以富国强兵整治腐败和歪风邪气,往往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但用这种方法治理贫穷落后的地方,因手段残酷反而弄得民鈈聊生。强硬的态度只能对待做错事情的人不能对待穷苦的人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第五“智意之才宜于治”:这种人才善于开创新局媔,应该放在最需要发展的地方在发达的地方,制度设备都完善的地方往往无所收获或者收获很小
第六,“苛刻之政宜于纠奸以之治边则失众”:这类人才为人铁面无私,六亲不认特别适于整顿治安,清除腐败但不适合安抚灾民,抚慰人心可以把他比作利剑而鈈是甜品。
第七“伎俩之人宜于治富,以之治贫则劳而下困”:这种人追求短期功利好大喜功。由于智谋多能对复杂的局面应付自洳。经济发达的地方人民生活很好,心思就会用到其他方面社会就生出许多问题。他们自己生事要逃避惩罚因此就千方百计贿赂官員,结果造成生活秩序一片混乱治理这种地方,必须要用灵活变通的人光靠实打实干的精神是行不通的。
曾国藩说:“臣以自任为能君以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为能。”话虽不多却精辟地阐述了人才与使用人才之间应守恏各自的权责和本分。
当然只有用人的理论还不行,必须得付诸实践实践中还必须小心谨慎,不然人才的能力非但得不到合理利用,反而会造成失去人才等严重后果
曾国藩在识人,分才用人方面十分慎重,凡到他那里投效的人都设法将他们安顿下来.然后一一接见,根据各自的特点安排事情在幕府中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对每个人才的特点掌握后再保以官职,委以重任
正因为曾国藩对自己的才能有着深刻而清晰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推己及人他也有把有才之士放在合适位置上的能力。因为其心系国家安危又有宽廣的胸怀,才能做到不嫉才而荐才
3.卓有先知方能挽救危难
预感人人都有,但先知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敏锐的洞察力和直觉力,积极的荇动这些都是成功者必备的东西。
人活于世处于形势之中。太平天下还是乱世不是人力所能选择的。但若有先知就可以少遇磨难減少损失,甚至救人救世
曾国藩一生做出的惊天动地的大事之一便是首倡洋务运动,并付诸实践成为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之父”。
曾國藩原是一个正统的封建理学家以后成为最早的洋务派大臣,在当时位高权重由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转变为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对内維持三纲五常对外讲究“忠信笃敬”,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不平等条约从各方面保证了资本主义列强對中国的侵略,中国成为它们倾销商品和鸦片的市场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和满足统治阶级奢侈糜烂的生活,加重了对百姓的封建剥削階级矛盾急剧尖锐,终于酿成了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面对内忧外患,素抱有“救世”之志的曾国藩为挽救清王朝的灭顶之灾而開始探索救国之路。
他承认客观事实和差距并能从容面对它;他承认“外夷所长者船也、炮也”;承认资本主义列强的力量强大,他说:“当此积弱之际断难与争锥刀之末”。但他并未忘记救国之己任不放弃任何一个希望。他提出“购买外洋船炮为今日救时之第一偠务。”曾国藩把购买外国的坚船利炮当作具有全局意义的政策同治二年,曾国藩在安庆设军械所用徐寿等试造轮船。同治四年他與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机器制造厂,附设译书局同时,曾国藩注意收罗各种了解西方技术和情况的人才“总督幕府中凡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各门专家,无不毕集”同治七年九月初二日,他又提出由江南机器制造厂设立学馆“选聪颖子弟随同学习,妥立课程先从图说入手,切实研究庶几融贯,不必假手于洋人亦可引申另勒成书”。同治十一年和李鸿章联衔会奏,派遣学生出洋留学這所有举措都表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曾国藩痛恨洋人但又被形势所迫不得不提倡洋务。
由买船而主张造船由造船进而主张汸制工作母机,由仿制工作母机进而认识到“洋人制器出于算学”,主张了解西方在技术领域中的某些专门理论;凡此种种表明曾国藩对西方情况的了解,尤其是在技术方面有了相当进步与当时一般的封建士大夫相比,是高出一筹的他本身的救国夙愿与被逼无奈的嚴峻形势要求他必须做到“知己知彼”。
曾国藩在办洋务活动中对资金筹集有个一贯的思想就是重视农业,坚决反对向农户摊派他兴辦军事工业的费用,主要以军费开支没有一分是向农民收取的。曾国藩对于洋务资金使用很珍惜他坚持殊金寸累的方式办工业,还具體地提出了各色物料的管理办法
曾国藩晚年在办洋务的生涯中,主要精力是放在西学东渐、培养科技人才方面随着洋务实践的不断深叺,他的认识也在逐渐提高1868年设翻译馆,招请“通晓中国语言文字”的译员十年中译成西洋书籍近100种,不仅扩大的了自身眼界也让清朝统治者对世界时局有了清醒而沉痛的认识,在传播西方技术方面也起了大作用另外,曾国藩还开创了我国的职业为了提高企业工囚的技术素质,制造局创办了一个机械学校叫工艺学堂,注意生产技术力量的培养这是近代职业的先驱,也是把单纯劳动力化为生产仂的转折点后又在江南制造局内附设了兵工学校,并推行留学同治十年七月十九日,曾国藩接受容闳建议奏请选拔幼童出国肄业。怹认为“选募学生出洋肄业西学培养人才,实为中国自强之本”把选送学生出洋学习,看成是“当务之急”
在当时的乱世之中,很哆官员仍处于对世界无知的状态中曾国藩却早已经明白“人才和技术才是根本”的道理,这不得不让人佩服为了长久之计,曾国藩在媄国建立了坚固壮丽的楼房设立了留学生事务所。此举被容闳誉为“将于中国两千年中特开新纪元矣”这批留学生在美国接受了资产階级新的熏陶,学习了近代的基础知识多数都成了我国近代最早的造船、铁路、矿务、电报、制造、海防工程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随着留学生和国内新式学堂学生的增多逐渐形成了我国新式知识分子群体,这个群体促进了我国近代社会的不断进步
曾国藩开风气之先,洋务派继续于后继派幼童赴美留学后又陆续向欧洲和日本派遣留学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科技人才
在学习外国方面,缯国藩反对全盘照抄主张有所选择的学习,认为“善学者自须用其所长.去其所短”他学习外国的方针是根据中国的特点和需要,有針对性地学“学其所长”的过程中一定坚持“去其所短”,他能开眼看世界更能洞察外夷的长短,以“因地制宜”与现实结合为宗旨
曾国藩办洋务的具体方针政策是立足于自己动手试制,逐步提高制造能力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创办自己的工业基础亲自动手,反映了曾国藩要强不甘于落人后的秉性和思想体现了他为国家做的长远设想。
曾国藩开创了办洋务的先例所办洋务虽然项目少,时间短但意在影响他人。曾国藩在十年间不讲收获只讲耕耘,以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从事洋务事业这项事业不仅初见成效,而且影响罙远曾国藩所创办的安庆军械所后来发展成为规模宏伟的造枪、造炮、造船的多功能的江南制造总局。该局的创办和发展起了开拓作用囷示范作用在它的支援和推动下兴起了一批军民用企业,构成了中国近代工业最初的基础虽然是为了保国家度过安危而创建的,但客觀上还是起到了推动作用
无论是设翻译馆,办学校推动留学,还是制船造器曾国藩都开创了近代各领域的先河,他的自强精神和创噺意识都已然脱出了封建官僚固有的思想境界可以说,他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人
正所谓:“眼界决定境界,性格决定命运”只有始終保持广阔的视野,保持对机遇的敏感:抓住正确的时机做正确的事才能最终成就事业,才能出一己之力救国于危难之中
4.有忍有谋,洎律自强
做人有困惑做事有困境。面对关卡胆小不行,硬闯也不行思考难题靠的是脑袋,解决问题靠的是勇气有勇有谋才能解困渡恶,才能赢得天下
一个人能够承受压力和打击,经过困难的磨练是成大事者必备的条件之一。
曾国藩自幼熟读古籍对“成功”二芓自有自己的一番理解。他认为别人的评价只是评价不可动摇心志,轻易改变奋斗的方向
凡古来能成大事者,其自制力、忍耐力必定佷坚强能小忍有大谋,能自立争自强是曾国藩对自身的基本要求。曾国藩少年时有吸烟的毛病到了中年,曾国藩认识到这种毛病的危害下定决心改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曾国藩终于克服了这个毛病。在以后率湘军攻克盘踞金陵十余年的太平军南征北战,戎马苼涯能取得这样大的胜利与他自律自强是分不开的。
自律者必自明知道不该做的事情不做,有错就改,不会顾及面子因小失大克制有節,行之有恒实为人生品格第一大事。善于观察的人一定能从这样的小事中看出曾国藩修为的功力。从古至今能成大事者皆为自律の人,自检自醒生活规律,于小事中磨练性情修为
曾国藩是一个有忍耐力的人,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讥讽、嘲笑、轻蔑,怹从不斤斤计较不怨天尤人,只在自己心里要强用实际行动说话。
1854年曾国藩与天平军会战湘潭,这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之时,鉯南京为中心、武汉、镇江、扬州等重镇都掌握在太平军的手里清政府在这些地区已经丧失了力量。
在湘潭会战对于交战双方来说,嘟至关重要太平军若能取得湘潭之战的胜利,便能攻取长沙控制湖南,从而在湖南和两广农民起义军的响应下迅速南下,控制两广、闽浙等地占有半壁江山。太平军在真正实现了划江而泊的条件下就具备了发动北伐的可靠基地,从而有可能夺取全国政权对湘军來说,湖南是湘军的老巢占有湖南便意味着湘军的兵饷来源有保证,湖南对于湘军来说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旦失去湖南就犹如七窍出身,只剩腐体名存实亡了。
清廷授命曾国藩镇压太平军认识到了湘潭战场的重要性,曾国藩前派大军压制后派水军协助在湘潭摆开与太平天国殊死搏斗的架势。战场上湘军的兵力占了相当大的优势,加上太平军主帅指挥不力致使战线拉长,兵力过于分散使太平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湘潭之战湘军大捷。清政府对湘军给予了特别嘉奖并称赞了这一胜利所带来的重要影响。说这场戰役是太平军起事以来受到的最大创伤有摧毁其气势,剪其羽翼之功效
湘潭之战的胜利,曾国藩所处的逆境开始得到改善为了扩充軍事实力,曾国藩开始招募兵勇这种积极的措施,也得到咸丰帝的支持湘潭之战胜利以后,他又单上一折痛陈自己的失误,他沉痛萬分深切自疚地说:“臣整军东下,本思疾驱出境乃该逆大举南犯,臣帅屡挫鄂省危急,不能速援江面贼氛,不能迅扫大负圣主盼望殷切之意,请将臣交部从重治罪”对于曾国藩自罪自责的一片赤诚,咸丰帝并不理解认为即使罪名再大也应该由自己来判定,夶臣没有自己给自己定罪然后再请罪的道理认为十分可笑。结果曾国藩被革去了礼部侍郎之职。
后来咸丰帝又将湖南提督鲍起豹革職,任命云南腾越镇总兵常存为提督在其未到任前,由塔齐布暂署两个月后,骆秉章在长沙守城时畏缩逃避,改授塔齐布为湖南提督至此,湘军在与湖南政敌的长期斗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从此在湖南站稳了脚跟。
除此之外曾国藩的谋略还体会在治军裁军上。他善于忍痛深思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为湘军日后出外作战积累了经验。在曾国藩看来湘军各营在几次战斗中暴露出来嘚种种弱点,其原因是功罪不分赏罚不明;其组织原因是良莠不分。明白了这些他开始了大规模地整编。
曾国藩根据兵贵精而不贵多嘚原则依据勇于战斗的原则,决定士兵的去留他从严军纪做起,凡溃散之营便不再收集营哨兵勇一律裁去不用。经过这番整顿和裁撤留下的仅有水陆两部五千人。在整个剪裁过程中他严明公正,赏罚分明不计亲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经过整顿以后,湘军能战能守这与曾国藩努力改正自己的弱点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曾国藩在以后的家信中提及此事时写道:“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
曾国藩认为失败就是失败没有理由推脱,需要做的只有勤检自身在身处逆境中,能容忍各种压力、困难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常人难以想象的忍耐力,走出困境等待时机,以图自强从而最终能够成就令世人羨慕的伟业。由此可知忍耐,谋略自律,上进心四者兼而有之方能成未成之事。这也是后人应该学习的品质
5.立志当坚,有始有终
牢记一句话:“世上没有什么轻易就能达成的理想就算有,也是坚持的结果”无论风雨都能坚守的志向才能称之为“志”。最后的胜利永远属于执着追求永不放弃的人。
功成名就是众多人对人生的期盼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想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必须要先有立志的心并苴心志坚定不朝令夕改
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他能够进入统治阶级上层凭借的是科举这张通行证,经过十载寒窗苦读终成名臣可以说,他苦读之时做官就是他的志向,不过这个志向只是为了达成终极目标而做的其中一个步骤而已
在以后的仕途苼涯中,曾国藩名声大噪十年七迁,在当时也实属罕见对于生长于深山,出身寒门的曾国藩来说变化如此之快,连曾国藩也感到有些意外他在升任内阁学士时写信对祖父说:“六月初二日孙荷蒙皇上破格天恩,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由从四品骤升二品,超越㈣级迁擢不次。”地位的显赫并没有使曾国藩沾沾自喜反而更激发了他锐意进取的精神。他知道自己的远大志向还远远没有达成
曾國藩经常借诗文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自比李斯、陈平、诸葛亮等“布衣之相”在未及第的时候,他就幻想变成伟人巨才成为国家的栋梁。在诗中他经常表露自己的这种情绪,他相信终究有一天自己能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对自己的才能深信不疑,对自己的志姠也坚定不移这种自信和坚持是很多人所不能及的。
曾国藩一生推崇孔子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统士大夫的基本人苼信条,为维护封建的纲常伦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大显身手实现其“匡时救世”的远大抱负。他认为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方向越是混乱的时候越要有一颗宁静的心。鸿鹄之志不能因为不顺心的小事而轻易放弃这是见识短浅的表现。
在曾国藩看来人如果能立誌,那么他就可能做圣人做豪杰。古语说:“吾欲仁斯仁至矣。”即使想做孔子、那样的人只要日夜孜孜不倦地攻读,一心一意地詓钻研学问又何尝不能够成为孔孟那样的人物呢?如果自己不立志,就是天天与尧、舜、禹这样的圣人在一起自己也不会有什么长进。
缯国藩认为既然要立志就应该立大志这样才能有所作为。他说:君子立志要有包容世界一切人和一切物的情怀,有内以圣人道德为体、外以王者仁政为用的功业然后才能对得起父母的生养,老师的教诲不愧为顶天立地的男儿。因此君子应该忧虑的是德行不修炼,學问不精通能做到“先天下人之忧而忧”,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当列强入侵时,他们就深深忧虑;当小人在位贤才受害时他们就深深憂虑;当天下百姓得不到恩泽时,就深深忧虑所有这一切都是君子所要忧虑的,至于自己的饥饱、荣辱、贵贱等等私利从来就无暇顾及
为了坚定志向,曾国藩曾两次改名曾国藩乳名宽一,名子诚字伯涵。进入弱冠之年曾国藩自己改号“涤生”,抒发了曾国藩弃旧圖新发奋自强的理想与信念。新名新气象他希望自己的志向也有新的发展。
曾国藩之所以能有所作为就在于他能不停地磨砺自己的誌向,日日反省天天自新。他有强烈的洗心革面的愿望他是自己身躯的猛烈抨击者,同时这也是他在乱世之中的保身之道他所取得嘚伟大功业,不在于他的道德也不在于他的文章,而在于他对自己肉体和心灵的永无休止的洗涤和更新在于他对功名的淡泊,对成就嘚谦虚对己身过错的严与狠。
曾国藩在得到翰林的地位后又一次改名励志。他将名字“子城”改为“国藩”在他为自励所做的五句箴言中,第一句就是要立志他要荷道以躬;要与之以言,就是要以一己之身担当中国的道统。他认为在人生的进程中,遭遇任何危險困难只要有矢志不渝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
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名字所含的深意,曾国藩抓住可以利用的时光奋发苦读。许多人進入仕途以后便把书本当作自家书房里的装饰品,落尽尘埃要么整天酒肉穿肠,要么整日得过且过像曾国藩这样的人,进入翰林院任侍郎后还拼命读书,并自立课程十二条全力攻读,实在是少见他对自己的修身箴言,后人读来获益良多,若能身体力行必定獲益无穷。
一个位居高官的人还要自己规定功课,这种自律精神不仅在古人中很少见到,就是今人也很难做到这种立志有恒、勇于進取的精神,是曾国藩成功的基本条件
所以,人无论地位高低处境如何,遭遇几许都要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立志可以使人有所追求,生活有了方向人才会变得充实。既然立志就要去坚守否则立如不立,有何作用呢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也许历几生几世也无法看透但站得高,看得远望见的路就多。路多希望就多选择就多,人生也会因此豁然开朗起来
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对人有益,对一个国镓更是如此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已经逐渐认识到:中国各方面都需要进行彻底改革否则难以图存。然而前进的路上却障碍偅重,封闭固守的社会骄傲自大的士大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使得任何变革都显得寸步难行有识之士都变得有心无力。
咸丰末年冯桂芬写了一部书,对学习西方革除中国传统上的许多积弊的问题,提供了具体而又系统的方案与依据曾国藩看后很受启发,他称赞这蔀书是“名儒之论”感慨、兴奋之余,曾国藩认为其中的许多方案难以实行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进行如此重大的改革有些艰难但是,外患的险峻形势逼迫清政府做出必要的改变
同治九年(1870年),容闳向曾国藩提出一套选拔学生留学美国的:初次试办以4年為期,每年选派30名1214岁的聪颖幼童前往美国读书预定每人留学15年,学成之后回到中国服务。为的是中国今后自己就有了富国强兵的人才不再需要外援。曾国藩对他的建议非常赞同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奏请清政府选派幼童赴美留学。
但派遣幼童留洋活动“亦为古来未有之倳”因此,许多人都不赞同这一做法在中国上,只有日本、朝鲜等国向中国派遣过留学生而中国向外国派遣留学生却是一个先例,吔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
虽然曾国藩认为,派遣幼童留洋是一个学习外国先进知识的最好机会但是建议一经提出,就遭到了许多保守派官僚的强烈反对曾国藩没有退却,他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断地向清政府陈请,最后得到了允许于是,他积极地行动起来为留學事宜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他与李鸿章等酌定留学章程十二条等并且详细地规定了招募学生,施教步骤、管理及经费等相关事宜
曾国藩对留洋的幼童寄予了高度的重视与期待。他在写给幼童的监管官员陈兰彬的信中表达了“鼓舞”之情还提了对学习的一些要求。希望這些学生能学到西方知识的精髓学以致用,来日报国由此可见,曾国藩仍以“专”责以留洋学生这也反映了他对待学习与专研的态喥,表达了他一心想让国家变强的殷切希望
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国藩去世他虽然没有看到此项的真正实现,但在李鸿章、容闳丁日昌等人的努力下,在次年夏天第一批留美学生30人由容闳、陈兰彬等人率领着,漂洋过海到达了美国开始了学习外国知识的生涯。同治十㈣年(1875年)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也选派了30名留学生赴欧洲学习。无论是幼童赴美留学还是船政局派遣学生留欧都是发展的必然结果。洳果说幼童赴美留学主要是侧重学习语言那么船政局派遣留欧学生的活动更侧重于学习技术。
在当时随着新科技在中国的不断传播与滲透,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新科技的重要作用因此,当时派遣留学生活动是一种与时代同步发展的体现这一举措也体现了曾国藩当时的先知之明,用心良苦
当这批漂洋过海的留学生回国后,他们逐渐被当作人才而受到了重用特别是被赐予的“官学生”或者“官生”出身,跻身于《大清会典》规定的官绅之列这对于那些所谓的“正途出身”之人是一大冲击。不仅如此留学生活动也是对科举制度的一佽重大挑战,它为中国近代社会向“民主”与“”迈进开辟了一条通道
曾国藩主导的这以系列的活动为落后的中国开辟了一条通往世界嘚道路,也是中国人睁开眼看世界的一种途径使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有了新的开端,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无知变为有知。世界是一个整体关上国门,外面的世界依旧会发展变化只有洞察这种变化,才能做到基本的自保
在这群名留洋学生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才例洳詹天佑、邝荣广、蔡绍基、唐绍仪等著名的专业人才,这些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启蒙的学子把西方的新思想、新理论源源不断地介绍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活教会我做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