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战列舰击沉的航母上380毫米大炮能击沉航母吗

长期以来日本都有一种浓厚的航母情结。早在航空母舰刚刚问世时日本就萌发了成为航母大国的强烈冲动。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造航母的国家但比英国晚开工两姩多的日本急起直追。20世纪20~30年代日本疯狂地建造航母和巨型战舰,其军舰总吨位居世界第三 回顾海战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岼洋战场上航空母舰可说是最受注目的主角。从日本海军以6艘航母为主力偷袭珍珠港开始历经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瓜达尔卡纳爾争夺战、马里亚纳海战。到莱特湾海战期间日本海军航空母舰的有效战斗力被完全摧毁为止每次海战都有航母出现。除了瓜达尔卡纳爾争夺战之外航母战斗力的强弱更是成为了上述海战胜败的关键。甚至在中途岛海战中双方官兵几乎连对方舰艇是什么样子都没看见,仅凭航母舰载机的出击就结束了这场被认为是扭转太平洋战局的海战。 诚然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航空母舰活跃在海战舞台的起点。第┅次世界大战时各国海军心目中的主力——被战列舰击沉的航母在这场战争中被来自空中的打击搞得灰头土脸,根据《简氏二战被战列艦击沉的航母年鉴》记载:二战期间总共有25艘被战列舰击沉的航母在交战中被击沉其中有14艘是被飞机击沉的,这还不包括德国“俾斯麦”号和日本“比睿”号“俾斯麦”号虽然是毁于英国海军的万炮齐轰,但此前它已遭英国海军舰载机的鱼雷攻击而无法逃脱这才是致命一击;日本海军的“比睿”号在瓜达尔卡纳尔海战期间自沉,同样也是在遭到美军空袭、舵机受损后才不得不自我了断的 日本自明治維新后大量吸收西方文化,在军国主义兴起后更是醉心于坚船利炮。和各列强海军样最初日本海军内部也曾有过航空母舰与被战列舰擊沉的航母孰轻孰重的激烈争议,但仍从1911年就开始了航空母舰的开发工作到1945年太平洋战争结束为止,先后建造了29艘航空母舰(其中有4艘已經下水但未完工)二战初期,日本海军在山本五十六等一班深知海军航空兵重要性的将领的指挥下几乎横扫大半个太平洋。直到中途岛戰役日本海军在一连串的失误下惨败而旧,大批优秀的飞行员和飞机维修人员伴随4艘第一线航空母舰命丧汪洋从此日本国力的缺陷——物资、人力的不足——纷纷暴露出来。虽然日本倾尽全力赶造和改装各型航空母舰但在美国一大批新造航空母舰的压迫下,不熟练的飛行员和不足额的舰载机使得日本海军纵有航空母舰也无法挽回颓势。日本苦心经营了30年的联合舰队在短短4年多的时间里灰飞烟灭。 譜系索引:规避《华盛顿公约》的产物 在1922年签订的《华盛顿公约》中限定英、美、日、法、意五国新建造的航空母舰,每艘排水量不能超过23000吨;用被战列舰击沉的航母、战列巡洋舰改装的航空母舰每艘排水量也不得超过33000吨。日本所能拥有航空母舰的总吨位被限制在83000吨以丅当时签约各国为了维护自身的海洋霸权,或多或少地采取了一些阳奉阴违的策略而处心积虑的日本军阀更是使出一切手段来规避条約的限制。日本联合舰队在二战期间拥有的大量经过改装或改造的航空母舰便是这些伎俩下的产物 参加太平洋战争的日本航空母舰,按建造过程大致可分为正规航空母舰、改造航空母舰和改装航空母舰三类其中,正规航空母舰一开始就是按照标准航母设计建造的如“翔鹤”级;改造航空母舰是指原本其他舰种的军舰,在施工阶段改变原设计而以航母的姿态出现在联合舰队序列中,如“赤城”级改装航空母舰则是指将一些服役中或已经完工的被战列舰击沉的航母、巡洋舰乃至征用的商船拆除部分原有结构,增设飞行甲板和操作舰载機设备而成的航空母舰 图3: 日本海军在条约的限制下,采取了一些可迅速增加航空母舰数量的方法其中所谓的“航母预备舰”就是在蔀分军舰的设计中,事先就考虑了未来可能改装成航空母舰的需求以利于日后的改装工作。另外日本军方还以投资方式参与商船的设計建造,战时大量征用这些商船进行改装服役以增强其航母力量。 由于日本航空母舰的建造受到《华盛顿公约》的限制而且在早期不潒被战列舰击沉的航母那样受重视、有计划,因此其谱系相当混乱只是在命名方面有大致规律可循。在早期日本的航空母舰都是以特殊的飞禽为名,其中正规航空母舰的舰名中有“龙”或“鹤”字如“飞龙”、“翔鹤”等;由其他军舰改造而成的航空母舰的舰名中均囿“凤”字,如“祥凤”、“瑞凤”、“龙凤”等(但“赤城”号和“加贺”号例外它们直接沿用了原来被战列舰击沉的航母的舰名);由囻间船只改造成的航空母舰的舰名中则有“鹰”字,如“大鹰”、“云鹰”、“冲鹰”等在1943年以后,日本航空母舰的命名方式又有变动改用日本历史上的诸侯国名或者山名来命名:其中排水量25 0 00吨以上的用国名命名,吨级的以山名命名如“天城”、“葛城”、“笠置”等。从命名方式上可以看出日本海军对航空母舰的认同是从早期的存疑到后期的重视——在初期的命名方式中,每个舰名的词尾都有一個共同的字类似于日本海军驱逐舰的命名方式;但到了后期所采用的山名和古国名,则明显是被战列舰击沉的航母所惯用的命名方式洏被战列舰击沉的航母向是日本人最看中的主力舰。 “凤翔”号:日本航空母舰的元老和试验舰 它是日本海军航空母舰中的元老在该舰動工兴建之前,日本曾改装过一艘运输船“若宫丸”号以进行水上飞机的搭载试验。而“凤翔”号在建造之初被归为“特务舰”后来財自成一类,成为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1921年10月在浅野造船厂动工,1922年10月下水、12月完工测试排水量9494吨,航速25节有4门1 40毫米炮、2门80毫米高射炮,官兵550人 图4: 由于在建造“凤翔”号之前,日本海军没有建造专门航空母舰的经验许多设计仍在摸索阶段,所以该舰也算是日本航空母舰的试验舰在原设计中,其前段起飞甲板向下倾斜5度为的是利于飞机起飞加速,右舷的3根烟囱在飞机起飞时可由垂直转为水平;舰岛前方有专供水上飞机回收使用的起重机等到1923年,“凤翔”号才一一改正了这些错误设计:前端飞行甲板改平拆除舰岛,舰桥改茬飞行甲板下面 在1932年2月5日入侵中国上海的作战中,“凤翔”号所属的13式舰载攻击机首次与中国战机交锋并取得胜利这是日本海军首次鉯舰载机击落对手的空战。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凤翔”号再度出没在中国青岛外海,而后从事训练任务中途岛战役时,“凤翔”號负责主力部队的反潜警戒任务搭载了6架飞机,未直接参加第一线战斗1944年,为了搭载新式战机“凤翔”号的飞行甲板被加长到180.8米。甴于改装后的飞行甲板长度超出舰长太多使得航母的耐波性降低,无法在远洋活动但“凤翔”号也因祸得福,由于活动减少而得以躲過美军铺天盖地的攻击存活到日本战败后,于1946年9月被解体 “赤城”号:山本五六曾任舰长的名舰 “赤城”号原本是“天城”级战列巡洋舰中的一艘。“天城”级是日本海军“八八舰队”计划的产物预定要建造“天城”号和“赤城”号两艘。“赤城”号于1920年12月在吴港海軍造船厂动工建造到了1921年,受《华盛顿公约》的影响建造中的“天城”级面临停工解体的命运。日本海军在经过一番考虑后决定将兩艘“天城”级战列巡洋舰改建成航空母舰。1923在发生的关东大地震震坏了放在船台上的“天城”号龙骨,最后只有“赤城”号以航空母艦的姿态面世由于日本当时只有小型航母“凤翔”号的建造经验,因此在设计这艘排水量比“凤翔”号大近3倍的航空母舰时煞费了苦惢。 图5: “赤城”号在1923年11月重新开工1925年4月下水,1927年3月完工其三层甲板设计相当特殊:最上层为飞机降落甲板;第二层甲板上有舰桥及2門双联装203毫米口径主炮,故称为“炮塔甲板”;第三层为飞机起飞甲板长56.7米,可搭载60架战机(16架战斗机、16架侦察机及28架攻击机)测试排水量34364吨,航速31节 1938年,“赤城”号进行了一次大改装拆除原来的炮塔甲板和起飞甲板,将最上层甲板延长变成飞行甲板舰载机数量增加箌91架(96式战斗机16架、96式攻击机51架、96式俯冲轰炸机24架),运送飞机的升降机也由2座增加到3座飞行甲板左舷增设舰岛。测试排水量增为41300吨航速31.2节。 “赤城”号是日本海军的名舰之一在年,日本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曾担任该舰舰长偷袭珍珠港时,该舰也作为机动部队的旗艦其后,“赤城”号还参加了爪哇海大战和中途岛战役在中途岛海战中,“赤城”号被美军俯冲轰炸机投下的2枚炸弹命中引起火灾夶火殃及弹药库,连锁爆炸迫使“赤城”号船员不得不弃船最后日本用自己的“野分”号驱逐舰发射鱼雷将其击沉。 “加贺”号:关东夶地震使它得以顶替上岗 “加贺”号和“赤城”号虽然不是姊妹舰但2艘航母从诞生到覆灭的命运却惊人的相似。属于“土佐”级的“加賀”号真原始设计也是被战列舰击沉的航母,同样也是“八八舰队”计划的产物正当它受到《华盛顿公约》的影响而准备解体时,关東大地震报销掉了“天城”号“加贺”号得以被改造成一艘航母来顶替。 图6: “加贺”号于1920年在川崎神户造船厂动工次年11月下水,1923年11朤开始航母改造工程1928年3月完工。其外观与“赤城”号类似同样是三层式甲板,排水量33693吨航速27.5节,可搭载60架飞机 1934年,“加贺”号也進行了大改装于一年后完工。主要是延长飞行甲板使舰载机的数量增加达到90架(15架90式战斗机、45架89式攻击机及30架94式俯冲轰炸机),航速增大臸28.3节排水量增加到42541吨,续航力得到提高 “加贺”号一直与“赤城”号搭配编为日本海军第1航空战队,曾参与侵华战争的所有大规模军倳行动;偷袭珍珠港时战果颇丰在进军南洋的过程中也出力颇多。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时受到美军俯冲轰炸机的袭击被命中3枚炸弹而引起火灾,数小时后沉没成军13年的第1航空战队至此全军覆没。 “龙骧”号:日本海军后续小型航空母舰的典范 在1924年的日本舰艇补充计划Φ准备建造1艘27000吨和3艘10000吨的航空母舰。1925年为了取代老旧的“若宫丸”号水上飞机母舰,有了建造“龙骧”号的腹案后来又从水上飞机毋舰变更到航空母舰。 图7: “龙嚷”号最初计划的排水量为9800吨使用“青叶”级重巡洋舰的舰体,航速30节搭载约24架飞机。1924年11月“龙骧”号在横滨三菱造船厂动工1931年4月下水后拖曳到横须贺进行艏装工作。此时军方要求舰载机数量增加到36架厂方不得不更新设计,增加一层機库以至于舷高度降低、耐波性变差。1933年5月完工时测试排水量12732吨、66000马力、航速29节、续航力10000海里(14节),搭载飞机48架、官兵924人 “龙骧”号嘚外形成为以后日本小型航母的典范全通式飞行甲板、无舰岛、露天式舰艏甲板,舰桥位于飞行甲板最前端的正下方但1935年9月发生了一起ㄖ本海军史上著名的“第4舰队事件”:“龙骧”号在演习过程中遭遇台风,由于干舷太低导致舰桥被海浪冲毁这次事件对日本舰艇设计影响深远。事后“龙骧”号再度进坞改造,除了重新设计改善了耐波性的舰桥外新加了层甲板以提高干舷高度。改造后的排水量达到12575噸航速却降低到28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龙骧”号搭载有18架96式战斗机和12架97式攻击机。它与航母“祥凤”号、征用商船“春日丸”号编荿第4航空战队曾参与入侵菲律宾和进攻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支援行动。偷袭珍珠港时“龙骧”号负责进攻阿留申群岛的作战。第二次所羅门海战时“龙骧”号搭载有24架“零”式战斗机、9架97式攻击机,在敬运输船队护航行动中遭到美军航母舰载机的攻击而沉没 “苍龙”號:第一艘真正按航母标准建造的航母 “苍龙”号是日本第一艘真正按照航母标准设计建造的航母,在此之前的航母多半是由其他军舰改慥而成的“苍龙”号的建造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根据《华盛顿公约》的规定当时日本还可建造总吨位21000吨的航空母舰,因而最初设计了2艘各10500吨的航空母舰但海军方面却要求在10500吨的航母上安装5门203毫米炮、20门127毫米高射炮及100架飞机,这对万吨级航母而言简直是无理的要求进叺预算审核阶段后,这些要求有所减少航母的自卫武器数量减少到5门155毫米炮、16门127毫米炮。 1934年日本海军发生了著名的“友鹤事件”:第21沝雷战队的2艘水雷舰在旗舰“龙田”号轻巡洋舰的率领下在日本外海进行夜间训练,返航时海上风速达到15~20米/秒、浪高3~4米造成“友鹤”號水雷舰倾覆,约100名官兵丧生事后检讨,导致“友鹤”号倾覆的原因是舰体重心过高而且几乎所有的日本军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个通病。这主要是因为在《华盛顿公约》的限制下为了尽可能提高单舰战斗力而盲目在舰艇上堆砌过多的武器所致。这次事件和前面提及嘚“第4舰队事件”对日本后来的舰艇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军方对“苍龙”号的设计要求也变得合理些。 “苍龙”号于1934年11月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动工1935年12月下水,1937年2月完工测试排水量18800吨、152000马力、航速34.5节、续航力7680海里(18节以下),可搭裁飞机72架、官兵1000人 该舰服役后与“飞龙”号┅同编入第2航空战队,搭载57架飞机(21架“零”式战斗机、18架97式攻击机、18架99式俯冲轰炸机)曾支援日军在中国大陆和南洋方向的侵略行动,并苴是偷袭珍珠港的主角之一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是“苍龙”号战斗生涯的最后一幕。该舰在美国航母“约克城”号和“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的打击下沉入海底舰上1103名官兵中只有385人生还。 “飞龙”号:鱼雷“自我了断”水兵得以逃生 “飞龙”号是“苍龙”级的2号舰,于1936姩7月在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动工1937年11月下水,1939年7月完工测试排水量20165吨、航速34.6节、续航力7670海里(18节以下),可搭载飞机72架、官兵1101人 图9: 该舰在外观上的最大特征是舰岛位于左舷中央(航母的舰岛一般安排在右舷前端1/3处),以便为舰载机提供较长的起飞跑道舰岛从右舷改在左舷,昰因为右舷中央的位置是在烟囱的后方而烟囱的排烟会影响航行操作、干扰飞机的降落。采用这种设计的还有改造后的“赤城”号 “飛龙”号服役后一直随“苍龙”号同进退。在中途岛战役期同该舰在“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横遭惨祸时躲过一劫,随后茬第2航空战队指挥官山口闻多少将的指挥下出动舰载机对美国航母“约克城”号实施了连续两波次的攻击,使其受到重创不料在“苍龍”号遭袭6小时后,美机再度光临“飞龙”号上空该舰被4枚炸弹命中舰桥右侧前方的飞行甲板,前段升降机整个被炸飞到舰桥上井引发吙灾6月6日夜零时15分宣布弃船,包括山口闻多在内的416名官兵丧生值得提的是,当日本驱逐舰“卷云”号奉命向“飞龙”号旋射2枚鱼雷离詓后被困在“飞龙”号舱底轮机室的70名日本水兵竟从鱼雷命中爆炸后的缺口处奇迹股地逃生,在海上漂泊15天后有34人被美舰营救 1942年6月4~6ㄖ三天之内,日本海军一下子损失了4艘一线航母及其所搭载的332架飞机和飞行员从这时起,日本海军开始从进攻传入防御直到1945年败亡为圵。 “翔鹤”级:鼎盛时期的宠儿、偷袭珍珠港的干将 “翔鹤”级航空母舰包括“翔鹤”号和“瑞鹤”号1936年,日本单方面退出伦敦裁军會议从此海军的造舰工程便如脱缰野马一般全力扩张。“翔鹤”级航空母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图10: “翔鹤”号于1937年12月在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动工,19 39年6月下水1941年8月完工。而“瑞鹤”号则于1938年5月由川崎神户造船厂承造1939年11月下水,1941年9月完工测试排水量29800吨,可搭载飞機84架、官兵1660人这两艘航母均属于第1航空舰队的第5航空战队,它们服役于日本海军的鼎盛时期先后参加了偷袭珍珠港、东南亚和印度洋方向的作战。 图11: “翔鹤”号在珊瑚海海战中因甲板中弹而无法起降飞机之后回到吴港大修,第5航空战队因此避开了中途岛战役免去叻覆灭的命运。等到第三次所罗门海战时该级舰成为日本惟一的主力航母,但由于缺少熟练的飞行员舰载机损失惨重。在1942年10月的南太岼洋海战中“翔鹤”号再度受损,不得不回到横须贺大修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海战中,第5航空战队再度出击19日,“翔鹤”号遭到美军潜艇“青花鱼”号发射的4条鱼雷的攻击导致弹药库爆炸,1263名官兵与舰同沉 图12: 马里亚纳海战中,“瑞鹤”号被一枚炸弹命中随后回吴港进干船坞大修。1944年10月20日“瑞鹤”号投入莱特湾大海战,担任日军北方部队的旗舰25日,“瑞鹤”号遭到美军舰载机的猛烈攻击被命Φ鱼雷和炸弹各7枚,在恩加诺角沉没1700名官兵中只有970人获救。 “祥凤”级:名为潜艇支援母舰、实为航母预备舰 “祥凤”级航空母舰包括“祥凤”号和“瑞凤”号前身分别是潜艇支援母舰“剑崎”号和“高崎”号,在设计之初已被列为“航母预备舰”“高崎”号在1939年下沝后立即进行航母的改造工作,于1940年2月完工并更名为“瑞凤”号。“剑崎”号于1939年1月比“高崎”号早下水但服役到1941年1月才进行改造工莋,同年12月完工更名为“祥凤”号。 图13: 由于是“航母预备舰”“剑崎”号在充当潜艇支援母舰时就已设置了飞机机库和升降机,最仩层甲板除了烟囱、桅杆和小得不成比例的舰桥外几乎空无一物。改造后的“祥凤”号排水量达13100吨航速28节,续航力7800海里(18节时)舰上可搭载6架“零”式战斗机、12架97式攻击机及10架99式俯冲轰炸机,合计28架官兵788人。 “祥凤”号的第次也是最后班出击是在珊瑚海海战中在战斗期间,“祥凤”号遭到美机密集攻击而被命中了7条鱼雷和13枚炸弹1942年5月7日沉没,是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航母“瑞凤”号则茬1944年10月于恩加诺角遭到美机轰炸,命中2条鱼雷和2梅炸弹后沉没 “龙凤”号:甲板上设置一根烟囱以掩人耳目 “龙凤”号的前身是潜艇支援母舰“大鲸”号,1933年8月在横须贺开工建造1934年3月完工,排水量13048吨它也被列为“航母预备舰”,所以舱内没有安排太多设施;外观上与“剑崎”号相似最上层甲板平坦且没有主要建筑物,只有为了迷惑西方军事观察家而设置的一根大而不当的烟囱 “大鲸”号曾担任第6艦队第1及第2潜水战队的旗舰。1941年底“大鲸”号开始进行航空母舰的改造工作,1942年11月完工更名为“龙凤”号。排水量15300吨航速26.5节,续航仂8000海里(18节时)官兵989人。“龙凤”号可搭载21架战斗机和9架攻击机 “龙凤”号曾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轻微受损后回到日本其后为搭载新式战机而将飞行甲板延长了15米。1945年3月19日“龙凤”号停泊在吴港时遭空袭而役失动力,后被充作浮动防空炮台使用直到日本战败。战后“龙凤”号被用于运送海外日本战俘和侨民回国,最后在1946年4月解体 “大鹰”级:只能用于训练及飞机运输任务 “大鹰”级航空母舰包括“犬鹰”号、“云鹰”号和“冲鹰”号。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前就有资助民间航运公司建造大型邮轮的计划,以备有朝一日征用这些邮轮改造为航空母舰 图14: 1937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上述计划凡是排水量在6000 吨以上、航速在19节以上的客轮、邮轮、货轮,政府均会在建造の中予以“奖助金”1940年,日本海军急速扩充时三菱长崎厂的“春日丸”号邮轮即被日本军方征用,当时该船的建造工程已经完成约30%1941年5月,该舰转移到佐世保海军造船厂改造于同年9月完工编入第5航空战队,稍后改编入第4航空战队测试排水量为20000吨、航速21.1节、续航力8500海里(18节时),飞行甲板长172米、宽23.5米官兵747名。 由于它是用商船改装的航空母舰所以在性能上远不及正规航空母舰。完工后从未作为航空母艦使用多半用于训练及飞机运输任务,只能算是飞机运输舰1942年中途岛战役后,日本联合舰队第一线航空母舰损失惨重因此“春日丸”号在1942年8月被更名为“大鹰”号,正式编入日本航空母舰行列之中“春日丸”号的姊妹舰还有“八幡丸”号和“新田丸”号两艘。“八幡丸”号在偷袭珍珠港前夕被军方征用1942年初开始改造,同年5月完工更名为“云鹰”号。“新田丸”号的改造工作也于同年11月完工更洺为“冲鹰”号。 上述3舰的航速高正规航空母舰甚远只能为运输船队警戒、护航或充当运输飞机平台,均末参加较著名的战役“大鹰”号于1944年8月18日在吕宋岛西北方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云鹰”号于1944年9月11日在东沙岛以东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而“冲鹰”号则在1943年12月4日在ㄖ本八丈岛以东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 “隼鹰”级:整体性能不亚于正规航空母舰 “隼鹰”级航空母舰包括“隼鹰”号和“飞鹰”号它們的服役背景与“大鹰”级类似。为应付1940年东京奥运会日本邮政省决定建造2艘大型豪华田6轮。日本军方愿意提供60%的补助经费但要求這2艘邮轮必须达到船长210米、宽25米以上的规格,而且航速要在24节以上排水置在26600~27000吨之间,并且可在3个月之内改装为航空母舰 图15: 第1艘下沝的“僵原丸”号于1939年3月在三菱长崎厂开工,第2艘“出云丸”号则于同年11月30日在川崎神户造船厂动工1940年‘0月,邮轮的建造工作尚未完成即被决定改造成航空母舰并由军方收购。“隼鹰”级的改造工程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僵原丸”号在1942年5月初完工,7月中旬更名为“隼鹰”号;“出云丸”号则在同年7月底完工命名为“飞鹰”号。测试排水量均为27500吨水线长215.3米、宽126.7米,飞行甲板长210.3米、宽27.3米航速25.5节,续航力12251海里(18节时)可搭载飞机53架、官兵1187名。 “隼鹰”级的舰岛设计新颖烟囱与舰岛合并向外倾斜26度以减少排烟造成的干扰。日本采用這种设计的航空母舰还有“大凤”号和“信浓”号虽然该级舰由邮轮改造而来,内部有许多木制装潢隔间必须予以拆除以防火灾发生泹整体性能却足以与正规航空母舰“飞龙”号相抗衡,这一点颇令人意外 “隼鹰”号在1942年7月与“飞鹰”号同被编入第3舰队第2航空战队。茬中途岛战役结束一个月后由于日本海军舰载航空兵严重不足,它们由二线预备部队调整到第一线作战;10月份参加了所罗门群岛海战和瓜达尔卡纳尔海战攻击了美军“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美军进攻塞班岛时它们也有出击的记录。 1944年6月20日在马里亚纳海戰中,“飞鹰”号在舰载机倾巢而出后被美军舰载机趁虚而人命中1条鱼雷,鱼雷爆炸后破坏了航空燃料库挥发后的油气弥漫在舰艇内蔀。2个小时后油气被引爆随后产生了场无法控制的大火,强烈的爆炸使舰上官兵误认为该舰又被一条鱼雷击中“飞鹰”号在爆炸后不玖便倾覆沉没。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海战中,有3艘日本航空母舰都是被鱼雷攻击后因油气引爆而沉没的 在同一天里,“隼鹰”号也被2枚炸弹命中坦损伤不重。它在修复后直担任训练和飞机运输的任务未参加针对莱特湾美军舰队的作战,因此免去了被美军穷追猛打的命运1944年12月9日,“隼鹰”号被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命中而严重受损但由于中雷时弹药库和燃料库都是空的,因此幸运地没有步姊妹舰的後尘而发生爆炸修理完后的“隼鹰”号一直停泊在佐世保港,战后于1946年8月解体 “神鹰”号:由德国商船改装的飞机运输舰 “神鹰”号吔是艘由商船改装而成的航空母舰。但比较特别的是它的前身是一艘德国商船“沙恩霍斯特”号。该船于1935年在德国不莱梅建造属于德國洛德航运公司远东航线的定期邮轮,排水量18184吨在次定期航程停泊于日本时碰上欧洲战争爆发,因为大西洋的制海权掌握在英国手里而無法回国只好滞留在神户。 1942年被日本军方收购同年9月进行航空母舰改装。由于该船的原厂材料难以获得所以改装工作进展缓慢,一矗到1944年春季才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完成测试排水量20900吨,水线长189.36米、宽25.6米航速24节,26000马力续航力8000海里(18节时),飞行甲板长180米、宽24 5米官兵834人。 从航速上可以看出该舰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一艘飞机运输舰。它于1944年7月编入第1海上护卫队担任船队的护航任务。1944年11月17日在一次从日夲到新加坡的护航任务中,在黄海济州岛以西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结束了短短5个半月的航母生涯。 还有很多``字数过多``你自己上去看看吧``還有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尛时举报电话: 与我们联系


}

埃塞克斯级(CV-9)的设计方案以约克城级为蓝本至1940年已经历了6次改进。它的标准排水量为27500吨舰的长宽比为8:1。它吸取了先前各级航母的优点在中部设有升降机,另在甲板左侧各有一部可垂直拆迭的升降机使母舰可以通过巴拿马运河。拦阻系统在舰尾设有9条拦阻索舰首没有6

条,能阻拦降落重量达5.4吨嘚舰载机埃塞克斯级航母的防护也有了改进。这主要包括:舰体分隔成更多的水密舱室这种结构使该级舰中的某些舰只在战争中虽屡這重创,但没有一艘被击沉舰上增加上27毫米高炮12门,但只有2部MK37型指挥仪这表明仅有部分武器可用雷达控制;此外还装有大量40毫米和20毫米高炮,其数量则因舰而异该级航母批准建造的总数为32艘,但实际建成24艘原先拟于1944财年提供的6艘批准后又被取消,因而从未始建;另囿2艘虽己开工建造但未建成。二次大战期间共有17艘建成服役它们分别是:首制舰“埃塞克斯”号(CV-9)、“约克城”号(CV-10)、“勇猛”号(CV-11)、“大黄蜂”号(CV-12)、“富兰克林”号(CV-13)、“提康德罗加”号(CV-14)、“伦道夫”号(CV-15)、“列克星敦”号(CV-16)、

“邦克山”号(CV-17)、“黄蜂”号(CV-18)、“汉科克”号(CV-19)、“本宁顿”号(CV-20)、“拳师”号(CV-21)、“好人理查德”号(CV-31)、“安提但”号(CV-36)、“香格里拉”号(CV-38)和“张伯伦湖”号(CV-39)。战后建成7艘分别为:“普林斯顿”号(CV-37)、“塔拉瓦”号(CV-40)、“奇沙冶”号(CV-33)、“莱特”号(CV-32)、“菲律宾海”号(CV-47)、“福吉谷”

号(CV-45)和“奥里斯坎尼”号(CV-34)。埃塞克斯级航母建成后相继投入了太平洋战争它們组成快速航母特混编队,与“企业”号、“萨拉托加”号及独立级9艘轻型航母一道向曰本舰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势,在1944年的马里亚纳海戰和同年10月的莱特湾海战中埃塞克斯航母大显神威。先后击沉了曰本“飞鹰”号、“千代田”号、“千岁”号、“瑞凤”号、

“瑞鹤”號航空母舰和“武藏”号被战列舰击沉的航母1945年,埃塞克斯级航母更是战功赫赫击沉了“海鹰”号航母和“榛名”号、“伊势”号、“曰向”号、“大和”

号被战列舰击沉的航母。同时还击沉了若干其他舰只。为最终夺取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功绩现代化改裝后埃塞克斯级航母的排水量和主尺度增加了许多。以“香格里拉”号为例1962年它的标准排水量增至33100吨,满载排水量增至

43000吨舰长(全长)增到272.6米,最大舰宽58米满载吃水增至9.44米。为了减少重量舰上的人炮逐步减少,到服役末期大部分仅装有4

门单管121毫米炮在50年代中期,该级舰中还有不少舰只装备了“天狮星”I

型导弹美国海军在战后大幅度缩编,大部分埃塞克斯级航母曾暂时退出现役后来因局部戰争的需要,它们又先后重新服役在侵朝战争中,计有10艘该级航母参战;在越南战争期间有9艘该级航母曾活跃在越南附近海域;古巴導弹危机时有它们到场,在黎巴嫩事件期间也有它们插足……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先后进入唾暮之年,陆续退出了现役到1976年10朤,只有作为训练航母的“列克星敦”导(AVT-16)在编

1991年11月8曰,“列克星敦”号也终于退出了现役在24艘埃塞克斯级航母中,除“约克城”号、和“勇猛”号已作为博物馆舰长久保留外其余舰只从美国海军的舰船名册中消失。

排水量:标准吨 满载吨

动力装置:8台锅炉4座蒸汽涡轮机,4轴

武器装备:4门38倍口径单管127mm舰炮4门38倍口径双管127mm舰炮,8门56倍口径4管40mm舰炮46门70倍口径20mm舰炮(1956年SCB-125计划后:7门38倍口径单管127mm舰炮,4门50倍口径双管3"舰炮)

舰员编制:2600~人(舰员+空勤人员)

开工日期: 下水日期:日

服役日期: 退役日期:

再服役日期: 退役日期:

约克城号(CV-5约克城号在战沉之后重新命名)

开工日期: 进水日期:

开工日期: 下水日期:

☆ CV-12 Hornet 大黄蜂号(CV-8大黄蜂号战沉之后重新命名)

开工日期: 下水日期:

Sea)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马里亚纳群岛中塞班岛附近的一次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对决,海战中本舰为美军旗舰,由于战斗中日军飞机被美军战斗机玩弄般的重创被美国人戏称为“马里亚纳射火鸡大赛”(The

Shoot),日本人方面称此海战为马里亚纳海战(マリアナ沖海戦)图为二战后改装了斜角甲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战列舰击沉的航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