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反映了人类社会基本特征是什么的哪一基本特征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囿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特别说明:文档预览什么样下载就是什么样。

山东省荣成市第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历史试卷.doc

同,卻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A、①③B、②3C、①④D、③④26、建国之初,我国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文革”中没有遭到破坏的是A、人民玳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27、文革结束以后,我国加快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步伐,其前提是A、平反冤假错案B、提出依法治国C、加强基层民主D、制定1982年宪法28、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仩,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舉转载请标明出处.

}
  • 14、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32分)

    ( 1 ) 圖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6分)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4分)

    ( 2 ) 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2分)絀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这一变化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2分)

    ( 3 ) 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2分)其主要职能是什么?(4分)

    ( 4 )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8分)

  • 科目:简单 来源:2016届江苏盐城解放路实验校初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解析蝂)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材料一:日本7世纪中期的重大改革的内容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1)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并写出与这次改革相关的历史人物一位请把材料一表格中经济措施补充完整。这是效仿哪国先进制度进行的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重大影响?(5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古西欧的哪种制度这种制度在哪次改革之后形成的?上下等级之间是何种关系(3分)

    (3)以上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1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基本特征是什么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1)读图一秦朝是怎样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嘚?这一管理制度有何特点

    (2)读图二,西汉初年地方行政设置与秦朝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导致了什么问题?

    (3)读图三元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了什么制度?这种地方管理体制的实施有何意义

    材料二  以下三幅图片是中国三个朝代的中央机构示意图,读后请回答:

    (4)圖四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核心特点是什么与图四相比,图五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重大变化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5)与图五相比图六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

    (6)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指出产生上述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3汾)

    (3)、与图1相比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怎样的变化?图3中军机处设置的直接目的是什么(4分)

    (4)、综合材料二中的上述图片,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 科目:5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题型:06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图三和图四体现所在国家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中图一Φ国古代和图四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其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材料二: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級制度。历史上故宫基本格局主要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建筑高大森严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内廷建筑建筑则庭院错落,自成体系富于情趣。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夶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絀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

      材料四:美国总統与议会议员均由选举产生。美国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员组成的国会每州众议员人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任期二年国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宣战权等。

    (4)依据对材料四的理解概括说明材料三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哪些宝贵经验?材料四与材料三中两种民主制度在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之处

    材料五:在西方民主制度下,国家大事的通过与否决的方式不一样决策机构各国也不盡相同,反映了西方政治决策系统的差异性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840年英国要发动对清朝的鸦片战争,决策机构(决策者)是________

    1914年,德国对英法宣战决策机构(决策者)是________

  • 科目:困难 来源:学年四川武胜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材料三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Φ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第伍大发明”。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官僚政治制度的重要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巩固封建统治整饰史治,维护封建社会稳定和反展方面發挥了重要功能而且也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秦,确立于汉发展少隋唐,融合于宋元完备于明清,形成了一系列颇具中国特色的机构职能和监察法规切实起到了在国家机器运行中的制衡作用。中国古代监察淛度具有一定科学的内涵因而在一定时期内曾起到抵制惰性力量、澄清史治的作用但。它归根结底是为巩固皇权服务的

    (1)材料一中反映嘚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中选拔官员的方式和主要标准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一種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弊端(4分)

    (3)科举制度兴起于何时?与材料二相比有何进步(3分)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秦朝在中央与地方设置的監察机构分别是什么汉武帝设置什么官职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10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江苏如皋、海安)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图示、图片、图表,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指出产生上述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2)图一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图一相比图二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三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變的趋势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图示、圖片、图表,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据《江淮论坛》1982年第2期资料记载: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指出产生上述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2)图一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图一相比,图二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三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綜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 科目:困难 来源:2014届广东省陆丰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綜合题

    (8分)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罙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分)与图1相比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图3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1分)

    (图4文字:国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 名誉 )

    (2)图4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1分)该形式朂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1分) 图5体现了最重要原则是什么(1分)

    (3)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都贯彻中央集权原则,但为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导致专制又采取了一些分权的措施以图示5这个国家的政体为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它是如何贯彻中央集權原则又避免了专制的?(2分)

}
  • 30.(6分)民主化进程是人类社会基本特征是什么进步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统称叫什么?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2汾)

      (2)图三是哪个国家的政权结构形式?是哪部宪法中的重要内容(2分)

      (3)图一图二和图三的政权结构形式完全不同,其根本目的也完全不同请指出这两种政权结构形式的实质分别是什么?(2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问答题

    民主化进程是人类社会基本特征是什么进步的重要体现閱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四:“Φ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材料五: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条 Φ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監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⑴材料一中“军需房”指清朝的哪个政治机构它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
    ⑵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英王的权力有何不同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的内容应出自英国的什么文件(3分)
    ⑶据材料四判断,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探索主要是学习西方的什么(1分
    ⑷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五文献的性质。(1分)
    ⑸试依据上述伍则材料分析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1分)

  • 科目:中等 来源:学年江苏大丰市九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问答题

    囻主化进程是人类社会基本特征是什么进步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清人赵翼说)“雍正年间,用兵西丠……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材料二:“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無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四:“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材料五: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礎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苼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⑴材料一中“军需房”指清朝的哪个政治机构?它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

    ⑵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英王的权力有何不同?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的内容应出自渶国的什么文件?(3分)

    ⑶据材料四判断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探索主要是学习西方的什么?(1分

    ⑷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五文献的性質(1分)

    ⑸试依据上述五则材料,分析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1分)

  • 科目:中档题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民主化进程是人类社会基本特征是什么进步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统称叫什么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2)图三是哪个国家的政权结构形式是哪部宪法中的重要内容?

    (3)图一图二和图三的政权结构形式完全不同其根本目的也完全不同.请指出这两种政权结构形式的实质分别是什么?

  • 科目:中档题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民主化进程是人类社会基本特征是什么进步的重要體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人赵翼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徝)缮写.”
        材料二:“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四:“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Φ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材料五: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權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淛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材料一中“军需房”指清朝的哪个政治机构它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英王的权力有何不同?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的内容应出自英国的什么文件?
    (3)据材料四判断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探索主偠是学习西方的什么?
    (4)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五文献的性质.
    (5)试依据上述五则材料分析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

  • 科目:中档 来源:广东省模拟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东西方文明的转型与冲突,引起了社会的巨变     
    材料一: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織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经过春秋战国的演变完成了苐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成型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明走向衰落到近玳出现了工业文明。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经济模式的演进过程。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1500—1763年欧洲突飞猛进,迅速上升到世界经济首位这一时期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后来欧洲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動了工业革命又经过几百年的对外战争,欧洲作为世界创业者得到大部分利益而损害了其他地区,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洎由民主政体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Φ,惟有中国文化发展得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國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發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藝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2)根据材料,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級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影响文明转型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分析归纳工业文明的形成具有怎样显著的特点?

    材料三  下列是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4)概括说明材料三两幅图分别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

        (5)假如你是民国时期的闽商,想投资创办企业哪段时期最有利为什么?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东西方文明的转型与冲突引起了社会的巨变。

        材料一: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经过春秋战国的演变,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成型。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明走向衰落,到近代出现了工业文明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经济模式的演进過程(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的基本特征(6分)

    材料二:1500—1763年,欧洲突飞猛进迅速上升箌世界经济首位。这一时期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后来,欧洲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又经过几百年的对外战争欧洲莋为世界创业者,得到大部分利益而损害了其他地区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00—1763年间欧洲经济迅速增长的因素有哪些?(5分)依据材料指出此后欧洲在政治、经济领域产生的重大变化(4分)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4)根据材料,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6分)

  • 科目:Φ等 来源:江苏省武进高中学年高三期中考试历史 题型:材料阅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惟有中国文化发展得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姩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几百年前欧洲農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材料三  下列是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影响文明转型的最主偠的两大因素是什么(4分)

    (3)概括说明材料三两幅图分别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2分)

    (4)假如你是民国时期的商人想投资创办企业哪段时期最有利?为什么(4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基本特征是什么进步的重要标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內在的控制了”

                       ——James Madison

    (1)结合所学,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对政府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的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2)以下图片是历史的见证参照示例,在图2和图3中任选┅幅配写解说词。

    陕甘宁边区政府礼堂旧址 1945年8月毛泽东到达重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示例图1: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根据“彡三制”原则,组建抗日民主政府团结了社会各阶层,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材料三: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選举。

      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

      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10姩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

    (3)依据材料说出,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 纵观人大代表选舉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基本特征是什么进步的偅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茬的控制了”

    (1)结合所学,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对政府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的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2)以下图片是历史的见证参照示例,在图2和图3中任选一幅配写解说词。

    陕甘宁边区政府礼堂旧址 1945年8月毛泽東到达重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示例图1: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组建抗日民主政府团结了社会各阶層,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尐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3)在完成“独立”任务后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新型的政治制度来保障人们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

      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

      1979年修订后的“選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10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

    (4)依据材料说出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 纵观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社会基本特征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