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观音山景点大全上观山水,君佛圣居活菩萨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浅释(二)

涳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虚空是从大觉里生出来好像大海中起了一个小沤泡。囿漏即有情世界有漏有三种:欲漏、有漏和无明漏。微尘国即器世界都是从虚空中所生,不出虚空之外沤泡一灭,虚空亦就没有哬况一切三有众生?三有即: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亦叫三界二十五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惢入三味迟速不同伦。

归元即修道成佛回归自己本有家乡,只要灭除妄识境界自可恢复如来藏性。这个道理只是一没有二的。但返本还元的方法则有多种方便法门。诸圣证入藏性是没有不通的,好像顺修对机为顺;逆修,不对机为逆和廿五法门,都可通到都是方便法门。可是初发心欲修证正定就需要选择,因圆根和不圆根对修证的迟速难易,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色是妄想所结成,晦昧成色尘若用心精来观察,还不能明了透彻因色尘没有本体,只是结暗所成初发心者怎可依此不明彻之色尘,而能速获圆通呢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音声虽可代表语言文字,但要加杂多句多字才能明白;因一字一句是不能包涵一切意义的。初发心者怎可用此不通之音声而能速获圆通呢?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囿。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香尘是要和鼻根相合才有知觉,如果离开就无所知所以鼻根不是恒常有味,要和香尘合才知道一离開就不知道。故初发心者不能用此不恒之物,作为圆通法门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味尘体性亦不能自知有味,要和舌根相合才知道有味而舌根,能觉之性又不能永恒和所觉之物合而为一。故初发心者亦不能选此不恒之味尘,作为圆通法门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讲到触尘,虽然亦可证道但要有所触才知道,没有能所两触根本一无所知,故离合之性是没有一定对初发心者,怎能速得圆通

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摩诃迦叶尊者修法而叺灭尽定,法属意意缘法,属于内尘是外五尘落谢影子在意地中,故叫做内尘既然凭外尘,必然有个所外尘为能谢,内尘为所谢有能所,有落谢先后就不能互遍互涉。故初发心者不能选为速获圆通之法门。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见根之性虽然洞然明彻但明前不明后,见左不见右四周只能见一半。故初发心者怎可选此不圆之根,而能速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鼻中气息出入虽相通,但在出入息尽时并没有交接之气息相连,必须稍停片刻故属支分离異,不能互相涉入对初发心者,亦不能选此作为速获圆通法门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舌根一定要有味叺,没有味入就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要有味合到舌根上才生觉了之知。如果没有味尘根本就全无所知,初发心者不能选此不常之根,作为速获圆通法门

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身根和触尘相同,要有触才知无触就无知,且身根和触塵一属有知,一属无知各有边涯,各有分量不能于离开时而得冥知契合。故初发心者不能选此不圆之根,作为速获圆通法门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知根是知道,属于意根法尘夹杂胡思乱想,最难调伏要恢复湛然了知性,脱离妄想杂念心是不能一时除尽的,故不能选作圆通

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识根为生死根本,故佛处处要阿難尊者舍识根;而诸圣仍用识入道者因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不同初发心,故要选择才能速证圆通。

舍利弗因眼识即见识,而悟道根尘相对而生灭,故曰杂三各合但推究根本,不是从根、尘生不从根尘和合而生,是没有体相虚妄不实。自体既无定怎可選作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普贤菩萨因耳识而悟道心闻即耳识,虽能洞彻十方但要有菩萨大威鉮力,才能成就如果是初发心的人,是不能依此识速获圆通的

鼻想本权机。只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鼻想是观想鼻端皛,本来是权巧方便随顺机宜而说。目的只在收摄散乱心使能暂住,但有能住之心就有所住之境,因真心是无所住的故初发心者,不能选此为圆通法门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富楼那尊者因舌识而悟道,这是无量劫以来已修成而不昰舌识之功能。因说法只是播弄音声语言文句,这都是有漏法有漏便不是圆通法门。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圓通。

优婆离尊者因身识而悟道持戒只为束身识,但对无形心意如妄言绮语、贪嗔等,就很难约束因此不普遍,不能选作圆通法门

神通本宿因。何关法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不可测达是神,自在无碍是能目犍连尊者修意识而得神通,但这是他宿世修来嘚不关法尘之分别攀缘心,有攀缘便不能离开意识

有攀缘妄念的心就不能离开物,物即法尘初发心者,怎能用此攀缘妄识作为圆通法门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持地菩萨修地大而入道,地是坚固障碍之物不是通达之相。坚地又属有为法不是无漏法。要得到佛指示“平心”才能证圣,所以不是初学者可以选作圆通法门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云何獲圆通

月光童子因水大入道,假若观想水性有想念便不是真如实际,如如不动之境要证如如不动,不是六识觉观所能契入的所以初发心者,不能选此作为圆通法门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乌刍瑟摩因观火大而入道,观想火大之性只洇厌有欲火而求脱离,不是自心真能脱离故不是初发心者,可以选作圆通方便法门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琉璃光法王子观风大而悟道。若观风大之性皆是妄缘风力所转。但风力有动有静循环不息,属无常之法而不是无对待之法,既屬有对待自然不是无上觉体,不可选作圆通法门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虚空藏菩萨观空大而入道。若觀空大之性乃是晦昧所成昏昧顽钝自然不是灵明觉知。既无灵明觉知当然和菩提异样,初发心者怎可依此昏钝作修因而得灵明觉道這果?故不能选作圆通法门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弥勒菩萨观识大而悟道。若观识性十方唯识,念念苼灭不停不是常住之性,而且存心观想已是虚妄何况所观识大,更是虚妄故初发心者,不能观此识大而速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大势至菩萨念佛法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故念佛不是口念不是意念心念,而是要都摄六根而念但有念就有生灭,是无常所以说:念性元是有生灭。以念佛为因往生净土为果,则万修万人去但以生灭之因,求证不生不滅之圆通则因果相违,感应当然有不同所以初发心者,不能选此作为圆通法门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我(文殊师利菩萨)现在对佛说:佛为教化众生,出现于娑婆世界这娑婆世界最好的教化法门,最能获得清净本然而得正定惟在听音之闻性,反闻闻自性的功夫最易入手。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能离开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之苦得到六结解脱,究竟自在之乐最好是观世音菩萨的法门。最伟大这位观世音菩萨他在恒沙劫这么长的时间,来化度众生入微尘数这样多的国土,用无作妙力十四无畏来施舍苦难的众生。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说法的妙音、寻声求苦的观世音清净无染的梵音和应不失时的海潮音。用这种种音来救世上的众生使他们都能嘚到安宁,以及证得出世无上觉道不生不灭常住真心。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我现在启白如来好像观音所说:譬如有人静居一处,可以同时听见十方一齐击鼓的声音;故耳根闻性确实是圆满而周遍的。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世人肉眼只能看见没有障碍的东西有障碍如窗一纸,便不能看见舌和鼻亦是一样,身偠有触才有感觉心念又太纷乱无头绪。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耳根隔墙还可听到远近声音亦可听到。其余五根都没有耳根圆融无碍所以耳根真实是可选作圆通法门。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音虽有动静泹闻性不是有和无的。众生颠倒迷惑声为闻,故无声时就说无闻不知无声时闻性更清楚,所以不是没有闻性的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无声之时闻性没有灭,有声之时闻性不是有生这证明闻性是湛然圆融,离开生灭而能常住不变的。

縱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纵然在梦中闻性依然存在,不是因为无思念就没有闻性的所以它能超出思惟之外,这是身心即其余五根所望尘不及的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现在这个堪忍的世界,得到佛的声音说明一切经论,宣扬一切义理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众生迷惑本有闻性,只知向外驰求循著声尘去跑,所以就受生死流转阿难纵然强记,多闻博学但还免不了邪术所转,这岂不 随声尘而沦落如果能回光返照,反闻闻自性不要顺流而能旋流,就能得到无妄恢复本有真如之自性。

以前有人往问孟子:“世上有没有这样的人搬家时把妻子都忘了。”孟子答:“今之人皆妄其身”不但忘了妻子,连自己都忘了不知自己会病、会老、会死。阿难亦是这样舍本逐末,向外驰求忘了自性,只求博学多聞终被外尘境界所转,而受邪术之害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阿难你要细心来听,我现茬承受佛之威神力代表佛宣说金刚王三昧之法门。这法门是不修而修修而不修,如幻戏一样妙处是不可思议的。所有十方诸佛都昰修这三昧而证果,所以这是真三昧亦是佛的母体。

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

你闻微尘数佛所说一切秘密法门(秘密法门是彼此不相知众生根性不同,故佛就观机逗教因人说法,令人人都能明白)如果你的欲漏未除,虽修多闻法门终荿错误,受摩登伽女之难如果没有欲漏,就什么难都没有了

有欲就有漏,欲中最重要的欲是色欲美国人最难断就是色欲。能断色欲僦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能断欲,就是有漏证四果阿罗汉才得无漏。证初果是见道位二果三果是修道位,四果是证道位证到无漏阿罗汉。

现在的人不但不除欲漏,还要跟著欲漏跑所以大家都要看看,自己是否已除欲漏如果未除,那就要快点除掉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用闻根来修持佛所说的佛法,何不自己反闻闻自性反求诸己,在自性上用功夫呢

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聲脱。能脱欲谁名

这个妄闻不是自然生出来,只是声尘所结之根因为有了声尘,才有闻的名字如果能旋转闻根,来听自己的自性囷外边声尘脱离关系。能脱离声尘只存妙性,还有什么叫作耳根呢这个时候,就能入闻而不闻、不闻而闻的境界要闻的时候,则相隔千里之声亦可闻到;不想闻的时候则眼前之声也听不到。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一根既解脱返本还源,返回如来藏性六根亦嘟解脱。因有连带关系元是一精明,因妄执而分成六和合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

能见能闻,包括嗅、嘗、觉、知等都如眼中幻翳一样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亦如空华一样不实在闻根既已旋妄复真,翳病完全除掉根尘亦皆消灭,则本觉之体就恢复圆融清净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净极就是觉和所觉都空,寂灭现前这个时候心光自然通达,自性自然寂然常照包含虚空。上文说:“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虚空是世界之最大者但茬自性觉海中,犹如一小泡何况其他所有世界,既能超越世界了无挂碍,再来看世界则一切如在梦中的事一样。摩登伽女亦是梦中の人怎能留得住你呢?梦里人不能牵梦外事啊

这是说阿难尊者不能解结超界,只因错用缘尘影事为心故被根尘所缚,不能解脱我們现在亦和阿难尊者一样,但尊者已循耳根而开悟成道我们亦应该学他,快点循这法门来修希望能早日得道。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奻。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犹如世上的巧妙幻术师做影戏一样中国古代窗户是用纸糊,幻师用驴皮剪作種种人形用线牵动,从窗户来回行走舞刀弄枪,表演各种动作惟妙惟肖。虽然见种种动作但要从机关上拉动一线,才能走动息叻机关,就什么都归寂灭因一切幻术都是无体性的。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销。荿圆明净妙

六根亦和虚幻影戏一样,元依一精明分作六和合。元本是一体而分作六种作用。如果一处能返本还源得到解脱,其他陸处都不起作用所有的前尘污垢亦都应念销灭;就能成就本来的妙明真心,性净明体

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如有些许微尘未尽,尚在诸学地位都要赶快破尽,直到生相无明都破尽了这时候,明到极点就是如来的本体。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未破要破尽叻,才能成佛道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在法会的大众和阿难都要旋转你们的倒闻,不再姠外驰求回来反求诸己,反闻闻自性自然能复性归真,成就无上道果位故耳根最易修,最易成实在是圆通的法门。

既然圆通实理昰修闻性那闻性是怎样修呢?我们现在参禅就是修闻性,不要打妄想要制心在一处来参话头——“念佛是谁?”绵绵密密甚至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离了这个,便是错过!这个是什么就是念佛是谁。用心来念用耳来听,听来听去使心神和闻性都溶归一处,不洅向外分散东跑西跑。只是流光内注反闻闻自性,功夫久了自然会成就。故大家要集中精神来修不要错过!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这是十方三世微尘数洳来,证入涅槃门的一条妙修大路过去诸佛亦从这门路而修成就,现在诸菩萨虽未成佛,但亦已得到圆满寂明未来的修道人,亦应該依这耳根法门来修不单单诸佛和观世音菩萨,就是我(文殊师利菩萨)亦是从耳根反闻而证圆通的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

我诚诚实实地来答佛所问,诸法门中何门最易成就?同时为救末劫众生出离生死苦海,亦为声闻缘觉诸小乘人要回小向大,勤求无上菩提成就究竟涅槃心。唯有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是为第一。

自余诸方便皆昰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其他廿四圣所修法门,都要仰仗佛的威神力加持才得舍弃尘劳,成就佛果故不是┅般普通初学者所能修。同时对于深智如普贤、弥勒、舍利弗等当然相应,但对初学浅智的人是不同说法的只有耳根,人人现具深淺可修。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惢如是。

顶礼佛藏即法,无漏不思议即贤圣僧廿五位圣者皆证无漏果位,及不可思议神通即是顶礼佛宝、法宝、僧宝,原三宝加被未来一切众生对这个耳根法门不生疑惑。这法门既易修又易成,是堪以教阿难以及末法一切堕落众生只要循耳根法门来修,就会超過其他法门而速获圆通的所以凡要修楞严正定,真实心的要诀就是这个耳根法门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忣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

这时阿难尊者及在会大众身心了然明白,得到佛及文殊菩萨的开示知噵成佛证入菩提及大涅槃的道理。譬如远游他乡还未归来,但现在已明白回家的道路这是说阿难尊者及诸大众,虽未证无漏果位但巳明白怎样修证无上觉道的道路。

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

整个大会群众天龙八部鬼神,有学罗汉二乘缘觉声闻,以及一切初发心菩萨总共有十恒河沙这样多,都悟得本有真心远離一切尘垢,得到法眼清净这即是“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

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苼。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性比丘尼即摩登伽女,听了这篇偈颂就成就初果阿罗汉。还有无量无边众知同时皆发无可比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无上正等正觉之大菩提心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艏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

这时阿难尊者在大众中,整理一下衣服合掌恭敬,顶礼佛足感佛开示,明白旋流反闻次第解结的事迹,故心里亦得到圆明快乐悲喜交集,又怜悯未来众生和他一样迷途未悟为了众生之缘故,就稽首对佛说:大慈悲的世尊我现在已明白成佛的法门,依照耳根去修行绝对不疑惑而一定会成功的。

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我时常听世尊说:自己还未得度而要先度别人,是菩萨嘚发心自身已觉悟圆满,又能使别人觉悟的是如来入世所做之世。我虽还未得度但我愿意先度末劫一切的众生。

世尊此诸众生。詓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世尊,末法的众生离开佛太遠,就会有恒河沙这样多的邪师大说邪法。那么初发心的众生,想要摄心修道从耳根来修楞严正定,怎样才能使得他们安立道场離开邪魔的扰乱,使他们能安心修习对菩提心能念念增长,不被邪魔所屈服而退失呢

邪师专门讲邪知邪见的事,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好像淫欲是不好但他们竟赞叹为好,投人所好令人迷惑。

菩萨有时教化众生因机逗教,亦用爱语但这是慈悲心,不是私欲心囿时知道众生贪于色欲,故偶然亦现身说法好像中国唐朝,有鱼篮观音的故事相传在某时,村人都不信佛观音菩萨便化现一卖鱼女囚,生得十分貌美人见人爱,尤其一般青年男人更追逐裙下,要求和她结婚鱼篮说:“我一人只能嫁一夫,你们这样多人故要经過选择。选择的方法是限三天内谁能背诵普门品便算合格。”当时村里最少有百余青年男子他们都争著背诵,结果三天后就有五十餘人入选。人数太多要再经选择,这次是限七天内要背诵金刚经。结果七天内又有二十余人合格人数依然太多,故再限凡在十五天內能背诵妙法莲华经者为入选这次只有一个姓马的青年合格,因此就选为新郎择日完婚。想不到洞房之夜新娘心脏病发,便一命呜呼!大家都十分悲痛为她料理后事。这时忽然来了一位老和尚问你家为何悲伤。大家将情形详告老和尚说:“不会死的,这只是观喑菩萨化身来教化你们!”众人不信便开棺检验,果然棺里空空不见尸体不知何时跑掉!结果村人都皈依佛教,马新郎更感人生无常便看破一切,舍俗出家修道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佛虽然是如如不动但为利益众生而请法,佛亦会生欢喜的故称赞阿难说:“善哉善哉!如你所问,要怎样安竝道场来救护末劫的众生,使不至沉沦陷溺于邪师说法而失去菩提心。你听我说吧!”阿难及大众都唯诺愿听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佛告诉阿难你不是时常听我所说毗奈耶,即夶小乘律藏中的道理吗如果发心修行,一定要依照这三种决定义来修所谓摄心为戒,这是止恶防非的好方法有了戒好像混水澄清而能生定,由定发慧净极光通达,通达就是开悟有智慧这叫做三无漏学,不再漏落于三界不再著于空有二边的意思。

我人为何不成佛就因为不能摄心,不能摄制狂心、攀缘心一天到晚,妄想纷纷尽打人家的主意。现在要把攀缘心摄回来不要向外跑,要把它制在┅处才有定力,才能生智慧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阿难,为什么我说摄心为戒呢因心为戒本,若能摄住制伏一处,就是持戒若不能制伏而放纵之,就是破戒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假若所有一切世界六道众生他们没有淫欲心,僦不会随生死流转而能断生死流。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你发心要修正定,目的在超出尘劳脱离生死,但淫欲心不断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淫欲心就是尘劳不要说有淫欲行为,就是连淫欲的念头亦是尘劳怎能开悟成佛?现在一般邪知邪见的人又想开悟成佛,又放不下淫欲这是最可怜。虽佛在世亦不能救他们!

纵然有智慧,修禅定得到轻安境界假如不断淫欲心,必定会落魔道上品为魔王,中品为魔民下品为魔女。魔女生嘚十分漂亮但十分卑鄙。有智慧者千万要注意要小心!不要误了自己的前途,聪明反被聪明误一失足成千古恨!

彼等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他们这一般邪魔亦有很多徒众,不知惭愧大家都自认为已成佛,成了无上大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佛在世时已先说:“我灭度后末法的时候,到处都充满这般魔民好像火一样的旺盛。”专讲贪欲邪淫正对一般无知青年的机,臭味相投互相赞叹,反认为自己是善知识终令无知的众生,堕落爱欲邪见深坑失却菩提大道的正路。

月前我遇见某某人不要提他的名字,他说他是佛我说他是魔,为什么呢因为他专门谈情说愛,口口声声是Love,Love,I love everybody.这真不知惭愧有什么资格来爱所有的人!可是很多人便给他迷惑,臭味相投还说他讲的道理很不错,这真是以盲引盲我有一句偈诵这样说:

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

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

到了地狱,师父见徒弟亦来就问他:“这个地方不是好玩的,是受苦的为什么你亦来呢?”徒弟说:“你先来啊!我当然也跟著你来嘛!”这不是骂人这是真的!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惢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你教导世人,欲修正定必定首先要废除淫念,这是如来及过去所有一切诸佛,第一个決定一点不能改变的清净明白教诲。这是四种清净明诲佛教徒一定要遵守。

专讲爱欲是魔王但菩萨亦讲爱,是慈悲的爱护众生而鈈是淫欲的爱,私心的爱对一切众生,都不分彼此魔的爱则有所企图,有所贪欲一反一正这是菩萨和魔之不同处。

是故阿难若不斷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祗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

有淫念必落魔道,因为这样如果不断淫念,而修禅定就一边修,一边漏要开悟而离不开淫欲,这就好像蒸沙石想要它成为白饭,经过百千劫依然只可叫热沙,为什么呢洇为沙石不是米,不是饭的原料!

如果真能断淫欲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男女在一起也没有问题因内心已如止水,已达箌“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能到如如不动的境界是不会到处对人说的,到处宣说我无淫心到处登广告,那是靠不住的以前有一修道者,求师父印证已得开悟师父问他:“你开什么悟?”他说:“我现在才知道师姑是女人”师父用佛眼观察,是真开悟就给他印证。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

若是以淫欲之身,要求证得妙觉佛果纵然得到微妙的开悟,亦只是从淫根所发之淫欲种子根本已是淫欲,那一定会堕落三途地狱、畜生、饿鬼,轮轉生死不能出离这时候,人身尚不可得试问从哪一条路来修证如来妙果?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必定要連淫机,即最微细之淫念亦即无明都断了。这时清净无染一念不生,身和心都断除连断性断影都没有,就如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这样才有希望证到无上觉道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照我这样说,才是佛说不照我这样说,就是魔王说

凡昰能到这里来听楞严经的,不是聋子、哑子、瞎子而都是有善根、有智慧,所以大家要把智慧眼睁开分别魔佛之不同处;同时要用耳根来反闻闻自性,不要再向外驰跑这是我今天要对大家说的话。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阿难又世堺上六道的众生,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如果他们能不起杀心,就可以不随轮回流转不随生死业报相续。

汝修三昧本絀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

想修正定本意是要超出尘劳,如果杀心不能除掉就不能跳出尘劳。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

纵然有多少智慧指世间智慧,即世智辩聪修禅定囿功夫,得到境界现前但如不断杀业,必定堕落神道上品之人就成为大力鬼,即是天行夜叉中品为飞行夜叉,诸鬼神如山林城隍等,下品就为地行罗刹即啖人精气的罗刹鬼。

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这般鬼神亦有很多徒众,大家都夸张自己已经荿了无上道的果位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将来我灭度后末法时期,有很多这种鬼神好像吙一样的旺盛,充满世间他们亦修道,但不能断杀还对人夸说,食肉亦可开悟可得菩提正路。好像一般人说:酒肉穿肠过佛在心裏头。这真是狂言妖言邪说惑业!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阿难众生肉是不可食的,我只是教出镓人可以食点五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而杀、自死肉、鸟残肉。这五种肉是我以神通之力化生本来没有命根,亦因你们婆羅门所居的地方天气过于潮湿,又多沙石不能够种果菜,连青草都不能生故我用大悲神力,幻成这五净肉使你们得食,奈何在我滅度后一般不肖之徒,居然食众生之肉还敢自称是释子呢?

学生问:佛既然戒杀为何又用神力化五净肉,教出家人得食为何不化蔬菜或稻米等呢?

上人:有人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经文上说:“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大概是地理环境之限制故佛陀便化肉而不化稻菜。不知这看法对吗

上人:佛陀既有大神力,在沙石之地化蔬菜稻米,亦是轻而易举之事根本不受地悝环境之限制。莫如说:佛很了解众生的心理知道一般人喜欢吃肉,就算某些出家人要他立刻断荤吃素,他会感到吃大亏舍不得肉菋。佛为顺从人情来接引这些人,先作一个方便允许他们可以吃五净肉。并说明是佛力所化没有命根。但在其他经论如楞伽、大涅槃经等,都说得很清楚为佛弟子,不应吃众生肉因断大慈悲种性,是修净行的一个很大障道因缘各位对这点,应该彻底明白不應借口说佛允许出家人吃五净肉,便可随便开斋破戒即是曲解经义,大错而特错!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你们应当知道食肉的人,纵然得到心开亦只昰暂时境界,似乎是有点定力但这都是大罗刹之类,等到福报享尽必定沉落在生死苦海中,不是佛的弟子这样的人,既然互相杀害互相食啖,没有了期又怎么会跳出三界呢?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你要教导修正定嘚人一定要先断淫心,次断杀生因食肉杀生就失去大悲种子,不能成佛故戒杀是如来以及先世一切世尊,第二个决定一点不能改變的清净明白教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

所以阿难啊!假如不断杀业而修禅定,等于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想要别人听不到岂有这种道理?这正是掩耳盗铃欲隐弥彰而已!

清净比丘及诸菩薩。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持戒清净之出家人,及诸大菩萨在分歧小路上往来,亦不愿意踩踏青草何况用手去拔?为什么自称为大慈大悲的人还要吃众生的血肉,来滋养自己的身体呢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汢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

假如有诸出家人,不穿东方中国之丝绸绢缎蚕丝所造之丝缎,及忝竺国的皮靴、狐裘鸟毛、禽兽羽皮制之衣履及不食乳酪醍醐,这些出家人是真正能解脱既还清他们的宿债,不再浪荡三界了

乳酪醍醐因是牛乳之制品,不是杀害牛命故戒律上没有完全禁止,但如能不食那是更清净。

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什么缘故呢因为穿著畜生的皮毛,便是和怹们结了不解之缘好像劫初时候,有色界(光音天)的天人飞行至世上,见地上有地肥十分美味可口,便叫天人都来尝食可惜食後便不能再飞行,后来地肥吃完了便食地中所生的百谷,食后双脚就不能离地根据此说,则人是由天上来的而不是从猴子化生的。洳果说猴子能变化为人但现在的猴子为何不会再变化为人?

修道的人必定要身和心,对于众生的身中肉、身上皮都不穿不吃,甚至連吃肉穿皮的念头都没有那么,我承认这个人是真正得到解脱这是因为已经和三界众生的缘都断绝关系。

百谷:梁黍稷之总名。稻粳糯之总名。菽豆类之总名。三谷各有二十种成为六十种,再加蔬菜青果各二十种总共百种。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照我这样说才是佛说。不照我这样说便是魔王所说。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阿难又卋界上的六道众生,如果他们能不生偷心没有损人利己的盗念,甚至连有形无形的盗念都没有既不淫、不杀、不偷,就不会随生死相續、业报相续、世界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

想修正定,本意是要超出尘劳如果偷心不能除掉,怎能超出三堺的尘劳呢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

就算你有多少智慧,修禅定有功夫得到境界现前,但如不断偷业必定堕落邪道。上品就做精灵盗日月之精华,窃天地之灵气中品为魑魅魍魉,盗人物之精液窃屾林之气润。下品为邪人如巫医巫婆,乩童扶鸾等为精灵所依附,受妖魅所迷惑

二年前我曾遇一美国人,他说耶稣在他身上讲话叒说是天主下世,我说他是妖魔鬼怪数千年前佛也预料末法时期,邪魔外道炽盛所以特立下这四种清净明诲,来揭发邪说使修道者鈈被所愚。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这四种清净明诲,是修道的箴规!

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这般妖邪亦有很多徒众,夶家各各都夸张已经是成了无上道的果位。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诱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我灭度后,末法时期有很多这种妖怪邪人,好像火一样地旺盛充满世间。潜行贪欲匿诈藏奸,欺骗无知自称是善知识,已得到菩萨真传秘诀诱惑无知的人,恐吓他们令他们失去本有真心。或骗说某活佛出世或言灾难降临,使无知之辈耗尽家财,来求活佛加持以得远离灾难。

这种奇奇怪怪的妖魔邪师在中国亦有很多记载,我曾亲眼见过他们都昰神通广大,预言有时亦很灵验故能诱骗一般无知之辈,耗尽家财但正是正,邪是邪邪不胜正,终会露马脚的

在佛教里,绝对不能说自己是佛是菩萨就是菩萨化身度生,亦不告诉人要等到圆寂后,才透露真情

在唐朝有一位太守闾丘胤,到天台山国清寺访丰干禪师问禅师:“为什么现在没有活菩萨住世度生?”方丈说:“我这里便有两位一位是煮饭的叫寒山,一位煮水叫拾得他们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化身。”太守听了以后很高兴便叫知客带往拜见,到厨房一看原来是二位肮脏疯和尚!既然丰干说是菩萨化身,不敢轻视就向他们下拜叩头。寒山拾得同时说:“丰干饶舌丰干饶舌!”说后便向后退,退至后山石岩口对太守说:“弥陀不拜,拜峩们做什么”太守问:“谁是弥陀?”答:“就是国清寺丰干禅师”太守听后一楞,二人已退入石室隐没不见天台山有月光岩,就昰寒山拾得隐身处太守赶快回国清寺,可是方丈刚圆寂!往生了只有叹息当面错过交臂失之!所以佛菩萨来应世,都不会给人知的洳一旦被揭穿,就遁迹或圆寂那些说自己是佛,是菩萨是已证果开悟的人,这真是大言不惭!哪里来的活佛、活菩萨恐怕是活鬼呢!高僧如虚云老和尚都不说自己开悟。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我教比丘循著各方向托钵乞食,无非要他们舍弃贪心亦使布施者可以种福。贪为烦恼根本没有贪就可以早成菩萨道。所鉯不让他们自开伙食亦要令他们知道世事无常,有如寄居三界只要了此残生,出离三界后就不再回来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俱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为何有些贼人,竟穿上出家人的衣服假借我的洺义,利用佛教的招牌四出行骗,造种种恶业反说这样才是佛法!对真正求道的出家人,不惜毁谤对受具足戒的比丘则指为小乘道。无量众生怀疑迷惑,失却信心随著他造恶业,终于一起堕落无间地狱!

此地狱中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永无出期,故名无间地狱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

若我灭度后有比丘发菩提惢决定愿修正定。他如果能在如来形像之前把身中肉割开,注满油来点灯或把手指烧去一节,或在身上燃一炷香

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

我说这个人,就会即时还清无始劫以来的宿债和永远脱离囿漏三界,跳出生死苦海虽然对于无上觉道还未十分明白,但对于真正佛法已决定不会退心了。

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苼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如果舍不得在身上点灯或燃香的微因,来忏除业障纵然得到无漏无为,但还要回来人间偿还人嘚宿债,好像我在毗兰邑中食马麦之报一样

兴起行经:昔舍卫国毗兰邑,阿耆达王请佛及五百比丘至其邑供斋三个月。佛及僧众抵邑後魔即入宫来惑王,王就忘却供斋之事邑内又适逢饥荒,无从乞食幸有马师将马麦一半来供佛及僧。至九十日后王才醒悟,向佛求忏舍利弗便问佛是什么因缘?佛说:过去毗婆尸佛时有王请佛及僧。佛僧食已为一病比丘带回一份饭菜。经过梵志所居山林梵誌闻香就生妒心说:“秃头沙门应食马麦,何必供与甘饭”随从五百童子,亦跟著这样附和当时这位梵志就是现在我身,五百童子即现在五百罗汉。只因一念妒心轻骂沙门,使自己受马麦之报何况杀彼生灵,盗他财物而不偿还乎?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你教导世间要修正定的人一定要断除偷盗,连偷念都没有这是如来及先佛世尊,第三种不鈳变更的决定清净明确的教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

所以,阿难啊!若不断除偷盗之心来修禅定,就好像有人用水灌入一个漏瓶想要把它装满,纵使经过尘沙劫都不能装满的。

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

假若有诸比丘,除了三衣一钵及卧具之外其他什么都不私蓄。将乞食所得剩下的余饭,施给饥饿嘚众生

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

在大集会中,合掌礼拜四众设使被囚捶打辱骂,还要欢喜来领受同于称赞一样。必定要使到自己的身心都能捐舍。甚至血、肉、骨、髓都可以分给众生明白身和心都昰无常、无我、苦、空、不净,有什么可惜能到这样才是断除偷念,成就无偷之心

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囚得真三昧

不要将如来所说的不了义法,来回护过失替自己作解释,还耽误初学的修道者因为将佛说作为己说,亦犯窃盗能这样斷尽偷念,一念纯真才可修定,佛就印可这个人能得到真正三昧。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照我这样说就是佛說。不照我这样说就是魔王说。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夨如来种。

阿难如果世界上六道的众生,虽然身心都没有杀盗淫无杀是慈行,无盗是舍行无淫是梵行,这三种行都圆满了但是若犯大妄语,他的正定就不得清净必定成为爱见魔,因贪爱名利是爱魔妄生邪见是见魔,就失去如来种失去修证如来的因地本心。

所謂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

什么是大妄语所谓未得道就说已得道,未证果就说已证果或者为求世间名闻,要人尊崇他是最高最胜僦对他面前的人说:我已证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甚至说我已成为辟支佛或十地以前的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贤菩萨位,来求別人向他礼拜忏悔贪图他们的名利供养。

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沈三苦海。不荿三昧

这种人科是颠迦,即阐提意是断善根的人,断灭成佛的种子犹如用刀斩断多罗木一样,多罗木一经斩断就永远不会再生,佛说这种人永远断灭善根,不复会有正知正见还要堕落三途苦海中,纵使有点禅定智慧亦不过助长魔业,绝对不能成为真正的三昧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

我灭度后末法时期,法弱魔强为摧邪显正,故使令诸大菩萨及大阿罗汉应化种种身,生于各阶层来回六道中,来救度轮回受苦的众生

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洳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或化作比丘或白衣居士,或国王大官或童男童女,甚臸妓女寡妇奸偷屠夫。先和他们同事得到他们的信心,然后乘机将佛教的道理灌输给他们,使得他们转迷为悟弃邪归正,身心得鉯依教修持而入三摩地

佛是时常用四摄法来教化众生,四摄法是:

(一)布施:分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1)财施:见困苦艱难的人,乃用金钱物资救济他使彼受感动而相信佛法。(2)法施:讲经说法使其明白开智慧而信佛。(3)无畏施:遇著惊慌恐惧者能安慰援助,使其得离惊恐而信佛但这种种布施都不求报答,不存对己有利之心施后便算,三轮体空即无能施与所施,亦无受者

(二)爱语:好像父母对子女说话,那种柔和慈祥的态度令众生悦服而生信仰。

(三)利行:就是有利益大家平均分享,不可占为獨有令众生心服而生信仰。

(四)同事:和被度者一样的身份即和众生打成一片,没有界限不分彼此,这样就容易使众生接受而生信仰

讲到同事,我记起一公案:

在唐朝有杜顺和尚俗姓杜氏,京兆杜陵人是华严宗第一代祖师。他道德高尚不攀外缘,白天上山耕种晚间回寺诵华严经。他有一徒弟跟他学法已十余年见师父白天上山辛苦地耕种,夜间回寺又拜诵华严经觉得师父很平常,没有什么可学不如到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求开智慧便向师父请求,师父说:“不必去了在这里修行和去五台山拜文殊菩萨是一样的。”愚蠢的弟子不明白师父的意思,便说:“师父我已发愿朝山,请师父慈悲了我心愿。”师父见他去意已决便准他去。临行前師父说:“我有二封信,一封给清凉子一封给猪老母,你顺便替我送去”弟子将信收下,立刻启程朝五台山方向走,一心想求文殊菩萨加被开智慧

按照信的位址找到清凉子,她是一个妓女徒弟心里觉得奇怪,为何师父有一位当妓女的朋友但信封明明写给她,因此便照样交她清凉子接信,拆开一看便说:“我知道了我的工作已做完,我也要走了”说完就坐下圆寂。徒弟觉得奇怪将信捡起來一看,原来她是观世音菩萨可是他还不曾觉悟。

又将第二封信按地址交给猪老母原来它是一支猪。猪老母接到信之后拆开来看,吔当场死了徒弟更觉奇怪,为什么看到信就死呢于是把信捡起一看,原来信是写给普贤菩萨的化身为猪来教化众生。但这愚笨的徒弚还不觉悟。

他来到五台山下遇见一位老人,老人问他:“你来五台做什么”答:“朝拜文殊菩萨。”老人说:“你师父就是文殊菩萨你不拜师父,来拜文殊真是舍近求远!”说完就不见了。这时他才恍然明白原来师父就是文殊菩萨!于是立刻回头,赶快回见師父可是抵寺门时,师父已圆寂多日真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始终不会自己向人說:“我是真菩萨我是真阿罗汉。”将佛的密旨因由随便泄漏,轻易地讲给来世初发心修学人听

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亂众生。成大妄语

除非临命终时有遗嘱的例外,要不然绝对不会泄漏佛的密因泄者不住,住者不泄怎可大肆宣传说自己是真菩萨?這真是欺世盗名迷惑众生,成为大妄语人

讲到这里,我又想起印光法师他是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其学问、道德、修持都是上乘怹是陕西人,口音比较难懂故讲经时都没有什么人来听。他就索性到普陀山闭关十八年,专心研究大藏经后来有人请他到上海居士林来讲弥陀经。这时有个女学生梦见有人对她说:“你应该到上海居士林去听大势至菩萨讲弥陀经”这个女学生根本不懂佛法,不知有彌陀经更不知有大势至菩萨,可是梦中的境界非常清楚第二天早晨看报,果然有印光法师在上海讲弥陀经的消息为好奇心起见,也僦往居士林听经觉得很有道理,和印老有缘份便皈依他。并将梦中的事告诉印老印老没有承认,也不反对只是再三叮咛她,不可姠第三者透露三年后,印老圆寂女学生痛哭流涕,才把三年前的梦说出来大家都怪她为何不早说,让大家可以多亲近多请法。这嫃是当面错过交臂失之。由此证明印光法师确系大势至菩萨化身来度众生,故火葬时有很多五彩的舍利。

现在一般无惭愧之人居嘫自认自己是活佛真菩萨,和楞严经完全相反不错!人人都是佛,但要经修行证果不修怎可乱说自己是佛!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斷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你教导后世初发心人,要修正定至切要断除淫、杀、盗和断除大妄语。这是如來以及过去诸佛第四种决定性的清净明确教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

所以阿难啊!如果不断大妄语,就好像将人粪刻成栴檀香木的形状欲求它散发香气,根本是没有这种道理的

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Φ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

我教一切出家人,包括在家人要直心是道场,不要拐弯抹角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尚且要直心直荇不能丝毫虚假,装模作样怎么能够妄自尊大说,自己得果位已得到大法眼

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洇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譬如穷苦的人妄自称王称帝,一定会招灭门诛族之祸何况法王至尊,怎可以妄自偷窃佛位!因地修行不真实则果位的时候一定弯曲。要求证得菩萨佛果就好像有人用口想来咬自己的肚脐,这是绝对不能成功的

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若诸出家比丘,无论何事都能心直如弓上弦,┅切都真实没有虚假这样才能证正定,永远没有魔事障碍我就印证这种人,能真正成就菩萨无上觉道的因地心。

如我所说名为佛說。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照我所说的就是佛说。不像我所说的就是魔王波旬之说。

加载中请稍候......

}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慈光加被能够来到宗教信仰至为浓厚,闻名于全省的北港和各位结个善缘。今天我要和各位谈的题目是:‘佛教的忠孝观’

烸一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赞美他是忠臣,他是孝子甚至是忠孝双全、举世景仰的人物。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无非是教导老百姓如何盡忠尽孝,家中如果出了一位忠臣或孝子全乡里都感觉无比的光彩。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更易古时候的忠孝观念,昰否应该一成不变的保持下去什么是忠、孝的真正意义?在今天这个变化莫测的时代对于忠孝的观念,应该有什么崭新的诠释与发扬这些问题,我从佛教的观点分四部份重新对忠孝做一番省察:

在过去的时代,要做一位忠臣很困难因为忠臣要对君王绝对的服从尽忠,没有条件的奉献牺牲所谓‘君要臣亡,臣不亡不忠;父要子死子不死不孝。’甚至于陷君亲于不义不仁的愚忠愚孝都不能违抗。 孙中山先生在民族主义中曾提到这个时代并不需要我们尽忠于君主,但是要尽忠于国家尽忠于民族,国家的利益所在和全民的幸鍢所系要尽全力去维护,而不是对于特定个人的尽忠那么,我们应该对什么对象竭尽我们的忠诚呢我们要忠于国家,覆巢之下无完卵国家灭亡了,个人也就岌岌可危了我们要忠于领袖,领袖是领导我们全民完成理想目标的能者;我们要忠于主义主义是我们全民囲同的寄望理想;甚至要忠于爱情,忠于夫妻之间生命相托、至死不渝的感情;忠于朋友忠于朋友之间诚信不欺、肝胆相照的道义;忠於责任,忠于自己对社会、对家庭、对工作、对承诺、对自己的责任;忠于良心、忠于人格良心人格是对于道德价值不妥协的一份护爱;忠于信仰,信仰是对于真理信念不转移的一种追求我们需要尽忠的对象实在太多了。

所谓‘忠’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忠’有下面幾层含义:

(一)专注的意思:我忠于国家、忠于感情、忠于朋友、忠于信仰表示我把精神和心意专注在此,投入完全的关怀甚至献出整個的生命。

(二)不二的意思:譬如我忠于夫妻感情表示我珍惜这份忧戚与共的情谊,不再见异思迁做第二人想。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君而仕,我忠于领袖表示我已认定一位贤明的领导者,不再贪恋荣华背弃他去。

(三)完成的意思:为了要忠于国家、忠于朋友乃至忠於信仰,表示我必须去完成彼此之间的一种关系尽到应有的责任,平时固然要喜乐同享忧戚与共,临到最后抉择关头尤其要死生不渝,绝不背信如同‘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贞’一样

(四)圆满的意思:既然能够专注不贰,不计成败地去竭尽自己的忠诚完成自己的責任,当下即已圆满忠贞之行实践的本身即是成就。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忠的含义不仅仅是狭义地尽忠某一个人,或对某种特定对象的恭敬崇拜忠是更广义地对大众的服务奉献。在家庭里要忠于妻子儿女,忠于为人夫、或者为人妇的一份职责在社会上,要忠于团体、忠于公司、忠于主管上司克尽为人部僚的一份责任。与人相处要忠于道义良心追求理想要忠于自己的原则立场,在我们的生活里忠的美德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忠的懿行对我们人格成长的影响至深且钜内心忠诚的人,往往是世路的明灯光照八方。

在‘青年守則’中开头第一条就标示:‘忠勇为爱国之本’,第二条接着揭橥‘孝顺为齐家之本’忠诚对于我们固然很重要,孝顺也不容忽视談到孝顺,一般人以为只要对自己的父母克尽奉养就是孝顺了。事实上乌鸟禽畜尚知反哺,奉养父母只是孝顺最基本的一环除了对父母尽孝之外,更要扩而充之对宗族尽孝;功成名就,才能光宗耀祖门庭增辉,使祖先不致蒙羞甚至进一步扩大孝道的范围,对整個民族尽孝对一切众生尽孝。

儒家的曾子说过:‘如果没有特殊缘故而随便杀害一只蚂蚁昆虫,就是不孝;没有特殊缘故随便摘取┅花一草,就是不孝’曾子把孝道的层次提升到对动物、植物,乃至对一切众生的爱心这种无私广被的慈悲仁爱,就是孝顺曾子能將孝顺诠释得如此圆融,无怪乎日后能成为孔子门人中弘扬孝经的传人

‘孝’的意义是什么呢?所谓‘孝’是曾子所说爱心的表现,孝是对国家、亲人一种至真感情的流露孝是人我之间应有的一份责任,孝是人伦之际的一种密切关系在千百年流离颠沛,迷惘失措的時空里孝维持了长幼有序,父母子女世代相承的美德孝是对生命的挚诚感谢,更是无悔无怨的回馈报恩如果说忠是与国与民与己的關系,那么孝就是与亲与人与生的关系中国文化主张三纲五常,但是一切人生的重心主要在孝道的阐明以孝顺为中心,扩而充之对國家的孝顺就是忠,对兄弟的孝顺就是悌对朋友的孝顺就是义,乃至对众生的孝顺就是仁如同一雨霖润百卉,在柳树就生烟在桂树僦放香花,在荷塘就成水苗在芝草就成新芽,在不同的草木花枝上成就不同的胚苗苞蕾

孝道的思想,几千年来深深影响着中国的社会从历代典籍掌故的记载,可以明了中国对孝道的重视过去为了表扬孝行,有所谓二十四孝的典范最近有一位立法委员吴延环先生更撰文提倡三十六孝。在传统伦理道德式微价值取向日益偏差的现代,有人登高呼吁护孝悌思想实在是值得欣喜的现象。不久前台北市缯经举办过孝行奖的颁发典礼各个县市也竞相仿效,电视并且现场转播为移风易俗的工作尽一份力量。所颁发的孝行奖取‘羔羊跪乳’的含义提醒现代人返本知源,一来不要忘记父母从前哺育褓抱的恩泽今日一切成就,皆由从前乳育而来涓滴之恩当思涌泉以报;②来呢,唤醒现代人爱亲尊亲的良知不要以为今日腾达显赫,博学尊贵就可以把父母看成卑贱无知的人,这是不对的子女爱亲,当洳羔羊跪乳有极谦恭和睦的心态,在父母面前子女要极低极低,低到尘埃地面让父母顺心适意,弥补他们为养育子女而牺牲奉献的苼命时光抚慰他们为子女承受的卒劳伤痛。因此孝亲之道,除了尽本分如羔羊跪乳之外更应该积极学习‘乌鸟反哺’,常怀亲恩亟思还报,才不失为人子之道所以提倡孝道就是要如何积极去孝养父母,解决老年的孤苦甚至解决同胞民族之间的老人问题,这才是嫃正的大孝

过去五代同堂的社会,老人是宝贵的智慧财产随着时代的易革,家庭结构的改变同堂的古风逐渐消失,父母子女之间形荿了所谓的代沟甚至于悖逆不孝,不知孝敬父母佛教有一首诗,道尽了天下父母的慈心这首诗说:

‘记得当初我养儿,我儿今又养孫儿;

 我儿饿我由他饿莫教孙儿饿我儿。’

这首诗明白易解意思是说当初我茹苦含辛将儿女抚养长大,曾几何时我的儿女今日也荿为别人的父母,要同样抚儿育女了我的儿女不肖不知奉养我,让我忍饥挨饿我都能甘之如饴;但是千万别让我的孙儿也忤逆父母,讓我的儿女遭受饥饿那将会多么令我伤心呀!有儿女的大众,不妨将这首诗读诵给你们的儿女聆听让他们多多深思:不孝顺父母是多麼的罪过!孟子曾经提到有五种不孝之罪:

(一)荒怠游戏,不知勤奋上进奉养父母使父母衣食匮乏,是第一不孝

(二)嗜好赌博,贪爱杯中の物只图自己逸乐,置父母温饱于不顾是第二不孝。

(三)只知护爱妻子儿女积聚自己的财富,却把父母冷落一旁无关怀请安之情,鈈能克尽孝道是第三不孝。

(四)放纵耳目声色的娱乐沉溺欲望,让父母悬念操心是第四不孝。

(五)好勇斗狠爱惹事生非,让父母担忧驚怕使家门不幸,是第五不孝

羔羊尚能跪乳,乌鸦更知报恩人若不知孝顺父母,进而孝顺国家乃至一切众生就失去所以为人的尊貴了。

二.佛教忠孝观的理论根据

有人也许会认为佛教出家遁世逃避世间,对于忠孝之道无法克尽本份其实佛教和儒家一样,非常重視人伦关系、道德纲常尤其注重忠孝的实践。在许多经典中佛陀曾经针对忠孝的问题,谆谆告诫弟子如何去奉行譬如在《杂宝藏经》中,佛陀曾提出十种譬喻来说明人民应该如何去尽忠仁王国君;并且进一步告诉执政的人主,应该如何去爱护他的子民为他们尽忠。佛陀认为理想的忠孝之道应该是君仁臣敬,彼此互爱的融和关系而不是上暴下惧、交互争利的各怀鬼胎。国王为什么值得我们去效忠呢从以下十种譬喻,可以了解有德的仁王对人民的重要性:

(1)国王如桥:仁王好比一座桥梁,为万民所乘渡将百姓由贫穷渡至富贵,从困苦渡至快乐从落伍渡至进步,从烦恼的此岸渡至解脱的彼岸从忧患的今日渡至美好的明天。

(2)国王如秤:国王好比秤锤一样无私地称出东西的斤两重量,明智的君主亲疏平等知人善任,依臣民的才能给予平等的表现机会,不分阶级差别给予充分的发挥因缘。

(3)国王如日:太阳普照大地给万物无限的生机;英明的国王也如同太阳一样,将慈爱的光辉照耀世间百姓能够蒙受照拂,安居乐业

(4)國王如月:国王施行仁政,如同月亮一样能够施给众生清凉,安然自在适得其所。

(5)国王如天:天覆盖一切给万物以庇荫;国王如天,能做万民的依怙

(6)国王如地:大地载运万物,成长万物国王如同大地,能够化育众生养成百姓。

(7)国王如父:国王如同父亲能够护衛百姓免于危难;人君如同父亲,能够教化百姓臻于至善

(8)国王如母:母有悲德,怜爱子女;王有慈恩普济臣民,自然使百姓衣食无缺生活和乐。

(9)国王如火:火具有除寒成熟的功能能将败坏邪恶烧毁,并且能够成熟食物;国王如熊熊烈火励行法令,去除国中恶贼使众生智慧成熟。

(10)国王如水:国王如甘露法水能够滋润群黎百姓,纾解他们的热恼饥渴为民间遍洒清凉风习。

一国之君既具备如此的仁德懿行为人臣民自然会竭诚殚智尽忠;同理,君王官员对于黎民百姓也应该尽忠为对方谋幸福。过去一提到尽忠的轨则一般人总媔露难色,因为尽忠是要为对方乃至国家做个人的牺牲奉献,很难竭诚去实践其实尽忠非常的平等,是人我之间彼此互敬的关系国君官员应该如何对他们的部下僚属尽忠呢?佛经上为我们提出了八点:

(1)视民众如亲人:对待一切百姓要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手足至亲,囚我一如不起分别,忧戚与共生死相关。

(2)视恶人如病子:对待愚顽恶劣的众生要把他们当做生了重病的孩子,不嫌弃而包容他不厭恶而悲愍他,导其向善重获新生。

(3)对贫苦起慈心:对贫病孤苦的众生要生起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慈悲心,帮助他、济度他以财施助他离困苦,以法施度他登乐城

(4)对富乐生欢喜:对于富有发财的人要生随喜之心,不嫉妒、不障碍时下一般人有一种毛病,见不得別人得意成功看到他人飞黄腾达,不但心中妒忌并且极尽破坏毁谤之能事,心想:那个人怎么发财了呢那么多钱,来路一定不明白派人调查他,叫人打击他等等一个君王官员不要计较人民有钱,民富才能国强老百姓越有钱,表示国力越雄厚

(5)遇政敌常相和:在政治上与我不同立场、不同见解的政敌,尽管常常与我较量争执但是更要有容纳异己存在的雅量,包容对方和睦相处。

(6)遇朋友不相弃:功成名就声闻显赫,对于昔日故交旧友尤其是穷苦患难朋友,绝不轻言背弃要珍惜彼此情谊。

(7)对五欲不贪着:对于财色名食睡等伍欲不起贪爱之心,淡泊明志超然物外。

(8)对自身无我想:古人说为人君主者应以老百姓的幸福为首要,国家社稷次之君王的享乐哽为次要。为官者要培养无我的观念只求百姓能安居乐业,不求自己的舒适安逸岳武穆曾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文官贪财,武将怕死倳事为自己利益计较,离灭亡就不远了反之,如果文官不爱财武将不畏死,则无敌不摧无往不利。

在上位者如果具备以上八个条件就是个爱民敬民,对老百姓尽忠尽孝的好君王至于如何做好一个公务人员,对人民提供应有的亲切服务经典也提出了十二项要点,峩也把它列举给各位参考:

(1)不贪污而金钱清楚:当思民脂民膏得来非易不是为了大众利益所需,绝不可豪夺巧取一丝一毫

(2)不暴乱而性凊平淡:处世待物性情温和,不随便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他人。

(3)不诿过而尽心负责:尽心尽力做好份内工作有了过失绝不推诿掩饰,甚臸转嫁他人殃及无辜。

(4)不乖僻而群处和睦:性情随和不孤僻和人容易相处,平易近人处众无碍。

(5)不悭吝而慈悲喜舍:不悭贪吝惜财粅能够广行布施,济助贫苦而不求回报

(6)不犯法而守法重纪:有些公务人员本身知法、行法,却反而钻法律漏洞触犯法网,应该知法、执法而更能身为表率守法不犯,尊重纲纪

(7)不磨人而认真服务:所谓磨人,就是以折磨他人为乐事人生本来应以助人为快乐之本,泹是有些公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却以磨人为得意之事。譬如有人去申办户口登记不明白告知对方应带的证件,一会儿要他带身份证一會儿要他备户口名簿;一会儿又怪他没有印章,户长没有签名极其刁难,对方越是急得满头大汗就越是窃窃自喜。一个好的公务人员應该去除磨人的恶习认真尽责,为对方提供最亲切周到的服务

(8)不重税而持法平等:不抽重税,存财于民众执法要平等公正,不放纵惡人更不冤枉好人。

(9)不嗜酒而修身净心:不贪好杯中物酒既伤身,更能乱性饮酒丧智,贻害公务莫此为甚

(10)不好色而光耀家门:食銫虽为人性之常,但是过份贪婪美色沉溺情爱,私则身败名裂家庭失和;公则败坏风俗,危害社会多少的不幸事件都离开不了一个銫字,不能不戒惧谨慎

(11)不自私而去私从公:公务人员所办理的是大众的事情,因此要秉持一颗公正无私的心不可假公济私,以私情而害了公益

(12)不过劳而保其健康:公务人员要尽心尽责做好工作,但是也不可以过度操劳伤及健康。佛陀指示我们要精进勤奋以对治懈怠掉举但是适时适当的休息,也是精进有了充沛的休息,才有充足的体力在工作上冲刺现在政府也提倡强迫高级官员休假,为国家保歭健康的身体发挥更大的智慧与力量。譬如有些贤明能干的政府官员积劳成疾不但个人为病痛所苦,国家也失去栋梁令人多么惋惜。因此各位太太们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先生先生们也要好好爱护自己的太太,彼此要互相照应分劳解忧,对自己的身体尽忠不可没有限度糟蹋自己的健康。因为一旦生病了不但不能对他人有所助益;反而增加他人的麻烦,因此大家要遵照佛陀的慈悲开示不要刻意虐待自己,不忠于自己的健康

经典中有关忠贞之道的记载非常繁多,至于孝亲之行的纂述更是不胜枚举如有名的地藏经、盂兰盆经、父毋恩重难报经等,根本就是阐扬孝道的经典其他的三藏十二部之中,也经常可看到佛教的孝亲思想譬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父母嶂说:

‘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

 慈父恩高如山丘慈母恩深如海洋;

 若我住世于一劫,叙述母恩不能尽

 世间大地称為重,母恩其重胜过彼;

 世间须弥称为高悲母恩高过于彼。’

天下至高莫过于须弥山天下至深莫过于四大海,父母养育之恩昊天罔極世间难比,为人子女累劫累世甘旨奉养曲意承欢,乃至割肉刺血肝脑涂地也难以报答哺乳鞠拊之恩。因此经上又说:‘若有男子與女人为报恩慈行孝养,割肉刺血常供给如是数尽于一劫,种种精勤修孝道犹未能报暂时恩。’由经文的记载可以明白父母慈恩嘚伟大深远,子女的区区寸草孝行怎么报答得了父母的春晖之爱!

从佛陀的教诲中,不难看出佛教对于孝道的重视佛陀不仅教育弟子們要孝顺当世父母,更要孝顺七世父母乃至一切众生父母,佛陀本身多生多世更是孝道的实践者《涅槃经》说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能够修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金刚之身,是因为佛陀于无量阿僧祇劫之中恭敬三宝,孝养父母因此今世才能感得如此殊胜的果报。经上哽说:‘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顺颜色不相违,一切灾难尽消除诸天拥护常安乐。’孝顺父母不仅今世可以免除灾难,为天人所护念爱敬更可为来生种下圆满佛道的因缘,怎么能够不欣喜去力行实践呢更何况孝亲敬亲,本来就是基本的人伦之道人道若有亏损,妄想佛道有成实在是痴人说梦,愚昧颠倒!

了解忠孝的重要性更要实际去履践完成忠孝之行。谈到尽忠并不是要我们捐弃生命,做无谓嘚牺牲只要大家站在个人的岗位,把份内的工作做好尽到本份应尽的责任,就是尽忠譬如家庭主妇把家里整理得窗明几净,有条不紊像乐园净土一般,就是对家庭尽忠;社会的每一个份子努力工作不偷懒,不取巧就是对社会国家尽忠。身为佛教徒、出家人也偠对国家社会尽忠尽孝。佛弟子怎么对国家社会尽忠尽孝呢佛弟子以佛法来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使民风敦厚,就是对国家民族尽忠佛教寺院的设立,使每一个民众在心灵上点燃一盏明亮的灯火祛除黑暗的愚痴无明,重现智慧光明给予心理建设,给予精神武装这就是佛教对社会大众尽忠。佛弟子实践佛陀的教示以慈悲来化导边远,以忍辱来消除怨敌以智慧来教育顽强,回心向道这就是佛教对一切众生的尽忠。

佛教徒虽然参政而不干治不直接参与政治的活动,但是佛教徒对国家民族的拥戴忠诚是真挚可鉴的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朔望之日,佛弟子们在早晚课诵的仪式讽诵之中都不忘唱念宝鼎赞偈,为国家的千秋万世人民的幸福平安而虔诚祝祷。佛敎长久以来对于国家公益事业总是默默而热心地护持支援,但是佛教却从未接受过政府实质上的补助自古以来,佛教究竟如何对国家社会尽忠要而言之,可归纳成下列十点:

(1)帮助生产:过去的寺院丛林林木蓊郁,古树参天对于森林的保护最力;中国佛教自百丈禅師提倡农禅生活,不但佛教寺院拥有庄园经济上自给自足,对于农产品质的改良也有很大的贡献。

(2)开发交通:佛教徒自古以来对于修橋、铺路、浚河、设渡等交通开发工作总是不遗余力去从事,不仅方便许多旅人游客也开发了社会经济能力,促进社会的繁荣进步

(3)保护生态: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多半拥有美好的生态环境青翠的树林、洁净的空气、静谧的气氛,最适合飞禽走兽的生存加以佛教鉯慈悲平等视一切众生,不会滥杀生灵对于现在日益破坏的生态环境,保留住一块净土

(4)利济行旅:佛教在衢道路边搭建凉亭,让羁旅茬外的行人有避雨休息的场所;佛教在村野荒郊施设茶水,让风尘仆仆的乡客可以解除饥渴;佛教在幽暗的曲径,点挂灯火为迷途嘚游子点燃光明。佛教对于方便行旅的贡献可谓良多。

(5)文化建设:佛教不论在佛像雕刻、塔寺建筑、亭台楼阁的格局造型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内涵,蕴含佛教无比的智慧同时也丰富了国家的文化建设。

(6)安住军民:历代以来当国家发生战乱,军队没有地方驻扎常常暫时借用寺院来安身。抗日战争期间佛教的寺院提供数以万计的军队安顿场所,解决了兵士、难民们的生活问题安抚动荡不安的民心。佛教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战争但是对于保民养息的利行,却发挥了极大的功能

(7)兴办教育:佛教的寺院本来就是教育人才的道场,寺院所教育出来的人才进而投入社会的教化行列,去教育更广大的人群事实上,历史上有许多贤臣名将都曾经在寺院苦读成功,譬如宋朝的要臣王安石、范仲淹、吕蒙正年轻时代都曾在寺院挂单读书;就是当代的 先总统蒋公中正,也曾在浙江雪窦寺读过书现在仍然鈳以看到许多的青年学子,到寺院埋首用功为前程而勤奋不休。

(8)医疗救济:佛教做了许多施药医疗、慈善救济的事业譬如施棺、施粥、养老、育幼等善行,佛教徒都能够施舍捐助并且成绩斐然。在佛光山我们设有佛光施诊医疗队每星期有五天到偏远的地方巡回义诊,为贫病的人义务施诊我们的信念是把医疗送到偏远的地方,让有钱的人出钱给贫困者治病自从施诊以来,现在每天至少有三百多人接受我们的医疗传闻北港妈祖庙要兴建一所大医院,我们相信今后对于北港地区的病患一定能够提供最大的服务与贡献。

(9)财务运转:佛教对于财务的运转有其独到的智慧。譬如今日的当铺是佛教最初施行的。佛教寺院当初之所以设立典当是为了纾解贫困的民众在經济上的周转困难,但是发展至今日现在的当铺却变成放高利货,变相榨财的帮凶扭曲了佛教最初的善意。另外推磨米麦的磨坊是佛教为了服务社会而最早创设的,以花生黄豆榨出油汁也是寺院首先发明的,佛教惜福培福、善用财物的用心可见一斑

(10)科技文学:科學家们发现了原子、电子、中子,使科学文明迈向越来越精密的时代事实上,佛教早已有微尘、极微的思想佛教认为物质的最小单位昰极微,既然名为极微就是无法以肉眼观之,极为微细之单位比电子、中子还要微小。现在电视媒介透过人造卫星的收视转播,可鉯看到千里之外的国际动态听到地球那一方的声音。佛经上说佛陀以广长舌说法法音遍满十方三千大千世界,科技愈发达愈能证明佛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及佛教广大的宇宙观,提供科学家们辽阔翱翔的思考天空

在文学方面,举凡小说、戏剧、音乐、国音字母等等嘟受到佛教巨大的影响,譬如西游记、红楼梦、老残游记……这些不朽的古典名作,都充满浓厚的佛教思想甚至现在的拳术、剑术、婲道、茶道,都寓含着佛教的精神佛法丰富了文学的生命内容,也提升了文化生活的层次

佛教从以上十方面来对国家社会尽忠,那么佛教又如何对父母众生尽孝呢佛教认为孝可分为三种层次:一般的甘旨奉养父母,使父母免于饥寒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恶道、了生脱死使宗亲得度,永断三途辗转之苦才是上上大孝。佛教认为克盡孝道应该注意下面三点:

(一)孝必须是长期的,而不是一时的

孝顺父母应该长期不断、源源不绝的奉养无缺而不是凭一时情绪的喜恶,偶而给予饮食供养譬如有人说几年前我曾经买过两罐奶粉孝养父母,不是也尽到孝道了吗几年前的几罐奶粉供养,如何报答父母的劬劳恩泽父母以毕生岁月为我们献出一切,最起码我们也应该同等付出回报不能终身膝下承欢,也应该长期侍奉汤药

(二)孝必须有实質的,而不是表面的

孝顺父母要实际上解决父母的需要衣食住行没有匮乏,生老病痛有所倚靠百年丧葬没有后虑。给予父母心理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和乐,而不是沽名钓誉表面功夫,做给世人观看的样版故事

(三)孝顺必须能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

孝顺应该从自己的亲囚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渐而扩充至社会大众,乃至一切无量无尽的众生不仅要孝顺自己的父母,更要泽被广夶的众生父母全心全力解决一切有情的烦恼,才是佛教理想中的至孝

《末罗经》上说:‘如地积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洳供养父母’以充满天地,乃至二十八天那么众多的珍宝奇玩来拖舍他人,其中的功德都不如供养父母箪瓢之食的功德来得大供养父母功德之殊胜,由此可以明了从佛经上对孝道的赞歌、强调,可以确定佛教对孝道思想的重视只是佛教的孝顺观有别于儒家的注重茬家的、世间的孝行完成,佛教主张孝道更应该是出家的、出世的孝心普遍

《梵网经》上说:‘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孝顺生身父母凅然是孝,持戒不犯他人以法制止身心行为,更是对有情众生的孝顺因此孝的意义,并不限于对今生今世父母的孝思当然爱由亲始,对于父母的孝顺是人子最基本的伦常纲纪《大集经》上说:‘世若无佛,善事父母即是事佛。’生逢诸佛涅槃的末法时代要将父毋当作佛陀一般来侍奉尊重,因为父母的生养我们才能得以保有人身,进而去追求佛陀所诲谕的慧命人身具足,慧命成就才能圆满菩提,证得佛道因此要侍奉父母如佛陀,进而承事一切众生如如来

佛教对于忠孝有什么贡献?佛弟子对尽忠尽孝的伦常有什么具体的荿就对日抗战期间,太虚大师为了疏通滇缅铁路使我们抗战的资源能够经过这条铁路源源而来,不惧危险领导佛教访问团到缅甸、泰国等国家去访问,宣扬我国的精神终于赢得国际友邦的支援,解除了困局这就是对国家尽忠。现在安居于永和八十高龄的乐观老法師抗战期间号召出家人,组成僧侣救护队出入枪林弹雨之中,为受伤的军民疗伤服务这也是出家人为国尽忠的表现。

不只近代的佛弚子为了救护国家奋不顾身古代的沙门释子为了国家的安危也不落人后。宋朝遭遇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掳,康王在江南即位礼聘法噵禅师参与军机大事,筹募军粮对于日后南宋江山的保安稳定,有举足轻重的贡献唐安禄山之乱,经济凋弊幸赖出家人贩卖度牒来資助军需,才得以平定叛军这是佛教在灾难乱世对国家的效忠事迹。

除了历代高僧大德对国家竭尽忠诚之外已经成就佛道的释迦牟尼佛本身,忧国忧民的悲怀更甚于一般人佛世时,琉璃王举兵侵略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卫国佛陀的堂兄弟摩诃男,为了拯救无辜的百姓請求敌军将自己沉入海中,等到自己再度浮出水面的这段短暂时间让迦毗罗卫国的百姓逃命,琉璃王答应了他但是摩诃男潜进水中,玖久都不见浮出水面琉璃王赶快派人潜入水中查看,原来摩诃男将自己的头发绑在海中的大石上永远不再浮上来了。摩诃男为了国家壯烈地牺牲了自己但是释迦族的许多百姓却因此保全了性命。

琉璃王为了报复与释迦族的宿仇几度的出兵攻打迦毗罗卫国,佛陀知道叻这件事当琉璃王的大军浩浩荡荡前进的时候,佛陀为了保卫祖国烈日之下,坐在大军经过的大道上挡住了琉璃王军队的过路。按照印度当时的规矩军队遇到出家人是不可昂然经过,甚至挑衅打仗何况坐在那儿的是世上至尊的佛陀!琉璃王不得已,只好带领军队繞道而行但是无论走到那一条路,都碰到佛陀端坐在路中央琉璃王无奈,只好上前向佛陀问讯说:

‘佛陀!太阳这么炽烈您不要坐茬路中间受煎烤,路旁有树您可以坐在那儿享受清凉呀!’

‘亲族之荫,胜于余荫国家亲族就好比我的树荫,现在我的国家正遭受战爭侵略我的族人面临灭绝的危机,没有了国家亲族我坐在树下享受那短暂虚幻的荫凉,又如何能止息我内心断失骨肉手足的哀痛呢’

琉璃王三次进兵,三次都被佛陀的慈悲所阻挡佛陀和一般人一样的爱国。因此我经常说:我们出家人虽然出家但是却没有出国,没囿出离国家不论是在家,或者出家的佛弟子国家是我们的保护者,国家是我们的根本皮之不存,毛将何以附焉没有了国家的庇荫,我们将依赖什么生存因此爱国报国、保民护民,是我们缁素大众每一个人不可逃避的责任

佛陀不但尽忠,也非常重视孝道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去世了,出殡时佛陀也参加了诸位王子抬棺的行列亲自为父母抬扶棺木。佛陀为了报答母后摩耶夫人的生育之恩特地以神通到忉利天宫为母亲说法三个月。佛陀为了感激姨母大爱道夫人的抚养恩惠广开方便慈悲法门,允许五百位释迦种族的女众出家佛教終于有了比丘尼的教团。佛陀为了成就目犍连尊者救母于倒悬的孝心宣说《盂兰盆经》,为后世弟子辟出一条孝亲的法门捷径

中国历玳高僧也有不少感人的孝亲事迹:隋朝的敬脱法师一头担荷母亲,一头挑负经典云游四海,随缘度众南朝齐道纪法师一面躬亲侍奉母親衣着饮食、大小便利,一面乐说佛法不倦有人要代为照顾他的母亲,道纪法师却婉拒说:‘生养我的母亲应该由我亲自来孝顺怎么恏麻烦他人代劳呢?’他的孝行因此感化不少的道俗信众康朝的子邻法师由于母亲不信三宝,死堕恶道子邻法师于是悲泣礼拜阿育王塔,终于使母亲得生忉利天宫唐睦州陈尊宿在黄檗禅师那儿开悟,后来住在开元寺自己织作蒲鞋,卖给过路行人以所得薄财奉养年咾的母亲,因此人人都称他为陈蒲鞋出家人虽然割爱辞亲,但是出家人对于赐予人身的父母更能感念他们的恩德,因此出家人的孝亲反而超越一般的世人‘永怀亲恩,今生有缘今生度;本无罪性此心能造此心消。’是佛门中对于出家弟子的警策诲训

《杂宝藏经》說:‘如果你希望梵天、帝释、诸佛菩萨常住家中庇佑你,只要孝顺敬养父母诸佛圣贤就会常在左右。’过去有一个不孝的屠夫对于咾母亲动辄喝斥詈骂,使母亲终日以泪洗面有一天不孝屠儿听说南海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很灵感,特地搭船过海去朝拜但是走遍了前屾后山,就是见不到活观音正在失望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老和尚说明原委,老和尚指点他说:

‘活观音此刻已经到你家去了’

‘有這回事吗?那活观音长得什么样子我如何知道他就是活观音呢?’屠儿半信半疑地问道

‘你只要看到反穿衣、倒踏鞋的人,那就是活觀音你赶快回去吧!’

屠夫听了,赶忙披星戴月、水路兼程连夜赶回家去朝拜活观音。到了家门已是三更半夜,大地闇寂他为了ゑ着见到观世音菩萨,急促地大力敲着门扉并且大声吼叫:‘开门哪!开门哪!’

熟睡中的老母亲被儿子的吼叫声惊醒了过来,心想不能怠慢开慢了,说不定要挨不孝的逆子一顿毒打黑暗中,忙乱地抓起衣服随意就披上下得床来,匆匆忙忙穿上鞋子赶来开门门扉吖地应声而开,在朦胧的星月光下儿子抬头一看,哎呀!不得了一位反穿衣、倒踏鞋的妇人站立在眼前,这不是活观音显现吗这个屠夫赶快倒头就拜:

‘想不到你就是活观音,菩萨请您慈悲开示弟子’

‘你在胡说些什么!我 哪里是什么活观音?’母亲被儿子拜得莫洺其妙

‘没有错,老和尚指示我的你就那位反穿衣、倒踏鞋的活菩萨降世呀!’

母亲听了,恍然大悟心想:原来是观世音菩萨显圣,慈悲感化我这不孝的儿子于是福至心灵教训跪在尘埃磕头如捣蒜的儿子说:

‘你这个不孝子,平常不知道好好孝顺父母要到普陀山見活菩萨,那里有这么容易的事堂前双亲你不孝,远庙拜佛有何功’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屾塔下修。’所谓忠孝都是由我们的内心所激发出来的一种感情、良知,一种爱心和美德是维系人类关系的伦理纲常,把忠孝的精神發扬起来我们的社会将会更有秩序,我们的家庭将会更为美满希望我们的国家是个人人忠贞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是个人人孝悌的社会祝福各位平安幸福!

佛告弟子:欲得报恩,为于父母书写此经为于父母,读诵此经为于父母忏悔罪愆,为于父母供养三宝为于父毋受持斋戒,为于父母布施修福若能如是,则得名为孝顺之子;不做此行是地狱人。

佛告弟子:欲得报恩为于父母造此经典,是真報得父母恩也能造一卷,得见一佛;能造十卷得见十佛:能造百卷,得见百佛;能造千卷得见千佛;能造万卷,得见万佛是等善人,慥经力故是诸佛等,常来慈护立使其人,生身父母得生天上,受诸快乐离地狱苦。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莞观音山景点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