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收益与总剩余收益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现在银行很多要比较哪家銀行利息最高,要分类来对比:

  1、各银行的活......

  社保卡是不包含公积金的一般来说,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苼育保险、失业保险这五种公积金就是住房......

  今年65岁养老金的涨幅为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2019年3月5日国务院对外发布嘚《关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

  社保是可以补交的。

  如果断交社保时间不超过两个月申请人可以直接向单位人事部门提出补交申请,填写补交申请表然后由人事部门工......

  北上资金一般是指大量进入我国大陆股市的香港股市资金和国际资本。

  自沪港通、深港通的股市互联互通机制实施后我国金融学界以香港......

}

研究与探索STUDYANDEXPLORE

西南财经大学高展杨永涛

一、EVA思想渊源:剩余收益收益

(一)EVAEVA即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的简称这个名词是美国著名的思腾思特公司创始人于1990年首先公开提出的,并于1991年创立了EVA这个噺型公司财务业绩评价指标按照思腾思特公司的定义,EVA是指企业税后经营利润减去投入的全部资本(主要包括计息债务资本和股東投入的资从定义上看EVA实际反映的是企业一定时期本)成本后的余额。

的经济利润属于经济利润的概念范畴。如果EVA的值為正则表示公司获得的收益高于为获得此项收益而投入的资本成本,即公司为股东创造了新价值;相反如果EVA的值为负,则表示股东的财富在减少因此,彼得 德鲁克(PeterDruck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作为一种度量全要素苼产率(Total

评论》作过精妙的评价:“EVA决不是一个新概念EVA只不过是对经济学家的‘剩余收益收益’概念的发展,並具有可操作性和高度的灵活性”笔者认为,把剩余收益收益调整为EVA是因为EVA指标更科学更合理。

二、EVA与剩余收益收益比较分析

(一)奥尔森剩余收益收益估价模型1995年奥尔森在题为《Earning,

BookValuesandDividendsinEquityValuation》的论文中,正式提

出了以会计为基础的剩余收益收益估价模型奥尔森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将焦点直接集中在价格与盈余、账面价值与股利的关系以及这些项目的成长与持续性上。

首先奥尔森提出了三个假设:第一预期股利的现值决定公司市场价值。这一假设成为奥尔森模型推导的起点正是由于这一对于假设,奥尔森认为其自身研究还是在新古典主义嘚框架之内这一假设几乎没有争议。第二会计数据遵守净剩余收益关系(Clean――CSR)。这一假设认为权益账面值的变化等于SurplusRelation―

盈余减去股利这意味着除与股东的交易外,所有资产与负债的变化都将通过损益表反映出来換言之,会计盈余包括了除股利和缴入资本(可视为负股利)之外的普通股权益的所有变化盈余联系的实质就是会计利润和股利净支付能够反映影响账面价值的所有利得和损失。奥尔森在论文的附注中已经注意到这与现行公认会计准则有所冲突(主要表现在投资于可出售證券上的损益和外币折算损益这些损益可直接计入股东权益)。但一般认为净剩余收益关在充分披露的条件下盈余系yt=yt-1+xt-dt仍是可接受的合理近似。

也可以将与净剩余收益关系冲突的项目考虑进来重新构造第三,剩余收益收益(有时也称作超常盈余)的随机序列过程遵循线性关系这一假设的提出在当期信息(包括其他信息)与未来剩余收益收益之间建立了联系,以保证将所有與价值有关的事项都吸收到当期及以后各期的盈余与净资产账面值中这一假设实质上是为剩余收益收益的时间序列行为建模。

由假设一囷假设二可以得出:

factorproductivity)的关键指标EVA反映了管理价值的所有方面……”。激励补偿、EVA具有丰富的内涵形成了一种集业绩评价、

管理理念于一体的管理评价体系。

(二)剩余收益收益EVA概念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创造其思想源于经济利润(Economicprofit)基础之上的剩余收益收益(ResidualIn-

come)法。在某种程度仩可以说EVA是剩余收益收益的一个新版本(Makelainen,1998)根据Wallace(1997)的研究,剩余收益收益法可

以追溯到阿弗雷德 马歇尔(AlfredMarshall)1890年,马歇尔提出了经济利润的概念并认为一家公司要真正地盈利,除补偿该公但经济利润是一个抽象司的经营成本外还必须补偿其资本成本。

的概念需要通过一定的计量结果来表示,于是出现了管理会计学(ResidualIncomeRI)的概念。剩余收益收益是家所称的“剩余收益收益”

指会计收益减去股权投入资本成本后的余额通用汽车公司(GM)在20世纪20年代引入使用的是经济利润法,通用电气公司(GE)在20世纪50年代大举推行的是剩余收益收益法

剩余收益收益比较接近于经济学家定义的收益,而不是会计意义上的收益其计算公式如下:

(1)xat=xt-(Rf-1)yt-1

其中xat表示公司t期的剩余收益收益(ResidualIncome),即超常盈余(Abnormalearning)xt表示公司t期的会计收益,Rf等于无风险利率加1假设它是常量,yt-1为t期期初股东權益的会计账面价值在此公式中,使用资本的费用应当是期初账面价值乘以资本成本而不是无风险利率,但笔者为了简化模型假设風险中立和投资者同质想法,故在本文中使用无风险利率且无风险利率保持不变下同。

pt=!RfE[tdt+τ]

yt=yt-1+xt-dt

pt为t期公司权益的市场价值;dt为t期公司的净现金股利

(即现金股利减增资);Rf为无风险利率加1;yt为t期公司权益会

计账面价值;xt为t期的会计盈余;Et[□]为在t期信息下的期望算子按前面的剩余收益收益的公式可得:

1992姩,美国思腾思特公司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类似剩余收益收益概念的经济增加值(EVA)概念。其计算公式如下:

(2)EVAt=x*t-(Rf-1)yt-1*

其中x*t表示调整后的公司t期的收益即税后经营利润

(NOPAT),yt-1*表示調整后的t期期初股东权益的会计账面价值对此,著名管理学家彼得 德鲁克(PeterDrucker)曾在《哈佛商业

xat=xt-(Rf-1)yt-1

dt=xat-yt+Rfyt-1

将(5)式代入(3)式可得:

pt=yt+!RfE[txt+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剩余收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