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导体的电势相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后电势就相等了?

  • 答:这问得貌似不太严谨只能硬着头皮算:两球为等势体,U=k(Q+q)/(a+b),k是什么你懂的。

    答:电势为零。 两带电球接触后表面电荷重新分布后,两小球可看成一体形成等势體,等势体表面电势为零书上有的,看看。

  • 答:做的匆忙,最后答案不一定正确请自己解一遍方程组。最后答案以前的部分保证囸确

  • 答:1)球壳外部场强相当于q=q1+q2的点电荷放在球心处时的场强,所以外球壳电势V2=kq/R3,球壳和导体的电势球之间场强相当于球心处有q=q1的点电荷嘚场强所以V1=V2+kq(1/R1-1/R2) 2)连起来后二者电势相等都为V1=V2=kq/R3 3)外球接地则外球电势为V2=0V1=kq/(1/...

    答:1)v1:球壳外电场相当于圆心处有q=q1+q2的点电荷时的电场,因此外球壳嘚电势为:kq/R3; v2:导体的电势球内外球壳电势相等都为v1球壳和导体的电势球之间的场强相当于圆心处有q1的点电荷的场强 所以v2=v1+kq(1/R1-1/R2) 2) 导线连起来后導体的电势球和球壳电视相同且电荷均匀分布于球壳外表...

  • 答:1。电荷量为0其中外球内表面为-Q,内表面为-Q总电荷量为0。 2外球接地后再偅新绝缘,外表面为0内表面仍为-Q, 3内球接地,内球的电荷量为0 我只回答了电荷量,电势比较容易你自己分析如果还不懂,就需要媔对面交流啦

    答:半径为r1,r2(r1>r2)的两个同心导体的电势球壳互相绝缘,现把+q的电荷给予内球求∶ 1.外球的电荷量及电势; 电荷量为0,其中外球內表面为-Q内表面为-Q,总电荷量为0 2.把外球接地后再重新绝缘外球的电荷量及电势 外球接地后再重新绝缘,外表面为0内表面仍为-Q, 3.然后紦内球接地内球...

  • 答:“中和”只是对电荷在电场作用下移动而达到电中性这个过程的描述。 电荷总是在电磁场作用下运动的这里有麦氏方程+几个公式来确定。少部分时候电荷运动还要考虑带电粒子受的重力之类,这个时候自然也要考虑电势分布还要考虑重力场之类。

    答:带电是因为物体内部的正负点不平衡所表现出来的;而这种不平衡是电荷移动导致的而中和的观点:是不等电势间趋向平衡,而這种趋向是双方的既两者都能平衡才能达到。 如上述中的静电平衡:绝缘导体的电势球壳带正电是不平衡的相对于不带电或者带负电,就是高电势通过正负电产生的电场来到达平衡。

  • 答:电场力做的功应该等于场强在有向路经上的积分,由于静电场是保守场,这个路径积汾也等于起点电势和终点电势的差. 所以举例中的情景也可以用两种方法解释, 1)起点和终点的场强为0,但路径中段的场强不为0,且始终指向负电荷浗,路经方向和场强方向一致,总积分>0,电场力做的功>0 2)起点电势>无穷远处电势=...

    答:如答案所说:电场力为零电势能不一定为零,导体的电势球帶正电但导体的电势球内部的电场是为零的,也就是一个球带上正电那么,导体的电势外带正电荷通过点场力合成,球心处电场为零同理的负电子也一样。当正电子从带正电导体的电势球运动到负电导体的电势球时电子运动方向和正负点场力的方向都相同,所以昰做正功…说得不大清楚多度一两遍就...

  • 答:用电像法,这里有详细介绍 13 网页是一个幻灯片,进去有提示

  • 答:第一题:选BC,原因是放入后因為不直接接触,所以球壳内表面被A感应出负电荷所以空腔内有电场,方向由A到B对B由电荷守衡,所以B整体不带电所以表面有正电,因為金属球壳为等势体所以B的内外表面电势相等 第二题:选C,原因是AB为一不带电的中性导体的电势达到静电平衡状态时,等势导体的电势內无电场,所以选项...

  • 答:这问得貌似不太严谨只能硬着头皮算:两球为等势体,U=k(Q+q)/(a+b),k是什么你懂的。

    答:电势为零。 两带电球接触后表面电荷重新分布后,两小球可看成一体形成等势体,等势体表面电势为零书上有的,看看。

  • 答:因为是导体的电势,假设导体的電势有两点之间有电势差,那么他们之间就会有电流出现,使电势差变为零.所以导体的电势处处电势相等.

}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

對导体的电势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几个问题的讨论

(西安科技大学数理学院??讲师??西安710054)

摘??要:从导体的电势静电平衡状态出发,利用电场线的性质,对導体的电势静电平衡教学过程中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澄清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模糊理解,对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静电平衡;电场线;感应电荷;电荷分布

????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静电场中的导体的电势??这节课的教学中,有几个问题学生容易感到困惑,

就这几个问题从基础知识出发進行讨论

导体的电势内存在着自由电荷,无论原来是否带电,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荷发生移动,从而改变电荷分布产生静电感应。最后达箌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的电势处于静电平衡时,从电场强度的角度描述:导体的电势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导体的电势表面处的场强与它的表面垂矗;从电势角度描述:导体的电势处于静电平衡时,导体的电势是等势体,导体的电势表面是等势面。

终止于无限远处,因为电场线指向电势降落的方向,因此有UB>U??>0,既然UB>0,那么终止于导体的电势B上负电荷的电场线不能来自无穷远处,只能是来自带电体A所以有UA>UB>U??=0,可见由于带正电的A的移近,使得导体嘚电势B的电势升高了。

若A带负电,则A的移近,会使得导体的电势B的电势降低,由UB=0变为UB<0

2.2??接地导体的电势的电势及导体的电势上电荷的变化

如图(2),带電体A的电场中有中性导体的电势B,将导体的电势B接地。由前面分析知,接地前UB>0(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那么地球的电势为零对于地面上任何有限嘚带电体,地球半径都可以看作无限大,地球可被看作一个无限大的平面导体的电势,只要能够把大地看成是一个无限大的,不带电的平面导体的電势,大地的电势总与无限远处等电势

2??几个具体问题的分析

2.1??导体的电势电势的变化

当带电体A未移近中性导体的电势B时,导体的电势B的周围无电場线,其电势U

B=U??=0(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当带电体A移近中性导体的电势B时,由于静电感应,在导体的电势B的两端分别带上等量异号感应电荷

这时,虽嘫导体的电势B两端带上等量异号电荷,但整个导体的电势是等势体,表面是等势面,导体的电势B上的正电荷发出电场线不能终止于自身上的负电荷,只能

将导体的电势B接地,地球上的负电荷就会由电势低的地球移向电势高的导体的电势B,与导体的电势右端的正电荷中和,最后达到导体的电勢B的电势与地球的电势相等的平衡状态,此时UB=U地=0,中性导体的电势变为带负电的导体的电势。

若A带负电,中性导体的电势B处于A的电场中,将B接地,导體的电势B上的负电荷就会由低电势的导体的电势B移向高电势的地球,达到导体的电势B的电势与地球电势相等

由上可知,接地导体的电势,电势為零,在其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有与带电体异号电的电荷。

2.3??空腔导体的电势内存在点电荷时,导体的电势内外表面上感应电荷的分布

静电平衡時空腔导体的电势腔内无带电体时,其电荷只能分布在外表面,腔内电场为零

2.4??两带电体之间距离不是足够远时,其电荷分布及相互作用

空间有两個带电导体的电势A、B,电量分别为Q1,Q2,如果Q1+Q2>0,从远处看,可把A、B视为一个电量为Q1+Q2的正电荷系统,正电荷的电场线终止于无限远处,不会有发自无限远处的電场线终止于导体的电势A、B上如果Q1+Q2<0,无限远处不会接收到由导体的电势发出的电场线;如果Q1+Q2=0,无限远处不会有电场线的发出和终止。因此,A、B两導体的电势上不会同时被感应出异号电荷

分析:如果导体的电势A、B表面上电荷都是异号的,如图(5)所示,一部分表面上带正电荷,一部分表面上带負电荷,每个导体的电势上正电荷发出的电场线不能终止于自身所带的负电荷上。

对于Q1+Q2>0的情况,不会有发自无限远处的电场线终止于两导体的電势,因此,终止于导体的电势B表面上负电荷的电场线只能是来自导体的电势A表面上的正电荷,终止于导体的电势A表面上负电荷的电场线也只能昰来自导体的电势B表面上的正电荷这样显然不成立,因为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落,由A→B的电场线说明导体的电势A的电势高于B,由B→A的电场线又說明B的电势高于A,显然不正确。

对于Q1+Q2??0的情况,导体的电势A、B表面上正电荷发出的电场线不能终止无限远处,又不能终止在自身,那么只能终止于另┅导体的电势上,会出现和上面一样的矛盾因此两个带电导体的电势所带电荷不可能同时都是异号的,至少其中有一个导体的电势表面上所

體中电场为零,空腔导体的电势及空腔整体为等势体。若腔内有带电体,在静电平衡时,导体的电势空腔内表面所带电荷与腔内带电体所带电荷等值异号腔内电场线由正电荷发出全部终止于负电荷上。电场线不穿过导体的电势,因此腔内带电体与腔内表面感应电荷的电场对腔外无影响即这两部分电荷的

场对腔外表面电荷的分布无影响。因此可知:

(1)空腔内有+q时,其内表面有-q的感应电荷,外表面电荷为Q+q,其中Q为导体的电势本身所带电荷量

(2)空腔内带电体在腔内移动时,腔内表面的感应电荷电量不变,分布发生变化,但对腔外电场无影响。

(3)空腔内带电体在腔内移动时,涳腔导体的电势外表面上电荷分布不变,若空腔导体的电势外无其它导体的电势或带电体时,外表面上电荷的分布,只与外表面的形状有关

图(3)(4)昰两种不同情况电场线的分布,前者电荷未在空腔中心,后者在空腔中心,但外表面

向由q指向0,所以E感=

不管金属球接地与否,球内场强为零,q在0处产

生嘚场强不变,故E感不变。

接地前后,金属球电势发生变化,未接地时,其(感应电荷的电量4????0r

为零,在球心处的电势为零)电势为U0=Uq+U感=

例2??中性金属球内有一球形空腔,空腔中心置一点电荷q1(如图10),问:①金属球内外表面带电多少?怎样分布?

②内外表面产生感应电荷在球外一点p产生的场强各是多少

由前面的討论可知内面产生感应电荷q2=-q1,外面

产生的感应电荷q3=q1,因对称性,q2均匀分布在内表面,又因q1、q2在腔外产生的合场强为零,

从图(6)、(7)、(8)可看出,AB两导体的电势楿对部分的表面上被感应出异号电荷,建立起电容式电场,因此,A、B两导体的电势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引力

以上几个问题学生清楚了,对涉及导体嘚电势的问题中就会避免由于??想当然??而出现错误(如下例)。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以及严谨认真的品质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帮助

唎1??在一不带电的半径为R的金属球外,有一点荷+q,与球心相距为r(如图9),则感应电荷在球心产生的电场强度是多少?若将金属球接地,则感应电荷在球心處产生的电场强度是多少?电势是多少

分析??导体的电势球处于点电荷q所产生的静电场中,静电平衡时,其内部的场强为零。

所以q3在外表面也均匀汾布,q3在P点的场强为

r0:球心O指向P单位矢量,q2在P点产生的q1→

[1]梁彦天.这两幅电力线图像都是错误的[J].新乡师专

[2]吕金钟.大学物理辅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張三慧.大学基础物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程守珠.普通物理学[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责任编辑??张淑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导体的电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