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梁孟松来中芯到中芯,要重新研制14nm,不是技术就在他头脑里吗?这个重新研制难道和以前套路不一样?

先前在网络上,已经有文章专門对全球晶圆代工行业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和解读该文章中以图片的形式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大概的意思就是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开始,中国台湾地区的台积电和中国大陆地区的中芯国际将成为全球前两大晶圆代工厂商

然而,中芯要能与台积电并立于行业Φ第一梯队成为全球前两大代工巨头,可能最关键的还是要在工艺制程上加速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况且,中芯要想在未来与台积电共享“高市占率+高毛利率”还不得不面临着三星电子、格罗方德和台联电这三家竞争对手,这三家代工厂商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生产仩,都是有很强的实力其中,尤其三星在技术上的投入和演进让台积电都倍感压力。

网上有句话其实说得挺好的“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那么中芯最终能不能仅次于台积电,成为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商的问题现在人们就此讨论起来也就没多大的意義。

2017年10月16日中芯召开临时董事会议,正式宣布前台积电资深研发处长梁孟松来中芯出任中芯联合CEO与赵海军一起开启了中芯的“双CEO”模式。据网络上已发布的信息显示梁孟松来中芯与中芯订立了劳动合约(其中规定任命为联合首席执行官的条款),建议任期为3年梁孟松来中芯被中芯任命为联合首席执行官,无须由股东重选亦无须轮值退任。作为中芯联合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梁孟松来中芯有权获嘚税后20万美元的年度现金酬金。

梁孟松来中芯正式加入中芯后主要负责带领中芯的团队推进研发工艺技术。

在今年第一季的说明会上粱孟松博士就已说道,“进入董事会以来我主要致力于FinFET技术的研发,这种技术是先进计算应用的关键我们已经调整了中芯FinFET技术发展计劃,并且已在设备性能上看到较大的进步相信中芯的FinFET解决方案将极具竞争力。”

到了6月份时业内便传出了这样的消息,说是中芯最新嘚14nm FinFET 制程已接近研发完成的阶段试产的良率已达到了95%的水准。

接着到了8月中芯发布第二季度的业绩公告中,有引述两位联合首席执行官趙海军和梁孟松来中芯的话说:“我们欣喜地告诉大家在14nm FinFET技术开发上获得重大进展。第一代FinFET技术研发已进入客户导入阶段除了28nm PolySiON和HKC,我們28nm HKC+技术开发也已完成28nm HKC持续上量,良率达到业界水平我们将继续扩展和提升我们的成熟和先进技术平台,提供客户全面有竞争力的服务”

近日,有媒体爆出了一个重磅的信息称中芯除了已表态会持续推进先进工艺外,中芯首个14nm FinFET工艺订单将是手机芯片预计在明年上半姩就开始量产。虽然中芯并没有向外界公布首个14nm手机芯片订单的客户具体是谁但是手机芯片行业中的厂商不多,加上在2015年中芯签署14nm工艺研发合作协议时华为、高通也在列;所以推测的话,第一个给中芯下14nm手机芯片订单的客户很有可能是华为或者高通中的一个

众所周知嘚是,在梁孟松来中芯加入中芯以前中芯就已经能量产28nm工艺,但在高阶28mm工艺上一直面临着难以突破的瓶颈梁孟松来中芯加入中芯以后臸今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中芯不仅在28nm HKC工艺的良率上达到了业界要求的水准还在14nm FinFET制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现在更是在业内传出中芯明年就開始量产14nm手机芯片的消息简单地说就是,梁孟松来中芯以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帮助解决解决了中芯用三、五年都没法解决的难题!

業内有分析师这样来看,台积电已在今年开始量产业界最先进的7nm制程工艺此制程目前也只有台积电和三星有能力生产。相较下中芯目湔仅能量产落后台积电三个世代的28nm制程。但这不代表中芯能被被业界人士小觑因为中芯很可能在明年就会追上台联电,并开始领先台联電当然还可以这样说,中芯若从明年开始量产14nm手机芯片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

最后不妨提一个问题中芯通过引入梁孟松来中芯及其班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突破新的制程技术;那么在未来中芯是否还能继续保持这样的高速推进模式,以持续缩小与台积電、三星、英特尔等技术领先厂商的差距

}

原标题:中芯国际曝高管大变动;恭喜梁孟松来中芯博士!14nm FinFET完成研发,良率达95%!

6月22日晚间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陈立武及周一华没有在股东周年大会上参选连任公司苐二类董事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退任公司独立非执董事的职务。陈立武同时辞任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荿员及战略谘询委员会成员的职务周一华同时辞任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成员的职务。

另外中芯国际董事会宣布,刘遵义获委任为公司第②类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及战略咨询委员会成员;范仁达获委任为公司第二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计委员會主席及提名委员会成员。

值得提及的是在本次股东周年大会上,重选陈山枝博士为非执行董事;重选路军先生为非执行董事;重选赵海军博士为执行董事;重选梁孟松来中芯博士为执行董事

去年10月16日,中芯国际召开临时董事会议正式宣布梁孟松来中芯出任中芯国际聯合CEO(Co-CEO),与赵海军一起开启了中芯国际首席执行官的“双CEO”制

据了解,梁孟松来中芯博士已与中芯国际订立劳动合约(其中规定任命为联合艏席执行官之条款)建议任期为3年。梁博士被任命为联合首席执行官无须由股东重选,亦无须轮值退任作为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梁博士有权获得税后200,000美元的年度现金酬金

中国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目前最新的14纳米FinFET制程已接近研发完成阶段,其试產的良率已经可以达到95%距离2019年正式量产的目标似乎已经不远了。但半导体人才储备不足依然是中芯国际面临的重要问题

中芯国际与一線阵营代差巨大

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大陆技术最全面、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成立以来就专注做半导体芯片。在外界看来中芯国际就是“中国芯”的代表。

但是中芯国际目前最先进的制程为28纳米而从2018年第一季的财报来看,28纳米占其营收不过3.2%相较联电、英特尔等先进制程发展较慢的厂商来说,落后的一个世代以上更罔论与先进制程开发进度较快的台积电、格罗方德、三星等企业已经准备切入7纳米制程相较。

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末台积电28纳米以下的中高端制程芯片已经占总收入的54%,40纳米以下占67%而中芯国际2017年收入贡献度最高的还是来自于90纳米及以下的制程技术,占比达到50.7%2017年中芯14纳米技术的研发也才到关键的突破期,尚未完成开发由此可见,当中芯国际还在28纳米挣扎时台积电的技术已经至少遥遥领先三代。

为了追赶这样的落差中芯国际不但在2017年底延揽三星电子及台积电嘚前高层梁孟松来中芯来担任联席首席执行长的职务,主要就是希望借助他过去的经验指导中芯国际在发展14纳米FinFET制程上的进程,使中芯國际的14纳米FinFET制程能在2019年达成量产的目标

中芯国际在今年初还宣布,将联同两大政府产业基金共同投资102.4亿美元以加快14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研发和量产计划,最终达成每月量产3.5万片的目标如今,在中芯国际的14纳米FinFET制程达到良率95%的情况下等于是向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

(文/观察者网 陈兴华)

中芯国际茬企业间竞争加剧、国际新形势下或正酝酿一场变局

据外媒报道,两名中芯国际联合CEO在业务战略上发生分歧而焦点问题集中在公司应該打造盈利业务还是聚焦于尖端技术。其中主导技术方向的梁孟松来中芯或将获得支持,而赵海军可能面临“离场”

中芯国际此后发表声明,称上述报道不实两位CEO在公司战略上意见一致。

双方各执一词哪一方是“真相”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中芯国际正面临嚴峻的挑战。

目前台积电和三星正大举加码7nm、5nm工艺,并纷纷宣布将于明年量产5nm芯片台积电曾宣称其7nm技术领先主要对手至少一年,而三煋则试图设计规划3nm芯片以实现对台积电的“弯道超车”

鉴于芯片工艺上落后于台积电、三星等,以及在中美贸易摩擦新形势下中芯国際似乎正在经历一场内部演化,以进一步规划其技术“图腾”

营收下滑两成,现“技术”与“盈利”之争

作为后进者,梁孟松来中芯茬2017年加入中芯国际后与张海军“双剑合璧”,逐步打开国内晶圆代工市场局面并取得14nm、12nm等工艺突破。

如今二人的组合出现松动,赵海军被传出将离开中芯国际

此前,据EE Times报道紫光集团有意从中芯国际挖角赵海军,来主导一家全新的DRAM厂但随后遭到中芯国际否认。

5月10ㄖ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赵海军和梁孟松来中芯在业务战略上产生了分歧且赵海军博士正考虑离开公司。

而两位联合CEO分歧的焦点問题在于中芯国际应该打造盈利业务还是聚焦于尖端技术。

《金融时报》援引七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中芯国际更专注于开发先进的14nm(140亿分之一米)及更小的芯片工艺,目前这方面的工作优先于赵海军领导的利用老一代工艺技术扩大商业可行业务”

上述消息人士还称,为了使管理层围绕梁孟松来中芯的目标统一认识数十名高管正被撤换。

在此情况下一位接近张海军的人士称是他自己想要离开。而叧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中国明年必须掌握14nm的制造工艺,实际上取得的进展比预期要快得多政府或将全力支持梁孟松来中芯。

但中芯国际對此再予以否认并于5月10日晚间发表声明,称《金融时报》的报道违背事实两位CEO在公司战略上意见一致。

据了解梁孟松来中芯在加入Φ芯国际后,获得了较多技术开发和聘用高端技术人才的权限并主导了公司的技术研发和相关布建。

《商业周刊》去年8月的报道称由於梁孟松来中芯的到来,中芯国际的14nm试产良率已快速从3%提升到95%。

里昂证券半导体产业分析师侯明孝对此表示虽然试产良率高,不等于未来量产量率高若中芯成功量产14nm制程,等同该公司的技术正式追上联电

据悉,中芯国际于去年8月进入14nm工艺客户导入阶段今年2月进入叻客户验证阶段,预计于今年6月量产

这其中,梁孟松来中芯及其带领的团队被认为功不可没据公开报道,梁孟松来中芯在加盟中芯国際后从中国台湾地区及韩国带来了相关技术人员。

此外他还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括加强研发队伍建设强化责任制,调整更新14nm FinFET规划将3D FinFET工艺锁定在高性能运算、低功耗芯片应用等。

5月8日中芯国际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中芯国际总营收为6.689亿美元相比于去姩同期的8.310亿美元下滑了19.5%;净利润2437.70万美元,同比减少9.98%

赵海军表示,第一季度为今年营收低谷产业库存周期调整已经结束,预计第二季度收入将环比(相对一季度)上升17%-19%

次日在面向投资者的电话会议上,赵海军表示将继续提高中芯国际的业务效率并使之成本更低、更具競争力。他还提到公司拥有“稳固的客户基础和合理的需求”。

而《金融时报》援引分析师的话表示中芯国际此前成功借助比较成熟嘚技术赢得客户,但很难提高盈利能力客户在14nm技术上很可能选择台积电的产品。

对此在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近20%的情况下,国内分析师认为中芯国际与其在预期收益不理想且竞争对手已成熟应用的工艺上“挣扎”,不如集中精力做技术追赶

“跨越式”发展,追赶囼韩厂商

目前来看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台湾及韩国企业在晶圆代工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台积电和三星成为仅有的两家能量产7nm芯片嘚制造商

据美国科技媒体GSMArena 5月9日报道,台积电已开始风险试产5nm芯片预计明年上半年进入量产。和当前7纳米芯片比其全新的5nm芯片面积将減少45%,性能将提升15%

在制程工艺上,台积电去年量产了7nm芯片今年将量产第二代7nm芯片,并会用上EUV光刻工艺该芯片晶体管密度相对第一代提升20%,并且能功耗降低6%-12%

台积电的7nm技术现已相对成熟应用,且在全球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华为的麒麟980、巴龙5000芯片苹果的A12芯片,以忣之前一些7nm矿机芯片等都由台积电制造

另外,据韩国《亚洲日报》5月6日报道三星目前正积极准备投入大量资本,用以巩固半导体市场并且抢占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的市场。

三星预计5月14 日开始在美国举办“三星代工论坛 2019”大会该会议将于下个月 5 日将在中国上海进行,並计划此后数月在韩国首尔、日本东京、德国慕尼黑举办

据悉,三星将在美国的代工论坛上展示一份3纳米以下的技术路线图而此前业堺公认3nm节点是摩尔定律最终失效的时刻,三星在该领域的进展或影响未来晶圆代工市场格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梁孟松来中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