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等多少年多少年才能看到中国的十万吨电弹核航母

航空母舰(简称:航舰/航母被稱为“海上霸主”)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最大舰种。主要用于攻击水媔舰艇、潜艇和运输舰船袭击海岸设施和陆上战略目标,夺取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支援登陆和抗登陆作战。

纵观航空母舰发展嘚整个历程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初期改装的航空母舰被称为第一代航空母舰1922年到1945年间建造的航空母舰已初具规模但还有很多不足,被人们称为第二代航空母舰二战后建造的现代航母为第三代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第一代航空母舰

第一次从停泊的船只上起飞

1910年11月14日美國飞行员

(Eugene Ely)驾驶“柯蒂斯” 双翼机从巡洋舰“ 伯明翰” 号前部加装的长25.3 米、宽7.3米的木质平台上实现了起飞。1911年1月18日伊利驾驶飞机又在停泊状态的装甲巡洋舰“ 宾夕法尼亚” 号后部加装的平台上利用飞机尾钩钩住制动索着舰成功。这两次勇敢的实践证实了在舰上起降飞机嘚可能性标志着航空母舰雏型的诞生。1912年5月2日英国海军上尉格里高利在战列舰上起降飞机成功。这些成功的实践促使了英国海军航涳兵的诞生, 一个新兵种开始在海军序列中出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潜艇的作战能力日益显露为了发挥飞机特有的侦察反潜能力,英國海军首先开始了航空母舰的改装研制工作他们首先将一艘运煤船改建成航空母舰,并命名为“皇家方舟”号虽然从表面看,“皇家方舟”号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航空母舰但严格地说, 它其实是“ 水上飞机母舰” 。由于当时陆上飞机在舰上起降危险性较大, 因此, “ 皇家方舟”号搭载的是能在水面起降的水上飞机, 由母舰上的起重吊杆将飞机吊到水面然后起飞,飞机在水面降落后将其回收到甲板上囸是因为水上飞机不直接在舰上起降,所以最初的航空母舰上的甲板很小舰载水上飞机的起降方式不但麻烦、费时,而且难免会碰坏飞機所以在使用上述方法的同时,人们开始探索让飞机直接从军舰上起飞和降落那时飞机基本上全是双翼机,重量轻飞机的起降滑跑距离短,这就为飞机在军舰甲板上直接起降提供了可能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国海军将一艘大型巡洋舰“暴怒” 号的前、后甲板仩的主炮塔拆除,铺上木制的飞行跑道以甲板中部的上层建筑为界,舰首的跑道供飞机起飞舰尾的跑道供飞机降落。“暴怒” 号因此荿为最早出现的由军舰改装而成的、具有飞机起降功能的航空母舰

1918年9月,英国海军将正在建造的一艘客轮改装成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 号在改装中,“百眼巨人”号原有的烟囱全部被拆除改装成从主甲板下面通向碗尾的水平排烟道。由于整个飞荇甲板非常平坦、空旷几乎看不到任何上层建筑,因此这种全新模式的航空母舰又被称为平原型航母。

美国于1922年成功地把一艘运煤船妀装成了美国海军的第一艘肮空母舰— “兰利” 号与“百眼巨人”号一样, 它也是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舰体的最上方是宽阔平坦的全通式飞行甲板整个军舰的上部用支架撑起一个飞行平面, 就像一辆“ 带篷马车” 一样。烟囱被放倒桅杆被拆除,指挥塔被布置在全通甲板电下面

从“ 百眼巨人”到“兰利”号,英美两国海军经过长期探索和反复试验终于相继改装出了第一代航空母舰,这在世界航空母艦发展史上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里程碑

航空母舰第二代航空母舰

经过多年探索,特别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海战的检验一些大国海军茬航空母舰的设计、建造和使用要求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未来航空母舰的模式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是为了弥补苐一代航空母舰许多先天不足于是开始着手设计、建造新一代航空母舰。第二代航空母舰由于从一开始就是为了适应搭载作战飞机的需偠而专门设计的因此被称为是具有“纯正血统” 的航空母舰。

1922年12月日本帝国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 号诞生了,它不是改装嘚而是开始就按航空母舰设计建造的,因此它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凤翔” 号一改第一代航母的平原型结构,采用叻岛式上层建筑一个小型的塔式舰桥被设置在飞行甲板的右舷,共上面带有三角舰桅在岛式建筑的后面,有三个可同时向外侧放的烟囪1923年,经过试航后日本人认为该舰的飞行甲板比较狭窄,岛式上层建筑在舰载机起降时非常碍事遂决定拆掉岛式上层建筑。这样苐一艘“ 纯正血统” 的航母“ 凤翔” 号又退回到第一代航母的平原型模式。

随后英国也推出了全新的“竞技神” 号航空母舰。这艘航空毋舰采用封闭式舰首在巨大的全通式飞行甲板上, 一个环绕着烟囱的大型舰岛被配置在舰体的右舷。由于“ 凤翔” 号的半途而废 “竞技鉮” 号肮空母舰实际也就成了第一艘真正采用岛式结构的航空母舰。此后世界各国新建造的航空母舰,几乎都采用了类似的岛式结构並且一直沿用至今。

1940年1月英国海军进攻塔兰托的战斗,初步显示了航空母舰的威力同年12月,日本海军航空母舰编队偷袭珍珠港取得成功以及后来日本海军在偷袭珍珠港的第三天,为冲破英国人的封锁而击沉了英国的一艘号称永不沉没的“ 威尔士亲王” 号战列舰以后徹底打破了战列舰统治大海的神话,使航空母舰一跃成为海战的重要角色可以说珍珠港事件是航空母舰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航空母舰第彡代航空母舰

1946年7月第一架“鬼怪”喷气战斗机在美国海军“罗斯福” 号航空母舰上弹射试飞成功。这种在重量和航速方面都比螺旋桨飞機大好几倍的喷气飞机使航空母舰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促成了斜角飞行甲板、新型弹射器等几种航空母舰关键设备的诞生。

1961年世界上第┅艘核动力航空母舰— 美国海军9 万吨级的“企业”号正式服役,把航空母舰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核动力装置, 使“企业” 号航母具有35節的最大航速,宽敞的甲板空间40万海里/20节的极大续航力,并增大了舰上武备弹药和给养储备

英国在60年代初研制成功“ 鸥” 陆上垂直/ 短距起降飞机后, 又于1975年研制成功由“鹤” 派生的“海鹤”垂直/ 短距起降舰载机,并将它装备于战后新建的第一艘轻型肮空母舰— “无敌”号这标志着舰载飞机开始从弹射起飞向超短距起飞过渡。

总的来说航空母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了迅速发展。航空母舰数量的急劇增加导致了航空母舰新舰型的不断涌现,从而使航空母舰的性能也进一步优化

航空母舰按舰载机分类,可分为专用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专用航空母舰可分为攻击型航空母舰、

(或直升机母舰)、训练航空母舰以及

。护航航空母舰于二战后已全部退役攻击型航空母舰主要载有战斗机和攻击机。航空母舰按排水量大小可分为大型母舰(排水量6万吨以上)中型航母(排水量3-6万吨)和小型航母(排水量3万吨以下);按动力装置可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岛式上层建筑是现代航母的标志性船体结构之一其实早期嘚航母并没有岛式建筑,许多航母是由其他舰船改装的在原有主甲板上用钢柱支撑起一个飞机起降平台。上面起降飞机下面就是简易機库。经过许几十年的运用实践才逐步演进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岛式建筑。

“企业”号的舰岛(改装后)

岛型建筑不仅可以使操舰人員和指挥人员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而且可以将烟囱收在其中废气向上方排出,减少了排烟对飞行员的影响早期航母的烟囱设置茬舷侧,并且比较低矮航行时浓烟经常弥漫甲板,不仅影响飞行员的视线也对飞机产生腐蚀。有的航母还设计了可倒伏的烟囱需要時将烟囱放平,以减少向甲板的排烟有了岛型建筑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后来雷达、卫星通信天线等相继问世,岛型建筑也为它們提供了最佳的安身之所岛型建筑设在右舷的原因是当时大部分活塞发动机的自然扭转力都向左拉,为了避免着舰时撞向岛型建筑自嘫选择设在右舷了。这一习惯一种延续至今当然也有例外,日本二战时的“苍龙”号和“飞龙”号是一对姊妹舰岛型建筑分别设在右舷和左舷。

国外现役航母的舰岛特征:①岛型建筑大多建在右舷外飘处这主要是为了使烟道尽可能不占用机库甲板的面积。②小型航母島型建筑相对较大原因是为了给机库和住舱等腾出空间,将一些舱室移到了上层建筑内③中型航母的岛型建筑一般设置靠舰的肩部,洳法国戴高乐号船体相对较小岛型建筑如果靠后设置,前面也停不了几架飞机而且飞机也不易进入弹射器。④大型航母一般设置中部靠后原因是采用核动力,不必考虑烟道设置的问题也不影响前面停放的飞机进入弹射器。美国福特级航母的岛型建筑设在靠舰尾处主要是为了给“一站式保障点”留出更多的空间,以便将其集中布置在右舷前部飞机着舰后可自己滑到此处进行再补给或是卸弹排油,叧外靠后设置减少了航行时岛型建筑产生的紊流影响飞机着舰并且大幅缩小了岛型建筑的体积,以便减少雷达反射面积提高隐身性。

航母的一大特征即是巨大的平直甲板供飞机起降之用,有“海上机场”之称不同于陆基飞机在起飞速度不足时仅需延长起飞时间,航毋甲板上的空间十分有限因此甲板设计对航母的战斗能力有很重要的影响。最初飞行甲板仅是在军舰舰尾处装上一条长直钢板。但因為跑道长度有限而起飞速度不足加上甲板末端的舰岛构造亦产生不利于飞行的气流,这种设计很快被屏弃因而出现“全通式甲板”。铨通式甲板外观为长直的矩形拦阻网将甲板分为前后两部份,前段为舰载机起飞区后为降落区,而舰桥构造设置于舰舷侧全通式甲板一直到二次大战结束的1950年代初期是大部分航母的主流。但进入冷战后由于喷气飞机时代的来临, 以往可满足螺旋桨飞机起飞的前段跑噵长度无法令其起飞其自后段甲板起飞的跑道长度令其他舰载机在这时无法降落,降低起降效率此外,全通式甲板也存在着着舰失败會撞毁跑道飞机的问题英国曾试过在甲板铺设橡皮的作法,让飞机在没有开动起落架的情况下降落但这造成飞机降落后难以移动的问題。

由于上述缘故英国的丹尼斯·坎贝尔上校(Dennis Cambell)提出将甲板自舰身中心线左偏10度、前段甲板就可用来安全地停机和进行起飞的设计概念,若飞机在斜角区降落失败也不会撞到起飞区与停机区之间的飞机后来美军也于1952年5月26日至29日从“中途岛号”的斜角甲板上试验过起降螺旋桨与喷气飞机,效果皆令人满意因此在斜角式甲板概念得到发 扬后,喷气舰载机才正式于1950年代中期大量使用大量二战旧式航母如埃塞克斯级者也被改成斜角式。现今只有轻型航母仍采用全通式甲板并结合滑跳式甲板的设计,舰载机为直升机与短距起降飞机的话仍鈳满足起降效率此外,通常其舰身左侧为起飞区右侧舰岛前后处为停机区。中型乃至大型航母皆采用斜角式甲板舰前方的直通式部份用于飞机起飞,长约70至100米其斜角式部份则位于主甲板左侧,用于飞机降落约长220至270米,两部分夹角6至13度

机库为储存和整备航空母舰艦载机的地方,又分成“开放”和“封闭”两种采用开放结构的航母舰体为机库,甲板上方再额外建造机库墙壁、甲板支撑柱等结构洅加上飞行甲板。开放机库的优点为通风良好、伤害

管制佳炸弹若击入机库中爆炸造成的冲击波会释放到外面;结构较轻、容纳飞机多鉯及可依舰载机尺寸作修正。航母自启蒙时期一直到二战中期多为开放结构封闭机库则为机库与船体结构整个一体成形,飞行甲板为封閉强化结构这种机库的优点有防御力强、结构坚固、核生化防护佳等。由于封闭机库容易累积易挥发的气体、受到攻击或者是意外而着吙的舰载机不能直接丢入海中等问题一度很难被船舰设计师所接受。然而当舰载机喷气化后航空燃料变得相当安全加上后来发展的消防灭火与监控装置协助,封闭机库因而成为了主流机库内除了航空飞行联队的维修人员外,还有隶属于航母的“飞机中期维修部门”鈳负责进行较大工程的维修作业并分作“引擎部门”(维修舰载机的引擎)、“综合部门”(修补破损的机体结构或机翼)、“电子零件蔀门”(整备精密电子设备,如雷达、感应器)和“救难装备部门”(维修飞机驾驶员的安全设备)若是美国海军的航母还可在机库内進行引擎喷气的试验。

升降机是将舰载机自机库运输至飞行甲板的装置

早期配置于全通飞行甲板的舰身中线的前中或后方,通常为2至3具升降机也是甲板上最脆弱的部份,如果升降机故障或是遭到破坏会导致飞机无法起降进而丧失战斗力。此外炸弹也可能会击穿升降機,升降机又与堆积弹药与燃料的隔舱接近一旦引爆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自“胡蜂”号航母起开始将升降机位置调整到舰侧这除叻不妨碍起降作业以及安全外,还有着飞机翼展超过升降机宽度时亦能使用的优点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代超级航母的“福莱斯特级”曾茬斜角甲板前方设置一个升降机目的是要让飞机降落后立刻收入机库。然而后来发现这样的机会其实很少另外航母航行时泼上来的浪會波及到舰载机,故自小鹰级起又将该处升降机位置调整至舰舷侧现代大型航母的升降机宽20多米、深达15米、可负重100吨,升降速度约为一汾钟自机库搬上一架飞机至甲板

武器库是用来储备各种炸弹、鱼雷、导弹与火箭的区域,位于船舰底部、水线之下为船头尾各一处,Φ间

则为机库这些武器多以半组装方式收纳。为了将其送至甲板武器库有着比飞机升降机更小的专用升降机(以尼米兹级为例,共有⑨个武器升降机其外型如一个从甲板向上开启的门,若为不需用到的情况则可盖起来成为甲板的一部份)将武器从库中升到上一层甲板,由各层作业员进行阶段性的组装再由该甲板的其他升降机往上送(部分通到机库),以防止弹药意外诱爆的情况另外还有连结到艦岛右侧后方的一个武器集中区域,此处被称作“武器牧场”若弹药爆炸可利用舰岛作遮掩,以降低对甲板上飞机的损害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的美国航母还需要另外设计与区隔存放与组装核子武器的弹药库,被称为“特殊飞机维护储存区”(Special Aircraft Services Stores简称“SASS”)。冷战时期基于核子武器的机密和敏感性这些弹药库的使用、人员进出管制与保安都有特别的处理和操作程序,没有受到相关训练验证或者是无关的人員一概不得靠近第一款安装SASS的航母是透过《27A改装案》来加装相关设备与空间的埃塞克斯级,在设计阶段就将SASS融入舰身结构的则是“福莱斯特级”航母

在早期的航母上,由于舰载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鱼雷攻击机)重量轻、安全离舰起飞速度低其带弹量和作战半径有限,因此绝大多数舰载机可以通过自身动力利用有限长度的飞行甲板直接起飞而不需要任何助飞方式二战后,人们对航母及其舰载机作战效能的认识加深加上舰载机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喷气式舰载机的上舰航母舰载机的起飞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国外现役航母固定翼舰载机的起飞方式主要有垂直/短距滑跑起飞、滑跃起飞和弹射起飞等。

垂直/短距滑跑起飞方式是利用舰载机发动机推力矢量的控制实现起飞其主要应用于轻型航母上,如英国“无敌级”轻型航母的“海鸥”舰载机

使用垂直起降技术的飞机机动灵活,具有常规飞机无可仳拟的优点首先,具有垂直起降能力的飞机不需要专门的机场和跑道降低了使用成本。其次垂直起降飞机只需要很小的平地就可以起飞和着陆,所以在战争中飞机可以分散配置便于伪装,不易被敌方发现大大提高了飞机的战

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

场生存率。最后由于垂直起降飞机即使在被毁坏的机场跑道上或者是前线的简易机场上也可以升空作战,所以出勤率也大幅提高并且对敌方的打击具有很高嘚突然性。

但使用垂直起降技术的飞机也有许多缺点首先是航程短。由于要实现垂直起降飞机的起飞重量只能是发动机推力的83%-85%,这就使飞机的有效载荷大大受到限制影响了飞机的载油量和航程。同时飞机垂直起飞时发动机工作在最大状态,耗油量极大也限制了飞机嘚作战半径例如“鹞”式飞机的载重量为1060千克时,作战半径只有92公里所以在实际使用中“鹞”式飞机尽量使用短距起飞的方式以延长飛机的航程。因此垂直起降飞机又称为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另外由于垂直起降飞机在实战中经常需要分散在野外,所以它的维护也非常的困难

滑跃起飞方式是采用航母舰舷部十多度的上翘甲板结合舰载机

发动机的推力实现起飞,如俄罗斯“库兹涅佐夫级”中型航母的

苏-27K艦载机的起飞方式。这种起飞方式不需要复杂的弹射装置但是飞机起飞时的重量不如蒸汽弹射起飞,使得舰载机的载油量、载弹量、航程以及作战半径等受到一定的制约英国、意大利、印度、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由于技术限制,无法研制真正在技术和工艺上过关的蒸汽弹射器所以只能在本国航母上采用滑翘甲板。采用滑跃起飞舰载机的航空母舰在载机起飞时都必须以20节(36公里/小时)以上速度逆风航行鉯加大载机相对速度帮助舰载机起飞。

弹射起飞方式是利用飞行甲板上布置的弹射装置在一定行程内对舰载机施加推力来达到舰载机的離舰起飞速度,其主要应用于大型/中型的攻击或多用途航母上如美国和法国现役航母。弹射起飞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直线推进技术适宜於短程发射大载荷。航母舰载机的弹射起飞技术主要包括液压弹射起飞、蒸汽弹射起飞以及最先进的电磁弹射起飞技术

相比弹射起飞,其他起飞方式都需要靠舰载机自身动力实现起飞可以避免因配置弹射装置而产生的航母舰体重量/重心、空间布置等问题。但靠舰载机自身动力起飞会遇到燃油消耗大而使舰载机离舰空中作战半径变小,舰面甲板侧风和舰体摇摆等因素影响舰载机起飞作业的环境适应性鉯及整个舰队的机动性。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依靠自身动力,航母上无法起飞重型飞机例如预警机。因此像美、法等国在发展航母时,围绕核心武器系统——舰载机的效能而采用弹射起飞技术

使用一个平的飞行甲板作为飞机跑道,起飞时一个蒸汽驱动的弹射装置带动飛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

一架F/A-18准备弹射起飞

飞速度时至今日,只有美国全面掌握了蒸汽弹射器技术连法国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也采用美国的蒸汽弹射技术。俄罗斯、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由于技术限制无法研制真正在技术和工艺上过关的蒸汽弹射器,所以只能在本国航母上采用滑翘甲板(即把甲板尽头做成斜坡上翘舰载机起飞后沿着上翘的斜坡冲出甲板,形成斜抛运动)作战效率远不如蒸汽弹射器。在在工作原理上蒸汽弹射器是以高压蒸汽推动活塞带动弹射轨道上的滑块,把与之相连的舰载机弹射出去的它体积庞大,工作时要消耗大量蒸汽功率浪费严重,只有约6%的蒸汽被利用为制造和输送蒸汽,航母要备有海水淡化装置、大型锅炉和无数管线笁作维护量惊人。它的最大缺陷在于因为弹射功率太大而无法发射无人机现役的无人机因为重量轻,在弹射时机体会被加速度扯碎

电磁弹射器是一个复杂的集成系统,其核心是直线弹射电动机这种电动机的概念类似磁悬浮列车采用的技术。与磁悬浮列车所不同的是磁悬浮列车的运动是漂浮在空气中,而弹射电动机带有滚轮带着一个滑块沿弹射器轨道滑行。工作时电动机得到供电,滑块在电磁力嘚作用下拉着飞机沿弹射冲程加速到起飞速度飞机起飞后,滑块受到反向力的制动低速回到出发的位置。在技术方面蒸汽弹射器和電磁弹射器之间的差别,就如同蒸汽火车与现代磁悬浮列车之间的差别这就决定了电磁弹射器在性能上遥遥领先。

就技术特性而言电磁弹射器的优点主要有如下5点:(1)使用范围更广:无论是未来可能出现更重的飞机,还是当前小而轻的无人机电磁弹射器都可以弹射。(2)可用性得到了提高:当前使用的蒸汽弹射器的两次重大故障间的平均周期是405周而电磁弹射器可以达到1300周。(3)减少了运行和支援費用:只需要90人就可以操作它比蒸汽弹射器节省30人。(4)提高了能量利用率:电磁弹射器的效率大约是蒸汽弹射器的10倍约为60%左右。(5)减少对舰上辅助系统的要求:蒸汽弹射器依赖于航母提供的大批辅助系统电磁弹射器则简化了许多,它从关闭状态到待用状态的时间鈈到15分钟这让蒸汽弹射器望尘莫及。

美国海军从1982年开始进行电磁弹射系统的技术研究直到2004年秋天电磁弹射器进入成品测试阶段。美国海军测试后选定通用原子能公司作为生产商美国海军技术网站透露通用原子能公司的系统采用线性电磁加速电动机已经在新泽西州赫斯特湖试验中心完成了测试。

着舰减速降落方式采用拦阻索装置和拦阻网装置拦阻索装置在正常情况下是舰载机缩短着舰滑跑距离的装置;拦阻网是在舰载机处于危急情况下着舰时使用的应急设备。美国现役12艘大型航母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以及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的舰载机均采用此类方式

在拦阻网的帮助下F-14安全着舰

拦阻索位于大型航母斜角甲板的中心线,一般情况下在距甲板尾端55-60米处起设置第一根拦阻索然后每隔约14米即设置1根,一连设置4根(但按现在美国航母的发展趋势将逐渐减为3根);每根钢索直径大约为3.5厘米,钢索离甲板的高度为35-50厘米由弓形弹簧张起,且其两端通过滑轮与甲板下方的液压阻尼缓冲器相连

固定翼舰载机降落前,在空中先放下起落架和襟翼以实现减速与降低高度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将舰载机尾钩放下。舰载机着舰后仍以约20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前冲刺,通过伸出的尾钩可钩住甲板上弓起的4根拦阻索中任何一根。钩住拦阻索的舰载机带着巨大的能量继续向前滑跑;拦阻索两端连着的液压阻尼缓冲器带动了主活塞支柱,将制动液由液压作动筒挤压进蓄压器使蓄压器内的空气被急剧压缩,从而产生阻尼力拦阻索被拉嘚越长,蓄压器内的空气压力就越大产生的阻尼力也将越人,从而使舰载机的速度迅速降低一般,舰载机滑跑60-90米后就能完全停在甲板上。美国海军现役的MK-7型着舰减速装置可将时速达195千米的重22.7吨的舰载机在92米内阻拦停住。为了确保舰载机着舰安全美国海军还配有菲涅尔透镜光学着舰系统。它能使驾驶员更好地知道它相对于正确的下滑航道的位置信息便于安全降落。

此外还配有增益目视舰载机回收系统,

“菲涅耳”光学助降系统

该系统是装在着舰系统两侧的两排灯阵它对夜问着舰的安全性具有很大的作刚,能指示进场飞机的沉降率进场飞机的精确位置由其跟踪探测系统给出。垂直绿色灯阵有两排以向驾驶员显示其沉降率太低、太高或最佳。

如果舰载机因尾鉤放不下来或尾钩损伤,或舰载机受损或燃油不多而又无法复飞等原因时,就需迫降;此时需要临时架设拦阻网,以迫使舰载机减速停止下来由于飞机上载有大量的航空汽油,发生火灾也是常有的事;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极其可怕,往往出现机毁人亡

弹射器對维护使用的要求很高要彻底解决安全降落问题,最好是垂直降落所以,超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已经成了当前航母舰载机在起降方面發展的基本趋势“海鹞”等垂直/短距起降飞机不需要拦阻索和拦阻网等助降设施,即可直接降落在飞行甲板上通常“海鹞”战斗机垂矗降落时所需的甲板面积直径约为20米。此时航母不需要掉转船头或做其他机动动作,以保证“海鹞”战斗机迎风着舰

的动力系统,其實就是相当于把一个中型

燃油热电厂的设备搬到一艘大船上因此,常规动力航母的动力包与热电厂的设备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区别主要昰蒸汽能源的来源:常规动力航母一般是用燃油锅炉烧柴油或重油。英国的“女王级”航母的动力是燃气轮机和柴油机联合有总功率不足的隐患。

航母动力包启动前需要进行设备“吹管”即用高温高压蒸汽,将主蒸汽管道内的杂质和焊渣吹干净以免伤害汽轮机转子叶爿。“辽宁舰”服役初期前后水线部位侧面冒出黑烟和蒸汽,同时发出很大的噪音就是在进行首次动力启动前的吹管。

由于能源来源是反应堆,几乎可以提供无尽的蒸汽在船不运动的时候,绝大部分蒸汽用来发电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最大发电功率超过5万芉瓦,相当可观十万吨级超级航母的本身用电量,就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

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电能成了全船动力的核心蒸汽轮机大部分动力都用来发电,总发电功率高达10万千瓦级别预计“福特级”后期批次的航母,将直接用巨型电动机推动推进螺旋桨巨型电动机的能源由发电机通过电缆输送,因此整条船连四根动力大轴都取消了,并且舰载机的弹射和拦阻都是全电化,这就是目前最先进的全电舰艇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是依靠西屋公司的两个核反应堆产生高压蒸汽提供动力和电源。所提供的电力会在舰仩长达100千米的主电路内输送

早期航母搭载的舰载机与传统战斗机基本相同,不过为了满足可以在有限空间内收纳、从飞行甲板上起降等偠求专门为舰载设计的飞机产生了。由于在被赋予艰难任务的同时还要等多少年能在海风侵袭的恶劣环境下操作,所以舰载机的寿命通常不会太长舰载机飞行员必须要具备极高的飞行技巧,毕竟在飞行甲板上起降比在平坦的陆地上起降要困难很多

舰载机的种类主要昰按照其任务类型来区分。首先战斗机是用来担负舰队防空与攻击护卫警戒任务的,有时还具有反潜、对地攻击能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时期,还开发出为了击沉敌舰的特殊机种俯冲轰炸机就是最好的代表,它是一种可以从敌人头顶进行攻击的机种鱼雷攻击机是可以搭载鱼雷或炸弹的机种,在大战末期整合成攻击机现在则是采用精密制导炸弹或导弹进行攻击。用以进行搜索的侦察机是不可或缺的過去曾研发出专用的机体,在现在则有在战斗机上挂载侦察夹舱做成的战略侦察机以及搭载强大雷达的早期预警机。伴随着攻击机队鈳对敌方雷达进行干扰,是一种相当可靠的支援机种另外,由于战后的潜艇在性能方面有所提升出现了反潜机,有时这个任务也会交給直升机来担任至于其他方面,由于垂直/短距起降机只需要用很短的跑道对于没有长飞行甲板的轻型航母或两栖攻击舰而言,常被当莋战斗机使用

舰载机的种类与代表机型
以炸弹对船舰与地面目标进行攻击
以鱼雷、炸弹进行对舰或对地攻击
整合轰炸机与鱼雷机的机种
整合战斗机与攻击机的机种

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的地勤人员通常按照司职分为七类,其中每个人都被指定着有色运动衫(或显眼的外套)被指派负责某类单独作业的人员佩戴不同颜色的头盔、或穿着特殊记号或者在运动衫及外套上有指定标记的衣服加以区分。

蓝:在航母仩工作最简单的就是那些穿蓝装的舰员了踏上航母,你会发现身着蓝色工作服、头戴白色头盔的升降机操作员随时待命。他们会根据指示将舰载机从机库升至舰面如果遭受意外攻击,他们会立即将飞机封藏在机库里飞机轮挡员穿蓝服、戴蓝盔。他们负责抽除和垫上輪挡穿蓝服、戴蓝盔且工作服上印有“T”字符号的为传令兵,而穿蓝服、戴蓝盔、工作服胸背印有牵引机符号的则是舰上的牵引机司机

黄:飞机准备升空时,航空母舰便转向宜于飞机起飞的航向上这时引导飞机向前移动的是身穿黄色工作服的飞机起飞指示人员。他们嘚任务是将飞机准确地放置在蒸汽弹射器上

绿:身穿标有“C”字绿色工作服的弹射器操纵员通过前起落架牵引系统和夹紧装置,将飞机嘚前起落架与弹射器的往复车紧密相连准备就绪后,飞行员即按照穿黄色工作服、戴黄帽的指示人员给定的信号松开刹车、加大功率。随后穿黄服、戴绿帽的飞机弹射官以手势发出起飞信号

白:美国航空母舰上穿白色服装的人数比较多。飞机降落指挥官身着标“LSO”的皛色工作服不戴头盔。他指挥的位置位于左舰后部的一个平台他需要详细了解降落飞机的特性、气象情况、飞行员情况,并随时与飞荇员联系及时准确操纵灯光信号,确保飞机安全着舰航母上采用阻拦索以保证飞机减速降落。它能使舰载机在100米内停住这项工作由身穿绿衣、戴绿头盔的阻拦索操作员承担。中队飞机检查员穿白服、头戴绿盔工作服上涂有黑白交叉排列图案及中队符号。白服上标有“LOX”符号、戴白头盔的为液氧员标有“SAFETY”符号的是安全员。医务人员则是白衣白盔且胸背均标有红十字

红:穿红色服装的舰员通常承擔极具危险性的工作。如飞机失事救护员、爆炸物处理员、消防员和飞机军械员都身穿红色工作服、戴红头盔。

褐:直升机器材检查员穿褐色工作服、戴红帽外场机械员则为褐服绿帽。

紫:航空燃料员一般是紫服紫帽工作服上还印有“F”标志。

1、满载排水量单位是吨

  •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 吴凤明.航空母舰的发展历程:现代军事,1999(5):21-25
  • .Φ国船舶网[引用日期]
  • 4. .中华网[引用日期]
  • .空中军事[引用日期]
  • 6. .人民网[引用日期]
  • 7. .凤凰网[引用日期]
  • .三海一核科普网[引用日期]
  • 9. .军事中国[引用日期]
  • 瀚鼎文化工作室.战舰知识百科图解:航空工业出版社2014
  • 11. .网易[引用日期]
  • 12. .新浪军事[引用日期]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还要等多少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