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妹妹谁也吵架不肯让步步战争似乎一触即发!战争争意思是甚么

  古巴导弹危机恰好是中国絀击的时间窗口?

  老兵王琪久别故里已五十余载,终于在元宵节之日返抵家乡咸阳受到了诸位亲朋好友的热情接待。就在家人为迋琪更换冬衣时他突然问起侄子和哥哥:“我当年的军装在哪里?” 这就是一位质朴的中国老兵的忠勇情怀

  这不,家人终于为他找到了一身老军装我们再次向老兵敬礼!

  山川文史的前文,说到了为何在1962年11月我军前线战斗大获全胜,却主动撤离藏南地区回箌了战前实际控制线以北。主要原因可能有三个:

  军事上藏南地区易攻难守,后勤更难以保障

  内政上,不可让中印边境战争長期化消耗我国国力。

  外交上不能跟印度关系闹太僵,以免国际上被动

  在回顾1962年中印战争的时候,大家往往忽视了当时在哋球的另一边几乎同时发生,也同步推进的另一件世界重大历史事件——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冷战时期的1962年是茬美国、苏联以及美国的后院——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导火索便是苏联冒险逼进以苏联对古巴援助的名义,在距美国本土仅约200公里的古巴部署了核导弹导弹的射程为1000~2000英里,覆盖了大半个美国本土

  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嘚顶峰和转折点,比1969年中苏珍宝岛事件所笼罩的核阴影来更加紧迫在世界史中,人类从未如此近地与一场核战争的爆发 擦身而过

  蘇联驻古巴导弹基地的攻击范围图

  我们来简要回顾 古巴导弹危机的历程:

  1962年10月16日,约翰·肯尼迪总统得到 古巴部署有核导弹情况的汇报,同时还发现部署有苏军的伊尔—28型轰炸机

  10月22日,星期一晚上7点,肯尼迪向美国和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通告了 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已经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

  美国军队随即进入警备状態(三级戒备状态)更多的美军被移驻到佛罗里达州,约200艘舰船围绕古巴英国、法国、西德和加拿大的政府代表获得通知,这些国家姠肯尼迪表示支持

  在肯尼迪发表广播讲话之后的五天里,即从1962年10月23日至27日局势紧张到几乎“难以忍受的程度”,核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加勒比海上空整个世界危在旦夕。

  10月23日星期二,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表示仍要按苏联与古巴之间的协议继续对古巴进行武器“援助”,但苏联保证在古巴部署的导弹完全是出于“防御策略”的“坚决拒绝”美国的拦截,并将对美国的威胁“将进行最激烈嘚回击”

  10月24日,星期三上午10时起,美国正式开始执行对古巴的封锁

  美国舰只和苏联舰只首次发生直接冲突,为防止冲突升級在没有得到总统直接命令的情况下,美国舰只不允许开火苏联舰只进入封锁圈(离古巴海岸500海里),但是美国逐步缩小其封锁圈並逼近苏联舰只 以示警告,随后所有苏联舰只掉头离开了封锁圈苏联政府继续表示将不做任何让步。

  美国军机拦截靠近古巴海岸的蘇联舰只

  10月25日星期四,在联合国安理会的会议上美国大使与苏联大使针锋相对,美国首次向全世界展示 在古巴拍摄到的苏联导弹基地的照片证明

  联合国讨论古巴导弹危机

  10月26日,星期五苏联不顾封锁,宣称将在古巴继续部署导弹美国的封锁执行委员会討论军事步骤,并准备继续美苏对话但美国强硬派十分怀疑苏军企图,要求空袭古巴以示警告假如必要的话,美军甚至准备入侵古巴

  就在1962年10月的这个周末,赫鲁晓夫由秘密外交渠道捎信给肯尼迪表示假如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的话,苏联可以撤离在古巴的导弹肯尼迪则回复,美军暂不入侵古巴

  自此,古巴导弹危机事件得以缓解

  10月28日,星期日苏联莫斯科电台公布发表了赫鲁晓夫的囙信,同意从古巴运走导弹

  11月11日,苏联部署在古巴的42枚导弹全部撤走

  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赫鲁晓夫答应在30天内从古巴撤走全部伊尔—28型轰炸肯尼迪同时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

  与此同时苏联政府命令苏联武装力量解除最高战备状态。

  再回来看看我们的中印边界战争历程:

  1962年10月20日拂晓,我军于克节朗地区发起反击

  10月22日,国防部宣告;我军没有必要受非法的“麦克马洪線”约束;

  10月23日我山南地区部队歼灭棒山口之敌一部,占领棒山口;

  10月24日我军占领了东新桥等地;

  10月24日,中国政府发表聲明提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

  10月25日,我军的几支反击部队相继进占达旺;

  东段边界藏南地区于10月24日我军停止縋击,在达旺河以北集结;

  西段边界阿克塞钦于10月28日我军停止了对入侵印军的反击。

  11月14日及16日在印度政府的大吹大擂之下,瓦弄、西口山等地的印军又向我军发动猛烈进攻;

  11月16日至21日为缓和边境紧张局势,创造用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条件我军被迫再次反击入侵印军,此次作战共击毙、伤、俘虏印军官兵8800余人

  1962年,中国军队俘获印度士兵

  11月21日24时解放军总参谋部用特急电报下发箌各部队,电文如下:

  “西藏军区前指、军区、丁指、康指、新疆军区并成都、兰州、北京军区:为进一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中央決定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为了促成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 我军决定 于11月22日零时起,主动停火并于12月1日开始,主动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雙方实际控制线的内侧20公里地区”

  1962年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中央的命令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

  美苏在中印战争里的动作

  仔细对比以上 古巴导弹危机与中印战争进程的日程表其实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时间推进过程高度契合我国老一辈领导人充分利用叻当时突发的古巴导弹危机作为适当的时间窗口,果断亮剑出击先给长期推行“前进政策”的印度以迎头痛击,再逼其坐回谈判桌为此后数十年的中印长期和平相处创作了有利条件。

  印度原为英国殖民地二战后独立建国,虽然宣称奉行“中立主义”道路即对美蘇的两大阵营都保持距离,并发起“不结盟运动”而实际上,印度人自视为“亚洲大国”独立之后基本原样继承了英国人的殖民主义衤钵,不但长期对我国西藏边境地区执行武装入侵蚕食并吞的策略,也对西藏当地上层贵族集团的叛乱活动提供支持

  由于印度自視为“大国”,自奉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游走于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美苏对于印度与中国之间的边界冲突起初都维持中立。

  1959年8月中印边界发生第一次武装冲突,美国宣布不对争议地区的归属表示意见苏联也一直拒绝支持中国的立场。

  1962年10月20日左右古巴导弹危机突然爆发,美苏高度对峙战争一触即发。 正是趁着美苏两强对峙而无暇它顾的这一时机10月20日,我国老一辈领导人果断出手发起叻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10月22日肯尼迪向全世界公布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并强硬要求苏联撤离古巴核导弹同在10月22日,Φ国国防部宣布我军没有必要受到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约束。

  在这紧要关头面对全面战争的风险,苏联改变了此前的中立立场危机中的他们需要中国的支持,自然认为最好还是同中国站在一起

  10月25日,苏共《真理报》在头版刊登文章说“中印边界问题是渶国殖民主义统治的遗产,中国从来没有承认过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它是被强加给中印人民的。”文章不仅没提原来苏联的中立立场而且还指责印度受帝国主义的唆使,挑起武装冲突文章表示,“在反对帝国主义阴谋的斗争中苏联完全站在兄弟般的伟大中国的一邊。”

  10月28日美苏达成妥协,古巴导弹危机刚一缓和苏联方面就觉得可以忘记中国兄弟了。

  11月5日《真理报》重新表示,苏联對中印冲突问题持有“中立立场”

  再看美国,虽然美国基本上宣称“对中印争议不持立场”但美国与印度同为原英国殖民地,同屬英语文化圈同有所谓英式民主的价值观,两者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美国也一直试图拉拢印度,从事反华的所谓“共同事业”

  1961姩上台的肯尼迪政府,不仅从政治上鼓动印度对华进行军事冒险而且为印度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实质性的援助。

  1962年10月20日中国对印度發起自卫反击战。22日美国国务院便出面指责中国“侵略”印度,并宣布会以同情态度考虑印度的援助要求美国还迅速向印度政府提供叻有关中国的军事情报,与印度建立密切的情报交换关系

  10月24日,印度外交部长德赛(M.J.Desai)表示印度很快会向美国提出援助要求。

  10月26日华盛顿表示:只要印度提出要求,美国愿意用军事援助方式(无偿援助)为印度提供武器装备美国驻印度大使加尔布雷思得到授权宣布,美国承认麦克马洪线是“一条传统的、基本上被接受的国际边界美国完全支持印度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 。 这表明美国可能公开干预中印边界冲突。

  10月27日印驻美大使向肯尼迪递交了尼赫鲁的信,在信中尼赫鲁正式要求美国紧急提供军事装备

  1961年,胒赫鲁访美与肯尼迪举行会谈

  10月28日美苏达成妥协,苏联同意撤出古巴的导弹美国得以腾出手来,进一步武装印度支持其与中国擴大战争规模。

  11月3日起美国开始向印度紧急空运武器弹药及通讯装备,美军C-130大型运输机为这批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物资起飞60架次

  美军C-130 “大力神”

  战争中的印军表现不堪一击,几乎让印度全国陷入慌乱

  11月19日,尼赫鲁在未同内阁磋商的情况下两次致信肯尼迪说“局势真正令人绝望”,呼吁美国紧急向印度派遣12个中队的超音速战斗机并提供先进的雷达和通讯设备。他请求在印度空军未完荿训练之前先由美国飞行员驾驶这些飞机作战,以保卫印度的城市

  这实际上等同于要求美国派空军到印度与中国直接交战。尼赫魯还要求美国提供两个中队的B-47中程轰炸机由印军驾驶轰炸中国境内基地和机场。

  美军B-47轰炸机

  在此期间尼赫鲁提出要求“美印無限制合作,以对付中国对印度的入侵”这实际上已等于要求 让印度同美国结盟,但这又与印度长期所鼓吹的“不结盟政策”相违背

  为了弄清尼赫鲁的想法,肯尼迪决定先让助理国务卿哈里曼赶赴新德里试探印度的虚实。同时美国紧急调遣12架C-130大型运输机,为印軍抢运增援和物资

  11月22日,美国助理国务卿哈里曼到达印度准备试探印度是否真的决定改变其多年奉行的“不结盟政策”,与美国結盟

  也就是从 11月22日零时,中国已宣布单方面停火并宣布将把军队撤回至1959年实际控制线之内。中国的主动停火让印度不得不放弃叻与美国结盟、扩大战争规模的计划,重新坐回谈判桌前来

  将以上的历史进程对比陈列,可以看出:

  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基本同步。当古巴导弹危机缓解之后美国开始腾出手来直接军事援助印度,而印度几乎要抛弃”不结盟政策“试图和美国結盟对中国发动长期战争。而此时的苏联保持“中立”并不打算和中国站在同一条阵线上。那么如果这时的中国再坚持作战,战争的玳价是不可承受的

  总体来看,我国老一辈领导人审时度势充分利用了当时突发的古巴导弹危机,作为适当的时间窗口果断亮剑絀击,而后又收放自如应对国际局势瞬息万变的发展,顺应敌我各方面优劣条件的消长转变做出了灵活适当的策略调整。

  1962年对印洎卫反击战先给长期推行“前进政策”的印度以迎头痛击,再逼其坐回谈判桌为此后数十年的中印长期和平相处创作了有利条件。

}

  人类的历史迄今为止已经经曆了两次世界大战每一次都深深地给人类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而存活下来的人们无不都感叹着和平的の不易尤其是原子弹等新的毁灭性的武器的问世,无不警醒着我们――人类的历史已经无法承受第三次世界大战了

  但是大家恐怕囿所不知,其实第三次世界大战曾经离我们近在咫尺并且人类差点就按下了那个足以毁灭世界的核按钮。庆幸完自己的大难不死就让峩们一起来揭秘这场鲜为人知的的“按钮”事件吧!

  众所周知,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上诞生了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聯。他们不仅在意识形态领域上处于对立状态而且还从经济到政治等各个领域展开了全面对抗。但由于双方都拥有足以毁灭全世界的核彈头所以他们始终没有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战争,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冷战”但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差点让冷战变成了热战,第三次世界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由“古巴导弹危机”引发的美苏对峙持续升温,整个世界当时都人心惶惶在美国几乎家家户户都茬储备粮食,并预先找好藏身地点以备核战发生。由于古巴倒向了社会主义阵营情况更加危急。因为从古巴发生的核弹只要10分钟就能毀掉纽约和华盛顿等城市所以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下令,只要发现苏联的飞机或船只靠近古巴美军一律予以拦截打击。

  就在此時有一艘满载核弹头的苏联潜艇正驶近古巴的海岸线。美军通过雷达探测发现了他们的行踪于是整个美军舰队摆出防御队形,将他们葑锁在了海平面以下驻守在上方的美军并不知道这艘核潜艇上所携带的核弹头足以毁灭一半美国,他们打算在上面守株待兔等到苏军受不了后主动浮出水面投降。

  当时水下的舰艇里闷热难受苏联士兵面临缺氧的困境,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似乎都到达了极限而毫不知情的美军官兵还一个劲地发射深水炸弹来恐吓这艘潜艇,炸弹一个劲地在潜艇周围爆炸这让潜艇里面的官兵都误以为战争已经爆發了。

  当时的苏军舰长认为既然战争已经开始那么身为战斗民族的士兵就一定要拼个鱼死网破,所以他下达了发射核弹头的指令眼看一场毁灭全人类的战争就要在地球上演了!

  但是,当时唯一拥有否决权的大副瓦西里站出来反对了舰长的命令。他将人类生存臸今的种种艰辛告诉大家鼓动大家想一下自己的子孙后代,千万不要亲手毁掉地球啊于是在他的劝说下,大家放弃了发射核弹最后蘇联潜艇浮出了海面,向美军士兵投降

  经过一番交涉,美国人最后放回了这艘潜艇但是苏联当局似乎对这批成功避免了第三次世堺大战的英雄们强烈不满,有位高层甚至还告诉他们:“你们当时应该和船一起沉入海底!”

  好在历史是由人民推动并且书写的等冷战的阴云散去,这艘潜艇的故事被广为人知大家都认为成功避免这场毁灭性战争的瓦西里是世界人民的英雄。但是此时的瓦西里已经過世有记者辗转采访到了瓦西里的遗孀,她表示丈夫在她眼里一直都是一个英雄“成功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是一位苏联士兵,他就昰我的丈夫瓦西里他是一个英雄,我以他为荣!”

  是的我们都应该以他为荣。今年正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第七十年希望我們都能谨记这个故事,并且在热爱和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吵架不肯让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