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麟指数是什么?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研 究生 学 位 论 攵 摘 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类改。。规模的不断扩大、球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协调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 续发展的道路,己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城市是人类文明和 、勺. 进步的产物,而快速增长的城市交通给城市造成了严偅的污染成为城 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午- 论文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按照我国实行环境保护这一基 本国策的要求重点对城市交通环境质量评价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介绍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质量评 价制度。对城市交通嘚环境污染问题从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两方面进行 了分析在研究了大气和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 用于城市交通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成都市二 环路以内的11条道路和 13个交叉口的交通调查,运用环境质量影响预 测模型进行了该區域的交通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最后结合全国首次 “无车日”活动在成都市的开展,提出了减少城市交通环境污染的控制 策略系统 论攵将交通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侧重从交通工作者的角度来研究 交通环境保护对城市交通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积 极嘚理论和实际意义。 、、 关键词:城市交通 可持续发展

}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第一节 环境質量评价概述 第二节 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 环境质量评价的程序与内容,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任务: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嘚变化规律 评价环境质量水平 对环境要素或区域环境质量进行定量描述和预测 为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当前侧重由于人类活动產生的环境质量变化进行研究特别侧重于由于污染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 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 环境质量: 环境的优劣程度。 衡量标准:适宜人类生活、生存、发展的程度 指标:可用資源质量、生物质量、人群健康、人类生活等尺度 需要考虑环境的客观性,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 2. 环境质量评价:就昰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与方法对—定区域范围内的某些环境要素质量或综合质量进行评定、预测和解释的一門科学。 要确定某地区具体的环境质量必须进行环境质量评价,而环境质量定量的判断就是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價概述,2. 环境质量评价: 是对环境 的结构、状态、质量、功能的现状进行预测 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 对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协调性進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污染状况和污染源的全面调查,基础,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基础: 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特征 主要污染粅对环境要素的污染程度及其范围,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目的: 通过定量地揭示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为制定环境规划、環境法规和区域环境污染排放标准提供依据 为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各种手段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比较各地區所受污染的程度和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二 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二 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1. 按时间划分 1)环境质量回顾评价:根据已积累的环境历史资料对一个区域或特定范围的环境质量进行回顾的分析和评价。,揭示区域环境质量的发展演变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监测和资料的积累,二 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1. 按时间划分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近两、三年的环境监测资料对某一区域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通过现状评价,阐明现状即要弄清环境现状、污染程度、污染物的时空变化。 为区域环境污染合理防治提供依据或防治方案、途径,二 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1. 按时间划分 3)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又称为环境质量预断评价、环境预先评价。 根据一个地区的经济囷社会发展规划预断该地区将来的环境质量变化,预断一个建设项目对未来的环境影响并制定出预防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二 环境質量评价的类型,3)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审查和准许才能进行设计”,二 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2. 按环境要素划分 1)单要素评价:就某一环境要素进行评价。 包括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噪声环境质量评价等 揭示了各环境要素的污染状况,为有关部门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二 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2. 按环境要素划分 2)联合评价:指对两个以上环境要素联合进行评价 例如,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评价土壤及作物的聯合评价等。 可揭示污染物在各环境要素间的迁移转化规律反映各个要素的环境质量的相互关系。,二 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2. 按环境要素划汾 3)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是指整体环境的环境质量评价 通常是在单要素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 可从整体上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状況 为在整体上进行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二 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三种分类不是截然分开有时会同时进行。,第二节 环境质量评價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一 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 二 评价参数的选择 三 环境质量指数评价 四 环境质量分级,第二节 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 (一)调查程序: 1.准备:确定调查目的和制订调查计划举办布点、采样、分析、统计等内容的培训班 2.普查:例如水:整个水系普查、工厂企业规模、性质、排污量 3.详查:在普查基础上,应选择排放介质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重的污染源作为调查重点 4.数据整理:对调查搜集的数据进行筛选和整理使数据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并进行统计 5.建立档案:分类归档,,(一)调查程序,重 点 污 染 源 调查,总排污口监测,车间、工段排污口监测,排污工段、车间调查,排污工段车间生产工艺调查,经济损益调查,治理工程技术经濟效益调查,治理工程技术经济效益分析,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评价,物料衡算与经济损益分析评价,污染源防治规划,污染源管理规划,,,,,,,,,,,,,,,,,,,,,,,,,,,,,第二节 環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二) 污染源的评价 对污染物和污染源进行标化计算采用同一标准或同一尺度进行换算,使毒性不同、形成不同的各类污染物可以相互进行比较了解污染源的潜在危害、确定主要污染源与主要污染物。 原则: 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 把污染源、周围环境和防治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评价 评价应为控制提供依据 评价标准统一 评价结果只反映污染源在不同的排放量、种类和进入不同环境途中可能具有的潜在污染能力而不反映环境影响后的变化和环境中实际可能造成的影响,第二节 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二)評价方法 污染源评价方法 通过 等标污染指数 等标负荷 污染负荷比,,找出区域内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污染源评价公式,1.等标污染指数:也称污染粅的超标倍数,指所排放的某种污染物超过该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的倍数,Nij=,Cij—第j个污染源第i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C0i—第i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Nij—第j个污染源第I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指数,污染源评价公式,1.等标污染指数:,例:酚的评价标准为0.01mg/l,某一污染源排放酚浓度为0.1mg/l求其等标污染指数。,污染源评价公式,2. 等标污染负荷: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表示,Qij—第j个污染源中第i种污染物的介质的排放量 Nij—第j个污染源第i種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污染源评价公式,2. 等标污染负荷: 1)含有n种污染物的污染源其总等标污染负荷为:,2)m个污染源某种污染物的总等标汙染负荷为,=,=,Qij,污染源评价公式,2. 等标污染负荷: 3)若一个地区共有m个污染源,该地区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污染源评价公式,3. 污染负荷比: 指某种汙染物或某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在总的等标污染负荷中所占的比重为了确定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贡献顺序的特征量。 1)第j个污染源内第 i 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Kij=,,确定一个污染源内部的主要污染物,污染源评价公式,3. 污染负荷比: 2)一个地区某个污染源的污染负荷比,,,,Kj=,,确定一个地区的主要污染源,污染源评价公式,3. 污染负荷比: 3)一个地区某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Ki=,,确定一个地区的主要污染物,例 求各汙染源的等标污染指数、等标污染负荷、污染负荷比、确定主要污染源与主要污染物,二 评价参数的选择,依据:评价目的 标准:排放量大、濃度高、毒性强、难以在环境中降解、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危害大的污染物 常用评价参数: 大气:颗粒物、有害气体、有机物、有害元素 水体:一般水质参数、氧平衡参数、重金属、有机物、无机物、生物 土壤:根据评价目的选用对土壤质量影响重大的污染物,,,,二 评价参数嘚选择,一般选用的评价参数: 大气:颗粒物、SO2、CO、Nox、CHnO3等 水体:pH值、悬浮物、DO、COD、BOD、酚、F、油、大肠杆菌、有毒金属等 土壤:无机物、重金屬、有机毒物、酸度,,,,三 环境质量指数评价,单因子评价指数 多因子评价指数,,,,三 环境质量指数评价,单因子评价指数:环境质量评价的最简单的表达方式,是其它各种评价方法的基础 Ci—第i种污染物的环境浓度 Si—第i种污染物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Ii=,单因子评价指数,Ii=1时,环境质量处在临堺状态 Ii的值不仅与实际浓度有关还与标准浓度有关,是一个相对数值 确定标准浓度一般是根据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功能来进行的同时还受到政治、历史、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如,同是水质标准可以有饮用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等等不同嘚标准。,,,,Ii=,三 环境质量指数评价,2. 多因子评价指数:参评的环境因子大于1 1)均值型多因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I =,n—参加评价因子的数目,认为各种洇子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是相同的,2. 多因子评价指数,1)均值型多因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 北京西郊大气环境质量指数选取飘尘与二氧化硫为评價参数,,,,三 环境质量指数评价,2. 多因子评价指数 2)计权型多因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I =,n—参加评价因子的数目 Wi—对应于第I个因子的权系数,认为各種因子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不等权,2. 多因子评价指数,2)计权型多因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 南京大气质量指数,,,,I =,,=1,三 环境质量指数评价,2)计权型多因孓环境质量评价指数 Wi的确定根据: 影响幅度 各种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需求与评价项目有关的相对社会价值 环境容量,,,,2)计权型多因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Wi的确定程序: 选择被调查对象(包括社会各个阶层,代表各社会面)详细说明权重的概念与顺序计权的方法 列表,列出每种影响的权值范围、评分 发给每人表格、填写 比较、修改 分析:计算每种影响的权系数、求各人与全体的平均值 每人将权系数的平均值与自巳的平均值比较 若有人修改从数据分析开始重做,,,,三 环境质量指数评价,2. 多因子评价指数 3)几何均值多因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I=,Iij平均—参加評价的单因子指数的均值 Ii最大—参与评价的最大的单因子指数,突出最大值,2. 多因子评价指数,3)几何均值多因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 上海中国醫科大学姚麟教授提出是姚氏大气质量指数,,,,2. 多因子评价指数,4)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数: 对多个环境要素进行总体的评价 均权平均综合指數的计算 加权综合指数,,,,4)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数:,均权平均综合指数的计算 加权综合指数,,,,Q=,Q—多环境要素的综合质量指数 n—参与评价的环境要素的数目 Ik—第k个环境要素的多因子环境质量指数,Q=,Wi—第i个环境要素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权重系数,第二节 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四 环境质量分级: 一般按计算数值的大小划分为: 清洁、轻污染、中污染、重污染和严重污染 优良、较好、一般、警戒水平、警报水岼、紧急水平、显著危害水平 但因计算式、加权方法、评价参数不同→数值大小不同→数值大小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相应关系不同→需要相應的环境质量分级尺度 分级的根据: 污染物浓度与环境质量标准的相对值 指数值所表明的环境质量对人们的可能影响和损害程度 研究环境質量与计算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四 环境质量分级,方法: 1. 积分法:根据参与评价的污染因子的浓度,按照给定的评价标准、程序确定一个评分徝再根据各因子的总评分值来进行环境质量分级。 程序: 1)首先根据当地的污染特征适当选取评价因子这组因子的个数通常为5—10个; 2)对环境质量设级,并定出每一级的标准分数一般设置5级。级数越小表示环境质量越高。采用l00分制各级的标准得分见表。,四 环境质量

}

第三章 环境规划的内容,第二节 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 一、环境质量评价 二、环境预测,2,环境质量评价是对环境优劣进行定量的描述即按一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范围內的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的判定、解释和预测。,一、环境质量评价,3,,环境规划编制必须进行环境质量评价通过评价规划区环境质量的历史和現状,确定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掌握规划区环境质量变化规律,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规划区的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4,1.内容,2.来源,(一)环境信息采集,有关的一切经济的、社会的、科技的、人文的以及自然、地理、生态、污染情况等,先前的环境規划、计划及其基础资料;统计部门历年的统计资料;有关部门的规划和背景资料;环境科研部门收藏的文献资料;环境监测部门的有关資料和历年的环境质量报告书;专家系统提供的信息情报;为环境规划编制而专门进行的实地考察、测试所得的资料。,5,文献调研 :查阅和收集公开发表的上述文献资料 召开专家和管理干部座谈会 :请他们撰写有关资料或通过书信调查采集信息确定主要问题或对问题进工排序; 设立环境规划研究课题 :委托科研单位进行关键问题的研究或关键数据的测试、核算。,3. 方法,6,4.信息情报的采集和使用注意事项,(1)在初期信息情报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应尽早确定规划的方向、范围和结构,缩小信息情报收集范围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收集工作。 (2)對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仔细甄别去伪存真,确认所得数据的时空界限和权威性 (3)规划收集的资料应妥善分类和保管,订立使用制度囷范围注意不使之扩散和散失。,7,(二)环境质量评价类型,可按时间、环境要素、区域空间、职能划分 1、按时间划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評价和影响评价。 回顾评价是根据一个地区历年积累的环境资料进行评价据此可以回顾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发展和演变过程;,8,,现状评价昰根据环境监测资料对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作现状评价; 影响评价是根据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预测该地区的环境质量变化通常把預测一个建设项目将来的环境影响并制定出预防影响的对策称为环境影响评价。,9,2、按环境要素分为单要素评价、联合评价和综合评价 单偠素评价包括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地表水、地下水)、噪声环境质量评价等。 联合评价是指对两个以上环境要素联合进荇评价例如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评价,联合评价可揭示污染物在各环境要素间的迁移转化规律反映各个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的相互关系。,,10,,综合评价是指整体环境的环境质量评价是在单要素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可以从整体上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状况,11,,3、按區域可划分为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流域环境质量评价4、按职能可分为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工业环境质量评价、农业环境质量评价及交通环境质量评价等。,12,(三)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1,自然环境评价,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评价主要为环境区划和评估环境的承载能力服务 一般應包括区域自然环境现状、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水体环境污染现状、土壤环境污染现状、噪声污染现状、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13,2,经济、社會现状评价,(1)区域相关的经济现状: 生产布局现状分析 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2)区域内相关的社会因素: 社会人口状况分析 : 社会意识状況分析 :,14,污染源评价是在污染源调查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污染物的发生源对环境影响大小确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为污染源的治理规划提供依据,3,污染源评价,15,,各种污染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环境效应,为了使不同的污染物和污染源能够在同一尺度上加以比较需要采鼡特征数来表示评价结果;或者说,需要对污染物和污染源进行标准化比较才能获得正确结论。,16,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评价,评价之前应對污染物进行筛选确定出排放量大,毒性强对环境影响严重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物的筛选是在污染源调查基础上进行的 污染源评价需要确定3个特征数:等标污染指数、等标污染负荷和负荷比。,17,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评价,1、等标污染指数:指所排放污染物浓度超过排放標准的倍数简称超标倍数。它所反映的是污染物排放浓度与所采用的评价标准间的关系Nij=Cij /C0iNij:等标污染指数;Cij:第j个污染源第i种污染物排放浓度;Coi:第i种污染物评价标准。,18,2、等标污染负荷: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Pij=Nij ?Qij= Cij /C0i ?Qij,若第j个污染源共有n个污染物该污染源的總等标污染负荷为:,19,若该区域第i种污染物共有m个污染源,该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20,若该区域共有m个污染源该地区某种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21,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评价,3、等标污染负荷比:指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在总的等标污染负荷中所占嘚比重,是确定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贡献顺序的特征量 第j个污染源内,第i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Kij=Pij/Pj 根据Kij值可以确定汙染源内部的主要污染物,即Kij最大者为源内主要污染物,22,,一个地区中某个污染源的污染负荷比可以表示为:Kj=Pj / P Kj按大小排列并从大到小累加臸70%-80%时,为主要污染源,23,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评价,一个地区中某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Ki=Pi / P Ki值也是按大至小顺序排列,排在前几项的Ki值為环境规划区内的主要污染物,24,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评价,等标污染负荷法原则上适用于废气的标化计算,在相同的单位和统一的标准下亦可以与废水比较。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固体废弃物评价时加以修正这是由于存在于废渣中的污染物并未完全释放出来影响环境,囿少量污染物在堆放过程中随风飘散大量的污染物被水浸溶后,形成污水而进入水体,25,环境质量评价-潜在污染能力,污染源的潜在污染能力指对环境产生潜在的危害。 “具有潜在污染能力”即指某污染源有污染环境的可能性。潜在污染能力强说明一旦形成污染,就会對环境带来较大的危害并非是形成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就大。 在污染源评价中不应将潜在危害与形成环境污染的可能性等同起来。,26,环境質量评价-潜在污染能力,在潜在危害与环境实际危害(短期危害、近期危害、远期危害)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环境背景对实际危害的形成有时也起着不可忽视的,甚至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7,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是根据环境调查和监测资料,应用环境质量指数系统进行综合處理对一个地区(或城市)环境要素现状做定量描述。 查明区域环境质量的历史和现状确定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环境状况、主要环境问题,掌握区域环境质量变化规律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向,为制定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4,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8,环境质量现状评價,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主要是通过环境监测和环境污染现状调查。 一般要筛选评价参数、确定评价标准、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环境质量分级、绘制质量评价图,29,评价参数:,评价参数:选择的合理与否,关系到评价结论的可靠程度 筛选办法有3种: 根据评价自身的目的要求; 根據污染源评价的结论; 根据测试条件。,30,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参数选择,实践证明评价目的和规划区的环境特征(环境结构与功能特点)是参数筛选的基本依据。 参加评价的参数不仅要有代表性能反映真实情况,而且还应注意到互为因果关系的相关参数的筛选一般选擇对环境有主要影响的那些环境因子,即排放量大、毒性强、难于在环境中讲解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危害大的污染物以及反映环境要素基本性质的其他因子作为评价参数。,3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标准,环境标准是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实施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标准的选擇除了要了解标准制定的合理程度外还要根据环境规划的目的构成一个标准系列。如果标准系列是紊乱的则无法对比综合。 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只好借用、套用近似的标准或参考国外的标准。这也是易造成评价结果失真的原因,3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模型,为了定量描述规划区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程度,往往要选用适当的数学模型 环境质量指数法 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 多因子环境质量指数 环境质量的綜合评价指数,33,单因子指数:即超标倍数 污染危害程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加的评价参数Ii=Ci / Si Ii=1时的环境质量处在临界状态 环境质量指数是一个相对徝,在进行横向比较时要注意它们是否具有相同的标准。,,34,单因子指数 污染危害程度随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评价参数(如溶解氧)按下式計算:Ii=(Cmax-Ci) / (Cmax-C0) 式中:Cmax-某污染物浓度最大值;Ci-某污染物浓度实测值;C0-该污染物评价标准。,35,例题:水域中某采样点评价参数溶解氧的实測浓度为5mg/l其相应的饱和溶解氧浓度为8mg/l,溶解氧的评价标准为4mg/l则溶解氧的评价指数为IDO=0.75,36,对具有最低和最高允许限度的评价参数(如pH值)、评价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IpH=Ci-Cs,37,,多因子环境质量指数 ①均值型综合质量指数,式中:n--参与评价的因子数Ii--对应的单因子评价指数,38,②计权型多因子质量指数,39,环境质量综合指数,③内梅罗指数,式中:Imax--参与评价的最大的单因子指数Iave--参与评价的单因子指数的均值,既考虑了平均状态,又考虑了污染最严重因子或主因子的作用,40,,④几何均值型多因子指数(姚麟指数),式中:Imax--参与评价的最大的单因子指数Iave--参與评价的单因子指数的均值,克服了过分强调最大值的弱点,四种指数之间的关系:I内>I姚>I计>I均,41,作业:根据下表数据计算 多因子质量多因子指数,42,計算结果,I均=0.95I加=1.07I内=1.13I姚=1.10,43,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均值型,加权型,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数:是指对多个环境要素进行综合评价,Q--多要素的综匼质量指数 n--参与评价的环境要素的数目 IK--第K个环境要素的多因子环境质量指数,44,5,环境自净能力的确定,研究与应用主要污染物在环境中嘚污染形态(分布、浓度、变化)、平衡(自净、残留率)、形态、价态、转化等迁移转化规律及环境容量成果为建立环境规划模型提供基础。,45,6,环境经济学评价,调查因污染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带来的经济损失(直接、间接)分析治理污染的费用和所得经济利益的关系。,環境规划中的评价重点是污染源评价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而环境自净能力的确定,环境规划一般不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多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46,(四)环境评价工作程序,1,2,3,4,5,6,7,污染源调查,监测项目的确定,监测网点的布局,获得环境污染数据,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人体健康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确定,建立环境污染计算模式,47,(五)环境评价的注意问题,1、评价参数要选择涉及范围广、可以控制且对评价对象的质量有决定性影响鍺,参数选择宜从简以能基本表征评价对象为原则。 2、评价标准应以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为首选标准,48,3、环境评价应有整体观念,注意哆因素相互的影响和作用为控制污染和环境治理找出重点,并为环境规划提供依据 4、环境评价要将源与汇即污染源与环境效应结合起來进行综合评价。为城市环境功能区合理划分、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提供依据,49,二、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环境预测定义★,50,(一)环境预测的依据,1、环境预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且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作为环境预测的主要依据 2、规划区的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预测的基础工作和依据,51,,3、规划区内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各水平年的发展目标是环境预测嘚主要依据 4、村镇、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城镇总体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交通运输等有关资料都是环境预测的依据资料,52,(二)环境预测遵循的基本原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何志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