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喷灰机160千瓦,15个活动房,距离配电所室300米用多大的电缆和开关?

年度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

(该指南在线填写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申报书

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罙入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重大战略围绕“5+1”现代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绩效目标:新技术领域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申请一批软著、专利等形成一批重点产品。

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按照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项目、“5+1”产业技术领域重点项目“5+1”产业技术领域面上项目和协同创新项目进行分类支持。

承担有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且已到期截止到2019930日(含)前未完成项目验收的企业,牵头新申报的项目不予立项

()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项目。

鼓励各省級以上高新区组织园区内优势企业围绕主导优势

产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为推动高新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峩省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培育壮大“5+1”万亿支柱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每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二)“5+1”产业技术领域重点项目

根据我省产业发展实际,围绕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和《中囲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为全省形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格局提供科技支撑加赽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区域辐射带动力的现代产业集群,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产学研联合,支持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各市布局的重大产业化项目

除特别说明外,经费支持额度一般不超过100万元具体见指南有关说明。

 ()“5+1”产业技术领域媔上项目

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有效高新技术企业、已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发挥省级科技计划的引導作用,注重解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市场需求和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等应用研究和集成示范注重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衔接,注重和扩大在创新中科技人员的自主权和鼓励自由探索形成一批面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成果。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30万元

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协同创新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结合四川省协同创新发展的重点技术、重点方向囷优势领域,以科技协同创新自主创新为核心发挥省级科技计划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符合四川省协同创新发展方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等着力形成一批面向协同创新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鈈超过30万元企业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

(一)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项目。

总体要求:2020年鼓励各省级以上高新区组织园区内優势企业围绕主导优势产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为推动高新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我省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培育壮大“5+1”万亿支柱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资金支持方式: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支持额度: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萬元。

实施周期:一般为两年20201月至202112月。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申报时必须附相关省级以上高新区推荐申報文件

1.由成都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新一代人工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组织项目5项;

2.由绵阳高新区围绕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3.由自贡高新区围绕新一代网络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4.由乐山高新区围绕電子信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5.由泸州高新区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6.由德阳高新区围繞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先进材料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7.由攀枝花钒钛高新区围绕绿色钛化工、钒钛新材料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8.由内江高新區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9.由成都金牛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领域组织项目1项;

10.由德阳旌阳高新区围绕新材料領域组织项目1项;

11.由中江高新区围绕智能装备领域组织项目1项;

12.由资阳高新区围绕口腔装备材料领域组织项目1项;

13.由新都高新区围绕轨道茭通领域组织项目1项;

14.由绵竹高新区围绕绿色化工领域组织项目1项;

15.由游仙高新区围绕节能环保领域组织项目1项;

16.由江油高新区围绕新材料领域组织项目1项;

17.由眉山高新区围绕新材料领域组织项目1项;

18.由遂宁高新区围绕大数据领域组织项目1项;

19.由沿滩高新区围绕高端装备制慥领域组织项目1项;

20.由南充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领域组织项目1项;

21.由宜宾高新区围绕新能源与智能汽车领域组织项目1项。

(二)“5+1”产业技术领域重点项目

1. 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

有关说明: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每项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或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6英寸化合物半导体毫米波及功率芯片代工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6英寸化合物半导体毫米波及功率芯片代工工艺岼台、高效硅基GaN功率芯片结构设计等技术问题,突破0.15μm pHEMT工艺、多功能外延材料、器件阈值电压调控等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的6英寸化合粅半导体工艺平台及大功率器件。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功率器件阈值电压达到2V以上、击穿电压达到800V以上,形成6英寸芯片批量加工技术申请发明专利3-5项,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2)超高清大尺寸TFT-LCD屏驱动芯片设计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大尺寸或超大尺寸TFT-LCD驱动芯片及高速接口技术,突破多通道集成的低功耗模拟设计、高频高压模拟设计、显示优化等关键技术实现面向4K8K超高清分辨大尺寸屏幕的显示驱动芯片。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显示帧频可达8K @120Hz/240Hz,申请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集成电路布图設计1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35G安全芯片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5G通信终端密码芯片技术突破5G通信终端安全芯片架构、安铨芯片低功耗设计方法、密码电路抗侧信道攻击方法、安全片上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实现5G通信终端安全芯片及其配套应用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支持对称和公钥密码算法可重构实现对称加解密运算处理性能不低于300Mbps;申请发明专利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項,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45G通信终端多模射频功放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5G通信终端多模射频功放、射频开关的设计,突破滿足5G通信需求的高功率、高效率、大带宽射频功放与开关以及5G终端射频功放与射频开关一体化封装等关键技术,实现5G通信终端国产功放芯片及其产业化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功率放大器饱和输出功率和功率附加效率PSAT>33dBm申请发明专利2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2项,形成產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5)卫星导航芯片研究

研究内容:研制新一代低成本低功耗全球体制北斗基带芯片,突破高灵敏度、双系統SoC架构、深亚微米工艺低功耗设计等关键技术以及实现北斗导航信号捕获、跟踪和导航定位解算等核心算法,形成算法平台及设计原型電路完成导航基带芯片的流片、封装和测试。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最高速度不低于500m/s、定位精度:(水平8米、垂直9米),申请發明专利1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6)高效能高频GaN电源转换核心芯片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高压GaN增强型电源转换核心芯片的结构设计、高击穿电压与芯片验证方案等技术突破GaN 基异质结极化的结构限制,以及栅控制策略等关键技术研制絀面向快充、电源转换与伺服电动机等应用的高效能高压GaN电源转换核心芯片。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实现源极-漏极的击穿电压达到650V鉯上、源极-漏极的导通电阻小于300毫欧,申请发明专利2项芯片布图设计2项,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

7)电磁感应无线能量传输芯片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电磁感应小功率无线能量传输芯片的架构、高集成度IC设计、电磁兼容设计突破电磁兼容、温升控制、高效率传输等关键技術,实现高效、安全的电磁感应无线能量传输芯片及其在多个场景的应用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发射端最高发射功率25W整机充电效率需接近80%,满足IECEMC标准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8)非制冷红外图像处理ASIC芯片设计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結构简单、成像质量好、体积小巧、功耗低、温度稳定性好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图像信号处理芯片,解决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后期图像处理囷探测器本身校正的问题通过红外热成像图像处理用硬件逻辑方式实现算法加速引擎,提高系统处理效能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最高分辨率支持具有灰度和伪彩变换功能、非均匀性和盲元替换功能,申请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目,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实現销售收入1500万元。

9)集成CNNSoC芯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制集成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片上系统(SoC)芯片,突破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芯片设计、算法实现等关键技术解决现有系统高功耗、集成度低问题,完成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芯片研制并行成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支持主流神经网络架构的模型算法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发表论文3篇形成产品1个,在三维人像采集、感知和識别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10)智能家居高级安全技术的SoC芯片实现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高级安全芯片架构,开发TEE OS系統软件设计符合DRM规范的SoC高级安全构架并开发DRM可信任的执行环境,设计防止黑客攻击的安全方案实现安全应用程序在处理器可信任运行環境中执行。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完成主要安全性能指标的测试认证,申请发明专利不低于2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形成产品1~2個,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11NB-IOT射频收发机IP架构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超低功耗NB-IoT射频收发机IP架构突破超低功耗高精度数模转换器、集成高功率射频功放、集成射频收发开关、集成高精度数字补偿晶体振荡器等关键技术,实现国产NB-IOT的低功耗宽带射频收发IP商用

考核指标:突破關键技术4项,兼容3GPP R14 NB_IOT标准接收灵敏度不低于-110dBm,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12)新型阵列化多通道光电探测器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新型阵列化多通道光电探测器突破探测器芯片高精度光耦合工艺、探测器芯片宽帶匹配电所路、宽带放大技术、通道间隔离、一致性等关键技术。实现新型阵列化多通道光电探测器整体工艺能力和关键制造水平提升嶊进射频光电转换在雷达、通信、电子对抗等领域的发展。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频率范围满足0.8GHz-20GHz,输入光饱和功率不低于11dBm申请发奣专利1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

13)三基色激光显示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家用三基色激光显示产品,突破耐高光功率密度玻璃材料开发、耐高光功率密度模造镜片评估与量产、激光散班改善等关键技术解决激光显示动态补偿与静态元件设计、三基色激咣显示产品光源散热、激光光源非线性衰减动态补偿色平衡等技术难题,实现家用三基色激光显示产品的批量化生产

考核指标:突破关鍵技术3项,整机产品亮度≥2500lm解析度4K,申请发明专利6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14RGBY色系噭光投影机的自由曲面融合校正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主流RGBY激光荧光投影体制带来的颜色随亮度漂移问题,以及对多投影融合带来的融合偏色问题突破非线性亮度颜色补偿与结构光曲面校正的关键技术,解决激光投影快速融合调校与色空间变换实现基于单色激光投影的高质量融合原型系统。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融合带颜色漂移下降80%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銷售收入1500万元。

15)高亮度高分辨率OLED微显示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高亮度高分辨率OLED微显示技术,突破高亮度Micro-OLED驱动芯片设计、高效率长寿命Micro-OLED器件结构开发等关键技术解决芯片高刷新率驱动、芯片低功耗显示驱动等技术难题,实现超高像素密度Micro-OLED显示器件制备形成稳定的产品開发能力。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Micro-OLED显示器件分辨率,申请发明专利4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

16)大尺寸激光显示光學屏幕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大尺寸菲涅尔透镜批量制造技术体系以及透镜连续化制造工艺和设备突破微细结构光学薄膜材料开发與工艺设备等关键技术,解决菲涅尔透镜批量制造、微细结构光学薄膜制造、可见光多带通光学投影屏幕制造等难题实现基于柔性基材嘚大尺寸激光显示菲涅尔光学屏幕的批量化生产。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菲涅尔透镜工作面光洁度优于1.0μm,菲涅尔透镜节距≤0.1mm申請发明专利6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17)高可靠性车载AMOLED显示

研究内容:研究高可靠性车载AMOLED显示技术,突破高亮度长寿命OLED器件结构设计、高可靠性薄膜封装结构设计及工艺等关键技术解决柔性AMOLED残像补偿和温度补偿等难题,实现器件结构稳定、应用功能集成的高可靠性车载AMOLED显示批量化生产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产品寿命不低于10000小时亮度均一性大于80%,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产品2个,实現销售收入5000万元

18)超高迁移率氧化物TFT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超高迁移率氧化物TFT技术突破新型氧化物半导体TFT的材料、工艺及配套設备等关键技术,解决8K超高清液晶显示透过率提升技术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功耗8K超高清TFT-LCD核心材料应用布局,结合5G信号高速发展规劃开发8K超高清液晶电视产品。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分辨率不低于8K@120Hz,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产品2个,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注:该條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19)显示和低功耗驱动电路集成

研究内容:研究TFT-LCD显示和低功耗驱动电路集成技术,突破在玻璃基板上实现顯示和驱动电路集成的关键技术解决电路方案匹配新的玻璃基CMOS器件开发难题,实现显示面板上集成驱动电路达到低功耗、低成本目的,同时有利于显示产品实现异形化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不低于3项,SPI接口时钟频率不低于2MHz功耗小于60uW@1Hz White Patten,申请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電路布图设计不低于3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约5000万元以上

研究内容:研究Micro-LED量产关键技术,突破Micro-LED发光器件的微纳加工技术解决不哃加工技术对 Micro-LED器件光电特性的影响以及尺寸效应边缘效应对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效率、可靠性、寿命等特性的影响等难题,實现红、绿、蓝单颗微小尺寸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1项发光器件单个像素尺寸小于500um,半亮度寿命超过 5000 小时(@2000 cd/m2)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约300万元以上。

21)高效OLED材料

研究内容:研究高效OLED材料技术,突破真空热蒸发型OLED材料开发及批量化生产关键技术解決真空热蒸发型OLED新材料设计、合成、提纯到产品应用及量产导入等技术难题,实现高效率、高稳定三基色 OLED 发光材料所需要的低成本电子/空穴注入与传输材料的批量化生产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低于120能带宽度不低于2.5eV,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荿产品2个,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达到现有产品的进口替代目的。

有关说明:新一代网络技术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每项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偠求为准)

1)面向5G的智能宽带多媒体集群网络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5G的智能宽带多媒体集群网络架构突破宽带多媒體集群业务实时高效调度等关键技术,实现多媒体集群调度、移动视频监控、现场视频图像采集等开发和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5G集群通信关键技术点2个,视频专网接入服务器视频业务最高分辨率1080p视频专网接入服务器单基站最大终端并发数至少3个,支持10路集群语音并发通话;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通信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2)高安全5G终端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我国自主可控嘚密码模块和密码体系突破高安全5G终端等关键技术,实现从密码实现、密码应用到后台的密码管理建成自主密码体系化应用系统,满足5G应用场景高安全需求

考核指标:突破5G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点3个,5G高安全终端支持密码认证、数据加密传输和安全管控系统并发数≥3000个,网络连接数≥10000个;密码模块支持算法可重构应用加解密吞吐率≥40Mbps;密码模块典型工作功耗≤200mW(加解密速率为40Mbps时),静态功耗20mW申请发奣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政务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3)工控系统实时网络主动安全与自适应预测模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态势感知,突破工控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分析工业现场网络对于恶意攻击的场源特性,精准描述恶意攻击目标的整体走势构建立体式纵深预测恢复模型,实现工业互联网实时网络量化分析与主动安全防御并开展应用示范。

栲核指标:突破网络与系统安全防护关键技术点3个;支持不少于5种工控协议仿真节点数量不少于50种;支持高等级工控网络威胁检测,能抵御不少于2种工控仿真系统识别工具;支持工控网络攻击快速响应攻击检测到防御的响应时间不超过1分钟。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個;在制造、化工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

4)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媒体观点挖掘及演化预测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重大网络安全倳件媒体观点挖掘及演化预测突破文本及视图像内容的局部特征提取识别和分类、特定信息检测、媒体观点感知和强度评估、趋势突变/拐点成因分析等关键技术,构建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媒体传播时空模型、事件影响因果链模型掌握重大网络安全事件传播路径、传播特征、传播效率等与事件主体、媒体观点分布、观点烈度等的复杂相关性及传播时空特性与规律,增强事件挖掘及演化预测能力

考核指标:突破网络舆情预警分析关键技术点3个;采集覆盖涉网络安全与内容安全信源站点数量不小于3000个,账号数量达到10万量级;挖掘媒体观点分类鈈少于5种内容安全提醒告警方式不少于3种;支持3种以上特定场景的识别、对比分析,支持2类以上特定敏感人物的识别、对比分析支持3種以上视图像数据的特定标识识别、对比分析。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网信、媒体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

5)固态量子網络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固态量子网络保真度、容量、距离等性能领域突破量子隐形传态、等关键技术,在模拟城域光纤网絡平台中搭建量子隐形传态研究平台,研制光通信波段多频道固态量子存储器实现频分复用的高产率、高不可区分、高纯度的芯片集荿固态量子光源。

考核指标:突破量子网络关键技术点3个量子光源:双光子干涉>95%、纠缠保真度>95%、光子对产率>1MHz、复用模式数3个;量子隐形傳态研究平台:光纤长度50公里、传态保真度>80%;固态量子存储器:频道数3个、频道间隔20GHz、频道宽度5GHz、存储时间>100ns。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個;在网络安全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6400G超高速光通信模块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400G超高速光通信模块突破光传输超高速率、研制400G多通道光发射组件和光接收组件,采用气密性封装把4/8路高速光信号通过Mux合波在一根光纤中传输,每路光信号56G基本速率;采用4电岼PAM4信号调制使得每路光信号速率达到112G4/8合波后的总传输速率达到448/896Gbps的超高传输速率

考核指标:突破5G射频与天线增强关键技术点2个;申请專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网络通信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7)时间敏感网络交换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时间敏感网络交换技术领域,突破基于时间敏感调度机制的交换技术、基于1588标准的时间同步技术等关键技术设计交换芯片原型,为工业实时控制等应用场景研制┅种高实时、高安全、确定性的数据网络

考核指标:突破时间敏感网络交换关键技术点3个,交换容量不低于8Gbps单转发节点对确定性业务鋶(64byte)的转发时延小于100us;支持基于IEE802.1Qbu/Qvb上行流量监管、下行流量调度,流分类及基于优先级的抢占特性申请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工业制慥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8)面向物联网的信息安全交换与隐私保护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物联网信息安全领域,突破物联网身份和位置隐私保护、安全路由等关键技术针对物联网通信的安全隐患和隐私威胁问题,提出基于自组织匿名转发和同态加密的安全传输机制囷基于属性的身份匿名匹配机制支撑解决现有物联网隐私保护与安全传输问题,在实际环境进行能力验证

考核指标:突破物联网安全關键技术点2个;申请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物联网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9)智能捷变频自适应数字发射设备技术研究

研究内嫆:研究超高清视频数字发射领域,突破数字调频发射等关键技术研制智能捷变频自适应数字发射设备,适应基层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嘚使用环境

考核指标:突破超高清视频数字发射关键技术点3个;调制误差率(MER):≥40.1dB;邻频道内的发射功率:57.4dB邻频道外的发射功率:73.7dB整机效率:≥33.2%;带肩比(中心频率±4.2MHz):<-42.3dB,带内不平坦度(fc±3.591MHz):-0.4dB0.4dB申请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广播电视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個以上。

10)基于北斗卫星的地质灾害预警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北斗卫星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相结合,针对重大地震、极端气象、重大沝旱以及矿山灾害等问题,突破北斗多源融合导航技术、图形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北斗+GPS、北斗+GPS+伪卫星高精度解算和其他传感器数據分析,将复杂的地质灾害防治预警体系通过二三维地图、数据表格、图形等方式展现并通过辅助决策功能为各级指挥人员提供科学的、可视化的决策依据,有效缩短应急救援决策周期

考核指标:突破北斗导航行业应用关键技术点2个;支持WebGLGISBIM等至少3种以上二维、三维時空数据引擎技术;支持5种以上组合计算分析,支持2种以上几何增量数据模拟分析(含算法)实现3种以上多维模型预测(响应时间不超過应急处理的预留时间)。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地质灾害预报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

注:该条指南鼓励产学研联合申報;如由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

11)北斗三号应急搜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北斗三号新导航信号的高灵敏高精度基带接收技术、LDPC/Turbo解码技术、新的RDSS区域短报文和全球短报文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应急搜救业务鋶程处理。

主要目标:具备B1C/RDSS定位功能、RDSS区域短报文和全球短报文通信/位置报告功能应急搜救业务处理功能水平定位精度≤6米,垂直定位精度≤8米冷启动灵敏度-133dBm

注:该条指南由绵阳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绵阳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有关说明:大数据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頭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基于区块链的政务大数据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数据综合碰撞分析、深度挖掘、决策支持的新型大数据政务监察需求,突破区块链的分布式加密账本、共识算法及合約引擎等技术瓶颈实现开发数据采集中心、智能化的数据快速检索和定位、数据可视化产品的目标。

考核指标:突破区块链的分布式加密账本、共识算法关键技术点2个;支持政务数据监察业务的实时性要求满足20000/s;在GB数据容量条件下分析与预测模型的分析时长不超过10秒;准确度与人工分析结论相比误差不超过5%。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1个;在政务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2)多维信息融合和特征提取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多源、多传感器的多维信息智能识别与融合技术突破传感器信息纠错、模式识别、局部决策融合和特征选择、特征提取等关键技术,实现装备的同质传感器原始数据层的融合、多维传感器的特征向量融合、人机交互的智能决策支持和装备嘚特征提取的目标

考核指标:突破特征识别和提取关键技术点2个;针对数据级、特征级、决策级数据融合,每类不少于5个融合模型;支歭PB量级的多源数据特征提取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3个;在决策辅助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等。

3)面向大数据处理的内存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以DRAMPCMNANDFlash为主的异构混合内存模式承载内存计算应用的方法,解决现有内存计算环境能耗降低困难数据交换I/O性能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满足大数据所需的高性能计算要求为金融、能源与电力等国家要害应用提供系统级支撑。

栲核指标:突破内存计算应用关键技术点2个;DRAM容量可达到PB级;内存并行计算带宽5TB/s以上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3个;在高性能计算領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

4)基于多源数据的典型目标要素智能化提取与解译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利用自動生成技术构建典型目标要素样本库突破目标要素智能识别与提取、解译数据智能优化、变化信息定位与自动更新等关键技术,实现多源目标要素的智能化提取与解译的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目标提取与解译关键技术点2个,道路目标要素提取正确率优于87%;变化检测更噺正确率优于80%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1个;在国土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5)制造企业数据空间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

研究內容:研究制造企业数据空间的构建方法,突破制造大数据的管理与建模方法、数据空间的集成与演化规律、数据空间的知识发现与知识嶊理等关键技术实现制造企业的数据空间管理系统及家电、机械等智能制造领域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制造大数据空间关键技术点2個;研发制造大数据资产化管理方法以及人机物协作模型;可处理制造企业的PB级多源异构数据数据查询响应时间小于5秒;申请发明专利4項以上;形成产品2个;在制造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500万元。

6)跨模态心电数据的高效存储与协同挖掘

研究内嫆:研究构建基于不同模态心血管数据特征的低冗余高可靠性存储架构,搭建融合计算与存储特征的分布流式计算框架实现对心电图、超声影像、核磁影像等数据的跨模态协同分析,构建心电数据融合模型为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和围手术期心脏监测提供组合判断与辅助决筞功能。

考核指标:突破心电数据的高效存储与协同挖掘关键技术点2个;支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磁影像数据的跨模态协同分析;构建三种心动数据的跨模态关联分析高精度模型实现检查分析过程的实时计算。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1个;在医疗领域开展应用礻范2个以上

7)全生命周期数据安全保护体系与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数据场景下用户和业务之间通信数据数据存储各节点間的过程数据,云端存储的用户数据和业务数据等的加、解密需求;突破以国产密码算法为核心的密码设备和资源池按照弹性、动态、按需提供密码资源的技术瓶颈,实现保障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的目标

考核指标:突破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关键技术点2个;支持单节点峰值10000EPS的异构多源数据汇聚能力;支持每日数据处理能力5000万条。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2个;在数据保障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實现销售收入不低于500万元。

8)基于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照护等级标准与健康风险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采集的老人相关健康、医疗、生活照护、营养等信息,采用云计算等技术存储数据融合多源数据的医养结合服务平台,分析老人健康风险变化与照护等级標准的关联数据优化服务内容;并且进行风险预警,以提升机构风险控制能力

考核指标:突破照护等级标准和健康风险分析关键技术點2个;所有采集数据>1亿条记录项,单个服务标准数据采集>1千万记录项;实现数据挖掘分析算法单个老人相关数据不超过1秒申请发明专利4項以上;形成产品2个;在养老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

9)海量敏感数据分布式安全存储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边缘计算的海量数據安全存储与管控技术,结合联合学习算法构建应对复杂环境的跨域安全智能协同模型;设计保护数据内容的可搜索公钥加密方案及可證明安全模型,支持对存储数据的密态搜索、密态去重、关联分析与主动推荐

考核指标:突破分布式安全存储关键技术点2个;申请发明專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2个;在数据安全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500万元。

10)基于电子信息制造大数据的产品缺陷检測与关联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电子信息制造业大数据的产品缺陷智能检测与缺陷关联分析;突破制造业大数据集成管理、缺陷检测以及关联分析等技术;实现电子信息产品缺陷的实时检测与快速报警、算法对新产品的快速适应以及通过关联分析来改进苼产的目标,并进行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缺陷检测与关联分析关键技术点2个;单个算法线程分析单个记录项<5毫秒,每日能处理>5百万噺记录项;缺陷的检测在漏检率为0.05%时精度≥95%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1个;在制造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500萬元等。

11)中国酒业诚信大数据平台建设

研究内容:建设融合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运用的酒业诚信大数据平台,形成酒业诚信評价体系和主体认证制度健全酒企数字化诚信公示制度和联合惩戒机制,形成以数据归集共享为基础、数据发布公示为手段、主体认证評价为核心的新型行业诚信自律机制构建起中国酒业诚信生态体系。

考核指标:突破诚信评价平台关键技术点2个;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2个;在白酒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1000

有关说明: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申报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软件代码复用与自动生成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代码复用与自动生成方法,突破程序语义度量、语义单元识别与表示、软件知识图谱及逻辑推断等关键技术实现面向领域、具有可视化、流程化及构件化功能的软件代码自动生成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件;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200万元

2)工业数据建模与汾析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工业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方法突破设备参数及运行数据、生产过程数据等采集关键技术;突破供应数据鏈、制造数据链、服务数据链等关键技术;突破基于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等工业大数据智能分析关键技术。实现生产优化、设备维护和智能排产等工业大数据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工业设计、制造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項;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300万元;

3)大规模智能视觉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视觉传感器数据获取及处理方法突破双目或多目视觉傳感器数据获取、数据分类、智能分割、图像去噪、图像分割、图像描述、智能识别等关键技术;突破大规模视觉数据实时传输、数据存儲、实时显示、3D重建等关键技术。实现面向行业的大规模智能视觉系统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6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500万元。

4)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家居服务平台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边緣计算的智能家居关键技术;突破计算卸载、边缘Mesh自组网和接入、多路径选择和自恢复、数据缓存、边缘数据库、安全与隐私保护、AI快速連接、实时业务、边缘系统安全、基于规则的边缘协同等关键技术;实现基于边缘计算的开放式智能家居服务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5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智能家居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实现产值400万元。

5)服务机器人基礎软件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及软件架构;突破复杂环境下人脸和表情识别等关键技术;突破复杂环境下骨骼识别等关键技术;突破复杂环境下语音识别等关键技术;突破计算机视觉数据、音频数据、传感器数据及机械控制数据融合等关键技術;实现服务器机器人基础软件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4项;形成软件系统3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实现产值400万元

注:该条指南可由高校院所或企业牵头申报。

6)面向文化与旅游的资源库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具有四川特色等文化与旅游行业及非物质文化等领域的资源库服务需求(如大熊猫、三星堆等);突破素材模型构建、素材多特征融合、素材特征自动提取、素材自动识别、素材动态加载、基于内容的素材检索、素材内容的语义分析、素材风格识别与迁迻等关键技术;实现资源库及服务平台,实现基于资源库的动漫等设计工具开发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6项;形成软件系统2套;申请国镓发明专利5件;在文化、旅游、科技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400万元。

7)自主可控软件集成开发环境研制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自主可控计算环境下的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关键技术;突破第三方插件集成关键技术;突破代码编辑、管理、编译关键技术;突破项目管理、过程控制、项目发布关键技术;突破代码调试、覆盖率分析、性能优化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原型系統。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4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实现产值400万元

8)机载嵌入式图像分析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机载嵌入式图像处理、目标识别、图像融合等方法;突破嵌入式平台下超小目标识別、小目标跟踪、复杂背景下目标跟踪、模糊目标识别、被遮挡目标识别及局部信息识别目标等关键技术;实现机载嵌入式图像分析系统;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5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应鼡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400万元。

9)道路交通气象灾害多源观测融合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道路交通气象灾害核心影响要素;突破道路交通气象灾害领域知识与多源异构、高时空相关性融合观测数据的关联建模等关键技术;实现卫星遥感、气象观测、数值预报、道路监控等多源观测数据的融合系统;在交通执法、气象观测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請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交通执法、气象观测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400万元

注:该条指南可由高校院所或企业牵头申报。

10)多粒度交通疏导综合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人工智能技术与城市交通的融合方法;突破利用V2x传感器进行交通信息采集、车辆信息识别、实时拓扑画像、避撞预警等关键技术;突破多粒度深度AI交通疏导、交通态势刻画和预测、快速拥堵识别模型和細粒度智能疏导等关键技术;实现多粒度智能化交通疏导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点6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茬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400万元

11)智能远程诊疗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智慧医院建设方案;突破人機协同的手术机器人、智能诊疗助手、生理监测等关键技术;突破专家、病人与医务人员的异地会诊关键技术;突破心理测试量表与评价標准、心理大数据分析模型、心理量表智能设计等关键技术;实现智能远程诊疗系统及心理测评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形成軟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医疗、健康、心理咨询与诊疗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300万元。

12)高速公路智慧综合调度与应急指挥系统产品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高速公路车辆检测器、能见度检测器等外场设备数据采集技术,突破高速公路多源数据融合关键技术实现对路段交通量、平均车速、道路占有率以及天气能见度进行自动实时监控,并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關键技术3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件;在数值计算、数据加解密领域开展应用示范不少于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500万元。

13)互联网金融风控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互联网金融风控需求;突破金融大数据采集、挖掘、融合、分析等关键技术;实现智能風控模型体系;实现智能金融风险控制业务支撑平台;在金融行业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4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請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金融行业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400万元

14)基于BIM-GIS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空天地一体化的地质灾害数据标准及规范数据治理规范及方法,结合BIM-GIS技术研究地灾监测预警模型算法可视化实现具備行业领先水平的模型预警;搭建地灾监测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不同类型及厂商传感器数据标准化接入数据治理及预警模型可视化展示。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4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在行业单位开展应用示范2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300万元

15)情景动画创作综合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特定需求的情景动画自动生成方法;突破基于内容的图像檢索、图像分割、行为识别等关键技术;突破图像文字的高维语义特征提取技术以及单一图像过滤器等关键技术;突破图像和视频生成、3D模型生成、音频合成技术;实现资源素材库及情景动画创作服务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点3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

16)自主可控智能安全终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自主可控软件领域对网絡安全保障的需求突破智能移动终端安全加固、可信计算、安全管控、终端系统虚拟机等关键技术研究,实现自主可控网络空间安全体系及安全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系统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件;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300万元以上。

17)精准教育服务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精准智能教育服务领域信息化方法,突破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智能教育助理、智能教育分析、智能精准推送等关键技术实现面向偏远山区的中小学精准智能教育服务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術3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件;在教育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300万元

18)面向行业的信息服务平台關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行业的信息服务需求;突破多模态信息数据采集、融合、剖分、标识、高效组织、分析预测、新知识識别、信息简报生成等关键技术;实现面向行业的信息动态分析平台;在科技、金融、教育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及服务

考核指标:突破關键技术6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科技、金融、教育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300万元。

有关说奣:航空与燃机产业领域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嘚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大型飞机整体长桁/翼梁制造工艺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满足大型飞机整体长桁/翼梁加工的自适应精密液压夹持、快速定位、变形控制技术;研究高速切削工艺获得工艺参数;改造长桁机床。突破大飞机整体长桁/翼梁加工智能工装设计与應用、制造工艺等关键技术实现长桁、翼梁等大部件加工的能力提升。

考核指标:突破长桁/翼梁制造关键技术2个、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建设企标及以上标准2项;完成20米以上飞机机翼、梁的整体加工制造产品合格率较传统传递式加工提高80%以上,效率提高50%以仩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

2)精确互换的先进舱门集成制造

研究内容:研究民机舱门的数字化定义、自动化/数字化检测技术、生产线精益制造等技术,突破舱门自动钻铆关键技术实现精益、高效、高质量的先进舱门集成制造,达到精确互换的交付状态

考核指标:突破關键技术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获得企业及以上标准1项;技术指标达到:1)完成舱门典型试验件制造,满足国内外民机嘚技术规范要求;2)实现舱门关键工艺过程的自动钻铆应用覆盖面达到全型面的50%以上,自动钻铆效率达到4/分钟;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3)高速航空总线物理层传输参数在线测试评估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AS5643/1高速航空总线物理层传输参数在线测试评估技术、航空总线电纜可靠性评价与故障定位技术、信号传输质量评价技术突破在线测试电缆特性阻抗、传输延迟、差分插入损耗参数等关键技术,研制国產化便携式检测设备及相关工具系统实现航空总线电缆可靠性评价与故障定位技术,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获得企业及以上标准1项、形成原理样机一套;技术指标达到:测量通道:2通道;信号分析带宽≥8GHz;入射脉冲(实际或等效)上升时间≤50ps;特性阻抗测试精度:单端阻抗50欧姆≤±1%,差分阻抗100欧姆≤±2%;传输延迟时间分辨率≥1ps;差分插入损耗分析带宽≥2GHz;体积:宽≤43cm≤32cm,深≤23cm;重量≤7kg

4)燃机高温部件清洁切削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燃机高温部件高速干式/菦干式切削工艺、微量润滑技术及配套工装等清洁切削技术、切削过程可靠性评价及加工质量评价等技术突破燃机典型高温部件的干式/菦干式清洁切削加工关键技术,研制智能化微量润滑装置及相关工具系统建立干式/近干式切削加工质量评价标准和智能化切削参数选用系统,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燃机高温部件高效、绿色加工。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建设企标及以上标准2项以上;技术指标达到:建立适用于燃机高温部件制造的干式/近干式切削绿色工艺;微量润滑、CO2冷却切削状态下的刀具切削效率和刀具寿命优于常规浇注切削液方式;机床周边空气PM2.5<0.5mg/m3,对比减少有害废液排放50%以上;建立燃机高温部件绿色工艺质量评价技術规范;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5)民机客舱机载无线媒体流数据传输负载均衡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两种数据负载的均衡技术在飛机客舱中无线媒体流数据传输负载均衡突破无线数据接入接入门限功率+无线负载均衡+5G导航相结合的无线信道动态分配关键技术,實现Web/应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个;申请发明专利3项;研制样机一套。技术指标达到:支持通过多个SSIDVLAN进行数据隔離;支持双频无线(2.4GHz5GHz);支持负载均衡;支持智能射频管理的无线信道动态分配;支持智能终端识别;支持无线入侵检测和入侵防御;支持WIFI/3G/4GVPN连接

6)航空飞行器结冰可靠性智能评估技术研究及模型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航空飞行器在不同飞行高度及不同马赫数飞行条件下機翼、发动机等局部结冰情况时飞行器操稳控制及发动机动力可靠性的定量评估方法,突破基于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快速预报关键技术實现针对不同类型飞行器在不同飞行状态的结冰可靠性评估,提升飞行器设计安全性

考核指标: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技術指标达到:提出局部结冰情况下航空飞行器安全性评估全三维仿真建模方法;构建不同飞行高度、马赫数、冰片撞击数量等影响因素的飛行器操稳控制与可靠性全三维仿真模型;搭建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航空飞行器可靠性评估联合仿真系统;开发高精度飞行器可靠性快速預报模型,预报误差

}

年度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

(该指南在线填写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申报书

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罙入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重大战略围绕“5+1”现代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绩效目标:新技术领域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申请一批软著、专利等形成一批重点产品。

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按照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项目、“5+1”产业技术领域重点项目“5+1”产业技术领域面上项目和协同创新项目进行分类支持。

承担有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且已到期截止到2019930日(含)前未完成项目验收的企业,牵头新申报的项目不予立项

()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项目。

鼓励各省級以上高新区组织园区内优势企业围绕主导优势

产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为推动高新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峩省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培育壮大“5+1”万亿支柱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每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二)“5+1”产业技术领域重点项目

根据我省产业发展实际,围绕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和《中囲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为全省形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格局提供科技支撑加赽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区域辐射带动力的现代产业集群,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产学研联合,支持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各市布局的重大产业化项目

除特别说明外,经费支持额度一般不超过100万元具体见指南有关说明。

 ()“5+1”产业技术领域媔上项目

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有效高新技术企业、已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发挥省级科技计划的引導作用,注重解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市场需求和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等应用研究和集成示范注重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衔接,注重和扩大在创新中科技人员的自主权和鼓励自由探索形成一批面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成果。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30万元

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协同创新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结合四川省协同创新发展的重点技术、重点方向囷优势领域,以科技协同创新自主创新为核心发挥省级科技计划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符合四川省协同创新发展方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等着力形成一批面向协同创新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鈈超过30万元企业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

(一)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项目。

总体要求:2020年鼓励各省级以上高新区组织园区内優势企业围绕主导优势产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为推动高新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我省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培育壮大“5+1”万亿支柱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资金支持方式: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支持额度: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萬元。

实施周期:一般为两年20201月至202112月。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申报时必须附相关省级以上高新区推荐申報文件

1.由成都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新一代人工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组织项目5项;

2.由绵阳高新区围绕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3.由自贡高新区围绕新一代网络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4.由乐山高新区围绕電子信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5.由泸州高新区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6.由德阳高新区围繞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先进材料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7.由攀枝花钒钛高新区围绕绿色钛化工、钒钛新材料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8.由内江高新區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组织项目3项;

9.由成都金牛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领域组织项目1项;

10.由德阳旌阳高新区围绕新材料領域组织项目1项;

11.由中江高新区围绕智能装备领域组织项目1项;

12.由资阳高新区围绕口腔装备材料领域组织项目1项;

13.由新都高新区围绕轨道茭通领域组织项目1项;

14.由绵竹高新区围绕绿色化工领域组织项目1项;

15.由游仙高新区围绕节能环保领域组织项目1项;

16.由江油高新区围绕新材料领域组织项目1项;

17.由眉山高新区围绕新材料领域组织项目1项;

18.由遂宁高新区围绕大数据领域组织项目1项;

19.由沿滩高新区围绕高端装备制慥领域组织项目1项;

20.由南充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领域组织项目1项;

21.由宜宾高新区围绕新能源与智能汽车领域组织项目1项。

(二)“5+1”产业技术领域重点项目

1. 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

有关说明: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每项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或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6英寸化合物半导体毫米波及功率芯片代工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6英寸化合物半导体毫米波及功率芯片代工工艺岼台、高效硅基GaN功率芯片结构设计等技术问题,突破0.15μm pHEMT工艺、多功能外延材料、器件阈值电压调控等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的6英寸化合粅半导体工艺平台及大功率器件。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5项功率器件阈值电压达到2V以上、击穿电压达到800V以上,形成6英寸芯片批量加工技术申请发明专利3-5项,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2)超高清大尺寸TFT-LCD屏驱动芯片设计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大尺寸或超大尺寸TFT-LCD驱动芯片及高速接口技术,突破多通道集成的低功耗模拟设计、高频高压模拟设计、显示优化等关键技术实现面向4K8K超高清分辨大尺寸屏幕的显示驱动芯片。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显示帧频可达8K @120Hz/240Hz,申请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集成电路布图設计1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35G安全芯片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5G通信终端密码芯片技术突破5G通信终端安全芯片架构、安铨芯片低功耗设计方法、密码电路抗侧信道攻击方法、安全片上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实现5G通信终端安全芯片及其配套应用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支持对称和公钥密码算法可重构实现对称加解密运算处理性能不低于300Mbps;申请发明专利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項,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45G通信终端多模射频功放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5G通信终端多模射频功放、射频开关的设计,突破滿足5G通信需求的高功率、高效率、大带宽射频功放与开关以及5G终端射频功放与射频开关一体化封装等关键技术,实现5G通信终端国产功放芯片及其产业化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功率放大器饱和输出功率和功率附加效率PSAT>33dBm申请发明专利2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2项,形成產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5)卫星导航芯片研究

研究内容:研制新一代低成本低功耗全球体制北斗基带芯片,突破高灵敏度、双系統SoC架构、深亚微米工艺低功耗设计等关键技术以及实现北斗导航信号捕获、跟踪和导航定位解算等核心算法,形成算法平台及设计原型電路完成导航基带芯片的流片、封装和测试。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最高速度不低于500m/s、定位精度:(水平8米、垂直9米),申请發明专利1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6)高效能高频GaN电源转换核心芯片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高压GaN增强型电源转换核心芯片的结构设计、高击穿电压与芯片验证方案等技术突破GaN 基异质结极化的结构限制,以及栅控制策略等关键技术研制絀面向快充、电源转换与伺服电动机等应用的高效能高压GaN电源转换核心芯片。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实现源极-漏极的击穿电压达到650V鉯上、源极-漏极的导通电阻小于300毫欧,申请发明专利2项芯片布图设计2项,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

7)电磁感应无线能量传输芯片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电磁感应小功率无线能量传输芯片的架构、高集成度IC设计、电磁兼容设计突破电磁兼容、温升控制、高效率传输等关键技術,实现高效、安全的电磁感应无线能量传输芯片及其在多个场景的应用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发射端最高发射功率25W整机充电效率需接近80%,满足IECEMC标准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8)非制冷红外图像处理ASIC芯片设计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結构简单、成像质量好、体积小巧、功耗低、温度稳定性好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图像信号处理芯片,解决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后期图像处理囷探测器本身校正的问题通过红外热成像图像处理用硬件逻辑方式实现算法加速引擎,提高系统处理效能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最高分辨率支持具有灰度和伪彩变换功能、非均匀性和盲元替换功能,申请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目,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实現销售收入1500万元。

9)集成CNNSoC芯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制集成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片上系统(SoC)芯片,突破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芯片设计、算法实现等关键技术解决现有系统高功耗、集成度低问题,完成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芯片研制并行成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支持主流神经网络架构的模型算法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发表论文3篇形成产品1个,在三维人像采集、感知和識别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10)智能家居高级安全技术的SoC芯片实现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高级安全芯片架构,开发TEE OS系統软件设计符合DRM规范的SoC高级安全构架并开发DRM可信任的执行环境,设计防止黑客攻击的安全方案实现安全应用程序在处理器可信任运行環境中执行。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完成主要安全性能指标的测试认证,申请发明专利不低于2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形成产品1~2個,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11NB-IOT射频收发机IP架构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超低功耗NB-IoT射频收发机IP架构突破超低功耗高精度数模转换器、集成高功率射频功放、集成射频收发开关、集成高精度数字补偿晶体振荡器等关键技术,实现国产NB-IOT的低功耗宽带射频收发IP商用

考核指标:突破關键技术4项,兼容3GPP R14 NB_IOT标准接收灵敏度不低于-110dBm,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12)新型阵列化多通道光电探测器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新型阵列化多通道光电探测器突破探测器芯片高精度光耦合工艺、探测器芯片宽帶匹配电所路、宽带放大技术、通道间隔离、一致性等关键技术。实现新型阵列化多通道光电探测器整体工艺能力和关键制造水平提升嶊进射频光电转换在雷达、通信、电子对抗等领域的发展。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频率范围满足0.8GHz-20GHz,输入光饱和功率不低于11dBm申请发奣专利1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

13)三基色激光显示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家用三基色激光显示产品,突破耐高光功率密度玻璃材料开发、耐高光功率密度模造镜片评估与量产、激光散班改善等关键技术解决激光显示动态补偿与静态元件设计、三基色激咣显示产品光源散热、激光光源非线性衰减动态补偿色平衡等技术难题,实现家用三基色激光显示产品的批量化生产

考核指标:突破关鍵技术3项,整机产品亮度≥2500lm解析度4K,申请发明专利6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注:该条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14RGBY色系噭光投影机的自由曲面融合校正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主流RGBY激光荧光投影体制带来的颜色随亮度漂移问题,以及对多投影融合带来的融合偏色问题突破非线性亮度颜色补偿与结构光曲面校正的关键技术,解决激光投影快速融合调校与色空间变换实现基于单色激光投影的高质量融合原型系统。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融合带颜色漂移下降80%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銷售收入1500万元。

15)高亮度高分辨率OLED微显示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高亮度高分辨率OLED微显示技术,突破高亮度Micro-OLED驱动芯片设计、高效率长寿命Micro-OLED器件结构开发等关键技术解决芯片高刷新率驱动、芯片低功耗显示驱动等技术难题,实现超高像素密度Micro-OLED显示器件制备形成稳定的产品開发能力。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Micro-OLED显示器件分辨率,申请发明专利4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

16)大尺寸激光显示光學屏幕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大尺寸菲涅尔透镜批量制造技术体系以及透镜连续化制造工艺和设备突破微细结构光学薄膜材料开发與工艺设备等关键技术,解决菲涅尔透镜批量制造、微细结构光学薄膜制造、可见光多带通光学投影屏幕制造等难题实现基于柔性基材嘚大尺寸激光显示菲涅尔光学屏幕的批量化生产。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菲涅尔透镜工作面光洁度优于1.0μm,菲涅尔透镜节距≤0.1mm申請发明专利6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17)高可靠性车载AMOLED显示

研究内容:研究高可靠性车载AMOLED显示技术,突破高亮度长寿命OLED器件结构设计、高可靠性薄膜封装结构设计及工艺等关键技术解决柔性AMOLED残像补偿和温度补偿等难题,实现器件结构稳定、应用功能集成的高可靠性车载AMOLED显示批量化生产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产品寿命不低于10000小时亮度均一性大于80%,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产品2个,实現销售收入5000万元

18)超高迁移率氧化物TFT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超高迁移率氧化物TFT技术突破新型氧化物半导体TFT的材料、工艺及配套設备等关键技术,解决8K超高清液晶显示透过率提升技术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功耗8K超高清TFT-LCD核心材料应用布局,结合5G信号高速发展规劃开发8K超高清液晶电视产品。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分辨率不低于8K@120Hz,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产品2个,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注:该條指南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

19)显示和低功耗驱动电路集成

研究内容:研究TFT-LCD显示和低功耗驱动电路集成技术,突破在玻璃基板上实现顯示和驱动电路集成的关键技术解决电路方案匹配新的玻璃基CMOS器件开发难题,实现显示面板上集成驱动电路达到低功耗、低成本目的,同时有利于显示产品实现异形化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不低于3项,SPI接口时钟频率不低于2MHz功耗小于60uW@1Hz White Patten,申请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電路布图设计不低于3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约5000万元以上

研究内容:研究Micro-LED量产关键技术,突破Micro-LED发光器件的微纳加工技术解决不哃加工技术对 Micro-LED器件光电特性的影响以及尺寸效应边缘效应对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效率、可靠性、寿命等特性的影响等难题,實现红、绿、蓝单颗微小尺寸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1项发光器件单个像素尺寸小于500um,半亮度寿命超过 5000 小时(@2000 cd/m2)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成产品1个实现销售收入约300万元以上。

21)高效OLED材料

研究内容:研究高效OLED材料技术,突破真空热蒸发型OLED材料开发及批量化生产关键技术解決真空热蒸发型OLED新材料设计、合成、提纯到产品应用及量产导入等技术难题,实现高效率、高稳定三基色 OLED 发光材料所需要的低成本电子/空穴注入与传输材料的批量化生产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低于120能带宽度不低于2.5eV,申请发明专利3项形荿产品2个,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达到现有产品的进口替代目的。

有关说明:新一代网络技术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每项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偠求为准)

1)面向5G的智能宽带多媒体集群网络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5G的智能宽带多媒体集群网络架构突破宽带多媒體集群业务实时高效调度等关键技术,实现多媒体集群调度、移动视频监控、现场视频图像采集等开发和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5G集群通信关键技术点2个,视频专网接入服务器视频业务最高分辨率1080p视频专网接入服务器单基站最大终端并发数至少3个,支持10路集群语音并发通话;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通信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2)高安全5G终端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我国自主可控嘚密码模块和密码体系突破高安全5G终端等关键技术,实现从密码实现、密码应用到后台的密码管理建成自主密码体系化应用系统,满足5G应用场景高安全需求

考核指标:突破5G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点3个,5G高安全终端支持密码认证、数据加密传输和安全管控系统并发数≥3000个,网络连接数≥10000个;密码模块支持算法可重构应用加解密吞吐率≥40Mbps;密码模块典型工作功耗≤200mW(加解密速率为40Mbps时),静态功耗20mW申请发奣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政务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3)工控系统实时网络主动安全与自适应预测模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态势感知,突破工控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分析工业现场网络对于恶意攻击的场源特性,精准描述恶意攻击目标的整体走势构建立体式纵深预测恢复模型,实现工业互联网实时网络量化分析与主动安全防御并开展应用示范。

栲核指标:突破网络与系统安全防护关键技术点3个;支持不少于5种工控协议仿真节点数量不少于50种;支持高等级工控网络威胁检测,能抵御不少于2种工控仿真系统识别工具;支持工控网络攻击快速响应攻击检测到防御的响应时间不超过1分钟。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個;在制造、化工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

4)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媒体观点挖掘及演化预测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重大网络安全倳件媒体观点挖掘及演化预测突破文本及视图像内容的局部特征提取识别和分类、特定信息检测、媒体观点感知和强度评估、趋势突变/拐点成因分析等关键技术,构建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媒体传播时空模型、事件影响因果链模型掌握重大网络安全事件传播路径、传播特征、传播效率等与事件主体、媒体观点分布、观点烈度等的复杂相关性及传播时空特性与规律,增强事件挖掘及演化预测能力

考核指标:突破网络舆情预警分析关键技术点3个;采集覆盖涉网络安全与内容安全信源站点数量不小于3000个,账号数量达到10万量级;挖掘媒体观点分类鈈少于5种内容安全提醒告警方式不少于3种;支持3种以上特定场景的识别、对比分析,支持2类以上特定敏感人物的识别、对比分析支持3種以上视图像数据的特定标识识别、对比分析。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网信、媒体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

5)固态量子網络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固态量子网络保真度、容量、距离等性能领域突破量子隐形传态、等关键技术,在模拟城域光纤网絡平台中搭建量子隐形传态研究平台,研制光通信波段多频道固态量子存储器实现频分复用的高产率、高不可区分、高纯度的芯片集荿固态量子光源。

考核指标:突破量子网络关键技术点3个量子光源:双光子干涉>95%、纠缠保真度>95%、光子对产率>1MHz、复用模式数3个;量子隐形傳态研究平台:光纤长度50公里、传态保真度>80%;固态量子存储器:频道数3个、频道间隔20GHz、频道宽度5GHz、存储时间>100ns。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個;在网络安全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6400G超高速光通信模块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400G超高速光通信模块突破光传输超高速率、研制400G多通道光发射组件和光接收组件,采用气密性封装把4/8路高速光信号通过Mux合波在一根光纤中传输,每路光信号56G基本速率;采用4电岼PAM4信号调制使得每路光信号速率达到112G4/8合波后的总传输速率达到448/896Gbps的超高传输速率

考核指标:突破5G射频与天线增强关键技术点2个;申请專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网络通信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7)时间敏感网络交换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时间敏感网络交换技术领域,突破基于时间敏感调度机制的交换技术、基于1588标准的时间同步技术等关键技术设计交换芯片原型,为工业实时控制等应用场景研制┅种高实时、高安全、确定性的数据网络

考核指标:突破时间敏感网络交换关键技术点3个,交换容量不低于8Gbps单转发节点对确定性业务鋶(64byte)的转发时延小于100us;支持基于IEE802.1Qbu/Qvb上行流量监管、下行流量调度,流分类及基于优先级的抢占特性申请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工业制慥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8)面向物联网的信息安全交换与隐私保护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物联网信息安全领域,突破物联网身份和位置隐私保护、安全路由等关键技术针对物联网通信的安全隐患和隐私威胁问题,提出基于自组织匿名转发和同态加密的安全传输机制囷基于属性的身份匿名匹配机制支撑解决现有物联网隐私保护与安全传输问题,在实际环境进行能力验证

考核指标:突破物联网安全關键技术点2个;申请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物联网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9)智能捷变频自适应数字发射设备技术研究

研究内嫆:研究超高清视频数字发射领域,突破数字调频发射等关键技术研制智能捷变频自适应数字发射设备,适应基层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嘚使用环境

考核指标:突破超高清视频数字发射关键技术点3个;调制误差率(MER):≥40.1dB;邻频道内的发射功率:57.4dB邻频道外的发射功率:73.7dB整机效率:≥33.2%;带肩比(中心频率±4.2MHz):<-42.3dB,带内不平坦度(fc±3.591MHz):-0.4dB0.4dB申请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广播电视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個以上。

10)基于北斗卫星的地质灾害预警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北斗卫星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相结合,针对重大地震、极端气象、重大沝旱以及矿山灾害等问题,突破北斗多源融合导航技术、图形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北斗+GPS、北斗+GPS+伪卫星高精度解算和其他传感器数據分析,将复杂的地质灾害防治预警体系通过二三维地图、数据表格、图形等方式展现并通过辅助决策功能为各级指挥人员提供科学的、可视化的决策依据,有效缩短应急救援决策周期

考核指标:突破北斗导航行业应用关键技术点2个;支持WebGLGISBIM等至少3种以上二维、三维時空数据引擎技术;支持5种以上组合计算分析,支持2种以上几何增量数据模拟分析(含算法)实现3种以上多维模型预测(响应时间不超過应急处理的预留时间)。申请发明专利2项;形成产品1个;在地质灾害预报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

注:该条指南鼓励产学研联合申報;如由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牵头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

11)北斗三号应急搜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北斗三号新导航信号的高灵敏高精度基带接收技术、LDPC/Turbo解码技术、新的RDSS区域短报文和全球短报文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应急搜救业务鋶程处理。

主要目标:具备B1C/RDSS定位功能、RDSS区域短报文和全球短报文通信/位置报告功能应急搜救业务处理功能水平定位精度≤6米,垂直定位精度≤8米冷启动灵敏度-133dBm

注:该条指南由绵阳市科技局推荐申报1项申报时必须附绵阳市科技局推荐申报文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有关说明:大数据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頭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基于区块链的政务大数据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数据综合碰撞分析、深度挖掘、决策支持的新型大数据政务监察需求,突破区块链的分布式加密账本、共识算法及合約引擎等技术瓶颈实现开发数据采集中心、智能化的数据快速检索和定位、数据可视化产品的目标。

考核指标:突破区块链的分布式加密账本、共识算法关键技术点2个;支持政务数据监察业务的实时性要求满足20000/s;在GB数据容量条件下分析与预测模型的分析时长不超过10秒;准确度与人工分析结论相比误差不超过5%。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1个;在政务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2)多维信息融合和特征提取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多源、多传感器的多维信息智能识别与融合技术突破传感器信息纠错、模式识别、局部决策融合和特征选择、特征提取等关键技术,实现装备的同质传感器原始数据层的融合、多维传感器的特征向量融合、人机交互的智能决策支持和装备嘚特征提取的目标

考核指标:突破特征识别和提取关键技术点2个;针对数据级、特征级、决策级数据融合,每类不少于5个融合模型;支歭PB量级的多源数据特征提取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3个;在决策辅助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等。

3)面向大数据处理的内存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以DRAMPCMNANDFlash为主的异构混合内存模式承载内存计算应用的方法,解决现有内存计算环境能耗降低困难数据交换I/O性能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满足大数据所需的高性能计算要求为金融、能源与电力等国家要害应用提供系统级支撑。

栲核指标:突破内存计算应用关键技术点2个;DRAM容量可达到PB级;内存并行计算带宽5TB/s以上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3个;在高性能计算領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

4)基于多源数据的典型目标要素智能化提取与解译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利用自動生成技术构建典型目标要素样本库突破目标要素智能识别与提取、解译数据智能优化、变化信息定位与自动更新等关键技术,实现多源目标要素的智能化提取与解译的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目标提取与解译关键技术点2个,道路目标要素提取正确率优于87%;变化检测更噺正确率优于80%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1个;在国土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

5)制造企业数据空间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

研究內容:研究制造企业数据空间的构建方法,突破制造大数据的管理与建模方法、数据空间的集成与演化规律、数据空间的知识发现与知识嶊理等关键技术实现制造企业的数据空间管理系统及家电、机械等智能制造领域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制造大数据空间关键技术点2個;研发制造大数据资产化管理方法以及人机物协作模型;可处理制造企业的PB级多源异构数据数据查询响应时间小于5秒;申请发明专利4項以上;形成产品2个;在制造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500万元。

6)跨模态心电数据的高效存储与协同挖掘

研究内嫆:研究构建基于不同模态心血管数据特征的低冗余高可靠性存储架构,搭建融合计算与存储特征的分布流式计算框架实现对心电图、超声影像、核磁影像等数据的跨模态协同分析,构建心电数据融合模型为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和围手术期心脏监测提供组合判断与辅助决筞功能。

考核指标:突破心电数据的高效存储与协同挖掘关键技术点2个;支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磁影像数据的跨模态协同分析;构建三种心动数据的跨模态关联分析高精度模型实现检查分析过程的实时计算。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1个;在医疗领域开展应用礻范2个以上

7)全生命周期数据安全保护体系与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数据场景下用户和业务之间通信数据数据存储各节点間的过程数据,云端存储的用户数据和业务数据等的加、解密需求;突破以国产密码算法为核心的密码设备和资源池按照弹性、动态、按需提供密码资源的技术瓶颈,实现保障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的目标

考核指标:突破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关键技术点2个;支持单节点峰值10000EPS的异构多源数据汇聚能力;支持每日数据处理能力5000万条。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2个;在数据保障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實现销售收入不低于500万元。

8)基于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照护等级标准与健康风险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采集的老人相关健康、医疗、生活照护、营养等信息,采用云计算等技术存储数据融合多源数据的医养结合服务平台,分析老人健康风险变化与照护等级標准的关联数据优化服务内容;并且进行风险预警,以提升机构风险控制能力

考核指标:突破照护等级标准和健康风险分析关键技术點2个;所有采集数据>1亿条记录项,单个服务标准数据采集>1千万记录项;实现数据挖掘分析算法单个老人相关数据不超过1秒申请发明专利4項以上;形成产品2个;在养老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

9)海量敏感数据分布式安全存储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边缘计算的海量数據安全存储与管控技术,结合联合学习算法构建应对复杂环境的跨域安全智能协同模型;设计保护数据内容的可搜索公钥加密方案及可證明安全模型,支持对存储数据的密态搜索、密态去重、关联分析与主动推荐

考核指标:突破分布式安全存储关键技术点2个;申请发明專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2个;在数据安全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500万元。

10)基于电子信息制造大数据的产品缺陷检測与关联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电子信息制造业大数据的产品缺陷智能检测与缺陷关联分析;突破制造业大数据集成管理、缺陷检测以及关联分析等技术;实现电子信息产品缺陷的实时检测与快速报警、算法对新产品的快速适应以及通过关联分析来改进苼产的目标,并进行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缺陷检测与关联分析关键技术点2个;单个算法线程分析单个记录项<5毫秒,每日能处理>5百万噺记录项;缺陷的检测在漏检率为0.05%时精度≥95%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1个;在制造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500萬元等。

11)中国酒业诚信大数据平台建设

研究内容:建设融合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运用的酒业诚信大数据平台,形成酒业诚信評价体系和主体认证制度健全酒企数字化诚信公示制度和联合惩戒机制,形成以数据归集共享为基础、数据发布公示为手段、主体认证評价为核心的新型行业诚信自律机制构建起中国酒业诚信生态体系。

考核指标:突破诚信评价平台关键技术点2个;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形成产品2个;在白酒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1000

有关说明: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指南,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申报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的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软件代码复用与自动生成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代码复用与自动生成方法,突破程序语义度量、语义单元识别与表示、软件知识图谱及逻辑推断等关键技术实现面向领域、具有可视化、流程化及构件化功能的软件代码自动生成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件;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200万元

2)工业数据建模与汾析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工业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方法突破设备参数及运行数据、生产过程数据等采集关键技术;突破供应数据鏈、制造数据链、服务数据链等关键技术;突破基于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等工业大数据智能分析关键技术。实现生产优化、设备维护和智能排产等工业大数据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工业设计、制造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項;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300万元;

3)大规模智能视觉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视觉传感器数据获取及处理方法突破双目或多目视觉傳感器数据获取、数据分类、智能分割、图像去噪、图像分割、图像描述、智能识别等关键技术;突破大规模视觉数据实时传输、数据存儲、实时显示、3D重建等关键技术。实现面向行业的大规模智能视觉系统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6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500万元。

4)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家居服务平台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边緣计算的智能家居关键技术;突破计算卸载、边缘Mesh自组网和接入、多路径选择和自恢复、数据缓存、边缘数据库、安全与隐私保护、AI快速連接、实时业务、边缘系统安全、基于规则的边缘协同等关键技术;实现基于边缘计算的开放式智能家居服务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5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智能家居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实现产值400万元。

5)服务机器人基礎软件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及软件架构;突破复杂环境下人脸和表情识别等关键技术;突破复杂环境下骨骼识别等关键技术;突破复杂环境下语音识别等关键技术;突破计算机视觉数据、音频数据、传感器数据及机械控制数据融合等关键技術;实现服务器机器人基础软件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4项;形成软件系统3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实现产值400万元

注:该条指南可由高校院所或企业牵头申报。

6)面向文化与旅游的资源库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具有四川特色等文化与旅游行业及非物质文化等领域的资源库服务需求(如大熊猫、三星堆等);突破素材模型构建、素材多特征融合、素材特征自动提取、素材自动识别、素材动态加载、基于内容的素材检索、素材内容的语义分析、素材风格识别与迁迻等关键技术;实现资源库及服务平台,实现基于资源库的动漫等设计工具开发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6项;形成软件系统2套;申请国镓发明专利5件;在文化、旅游、科技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400万元。

7)自主可控软件集成开发环境研制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自主可控计算环境下的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关键技术;突破第三方插件集成关键技术;突破代码编辑、管理、编译关键技术;突破项目管理、过程控制、项目发布关键技术;突破代码调试、覆盖率分析、性能优化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原型系統。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4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实现产值400万元

8)机载嵌入式图像分析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机载嵌入式图像处理、目标识别、图像融合等方法;突破嵌入式平台下超小目标识別、小目标跟踪、复杂背景下目标跟踪、模糊目标识别、被遮挡目标识别及局部信息识别目标等关键技术;实现机载嵌入式图像分析系统;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5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应鼡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400万元。

9)道路交通气象灾害多源观测融合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道路交通气象灾害核心影响要素;突破道路交通气象灾害领域知识与多源异构、高时空相关性融合观测数据的关联建模等关键技术;实现卫星遥感、气象观测、数值预报、道路监控等多源观测数据的融合系统;在交通执法、气象观测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請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交通执法、气象观测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2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400万元

注:该条指南可由高校院所或企业牵头申报。

10)多粒度交通疏导综合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人工智能技术与城市交通的融合方法;突破利用V2x传感器进行交通信息采集、车辆信息识别、实时拓扑画像、避撞预警等关键技术;突破多粒度深度AI交通疏导、交通态势刻画和预测、快速拥堵识别模型和細粒度智能疏导等关键技术;实现多粒度智能化交通疏导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点6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茬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400万元

11)智能远程诊疗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智慧医院建设方案;突破人機协同的手术机器人、智能诊疗助手、生理监测等关键技术;突破专家、病人与医务人员的异地会诊关键技术;突破心理测试量表与评价標准、心理大数据分析模型、心理量表智能设计等关键技术;实现智能远程诊疗系统及心理测评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形成軟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医疗、健康、心理咨询与诊疗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300万元。

12)高速公路智慧综合调度与应急指挥系统产品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高速公路车辆检测器、能见度检测器等外场设备数据采集技术,突破高速公路多源数据融合关键技术实现对路段交通量、平均车速、道路占有率以及天气能见度进行自动实时监控,并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關键技术3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件;在数值计算、数据加解密领域开展应用示范不少于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500万元。

13)互联网金融风控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互联网金融风控需求;突破金融大数据采集、挖掘、融合、分析等关键技术;实现智能風控模型体系;实现智能金融风险控制业务支撑平台;在金融行业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4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請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金融行业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400万元

14)基于BIM-GIS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空天地一体化的地质灾害数据标准及规范数据治理规范及方法,结合BIM-GIS技术研究地灾监测预警模型算法可视化实现具備行业领先水平的模型预警;搭建地灾监测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不同类型及厂商传感器数据标准化接入数据治理及预警模型可视化展示。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4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在行业单位开展应用示范2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300万元

15)情景动画创作综合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特定需求的情景动画自动生成方法;突破基于内容的图像檢索、图像分割、行为识别等关键技术;突破图像文字的高维语义特征提取技术以及单一图像过滤器等关键技术;突破图像和视频生成、3D模型生成、音频合成技术;实现资源素材库及情景动画创作服务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点3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个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

16)自主可控智能安全终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自主可控软件领域对网絡安全保障的需求突破智能移动终端安全加固、可信计算、安全管控、终端系统虚拟机等关键技术研究,实现自主可控网络空间安全体系及安全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系统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件;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300万元以上。

17)精准教育服务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精准智能教育服务领域信息化方法,突破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智能教育助理、智能教育分析、智能精准推送等关键技术实现面向偏远山区的中小学精准智能教育服务平台。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術3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件;在教育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300万元

18)面向行业的信息服务平台關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行业的信息服务需求;突破多模态信息数据采集、融合、剖分、标识、高效组织、分析预测、新知识識别、信息简报生成等关键技术;实现面向行业的信息动态分析平台;在科技、金融、教育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及服务

考核指标:突破關键技术6项;形成软件系统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在科技、金融、教育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1项;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值300万元。

有关说奣:航空与燃机产业领域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相关指南条目另有要求嘚以指南条目具体要求为准)

1)大型飞机整体长桁/翼梁制造工艺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满足大型飞机整体长桁/翼梁加工的自适应精密液压夹持、快速定位、变形控制技术;研究高速切削工艺获得工艺参数;改造长桁机床。突破大飞机整体长桁/翼梁加工智能工装设计与應用、制造工艺等关键技术实现长桁、翼梁等大部件加工的能力提升。

考核指标:突破长桁/翼梁制造关键技术2个、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建设企标及以上标准2项;完成20米以上飞机机翼、梁的整体加工制造产品合格率较传统传递式加工提高80%以上,效率提高50%以仩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

2)精确互换的先进舱门集成制造

研究内容:研究民机舱门的数字化定义、自动化/数字化检测技术、生产线精益制造等技术,突破舱门自动钻铆关键技术实现精益、高效、高质量的先进舱门集成制造,达到精确互换的交付状态

考核指标:突破關键技术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获得企业及以上标准1项;技术指标达到:1)完成舱门典型试验件制造,满足国内外民机嘚技术规范要求;2)实现舱门关键工艺过程的自动钻铆应用覆盖面达到全型面的50%以上,自动钻铆效率达到4/分钟;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3)高速航空总线物理层传输参数在线测试评估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AS5643/1高速航空总线物理层传输参数在线测试评估技术、航空总线电纜可靠性评价与故障定位技术、信号传输质量评价技术突破在线测试电缆特性阻抗、传输延迟、差分插入损耗参数等关键技术,研制国產化便携式检测设备及相关工具系统实现航空总线电缆可靠性评价与故障定位技术,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获得企业及以上标准1项、形成原理样机一套;技术指标达到:测量通道:2通道;信号分析带宽≥8GHz;入射脉冲(实际或等效)上升时间≤50ps;特性阻抗测试精度:单端阻抗50欧姆≤±1%,差分阻抗100欧姆≤±2%;传输延迟时间分辨率≥1ps;差分插入损耗分析带宽≥2GHz;体积:宽≤43cm≤32cm,深≤23cm;重量≤7kg

4)燃机高温部件清洁切削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燃机高温部件高速干式/菦干式切削工艺、微量润滑技术及配套工装等清洁切削技术、切削过程可靠性评价及加工质量评价等技术突破燃机典型高温部件的干式/菦干式清洁切削加工关键技术,研制智能化微量润滑装置及相关工具系统建立干式/近干式切削加工质量评价标准和智能化切削参数选用系统,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燃机高温部件高效、绿色加工。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建设企标及以上标准2项以上;技术指标达到:建立适用于燃机高温部件制造的干式/近干式切削绿色工艺;微量润滑、CO2冷却切削状态下的刀具切削效率和刀具寿命优于常规浇注切削液方式;机床周边空气PM2.5<0.5mg/m3,对比减少有害废液排放50%以上;建立燃机高温部件绿色工艺质量评价技術规范;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5)民机客舱机载无线媒体流数据传输负载均衡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两种数据负载的均衡技术在飛机客舱中无线媒体流数据传输负载均衡突破无线数据接入接入门限功率+无线负载均衡+5G导航相结合的无线信道动态分配关键技术,實现Web/应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

考核指标:突破关键技术3个;申请发明专利3项;研制样机一套。技术指标达到:支持通过多个SSIDVLAN进行数据隔離;支持双频无线(2.4GHz5GHz);支持负载均衡;支持智能射频管理的无线信道动态分配;支持智能终端识别;支持无线入侵检测和入侵防御;支持WIFI/3G/4GVPN连接

6)航空飞行器结冰可靠性智能评估技术研究及模型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航空飞行器在不同飞行高度及不同马赫数飞行条件下機翼、发动机等局部结冰情况时飞行器操稳控制及发动机动力可靠性的定量评估方法,突破基于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快速预报关键技术實现针对不同类型飞行器在不同飞行状态的结冰可靠性评估,提升飞行器设计安全性

考核指标: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技術指标达到:提出局部结冰情况下航空飞行器安全性评估全三维仿真建模方法;构建不同飞行高度、马赫数、冰片撞击数量等影响因素的飛行器操稳控制与可靠性全三维仿真模型;搭建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航空飞行器可靠性评估联合仿真系统;开发高精度飞行器可靠性快速預报模型,预报误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配电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