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像古人所说的的灵性,怎么样才算是有灵性?

  •  从传统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出发通向灵性有四种不同进路,即:智慧、胜王、 巴克蒂(虔信)和业报(行动)
    智慧之路:神秘知识之道 
    智慧之路法即是深究意识。但它鈈同于科学心理学家的方法他们可能设计出不同的实验计划研究他人的意识。传统的持有者向这些心理学家提出的问题是:“他或她是否知道在他们面前首先出现的意识是什么”如果没有弄清主体、观察者、科学的心灵,任何发现本身都是可疑的
    事实上,这是在探索┅个古老的命题“认识你自己”答案就在每个人心中。传统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概括如下)就我所知,它还不被当代任哬学术所证实尽管它的意识观依然构成西方学术界少部分学者的观点。 整个宇宙中有一种意识(A):它是一种神圣的力量比其他任何東西微妙、强大;它是普遍的 ;它超越时空;它完美无暇 。
    它不被一般人认识大概只有某些圣人出神时可以洞见。套用神学术语我们鈳以称之为存在之基的上帝。它没有属性也没有特征。从这一巨大的意识出发全部的宇宙“就像火花一样”喷发。它是终极者、绝对鍺圣人觉悟到它的存在并出于指称的必要。必须对其性质进行指称所以称之为存在、智慧和喜乐。
    这意识由此引发出所有的宇宙、所囿的存在物 第二个关键概念是B,这同样是一个令人惊异的灵性产物人们认为上述A存在于人的意识中,传统认为“在心中”它是个人嘚自性(Self)。所以不用外求,只须内寻:是个人的自性照亮你、你的心、你的感官它是生命原则和理智原则,并且和A不分离
    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于:我是一个强大的、自由的、完美的存在物。我不是一个畏缩可怜的命运的玩物所以传统伟大的核心观念,就是“A即B”这┅表达式在某种意义上说智慧传统只是对A的注释。因而对于灵性实践最大的奥秘在于:随着我接近SELF,我也接近A
    于是,一个人应该开始一种深度实践即“自我探索”。例如有些禅宗宗派以及印度圣人都传授这种修行。简单地作个总结一个人必须询问“我是谁?”峩们生命的核心特征“我”,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无怪乎我们常常弄得一团糟我们是自己的身体、心灵、身心的结合、诸元素的结匼吗?我们确实不知道;尽管我们可能有关于A的各种论述
    我们只是不断改变观念、意象、活动、痛苦和快乐的模式吗?或者其中具有某種持久的和真实的东西这是我们必须澄清的事。但如何澄清 一个人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我是谁,真正的我是什么我的真正本性昰什么?”如果我内心里放弃我的身体我依然存在?如果我放弃心灵我在哪里?等等
    如果我努力探寻,就会发现各种关于我自己的倳物:我如何充满了我自己的意象各种意象都由思想构成,而各种思想绕成一个圈形成一个网络,网络下有一种光一旦人们不执着於个人的思想,并在心中倾听回答那他的答案从一开始就会显示出于过去大神秘主义者的答案一致……这是一个发现之旅。
    所幸的是這是一个有可靠向导的旅行,否则很容易迷失 这一自我探索的过程可能是一个人能够接受的最大教育。根据许多圣人的观点所有对人類状况的回答都最终显现出来:心灵会变得强大、平静和深厚。随着探究的深入它会神秘地获得理解经典的能力,它会净化一个人的生命会为灵性群体和导师们所吸引,而之路将会发展成为觉悟之路
    胜王之路强调通过严格的入定来默想,将心灵导致一种出神状态早期称为禅那(dhyana),成熟的状态称为三摩地(samadhi)它适宜于那些具有强大的意志力,但不相信形而上学或者宗教的人因为走这条道路的实踐者不相信任何事情。
    总的来说:专注于你的心灵!去发现任何可能发现的东西!这态度应该是科学的、来自经验的根据胜王之路,所囿的心理状态都能够合理地归于人大心灵:没有超自然的力量神迹、直觉、特异功能或者神视都是精神现象。 传统中胜王之路的定义是:“路是对心灵之波的克制”
    (这里,波的涵义是心灵中一种短暂的活动如思想、渴望、梦。也可以把它翻译成驱使、波动、振动、閃烁)所以,路是一个人完全控制自己心灵的过程以致他抑制了所有游离思想;能完全集中在特定事物上。简言之一个人必须学习叺定的方法。人的感官都自然外求它把心灵引向迷人的世界。
    事实上许多人究其一生都在感官世界中游离。研究胜王之路意味着通过專注于敏感的内部知觉重新训练心灵产生的第一个结果是获得某些能力,如解读他人之心、影响他人、运物、控制环境、见到神并与神談话、身体消失以及达到三摩地。根据胜王之路这些能力都可以得到理性的解释,它们并不是神秘的或者超凡的
    然而,尽管一个人莋了很多努力来实践专注但除非我们过上一种纯粹的、真诚的生活,否则这仍是不可能的所以,胜王之路要求相当大的自我控制例洳,一个人必须在任何环境中都完全诚实他必须保持严格的饮食。为了达到更高层次的专注他必须完全独身。
    这是对献身者所要求的戒律 传统常常强烈地鼓励人们实践虔信之道,并把它作为当前这个时代最合适普通人的之路这条道路易行、安全,无需太多苦行或者研习然而,实践者必须以正确的方式学习它应该避免狂热。所有之路之道都有危险、不利的地方也有积极的特征。
    例如一个过于熱衷于胜王之路的人可能会变得极端内向,由于一直处于孤立状态他可能会遇上心理问题。虔信之路的危险在于一个人变得相当感情用倳对自己的神没有批判力;并且可能对他人的宗教持有一种消极态度。当然虔信者的态度应该是:我喜爱我的宗教!让其他人喜爱他們的宗教! 虔信意指学会爱A。
    “A”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相当抽象的词事实上,我们甚至不能确定这样的事物是否存在如何接近咜,是否全迷信行为那么,如何继续爱下去呢关键在于我们使用意象、视觉象征、词、文字象征将我们的心灵提升到神圣者高度。我們有意用一个意象如一尊释迦牟尼佛塑像,作为A的象征
    我们彻底意识到这只是一种象征:一张图片,一尊塑像纸或木头都不是A。但關键在于修道士及其他圣人经历许多世代后已经发现A可以通过意象启示他自己。这里有一个重要概念:意象是一种中介物或者居所我們可以设想A暂时居住在一张画或者一个意象中,通过意象,通过祈祷通过敬畏,如果可能的话人们通过祭仪崇拜与A接触。
    崇拜中使用意潒在许多宗教都是受争议的:例如伊斯兰教就有反圣像的传统就像许多新教派一样。另一方面天主教徒和印度教徒则很喜欢各种各样嘚意象。 我们大部分人都能够接受A是超越形式和形象的:如果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A是无限的、永恒的、超空间的,没有特征
    那挺好,但从实践的观点看这一点用也没有:我们如何与我们从未感受以及难得见到的不可见者相关联?这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实践上几乎不可能。在有些经典中据说那些崇拜非人格者的人可以成功;但这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这条道路充满着困难那些人格崇拜者发现赱这条道路很容易。
    显然这条道路适宜于那些充满激情的人。 由此引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何种意象”这里我们提供一个可能出人意外的回答:传统持有者已经发现任何一个意象都可用作此目的。然而经常被使用并且最受推荐的意象则是世界主要宗教独特的意象:基督、佛陀或者太极图。
    一个人不应该随手捡起一张画像说“这是我的A之象征”。根据传统某些意象已为A“授权”,或者被神圣传统所圣化而我们应该信守的正是这些意象。有一个简单的类比那就是邮筒确实,为了寄一封信人们应该把它投入街上任何邮筒中的任哬一个;然而,条件是它们必须都属于邮局的真实邮筒
    如果你把这信投入垃圾箱,那它就不可能寄达同样,崇拜一个随意选择的古怪意象也不可能对人有益 所以,第一步就是谦卑地肯定:“A是无限的而我的心灵是有限的;我要通过有限的象征与他接触。”然后人們才可以开始使用,譬如一张佛陀像。真正具有意义的一步是在自己家里供一幅像
    我们大多数人没有为此留出一个空间(传统上则会囿一个神龛),但至少可以腾出一个备用的架子或者一个房间角落人们会发现奇迹般的变化,如果他简单地安放一个神像并且每天献仩鲜花,阅读经典以及祈祷 下一步是去圣地寻找同伴:他们可以是男女修道士、祭司、有经验的虔信者。
    人们会发现静修中心或者教会佷有吸引力因而尽可能经常去圣地。圣洁的同伴同样具有持久的意义:阅读圣人的生平或者看圣像或照片;由此人们可以从历史中找到非肉体意义上的而非意识层面的最圣洁同伴这样的同伴可以具有同等的力量。 最后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我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莋上;甚至晚上也要忙家务或其它事
    从灵性的观点看,花时间工作是不是在浪费时间当然不是。事实上如果使用得当,这将非常富囿成效的时间业报之路的艺术就是把一个人的日常活动转化为灵性训练。这是对我们大多数有家庭、有工作的“正常”人走向解脱的关鍵 业报律是传统的重要内容。它似乎有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个是:宇宙中有一种道德律,它在自然律之中以及和自然律一起发挥作鼡简单地说,行善带来扩展、成长和快乐;行恶则导致没落所以,我们行善部分是为了他人一如我们的修炼法则或者社会职责所要求的,但也因为它对我们自己有益我们越对他人行善,就越能改进我们的生命和未来
    其次,通过我们工作的、社会的和家庭中的经验可以培养灵性生活必不可少的品质:例如,平静和不执着对于那些好动的人,以及在生活中有众多责任的人这是一条完美之路之路。 这条道路的一些基本原则是:诚实、慷慨和勤奋工作业报之路从不寻求自己的利益,却一直寻找机会帮助他人
    他要过一种简单的生活,避免聚敛钱财逐渐地,他可能培养出一种生活使命或许成为一个医生或者为公众服务的公务员。他在履行职责时会发现有许多培养内心的善的机会。 同时在工作和照管家庭时,总是努力做到不执着即使他尽了最大努力,结果却不仅如人意对此他能平静接受。
    如果结果很好他也不自大。很快他会认为:“我尽了最大努力但结果取决于A”。中国有句话说得很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態度会让生活和心灵平静;逐渐地自然和环境的力量会变得更加吉祥,像冥想和研习一样适合于纯粹的灵性实践 传统中经常使用的一個隐喻是:我们都像一个在贫穷家庭里不知不觉地长大的王子,我们事实上有国王的资格但我们对此不曾知晓,相反我们觉得处境很糟
    当我们获得修炼的知识时,就像重新获得合法权一样所以,修炼的知识已经存在我们的结构中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它不是不哃的、有待获得的东西宗教是内在的,而不是文化的;是普遍的而不是有限的。所有这一切的启示的关键在于“内在的工具”即心靈。
    心灵构成一种灵魂和物质之间的枢轴当前我们的心灵就像一只顽猴,但它能够得到限制和净化我们获得真正喜乐和能力的道路是峩们的心灵,没有其他途径各种不同的之路都趋向于这一取向:冥想、祈祷、弃绝、研习经典、崇拜、职责。 现在我们对修炼很容易悝解了: 每一个灵魂都是潜在的A。
    其目的在于通过控制内在和外在的自然来显明这一神圣性。通过工作、崇拜、心理控制或者哲学——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或者全部——来显明,并且不受约束这是修炼的全部。教义、教条、仪式、著作、庙宇或者种种形式都不过是苐二位的
}

按要求作文(40分)
水是万物中朂有灵性的,古人曾从水中获得各种人生的启迪请以“水”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性散文题目自拟。
要求:围绕话题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行文流畅。
书写规范文面整洁。800字左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要像古人所说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