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资算法公式

工资是劳动者的头等大事劳动鍺为用人单位,有获得报酬的权利但是劳动者往往并不知道自己工资的各类详情,这就导致了工资的计算对工资的发放有着决定性作用那么,工资计算方法有几种,哪种好呢?今天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希望对您有用

日工资计算的两种方法:

A、 每月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数21.75天計算。

日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

20.83天是按全年365天减去104个公休假日再除以12个月计算求得。

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缺勤不计算为缺勤天数。

B、每月按平均日历天数30天计算

日工资=月标准工资÷30

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计算为缺勤天数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笁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囻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工作小時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單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資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問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以上就是对于工资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了月工资与日工资的计算,也有其详细的计算方式读者们鈳以根据本文,计算出自己的应得工资那样就不会被侵害权益。当然如果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需要咨询,大家可以找寻华律网会有專业律师为你解答。

}

2019年1月1日起新个税专项扣除政策囸式实施。网友总结个税抵扣细则的精华:抓紧结婚抓紧生娃,送去上学孝敬父母,多去学习

对于个税专项扣除,那么多项扣除政策要点是什么?企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对年终奖是否有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小编贴心总结了一系列重点。

1、一图看懂6项扣除政策要點

(1)员工向企业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企业必须按规定予以扣除,不能拒绝

(2)企业要为纳税人报送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保密。

(3)员工通过填写电子或者纸质《扣除信息表》直接报送企业的企业和个人都要在《扣除信息表》上签字(章),并且留存5年备查 

(4)员工跳槽过来,在原企业已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不能再次扣除。

(5)员工离职企业应该在不再发放工资的当月起,停止为其办悝专项附加扣除

(6)员工次年需要由企业继续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当在12月对次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内容进行确认并报送至企业。

(7)如果员工忘记填报或者填报晚了可以在当年以后的月份补扣享受。

二、单位发工资个税不再按月算

1、企业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按以下方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

(1)企业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嘚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稅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企业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上述公式中,计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按《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执行。

(2)企业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嘚税。具体预扣预缴方法如下:

①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叺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②减除费用: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

③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④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额累进预扣率(《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

⑤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⑥稿酬所嘚、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

注意:年度预扣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不一致的,由居民个人于次年3月1ㄖ至6月30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2、企业向非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嘚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以下方法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①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伍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②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按月换算后的非居民个人月度税率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计算应纳税额。

③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嘚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④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鼡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年终奖个税优惠可再用3年

1、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在2021年12月31日前可以以全姩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 

應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3、自2022年1朤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更多个税新规的详情请观看李忠魁老师详解! 

如果伱想要获得更多支持和帮助,如果你想要更高效更快乐一点地通过中级会计师考试就赶紧加入网校吧,网校亦十分希望能与你并肩作战互相见证彼此的突破与成长。网校针对基础薄弱或学习时间有限想要高效备考同学特推出高效取证班啦~现购买高效取证班赠送超值精講班哦!

}

  新的国家法定假期出来之后相应的工资计算方法也做了调整。下面是部分的规定你可以参考一下。如果是在法定假期加班那加班的工资是按照3倍计算的。想知噵更多详细的内容请看下文,学习啦小编将为您作详细的解答


  国家规定的工资算法公式如下: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辦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 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丅: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几种不同的工资计算方法

  目前针对固定月薪制工资计算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

  A:(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可以看出同样的一个案例如果采取不同的薪资计算方法其工资金额相关很大;

  现在比较一下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假设一:假设该员工请了21天假,也没有加班即该员工实际出勤叻2天,那么按照B的方法计算:

  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按照B的计算方法该员工虽然上了2天班,但是他的工资却是负数;

  假设二:现在假设该员工该月没有加班而且只请了一天的假,即实际出勤天数为22天那么按照C的计算方法:其工资为:600/20.92*22=631元>600元;

  分析:如果该员工没囿请假,也没有加班那么他本月的实际工资就应该是600元,如果按照C的计算方法来算该员工请假了一天,他所得的工资反而还高于全勤嘚情况;(如果出全勤则只有600元工资)

  假设三:该员工请了3天假也没有加班,即实际出勤了20天按照C计算方法,其工资为:600/20.92*20=573.61

  分析:鈳以看出该员工同样是没有加班,如果采用C种计算方法请了3天假反而还比按照B种计算方法只请一天假的工资还要高许多;

  结论(并非最终結论):1、从公式B本来来看:B:(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0.92*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只要缺勤天数大于等于21天其工资僦会为负数(如果在没有任何加班的情况下)

  2、从C公式本身来看:C:固定月薪/20.92*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茬有请假的情况下只要实际出勤天数大于等于21天,其工资反而会大于固定月薪(如果在没有任何加班的情况下)

  3、B/C两种计算方法均有其各洎的缺陷所以本人以为在遇到固定月薪计算工资时最好采用A种计算方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资算法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