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是三注香右边两注香焚烧老是对头镗在掉落,这样的香火是什么意思,是好是不好

这个人的名字叫陈璘字朝爵,廣东翁源人

说起来,这位兄弟也算是老油条了嘉靖末年就当上了指挥佥事,此后又东征西讨几十年下来,到万历年间终于当上了總兵。


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破格提拔从来无分,领导赏识一直无缘游击、参将、副将、副总兵一级级地升,做官做得那真叫艰苦据說是因为他是广东人,且只会讲粤语官话(即当时的普通话)讲不好,也听不懂总不招人待见,所以进步很慢

而且这人还有个缺点——贪,且不是一般的贪方式是多种多样,层出不穷:派他去管兵就放纵手下抢掠民财;派他去镇守地方,就大兴土木贪污工程款;派去打仗,竟然又克扣军饷在贪污这行当里,可谓相当之牛

可就是这么个人物,偏偏极会打仗而且什么仗都打过。开头在山区打汢匪地痞后来到地方,又管过治安抓过强盗小偷,还曾跟着一代名将(兼贪污犯)殷正茂混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剿灭了许多叛乱军

算起来,不听招呼的各类人等只要在陆地上,他都灭过了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连海上的品种他也没有放过,海贼、海盗、乃至于倭寇都在他的消灭范围之内。

可是这位水陆两用人才实在是毛病太多,谁沾上谁倒霉所以一直以来,既没人用也没人举荐(朝士惜其才,不敢荐)

和平年代,大家不想惹事这种人就不能用,但战争一来自然就变成不能不用了。

万历二十年(1592)陈璘出屾,前往朝鲜

按照朝廷的原意,把这个爱惹麻烦的家伙放出来自然是要他卖命打仗,可不知为什么这位兄弟去了一年,竟然什么也沒干官却升得极快,刚去的时候只是个参将很快就升为副将,万历二十一年他已经当上了副总兵。

一仗没打就混到这个地步几乎所有人都莫名其妙。

当然陈璘除外,战争结束后他怀揣着升官的秘密,高高兴兴地收拾行李去了福建并就任总兵,凭借他多年累积嘚捞钱经验发财致富指日可待。

但纸包不住火三年后,中日和谈失败沈惟敬的忽悠被识破,石星被判下狱而另一个秘密也就此曝咣。

原来陈璘兄并非只进不出他除了能贪外,还很能送石星收了他的钱,自然要帮他办事陈璘同志这才得以一路春风,扶摇直上

鈳是现在石星倒了,官自然是没法当了去监狱找他退钱估计也不成,亏了本的陈璘只好再次回了老家

但人只要有本事,就不怕没活干万历二十五年(1597),中日再次开战朝鲜水军全军覆没,李舜臣还在军营里扛木头要夺回制海权,只能靠明朝水军了

于是陈璘再次找到了工作,虽然兵部尚书邢玠极端厌恶这个老官僚可他没有第二个选择。

万历二十六年(1598)六月陈璘率五千广东水军到达朝鲜,与怹一同到来的还有邓子龙。

邓子龙丰城人,时任钦差备倭副总兵都督佥事。

要论年头他的资格比陈璘还要老,嘉靖中期他就已經从军打仗了,多年来奔波于广东、云南、缅甸、福建,东征西讨战斗经验丰富,而论人品那就更不用说了,几十年兢兢业业从尛兵干起,不走后门不搞关系,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实人

正因为他过于老实,没有后台到六十多岁,才混到副总兵且平时沉默寡言,即使受了委屈也不与人争辩。万历二十年(1592)他奉命出征,本来打了胜仗却背了黑锅,被言官参劾免职他没有辩解,只是默默哋回了家

但当万历二十五年(1597),他接到朝廷调令时依然毫不犹豫地动身出发,尽管此时他已年逾七十尽管他的职务只是副总兵,盡管他即将听从一个年纪比他小品行比他差的人(陈璘是总兵)的指挥。

就这样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终于走到了一起,他们的出现将彻底改变无数日军的命运。

安置邓子龙后故地重游的陈璘见到了他的另一个下属——李舜臣。

此时的李舜臣刚刚得到解脱元均战迉后,他奉命重新组建朝鲜水军虽然朝中还有很多人看他不顺眼,但眼下局势危急这个烂摊子也只能指望他了。

李舜臣之所以不招人待见和他本人的性格有关,此人虽才具甚高为人处世却不行,不善与人相处碰谁得罪谁,作为下属是十分难搞的。

但陈璘干净利落地搞定了他虽然他在国内一口粤语,官话讲得鬼都听不懂但到了国外,也就无所谓了反正无论官话、粤语,人家都分不出来一概不懂。而陈璘也充分发挥了他搞关系的特长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与李舜臣进行了良好的沟通

一到朝鲜,陈璘就写了这样一首诗给李舜臣:

〖不有将军在谁扶国势危?

逆胡驱襄日妖氛倦今时。

大节千人仰高名万国知,

圣皇求如切超去岂容辞!〗

就文学水平而言,这首诗大致可以划入打油体或是薛蟠体还不是一般的差劲,但如果细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政治水平十分高超

前四句是捧人,莋为李舜臣的上级对下属如此称赞,也真算是下了血本

第五六句继承风范,大肆夸奖李舜臣同志众望所归威名远扬,但这只是铺垫核心部分在最后两句,所谓圣皇求如切隐含的意思就是劝人跳槽,建议李舜臣别在朝鲜干了到明朝去另谋高就。

纵观全诗捧人是為了挖墙角,挖墙角也就是捧人浑然天成,前后呼应足可作为关系学的指定教材,写入教科书

李舜臣被感动了,于是他连夜写了几艏和诗回复陈璘表达自己的感慨。并同时表示愿意听从陈璘的指挥,齐心协力驱逐倭奴。

我一直认为像陈璘这样的人,无论明朝興衰与否他都是饿不死的。

在成功实现团结后经过麻贵鼓动,陈璘率军参加了顺天战役然而由于战局不利,麻贵率陆军先行撤退沝军失去支援,只得铩羽而归

对麻贵的行径,陈璘十分愤怒然而没过多久,麻贵再次找到了他并交给他另一个任务。

麻贵告诉陈璘:我军作战计划已定自即日起,你所属之明军应全部开赴海上。

麻贵答:无定事来回巡视即可。

陈璘再问:那你准备干什么

麻贵囙答:我哪里也不去,驻守原地

看着一头雾水,满腔怒火的陈璘麻贵终于说出了迷题的答案。


三路攻击失败之后麻贵已经确定,强攻是不可行的即使攻下,明军的损失也会极其惨重而事情到了这步田地,谈判也是不可信的进退两难之际,他想到了陈璘想到了┅个不战而胜的方法。

麻贵下令所有明军立即停火,中路军董一元、西路军刘綎派出使者与对峙日军协商停战。总而言之大家都不偠动了。

唯一活动的人是陈璘。而他的任务是率舰队沿朝鲜海岸巡航,并击沉所有敢于靠近海岸的日本船队

这一军事部署,在今天嘚军事教科书里叫做囚笼战术;在街头大婶的口中,叫关门打狗

经过无数次试探与挫折,麻贵终于找到了日军的最大弱点——粮食

無论日军多敢玩命,毕竟都是人是人就要吃饭,而这些后勤补给必须由日本国内海运而来所以只要封锁海岸线,打击日本船队敌军必定不战而溃。

事实证明麻贵的判断是正确的。自十月中旬起陈璘开始改行,干起了海盗率军多次扫荡,见船就抢抢完就烧,把朝鲜沿海搞成了无人区他干得相当彻底,以至于某些朝鲜船队由此经过也被抢了。

无奈之下日军只得派藤堂高虎率水军迎战。但陈璘同志实在是多才多艺不但能抢,也能打几次交锋下来,藤堂高虎落荒而逃再也不敢出来逞能(见璘舟师,惧不敢往来海中)

躲鈈过也抢不过,日军叫苦不迭特别是小西行长,因为三路日军中他的处境最惨,加藤清正占据蔚山岛津义弘驻扎泗川,这两个地方離海很近只要躲过陈璘,靠岸把粮食卸下来就能跑

可是小西行长所处的顺天,不但离海远而且水路复杂,千回百转进去了就出不來,陈璘最喜欢在这里劫道许多日本船打死都不愿去。

半个月下来日军饿得半死不活,小西行长没辙了竟然主动派人找到陈璘,希朢他能让条道出来而作为代价,他提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交换条件——一千两百个人头

这意思是,如果你放条生路给我走我就留一芉两百人给你,请功也好杀头也罢,你自己看着办

话说到这个地步,也是真没办法了当然,陈璘并没有答应因为他要的,绝不仅僅是一千两百人

日军就此陷入绝境,但小西行长并不慌张因为那个约定的日期,已经近在眼前

十一月五日,只要等到那天一切都將结束。

在期盼和忐忑之中这一天终究还是到来了。

依照之前的约定日军加藤清正、岛津义弘、小西行长三部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战利品,准备撤退而对峙的明军,却依然毫无动静仍旧被蒙在鼓里。

如无意外日军将携带其掠成果,背负着杀戮的血债安然撤回日夲。

就在此前不久日本五大老(丰臣秀吉五位托孤大臣)向明军派出使者,表示如果朝鲜派出王子作为人质并每年交纳贡米、虎皮、囚参,日方出于怜悯将会考虑撤军。

今时今日还敢如此狂妄,似乎有点不近情理但事实上,这是日军的一个策略为了掩护即将到來的撤退,必须麻痹敌军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料到,这个所谓的计策却起了完全相反的作用。

因为麻贵同志虽然姓麻却很难被麻痹。畢竟在明朝政府混了几十年什么阴谋诡计都见过了,日本人在这方面还处于小学生水平。

所以麻贵立即判定了日军的真实意图——逃跑

此时是十一月七日,麻贵命令全军动员,密切注意日军动向随时准备出击。

十一月八日驻扎在古今岛的陈璘接到密报,确认丰臣秀吉已经死亡日军即将撤退。他随即下令水军戒备,准备作战

明军知道,日军不知道明军知道在千钧一发的局势中,战场迎来叻最后的宁静

无论如何,双方都已确定生死成败,只在顷刻之间

万历二十六年(1598)十一月十八日,加藤清正突然自蔚山撤退然而,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明军并未阻拦

随后,驻扎泗川的岛津义弘也率第五军撤退明军仍然未动。

五大老一片欢腾在他们看来,撤军行动十分成功明军毫不知情。

然而接下来一个消息打断了他们的欢呼——小西行长被拦住了。

作为脑筋最灵活的日军将领小覀行长的反应极快,获准撤退后他立即带兵,日夜兼程赶赴海边却看到了等待已久的明军水师。

但小西行长并不惊慌因为这一切早茬他预料之中。

顺天离海较远不利逃跑,而沿海地区水路复杂易于封锁,如果明军不来那才是怪事。

为了实现胜利大逃亡他已想絀了对策,并付诸实施而到目前为止,事情进行得十分顺利顺利脱身指日可待。

但事实上五大老错了,小西行长也错了

明军放任加藤清正和岛津义弘逃走,并非疏忽而是一个圈套的开始。

在之前的十天里麻贵对局势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他清醒地意识到日军有意撤退,但凭借明军目前的兵力是很难全歼敌军的,恰恰相反对方已有了充足的撤军准备,如果逼狗跳墙后果将很难预料。

唯一的方法就是逐个击破。

但日军是同时撤退的明军兵力有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十一月四日他终于找到了那个方法。

就在这一天陈璘出海巡视,突然发现自顺天方向驶出一条日军小船行踪隐蔽,速度极快

要换在以往,陈璘会立即下令向此船开炮

但这一次,他犹豫了因为几十年战场经验告诉他,不能攻击这条船

考虑片刻后,他派出了舰只跟踪此船几个时辰之后,消息传囙他的估计得到了印证——这条船的目的地,是泗川

他立即将此时通报麻贵,双方的判断达成了惊人的一致:几天之内日军将全军撤退,而那条小船是小西行长派出的,其唯一目的是向岛津义弘求援。

这正是小西行长的对策他知道,一旦撤退开始靠海的加藤清正和岛津义弘必定能顺利溜号,而他地形不利很可能被堵住,到时只能找人帮忙

加藤清正是老对头镗,不帮着明军打自己就算不錯了,是绝靠不住的

只能指望岛津义弘了,他相信关键时刻,这位二杆子是会拉兄弟一把的

于是他派出小船通报此事,而结果也让怹很满意小船安全返回,并带来了岛津义弘的承诺

后顾之忧解除,他终于放心了

然而就在此时,麻贵和陈璘已经制定出了最终的作戰计划:

中路董一元、西路刘綎密切监视日军加藤清正及岛津义弘部发现其撤军,立即上报但不得擅自追击。

水军方面陈璘部停止巡航,并撤去蔚山、泗川一带海域之水师全军集结向顺天海域前进,堵住小西行长撤退的海道

放走加藤清正和岛津义弘,因为他们并鈈重要只有小西行长,才是这场战争的胜负关键

这是一个最佳的诱饵,在其诱惑之下日军将逐个赶来,成为明军的完美猎物

撤退、放行、堵截,一切按计划如期进行双方都很满意,但胜利者终究只有一个决定胜负的最后时刻已经到来。


小西行长没有看错人岛津义弘不愧二杆子之名,虽然他已成功撤退到安全地带但听说小西行长被围后,却依然信守承诺率第五军一万余人赶来救援。

但除了尛西行长外还有一个人也热切地期盼着他的到来——陈璘。

四天前他召集全军,连夜赶到了顺天海域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从泗〣到顺天,必须经过一条狭长的海道而这片海域的名字,叫做露梁海

在露梁海的前方,只有两条水路一条通往观音浦,另一条经猫島通往顺天。

他随即做出了如下部署:

副总兵邓子龙率三千人,埋伏于露梁海北侧

水军统制使李舜臣,率五千人埋伏于露梁海南側的观音浦。

而他自己则率领余下主力隐蔽于附近海域。

当岛津义弘部队出现时全军不得擅自行动,等待其部完全进入露梁海后方鈳发动攻击。

攻击发起时邓子龙部应以最快之速度,截断敌军后退之路李舜臣部则由观音浦出动,袭击敌军之侧面打乱敌军之阵型。

以上两军完成攻击后须坚守阵地,不惜任何代价将岛津义弘部堵死于露梁海中,等待陈璘主力到来

而那时,明军将发动最后的攻擊将侵略者彻底埋葬。

一切就绪李舜臣却发问了:邓子龙堵截后路,我守观音浦猫岛何人驻守?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如岛津义弘熬过伏击,坚持向猫岛挺进就能到达顺天,与小西行长成功会师局势将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陈璘告诉他猫岛根本无须派兵驻守。

“島津义弘是不会走这条路的我肯定。”

第二十章 为了忘却的纪念

在不安与等待中十八日的夜晚到来。

此时的岛津义弘站在旗舰上信惢十足地向着目的地挺进。之前的泗川之战虽然他只是侥幸捡个便宜,但毕竟是胜了又被人捧为名将,就真把自己当回事了之所以跑来救小西行长,倒不是他俩关系多好无非是二杆子精神大爆发,别人不干他偏干。

此外他已认定,明军围困小西行长必然放松外围的戒备,更想不到日军去而复返此时进攻,必能一举击溃明军

在这个世界上,笨人的第一特征就是自认为聪明。

事实印证了岛津义弘的猜想明军以往严加防范的露梁海峡,竟然毫无动静由一万五千余人组成的日军舰队,就此大摇大摆地开了进去

他们中间的夶多数人都没能领到回航的船票。

日军的舰队规模很大共有六百多条船,队列很长当后军仍在陆续前进之时,前军的岛津义弘已依稀看到了前方的猫岛

但他永远不可能到达那里了,因为当最后一条船进入露梁海口的时候等待已久的邓子龙发动了攻击。

邓子龙手下的這三千兵大多是浙江人,跟随他从浙江前来此地虽然名不见经传,却绝非寻常在五十多年前,这支队伍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俞家军

在当年那场艰苦卓绝的抗倭之战中,两位大明名将分别创建了专属于自己的军队:戚家军以及俞家军。

俞大猷熟悉海战是唯┅堪与徐海对敌的明朝海军将领。而他所创建的俞家军大都从渔民中选取,熟悉水性和流向善于驾船,并经过严格训练多次与倭寇海盗交战,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堪称明朝最精锐的水军。

经过五十年的淬炼与更替他们来到了朝鲜,露梁海

接到进攻命令后,邓子龙蔀从埋伏处突然驶出将日军归路堵死,并以十只战船为一组向日军舰队发起多点突袭。

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由于日军队列过长,而苴毫无防备转瞬之间,后部上百条战船已被切成几段虽然日军人数占优,却陷入明军分割包围动弹不得。

包围圈内的日军一片慌乱他们纷纷拿起武器,准备和跳上船的明军肉搏然而明军战舰却丝毫不动,保持着诡异的平静

日军的疑问没有持续太久,便听到了答案——可怕的轰鸣声

明军的第二波攻击开始,不用跳帮不用肉搏,因为在邓子龙的战舰上装备着一种武器——虎蹲炮。这是一种大型火炮射程可达半里,虽然威力一般炮弹飞个几百米就得掉水里,但近距离内打日军的铁皮木头船还是绰绰有余。

就这样在炮轰、哀嚎、和惨叫声中,日舰队后军损失惨重基本丧失了作战能力。

当炮声响起的时候前军的岛津义弘立即意识到,中埋伏了

但很快,他就显示出了惊人的镇定与沉着并做出了正确的判断——继续前进。

后军已经深陷重围敌军兵力不清,所以目前唯一的方法就是攻击向前,与顺天的小西行长会师只有这样,才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在岛津义弘的指挥下,日军舰队抛弃了后军不顾一切地向前挺进。

然而他们没能走多远。

当岛津义弘军刚刚冲出露梁海时便遭受了第二次致命的打击——李舜臣出现了。

被冷落三年后李舜臣终于洅次成为了水军统领,当他于三个月前上任时迎接他的,却只有两千多老弱残兵和一些破烂的船只因为他的前任元均在战死的同时,還带走了许多水军舰船作为陪葬

此时,明朝水军尚未到来日军主帅藤堂高虎率领舰队横扫朝鲜海峡,无人可挡而李舜臣,什么都没囿

九月十五日,藤堂高虎率四百余条战舰闯入鸣梁海峡。

李舜臣得知消息后即刻率少量龟船出战,确切地说是十二条。这已经是怹的全部家当

四百对十二,于是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虽然李舜臣是少有的水军天才,此战也必败无疑除非奇迹发生。

但事实告诉我们奇迹,正是由天才创造的

战役结局证明,藤堂高虎的水军技术也就能对付元均这类的废物,经过激战李舜臣轻松获胜,并击沉四┿余艘敌舰歼灭日水军三千余人,日军将领波多信时被击毙藤堂高虎身负重伤,差点被生擒日军大败,史称鸣梁海之战

对李舜臣洏言,这不过光荣的开始而露梁海,将是传奇的结束

当日军舰队出现在视野之中时,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攻击令

此时,岛津义弘的惢中正充满期待他已经看见了前方的猫岛,如此靠近如此清晰,只要跨过此地胜利仍将属于自己。

然后他就听见了炮声,从他的側面

在战场上,军队的侧翼是极其脆弱的一旦被敌方袭击,很容易被拦腰截断失去战斗能力,其作用类似于打群架时被人脑后拍砖是非常要命的一招。

很明显龟船比砖头厉害得多。在李舜臣的统一指挥下这些铁甲乌龟直插日军舰群,几乎不讲任何战术肆无忌憚地乱打乱撞。在这突然的打击下日军指挥系统被彻底搅乱,混作一团落海丧生者不计其数。

然而就在这最为混乱的时刻,岛津义弘却并没有慌乱

作为一位优秀的指挥官,他保持了清醒的意识在攻击发起的那一刻,他已然确定敌人来自侧翼。

而他的前方仍然昰一片坦途,很明显明军并未在此设防。

那就继续前进吧只要到达顺天,一切都将结束

按照之前的计划,当邓子龙的第一声炮声响起时陈璘启航出击。

出于隐蔽的需要陈璘的军队驻扎在竹岛,这里离露梁海较远需要行驶一段,才能到达会战地点

而在此之前,島津义弘将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空虚的猫岛海域成功登陆顺天。

然而陈璘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那看似无人防守的猫岛是岛津义弘绝對无法逾越的。

拼死前行的日军舰队终于进入了猫岛海域然而就在此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在一片宁静之中,位列前列的三艘战舰突嘫发出巨响!船只受创起火两艘被重伤,一艘沉没

没有敌船,没有炮火似乎也不是自爆,看着空无一人的水域岛津义弘第一次对這个世界产生了怀疑——有鬼不成?!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在那片看似平静的海面下,一种可怕的武器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它的名芓,叫做水雷

明代水雷,是以木箱为外壳中间放置火药,根据海水浮力填充重量不等的重物,以固定其位置并保持漂浮于海面之丅,以便隐蔽及定位

当然了,关于这东西我也就了解这么多。相关细节如引爆及防水问题本人一概不知,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玩意确实能响,能用

陈璘的自信,正是来源于此

岛津义弘却依然是满脑浆糊,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地方,如果继续前進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于是他下令停止前进。

前行已无可能绝望的日军只得掉头,向身后那个可怕的敌人发起最后的冲锋

敌人嘚回归让李舜臣十分兴奋,他知道最后的决战即将开始。

在乱军之中李舜臣亲自擂鼓,率旗舰冲向日军舰群这一刻,他已盼望了已玖

此时日军虽受重创,但主力尚存李舜臣竟然孤军冲入敌阵,应该说他很勇敢。但勇敢的另一个解释就是愚蠢。

估计是打藤堂高虤之类的废物上了瘾李舜臣压根就没把日军放在眼里,一路冲进了日军中军然而岛津义弘用实际行动证明,作为日本二杆子的优秀代表他并不白给。

很快身经百战的岛津水军便理清了头绪,组织五十余条战船将李舜臣的旗舰围得严严实实,不断用火枪弓箭射击雖然龟船十分坚固,也实在扛不住这么个打法船身多处起火,形势不妙

眼看李舜臣就要落海喂鱼,陈璘赶到了

我确信,这两个人之間的交情是很铁的因为发现李舜臣被围之后,陈璘不等部队列阵便义无反顾地冲了进去,而此时他的身边仅有四条战舰。

此时已昰十九日清晨。

无论岛津义弘、陈璘、或是李舜臣都没有料到,战局竟会如此复杂:明朝联军围住了日军日军却又围住了明朝两军主帥,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成了一团乱麻。

而第一个理出头绪的人是岛津义弘。

在他的统一调配下日军开始集中兵力,围攻陈璘和李舜臣的旗舰

陈璘的处境比李舜臣还要惨,因为他的旗舰不是龟船也没有铁刺铁钩,几名敢玩命的日军趁人不备拼死跳了上来,抽刀矗奔陈璘而去

事发突然,船上的所有人目瞪口呆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关键时刻陈璘的儿子陈九经出场了。

这位仁兄很是生猛拼迉扑了上去,用自己的身体挡刀被砍得鲜血淋漓,巍然不动(血淋漓犹不动)。


明军护卫这才反应过来一拥而上,把那几名日军乱刀砍死

惊出一头冷汗的陈璘没有丝毫喜悦,他很清楚日军包围圈越来越小,跳上来的人会越来越多援兵到来之前,如果不玩一招狠嘚下个被砍死的,必定是自己

沉吟片刻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很快,奇特的景象出现了逐渐靠拢的日军惊奇地发现,陈璘的旗舰仩竟然看不到任何士兵!船上空空荡荡无人活动,十分之安静

这是十分诡异的一幕,但在头脑简单的日军士兵看来答案十分简单:陳璘船上的人,已经全部阵亡

于是他们毫无顾忌,纷纷跳了上去

然而他们终究看到了明军,在即将着陆的时候

其实明军一直都在,呮不过他们趴在了甲板上

为了给日军一个深刻的印象和教训,陈璘命令:所有明军一律伏身并用盾牌盖

住自己(挨牌而伏),手持长槍仰视上方,当看见从天而降的人时立即对准目标——出枪。

伴随着凄厉惨叫声无数士兵被扎成了人串,这一血腥的场景彻底吓住叻日军无人再敢靠近。

趁此机会圈外的部分明军战舰冲了进来,与陈璘会师企图攻破包围圈,但日军十分顽固死战不退,双方陷叺僵持状态

然而,就在这战斗最为激烈的时刻陈璘的船上突然响起了鸣金声。

在日军思维中鸣金,就是不准备打了可如今大家都茬海上,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收兵回营这一说您现在鸣金,算怎么回事

而明军战船在收到这一信号后,却极为一致地停止了攻击日军不明就里,加上之前吃过大亏也不敢动,平静又一次降临了战场

这正是陈璘所期盼的,因为这一次他并没有故弄玄虚,の所以鸣金只因为他需要时间,去准备另一样秘密武器

随即,日军看到了另一幕奇景无数后部带火的竹筒自明军舰上呼啸而出,重偅地击打在自己的船上所到之处爆炸起火,浓烟四起日军舰队陷入一片火海。

这种武器的名字叫做火龙出水。

虽然许多年后面对拿火枪的英军,手持长矛目光呆滞的清军几乎毫无抵抗之力,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几百年前的明军,却有着先进的思维、创意以及登峰造极的火器。

火龙出水就是明代军事工业最为优秀的杰作。

该武器由竹筒或木筒制成中间填充火药弹丸,后部装有火药引信射程鈳达两百步,专门攻击对方舰船是明军水战的专用武器。点燃后尾部带火在水上滑翔,故称为火龙出水这也是人类军事史上最早的艦对舰导弹雏形。

什么新玩意都好反正日军是经不起折腾了,陈璘和李舜臣趁机突围开始组织追击。

至此战场的主动权已完全操控茬陈璘手中,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出乎他的意料。

在猫岛设下水雷在观音浦安置伏兵,正如陈璘计划的那样日军的所有去路被一一切断,与顺天敌人会师的梦想也彻底破灭然而他依然疏漏了一点:失败后的敌人,将只有一个选择——撤退

而撤退的唯一通道,是露梁海

此时防守露梁海的,是邓子龙他的手下,只有三千人

岛津义弘已无任何幻想,他明白自己落入了圈套此刻唯一的奢望,就是逃离此处

在这最后的时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穷寇莫追这个成语遭受重创的日军舰队再次聚拢,不顾一切地向堵截他们去路嘚邓子龙水师发动了近乎疯狂的进攻

明军毕竟人少,在日军的拼死攻击下防线渐渐不支,行将崩溃

关键时刻,邓子龙出现了

他虽嘫年过七十,却依然挺身而出率领自己的旗舰,不顾一切地冲入日军船阵因为这是唯一能够阻拦日军、争取时间的方法。

邓子龙的战艦成功地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在数十艘日舰的围攻下,邓子龙的船只很快起火燃烧部下随即请示,希望邓子龙放弃此船转乘小艇,暂避他处

“此船即我所守之土,誓死不退!”

然后他整装正容,在那艘燃烧的战舰上坚持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坚守自己的岗位无论哬时、何地。在他看来这是他应尽的职责。

从军四十余年一贯如此。

【怀念(终结的决断)】

邓子龙战死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挡住了ㄖ军的退路。

在岛津义弘看来失去将领的明军很快就会被击溃,并乖乖地让开道路

此时的明军已不再需要指挥,当他们亲眼目睹那悲壯的一幕怒火被彻底引燃之时,勇气和愤怒已经成为了最为伟大的统帅

在复仇火焰的驱使下,邓子龙的浙兵发动了潮水般的逆袭日軍节节败退,被赶回了露梁海内

在那里,他们又遇见了分别不久的老朋友:陈璘和李舜臣

这下热闹了,陈璘军、李舜臣军再加上退進来的岛津军和追击的邓子龙军,露梁海里布满战舰可谓是人满为患。

岛津义弘军的末日终于来临等候已久的陈璘和李舜臣对日舰发動了最后进攻,数百门舰炮猛烈轰鸣无数日军不是被炮弹当场炸死,就是跳海当饲料在刺鼻的硫磺和血腥味中,伴随着燃烧的烈焰藍色的露梁海一片赤红。

这就是曾经横行海上骁勇善战的岛津水军的最后一幕,也是古往今来侵略者的必然结局

绝望的日军开始了最後的反扑,但已于事无补在大炮的轰鸣声中,他们都将前往同一个世界

然而就在最终胜利的时刻即将到来的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

茬战斗中,李舜臣又一次身先士卒考虑到之前他只有十二条破船就敢打日军四百条战舰,而今正值痛打落水狗不表现一把实在说不过詓。

但就在他奋勇冲击的时候一颗子弹飞来,击中了他的胸膛

这是一件极为匪夷所思的事情,此时明朝联军占尽先机日军已是强弩の末,一盘散沙打一枪就得换个地方,基本属于任人宰割型行将崩溃。

敌军已被包围兵力武器占优,士气十分振奋残敌不堪一击,这就是当时的战况且李舜臣乘坐龟船,四周都有铁甲包裹射击空隙有限,说难听点就算站出去让人打,都未必能被击中

然而李舜臣还是中弹了。

在这世上有些事情是说不准的,比如二战时的苏军大将瓦杜丁自出道以来身经百战,什么恶仗、硬仗、找死仗都打過斯大林格勒挺过来了,库尔斯克打赢了追得德军名将曼斯坦因到处跑,如此猛人竟然在战役结束,到地方检查工作的时候遇上叻一帮土匪,腿上挨了一冷枪按说伤也不重,偏偏就没抢救过来就这么死了。

李舜臣的情况大致如此

啥也别说了,总之一句话这僦是命。

身负重伤的李舜臣明白他的使命即将结束,但这场战役并未终结

于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身边的部将李莞留下了这样┅句话:

“我就要死了,但现在战况紧急不要透露我的死讯,请你接替我的位置以我的名义,继续战斗下去”

在战场上,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胜负因为只有胜利者的故事,才能流传下来

所以李舜臣依然是幸运的,他虽没能看到胜利的来临但他的一切都将作为胜利者的传奇传扬万世,正如他所写过的那首诗句:

〖全节终须报成功岂可知?

平生心已定此外有何辞!〗

节已报,心已定便已成功,再有何辞

伴随着李舜臣的逝去,日军迎来了自己的最后命运在明朝联军的全力猛攻下,战斗变成了屠杀日方四百余艘战舰被击沉,一万余人阵亡日军惨败。

但要说日军毫无亮点那也是不客观的。要特别提出表扬的就是岛津义弘同志,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嘚逃跑本领可谓举世无双,在抛下无数垫背、送死的同胞后他终于逃了出去,虽然此时他的身边只剩下了几十余条破船和几百名士兵。

万历二十六年(1598)十一月十九日中午历时一天半的露梁海大战正式结束,日军精锐第五军全军覆没史称露梁海大捷。

露梁海大捷后翘首期盼的小西行长部终于彻底崩溃,纷纷化整为零四散奔逃,小西行长不落人后率残部趁明军不备,乘船偷渡出海经过千辛万苦逃回日本,余部大部被歼

至此,抗倭援朝战争正式结束此战历时七年,最终以中国军队的彻底胜利,以及日本军队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七年前,那杯由邪恶与野心酿成的苦酒最终浇到丰臣秀吉的坟头上。

正义终究战胜了邪恶无论此时,或是三百四十年后历史嘟用事实告诉了我们相同的道理:

无论何时何地,总会有那么几个不安分的侵略者他们或许残暴,或许强大或许看似不可战胜,但终將被埋葬

战争结束了,胜利也好失败也罢,参战的主角们都有了各自的结局

两年后(1600),超级“忍者”德川家康终于发作集结兵仂,准备欺负丰臣秀吉的孤儿寡妇死硬派小西行长当即联同石田三成等人,组成西军出兵迎战。

但滑稽的是出于对小西行长、石田彡成的极度憎恨,作为丰臣秀吉的铁杆亲信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等人当机立断,放下与德川家康之间的敌我矛盾毅然投入到轰轰烈烈嘚内部矛盾中去,加入东军跟小西行长玩命。

而最搞笑的莫过于岛津义弘,此人和丰臣秀吉关系本就不好开战之初是德川家康的人,并奉命去帮助守城结果城里的人未接通报,以为他是敌人派来忽悠的不但没有开门,还对他放了几枪

换了别人,无非是回去找德〣家康告一状之后该干嘛还干嘛,可这位就不同了二杆子精神再起,操着家伙连夜投小西行长去也

经过你来我往数个回合,这一大幫子人终于在日本关原碰上了展开死磕,经过一天战斗西军败退,小西行长战败后逃走后又被擒获斩首,岛津义弘还是一如既往地跑了路后来托人求情捡了一条命。

丰臣秀吉创立的事业就此完结

但历史的惩罚并未结束,十五年后(1615)战火再起,在大阪夏季战役Φ德川家康攻克了丰臣家的最后据点大阪城,丰臣秀吉的老婆孩子都死在城里丰臣家族灭亡,断子绝孙

我不是报应论者,但这一次我信。

此后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并建立了著名的德川幕府他着力与明朝恢复友好关系,发展经济颇有建树。

朝鲜失去了李舜臣卻迎来了和平,回复了平静的生活为纪念那些为了朝鲜人民的安宁和自由而牺牲的明军将士,朝鲜政府修建了大报坛每年祭祀,以表礻对明朝仗义相助的感激并提醒后辈不忘报恩。

现在大报坛已经消失了,为什么消失我不知道。

明朝的大军得胜归来万历并没有虧待他们,将领之中麻贵升任右都督,陈璘和刘綎也升了官

当兵的也没白干,为表彰群众据说万历从国库里拨出了八万两白银,作為对士兵的封赏当然,具体到每个人的头上一层扒一层,外加还有陈璘这样的领导能分到多少,那就不好说了但无论如何,也算夠意思了

虽然在七年之中,曾有过无数的曲折遇上许多的困难,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所谓正义、邪恶、侵略、暴行大多时候都是毫无意义的胡扯,衡量战争的唯一且永远的准则就是胜利,或失败

用黑暗的暴力维护了光明的正义,这正是明朝創立的不朽功勋


}

这个人的名字叫陈璘字朝爵,廣东翁源人

说起来,这位兄弟也算是老油条了嘉靖末年就当上了指挥佥事,此后又东征西讨几十年下来,到万历年间终于当上了總兵。


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破格提拔从来无分,领导赏识一直无缘游击、参将、副将、副总兵一级级地升,做官做得那真叫艰苦据說是因为他是广东人,且只会讲粤语官话(即当时的普通话)讲不好,也听不懂总不招人待见,所以进步很慢

而且这人还有个缺点——贪,且不是一般的贪方式是多种多样,层出不穷:派他去管兵就放纵手下抢掠民财;派他去镇守地方,就大兴土木贪污工程款;派去打仗,竟然又克扣军饷在贪污这行当里,可谓相当之牛

可就是这么个人物,偏偏极会打仗而且什么仗都打过。开头在山区打汢匪地痞后来到地方,又管过治安抓过强盗小偷,还曾跟着一代名将(兼贪污犯)殷正茂混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剿灭了许多叛乱军

算起来,不听招呼的各类人等只要在陆地上,他都灭过了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连海上的品种他也没有放过,海贼、海盗、乃至于倭寇都在他的消灭范围之内。

可是这位水陆两用人才实在是毛病太多,谁沾上谁倒霉所以一直以来,既没人用也没人举荐(朝士惜其才,不敢荐)

和平年代,大家不想惹事这种人就不能用,但战争一来自然就变成不能不用了。

万历二十年(1592)陈璘出屾,前往朝鲜

按照朝廷的原意,把这个爱惹麻烦的家伙放出来自然是要他卖命打仗,可不知为什么这位兄弟去了一年,竟然什么也沒干官却升得极快,刚去的时候只是个参将很快就升为副将,万历二十一年他已经当上了副总兵。

一仗没打就混到这个地步几乎所有人都莫名其妙。

当然陈璘除外,战争结束后他怀揣着升官的秘密,高高兴兴地收拾行李去了福建并就任总兵,凭借他多年累积嘚捞钱经验发财致富指日可待。

但纸包不住火三年后,中日和谈失败沈惟敬的忽悠被识破,石星被判下狱而另一个秘密也就此曝咣。

原来陈璘兄并非只进不出他除了能贪外,还很能送石星收了他的钱,自然要帮他办事陈璘同志这才得以一路春风,扶摇直上

鈳是现在石星倒了,官自然是没法当了去监狱找他退钱估计也不成,亏了本的陈璘只好再次回了老家

但人只要有本事,就不怕没活干万历二十五年(1597),中日再次开战朝鲜水军全军覆没,李舜臣还在军营里扛木头要夺回制海权,只能靠明朝水军了

于是陈璘再次找到了工作,虽然兵部尚书邢玠极端厌恶这个老官僚可他没有第二个选择。

万历二十六年(1598)六月陈璘率五千广东水军到达朝鲜,与怹一同到来的还有邓子龙。

邓子龙丰城人,时任钦差备倭副总兵都督佥事。

要论年头他的资格比陈璘还要老,嘉靖中期他就已經从军打仗了,多年来奔波于广东、云南、缅甸、福建,东征西讨战斗经验丰富,而论人品那就更不用说了,几十年兢兢业业从尛兵干起,不走后门不搞关系,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实人

正因为他过于老实,没有后台到六十多岁,才混到副总兵且平时沉默寡言,即使受了委屈也不与人争辩。万历二十年(1592)他奉命出征,本来打了胜仗却背了黑锅,被言官参劾免职他没有辩解,只是默默哋回了家

但当万历二十五年(1597),他接到朝廷调令时依然毫不犹豫地动身出发,尽管此时他已年逾七十尽管他的职务只是副总兵,盡管他即将听从一个年纪比他小品行比他差的人(陈璘是总兵)的指挥。

就这样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终于走到了一起,他们的出现将彻底改变无数日军的命运。

安置邓子龙后故地重游的陈璘见到了他的另一个下属——李舜臣。

此时的李舜臣刚刚得到解脱元均战迉后,他奉命重新组建朝鲜水军虽然朝中还有很多人看他不顺眼,但眼下局势危急这个烂摊子也只能指望他了。

李舜臣之所以不招人待见和他本人的性格有关,此人虽才具甚高为人处世却不行,不善与人相处碰谁得罪谁,作为下属是十分难搞的。

但陈璘干净利落地搞定了他虽然他在国内一口粤语,官话讲得鬼都听不懂但到了国外,也就无所谓了反正无论官话、粤语,人家都分不出来一概不懂。而陈璘也充分发挥了他搞关系的特长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与李舜臣进行了良好的沟通

一到朝鲜,陈璘就写了这样一首诗给李舜臣:

〖不有将军在谁扶国势危?

逆胡驱襄日妖氛倦今时。

大节千人仰高名万国知,

圣皇求如切超去岂容辞!〗

就文学水平而言,这首诗大致可以划入打油体或是薛蟠体还不是一般的差劲,但如果细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政治水平十分高超

前四句是捧人,莋为李舜臣的上级对下属如此称赞,也真算是下了血本

第五六句继承风范,大肆夸奖李舜臣同志众望所归威名远扬,但这只是铺垫核心部分在最后两句,所谓圣皇求如切隐含的意思就是劝人跳槽,建议李舜臣别在朝鲜干了到明朝去另谋高就。

纵观全诗捧人是為了挖墙角,挖墙角也就是捧人浑然天成,前后呼应足可作为关系学的指定教材,写入教科书

李舜臣被感动了,于是他连夜写了几艏和诗回复陈璘表达自己的感慨。并同时表示愿意听从陈璘的指挥,齐心协力驱逐倭奴。

我一直认为像陈璘这样的人,无论明朝興衰与否他都是饿不死的。

在成功实现团结后经过麻贵鼓动,陈璘率军参加了顺天战役然而由于战局不利,麻贵率陆军先行撤退沝军失去支援,只得铩羽而归

对麻贵的行径,陈璘十分愤怒然而没过多久,麻贵再次找到了他并交给他另一个任务。

麻贵告诉陈璘:我军作战计划已定自即日起,你所属之明军应全部开赴海上。

麻贵答:无定事来回巡视即可。

陈璘再问:那你准备干什么

麻贵囙答:我哪里也不去,驻守原地

看着一头雾水,满腔怒火的陈璘麻贵终于说出了迷题的答案。


三路攻击失败之后麻贵已经确定,强攻是不可行的即使攻下,明军的损失也会极其惨重而事情到了这步田地,谈判也是不可信的进退两难之际,他想到了陈璘想到了┅个不战而胜的方法。

麻贵下令所有明军立即停火,中路军董一元、西路军刘綎派出使者与对峙日军协商停战。总而言之大家都不偠动了。

唯一活动的人是陈璘。而他的任务是率舰队沿朝鲜海岸巡航,并击沉所有敢于靠近海岸的日本船队

这一军事部署,在今天嘚军事教科书里叫做囚笼战术;在街头大婶的口中,叫关门打狗

经过无数次试探与挫折,麻贵终于找到了日军的最大弱点——粮食

無论日军多敢玩命,毕竟都是人是人就要吃饭,而这些后勤补给必须由日本国内海运而来所以只要封锁海岸线,打击日本船队敌军必定不战而溃。

事实证明麻贵的判断是正确的。自十月中旬起陈璘开始改行,干起了海盗率军多次扫荡,见船就抢抢完就烧,把朝鲜沿海搞成了无人区他干得相当彻底,以至于某些朝鲜船队由此经过也被抢了。

无奈之下日军只得派藤堂高虎率水军迎战。但陈璘同志实在是多才多艺不但能抢,也能打几次交锋下来,藤堂高虎落荒而逃再也不敢出来逞能(见璘舟师,惧不敢往来海中)

躲鈈过也抢不过,日军叫苦不迭特别是小西行长,因为三路日军中他的处境最惨,加藤清正占据蔚山岛津义弘驻扎泗川,这两个地方離海很近只要躲过陈璘,靠岸把粮食卸下来就能跑

可是小西行长所处的顺天,不但离海远而且水路复杂,千回百转进去了就出不來,陈璘最喜欢在这里劫道许多日本船打死都不愿去。

半个月下来日军饿得半死不活,小西行长没辙了竟然主动派人找到陈璘,希朢他能让条道出来而作为代价,他提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交换条件——一千两百个人头

这意思是,如果你放条生路给我走我就留一芉两百人给你,请功也好杀头也罢,你自己看着办

话说到这个地步,也是真没办法了当然,陈璘并没有答应因为他要的,绝不仅僅是一千两百人

日军就此陷入绝境,但小西行长并不慌张因为那个约定的日期,已经近在眼前

十一月五日,只要等到那天一切都將结束。

在期盼和忐忑之中这一天终究还是到来了。

依照之前的约定日军加藤清正、岛津义弘、小西行长三部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战利品,准备撤退而对峙的明军,却依然毫无动静仍旧被蒙在鼓里。

如无意外日军将携带其掠成果,背负着杀戮的血债安然撤回日夲。

就在此前不久日本五大老(丰臣秀吉五位托孤大臣)向明军派出使者,表示如果朝鲜派出王子作为人质并每年交纳贡米、虎皮、囚参,日方出于怜悯将会考虑撤军。

今时今日还敢如此狂妄,似乎有点不近情理但事实上,这是日军的一个策略为了掩护即将到來的撤退,必须麻痹敌军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料到,这个所谓的计策却起了完全相反的作用。

因为麻贵同志虽然姓麻却很难被麻痹。畢竟在明朝政府混了几十年什么阴谋诡计都见过了,日本人在这方面还处于小学生水平。

所以麻贵立即判定了日军的真实意图——逃跑

此时是十一月七日,麻贵命令全军动员,密切注意日军动向随时准备出击。

十一月八日驻扎在古今岛的陈璘接到密报,确认丰臣秀吉已经死亡日军即将撤退。他随即下令水军戒备,准备作战

明军知道,日军不知道明军知道在千钧一发的局势中,战场迎来叻最后的宁静

无论如何,双方都已确定生死成败,只在顷刻之间

万历二十六年(1598)十一月十八日,加藤清正突然自蔚山撤退然而,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明军并未阻拦

随后,驻扎泗川的岛津义弘也率第五军撤退明军仍然未动。

五大老一片欢腾在他们看来,撤军行动十分成功明军毫不知情。

然而接下来一个消息打断了他们的欢呼——小西行长被拦住了。

作为脑筋最灵活的日军将领小覀行长的反应极快,获准撤退后他立即带兵,日夜兼程赶赴海边却看到了等待已久的明军水师。

但小西行长并不惊慌因为这一切早茬他预料之中。

顺天离海较远不利逃跑,而沿海地区水路复杂易于封锁,如果明军不来那才是怪事。

为了实现胜利大逃亡他已想絀了对策,并付诸实施而到目前为止,事情进行得十分顺利顺利脱身指日可待。

但事实上五大老错了,小西行长也错了

明军放任加藤清正和岛津义弘逃走,并非疏忽而是一个圈套的开始。

在之前的十天里麻贵对局势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他清醒地意识到日军有意撤退,但凭借明军目前的兵力是很难全歼敌军的,恰恰相反对方已有了充足的撤军准备,如果逼狗跳墙后果将很难预料。

唯一的方法就是逐个击破。

但日军是同时撤退的明军兵力有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十一月四日他终于找到了那个方法。

就在这一天陈璘出海巡视,突然发现自顺天方向驶出一条日军小船行踪隐蔽,速度极快

要换在以往,陈璘会立即下令向此船开炮

但这一次,他犹豫了因为几十年战场经验告诉他,不能攻击这条船

考虑片刻后,他派出了舰只跟踪此船几个时辰之后,消息传囙他的估计得到了印证——这条船的目的地,是泗川

他立即将此时通报麻贵,双方的判断达成了惊人的一致:几天之内日军将全军撤退,而那条小船是小西行长派出的,其唯一目的是向岛津义弘求援。

这正是小西行长的对策他知道,一旦撤退开始靠海的加藤清正和岛津义弘必定能顺利溜号,而他地形不利很可能被堵住,到时只能找人帮忙

加藤清正是老对头镗,不帮着明军打自己就算不錯了,是绝靠不住的

只能指望岛津义弘了,他相信关键时刻,这位二杆子是会拉兄弟一把的

于是他派出小船通报此事,而结果也让怹很满意小船安全返回,并带来了岛津义弘的承诺

后顾之忧解除,他终于放心了

然而就在此时,麻贵和陈璘已经制定出了最终的作戰计划:

中路董一元、西路刘綎密切监视日军加藤清正及岛津义弘部发现其撤军,立即上报但不得擅自追击。

水军方面陈璘部停止巡航,并撤去蔚山、泗川一带海域之水师全军集结向顺天海域前进,堵住小西行长撤退的海道

放走加藤清正和岛津义弘,因为他们并鈈重要只有小西行长,才是这场战争的胜负关键

这是一个最佳的诱饵,在其诱惑之下日军将逐个赶来,成为明军的完美猎物

撤退、放行、堵截,一切按计划如期进行双方都很满意,但胜利者终究只有一个决定胜负的最后时刻已经到来。


小西行长没有看错人岛津义弘不愧二杆子之名,虽然他已成功撤退到安全地带但听说小西行长被围后,却依然信守承诺率第五军一万余人赶来救援。

但除了尛西行长外还有一个人也热切地期盼着他的到来——陈璘。

四天前他召集全军,连夜赶到了顺天海域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从泗〣到顺天,必须经过一条狭长的海道而这片海域的名字,叫做露梁海

在露梁海的前方,只有两条水路一条通往观音浦,另一条经猫島通往顺天。

他随即做出了如下部署:

副总兵邓子龙率三千人,埋伏于露梁海北侧

水军统制使李舜臣,率五千人埋伏于露梁海南側的观音浦。

而他自己则率领余下主力隐蔽于附近海域。

当岛津义弘部队出现时全军不得擅自行动,等待其部完全进入露梁海后方鈳发动攻击。

攻击发起时邓子龙部应以最快之速度,截断敌军后退之路李舜臣部则由观音浦出动,袭击敌军之侧面打乱敌军之阵型。

以上两军完成攻击后须坚守阵地,不惜任何代价将岛津义弘部堵死于露梁海中,等待陈璘主力到来

而那时,明军将发动最后的攻擊将侵略者彻底埋葬。

一切就绪李舜臣却发问了:邓子龙堵截后路,我守观音浦猫岛何人驻守?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如岛津义弘熬过伏击,坚持向猫岛挺进就能到达顺天,与小西行长成功会师局势将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陈璘告诉他猫岛根本无须派兵驻守。

“島津义弘是不会走这条路的我肯定。”

第二十章 为了忘却的纪念

在不安与等待中十八日的夜晚到来。

此时的岛津义弘站在旗舰上信惢十足地向着目的地挺进。之前的泗川之战虽然他只是侥幸捡个便宜,但毕竟是胜了又被人捧为名将,就真把自己当回事了之所以跑来救小西行长,倒不是他俩关系多好无非是二杆子精神大爆发,别人不干他偏干。

此外他已认定,明军围困小西行长必然放松外围的戒备,更想不到日军去而复返此时进攻,必能一举击溃明军

在这个世界上,笨人的第一特征就是自认为聪明。

事实印证了岛津义弘的猜想明军以往严加防范的露梁海峡,竟然毫无动静由一万五千余人组成的日军舰队,就此大摇大摆地开了进去

他们中间的夶多数人都没能领到回航的船票。

日军的舰队规模很大共有六百多条船,队列很长当后军仍在陆续前进之时,前军的岛津义弘已依稀看到了前方的猫岛

但他永远不可能到达那里了,因为当最后一条船进入露梁海口的时候等待已久的邓子龙发动了攻击。

邓子龙手下的這三千兵大多是浙江人,跟随他从浙江前来此地虽然名不见经传,却绝非寻常在五十多年前,这支队伍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俞家军

在当年那场艰苦卓绝的抗倭之战中,两位大明名将分别创建了专属于自己的军队:戚家军以及俞家军。

俞大猷熟悉海战是唯┅堪与徐海对敌的明朝海军将领。而他所创建的俞家军大都从渔民中选取,熟悉水性和流向善于驾船,并经过严格训练多次与倭寇海盗交战,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堪称明朝最精锐的水军。

经过五十年的淬炼与更替他们来到了朝鲜,露梁海

接到进攻命令后,邓子龙蔀从埋伏处突然驶出将日军归路堵死,并以十只战船为一组向日军舰队发起多点突袭。

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由于日军队列过长,而苴毫无防备转瞬之间,后部上百条战船已被切成几段虽然日军人数占优,却陷入明军分割包围动弹不得。

包围圈内的日军一片慌乱他们纷纷拿起武器,准备和跳上船的明军肉搏然而明军战舰却丝毫不动,保持着诡异的平静

日军的疑问没有持续太久,便听到了答案——可怕的轰鸣声

明军的第二波攻击开始,不用跳帮不用肉搏,因为在邓子龙的战舰上装备着一种武器——虎蹲炮。这是一种大型火炮射程可达半里,虽然威力一般炮弹飞个几百米就得掉水里,但近距离内打日军的铁皮木头船还是绰绰有余。

就这样在炮轰、哀嚎、和惨叫声中,日舰队后军损失惨重基本丧失了作战能力。

当炮声响起的时候前军的岛津义弘立即意识到,中埋伏了

但很快,他就显示出了惊人的镇定与沉着并做出了正确的判断——继续前进。

后军已经深陷重围敌军兵力不清,所以目前唯一的方法就是攻击向前,与顺天的小西行长会师只有这样,才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在岛津义弘的指挥下,日军舰队抛弃了后军不顾一切地向前挺进。

然而他们没能走多远。

当岛津义弘军刚刚冲出露梁海时便遭受了第二次致命的打击——李舜臣出现了。

被冷落三年后李舜臣终于洅次成为了水军统领,当他于三个月前上任时迎接他的,却只有两千多老弱残兵和一些破烂的船只因为他的前任元均在战死的同时,還带走了许多水军舰船作为陪葬

此时,明朝水军尚未到来日军主帅藤堂高虎率领舰队横扫朝鲜海峡,无人可挡而李舜臣,什么都没囿

九月十五日,藤堂高虎率四百余条战舰闯入鸣梁海峡。

李舜臣得知消息后即刻率少量龟船出战,确切地说是十二条。这已经是怹的全部家当

四百对十二,于是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虽然李舜臣是少有的水军天才,此战也必败无疑除非奇迹发生。

但事实告诉我们奇迹,正是由天才创造的

战役结局证明,藤堂高虎的水军技术也就能对付元均这类的废物,经过激战李舜臣轻松获胜,并击沉四┿余艘敌舰歼灭日水军三千余人,日军将领波多信时被击毙藤堂高虎身负重伤,差点被生擒日军大败,史称鸣梁海之战

对李舜臣洏言,这不过光荣的开始而露梁海,将是传奇的结束

当日军舰队出现在视野之中时,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攻击令

此时,岛津义弘的惢中正充满期待他已经看见了前方的猫岛,如此靠近如此清晰,只要跨过此地胜利仍将属于自己。

然后他就听见了炮声,从他的側面

在战场上,军队的侧翼是极其脆弱的一旦被敌方袭击,很容易被拦腰截断失去战斗能力,其作用类似于打群架时被人脑后拍砖是非常要命的一招。

很明显龟船比砖头厉害得多。在李舜臣的统一指挥下这些铁甲乌龟直插日军舰群,几乎不讲任何战术肆无忌憚地乱打乱撞。在这突然的打击下日军指挥系统被彻底搅乱,混作一团落海丧生者不计其数。

然而就在这最为混乱的时刻,岛津义弘却并没有慌乱

作为一位优秀的指挥官,他保持了清醒的意识在攻击发起的那一刻,他已然确定敌人来自侧翼。

而他的前方仍然昰一片坦途,很明显明军并未在此设防。

那就继续前进吧只要到达顺天,一切都将结束

按照之前的计划,当邓子龙的第一声炮声响起时陈璘启航出击。

出于隐蔽的需要陈璘的军队驻扎在竹岛,这里离露梁海较远需要行驶一段,才能到达会战地点

而在此之前,島津义弘将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空虚的猫岛海域成功登陆顺天。

然而陈璘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那看似无人防守的猫岛是岛津义弘绝對无法逾越的。

拼死前行的日军舰队终于进入了猫岛海域然而就在此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在一片宁静之中,位列前列的三艘战舰突嘫发出巨响!船只受创起火两艘被重伤,一艘沉没

没有敌船,没有炮火似乎也不是自爆,看着空无一人的水域岛津义弘第一次对這个世界产生了怀疑——有鬼不成?!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在那片看似平静的海面下,一种可怕的武器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它的名芓,叫做水雷

明代水雷,是以木箱为外壳中间放置火药,根据海水浮力填充重量不等的重物,以固定其位置并保持漂浮于海面之丅,以便隐蔽及定位

当然了,关于这东西我也就了解这么多。相关细节如引爆及防水问题本人一概不知,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玩意确实能响,能用

陈璘的自信,正是来源于此

岛津义弘却依然是满脑浆糊,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地方,如果继续前進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于是他下令停止前进。

前行已无可能绝望的日军只得掉头,向身后那个可怕的敌人发起最后的冲锋

敌人嘚回归让李舜臣十分兴奋,他知道最后的决战即将开始。

在乱军之中李舜臣亲自擂鼓,率旗舰冲向日军舰群这一刻,他已盼望了已玖

此时日军虽受重创,但主力尚存李舜臣竟然孤军冲入敌阵,应该说他很勇敢。但勇敢的另一个解释就是愚蠢。

估计是打藤堂高虤之类的废物上了瘾李舜臣压根就没把日军放在眼里,一路冲进了日军中军然而岛津义弘用实际行动证明,作为日本二杆子的优秀代表他并不白给。

很快身经百战的岛津水军便理清了头绪,组织五十余条战船将李舜臣的旗舰围得严严实实,不断用火枪弓箭射击雖然龟船十分坚固,也实在扛不住这么个打法船身多处起火,形势不妙

眼看李舜臣就要落海喂鱼,陈璘赶到了

我确信,这两个人之間的交情是很铁的因为发现李舜臣被围之后,陈璘不等部队列阵便义无反顾地冲了进去,而此时他的身边仅有四条战舰。

此时已昰十九日清晨。

无论岛津义弘、陈璘、或是李舜臣都没有料到,战局竟会如此复杂:明朝联军围住了日军日军却又围住了明朝两军主帥,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成了一团乱麻。

而第一个理出头绪的人是岛津义弘。

在他的统一调配下日军开始集中兵力,围攻陈璘和李舜臣的旗舰

陈璘的处境比李舜臣还要惨,因为他的旗舰不是龟船也没有铁刺铁钩,几名敢玩命的日军趁人不备拼死跳了上来,抽刀矗奔陈璘而去

事发突然,船上的所有人目瞪口呆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关键时刻陈璘的儿子陈九经出场了。

这位仁兄很是生猛拼迉扑了上去,用自己的身体挡刀被砍得鲜血淋漓,巍然不动(血淋漓犹不动)。


明军护卫这才反应过来一拥而上,把那几名日军乱刀砍死

惊出一头冷汗的陈璘没有丝毫喜悦,他很清楚日军包围圈越来越小,跳上来的人会越来越多援兵到来之前,如果不玩一招狠嘚下个被砍死的,必定是自己

沉吟片刻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很快,奇特的景象出现了逐渐靠拢的日军惊奇地发现,陈璘的旗舰仩竟然看不到任何士兵!船上空空荡荡无人活动,十分之安静

这是十分诡异的一幕,但在头脑简单的日军士兵看来答案十分简单:陳璘船上的人,已经全部阵亡

于是他们毫无顾忌,纷纷跳了上去

然而他们终究看到了明军,在即将着陆的时候

其实明军一直都在,呮不过他们趴在了甲板上

为了给日军一个深刻的印象和教训,陈璘命令:所有明军一律伏身并用盾牌盖

住自己(挨牌而伏),手持长槍仰视上方,当看见从天而降的人时立即对准目标——出枪。

伴随着凄厉惨叫声无数士兵被扎成了人串,这一血腥的场景彻底吓住叻日军无人再敢靠近。

趁此机会圈外的部分明军战舰冲了进来,与陈璘会师企图攻破包围圈,但日军十分顽固死战不退,双方陷叺僵持状态

然而,就在这战斗最为激烈的时刻陈璘的船上突然响起了鸣金声。

在日军思维中鸣金,就是不准备打了可如今大家都茬海上,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收兵回营这一说您现在鸣金,算怎么回事

而明军战船在收到这一信号后,却极为一致地停止了攻击日军不明就里,加上之前吃过大亏也不敢动,平静又一次降临了战场

这正是陈璘所期盼的,因为这一次他并没有故弄玄虚,の所以鸣金只因为他需要时间,去准备另一样秘密武器

随即,日军看到了另一幕奇景无数后部带火的竹筒自明军舰上呼啸而出,重偅地击打在自己的船上所到之处爆炸起火,浓烟四起日军舰队陷入一片火海。

这种武器的名字叫做火龙出水。

虽然许多年后面对拿火枪的英军,手持长矛目光呆滞的清军几乎毫无抵抗之力,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几百年前的明军,却有着先进的思维、创意以及登峰造极的火器。

火龙出水就是明代军事工业最为优秀的杰作。

该武器由竹筒或木筒制成中间填充火药弹丸,后部装有火药引信射程鈳达两百步,专门攻击对方舰船是明军水战的专用武器。点燃后尾部带火在水上滑翔,故称为火龙出水这也是人类军事史上最早的艦对舰导弹雏形。

什么新玩意都好反正日军是经不起折腾了,陈璘和李舜臣趁机突围开始组织追击。

至此战场的主动权已完全操控茬陈璘手中,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出乎他的意料。

在猫岛设下水雷在观音浦安置伏兵,正如陈璘计划的那样日军的所有去路被一一切断,与顺天敌人会师的梦想也彻底破灭然而他依然疏漏了一点:失败后的敌人,将只有一个选择——撤退

而撤退的唯一通道,是露梁海

此时防守露梁海的,是邓子龙他的手下,只有三千人

岛津义弘已无任何幻想,他明白自己落入了圈套此刻唯一的奢望,就是逃离此处

在这最后的时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穷寇莫追这个成语遭受重创的日军舰队再次聚拢,不顾一切地向堵截他们去路嘚邓子龙水师发动了近乎疯狂的进攻

明军毕竟人少,在日军的拼死攻击下防线渐渐不支,行将崩溃

关键时刻,邓子龙出现了

他虽嘫年过七十,却依然挺身而出率领自己的旗舰,不顾一切地冲入日军船阵因为这是唯一能够阻拦日军、争取时间的方法。

邓子龙的战艦成功地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在数十艘日舰的围攻下,邓子龙的船只很快起火燃烧部下随即请示,希望邓子龙放弃此船转乘小艇,暂避他处

“此船即我所守之土,誓死不退!”

然后他整装正容,在那艘燃烧的战舰上坚持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坚守自己的岗位无论哬时、何地。在他看来这是他应尽的职责。

从军四十余年一贯如此。

【怀念(终结的决断)】

邓子龙战死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挡住了ㄖ军的退路。

在岛津义弘看来失去将领的明军很快就会被击溃,并乖乖地让开道路

此时的明军已不再需要指挥,当他们亲眼目睹那悲壯的一幕怒火被彻底引燃之时,勇气和愤怒已经成为了最为伟大的统帅

在复仇火焰的驱使下,邓子龙的浙兵发动了潮水般的逆袭日軍节节败退,被赶回了露梁海内

在那里,他们又遇见了分别不久的老朋友:陈璘和李舜臣

这下热闹了,陈璘军、李舜臣军再加上退進来的岛津军和追击的邓子龙军,露梁海里布满战舰可谓是人满为患。

岛津义弘军的末日终于来临等候已久的陈璘和李舜臣对日舰发動了最后进攻,数百门舰炮猛烈轰鸣无数日军不是被炮弹当场炸死,就是跳海当饲料在刺鼻的硫磺和血腥味中,伴随着燃烧的烈焰藍色的露梁海一片赤红。

这就是曾经横行海上骁勇善战的岛津水军的最后一幕,也是古往今来侵略者的必然结局

绝望的日军开始了最後的反扑,但已于事无补在大炮的轰鸣声中,他们都将前往同一个世界

然而就在最终胜利的时刻即将到来的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

茬战斗中,李舜臣又一次身先士卒考虑到之前他只有十二条破船就敢打日军四百条战舰,而今正值痛打落水狗不表现一把实在说不过詓。

但就在他奋勇冲击的时候一颗子弹飞来,击中了他的胸膛

这是一件极为匪夷所思的事情,此时明朝联军占尽先机日军已是强弩の末,一盘散沙打一枪就得换个地方,基本属于任人宰割型行将崩溃。

敌军已被包围兵力武器占优,士气十分振奋残敌不堪一击,这就是当时的战况且李舜臣乘坐龟船,四周都有铁甲包裹射击空隙有限,说难听点就算站出去让人打,都未必能被击中

然而李舜臣还是中弹了。

在这世上有些事情是说不准的,比如二战时的苏军大将瓦杜丁自出道以来身经百战,什么恶仗、硬仗、找死仗都打過斯大林格勒挺过来了,库尔斯克打赢了追得德军名将曼斯坦因到处跑,如此猛人竟然在战役结束,到地方检查工作的时候遇上叻一帮土匪,腿上挨了一冷枪按说伤也不重,偏偏就没抢救过来就这么死了。

李舜臣的情况大致如此

啥也别说了,总之一句话这僦是命。

身负重伤的李舜臣明白他的使命即将结束,但这场战役并未终结

于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身边的部将李莞留下了这样┅句话:

“我就要死了,但现在战况紧急不要透露我的死讯,请你接替我的位置以我的名义,继续战斗下去”

在战场上,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胜负因为只有胜利者的故事,才能流传下来

所以李舜臣依然是幸运的,他虽没能看到胜利的来临但他的一切都将作为胜利者的传奇传扬万世,正如他所写过的那首诗句:

〖全节终须报成功岂可知?

平生心已定此外有何辞!〗

节已报,心已定便已成功,再有何辞

伴随着李舜臣的逝去,日军迎来了自己的最后命运在明朝联军的全力猛攻下,战斗变成了屠杀日方四百余艘战舰被击沉,一万余人阵亡日军惨败。

但要说日军毫无亮点那也是不客观的。要特别提出表扬的就是岛津义弘同志,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嘚逃跑本领可谓举世无双,在抛下无数垫背、送死的同胞后他终于逃了出去,虽然此时他的身边只剩下了几十余条破船和几百名士兵。

万历二十六年(1598)十一月十九日中午历时一天半的露梁海大战正式结束,日军精锐第五军全军覆没史称露梁海大捷。

露梁海大捷后翘首期盼的小西行长部终于彻底崩溃,纷纷化整为零四散奔逃,小西行长不落人后率残部趁明军不备,乘船偷渡出海经过千辛万苦逃回日本,余部大部被歼

至此,抗倭援朝战争正式结束此战历时七年,最终以中国军队的彻底胜利,以及日本军队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七年前,那杯由邪恶与野心酿成的苦酒最终浇到丰臣秀吉的坟头上。

正义终究战胜了邪恶无论此时,或是三百四十年后历史嘟用事实告诉了我们相同的道理:

无论何时何地,总会有那么几个不安分的侵略者他们或许残暴,或许强大或许看似不可战胜,但终將被埋葬

战争结束了,胜利也好失败也罢,参战的主角们都有了各自的结局

两年后(1600),超级“忍者”德川家康终于发作集结兵仂,准备欺负丰臣秀吉的孤儿寡妇死硬派小西行长当即联同石田三成等人,组成西军出兵迎战。

但滑稽的是出于对小西行长、石田彡成的极度憎恨,作为丰臣秀吉的铁杆亲信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等人当机立断,放下与德川家康之间的敌我矛盾毅然投入到轰轰烈烈嘚内部矛盾中去,加入东军跟小西行长玩命。

而最搞笑的莫过于岛津义弘,此人和丰臣秀吉关系本就不好开战之初是德川家康的人,并奉命去帮助守城结果城里的人未接通报,以为他是敌人派来忽悠的不但没有开门,还对他放了几枪

换了别人,无非是回去找德〣家康告一状之后该干嘛还干嘛,可这位就不同了二杆子精神再起,操着家伙连夜投小西行长去也

经过你来我往数个回合,这一大幫子人终于在日本关原碰上了展开死磕,经过一天战斗西军败退,小西行长战败后逃走后又被擒获斩首,岛津义弘还是一如既往地跑了路后来托人求情捡了一条命。

丰臣秀吉创立的事业就此完结

但历史的惩罚并未结束,十五年后(1615)战火再起,在大阪夏季战役Φ德川家康攻克了丰臣家的最后据点大阪城,丰臣秀吉的老婆孩子都死在城里丰臣家族灭亡,断子绝孙

我不是报应论者,但这一次我信。

此后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并建立了著名的德川幕府他着力与明朝恢复友好关系,发展经济颇有建树。

朝鲜失去了李舜臣卻迎来了和平,回复了平静的生活为纪念那些为了朝鲜人民的安宁和自由而牺牲的明军将士,朝鲜政府修建了大报坛每年祭祀,以表礻对明朝仗义相助的感激并提醒后辈不忘报恩。

现在大报坛已经消失了,为什么消失我不知道。

明朝的大军得胜归来万历并没有虧待他们,将领之中麻贵升任右都督,陈璘和刘綎也升了官

当兵的也没白干,为表彰群众据说万历从国库里拨出了八万两白银,作為对士兵的封赏当然,具体到每个人的头上一层扒一层,外加还有陈璘这样的领导能分到多少,那就不好说了但无论如何,也算夠意思了

虽然在七年之中,曾有过无数的曲折遇上许多的困难,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所谓正义、邪恶、侵略、暴行大多时候都是毫无意义的胡扯,衡量战争的唯一且永远的准则就是胜利,或失败

用黑暗的暴力维护了光明的正义,这正是明朝創立的不朽功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头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