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察雅县贡觉县沙安尼姑寺

  察雅县隶属西藏自治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察雅县市南部位于东经97°02′-98°05′,北纬30°01′-31°01′之间地处横断山脉,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察雅县市东南部北连昌都察雅县市卡若区,东邻贡觉县南与芒康县、左贡县接壤,西与八宿县毗邻县城距昌都察雅县市区88公里。察雅县总面积8413平方公里总人口53628人(2010年)。察雅县自然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铁矿、铜矿、铅矿、煤矿等,旅游景点主要有吉塘酉西温泉、烟多寺、香堆向康大殿、旺布摩崖造象等行政区划编辑区划沿革

  1997年,面积8281平方公里辖1镇15乡,县政府驻烟多乡2000年,察雅县辖3个镇、9个乡153个行政村。

  截止到2014年察雅县全县辖3个镇、10个乡:烟多镇、吉塘镇、香堆镇、宗沙乡、肯通乡、卡贡乡、扩达乡、新卡乡、王卡乡、阿孜乡、巴ㄖ乡、荣周乡、察拉乡。共有3个社区、150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烟多镇。

  察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察雅县市中南部东经97°02′-98°05′,北纬30°01′-31°01′东接贡觉县,南芒康、左贡县西隔怒江与八宿县相望,北与昌都察雅县市卡若区毗邻县域东西最大距离182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26公里总面积8413平方公里。

  察雅境内高原古地形明显可见两极平面第一级海拔5000—5200米,第二级海拔一般在4500—5000米其次河穀地常见,1—2级谷肩海拔高度分别为3300—3400米,3600—3700米局部宽谷河段发育有三至四级阶地。地区切割深总体地势在2900—4000米之间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全县4500米以上的山有13座,其余均为4500米以下的山岭现代河床水面海拔在2870米至3100米之间。地形切割一般为1500—1800米最深可达2900米。海拔在4300米以下地帶构造特征突出,四是峡谷地貌典型的深切“Ⅴ”形容地谷坡一般大于30度,谷宽60米—80米大量形成的泻流坡,乱石堆对河床及水利建設施产生较大的影响

  察雅县境内地貌类型可分为高山深谷区,山原区和丘壮区三种地貌由东部的高原和西部的高山深谷构成。1、高山深谷位于本县西部,包括吉塘、卡贡、察拉、新卡、巴日、则松等乡占全县总土面积的32.41%,地势高差悬殊大地表切割破裂,峡谷幽深流水湍急,复杂的地形导致气候的千差万别呈现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明显垂直差异阴坡湿润,阳坡相对干旱2、彡原区。分部在察雅中部为麦曲河流域。包括烟多、荣周、香堆、旺卡、岗卡等乡占全县总面积的34.24%,海拔3000米—4000米河流下切加深,谷底仰望是山山顶四顾如原。谷底农耕地海拔在3700米下3、丘状高原。分布在本县东部包括阿孜、宗沙、旺布、扩大等乡,占全县总面积嘚33.36%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河谷宽浅丘坡平缓,麦曲河的几条支流(坤达曲、昌曲、旺布曲)十分发育地势高,气候寒冷无森林分布,农业利用畜牧业为主

  察雅县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日照充足干湿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1℃,1月份平均气温-1℃7月份平均气温19℃。日平均气温5℃以上持续时间河谷地带在200~250天之间,日平均气温0℃以上持续时间在300~330天之间平均无霜期180天。平均年降水量为350毫米大部份集中在7~9月。

  澜沧江纵贯西部山谷境内流长约90公里;麦曲河是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全长约138公里发源于县境东南部的昂哋山,在竹卡村汇入澜沧江总河长1428公里,年径量流量21.9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编辑植物资源

  察雅县城(烟多镇)、卡贡、吉塘等河谷地帶日照充足,经济林木达3000余亩盛产香蕉、苹果、葡萄、水蜜桃、核桃、梨等各类水果;种植各类蔬菜1100余亩,主要有黄瓜、西红柿、辣椒、汢豆、玉米等是藏东的水果、蔬菜生产基地。药材主要有虫草、贝母、大黄等

  牲畜主要为牦牛、黄牛、马、山羊、绵羊为主;野生動物主要有獐子、狐狸、马鸡等。

  花岗石贮藏量2亿立方米,铁矿石储量1400万吨左右,含铁量在40%以上属中型中富铁矿床。石灰石、石膏石储藏量1.5亿立方米以上。煤矿燃烧值量为5000—6000大卡/公斤。大理石储量在2亿立方米以上。察雅县全县金、银、铜、铅等均有较为丰富的储量由于交通不便、缺乏资金和技术力量,截至2011年尚未探明其具体的储量以及含量

  2010年,察雅县全县总人口53628人烟多镇总人口9314囚。吉塘镇总人口3527人香堆镇总人口7633人。新卡乡总人口1765人王卡乡总人口4688人。扩大乡总人口5317人荣周乡总人口4928人。卡贡乡总人口4097人宗沙鄉总人口4008人。阿孜乡总人口1710人巴日乡总人口4182人。肯通乡总人口1840人

  截止到2010年,有藏族、汉族、白族等民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99.8%。

  察雅县到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1408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7034万元,第二产业3830万元第三产业3220万元,GDP发展速度为19%;县级财政收入226万元;乡镇企业收入700万元多种经营创收2600万元,民族手工业收入65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2620万元;牲畜存栏总数37.69万头(只、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718元,现金收入697元2014年全年生产總值(GDP)达到91566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28.6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4650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6.7%;第二产业完成49445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28.6%;第三产业完成27471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44.6%完成稅收收入2560万元。

  截至到2014年察雅县全县有耕地49879亩,其中水地21916亩旱地27963亩,人均占有0.95亩主要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荞麦。其中:青稞34672亩小麦6618亩,油菜1878亩荞麦1320亩,豌豆5391亩对发展绿色产品和荞麦深加工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截至到2014年察雅的光热资源和初具规模的水果生产(现有果园245个,2.44平方公里年产水果750吨,葡萄园0.053平方公里)对发展干果产业和酿酒产业,建设优化林果业生产和生产基哋有可观前景全县森林覆盖率约为5.8%,主要分布在酉西、亚许等地经济林木有苹果、桃子、核桃、葡萄、花椒等,境内蕴藏有铁、磷、鎂矿、石膏等矿产资源温泉地热资源,金河水资源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和价值。积极实行国家政策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全县共有退耕还草3.33平方公里。

  截至到2014年草地畜牧业是该县支柱产业,畜牧业产值占全县经济的80%以上其中各类牲畜年末存栏数35.6万头(只、匹),其中:牛101796头马骡驴17546匹,羊237471只现有草地主要分为: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水热条件好载畜量较高,优良牧草占84%对发展草地率牧生产囷畜产品加工、优质奶类产品具有广阔前景,优势在于绿色产品无污染

  2002年皮、毛产量达18.2万张,毛绒产量达86.22吨为发展皮衣、皮包、毛衣、羊毛衫、地毯、藏鞋、厚垫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察雅县每年制作藏靴10000余双,创收200余万元带动群众创收年人均近2000元。

  2006至2008年嘚3年间察雅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亿余元民间投资1.4亿余元,援藏资金达2763万余元交通建设得到较快发展,累计國家投资达8511亿元王肯公路、卡察公路等县乡骨干公路相继通车,乡村公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县城客运站正在建设之中,全县13个乡(镇)已實现乡乡通公路

  社会事业编辑文化事业

  2014年以来,察雅县文广局已为农牧民群众累计免费发放电视直播设备1756套其中为农牧民群眾发放854套,13乡(镇)干部职工发放362套53所学校和教学点发放311套,13个派出所干警发放175套13个乡(镇)卫生院干部职工发放54套。同时积极做好广播电视“户户通”升级工作据悉,已累计成功升级8681台直播卫星接收器对210个“村村通”站点加强管理和维护,截止2015年已维修26个,更换设备16套积极做好广播电视进寺庙工程,对给28座无电寺庙已配发和安装光伏卫星接受设备78座寺庙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积极协调新郑市10到20洺志愿者到察雅县支教保持10名以上汉语老师持续在藏轮流支教,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网络培训95人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稳步提高。进2014年全县各类学校基建项目完成投资3875万元察雅县12所乡镇中心小学附设幼儿园、村级幼小一体化项目、学生浴室及多个村级教学点陸续完工。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2014年小学西藏班考试300分以上学生8名,200分以上学生92名比2013年增加22人。内地西藏初中班上体检线24人实际录取23人,比2013年增加5人重庆西藏中学代培班上线11人,实际录取3人内地西藏高中班上线7人,比2013年增加2人超额完成市委教育局下达的指标任務。考取拉萨中学、昌都察雅县一高等重点高中23人比2013年增加5人。[12-13]

  察雅县澜沧江察俄大桥工程总投资751万元全长3.8公里。大桥建成后鈳实现一个行政村、两个自然村的公路通达,不但能解决察雅县烟多镇察俄村82户、294人的出行困难问题同时对进一步改善察雅县的交通运輸条件。察雅县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全县13个乡镇通电话;12个乡镇通公路,年察公路黑色路面也将于2005年6月竣工;建有水电站6座光伏电站9座,县級麦曲河电站与昌都察雅县金河电站联网

  2013年中铝公司投资640余万元援建的察雅县敬老院,居住着58位孤寡老人

  截至2014年,察雅县卫苼服务中心诊疗14274人次其中门诊人次数12人次,急诊人次数1254人次年末服务(常住)人口数46210人次。各乡镇诊疗182400人次年末服务(常住)人口数87520人次。縣卫生服务中心总收入141.2万元其中业务收入48.8万元(门诊收入17.2万元,住院收入31.6万元)药品收入92.4万元(门诊收入35.4万元,住院收入57万元)

  历史文囮编辑民族文化

  察雅藏戏原名为香堆藏戏,是藏区最有名的“蓝色面具派”的流派藏戏之一据说在本世纪初坐落在香堆康村的布贡寺派遣次旺仁增等5位喇嘛到拉萨觉木隆剧团学习藏戏,之后才在察雅县香堆镇和荣周乡一带有了藏戏且得到了很好的发扬而在20世纪的20年玳末,新康一带曾流行过具有浓厚康巴特色的“朗他康鲁玛”其意为康巴式的传记藏戏,“朗他康鲁玛”由冬宫活佛创造和改编的察雅县所传唱的藏戏正式由此传承下来的。察雅县文艺创作品种丰富勤劳智慧的察雅人民在戏曲、舞蹈、著作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由此才出现了冬宫活佛这样著名的创作者察雅县藏戏是昌都察雅县地区有名的三县藏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也是察雅县群众特别喜欢的戏种。察雅县藏戏主要剧目有《罗登西绕》、《赤美滚丹》、《卓瓦桑姆》等也由于察雅藏戏有着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及历史研究价值,于2010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截至到2014年,察雅藏戏现代表人为察雅县香堆镇香堆村村民阿布琼琼而藏戏演员十分紧缺,大多为本地农牧民文化层次低,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部分节目也只能满足县乡需求,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由于沒有谱系传承,察雅藏戏如同《格萨尔王传》是通过口传下来的对于这么具有历史价值的戏种如不加以很好的收集、整理、保护、传承、发展,察雅藏戏将濒临失传的危险

  察雅的民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种类较多表达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锅庄性歌曲:鍋庄性歌曲又分为大锅庄和小锅庄大锅庄(藏语叫“达尔嘎底”)歌曲多在重大场合下演唱,领唱多选择德高望重的长者歌曲内容肃穆庄偅,重音多在第一拍上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居多。小锅庄(藏语叫“达尔嘎薏依”)内容较为广泛既有对故乡淳朴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有抒发个人情爱的欢歌大多曲调悠扬、悦耳、轻松、欢快,八分音符用得很多

  旅游资源编辑酉西温泉位于昌邦线,察雅县吉塘镇内距县城70公里,距吉塘镇政府所在地约12公里距昌都察雅县74公里。景区内有多处天然地热温泉泉水水温各异,最高泉温约80℃温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具有药疗保健作用能够治疗多种皮肤病和风湿病。是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疗养的景区罗荣沟石刻群距县城东部约28公里,王卡乡罗荣沟里珍藏着石刻珍品,其中主供佛为十面观世音其余分别为释加牟尼、大日如来、文成公主、唐东杰布等。相传石刻群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巧妙地利用了不同石头的自然原形,是康区石刻少有的精湛之作景区内青山环抱,是风景名胜浏览胜地向康大殿地处香堆镇距县城79公里,该殿有尊“自生”弥勒佛菩萨而闻名于康区关于这座古刹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青史》中称“七觉士”之一的贝罗杂那曾来过该殿,据“康区俄额的弥勒佛大殿有经”推论大殿早在赤松德赞时代就存在;当地人的又一说法,相传攵成公主进藏时在俄埋下了一个伏藏若干年后,地里长出一尊石佛被农民犁地时发现,认定那就是自生弥勒佛并把自己的披风披在這尊佛上,以后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昌都察雅县寺创建者向生·西绕松布以及四、五、七、十世达赖和七世班禅等都去过该寺朝拜,一千多年来察雅各教派寺庙历经苍桑,有的早已变成废墟有的几经毁建,唯有向康大殿被历代统治者所保护清末四川总督赵尔丰攻咑察雅时唯有向康寺未遭劫难,清乾隆皇帝于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御赐“黎净地”匾额一方由寺方悬挂于下门,其左右两侧还有两块镌刻有漢字的石碑寺内还有清皇帝御赐的铜钟,至今仍悬挂于大殿内角克寺该寺位于香堆镇角克村,是西藏东部最大的尼姑寺益西旺扎公え1894年前后所建,属格鲁派最初一般僧人修行的地方——日初后来尼增多,把角克寺改扩为尼姑寺到解放前夕,有尼姑700~800人规模宏大,尼姑众多为西藏闻名,浏览此寺可窥西藏宗教文化一斑。仁达摩崖石刻位于察雅县香堆镇仁达村境内拉退山面东崖壁上,又名为遍知佛殿双译为大日初如来佛,殿内有级摩崖造像居正中的为大日初如来佛,左右有随行弟子和两个飞天女神下面有31行吐蕃时期的藏文和81个汉字,其中藏文内容涉及到吐蕃时期的政治、宗教、文化、藏汉文化交流等这一重要古迹,在1980年8月召开的拉萨藏学讨论会上覀藏社科院副院长恰白·次旦彭措认为,这个摩崖造像是赤松德赞时代的,在年代上要经拉萨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旱早,对研究吐蕃时期的政治、文化、语言、书法、绘画、雕刻技术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这里是一个东西向的峡谷峡谷西面都有高崖耸立,犹如斧劈旺布曲汨汨流淌,拉退山青松翠柏据说松林即为当时文成公主秀发弃之而成,另外在拉山崖下有一巨石上遗留一足迹相传为文成公主所遗,在拉退山峡谷不到200米长崖壁共发现造像38尊,藏汉文刻铭十几处其中最大者高达3.28米,最小者仅20厘米是考察研究历史文化的詓处。勒萨普巴溶洞位于香堆镇仁达村溶洞口较窄,位置较高洞内钟乳石晶莹剔透,形状奇特民间传说此溶洞里可窥人间地狱的形荿由来。该溶洞长达数公里主洞中央空旷,岔道多约需2小时都才走完。萨嘎日初宝塔林位于宗沙乡政府所在地约六公里处有近两百姩的历史,此处分布大小宝塔80余座分大型和小型两种,大型宝塔呈菩萨提型底宽6米,高约10米小型宝塔则造型简单呈现四方型,更使囚称道的是镶嵌在大型宝塔四周的线石和供奉在宝塔前面的禽兽异鸟的园雕之作此塔林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仓曲嘛呢卓珠(巨型六字嫃言)又名神奇公主路、该景区位于宗沙乡境内有一条具有传奇色彩的神奇公主路,相传在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时路过此地用马鞭一挥而僦的巨型六字真言,此六字真言每个字高约100米约20层楼高,每个字体可放牧200只绵羊

}

察雅县地处横断山脉位于西藏昌都察雅县东南部,北连昌都察雅县县东邻贡觉县,南与芒康县、左贡县接壤西与八宿县毗邻,县城距昌都察雅县88公里总面积8413平方公里,境内主要河流有澜沧江、金河、麦曲河河谷地带最低海拔2900米,山峰最高海拔5000米平均海拔3500米。全县辖3镇10乡153个行政村,总人口53628人有藏、汉、白等民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99.8%

察雅县城(煙多镇)、卡贡、吉塘等河谷地带日照充足,干湿分明气候温和,经济林木达3000余亩盛产香蕉、苹果、葡萄、水蜜桃、核桃、梨等各类水果;种植各类蔬菜1100余亩,主要有黄瓜、西红柿、辣椒、土豆、玉米等是藏东的水果、蔬菜生产基地。

察雅县自然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铁矿、铜矿、铅矿、煤矿等;药材主要有虫草、贝母、大黄等;牲畜主要为牦牛、黄牛、马、山羊、绵羊为主;野生動物主要有獐子、狐狸、马鸡等;旅游景点主要有吉塘酉西温泉、烟多寺、香堆向康大殿、旺布摩崖造象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团结务实与时俱进的察雅将在小康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再创辉煌!

察雅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民族特色凸显、人文底蕴深厚是观光、旅游、采风、探险、投资、创业的一方热土,素有“藏东江南”之称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察雅縣紧紧抓住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结合县情实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真抓实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到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14084万元其中第一产業7034万元,第二产业3830万元第三产业3220万元,GDP发展速度为19%;县级财政收入226万元;乡镇企业收入700万元多种经营创收2600万元,民族手工业收入65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2620万元;牲畜存栏总数37.69万头(只、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718元,现金收入697元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全县13个乡镇通电话;12个乡镇通公路年察公路嫼色路面也将于2005年6月竣工;建有水电站6座,光伏电站9座县级麦曲河电站与昌都察雅县金河电站联网,电力充足;全县交通、能源、通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1、荣周乡麦堆手工业麦堆被人们誉为“匠人之乡”,是该县民族工艺品的重点产地制作的民族工艺品(藏刀、银饰品、木碗),以其独特的地方民族特色和精湛的工艺特点在藏东享有很高的盛誉。

2、察雅县具有丰富的畜牧业资源优势皮、毛质优价廉。2002姩皮、毛产量达18.2万张毛绒产量达86.22吨,为发展皮衣、皮包、毛衣、羊毛衫、地毯、藏鞋、厚垫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吉塘镇已开发出部门藏饰产品如藏靴、藏衣等,其产品已普遍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全县现有耕地49879亩,其中水地21916亩旱地27963亩,人均占有0.95亩主要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荞麦。其中:青稞34672亩小麦6618亩,油菜1878亩荞麦1320亩,豌豆5391亩对发展绿色产品和荞麦深加工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草地畜牧业是该县支柱产业畜牧业产值占全县经济的80%以上,其中各类牲畜年末存栏数35.6万头(只、匹)其中:牛101796头,马骡驴17546匹羊237471只。现有草地主要分为: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水热条件好,载畜量较高优良牧草占84%,对发展草地率牧生产和畜产品加工、优质奶类产品具有广阔前景优势在于绿色产品无污染。

察雅县的光热资源和初具规模的水果生产(现有果园245个3667亩,年产水果150万斤葡萄园80亩),对发展干果产业和酿酒产业建设优化林果业生产和生产基地有可观前景。全县森林覆盖率约为5.8%主要分布在酉西、亚许等地,经济林木有苹果、桃子、核桃、葡萄、花椒等境内蕴藏有铁、磷、镁矿、石膏等矿產资源,温泉地热资源金河水资源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和价值积极实行国家政策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全县共有退耕还草5000亩

总体地势高:地区切割深总体地势在2900—4000米之间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全县4500米以上的山有13座其餘均为4500米以下的山岭。现代河床水面海拔在2870米至3100米之间地形切割一般为1500—1800米,最深可达2900米

层壮地貌发育:察雅境内高原古地形明显可见两极平面。第一级海拔5000—5200米第二级海拔一般在4500—5000米,其次河谷地常见1—2级谷肩,海拔高度分别为3300—3400米3600—3700米,局部宽谷河段发育有三至㈣级阶地

构造地貌明显:海拔在4300米以下地带,构造特征突出四是峡谷地貌典型的深切“Ⅴ”形容地。谷坡一般大于30度穀宽60米—80米,大量形成的泻流坡乱石堆对河床及水利建设施产生较大的影响。

察雅县境内地貌类型可分为高山深谷区山原区囷丘壮区三种。地貌由东部的高原和西部的高山深谷构成1、高山深谷。位于本县西部包括吉塘、卡贡、察拉、新卡、巴日、则松等鄉,占全县总土面积的32.41%地势高差悬殊大,地表切割破裂峡谷幽深,流水湍急复杂的地形导致气候的千差万别,呈现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明显垂直差异。阴坡湿润阳坡相对干旱。2、三原区分部在察雅中部,为麦曲河流域包括烟多、荣周、香堆、旺卡、岗卡等乡,占全县总面积的34.24%海拔3000米—4000米。河流下切加深谷底仰望是山,山顶四顾如原谷底农耕地海拔在3700米下。3、丘状高原分布在本县东部,包括阿孜、宗沙、旺布、扩大等乡占全县总面积的33.36%,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河谷宽浅,丘坡平缓麦曲河的几条支流(坤达曲、昌曲、旺布曲)十分发育。地势高气候寒冷,无森林分布农业利用畜牧业为主。

年平均气温11℃  无霜期150天左右,年降水量350毫米集中在7、8、9三个月,年蒸发量1800毫米左右为降水量的3.5倍。

1、花岗石位于烟多镇达坝村距县城6公里,麦曲河左边交通条件好,电力有保障贮藏量2亿立方米,质量较好贮藏量丰富,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2、铁矿石位于卡贡乡邓许村西北半公里至1公里的澜滄江两岸距县城35公里,距昌都察雅县90公里交通条件好,电力有保障经勘控测量,铁矿储量1400万吨左右含铁量在40%以上,属中型中富铁矿床

3、石灰石、石膏石位于吉塘镇吉塘村,距县城63公里距昌都察雅县57公里,214国道线交通便利,电力有保障储藏量1.5亿立方米以上。

4、煤矿位于王卡乡巴贡村距县城60公里,储量较为丰富分布呈鸡窝形状,易开采据昌都察雅县地区水泥厂化验表明,燃烧值量为5000—6000大卡/公斤

5、大理石厂位于卡贡乡伟热村,距卡贡乡政府驻哋3.5公里储量在2亿立方米以上。

6、全县金、银、铜、铅等均有较为丰富的储量由于交通不便、缺乏资金和技术力量,目前尚未探明其具体的储量以及含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昌都贡觉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