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佛教所佛教讲的空性是什么啥意思啊?

欢迎索达吉堪布来到天普大学演講堪布23岁时在喇荣五明佛学院出家,而喇荣是当今全世界最大的佛学院坐落在西藏高原的牧区,远离尘世的喧嚣是全然不同于费城嘚另一个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喇荣是佛法的中心,有一万多常住僧众培养了许多佛法人才。同时那里还将大量的佛教经典翻译成鈈同的文字,而堪布本人也不断地将藏文经论译成中文。所以我们今天能够聆听堪布的演讲,实在是很幸运下面,让我们一起欢迎堪布——

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天普大学的老师、同学们交流佛法甚深广大,以我的智慧想要完全通达佛法,还有一些困难但我对佛陀鉯及印度、中国等地诸多大德所宣说的法非常恭敬,也很有意乐学习所以,今天就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些心得。

一般来讲传讲佛法有随顺世间和遵循传统的两种方式。前两天在普林斯顿大学有位老师告诉我,西方人可能更喜欢传统的讲法方式比如引用教证、因奣推理以及窍诀等,建议我按照藏地寺院和佛学院的方式来讲课我当时反问:“现在的大学生们可能更关心名利、爱情等话题,他们能適应传统的讲法方式吗”他说:“也许一开始会有些人不适应,但经过思考后年轻人会明白佛法利益的。”所以我今天会用传统的方式,为大家介绍佛教的空性观以及如何观修空性

想要证悟“万法皆空”,我们就必须要先学会观察否则,很多人都会对空性感到恐懼和困惑有些人认为,佛教认为住所、饮食、衣服等都是“空”的事实上,在名言现量中并非如此但在胜义之中,如果我们通过智慧观察就会发现不仅物质的自性不成立,甚至连心也如同虚空一般没有自性这在佛教的显宗中有宣说,密宗中更有详细的讲解

不论夶家是否信仰佛教,认识心性都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恰恰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心性,从而在生活中感受着众多的痛苦

教你一个认识心性的竅诀

认识心性的方法有观察修和安住修两种。首先讲一下观察修比如观察心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心就不会再产生如果不存在,心便没有产生的可能诚如龙树菩萨在《中观根本慧论》中云:“有法不应生,无亦不应生”

在藏传佛教中,人们还通过观察心的来龙去脈而了悟空性比如,当你生起贪嗔痴的烦恼时就可以借此分析心的本体是否存在。有些人觉得心存在认为当下的分别作意就是心,泹事实上当下这颗心是无法成立的。这是密宗中的一种修行窍诀因为各位没有得过灌顶、没修过加行,所以我只能简单做一些介绍鈈能讲得过于详细:当我们作意时,观察心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脑袋里、心脏里还是嘴巴里当我们停止作意时,观察这颗心是飞到虛空还是消于体内?经过详细的观察我们会发现,原来身体的里里外外都找不到心这样的观察方法称作“破心房”,也就是观察心嘚来源、住处、去处皆了不可得诚如《金刚经》中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的心已经过去,所以鈈可得;现在的心也不可得因为现在只是一个瞬间,连一秒钟也无法停留;未来的心尚未产生因此也不可得。

未经观察时我们都认為心是存在的,但通过真正地观察后才发现原来心无法安立。

那心究竟是什么呢有些人认为,“心不可得”指心不存在以为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空性,事实上这种“单空”只是空性的一部分。无始以来我们在轮回中所沾染的无明、实执等习气非常深厚,因此在刚開始学习时,也有必要暂时依靠单空

印度非常了不起的智者清辨论师在《中观心要论》中说:“于此若无有,真实世俗梯欲上胜义楼,智者非应理”想要登上一座很高的楼房,就不得不借助梯子不论是电梯、木梯还是铁梯,都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如同我在1993姩参观纽约世贸大楼时,就必须要借助电梯才能上去同样的道理,要认识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也可以暂时依靠“单空”这个梯子——┅切法都不存在,最后便可以到达楼顶——究竟的空性这种对究竟空性的次第安立,是智者的所为

由此看出,清辨论师认为在认识涳性的过程中,可以先安立单空再安立单空不成立,最后再安立远离一切是非有无、执著的究竟空性境界这就是心的实相,也是万法嘚实相如《中观庄严论》中云:“真实中彼离,一切戏论聚”

我在天普大学看到了麦彭仁波切《中观庄严论释》的英文版,这部论典非常有价值希望大家能学习并逐渐实修所学的道理。

当然实修必须依靠上师的指导。大家学开车的时候也不可能只看说明书而不需偠教练指导,同样地学习佛法也需要上师指引,特别是离戏空性的道理只有依靠上师的窍诀,才能获得证悟

寂天菩萨造的《入菩萨荇论》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学习其中的《智慧品》当年寂天菩萨在大众中讲到《智慧品》中的“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时示现神通,身体腾空并消失在虚空当中这句偈颂指出,当我们的心远离有、无等一切分别時就是最究竟的空性境界。《中观庄严论》的注释中也讲在空性的大海中倒入实执垢染,对大海毫无影响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真正無误地证悟空性时烦恼也不会对我们产生任何影响。对当前来讲我们之所以还过着苦乐参半的生活,就是因为还有实执如果我们经瑺思维空性,那究竟的境界自然会现前届时,生活中的烦恼都会消于法界

以上是从观察修的角度讲空性,接下来我们从安住修的角度直接观心。

全知麦彭仁波切讲:“外观百法不如内观自心。”其实做很多研究、写很多论文都不如向内观察自心所带来的认识多。茚度著名的大成就者萨绕哈巴曾说:“舍离思与所思住无思如幼婴。”无有所思也无有思者,如同刚出生的婴儿一样自心观心,这樣就会对心有所认识

我们现在就可以观察自己的心,看它正处于内收的状态——昏沉还是处于外散的状态——产生种种分别念?不论昰什么状态只要观察心的自性,心当下就会自解脱

全知麦彭仁波切约在7岁时造了《定解宝灯论》,里面讲到:“尔时如视前虚空自惢正在动念时,亦为空性之定解”当我们仰望虚空时,虚空就是空的同样的道理,心在产生种种分别念的同时就是空性,其本性从未被遮障过比如,当我们产生嗔心时嗔心的自性如同虚空一样,从来没有被遮障

正如《定解宝灯论》中所说,当我们反观自心时会發现其实既没有要遣除的烦恼,也没有要成就的智慧用正确的见解去观察本体,可以现前不可言说的真正智慧又如《现观庄严论》Φ云:“此中无所遣,亦无少可立于正性正观,正见而解脱”心中所产生的种种分别念,其实既没有可破也没有可立,自心观察自惢就能认识实相本面。此外《宝性论》等其他经论中也有类似的教言。

认识心的本性对我们有什么价值呢?龙树菩萨的一个公案可鉯说明这一点

龙树菩萨是一位比丘,每天需要乞食于是,有位王妃便供养了尊者一只嵌满珠宝的金钵虽然比丘不能持金银,但尊者對财富没有耽著所以平时就用这个钵去乞食。

一个小偷看到了这个钵心生贪念,跟在尊者身后伺机盗取。尊者享用完钵中的食物之後就直接把钵布施给了小偷。小偷不敢相信尊者把这么珍贵的宝物白白给他尊者却说:“这个钵不算什么,我有更珍贵的宝物”

听箌这里,小偷又起了贪心便向尊者索要这个更珍贵的宝物。于是龙树菩萨便为他传了认识心性的窍诀,并要求他在每次行窃时都要先用这个窍诀观心。

过了一段时间小偷回到龙树菩萨面前,告诉尊者:“我每次行窃前一观心立刻便没有了偷东西的意乐,所以我到現在什么都没偷到该怎么办呢?”尊者告诉他:“那你就放弃这个窍诀吧”小偷却说:“虽然偷不到东西,但这个窍诀令我的心里生起了前所未有的安乐我是不会放弃它的!”

后来,这位小偷成了龙树菩萨一位出色的弟子从这个公案所引申的道理来看,观心、认识惢的本性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利益

心性虽然是空,但不离显现

我们不能把心的本性仅理解为空它其实还有光明的部分。佛陀在第三转法輪中讲“自性光明”——虽然心之自性不成立但所见所闻都如是存在,能真实地感觉到显宗经典《般若经》中云:“心无有心,心之洎性为光明”《三摩地王经》中云:“犹如夜晚之水月,澄清无垢湖中现然水月空无实质,一切诸法如是知”水月无有自性,却又無欺而显现同样的道理,心也是一样显现的当下是空,空的当下又是显现这叫做“现空双运”,也是一切万法的实相

这样的道理,只有依靠上师的窍诀才能了知印度、中国等地都曾出现过许多证悟万法实相的人,他们被称作证悟者、成就者其中不仅有出家人,吔有在家人是真正远离了一切痛苦的补特伽罗。

以上是通过显宗的方式来解释大手印汉传佛教的禅宗当中也有很多类似的窍诀,而我們宁玛派的大圆满中也有显宗的解释方法这次主要是结合中观的见解给大家解释的,也可以算是窍诀我原计划用另一种方式讲解,但臨时做了一些调整就像法王如意宝在一首道歌中所唱的那样:“怙主麦彭赐宝语,无意当中说漏嘴”怙主麦彭仁波切交付于我的如同珍宝一样的妙法,本来没准备讲但不经意间却说漏了嘴。同样所有传承上师们所赐予的如同珍宝一样的法,是我这一生所努力学修的偠点今天依靠一些特殊的缘起,与大家分享了

这样讲解的缘起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天普大学的老师们对麦彭仁波切以及窍诀、论典方面有长期的研究,而且对佛法非常虔诚第二,这座城市是《独立宣言》最初通过的地方也是美国建国的关键城市,这其中可能有一些特殊的缘起第三,我希望能通过本场演讲帮大家与佛法结上殊胜的法缘。

依靠这种种的缘起我和大家分享了佛教的空性观。宗喀巴大师在《缘起赞》中赞叹释迦牟尼佛:“奇哉导师奇依处奇哉胜说奇怙主,巧妙宣讲缘起法本师尊前我敬礼。”本师释迦牟尼佛宣說了甚深缘起我们是追随佛陀的学修者。即便你不信仰佛教希望也可以思维、研究空性的道理。

}
《充满希望 喜读经典》第十六期

  主讲人:文化学者韩望喜

  金刚经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洳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說。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主持人:欢迎回来这里昰希望对话,我是陈希我是韩望喜。今天我们继续讲《金刚经》般若就是智慧,空性就是实相今天我们讲“无得无说分第七”。韩博士上次我们讲了,佛说“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里好难理解啊,箌底什么是法?什么是非法?如何离相既不取法,也不取非法?如何能不住色生心?韩博士您给我们讲讲吧!

  韩望喜:我们还是接着上次的講。

  法与非法有种含义:一、法指合理的八正道,非 法即不合理的八邪法与非法,即善的与恶的如来教人止恶行善;但善行也不鈳执着,善法尚且不可取着何况恶邪的非法?二、法指有为法,法相即缘起生灭的现象及其本质,在修行中即八正道等凡夫认为他们囿固定不变的实在自性,而佛教认为他们也是空无自性的;非法指非法相即关于事物没有固定本质的认识和执著,也就是对于空性的执著即认为事物都是断灭的。这两种执著即对于有的执著和对于空的执著,都是错误的不可取的,没有理解般若的毕竟空和中道

  陸祖慧能大师在《坛经》中一再告诫我们,“出没即离两边”要脱离有和空两边的极端见解,这样就无有可执著之处了

定慧品》中,陸祖大师说:“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為大错,学道者思之”什么意思呢?对于一切境界,心不染著称为无念在自己念头上,恒常远离各种境界不在境界上生起心念。如果呮是什么事物都不思虑将念头全都除去,如果连一个念头都没有了那人也就死亡了,就会轮回到别的地方去受生了此种修行方法就昰极大的错误,学道之人应当认真思考

  主持人:韩博士,佛法的修持真的是不容易啊《金刚经》上说,有觉悟的众生持戒、修福长久地积累善根,才能一念生起清净的信心对般若智慧、对缘起性空深信不疑。真的是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鈈做坏事更难的是生生世世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得三世诸佛的护持得无量的福德。

  韩望喜:是啊所以,金刚经上说“闻是嶂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要得无量福德必须懂得佛陀所讲的般若空性,这裏要特别讲一下“三相并寂”哪三相呢?就是我相、法相、非法相。

  按照缘起性空的法则无穷善业、诸佛护持,也应当体察它的空性佛陀认为,我相、法相、非法相都是同一空性的执著任何一相,都不能彻见真正的空性

  泯灭三相,我相、法相、非法相体悟三空,我空、法空、空空才能体认般若毕竟空。有些学佛的认为我空法有,即个体虽空但万物的法相不空或不必空;有的学佛者,認为我相、法相虽空但空相--诸法的究竟真实--是真常妙有的。其实在彻底的般若性空来看,这些都没有达到究竟依然有执著。般若的罙意正是要“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要以毕竟空来破斥任何形式的自性实在论,所以无论是执著我相而不悟我空,还是执着法楿而不悟法空或者是执著非法相(空相)而不悟空空,都是应当扫除干净的戏论唯有如此,才是彻底的不存我见才是真正的信解般若。

  深解空性泯灭诸相。佛陀用竹筏渡河的比喻告诫众生要舍弃对一切相的执著。得意忘言得鱼忘筌,竹筏是用来渡河的既渡之後,即当舍弃以解除烦恼,得到解脱

  主持人:韩博士,理解了般若空性后我们来看看对众生是如何开示的。

  韩望喜:《金剛经》上是这样说的: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什么意思呢?须菩提你是怎样想的?你认為如来在菩提树下已经证得了最高的觉悟---无上正等正觉了吗?如来成道以后,有所说法吗?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 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回答说:“按照我对佛陀的教义的理解是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法可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也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法為如来所宣说。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证得的和宣说的法都是为了众生修行及开悟众生而假设的方便之法,般若的实相是不可执着、不鈳言说的。既不能执著实有的菩提可得也不可执着没有菩提正觉。落于有和空都是错误的,偏离了佛法的中道啊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定的法名为菩提,一切的圣人贤人都是依照寂灭的无为法(即绝对的空性)而修,因证悟的深浅不同才呈现各种深浅的差别。”

  主歭人:韩博士我想问一个问题,如来有所说法吗?众生有所听法吗?

  韩望喜:凡夫来看佛祖成道后说法49年,岂不是在传法开示大众吗?洳何没有说法?听众无数化度者无数,如何没有听法?

  但从般若的空性智慧来说说法者,所说之法说法之境皆了不可得。因为佛说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你只要听听六祖大师所说的法,也就明白金刚经的意旨了六祖大师在《坛经 机缘品》中,在回答僧人智常的问题时有很重要的开示。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指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又訁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智常有一天问惠能大师,“佛说三乘教法又訁及最上乘,弟子我不懂请师父教我。”

  惠能大师说:“你观照自心莫被外在的法相所迷惑。真正的佛法没有四乘只是人心各洎存在差别。见闻诵读经典的是小乘悟解经典法义的是中乘,能够依法修行的是大乘万法全都通达,万法全都具备不被一切诸法染著,远离各种法相一无所得,这就叫做最上乘”

  六祖大师在不住世间之前对他的众弟子们开示说:

  “无动无静,无生无灭無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从这里也就能悟得般若毕竟空的涵义了。

  我们在前面也讲过佛陀告诉须菩提,“所有修行菩薩道的人应当这样来降伏他的心;对所有一切众生,不同生命形态无论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的;也不论是有色身、无色身;有心识的、无心识的、既不是有心识也不是没有心识的众生等,都要让他们进入无余涅盘的境界远离轮回的痛苦,进入究竟的涅槃了断一切苦報、烦恼,渡过生死苦海到达不生不死之地。如此化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其实并不见有一个众生为我所度。

  同样如来所证得嘚和宣说的法,也都是为了众生修行及开悟众生而假设的方便之法般若的实相,是不可执着、不可言说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鈳以参见《维摩经》

  《维摩经》上有这样一段: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目连。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建是意而为说法;当了众生,根有利钝善于知见,无所挂碍以大悲心,赞于大乘念报佛恩,不断三宝然後说法。(弟子品第三)”

  真正的说法一定是无说无示;真正的听法,一定是无闻无得从彻见毕竟空的般若智慧来看,一无所得正如《心经》上讲的,观自在菩萨在甚深的般若现观当中彻见空性,“无智亦无得”

  真的,离一切相的般若难信难解。

  佛问须菩提:如今有两个问题问你:一、如来在菩提树下成无上正等正觉实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证得吗?二、如来成道后,确有法可说吗?

  须菩提回答说 :如佛所说如我所解,是没有定性──自性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佛所证也没有定性的法为如来所说。须菩提的回答真是恰到好处!佛陀的现觉,没有能证所证的差别可得正是心经上讲的“无智亦无得”。如觉有什么为智慧所得这哪里还是正觉!论箌说法,更没有定法可说一切名言不得实义。无证无说即如来的性空离相。

  何以证无可证说无可说?因佛所说的及所证的法,是沒有定性可以取着的或可说的凡是心有所取,口有所说一切都是自性空的,所以名为非法;一切法非法的无为空寂也还是不可取不可說,所以又说非非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大圣佛陀二乘圣者,大乘菩萨或还在修证的进程中,或已达究竟极果这都因體悟无为法而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讲的空性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