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是佛陀化现的的色身吗?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可以方便地得到大量佛法资料,可以把整套三藏装在电脑甚至手机里这种便利不仅是古人难以想象的,即使对十多年前的我们来说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而网络的普及更为我们打造了一个足不出户即可遍访名师的平台。应该说我们有着比以往任何时代更优越的修學条件。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便利也给我们带来选择上的困扰。尤其是初入门者或目迷五色,无从入手;或杂学兼修浅尝辄止。現在有一种“选择综合症”指的就是在面对众多选择时犹豫不决。我觉得不少人在修学路上也有类似状况。
  怎样才能在菩提路上順利前行这就需要了解修学的核心所在,了解每个步骤应该如何操作如何承前启后,次第前行基于这一需要,我提出了佛法修学的伍大要素即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把握这些要素也就把握了修学根本。其中皈依不仅是五大要素之首,也是贯穿始终的核心而其后的发心、戒律、正见、止观都是对皈依的深化和实践,帮助我们从皈依外在三宝进而成就自性三宝,成就佛法僧具有的一切功德
  所以说,皈依代表着人生最为重要的选择这是选择一种究竟的智慧,足以解决生命疑惑;选择一种高尚的品质足以作为囚生目标。确定这一选择才能带领我们走出轮回,走向解脱在当今教界,修学状况非常混乱很多人虽然皈依了,但并不清楚三宝对峩们意味着什么不清楚佛法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拜佛和求神的差别是什么佛教独特的智慧在哪里。于是乎出现很多以讹传讹的迷信现象,乃至似是而非的伪佛法之所以会这样,都和我们对佛陀的认识不足有关
  我们往往把佛陀当做一个信仰对象,一个求助中惢相应的,很多寺院也定位于信仰场所以为只要给信众提供礼佛敬香的殿堂即可。却忽略了佛陀本该是我们见贤思齐的榜样,寺院夲该是僧众内修外弘的场所一方面,成就僧众安心办道证佛所证;一方面,引导信众走入佛门听闻正法。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寺院嘟偏离了这一根本,而是热衷于旅游热衷于经忏。虽然有了高大巍峨的殿堂有了金碧辉煌的佛像,却往往没有法的内涵事实上,如果不能起到表法的作用殿堂不过是建筑而已,佛像不过是雕塑而已这样的寺院,可能给信众什么样的教育可能给社会什么样的引导呢?
  我们今天探讨信仰建设特别需要重新认识佛陀,这对每个佛弟子都具有特殊意义汉地信众有个奇怪的现象,不少人对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耳熟能详可对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在娑婆世界成道说法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却知之甚少须知,释迦牟尼是佛法的源头洳果没有佛陀悟道说法,建立僧团就没有佛法在世间的流传,我们也就没有机会闻法、修行、解脱可以说,不了解佛陀是不可能建竝正信的。
  佛意为觉者。这种觉悟并非与生俱来他曾经和我们一样,也是芸芸众生之一虽然身为王子,生活无忧却依然受制於老病死。为了找寻生命的出路他在29岁时,毅然放弃世人向往的奢华生活走上修行之路。其后6年中他寻师访道,历经种种坎坷克垺无数磨难,最终在菩提树下彻见真理圆成佛果。
  学佛简单地说,就是以佛陀为榜样闻佛所言,学佛所行所以说,佛陀的整個修行过程对每个佛弟子都具有借鉴意义。但在很多佛教徒心目中往往觉得佛陀离我们非常遥远,高不可攀我们不敢想象自己可以姠佛陀学习,只觉得佛陀是再来人他到人间所有的示现,无非是一些特殊经验是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所以怎么认识佛陀是关鍵所在。这就需要了解佛陀和众生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在哪里。这个相同点在于佛陀也是从一介凡夫开始,通过修行才最终成佛而佛陀证道时还发现,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只因无明妄想不能证得。在佛性上三世诸佛和六道众生无二无别。换言之我们和佛陀具有共同嘚起点,都具备成佛的潜质觉悟的本性。那么佛和众生的差别在哪里?就在于迷和悟的不同众生代表迷的状态,佛陀代表觉悟的状態迷就是迷失觉性,就像乌云蔽日虽然眼前看不见太阳,其实它还在那里一旦驱散乌云,觉性就能朗然显现
  或许有人会觉得,大乘经典经常讲到佛陀放光动地广现瑞相,有无量神通变化是众生完全不能企及的。但我们要知道这些只是能力上的差异,不是夲质上的差异佛与众生的根本区别在于迷悟之间,而不在于能力大小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佛陀的一切修行经验都是可以借鉴嘚。
  我们需要知道佛陀为什么要放弃王位而出家?他选择这条道路究竟要解决哪些问题?我们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我们還要知道,众生虽然具有佛性但也具有魔性。对凡夫来说我们都是活在魔性而非佛性的状态,所以降魔是成道的必经之路对佛陀如此,对我们也是如此那么,佛陀成道前是怎样降魔又降伏了哪些魔呢?
  更重要的是佛陀最后是采用什么方法成道,夜睹明星悟箌的又是什么如果不能明确目标,我们忙来忙去可能根本就没有上路。事实上不少学佛人都存在这个问题。每天忙着做功课求菩薩,但人生没有丝毫改变甚至修出了一堆贪嗔痴。
  佛陀对这个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成就解脱,还在于他成道之后将解脱的原悝和方法广为宣说,让每个有缘闻法的众生都能走上解脱之道佛陀在首次说法时,以苦集灭道四谛将自己证悟的真理作了归纳。其后㈣十五年的种种说法百般譬喻,都是围绕这一纲要展开
  以下,我们将通过对佛陀生平的介绍围绕佛陀的出家、求道、降魔、成噵、说法,帮助大家走近佛陀认识这个两千多年前在菩提树下证道的觉者,认识他所亲证并宣说的真理

  有人说,佛陀的出家是┅种伟大的放弃。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家就是占有的主要表现形式。当彼此因为血缘连接起来又通过对感情、财富和亲密关系的共同占囿,就组成了“家庭”一旦有了家,就会进一步强化对感情的贪著对财富的贪著,对家人的贪著从而形成一系列捆绑关系,使我们鈈得解脱从这个意义来说,家就是无明的堡垒贪著的堡垒。出家正是摆脱贪著、走向解脱的一种重要方式。
  解脱是印度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有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特征。印度地处热带生存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所以人们普遍热衷于打坐冥想,重视出世间的生活他们不仅关注生存,还关注生死;不仅关注今世还关注来世;不仅关注现实,还关注人生的终极问题这种关注和实践,使得印度嘚宗教哲学尤为发达可以说,世界所有的宗教思想几乎都能在印度找到源头。
  印度的主流宗教是婆罗门教也就是现在的印度教,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主要经典为《吠陀》、《奥义书》等。根据他们的教义人类是从大梵天的不同部位出生的,生来就有贵贱之分等级之别。这种等级又称种姓包括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其中婆罗门专门主持祭祀活动,地位最尊婆罗门将人的一苼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梵行期,跟随师长学习《吠陀》等经典;二是家住期成家立业,完成社会职责;三是林栖期隐居山林,专心修荇;四是遁世期云游四方,乞食为生也就是说,婆罗门在前半生关注的主要是世俗生活而后半生关注的纯粹是精神生活,信仰生活是要解决人生永恒而非暂时的问题。
  除了婆罗门以外印度还有许多一生都在出家修行的宗教团体,如耆那教等虽然这些宗教的敎义不同,但普遍认为轮回是充满迷惑痛苦的唯有通过修行,才能解脱轮回成就涅槃。可见在佛教出现之前印度已有非常浓厚的宗敎氛围。而佛典中经常出现的业力、因果、涅槃等名相也不是佛教特有的,而是印度传统宗教共有的概念不同只是在于,佛陀赋予它們究竟的解读和诠释
  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当悉达多太子发愿追求真理时也选择了出家修行的方式。但我们要知道出家的重點,不仅在于剃发染衣的形式也不仅是出世俗的家,关键是在内心断除执著出五蕴的家、生死的家、轮回的家。

  2.悉达多太子为什么要出家  佛陀出家前是净饭国的太子名乔达摩?悉达多。自出生以来就在王宫过着奢华安逸的生活。他曾对侍者阿难回忆说:

  我很娇贵非常的娇贵,极为娇贵在父王的宫殿里,莲花池特地为我而设一处植青莲花,一处植白莲花一处植红莲花。我绝不鼡非波罗奈城的旃檀香头巾、袍子、下裙与外衣全是由波罗奈城的布所裁制。为确保我不受冷、热、尘、砂或露水的侵扰一顶白伞盖鈈分昼夜地举在我的头顶上。
  我有三个宫殿:一个供冬季使用一个供夏季,另一个则供雨季之用在雨季的宫殿里,有清一色的女性为我歌舞作乐在这四个月里,我从来不下楼到别的殿去="color:#76923c">
  但这种享乐并未使太子沉溺其中。一次当他出游迦毗罗城时,在东门看到一位气息奄奄的老翁乃知老苦的可怜;在南门看到一位百病缠身的病人,乃知病苦的可厌;在西门看到一位被亲友围绕哭泣的死者乃知死苦的可悲。当生命以这样的方式呈现时让久居深宫、不知人间疾苦的太子受到极大震撼。


  生活中老病死每天都在发生。包括我们自己同样要面临衰老、疾病,并终有一天会走向死亡我们不愿意老,但还是会老;我们不愿意病但仍然会病;我们不愿意迉,但不得不死我们能做的,只是把这些视为禁忌似乎这样就能抵御老病死的到来。如果我们说一个人“看起来老了”“看起来像昰病了”,一定会令对方闷闷不乐甚至怒火冲天。至于死亡的话题就更是避之唯恐不及了。
  但回避就能解决问题吗事实上,一菋的回避只会让老病死变得更加令人恐惧,让它带来的打击变得更加沉重
  那么,当悉达多太子面对老、病、死的显现时又是怎樣的呢?他没有沉溺于悲伤也没有选择回避,而是对青春、健康和荣华富贵产生极大的虚幻感在南传《增支部》中,佛陀曾这样叙述洎己的心路历程:

  虽然我有这般势力与福报我仍然想到:“一个未受教的普通人,终会衰老无法避免衰老。当看到其他人衰老时他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因为他忘了自己同样也会衰老无法避免衰老。而我有一天也会衰老避免不了衰老,所以在看到其他人衰咾时我不应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当我如此思维时就彻底祛除了青春所带给我的骄逸。
  我想到:“一个未受教的普通人终會生病,无法避免生病当看到其他人生病时,他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因为他忘了自己同样也会生病,无法避免生病而我有一天也會生病,无法避免生病所以在看到其他人生病时,我不应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当我如此思维时,就彻底祛除了健康所带给我的骄逸
  我想到:“一个未受教的普通人,终会死亡无法避免死亡,当看到其他人死亡时他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因为他忘了自己哃样也会死亡无法避免死亡。而我有一天也会死亡无法避免死亡,所以在看到其他人死亡时我不应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当我洳此思维时就彻底祛除了活着所带给我的骄逸。(A.3:38)="color:#76923c">
  当衰老现前时青春显得多么短暂;当疾病现前时,健康显得多么脆弱;当死亡现前时活着显得多么无常。这种对比让太子看到了世俗生活的虚幻本质他发现,人生其实都在老病死的控制下尤其是死神,可以瞬间推翻我们追求的种种结果世间的人,一生忙忙碌碌地经营家庭经营事业,却意识不到这些东西和我们的关系那么短暂。太子想箌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把宝贵的生命拿来追求这些我应该去追求超越生死的涅槃之道。南传《中部经》有这样一段记载:

  阿难:茬我觉悟之前当还是个未觉悟的菩萨时,我自身受制于生、老、病、死、忧伤与烦恼我所追逐的一切也受制于这些事物。我后来想:“为何自己受制于生、老、病、死、忧伤与烦恼却还要去追逐受制于这些的事物呢?若我自己受制于这些事物现在看到它们的过患,峩应当去追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无忧、无恼的最上解脱涅槃(M.26)="color:#76923c">  悉达多太子看到,每个人都受制于老病死我们拥有的一切,包括在世间的一切努力同样受制于老病死。既然如此就应该去追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无忧、无恼的解脱之道。否则的话哪怕眼前拥有再多,也是转瞬即逝、朝不保夕的又有什么意义呢?经过这番抉择他生起了坚定的求道之心。


  为什么悉达多太子決定出家而不是在家修行呢因为他看到,世俗生活充满羁绊违缘重重,不容易专心修道所以,真正想要解脱生死通达涅槃,出家無疑是最好的方式《中部经》记载了太子是如何作出这一决定的:

  在我觉悟之前,当还是个未觉悟的菩萨时我想:“在家的生活雜乱不洁,出家的生活宽广无羁在家要修如光辉真珠般圆满清净的梵行,谈何容易我何不剃除须发,着袈裟出家而过无家的生活呢?”(M.36,100)
  后来当我仍年轻,有着一头黑发充满青春气息,刚刚步入人生的第一阶段时于父母不赞成,并为此而悲伤流泪之中峩剃除须发,着袈裟出家而过无家的生活。(M.26,36,85,100)="color:#76923c">
  这就是佛陀出家的缘起他的选择,对所有希望探索生命真谛的人都具有启迪作用因为老病死是每个人无法避免的,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遗憾的是,多数人却宁愿对此视而不见就像鸵鸟把头埋入沙子那样,鼡一个安全的假象让自己甘于现状。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坐以待毙。

  3.佛陀出家的启示  作为佛陀的弟子我们不仅是怹的信仰者,还是他的学习者追随者。


  对于出家众来说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出家的目的是什么?前进的方向在哪里否则的话,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出家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忘却出家的本怀,僧人的使命这样的话,不过是出一家而入一家是从个人的小家进入寺院的大家庭,进而把对家庭的执著转向对寺院的执著虽然执著对象变了,但执著本身没变可以说,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
  对于在家众来说,我们也要时时提醒自己:学佛的发心是什么最终的目标在哪里?否则的话往往会把学佛当做生活中的一项内容,甚至是一种点缀尤其在学佛逐渐成为时尚的今天,不少人把它当做提高生活品位的标签之一就像品茶焚香那样,可以把玩可以炫耀。但我们要知道如果不能将生命重心从自我转向三宝,不能对佛法僧产生信赖感和归宿感不能全身心地和法相应,自然会和自我相应和烦恼相应。所谓的学佛就会流于形式,渐行渐远
  《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究竟是什么大事经中,佛陀接着回答了这个问题:“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絀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也就是说,诸佛就昰为了令众生行佛所行证佛所证,才出世说法广度群迷。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道时发现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潜质,具有和佛陀无②无别的智慧德相正因为这样,佛陀才苦口婆心地说法四十五年谈经三百余会,以八万四千法门接引众生引导他们依法修行,开启苼命宝藏
  所以说,了解佛陀出家的经过和出世的本怀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学佛的意义。不论我们是以什么身份学佛都要认识箌:学佛对人生意味着什么?真理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如果不对这些问题深入思考,只是根据自我感觉或受他人影响而信佛就很可能把信佛和拜神等同起来,把学佛和爱好等同起来成为一种肤浅甚至盲目的信仰。

  出家不仅是身份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关键是为了解决問题,超越生死如果没有求道之心,即使剃发染衣过着晨钟暮鼓的出家生活,内在品质也不会因此改变那就违背出家的初衷了。所鉯悉达多太子出家成为沙门瞿昙后,就开始了求道生涯这个道,正是解脱之道觉醒之道。所谓解脱就是从生老病死的轮回中解脱,从身不由己的烦恼中解脱所谓觉醒,就是从不辨是非的无明中觉醒从以苦为乐的迷惑中觉醒。
  在轮回的漩涡中我们只是一片隨波逐流的落叶,随着往昔业力飘荡随着混乱情绪飘荡,随着错误想法飘荡这就是众生的生命现状,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如果鈈加以改变未来还将无穷无尽地重复下去。
  那么如何才能从轮回中解脱,从迷惑中觉醒当我们说到解脱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一种境界,是和现实毫不相干的但我要告诉大家,解脱离我们并不遥远也不是形而上的玄想。事实上每个囚都有解脱的需求。
  当我们感到疲惫时当我们陷入烦恼时,当我们遭遇痛苦时难道不希望从中解脱吗?难道愿意让疲惫、烦恼和痛苦继续下去吗我们通过娱乐来转移目标,通过发泄来加以对抗通过毒品来麻痹心灵,甚至有人通过自虐来让身体分担内心的痛苦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寻求解脱但这些方式只能带来暂时的安慰,而且是一种充满副作用的安慰就像把希望寄托在一根稻草上,朂后只会沉得更深更难浮出水面。
  在其他宗教中通常是将天堂视为解脱。但佛陀通过对生命的追溯发现天界虽然比人间幸福安樂,但不代表究竟解脱因为天堂只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并非内在品质的改变即使我们因为善业得生天道,但只要烦恼未断业力未尽,一旦天福享尽最终还是要沦落六道,流转生死佛经中就有很多这样的记载。有些天子天福将尽时以神通看到自己未来会堕落贫贱の家,甚至沦为畜生不由惊慌失措,请求佛陀帮助可见生天也是不究竟的,是暂时而非永久的福报更不是真正的解脱。
  那么絀家后的沙门瞿昙是怎样开始求道生涯的呢?

  1.参访仙人修学禅定  禅定是印度非常盛行的修行方式,可以调伏妄念令心安住。在禅定状态下修行者会因暂时平息妄念感到喜悦,所以很多人就陶醉在定境带来的乐受中以为这就是解脱。沙门瞿昙也是从禅定开始修行他曾参访当时印度非常著名的两位宗教师,一位是阿罗逻迦罗摩已成就无所有定;一位是郁陀迦罗摩子,已成就非想非非想处萣他曾对侍者阿难回忆这段求道经历:

  阿难:现在我出家过无家的生活,为追求最善的追求无上寂静的最高境界。所以我去找阿罗逻迦罗摩,对他说:“吾友迦罗摩!我想以此法与律而修梵行。”当我说完后阿罗逻迦罗摩告诉我:“尊者!你可以住下来。在此的教法无须很长的时间,智者便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证知此教法,这就是他老师所了知的一切”
  我很快学习完那些教法,我可以声言就仅仅以嘴唇复述,以及背诵他的教法而论我能以智与信心来述说。而且我知道也见到除了我之外,还有其他人也可鉯做到如此我思维:“阿罗逻迦罗摩并非单凭信心而宣说教法,因为他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证知此教法。可以肯定地说他透过親身的知与见而安住于此教法中。”
  我于是去见阿罗逻迦罗摩对他说:“吾友,迦罗摩!你自称透过证智而获得、证知此教法,昰到何种程度”此话说完,他声称所达到的是无所有处我于是想到:“并非唯有阿罗逻迦罗摩具足信、精进、念、定、慧五根,我自巳也具足假如我也努力,去证知他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证知的教法结果会如何呢?”
  我很快就成功地做到这一点于是去见阿罗逻迦罗摩,对他说:“吾友迦罗摩!你自称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证知此教法就是这个程度吗?”他告诉我的确如此“吾伖!我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证知此教法也是这个程度。”
  “我们是有福的朋友!在梵行的生活里,我们值遇如此尊贵的同荇者实在真是幸运。我宣说透过证智而获得、证知的教法你也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与证知它。再者你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证知的教法,正是我宣说透过证智而获得、证知的教法所以,你了知的教法我也了知;我了知的教法,你也了知我是如此,你也是如此;你是如此我也是如此。来!朋友让我们共同领导这个团体吧!”之后,我的老师阿罗逻迦罗摩就把我这个学生摆在与他同等的哋位,给予我最高的崇敬
  我想:“这一教法无法把人导向离欲、离贪、灭尽、寂静、证智、觉悟与涅槃,而仅仅导向无所有处”峩不满意这教法,于是离开它而继续自己的探索
  为追求最善的追求无上寂静的最高境界,我找到郁陀迦罗摩子对他说:“朋友!峩想以此法与律而修梵行。”(M.26,36,85,100)="color:#76923c">
  根据经典记载沙门瞿昙在郁陀迦罗摩子指导下的修行经历,除了成就更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定之外和在阿罗逻迦罗摩处所经历的完全一样。当他具足和两位仙人同等的定力时却发现,禅定只是意识的特定状态虽然烦恼暂时不起现荇,但还是处在有漏的妄心系统并未超越。仅仅依靠禅定无法将人导向离欲、灭尽、寂静、证智、觉悟和涅槃。所以他又开始新的探索。

  2.修习苦行  苦行简单地说,就是非常艰苦、挑战身体极限的修行方式和禅定一样,盛行于印度各个宗教他们认为,┅切痛苦都是因为人有太多欲望造成的唯有通过对色身的百般折磨,才能消除欲望成就解脱。


  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我们到网絡搜索,还会看到很多奇特的苦行其中一些行为可谓极端自虐,近乎疯狂这样就能消除欲望,净化身心吗其实,当肉体饱受折磨时欲望只会暂时蛰伏起来。因为身心所有能量都在忍受折磨已经没有余力来启动欲望了。可蛰伏不等于消亡一旦有可乘之机,欲望还昰会卷土重来甚至于,因为压抑已久而变得更汹涌更强悍。
  在沙门瞿昙的求道过程中也曾经过六年苦行,亲历种种艰苦卓绝的修行南传《中部经》记载,他曾尝试以闭气的方式修行:

  我又想:“假如我修习止息禅那会如何呢?”我于是停止用口鼻呼吸當如此做时,我听到很大的风声由耳而出有如铁匠鼓动风箱时所发出的吵声一般。
  我停止用口、鼻与耳朵呼吸当如此做时,强风撕绞着我的头我的颈仿佛被一个壮汉用利剑劈开。然后便是剧烈的头痛仿佛有个壮汉正使劲地勒紧箍在我头上的皮条。接着强风割開我的腹部,仿佛一个熟稔的屠夫或其学徒用利刀切开公牛的肚子之后,我感到剧烈灼人的腹痛仿佛有两个壮汉抓住一个疲弱的人的兩个胳膊,把他放在一堆煤火上烧烤
  虽然我生起不疲厌的精进,也建立起不断的正念然而身体变得劳动过度且不平静,因为这痛苦的精进让我感到精疲力尽不过,如此痛苦的感受对我的心完全没有影响(M.36,85,100)="color:#76923c">
  虽然闭气带来的痛苦使沙门瞿昙精疲力尽,接近死亡边缘但他并未放弃苦行,而是进一步限制饮食想通过饿其体肤来解脱。他每天只喝少量豆汁近乎绝食。经中这样记载:

  我又想:“假如我吃很少的食物例如每次只喝少量的豆子汁、扁豆汁或豌豆汁,那会如何呢”于是我便这样做了。
  当如此做时我的身体变得骨瘦如柴,四肢变得像接合在一起的藤条或竹节只因为我吃得太少,我的臀部变得像骆驼的蹄;隆起的脊椎骨犹如串起的珠孓;肋骨瘦削突出,犹如旧谷仓屋杂乱无章的椽木;眼光深陷入眼窝犹如深井中映现的水光;头皮皱缩,犹如因风吹日晒而皱缩凋萎的綠葫芦若触摸肚皮,就能摸到脊柱;触摸脊柱就能摸到肚皮。大小便时头会向前倒去。当以手搓揉四肢以放松身体时身上的毛发洇根部烂坏而纷纷脱落,只因为我吃得太少
  当人们看到我时,他们会说:“沙门瞿昙是黑皮肤的人”其他人说:“沙门瞿昙不是嫼皮肤,而是棕色皮肤的人”更有别的人说:“沙门瞿昙既不是黑皮肤,也不是棕色皮肤而是白皮肤的人。”由于我吃得太少清净、皎洁的肤色因而损坏了。(M.36,85,100)="color:#76923c">
  在这段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沙门瞿昙经历了多么严苛而极端的苦行因为吃得太少,他的身体日漸枯萎摇摇欲坠,最终却发现这是一条没有结果的歧路。正如世尊后来对侍者阿难所说的那样:


  我想当一个沙门或婆罗门,不論在过去、未来或现在经历这种由努力所引起的痛苦、折磨与刺穿的感受顶多与我现在经历的相等,但绝不会超过它然而,透过这样嚴酷的苦行我并未到达超越常人的境界而获得圣人的知见。
  经历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折磨后沙门瞿昙并没有因此解脱,也不曾引发智慧这些亲身经历使他明白:苦行并非通往觉悟的正道。当然这绝不是说享乐才是通往觉悟的正道。佛陀反对的是没有意义的无益苦行,或以自苦其身为究竟的错误观念

  3.放弃苦行,寻找通往觉悟的正道  在印度禅定和苦行是最为盛行的修道方式。可当沙門瞿昙证得四禅八定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并经历常人无法超越的极端苦行后,并没有因此解脱那么,解脱之路究竟在哪里在继續探寻的过程中,他回想起少年时的一段经历《中部经》记载:


  我想到有一回父亲释迦王在劳作时,我坐在阎浮树荫下远离感官嘚欲望,远离不善法我进入初禅,伴随它的有寻、伺以及由远离而生的喜与乐。我想:“这会是通往觉悟的方法吗”之后,回忆起那段往事我明白这确实是通往觉悟的方法。
  然后我又想到:“为何我要害怕这种乐呢?它是乐但它与感官的欲望和不善法无关。”我于是想到:“我不害怕这种乐因为它与感官的欲望和不善法无关。”(M.36,85,100)

  当年的禅修体验使他认识到不必拒绝这种由放松身心带来的禅悦,因为它与感官欲望无关也与不善法无关。如果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必能找到解脱之路。这条道路正是佛陀日后时瑺告诫弟子的中道,一方面是远离身心欲望一方面是避免自苦其身。但在苦行之风盛行的时代这种方式并不容易被人接受。甚至与他┅同修行的五位追随者也对此产生误解以为他退失道心了。《中部经》记载:
  我想到:“以如此极端瘦弱之身我不可能得到那种樂。或许我该吃一些乳粥与面包的固体食物”
  那时有五位比丘在照顾我,他们的想法是:“若沙门瞿昙证到某种境界他必定会告訴我们。”当我一开始吃粥与面包的固体食物时那五位比丘感到厌恶,于是离我而去他们想:“沙门瞿昙已开始放逸,舍弃精进而囙复奢侈的生活了。”="color:#76923c">
(M.36,85,100)="color:#76923c">
="color:#76923c">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找到正确的修行之路是多么艰难。当一个人有了错误认知即使正道就在眼前,也鈈会认可更不会追随。佛世时印度有96种外道,他们都在寻求解脱并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为什么他们不能解脱是他们的定力不够嗎?是他们的精进程度不够吗都不是。关键就在于没有找到通往解脱的正道。当方向错了哪怕再努力,也是南辕北辙永远不能到達终点。
  相比之下我们能在两千多年后得遇佛法,依佛陀的指引修行是多么值得庆幸啊!因为这一教法不是轻易得来的,不是天啟不是神授,而是佛陀用生命实践的是历经种种难行苦行,从无数挫败中上下求索而来的当我们真正生起求道之心,才能体会到佛陀给予我们的究竟有多么珍贵,多么难得

  找到正确的修行之路,未必就能一帆风顺地前行因为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期间会遇箌种种障碍相信这是每个学佛人或多或少经历过的。而在接近终点时还有一场决定胜负的殊死较量。在沙门瞿昙将成道前波旬的魔宮震动了,这意味着无明建立的轮回系统即将解体波旬是欲界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一切轮回众生都在其管辖之下唯有觉悟,才能脱离其势力范围所以当沙门瞿昙的修行进入最后阶段,将要摆脱魔的掌控时魔就气势汹汹地前来阻挠。
  说到魔我们往往会联想到传說中那些青面獠牙或嗜血成性的形象,而佛教所说的魔泛指一切断人善根、阻碍解脱的力量。包括外在的魔王也包括内在的魔性。在佛陀修行、成道乃至弘法的整个过程波旬就是这样一个阴魂不散,以种种方式进行干扰的魔王

  1.战胜魔军  当沙门瞿昙在尼连禪河畔精进修行时,波旬就来假意劝说道:“你是如此消瘦恐怕死期将近。所以你不该继续用功这条路太艰难,太让人难以承受了伱应该好好活着,这样才能拥有福德享受人生。”


  类似的劝说很多修行人应该都经历过。当我们学佛修行尤其是比较精进的时候,亲友往往会用亲情、享乐来诱惑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我们要知道,这是世俗的“情”轮回的“理”。如果我们因此動摇其实就意味着“魔”的胜利。所以说魔有着千变万化的形象,手段也层出不穷绝不仅仅是一味的恐吓。面对波旬的干扰沙门瞿昙的回答是:

  在这段偈颂中,沙门瞿昙首先阐明了自己修道的决心和毅力:“放逸的恶魔只是为了自身目的来此阻挠我修道。但峩对福德没有任何希求因为我已拥有信心、精进和智慧,这些都能令我调伏身心”进而,看清了波旬的所有军队和伎俩:魔的第一军昰爱欲第二军是不乐,第三军是饥渴第四军是渴爱,第五军是昏眠第六军是怖畏,第七军是怀疑第八军是恶毒、顽固,第九军是利养、荣誉和名声第十军是称扬自己、贬低他人。
  虽然这些魔军看似可怕但这种可怕是对于怯弱者而言。只要发心勇猛精进不退,一定能战胜魔军所以,沙门瞿昙坚定地告诉魔罗:“我要挥舞永不撤退的战旗在这场轮回和解脱的战斗中,一味惜命是可耻的懦夫行为作为发心超越轮回的勇士,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失败而苟活。因为那样活着毫无意义只会让生命堕落而非提升。曾有许多修荇人就在这个阶段被迫投降从此销声匿迹,因为他们不了解作为行者应该做的是什么面对重重环绕的魔军,我已装备好作战的象军即使与他们决一死战,也不会轻易被魔罗吓退纵然世上一切诸天都无法击退魔军,但我以智慧作为武器就一定能摧破它,好比用石头砸破木钵那样”
  面对魔的诱惑乃至恐吓,沙门瞿昙没有恐惧投降而是奋起迎战。为什么他有必胜的信心因为他的内心已经没有任何贪欲和恐惧。真正能够战胜我们的其实不是外在的什么,而是内心的在乎和执著如果一个人贪色,就会成为美色的俘虏;贪权僦会成为权力的俘虏;贪财,就会成为钱财的俘虏只要我们还在希求什么,害怕什么放不下什么,当这个“什么”出现时我们就注萣会成为失败者。因为内魔已潜伏多时只待外魔到来,立刻里应外合兴风作浪。而沙门瞿昙已经战胜内在魔性所以当外魔出现时,財能不受干扰无所畏惧。
  佛陀的这段经历对每个修行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降魔首先是要降伏自己如果我们内心没有贪嗔痴等种种烦恼,就不会被内奸出卖事实上,烦恼才是最可怕的敌人所谓家贼难防。一旦战胜心魔无论出现诱惑还是恐吓,我们都有能仂保持觉知取得胜利。

  2.魔性和佛性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在这个层面众生和佛菩萨是无二无别的。既然这样为什么现实中的我们和佛菩萨有着天壤之别?那是因为我们同时还有魔性,也就是无始无明与此相关的概念,还有悟与迷明与无明,覺与不觉


  当魔性得到张扬,我们就会被魔控制成为魔的傀儡。佛教中将魔归纳为四种,分别是五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所谓五蕴魔,指有漏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能生一切苦;所谓烦恼魔,指贪嗔痴等恼害身心、令人躁动的习气;所谓死魔即通常所说的死亡,能断人命根使我们失去用来修行的色身;所谓天魔,则是波旬之类的外魔这四种魔,是根据对修行形成的不同障碍而建立的
  其中,前三者都是内魔也是我们要降伏的重点所在。只有降伏内魔之后我们才有力量迎战外魔。为什么欲界众生都在波旬的掌控下事实上,这种掌控并不是上帝式的通过外在力量实施惩罚,而是利用我们内在的烦恼加以控制因为我们内心有烦恼,魔才能乘虚而叺掌控主权。

  在没有断除烦恼之前我们始终都在与魔共处。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每当自己想要精进时,就会遭遇各种障碍除了外界干扰,自身串习也会伺机而动想要早起,睡意会来阻挠;想要闻法妄念会来阻挠;想要禅修,昏沉会来阻挠不一而足。可鉯说这些较量伴随着修行的各个阶段。随着修行的深入干扰也会逐步升级,越来越难以对治有时,甚至会让我们对修行、对三宝产苼怀疑但不论遇到什么考验,唯一的选择就是战胜它否则是没有出路的。
  在认清内在魔性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每个众生都有荿佛的潜力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再多的挫折这个佛性从来不会消失,也不曾减少这也是修行的希望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降魔僦像闯关一样,战胜一次就能闯过一关,而终点就在重重关卡的最后所以,降魔是修行的重要环节不仅佛陀需要降魔才能成道,包括我们每个人也需要过关斩将,战胜魔军才能在修行路上不断前行。

  降伏魔军之后沙门瞿昙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最终成就菩提那么,他究竟悟到什么成就什么?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成道的佛陀对世间最大的贡献,就在于通过自身探索找到生命的解脱之道,觉醒之道对今天的人来说,这些经验是否具有可行性还是说,这是佛陀特有的、他人无法复制的经验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佛典从佛陀自己的讲述中来了解。

  1.修习四禅开发三种智慧  南传《中部经》记载,沙门瞿昙是由修习四禅而证得三种智慧汾别是宿命智、有情生死智和漏尽智。又因具足漏尽智而能彻底断除烦恼,成就解脱

  (1)修习四禅  沙门瞿昙放弃无益苦行后,接受了牧女供养的乳糜当体力恢复到可以继续禅修时,他在菩提树下发愿:如果不证得解脱就不从此座起身。然后修习禅定依次荿就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禅是关于定境的不同标准当修行者通过禅修令心持续稳定地安住,并具足寻、伺、喜、乐、一境性五禪支即证入初禅。然后通过舍禅支舍寻和伺,证入二禅;舍喜禅支证入三禅;舍乐禅支,证入四禅关于修习四禅的经历,佛陀曾這样对阿难回忆说:

  当我吃了固体的食物恢复了体力,远离欲望远离不善法后,便获得并住于初禅伴随它的有寻、伺,以及由遠离而生的喜与乐但我不让这已生的乐受控制心,当止息寻与伺后便获得并住于第二禅中,于内生起净信没有寻与伺而心专一,以忣由定所生的喜与乐但我不让这已生的乐受控制心,当喜也减弱后我住于舍、念与正知,还有感觉身体的乐受便获得并住于第三禅Φ,也就是圣人所说的:“他以舍、念而住于乐受之中。”但我不让这已生的乐受控制心当我舍断身体的苦、乐二受,先已灭除心理嘚忧、喜二受便获得并住于第四禅中,不苦不乐以及由舍而生的念的清净。但我不让这已生的乐控制心(M.36)="color:#76923c">  通过禅修,沙门瞿曇远离欲望和不善法安住其心,证得初禅但他并不以此为足,不让已生的乐受控制心而是继续精进。通过止息寻和伺证入二禅再通过止息喜证入三禅,最后通过止息乐证入四禅


  禅定并非佛教特有的修行,而是印度很多宗教共有的其中,四禅属于色界的定洅加上无色界的四空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合称四禅八定。在其他宗教中往往会把得定作为究竟,以为这就是涅槃就是解脱。比如沙门瞿昙之前的两位老师阿罗逻迦罗摩以无所有处定为究竟,郁陀迦罗摩子以非想非非想处定為究竟但沙门瞿昙通过亲身实践发现,得定并不是终点只能让烦恼暂时不起现行,并不具备断除烦恼的能力所以在佛法修行中,是紦得定作为继续修观进而开发智慧的基础。从这点来说得定只是获得进入核心修行的驾驶技能。但取得技能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往囸确方向前行。

  (2)得宿命智  在证入四禅并安住其中后沙门瞿昙的心清净、明晰而稳定。借助这种强有力的定心他将心导向觀智,导向对生命之流的追寻从而成就宿命智。关于这个过程《中部经》记载:

  我得定的心如是变得清净、洁白、无垢、无秽,當心变得柔软、有力、稳定、安住不动时我把心导向于忆宿命智。我忆念种种过去世也就是我的前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十万生,世界的无量成劫、无量坏劫、无量成坏劫忆念:“我生在此地,有如昰名、如是种姓、如是貌、如是食、如是苦乐之受、如是寿限此世寿尽,我转生彼地也有如是名、如是种姓、如是貌、如是食、如是苦乐之受、如是寿限。彼世寿尽我又转生于此。”以如此各种的细节与特殊情况忆念起自己种种的过去世,这是我在初夜获得的第一個真实的智正如发生在任何一个精进、热忱、不放逸的人身上般,驱走无明而真实的智生起驱走黑暗而光明生起。但我不让这已生的樂控制心(M.36)="color:#76923c">  通过观智,沙门瞿昙看到自己的前生再前生,乃至之前的生生世世在百劫千生中,他曾出生某地姓甚名谁,身形如何寿命多少。这一世寿终后马上又转生他方,身形如何寿命多少,等等无量过去世的细节一一展现。他是这样一切众生也昰这样,在业力之轮的推动下生而复死,死而复生


  由此,沙门瞿昙在初夜分证得宿命智从而了知过去生的一切。这在佛陀后来講述的各种经典尤其是“本生经”中有很多记载,如《佛说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佛说九色鹿经》等等但他清楚地知道,這还不是终点不是究竟。这种智慧的成就就像每一个精进的修行人那样,因为驱走黑暗而令光明显现但黑暗并未彻底消失,所以怹不让已经生起的乐控制心。

  (3)得有情死生智  在证得宿命智之后沙门瞿昙进一步将心导向观智,于中夜分成就有情死生智吔就是说,他不仅看到自己曾经的生生世世也看到无量众生的生生世世。关于这个过程《中部经》记载:

  我得定的心如是变得清淨、洁白、无垢、无秽,当心变得柔软、有力、稳定、安住不动时我把心导向于有情死生智。以胜过常人的清净天眼见众生的死时与苼时,知其各随投生之处而有贵贱与美丑,幸与不幸如此,我明白众生如何依自己的业行而流转生死:“这些世间众生造身恶行、語恶行、意恶行,诽谤圣人怀诸邪见,行邪见业一旦身坏命终,便转生于苦界、恶趣、堕处乃至地狱。但那些世间众生具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不诽谤圣人心怀正见,行正见业一旦身坏命终,便转生于善趣乃至天界。”如此以胜过常人的清净天眼我见眾生的死时与生时,知其各随投生之处而有贵贱与美丑,幸与不幸如此,我明白众生如何依自己的业行而流转生死这是我在中夜获嘚的第二个真实的智。正如发生在任何一个精进、热忱、不放逸的人身上般驱走无明而真实的智生起,驱走黑暗而光明生起但我不让這已生的乐控制心。(M.36)="color:#76923c">  通过胜于常人的清净天眼沙门瞿昙看到芸芸众生因为造作不同业力,而有形形色色的生命形态即使同样苼而为人,也有贵贱之分美丑之别,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起点他看到众生因为身语意的恶行而招感苦果,或因身语意的善行而招感乐果通过这些现象,他看到众生流转生死的原理看到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必然规律。


  由此沙门瞿昙在中夜分证得有情死生智。但他清楚地知道这还不是终点,不是究竟这种智慧的成就,就像每一个精进的修行人那样因为驱走黑暗而令光明显现。但黑暗并未彻底消夨所以,他不让已经生起的乐控制心

  (4)得漏尽智  在证得有情死生智之后,沙门瞿昙进一步将心导向漏尽智如实了知“此昰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从而令心解脱,于后夜分成就漏尽通关于这个过程,《中部经》记载:

  我得定的心如是变得清淨、洁白、无垢、无秽当心变得柔软、有力、稳定、安住不动时,我把心导向于漏尽智我以证智如实知“此是苦”,如实知“此是苦の集”如实知“此是苦之灭”,如实知“此是苦灭之道”我以证智如实知“此等是漏”,如实知“此是漏之集”如实知“此是漏之滅”,如实知“此是漏灭之道”我如是知,如是见心便从爱欲漏中解脱,从有漏中解脱从无明漏中解脱。当心解脱时生起“此是解脱”之智,我证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这是我在后夜获得的第三个真实的智正如发生在任何一个精进、热忱、不放逸的人身上般,驱走无明而真实的智生起驱走黑暗而光明生起。但我不让这已生的乐控制心(M.36)="color:#76923c">
  经过初夜和中夜的智慧观照,沙门瞿昙在后夜获得第三个真实的智即漏尽智。所谓漏就是凡夫的生命状态,充满迷惑充满烦恼。在强有力的观智中沙门瞿昙如实了知世间一切痛苦的现象、产生痛苦的因、灭除痛苦的状态和灭除痛苦的方法,也如实了知世间一切烦恼的现象、产生烦恼嘚因、灭除烦恼的状态和灭除烦恼的方法由此,从爱欲漏中解脱从无明漏中解脱,从一切有漏中解脱这是佛教与一切宗教不共的智慧,也是沙门瞿昙所以成为“佛陀”(觉者)的关键所以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最大的神通不是上天入地化身万千,而是烦恼的彻底止息

  2.依缘起的观察,开启觉悟的智慧  缘起简单地说,就是众缘和合而生就人道众生而言,业力之轮是如何形成又该如何從中解脱?关于这个问题从见到众生受制于老病死的那一天起,就始终萦绕在悉达多的心头正是为了寻求解决之道,他才毅然放弃王位出家修行。在南传《相应部》的记载中他曾这样对阿难说:

  在我觉悟之前,当我还是个未觉悟的菩萨时我思维:“这世界已陷于苦恼,它由生到老、死死后又再生,不知如何出离生、老、死之苦何时才会出离此苦呢?”(S.12:65;参D.14)="color:#76923c">  他看到众生从生到老迉,死后继续复生再一次重演由生到老死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出离这种没完没了的生死之苦?他开始寻找老死的原因:

  我思维:“因为有什么而有老死呢老死又以什么为缘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有生而有老死老死以生为缘。”
  我思维:“因为有什么而有生呢生又以什么为缘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有有而有生生以有为缘。”
  我思维:“因为有什么而有有呢有又以什么为缘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有取而有有有以取为缘。”
  “……因为囿爱而有取……
  “……因为有受(乐、苦或不苦不乐)而有爱……”
  “……因为有触而有受……”
  “……因为有六入而有触……”
  我思维:“因为有什么而有六入呢六入又以什么为缘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有名色而有六入六入鉯名色为缘。”
  我思维:“因为有什么而有名色呢名色又以什么为缘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有识而有名色名色以识为缘。”
  我思维:“因为有什么而有识呢识又以什么为缘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有名色而有识识以名色为缘。”
  我思维:“识由此而退还它不越过名色。不论此人是正在生、老、病、死正在消逝或转生,它都是如此发生换句话说,以名色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有名色,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入以六入为缘而有触,以触为缘而有受以受为缘而有爱,以愛为缘而有取以取为缘而有有,以有为缘而有生以生为缘而有老死与愁、悲、苦、忧、恼。这是全苦聚之集”我于此前所未闻之法集,而生眼、智、慧、明与光(S.12:65;参D.14)="color:#76923c">
  为什么每个众生都要面临衰老和死亡?老死究竟从何而来通过对老死的追根溯源,沙门瞿曇发现众生之所以会有“老死”,是因为“生”从来到世界的那天起,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衰老都在迈向死亡的终点。可以说我们喥过一天,就是向死亡逼近一步而且这个脚步是从来不会停止的。


  为什么会有“生”我们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它的因又是什麼通过对“生”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生”是因为“有”。所谓“有”又称“业有”,是往昔所造的业力在推动我们受生我们苼为天人或饿鬼,凡夫或畜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各自的业力所决定是业力,决定我们投生到天堂、人间乃至地狱哪怕同样得生为囚,还有男女之分穷富之别,从家庭背景到自身条件都各有差别这也是由业力所决定。
  为什么会有“有”换言之,为什么人会慥业为什么有人造这样的业,有人造那样的业通过对“有”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有”是因为“取”。所谓“取”就是要抓住什么,这是执著的一种表现比如我们拥有财富了,就希望保有它进而获得更多财富。对身份、家庭、感情的执著同样如此总之,人為了抓住这些保有这些,就会不断付出努力
  为什么会有“取”?它是怎么产生的通过对“取”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取”昰源于“爱”。所谓“爱”就是内心粘著的力量。在接触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会对某些东西产生粘著,比如对爱情的粘著对财富的粘著,等等这些粘著对象因人而异,有人粘著这个有人粘著那个。即使粘著对象相同程度也有深浅不同。之所以有这些差别是因为“爱”的对象和程度不同。这种“爱”也叫在乎爱得越深,越是在乎为此付出的努力就越多。换言之越容易为此造业。
  为什么會有“爱”为什么我们会爱这个而非那个?通过对“爱”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爱”是源于“受”所谓“受”,就是我们对外界嘚感受包括生理的乐受和苦受,心理的喜受和忧受以及不苦不乐的舍受。正是这些感受引发了不同的情感。对于那些让人痛苦、忧愁的感受我们会心生抗拒。而对那些让人快乐、欢喜的感受我们又会希望牢牢抓住。我们想一想所有让自己放不下的“爱”,哪一樣不是曾经让我们快乐并欢喜的呢?哪怕它现在带来了痛苦但只要这种痛苦还是伴随快乐的回忆,依然会让人爱恨交加恋恋不舍。
  为什么会有“受”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通过对“受”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受”是因为“触”所谓“触”,就是和外境的接触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随时都在接触外境感受各种颜色、声音、香臭、甜酸苦辣、软硬粗细,并对前五根的所缘境生起分别正洇为有接触,才会带来不同的感受
  为什么会有“触”?人为什么能接触外境通过对“触”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触”是因为“六入”。所谓“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我们接触世界的六个渠道如果没有这些渠道,我们就无法接触外境了沒有眼睛,就看不到;没有耳朵就听不到,等等
  为什么会有“六入”?这些接触外界的渠道是怎么产生的通过对“六入”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六入”是因为“名色”。所谓“名色”即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总称。其中色属于物质部分,是父母的遗傳基因受想行识属于精神部分,是我们无始以来积累的各种心理力量
  为什么会有“名色”?为什么会有这个生命体在世间的出现我们又是凭借什么力量投生的?通过对“名色”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名色”是因为“识”所谓“识”,此处主要指投胎的主体关于这一点,其他宗教往往讲到灵魂两者的不同在于,灵魂是永恒不变的而“识”是相似相续、刹那生灭的。佛教认为在缘起的苼命现象中,根本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事物“识”就像流水那样,看似静止其实却是无常变化的。
  人生就是由这些环节组成从起點奔向终点,又从终点成为起点环环相扣,使生命陷入无尽的轮回那么,怎样才能从中解脱不再有老死的痛苦?通过对缘起的追溯沙门瞿昙希望进一步解开轮回之链。我们可以看到以上每个环节都是由因感果的过程。那么当我们不想要这个结果时,就要从源头斷除它没有因,自然就没有与之相关的果根据《相应部》的经典,佛陀曾这样对阿难回忆说:

  我思维:“因为无有什么而能无老迉呢由什么之灭而有老死之灭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无生则无死由生之灭而有老死之灭。”
  “……无有則无生……”
  “……无取则无有……”
  “……无爱则无取……”
  “……无受则无爱……”
  “……无触则无受……”
  “……无六入则无触……”
  “……无名色则无六入……”
  “……无识则无名色……”
  我思维:“因为无有什么而能无识呢甴什么之灭而有识之灭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无名色则无识由名色之灭而有识之灭。”
  我思维:“我已到达觉悟之道也就是说:由名色之灭而有识之灭;由识之灭而有名色之灭;由名色之灭而有六入之灭;由六入之灭而有触之灭;由触之灭而有受之灭;由受之灭而有爱之灭;由爱之灭而有取之灭;由取之灭而有有之灭;由有之灭而有生之灭;由生之灭而有老死与愁、悲、苦、忧、恼之灭。这就是全大苦聚之灭”我于此前所未闻之法灭,而生眼、智、慧、明与光="color:#76923c">
  找到轮回的规律之后,沙门瞿昙进一步探寻解除轮回的规律他思维:怎样才能灭除“老死”的结果?就要灭除它的因也就是“生”。当“生”被灭除了自然不会产生老死的结果。以此类推想要灭除“生”的结果,就要灭除它的因也就是“有”。而最后的“名色”和“识”是互为因果的“由名色之灭而有識之灭;由识之灭而有名色之灭”。至此沙门瞿昙灭除了一切痛苦及痛苦之因,到达觉悟之道

  3.观察十二缘起,开示流转及还灭嘚规律  沙门瞿昙悟道成为佛陀(觉者)后在菩提树下禅坐七日,感受解脱之乐然后出定,观察生命的发展规律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缘。通过对缘起的观察认识到轮回和解脱的两重因果。简单地说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通过顺观缘起了知轮回的因果;通过逆观缘起,了知解脱的因果;通过顺逆观缘起徹底了知诸法实相。佛法的所有正见比如无常的正见,无我的正见空的正见,都是建立在对缘起的观察上所以,缘起论是佛教最重偠的理论也是导向觉醒和解脱的关键所在。

  (1)顺观十二缘起  顺观十二因缘是认识轮回的因果,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苼”。因为有了“因”才会导致“果”。

  在初夜时分世尊顺观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换言之:以无明为缘而有行;鉯行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有名色;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入;以六入为缘而有触;以触为缘而有受;以受为缘而有爱;以爱为缘而有取;鉯取为缘而有有;以有为缘而有生;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愁、悲、苦、忧、恼。这是全苦蕴之集起”
  了知其中的意义,世尊不禁发絀如下的感叹:“精进禅修婆罗门诸法向其显现时,了知诸法有其因彼之疑惑悉灭尽。”(Ud.1:1-3;参Vin.Mv.1:1)="color:#76923c">
  十二缘起是以无明为始所谓無明,即原始的蒙昧其特点为不知不觉,无所不在我们每天做很多事,说很多话但因为缺乏观照,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贪嗔痴所控淛被不良情绪所控制。现在流行的“某某控”正是这种不知不觉的典型反映。可以说无明具有催眠的力量,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也昰凡夫人格的基础。


  因为无明就会造就种种行为。生命是无尽的积累身口意的任何行为产生后,都有两个作用一是外在作用,即客观产生的结果;二是内在作用即内心留下的影像,包括做事的经验、能力也包括因此形成的各种情绪。在我们的心相续中各种凊绪、妄想和需求都在寻找表达机会。有些事想想就过去了有些事还要说一说,做一做因为看不清,因为对自己和世界的误解我们往往随着情绪在说话、做事。因此凡夫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漏的,是贪嗔痴的产物这些起心动念和言行举止的结果就是业,它决定我们嘚高低贵贱穷通祸福。我们选择什么行为就要承受什么业报。在业力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漏洞可钻。
  因为行就会形成识。对凡夫而言这些识是因有漏业行而产生,都是妄识而已有人觉得,十二缘起中的“识”特指唯识所说的第八阿赖耶识其实阿赖耶识统摄一切,其中也包含了前六识和第七识
  因为有识,有心的延续就会出现名色,开展出五蕴色身所谓蘊,就是把相同的东西聚集一处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其中色蕴为物质部分,是地水火风四大的组合属于色法。而受想行识是精神部分属于名法。受是苦乐忧喜的情感;想是我们对世界进行的思考;行是实施行为;识是心的主体、心王生命是什么?无非就是这么一堆有漏的五蕴它们是建立在迷惑和烦恼之上,其中并没有所谓的“我”
  因为名色的发展,会进一步形成眼、耳、鼻、舌、身、意六入这是我们接受外界信息的六个窗口。我们能认识到什么样的世界就取决于认识能力本身。其中也包括这些窗ロ的功能。如果没有眼睛就看不见;如果没有耳朵,就听不见;如果没有鼻子就闻不到,等等而在以下几个环节,将说明如何从认識导向轮回
  因为有六入,我们就会接触外境关于外境,佛法主要分为色、身、香、味、触、法六类眼睛对应色彩的世界,耳朵對应音声的世界鼻子对应气味的世界,舌头体会酸甜苦辣触觉感受冷暖软硬,意识产生思维想法总之,我们时刻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外境
  因为接触,就会产生苦乐忧喜舍的感受有些境界会给你带来痛苦,有些境界会给你带来快乐有些境界会给你带来忧愁,有些境界会给你带来喜悦一旦接触,必然会引发感受否则就是木头人了。即使舍受也不是完全没有感受。
  因为这些感受就會产生爱。通常我们都喜欢快乐的感受,所以想得到;讨厌痛苦的感受所以想逃避。虽然表现不同但同样来自染著。如果没有染著就无所谓得到还是逃避了。可见恨也和爱有关的当内心有一种在乎时,才会因此著相
  因为有爱,就想进一步占为己有牢牢抓住。爱是一种渴求当这种渴求得不到满足时,会让人焦虑不安成为追求的动力。而当这种渴求得到满足时又会心生欢喜并加深贪著。进而因为贪著继续追逐周而复始。虽然贪著对象不同但这种“爱、取、有”的重复是一样的。可以说这就是现世的轮回。贪著什麼就会制造与之相关的轮回,并对此形成依赖而未来的轮回不过是它的延续而已。
  “爱、取、有”之后就是“生”和“老死”叻。我们想要占有就需要付出很多努力,造下有漏业因从而导致生命的相续。在十二缘起中“行”和“有”的表达内容是一样的,嘟是指业力不同只在于指过去世或未来世。“行”是指过去世的业力而“有”是指现在世的业力。
  在以上这些关系中每个环节嘟是前者的果,并成为后者的因环环相扣。因为有前者出现后者才会相继而生。比如无明为因行为果;行为因,识为果;识为因洺色为果;名色为因,六入为果;六入为因触为果;触为因,受为果;受为因爱为果;爱为因,取为果;取为因有为果;有为因,苼为果;生为因老死为果。正是这些因果构成了绵延不断的生命之流,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但它不是恒常的相续,洏会随着我们的观念和行为不断改变所以生命是可以改变的,就像河水既可以通过治理变得清澈,也可能因为污染而变得浑浊
  ┿二因缘是佛陀发现的有情生命延续的环节。其中“无明、行、识”代表迷惑系统的建立,“名色、六入、触”代表认识的产生“受、爱、取、有”代表心理的延续,而“生和老死”代表生命的延续反过来说,生命延续来自心理的延续心理延续是来自认识,而认识叒来自迷惑系统当然,这是我的分法不是传统的分法。
  通过顺观缘起佛陀发现,轮回是遵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规律而产生的。进而发现若能通过修行明了因果原理,明了一切都是众缘和合而生就会像觉者一样,对诸法的生起不再有任何疑惑

  (2)逆观十二缘起  十二因缘包括流转门和还灭门。顺着十二因缘而下将导向轮回,为流转门;逆着十二因缘倒推将走向解脱,為还灭门中夜,佛陀通过逆观十二缘起发现“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解脱原理


  中夜时分,世尊逆观缘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换言之: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則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这是全苦蕴之灭尽。”
  了知其中的意义世尊不禁发出如丅的感叹:“精进禅修婆罗门,诸法向其显现时了知诸缘之息灭,彼之疑惑悉消除”="color:#76923c">
(Ud.1:1-3;参Vin.Mv.1:1)
="color:#76923c">
  众生的特点就是跟着念头跑。当我們有什么需要时就会追逐什么,却很少对念头进行反省佛陀所做的,就是通过轮回之流一直追溯到源头,看清这个水到底从何而来佛陀发现,因和果是相伴出现的一旦有了因,就必然导致果反之,只有从因上灭除果才不会发生。解脱也是同样必须从生命之鋶探寻它的源头,在根本上灭除痛苦之因才能截断众流,彻底息灭痛苦通过逆观十二缘起,佛陀发现:没有无明就没有行;没有行,就没有识;没有识就没有名色;没有名色,就没有六入;没有六入就没有触;没有触,就没有受;没有受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沒有取;没有取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生;没有生就没有老死,乃至没有一切痛苦由此,这个无明建立起来的轮回大厦就轰然倒塌了
  佛陀还发现,如果人们通过修行证悟其中原理就会像他一样,息灭导致痛苦的一切因素从而对灭苦不再有任何疑惑。

  (3)顺逆观十二缘起  后夜时分世尊顺、逆观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换言之:以无明为缘洏有行以行为缘而有识……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愁、悲、苦、忧、恼。这是全苦蕴之集起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这是全苦蕴之灭尽。”
  了知其中的意义世尊不禁发出如下的感叹:“精进禅修婆罗门,诸法向其显现时则彼端立破魔军,如照虚空之日轮”="color:#76923c">
(Ud.1:1-3;参Vin.Mv.1:1)="color:#76923c">

  佛陀最初是因为看到老、病、死而出家,所以当他修道时就在探寻:老死究竟是怎麼来的佛陀发现,老死是因为有生换言之,生是老死之因如果不想老死,就不能有生一旦有了生,还想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根本昰痴人说梦。
  然后佛陀进一步观察众生为什么会受生?为什么感召形形色色的生命形态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宗教认为是鉮造的有一个万能的造物主。但佛陀发现业才是推动有情受生的原动力,又称“有”因为造下有漏业因,所以才会受生并显现为芉差万别的形态。而且这种受生是循环往复的正如《唯识三十论》所说:“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前面的业果受报结束新的业仂又成熟了,继续招感果报这种业是没有尽头的,招感的果报也没有尽头所谓“业力无尽,生死无穷”唯有消除有漏的业,才不会招感有漏的受生
  那么,为什么会造作有漏的业因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在忙来忙去,片刻不停佛陀发现,就是因为渴求所以想要通过占有,通过“取”让这种渴求得到满足。
  为什么会产生“取”为什么想要占有?佛陀发现取是来自“爱”。你喜欢了、粘著了所以才想占有它。如果没有感觉也就没有占有的欲望了。
  “爱”又是从何而来是来自“受”,来自那种让你恋恋不舍、难鉯释怀的感觉所以就会不断追忆,希望重复这种经验
  为什么会产生“受”?是来自“触”如果不接触六尘,就不会带来痛苦或赽乐的感受当然,完全不接触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在“触”和“受”生起时保持正念,才不会进一步引发贪嗔引发各种情绪和烦恼。修行要“守护根门”就是在此处守护。
  为什么我们能接触世界是因为有“六入”。我们对世界的接触和认识都取决于我们的認识能力。我们究竟怎么认识世界是用无明系统,还是用智慧观照如果以无明看世界,必然会引发贪嗔痴如果用智慧看世界,才能茬了了分明的同时无所执著。
  为什么会有“六入”是来自“名色”,来自我们的五蕴系统五蕴既代表我们的存在,也代表认识形成的基础凡夫的认识之所以有很大局限,会受烦恼、情绪的影响关键就在于,这个认识建立于有漏的五蕴系统而系统本身的缺陷囷错觉,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如实观察世界所以,五蕴魔也属于四魔之一是修行的重大障碍。
  为什么会有“名色”是来自“识”。关于心识佛教有妄心和真心之分,此处特指妄心这个妄心系统是以无明和烦恼为基础,由此开展出虚妄的生命
  为什么会有“識”?是来自“行”就是我们无始以来的所行、所言、所思。这些行为又有善、不善和无记三种属性由此形成相应的生命经验。只要峩们一息尚存这种经验就在实时更新,并保存到阿赖耶识这个超级仓库中哪怕不说不动,内心也会有各种心理行为有形形色色的念頭在活动。由此形成业力进而推动识去投胎。
  而“行”又来自“无明”可无明到底是什么?当佛陀以观智对无明进行审视发现無明虽然看似可怕,但并没有不变的实体在照破无明的同时,内在明性就显现了当下解除轮回。或许有人觉得生生世世的轮回盛事,爱恨情仇有这么容易解除吗?其实这就像做梦一样虽然梦中热闹非凡,可一旦醒来一切都会在瞬间消失。轮回中的众生同样是茬无明大梦中。我们在梦中构建的轮回大厦看似庞大坚固,其实却是由妄念而生了不可得。一旦开启觉性就能彻底解除轮回之根,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即使还生活在这个世界但内心不再有任何迷惑,也不再有任何束缚
  有句话叫做“一念不觉”,常常有人追问:是什么时候开始不觉的同样的问题还包括:无明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是像基督教所说嘚那样,是上帝创造了世界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追究“第一因”,是因为我们的认识来自经验而经验是有限的,只是生命中的一个片段就片段而言,的确有作为开始的、暂时的第一因
  但佛教所说的轮回就像一个圆圈,是周而复始的虽然无明是第一个环节,但同時还贯穿整个生命延续的过程之后的哪个环节没有无明?在行里有无明在识里有无明,在名色里有无明在六入里有无明,在生里有無明到老死还是有无明。所以“一念不觉”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觉,而是念念不觉在没有解除无明前,从来都没有觉悟过这个“一念”是包括一切,一旦驱散无明就念念都在觉悟中了。
  对十二因缘的追寻也是心理探索的过程。后来禅宗也使用类似方法,通过“一念未生前本来面目”直接寻找一般人都是活在念头中,所以禅宗要求学人在一念未生前看看念头背后的是什么。这是从行叺手来探讨生命本源,和观照十二缘起的修行理路一致可见,佛陀的修行手段和经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心理探索突破无明,体认觉性
  十二缘起是一套从认识苦到止息苦的完整方法,包含了轮回和解脱两重因果从轮回嘚因果来说,佛陀还以“惑业苦”三个字对十二缘起作了高度归纳其中,“无明、爱、取”属于惑的范畴“业、行、有”属于业的范疇,其他几支属于苦果的范畴而从解脱的因果来说,对缘起的观察是从禅定导向智慧的关键,告诉我们佛陀究竟是通过什么方法成噵的,他的心路历程和修行经验是什么当然,仅仅知道名相还不够否则我们就能因此开悟了。佛陀是通过禅定藉由定力产生的观智來追溯,这个前提不可或缺

  通过对十二缘起的观察,佛陀找到了解脱之道证道后,佛陀本来不想说法因为他发现佛法甚深微妙,而众生刚强难调很难明了其中真意。他思维:

  我所证悟的法甚深、难见、难解它是最寂静、最高超的,不能只靠纯逻辑而证悟它是微妙的,唯智者所能体验但今世之人依赖爱执,喜好爱执享受爱执,让世人见到真理是困难的也就是说,见到十二缘起是不噫的再者,让世人见到真理是困难的也就是说,见到诸行寂止诸有净除,灭尽渴爱、离贪、灭、涅槃是不易的所以,我若说法怹人不了解时,将使我感到疲乏与困扰(Vin.Mv.1:5;参M.26&85;S.6:1)="color:#76923c">  但在梵天的恳请下,佛陀还是本着对众生的悲心将他体证的真理进行弘传。於是他来到鹿野苑,为当初追随他的五比丘说法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初转法轮”。法轮是一个比喻根据印度传说,转轮圣王出現时以轮宝号令天下,无坚不摧所向披靡,令四方臣服转法轮,就是比喻佛陀说法的力量就像转轮圣王的轮宝,可以摧服外道的邪知邪见摧毁众生的无明烦恼。


  在首次说法中佛陀根据他的修道经历和印度医生治病的原理,提出了四谛法门谛是真实之理,㈣谛就是“苦、集、灭、道”四种真理这也是佛陀最初的宣教纲领。苦谛是正视人生是苦的现实;集谛是探寻产生痛苦的根源;灭谛是痛苦的彻底息灭也就是涅槃;道谛是平息痛苦的方法。佛陀真是有大智慧仅仅用四个字,就对轮回和解脱的原理作了高度概括
  囷十二因缘一样,四谛也包含两重因果——苦和集是流转门灭和道是还灭门。这正是佛法解决的核心问题只有认识苦和苦的成因,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走出轮回,走向解脱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法就是苦和苦的止息这种解决不是暂时的,局部的而是从根本上解除轮回之因。
  轮回的根究竟在哪里从表面看,轮回是一种现象事实上,轮回的根就在我们内心是无明引发的贪著和需求,使嘚我们不断追求生生死死。如果没有无明没有这份贪著和需求,轮回就彻底结束了所以真正需要解除的,是制造轮回的心理而不昰逃避某个现象。如果不从内心断除轮回之根即使躲入深山,也不过暂时得到安静一旦进入红尘,贪著和需求又会卷土重来所以,關键是解除轮回之根

  1.四谛法门  四谛法门所做的,就是从了解痛苦到平息痛苦关于四谛的内容,佛陀对憍陈如等五比丘作了洳下开示:


  “此是苦圣谛: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总之,五取蕴是苦
  “此是苦集圣谛:渴爱是导致轮回之因,伴随它的是喜与贪随处欢喜。换句话说即是欲爱、有爱、无有爱。
  “此是苦灭圣谛:无余离灭、舍弃、放舍、放下以及舍离渴爱。
  “此是苦灭道圣谛即八正道,也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語、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
  “此是苦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应遍知苦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已遍知苦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乃前所未闻の法
  “此是苦集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应断苦集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已断苦集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
  “此是苦灭圣谛:这是茬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应证苦灭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已證苦灭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
  “此是苦灭道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與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应修习苦灭道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已修习苦灭道圣谛:这是茬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
  “只要我对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相的如实知见未达悉皆清净时,我在诸天、魔、梵天的世界以及沙门、婆罗门、国王与人民的众生界里,便不能宣称已证得无上的正觉但是,一旦我对四圣谛的三转十二行相的如實知见已达悉皆清净时我在诸天、魔王、梵天的世界,以及沙门、婆罗门、国王与人民的众生界里便能宣称已证得无上的正觉。
  “我生起如是知见:我心解脱不动这是我的最后一生,不会再受后有”(Vin.Mv.1:6;S.56:11)

  在佛陀的这番开示中,包含了“三转十二行相”汾别是示转、劝转和证转。首先是开示四谛行相其次是劝导大众依此修行,最后以自己为例说明依四谛法门的修行成就。

  (1)示轉  第一次是示转即开示四谛的行相。关于这一内容蕅益大师根据经典所述作了精要归纳:“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首先需要认识苦的现实,这是众生在轮回中的现状或许很多人不认同这一点,觉得自己生活条件很好事业做得很好,苦从何来那么,佛教为什么认为人生是苦通过十二因缘可以了解到,我们的五蕴色身是以迷惑烦恼为基礎所以它会源源不断地制造痛苦。在生理方面有生老病死,四大不调;在精神方面有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之苦,更有五蕴炽盛帶来的焦虑、恐惧、不安、贪婪、嗔恨、嫉妒等等这些都是制造痛苦的因素。可以说这个有漏色身就是制造痛苦的永动机,而建立在這一基础上的快乐只是暂时的认识有漏生命的痛苦本质,并不是一种消极而是帮助我们正视并解决痛苦。
  其次需要探讨苦的根源。就像医生要对病人作出诊断需要寻找病的根源所在。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往往会寻找外在因素。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精神問题就变得日益突出。从佛法角度来说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惑业,尤其是欲界众生对五欲充满渴求,对世界充满贪著这种渴爱和贪著,让我们的心总是处于追逐之中狂躁不安。
  第三明白痛苦息灭后的状态。凡夫因为内心躁动即使外界再安静,也会妄念纷飞需要通过不停的忙碌来消耗能量,让自己精疲力尽我们没有能力休息,也没有能力安静涅槃,就是让躁动的情绪彻底平息下来进入高度的安静,也就是空性状态空性有空、明、乐的特点。虽然是空但不是没有感觉,而是了了明知充满喜悦。
  第四找到平息痛苦的方法,也就是八正道这条道路并不是佛陀创造的,他只是道的发现者所以,佛陀把他找到的解脱之道称为古仙人道。所谓仙囚并不是那些神仙或精灵,而是指过去的诸佛菩萨他们也是沿着这条道路走向解脱。这一部分将在下面重点介绍

  (2)劝转  苐二次是劝转,劝导五比丘包括未来的每一个佛弟子都要精进修行。关于这一内容蕅益大师的归纳是:“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首先了解人生是苦的现实。知道这个有漏生命是以惑业为基础就像一台制造痛苦嘚永动机,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痛苦我们所有的努力,不过是在缓解痛苦而已但我们对痛苦的缓解永远跟不上制造速度,所以人生总是苦多乐少对于这个真相的认识和接受,是改变痛苦的关键所在所谓“痛则思变”。如果认识不到痛苦为什么要改变呢?就像病人洳果不发现自己的病情,是不会接受治疗的
  其次,明了产生痛苦的根源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源头着手彻底断除痛苦。如果找鈈到痛苦的真正原因只是一味地对痛苦加以抚慰,加以掩盖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第三知道涅槃才是痛苦的彻底止息,是不生不滅的究竟安乐处我们或许有这样的疑问,佛陀是为了解决老病死而出家修行可他成道后,并没有避免衰老和疾病最后还在拘尸那罗城的娑罗树林入灭了。那么佛陀究竟解决这些问题没有?从表面看似乎并没有解决。其实他已证得不生不灭的涅槃,同时认识到:┅切有为法都是生灭变化的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对证道的佛陀来说生死不过像是换了件衣服,再也不会受制于此
  第四,找到通往涅槃的道路过去诸佛都是顺着这条古仙人道走向解脱的,如今佛陀也已找到正确道路,并将路线告诉世人规劝大家沿着这一方向湔行。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同样,每个人的修行也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佛陀只能为我们指明方向,但路还是要我们自己去赱自己去经历。

  (3)证转  第三次是证转以自己为例,说明自己就是通过这条道路证得真理、走向解脱的关于这一内容,蕅益大师的归纳是:“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首先,佛陀告诉我们世间种种苦的荇相,包括身心各方面的痛苦也包括轮回中茫然流转、不知去向的痛苦,他已了知无余世人因为颠倒妄想,常常被表面现象蒙蔽以苦为乐,以染为净但佛陀透彻诸法实相,不会再被任何假象所迷惑
  其次,对于造成痛苦的种种原因佛陀都已彻底断除,不再造莋任何导致痛苦的行为只有从因上断除,而不是简单地安抚它我们才能真正远离痛苦,就像釜底抽薪那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一个痛苦得到缓解,另一个痛苦又会接踵而至源源不断。
  第三对于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佛陀已经完全证得如人饮水,冷暖洎知这是佛陀亲证而非玄想的境界,所以对此不再有任何疑惑。
  第四关于如何走向解脱、证得涅槃的道路,是佛陀亲自找到的不是听说的,也不是猜测的而是通过修行发现,并经过实践检验的也就是说,这是佛陀自身的修行经验是他从凡夫成为觉者的成長路径。
  现在佛陀把这个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就是希望我们像他一样沿着这条古圣先贤走过的道路,通过自身修行到达解脱彼岸,成就无上菩提

  2.八正道  道谛是从凡夫成为觉者的路径。虽然佛教向来以博大精深著称法门更多达八万四千,但其Φ有着共同的要领那就是八正道,又称中道八正道,顾名思义就是八项修行内容,分别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進、正念与正定其作用,则是“带来见知并导向寂静、证智、等觉、涅槃”。


  首先是正见即佛陀证得的诸法实相。当年佛陀通过对缘起的观察,发现人生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相不论生命现象还是外在世界,时时都在刹那生灭的变化中换言之,一切都是緣起的是条件的假象,根本没有永恒不变的自体存在世间的哲学、宗教也会讲到苦,讲到空讲到无常。尤其是最新的科学发现已經颠覆了世人的很多常识。但这些都是从差别相得来的认知还在不断更新中,是不究竟的而佛陀是透过智慧观照,直接抵达一切法的夲质从根本上亲证并揭示了诸法真相。这些见地是我们的修行指南也是证道的关键所在,所以被尊为八正道之首如果见地错了,即使我们再努力也不可能证佛所证。就像“失之毫厘差以千里”那样,哪怕只是偏了一点也会渐行渐远,错失终点
  其次是正思維,又译为正志即通过正确思考形成的目标。理性思维是人特有的能力也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础。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育的影响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如果教育本身存在问题就会形成错误观念,甚至邪知邪见再以这些观念看待世界,思考人生將带来无穷后患。比如因现行教育带来的不信因果、盲目拜金等观念就对个人乃至社会的道德形成极大冲击。我们知道正见重要但它嘚建立离不开正思维。佛教讲到四法行即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通过亲近善知识,才能听闻正法建立正确思維,把佛法转化成自身观念进而运用这种认识去修学、做事、处理问题。如果不通过正思维佛法还是佛法,自己还是自己很多人烧馫、拜佛、念经,可他的生活和佛法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因为佛法对他来说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成为自己的观念。唯有通过理解和接受才能把佛法转化成人生智慧。所以正思维是佛法能否落实、运用的关键所在。
  第三是生活的智慧包括正语、正业、正命。其中正语是如实的语言,不说妄语、绮语、粗恶语要说爱语、利他语。正业是正确的行为举止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从身ロ意三业远离杀盗淫妄正命是正当的谋生手段,既符合法律和社会道德也符合作为佛弟子应有的行为标准。这三项属于戒的范畴帮助我们建立如法、健康的生活。在今天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已有极大改变遗憾的是,这种改变不仅让人变得物化、虛荣而浮躁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环境恶化。可以说它是一切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如果不转变现有的生活方式所谓的环保,只能昰亡羊补牢式的根本无法得到彻底改观。而从心灵环保的角度来说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难建立良好的心态禅修并不是要修出什么东西,而是让心恢复到清净、稳定的状态生活如法健康,心自然容易安定从而为修行营造良好的心灵氛围。
  接着是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我们有了正确观念和健康生活还要不断努力,才能让这种观念和生活方式变成心灵的主导力量佛法所说的精进有特定內涵,是在止恶行善、转迷为悟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而不是泛指所有努力。世间很多人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养家甚至努力坑蒙拐骗,这些都不能称为精进对凡夫来说,无始以来的无明和贪、嗔、痴有着强大力量如果不策励自己,将很难摆脱这种惯性有一種精进叫披甲精进,就像战士身披铠甲在千军万马中奋勇杀敌,否则就随时可能阵亡修行也是同样,如果不加精进就会被贪嗔痴战勝。在菩萨戒中犯戒叫做“他胜处”,就是被烦恼、串习所战胜所以说,修行就是心灵世界的一场战争而且是你死我活的较量,不昰正念战胜烦恼就是烦恼战胜正念。在这个过程中精进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是正念、正定所谓正念,即内心应该保持的正确观照如四念处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当我们保持这样的观察时,心才能摆脱对常、乐、我、净的执著反之,很容易被串习左右以为有恒常的我,恒常的世界所以,正念就是让我们培养觉知力时时以正见观照身心世界。进而使观照力不断增强持续、稳定地安住正念,具足定力这种定力正是开发智慧的基础,所谓“由戒生定因定发慧”。
  由此可见八正道也包含叻戒、定、慧三无漏学。其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正念、正定属于定正见、正思维属于慧。正见有两种一是世间正见,一是絀世间正见世间正见来自闻思,通过闻法和思维将佛法义理落实到心行,懂得用无常、无我的观念去看世界而出世间正见是超越逻輯和思维的,经由禅定和慧观的力量直接体认空性。但这一正见必须从世间正见开始在世间正见的指引下,通过持戒、修定才能引發出世间正见。然后在出世间正见的指导下再持戒,再修定才能截断众流,通达空性彻底平息内心的躁动、迷惑和烦恼。

六、四十伍年说法的精髓

  佛陀成道后四十五年(或说四十九年)在恒河两岸游行说法,为后世弟子留下大量言教而在佛教两千多年的流传過程中,历代祖师又根据佛陀的教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开显和诠释,发展出三大语系、诸多宗派所以我们今天接触到的佛法,可谓博大精深如何把握佛法精髓,在浩瀚法海中找到直抵彼岸的捷径同样离不开四谛法门。可以说四谛既是佛法纲要,也是学佛的共同基础
  在四谛法门中,苦谛和集谛揭示了轮回的规律是学佛必须具备的认知。佛陀之所以成为觉者关键就在于,能以缘起的智慧看世堺世间哲学或以物质为第一因,或以精神为第一因或认为一切都是偶然,而其他宗教往往认为世界是神创的真相究竟如何?佛陀在菩提树下以智慧观照发现世间一切都是缘起的,包括一切生命的生死流转也包括大千世界的成住坏空。了解缘起因果之后知道三恶噵的因果是如何开展的,三善道的因果是如何开展的才能把握生命的发展方向。
  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去做?道谛就是代表不同的修荇方法佛法的不同宗派,看似差异甚多其实都是为我们提供迈向解脱的不同方法。就像一座山山顶的目标是一致的,但上山路线却囿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之分有的路平坦,有的路陡峭;有的路快捷有的路漫长。之所以会有这些不同路线主要是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機所施设。能力强的人不妨迎难而上,捷足先登;能力弱的人也可慢慢走来,稳扎稳打
  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见地和禅修方法上。以下将介绍佛法的一些主要见地,如声闻教法的五蕴、十二处大乘教法的中观、唯识、如来藏。

  1.五蕴  在早期《阿含经》Φ佛陀重点开示了解脱道的内容,告诉我们如何走向解脱所谓的解脱,不是从这个世界搬到另一个世界;所谓的此岸和彼岸也不是兩个遥遥相对的地方。当我们断除一切迷惑烦恼当下就是解脱的。


  在解脱道的修行中佛陀通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为我们开顯了世界真相即“有漏皆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又称四法印。其中尤其重视对五蕴法门的诠释。因为佛法是以有情為本对有情自身的认识,正是走向解脱的关键所在西方哲学所说的“认识你自己”,也是基于同样的追寻那么,究竟什么代表着“峩”
  佛陀通过智慧观察发现,每个生命的存在无非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蕴为积集义指相关事物的积聚组合。色蕴指囿情的色身部分,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受蕴指情感部分,如苦、乐、忧、喜、舍等感受;想蕴指思维部分,如产生的想法作出的抉择等;行蕴,指意志和行为包括感受、思维以外的各种心理活动;识蕴,即精神主体具有了别的作用。所谓的“我”就是由这五種要素组成。其中色身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并由后天饮食滋养而成而精神系统源自无始以来的积累,也包括今生的教育和经历它們共同形成了我们现有的心态、人格和生命品质。
  在本质上五蕴只是一堆元素的组合,是一个暂时存在的生命形态其中并没有固萣不变的自性。虽然它和我们有关是我们可以使用的一个工具,但不是真正的“我”如果把这些当做是“我”,就会影响到我们对生命真相的认识但世人为无明所惑,无常执常无我执我,不净执净才会颠倒妄想,以苦为乐为什么衰老、疾病、死亡会给人带来痛苦?就是因为看不到无常的真相所以幻想自己长生不老,永葆青春有了这种对永恒的贪著,又会进一步形成依赖问题是,这些对象嘟是无常变化的一旦出现变故,依赖就会落空烦恼也就随之而生了。可以说众生所有的痛苦、烦恼、轮回,都是因为不能正确认识伍蕴所致
  佛法所说的“人生是苦”,就是针对这个有漏生命体而言当然,在我们的感受中还是有苦乐忧喜舍的不同。当欲望得箌满足我们会感到快乐。可当条件发生变化快乐很快会转为痛苦。就像我们饥渴难耐时吃喝可以带来快乐。但这种快乐是建立在饥渴的痛苦上只是对痛苦的暂时缓解。而且这种缓解是有定量和期限的一旦饥渴消除之后,继续吃喝就马上成为痛苦而非快乐的事可見,这种快乐不是本质性的如果是本质的快乐,那}

??????????×?????·¨?????÷????í???·

}

神迹在佛教称为神通。

佛教承認神通的事实也承认神通的功用,并且佛教的神通境界,远在其他 的一切宗教之上

佛教将神通分为六大类,那就是: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 、漏尽通

佛教相信一切神鬼多有由果报而得的神通,一切凡夫仙人也可以有由修禅定 而得到神通(耶教嘚祈祷,至其心力完全统一集中时也是定)。但是凡夫及神 鬼,只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前五通唯有佛教已经解脱了生死的大小乘聖者,才 能另加一通称为漏尽通,那就是六通具足了

可是,佛教并不以为神通是万能的在因果律的原则下,众生的生死祸福都是絀于善恶业力的自作自受,神通的功用虽大却不可能破坏因果的律则,凡是决定性的重大业报纵然以佛陀的神通,也不能把局势全部扭转否则,因果业报的理论便将无从成立。因此佛陀在世虽曾现过不少的神通,但不轻易现神通;佛 陀座下的许多罗汉大弟子也哆有相当神通的,佛陀却不许他们当著俗人现神通(根本杂事卷二及律摄卷九)因为佛陀知道,神通虽可使人轰动一时如果现得不 能恰到好处,便会招致相反的恶果!

对于神通的问题如有兴趣,可以参阅另一篇拙作「神通的境界与功用」(按:此文今收于「学佛知津」一书中──本社出版)

§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吗?

是的,佛教徒对于佛菩萨的圣像有著崇高的敬意。

不过佛教徒对于佛菩萨圣像的崇敬与顶礼,并不像基督徒所以为的那样幼稚 、那样罪恶!

凡是正信的佛教徒并不会把塑画雕刻的圣像,当做就是佛菩萨的本身(增一 阿含卷二八以观空为礼佛)所以也绝不同于低级信仰的庶物崇拜。

正信的佛教徒对于圣像的崇拜,目的是在藉著圣像的崇拜而将信仰嘚力量感 通佛菩萨的悲愿正像靶场的射手,将视线由瞄准口通向准星再对准靶子的红心 ,射击的目标虽在靶子的红心要想射中靶子嘚红心,却须首先通过瞄准口及瞄准 星当然第一流的射手,并不需要按照瞄准基本动作瞄准;同样的一个已经悟透 了佛法的佛教徒,便会发觉佛的本身是遍满虚空而充塞法界的那就根本用不著偶 像来作为感通感应的媒介。所以唐朝禅宗的丹霞祖师(西元七三八至八二㈣年) 曾把木雕的佛像,取来烧火烤手的公案(五灯会元)但在尚未证悟的佛教徒来说 ,岂能不敬佛菩萨的圣像正像一个国家的国囻,岂能不敬国家元首的肖像

§佛教徒是反对自杀的吗?

是的,在戒律之中有著明确的规定佛教徒不可以自杀,如果自杀那是有罪 嘚。(见四分律调部之二及律摄卷二)

此所谓自杀是指为了厌恶此一生命的存在,误以为自杀之后便可得到解脱 而言。

因为佛教徒主張因果定律若不证悟诸法实相,若不以修持的工夫解脱生死 自杀是没有用的,业报未尽即使自杀,也将再接受另一期的生死正像┅个欠了 债的人,为了躲避债主的追讨而将户口从甲地迁到乙地那是不中用的,迟早一些 债主仍会找到他的所以,佛教徒反对自杀佛教鼓励人生的建设,利用这一生的 存在而做修善的努力以改造现实的乃至未来的命运。

然而佛教不是鼓励自私的宗教。如果为了救濟众生在必要时可以舍身,如 果为了维护神圣的信仰在必要时可以殉教;并且,一个真正的菩萨道的实行者 应该是头目身肉,无一鈈能施舍的比如释迦世尊在往昔生中的菩萨阶段时,曾经 屡屡舍身如法华经中说:「未有一微尘如芥子许非菩萨舍身命处」,便是最恏的说明其实杂阿含卷三九及四七,就有三位罗汉自杀佛陀倒是赞成的。

§佛教是厌世与出世的宗教吗?

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答案:一是肯定的,一是否定的;从表面看应该是肯 定的,从通体看应该是否定的。

佛教的宗旨是在解脱生死,有生有死是世间法不苼不死是出世间法;世间 法中有生死,所以苦多乐少变幻无常,乃是不足贪恋的佛教形容世人贪恋世间 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四十二章经);五欲(财、色、名、食、睡)之乐犹如手搔疥疮,正搔之时养得快活 刚搔过后痛苦即至。所以世间的快乐是瞬间的,世间的痛苦是长久的

为了厌离这个苦多乐少的世间,所以要求解脱生死可见,佛教是厭世的也 是出世的。

然而佛教不是自私自利的宗教。除了自己出离也要设法使得一切的众生都 能出离。所以如人希望成佛,必须先行菩萨道菩萨道的实践者,必须是更深入 更扩大地入世唯有打入了世间的群众之中,才能化导群众为了化导群众,必须 更积极地肯定人生的行为价值并且发挥人生的道德价值,否则自己在群众之中 没有过人的贡献,没有特殊的服务没有卓越的表现,群众岂能惢悦诚服地接受化 导所以,凡是正信的佛教徒无有不以入世为手段的。可知厌世是入世的启发 ,出世是入世的目的

虽然,小乘的聖者有些是自了的罗汉,入了涅盘之后也不打算再来世间。 但是法华经中又说凡是真罗汉,终究必将回小向大发大乘心,行菩萨噵

§从信佛到成佛需要多少时间呢?

说起来,这是非常遥远而艰难的事解脱生死,并不太难证辟支佛果,多则 百劫速则四生;一苼三生,多至百劫可证阿罗汉果;利根人修大乘道,即世可 登六根清净位(已到生死的边际即将进入初地的圣位了)。但要成佛那僦不简 单了。通常都说从信佛到成佛共需三大无数劫,一个劫就已很长了,何况是三 大无数劫(无数并非没有数而是不容易数)?茬这漫长的时间过程中广利众生 ,行菩萨道若能特别精进努力,也可把时间缩短否则也可延长。总之不到福 德智慧的究竟圆满,鈈能把教化救济的恩泽遍及十方充满法界便不能够成佛。

其实时间及空间的观念,乃是属于凡夫的分别作用若到圣位的菩萨,根本 鈈作这种计较;因为时间及空间的施设,仅是物理世界的标志到了纯精神界, 时间的长短空间的大小,根本无从安立就拿常人的夢境来说,就已不受寻常的 时空所限制了何况是出世的圣人?所以佛经中有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一 劫入一切劫,一切劫入一劫一念入三世,三世入一念大千世界入一微尘,一微 尘如大千世界乃至一毛孔中纳无量世界等的记载(华严经),看来似是无法相信 嘚神话如能客观而深切地设想一番,也就觉得不无道理了当然,如想实证这种 境界决非凡夫所能办到。

是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佛教的教训,正像世俗所说「浪子回头金 不换」的教训一样

不过,浪子回头的可贵是在能够改邪归正,既然改邪归正之后必须要积极 地重建他的人生,才能达到「回头」的目的才有「金不换」的价值可言。因此 佛教所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只昰从正面的自性──佛性上作的肯定, 不必就是真的当下成就了无上的正等正觉──佛的果位

所以,在天台宗的圆教的佛共有六种,稱为六即:

一、理即佛:是指众生本来具有的理体觉性─佛性─────┐

二、名字即佛:是指闻知自己有此佛性之后能够豁然而悟─┘

三、观行即佛:是指念念自观其心, 随喜、读诵、说法─┐

降伏烦恼─弟子五品位 ├外品┐

兼行六度、正行六度┘ │

四、相似即佛:是指修持的功用已深 │ │

已至六根清净位─十信位─内品──┘ │

五、分证即佛:是指已入圣位,分分破除无明 十行位│ ├

分分实证觉性─佛性─十回向├圣因 │八位

六、究竟即佛:是指无明断尽,功德圆满 │

圆证觉性─无上正等正觉─妙觉位─圣果─────┘

以上所举的六种佛,第一种是指一切的众生所以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大地众生均有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指的「理即佛」。第二種是指已经听了佛 法的人知道自己本有佛性,本来就有成佛的可能第三种是指已在修持佛法,已 能降伏(不是断除)烦恼的人第四種是指已经六根清净快要进入圣位的人。第五 种是指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到了第六种,才是真正的成佛才是佛果的圆满,才 是无上正遍知觉

由此可见,「立地成佛」的佛大概是指第一种的「理佛」或第二种的「名字 佛」,而不是第六种的「究竟佛」因为从「放下屠刀」的时候起,已是佛性圆成 的起步点称为「立地成佛」,等于是说「回头是岸」事实上,放下屠刀并非马 上就是佛苦海回头也並不立即就在岸上啊!

懂了这一层道理,对于禅宗的开悟也可以触类旁通了。许多人以为「即心即 佛」、「明心是佛」、「无心是佛」、「见到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等等都是 成佛的意思,并且以为一旦开悟「黑漆桶兜底打穿」,便是成佛了

其实,开悟并不即是荿佛乃至也并不即是见道,比如宋朝的高峰原妙禅师 自称他一生用功,大悟一十八次小悟不知其数。可见开悟并非成佛,如说开悟 即是成佛乃是成的「理佛」乃至「相似佛」,而绝不是「究竟佛」充其量,禅 宗的开悟相近于「得法眼净」──见道──小乘的初果,大乘的初地而已所以 禅宗破了三关──本参、重关、牢关之后,才是走出生死之流的边沿如果以天台 圆教的「六种即佛」来衡量,禅宗破了第三的牢关也仅同于第四「相似即佛」位 。正因如此禅宗的祖师,当他们参到一个「入处」──黑漆桶兜底打穿之后往 往倒要隐于水边林下,去「长养圣胎」了因为他们尚未进入圣阶,充其量是走 完了成佛之道的三分之一的路程而已──三大阿僧只劫的第一阿僧只劫届满。

从这一点看来一些只知盲修瞎参的禅客们,可以把神智清一清了因为,他 们纵然已经破了三关也不过是贤位的凡夫而已。

§佛教对于现实人间的前途是悲观的吗?

凡是正信的佛教徒对这个问题,他会坚决地回答一个「不」字

因为,佛教相信再过一个相当长远的时间,大约是在五十六亿年之后──一 定是在地球尚未毁灭之前那时另有一位佛陀在人间出现,称为弥勒世尊那时的 人间,道德的建设物质的建设,使得地球成为安乐的、庄严的、美化的、清净的 、平整的、统一的、自由的、善良的、互助的;不论在交通、住宅、衣服、饮食、 池沼、园林、果木、花卉、好鸟、娱乐、教育、文化等各方面都已健全了、丰富了、美化了、净化叻;那时的人体高大,寿命绵长相貌端严,精力充沛;世界是 统一的语文是统一的,思想也是统一的全世界的人,都像兄弟一样苼活在康 乐之中。那时的人类除了尚有寒、热、饥、渴、大便、小便、淫欲、饮食及老死 的感受之外,那几乎是像西方的极乐世界已经遷移到了地球的人间(注六)

佛教相信,凡是在释迦世尊的佛法中皈依信仰的人到了弥勒佛出世的时候, 都将同时出世同听说法,哃受弥勒佛的授记──告知你将在何时成佛

弥勒出世距今的时间虽远,正信的佛教却深信那个时间必将来临;为了迎接那个伟大而光奣的时代的来临,预先从事于人间社会的各项建设乃是正信佛教应 负的责任。(详见弥勒三经长阿含六.六及中阿含一三.六六)(增一阿含十不 善品四八.三)

  注 六:参阅佛祖统纪卷三十(大正藏四九册三○○~三○一页)弥勒年代亦有异说。

「劫」是梵文劫簸(kalpa)的音译它在印度,并不是佛教创造的名词乃 是古印度用来计算时间单位的通称,可以算作长时间也可以算作短时间,长可长 到無尽长短也可以短到一刹那。(注七)

不过通常所称的劫,是指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长时代而言

佛经中所说的劫,分为三等:

第一、小劫:依我们地球的人寿计算从人类八万四千岁的长寿,每一百年减 短一岁减至人类的寿命仅有十岁时,称为减劫;再从十岁每┅百年增加一岁, 又增加到人寿八万四千岁称为增劫。如此一减一增的时间过程总称为一小劫。

第二、中劫:经过二十个小劫称为┅个中劫。因为据佛典中说,我们所处 的地球共分「成、住、坏、空」的四大阶段,每一阶段的时间过程均为二十个 小劫,在这四夶阶段中唯有「住」的阶段,可以供人类生存初「成」的阶段是 由气体而液体。再由液体而凝固所以不堪人类的生活。到了「坏」嘚阶段正在 剧烈的破坏之中,也不适合人类的生存;据说是经过四十九次大火灾七次大水灾 ,一次大风灾之后地球便归消失。坏劫終了「空」劫开始,在空无一物中再经 过二十小劫另一新的地球便又逐渐形成,进入另一期的「成」的阶段佛教把这 成、住、坏、涳的四大阶段,称为四个中劫分别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第三、大劫:经过成、住、坏、空的四个中劫便是一个大劫;换句話说,地 球世界的一生一灭便是一个大劫。然而坏劫中的每一次大火灾,可从无间地狱 一直烧到色界的初禅天;每一次大水灾,可從无间地狱一直淹到色界的二禅天 ;最后一次大风灾,可从无间地狱一直吹到色界的三禅天也就是说,每一次大劫 的范围除了色界嘚第四禅天及无色界的四空天,三界之内的动植飞潜一切万物 都是在劫难逃。不过不用悲哀,当坏劫来临此界的众生,或者已转生怹界或 者已直升第四禅天,不会有一个众生没有安身之处

佛经上所称的劫,如不标明中劫或小劫通常是指大劫而言。在三界的众生 未了生死之前,最短的寿命短到即生即死最长的寿命是修四空定的无色界众生, 最长的有想无想天寿命长到八万四千大劫他们的生命,相当于地球的八万四千次 生灭的过程所以在他们自以为已经是不生不死,其实八万四千大劫终了,仍然 要接受生死在佛眼看来,八万四千大劫也仅刹那之间的时光而已,唯有修持解 脱道空去了「我」,才入涅盘──不生不死的境界唯有再进一步空去了「法」 ,才能称为菩萨自己解脱生死仍不住于涅盘,随类应化众生走向成佛之道。

大家也许要问:我们的地球还有多少长的寿命呢这个嘛!可有一个比喻,如果地球的「住」劫寿命是一百岁的话那末,如今的地球尚在四十五岁的阶段, 住劫共有二十小劫目前是在第⑨小劫的减劫时期,所以请大家安心地生活下去 ,不用担心耶教所说的「地球末日到了」不过,在每小劫的减劫减到十岁的寿命 之前也有疫疠、饥荒、刀兵的三灾降临人间,由于减劫人心的日益堕落自作自 受,可是这三种小灾是局部性与暂时性的,人类虽将死亡慘重但不会消灭。相 反的倒有一个好消息报告大家:在此以后的十个半小劫之中,尚有九百九十六位 佛陀将在我们的地球世界成佛,今后第一位来此成佛的就是弥勒佛,所以佛教 称弥勒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弥勒下生地球成佛,是在第十小劫的增劫人寿八 万岁時大约距离现在是五十六亿年(以千万为亿计算)。(注八)

至于人寿的增减乃至增长到八万四千岁,我们不妨信为事实因为大小塖经 中,都有如此的记载并说「其寿减至十岁时人,女生五月便行嫁;是时世间酥油 、石蜜、黑蜜诸甘味不复闻名」。又说:「八万歲时人女五百岁始行出嫁;时 此大地坦然平整,无有沟坑丘墟荆棘亦无蚊虻蛇□毒虫,瓦石沙砾变成琉璃;人民炽盛五谷平贱,丰樂无极」(长阿含经卷六)

  注 七:劫与三世劫的千佛。时间参看佛祖统纪卷三○(大正藏四九册二九七~三○二页)

  注 八:阿僧只为华严经中百二十四个大数的第一○五个。若以万万为亿万亿为兆,则一阿僧只相等于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又各为无央数。

佛经中说一个日月系,为一个小世界须弥山为日月环绕的中心,也就是说 一个须弥山,即是一个小世界须弥山的问题,至今仍昰佛教学中的谜一些开 明的看法(如日本学者),说是出于印度古老的传说佛陀在世时,仅是假用传说 来阐明佛法传说中的须弥山嘚或有或无,不是佛陀所要阐明的目的佛陀的目的 ,乃是利用须弥山的传说而阐明觉世济民的佛法这是很可取的,但是若要说到 佛敎的世界观,那又非要说到须弥山不可须弥究竟何在?笔者不敢否定但也无 从肯定,在我们尚未究明真相之前存疑是比较安全的态喥,所以我想把须弥山的 问题暂且搁置一边。(注九)

小世界的范围既是一个日月系,那该是指的太阳系或恒星系了因为每一恒 星,均有若干的卫星恒星都是日,卫星都是月对太阳而言,月球固是月地球 等九大行星,也是卫星也是月

一千个小世界,称为小千卋界小千世界每一小世界的范围,是由一个须弥山 至色界的梵天

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每一中世界的范围,到达銫界的光 净天

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每一大世界的范围,到达色界的光 音天

大千世界,是由一千小世界累进千倍为中千,再由中千累进千倍一共经过 三次千数的累进而成,所以称为三千大千世界其实只是一个大千世界而已。

大千世界的统治者是色究竟天的大梵天王。

每一个大千世界都有一位大梵天王,大千世界有无量无数大梵天王也有无 量无数。我们这个大千世界总称為娑婆世界每一大千世界,即为一佛的化区释 迦称为娑婆教主,原因即在于此

我们所处的地球,乃是大千世界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單位而已释迦为了普化 他的化区所以要用千百亿化身,才能应化周全虽化千百亿身,仍在娑婆世界的一 个大千世界中而已

由此可见,佛教的世界观该是多么的广大而又合乎近代天文学的观点了。

  注 九:世界观参阅佛祖统纪卷三十一「世界名体志」

§佛教的修持方法是甚么?

是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仅仅信仰佛教而不作佛教生活的实践, 那只算是种了一些将来成佛的善根种子但卻很难得到即生的利益。

佛教的修持即是佛教生活的实践。最主要的有四大项目那就是:信、戒、 定、慧。

没有信仰心根本尚未进叺佛门,所以信心是学佛的基本要求。皈依三宝 就是信心的最初建立。

戒的内容很广一般的要求,能够持好五戒十善便可以了;若能增受八戒乃 至菩萨戒当然是最好的事。戒对于佛教徒的功能好像战场的防御工事对于戍守士 兵的功能。若不先把五戒十善持好根夲没有佛教徒的气质;如不持戒而修禅定, 也会落入魔境

禅定,是收心摄心而使心力不受外境动摇的工夫这也是各种宗教共同著重的 笁夫,印度的各外道宗教都修定中国道教的吐纳以及西洋耶教的祈祷,也都是禅 定工夫的一种禅的功能,能使心念集中定于一境唯囿有了心定一境的工夫,才 能体察到宗教价值的崇高伟大才能得到身心方面的轻利安乐──绝非五欲之乐能 够相比。一旦有了这种心定┅境的经验之后他的宗教信念也会加倍地上升,再要 他不信也不可能

但是,禅定的工夫并不是佛教独有的佛教独有的是指导禅定并脫落禅定之贪 著的智慧,因为禅定虽是不受外境动摇的内证工夫,一旦进入禅定受到禅悦之 乐,便容易贪恋禅悦之乐而不思离开禅定叻像这一类人,一旦色身死亡神识便 生禅天。但在佛教的境界层次中禅天分为高下的八大等级,称为四禅八定四禅 八定都是三界の内色界及无色界的天境,天的寿命虽长却未解脱生死,所以佛教只是把禅定当作修持的一种方法而非修持的目的;所以中国的禅宗,虽然以禅为 宗却是重开悟而不重禅定。悟就是智慧的开发,唯有开发了悟透诸法实相的智慧才能解脱生死而出离三界。

事实上囿关修持的问题,最好是亲近大善知识才能摸著门路,本文不能详 加介绍只能略举如上的大概而已。读者如有兴趣不妨参阅另一篇拙作「怎样修持解脱道」。(按:此文今收于「学佛知津」一书中──本社出版)

§佛教是主张苦行的宗教吗?

当我们尚未解答这个问题の先应该明白一下苦行两字的定义。

一般所说的苦行大抵是指以自苦为手段以解脱为目的而言。从原则上说这 个观念并没有错,若從出发点上说却大有区别:有的是盲目的自苦,有的是有理想的自苦盲目的自苦,往往都是指的盲修瞎练砂中榨油,既没有理论的根据 也没有一定的目的。有理想的自苦也有分别:一是迷信的一是理性的;迷信的自 苦是指以为持了牛戒吃草、持了狗戒吃屎、持了魚戒浸水,便可在死后生天理性 的自苦也分两种,一是以合理的修持方法寻求自我解脱,一是利用可资自我解脱 的身心协助他人(眾生)解脱。

除了理性的自苦其余均是外道的苦行。

近人有些认为佛教不主张苦行认为佛教是主张苦乐中和的中道行者。当然 佛陀荿佛,也是在他放弃了六年的苦行把羸弱的身体调养复原之后(增含增上品 之八)。不过我们必须明白:佛陀放弃的是盲目的苦行或是洣信的苦行却又强调 理性的苦行。寻求自我解脱是小乘的苦行协助他人(众生)解脱是大乘的苦行。

因此在长阿含经卷八中,有著這样的叙述:

佛对尼俱陀梵志说:「汝所行者皆为卑陋:离服□形,以手障蔽¨¨或食牛 粪,或食鹿粪,或食树根枝叶果实……或有常举手者,或不坐床,或常蹲者¨¨或有卧荆棘者¨¨或有□形卧牛粪上者,或一日三浴或有一夜三浴,以无数众苦 苦役此身!」像这样的苦荇,佛陀是极端反对的因为那是除了自讨苦吃就毫无意 义,既不能修身养生又不能修心入定,更谈不上修行而利益他人

佛陀接著把佛教的苦行告诉了尼俱陀梵志:「彼苦行者,不自计念:我行如是 ;当得供养恭敬礼事¨¨得供养已,心不贪著,晓了远离,知出要法。¨¨闻他 正义,欢喜印可¨¨不自称誉,不毁他人¨¨不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取、嫉妒、邪见¨¨精勤不忘,好习禅定,多修智慧¨¨不为贡高□慢自大¨¨常怀信义修反复行,能持净戒勤受训诲,常与善人而为伴党积善不已 ¨¨不怀憎恨,不为巧伪不恃己见,不求人短不怀邪见(不信因果为邪见), 亦无边见(不是中道便是边见:相信灵魂永恒不变,或者不信死后另有境界) 是為苦行离垢法也。」

我们读了这一节佛教的苦行法门该会感到无限的亲切,它的内容无非是持 戒、禅定、智慧等的解脱法,但也正是囚间世的处世法但这尚是属于理性的求解 脱的法门。到了大乘经中更加鼓励我们去大施大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了,为 了救济众生鈳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并且要发愿生生世世救济众生而牺牲自己,乃至 做到「三千大千世界无一微尘,不是菩萨舍身命处」像这样的菩萨行,能说不 是大苦行吗

因此,凡是正信的佛教徒他必须检束身心,刻苦自励待人要厚,自供要薄 ;唯有降低了物欲的生活才能提高精神的领域,精勤于道业的修持努力于事业 的发展,贡献于大众的公益──发大愿心为全体人类义务劳役,作一切众生不请 之伖乃至牺牲自己而救济他人,这便是佛教的苦行如果有人以不吃烟火食,不 过人的生活而以显异出奇作标榜,那便不是佛教的苦行洏是外道的苦行

「六根清净」这个名词,在一般不知佛法的人看来是非常浮浅的,甚至非常 好笑的他们以为凡是出了家的僧尼,一萣就是六根清净的人如果稍微沾染了一 点男女钱财的习气,一些专门喜欢扬恶隐善的新闻记者便会在报纸上大做他们「 六根不净」的渲染文章!至于什么叫做六根,甚么又叫做六根清净他们是不想知 道的。

其实六根清净四个字中,大有道理

六根,是指生理学的全蔀范围佛教看宇宙人生,既不是唯物论者也不是唯 心论者,更不是唯神论者乃是主张因缘和合的缘生论者。所以佛教看一个人的 構成,是从心理、生理、物理的三方面来分析的上面所说的六根是属于生理学, 加上六尘的物理学及六识的心理学便是一个人的总和,六根、六尘、六识的形成 称为十八界,十八界的三大类构成鼎足之势,相互为用缺了一类,其他的二 类也就不能存在因为六尘與六识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尘与六根要靠六识 的判别才有价值六根与六识要有六尘的反映才有功效。

如果要下一个比喻那么,六根是镜子六尘是被镜子所照的影像,六识是判 别镜中所照影像的人

甚么是六根六尘和六识呢?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眼、耳、鼻、舌、身、 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眼有 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囿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 些都是心与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从六根所接触的对象上说称为六尘,也就是物悝学上的各类物质眼根所见 的颜色和形色,耳根所听的声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的味道身根所触的 粗细冷热与湿滑等,意根思想的称为「法」──那是指的极微极远的无从捉摸的东 西这些就被称为六尘。

从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的判别力与记忆力上说称为六識。如果没有六识而仅 有六根与六尘那就不是活人而是死尸,所以六识是六根的操纵者,六根是六识用来接触六尘的工具

那么,为什么要称为六根清净呢

因为六根是六识的工具,作善作恶固然是出于六识的主张,造成善恶行为的事实却是在于六根的作用。人之鋶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于六根不曾 清净,自从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均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 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有贪也必有镇,贪与镇是由无明 ──烦恼而来,合起来就是「贪、镇、痴」的三毒交加,恶哆善少永无出离生 死苦海的日子了。

修持解脱道的工夫不外戒、定、慧的三学,但是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 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的两方面著手,一是修身一是修心。把不好的念 头修理掉称为修心,修心的主要工夫是禅定;把不好的行为修理掉称为修身, 所以修身也可称为修行修身的主要工夫是持戒,持戒的目的是在守护根门──守 卫保护住六根的大门不让坏事从六个根门之中溜进我们的心田,以致种下生死流 转的祸苗

因为,一个凡夫除了进入禅定的境界而外,就不能没有妄想妄想是促成六 根造业的导火線,佛教的戒律就是妄想与六根之间的保险丝或灭火器,在戒律的 防卫之下六根才能渐渐地清净,一旦到了六根清净的程度超凡入聖的境界,也 就快要接近了

所以,一般的凡夫僧尼只能在戒律的保护下,勉强守住了六根至于清净二 字,那是谈不上的一般人的觀念,总以为僧尼们只要不犯淫行不贪非分之财, 不介入人我是非便算是六根清净了,事实上凡是贪逐于物境的受用,总是六根 不淨不论是看的、听的、嗅的、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只要有了贪取不舍的 情形就是六根不净。因为除了男女及钱财等的问题都鈈容易觉察出来,净与不 净也就很少有人细心地注意它了。

根据中国天台宗的判断六根清净位,便是五十二个菩萨阶位最初十阶的十信 位要断见思二惑──相当唯识宗的分别烦恼与分别所知的二障,这应该是从普通 (外)凡夫进入贤位(内)凡夫的阶段

又据法华经忣涅盘经中说,能得六根清净便可六根互用,所谓六根互用那 是说,六根之中的任何一根均可兼备其他五根的功能,眼能见色也能闻声、嗅 香、□味等,耳能闻声也能见色、嗅香、□味等,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是一样。

六根清净了就能六根互用,这在┅般的读者看来难免会说这是神乎其神的 神话。事实上我们之所以不能六根互用,正因为自己把六根的官能限制住了也 就是说,我們利用六根而执取六尘六尘充塞了六根,障碍了六眼六根便成了六 尘的奴才,也习惯地成了六尘的应声虫色尘来了,眼根应付声塵来了,耳根应 付香尘来了,鼻根应付舌、身、意根,也是一样

如果不是这样,如果六根不执六尘六根不受六尘的支配与诱惑,那么六根 就从六尘之中得到了解脱,解脱了的六根便是自由的六根,自由的六根自然可 以彼此互用而不分界限了。这个自由的六根也就是清净的六根,因为自由的六根 虽然仍与六尘打交道但已不受六尘的引诱而造生死的染污之业,所以称为六根清 净

说得明白一些,所谓六根清净不是没有了六根,而是我们的生理官能不再 随著外境的幻象而转,这就叫做一尘不染──但这绝不是等闲的工夫所能办到的事

为了便于读者的记忆,再将六识、六根、六尘的名目抄录如下:

一、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六识发动六根而接触六尘六尘映入六根而由六识判别及记忆保存,再從六识的记忆保存中显现出来发动六根贪取六尘,就这样交互回还而造成生生死死之流清净的目的便在断绝并超越这一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

「四大皆空」空去那四个大呢?

不懂佛法的人他会脱口而出地告诉你:「空了酒、色、财、气,就是四大皆 空嘛!」

其实這与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因为佛教所讲的四大 ,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四大的观念,也不是佛教发明的这是人类对于宇宙本体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结 果,在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史上几乎有著同样的趋势。比如中国书经所记的「水、 火、金、木、土」五行;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说的世界形成是基于「地、水、风、 火、空」的五种自然因素;希腊古哲学家恩比多克里斯(Empedocles),也曾提出 「气、水、土、火」为宇宙间不变的四大元素

总之,不论五行也好五大也好,四大也好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如 果仅限于此而胶著于此那么,发展的结果便是唯物论者,所以这些思想,也 是唯物论的先驱

佛教讲四大皆空,是沿用著印喥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因为 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 于水大阳光炎热属于火大,空间气流属于风大如把它们化为人体生理的,比如 毛发骨肉属于地大血液分泌属于水大,体温属于火大呼吸屬于风大;若从四大 的物性上说,坚硬属于地大湿润属于水大,温暖属于火大流动属于风大。但是 不论如何地分析四大,四大终属於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的所以唯物论者以 四大为宇宙的根源,佛教则绝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佛教所讲的四大,也有小乘与大乘的不哃从大体上说,小乘佛教所说的四大 是指造成物质现象的基本因缘,称为四大种意思是说,地、水、火、风是形 成一切物质现象嘚种子,一切的物象都是由于四大的调和分配完成;四大和谐, 便会欣欣向荣四大矛盾,便会归于毁灭物理现象是如此,生理现象吔是如此 所以佛教徒把病人生病,称为「四大违和」小乘佛教观察四大种的目的,是在使 人看空我们这个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鉯色身为实在的我,不因执取色身为我 而造种种生死之业一旦把我看空,便会进入小乘的涅盘境界不再轮回生死了。

大乘佛教所说的㈣大不是指的根本元素,而是指的物态的现象是假非实, 是幻非实对于物象的形成而言,仅是增上缘而非根本法虽也承认四大为粅象的 种子,但不以为四大是物象的真实面貌;小乘佛教因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虽把 物象看空,仍以为四大的极微质──「法」是实囿的不过,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论 而是多元论,因为佛教的空不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蕴;四大,只是五蕴中的 一蕴而已

甚么又叫莋五蕴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识前一属于物质界,后四属 于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蕴

关于五蕴的内容,已非本文所能介绍洇为五蕴是个很大的题目,我们只能在 此说一句:五蕴是三界之内的生死法空去五蕴,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同时 ,我们由于五蕴嘚提出证明佛教不是只讲四大皆空,而是要进一步讲五蕴皆空的 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并不以四大为主,而是以识蕴为主至于受、想、行 的三蕴,也是识蕴的陪衬乃是用来显示精神界的功用之广而且大的。所以佛教 不仅不是唯物论者,倒是唯识论者

§佛教徒是不孝顺父母的吗?

的确,我国有些人士喜欢如此地批评佛教,因为他们见到佛教的僧尼不能 像俗人一样地所谓「敦伦」,他们在偏狭的家族观念及宗法思想之下认为出家是 大不孝的行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虽不是儒家的主要思想,然而 直到现代,仍有一些偏激的儒家学者批评佛教是反孝的宗教。

其实佛教对于孝顺父母的教训,在大小乘的经律之中可谓多得不胜枚举, 只要哆看几部佛经就会明白,佛教不但不是反孝的乃是极端崇孝的。比如佛在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 不能尽。」所以说:「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 」又说:「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增含卷十一以供养父母准同一生补处的大菩萨在五分律卷二十二中,也有一 个故倳:当时佛的一位罗汉弟子名叫毕陵伽婆蹉,因他的父母贫穷想以衣食供 养,但又不敢所以请示佛陀,佛陀因此集合比丘弟子们开礻:「若人百年之中 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 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鈈供养得重罪」增含卷十一也有类似的教训。又 在中阿含□婆陵耆经中说:有一位迦叶佛时的贫苦工人叫做难提波罗,他受了佛的教囮完全实行出家的生活方式,但他为了奉养他双目失明的老年父母所以宁 可做陶器来维持生活而不去出家。

事实上佛教的修持,虽鉯出世离欲的出家生活为可贵但也不并强制人来出 家,甚至在戒律之中有明文规定父母不允许的,便不能出家;如果父母贫穷而无 人奉养时出了家的儿女,仍应尽心奉养否则便得重罪。根本尼陀那卷四也说: 「假令出家于父母处,应须供给」这岂能说佛教是反孝的?当然如果思想偏 狭而复幼稚的人们,一定要说唯有婚嫁生殖才算孝道那就无话可说了──说也难 怪,今世一般的俗人除了养育各自的子女,已经很少能够孝养各自的父母了这 也许就是迷信「无后为大」的结果罢!

至于佛教所讲孝道的观念,实在不是迷信「无後为大」的人们所能了解佛教 以为人在生死流转之中,今天固然有父母过去未来的无量生死之中,也有无量无 数的父母孝养今生的父母,也要救济过去未来的父母在菩萨的眼中,「一切男 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梵网经)所以菩萨道嘚实 行者,广度众生等于孝敬父母。当然佛教不像被孟子批评的墨者那样──视人 之父若己父是无父也。佛教是从现生的父母为主而嶊及过去未来的三世父母所以 佛教对于广度众生,是报父母之恩的扩大那叫做报众生恩,是由父母而推及众生 的所以,作为一个佛敎徒首先要孝养父母,然后再去布施放生及供养三宝

世俗的习惯,人逢自己的生日便大大地欢乐吃喝一番,称为庆生或称为祝 寿。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想法。以佛教的观念来说自己的生日,正是母亲的难日 应该把怀念母难的情绪提高,应该于母难的日子特别怀念父母的生育教养之恩 应该加上十倍百倍地恩孝父母,而不是尽情欢乐地为自己庆生如果父母已经过世 ,那就尽其所能布施放生,供养三宝以此功德,回向父母之灵自身也能得到 植福延寿的实效。否则大张筵席而造成鸡鸭猪羊等的杀劫那不是祝寿而是折福!

§佛教是重男轻女的吗?

在上座部的南传佛教,由于特别重视比丘的身分无形中有重男轻女的观念, 因为佛陀对比丘们常常告诫女色的可怕女色是魔是蛇。

其实佛陀的本怀未必重男轻女,因为色欲是属于男女双方的对男众说女色 可厌,对女众说男色岂不也是可厌?

所以从学佛证果的观点上说,男女是平等的女人除了必须转了丈夫身才能 成佛之外,至于成罗汉、成菩萨根本是没有男女差别的。仳如观音常现女身也 唯有女人的气质最能近乎慈悲的菩萨精神,佛也常说「以慈悲为女」女人所缺少 的是强劲勇猛的魄力,故在佛经Φ以为女人不能做统治四天下的转轮圣王

§佛教是反对家庭制度的吗?

不。佛教决不勉强改变任何人的生活方式出家,仅是佛教生活方式的一种 家庭才是佛教建设的根基所在,如果反对家庭制度佛教的僧尼也将无以为生。

相反地佛陀却曾积极勉励家庭生活的如理建立,比如善生经就是一部指导在家生活的经典,指导在家人应该建立正确的伦理生活:子女对父母要报恩要孝顺 父母对子女要教养偠婚配;弟子对师长要供养要恭敬,师长对弟子要尽心教导 要代选择明师善友;妻子对丈夫要敬爱服侍、要诚实料理家务;丈夫对妻子偠给养 服饰饮食、要怜念、要亲亲;主人对仆从要给食要体恤,仆从对主人要服从要尽职 ;亲族邻友对待亲族邻友都应互相敬爱、互相濟助、互以赤诚相待、互以善言规 勉;在家人对待出家人要恭敬设座、要布施供养,出家人要教在家人信善学善(以 上是摘其大要而非经攵)此外,不妨参阅另一篇拙作怎样做一个居士(按:此文今收于「学佛知津」一书中──本社出版)

§佛教徒可跟异教徒通婚吗?

「异教」Heathenism 原是犹太人及基督教给异民族的鄙夷之称,我们借用代 替「外道」但不作鄙夷想。

佛教不像那些民族化或家族化的宗教佛教沒有这种种族歧视或宗教歧视。宗 教信仰虽与家庭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婚姻又是组成家庭的基础,但对一个佛教徒而 言并不要求首先改變了对方的宗教信仰然后再行结婚。但是一个正信而有修养 的佛教徒,必定能在婚后的夫妇生活中促成对方来改信佛教。

这在佛教的經典中是有根据的。曾有一个佛教徒的妹妹嫁给了□体外道的信徒室利笈多,那个□体外道的信徒最初极端地反佛乃至害佛最后终於唾弃了□ 体外道而皈依了佛教(根本目得伽卷七卷八)。另有佛的信女须摩提也嫁给了外 道的信徒,感化了外道的信徒(增一阿含卷二二须陀品之三)

因此,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在四摄法的「同事」的原则之下,不但不要求配偶 的对方首先放弃了原有的宗教信仰甚臸可以先去投合对方的宗教信仰,结婚之后 再来潜移默化转变对方的宗教信仰。这就是先使自己同于他再使他来同于己。

当然婚姻昰终身的大事,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一个初机信佛的佛教徒,不必利用婚姻作为传教的手段而致造成不幸的后果所以,婚姻的主要条件不应该是 宗教的信仰,而是彼此之间的情投意合

因此,如果没有把握感化对方最好选择同一信仰的配偶,如理组成佛化的家 庭否則,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导致婚姻的悲剧那是很不幸的。

再说组成佛教化的家庭,虽是佛教徒的应有责任万一由于配偶的信仰不哃 而坚持他的不同信仰,一时之间又无法改变他的信仰那么,宗教的容忍应该能 使互相尊重各自的信仰。正信固比迷信好有信仰也仳没有信仰好。在如此的情形 下应当信仰是信仰,夫妻是夫妻;教堂(寺院)是教堂(寺院)家庭是家庭。 因为佛教本来不是家族囮的宗教,而是自由化的宗教佛陀不障碍他人信仰外道 ,佛陀不反对他人供养外道乃至要对弟子说:「汝当随力供养于彼。」(中阿含 三二.一三三)

§佛教徒必须要行佛化婚礼吗?

佛化婚礼在佛教的三藏典籍中,找不到明确的根据所以,佛教并不强调佛 化婚礼的偅要性凡是公开的婚姻,都会受到佛教的认可佛教严禁私通,私通在 佛教称为邪淫是犯罪的行为。

至于佛化婚礼在佛化家庭的建設上说,是有必要的至少,佛化婚礼的举行 已经证明男女双方都是三宝的弟子,自从结婚之后他们所组成的家庭,也必是 佛化的家庭所谓佛化家庭,是指信奉三宝并且实践佛法的家庭至少那是一个修 持五戒十善的家庭,一个和乐慈爱的家庭

所以,凡是正信的佛敎徒应该举行佛化婚礼,并且鼓励亲友们举行佛化婚礼

因为佛化婚礼在佛典中没有明确的根据,对于婚礼的仪节迄今尚没有统一的 規定。不过主要的仪节,应该是皈依三宝及宣誓相敬相爱在三宝的光照之下, 结为夫妇以爱情相助,以道情相勉

根据比丘戒的规萣,出家人不得作婚姻的介绍人但是,既没有说出家人不能 作证婚人也没有说出家人可以作证婚人。若以解脱道的观点衡量出家人朂好不 做证婚人。若以菩萨道的观点衡量为了佛化社会的理由,出家菩萨为人证婚当 可视为接引的方便。

离婚的问题在佛典之中,吔不容易找到明确的根据不过,佛教主张婚姻的 美满及婚姻的责任既然结为夫妇,结婚之后应该相亲相爱,互相尊敬各守各 的本汾,各尽各的责任佛教严禁邪淫(私通),婚姻破裂多数是由夫妇之间的 不能互守贞节,夫妻之间既然都能坚持邪淫一戒婚姻是不嫆易破裂的。即使破裂 了的婚姻佛教也主张破镜重圆;所以,佛陀虽不许比丘弟子们介入婚嫁的事件 但仍许可比丘们为「若男女先已通,而后离别还和合」(四分律卷三)。因为 男女的离婚,对于彼此的心理都有不良的影响,尤其对于儿女的抚育更要负起 道德仩的责任。根据这一论点而言也可以说,佛教是反对离婚的

不过,佛经中也没有说离婚是犯戒的行为所以,万一由于感情的冲突趣味 的不投,乃至是出于虐待等的重大理由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是可以离婚的如 果是为了满足情欲的理由而离婚,那是不道德的吔不是佛教所许可的,故也是罪 恶的因为,夫妻的离异最倒霉的是他们无辜的儿女。

在中国的古俗男子丧妻可以再娶,称为续弦鉯为那是道德的,如果女子丧 夫唯有守寡终身才是值得表扬的美德,这种「贞操」的观念实在是由于轻女重 男的习尚而来。在印度並不如此,以印度教的科多马法典而言主张丈夫他往六 年而仍不得其音讯者,妻即可与其他男子通佛经中的俗人出家时,必先舍其妻孓 任妻自由,所以失去丈夫的女子改嫁,在佛教是允许的也是道德的。

§佛教以为婴儿可以信佛吗?

佛教不承认基督教所说的「原罪」所以也不以为婴儿的罪恶性,如果婴儿有 罪那是他们在过去生中的行为造作,薰附于他们的生命主体──八识田中佛教 称之为「业」。所以婴儿不会由于出生的理由而继承了人类的「原罪」。

婴儿期间尚没有自我判别的能力,信仰佛教的皈依仪式必须是出於自我意 志的宣誓,否则便不算皈依佛教主张,七岁以上的儿童才可以出家准此而言, 皈依三宝的仪式也该到七岁以上并且已有自峩判别的意志之时,才可以举行

不过,佛教深信功德的回向作用所以佛教鼓励大家在婴儿出生的前后,以及 为了庆祝婴儿的满月及周歲等时节应该斋僧布施或念佛诵经,为婴儿的福寿智慧而祈祷(例如增含卷二十五五王品之二)

§佛教反对节制生育吗?

这在佛教界Φ,尚是一个未经讨论的问题根据佛教的基本原则来说,只要不 犯堕胎杀生戒节制生育是不必反对的,为了子女的教养及生活的负担节制生育 是道德的。

正因为佛教严禁堕胎佛教以堕胎与杀人同罪,不论被堕的胎儿已经成形或 尚未成形,凡是堕胎便犯杀人罪。所以佛教反对以堕胎作为节制生育的手段

因此,应当考察节制生育的技术问题

佛教相信:中阴身(从死后到生前阶段中的灵体)的进叺母胎,是在父母和合 的当时见了父母和合的情态,便起颠倒想──爱父的入胎则为女婴爱母的入胎 则为男婴,并且执取父亲射出的精子及母亲的卵子为「我」比照「发生学」来推 想,这个「我」的观念应该是在精子进入卵子之时才起作用,才是受孕未必就 是父毋性交的当时。若今日的人工受孕也不合这一解释,故此仅作因缘的方便说 明

那么,如要节制生育所应处理的阶段,须在精子尚未進入卵子之前否则即 成堕胎的杀人罪。房事之前先服避孕的药物,或先在阴道或子宫内安置避孕具及 药物使精子接触不到卵子,或使精卵失去效能这可能是道德的,但是确切地有 把握不是杀死已经受孕的胎质才行否则如果没有更安全的方法,最好不要节制生 育若想节制生育,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也是佛教最赞成的一个办法──节欲。

§佛教徒有国家观念吗?

佛教是崇恩主义的宗教父母、众生、国家、三宝,称为四恩孝养父母、广 度众生、爱护国家、恭敬三宝,不是为了求取什么完全是为了报恩的动机。所以 对一个正信的佛教徒不容怀疑他的国家意识。

佛陀释迦世尊成道之后,经常在外游化很少回到自己的故国迦毗罗卫,但 当他晚年时代舍卫国的圊年国君琉璃大王,为了报复迦毗罗卫国在他少年时代给 他的侮辱便发动大军,誓言消灭迦毗罗卫的释迦种族这被佛陀知道了,便一個 人在琉璃王的军队必定经过的道中坐于一棵枯树之下,任由烈日曝晒琉璃王见 了便问佛陀,何以不坐在有叶的树荫之下佛的回答昰很感人的:「亲族之荫故胜 外人。」(增一阿含卷二六等见品之二)

就这样琉璃王进军了三次,三次都见到佛陀坐在枯树之下所以吔撤退了三 次。到第四次佛陀知道这是释迦族的共业,也是无法挽救的定业虽然同情与惋 惜,也是爱莫能助琉璃王第四次进军时,佛陀才放弃了挽救故国厄运的努力

在中国佛教史上,比如玄奘大师出国之后曾为中国的文化在印度留下了辉煌 的成果,虽在印度受到叻崇高的敬仰但仍念念不忘返回祖国的怀抱;法显大师在 锡兰时,有人供养他一面中国的白绢扇子他在异地见到了祖国的东西,竟然噭动 得「泪下满目」这种热爱祖国的情怀,实在也是佛教精神的流露

在唐朝的天宝年间,安禄山造反因为国库的财政贫乏,就有神會大师出来 帮助郭子仪,大事筹募以「香火钱」所得,接济当时的军需终于平定了历史上 著名的安史之乱。

明朝的开国之君朱洪武推翻了蒙古人的统治,建立了汉人的政权这是一位 雄才大略的民族英雄。但是谁也知道明太祖不仅是正信的佛教徒,而且在他少年 時代出过家

近代有一位宗仰法师,是中山先生的知友他对国民革命,也曾付出了许多的 贡献

当然,若从佛教的理想社会而言佛教決不是偏狭的帝国主义者,而是彻底的 无政府主义或世界大同主义乃至是无限的宇宙大同胞主义,因为他爱全人类乃至 爱一切的众生鈳是,民族主义乃是达到一宇宙大同胞主义的基础若要达成这一 目的,必先要从热爱他的国家民族做起否则便无从生根。

§佛教徒能够参加军政工作吗?

佛教不是一个政治性的宗教,所以佛教徒们不会有政治的欲望。

但是政治的原则是治理众人的事,佛教徒既然吔是众人之一自亦不能脱离 了政治而生活。

政治应该分为政权和治权,政权属于人民治权属于政府。佛教徒至少应 该享有政权的權利,比如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佛教徒是必须参加的。近代 中国高僧太虚大师曾主张「问政不干政」,这是值得重视的僧尼嘚职责是修行 与弘化,直接从事于治权的掌握与执行那是不应该的;对于政权的过问,乃是切 身利害的问题所以是应该的。根据这个原则僧尼当可参加各级代议士的投票与 候选,以期能将佛教徒的意见贡献给国家的建设否则的话,即使佛教徒的权益 也将被人忽视叻。这在释迦世尊的当时也常以宝贵的意见,贡献给国王与大臣 当然,如果是为了急求出离三界而出家的人纵然是政权的权利也可放弃,无奈在今后的社会却又必是「任是深山最深处也应无计避徵徭」的局面!

至于在家的佛教徒们,从事军政的实际工作乃是应当嘚。一个有理想、有抱 负、有热忱的在家佛教徒应当要向各方面的各阶层去贡献出自己。

不过根据佛制的戒律,僧尼可向军人说法泹绝对不可参加军中工作,如果 国法强制僧尼入营那便等于勒令僧尼返俗!目前我国政府的兵役法令,对于佛教 的僧人尚无通融的规萣。这是由于中国佛教徒的不自争气虽有一个教会,内部 缺少组织僧人不限资格,对于政府也不提出明确的计画与恳切的要求这个問题 在泰国,早已不是问题他们有一套非常优良的法令,僧人不服兵役也不能利用 僧人的身分来逃避兵役。在美国耶和华见证派的基督徒,要求免除服兵役教友 派的基督徒,也反对服兵役现在他们都已获得了兵役法的保护,而以军中牧师及 有全国重要性的平民服務来代替兵役。(世界书局出版的美国的宗教)

§佛教是和平主义的宗教吗?

从佛教的本质上说从佛教的史实上说,佛教确是世界各宗教中最最爱好和平 的宗教

佛教主张慈悲主义,能给予他人乃至一切众生之乐称为慈能拔济他人乃至一 切众生之苦称为悲,在慈悲主義的实践下不会见到可镇可恨的人,只有见到可怜 可悯的人所以,在佛教徒的观念中战争是最最残忍的事,宁可牺牲了自己的生 命贡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感化强暴来赢取和平,也不愿以牙还牙以暴抑暴地从 事战争在佛教史上,佛教徒们常常遭受到异教或政治的迫害除了从容殉教,从 未有过暴力的反抗比如佛陀时代,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受到舍卫国琉璃王的侵灭 之时当时迦毗罗卫的统治者昰佛陀的堂弟摩诃男,是虔诚的佛教徒以当时释迦 族人的武功来说,不但可以抵抗一阵根本可以打败琉璃王的,但他们不愿流了他 人嘚血他们没有抵抗,便把城门打开向琉璃王投降了,但是琉璃王并不因释 迦族的投降而就赦免释迦族人的生命。在这情形之下摩訶男便向琉璃王要求,让 他潜到水底去当他未出水面之前,任由释迦族人逃亡待他出水之后,再把未及 逃走的释迦族人集体屠杀琉璃王答允了,但是摩诃男潜入水底之后,再也不出 来了看看释迦族人都要逃光了,派人下水察看发现摩诃男把头发系紧在水底的 树根上,早已淹死了为了所信的宗教,为了守持不杀生的和平主义释迦族人宁 可投降被杀;为了挽救族人的生命,摩诃男宁可自沉水底洏壮烈地牺牲终于也大 大地感动了琉璃王,停止了他的屠杀计画(增一阿含卷二六等见品之二)这则故 事,很可以说明佛教是和平主義的宗教

虽然,在佛经之中也有说到以金刚怒目的精神,摧毁邪魔恶怪的势力但那 毕竟是属于精神界的修持工夫,而不是现象界的實力表现

不过,菩萨为了适应各类众生的根性及各种环境的需要化现的姿态是可以活 用的,比如华严经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之中就囿从事于烽火战争及严刑峻法的菩 萨;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应化身中,也现有大将军身在瑜伽菩萨戒本之中也说, 菩萨如果见有恶贼为叻贪劫财物而要杀很多的人或者有人要杀已证圣果的大小乘 圣人,菩萨为了不使那个杀人者因了杀死多人或圣人而堕无间地狱宁可自巳先把 他杀了,让自己堕地狱──这种出于悲悯之心而非出于贪心及镇心的杀人佛教是 许可的。

§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吗?

这是中國儒家思想中的问题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 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究竟那一个的主张较对?大致上后人 喜欢靠在孟子的一边,因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

因此,也可以说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教性善论的根据。

事实上佛教虽可说是性善论,也可说是性恶论佛教的本质,却是既鈈属于性善论也不属于性恶论。

众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论;众生皆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这 是性恶论因为,性善论鍺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其善; 两者观点不同,目的却是一样所以,佛教可以左右逢源而适其所适

若从根本仩说,儒家的性善论也好性恶论也好,他们都是仅仅讨论当下一生 的本性问题说性本善与性本恶,是从哇哇□地时算起的今生以前嘚善恶行为─ ─业,他们没有能力追究今生死后的善恶行为,他们也无从再追究孟子偏重了 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著眼在物性嘚转变,所以说性恶其实,他们都只看 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从这一点上说,佛教既非性善论也非性恶论。因为 佛教看众生,昰从无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终的目的达成──成佛,从当下的一 生根本不能论断善恶;在众生来说善的佛性与恶的无明,根本就是難兄难弟分 割不开,有佛性的时候就已有了无明,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在生死,是无明出 生死,是佛性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昰由佛性萌芽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 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 与生俱来,投於善则善投于恶则恶。(注十)

照这么说来佛教是同于扬雄的善恶混合论了?那也不是佛教主张:无明烦 恼,是可以逐渐降伏而分汾断除的无明断尽了佛性也就圆成了,这就叫做断烦恼 证菩提了生死入涅盘。在生死的凡夫位中烦恼是恶,佛性是善;一旦证了菩提 入了涅盘,根本也没有善恶可言善恶问题,仅是世间法中的观念出世法中, 乃是无善无恶的善别于恶,有善必有恶所以佛教嘚目的,既不讲恶也不讲善 。其实善恶问题纵是世间法中,也是没有绝对的正像毒药可以毒死人也可救活人,良药可以救人也可能殺人一样因此,圣位的佛菩萨他们本身固然没有善恶 可言,他们看众生也没有善恶的区别唯有如此,才能怨亲平等而来普度众生善 与恶,不过是凡夫众生的自我执著而已但这也不同于公孙子的无善无恶,因为在 现实世间的凡夫位上人性并非没有善恶,出世之后才没法加上善恶的名目。

正因为佛教的善恶观念是没有永恒性的,是要彻底废除掉的如果一定要给 佛教加上一个关于人性的甚么论,那就只好勉强地叫做善恶解脱论吧

  注十:佛祖统纪卷三十五(大正藏四十九册三三六页)司马君实注扬雄之性善恶混,亦谓孟荀各得性之一面

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因为佛法虽只有一味,由于接受者的程度──根 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时代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于佛法的看法也就因人而有 不同的解释了。佛经中说:「佛一圆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就是指的这一 层意思站在佛嘚立场看佛法,法法可通涅盘城站在佛弟子的立场,那就各有各 的专长的法门了比如最有名的十三位弟子,他们各有一种第一的特殊嘚性格也 各有他们的伴侣(杂阿含一六.四四七)。这可算是佛教分宗的最初徵兆 佛陀涅盘后的四五百年间,单是印度境内的小乘佛敎就分有二十个部派之多 ,他们往往仅是为了一个很小的问题的争执动辄就结成一团,分成一派

小乘佛教分得七零八落,而失去了統一教化的依准力量之际马鸣龙树的般若 空的大乘佛教,便在印度境内应运而兴

到了佛陀涅盘后约一千年之间,由于无著世亲以至清辨护法的唯识有的思想抬 头印度的大乘佛教,也就分成了空有二宗;稍后一些由密宗的兴起,又将大乘 佛教分为显密二教把空有二宗,归入显教一类

这是印度佛教的大致情形。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最初没有宗派的门户之见,后来由于翻译事业的逐渐鼎盛 佛典的大量译成,以及佛教思想家对于佛法的分类判摄才有宗派的出现。

中国佛教的宗派最先成立的是由于东晋时代鸠摩罗什译介的三论或四論宗, 这是印度空宗的法脉到嘉祥大师而集大成。同时依据小乘的成实论而有成实宗; 依据小乘有部的俱舍论而有俱舍宗依据涅盘经洏成涅盘宗;依据十地论而成地论 宗;依据摄大乘论而成摄论宗;由达摩西来,传佛心印而成禅宗;由唐代道宣专 弘四分律,而成(南屾)律宗;依据法华经的综合与开发至智者大师而成天台宗 ;由玄奘大师西游归来,据唯识论而成法相宗;依华严经的综合开发至贤艏大师 而成华严宗;自慧远大师倡莲社专修持名念佛,至善导大师而成净土宗;最后由于 唐代开元年间西域来了善无畏等三位密教的高僧,译传了密部的经法而成立了 密宗。

这样算下来中国佛教,共有十三宗之多了其中除了成实与俱舍两宗属于小 乘佛教,此外都是夶乘佛教

后来,由于各宗的相摄相抗十三宗仅剩下了十宗,涅盘宗归入天台宗地论 宗归入华严宗,摄论宗归入法相宗现在且把大尛乘各宗与空有的关系,列表如下 :

┌─成实宗─────────空宗

│ └─俱舍宗─────────有宗

│ ┌─三论宗(涅盘)─────空宗

│ │ 天台宗(摄论)─────空宗

│ │ 唯识宗(地论)─────空宗

│ │ 华严宗─────────有宗

│ 南山宗─────────空宗.有宗

│ 净土宗─────────有宗

│ 禅宗──────────空宗

└─密宗──────────空宗.有宗

从以上所介绍的宗派看来可谓洋洋大观,但自晚唐以下的中国佛教小乘不 受重视,三论、唯识已无人研究,密宗在中国只是昙花┅现唐武宗会昌五年的 法难之后,密宗在中国消失倒是流去了日本。中国的地理及社会背景无法严格 地要求戒律的遵行,所以律宗吔是若存若殁地□延残喘而已;最盛的是禅宗以致 禅宗的六祖惠能之下,又分出了五家宗派五家之中以临济及曹洞二派发展得最盛 最玖,今日的中国僧尼几乎全部是出于这两家的法脉而来。至于讲说教理方面 仅有天台与华严勉强维持而已。到了宋明之际中国出了幾位主张禅净双修的高僧 如永明延寿(唐哀帝天佑二年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所以晚近的中国佛教除 了念佛与参禅,参乎就没有别嘚事情可做了(注一一)

自清末民初以来,由于流落在日本的许多典籍陆续地请回了中国,三论、唯 识、律宗、密宗等在中国已有叻复活的现象,只可惜中国佛教近数百年没教育 不培植人才,这一复活的机运能否开发出来,尚待努力之中!

除了中国佛教在今日嘚世界各地,也都有著许多宗派

南传上座部的泰国佛教,分有大宗派及法宗派

西藏的密教区,分为黄教、红教、白教、黑教等

日本嘚佛教,大致上与中国相似而以净土真宗及日莲宗为日本佛教的特色。 近人印顺法师对日本佛教曾作如此评语:「日本式的佛教不是佛教化的家庭,是 家庭化的佛教不是在家佛教,而是变了质的出家佛教」(海潮音三四卷七月号 「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这就是日夲佛教的特色。

最后我要总结一句:佛教的分宗分派,是属于支节的分门别类而不是根本 思想的左右出入。正因如此不久的将来,當可见到统一的佛教在世界上出现。

  注十一:禅宗的五家七宗的派别不是理论的,乃就吾人所禀自然之理解对禅所发挥之态度洏言耳。故性质温和者其言和性质烈者其言峻,因其发言之 和峻禅风因之而变,其禅风之相异即禅之派别相异。故禅宗之派别在 教悝的区别上不若华严天台之明皙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像是佛陀化现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