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5岁了有一个在超市有什么活的活给3000块钱卖水果2班倒有一个工厂4000块钱10小时工作那个活好

最近半年“买菜”正在变成一個非常性感的生意,高频刚需切入家庭消费,本地化零售都让它差异于此前陷入红海苦战的生鲜电商。而且借助前置仓等创新模式鉯及与社区,甚至更广阔的下沉市场结合这块市场的增量空间显得巨大,也成了众多巨头和创业者争抢的一块肥肉

我们看到,美团买菜、叮咚买菜、盒马买菜、谊品生鲜等不同业态竞相入局红杉、腾讯投资等一线资本都在抢占山头,短短半年赛道融资额已达到数十亿

作为前置仓模式最早的践行者,每日优鲜也没有闲着除了重点进军菜场,加速前置仓在一二线城市的布局面对低线城市,它还做了烸日一淘去渗透更多的场景与人群

前置仓本质上是一个类在超市有什么活业务,它会是整个生鲜在线化的主体业态而社交会帮它探索在纵深城市的可能性。在接下来的扩展过程中每日优鲜的形态也会从过去的水果+菜场,变成未来‘水果+菜场+在超市有什么活’”每ㄖ优鲜CFO王珺告诉野草新消费。

在新一轮生鲜大战中每日优鲜的野心很大,它不止做菜市场而是一个类在超市有什么活的以生鲜为核心嘚全品类零售。“行业普遍都在把它做成一个菜场这是不够的,做起来也会非常吃力”

王珺认为,现在连锁最有效率是在超市有什么活形态前提是你的效率能够支持低毛利率经营,但现在很多业态因为成本效率较低只能做高毛利率、低客单价经营的形态,最后只会昰补充业态

那么,如何来看待最近一年生鲜市场的变局面对偌大的分层市场,每日优鲜不同创新业态有怎样的布局和打法前置仓模式将如何演进?生鲜大战的终局会是什么最近,野草新消费专访了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面对2019年生鲜行业的多重变化,他为我们做了罙度的解析

1、生鲜正在形成两拨浪潮

今年生鲜特别火,行业巨头和创业公司都在加快布局我们认为这件事情正在形成两波浪潮。

一波浪潮是生鲜即时到家模式在1-3线市场的普及像每日优鲜、盒马、美团买菜、叮咚买菜、永辉在线业务,基本上都在做这件事大家在行业仩基本形成了共识,也使整个生鲜的在线化进程比预想快得多

另一波浪潮是出现了一系列创新业态,包括社区团购以及每日一淘这类社交电商,它们本身要解决的是获取低线城市非互联网化的买菜人群,让他们习惯从线上买生鲜

目前看来,前置仓应该会成为推动生鮮线上化的主体业态而在这块,每日优鲜过去几年已经积累了先发优势并为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布局做好了准备。

同时我们也在低線城市布局了会员制社交电商每日一淘,切入到更纵深的区域

2、前置仓会成为主流业态

目前来看,生鲜线上化的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1-3线夶概50-100个城市比如我们今年在华东目标是单月10亿的销售额,形成绝对规模和渗透力再往纵深市场走,用户习惯就还需要逐步培养

当然,我们看到生鲜传奇、谊品生鲜、钱大妈等社区生鲜店引起了大家很大的关注下沉趋势也很明显,社区业态是一个大趋势现在线下业態也在离用户越来越近。

但线上化是不可逆的 大概5-7年之后,在5万亿的生鲜零售市场中线上市场份额会突破15-20%,也就是头部城市在30%-50%之间低线城市在5%-10%之间,有大概1万亿的线上规模

那时将会出现一个非常大的线上业态,规模可能占到生鲜零售总额的5%-10%体量大概会是如今做得朂好的线下玩家体量的10倍。

那未来哪几个业态可能跑出来

可以看到,一些互联网巨头正在切入主要是通过它们的社区到家业务在做这塊。而我们认为前置仓会是主流人群最典型的主流消费业态随着品类的逐步完善,它能吃掉越来越多的用户生鲜消费额

假设前置仓模式能拿到在线市场的六成,它大概会形成一个6000亿的市场其中第一名大概会拿到亿份额。

如果再考虑生鲜能够带出来的在超市有什么活品類那我们认为可能会出现一个5000亿的超级平台。那时候就会像阿里低头俯视所有百货商店一样,这是我们看到的格局

所以,每日优鲜夲质上在做的是生鲜在线化中主体业态的领先玩家。

我们可以把当下众多的生鲜业态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线下门店它的核心问题还是荿本,线下很多生鲜在超市有什么活、社区店的成本结构比较差它们普遍需要远远高于大卖场的毛利率来生存。

第二类纯前置仓的业態。它在成本结构上更有效率优势比如每日优鲜就可以用大卖场的毛利率来经营生鲜,因为我们的效率足够高我们已经在全国拥有1500多個分布式节点,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在一些玩家客单价还只有四五十块的时候,我们的客单价已经有八九十块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

首先你的商品需要有足够的竞争力一些单品类玩家供应链还比较初级,它需要通过加价来拥有35%的毛利率才能打平履约成本。而我們大比例直采降低了采购和流通成本,只需要20点以内的毛利率就能打平这就让我们的产品持续的、足够的便宜。

30点和20点毛利率分别是什么业态呢前者叫单品类零售商,后者叫沃尔玛或者永辉比如我们看到的一些水果的单品类门店,它更像是精品店价格很难成为老百姓的主流选择。而一家公司如果能够卖到沃尔玛的价格还比它更方便、品质更好,它就有机会成为老百姓的主流选择

当然我们也看箌,目前一些公司在以单品类的形式做前置仓或者社区店但所有单品类,或者高毛利率、低客单价的业态的玩家一般规模都做不大,呮能做补充型零售商一个超级零售商一定是多品类交叉销售。

单品类的供应链的深度也不一样你需要真正把单品类做穿。比如同样是湔置仓从批发市场拿货和做产地直采,成本至少会相差十几个点

而每日优鲜的核心能力,就在于品类交叉销售和经营能力它既依赖於供应链,也来源于营销

往后走,每日优鲜品类还会持续扩张形态要从过去的水果+菜场,变成未来的水果+菜场+在超市有什么活

所以伱可以把每日优鲜理解为一个超级市场,全品类的消费都在这儿用户通过这个入口,会体验到3000款生鲜、便利性品类的商品30分钟达 上万款日百商品次日达,相当于把大卖场和社区店的优势集中形成好快省多的终极业态。

我们的目标就是占领消费者一日三餐的采购+所有社區零售包括大家最近所讨论的买菜。

做菜其实有几个优点:一是频次足够高;二是经营难度大壁垒高;三是本身ARPU值(每个用户的平均消費额)高,能够形成一定的平台价值比如消费者可以一年花1000多块钱在京东买手机,接着再花几百块钱在京东买书和其他商品就很正常买菜这个大品类,我们一定要拿下来

现在在生鲜赛道,大家讨论最多的其实还是下沉市场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量。除了前置仓这个主体业態面对不同场景和区域,每日优鲜也在做多元布局向更多的人群渗透,包括无人零售业务每日便利、会员制社交电商每日一淘等

1、烸日便利的核心价值是养流量

每日便利是我们面对细分场景的一个解决方案,因为除了到家体验还有到办公室、到公共场所等即时消费體验,因此它会是一个补充业态,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线下获客、体验渠道

其实办公室货架这个行业还在发展。一般一个新生事物成長都有波峰波谷只是现在野蛮生长阶段过了,进入波谷所以正向增长可能需要更长的周期,但长期来看前景仍然很好包括每日便利茬北京的1万多个点位也是盈利的

在业务模型上每日优鲜是一个大在超市有什么活,每日便利可能是一个便利店但在总体业务中是一個不到10%的子业务,其核心价值是养流量再往线上导。

而且相比于行业其他玩家我们的出发点可能不一样。一些玩家把它当成了主体业態但对我们来说,它就是一个补充业态这有本质的区别。

2、每日一淘是每日优鲜在下沉市场的布局

在业务逻辑上每日一淘跟每日优鮮不太一样。每日优鲜用的是预测需求的前置供应链让用户更高效、更好地体验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一淘则找到了两个点:

第二,卖更便宜的价格因为供应链深度更深了。

它跟每日优鲜打的场景也不一样每日优鲜主要是卖鲜品,把用户一日三餐的商品需求解决掉一淘是把很多改善性需求解决掉。二者在商品产地供应关系上会有一定复用但在前置仓这块还没有太多复用。

一淘现在主打三到五线城市从吃起家,再往其他品类方向延展

同时,每日一淘在探索对每日优鲜供应链的复用这会造成与其他社交电商之间的区别。一淘会通過社交电商进入下沉市场同时把供应链做得更深,成为每日优鲜在低线城市的主要布局

1、前置仓本质上是一个类在超市有什么活业务

湔置仓模式经过每日优鲜前几年的探索,正在成为很多生鲜项目的模仿对象我们作为率先跑通这个模式的公司,对前置仓的认知每年也嘟在迭代

前置仓本质上是一个类在超市有什么活业务,是以生鲜为核心的全品类零售最好的承载现在行业普遍都把它做成菜场,我们覺得这是不够的做起来也会非常吃力。

现在连锁最有效率的是在超市有什么活形态前提是你的效率能够支持低毛利率经营,但现在很哆业态因为成本效率较低只能做高毛利率、低客单价经营的形态,那只会是补充业态补充业态和主流业态最直观的市值应该差5倍以上,因为一个解决了20%的人的需求一个解决了所有人的需求。

一些玩家在这个过程中也做出很多微创新这会促进每日优鲜的持续进化。但對于已经建立清晰护城河的领先者来说任何人在这个赛道的投入,都是在帮忙培养用户

往后,前置仓大概会有3000款单品包括水果、一ㄖ三餐所需的产品,以及便利商品30分钟到家,同时大仓会卖几万款较为低频的消费品类次日达,最后构成一个混合型业态订单形态類似在超市有什么活,但受益于更高的效率在提供更好的体验、更丰富的商品的同时,还能拥有更低的价格

这种业态的高速发展,会倒逼线下玩家往体验型业态走就像在过去10年,百货商店已经变成了以MALL和餐饮为核心的业态

日本就出现了大量线下的餐食新业态,甚至噺的娱乐业态从日本零售,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黄金的业态模型比如说社区内消费是多少款SKU,品类如何组合线下店面积应该是多少。

洇为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模式有5倍于线下门店的坪效我们就可以用相当于理想门店1/5的面积来做前置仓。日本现在发展最好的业态是社区在超市有什么活平,那就是我们300-400平的前置仓吞吐量

线下最脆弱的一点,是它对房租和成本结构非常敏感但不排除在一些房租不高的低線城市,生鲜社区店还有机会

这些区域现在除了开门店以外,还有一些更轻的进入方式大家都在用不同的模式去测试。所以我们觉得先不用下结论先把一二三线城市吃透,那就会先拥有1000亿的规模

2、前置仓的背后靠什么?

过去几年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数量在加速增长,2017年底是800个现在1500多个,今年大概会新增1000个主要路径还是先把核心城市打穿,再做区域渗透

比如在华东,相比之前的预期我们的发展速度快了很多,几乎赶超了这个赛道所有的玩家我们没有想到华东有这么多人参与进来,但对于领跑者来说这或许是件好事。

无疑今年华东地区的生鲜竞争会更加激烈,叮咚、盒马、饿了么、永辉、苏宁都在发力每日优鲜也会加大投入。

本质上我们是全品类玩镓,能够在单品类上做长期低价竞争效率高且不亏钱。

同时每日优鲜作为一家全国性的公司,整体的经营性现金流为正那么有利润嘚区域,就可以给前线持续输血

中间,我们也有自己的经验教训第一是要注重本地化组织建设,比如最早在2017年进入华东时我们没有堅决建立本地化组织,而用了异地组织管理这是不Work的,所以2018年我们坚决做了本地化

第二是业态要持续进化。在华东市场前置仓业态還有很多进化空间,千万不能固步自封像活鲜这件事,我们很早就应该做了因为当你要做用户主流生鲜平台的时候,这件事就必须干

对于一个新区域来说,组织的建设尤其关键我们的组织很年轻,如果从素质、能力、经验、资源四个维度来考量一个人才有些组织特别倚重经验和资源,但我们有不一样的想法

第一,素质和能力是我们这个组织的核心特点

资源在今天这样一个龙头业态中,会快速彙聚过来快速发展中的每日优鲜本身就是一个吸引资源的大引擎。

经验在这个时代会快速迭代我们员工在一个4倍增速的业态里成长,基本上一个季度顶在传统企业干一年的成长经验

这时,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很关键了每日优鲜团队虽然年轻,但素质和能力都是行业里拔尖的这也是我们的第一大优势。

第二我们的团队比较简单、纯粹,没有太多官僚传统企业做生鲜这种非标品,多少在区域市场有點“军阀”性质但我们用合伙人方式,轮岗和互换在各个区域快速做文化复制,消除了山头主义

第三,我们的创业文化很重必须鉯身作则,团队年轻且更互联网化这是和其他公司很大的一个区别。

举个例子每日优鲜技术员工占全体管理人员比例是40%,我们本质上昰科技公司深度结合了科技和传统。

更进一步来说我们今天和绝大多数跨区域化经营公司的差别在于,它是一个区域+大中台的模型1500哆个微仓的进销存管理都是系统自动决策,人工干预很少同时能通过高密度的数据,做精准预测这是科技给一个传统零售行业带来的仂量。

通过前置仓模式每日优鲜扩展速度很快,但并非外界所想的蒙眼狂奔而是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我们会在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嘚大模型内极限投入来换取增长。比如在北京地区我们已经连续10个月实现了正现金流,成熟前置仓的年坪效超过十万

目前,外界一些声音还在认为每日优鲜在财务上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创业初期我们客单价低的时候确实如此,但现在我们的前置仓已经做到客单价80哆块并形成了与产品、订单量的高度共振。如果匹配线下的毛利率按现在的成本区间调整费用结构,其实大多数区域都能够盈利

但峩们目前还是会选择牺牲一部分毛利率去抢夺市场,用资金杠杆在一年多内完成对主要城市的渗透这件事的核心出发点是,我们看到了咜形成了规模之后的绝对价值这有点像阿里、京东,前面铺垫很多年实际上一释放利润,前几年的投入全都回来了

现在我们要强化嘚,一是承载更多的SKU在坪效、效率足够高的情况下,覆盖更多的用户场景;二是当用户线上化后通过水果+食材+在超市有什么活的全品類布局,彻底占据用户心智

除了用户端的留存,前置仓模式的创新也会给供给端带来很大变化

它会促使生鲜供应链过千亿规模的玩家哽为快速地出现,在千亿规模的基础上整合上游效率会远高于现在任何一个百亿规模玩家。

每日优鲜并不会直接去搞种植但会定标准,做分级在五年之内,我们依然可以在上游挑出足够多想要的货一些中间的流通加工环节,我们会选择与合作伙伴协同包括做一些爆品的包销。

至于线下出现的一些扩展机会我们关注的倒不是这些历史包袱,而主要是城市几亿人口的市场规模他们怎么样走到线上,怎么买东西和花钱

从消费者角度来讲,线上线下一体化并不是一个壁垒用户并不会因为在某个线下店购买过,在线上就一定用它的岼台在线上,用户最终还是会选择价格、产品、配送做得最好的这是两个逻辑。

2019年一场生鲜大战不可避免,甚至可以用“千仓大战”来形容我认为在行业格局上会出现几个重要变化:

第一,线上对线下挤压会加强因为线上渗透率在头部城市直接砸到20%以上,比我们想象的要快上两年

第二,在线上格局中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投入和竞争之后会更快形成寡头格局。经过未来一段时间的全面竞争任何單一区域市场不会剩下超过2个玩家,全国市场会呈现典型的winner takes most

面对这种变化,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跟自己比本质上是在窗口期为自己获得足够多的筹码,并在跟巨头长期的竞合关系中建立护城河。假设一天大家都有前置仓了行业效率是标配,每日优鲜靠什么来做取胜那我们会在供应链端、商品端、会员制上,不断制造差异点

其实,更多危险还是来自于我们自己能不能持续进化包括亚马逊、阿里,任何一个领域的领先者它看到的最大危险永远是自己和用户不断进化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莋者 梁宁。

当大部分人都陷入对其“假货”的批判时也许我们更需理性地去问另外一个问题:

除了“假货”,拼多多还有什么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是一篇关于拼多多的深度案例分析出自即将在混沌大学授课的著名产品人梁宁老师,其内容剥皮见骨跨度大,穿透力强俨然就是一次对行业、公司、产品、人和商业价值的精神分析。

创投营一期学员、拼多多天使投资人胡泽民(现为魔量基金创始合伙人)评价说“近期最有系统和深度的分析”,“相信黄峥亲自来说都没有这篇分析更系统”

最近几乎所有的新闻都在讲拼多多的假货,這是媒体人的视角我认同媒体对拼多多的批评,因为虽然观点不能改变物质但是所有人的观点总有一天会重塑物质。

作为一个产品人我们要思考的是,是不是只要卖假货就可以成为拼多多

所以今天我们的视角是看拼多多这家成长速度很快、很强的公司,除了假货還有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我不认识拼多多公司的任何人,没有做过任何接触这只是从外部资料和我个人感受上来分析这家公司。

为什麼说拼多多很强我们先回顾一下过去三年,拼多多是如何发展的:

2015年9月拼多多微信公众号上线,两周后粉丝破百万(这是怎么做到嘚?)

2015年11月微信公众号上线两个月,没有投广告用户突破1200万。(这又是怎么做到的)

2016年1月,拼多多付费用户突破1000万且单日成交额突破1000万。

2016年7月拼多多B轮融资,获得来自高榕资本、IDG和腾讯的投资(成为腾讯大家族成员,获得微信推广的优惠和白名单)

2016年9月拼多哆和拼好货合并,用户破亿(证明来自微信的优惠并不是拼多多快速增长的唯一因,京东、58、艺龙、同程等都获得了同样的优惠)

2016年11月日均订单超过200万,单日流水破2亿

2017年9月,用户破2亿

2018年8月,用户破3亿并且IPO。

如果这样的成长速度不叫强那什么才叫强呢?我们从这樣的成长速度中可以学习到什么呢?

我曾经有个观点:一条大河一定不是凭空产生或者是被一场大雨所成就的,它是由于山体运动、屾势走向才能成就一条大河

一家很强的企业也是一样,是有几条大水一起灌向拼多多的河床才有可能形成如今这样的拼多多。

这些大河就是撑起拼多多的时代红利。

一个大的背景是我们所处的消费升级时代在这个时代下,我们面临的是新生活、新消费和新商业比洳人口升级带来的新用户、微信带来的新场景新服务、移动支付的成熟、以及物流的升级、信息的升级……

新生活要求新消费,新消费不┅定能满足新生活时会催生新商业新商业又会构筑新生活,从而产生从来没有过的场景和消费能力再次产生新消费……

这三件事情循環滚动,在底下不停迭代在这样的循环里,我们的世界被不停地重构所有的东西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是什么样的具体变化撑起了拼多哆

>>第一,淘宝商家外溢

一条大河的产生是无数支流的汇聚,而做生意也肯定是先有卖再有买所以对于拼多多而言,第一件事就是如哬成体量地获得一大批商家

其实阿里巴巴做了中国电商科普的工作,把那些完全对互联网电商没有概念的人拉到网上来

比如说,阿里強悍的地推团队有一项工作就是去浙江类似于小商品城、皮革城之类的地方,找到一栋全部是都是一类商品的楼从第一层开始,一个單位一个单位谈起谈一年能够把每个摊位谈完。第二年再去谈另外一栋楼……

当拼多多再成建制、成体量地获取商家时已经不需要这麼艰难的扫盲过程了,这些人已经被阿里、美团的地推扫过无数遍了

而由于淘宝的流量见顶,以及2015年开始的打假行动商家出现了外溢。这些人要做生意没地儿去了,拼多多成建制地接受了他们这就形成了一个红利。

这件事情的本质其实叫做“低端供应链和低消人群如何安放”。这就涉及到“价值网”这个概念这是李善友教授教我的,是说成就一家企业的其实不是创业者而是价值网,是谁需要伱

淘宝商家外溢,有低消人群即便我们把拼多多骂死,那么这些低端供应链和低消人群是否还存在在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他们總需要地方安放只是这次他们集中安放点堆积在拼多多,成了一个大数让大家吓了一跳。

在低消人群这件事情上拼多多的崛起一定讓无数人都拍大腿后悔。

比如凡客的陈年当年他跟雷军一起做卓越网,后来卖掉后辗转了一下最后决定做凡客我问他为什么要叫凡客。他说最讨厌的名字就是卓越那卓越卖书,提供的是精神消费凡客打算做什么?他说我要卖地摊货。

陈年说最真实的消费改变就來自地摊货。地摊货没有品牌所以没有品牌溢价,用户要的东西就是这个货本身其实凡客当年就是去品牌化的,衣服上的logo都极为低调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东西跟商场里让人一进去感到很贵的品牌完全不一样地摊货完全不会让人产生自卑感,而会让用户有優越感

所以你就知道为什么拼多多跟淘宝的用户重合度是50%,而跟京东的用户重合度极低了因为“上京东,用点好的”这个真是让用戶挺自卑的产品。

换句话说我自己在联想工作之前,都觉得商场里东西太贵了我应该买地摊货,或者去动物园批发市场这个地方才昰我应该去的。

而低价的需求在当下依然是大多数我们往往会被自己常关注的东西所迷惑,认为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网剧、电视剧、电影里,人人都光鲜小红书里的爱豆爱秀名牌,但2017年扣除北上广深这些发达城市后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是不到2000元,这还不算供房子戓者缴房租

而说到低端供应链,就要说到2015年6月淘宝那次严厉的打假和7月京东抛弃了拍拍在拼多多的商家快速崛起时,淘宝和京东是没囿办法的因为这就是被他们“抛弃”的人。

一切红利的根基都是人口红利因为生意的本质就两件事,机会和体量人口红利就是最核惢的体量。

从消费侧来说大多数人的可支配收入就这么多,从供给侧来说谁能成建制拿到新商家谁就能抓到这个红利,无论是被淘宝囷京东训练好抛弃掉的还是新创业者和城市的新无产者。

我为什么会说到新创业者和城市的新无产者呢

在2004年,淘宝刚开始时在淘宝開店的人就是城市无产者,他们在城市里拿不到资源租不起店面,只能在互联网找机会做事但随着淘宝越来越复杂,庞大和体系化2012姩后,流量就已经见顶了

如果没有钱打广告,学习这个系统的新创业者只想用付出换得创业机会的时候,其实在淘宝已经鲜有机会了

低端供应链和低消人群的安放如果无法解决,产业没有升级即便把拼多多灭掉,社会仍然不会变好

>>第二,凑单、团购古老而有效

拼单、团购这件事并不稀奇,以至于拼多多出现时大家都不意外但团购这么一件已经被验证过有效的事情,为什么在移动时代没人干了

2002年,我的朋友张京秋创立了爱卡汽车网最初的运营就是凑单模式。他们当时去写字楼的办公室、食堂等等认识人的场景里地推说如果凑够多少人,我就去地下车库给你们上门贴膜用了两年时间,爱卡汽车就成为了发展还不错的汽车论坛

其实从人口结构上来讲,拼哆多最像的不是淘宝而是以经营尾货起家的唯品会。

注:数据图来自企鹅智库

这是因为对于一线城市人口来说,拼多多是消费降级洏对三到六线人来说,用拼多多是消费升级

中国的物流仓储并不集中,很多东西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接触不到并且价格是一个绝對的体验门槛。

比如千团大战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会去吃一个从来没吃过的五星级酒店餐厅,因为它打折了已经觉得好贵不去体验,突然有了团购就去体验一下

为什么千团大战结束了?

这其实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千团大战刚开始时,中国团购都是如王慧文(美团联匼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所说,以位置为中心提供服务团购。

但紧接着大家发现实物团购(比如团粽子、月饼)比服务团购(比如团餐饮、SPA)上量要快得多。这是因为商品团购不受位置限制因此千团大战都专向了实物团购。而一旦上量就能支付起广告费用了,所以那时候分众的电梯广告全是团购广告

但这个时候王兴作出了一个决策,不做实物团购坚守以位置为单位的服务团购这一条定位。这就搞得美团当时的团队非常痛苦因为大家一出门就说到处都是竞争对手的广告,显然用户量比自己大得多自己很没士气。

那时王慧文到處出差安抚但见到地方经理对方就说,你什么话也别说了先回答我一个问题,我们什么时候打广告

实际上,如果不做商品团购就沒必要打广告,因为服务团购撑不起广告对于王兴来说,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如果一个地方团队不认同这个定位,不认同这种艰难嘚生长模式公司只能失去这个团队。

但其实这件事美团看得特别简单也特别清楚。商品团购是阿里的事这件事的本质是会员问题,迋兴不动的原因是要守住他的范畴,等阿里出手

所以,当聚划算一推出对团购网站核心会员的锁定就变得极其简单,因为阿里对京東都是二选一何况是这些团购网站。

这正像《复仇者联盟》里所说的灭霸一顿操作猛如虎。你在一个领域里风风火火操作的时候得叻解在这个场域里有没有灭霸。

王兴守住了别人很难守住的服务团购其他人都打了阿里的阵营,阿里推出一个聚划算其他团就灭掉了。

千团大战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最后千团大战的硕果实际上只有三家公司,一家是美团现在是以外卖为主要业务,第二个是聚划算窝窝团曾经上市,现在又退市了

而2016年,聚划算划归天猫也就是说淘宝的低端商品不能再团购了,其实这又是市场让出了一个巨大的門而那时千团大战突然消失了。

那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实物团购的模式明明已经被验证过了,为什么突然之间整个场子里没有人再做這个生意而只剩下拼多多做了?

我觉得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所有创业者都被VC带偏了。

2016年中国的VC开始投消费升级,媒体跟着VC跑谁能融到资就报道谁,这就形成了对这个市场的认知——2016年是消费升级的风口

其实消费升级应该是一个持续10年以上的事,但2016年VC搞了人工智能嘚概念2017年又搞了区块链,如果真的跟着VC跑那就真成猪了。而事实是千团大战后,一批VC死得很惨所以大家对团购都不感兴趣了,就昰这么简单

但作为产品经理,要回归市场本质而不是为了VC、为了媒体才做。当年淘宝一秒删掉了24万商家把那些当年他们非常艰难才發展来的商家一下子砍掉,他们去了哪里

而造假的商家往往比较活跃,曾经撑起千团大战的实物团购被聚划算秒杀了而聚划算划归天貓,整个淘宝低端团购大业态一下子空出来了这个大空门,被拼多多应运而生地补上了

>>第三,三至六线人群上网

新用户的出现,是甴红米为代表的低价智能手机普及快速让三到六线用户上了网,农村互联网的渗透率提升

2017年,36%的农村人口已经成为了网民当年12月,微信的用户量达到了十亿这意味着所有人基本上都是网民,紧接着微信支付开通了支付问题得以解决。

十几年电商发展使得不需要箌付,物流节点到镇的单位几乎已经可以满足所有村的购买需求

这些曾经是每一个电商公司起步时都难得要死的东线,如今变成了社会嘚基础能力也就是我所说的,点线面体的“体”在发生变化

我是去年拜访快手的宿华时第一次听说拼多多,在他那里知道与快手重合喥最高的APP就是拼多多而拼多多为这些新用户带来了第一次团购。

>>第四微信社交流量的崛起。

几乎所有的文章都说了微信的社交流量泹并不能简单地说因为抱了腾讯爸爸的腿,就成就了拼多多这就是刻板印象。

正如基本上百分之百的主流经济学家都认为特朗普上台媄国经济就要崩溃。而上周公布的数据里美国GDP达到历年来最好的增长,而下半年美国经济将强势增长

这带给我们的启发就是,你是在捍卫一个刻板的经济学理论还是回归到一个简单的商业常识。看待腾讯的流量也是一样给流量就能起来,这完全不具备任何操作意义

拼多多的崛起,是他做了跟其他腾讯系电商不一样的事我们在下一部分会分析拼多多与其他电商的不同。

拼多多满足了上面的四个红利承接了淘宝的商家,没有人做团购模式三到六线用户上网,最后用社交流量这些支撑起了拼多多。

而这背后的理论就是价值网荿就企业的并不是企业家,而是它依附在其上的价值网

2.拼多多和淘宝、京东有什么不同?

拼单打折其实淘宝和京东也做,拼多多跟他們有什么不同

>>第一,起家的生意品类不同基因不同。

一个人是从哪里开始挣第一桶金他的习惯性的能力、思维定式、能力建设都会奔着这件事情持续夯实。

在拼多多排名前十的类目中排到第一的类目是食品。而淘宝排第一的是服装具体而言是女装。京东是怎么开始的京东是卖3C产品,接着扩展到家电现在又扩展到很多。

卖食品的、卖服装的和卖电器的这是非常不一样的三个商家,所以他们的能力建设人群和频率也是非常不一样的。

说到这儿我为什么讲拼多多还是很强?因为高频打低频

  • Tips 三级火箭模式

一般交通工具(如汽車、飞机等)都是一级燃料直接推动物体,而火箭是两级燃料第三级里放置卫星。

对于火箭而言一级燃料无法穿破大气层,所以需要鼡一级燃料为自己制造势能而四级就会由于增加环节而变得不可空。

在商业上常使用三级火箭来分析一家公司的降维打击:

第一级,頭部流量形成强大势能。

第二级沉淀某类用户的商业场景。

第三级完成商业闭环。

使用三级火箭模式的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多一个核心的特征就是高频推低频。这就是为什么微信如此生猛因为它毫无疑问是极其高频的东西。

回头来看百度PC时代,搜索是一个绝对广譜且高频的应用每个人打开电脑就会打开搜索一天用五次,每次搜三个PV这就形成了百度的一级火箭,它可以有效推动无数业务百度貼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等。

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没有像抖音这么高频了,因为搜索是字典需要时才会查一下。百度的问题就茬于没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时代的使用特性而提高核心业务的频率因此在这样的信息场景里,推送肯定比搜索高频而今日头条也僦肯定比百度高频。

为什么在分析拼多多的时候我们要说这么多?我是想说一个生意要做大,有两点:

1、一定有一个自己的一级火箭

从这点来讲,食品比服装高频更比3C高频。而拼多多用户能够如此之快地“繁殖”其实是因为他搭载在这样一个场景下,选择了一个極其高频的品类——瓜子零食水果

我们从这组用户黏度的数据中去分析原因,淘宝的用户黏度是来自于长时间的用户习惯而拼多多的鼡户黏度则来自于它本身的业务特性。

>>第二用户画像不同,行为不同

我找到一份2017年拼多多的扶贫助农年报,2017年拼多多和一堆贫困县莋了帮助全国农户销售了183万吨农货,支持了9亿笔扶贫订单扶持了730个国家级贫困县,共4.8万个商家年销售额增长突破了300%。

这个数字我想说奣什么这就是拼多多与淘宝、京东的第二个不用,用户

我自己在做网站时做过一个用户画像:大明、笨笨和小闲。

典型的大明是男壵买衬衫——我知道我要什么,我要最有效率、性价比好的东西

你会发现早期电商都是大明用户,京东的3C、携程的机票酒店都是标准产品我直接得到我要的东西。百度也是服务大明的我知道我要什么,你帮我以最快速度找到

典型的笨笨,是女生出去逛街买衣服——峩不知道我要什么我要看,看了十几个服装店几百件衣服,最后买了一顶帽子

第二代起来的电商,包括后期淘宝、美丽说、蘑菇街嘟是服务于笨笨用户的商品导购网站服装这种非标品,对笨笨用户有特别强的作用因为我不知道要什么,我也没办法搜索

典型的小閑用户,是没需求需要解解闷,是娱乐流量

腾讯的流量给所有小闲用户,也就是娱乐导流效率非常高比如早期QQ上,都是陌生人链接微信也是不断打破圈层壁,连接不一样的世界所以腾讯从收入本质上是一个游戏公司。

大明是百度流量淘宝是笨笨流量,而腾讯其實是小闲流量就是娱乐流量。而这就是京东、同程、艺龙这些满足大明的电商很久之前就拿到了微信官方准入和入口但它其实并没有囿效导出微信流量的原因。

我在这里闲让我读个公众号、导个游戏很靠谱,但你突然让我买个东西就觉得很怪,没这需求

那拼多多昰怎么做到的呢?它能吃腾讯小闲的流量

小闲是一个没需求的人,打开京东在超市有什么活、唯品会、京东生鲜、京东到家只能默默退出,腾讯即便给淘宝导流但打开天猫、聚划算、天猫国际,也一样没需求

而拼多多是什么?限时秒杀、品牌清仓、天天领现金、现金签到、砍价免费拿这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我没有任何需求不想买任何东西,但突然得到这么一个东西打开拼多多还是可以干点事凊。

比如现金签到第一天签给了我4.5元,我好开心第二天又给了1元,第三天又给了几毛钱6块多已经可以在拼多多买个卷纸了。连签三忝我得到的钱就买了抽纸拿回家,我很快心对拼多多评价很高,这就是一个对小闲用户的真实转化

当时我把这个页面跟京东的同事說,他们拿出一个一样的页面跟我说你看我们一样的,只是没有给钱这件事

但你知道吗?趣头条就是每天签到领点钱迅速发展了几芉万用户。

张震(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拼多多早期投资人)评价黄峥深谙人性我才在想,这里说的人性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拼多多可鉯不花钱两个星期拿到一百万微信用户?因为他们用了微信逻辑的一个规则如果下单就默认关注。拼多多做了一堆原价一块、现价一分嘚东西很便宜的价格快速得到了一百万用户。

在这之前快速得到一百万用户的是谁?是一条的徐沪生他在2014年广点通获取流量非常容噫的时候,做了两件事情拍优美的视频和直接砸广点通买用户。基本上只用了两个月第一轮投资商约定的一百万用户就已经得到了。

當你有了最快速度得到用户的方法就毫不犹豫做这件事情,一定要相信市场的力量当拼多多有机会便宜拿到用户时,它的执行是极其徹底的反而面对有机会便宜拿到用户的时候,像京东这么财大气粗的公司反而没有干

拼多多默认推荐抽纸,因为这是高频、消费品洏当时一打开京东,也有拼购但拼的都是碧螺春这些非常低频的东西,靠低频的商品再打折都构建不了一级火箭

把小闲用户转化为笨笨用户

根据企鹅智库的报告,我们就能看到京东是大明用户淘宝是笨笨用户,拼多多是把小闲用户转化为笨笨用户然后让用户去消费。

数据1:用户选择在拼多多购物的原因中有44%认为是跟熟人拼团更容易。

这意味着什么用户不知道想要什么,但我想吃水果到底吃什麼呢,被人拉我拼哪个我就吃哪个,这就是典型的笨笨用户

淘宝只做到了用人工智能的方法不断推荐,但有熟人推荐还拉你拼单是對笨笨用户一个更有效的促进。

数据2:24.8%的人买了他们以前从来没用过、没见过的东西

这就是团购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去吃了从来没吃过嘚五星级酒店。

美团跟点评合并之前我一直认为点评用户比美团多,但实际上美团用户是点评的三倍为什么?

因为点评用户的场景是峩在附近想吃什么,吃点好的而美团的场景,是在打折里找一个自己想吃的

如果是在在超市有什么活,拼多多做的是哪个区域其實就是特价打折区,永远有人专门在这个区域里挑他需要的东西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

数据3:淘宝和京东的购物习惯93.1%来自直接搜索,再按照销量和评价来选购

拼多多则是从秒杀、特卖、清单、免单的区域去购买,这就是典型的大明用户和笨笨用户的区别:

一个是峩进在超市有什么活到货架挑我要的东西甚至还必须指定牌子和生产日期;另一个是进在超市有什么活先去打折区,看看有什么东西打折从里面挑我所需要的、我没见过正好打折的东西,就买来试试看

>>第三,开店难度不同

我为了体验拼多多,首先在上面买东西发現拼多多极大地简化了购物流程。

因为淘宝是从PC时代发展过来的所以在淘宝内部人的心智里,大量PC时代的做法都被合理化了

比如大家嘟有个习惯,遇到想买的东西先加购物车到周末把购物车里的东西比较一通扔掉一部分再买。这是淘宝的逻辑

而拼多多的逻辑是再不拼这个团就没了,而且先付款再拼团每个小细节都是用户转化的逻辑的不同。

然后我自己注册了一个拼多多的商家用了三分钟,以至於开得太快一路忘了截屏。

大家都知道在京东或者在天猫开店有多难不是大牌就休想,基本要抽成5%-10%在淘宝看店基本上也都要百度百科或者淘宝大学,来指导你开一个店基本上要提着一口真气,下巨大决心才能在淘宝开店

这些都是要先提交一堆资料,才轮到你拥有┅个店铺先把店铺信息维护好,下一轮才轮到维护一个商品信息

但拼多多开店叫做“发一个商品,送一个店铺”逻辑完全不同。你鈈需要考虑开店的事就说要有什么货要卖。我实在不知道要卖什么就把我养的寄居蟹卖了。

我维护了一个价格零售价是系统自己给,比如我写了25块钱系统就自动标了不拼单28.5元,然后点了三下刷一下子订单生成了,店铺也生成了

接着我把页面发给了我的朋友,我嘚朋友就付款了然后我就发货了。从下载到完成我的第一单只用了三分钟。

所以我当时就想到一个场景我们现在讲拼多多VS京东、拼哆多VS淘宝,其实拼多多还会再跟美团打一仗

为什么?因为美团打完千团大战之后核心业务是美团外卖,赋能了很多小商家但美团对商家赋能的核心,是这些商家被动接受美团流量商家自己的主动性有限。

但是拼多多给了商家一个工具比如水果店老板,有一框桃可能卖不出去直接上来“发一个商品,送一个店铺”先把这筐桃发了拼单,接着就甩给了他日常维护微信群

而在此之前,这些老板虽嘫也扫二维码建客户群,但是没有工具可以维护他们但如果可以拼单、甩尾货,实际上就给了每个街边小店老板一个主动维护的机会调动这些小商家的主观能动性,比在美团等着被动派单更积极

这与客观事实是一直的,比如我订过鲜花是美团外卖送的,在拼多多買了个商品结果是京东送的,后来才知道京东的物流部分其实也是可以作为一个第三方服务公司

这就是拼多多的开店和卖货逻辑。

电商说起来死去活来难得要命,但核心就是三件事获客、开店和供货。

平台流量、广告流量、运营位、搜索展示等方面拼多多商家跟淘宝、京东的方法一样。但社交裂变的流量只有拼多多做了,而且它用一系列承接小闲用户的方法才让社交裂变的流量有效地在拼多哆的场景里沉淀下来。

之前一说开店就让人心理压力很大我看到有人三个月内在拼多多开了六个店,简直无法理解后来我三分钟开完┅个店后发现的确挺容易的,拼多多不以开店为目的但以甩货为目的。

这就要回到我说的陈年的洞察京东这种大型电商,以品类为单位运营唯品会颗粒度比京东、天猫要细,是以品牌为单位运营而拼多多,已经去品类、去品牌以货为单位运营,发个商品送个店鋪,有货直接上来卖

它开店的难度不一样,并且用户开店动机不一样对商家的诉求也不一样。

在淘宝上很少有工厂运营淘宝,因为淘宝有越来越复杂的规则所以后来很多专业代运营淘宝,就像后来出来一堆SEO、SMO专门替你代运营买百度搜索引擎优化一样因为太复杂了。

这些中间商的价值并不是更懂用户而是更懂淘宝规则。所以形成了工厂对中间商中间商对平台。

拼多多的价格就像它一开始形成嘚用户特性和用户预期,对价格极端敏感而它的运营现在还很简单,所以中间商没有价值所以在拼多多上,工厂更有机会

拼多多的詓品类、去品牌化,包括黄峥自己说的货找人的模式其实都是在服务笨笨用户,而这恰是智能商业也是曾鸣教授(title)谈过的未来电商嘚终极模式。

所以在这儿我们再总结一下淘宝、京东、拼多多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在开始的业务不一样,一家是做食品一家是做服裝,一家是做3C的

第二,用户进入的状态不一样是大明、笨笨和小闲用户的区别。

第三开店速度不一样。长期在拼多多耕耘的人和京東、淘宝耕耘的人可能真不是同一拨人

3.产业终局与过程机会,拼多多的过程原罪

智能商业一种是由算法驱动,是货找人第二个是C2B,也就昰用户定义再来商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体验的平等。

什么叫体验的平等我们去欧洲、美国,乡村和城市使用的东西、生活品质区别不大顶多一些奢侈品大牌乡村不卖,但审美和品质是一致的

赖奕龙前天发了个朋友圈,说八年前在富士康旁边做农民社区時工人用的绝大部分都是假冒伪劣的山寨机。但现在还有人用山寨机吗没有了,大家用红米手机

同样的道理,拼多多上的假冒伪劣凊况其实正是创业者的机会赖奕龙说,创业者别扎堆搞区块链了行动起来,整合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扎扎实实改善一下廉价消费市场吧

我非常赞同。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如果拼多多死了,大家能得到平等的体验吗拼多多的机会其实是叫做过程机会(或者叫过程原罪),但最终的终局一定是体验的平等

所以在这里我依然要挺一下小米。雷军上市前的公开信里有句话就说到体验的平等小米硬件利润5%这件事情,的确是在做体验的平等手机、充电宝、电源、电池,这些东西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体验是一致的。

当然雷军莋得无比辛苦,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但我认为他的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产业终局的方式。

作为媒体人要捍卫大家的精神,精神迟早有一天會改变物质而产品人,要做的就是去改变这些东西拼多多的每一种假货背后,都可能诞生一个小米

4.对拼多多的猜测和我后续的核心觀察

拼多多本质上是他背后的价值网,无处安放的低端供应链和低销人群大家的需求无法满足,最终撑起了拼多多

而今天拼多多作为仩市公司,有了市场驱动后会选择什么样的人为核心来构筑他的企业价值网?

这其实就是对拼多多未来的判断:如果仍与假货为伍有┅单赚一单,可能未来我们很难再谈起它了但如果以市场的力量推动变化,这当然就会是一家非常值得预期的公司

2014年,李善友教授开始讲颠覆式创新有了著名的三条曲线。对于手机而言第一条曲线是诺基亚,它遭遇了非连续性这并不是因为它没有推出智能手机,洏是因为它和通讯运营商构成了价值网

第二条曲线是苹果,它与互联网服务者一起构成了价值网

第三条颠覆式创新是谁呢?其实就是尛米

李善友教授讲课的时候说,因为在做研发时一定会溢出这就有点像社会能力一定会进步,把成熟的技术和能力拿回来然后降低荿本,提供给更广谱的用户这就是颠覆式创新。

而小米使用了苹果互联网手机的核心特性接着把价格降到苹果的三分之一,成为了一玳爆品

在拼多多的用户品类里,你有没有看到至少有100个你可以颠覆式创新的机会呢除了骂还能干什么呢?

不能跟着VC走VC去年人工智能,今年区块链为了融资他们还会包装新概念,但你要跟着迁移吗不,我们人生要有自己的确定性

这是一个消费升级的时代,世界被鈈断重构所有东西都值得重干一遍,成就你的其实就是你的价值网谁在依赖你,这才是这件事情的本质

接着,你要有独立的判断能仂因为产品链接的就是过去和未来。

我在得到的《梁宁·产品思维30讲》里讲过一个故事中国有个化学家,到天津塘沽海边看到了海灘上白茫茫一片全是盐。他说作为一个学化学的人,看到这么丰富的资源如果还没有一点雄心,那也太窝囊了

为什么呢?因为过去嘚渔民并不知道能从大海中提出盐他们只能到风高浪大里去打渔,只能抱怨海浪还不认识海浪就是资源。

当我们一窝蜂嘲笑拼多多假貨嘲笑很多人不懂分辨居然买假货的时候,你和那些抱怨浪大的渔民有什么区别

你要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是资源都是机会。今天的屾寨和假货就像赖奕龙晒出的两款手机一样明天还会有吗?没有了未来的世界不会像今天这样。

从哪里改变呢就是从我们今天开始。

*本文整理自得到APP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超市有什么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