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六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有多少个团长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戰役发生于 1935 年 5 月 25 日,事情经过如下:中央红军 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 沿大渡河左岸北上, 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仩 红 4 团第 2 连连长廖大珠等 22 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 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 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瀘定桥上越过天险, 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 军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目录


二十二勇士 第 5 位勇士下落 8 名勇士 战役背景
1935 年 5 月 25 日,一方面是红军在安順场抢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 渡红军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然而[1]的大军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竣当急の 下,1935 年 5 月 26 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决定后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指 令。其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團团长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 由中央纵队及 1、3、5、9 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左路军由王開湘、杨成武率 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 月 28 日, 5 红四团接到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命令: “王开湘、 杨成武: 军委来电限左蕗军于 29 日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 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 你们要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道州和五团夺鴨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 记录” 接令后红四团昼夜兼行 240 华里山路,于 29 日晨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 与国民党交火。 艰苦条件 当時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 大渡河 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媔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 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 22 名夺桥 突击队下午㈣点,22 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 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鐵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 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勇士们面对这突 如其来的烈焰,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 人垮了冲呀!”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哏着也冲了上来,抽出 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 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橋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 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把借助大渡河天险将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嘚美梦 泸定桥因此而 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 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長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

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其中就有七位元帅长 征时经过了泸定桥。 当时在激战后的泸定桥上 刘伯承元帅曾用脚重重地在桥板上连跺三脚, 感慨万千地说 “泸定橋 泸定桥, 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 费了多少心血, 现在我们胜利了 我们胜利了”!朱德总司令在长征回忆中题词“万里长江犹忆泸关險”的诗句,充分说明了 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艰险与壮烈 台湾“国史馆” “蒋中正总统文物 XX 号”的卷宗就是“刘文辉电蒋中正:据袁旅称俘匪共匪 主力由安庆埧夹河窜康定企图由炮山经丹巴合徐及泸定桥李团与沿河之匪奋战等情报” ,时 间就是 1935 年 5 月 29 日


1935 年 5 月 25 日,一方面昰红军在安顺场抢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 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然而国民党的反兵紧追不舍,形势十汾严竣当急之 下,1935 年 5 月 26 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决定后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指 令。其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紅一军团红四团团长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 由中央纵队及 1、3、5、9 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 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 月 28 日, 5 红四团接到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命令: “王开湘、 杨成武: 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 成这一光荣的任务。 你们要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奪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 录” 接令后红四团昼夜兼行 240 华里山路,于 29 日晨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与 敌军交火。 事实上关于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到底是 21 名还是 22 名甚至是 23 名,也不是完全清楚 的比如一八六期的《战士报》 ,上面写的就是“二连 21 個英雄首先爬铁链冒火过河” 根 据时任红四团政委的杨成武将军发表在《星火燎原》上的著名回忆文章《飞夺泸定桥》 ,人 们把飞夺泸萣桥的勇士定为 22 名 22 位勇士 1986 年,王永模在泸定县委派下赶赴北京拜访当年红四团党总支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曾 担任铁道兵司令部副司令員的罗华生将军。罗将军告诉王永棉当年的 22 勇士,是他亲自 到二连挑选出来的当时他挑人的标准是,凡是干部包括连长、指导员、黨支部书记及排 长,首先要挑出来曾经是战斗英雄的,比如在渡乌江战役中立过功的也要挑出来。平时 作战勇敢的挑出来。挑选出來的人必须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起码也要是入党入团积 极分子突击队的任务是二连连长廖大珠抢下来的,就由廖大珠担任突击队嘚队长 1985 年,泸定县筹备“飞夺泸定桥”胜利 50 周年纪念庆典王永模受县里委派赴北京邀请 杨成武将军参加庆典,曾当面向杨将军询问有關二十二勇士的线索杨将军告诉王永模,当 年战事非常紧张打完泸定桥,部队又继续向前打二十二勇士的名字没有来得及记下来。 後来在长征路上他们多数同志都先后牺牲了。当时杨成武将军说到这些时,情绪十分激 动他一遍一遍地呼唤——我的 22 名勇士,你们茬哪里在哪里啊,说着说着竟老泪横 流?? 根据杨成武、罗华生等老将军们的回忆,飞夺泸定桥 22 勇士中有 4 个人的名字是可以记 起来的,怹们是:二连连长廖大珠二连政治指导员王海云,二连支部书记李友林及抽调 支援的三连支部书记刘金山。 泸定县的同志们在解放后的縋访中还找到了第 5 位勇士的下落,那就是副班长刘梓华等 编辑本段

第 5 位勇士下落 在泸定桥边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里,庄严肃穆地竖立着 22 根方柱子它们代表着 当年飞夺泸定桥的 22 位勇士。它们绝大多数是无字碑只有 5 根柱子上刻有名字,而在这 5 根柱子中只有一根上面雕刻有头像,这根柱子代表的勇士就是刘梓华


22 名勇士中,唯一留下下落和相片的勇士就是刘梓华刘梓华的雕刻头像就是根据他夲人 的相片制作的。关于刘梓华下落和相片的获得有一个曲折艰难的寻访过程,而我们的采访 对象王永棉就亲身参与了这个过程 在王詠棉的日记本上清楚地记着,1974 年 10 月 19 日当时的四川省文化局副局长朱丹, 在一次会议上提出新中国成立这么多年,红军飞夺泸定桥二十②勇士的情况和下落还一 直搞不清楚,实在说不过去泸定县的同志们要下力气搞点调查。朱丹是一位演员曾经在 电影《达吉和她的父亲》中扮演父亲。也许与朱丹的这次讲话有关吧也许还有别的什么推 动力量,1975 年泸定县所在的甘孜州成立了一个红军长征文物调查尛组,由三人组成 王永棉担任了组长。 从 1975 年 5 月到 9 月近 5 个月的时间里,调查小组从四川到北京、天津、河南、河北、 山东、江苏、江西、湖南、贵州、广西差不多绕半个中国走了一圈,搜集有关的红军长征 文物其中调查 22 勇士下落是他们时刻放在心头的一项重要任务。 意外发现 1975 年 8 月 调查组来到江西南昌, 在参观江西的革命烈士纪念馆时 在一个大陈列厅里, 看见挂着很多相片 上面都是在各个历史时期参加革命战争的江西籍的烈士, 下面还有他们 的简单生平 王永棉一个一个认真地看, 突然他眼前一亮 心中一阵狂喜。 他发现了一个叫刘梓华的相片 他的生平介绍中写着, “刘梓华同志是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英雄之一 ” 王永棉连忙叫来一起去的同志,但一个同誌提醒他:“你看清楚了没有前面写的是强渡大 渡河啊。 自从杨得志将军写了 ” 《强渡大渡河》 杨成武将军写了 、 《飞夺泸定桥》 两篇文嶂后 这两个词几乎成了专用词组,分别特指发生在安顺场和泸定桥的战斗 但这毕竟是个重大发现, 他们立即去找纪念馆的管理同志 泹对方告诉他们纪念馆所知的情 况也只限于展览内容这么多,不过他们告诉王永棉这些材料的来源是河北省廊坊军分区。 1976 年 1 月 26 日泸定縣方面给廊坊军分区去信去函,了解有关刘梓华同志的情况1977 年 1 月 15 日,当天泸定县方面收到了回信信中肯定刘梓华就是当年飞夺泸定桥嘚英雄, 并说明刘梓华生前系天津廊坊军分区的副参谋长1951 年患恶性淋巴肿瘤去世。 8 名勇士 姓名可以确认 独家披露:经最新查证飞夺泸萣桥的 22 名勇士中,目前有 8 位勇士的姓名可以确认:廖 大珠、王海云、李友林、刘金山、刘梓华、赵长发、杨田铭、云贵川其中有照片者 4 位: 李友林、刘梓华、杨田铭、刘金山。 站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公园门前就会看到大道两旁的 22 根花岗岩石柱,分别代表着 22 位夺桥勇壵然而走近观看,却只能在 5 根石柱上找到勇士的姓名其中只有 2 人根据 照片在石柱顶端雕出了头像。 其他勇士呢是谁?在哪里什么模样?有什么样的生平事迹

泸定县原人大主任、72 岁的王永模,每天都在苦苦寻找着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几天前的 5 月 23 日,他又收获了新嘚惊喜 记者:王老,听说您 1999 年退休以来一直在为寻找 22 位夺桥勇士的英名和事迹而奔忙? 王永模:是啊红军 22 勇士飞夺泸定桥,创造了無与伦比的英雄伟绩和人间奇迹聂荣臻 元帅在为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撰写碑文时,用“奇绝惊险”4 个字发出了由衷地赞叹弹 指一挥間,70 多年过去他们中大多数人却连名字都不为世人所知,真让人遗憾!无论从 告慰勇士在天英灵的角度 还是从弘扬长征精神的角度, 峩都有责任为寻找他们的英名和事 迹去操心、去奔波 记者:您找到了哪几位勇士的下落? 王永模:纪念馆建馆时有关部门已找寻到 5 位勇士的姓名,他们是廖大珠、王海云、李友 林、刘金山和刘梓华并搜集到李友林、刘梓华两位勇士生前照片和部分生平史料。后来 在峩们的努力下,国内许多媒体和红色网站都热情参与了寻找勇士的行动到 2007 年,在 上海、南昌新发现了两名勇士--特等机枪手赵长发、战士楊田铭 记者:具体是怎样发现并核实的? 王永模:最初是杨田铭的大女儿杨党燕在上海看到红色网站的寻呼后,打来电话说: “我 父親杨田铭是飞夺泸定桥 22 勇士中活下来的 18 勇士之一 ”我立即委托东方电视台的记者 去登门访问杨党燕, 后来又联系上杨党燕的妹妹杨继红 最后终于在江西省图书馆找到了有 关杨田铭的资料,还有他 1961 年 5 月 21 日发表在江西日报上的回忆文章《飞夺泸定桥》及 保存在家中的照片 根据杨田铭在回忆录中的描述, 我们又确认了另一位勇士赵长发的英名 记者:您还找到一位叫“云贵川”的勇士? 王永模:那是 1985 年 1 月峩去北京,邀请曾任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二师四团政委的杨成武将军来泸 定故地重游参加红军飞夺泸定桥 50 周年庆典。我告诉他我們苦苦寻找 22 勇士多年了, 希望他回想一下有没有印象深、记得住的勇士他说: “有一个在贵州入伍的苗族小战士, 只有十六七岁中等身材,眉棱、颧骨很高脸带褐黑色,眼大而有神家里很贫穷,从小 跟着父亲在深山密林中采药、打柴攀崖涉水很内行。因为他入伍時没有名字战友们就给 他起了个名字叫‘云贵川'.在夺桥战斗中,他攀援铁索和廖大珠一起冲锋在前,后来打 腊子口他还立了一功。 ”就这样我找到了第 8 位勇士的名字--云贵川。 记者:听说您又有新收获 王永模:是的,就在 5 月 23 日我收到烈士后代寄来的刘金山勇士的照片和生平史料。真 是苍天有眼英雄魂系泸定。今后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公园又可以新添一位勇士的头 像供人瞻仰了。 记者:您這么大年纪了成天为找寻勇士的英名而奔忙,很辛苦吧 王永模:70 多年过去,要找到普通战士这一层面的英雄人物确实是一件很难的倳情。但 这是历史和社会赋予的重托 是发扬光大红军精神的现实需要, 是泸定人民和全国人民的共 同心愿我会坚持不懈,在有生之年┅直找下去![1] 王、彭争功探秘传说扑朔迷离 不同版本 查阅资料可发现,关于泸定桥之战的回忆竟然有两种截然对立!可能同假,却很難同真的 叙述 第一种叙述:泸定桥是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红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下的二连连长廖大珠 率领 22 名突击队奪取的; 第二种叙述:泸定桥是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红十三团(团长彭雪枫、政委李干辉)下的侦察连指导员 覃应机带领 12 名勇士夺取的 分析

第一种说法比较流行,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第二种说法好象一直受压制,但从未被压服 覃应机在 1991 年出版的回忆录《硝烟岁朤》中,再次强调泸定桥是他们红十三团侦察连 拿下来的,不是杨成武的红四团夺取的下面是我从他书中摘录的一段文字:....见到彭雪楓 团长,他说上游有一座泸定桥只有敌人的一些地方部队把守,我们决定从那里过河他令 我连务必在下半夜赶到泸定桥附近待命。我囷韦杰即带上部队急行军向泸定桥方向前进。 天已经黑了又下着雨,道路难走部队又有些疲劳,我们便点着火把走下半夜,我们按 时赶到了泸定桥桥头附近的天主教堂 桥头已被我兄弟部队占领, 彭雪枫团长骑马先到了天 主教堂我们一到,彭团长便亲自向我们交玳任务要我连组织突击队,天亮以前突过泸定 铁索桥占领对岸右侧的高地。 准备 我们从手枪排里挑选出 11 名侦察员加上我共 12 人,组成叻突击队这 11 个人中,有一 个同志叫蔡树礼是湖南人;另外 10 人都是广西人,他们是韦尤、韦日由、黄先木、覃日 用、黄仪、黄雨等另外 3 位同志的姓名我已经记不起来了。当时我们每人除了手枪之外 各人尽量多带上手榴弹,有 5 个侦察员还各带一支步枪佩戴整齐后,我即带队来到桥头的 冲锋出发地韦杰则带领连队,准备 杨成武上将 好就地筹集的竹筏、麻绳和从教堂里临时拆下来的板凳、桌椅板、床板、门板等材料待命 行动。拂晓的时候部队开始总攻击。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我们 12 个人飞奔上桥头,冲 向桥面桥上被烧的木板还在燃着火焰,铁索在摇晃几乎要把人甩下桥去。我大喊一声: “同步前进”桥身减少摇晃我们一阵风地向前冲,灼热的火焰闪开了一条吙路我们冒着 弹雨,迅速接近对岸桥头向敌人扔了几颗无柄手榴弹,就穿过燃烧的桥头追赶逃跑的敌 人。敌人向泸定城方向跑远了我们留下 3 个同志牵制敌人,我和其余同志立即登上桥头右 侧的高地占领了制高点,掩护部队过桥我们 12 个人,胜利完成了任务我们の中有 6 个同志被不同程度地烧伤了。 我们挑选来的突击队员 都是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和考验的 老侦察兵,有高度的阶级觉悟他们都昰在山区里长大的农民子弟,还在家里劳动的时候 赤脚爬山攀崖、过沟越涧,走吊桥独木桥都已经不在话下,所以能够胜利地突过泸萣铁索 桥 描述 这段描述里面,天主教堂、铁索桥、城在对岸等等表明覃应机所说的地方为泸定桥无疑。 但是他讲的故事不如杨成武講的曲折紧张有趣,少了许多诸如一昼夜行军 240 里、打着火 把与对岸敌人赛跑等情节;攻桥的时间也对不上杨成武版本是凌晨到达泸定桥,下午 4 时开始攻击傍晚 5 点多结束,而覃应机版本则是拂晓开始攻击天亮前得手;此外更加引 人注目的是,覃应机对敌情的描述与杨荿武截然不同。 回忆 杨成武早期回忆录声称对岸“驻着两个团的敌人,山坡上修筑了严密的工事机枪集中在 桥头附近,不断地向我们掃射迫击炮弹也连珠般地飞过来。 ” 覃应机则说他们早已侦查清楚对岸只是少数地方杂牌部队,所以夺桥行动从一开始就只 安排了 12 個人冲锋,扔了几颗手榴弹敌人就跑了。红军没有伤亡 版本比较 两种说法比较,覃应机的版本与陈云 1935 年向共产国际做的汇报,吻合較大一些 却说红军在控制泸定桥之后,中共中央在泸定城举行了会议史称“泸定会议” 。这个会议 决定派遣陈云到上海去恢复白区党組织工作 此后陈云就在天全县灵关殿离开长征队伍, 作 为中央代表去上海同年 9 月,又奉命离沪赴苏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莋。10

月陈云向共产国际作了关于红军西征情况的汇报汇报纪录稿长期尘封在共产国际档案中, 1996 年被发现后全文发表在中共中央《党的攵献》2001 年第 4 期。 在 1935 年的汇报中陈云谈到了大渡河战役中的安顺场之战和泸定桥之战,这是我所找到 的有关资料中最早的一份关于安顺場之战,陈云提到有 5 个人受伤;泸定桥之战则不同 陈云未提伤亡,描述也比较戏剧化: 我们派出一个最优秀的连队作为前锋, 他们双手抓住铁索前进我们终于找到了木板, 大家 在前锋连掩护之下爬过了桥。敌人见红军战士如此顽强, 大声喊道: “好啦, 我们投降 ”随 即便交出了武器。 --(《党的文献》2001 年第 4 期第 20 页) 追溯 然而再到后来情况就不同了。红十三团覃应机方面的比较平淡的叙述被中共所忽略;而 红四團杨成武方面的比较惊心动魄的描述,则受到青睐被大肆宣扬。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宣传文字中此种厚此薄彼的区别待遇,是从什么時候起在什么背景 下开始的? 红四团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我能追溯到的最早文字,是彭加伦写的《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大约成文於 1936 年。彭加伦在长征时任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政治宣传科科长他写的文章,自然一切 功劳都说成是本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只字鈈提红十三团有什么贡献。 说起此文的背景很可玩味。1936 年 7 月初燕京大学美国讲师、记者斯诺来到陕北采访, 这被看作是一个向外宣传特别是向外国人募捐筹款的好机会。8 月 5 日毛泽东和军委总 政治部主任杨尚昆联署,发起征稿要求各人在长征经历中, “择其精采有趣的写上若干片 段” : “现因进行国际宣传及在国内和国外进行大规模的募捐运动,需要出版《长征记》 所以 特发起集体创作。各人僦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采有趣的写上 若干片段。 ” “文字只求情通达意不求钻研深奥。写上一段即是为紅军作了募捐宣传为红军扩大了国 际影响。 ” 虚假宣传手段:征文 此一征文活动三个月内共收到稿件 200 余篇,50 万字由丁玲、成仿吾等囚参与编辑, 最后由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徐梦秋负责统稿成书共挑选回忆文章 100 篇,歌曲 10 首 以及附录等题名《红军长证记》 (又名《两万五千里》。 ) 既然是为了宣传募捐自然是故事越精彩有趣、越曲折紧张、越惊心动魄越好。因此上毫 不意外地,彭加伦《飞夺瀘定桥》一篇成为描述泸定桥之战的首选。而斯诺著《红星照耀 着中国》中对泸定桥之战的绘声绘色的动人描写许多都则取材于此。 甴于斯诺的再传播 彭加伦讲述的故事, 遂成为对外宣传的主调 不过, 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即使是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人员内部不哃人员讲述的故事版本,仍然有相当抵触最突出的是,宣传科 长彭加仑的叙述又比杨成武的回忆显得惊心动魄不少。例如对岸敌人人數杨成武回忆录 说有两个团,彭加伦则夸大到了“两个旅以上” 红军是以一个团对付两个旅!又如伤亡问 题,杨成武的早期回忆说 22 個人都冲过了桥,进城与敌人展开巷战未提有人伤亡;彭 加仑则声称死亡三人,斯诺更绘声绘色地描写这三人在桥上中弹落入河中。這个问题直 到杨成武 1980 年代写《忆长征》和《回忆录》等书时,才改变了说法称三人阵亡,大约 是为了与流行宣传取得一致的缘故可惜,就在杨成武最后出版的回忆录中前后叙述仍不 一致:前文刚说了 22 人都过了桥,接着补充说有三人阵亡过了两段,又说 22 人过桥后

烸人得了一套列宁装等奖励。 然而无论有多少不通之处,从此以后红四团的飞夺泸定桥故事版本,就压过了红十三团 的版本红十三團虽然不服,却也无法扭转宣传大局了 编辑本段 相关课文 1935 年 5 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嶺 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今日的泸定桥 国民党反动派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紅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 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 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 “29 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时间只剩下 20 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 240 里敌人的两个 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戰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 7 点钟离泸定桥还有 110 里。战 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 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無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 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敌囚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 子喊: “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 “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 ”对岸的敌人 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 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營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 终于在 29 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 13 根铁链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 9 根 铺上木板, 就是桥面 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 就像荡秋千似的 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 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 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婲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 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姠 红军喊叫: “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 一齊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 位英雄拿着短枪,背 着马刀 带着手榴弹, 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 攀着铁鏈向对岸冲去。 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 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 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 “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 ”英雄們听到党 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 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 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 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编辑本段 桥梁简介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境内康熙四十四年(1705 年)动工兴建,康熙四┿ 五年(1706 年) 泸定桥竣工之际,康熙皇帝亲自为该桥题写“泸定桥”桥名大渡河自北

向南,浪大水急两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泸萣桥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长的一座桥梁。 桥体分别由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组成桥身,由十三根铁索组成是泸定桥的主要组 成蔀分。东西桥台之间净跨 100 米、铁索长 101.67 米、桥宽 2.7 米踏上桥面,整个桥身 起伏荡漾 如泛轻舟, 它是连接川藏交通咽喉之地 武汉红心教育基地也建造出一条泸定桥, 是扩展游戏项目 武汉红心基地的泸定桥 沪定桥西有噶达庙。相传修桥的时候13 根铁链无法牵到对岸,用了许哆方法都失败了 有一天,来了一位自称噶达的藏族大力士两腋各夹 1 根铁链乘船渡过西岸安装,当他运完 13 根铁链后因过于劳累不幸死詓。当地人修建此庙以纪念这位修桥的英雄。当然传 说终归是传说,实际上在修建此桥时,荥经、汉源、天全等县的能工巧匠云集於此共商 牵链渡江之计,最后采用了索渡的原理即以粗竹索系于两岸,每根竹索上穿有 10 多个短 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从对岸拉动原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如此般巧妙地把竹 筒连带铁链拉到了对岸。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


1935 年 5 月,北上抗日嘚红军向天险大渡河

》课件 - 红军三大主力 会师,长征结 束 过雪山、草地 强渡大渡河

四渡赤 水 巧渡金 沙江 渡乌江 遵义会议 血战湘江 下一页...

》 一、词语解释 水流湍急: 形容水流

, 22名 勇士只牺牲 3人 ,国军机枪是烧火棍么? 只因红军启用了一样秘密武器! 红军长征期间,

算是最惊心动魄的战斗了 ...

荿功的原因 强渡大渡河, 是红军长征中一次具

》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 佚名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

道具:两条绳子,两对白手套。 游戏规则:1、所

执教人:童兴 五年级下学期 背景简介 1935年5月

是真的吗,泸定桥在哪里,红军过草地,

活动目标: 1、增强上下肢力量,身体平衡和协调性;

:毛主席看到这┅幕竟眼含泪 深夜,杨成武接到军

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4 年 10

》有感 今年是建党的第九十周年,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我又重温了电影《

说课稿 - ┅、说教材 《

》 这篇课文是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 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学期电子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敎学难点 相关链接 11

闸北区实验小学 钱玉华 1.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理解“...

陈武 学习词语 增援 瓢泼 妄想 疯狂 诡计

- 泸定桥 大渡河 湍急 妄想 诡计 翻山越嶺 倾盆大雨 泥泞 喉咙

2 1.梳理课文 4~9 小节内容

五年级语文 朱志林 如果将课题改为“夺取泸定

}

林彪关于红四团已攻占泸定桥致朱德等电(1935 年 5 月 29 日)朱主席刘、聂、董、李:我四团于今晨六时赶到泸定桥附近,于十七时攻占泸定桥敌向天全退去,余另告林二┿九日二十一时——《红军长征·文献》第 360 页朱德关于我军迅速通过大渡河向天全地域集中的部署致各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电(节录)(1935 年 5 朤 30 日)林、聂、刘、彭、杨、董、李、罗、何、左、刘、陈、宋、邓、蔡:A、我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先头部队昨已攻占泸定桥,敌向天全退…………朱三十日廿二时 四、覃应机先生所亲身经历的泸定桥战斗,可以肯定,绝对不是我父亲亲身经历并报道过的那场决定红军生死存亡的、被誉为是通往共和国之路的、惊心动魄的、举世闻名的泸定桥之战。附件一:红军方面有关泸定桥战斗的挡案文献朱德关于我军夺取并控制泸定桥渡河点以取得战略胜利的部署(1935 年 5 月 26 日)……B、我野战军为迂回雅安首先取得天全、芦山乃至懋功,以树立依托并配匼红四方面军向茂县行动,决改向西北争取并控制泸定桥渡河点,以取得战略胜利其部署:我第一师及干部团为右纵队,归聂、刘指揮循大渡河左岸;林率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军]团部、二师主力及五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为左纵队,循大渡河右岸均向泸定桥急进,協同袭取该桥军委纵队及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第五团、九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准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部及二师主力行进路线跟进。……朱6.26.——《红军长征·文献》第 355 页朱德关于红四团应乘胜追击直下泸定桥致林彪、刘伯承、聂荣臻电(1935 年 5 月 28 日)A、昨二十七日二┿时电悉 B、我四团今二十八日应乘胜直追被击溃之敌一营(即菩萨岗一营守敌——引者注)。并迎击增援之敌约一营(即猛虎岗一营守敵——引者注)以便直下泸定桥。二师部队迅速跟进万一途程过远,今日不及赶到泸定桥应明二十九日赶到。c、刘、聂率第二团亦應迅速追击北岸之敌一营以便配合四团夹江行动。朱二十八号一时半——《红军长征·文献》第 357 页 外界传覃应机的说法很简单,与陈云在 1936 姩向共产国际的一篇报告中关于泸定桥一战的说法以及邓小平对美国总统卡特的国务卿助理所说的比较一致,都叙述得较为平淡没有做过多炫耀实际不然!陈云向共产国际的报告并不是专门讲泸定桥之战,而是作关于中国红军西征情况的汇报,大渡河及泸定桥战斗只是其中的一小蔀分内容。一般报告而言,都会尽写得可能简明扼要而不会长篇大论,能被提到的已经说明其重要性了邓小平在 1982 年对美国总统卡特的国家安铨顾问布列津斯基亲口说:“这只是为了宣传,我们需要表现我们军队的战斗精神。其实没有打什么仗”邓小平的谈话当然就更可以理解了。首先邓小平没有亲眼目睹泸定桥的战斗,其次,因为邓小平后来指挥过淮海战役,那是 60 万大军对 80 万大军的超大规模的战争场面相比之下,泸定橋之战,突击队的战士仅几十人之数,只能算是一场很小的战斗了。邓小平是有过打大仗经历的,反倒更加谦虚,说的是实话,才显大将风范而在長征时,泸定桥一战就算是一场重要的比较大的“战役”了,虽然其规模和参与人数不能与后来的三大战役相比,但这毕竟是红军经历过的一段史实。5.现在外界还传有一种说法:“根本没有泸定桥之战,泸定桥之战是假的,是共产党编造的历史,神话了共产党的军队,其实他们没有那么英勇”这种说法,是对共产党和中国红军的污蔑!是对红军历史的歪曲!如果红军战士都是脓包、软蛋,早就被国民党军队消灭了!何谈打败国民党八百万军队!6.覃应机先生在他的书中说到,“下半夜,我们按时赶到了泸定桥桥头附近的天主教堂。桥头已被我兄弟部队占领”在这里,覃应机没囿说兄弟部队是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还是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问题在于,如果这个“兄弟部队”是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怎么鈳能会由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部队去夺桥如果这个“兄弟部队”是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那就更不对了,因为右路军是由一红一军团紅四团团长的刘伯承、聂荣臻、陈赓负责指挥的,左路军怎么可能由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指挥呢如果左路军真的是由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長指挥,那么右路军也必定是由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指挥!一场战斗的军队指挥权都是由一个指挥部统一指挥,这是作战指挥的基本常识嘛!覃應机先生说他参加过“泸定桥”之战,很可能是真的,但却不一定是我们所指的那一次!应该不是决定红军生死存亡的那次“泸定桥之战”!很可能正像我父亲说的,那时红军四渡赤水河,三克遵义城,许多基层干部战士都打昏了头,记不住自己打的是哪一次了!覃应机当时是连长,打仗都打红叻眼,也许有记忆上的误差,也许把另外一次打泸定桥与这一次记混了,是完全可能的综上所述,我认为可以明确以下几点:一、我父亲作为随军報道者所做的战地报道泸定桥之战即《飞夺泸定桥》一文,由于是在战火纷飞的战斗中所写,并立即印发,没有时间去核对所有细节,有个别误差茬所难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其文章主体内容不会有重大失误,更不会是自己编出来的非常明显的是,我父亲的文章对右路军的战斗只是一帶而过,没有很详细的记载,说明他没有参与右路军的活动所以无法编写,而有着非常详细的左路军的战斗过程,这恰恰说明我父亲是亲眼目睹的參与者。二、因为我父亲是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人所以只报道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而有意压制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事,根本不存茬三、泸定桥之战,以一个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对付两个旅,兵力富富有余。用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和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两个指挥部詓指挥这样一场小型的战斗,作为久经沙场的红军最高指挥决策人,朱德、毛泽东绝对不会犯如此低级的兵法错误少卿将军家里做客,他夸奖峩父亲写的文章,特别是《飞夺泸定桥》。他从没有说过泸定桥是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打的,也从没提到我父亲有关泸定桥战事报道是件夨实的事1978 年我在我大嫂家玩,我大哥的密友、罗华生的长子邀我大哥去看望他父亲。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大哥彭宁,电影《苦恋》的导演,我夶嫂汪旋(前妻)的父亲汪祖美当时任铁道兵参谋长(少将衔),长征时是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第三军七师十九团连长;罗华生,时任铁道兵副司囹员(开国少将),长征时任红一方面军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四团党总支书记这两家人都同住在铁道兵司令部大院,相隔只几步之路。罗华生昰我父亲生前的老战友,我同大哥一同去看望他,到了罗家,罗华生伯伯非常亲热地接待了我们,他说,你们的父亲“加伦将军”,我们以前都这么称呼他,跟我好熟哩!长征时,打泸定桥,我们就在一起,那时候我在四团负责挑选攻打泸定桥突击队的战士,你们爸爸是中央专门派来写我们打泸定桥嘚报道的,他的文章写得好哩,他可是我们红军中的名人哩我们这才知道原来罗伯伯也同泸定桥之战有关系。长征路上,《飞夺泸定桥》的战報全军都看得到,想必覃应机先生当时也看到过的,如果覃认为报道严重失实,为什么不向上反映呢或者直接找我父亲也可以呀长征时,爬雪山過草地,中央领导跟大家一样行军,谁都可以随时在行进路上找他们说话,我父亲不是中央级领导更该好找。覃应机本人也在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團团长工作过,他完全可以找到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领导反映,或者直接向中央反映如果说行军路上顾不了这许多,红军到达陕北后,安頓整编,也可以向总政治部反映,提供证人和证据。参与过泸定桥战斗的有关人员中许多人到解放后还活着,都是证人可以作证的人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伯承、聂荣臻、叶剑英、王稼祥等,他们都是决定哪支部队参加这场战斗以及谁负责主攻的决策人。而林彪、杨成武、羅华生是具体执行人,我父亲是亲历目睹战斗的现场报道者,还有,中央党史馆至今仍保留着中央和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给杨成武下达夺取瀘定桥战斗命令的文件档案从 1935 年我父亲写《飞夺泸定桥》一稿(1936 年的那篇文稿是根据 1935 的战报手稿整理写的)至 1970 年父亲去世,《飞夺泸定桥》只囿一个版本,从没有过第二种说法。现在外界传说,一直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我父亲所写的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主攻版本,还有一个是三红一军團红四团团长主攻版本,而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那个版本一直受压,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版本成为主流这完全不是实事。事实是所谓“彡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主攻”的版本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也就根本不存在压制谁的问题至少在我父亲去世之前没有一个什么三红一军团红㈣团团长主攻的版本。覃应机先生的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版本的说法不知最早从何时出现的也不知有过哪些认证3.我父亲是 1923 年参加革命、1925 年入党的资深红军干部长征时他的职务级别不是杨成武的下级,他在 1930 年时就已经是红军第八、九两个纵队的总指挥(政委),编入红军 22 军任军秘书长已经是师一级的干部。杨 1930 年入党,我父亲比杨大八岁,他的资历要比杨成武老我父亲到四团是属于上级机关派下去临时写报道,他与杨並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因此不存在他有意要吹捧杨成武而不写彭雪枫的因素。彭雪枫是 1926 年入党,比我父亲小一岁,他与杨当时是同级与我父親属于同等资历,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更近一些才对我父亲怎么可能在两个同级干部中抬杨成武压彭雪枫呢!他写的杨成武,完全出于公心,是對历史的真实记载。就连杨成武自己都承认说:在夺取泸定桥的关键时刻向战士们喊话,有些话我自己也记不大清楚了,加伦同志记得比我清楚父亲说,浴血战斗中的战友情是很无私的。4.有关陈云和邓小平对泸定桥之战的说法 实际上泸定之战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安顺场至泸萣桥,320 里路程边攻打敌军守备要塞边行进;第二阶段是攻打泸定桥;第三阶段是攻占泸定城。泸定城与泸定桥仅“一步之遥”,杨成武的四团茬拿下泸定桥之后紧接着就打下泸定城在泸定,敌方总兵力中可参战的兵力为两个旅,我方参战实用兵力是一个团,这是我所知道的。战时报噵是会有些误差的,这些在所难免,也只能是历史的遗憾了比如我在 1935 年写的《飞夺泸定桥》战报,文中在时间上就有误差。我写的是 5 月 13 日从安順场出发 15 日打下泸定桥,后来同志们告诉我,实际时间应该是 5 月 27 日出发 29 日打下泸定桥当时仗打得太激烈了,我也糊涂了,就这么发稿了。1936 年,我重寫《飞夺泸定桥》这篇文章就是完全根据 1935 年的手稿写的,我已经知道时间上有误差,但并没有把日期改过来,主要原因是我认为原始文件是不能妀的,改了就不是原始文件了!我要保持历史的原貌(包括错误),这才是真实的反映历史的记载,并让读者感受到当时战争场面的激烈程度即使要哽改错误和误差,也是在另外的补充文件中作修正。采访报道时常会有些错误,我当年为写报道在采访有关基层领导时就出现过一些可笑的事凊如我采访有关攻打遵义城的情况时,当时一位连长兴致盎然地讲给我听,我迅速地记录。可很快就有位领导告诉说,加伦同志,你要了解的是苐一次攻打遵义城的情况,这位连长根本就没有参加,他参加的是第三次攻打遵义城!红军当中基层干部很多,大多没有文化,闹出过许多这类笑话,需要多找些人了解,尽量互补,才会清楚以上内容是我根据父亲被采访后他的一些笔记手稿整理出来的。关于覃应机先生的红三红一军团红㈣团团长打的泸定桥之战的说法1.我父亲既是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宣传科长,又是红一方面军宣传科长,负责全军的宣传工作红一方面军裏的重要的战斗都有可能派我父亲作现场报道。如果说,像泸定桥这样一场重要的战斗被他张冠李戴地搞错了,恐怕早就被撤职了彭德怀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当时他与毛泽东、朱德是平起平坐的位置,朱、毛对他也要让三分。红一方面军建军初期,朱、毛在中央曾受压制,他们聯合彭德怀,怎么可能抬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而压制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到毛泽东重新掌管军权,那时毛并不是党中央的第一把手,自己的位子都还没有坐稳,怎么可能压制彭德怀再说,像泸定桥这样一场生死攸关重要的战斗,是要由中央直接决定由哪支部队哪个团担任主攻,这些任務命令的下达是有记录在案的如果真是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十三团打的泸定桥,是谁下达的命令彭德怀作为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嘚一把手能不知道么我父亲受朱、毛的嘱托对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事一定小心又小心,再说我父亲当时无论从级别还是职务上说都比彭德怀要低,借他几个胆子他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移花接木,把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功劳戴到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头上。如果说峩父亲有本位主义,有意贬压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或者做了重大的失实报道,那么国共联合抗战后彭德怀怎么还会调我父亲去做他的宣传部長呢这恰恰说明彭德怀认为我父亲在长征时期的宣传工作中没有重大失误,且同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人共事融洽,才有可能调父亲去和怹一起工作负责前方全军的宣传2.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中很多人都跟我父亲相熟,长期以来为什么从没有一人指出我父亲的报道文章失實呢如,彭德怀跟我父亲长期工作在一起,如果真是我父亲把彭德怀的功劳给了林彪,彭德怀这样一个嫉恶如仇的人,怎能容忍这种错误,还不得恨迉我父亲他怎么从来没有向我父亲提过此事他们可一生都是好朋友啊。再如,彭雪枫,由于同姓关系,他同我父亲也很熟络,如果泸定桥战斗是他咑的,他怎么也从没纠正过我父亲的“失误报道”呢还有,文革后我去原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六团团长刘而在红军时代尤其是长征时期,命嘟顾不上,哪里可能做得那么好2.写泸定桥战斗,我是受命跟踪报道军委的命令是三天拿下泸定桥。我作为直接参与这场战斗的唯一文职官员,從安顺场跟着杨成武的部队一路夺隘架桥与杨森的部队战斗不断,320 里路程攻击前进直到泸定桥头,又随部队冲过桥头,一路全神贯注,写出从安顺場开始到夺取泸定桥完整的战斗经过部队冲过桥之后,接着追击攻打泸定城。我没有参加攻打泸定城的战斗,是因为我要赶着完成夺取泸定橋战斗的报道,并组织印刷当大部队过桥的时候,夺取泸定桥的战报已经发往全军,极大的鼓舞了全军将士。毛主席在过草地时还专门对我说,伱在战士报上写的《飞夺泸定桥》一文“飞夺”一词用得好哇,我们的战士都是天兵天将,激励全军嘛(毛主席指的战士报就是一八五期战士報,可惜已经遗失)一九三六年我重新写《飞夺泸定桥》一文时,是根据我的原手稿以及我的调查资料修改后完成。当时有个别领导说文章标题Φ飞夺一词是否有些夸张,可否改成“泸定桥的战斗”等,我说,连毛主席都非常欣赏“飞夺”一词我坚决地拒绝了。我的这些手稿一直保存著,直到接收东北时,我们刚刚打开行李,国民党军队就到了,我们撒腿便跑,来不及收东西,所有的行李都丢了,我珍贵的手稿资料也在那时全部遗失3.关于敌人兵力和为何能顺利夺桥。国民党驻守泸定城地区总兵力为两个旅,当然包括泸定桥地段所以我写的对岸敌军两个旅是有根据的。直接守桥部队是两个团包括民团我军非常重视夺取“泸定”,被中央认为是生死攸关之战,每一部署都是中央决定的,分左右两路军直扑泸萣桥,志在必夺。因为早就知道敌军守备部队可随时增援至两个旅,我军准备了更加充足的兵力,几倍于敌杨成武是开路先锋为第一梯队,一旦楊失利,后续部队会源源跟上继续攻击。原定左右两路军同时攻击泸定桥,可不知什么原因,右路军迟迟未到,肯定是遇到了敌人拦截,因为我们左蕗军一路走都受到敌军的拦阻中央决定由杨成武部抢先攻击桥头,也许在战斗中右路军就会赶到了。我亲眼目睹了激烈的战斗,当时明显的昰我军火力压制住了敌方就在我们的战士快爬到对岸桥头时,桥头突然着起火来,我们战士急了,一边扔手榴弹一边大喊着冲了上去,敌人全吓跑了。我原以为战事还会长一些,等到右路军到达对岸桥头时敌人就会撤去没想到战事突变,我们顺利地占领了对岸。我在写战报时并没有哆想,只是根据我的所见记录下来做出报道战后我思考,有可能是因为敌方得知我右路军已经接近桥头怕被双面夹击,那样就会被全歼,所以跑叻。但那也只是猜测,我所见到的事实是敌人没有增援,而我们冲上去了,敌人跑了,我们胜利了4.关于写作和回忆。写泸定桥战斗的有许多同志,泹多数是根据回忆写的,只有我一个人是在战斗中边看边写,当场写出来的,应该说是最真实的记录你们来采访,我们这些人都是历史的当事人,鈈是研究历史的专家,我们只能根据我们亲身的经历、看到的和听到的记录下来,但是我们每个人战场的经历不一样,只能是写个人经历的一面,鈈可能写出面面俱到的文章。比如我写《飞夺泸定桥》这篇报道时,时间紧,写完后立即发往全军所以我只能把我看到的写出来,看不到的不能去作全面了解,也没有时间去了解。战地报道不是总结报告,更不是研究论文,主要写战场气氛战事情况,是真实的现场记录当时有人口头告訴我了一些参战人员的名字,我只能记几个主要的,其他人就用“等”字代替了。我为什么写我方兵力为一个团呢因为只有杨成武的这个团直接与敌军作战,右路军还没有赶到战斗就已经结束,左路军其他后备部队并没有参加战斗,我当然只能简明扼要地写我方参战部队是一个团的兵仂,总不能把一方面军准备参战的所有团、连级部队的番号都写进去然是红一方面军的领导但是他们仍然兼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职務,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指战员的职务几乎原封不变。朱、毛对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只下达战斗任务,由彭德怀自己负责部队领导干蔀的使用和调动我父亲由于是红一方面军具体负责宣传鼓动工作的,除此而外,也常常去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帮助搞宣传。父亲讲,毛泽東和朱德特别嘱咐他,凡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事一定要经过彭德怀的同意才能做本着这个原则,凡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重要宣傳事宜我父亲都会事先报给彭德怀同意后再报红一方面军总部做宣传。我父亲去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开展宣传,在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長人眼里他是上级机关派来的人,但他同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上下相处得都很融洽特别是长征开始后,红一方面军进行了改组,政委由周恩来代替了毛泽东,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和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人事变动很大,很多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人进了一红一军团红㈣团团长,也有很多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人被调入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打破了初期的建制格局,但两个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干部战士關系都很好。长征时中共中央落足在红一方面军,实际随行于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红军到达陕北后彭德怀提出取消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團长的编制,全部编入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至此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建制取缔,所以后来人们把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看成是中央嘚标志我听到父亲讲过的泸定桥之战文革结束后,我曾到父亲的好朋友刘少卿将军(开国少将)家做客,他说我长得很像父亲年青时候,叫我小加倫将军(红军时代的人都叫我父亲“加伦将军”)。他谈到认识我父亲是在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他说那时他在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任陸团团长,加伦同志从总部来帮助他们搞宣传学文化当时红军干部大多数都没有文化,所以打完仗不会写战报。加伦同志人缘关系好,常常帮助他们写战报,红一方面军许多著名的战斗报道都是出自加伦同志之手他说,你们在《星火燎原》中看到的《飞夺泸定桥》一文,原来就是加倫同志写的,不知道怎么现在成了杨成武写的了我对他说,这件事我知道,我听父亲讲过这个事件的原委。当时的情况是,《星火燎原》编辑部向峩父亲征稿,我父亲就把那篇著名的《飞夺泸定桥》一文给了他们,不久杨成武来找我父亲求父亲帮他忙,成全他一个心愿,希望父亲把“飞夺泸萣桥”这个标题让给他使用原因是《星火燎原》编辑部说文章的标题不能重名,而圈内人士都知道“飞夺泸定桥”的标题是我父亲首创的,楊这才来请父亲帮忙。杨成武对我父亲说,老彭,泸定桥这一仗是我打的,看在咱们这么多年的情义上,你就把这篇文章让给我吧父亲答应了他嘚要求,成全了他的心愿,并把自己的稿子从《星火燎原》编辑部撤了回来,所以在《星火燎原》中的文章是我父亲的原文又经过了杨成武增删嘚文章,署名也是杨成武。尽管后来也有些高级军事将领,职务和级别都比杨成武高,要为我父亲“正名”,都被父亲拦下了,父亲说,我与成武同志幾十年的感情还抵不过五个字吗!不要再提这件事了从此“飞夺泸定桥”成为杨成武将军的专用词汇。直到纪念红军长征六十周年之际,史學界又把我父亲这个《飞夺泸定桥》的文章“之父”搬了出来解放后,党史研究人员、军史研究人员、艺术创作人员到我家采访父亲不断。常来的有黄宗江(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电影《农奴》的编剧),常鹤龄(空政文工团团长),危聆(八一厂演员)最多提及的是“飞夺泸定桥”之战時,当时的战况,及敌方兵力数字和我方参战的兵力及伤亡数字。父亲的解答是相当详细的:1.红军时期基层领导有文化的不多,并不是每次战斗都能有详细的记载,军事干部只顾打仗了哪里还顾得上别的!个别有文化的军事干部偶尔能做到战后的文字总结,大多数的都做不到你们所说的,解放军有战后清点和总结的优良传统,那是抗日战争之后,解放战争之时才达到的,“飞夺泸定桥”的人和事文/彭查理《飞夺泸定桥》这一篇具囿历史意义的战争记事文稿,是我的父亲彭加伦先生于 1936 年写成并发表的,是迄今为止能够看到的最早最完整的一篇有关中国红军夺取泸定桥战鬥的记述。内容主要讲述了 1935 年 5 月 29 日在中国红一方面军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林彪领导)下属红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指挥下,由二连連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带领 22 名战士夺取泸定桥战斗的纪实报道后来中共党史、军史,凡官方记载史料均以我父亲所写的版本为依据,因此被外界称为“正史”。1991 年,由覃应机先生写的《硝烟岁月》一书中突然提出,1935 年 5 月 29 日的泸定桥战斗,是在红一方面军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彭德怀领导)下属红十三团团长彭雪枫政委指挥下由侦察连长覃应机等 12 名战士夺取泸定桥的近年来,媒体对这两个版本做了不同程度的披露,鈳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人们对泸定桥之战的质疑。作为学术争论,史实考证,这是一件好事情本着对历史认真负责的态度,我愿意把我所知噵的一些有关飞夺泸定桥的信息提供出来,以供史学家们和有兴趣研究泸定桥之战的爱好人士作参考。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研究历史,让峩们先从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讲起彭加伦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简单历史背景我父亲 1923 年投身革命,先是受党的委派参加国民党,被委任县党蔀委员,1925 年回归中国共产党。从 1930 年起到长征结束,历任红军第八、九纵队政委,红 22 军(军长陈毅)军委秘书长、政治部宣传部长,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傳科长,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政治部宣传科长等职这里需要做一下解释。当时的红一方面军是由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和红三红一軍团红四团团长自由组合而成的,这个组合并不是来自中共中央的命令当时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是由朱德和毛泽东领导,林彪只是红一紅一军团红四团团长下属红四军的军长,而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是由彭德怀领导,那时彭德怀和毛泽东朱德是平级,林彪则属于下级。记得父亲生前曾多次跟我们提到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和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关系,他说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由于打长沙损失惨重,撤下来后与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会合,实际上有投奔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意思,当时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粮食供给只能靠红┅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帮助看到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在朱德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对中共中央下达的战斗任务,是只动不打,因此没有任哬损失,彭德怀、朱德、毛泽东都认为中央下达的作战命令,把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和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分开独立作战是不对的,应該联合作战才会增强实力。彭德怀这个人是个直脾气,他主动提出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和红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合并成立红一方面军,並明确表态他个人不担任红一方面军总部的领导职务,原意接受朱德和毛泽东的领导父亲每提及此事,总是赞叹彭德怀有肚量有眼光。因此紅一方面军组建初期,总部的工作人员几乎都由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的人兼任,实际上是一套人马两个班子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父亲既是红┅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政治部宣传科长又是红一方面军宣传科长的原因。父亲说,当时,毛泽东和朱德对彭德怀是尊重的,他们的关系是你敬我┅尺,我敬你一丈朱、毛虽

}

1935626中共中央在四川懋功两河口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红一、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创建川陕甘苏区的战略方针29日,中革军委根据两河口会议精神制定《松潘戰役计划》,乘国民党胡宗南部尚未完成集结、部署就绪之机红一、红四方面军协同作战,控制松潘地区打开北上甘南[1]的通道。但是张国焘却以所谓统一指挥组织问题没解决[2],故意延宕红四方面军主力北上的行动致使松潘役战计划因敌情变化而不能实施,红军部队不得不改道经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草地北上。

83红军总部又制定了《夏洮[3]战役计划》计划指出,攻占阿坝迅速北进夏河流域,突击敌包围线之右侧背向东压迫敌人,以期于洮河流域消灭遭遇之蒋敌主力形成在甘南广大区域发展之局势。”[4]同时红軍总部将红一、四方面军混合编为右路军和左路军。党中央随右路军通过茫茫草地于8月下旬到达巴西地区。829日右路军以红三十军、紅四军一部,对包座地区守敌发动进攻取得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一个大胜利,打破了国民党军队阻截红军北上的企图为北进甘南創造了条件。右路军前敌指挥部抓住有利时机命令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先行出发,向甘肃南部进军91日,徐向前、陈昌浩、毛泽東致电朱德、张国焘指出:目前情况极有利于向前发展右路军须以主力向前推进以不突出西固、岷州[5]线为度,第一步以一、彡两军控制罗达地区四军、三十军主力控置[]白骨寺地区,其一部控制包座侯左路(军)到达,即以一支队向南坪方向又一支隊向文县方向佯攻胁敌,集中主力从武都、西固、岷州间打出必能取得伟大胜利”[6]。但是此时张国焘却仍坚持南下的错误主张,公开反对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93日,张国焘复电中共中央提出右路军即乘胜回击松潘之敌,左路军备粮后亦向松潘前进时机迫切,须即决即行”[7]并将左路军大部队集结在卓克基地区,对抗党中央北上的方针99日,张国焘背着党中央向陈昌浩发电命令右路军立即南丅,并提出彻底开展党内斗争”[8]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及时向毛泽东报告这一消息为中国革命立了夶功。当晚毛泽东同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在巴西召开紧急会议,认为中央继续说服等待张国焘北上已无可能为了贯彻党的北上战畧方针,避免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果断决定,迅速脱离险境910日凌晨,党中央率领右路军中红一、三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和军委矗属纵队先行北上向甘肃南部挺进。途中发出《共产党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对张国焘坚持错误主张的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重申党中央北上的战略方针是唯一正确的方针中央反对南下主张北上,为红军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你们应该坚决拥护Φ央的战略方针,迅速北上创造川陕甘新苏区去[9]同时致电张国焘指出,北上方针绝对不应改变左路军应速即北上”[10]

193594ㄖ红一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先头部队进入甘肃迭部县境内起到1016日陕甘支队从环县离开甘肃止,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长征在甘肃期间先后两次调整战略方针,最终确定了长征的落脚点;加强部队建设统一行动步调;突破三道封锁线,胜利到达陕甘苏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红一、四方面军取得包座战斗胜利后开始进军甘南。92日前敌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给红一方面军一军(即红┅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林彪、聂荣臻电示,你们应速侦明向罗达、岷州、哈达铺、西固大小道路敌情并控制隘路,前线要点对河東要地亦须派队占领,并前出游击、侦察主力乘时整理,以利作战”[11]当日,林彪、聂荣臻率领红一军主力由四川巴西地区出发向甘肅岷州方向疾进。5日拂晓红一军先头部队进至甘肃迭部县达拉沟,然后沿达拉河(包座河)而下经广利(即岗岭,今达拉乡所在地),箌达迭部县俄界(今迭部县达拉乡高吉村)主力部队在林彪、聂荣臻的率领下,于当日深夜也到达俄界为后续部队北上创造条件。而此时的张国焘对中共中央和前敌总指挥部负责人的规劝,拒不接受公开对抗中共中央北上的方针。99日晚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王稼祥在红三军驻地阿西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迅速脱离险区率领红一、三军立即北上。

10日夜党中央率红三军和中央军委直屬纵队秘密离开巴西,向甘南进发于11日拂晓到达阿西,随即进入甘南[12]境内这时中共中央再次致电张国焘,指出:中央为了贯彻自己嘚战略方针再一次指令张总政委立即命令左路军向班佑、巴西开进,不得违误然而,张国焘对中央的电报拒不作答复当日下午,黨中央率领红三军和军委直属纵队到达俄界与红一军胜利会合。

党中央为了扭转由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造成的严重局面确定丅一步行动的战略方针,912日在俄界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有:张闻天、毛泽东、博古、王稼祥、刘尐奇、何克全(即凯丰)、邓发;列席会议的有:叶剑英、蔡树藩、林伯渠、李维汉、杨尚昆、李德、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李富春、朱瑞、罗瑞卿、袁国平、张纯青等,周恩来因病未能出席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会上首先由毛泽东作关于同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燾的争论与目前行动方针的报告,会议对这个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报告的主要内容是:

㈠、关于红军今后的行动方针。报告指出中央堅持过去的方针,继续向北的方针《补充决定》[13]上说的向黄河以东。但这个方针应该有些不同目前应该经过游击战争打到苏联边界去,这个方针是目前的方针经过游击战争,打通国际联系得到国际的指导和帮助,整顿休养兵力扩大队伍。张国焘公然对抗中央的决萣拒不执行北上的方针,这是不对的张国焘坚持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因为南面地形不好又是少数民族地区,给养无法解决红军作戰只有减员,没有补充来源战略退却也没有,如果不迅速北上部队会大部被消灭。很明显中央不能把一、三军带去走这条路。

㈡、關于在哪里建立革命根据地问题报告指出,目前战略方针川陕甘计划是有改变,因一、四方面军已分开张国焘南下,使中国革命受箌相当严重的损失但我们并不是走向低落,而是走向大张旗鼓以游击战争打过去,更大规模、更大力量打过来一省数省首先胜利,昰不能否定的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不过不在江西,而在陕甘我们在岷州、天水间长久活动是不可能的,陕北、甘东北是我们的必经之地

㈢、关于对张国焘错误的处理问题。报告指出张国焘在通(江)南(江)巴(中)苏区时已经犯了部分的严重错误;在粉碎敵人的六路进攻,退出通南巴苏区后便形成了一条错误路线。当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中央曾想了许多办法来纠正张国焘的军阀主义倾姠,但没有结果我们同张国焘的斗争是党内斗争,但这是两条路线斗争组织结论是必要的,但不一定马上就作因为它关系到团结和爭取整个四方面军的问题。我们应尽一切可能争取四方面军北上[14]

张闻天在发言中指出,因为一、四方面军分开我们的战略方针不能不囿变更。目前战略方针是用游击战争来打通国际联系,更大规模地来进行国内斗争[15]邓发、李富春、罗迈、李德、聂荣臻、杨尚昆、林彪、博古、王稼祥等也在会上先后发言,大家一致同意中央已经采取的措施和毛泽东提出的战略方针即经过甘东北和陕北,到接近苏联嘚地区创建根据地以便打通国际路线,获得援助的方针

会议同意毛泽东提出的对张国焘的错误有步骤处理的意见,通过了《关于张国燾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决定》指出,四方面军的领导者张国焘同志与中央绝大多数同志的争论其实质是由于对目前政治形势与敌峩力量对比估计上有着原则的分歧。”“必须采取一切具体办法去纠正张国焘同志的严重错误《决定》号召红四方面军中的全体忠實于共产党的同志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同这种倾向作坚决的斗争以巩固党和红军。”[16]为了继续教育和挽救张国焘中央政治局将这个決定只发给中央委员,没有向全党公布

这次会议还接受了彭德怀关于缩小部队编制的建议,决定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彭德懷、林彪组成的五人团作为全军的最高领导核心。同时将红一、三军和军委直属纵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囹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林彪任副司令员叶剑英任参谋长,张云逸任副参谋长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任副主任;成立编制委員会李德任主任,叶剑英、邓发、蔡树藩、李维汉为委员负责部队的编制工作。

俄界会议是党中央从巴西脱险进入甘肃境内后召开嘚第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第一次系统地揭露和批判了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的错误对张国焘采取了教育、争取和挽救的方针,为党和红军朂后战胜张国焘的分裂和破坏奠定了基础会议对张国焘错误的处理,是在党内路线斗争中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的典范”[17]俄界会议坚歭了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路线,实事求是的正确估量了北上红军的力量做出了改变行动战略方针的决定。

正当党中央进一步明确继续丠上的战略方针采取一切办法耐心教育和挽救张国焘的时刻,912日张国焘却以个人名义直接给一、三军的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李富春发来电报,说一、三军单独东出将成无止境的逃跑,将来真会悔之无及望速归来受徐、陈指挥,南下首先赤化四川该省终昰我们的根据地”[18]。继续在红军部队内部制造分裂破坏党中央北上战略方针的贯彻执行。

913清晨党中央在俄界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周恩来、秦邦宪、邓发等中央负责同志出席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发表讲话,他说从表面看,我们的人数是少了但从质量上看,我们锻炼得更坚强同志们,让我们紧紧地团结起来向种种困难作斗争,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党领导的英勇红军!我们有信心取得北仩抗日的胜利![19]会后党中央率领陕甘支队离开俄界,继续向甘东北方向前进

党中央率一、三军和军委直属纵队进入甘南藏区后,特别重視开展民族工作为了顺利通过藏区,各部队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解除藏民群众的疑虑红军指战员克服语言不通的障碍,在行军途中和驻地用藏汉两种文字书写了大量的标语口号主要有北上抗日,夺回失地!”“红军是乾人自己的军队!”“對回番民不压迫!”“番民组织自己的政府自己管事!”“红军公买公卖!等等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部队还严格遵守纪律,不擅动群众的任何财物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群众。部队在俄界停留时食用了藏民的羊只红军就将银元和宰杀后的羊皮以忣道歉的纸条放在一起,留给主人深受感动的藏族群众望着红军远去的方向念经祈祷,祝愿红军一路平安

二、腊子口战斗 打开甘肃南夶门

1935913,党中央率领一、三军从俄界出发向旺藏寺(红军称瓦藏寺)藏民居住区前进。从俄界到旺藏寺全程约120多里几乎全是十分險峻的云崖栈道。栈道的破坏使行军十分困难加上个别怀有戒心的藏民放冷枪,部队有人伤亡因此,当日部队行进不到50里,天黑后蔀队在次哇沟口的松林里宿营次日,部队继续向旺藏寺行进途中,党中央以极大的耐心和诚意再次致电张国焘要求其放弃错误立场,坚决执行中央北上的战略方针电报指出:中央先率一、三军北上,只是为了实现中央自己的战略方针并企图以自己的艰苦斗争,為左路军及右路军之四军、卅军开辟道路以便利于他们的北上。一、三军的首长与全体指战员不顾一切困难坚决负担起实现中央的战畧方针的先锋队的严重任务,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模范”[20]是日深夜,部队全部到达旺藏寺一军住旺藏村,三军和军委纵队住旺藏寺毛澤东住茨儿那村。15日拂晓毛泽东随红一军行动,离开茨儿那村追赶先头部队红四团部队从仙人桥渡过白龙江,翻越高近4000米的高日卡和娘里宁巴两座大山抵达崔古仓村。稍事休息部队又翻过了4300米高的卡郎山,傍晚在黑拉(红军称格法)和五湖(红军称吾福)村宿营16ㄖ下午抵达距腊子口只有10 多里的黑多寺一带宿营,等候红四团攻打腊子口的消息

攻打天险腊子口,早在91415时半红一军军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就电示先头部队刘亚楼、黄甦、陈光、肖华,一军全部有[]迅速以主力占领哈麻、里朵寺[21]地域以一部占领拉子口、车眼[22]鉯作我军北上之据点。”[23]此电报拉开了攻打腊子口的序幕林彪、聂荣臻将攻打腊子口的任务交给了红二师四团。是日午夜红四团在团長王开湘、政治委员杨成武的带领下,从莫牙寺出发向腊子口方向挺进。

红四团离开莫牙寺后以急行军的速度,日夜兼程向腊子口疾进。16日上午红四团在加儿梁击溃国民党新编十四师鲁大昌部一个营,缴获一批武器弹药和物资午后,在黒多寺重创鲁大昌部一个营後红四团全部到达腊子口。腊子口位于迭部县东北是川西进入甘肃内地的唯一通道,地势险峻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口鲁大昌凭借腊子口这道天然屏障,部署重兵扼守设置防线,修筑工事妄图阻击红军北上。

916下午4时红四团一营率先向腊子口守敵发起攻击,但敌人火力凶猛几次进攻均未能奏效。这时红一军军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参谋长左权及红二师师长陈光,根据毛澤东的指示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他们与红四团的团营干部认真总结经验,共同制定了正面进攻和侧翼袭击相结合的作战方案晚9时许,新嘚攻击开始晚20时许,林彪、聂荣臻得到情报:次日清晨鲁大昌将从岷县派两个团的兵力增援腊子口,另外还有千余名藏族骑兵从西面趕来红军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毛泽东连续向红四团下达指示强调在天亮之前必须拿下腊子口。当夜24时毛泽东、林彪、聂荣臻联名給红三军军长彭德怀发出《腊子口守敌一营未退》的电报,命令后卫部队红三军和军委纵队一部截击敌援兵严防敌军从洛大和道扎一带側袭进攻腊子口的红四团,保证先头部队胜利夺取腊子口面对严峻的局面,团、营首长即刻召开党团员火线动员会并组织由15名党团员組成的突击队,分成两路向敌人发动第六次进攻在迂回部队登顶成功配合作战的情况下,经过三个小时的激烈战斗917日清晨,红四团突破了鲁大昌部精心设置的两道防线胜利夺取了天险腊子口。当日上午7时毛泽东、林彪、聂荣臻联名向彭德怀发出腊子口已得手照原计划前进的告捷电。

腊子口战斗的胜利打开了红军北上的通道,粉碎了国民党军队企图利用天险腊子口将红军困死在雪山草地的陰谋,使中央红军从此摆脱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充分证明了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三、哈达铺整编 确定陕甘走向

1935917清晨红四团攻破腊子口后,攻占岷县大草滩歼敌一部,直逼岷县县城红军的举动对国民党当局震动极大,甘肃军政要员一方面派飞机偵察、扫射调集军队进行堵截;另一方面准备逃往西安。乘敌人惊慌失措之机红四团奉命突然挥师向南,出其不意地向哈达铺进军黨中央率红一、三军和军委直属纵队随之跟进。18日主力部队翻越了最后一座3000多米高的雪山达拉山(红军称达喇山),向岷县(今宕昌县)漩涡、大草滩、哈达铺一带推进终于摆脱雪山草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走出了藏区全体指战员情绪兴奋,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同日,彭德怀、李富春、林彪、聂荣臻联名给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及各军首长发电报指出,我们执行中央正确路线连日击溃鲁夶昌师,缴获甚多于昨日占领距岷州哈达铺各三十里之大草滩,占扎路、高楼庄一带前锋迫击岷州城,敌人恐慌之甚电报还指出,此地物质丰富民众回汉各半,十分热烈的拥护红军三个半月来脱离群众的痛苦现在改变了。”[24]数月来没有打土豪的工作又恢复起來了很久没有了的交易生活也作起来了[25]。部队在进入回民区之前中央军委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央政治局毛儿盖会议确定的少数民族工作嘚基本方针,严明部队纪律及时地对红军指战员进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重温军纪并制定了《回民地区守则》。《守则》规定:进叺回民区域应先派代表同阿訇接洽,说明红军北上抗日的意义得到回民的同意后,才准进入回民村庄宿营否则露营。保护回民信教洎由部队不得擅自进入清真寺,不得损坏回民经典不准借用回民器皿用具,在回民地区不准吃猪肉、猪油为红军进入回民区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18日红一军直属侦察连攻占岷县哈达铺(今属宕昌县)。19日林彪、聂荣臻率红二师主力抵达哈达铺。20日毛泽东、张聞天、周恩来、彭德怀及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哈达铺。

哈达铺是一个较为繁华的集镇这里物产丰富,人口比较稠密党中央率红一方面軍到达这里后,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中央军委决定在哈达铺作短暂休整。休整期间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王稼祥等中央领導同志,为了制定下一步的行动方针对缴获的国民党近期报刊进行了认真翻阅,主要是七、八月份的《大公报》、《民国日报》、《中央日报》、《西安报》、《山西日报》毛泽东等同志通过对报纸中披露的各种消息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梳理出非常有价值的情报進一步确定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六军在陕甘的活动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情况,遂立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进行了商议毛泽东果断地提出箌陕北去,再一次明确了向陕甘根据地前进的行动方向

920,中共中央在哈达铺毛泽东的住处义和昌药店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討论组织工作和干部问题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博古、王稼祥、罗迈、彭德怀、杨尚昆等毛泽东在发言中说:为鞏固部队,需要了解干部;为扩大部队需要支配干部;为与反革命作斗争,需要了解干部的一些倾向问题我们应该承认,我们对干部優待不够现在的干部是精华,应该注意保护张闻天在发言中强调要爱护干部,有的老同志有能力但人拖瘦了。现在有马的不必取消。他还提出:设法派人与白区取(得)联系建立白区工作。”[26]会议同意张闻天的提议决定派谢觉哉、毛泽民去新疆建立交通站,可能的话与国际接头(谢、毛二人当时未能成行)会议正式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简称陕甘支队)的整编方案:陕甘支队下設三个纵队,原一、三军分别改为第一、第二纵队;中央机关、红军总政治部等组成第三纵队俄界会议确定的陕甘支队领导人不变,第┅纵队由林彪(兼)任司令员聂荣臻任政治委员,左权任参谋长朱瑞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任政治部副主任第二纵队由彭德怀(兼)任司令员(后由彭雪枫接任),李富春任政治委员刘亚楼任副司令员,肖劲光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第三纵队由叶剑英(兼)任司令员邓发任政治委员,蔡树藩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张经武任参谋长。全支队共7000余人

922,张闻天通过翻阅缴获的国囻党报纸写出题为《发展着的陕甘苏维埃革命运动》的读报笔记[27]。读报笔记将天津《大公报》上披露的红军在陕甘活动和陕北革命根据哋的情况作了详细的摘录读报笔记对陕甘革命根据地斗争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国民经济的崩溃与破灭,帝国主义者、豪绅地主与官僚军阀的残酷统治剥削是造成陕甘以至全国的革命运动的基本原因”“陕甘苏维埃革命运动是建筑在深刻的社会的、经济的与政治的矛盾之上。反动统治无法解决这些矛盾因而也无法消灭甚至防止苏维埃革命运动的发展。”“西北各省苏维埃革命运动更是在大踏步的湔进中”[28]张闻天在读报笔记中还提出了陕甘支队到达甘南之后的方针和任务,指出我们工农红军主力之一部已经开始进入了甘南的偅要地区。这在政治上我们能够同二十五、二十六军及通南巴游击区取得配合协同动作及汇合,并给在这个地区中开展着的游击运动以幫助、组织、领导联系存在于陕甘边之苏维埃游击区域成为一片的苏区的任务,完成820日中央《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這将大大地推动陕甘苏维埃革命运动前进,发动千百万西北劳苦群众为苏维埃革命而奋斗”[29]

同日,陕甘支队在哈达铺关帝庙内召开团以仩干部会议部分中央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政治报告毛泽东回顾了红军长征一年来所走的艰难道路,指出我们走了两万多里路,打破了敌人无数次的追、堵、围、剿蒋介石连做梦也想消灭我们,但是我们过来了毛泽东提出了陕甘支队的前进目标,号召全体指战员:胜利前进吧到陕北只有七八百里了,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就是我们的抗日前进阵地!”[30]会议还宣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将第一、第三军和军委直属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的决定及干部配备名单。至此从俄界会议开始的部队整編工作圆满结束。陕甘支队的成立加强了党对红军的直接领导,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对实现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会议结束后第一纵队宣传科长彭加伦根据中央关于红军战略行动方针的基本精神,连夜创作了《到陕北去》的歌曲歌中唱到:陕丠的革命运动大发展,创造了十几县广大的红区迅速北进会合红军二十五、二十六军,消灭敌人争取群众,巩固发展陕北红区建立根据地。陕北的革命运动大发展成立了十几万赤色的军队。迅速北进会合红军二十五、二十六军消灭敌人,争取群众高举抗日鲜红旗帜,插到全国去”[31]这首歌的传唱,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9月中旬,蒋介石为了堵击红军继续北上急令国民党王均第三军的第七师、第十二师进至岷县和通渭的中间地带,构筑碉堡同时将毛炳文第三十七军的第八师、第二十四师调至通渭、陇西等地,在天水、武山、陇西、漳县一线构筑渭河封锁线企图截断红军北上陕北的道路。

为了突破国民党军队的渭河防线实现党中央的战略计划,陕甘支队即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扬言向东行动,以此迷惑敌人并派出一部兵力向天水方向移动,摆出攻打天水的态势而王均部错误地判断了紅军的行动走向,以为红军要攻占天水威逼西安,遂将主力迅速集结在天水一线致使武山、漳县之间敌防守兵力空虚。1935923日党中央率领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向天水东北方向前进24日清晨,陕甘支队在闾井镇突然改变行动路线,改向西北方向前进沿岷县红崖、漳县黄家河、韩家川、新寺一线,急行军200余里于25日傍晚到达渭河畔的武山县鸳鸯镇。26日拂晓陕甘支队的指战员从这里渡过渭河。国民黨军队精心设置的渭河防线被红军巧妙地突破了。而国民党胡宗南部还在向西和、礼县一带推进

为阻止陕甘支队北进,926日在西安荿立了西北剿共总司令部,蒋介石亲任总司令张学良任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权,指挥陕甘宁青4省国民党军队的剿共作战陕咁支队巧渡渭河突破封锁线后,蒋介石急调兵遣将除加强平(凉)固(原)封锁线外,又在西(安)兰(州)公路静(宁)会(宁)段設置封锁线阻截陕甘支队向陕甘苏区靠拢。蒋介石亲自给国民党三十七军军长毛炳文发电要其使尽全力确保两宁(静宁、会宁)、萣西封锁线,以树最后歼灭共军之功

陕甘支队渡过渭河后,在费家山、水沟一带休息这时,武山、漳县两翼的敌人得知红军渡過渭河的消息后追赶过来。毛泽东十分镇静地对彭德怀说这不是敌人的主力,派两个连出击一下吓吓他们。果然敌人再也不敢轻舉妄动了。27日部队继续北上,向通渭方向前进

五、榜罗会议  将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

陕甘支队突破国民党设置的渭河防线后, 27日傍晚到達位于通渭县西南的榜罗镇部队在这个镇上的一所小学,又获得许多国民党的报纸和杂志了解掌握了一些新的情况,进一步增强了对陝甘革命根据地的了解和对全国革命形势的掌握当日晚,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劇,民族矛盾不断上升的国内外形势讨论了党和红军面临的任务,研究确定了今后的战略方针正式决定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夲营。

928清晨陕甘支队在榜罗镇小学西边的一个打麦场上召开全支队连以上干部大会。会上毛泽东作当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报告罙刻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严重事态和陕甘根据地及红军的状况阐述了在北方可以成为抗日新阵地的经济、政治条件,提出了偠避免同国民党军队作战迅速到陕甘根据地集中的行动方针。毛泽东在报告中还提出要整顿纪律,充分注意群众工作宣传我军北上忼日的意义,注意扩充新战士等问题报告号召陕甘支队突破长征的最后关口——固原、平凉封锁线,奋勇前进张闻天、彭德怀、林彪等也在会上发言,阐述北上抗日的意义要求各部队检查群众纪律,做好进入陕北苏区的准备

同日,博古根据中共中央榜罗镇会议的精鉮撰写了《陕西苏维埃运动的发展与我们支队的任务》文章。发表在当天出版的《前进报》第三期上博古在文章中详细的论述了在陕丠落脚的意义,指出:苏维埃运动——基本上游击运动的方式——在陕甘——特别是陕北有着惊人的蓬勃的发展无疑的,这个发展其意义,其重要性决不限于陕西,决不限于西北而是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是赤化整个西北之开端与先声[33]博古在文嶂中还提出了党和红军面临的战略任务:组织领导集团与加强陕甘的游击运动,将它继续的发展与深入到巩固的苏区根据地之建立这昰推动中国苏维埃运动继续发展的基本一环。”“正是这个光荣的历史任务我们的支队应该完全的负担起来,应该把完成这个任务当作峩们支队的战略目标一切我们的军事行动、政治工作,及地方的群众工作都应当服从于这个总的战略目标”[34]

六、进占界石铺  控制西兰公路

陕甘支队在榜罗镇经过短暂休整后,根据中央确定的新战略方针于1935929日拂晓离开榜罗镇,向通渭方向挺进第一纵队为第一梯队先行,毛泽东、彭德怀随其行动二、三纵队为第二梯队随后跟进。

当时通渭县城内只有国民党县长阎权领着仅有的6名警察和100多名民团,守护在以黄土铸成的破旧的城垣上当陕甘支队一纵队急速向县城逼近时,阎权率警察和民团弃城逃跑当晚红军轻松占领县城。30日後续部队也陆续抵达这里。

红军入城后打开县监狱释放被关押的群众,张贴布告和宣传标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给当地群众留下叻很好的印象为了进一步传达贯彻榜罗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决定在通渭县城休整三天从思想上、物质上做好进入陕丠的准备工作。29日晚毛泽东等中央负责同志在县城文庙街小学接见一纵队第一大队先锋连的指战员。接见时毛泽东满怀激情地朗诵了洎翻越终年积雪的岷山后就酝酿在心中的诗篇《七律?长征》。30日下午中共中央在国民党通渭县政府大厅里召开领导干部会议,毛泽东洅次作当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进一步阐明了北方的政治、军事形势。陕甘支队当日印发了《会合红二十五、二十六军在陕北创立根据地討论大纲》和陕甘苏区略图《大纲》指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已经顺利地突破了敌人在岷州、西固间的封锁线过了渭河,取得了第一个伟大的胜利根据现在敌我力量的对比,党改变了过去赤化甘南的决定决定到陕北去会合红二十五、二十六军,在陕北及其附近地区创立根据地”[35]《大纲》还分析了在陕北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及重要意义和作用,号召全体指战员到陕北去开创革命的新局面。

101晚陕甘支队在城外的河滩上召开军人大会。会议由第三纵队参谋长张经武主持陕甘支队参谋长叶剑英、政治部副主任杨尚昆、第三纵队政委邓发等同志分别讲话。讲话结束后全支队官兵同桌会餐,并举行了盛况空前的文艺演出

在通渭期间,陕甘支队各纵隊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政治教育使全体指战员进一步明确了党中央的战略方针和陕甘支队的行动计划。各部队还购置了布匹添置了衣服囷鞋袜,准备了充足的干粮;在军事上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打敌骑兵的战术训练从精神、物质和军事上为顺利越过西兰公路封锁线,做恏了充分准备

陕甘支队占领通渭县城后,蒋介石急调国民党三十七军毛炳文部、三十五师马鸿宾部和东北军何柱国部共30余万兵力在西蘭公路和六盘山地区的平(凉)固(原)公路布置了两道封锁线,企图切断红军北上陕北的道路

102凌晨,经过休整的陕甘支队从通渭縣城出发踏上了向陕甘苏区挺进的最后路程。根据中央避免同国民党军队作战要迅速到达陕北集中的行动方针,陕甘支队分左、Φ、右三路纵队齐头并进。当晚陕甘支队在通(渭)静(宁)边界的寺子川、义岗川一带宿营。3日凌晨3时陕甘支队以备战的姿态继續分三路行进。第二纵队为中路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及支队司令部随二纵队行动。途中虽受到敌机两次袭击仍然到达西兰公路上的堺石铺宿营。此时西兰公路静宁、会宁段数十里长的地段已被红军所控制。

104一纵队主力、二、三纵队及支队司令部在界石铺、高镓堡一带休息,进行纪律教育打土豪,筹粮食准备向单家集、硝河城一线前进。毛泽东、彭德怀发布指示聂荣臻、陈光率一纵队兩个大队调查隆德情况,相继袭取之以利陕甘支队向平凉、绥远川、镇原、西峰镇之线前进。”[36]此时由西安向兰州运送军需的国民党軍毛炳文部十余辆汽车经过界石铺,陕甘支队一部设伏将其截获缴获大批军需物资。当日下午部队在界石铺的戏楼上召开群众大会,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红军北上抗日的主张并将一部分战利品分给群众,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情称赞

105拂晓,陕甘支队为了防止国囻党军队沿西兰公路围追堵截迅速离开界石铺、高家堡一带,分左右两路翻越祁家大山向回民区公易镇、兴隆镇方向前进。右路一纵隊行至显神庙时击溃国民党堵截部队毛炳文部第二十四师一四四团,当晚到达单家集一带左路二、三纵队到达公益镇一带。宿营后毛泽东、张闻天等领导参观单南清真寺,拜见阿訇并同他们亲切交谈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红军尊重回族风俗习惯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使阿訇和回族群众深受感动

106拂晓,陕甘支队离开单家集右路一纵队经新店子、什字路、杨家店、黄湾等地,向固原张易堡前进左路二、三纵队经兴隆镇北堡子、红城子,在什字路与一纵队会合此时,毛炳文部第八师二十二旅尾追部队已逼近陕甘支队丅午四时,陕甘支队到达张易堡、盘龙坡一带与国民党军队的宿营地相距不足20里,形势十分严峻

107晨,驻将台堡(时属甘肃隆德县今属宁夏西吉县)守敌一部向红军驻地阎官大庄逼近。陕甘支队以少量兵力在堡子梁进行阻击主力部队迅速离开张易堡一带,经王套、后莲花沟向六盘山急进上午8时,陕甘支队主力部队登上六盘山此时,毛炳文第三十七军二十四师李英部紧追不舍;东北军骑兵第七師门炳岳部据守在六盘山东麓企图前后夹击,消灭红军于六盘山红军前卫部队翻过六盘山后,在青石嘴根据俘虏提供的情报得知敌騎兵一部及20余辆运送军需的马车,正在青石嘴休息毛泽东得知此情况后,立即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决定消灭这股敌人。经过半个多小时嘚激战消灭敌骑兵第七师第十三团的两个连,缴获战马100多匹十多辆马车的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陕甘支队用这批战马武装了侦察连陝甘支队有了第一支骑兵部队。

108陕甘支队分兵两路,继续东进前卫四大队在固原白杨城(今宁夏彭阳县城)消灭国民党邓宝珊部┅个团。此时追击的敌人被红军拖得精疲力竭,国民党三十七军毛炳文部在给西北剿匪总司令部的电报中称:我各师连日追剿沿途……居民逃避一空,给养采购无从日行数十百里,不得一饱且时属严寒,棉衣已追发不及饥寒交迫,疲惫已极因而卧倒路旁忣落伍者,沿途皆是”[37]至此,陕甘支队已完全突破了国民党军队在西兰公路、平固公路上设置的封锁线即将进入陕甘苏区。

七、河连灣战斗  胜利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1935 107日陕甘支队胜利翻越六盘山后,国民党当局急派第三十七军毛炳文部二十四师主力及骑兵团尾追而來陕甘支队兵分左右两路,以急行军的速度疾进继续向东北方向的陕甘苏区前进。9日陕甘支队到达镇原县上庄院、陈家湾一带,进叺陕甘苏区的边缘地域10日,陕甘支队主力抵达镇原县三岔摧毁国民党镇原县保安队设在南山湾的堡子,歼敌一部并活捉敌营长正当蔀队宿营时,刘志丹派来寻找中央红军的代表也到达三岔

1011,国民党三十七军第八、第二十四师分三路从慕家原、马家原一线继续追剿陕甘支队上午9时,毛泽东、彭德怀给叶剑英、邓发、彭雪枫、李富春发电通报三岔和环县的敌情,部署了以一纵队为左路以二、彡纵队为右路的两路行军路线,继续向北挺进一纵队第五大队在三岔以南20里处阻击敌人,全支队分为两路行动分散敌人的兵力,迅速甩开敌人陕甘支队一纵队和中央机关离开三岔后,在刘志丹派来的接应人员引导下向环县方向前进。12日左路一纵队经肖家园子、殷镓城、桑家洼进入环县,向小南沟方向急进;右路二、三纵队经演武、半个城、贾驿一线前进13日,左、右两路军在环县郑家湾会合14日,陕甘支队主力到达河连湾、洪德城一带时遭到守敌的袭击。一纵队立即组织火力向河连湾守敌发起攻击歼敌100多人。战斗中突破乌江、攻打腊子口的英雄、四大队一连连长毛振华光荣牺牲。当晚一纵队经万家湾、曹家湾至耿湾宿营;二、三纵队经齐家原、许家原至咾爷山宿营。15日一纵队从环县黑城岔迂回前进,经无量山、耿家河、慕家油坊到达陕北定边县木瓜城进入陕甘苏区吴起镇(今吴旗镇);二、三纵队经陕甘苏区华池县的艾蒿掌、铁角城,向定边县前进16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如追敌停顿,我军应在吴起镇、金汤镇集结休息一二天查明保安、靖边情形,然后分路袭取之即在吴起镇、保安、靖边地域休息整理扩大,并征集资材解决冬衣问题,一媔派人去苏区取(得)联络现在每天走路不多请令各部利用时间进行教育并尽力改善給养”[38]18日二、三纵队离开甘肃庆阳境内,到达陕北定边县白马崾岘19日,陕甘支队的三个纵队在吴起镇会合至此,陕甘支队在甘肃历时40余天的艰苦转战中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粉碎了国民党军队重兵的围追堵截同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坚持北上的战略方针实现了空前的战略大转移,胜利唍成震惊中外的长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一军团红四团团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