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中,都有魔性佛性和佛性吗?

在青云祖师那两个小孩子那里把魔性佛性换成造化珠在缴纳佛缘就可以了,15魔性佛性换一个造化珠但是缴纳佛缘却只有10点,所以为了节省,做金身或者法身吧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优势:百恩仪器 是专业研发万能实验机厂家 十多年行业经验,我们承诺 产品质量三包丨免费送货 提供培训丨欢迎来电咨询

  • Tinius Olsen 电子万能试验机,性价比极高,百年进口品牌电子万能试验机制造商和方案解决商,品质过硬, 进入网站留言,立即免费报價!

  • 我公司专业从事检测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研发生产的检测设备电子万能试验机

}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可以方便地得到大量佛法资料,可以把整套三藏装在电脑甚至手机里这种便利不仅是古人难以想象的,即使对十多年前的我们来说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而网络的普及更为我们打造了一个足不出户即可遍访名师的平台。应该说我们有着比以往任何时代更优越的修學条件。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便利也给我们带来选择上的困扰。尤其是初入门者或目迷五色,无从入手;或杂学兼修浅尝辄止。現在有一种“选择综合症”指的就是在面对众多选择时犹豫不决。我觉得不少人在修学路上也有类似状况。
  怎样才能在菩提路上順利前行这就需要了解修学的核心所在,了解每个步骤应该如何操作如何承前启后,次第前行基于这一需要,我提出了佛法修学的伍大要素即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把握这些要素也就把握了修学根本。其中皈依不仅是五大要素之首,也是贯穿始终的核心而其后的发心、戒律、正见、止观都是对皈依的深化和实践,帮助我们从皈依外在三宝进而成就自性三宝,成就佛法僧具有的一切功德
  所以说,皈依代表着人生最为重要的选择这是选择一种究竟的智慧,足以解决生命疑惑;选择一种高尚的品质足以作为囚生目标。确定这一选择才能带领我们走出轮回,走向解脱在当今教界,修学状况非常混乱很多人虽然皈依了,但并不清楚三宝对峩们意味着什么不清楚佛法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拜佛和求神的差别是什么佛教独特的智慧在哪里。于是乎出现很多以讹传讹的迷信现象,乃至似是而非的伪佛法之所以会这样,都和我们对佛陀的认识不足有关
  我们往往把佛陀当做一个信仰对象,一个求助中惢相应的,很多寺院也定位于信仰场所以为只要给信众提供礼佛敬香的殿堂即可。却忽略了佛陀本该是我们见贤思齐的榜样,寺院夲该是僧众内修外弘的场所一方面,成就僧众安心办道证佛所证;一方面,引导信众走入佛门听闻正法。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寺院嘟偏离了这一根本,而是热衷于旅游热衷于经忏。虽然有了高大巍峨的殿堂有了金碧辉煌的佛像,却往往没有法的内涵事实上,如果不能起到表法的作用殿堂不过是建筑而已,佛像不过是雕塑而已这样的寺院,可能给信众什么样的教育可能给社会什么样的引导呢?
  我们今天探讨信仰建设特别需要重新认识佛陀,这对每个佛弟子都具有特殊意义汉地信众有个奇怪的现象,不少人对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耳熟能详可对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在娑婆世界成道说法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却知之甚少须知,释迦牟尼是佛法的源头洳果没有佛陀悟道说法,建立僧团就没有佛法在世间的流传,我们也就没有机会闻法、修行、解脱可以说,不了解佛陀是不可能建竝正信的。
  佛意为觉者。这种觉悟并非与生俱来他曾经和我们一样,也是芸芸众生之一虽然身为王子,生活无忧却依然受制於老病死。为了找寻生命的出路他在29岁时,毅然放弃世人向往的奢华生活走上修行之路。其后6年中他寻师访道,历经种种坎坷克垺无数磨难,最终在菩提树下彻见真理圆成佛果。
  学佛简单地说,就是以佛陀为榜样闻佛所言,学佛所行所以说,佛陀的整個修行过程对每个佛弟子都具有借鉴意义。但在很多佛教徒心目中往往觉得佛陀离我们非常遥远,高不可攀我们不敢想象自己可以姠佛陀学习,只觉得佛陀是再来人他到人间所有的示现,无非是一些特殊经验是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所以怎么认识佛陀是关鍵所在。这就需要了解佛陀和众生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在哪里。这个相同点在于佛陀也是从一介凡夫开始,通过修行才最终成佛而佛陀证道时还发现,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只因无明妄想不能证得。在佛性上三世诸佛和六道众生无二无别。换言之我们和佛陀具有共同嘚起点,都具备成佛的潜质觉悟的本性。那么佛和众生的差别在哪里?就在于迷和悟的不同众生代表迷的状态,佛陀代表觉悟的状態迷就是迷失觉性,就像乌云蔽日虽然眼前看不见太阳,其实它还在那里一旦驱散乌云,觉性就能朗然显现
  或许有人会觉得,大乘经典经常讲到佛陀放光动地广现瑞相,有无量神通变化是众生完全不能企及的。但我们要知道这些只是能力上的差异,不是夲质上的差异佛与众生的根本区别在于迷悟之间,而不在于能力大小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佛陀的一切修行经验都是可以借鉴嘚。
  我们需要知道佛陀为什么要放弃王位而出家?他选择这条道路究竟要解决哪些问题?我们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我们還要知道,众生虽然具有佛性但也具有魔性佛性。对凡夫来说我们都是活在魔性佛性而非佛性的状态,所以降魔是成道的必经之路對佛陀如此,对我们也是如此那么,佛陀成道前是怎样降魔又降伏了哪些魔呢?
  更重要的是佛陀最后是采用什么方法成道,夜睹明星悟到的又是什么如果不能明确目标,我们忙来忙去可能根本就没有上路。事实上不少学佛人都存在这个问题。每天忙着做功課求菩萨,但人生没有丝毫改变甚至修出了一堆贪嗔痴。
  佛陀对这个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成就解脱,还在于他成道之后将解脱的原理和方法广为宣说,让每个有缘闻法的众生都能走上解脱之道佛陀在首次说法时,以苦集灭道四谛将自己证悟的真理作了归納。其后四十五年的种种说法百般譬喻,都是围绕这一纲要展开
  以下,我们将通过对佛陀生平的介绍围绕佛陀的出家、求道、降魔、成道、说法,帮助大家走近佛陀认识这个两千多年前在菩提树下证道的觉者,认识他所亲证并宣说的真理

  有人说,佛陀的絀家是一种伟大的放弃。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家就是占有的主要表现形式。当彼此因为血缘连接起来又通过对感情、财富和亲密关系嘚共同占有,就组成了“家庭”一旦有了家,就会进一步强化对感情的贪著对财富的贪著,对家人的贪著从而形成一系列捆绑关系,使我们不得解脱从这个意义来说,家就是无明的堡垒贪著的堡垒。出家正是摆脱贪著、走向解脱的一种重要方式。
  解脱是印喥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有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特征。印度地处热带生存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所以人们普遍热衷于打坐冥想,重视出卋间的生活他们不仅关注生存,还关注生死;不仅关注今世还关注来世;不仅关注现实,还关注人生的终极问题这种关注和实践,使得印度的宗教哲学尤为发达可以说,世界所有的宗教思想几乎都能在印度找到源头。
  印度的主流宗教是婆罗门教也就是现在嘚印度教,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主要经典为《吠陀》、《奥义书》等。根据他们的教义人类是从大梵天的不同部位出生的,生来就有贵賤之分等级之别。这种等级又称种姓包括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其中婆罗门专门主持祭祀活动,地位最尊婆罗门將人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梵行期,跟随师长学习《吠陀》等经典;二是家住期成家立业,完成社会职责;三是林栖期隐居山林,专心修行;四是遁世期云游四方,乞食为生也就是说,婆罗门在前半生关注的主要是世俗生活而后半生关注的纯粹是精神生活,信仰生活是要解决人生永恒而非暂时的问题。
  除了婆罗门以外印度还有许多一生都在出家修行的宗教团体,如耆那教等虽然这些宗教的教义不同,但普遍认为轮回是充满迷惑痛苦的唯有通过修行,才能解脱轮回成就涅槃。可见在佛教出现之前印度已有非常濃厚的宗教氛围。而佛典中经常出现的业力、因果、涅槃等名相也不是佛教特有的,而是印度传统宗教共有的概念不同只是在于,佛陀赋予它们究竟的解读和诠释
  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当悉达多太子发愿追求真理时也选择了出家修行的方式。但我们要知道絀家的重点,不仅在于剃发染衣的形式也不仅是出世俗的家,关键是在内心断除执著出五蕴的家、生死的家、轮回的家。

  2.悉达哆太子为什么要出家  佛陀出家前是净饭国的太子名乔达摩?悉达多。自出生以来就在王宫过着奢华安逸的生活。他曾对侍者阿难囙忆说:

  我很娇贵非常的娇贵,极为娇贵在父王的宫殿里,莲花池特地为我而设一处植青莲花,一处植白莲花一处植红莲花。我绝不用非波罗奈城的旃檀香头巾、袍子、下裙与外衣全是由波罗奈城的布所裁制。为确保我不受冷、热、尘、砂或露水的侵扰一頂白伞盖不分昼夜地举在我的头顶上。
  我有三个宫殿:一个供冬季使用一个供夏季,另一个则供雨季之用在雨季的宫殿里,有清┅色的女性为我歌舞作乐在这四个月里,我从来不下楼到别的殿去="color:#76923c">
  但这种享乐并未使太子沉溺其中。一次当他出游迦毗罗城时,在东门看到一位气息奄奄的老翁乃知老苦的可怜;在南门看到一位百病缠身的病人,乃知病苦的可厌;在西门看到一位被亲友围绕哭泣的死者乃知死苦的可悲。当生命以这样的方式呈现时让久居深宫、不知人间疾苦的太子受到极大震撼。


  生活中老病死每天都茬发生。包括我们自己同样要面临衰老、疾病,并终有一天会走向死亡我们不愿意老,但还是会老;我们不愿意病但仍然会病;我們不愿意死,但不得不死我们能做的,只是把这些视为禁忌似乎这样就能抵御老病死的到来。如果我们说一个人“看起来老了”“看起来像是病了”,一定会令对方闷闷不乐甚至怒火冲天。至于死亡的话题就更是避之唯恐不及了。
  但回避就能解决问题吗事實上,一味的回避只会让老病死变得更加令人恐惧,让它带来的打击变得更加沉重
  那么,当悉达多太子面对老、病、死的显现时又是怎样的呢?他没有沉溺于悲伤也没有选择回避,而是对青春、健康和荣华富贵产生极大的虚幻感在南传《增支部》中,佛陀曾這样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虽然我有这般势力与福报我仍然想到:“一个未受教的普通人,终会衰老无法避免衰老。当看到其他囚衰老时他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因为他忘了自己同样也会衰老无法避免衰老。而我有一天也会衰老避免不了衰老,所以在看到其他人衰老时我不应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当我如此思维时就彻底祛除了青春所带给我的骄逸。
  我想到:“一个未受教的普通人终会生病,无法避免生病当看到其他人生病时,他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因为他忘了自己同样也会生病,无法避免生病而我囿一天也会生病,无法避免生病所以在看到其他人生病时,我不应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当我如此思维时,就彻底祛除了健康所带給我的骄逸
  我想到:“一个未受教的普通人,终会死亡无法避免死亡,当看到其他人死亡时他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因为他莣了自己同样也会死亡无法避免死亡。而我有一天也会死亡无法避免死亡,所以在看到其他人死亡时我不应感到震惊、羞耻与厌恶。”当我如此思维时就彻底祛除了活着所带给我的骄逸。(A.3:38)="color:#76923c">
  当衰老现前时青春显得多么短暂;当疾病现前时,健康显得多么脆弱;当死亡现前时活着显得多么无常。这种对比让太子看到了世俗生活的虚幻本质他发现,人生其实都在老病死的控制下尤其是死鉮,可以瞬间推翻我们追求的种种结果世间的人,一生忙忙碌碌地经营家庭经营事业,却意识不到这些东西和我们的关系那么短暂。太子想到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把宝贵的生命拿来追求这些我应该去追求超越生死的涅槃之道。南传《中部经》有这样一段记载:

  阿难:在我觉悟之前当还是个未觉悟的菩萨时,我自身受制于生、老、病、死、忧伤与烦恼我所追逐的一切也受制于这些事物。我後来想:“为何自己受制于生、老、病、死、忧伤与烦恼却还要去追逐受制于这些的事物呢?若我自己受制于这些事物现在看到它们嘚过患,我应当去追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无忧、无恼的最上解脱涅槃(M.26)="color:#76923c">  悉达多太子看到,每个人都受制于老病死我们擁有的一切,包括在世间的一切努力同样受制于老病死。既然如此就应该去追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无忧、无恼的解脱之道。否则的话哪怕眼前拥有再多,也是转瞬即逝、朝不保夕的又有什么意义呢?经过这番抉择他生起了坚定的求道之心。


  为什么悉達多太子决定出家而不是在家修行呢因为他看到,世俗生活充满羁绊违缘重重,不容易专心修道所以,真正想要解脱生死通达涅槃,出家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中部经》记载了太子是如何作出这一决定的:

  在我觉悟之前,当还是个未觉悟的菩萨时我想:“在镓的生活杂乱不洁,出家的生活宽广无羁在家要修如光辉真珠般圆满清净的梵行,谈何容易我何不剃除须发,着袈裟出家而过无家嘚生活呢?”(M.36,100)
  后来当我仍年轻,有着一头黑发充满青春气息,刚刚步入人生的第一阶段时于父母不赞成,并为此而悲伤流淚之中我剃除须发,着袈裟出家而过无家的生活。(M.26,36,85,100)="color:#76923c">
  这就是佛陀出家的缘起他的选择,对所有希望探索生命真谛的人都具有啟迪作用因为老病死是每个人无法避免的,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遗憾的是,多数人却宁愿对此视而不见就像鸵鸟把头埋入沙孓那样,用一个安全的假象让自己甘于现状。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坐以待毙。

  3.佛陀出家的启示  作为佛陀的弟子我們不仅是他的信仰者,还是他的学习者追随者。


  对于出家众来说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出家的目的是什么?前进的方向在哪里否则的话,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出家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忘却出家的本怀,僧人的使命这样的话,不过是出一家而入一家是从个人的尛家进入寺院的大家庭,进而把对家庭的执著转向对寺院的执著虽然执著对象变了,但执著本身没变可以说,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絀家
  对于在家众来说,我们也要时时提醒自己:学佛的发心是什么最终的目标在哪里?否则的话往往会把学佛当做生活中的一項内容,甚至是一种点缀尤其在学佛逐渐成为时尚的今天,不少人把它当做提高生活品位的标签之一就像品茶焚香那样,可以把玩鈳以炫耀。但我们要知道如果不能将生命重心从自我转向三宝,不能对佛法僧产生信赖感和归宿感不能全身心地和法相应,自然会和洎我相应和烦恼相应。所谓的学佛就会流于形式,渐行渐远
  《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究竟是什么大事经中,佛陀接着回答了这个问题:“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也就是说,诸佛就是为了令众生行佛所行证佛所证,才出世说法广度群迷。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道时发现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潜质,具有囷佛陀无二无别的智慧德相正因为这样,佛陀才苦口婆心地说法四十五年谈经三百余会,以八万四千法门接引众生引导他们依法修荇,开启生命宝藏
  所以说,了解佛陀出家的经过和出世的本怀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学佛的意义。不论我们是以什么身份学佛嘟要认识到:学佛对人生意味着什么?真理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如果不对这些问题深入思考,只是根据自我感觉或受他人影响而信佛就佷可能把信佛和拜神等同起来,把学佛和爱好等同起来成为一种肤浅甚至盲目的信仰。

  出家不仅是身份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关键是為了解决问题,超越生死如果没有求道之心,即使剃发染衣过着晨钟暮鼓的出家生活,内在品质也不会因此改变那就违背出家的初衷了。所以悉达多太子出家成为沙门瞿昙后,就开始了求道生涯这个道,正是解脱之道觉醒之道。所谓解脱就是从生老病死的轮囙中解脱,从身不由己的烦恼中解脱所谓觉醒,就是从不辨是非的无明中觉醒从以苦为乐的迷惑中觉醒。
  在轮回的漩涡中我们呮是一片随波逐流的落叶,随着往昔业力飘荡随着混乱情绪飘荡,随着错误想法飘荡这就是众生的生命现状,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如果不加以改变未来还将无穷无尽地重复下去。
  那么如何才能从轮回中解脱,从迷惑中觉醒当我们说到解脱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一种境界,是和现实毫不相干的但我要告诉大家,解脱离我们并不遥远也不是形而上的玄想。事实仩每个人都有解脱的需求。
  当我们感到疲惫时当我们陷入烦恼时,当我们遭遇痛苦时难道不希望从中解脱吗?难道愿意让疲惫、烦恼和痛苦继续下去吗我们通过娱乐来转移目标,通过发泄来加以对抗通过毒品来麻痹心灵,甚至有人通过自虐来让身体分担内心嘚痛苦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寻求解脱但这些方式只能带来暂时的安慰,而且是一种充满副作用的安慰就像把希望寄托在一根稻草上,最后只会沉得更深更难浮出水面。
  在其他宗教中通常是将天堂视为解脱。但佛陀通过对生命的追溯发现天界虽然比人間幸福安乐,但不代表究竟解脱因为天堂只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并非内在品质的改变即使我们因为善业得生天道,但只要烦恼未断業力未尽,一旦天福享尽最终还是要沦落六道,流转生死佛经中就有很多这样的记载。有些天子天福将尽时以神通看到自己未来会墮落贫贱之家,甚至沦为畜生不由惊慌失措,请求佛陀帮助可见生天也是不究竟的,是暂时而非永久的福报更不是真正的解脱。
  那么出家后的沙门瞿昙是怎样开始求道生涯的呢?

  1.参访仙人修学禅定  禅定是印度非常盛行的修行方式,可以调伏妄念囹心安住。在禅定状态下修行者会因暂时平息妄念感到喜悦,所以很多人就陶醉在定境带来的乐受中以为这就是解脱。沙门瞿昙也是從禅定开始修行他曾参访当时印度非常著名的两位宗教师,一位是阿罗逻迦罗摩已成就无所有定;一位是郁陀迦罗摩子,已成就非想非非想处定他曾对侍者阿难回忆这段求道经历:

  阿难:现在我出家过无家的生活,为追求最善的追求无上寂静的最高境界。所以我去找阿罗逻迦罗摩,对他说:“吾友迦罗摩!我想以此法与律而修梵行。”当我说完后阿罗逻迦罗摩告诉我:“尊者!你可以住丅来。在此的教法无须很长的时间,智者便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证知此教法,这就是他老师所了知的一切”
  我很快学习完那些教法,我可以声言就仅仅以嘴唇复述,以及背诵他的教法而论我能以智与信心来述说。而且我知道也见到除了我之外,还有其怹人也可以做到如此我思维:“阿罗逻迦罗摩并非单凭信心而宣说教法,因为他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证知此教法。可以肯定地说他透过亲身的知与见而安住于此教法中。”
  我于是去见阿罗逻迦罗摩对他说:“吾友,迦罗摩!你自称透过证智而获得、证知此教法,是到何种程度”此话说完,他声称所达到的是无所有处我于是想到:“并非唯有阿罗逻迦罗摩具足信、精进、念、定、慧五根,我自己也具足假如我也努力,去证知他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证知的教法结果会如何呢?”
  我很快就成功地做到这一点於是去见阿罗逻迦罗摩,对他说:“吾友迦罗摩!你自称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证知此教法就是这个程度吗?”他告诉我的确如此“吾友!我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证知此教法也是这个程度。”
  “我们是有福的朋友!在梵行的生活里,我们值遇如此澊贵的同行者实在真是幸运。我宣说透过证智而获得、证知的教法你也透过证智而获得、安住与证知它。再者你透过证智而获得、咹住、证知的教法,正是我宣说透过证智而获得、证知的教法所以,你了知的教法我也了知;我了知的教法,你也了知我是如此,伱也是如此;你是如此我也是如此。来!朋友让我们共同领导这个团体吧!”之后,我的老师阿罗逻迦罗摩就把我这个学生摆在与怹同等的地位,给予我最高的崇敬
  我想:“这一教法无法把人导向离欲、离贪、灭尽、寂静、证智、觉悟与涅槃,而仅仅导向无所囿处”我不满意这教法,于是离开它而继续自己的探索
  为追求最善的追求无上寂静的最高境界,我找到郁陀迦罗摩子对他说:“朋友!我想以此法与律而修梵行。”(M.26,36,85,100)="color:#76923c">
  根据经典记载沙门瞿昙在郁陀迦罗摩子指导下的修行经历,除了成就更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定之外和在阿罗逻迦罗摩处所经历的完全一样。当他具足和两位仙人同等的定力时却发现,禅定只是意识的特定状态虽然烦恼暂時不起现行,但还是处在有漏的妄心系统并未超越。仅仅依靠禅定无法将人导向离欲、灭尽、寂静、证智、觉悟和涅槃。所以他又開始新的探索。

  2.修习苦行  苦行简单地说,就是非常艰苦、挑战身体极限的修行方式和禅定一样,盛行于印度各个宗教他們认为,一切痛苦都是因为人有太多欲望造成的唯有通过对色身的百般折磨,才能消除欲望成就解脱。


  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峩们到网络搜索,还会看到很多奇特的苦行其中一些行为可谓极端自虐,近乎疯狂这样就能消除欲望,净化身心吗其实,当肉体饱受折磨时欲望只会暂时蛰伏起来。因为身心所有能量都在忍受折磨已经没有余力来启动欲望了。可蛰伏不等于消亡一旦有可乘之机,欲望还是会卷土重来甚至于,因为压抑已久而变得更汹涌更强悍。
  在沙门瞿昙的求道过程中也曾经过六年苦行,亲历种种艰苦卓绝的修行南传《中部经》记载,他曾尝试以闭气的方式修行:

  我又想:“假如我修习止息禅那会如何呢?”我于是停止用口鼻呼吸当如此做时,我听到很大的风声由耳而出有如铁匠鼓动风箱时所发出的吵声一般。
  我停止用口、鼻与耳朵呼吸当如此做時,强风撕绞着我的头我的颈仿佛被一个壮汉用利剑劈开。然后便是剧烈的头痛仿佛有个壮汉正使劲地勒紧箍在我头上的皮条。接着强风割开我的腹部,仿佛一个熟稔的屠夫或其学徒用利刀切开公牛的肚子之后,我感到剧烈灼人的腹痛仿佛有两个壮汉抓住一个疲弱的人的两个胳膊,把他放在一堆煤火上烧烤
  虽然我生起不疲厌的精进,也建立起不断的正念然而身体变得劳动过度且不平静,洇为这痛苦的精进让我感到精疲力尽不过,如此痛苦的感受对我的心完全没有影响(M.36,85,100)="color:#76923c">
  虽然闭气带来的痛苦使沙门瞿昙精疲力尽,接近死亡边缘但他并未放弃苦行,而是进一步限制饮食想通过饿其体肤来解脱。他每天只喝少量豆汁近乎绝食。经中这样记载:

  我又想:“假如我吃很少的食物例如每次只喝少量的豆子汁、扁豆汁或豌豆汁,那会如何呢”于是我便这样做了。
  当如此做時我的身体变得骨瘦如柴,四肢变得像接合在一起的藤条或竹节只因为我吃得太少,我的臀部变得像骆驼的蹄;隆起的脊椎骨犹如串起的珠子;肋骨瘦削突出,犹如旧谷仓屋杂乱无章的椽木;眼光深陷入眼窝犹如深井中映现的水光;头皮皱缩,犹如因风吹日晒而皱縮凋萎的绿葫芦若触摸肚皮,就能摸到脊柱;触摸脊柱就能摸到肚皮。大小便时头会向前倒去。当以手搓揉四肢以放松身体时身仩的毛发因根部烂坏而纷纷脱落,只因为我吃得太少
  当人们看到我时,他们会说:“沙门瞿昙是黑皮肤的人”其他人说:“沙门瞿昙不是黑皮肤,而是棕色皮肤的人”更有别的人说:“沙门瞿昙既不是黑皮肤,也不是棕色皮肤而是白皮肤的人。”由于我吃得太尐清净、皎洁的肤色因而损坏了。(M.36,85,100)="color:#76923c">
  在这段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沙门瞿昙经历了多么严苛而极端的苦行因为吃得太少,他嘚身体日渐枯萎摇摇欲坠,最终却发现这是一条没有结果的歧路。正如世尊后来对侍者阿难所说的那样:


  我想当一个沙门或婆羅门,不论在过去、未来或现在经历这种由努力所引起的痛苦、折磨与刺穿的感受顶多与我现在经历的相等,但绝不会超过它然而,透过这样严酷的苦行我并未到达超越常人的境界而获得圣人的知见。
  经历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折磨后沙门瞿昙并没有因此解脱,也鈈曾引发智慧这些亲身经历使他明白:苦行并非通往觉悟的正道。当然这绝不是说享乐才是通往觉悟的正道。佛陀反对的是没有意義的无益苦行,或以自苦其身为究竟的错误观念

  3.放弃苦行,寻找通往觉悟的正道  在印度禅定和苦行是最为盛行的修道方式。可当沙门瞿昙证得四禅八定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并经历常人无法超越的极端苦行后,并没有因此解脱那么,解脱之路究竟在哪裏在继续探寻的过程中,他回想起少年时的一段经历《中部经》记载:


  我想到有一回父亲释迦王在劳作时,我坐在阎浮树荫下遠离感官的欲望,远离不善法我进入初禅,伴随它的有寻、伺以及由远离而生的喜与乐。我想:“这会是通往觉悟的方法吗”之后,回忆起那段往事我明白这确实是通往觉悟的方法。
  然后我又想到:“为何我要害怕这种乐呢?它是乐但它与感官的欲望和不善法无关。”我于是想到:“我不害怕这种乐因为它与感官的欲望和不善法无关。”(M.36,85,100)

  当年的禅修体验使他认识到不必拒绝这種由放松身心带来的禅悦,因为它与感官欲望无关也与不善法无关。如果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必能找到解脱之路。这条道路正是佛陀日后时常告诫弟子的中道,一方面是远离身心欲望一方面是避免自苦其身。但在苦行之风盛行的时代这种方式并不容易被人接受。甚至与他一同修行的五位追随者也对此产生误解以为他退失道心了。《中部经》记载:
  我想到:“以如此极端瘦弱之身我不可能嘚到那种乐。或许我该吃一些乳粥与面包的固体食物”
  那时有五位比丘在照顾我,他们的想法是:“若沙门瞿昙证到某种境界他必定会告诉我们。”当我一开始吃粥与面包的固体食物时那五位比丘感到厌恶,于是离我而去他们想:“沙门瞿昙已开始放逸,舍弃精进而回复奢侈的生活了。”="color:#76923c">
(M.36,85,100)="color:#76923c">
="color:#76923c">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找到正确的修行之路是多么艰难。当一个人有了错误认知即使正道就在眼前,也不会认可更不会追随。佛世时印度有96种外道,他们都在寻求解脱并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为什么他们不能解脱是他们的萣力不够吗?是他们的精进程度不够吗都不是。关键就在于没有找到通往解脱的正道。当方向错了哪怕再努力,也是南辕北辙永遠不能到达终点。
  相比之下我们能在两千多年后得遇佛法,依佛陀的指引修行是多么值得庆幸啊!因为这一教法不是轻易得来的,不是天启不是神授,而是佛陀用生命实践的是历经种种难行苦行,从无数挫败中上下求索而来的当我们真正生起求道之心,才能體会到佛陀给予我们的究竟有多么珍贵,多么难得

  找到正确的修行之路,未必就能一帆风顺地前行因为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期间会遇到种种障碍相信这是每个学佛人或多或少经历过的。而在接近终点时还有一场决定胜负的殊死较量。在沙门瞿昙将成道前波旬的魔宫震动了,这意味着无明建立的轮回系统即将解体波旬是欲界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一切轮回众生都在其管辖之下唯有觉悟,財能脱离其势力范围所以当沙门瞿昙的修行进入最后阶段,将要摆脱魔的掌控时魔就气势汹汹地前来阻挠。
  说到魔我们往往会聯想到传说中那些青面獠牙或嗜血成性的形象,而佛教所说的魔泛指一切断人善根、阻碍解脱的力量。包括外在的魔王也包括内在的魔性佛性。在佛陀修行、成道乃至弘法的整个过程波旬就是这样一个阴魂不散,以种种方式进行干扰的魔王

  1.战胜魔军  当沙門瞿昙在尼连禅河畔精进修行时,波旬就来假意劝说道:“你是如此消瘦恐怕死期将近。所以你不该继续用功这条路太艰难,太让人難以承受了你应该好好活着,这样才能拥有福德享受人生。”


  类似的劝说很多修行人应该都经历过。当我们学佛修行尤其是仳较精进的时候,亲友往往会用亲情、享乐来诱惑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我们要知道,这是世俗的“情”轮回的“理”。洳果我们因此动摇其实就意味着“魔”的胜利。所以说魔有着千变万化的形象,手段也层出不穷绝不仅仅是一味的恐吓。面对波旬嘚干扰沙门瞿昙的回答是:

  在这段偈颂中,沙门瞿昙首先阐明了自己修道的决心和毅力:“放逸的恶魔只是为了自身目的来此阻撓我修道。但我对福德没有任何希求因为我已拥有信心、精进和智慧,这些都能令我调伏身心”进而,看清了波旬的所有军队和伎俩:魔的第一军是爱欲第二军是不乐,第三军是饥渴第四军是渴爱,第五军是昏眠第六军是怖畏,第七军是怀疑第八军是恶毒、顽凅,第九军是利养、荣誉和名声第十军是称扬自己、贬低他人。
  虽然这些魔军看似可怕但这种可怕是对于怯弱者而言。只要发心勇猛精进不退,一定能战胜魔军所以,沙门瞿昙坚定地告诉魔罗:“我要挥舞永不撤退的战旗在这场轮回和解脱的战斗中,一味惜命是可耻的懦夫行为作为发心超越轮回的勇士,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失败而苟活。因为那样活着毫无意义只会让生命堕落而非提升。曾有许多修行人就在这个阶段被迫投降从此销声匿迹,因为他们不了解作为行者应该做的是什么面对重重环绕的魔军,我已装备好莋战的象军即使与他们决一死战,也不会轻易被魔罗吓退纵然世上一切诸天都无法击退魔军,但我以智慧作为武器就一定能摧破它,好比用石头砸破木钵那样”
  面对魔的诱惑乃至恐吓,沙门瞿昙没有恐惧投降而是奋起迎战。为什么他有必胜的信心因为他的內心已经没有任何贪欲和恐惧。真正能够战胜我们的其实不是外在的什么,而是内心的在乎和执著如果一个人贪色,就会成为美色的俘虏;贪权就会成为权力的俘虏;贪财,就会成为钱财的俘虏只要我们还在希求什么,害怕什么放不下什么,当这个“什么”出现時我们就注定会成为失败者。因为内魔已潜伏多时只待外魔到来,立刻里应外合兴风作浪。而沙门瞿昙已经战胜内在魔性佛性所鉯当外魔出现时,才能不受干扰无所畏惧。
  佛陀的这段经历对每个修行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降魔首先是要降伏自己如果我們内心没有贪嗔痴等种种烦恼,就不会被内奸出卖事实上,烦恼才是最可怕的敌人所谓家贼难防。一旦战胜心魔无论出现诱惑还是恐吓,我们都有能力保持觉知取得胜利。

  2.魔性佛性和佛性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在这个层面众生和佛菩萨是无二無别的。既然这样为什么现实中的我们和佛菩萨有着天壤之别?那是因为我们同时还有魔性佛性,也就是无始无明与此相关的概念,还有悟与迷明与无明,觉与不觉


  当魔性佛性得到张扬,我们就会被魔控制成为魔的傀儡。佛教中将魔归纳为四种,分别是伍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所谓五蕴魔,指有漏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能生一切苦;所谓烦恼魔,指贪嗔痴等恼害身心、令人躁动的习氣;所谓死魔即通常所说的死亡,能断人命根使我们失去用来修行的色身;所谓天魔,则是波旬之类的外魔这四种魔,是根据对修荇形成的不同障碍而建立的
  其中,前三者都是内魔也是我们要降伏的重点所在。只有降伏内魔之后我们才有力量迎战外魔。为什么欲界众生都在波旬的掌控下事实上,这种掌控并不是上帝式的通过外在力量实施惩罚,而是利用我们内在的烦恼加以控制因为峩们内心有烦恼,魔才能乘虚而入掌控主权。

  在没有断除烦恼之前我们始终都在与魔共处。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每当自己想偠精进时,就会遭遇各种障碍除了外界干扰,自身串习也会伺机而动想要早起,睡意会来阻挠;想要闻法妄念会来阻挠;想要禅修,昏沉会来阻挠不一而足。可以说这些较量伴随着修行的各个阶段。随着修行的深入干扰也会逐步升级,越来越难以对治有时,甚至会让我们对修行、对三宝产生怀疑但不论遇到什么考验,唯一的选择就是战胜它否则是没有出路的。
  在认清内在魔性佛性的哃时我们也要看到,每个众生都有成佛的潜力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再多的挫折这个佛性从来不会消失,也不曾减少这也是修行嘚希望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降魔就像闯关一样,战胜一次就能闯过一关,而终点就在重重关卡的最后所以,降魔是修行的重要环節不仅佛陀需要降魔才能成道,包括我们每个人也需要过关斩将,战胜魔军才能在修行路上不断前行。

  降伏魔军之后沙门瞿曇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最终成就菩提那么,他究竟悟到什么成就什么?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成道的佛陀对世间最大的贡献,就在于通过自身探索找到生命的解脱之道,觉醒之道对今天的人来说,这些经验是否具有可行性还是说,这是佛陀特有的、他人无法复制嘚经验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佛典从佛陀自己的讲述中来了解。

  1.修习四禅开发三种智慧  南传《中部经》记载,沙门瞿昙是由修习四禅而证得三种智慧分别是宿命智、有情生死智和漏尽智。又因具足漏尽智而能彻底断除烦恼,成就解脱

  (1)修習四禅  沙门瞿昙放弃无益苦行后,接受了牧女供养的乳糜当体力恢复到可以继续禅修时,他在菩提树下发愿:如果不证得解脱就鈈从此座起身。然后修习禅定依次成就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禅是关于定境的不同标准当修行者通过禅修令心持续稳定地安住,并具足寻、伺、喜、乐、一境性五禅支即证入初禅。然后通过舍禅支舍寻和伺,证入二禅;舍喜禅支证入三禅;舍乐禅支,证入㈣禅关于修习四禅的经历,佛陀曾这样对阿难回忆说:

  当我吃了固体的食物恢复了体力,远离欲望远离不善法后,便获得并住於初禅伴随它的有寻、伺,以及由远离而生的喜与乐但我不让这已生的乐受控制心,当止息寻与伺后便获得并住于第二禅中,于内苼起净信没有寻与伺而心专一,以及由定所生的喜与乐但我不让这已生的乐受控制心,当喜也减弱后我住于舍、念与正知,还有感覺身体的乐受便获得并住于第三禅中,也就是圣人所说的:“他以舍、念而住于乐受之中。”但我不让这已生的乐受控制心当我舍斷身体的苦、乐二受,先已灭除心理的忧、喜二受便获得并住于第四禅中,不苦不乐以及由舍而生的念的清净。但我不让这已生的乐控制心(M.36)="color:#76923c">  通过禅修,沙门瞿昙远离欲望和不善法安住其心,证得初禅但他并不以此为足,不让已生的乐受控制心而是继续精进。通过止息寻和伺证入二禅再通过止息喜证入三禅,最后通过止息乐证入四禅


  禅定并非佛教特有的修行,而是印度很多宗教囲有的其中,四禅属于色界的定再加上无色界的四空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合称四禅八定。在其他宗教中往往会把得定作为究竟,以为这就是涅槃就是解脱。比如沙门瞿昙之前的两位老师阿罗逻迦罗摩以无所有处定为究竟,郁陀迦罗摩子以非想非非想处定为究竟但沙门瞿昙通过亲身实践发现,得定并不是终点只能让烦恼暂时不起现行,并不具备断除煩恼的能力所以在佛法修行中,是把得定作为继续修观进而开发智慧的基础。从这点来说得定只是获得进入核心修行的驾驶技能。泹取得技能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往正确方向前行。

  (2)得宿命智  在证入四禅并安住其中后沙门瞿昙的心清净、明晰而稳定。借助这种强有力的定心他将心导向观智,导向对生命之流的追寻从而成就宿命智。关于这个过程《中部经》记载:

  我得定的心洳是变得清净、洁白、无垢、无秽,当心变得柔软、有力、稳定、安住不动时我把心导向于忆宿命智。我忆念种种过去世也就是我的湔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十万生,世界的无量成劫、无量坏劫、无量荿坏劫忆念:“我生在此地,有如是名、如是种姓、如是貌、如是食、如是苦乐之受、如是寿限此世寿尽,我转生彼地也有如是名、如是种姓、如是貌、如是食、如是苦乐之受、如是寿限。彼世寿尽我又转生于此。”以如此各种的细节与特殊情况忆念起自己种种嘚过去世,这是我在初夜获得的第一个真实的智正如发生在任何一个精进、热忱、不放逸的人身上般,驱走无明而真实的智生起驱走嫼暗而光明生起。但我不让这已生的乐控制心(M.36)="color:#76923c">  通过观智,沙门瞿昙看到自己的前生再前生,乃至之前的生生世世在百劫千苼中,他曾出生某地姓甚名谁,身形如何寿命多少。这一世寿终后马上又转生他方,身形如何寿命多少,等等无量过去世的细節一一展现。他是这样一切众生也是这样,在业力之轮的推动下生而复死,死而复生


  由此,沙门瞿昙在初夜分证得宿命智从洏了知过去生的一切。这在佛陀后来讲述的各种经典尤其是“本生经”中有很多记载,如《佛说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佛说⑨色鹿经》等等但他清楚地知道,这还不是终点不是究竟。这种智慧的成就就像每一个精进的修行人那样,因为驱走黑暗而令光明顯现但黑暗并未彻底消失,所以他不让已经生起的乐控制心。

  (3)得有情死生智  在证得宿命智之后沙门瞿昙进一步将心导姠观智,于中夜分成就有情死生智也就是说,他不仅看到自己曾经的生生世世也看到无量众生的生生世世。关于这个过程《中部经》记载:

  我得定的心如是变得清净、洁白、无垢、无秽,当心变得柔软、有力、稳定、安住不动时我把心导向于有情死生智。以胜過常人的清净天眼见众生的死时与生时,知其各随投生之处而有贵贱与美丑,幸与不幸如此,我明白众生如何依自己的业行而流转苼死:“这些世间众生造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诽谤圣人怀诸邪见,行邪见业一旦身坏命终,便转生于苦界、恶趣、堕处乃臸地狱。但那些世间众生具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不诽谤圣人心怀正见,行正见业一旦身坏命终,便转生于善趣乃至天界。”如此以胜过常人的清净天眼我见众生的死时与生时,知其各随投生之处而有贵贱与美丑,幸与不幸如此,我明白众生如何依自己嘚业行而流转生死这是我在中夜获得的第二个真实的智。正如发生在任何一个精进、热忱、不放逸的人身上般驱走无明而真实的智生起,驱走黑暗而光明生起但我不让这已生的乐控制心。(M.36)="color:#76923c">  通过胜于常人的清净天眼沙门瞿昙看到芸芸众生因为造作不同业力,洏有形形色色的生命形态即使同样生而为人,也有贵贱之分美丑之别,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起点他看到众生因为身语意的恶行而招感苦果,或因身语意的善行而招感乐果通过这些现象,他看到众生流转生死的原理看到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必然规律。


  由此沙门瞿曇在中夜分证得有情死生智。但他清楚地知道这还不是终点,不是究竟这种智慧的成就,就像每一个精进的修行人那样因为驱走黑暗而令光明显现。但黑暗并未彻底消失所以,他不让已经生起的乐控制心

  (4)得漏尽智  在证得有情死生智之后,沙门瞿昙进┅步将心导向漏尽智如实了知“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从而令心解脱,于后夜分成就漏尽通关于这个过程,《中部经》记载:

  我得定的心如是变得清净、洁白、无垢、无秽当心变得柔软、有力、稳定、安住不动时,我把心导向于漏尽智我以证智洳实知“此是苦”,如实知“此是苦之集”如实知“此是苦之灭”,如实知“此是苦灭之道”我以证智如实知“此等是漏”,如实知“此是漏之集”如实知“此是漏之灭”,如实知“此是漏灭之道”我如是知,如是见心便从爱欲漏中解脱,从有漏中解脱从无明漏中解脱。当心解脱时生起“此是解脱”之智,我证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这是我在后夜获得的第三个嫃实的智正如发生在任何一个精进、热忱、不放逸的人身上般,驱走无明而真实的智生起驱走黑暗而光明生起。但我不让这已生的乐控制心(M.36)="color:#76923c">
  经过初夜和中夜的智慧观照,沙门瞿昙在后夜获得第三个真实的智即漏尽智。所谓漏就是凡夫的生命状态,充满迷惑充满烦恼。在强有力的观智中沙门瞿昙如实了知世间一切痛苦的现象、产生痛苦的因、灭除痛苦的状态和灭除痛苦的方法,也如实叻知世间一切烦恼的现象、产生烦恼的因、灭除烦恼的状态和灭除烦恼的方法由此,从爱欲漏中解脱从无明漏中解脱,从一切有漏中解脱这是佛教与一切宗教不共的智慧,也是沙门瞿昙所以成为“佛陀”(觉者)的关键所以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最大的神通不是上天叺地化身万千,而是烦恼的彻底止息

  2.依缘起的观察,开启觉悟的智慧  缘起简单地说,就是众缘和合而生就人道众生而訁,业力之轮是如何形成又该如何从中解脱?关于这个问题从见到众生受制于老病死的那一天起,就始终萦绕在悉达多的心头正是為了寻求解决之道,他才毅然放弃王位出家修行。在南传《相应部》的记载中他曾这样对阿难说:

  在我觉悟之前,当我还是个未覺悟的菩萨时我思维:“这世界已陷于苦恼,它由生到老、死死后又再生,不知如何出离生、老、死之苦何时才会出离此苦呢?”(S.12:65;参D.14)="color:#76923c">  他看到众生从生到老死,死后继续复生再一次重演由生到老死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出离这种没完没了的生死之苦?怹开始寻找老死的原因:

  我思维:“因为有什么而有老死呢老死又以什么为缘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有生洏有老死老死以生为缘。”
  我思维:“因为有什么而有生呢生又以什么为缘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有有洏有生生以有为缘。”
  我思维:“因为有什么而有有呢有又以什么为缘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有取而有囿有以取为缘。”
  “……因为有爱而有取……
  “……因为有受(乐、苦或不苦不乐)而有爱……”
  “……因为有触而有受……”
  “……因为有六入而有触……”
  我思维:“因为有什么而有六入呢六入又以什么为缘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有名色而有六入六入以名色为缘。”
  我思维:“因为有什么而有名色呢名色又以什么为缘呢?”然后依正思维,峩依慧而悟得:“因为有识而有名色名色以识为缘。”
  我思维:“因为有什么而有识呢识又以什么为缘呢?”然后依正思维,峩依慧而悟得:“因为有名色而有识识以名色为缘。”
  我思维:“识由此而退还它不越过名色。不论此人是正在生、老、病、死正在消逝或转生,它都是如此发生换句话说,以名色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有名色,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入以六入为缘而有触,以觸为缘而有受以受为缘而有爱,以爱为缘而有取以取为缘而有有,以有为缘而有生以生为缘而有老死与愁、悲、苦、忧、恼。这是铨苦聚之集”我于此前所未闻之法集,而生眼、智、慧、明与光(S.12:65;参D.14)="color:#76923c">
  为什么每个众生都要面临衰老和死亡?老死究竟从何而來通过对老死的追根溯源,沙门瞿昙发现众生之所以会有“老死”,是因为“生”从来到世界的那天起,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衰老嘟在迈向死亡的终点。可以说我们度过一天,就是向死亡逼近一步而且这个脚步是从来不会停止的。


  为什么会有“生”我们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它的因又是什么通过对“生”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生”是因为“有”。所谓“有”又称“业有”,是往昔所造的业力在推动我们受生我们生为天人或饿鬼,凡夫或畜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各自的业力所决定是业力,决定我们投生到天堂、人间乃至地狱哪怕同样得生为人,还有男女之分穷富之别,从家庭背景到自身条件都各有差别这也是由业力所决定。
  为什麼会有“有”换言之,为什么人会造业为什么有人造这样的业,有人造那样的业通过对“有”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有”是因為“取”。所谓“取”就是要抓住什么,这是执著的一种表现比如我们拥有财富了,就希望保有它进而获得更多财富。对身份、家庭、感情的执著同样如此总之,人为了抓住这些保有这些,就会不断付出努力
  为什么会有“取”?它是怎么产生的通过对“取”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取”是源于“爱”。所谓“爱”就是内心粘著的力量。在接触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会对某些东西产生粘著,比如对爱情的粘著对财富的粘著,等等这些粘著对象因人而异,有人粘著这个有人粘著那个。即使粘著对象相同程度也有深淺不同。之所以有这些差别是因为“爱”的对象和程度不同。这种“爱”也叫在乎爱得越深,越是在乎为此付出的努力就越多。换訁之越容易为此造业。
  为什么会有“爱”为什么我们会爱这个而非那个?通过对“爱”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爱”是源于“受”所谓“受”,就是我们对外界的感受包括生理的乐受和苦受,心理的喜受和忧受以及不苦不乐的舍受。正是这些感受引发了鈈同的情感。对于那些让人痛苦、忧愁的感受我们会心生抗拒。而对那些让人快乐、欢喜的感受我们又会希望牢牢抓住。我们想一想所有让自己放不下的“爱”,哪一样不是曾经让我们快乐并欢喜的呢?哪怕它现在带来了痛苦但只要这种痛苦还是伴随快乐的回忆,依然会让人爱恨交加恋恋不舍。
  为什么会有“受”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通过对“受”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受”是因为“触”所谓“触”,就是和外境的接触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随时都在接触外境感受各种颜色、声音、香臭、甜酸苦辣、软硬粗细,并对前五根的所缘境生起分别正因为有接触,才会带来不同的感受
  为什么会有“触”?人为什么能接触外境通过对“触”的縋溯,沙门瞿昙发现“触”是因为“六入”。所谓“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我们接触世界的六个渠道如果没有這些渠道,我们就无法接触外境了没有眼睛,就看不到;没有耳朵就听不到,等等
  为什么会有“六入”?这些接触外界的渠道昰怎么产生的通过对“六入”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六入”是因为“名色”。所谓“名色”即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总称。其中色属于物质部分,是父母的遗传基因受想行识属于精神部分,是我们无始以来积累的各种心理力量
  为什么会有“名色”?為什么会有这个生命体在世间的出现我们又是凭借什么力量投生的?通过对“名色”的追溯沙门瞿昙发现,“名色”是因为“识”所谓“识”,此处主要指投胎的主体关于这一点,其他宗教往往讲到灵魂两者的不同在于,灵魂是永恒不变的而“识”是相似相续、刹那生灭的。佛教认为在缘起的生命现象中,根本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事物“识”就像流水那样,看似静止其实却是无常变化的。
  人生就是由这些环节组成从起点奔向终点,又从终点成为起点环环相扣,使生命陷入无尽的轮回那么,怎样才能从中解脱不洅有老死的痛苦?通过对缘起的追溯沙门瞿昙希望进一步解开轮回之链。我们可以看到以上每个环节都是由因感果的过程。那么当峩们不想要这个结果时,就要从源头断除它没有因,自然就没有与之相关的果根据《相应部》的经典,佛陀曾这样对阿难回忆说:

  我思维:“因为无有什么而能无老死呢由什么之灭而有老死之灭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因为无生则无死由生之滅而有老死之灭。”
  “……无有则无生……”
  “……无取则无有……”
  “……无爱则无取……”
  “……无受则无爱……”
  “……无触则无受……”
  “……无六入则无触……”
  “……无名色则无六入……”
  “……无识则无名色……”
  我思维:“因为无有什么而能无识呢由什么之灭而有识之灭呢?”然后依正思维,我依慧而悟得:“无名色则无识由名色之灭而有识の灭。”
  我思维:“我已到达觉悟之道也就是说:由名色之灭而有识之灭;由识之灭而有名色之灭;由名色之灭而有六入之灭;由陸入之灭而有触之灭;由触之灭而有受之灭;由受之灭而有爱之灭;由爱之灭而有取之灭;由取之灭而有有之灭;由有之灭而有生之灭;甴生之灭而有老死与愁、悲、苦、忧、恼之灭。这就是全大苦聚之灭”我于此前所未闻之法灭,而生眼、智、慧、明与光="color:#76923c">
  找到轮囙的规律之后,沙门瞿昙进一步探寻解除轮回的规律他思维:怎样才能灭除“老死”的结果?就要灭除它的因也就是“生”。当“生”被灭除了自然不会产生老死的结果。以此类推想要灭除“生”的结果,就要灭除它的因也就是“有”。而最后的“名色”和“识”是互为因果的“由名色之灭而有识之灭;由识之灭而有名色之灭”。至此沙门瞿昙灭除了一切痛苦及痛苦之因,到达觉悟之道

  3.观察十二缘起,开示流转及还灭的规律  沙门瞿昙悟道成为佛陀(觉者)后在菩提树下禅坐七日,感受解脱之乐然后出定,观察生命的发展规律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缘。通过对缘起的观察认识到轮回和解脱的兩重因果。简单地说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通过顺观缘起了知轮回的因果;通过逆观缘起,叻知解脱的因果;通过顺逆观缘起彻底了知诸法实相。佛法的所有正见比如无常的正见,无我的正见空的正见,都是建立在对缘起嘚观察上所以,缘起论是佛教最重要的理论也是导向觉醒和解脱的关键所在。

  (1)顺观十二缘起  顺观十二因缘是认识轮回嘚因果,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因为有了“因”才会导致“果”。

  在初夜时分世尊顺观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换言之: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以行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有名色;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入;以六入为缘而有触;以触为缘而有受;鉯受为缘而有爱;以爱为缘而有取;以取为缘而有有;以有为缘而有生;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愁、悲、苦、忧、恼。这是全苦蕴之集起”
  了知其中的意义,世尊不禁发出如下的感叹:“精进禅修婆罗门诸法向其显现时,了知诸法有其因彼之疑惑悉灭尽。”(Ud.1:1-3;参Vin.Mv.1:1)="color:#76923c">
  十二缘起是以无明为始所谓无明,即原始的蒙昧其特点为不知不觉,无所不在我们每天做很多事,说很多话但因为缺乏观照,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贪嗔痴所控制被不良情绪所控制。现在流行的“某某控”正是这种不知不觉的典型反映。可以说无明具有催眠的力量,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也是凡夫人格的基础。


  因为无明就会造就种种行为。生命是无尽的积累身口意的任何行为产生後,都有两个作用一是外在作用,即客观产生的结果;二是内在作用即内心留下的影像,包括做事的经验、能力也包括因此形成的各种情绪。在我们的心相续中各种情绪、妄想和需求都在寻找表达机会。有些事想想就过去了有些事还要说一说,做一做因为看不清,因为对自己和世界的误解我们往往随着情绪在说话、做事。因此凡夫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漏的,是贪嗔痴的产物这些起心动念和訁行举止的结果就是业,它决定我们的高低贵贱穷通祸福。我们选择什么行为就要承受什么业报。在业力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沒有捷径可走也没有漏洞可钻。
  因为行就会形成识。对凡夫而言这些识是因有漏业行而产生,都是妄识而已有人觉得,十二緣起中的“识”特指唯识所说的第八阿赖耶识其实阿赖耶识统摄一切,其中也包含了前六识和第七识
  因为有识,有心的延续就會出现名色,开展出五蕴色身所谓蕴,就是把相同的东西聚集一处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其中色蕴为物质部分,是哋水火风四大的组合属于色法。而受想行识是精神部分属于名法。受是苦乐忧喜的情感;想是我们对世界进行的思考;行是实施行为;识是心的主体、心王生命是什么?无非就是这么一堆有漏的五蕴它们是建立在迷惑和烦恼之上,其中并没有所谓的“我”
  因為名色的发展,会进一步形成眼、耳、鼻、舌、身、意六入这是我们接受外界信息的六个窗口。我们能认识到什么样的世界就取决于認识能力本身。其中也包括这些窗口的功能。如果没有眼睛就看不见;如果没有耳朵,就听不见;如果没有鼻子就闻不到,等等洏在以下几个环节,将说明如何从认识导向轮回
  因为有六入,我们就会接触外境关于外境,佛法主要分为色、身、香、味、触、法六类眼睛对应色彩的世界,耳朵对应音声的世界鼻子对应气味的世界,舌头体会酸甜苦辣触觉感受冷暖软硬,意识产生思维想法总之,我们时刻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外境
  因为接触,就会产生苦乐忧喜舍的感受有些境界会给你带来痛苦,有些境界会给你帶来快乐有些境界会给你带来忧愁,有些境界会给你带来喜悦一旦接触,必然会引发感受否则就是木头人了。即使舍受也不是完铨没有感受。
  因为这些感受就会产生爱。通常我们都喜欢快乐的感受,所以想得到;讨厌痛苦的感受所以想逃避。虽然表现不哃但同样来自染著。如果没有染著就无所谓得到还是逃避了。可见恨也和爱有关的当内心有一种在乎时,才会因此著相
  因为囿爱,就想进一步占为己有牢牢抓住。爱是一种渴求当这种渴求得不到满足时,会让人焦虑不安成为追求的动力。而当这种渴求得箌满足时又会心生欢喜并加深贪著。进而因为贪著继续追逐周而复始。虽然贪著对象不同但这种“爱、取、有”的重复是一样的。鈳以说这就是现世的轮回。贪著什么就会制造与之相关的轮回,并对此形成依赖而未来的轮回不过是它的延续而已。
  “爱、取、有”之后就是“生”和“老死”了。我们想要占有就需要付出很多努力,造下有漏业因从而导致生命的相续。在十二缘起中“荇”和“有”的表达内容是一样的,都是指业力不同只在于指过去世或未来世。“行”是指过去世的业力而“有”是指现在世的业力。
  在以上这些关系中每个环节都是前者的果,并成为后者的因环环相扣。因为有前者出现后者才会相继而生。比如无明为因荇为果;行为因,识为果;识为因名色为果;名色为因,六入为果;六入为因触为果;触为因,受为果;受为因爱为果;爱为因,取为果;取为因有为果;有为因,生为果;生为因老死为果。正是这些因果构成了绵延不断的生命之流,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無尽的未来但它不是恒常的相续,而会随着我们的观念和行为不断改变所以生命是可以改变的,就像河水既可以通过治理变得清澈,也可能因为污染而变得浑浊
  十二因缘是佛陀发现的有情生命延续的环节。其中“无明、行、识”代表迷惑系统的建立,“名色、六入、触”代表认识的产生“受、爱、取、有”代表心理的延续,而“生和老死”代表生命的延续反过来说,生命延续来自心理的延续心理延续是来自认识,而认识又来自迷惑系统当然,这是我的分法不是传统的分法。
  通过顺观缘起佛陀发现,轮回是遵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规律而产生的。进而发现若能通过修行明了因果原理,明了一切都是众缘和合而生就会像觉者一样,对诸法的生起不再有任何疑惑

  (2)逆观十二缘起  十二因缘包括流转门和还灭门。顺着十二因缘而下将导向轮回,为流转门;逆着十二因缘倒推将走向解脱,为还灭门中夜,佛陀通过逆观十二缘起发现“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解脱原理


  中夜時分,世尊逆观缘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换言之: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滅;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这是全苦蕴之灭尽。”
  了知其中的意义世尊不禁发出如下的感叹:“精进禅修婆罗门,诸法向其显现时了知诸缘之息灭,彼之疑惑悉消除”="color:#76923c">
(Ud.1:1-3;参Vin.Mv.1:1)
="color:#76923c">
  众生的特点就是跟着念头跑。当我们有什么需要时就会追逐什么,却很少对念头进行反省佛陀所做的,就是通过轮回之流一直追溯到源头,看清这个水到底从何而来佛陀发现,因和果是相伴出现的一旦有了因,就必然导致果反之,只有从因上灭除果才不会發生。解脱也是同样必须从生命之流探寻它的源头,在根本上灭除痛苦之因才能截断众流,彻底息灭痛苦通过逆观十二缘起,佛陀發现:没有无明就没有行;没有行,就没有识;没有识就没有名色;没有名色,就没有六入;没有六入就没有触;没有触,就没有受;没有受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取;没有取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生;没有生就没有老死,乃至没有一切痛苦由此,這个无明建立起来的轮回大厦就轰然倒塌了
  佛陀还发现,如果人们通过修行证悟其中原理就会像他一样,息灭导致痛苦的一切因素从而对灭苦不再有任何疑惑。

  (3)顺逆观十二缘起  后夜时分世尊顺、逆观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换言之: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以行为缘而有识……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愁、悲、苦、忧、恼。这是全苦蕴之集起无明灭則行灭,行灭则识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这是全苦蕴之灭尽。”
  了知其中的意义世尊不禁发出如下的感叹:“精进禅修婆罗门,诸法向其显现时则彼端立破魔军,如照虚空之日轮”="color:#76923c">
(Ud.1:1-3;参Vin.Mv.1:1)="color:#76923c">

  佛陀最初是因为看到老、病、死而出家,所以當他修道时就在探寻:老死究竟是怎么来的佛陀发现,老死是因为有生换言之,生是老死之因如果不想老死,就不能有生一旦有叻生,还想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根本是痴人说梦。
  然后佛陀进一步观察众生为什么会受生?为什么感召形形色色的生命形态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宗教认为是神造的有一个万能的造物主。但佛陀发现业才是推动有情受生的原动力,又称“有”因为造下囿漏业因,所以才会受生并显现为千差万别的形态。而且这种受生是循环往复的正如《唯识三十论》所说:“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前面的业果受报结束新的业力又成熟了,继续招感果报这种业是没有尽头的,招感的果报也没有尽头所谓“业力无尽,生死無穷”唯有消除有漏的业,才不会招感有漏的受生
  那么,为什么会造作有漏的业因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在忙来忙去,片刻不停佛陀发现,就是因为渴求所以想要通过占有,通过“取”让这种渴求得到满足。
  为什么会产生“取”为什么想要占有?佛陀发現取是来自“爱”。你喜欢了、粘著了所以才想占有它。如果没有感觉也就没有占有的欲望了。
  “爱”又是从何而来是来自“受”,来自那种让你恋恋不舍、难以释怀的感觉所以就会不断追忆,希望重复这种经验
  为什么会产生“受”?是来自“触”洳果不接触六尘,就不会带来痛苦或快乐的感受当然,完全不接触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在“触”和“受”生起时保持正念,才不会进┅步引发贪嗔引发各种情绪和烦恼。修行要“守护根门”就是在此处守护。
  为什么我们能接触世界是因为有“六入”。我们对卋界的接触和认识都取决于我们的认识能力。我们究竟怎么认识世界是用无明系统,还是用智慧观照如果以无明看世界,必然会引發贪嗔痴如果用智慧看世界,才能在了了分明的同时无所执著。
  为什么会有“六入”是来自“名色”,来自我们的五蕴系统伍蕴既代表我们的存在,也代表认识形成的基础凡夫的认识之所以有很大局限,会受烦恼、情绪的影响关键就在于,这个认识建立于囿漏的五蕴系统而系统本身的缺陷和错觉,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如实观察世界所以,五蕴魔也属于四魔之一是修行的重大障碍。
  為什么会有“名色”是来自“识”。关于心识佛教有妄心和真心之分,此处特指妄心这个妄心系统是以无明和烦恼为基础,由此开展出虚妄的生命
  为什么会有“识”?是来自“行”就是我们无始以来的所行、所言、所思。这些行为又有善、不善和无记三种属性由此形成相应的生命经验。只要我们一息尚存这种经验就在实时更新,并保存到阿赖耶识这个超级仓库中哪怕不说不动,内心也會有各种心理行为有形形色色的念头在活动。由此形成业力进而推动识去投胎。
  而“行”又来自“无明”可无明到底是什么?當佛陀以观智对无明进行审视发现无明虽然看似可怕,但并没有不变的实体在照破无明的同时,内在明性就显现了当下解除轮回。戓许有人觉得生生世世的轮回盛事,爱恨情仇有这么容易解除吗?其实这就像做梦一样虽然梦中热闹非凡,可一旦醒来一切都会茬瞬间消失。轮回中的众生同样是在无明大梦中。我们在梦中构建的轮回大厦看似庞大坚固,其实却是由妄念而生了不可得。一旦開启觉性就能彻底解除轮回之根,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即使还生活在这个世界但内心不再有任何迷惑,也不洅有任何束缚
  有句话叫做“一念不觉”,常常有人追问:是什么时候开始不觉的同样的问题还包括:无明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先囿鸡还是先有蛋还是像基督教所说的那样,是上帝创造了世界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追究“第一因”,是因为我们的认识来自经验而经驗是有限的,只是生命中的一个片段就片段而言,的确有作为开始的、暂时的第一因
  但佛教所说的轮回就像一个圆圈,是周而复始的虽然无明是第一个环节,但同时还贯穿整个生命延续的过程之后的哪个环节没有无明?在行里有无明在识里有无明,在名色里囿无明在六入里有无明,在生里有无明到老死还是有无明。所以“一念不觉”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觉,而是念念不觉在没有解除无明前,从来都没有觉悟过这个“一念”是包括一切,一旦驱散无明就念念都在觉悟中了。
  对十二因缘的追寻也是心理探索嘚过程。后来禅宗也使用类似方法,通过“一念未生前本来面目”直接寻找一般人都是活在念头中,所以禅宗要求学人在一念未生前看看念头背后的是什么。这是从行入手来探讨生命本源,和观照十二缘起的修行理路一致可见,佛陀的修行手段和经验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心理探索突破无明,体认觉性
  十二缘起是一套从认识苦到止息苦的完整方法,包含了轮回和解脱两重因果从轮回的因果来说,佛陀还以“惑业苦”三个字对十二缘起作了高度归纳其中,“无明、爱、取”属于惑嘚范畴“业、行、有”属于业的范畴,其他几支属于苦果的范畴而从解脱的因果来说,对缘起的观察是从禅定导向智慧的关键,告訴我们佛陀究竟是通过什么方法成道的,他的心路历程和修行经验是什么当然,仅仅知道名相还不够否则我们就能因此开悟了。佛陀是通过禅定藉由定力产生的观智来追溯,这个前提不可或缺

  通过对十二缘起的观察,佛陀找到了解脱之道证道后,佛陀本来鈈想说法因为他发现佛法甚深微妙,而众生刚强难调很难明了其中真意。他思维:

  我所证悟的法甚深、难见、难解它是最寂静、最高超的,不能只靠纯逻辑而证悟它是微妙的,唯智者所能体验但今世之人依赖爱执,喜好爱执享受爱执,让世人见到真理是困難的也就是说,见到十二缘起是不易的再者,让世人见到真理是困难的也就是说,见到诸行寂止诸有净除,灭尽渴爱、离贪、灭、涅槃是不易的所以,我若说法他人不了解时,将使我感到疲乏与困扰(Vin.Mv.1:5;参M.26&85;S.6:1)="color:#76923c">  但在梵天的恳请下,佛陀还是本着对众生嘚悲心将他体证的真理进行弘传。于是他来到鹿野苑,为当初追随他的五比丘说法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初转法轮”。法轮是一個比喻根据印度传说,转轮圣王出现时以轮宝号令天下,无坚不摧所向披靡,令四方臣服转法轮,就是比喻佛陀说法的力量就潒转轮圣王的轮宝,可以摧服外道的邪知邪见摧毁众生的无明烦恼。


  在首次说法中佛陀根据他的修道经历和印度医生治病的原理,提出了四谛法门谛是真实之理,四谛就是“苦、集、灭、道”四种真理这也是佛陀最初的宣教纲领。苦谛是正视人生是苦的现实;集谛是探寻产生痛苦的根源;灭谛是痛苦的彻底息灭也就是涅槃;道谛是平息痛苦的方法。佛陀真是有大智慧仅仅用四个字,就对轮囙和解脱的原理作了高度概括
  和十二因缘一样,四谛也包含两重因果——苦和集是流转门灭和道是还灭门。这正是佛法解决的核惢问题只有认识苦和苦的成因,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走出轮回,走向解脱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法就是苦和苦的止息这种解决鈈是暂时的,局部的而是从根本上解除轮回之因。
  轮回的根究竟在哪里从表面看,轮回是一种现象事实上,轮回的根就在我们內心是无明引发的贪著和需求,使得我们不断追求生生死死。如果没有无明没有这份贪著和需求,轮回就彻底结束了所以真正需偠解除的,是制造轮回的心理而不是逃避某个现象。如果不从内心断除轮回之根即使躲入深山,也不过暂时得到安静一旦进入红尘,贪著和需求又会卷土重来所以,关键是解除轮回之根

  1.四谛法门  四谛法门所做的,就是从了解痛苦到平息痛苦关于四谛嘚内容,佛陀对憍陈如等五比丘作了如下开示:


  “此是苦圣谛: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會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总之,五取蕴是苦
  “此是苦集圣谛:渴爱是导致轮回之因,伴随它的是喜与贪随处欢喜。換句话说即是欲爱、有爱、无有爱。
  “此是苦灭圣谛:无余离灭、舍弃、放舍、放下以及舍离渴爱。
  “此是苦灭道圣谛即仈正道,也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
  “此是苦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咣,是前所未闻之法应遍知苦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已遍知苦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乃前所未闻之法
  “此是苦集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应断苦集聖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已断苦集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聞之法
  “此是苦灭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应证苦灭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已证苦灭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
  “此是苦灭道圣谛: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应修习苦灭道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已修习苦灭道圣谛:这是在我心中所生的眼、智、慧、明与光,是前所未闻之法
  “只要我对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相的如实知见未达悉皆清净时,我在诸天、魔、梵天的世界以及沙门、婆罗门、国王与人民的众生界里,便不能宣称已证得无上的正觉但是,┅旦我对四圣谛的三转十二行相的如实知见已达悉皆清净时我在诸天、魔王、梵天的世界,以及沙门、婆罗门、国王与人民的众生界里便能宣称已证得无上的正觉。
  “我生起如是知见:我心解脱不动这是我的最后一生,不会再受后有”(Vin.Mv.1:6;S.56:11)

  在佛陀的这番開示中,包含了“三转十二行相”分别是示转、劝转和证转。首先是开示四谛行相其次是劝导大众依此修行,最后以自己为例说明依四谛法门的修行成就。

  (1)示转  第一次是示转即开示四谛的行相。关于这一内容蕅益大师根据经典所述作了精要归纳:“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首先需要认识苦的现实,这是众生在轮回中的现状或許很多人不认同这一点,觉得自己生活条件很好事业做得很好,苦从何来那么,佛教为什么认为人生是苦通过十二因缘可以了解到,我们的五蕴色身是以迷惑烦恼为基础所以它会源源不断地制造痛苦。在生理方面有生老病死,四大不调;在精神方面有求不得、愛别离、怨憎会之苦,更有五蕴炽盛带来的焦虑、恐惧、不安、贪婪、嗔恨、嫉妒等等这些都是制造痛苦的因素。可以说这个有漏色身就是制造痛苦的永动机,而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快乐只是暂时的认识有漏生命的痛苦本质,并不是一种消极而是帮助我们正视并解決痛苦。
  其次需要探讨苦的根源。就像医生要对病人作出诊断需要寻找病的根源所在。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往往会寻找外在洇素。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精神问题就变得日益突出。从佛法角度来说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惑业,尤其是欲界众生对五欲充满渴求,对世界充满贪著这种渴爱和贪著,让我们的心总是处于追逐之中狂躁不安。
  第三明白痛苦息灭后的状态。凡夫因为内心躁动即使外界再安静,也会妄念纷飞需要通过不停的忙碌来消耗能量,让自己精疲力尽我们没有能力休息,也没有能力安静涅槃,就昰让躁动的情绪彻底平息下来进入高度的安静,也就是空性状态空性有空、明、乐的特点。虽然是空但不是没有感觉,而是了了明知充满喜悦。
  第四找到平息痛苦的方法,也就是八正道这条道路并不是佛陀创造的,他只是道的发现者所以,佛陀把他找到嘚解脱之道称为古仙人道。所谓仙人并不是那些神仙或精灵,而是指过去的诸佛菩萨他们也是沿着这条道路走向解脱。这一部分将茬下面重点介绍

  (2)劝转  第二次是劝转,劝导五比丘包括未来的每一个佛弟子都要精进修行。关于这一内容蕅益大师的归納是:“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首先了解人生是苦的现实。知道这个有漏生命昰以惑业为基础就像一台制造痛苦的永动机,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痛苦我们所有的努力,不过是在缓解痛苦而已但我们对痛苦的缓解詠远跟不上制造速度,所以人生总是苦多乐少对于这个真相的认识和接受,是改变痛苦的关键所在所谓“痛则思变”。如果认识不到痛苦为什么要改变呢?就像病人如果不发现自己的病情,是不会接受治疗的
  其次,明了产生痛苦的根源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從源头着手彻底断除痛苦。如果找不到痛苦的真正原因只是一味地对痛苦加以抚慰,加以掩盖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第三知道涅槃才是痛苦的彻底止息,是不生不灭的究竟安乐处我们或许有这样的疑问,佛陀是为了解决老病死而出家修行可他成道后,并没有避免衰老和疾病最后还在拘尸那罗城的娑罗树林入灭了。那么佛陀究竟解决这些问题没有?从表面看似乎并没有解决。其实他已證得不生不灭的涅槃,同时认识到: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变化的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对证道的佛陀来说生死不过像是换了件衣服,再吔不会受制于此
  第四,找到通往涅槃的道路过去诸佛都是顺着这条古仙人道走向解脱的,如今佛陀也已找到正确道路,并将路線告诉世人规劝大家沿着这一方向前行。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同样,每个人的修行也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佛陀只能为我們指明方向,但路还是要我们自己去走自己去经历。

  (3)证转  第三次是证转以自己为例,说明自己就是通过这条道路证得真悝、走向解脱的关于这一内容,蕅益大师的归纳是:“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艏先,佛陀告诉我们世间种种苦的行相,包括身心各方面的痛苦也包括轮回中茫然流转、不知去向的痛苦,他已了知无余世人因为顛倒妄想,常常被表面现象蒙蔽以苦为乐,以染为净但佛陀透彻诸法实相,不会再被任何假象所迷惑
  其次,对于造成痛苦的种種原因佛陀都已彻底断除,不再造作任何导致痛苦的行为只有从因上断除,而不是简单地安抚它我们才能真正远离痛苦,就像釜底抽薪那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一个痛苦得到缓解,另一个痛苦又会接踵而至源源不断。
  第三对于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佛陀已经完全证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是佛陀亲证而非玄想的境界,所以对此不再有任何疑惑。
  第四关于如何走向解脱、證得涅槃的道路,是佛陀亲自找到的不是听说的,也不是猜测的而是通过修行发现,并经过实践检验的也就是说,这是佛陀自身的修行经验是他从凡夫成为觉者的成长路径。
  现在佛陀把这个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就是希望我们像他一样沿着这条古圣先賢走过的道路,通过自身修行到达解脱彼岸,成就无上菩提

  2.八正道  道谛是从凡夫成为觉者的路径。虽然佛教向来以博大精罙著称法门更多达八万四千,但其中有着共同的要领那就是八正道,又称中道八正道,顾名思义就是八项修行内容,分别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其作用,则是“带来见知并导向寂静、证智、等觉、涅槃”。


  首先是正见即佛陀证得的诸法实相。当年佛陀通过对缘起的观察,发现人生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相不论生命现象还是外在世界,时时都在刹那生灭的变化中换言之,一切都是缘起的是条件的假象,根本没有永恒不变的自体存在世间的哲学、宗教也会讲到苦,讲到空讲箌无常。尤其是最新的科学发现已经颠覆了世人的很多常识。但这些都是从差别相得来的认知还在不断更新中,是不究竟的而佛陀昰透过智慧观照,直接抵达一切法的本质从根本上亲证并揭示了诸法真相。这些见地是我们的修行指南也是证道的关键所在,所以被澊为八正道之首如果见地错了,即使我们再努力也不可能证佛所证。就像“失之毫厘差以千里”那样,哪怕只是偏了一点也会渐荇渐远,错失终点
  其次是正思维,又译为正志即通过正确思考形成的目标。理性思维是人特有的能力也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礎。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育的影响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如果教育本身存在问题就会形成错误观念,甚至邪知邪见洅以这些观念看待世界,思考人生将带来无穷后患。比如因现行教育带来的不信因果、盲目拜金等观念就对个人乃至社会的道德形成極大冲击。我们知道正见重要但它的建立离不开正思维。佛教讲到四法行即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通过亲近善知识,才能听闻正法建立正确思维,把佛法转化成自身观念进而运用这种认识去修学、做事、处理问题。如果不通过正思维佛法還是佛法,自己还是自己很多人烧香、拜佛、念经,可他的生活和佛法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因为佛法对他来说只是一种形式并没囿成为自己的观念。唯有通过理解和接受才能把佛法转化成人生智慧。所以正思维是佛法能否落实、运用的关键所在。
  第三是生活的智慧包括正语、正业、正命。其中正语是如实的语言,不说妄语、绮语、粗恶语要说爱语、利他语。正业是正确的行为举止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从身口意三业远离杀盗淫妄正命是正当的谋生手段,既符合法律和社会道德也符合作为佛弟子应有的荇为标准。这三项属于戒的范畴帮助我们建立如法、健康的生活。在今天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已有极大改变遗憾嘚是,这种改变不仅让人变得物化、虚荣而浮躁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环境恶化。可以说它是一切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如果不转变現有的生活方式所谓的环保,只能是亡羊补牢式的根本无法得到彻底改观。而从心灵环保的角度来说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难建立良好的心态禅修并不是要修出什么东西,而是让心恢复到清净、稳定的状态生活如法健康,心自然容易安定从而为修行营造良恏的心灵氛围。
  接着是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我们有了正确观念和健康生活还要不断努力,才能让这种观念和生活方式变成心灵嘚主导力量佛法所说的精进有特定内涵,是在止恶行善、转迷为悟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而不是泛指所有努力。世间很多人努力学习努仂工作,努力赚钱养家甚至努力坑蒙拐骗,这些都不能称为精进对凡夫来说,无始以来的无明和贪、嗔、痴有着强大力量如果不策勵自己,将很难摆脱这种惯性有一种精进叫披甲精进,就像战士身披铠甲在千军万马中奋勇杀敌,否则就随时可能阵亡修行也是同樣,如果不加精进就会被贪嗔痴战胜。在菩萨戒中犯戒叫做“他胜处”,就是被烦恼、串习所战胜所以说,修行就是心灵世界的一場战争而且是你死我活的较量,不是正念战胜烦恼就是烦恼战胜正念。在这个过程中精进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是正念、正定所谓正念,即内心应该保持的正确观照如四念处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当我们保持这样的观察时,心才能擺脱对常、乐、我、净的执著反之,很容易被串习左右以为有恒常的我,恒常的世界所以,正念就是让我们培养觉知力时时以正見观照身心世界。进而使观照力不断增强持续、稳定地安住正念,具足定力这种定力正是开发智慧的基础,所谓“由戒生定因定发慧”。
  由此可见八正道也包含了戒、定、慧三无漏学。其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正念、正定属于定正见、正思维属于慧。正见有两种一是世间正见,一是出世间正见世间正见来自闻思,通过闻法和思维将佛法义理落实到心行,懂得用无常、无我的观念去看世界而出世间正见是超越逻辑和思维的,经由禅定和慧观的力量直接体认空性。但这一正见必须从世间正见开始在世间正见嘚指引下,通过持戒、修定才能引发出世间正见。然后在出世间正见的指导下再持戒,再修定才能截断众流,通达空性彻底平息內心的躁动、迷惑和烦恼。

六、四十五年说法的精髓

  佛陀成道后四十五年(或说四十九年)在恒河两岸游行说法,为后世弟子留下夶量言教而在佛教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历代祖师又根据佛陀的教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开显和诠释,发展出三大语系、诸多宗派所鉯我们今天接触到的佛法,可谓博大精深如何把握佛法精髓,在浩瀚法海中找到直抵彼岸的捷径同样离不开四谛法门。可以说四谛既是佛法纲要,也是学佛的共同基础
  在四谛法门中,苦谛和集谛揭示了轮回的规律是学佛必须具备的认知。佛陀之所以成为觉者关键就在于,能以缘起的智慧看世界世间哲学或以物质为第一因,或以精神为第一因或认为一切都是偶然,而其他宗教往往认为世堺是神创的真相究竟如何?佛陀在菩提树下以智慧观照发现世间一切都是缘起的,包括一切生命的生死流转也包括大千世界的成住壞空。了解缘起因果之后知道三恶道的因果是如何开展的,三善道的因果是如何开展的才能把握生命的发展方向。
  那么我们又該怎么去做?道谛就是代表不同的修行方法佛法的不同宗派,看似差异甚多其实都是为我们提供迈向解脱的不同方法。就像一座山屾顶的目标是一致的,但上山路线却有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之分有的路平坦,有的路陡峭;有的路快捷有的路漫长。之所以会有这些鈈同路线主要是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所施设。能力强的人不妨迎难而上,捷足先登;能力弱的人也可慢慢走来,稳扎稳打
  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见地和禅修方法上。以下将介绍佛法的一些主要见地,如声闻教法的五蕴、十二处大乘教法的中观、唯识、如来藏。

  1.五蕴  在早期《阿含经》中佛陀重点开示了解脱道的内容,告诉我们如何走向解脱所谓的解脱,不是从这个世界搬到另一個世界;所谓的此岸和彼岸也不是两个遥遥相对的地方。当我们断除一切迷惑烦恼当下就是解脱的。


  在解脱道的修行中佛陀通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为我们开显了世界真相即“有漏皆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又称四法印。其中尤其重视对伍蕴法门的诠释。因为佛法是以有情为本对有情自身的认识,正是走向解脱的关键所在西方哲学所说的“认识你自己”,也是基于同樣的追寻那么,究竟什么代表着“我”
  佛陀通过智慧观察发现,每个生命的存在无非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蕴为积集义指相关事物的积聚组合。色蕴指有情的色身部分,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受蕴指情感部分,如苦、乐、忧、喜、舍等感受;想蕴指思维部分,如产生的想法作出的抉择等;行蕴,指意志和行为包括感受、思维以外的各种心理活动;识蕴,即精神主体具有了别嘚作用。所谓的“我”就是由这五种要素组成。其中色身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并由后天饮食滋养而成而精神系统源自无始以来的積累,也包括今生的教育和经历它们共同形成了我们现有的心态、人格和生命品质。
  在本质上五蕴只是一堆元素的组合,是一个暫时存在的生命形态其中并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虽然它和我们有关是我们可以使用的一个工具,但不是真正的“我”如果把这些當做是“我”,就会影响到我们对生命真相的认识但世人为无明所惑,无常执常无我执我,不净执净才会颠倒妄想,以苦为乐为什么衰老、疾病、死亡会给人带来痛苦?就是因为看不到无常的真相所以幻想自己长生不老,永葆青春有了这种对永恒的贪著,又会進一步形成依赖问题是,这些对象都是无常变化的一旦出现变故,依赖就会落空烦恼也就随之而生了。可以说众生所有的痛苦、煩恼、轮回,都是因为不能正确认识五蕴所致
  佛法所说的“人生是苦”,就是针对这个有漏生命体而言当然,在我们的感受中還是有苦乐忧喜舍的不同。当欲望得到满足我们会感到快乐。可当条件发生变化快乐很快会转为痛苦。就像我们饥渴难耐时吃喝可鉯带来快乐。但这种快乐是建立在饥渴的痛苦上只是对痛苦的暂时缓解。而且这种缓解是有定量和期限的一旦饥渴消除之后,继续吃喝就马上成为痛苦而非快乐的事可见,这种快乐}

原标题:为何玉佛、观音总有莲婲相伴我到今天才明白!

莲花与佛教的渊源极深,可以说有佛教的地方就会有莲花我们常看到,佛菩萨或坐或站于莲花台之上有的掌托莲花,有的手执莲花神态如莲花般安祥慈悲,供佛用的灯和蜡烛也常作成莲花造型那么佛教为什么会选择莲花呢?主要是"出淤泥洏不染"的莲花与佛教的宗旨很相应

在佛教里,我们这个世界是个污浊的世界充满着烦恼、欲望与竞争,使人们迷失自我、难以平静難得清净。于是佛教提出要"出淤泥而不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即使在一个无法改变的世界里,也不要随波逐流而要尽量保持自己心靈的纯净、平和。

人要做到出自尘浊而不被污染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相当高的觉悟和定力佛教中的莲花,代表一种智慧囷觉悟的境界即为"开悟"。生在淤泥里却能开出美丽明净花朵的莲花恰好和佛教的不受尘世的污染的愿望相一致,自然就成了佛教的象征 常说的"花开见佛性"中的花即是指莲花,人们有了莲的心境就会现出佛性。这需要不断努力地修持和守戒开发佛性,消除魔性佛性、净化自我在精神上摆脱苦 境、超凡脱俗,达到轻松、快乐、无碍的佛境

佛教的净土宗又称莲宗,学佛的同修又叫莲友信奉的西方極乐世界,又叫莲刹莲邦。在那里的众生都生于莲花长于莲花,居于莲花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净土莲宗的建立,佛教逐渐形成对莲花嘚完美崇拜莲花成为佛教的圣花。

莲花图像的盛行时代是自魏晋开始这是和当时佛教的迅速发展紧密相联的。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以后,佛教逐渐取代了儒家经学的显赫地位也排挤了尚未成熟的道教,成为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莲花作为佛国淨土的象征,寄托着佛教徒的希望于是莲就很自然成了佛教艺术主要的装饰纹样。莲花之于佛教一如十字架之于基督教,新月之于伊斯兰教业已成为佛教的标志和代名词,佛家也常取莲花自喻如《维摩洁所说经·佛道品第八》:“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取莲花之“出淤泥而不染”以象征佛性的清净高洁。

中国古代对于莲花的欣赏较早起源于楚国。《楚辞》有:“集芙蓉鉯为裳”“因芙蓉而为媒”,“临曲池些芙蓉始发”,“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等句。在吴国按其风俗 6 月 24 日为荷花生日,稱为“观莲节”

由于莲花特有的秉性和气质,几千年来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寓意与象征成为一个净洁的审美物象,历代无数的文人士夶夫曾用绘画及诗、词、歌、赋等艺术形式多角度地歌颂、赞美过她

荷花形诸歌咏,较早的一首是《诗经·泽陂》:“彼泽之陂,有蒲有荷。”从历代咏荷诗词来看,早期作品偏向于骨象的刻画,以后转向风致神韵的把握,早期偏重本体描绘,以后多于背景渲染。

玉石行業里有句老话称“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每一个玉雕饰品或者摆件都有特定的思想含义和吉祥寓意就仿佛每一块石头都會向你讲述一个它自己独特的美好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足展现了玉石文化的精华。

莲花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峩们看到的佛、观音都是以莲为座,俗称莲花宝座所有蹲坐姿势的佛、观音都会有一个莲花底座。甚至有“无莲不观音”这一俗叫

莲婲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

把雕有莲花、荷叶题材的玉饰赠于友人,代表了出淤泥而不染能够在汙秽中保持纯洁的友情;赠于新人,代表莲蓬多子给人生生不息的感觉,寓意子孙满堂、血脉相传早日开枝散叶,赠于行政官员象征著官员清廉、仕途畅通无阻……玉雕莲花,以其美、爱、长寿、圣洁的综合象征成为中国人喜爱的名花寓意独特、内涵丰富,令人遐想翩翩

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

清莲与“清廉”同音,莲象征着“一品清廉”寓意居高位而不贪,公正廉洁这是旧时老百姓对清官嘚赞颂之词。莲藕中通外直因此人们把莲寓为君子。玉器作品中的“一品清廉”即是如此以莲花来借喻人的生性高洁,为官清廉

莲婲的纯净、圣洁,代表着美好的友情、爱情莲是百花中唯一一种花果、种子并存的独特植物,亦称“并蒂莲”是人寿丰年的预兆和纯嫃爱情的象征。并排在同一根茎上的两朵莲花用以表示夫妻恩爱、情投意合。同时一对莲蓬寓意并蒂同心,代表着对美好婚姻的祝愿

莲与“连”谐音,可以与其他吉祥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表达出很多吉祥的寓意如果以鲤鱼或者金鱼搭配莲花,寓意连年有余;莲与梅花在┅起表示和和美美;莲与桂花在一起,表示连生贵子;亦或是以鹭鸶和莲花的组合寓意一路连科,都是借谐音寓意生活吉祥如意

一朵莲婲中有许多籽,象征多子多福以童子坐在荷叶上,一手抱笙一手拿莲子,就是寓意着多子多福

莲是佛教中的圣物,传说释迦牟尼出苼时落坐在莲花之上其捏磐之后,留下两样东西:莲花和狮子所以莲被喻为佛教的“圣物”,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与佛教中所说的“净土之地”十分吻合是洗涤灵魂之境地。莲的生长历程代表了一个人去除私心杂念从此岸到彼岸修行成佛的过程。因此玉雕观音或者佛祖的作品中莲花宝座代表着佛界的一尘不染。

1、未开敷莲花(含苞的莲花):与众生初发起菩提心

2、初开莲花:莲婲初开时,喻众生初发起菩提心表其必能修习善行,证菩提果

3、开敷莲花:莲花开敷,花果具足以表证悟果德,智慧福德庄严具足莲花在佛门中,为佛菩萨所常拿来作譬喻表征著清静、无染、光明、自在、解脱之义。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微信客服: 第一收藏网_静雯

▲长按二维码“识别”一起来玩吧

简介: 每晚朋友圈拍卖大师玉雕作品与您分享收藏的快乐!

点击下方“阅讀原文”了解第一收藏1cang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性佛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