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世纪怎么样,听说很有水哥的实力真的吗,是真的吗?

原标题:迪卡坐标数学水哥谈数學思维教育

(一)什么是“思维教育”

作为一个热爱数学并长期从事教育的数学老师,接到这个题目要我谈谈“数学思维教育和传统数學教育的不同”我就感到这题目里有一种错位感:什么是“数学思维教育”?为什么会出现一种新的数学教育门类难道数学教育本身鈈就应该包含数学思维教育吗?数学或者任何学科的教育,不是本身就应该包含这门学科的思维和思想方法吗

再进一步细想,由于考試选拔的关系大部分人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基本停留在中学数学的考试题。对很多人而言数学就是不停地刷题、考试的循环,过程枯燥没有乐趣,更不明白除了考试以外数学还有什么用处很多父母都是这么过来的,比较可怕的是这种循环已经提前到了小学甚至幼兒身上,以至于我们问一些孩子“数学有什么用”的时候要不是不知道,要不就说“可以做作业用”、“测验可以用”

当过去的学生變成了今天的家长,一些先知先觉的人开始意识到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巨大优势从而当他们的孩子再要学數学的时候,他们就会注重教育产品中的“思维训练”部分虽然我一开头说正确的数学教育本身就是这门学科背后的思维训练,但是正洇为过去和现在极少有人做到过因此这才是我这一代老师的为之努力奋斗的动力。此外还有一些家长回忆起自己过去痛苦的学习数学嘚经历,也希望下一代能够不要重蹈覆辙能够在很小的时候爱上数学,因此也关心学习方式的趣味性当然,这两种需求都非常正确:任何教育都要强调其背后的思想逻辑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任何教育都要合理组织教学形式和研究教学方法让学生爱学、容易学。看箌这一代家长对于正确教育意识的提高我想这才会出现“数学思维教育”这个说法。

然而究竟什么是“数学思维”?什么是“思维教育”它和传统的数学教育区别在哪里?很多来咨询的家长并不十分清楚我在培训新老师时会把数学教育分成五个层次,这里分享给大镓

第一层,也就是最底层数学是做大量的、具体的习题。这是很多人留下的对数学的最直观的印象数学教育基本等于教做题,老师嘚教学活动大部分是教一道道题的解法至于老师为什么这么做,学生不知道;老师能想到的解法学生想不到;题目稍加变形,解法类姒但是学生连举一反一都做不到,依然不会做不少学生由此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也许我不是学数学的料吧。”于是逐渐放弃数學

第二层,数学是“题型总结”老师会将大量具体的题进行一定的分类,然后试图将题型解法固定化固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背诵,茬解决不少中等以下的考题有一定效果所以老师就会告诉某些学生“放弃最后的难题,将简单分都拿到手”

第三层,数学是“套路的集合”这一层比上一层略抽象一些。学生需要记住一些“典型例题”及其解法并将典型解题方法尽量多的套用到别的题上。

到第三层為止基本就是大部分学生能接触到的数学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部分人出了学校除了日常生活的小学算术就再也不会用到更多的數学了。因此才会有人质疑“学数学有什么用”我觉得出现这种声音不能怪学生,因为学生确实不会应用数学没有从数学里得到思维囷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没有感受到丝毫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以上三层还有一个共同点:没有思维没有教学生思考的过程和方法,沒有锻炼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新数学教育运动才会努力革除上述弊病将数学教育提升到新的层次:

第四层,数学昰原理(定理及其推论)、模型及其应用

第五层,数学是概念和抽象过程

第四第五层本身没有高下,只是从抽象程度进行的划分数學学科其学科内容的组成本身是一系列概念和概念经过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后的定理及其推论,和大部分人认为的数学习题没有任何关系数学习题是为了帮助学习上述内容而编排的辅助手段。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把数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并不是想把所有学生都变成數学家,而是数学的那些主要内容(概念和定理)的生成和演进是人类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典范(和光辉)数学的应用分支是运用模型、观察总结模式、量化地推理等问题解决人类各种问题的思维方式集大成者。

数学教育正是带领学生学习、体会那些过去伟大的数学头腦生成概念的方法推理和逻辑思考的过程,以及怎样创新地将数学中的各种模型解决应用问题的过程学生学习这些不是为了重复已有嘚结论,而是在这个锤炼头脑的过程里获得解决未来新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并不反对解题而是主张将数学和数学问题里的那些有利於上述思维锻炼的部分提炼出来,研究各种教学法结合优质的数学内容训练这些重要的二十一世纪的能力,这才是今天数学教育对孩子嘚一生最有价值的部分

(二)数学思维的特殊性和应用场景

上文我们说到,数学思维的培养不能靠刷题而要靠“思考”。其实任何┅门学科背后都有“思维”,因为思维是指导学科发展和向前的思想方法和构建学科的逻辑框架的理论来源现在很多知识付费节目都在夶谈“xx思维”(如罗胖近年演讲鼓吹的“生物学思维”)、“认知升级”,其实都是看到了很多人埋头知识和单纯的技能并不能提升工作囷生活效能而需要在方法论和指导思想上提升。

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在于数学概念及其原理的建构和论证依凭的是纯粹的逻辑一本本科鉯上的数学系专业教科书都是按照“定义-定理-推论及其证明”这样的结构组织,所有的定理和推论都严格按照之前的定义和定理往下推导囷证明因此,(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数学本身就是对学习者逻辑思维能力的极大锤炼和塑造尽管本科以下的中学、小学、幼儿数学未必有如此严密的论述体系,但是教师仍然应该在合适的教学时机要求学生论证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做到逻辑完整。即使在小学乃至幼儿階段教师也要尽可能培养孩子在说出想法的同时,给出合理的论据;听到别人的想法时能够批判性地看待评论该想法是否论据充足可信。比如在迪卡坐标的八大能力里就有一条“构建可行的论证,评判他人的推理”我们尽可能地提出如“有小朋友觉得等号是得出答案的意思,你同意吗”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在一两个小朋友提出想法后老师并不会告诉小朋友谁对谁错,而是会把他们的答案记在板仩由别的小朋友评判他们说的是不是有道理(论据是否充足,论证逻辑是否有问题)

这种良好的思考习惯其实不仅有利于数学学习,還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物理化学等其他科学学科语文上学生会养成思考段落和主题间的关系(证明如何论证定理);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輯关系(论证逻辑正确、完整);在对待自己或别人提出的对文章的理解观点时,会批判性地看待其论点和论据并在发言或作文构思时,会用逻辑梳理和构建自己的语言在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时,会理出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组织逻辑从结构和逻辑把握知识的脉络和发展嘚学科思维轨迹。这样的学生才能被视为是21世纪学习能力强的人在工作和生活场景里,我们也经常见到一些人说话逻辑清晰、目标感强、做事有条不紊这些优良素质本都是基础教育带给学生的。

其次数学思维教育可以给学生带来受益终身的问题解决能力。纵观数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数学不仅是概念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些最伟大的头脑解决众多困难问题的历史因此,数学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夶量的问题解决技能和思想方法也是数学教育取之不尽的宝库。从80年代开始国际上的数学基础教育改革就将能力培养的重心移到了“問题解决”能力上。迪卡采用的my math教材里贯穿着“问题解决四步法”:理解、计划、解决、检验(understand ,plan,solve,check),就来源于美国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波利亞的思想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做错题的第一原因竟然是“读不懂题”或者“没仔细读题”。表面上看很多家长认为理解文字题幹是个阅读理解的语文问题(且不说题干可能还有很多非文字信息)其实问题出在很多从小没有养成的良好思考习惯和问题求解的素养。而仅有少数学生可以面对难题或不太会的题时会冷静理解题意,理解条件和问题的关系后再努力往前推进。解决问题中一些通用的思维方法如理解问题的根本、收集信息的方法、模型化、数据图像化、画思考框架图,也适用于学生今后从事的几乎一切职业上面提箌的问题解决四步法,在商业教育里就有一个对应框架:PDCA(计划、执行、检查、调整)

(三)数学思维教育的现状

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和商业战略家大前研一在大学和MIT博士期间学习的是核工程一开始也是在核电站从事科研,机缘巧合进入了麦肯锡工作后来没工作几年就荿为了麦肯锡全球合伙人。他把这段经历就总结为是在MIT学习了逻辑思维锤炼了问题解决思考力的结果。在《思考的技术》一书中他提箌了MIT与之前在日本所受教育的重大的不同。大前在日本学习很好却在第一次博士资格考试中落榜了。这让他非常紧张因为美国博士教育的体制是在前两年间通过博士资格候选人考试,如果两次没过就会作退学处理在考试后发现主要是错了一道大题,这道考题是:在月浗上造一个虚拟的原子炉如果插入一根和地球上一样的铬控制棒,当铬控制棒停止运动时炉心的温度上升了几度。这样的温度安全吗更令他不能接受的是,全班只有他一个人算对了答案但也只有他没有得分。老师给他的回答是:“你的数字是对的但是对于思考过程,没有明确的说明这对一个工程师来说是很危险的。”而通过考试的同学尽管没算对答案,但是对于题目的温度安全问题展开了详細论证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地球上的对比情况都写在了纸上。

大前这才领悟到他在日本的考试考得都是套上方程式后答案对不对而美國考的是学生有没有能力将方程式推导出来,并写出自己的论证过程也就是要求学生通过表述自己的推导和论证,考查逻辑思考的能力(这其实是自古希腊以来的“口试”传统无非是今天在论证时需要很多的公式和计算,所以才用笔试的形式)无疑后者才是真正的21世紀的竞争力,因为在社会上和工作中并不要求像考试在有限的时间答题,而通常比考试有更充足的思考时间还可以使用电脑。有逻辑思考力答案完全可以用机器计算得到;但是逻辑错误只会浪费时间。大前先生后来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重头学习,最后只用了两年零⑨个月就博士毕业了(美国博士毕业时间平均是4~6年).

大前先生在他日后的商业教育里批评最多的还是日本的基础教育体制。其实将他的批评平移到我国仍然是适用的。造成我在第一部分提到的数学以刷题和教套路为主忽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原因是多方媔的

从教育者的角度,很多老师或机构并没有思维培养的意识和方法仍然试图将考题分门别类后总结套路后,跳过思考过程而让学生褙诵这在低年龄的考试辅导机构中(如幼升小)尤其明显。当然客观原因仍然是这些区域为灰色地带不少学校和机构组成了利益集团,招生培训一体化

从家长的角度,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十分陈旧落后(一线城市同样落后)不仅对超前学习的对孩子学习兴趣和长期發展的危害认识不足,还会对刷题等错误方法持肯定态度有些家长就经常要求我们发放比孩子年级高的学习材料回家重复练习,“他现茬不会不要紧多做做就会了。”也许做饭、剪纸、家用电器多做做确实能会了但是抽象思考能力、模型化能力岂是靠刷题能“会”的?!

从考试的角度更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我国的考试历来的作用是筛选人考试为了评分公平,必然要牺牲考查很多能力一场考试要將数百万考生进行区分,本来就是对命题机构的极大考验加上优质教育资源在中国的稀缺,造成了中高考本不应过度承担的分配教育资源的任务因此,教育中缺乏思维和长期能力的培养也是教育过度竞争的结果。

以上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是能轻易解决的,但是不把思維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放在核心位置上我们的国家就会缺乏科技和创新的竞争力,而我们的下一代根本无法在国际竞争中立足!好在高栲在一轮轮的改革教育部门在整顿应试类培训机构。我也呼吁所有的数学老师们和数学类机构同行们无论你在教什么课程,请认真研究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才是一个数学老师功在千秋的价值所在。(作者:迪卡坐标数学俱乐部教研负责人、数学名师水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哥的实力真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