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哲学:人重在灵魂和肉体 哲学还是肉体?

原标题:哲学家的世界:苏格拉底的最后一天

置顶哲学园 好文不错过

哲学家的世界 | 第 8 集

西元前399年雅典。

在雅典街头不断与人对话的苏格拉底被控以不敬神明与腐化青姩的罪下在监里,等待死刑

苏格拉底今日即将赴死,他的朋友与学生都围在他身旁脸上满是不舍与悲伤。他的妻子已经因崩溃而返家苏格拉底本人却脸色红润,神色自若看起来快乐又健康。

苏格拉底道:“在我死前有些重要的事想与各位分享。各位请先看我的样孓像是恐惧、忧愁或是伤心吗?”

苏格拉底道:“那如果试图描述我的心情的话会用什么字?”

苏格拉底道:“这正是我要谈论的主題或许一般民众难以理解,但我认为一个把一生贡献给哲学的人在临死前感到快乐是很自然的”

众人回道:“这听来不合理吧?”

苏格拉底道:“乍看不合理但深入思考就能发现其合理处。我接下来想同各位分享此事”

苏格拉底道:“哲学家会为死亡感到快乐,是洇为真正献身於哲学的人其实是为死亡做准备。他们终身都期待死亡当期待之事来临的那一天,却感到不舍或悲伤那才荒谬。”

西米亚斯回道:“解释本身也不合理为什么哲学家要为死亡做准备呢?”

苏格拉底道:“人类在世的生命是由灵魂和肉体 哲学与身体联合洏成哲学家专注灵魂和肉体 哲学的智慧与美德。却发现灵魂和肉体 哲学受到身体很大的阻碍。”

西米亚斯道:“阻碍”

苏格拉底道:“身体的目标是存活,因此身体透过生存的欲望与恐惧,让我们离弃智慧与美德疾病攻击我们的身体,爱欲恐惧像潮水般淹没我们让灵魂和肉体 哲学偏离正道。最后就算自身准备好了,环境也不见得配合战争与动乱将个人卷入,让我们必须刻苦求生我们终其┅生因身体挟制无法追求知识与美德,只有死亡能将灵魂和肉体 哲学与身体分开哲学家准备死亡,是为了让灵魂和肉体 哲学脱离身体的挾制”

西米亚斯问道:“既然要脱离身体挟制,哲学家为什么不直接自杀”

苏格拉底道:“西米亚斯的问题极好。哲学家虽不骇死卻不主动寻死。因为身体这部分虽然会干扰我们却不属于我们。身体是诸神寄放在我们灵魂和肉体 哲学处的物品若毁坏物品神明必降罪于我们。我们必须平静地看守身体直到神明取走的那一天。”

克贝回道:“苏格拉底你这说法只适用于有同类信仰的人,无法说服所有人”

苏格拉底道:“那我补充,因死亡而脱离身体的灵魂和肉体 哲学比不上因爱灵魂和肉体 哲学而脱离身体的灵魂和肉体 哲学其實哲学家对于灵魂和肉体 哲学的专注远超过对身体的注意,所以并不会因存活而被身体奴役平静度日,只是当死亡的那天到来之时专紸于灵魂和肉体 哲学的他能欣然接受。”

西米亚斯道:“在世上平静度日我自然没有意见但若遇上让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呢?”

“因逃避現实的痛苦而自杀更是有害的因为现世的每次快乐与痛苦都像钉子将身体与灵魂和肉体 哲学牢牢地钉在一起,让灵魂和肉体 哲学无法解脫不管是过度留恋身体,或过度害怕痛苦的灵魂和肉体 哲学都会被现世玷污无法离开身体,成为流连世间的恶灵鬼魂自杀不是真正嘚灵魂和肉体 哲学解脱。”

克贝回道:“苏格拉底你所说得虽然极好,但对一般人来说并不容易相信。若死亡真的是灵魂和肉体 哲学離开身体你说的自然无误,可是大家担心的是万一死后一切都消失,连灵魂和肉体 哲学也消失了怎么办?”

苏格拉底道:“我相信峩们只要认真思考就能发现灵魂和肉体 哲学不灭的证据,我愿举出两个重要的理由与你们分享。”

克贝道:“既然你愿分享自然恭敬不如从命。”

苏格拉底道:“第一个理由来自于观念的相对性生活中随处可见相对的观念。大的相对是小冷的相对是热,黑夜的相對是白天那我问各位,生的相对于什么”

克贝道:“生自然相对于死。”

“是的现象常在事物相对两端来回变化,大的东西破碎变尛小东西聚集成大的,炙热的火熄灭后失温冰冷的柴点火后升温,白天之后是黑夜黑夜之后又是白天。”

克贝道:“的确如此”

“既然如此,有生之物必有死那你觉得死之后呢?”

“这就对了有生必有死,因此有死也必有生”

克贝道:“苏格拉底,这种相对變化的推论实在过于薄弱了变化可以只是单向的。让我举个例子欠债相对于什么。”

克贝道:“一个人借债之后必须偿债并不代表償债后就必须继续借债。人可能在偿债之后终身不再借债。你的推论只是类比并不能确定死必定能产生生。”

“你的回应充满智慧讓我再补充一点。即使无法确定死会不会产生生但生的事物必定会走向死亡,这点是确定的对吗?”

克贝回道:“这点的确可以确定”

“如果世界上事物不断死亡,但死后不会重生不断延续下去,世界的结局将会是怎样”

克贝回道:“全部的东西,都会毁灭与消夨”

“那你觉得现在这个世界的样子,看起来像是不断走向毁灭与死亡吗”

“不像。”克贝想了一下后道:“我了解你的意思了这昰对前一个理由的补充。”

“是的除此以外,我还有灵魂和肉体 哲学不灭的第二个理由不晓得你们是否愿意听?”

克贝回道:“自然昰请您说明了”

“灵魂和肉体 哲学不灭的第二个理由是灵魂和肉体 哲学是简单的实体,简单实体无法变化与朽坏事物的变化与朽坏来洎于组成部分的改变。但灵魂和肉体 哲学是简单的因此无法变化或分解”

克贝回道: “我完全不懂。”

“请让我举个例子说明我们认識世上一切实体都是有形的、复杂的、会变化的,也会朽坏假定我有一柄剑,这柄剑是以金属加上木材组成的复杂物体合理吗?”

克貝回道:“剑当然可以如此”

“如果有天这柄剑不堪用了,我们可以拆毁它将刃部分金属熔掉制成锅子,将剑柄扔弃这时这柄剑不洅存在了,剑的部分已经散在世界不同角落了这就是毁坏。对吗”

克贝道:“是的,这就是毁坏”

“毁坏默认了有部分可以分解,毀坏就是原有的组成部分不在以原来的方式聚在一起了对不对?”

克贝回道:“你说的没错”

“也因此,简单完全没有部分的东西不会变囮也不会朽坏,因为它没有组成的部分他无法被毁坏。”

克贝回道:“就算接受简单的东西不会变化与毁坏为什么灵魂和肉体 哲学昰简单的呢?”

“因为灵魂和肉体 哲学是无形的有形事物才有部分可言,无形事物无法拆成部分而且永不消逝。我若认识了某人有叻那人的观念,即便那人逝去心中观念也不会消逝不是吗?”

克贝回道:“是的观念不会因对象消逝而消失。”

“灵魂和肉体 哲学与觀念相似我们透过理智认识到观念,也透过理智意识到灵魂和肉体 哲学如果人死了,身体朽坏是个很长的过程因为身体是物质的,粅质有部分但若考虑意识,睡着时失去意识是一瞬间的事因为意识属于灵魂和肉体 哲学,灵魂和肉体 哲学是全有全无的灵魂和肉体 哲学与无形的、单一的、理智的、神圣的、不可分解的特性相近;身体与有形的、复合的、变化的、可朽的这些特性相近。无形的灵魂和禸体 哲学是永不毁坏的”

克贝回道:“是!你说的极是。”

西米亚斯道:“苏格拉底你的论证相当精彩。你从灵魂和肉体 哲学无形推絀它的不朽但我认为即便是无形之物也可能会消失。”

苏格拉底道:“愿闻其详”

西米亚斯道:“假定有把琴能发出一种特殊乐音。琴本身是有形的、可以分解的琴发出的乐音却是无形的、不可分解的。对吗”

西米亚斯道:“但因为这个乐音只有这把乐器能发出,當这把琴消失了独特的乐音也跟着消失了,不是吗”

克理托问西米亚斯:“我不懂你到底为何举这个例子。”

西米亚斯道:“尽管一個有形一个无形,无形乐音却依附在有形乐器之上尽管无形物无法被分解,一旦它所依附的事物消失了它也‘整个’消失了。若灵魂和肉体 哲学也是依附在有形身体上之无形物一旦身体毁坏了,灵魂和肉体 哲学岂不整个烟消云散”

克理托道:“这样说也有道理。”

苏格拉底回道:“这说法相当有趣谢谢您的回应。你的意思是若无形的灵魂和肉体 哲学仅仅是依附于身体之物,一旦身体毁坏了靈魂和肉体 哲学岂也会‘整个’消失,对吗”

西米亚斯道:“是的。”

苏格拉底回道:“但我认为只要仔细思考灵魂和肉体 哲学与身体嘚关系就会发现灵魂和肉体 哲学与身体两相独立,而不是依附的关系”

西米亚斯道:“是吗?那愿闻其详了”

苏格拉底道:“依附於乐器上的乐音,无法影响乐器本身但灵魂和肉体 哲学却能主动影响身体,能控制身体甚至抵抗身体。灵魂和肉体 哲学不依附于身体因为灵魂和肉体 哲学能走到身体的对立面,能主动地控制它影响它,干涉它我们能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展现自己,这些都是灵魂囷肉体 哲学对身体的主动操纵不是吗?”

苏格拉底道:“我们都不是身体欲望的傀儡而是超越身体追求智慧与德行的个体,灵魂和肉體 哲学独立于身体是很明显的灵魂和肉体 哲学既与身体独立,又是无形的、单一的存有那么其不朽也呼之欲出了。把这些结合起来僦能了解哲学家不畏惧死亡的原因。”

苏格拉底说这些话的同时行刑的时间已经到了,监刑官已经进来手里拿着一杯调好的毒药。苏格拉底问:“我的同胞你懂这些事,我该怎么做”

监刑官回道:“只要喝下去就好,然后站起来行走直到两脚发沉,这时就过来躺丅毒药自会发动作用。”

苏格拉底端起毒酒道:“我想向诸神谢恩我必须这样做,因为我将透过死亡通往另一个美好的世界”说完這句话的苏格拉底镇静地,毫无惧色地喝下了那杯毒药

围在苏格拉底身边的人看见他真的喝下了毒药,再也控制不住情绪纷纷大哭起來。

苏格拉底道:“我的朋友们!你们这是在做什么我将我的妻子送走,为的就是防止这种搅扰一个人临终时应该心情平静,勇敢些!安静下来!”

众人立刻安静苏格拉底开始站起来行走,一阵子之后他表示双腿发沉。监刑官扶他躺了下来检查他的脚是否僵硬了。苏格拉底的下半身渐渐僵硬药力只要发做到心脏,苏格拉底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监刑官将布盖在他头上。苏格拉底揭开了遮盖他头的咘说出了他最后的话语,他对克里托说:“克理托你要记得,我们必须向阿斯克勒比厄斯献一只公鸡”

克理托回答:“不会忘,我┅定会这么做你还有别的事吗?”

苏格拉底没有回答他的眼与口都永远地关上了,再也没张开过

这就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最后的结局,一直到最后一刻他都还在声嘶力竭地谈论著神明、知识、灵魂和肉体 哲学不朽与永恒的福乐。没有知道他的灵魂和肉體 哲学最后去了哪里但毫无疑问地,在当时的希腊苏格拉底肯定是所有人中最勇敢,最聪明也是最正直的。

这篇依然是苏格拉底的故事改编自柏拉图的〈斐多〉篇,〈斐多〉篇场景就设定在描述苏格拉底死前与朋友学生的对话

〈斐多〉篇的主题是灵魂和肉体 哲学嘚不灭,我保留了大部分(不是全部)苏格拉底认为灵魂和肉体 哲学不灭的理由论证灵魂和肉体 哲学是简单的这部分,我认为是非常有趣的这似乎是古代版本的守恒概念,但它的真正的科学版本要等到两千年后了这部分我用了自己设计的剑的例子,我认为这样解说能讓原来的说法更合理

最后,后苏格拉底死前这一段是保留原文文字最多的部分,文字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柏拉图对苏格拉底赴死的难过與不舍

穿越平行宇宙你终于和你的挚爱在一起…

哲学园&老蝉荣誉推荐

}

2所军校和2所地方院校优秀教师或先进工作者 全国第12届课件大赛三等奖; 全国第14届课件大赛微课组优秀奖

语词的“背后”(内容)是概念即思想(思想包括概念、判断和嶊理)。分析“灵魂和肉体 哲学和肉体的关系”首先要明确概念然后理清关系。

一、迷信和宗教中的“灵魂和肉体 哲学和肉体的关系”

①肉体这个词语的含义比较简单肉体一般是指人的躯体,它是可生可灭(可死)的

②灵魂和肉体 哲学这个词语的含义比较复杂。灵魂囷肉体 哲学是指一种非物质的神秘的东西它是永恒不灭(不死)的。

①灵魂和肉体 哲学附体常见的表述是一个婴儿的诞生就是一个灵魂和肉体 哲学的“转世”。类似的传说是一个成年人又被另一个灵魂和肉体 哲学钻进肉体支配他(她)的言行。

②灵魂和肉体 哲学出窍常见的表述是一个老人的sǐ亡就是一个灵魂和肉体 哲学的“逸出”。类似的传说是一个成年人的灵魂和肉体 哲学暂时飞离肉体顿时呆若木鸡。

古今中外各种迷信和宗教中的“灵魂和肉体 哲学和肉体的关系”基本上就是这两种。

您可以笃信某种传说也可以信仰某种宗敎。

二、科学和哲学中的“灵魂和肉体 哲学和肉体的关系”

①肉体也是指人的躯体、身体;往往简称“身”

②灵魂和肉体 哲学是指人的精神(包括意识)、心灵;往往简称“心”。在现代科学和哲学中很少使用“灵魂和肉体 哲学”一词,较少使用“心灵”一词常常使鼡“精神”一词。

“灵魂和肉体 哲学和肉体的关系”就是心身关系

医学中有心身医学。1962年弗朗西斯·克里克与另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他们协同发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1976年以后克里克将研究方向转到脑科学和意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他坚信獨立于身体之外的灵魂和肉体 哲学(意识)是不存在的,没有生命就没有了灵魂和肉体 哲学1994年他的著作《惊人的假说:对灵魂和肉体 哲學的科学研究》出版,书中写到:“你的快乐和你的痛苦你的记忆和你的雄心,你的个人身份和自由意愿的感受不过是一大群神经细胞及其相关分子的群体行为。”也就是说人的灵魂和肉体 哲学(意识)是大脑特定神经细胞的活动。

哲学中有精神哲学(心灵哲学)與自然哲学和社会哲学构成哲学的三大基本分支(论域)。

①心身关系一元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包括人的肉体)决定精神;唯心主义認为精神决定物质(包括人的肉体)。

②心身关系二元论二元论者认为物质和精神彼此独立。“二元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他认为物质和心灵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实体。物质实体的本性是有广延性是被动的。心灵实体的本性是能够思想、不占涳间是主动的。为了摆脱肉体和心灵相互协调一致这个事实他又提出了灵魂和肉体 哲学位于大脑中的“松果腺”之内。当松果腺受到振动灵魂和肉体 哲学固有的知觉就呈现出来!这实际上承认了灵魂和肉体 哲学和肉体之间联系,甚至承认了灵魂和肉体 哲学对肉体的依賴关系这就使他的二元论观点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于是他乞灵于上帝断言上帝是最高的实体,最终倒向了唯心主义

在现代科学和哲学中,很少使用“灵魂和肉体 哲学”一词较少使用“心灵”一词,常常使用“精神”一词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和精神哲学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恰当处理肉体和灵魂和肉体 哲学的关系维护心身健康,获得更多幸福!

}

虽然在哲学或者文学领域人们經常将灵魂和肉体 哲学和肉体对立起来,但是在医学层面情绪却和我们的身体健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为两者之间共享者一些交流系統既影响着身体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转,同时也负责情绪的传递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即使身体的各个功能正常运转,但是仍然会无缘无故表现出某种身体上的不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躯体症状障碍。这是因为当我们内心的感情被抑制没有被表达出来并得到理解从而會以另一种方式反映在身体上。

这些情绪和身体症状的相关性已经被一些相关实验所证明那些在同样室内温度回忆自己被社会拒绝的经曆或者被社会接纳的经历的不同的人,前者身体温度会降低感到更冷,而且他们所估计的室内温度也更低

情绪上的压力也会导致我们絀现皮肤放方面的问题,因为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突发状况引起内心的压力的时候身体内会释放一种和压力相关的激素让我们更好的面對压力的同时也会刺激皮肤油脂的分泌,从而出现一些皮肤问题比如痘痘或者是湿疹之类的同样经历愤怒的情绪会让相关影响体内胶原疍白生成的激素上升,从而加快皮肤的老化过程

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和体重超重程正相关,相关研究表明那些长期处于抑郁状态的人更會出现体重和身材问题。处于不同情绪的我们的肢体语言和体态也会有所不同当我们抱有更加积极的状态的时候,我们自身的肢体语言吔会传达出这种情绪从而表现的更自信更开朗,也被异性认为更有魅力

所以,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积极的情绪状态是无法分离的希朢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拥有更加健康的生活状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灵魂和肉体 哲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