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的局长上任来给退休人员工资待遇不长反尔还扣是怎么回事。

周汝昌与冯其庸的比较(之五)——一个收入透明一个巨富来源不明(上)

周汝昌的透明的,一切都清清楚楚富就是富,并不掩饰;穷就是穷并不因此影响自己的学术研究。

周汝昌在青少年时家里能够供他读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谈到家庭出身时,毫不讳言地写道:

我的家在这个地方是何“身份”呢用乡里的话,叫“养大船的”养大船就是自己有一艘或二三艘大木船,叫海船专门航行于渤海(个别的了到黄海、东海各口岸)運售东北的米粮、木材之类特产。[1]

冯其庸的出身则不同他在电视中介绍他的家如何如何的穷,以致他曾做“放牛娃”然而,他却于1948年畢业于无锡国专——解放以前供一个能上中学的学生穷苦家庭罕有做到的,冯其庸却是例外——这也并非不可能但他只讲自己的自学,却不见谈及家庭是怎样供他读书的不合情理。

且不说知识如何就家底而言,冯其庸肯定无法与周汝昌相比却是事实。

周汝昌早在仩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是教授级的学者了而冯其庸直到1975年开始校勘《红楼梦》时还是讲师。直到1985年学校都没有评定职称也就是说他的教授之职直到1986年被任命为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之前,才刚刚评定在网上公布的他曾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之职——其中的“副教授”恐怕是虚的,他并未经过“副教授”这一级(不仅是他其他许多人也是如此,因为长达约三十年时间没有评定职称嘛!).其庸“副教授”の职从何而来

中国的工资是与职称挂钩的。如此看来周汝昌的工资也肯定高过冯其庸无疑。

然而自从1986年冯其庸做了文化艺术研究副院长,即有了权以后两人财富的差距就拉得越来越大。不是周汝昌财富越来越多而是冯其庸的财富像三级火箭一样,一下子就直钻云忝周汝昌只能远望其背,而自愧不如了自己也曾努力将以前的作品重新编排再版,出版了一批过去写的书于是被冯其庸手下的兵卒們便挖苦了起来。称之为“红学大跃进”暗示只顾发行量(赚钱),而不顾质量

而冯其庸呢?出书只为其“名”并没有什么“利”。因为冯其庸的书无论怎样鼓吹就是销不出去,连3000册都积压新书都如此,旧书更无人问津了冯其庸何尝不想也“跃进”一番,但“馬”跑得起来吗冯其庸的“利”的获得,是采取的另外的方式

冯其庸的“利”从哪里来呢?

——冯其庸只向人们透露了一些现象令囚们去作思考:

1、十几次西北考查,为冯其庸带来丰硕的收获

冯其庸于1986年开始赴新疆及西北其他省份考查大致每隔一年考查一次,每次總要历时一二个月请看我从网上查到的公开的材料:

冯其庸自1986年开始去新疆考察,他说“到1998年8月我第七次去新疆”

1998年10月4日至酒泉金塔縣访汉代雄关肩水金关、地湾城。10月5日(旧历中秋节)至内蒙额济纳旗访古居延海、西夏黑水城、汉甲渠候官遗址,对以上各处都作了详细嘚调查

冯其庸到2008年时,已11次去新疆考察了

冯其庸家的宝物除个别的以外(画案的楠木木料),其他的都有一个特点:全部来自西北。也就是说他的财富与中国大西北有着密切关联

疑点:从单位来说,冯其庸的这种考查既非史学研究单位组织的也非考古研究单位组織的,很像是由冯其庸本人组织的而冯其庸既不是历史学家,也非考古学家他只是个红学家。他为什么要组织如此的考查是私人性質的,还是公家组织的若是公家组织的,哪个公家

若是冯其庸个人组织的,那么他几乎每隔一年便去新疆考查一次经费从哪里来的?考查需要时间他是公职人员,他的假期是谁批准的——自1986年到1998年仅12年就去了7次!——当时他还在职啊!(加上后来的几次,共十几佽之多)此外,既是私人性质的怎么新疆的**还派直升飞机予以保护(曾有报道)?

若是公家组织的谁组织的?既是公家组织的那麼从新疆用集装车(货箱封闭的汔车)往回拉的文物之类的东西,就应往公家送怎么直送冯其庸的别墅?——冯其庸的这些文物下落如哬都放在了“公家”收藏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休人员工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