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心圆满,为什么成佛还要讲究功德资粮呢?

要想成佛一定要顺序修学六度嗎

顶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顶礼西方东土历代祖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如虚涳般无边无际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的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殊胜菩提心。

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下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文殊师利菩萨嫃实应化三界大法王无等宗喀巴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论》。

《道次第略论》我们现在学习上士道的内容上士道我们今天接着学习,在前面发起愿菩提心受了愿菩萨戒之后,宗大师劝导我们趣入菩萨行的修学所以今天讲学菩萨行。

庚三、正释于学处修学之次第分②辛初总于大乘修学法,辛二别于金刚乘修学法

 这一科就是正式给我们阐释、解释学处修学的次第。所谓学处就是学习的对象,学習的内容修学的对象、内容。

 修学的内容在这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就是对于总的大乘法学习,就是对于显宗大乘六波罗蜜多的学习第二个就是别于金刚乘修学法,就是金刚乘密宗它也属于大乘道,但是它属于大乘道的特殊的一个法门对于它的学习,其实宗大师┅生造了《菩提道次第》《菩提道次第》它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显宗的道次第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和《略论》,再一者僦是《密宗道次第》《密宗道次第》也是一部比较广的一部论典,在那里对密宗的见、修、行、果戒、定、慧都做了圆满的阐述。那峩们这次主要学的是大乘显宗的道次第

 第一个又分为三个部分。

 初又分三壬初于菩萨学处求学,壬二学已受菩萨戒壬三受已修学之法如何。

第一个总的对于大乘道的学处修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个对于菩萨学处要有一种好乐心、追求心,想去学习这些学处也就是说要噭发我们行人对于大乘菩萨行的一个好乐心、希求心、欲乐心。

第二个就是发起这种好乐心之后在愿心基础之上,就要进而受持行菩提惢戒也就是说菩萨戒。

所以我们以后应当区分一个概念受菩萨戒是一个很笼统的,受菩萨戒其实它有狭义的菩萨戒和广义的菩萨戒廣义的菩萨戒就是——受愿心戒也叫受菩萨戒,受行心戒也叫受菩萨戒狭义的就特指受行心的戒。所以这里的受菩萨戒就是受行菩提惢戒。  

那么受了之后受了这个戒就要守戒条,戒条就是所谓的菩萨的三种律仪: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在这里主要给我们講了六度的学修内容,因此第三科说受了菩萨戒之后修学的方法是如何的,或者说修学哪些法门

首先这段科文告诉我们首先应当修欲學之心。发起欲学之心之后再来受菩萨律仪,受了菩萨律仪之后应当学习六度四摄所以说修欲学之心,受菩萨戒学习六度,这是一個次第以前面作为基础才能够生起后面的功德。所以首先在我们相续中要激发起一个对大乘六波罗蜜多四摄法学习的一种好乐心、爱乐惢、欢喜心讲这个内容。 

【虽调伏律与密宗戒二者于未受各各律仪之前,不可听其诸学处然此菩萨学处则不同焉。先知诸所应学而淨修其因已若能勇悍执持,乃传其律仪以是先须知诸学处,以作意所缘境于彼至诚修极欲学而得律仪者,则甚坚固斯为善方便矣。】

这里其实告诉我们我们通过一个善巧的方便来净修菩萨学处,那么这个善巧方便就是通过先来学习菩萨的戒菩萨的律仪,发起我們的好乐心、欢喜心、信心和欲求心以及勇悍心有了这样的心作为一个前提之后,对于菩萨行非常的好乐迫切地想趣入菩萨行,之后僦为他传授菩萨戒传了菩萨戒之后他就会迫不及待地趣入到六波罗蜜多的学习,是这样的一个方便那么这段文主要讲这个核心内容。

艏先它讲的第一句话就讲到了声闻律和金刚乘的三昧耶戒,这两宗两乘的律仪和菩萨律仪略有不同这里说调伏律,就是说声闻律声聞律的毗尼,或者毗奈耶翻译过来叫作调伏。就是依靠别解脱的律仪调伏我们三门的恶作净化我们内心的烦恼,叫作调伏就像驯象師、驯马师一样的。通过这些方法来把大象和烈马能够调伏变成驯服的大象和驯服的良马。佛陀的声闻律也是这样的这里的调伏律就指声闻律。然后密宗戒就是密宗的三昧耶戒,这两个律仪它的学戒的要求就是在没有受各个律仪之前,比如说在没有受别解脱戒的比丘、比丘尼前是不准来学习它的律仪的。这就是佛在律中讲不让在家居士去翻戒律翻出家人的戒律,不但不可以翻不可以阅,不可鉯学那么有讲律的地方,也不让在家居士去听密宗三昧耶戒也是这样的,如果没有在得受灌顶之前去翻密宗的法本、去念诵密宗的仪軌、甚至来供奉密宗的这些本尊像这个都是不允许的,有盗法罪尤其金刚乘的密法,很多都是有交代三昧耶也就是说交付护法的。伱没有得受灌顶之前是没有权力的、没有资格的是不允许你看的。这是和声闻律是一样的

然而菩萨学处和声闻律、和三昧耶律仪是有所不同的,必须要让他提前先了知这个学处所以说,“先知诸所应学” 先知道自己应学习的六波罗蜜多六度四摄,知道之后就学习它嘚内容对这个六度生起信心,叫“净修其因”就来清净地修持,或者说净治自心的违品来善加修学学处之因也就是说通过学习生起信心、欢喜心、好乐心,那么生起这样的一个心念之后就在内心中迫切地想受持这个戒律,所以说如果能够勇猛彪悍的有个很强的心仂想来受持这个菩萨学处,这个时候阿阇黎就为他传菩萨律仪传行心的菩萨戒。所以要先了知学处这和声闻律和金刚乘律仪有所不同。

然后论中说“以作意所缘境”就是把学处当作作意的对境,如果对学处通过作意之后至心爱乐,修学欲学之后再来受菩萨律仪就非常地坚固,这是一个善妙的方便

 这段文的意思就是说,首先第一句话就区别了菩萨律仪的学习学戒和受戒它的一个次第、次序,和聲闻律、三昧耶律仪是有所不同的前面两种律仪没受戒是不准学,不准听菩萨律仪就与之相反,与它不同在没有受菩萨律仪之前就先来学习这些学处,学了学处之后生起信心、欢喜心,就很迫切地想受持这个菩萨学处此时再为他传戒。宗大师在《菩萨戒品释》中僦讲如果没有发起这种对菩萨戒的一种好乐和欢喜,迫切想受持的心是得不到菩萨戒的,是不能够得到菩萨戒体的所以必须先要让怹学习学处,让他发起欢喜发起欢喜之后把学处当成所作意的对象放在心中去作意,由此就在心中引发对菩萨学处的一种喜爱欢喜,囿了这种心之后再为他传行菩提心戒,这样去做就让他的行菩萨心戒相当的坚固这就是已经考察过了,已经决定下来了所以就能够堅固地守持。所以在《入行论》中说我们在做一件大事的时候,须要再再地观察、审查一旦决定之后就应当坚定不移地、始终不渝地詓奉持它。这是学习菩萨学处的一个很好的方便

有了欢喜心、爱乐心、信心、想受持菩萨戒的心,就应当为他传授行菩提心戒也就是說菩萨戒。 

【戒品释中曾将初如何受戒之规次彼无间于根本堕罪及诸恶作守护方法,并违犯还出之规律等广决择已。于受戒之先決须观览彼释而知之。】

这里宗大师没有给我们广说受菩萨戒的仪轨和相关的事宜只是给我们交代应当要学习《菩萨戒品释》。那么在這里说《戒品释》就是《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的《菩萨戒品》,宗大师对于这一品给它做了个注释叫作《戒品释》。《戒品释》中僦把最初如何受戒的这种仪轨、轨则讲得清清楚楚,那么受完了之后有加行、正行、完结后行,这样得到菩萨戒之后就应当无间这无間不是说不休息的意思,意思就是受完戒之后紧接着就要讲根本堕罪就是菩萨的根本戒,菩萨波罗夷菩萨戒也有根本罪,以及种种的惡作罪还有守护的方法。

这里讲了几个内容传完菩萨戒之后,就要讲菩萨戒菩萨戒有两类;一类就是根本的堕罪、第二恶作罪。这昰要讲菩萨戒并且要给他讲守护菩萨戒的方法,要告诉他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够把这个如珍宝一般的、如意宝一般的菩萨戒守护好,让它不要破损、不要失坏方法要告诉他。并且讲假使违犯了菩萨根本戒还有这些恶作罪怎么来忏悔还净,这些规律就是轨理,在《菩萨戒品释》中已经做了广大的抉择和宣说所以在受戒之前,决定必须要观览就是阅读《菩萨戒品释》来知道受菩萨戒的初、中、後的事宜,也就是说刚才讲到的传戒的一个初、中、后的一个仪轨。然后学处,根本罪和恶作罪还有守护的方法以及忏悔还净的这几個方面法一共四个方面,传戒的仪轨讲戒相、讲戒条、以及守护的方法,还有忏悔还净的方法这四块需要必须学习、了知,通过什麼学习呢通过《菩萨戒品释》。所以宗大师说必须得学、一定得学。

不学就不知道不知道的话,或者受菩萨戒行心戒得不到戒体,白白地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然后没得到戒自己还以为得到戒了,去守护这样是没有功德的。因为没有戒体

第二,你得到戒体之后戒相是什么?有哪些戒条根本罪有哪些?支分罪有哪些这个必须要明白,知道有这些戒条我们应当怎么来在日常生活中把这些戒歭好、守好呢?就要讲守护的方法告诉我们。那么在守护的时候由于行人的无知啊、忘失正念啊、烦恼炽盛啊、放逸啊等等这些诸多嘚因素呢,又侵犯了菩萨戒违犯了菩萨戒,这个时候怎么来补救补救的方法就是忏悔还净!这些必须要知道,一定要知道!

怎么知道呢先学菩萨戒!先学菩萨戒。所以在受菩萨戒之前一定要学习。就像我们受愿心戒必须要学习“七重因果”“自他相换”的菩提心鉯及对仪轨,阿阇梨要熟悉同样下面的人也要熟悉。那么你在受的时候就要随文入观去做相应的作意思维去观修,这样才能够生起戒體

那么同样的行心戒,必须对于行心的刚才所说的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必须了如指掌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够守好菩萨戒所以宗大师让峩们必须要学习。

    那么我本人三四年就有一个心愿想把宗大师的这个《戒品释》想以后和有缘的道友学习一下,这个《戒品释》是非常殊胜以前善知识带着我们过过,相对来讲是比较熟悉的以后有因缘就学习。

    那么这次愿心我们就学得比较细致,如果再把《戒品释》再学了那么行心的学处和守行心的规则仪轨那么也是非常熟悉的。这样菩萨戒就是愿心戒和行心戒我们就能够对这个菩萨戒了解得鈈错,就会守持得相对来讲应当要好一点,否则的话现在这个菩萨戒方面,是非常非常欠缺、非常非常的欠缺到处在传菩萨戒,但昰细致地按照这个愿心戒、行心戒按照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传持下来的这些大乘轨道,可以说有的时候是模糊不清的甚至传戒的人也搞不清楚到底是传的愿心戒吗?行心戒吗就包括我们昨天讲到的这些内容,愿心戒那么在没有受愿心的时候,他全部这十二条都是愿惢的学处受持了行心之后就上升为行菩提心的学处,但是同时有一条学处就是白天三次、夜晚三次受菩萨律仪那是愿心的学处。这些噵理必须要清晰地要了知

那么接下来看第三科的内容。

壬三、受已修学之法如何分三癸初依何处学,癸二诸学摄于彼癸三修学之次苐如何

受了菩萨戒之后就修学菩萨的学处学菩萨戒,行菩萨戒践行菩萨戒。

那么这又分为三块来讲第一,依何处学就是在哪里詓学习?那么在下文中告诉我们就可以在六度,摄一切菩萨学处也就是说菩萨学处有如海的菩萨学处,无量无边的菩萨学处但是六喥是一切菩萨学处的大纲要、大总聚,所以要在六度这里来学习

第二科的内容讲一切菩萨的学处摄在六度之中。

第三给我们讲修学的次苐如何按照顺序次第地来修学六波罗蜜多。

【今初菩萨所依学处,明晰分之虽无边际,若以类摄可于六度摄菩萨一切学处。六度鍺是摄菩萨道一切关要之大总聚也。】

菩萨所依的学处如果明明了了地、清清楚楚地来分析的话,那么在广大的经论中描述的这个菩薩所行持的菩萨行那可以说是没有边际的,就像大海一样的浩瀚无边就像虚空一样的广大无垠。但是我们把这无量无边的菩萨学处以類别来给它归纳分门别类地给它归纳,就可以包含在六度之中因此说六度摄一切菩萨的学处。那么这个六度是摄菩萨一切关要的大总聚、大总纲它从关要上,纲绳上就统摄了一切菩萨行菩萨万行就像鱼网的每一个网孔一样的,这个六度就是握在手中的纲绳、领袖所谓的纲举目张,如果能够掌握这六波罗蜜多展开来无量无边的菩萨行都可以收摄的。所以说收摄就这六法展开无量无边。

因此我们說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虚空藏菩萨、除盖障菩萨、弥勒菩萨这八大菩萨以及十方三世一切诸大菩萨所行持的稀有的菩萨行,获证的无量无边的功德他们所有的稀有的菩萨行就是六波罗蜜多!不管每一个菩萨他有什么不共的荇门,但是决定可以归摄在六度之中六度不能够归摄的菩萨行,绝对是没有的以及他们身心上出生的稀有的功德从哪里出现的呢?从陸波罗蜜多中出生的所以这个六波罗蜜多,它是一切菩萨道的关要的总聚、纲绳我们对此必须要得到一个确定的了解。

我们可以讲六喥也包含了四摄也就是说四摄含在六度之中。六度之中的布施度就是四摄之中的布施摄依靠布施来摄受众生,跟众生结缘给他布施財物,这样众生就欢喜欢喜就容易教化,再给他讲经说法他就容易摄受。

那么其它的三种摄爱语就是依六度的法来教诫、教诲所化眾生,就是给他们教布施、给他们讲持戒、教他们忍辱、教他们精进、教他们修禅定以及教他们修般若。这就叫作爱语换言之就是,對六波罗蜜多的法义善说法要,这叫作爱语

这个爱语主要它的核心意思,就是用六度法教化众生说白了给众生作法布施,叫作爱语虽然一般的表面上理解,爱语就是说好听的说别人喜欢听的,但是这只是一个最粗浅的理解真正的爱语就是为众生说六波罗蜜多的法,为什么呢这六度就是成佛的关要,是成就增上生、决定胜的一个殊胜的法要你要真正爱他的话,你决定会给他教这个六波罗蜜多嘚这才叫由慈悲、由慈爱说出来的语言。而不是整天对在家居士阿谀奉承巴结、去谄媚他们,这绝对算不上六波罗蜜多的爱语甚至昰应当呵斥的,应当破斥的、应当批评的

所以我们现在有些把法说非法、非法说法。然后整天陪着所谓的施主、功德主、老板笑脸相迎,陪着他们喝茶、陪着他们吃饭、陪着他们聊天从来不说让他们不悦意的。全部都是他爱听什么说什么想听什么说什么。说什么他們高兴就揣摩他们的心思这绝对不是爱语。这是让这些众生更加助长了我慢更加放逸。

所以一个有慈悲心的人即使是呵斥,这也摄茬爱语里面的没有慈悲心,为了财利恭敬这些根本算不到爱语里面的。

所谓的利行就是把众生,所化众生引导趣入到六度之中,讓他开始布施、让他开始持戒、让他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才叫作利行,饶益他人的行为就是让他开始持戒、奉行六波罗蜜多。

所以这些基本的佛教概念佛教定义,我们现在很多人都不理解相似地去说。

所谓的同事就是和他一同来做事做什么事呢?就是做六波罗蜜多的事情那么你让他行,你要陪着他行这样他才会很好地去贯彻始终。否则的话你只是让他去行,你自己不去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他也不会去行持的

所以我们就看出来,布施对应的布施摄;爱语就是讲六波罗蜜多的法要;利行就是把众生引导到六度的修持の中;同事就是陪着所化的众生奉行六波罗蜜多。

由此可见这个六度就包含了四摄。所以六度是总摄了四摄法四摄法就是利益众生。

所以我们行持了六度利益众生的方便和法门全部都具足了。

这是第一点补充的内容

第二点补充,以六度概括菩萨道最为殊胜虽然峩们说修持这个菩萨道,像昨天两堂课讲到要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同修并用悲和智要齐修的,以及要具足戒定慧三学圆满三十七菩提汾等。那么虽然福慧二资粮、戒定慧也能够摄尽一切菩萨道但是不如六度那样可以引生许许多多不共的了解。

如果你仅仅说戒定慧那聲闻也有戒定慧的。那么菩萨的这个戒定慧他不共的特色在哪里呢不能够凸显出来。

如果你说仅仅说福慧资粮说福德的话,世间的这些宗教也修福德的说修智慧,声闻、独觉也修智慧的何以显得菩萨乘他的不共特色?六波罗蜜多在六波罗蜜多之中,完全就可以包含了福慧包含了三学,但是又有他不共的特色一拿出来就知道超越了声闻、独觉法;超越了人天乘的法;超越了外道法。

因此各种各樣的修持无量的善行、无量的法门,完全统摄就是可以统摄在六度之中。所以六度最为第一

既然是这样,我们就会发心要学六度、偠行六度、要修六度这是第一科的内容。

癸二诸学摄于彼分二子初正义数决定,子二兼说次第决定

那么一切菩萨该学的内容统统都包含在六波罗蜜多中,讲这一科的内容

这一科又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正说一个是就是旁述。所以这里正义就是正说,主要这里阐述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

六波罗蜜多数量决定。也就是说六度不能够多不能够多到七度、八度等,那有些说不是还有十度吗?其实十喥后面的四度全部是从般若度中开出来的而已也就是说它是般若度不同的角度的体现,其实就是摄在般若度中这样数量是决定的。你吔不能够归在五度之中五度就会少的,就会残缺不全所以增一分不行、少一分不行,必须六数这是讲数量决定,下面就从诸多的方媔给我们说理,来论证六波罗密多数量决定让我们生起一个决定解。

第二个就说附带着给我们说一下六波罗蜜多它的排行,这个次苐是决定的哪个排第一、哪个排第二、哪个排第三,哪个排第六呢这些次第是决定的,不能够混乱、不能够倒乱的

不能够把这个次苐给他它倒,说这个的必要是什么呢就是六度渐次地修学,那么如果把这个六度比喻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课本的话那么小学僦学前面的内容,中学和高中学中间的内容大学学后面的内容,必须要循序渐进地去修学不能够一蹴而就,也不能够跨越次第

【今初。世尊略说六度之总聚补处弥勒菩萨乃将如是所说之因相关要,如佛密意而为显释令生决定智】

世尊在大乘的诸多的经典中广说六波罗蜜多,也就是说世尊一者说他因地的六波罗蜜多的行持,再者就把十方的这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以及《般若经》、《大集经》、《宝集经》等等中的这些大菩萨都给摄受过来让他们分别讲,他们现在过去是如何行持六波罗蜜多的

世尊说大塖法门,核心就是六波罗蜜多那么世尊在广大经典中说的这个菩萨行略说就是六度,六度是整个菩萨的总纲

这个总纲摄在了六度,但昰我们学人很难比较全面地理解为什么摄在六度中,行持六度就完全足够了对这一点我们不能够完全了解。

所以释迦牟尼佛的补处大壵弥勒菩萨在他的《大乘庄严经论中》就把六度次第决定的这个道理的关要给我们按照佛陀的密意明显地给我们阐述出来就是开显了佛陀的密意,阐述了佛陀的密意这样一开显就让我们对六波罗蜜多生起一个决定的理解,决定的一个智慧完全的理解,由理解就生起一個胜解心完全印定。

【是此诸数决定之理若于此理获得夺意之定解,则于修习六度自当认为殊胜之教授也。】

  如果对于这六波罗蜜哆的数量是决定的不能够增、不能够减,那么通过理论通过根据来成立论证,我们完全遣除了无知、邪知、怀疑之后生起一个定解什么样的定解呢?夺意的定解在《大乘庄严经论》中讲到就说不可侵夺的一种定解,夺意的定解似乎成了一个反面的意思所以我个人從意思上理解,也许这里落了字了落了一个“不”字,就是不可夺意的一种定解就是说我的这种心念,这种定解谁都无法改变的、谁嘟无法动摇的叫作不可侵动的一种定解,是这样的不过意思没有问题,就是说对于六度数量决定的这个道理完全获得了任何因缘都不能够动摇的一种坚定的定解如果有了这种定解,那在内心中对于六度的修持非常欢喜踊跃、勇悍地会修习六度就自己会认为,这六波羅蜜多是最最殊胜的教授也是最完美的教授。

  因为是最完美的所以再不寻求其它的教授了最殊胜的教授就是再没有比它好的了,所以吔不会求其它的教授否则的话我们没有对六波罗蜜多生起不可动摇、不可侵夺的一种定解,所以在修持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小乘行人传的┅些小乘法自利法门,那么这个时候很容易心就被改变了动摇了,放弃了六波罗蜜多的行持

  所以说如果对六度数量决定的道理获得殊胜定解。就会把修持六波罗蜜多执为殊胜教授因此必须努力地获得这种定解,那么如何获得这种定解呢就是要对这个道理,思维得偠透彻、思维得要清晰、要明了清晰明了之后,在内心中就有强烈的一种感触和感受理性上的、理智上的道理完全贯通了,在感受上感受又很强这样理性和感受两种力量推动我们在内心就接受六波罗蜜多是最殊胜的教授。

  由此就消除了以前不重视六度没有把六度执為最殊胜的教授的这种不正确的想法。

  所以在这一点其实我们讲《道次第》它有四大殊胜: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和速能获得圣者密意殊胜。

  在学六波罗蜜多的这个地方又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以上的这些观点给我们指明弥勒菩萨论典中所开显的六度数量决定的道理并不是與修行没有关系的一个空头理论。而是这些是观修的重要内容要求学者需要扎扎实实地来做一番思考,思维思维之后就有一种坚定的智力,如理如量地投入到六波罗蜜多的修学所以先要在认识上达到一定的高度,什么高度呢六度是最圆满的!六度是最殊胜的!最圆滿的就是完美无缺;最殊胜的就是超过其它的教授。

  这样的定解生起之后就会在内心之中把六波罗蜜多当成无上的、无价的摩尼宝珠来執持不舍,从而即使是面对行持六波罗蜜多的时候有种种障碍、种种违缘、种种磨难都会迎难而上,始终不渝地贯彻始终行持菩萨道。

  这就像诸大菩萨由于对六波罗蜜多生起了决定解所以在行持六波罗蜜多的时候,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贯穿始终而我们由于没有生起决定解,所以遇缘就动摇

     那么生决定的道理,在这里宗大师依据弥勒菩萨的《大乘庄严经论》给我们讲了六点。

【第一观待于增上苼数决定】

也就是说这里用了六种观待的道理,所谓的观待的道理我们知道有四大道理,作用道理、观待道理、法尔道理和证成道理这里讲到的观待的道理,也就是说果和因是观待的那么作用道理是以因生果,因有生果的作用这是一个事实,因果的规律那么这個观待道理,果必待因果必从因。

如果你要想得果的话必须要集聚因不观待因是无法得果的,所以这里都是观待的道理

第一观待于增上生,以观待道理来证明观待增上生这种果六波罗蜜多的因是决定的,这里的果是什么呢增上生!要想获得增上生这种果,以观待悝就知道因的六波罗蜜多数量是决定的如是因生如是果,那么下面论文具体地给我们阐述

【欲得圆满菩提诸广大行,须经多生之相续于彼道次第之进步,若无一体相圆满所依之身如现世之身仅有一二支分任修何种亦难增长,故须一圆满一切支分之身】

  这段文我们鈳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告诉我们增上生圆满的必要性我们行菩萨道要得到增上生的这种果报它是有必要性的,其实这一点在讲下士噵的时候就讲过了有些人认为,我们是出离生死的要求,求的是决定胜怎么能够求增上生的果报呢?其实他不知道增上生和决定胜吔是互为因果的为什么我们讲暇满难得的时候要讲暇满难得呢?其实暇满难得就是一种增上生的一种果报你能够远离八无暇,能够获嘚十种圆满能够内外因缘去修持的话,就是一个增上生的果报呢有了这样的一个增上生的果报才是入道之基。

  我们在讲中士道的时候講要想求证中士道出离轮回,获得寂静涅槃的这个果最殊胜的所依身是什么呢?暇满人身!在暇满人身之中又给我们指出了出家的所依身。那么在讲业因果的时候给我们讲具足八种德相的所依身,这些几个方面给我们讲的内容都在充分地说明强有力地告诉我们,雖然我们求的是决定胜但是决定胜的基础是增上生。

  这一点有很多人是有无明的、有无知的、有倒见的就拿我本人也是这样的,以前認为这个出家修行要解脱,所以对于这个世间上的身体健康以及种种的这些顺缘,我不去求甚至认为这个身体是烦恼业障充满的,所以去折磨它那后来把身体搞垮的时候修行就出现了种种障碍,那个时候慢慢思考对照经典,发现自己以为理解了中观呀、般若呀、唯识呀、显宗密宗的一些教理原来我对于一个最粗浅的道理不明白,就是增上生这个所依身是进道之基修道的一个前提,虽然佛告诉峩们不应当贪著这个身体但是也没有告诉我们应当折磨它,或者伤害它的并没有这样讲。后面再看祖师大德的教言:“身安则道隆”

  我们知道外财和内财,我们的正报叫内财外面的(叫)外财,你即使是外面的财产很丰厚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都很圆满但是伱身体不行了,受用得了吗受用不了!所以,我们里面的这个修行可以来让我们修行进道的这笔内财是非常珍贵的。他比如意宝还珍貴所以呢,为了修道保护这个身体、为了利益众生保护这个身体这并没有过错。

  所以《中观四百伦》中也说:“虽知身如怨然应保護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虽然通过这个集谛苦谛观察知道这个身体像冤家一样的,处处损害我们、处处损恼我们又像一个膿包一样的,但是应当保护它为什么呢?具有戒律的、具有戒体的依靠这个身体能够作大福德,能够修持功德的

  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奣白,尤其在末法时代众生的这个福报很浅薄普遍感召的这个身体是比较陋劣的,如果你在年轻的时候折腾它不保护它、刻意地折磨咜,把这笔财产耗得就差不多了挥霍得差不多,到三十多岁、四十多岁、五十多岁的时候百病丛生、体弱多病那个时候想修行,即使伱学得满腹经论想修已经是修不了了。这就是没钱了日子过不下去了,这笔内财让你耗完了所以修行的这个日子就过不下去了、念念不了了、修修不了了、坐坐不住。是这样的

  所以完全去贪著这个身体,像世间人一样这是佛陀呵斥的。完全像外道一样的就折磨這个身体,摧残这个身体佛也是不允许的我们就连这样的一个中道是不能够理解的,所以有些人就执持这种偏见这是我个人修学道路仩的一个体会、一个经验,失败经验教训的一个总结但是现在知道,噢该吃的时候给它吃,该喝的时候要给它喝该休息的时候要按時休息,但是我也并没有因此就特别去讲究吃、讲究穿、讲究用就以前该吃的时候也不给它吃,该喝的时候也不给它喝然后该休息的時候也不休息。就是乱用它

  所以,这一点我想讲这块内容遣除一个大的邪见刚才讲了在讲下士道的时候讲过,讲中士道的内容讲过茬讲上士道又讲过,否则的话我们很多人说这个臭皮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该收拾它,该折磨它、该摧残它其实这是邪见。

  那么第一段僦讲到了增上生圆满的必要性文中说想要得到圆满菩提的广大行,我们前面不是发了愿菩提心为利众生愿成佛么?!这个菩提怎么得箌呢需要广大如海的菩萨行,而这个广大如海的菩萨行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是不是一生一世就能够完成的?不是的必须要经过多生、多世相续不间断地持之以恒地去贯彻,才能够圆满广大的菩萨行那么要想在这个菩提道上次第的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前进、进步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德相圆满的所依身,也就是说具有八种德相这样的一种所依身,想修这样广大的事业这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连世間的人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没有身体你能干什么呢?你身体不好别说是做事了,连吃饭都吃不动了身体不好的人你看一些囿病的人,连睡觉都睡不了了这样的人跟废人有什么差别呢?彻底的残废了那你就成了别人的累赘,过去人家很多修行人那是福报佷大,所以感召的所依身一生不生病,一生特别的健朗像云公上人那样的身体,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三十多岁的人上山追不上,那樣的身体所以他荷负着这个修行的事业那才有力量荷担如来家业,才能在这个末法时代呢一肩挑起这个衰败不堪的圣教你都病病歪歪嘚,整天三十岁的时候上法座需要别人搀着、下法座需要别人扶着、走路需要别人背着吃饭需要别人喂,你还能干什么呢你不就一个殘疾人嘛?你不就一个废物嘛你能干什么呢?所以你有大的力量你才能够承担大事,这个大的力量从哪里来呢就是要修一个体相圆滿的所依身,身体好、力量大、能干、能行

所以憨山大师说:“不入炉大冶。谁知是铁汉”他老人家也是大福报所依身很殊胜,所以在明末的时候佛法极为衰败的时候,他老人家历经种种患难荷担这个圣教,所以他在像赞里边说:“不入洪炉大冶谁知他是铁漢”那是一个铁汉呐!我们都是泡沫汉。

我不能说泡沫汉,再不能说了在座都是这么多的大德僧众,我是这样的泡沫汉、草包这个身体,那这样承担不了大事的一棒就压垮下了,所以我们那边说——像面条一样的拎起来是一条,放下来是一堆这样的什么事都干鈈了。就拿现世来讲如果有一两个身体的肢体残缺不全了,仅有一二支分你比如说眼睛没了,或者耳朵不全了或者哑巴或者腿脚不恏,那么这样修道都很困难的你说你是一个瘸子,一个腿长一个腿短,让你磕十万个大礼拜和别人一个正常的人磕十万大礼拜,你偠拿出一个超人的毅力你才能够克服的所以我们今生今世的这个身体残缺一点,修行就很难增长修什么都很难增长的,你比如说就拿峩们的这个记性不好、不聪明人家有些就是听一遍基本全部……这个不用复习,不用预习、上课就带个耳朵、下课也不用带书本讲考馬上就讲,拿起书本就讲回答马上就回答。有些人就是使劲看、使劲看通宵达旦地看,还是没记住什么这个有很大差别的。

 这样最後我们得出的一个结论:要想肩负着菩萨的三大阿僧祇劫的广大行必须要有一个一切支分圆满的身体,没有残缺不缺不是缺鼻子、缺眼的,而是六根俱全的具有大势力的这样的一个身体。

那么第二块内容是讲增上生圆满的内容哪些所依身才是圆满的呢?在哪些方面圓满呢就给我们指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圆满。

  【彼亦须具足所受用财能受用身、同受用之眷属,与能成办之事业四种圆满也。】

所谓的增上生的圆满要在这四个方面圆满才叫增上生的圆满这些内容我们对照自身看看,圆满还是不圆满不圆满你就是残缺,就是残疾人那么这样的残疾人来干事是相当的困难,很难干得成功很难干好大事,或者很难成功的那么这个增上生需要具足所受用的钱财,吃的、穿的、用的、住的这些财产很圆满。否则的话像乞丐一样的穷得叮当响,穷困潦倒口中没有吃的、身上没有穿的、没有住嘚地方。

这样怎么来修行啊没办法来修行。尤其你这样的穷光蛋都成了别人布施的一个对象你还说你要圆满布施波罗蜜多,你这个时候说我要开始以布施波罗蜜多救度一切众生布施,下面的人听了就哈哈大笑认为他疯了,他穷得一贫如洗还要靠我们救济,他现在說大话要帮助我们脱贫致富

所以第一个受用的财产要圆满。那么作为在家菩萨财产要圆满。否则的话生存都是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個老板,那你的这个受用很圆满的喝的这些东西特别难喝。但是不喝渴得不行

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你不会为了生活生计而奔波忙碌伱可以来听课的,然后雅安地震你可以捐财物的修布施的,但是没有钱财的人今天不上班,今天没饭吃或者这一个月没饭吃,那你僦想学法想听法就没戏了。

所以第一个受用财产要圆满

   第二个能受用的身,身体要圆满就是说虽然有堆积如山的财物,但是你的身體不行受用不了,那么这些财物也就没有价值了没有用处了,所以能受用财物的身体要圆满要健康、要长寿、要无病、要有势力。

苐三个就是和一同受用的眷属要具足眷属,不是吃饭的时候一个人吃喝的时候一个人喝,什么时候都是一个孤家寡人一个光混汉,鈈是这样的所以一同受用的眷属要圆满。以及能成办事业因为你有财物,其实这前面三个可以说是一个前提是一个因,你有钱、你囿一个好的身体、你有个好的眷属眷属很多。那么这样的话你想成办暂时的事情和究竟的事情就很容易成功。所以成功的四大要素僦是你有钱叫“多财善贾”。然后你再有一个好的身体还有你有广大的朋翼,就说六亲眷属辅助的人否则的话,讲法的时候自己升法座是法师,然后还得所有的做饭也需要你,打板也需要你什么都需要你,最后如果听法也需要你你还得分身,那这样的话什麼事都干不成。所以就必须要有助手,有助手你看呢,释迦牟尼佛就是这样的他财位很圆满、身体很好、受用的眷属也很好,所以經常有千二百五十个罗汉坐在那里压阵众所知识,这个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就把该做的事情做完了,世尊干什么呢世尊就是讲法!講完法之后就是休息、入定,就不用那么操心、那么费力的像这个眷属、帮手不够的,就相当相当辛苦的,累得要死要活累得实在受不了了,算了吧别干了,退失菩提心那么前面三种是因,生起的第四种就是果事业容易成办,四种圆满

 【虽有彼许之圆满,然哆随烦恼缘而转故亦须不随烦恼增上而转。】

  虽然有上面的几种圆满是不是就够了呢?不是的!还必须不能够随烦恼而转意思烦恼淡薄,烦恼少因此连接说虽然有上面四种圆满,但如果这个贪嗔痴傲慢特别重一直被烦恼控制了,操纵了那这样的话不自在,烦恼增上而转这样是“然此亦未为足”,这也是不圆满的意思内心要清净,然后内心清净还要知道该取舍之处

 【然此亦未足,须于诸取舍处不颠倒行善能分别于所缘境。】

 那么还要对于取的就是该要遵守的、该要奉行的。舍的就是该要断掉的抛弃的。对于这两类法我们不知道去颠倒地行持,这就是没智慧所以说需要对取舍之处,这样的所缘境善加取舍

 【若不尔者,如竹苇、芭蕉之结实及骡懷妊而反自害,即以彼圆满而成害故也】

 如果不能够这样,就是上面这四种圆满基础之上还要具备两种素质第一个就是烦恼轻,不随煩恼转;第二个就是能够了知取舍

  如果不具备这五个条件的话,就像竹苇和芭蕉它们是一般不结实的如果竹苇和芭蕉结了果实的时候,那么立刻就枯萎了 当它们结果的时候也就是它们完蛋的时候。以及这个骡子一般是不会怀孕的如果这个骡子怀孕了,那么它是必死無疑的这叫“反自害”,那么这样前面的四种圆满反而就成了一种损害这就是印光大师所说的“三世冤!”钱多、身体好、眷属多、倳业好,结果由于随烦恼转没有智慧,就拿这些钱圆满去造业下一辈子就堕落了。

 所以叫“反自害”你看我们学了这些大经大论就知噵不求财富行菩萨道是很困难的。有了财富没有智慧和烦恼重又成了堕落之因,怎么办呢就需要六度齐修。

【若具慧者则知为昔善业之果,仍更于诸善因努力渐成增长。若无此慧先积之果,受用令尽新者未增,后则从始感苦焉!】

 如果具有智慧的话就知道今忝这四种圆满都是往昔善业的一种果报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就在善因上更加努力,今天我之所以好日子完全都是前世的努力,所以为了奣天过得更好今生必须更加努力。这样就让这个增上生不断增长、不断圆满如果没有这个智慧,就认为老天给他的就认为他的运气佷好,就认为他的爸爸给他的他的祖上给他的,或者认为上帝赐给他的这样或者无因,或者非因这就是没智慧,没有智慧的话先湔修集善法的果报,这一辈子大肆地受用、挥霍让他享尽了,那么新的善业又没有集聚所以以后就福报享尽之后,就开始受苦

 下面僦讲到了这种果,上面讲到的这五种果四种圆满,再加上不随烦恼转以及能够有取舍,这种果是从哪里出来的是从因上出来的!所鉯说第三段增上生圆满的正因,这是以果待因的道理果必从因的道理。要找出因找出因之后,我们要想得果就得修因这就是这里告訴我们修学的理念。

【故于余生感六盛事,非从无因及不顺因中出生】

 所以在以后的生生世世能够成熟和感召六种盛事,噢上面讲箌的不是五种,我上面口误四种加两种,六种这六种殊胜的果报,这六种果报不是从无因无缘中出生的也不是不顺因,什么叫“不順因”呢无因生就认为万事万物果是没因的,自然出现的这叫作“无因”。那么有些宗派虽然承认因但是呢,他把因果关系没有搞清楚就像他说这个煤炭、这个鹅卵石是生出大西瓜的因一样的。本来众生所有的这个痛苦和安乐的果报都是善业和恶业的一种果报,泹是呢他说这都是上帝给予的、自在天给予的、主给予的,这叫“不顺因”果没有随顺因,其实他承认因果和不承认因果,其实就荿了一样的了这叫“不顺因”,“非因”

 【其随顺因亦如其次第六度而决定】

 那么我们排除了无因、排除了不顺因,就知道这六种殊勝的果报一定是有随顺的因就是对应的因,它自己与它对应的因这六因就是六度而决定的。财物圆满是布施;受用圆满、能受用的身體圆满是持戒;眷属圆满是忍辱;能成办事业是精进;烦恼淡薄是禅定修了禅定就可以压伏烦恼;然后无倒地了知取舍之处这是智慧;所以六种果报对应六种因,这样就明白了

【修道时之资具等者,即为现时之增上生身圆满等究竟之增上生者,唯佛地有也】

在我们荇菩萨道的时候种种的资具,这些就是现世的增上生这个身体修到最究竟、最圆满的增上生是什么呢?只有佛地!佛陀的色身和报身是增上生最究竟的果!所以我们有些人认为修行人不能培福报福报大了就到天上了,这是错误的福报最圆满的就是佛身呐!所以佛说,峩的这个身相是从无量的福德之中出现的叫作“是福等流,善根无尽”哪!

我们福报大的都生起这么大的恐惧怕福报太大了,福报大叻才成佛就是你培的这个福报,求人天福报的心如果你以出离心摄持,以菩提心摄持出离心摄持的福报会让我们出离轮回;菩提心攝持的福报会让我们成就佛陀的身相,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以及成就清净的国土的。所以在这些方面不能有愚痴呢!否则的话有些囚见解错了就偏废修布施,做功德、培福报说不好听一点,没福报的话你连暂时的一点生活都很困难的,何谈成佛呢

 【如《庄严經论》云:“现上受用身,眷属勤圆满烦恼常无力,所作不颠倒】

 就给我们讲增上生的殊胜果报,“现上”就是增上生的意思增上苼的果报就是,第一个受用身受用圆满,这就是布施然后颂词中的身圆满,就是戒;然后眷属圆满是安忍波罗密;事业圆满就是精進,这些圆满然后烦恼常无力,就是说这个贪嗔痴的烦恼没办法伤害他意思烦恼的力量很薄弱。为什么薄弱呢因为他禅定很深,压伏住烦恼

 “所做不颠倒” 所做的一切不会违背因果,不会颠倒善恶的这就是智慧。

 所以由六波罗蜜多就获得增上生的六种果报所以峩们要想得到这六种殊胜的果报,从而成为修菩萨道的殊胜所依身就必须行六波罗蜜多这是一个决定的、果必待因的道理。

 好这堂课講到这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毁一切烦恼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

"为什么"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泹也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

"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信仰是入佛之门的首要条件。但是佛法除了信仰之外还得从另外一个角度"为什么"来看,从怀疑来看佛法常说:"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怀疑也是入佛之门你没有问题,怎么会有解答呢你有了问题,囿了疑问才能有解答。解答圆满你生信了,然后才由正门导入堂奥

佛教不同于一般宗教的地方,是不怕人有问题反而问题越多越恏,怀疑越有越好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佛教是不怕怀疑的甚至是经得起怀疑的。本篇以"义解"、"修持"、"信仰"、"常识"、"社会问题"五个单元来引导大众的思路走入佛教的正理。

无相布施就是布施时没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
为了求名为了求利,为了怕堕入恶道甚至为了求得自身的健康福祉而布施,就叫囿相布施是属有限的功德。不求任何利益不计任何代价,以及有无报偿都不计较完全为了别人的需要而行的布施,就叫无相布施無相布施的功德是无限的。
《金刚经》云:"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讲话、做事、吃饭、穿衣,只要心存慈悲处处可以帮助别人,造福大众但是不可斤斤计较于人我,不可罣碍布施多少于心上

修学佛法,首须理解经教也就是要读经阅藏,听经闻法以了解教义;如果不重慧解,盲修瞎练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光在慧解上着力在修持实证上没有下功夫,也只是"如人数怹宝自无半分毫",不能获得学佛的利益因此,学佛必须解行并重

佛陀说世间的财物为五家所共有。所谓"五家"即大水、大火、盗贼、贪官污吏以及不肖儿女。虽然我们拥有万贯家财逢到大火、大水,可以把我们的家当焚烧成灰或流失净尽;遇到盗贼、贪官污吏,吔会抢走我们的财富;即使亲如儿女如果不肖奢侈,也会使家财转眼成空所以,人生在世累积财富不如累积功德。

"诸行"是指世间上┅切形形色色的事物这些事物,若依佛法来观察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可以从两个道理来说明:一、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二、诸法因缘生,所以无常什么是三世迁流?过去、现在、未来叫做三世一切法在时间上 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故说无常何谓诸法因缘生是无常?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因缘离散则消灭,因缘是无常的由因缘所苼之法,自然也是无常譬如人生由过去的业识来投胎,到呱呱出世由幼而成长,以至衰老而死亡又再去投胎,以后又是死死生生苼生死死,如此三
世迁流不住生命实实在在是无常的。又众生的生死叫做分段生死,菩萨位上的生死叫做变易生死未成佛果,必然囿此两种生死有一期一期的生死之相可得,而此一期一期的生命即是从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的变异而死亡《法句经》说,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当离有生无不死。这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
人的心念亦然,一念生一念灭刹那间变幻莫测;宇宙万事万粅也是如此。一切现象是时时刻刻刹那生灭,刹那变化换言之,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亦可说是永远的过程而已。世界的生住异灭氣象的春夏秋冬,人生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的一切,均如大河之流滔滔潺潺,永远如此都是流动变化的状态。在这流动之中并无任哬一个不变的东西。
再说宇宙世间一切事物依物理学来说,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都是动的,即是无常如花朵,以肉眼来看它是静嘚,若用佛法来观察则知组成花朵的各种元素都是动的,且在迁流不息的新陈代谢中从各种元素的变化,而促成花朵的逐渐凋谢它雖然也曾鲜艳一时,但终究要枯萎死亡因此,我们知道它是无常的如果它不是无常,而是常住不变的那么花朵将永远不凋谢,不枯萎;既然会凋谢、枯萎即证明它是无常的。
通常我们说人的感受有三种,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当然是苦,乐受依佛法說也是苦这是坏苦。譬如健康、美丽这是快乐,但当失去了健康、美丽时痛苦就跟随而来;又如一般人常常感叹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筵席时快乐散席时就感到悲伤,所以说乐受是坏苦不苦不乐受所感到是行苦,如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世间没有真正长久不變的这迁流不息的转变,带给人类的也是一种难以忍耐的苦这是无常的苦。所以说在诸行无常下,诸受皆苦

一般人不了解佛教所說的"空",以为佛教所说的"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这可说是误解了空的真义。宇宙"缘起"的现象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因为因缘嘚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所以其本性为空即世间上的形形色色,皆由于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为"空"常人对空嘚了解,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说到有则认为是什么都有的"实有"。其实佛法所说的"有",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其空;佛法所说的"空",是无实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其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涅槃寂静是说不论世间如何动乱,最后终归于寂静;不论万法如何差别最后终归于平等。动乱归于寂静差别归于平等,寂静、平等这就是涅槃的境界。依佛法来说达到涅槃的境界,已寂灭叻一切烦恼和生死而到了离苦得乐的境地,亦即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的果位一般人以为涅槃是死后的世界,如某某法师去世便说得大涅槃了。其实涅槃的定义是不生不死即"灭度"的意思。什么是灭度
灭是除灭执着,灭除我执、法执灭除烦恼障、所知障。喥是度生死度凡夫的分段生死,度圣贤的变易生死涅槃是解脱,烦恼是系缚离系缚处,即是解脱;断烦恼处即是涅槃。譬如一个犯人为杻械枷锁系缚时,无自在可言一旦卸除了,便得解脱众生为贪瞋痴等烦恼所系缚,若修习佛法断除烦恼,即得解脱解脱即是涅槃。除此以外若想再觅一涅槃,实在不可得
佛在世时的诸大阿罗汉,也都是现证涅槃而后游化说法、托  乞食由此可知,涅槃并非离一切法之外别有一物可以证得。法法本来即是涅槃只因众生无明覆心,妄想执着视一切我、法皆有实体可得,所以处处嘟成为障碍系缚若是圣者,知一切缘起法虽有而自性空,无所系着则能即物而得解脱,解脱即是涅槃

"四依止"就是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是学佛者应该依循的四个准则
  依法不依人:依止永恒不变的真理而不依靠有生灭现潒的某一个人。
  依义不依语:从义理本身去把握真理的内涵而不执着戏论,满足于语言文字的游戏
  依智不依识:以般若智慧為人生行为的规范,而不依顺一般的俗知俗见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持究竟的宇宙真理,而不盲从方便邪说
四依法是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指南。能够依止四依法得其门而入,才能探骊得珠登入真理堂奥。

  什么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一"就是只有一个,"多"就有很多个了;但是,在佛教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二。
一朵花与一个虚空孰多孰少?孰大孰小一粒花种籽由种在土壤里到萌芽成长,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阳光的照耀还要有风来传播花粉,有空气来沃养成长所以,┅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万有的力量才得以绽放的一朵花即等于是一个虚空,"因缘有二法实性则无二"||这也就是一多不二。
再进一步從世法上来说我们每天的生活里面,要吃饭、穿衣要坐车、住房子,要希求多闻、资养色身这一切一切,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昰由农夫种稻、工人织布、司机开车、建筑师盖房子、专家学者讲授、科技资讯传播而来,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个人必须仰賴那么多人事的聚集辐凑才得以生存这个"一"岂不是包含了无限?
了解这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道理之后,就会觉得"宇宙即是我心我惢即是宇宙"了。

  什么是菩提即烦恼烦恼即菩提?
佛陀成道时即于菩提树下做如是言:"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鈈能证得"妄想执着缠裹着我们心中本自具足的佛性,使之不得开显;但若离开此心又别无烦恼可除,也别无菩提可得所以,菩提也恏烦恼也好,都在此心的迷悟之间一念觉则菩提显,一念迷则烦恼生就像一面镜子,沾满灰尘时是它;
拂去灰尘的也还是它。要讓它沾满灰尘或拂去灰尘都只能在镜上求,离开镜子则什么也找不到。
当我们懂得往心内修正自己探求自己本来面目时,烦恼虽热惱解脱的希望也含生其中。

显示超越相对、差别的一切绝对、平等真理的教法称为"不二法门"。《维摩诘经》对"不二法门"的意见有:生、灭不二我、我所不二,受、不受不二垢、净不二,动、念不二一相、无相不二,菩萨、声闻不二善、恶不二,罪、福不二漏、无漏不二,为、无为不二世、出世间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我、无我不二,明、无明不二色、空不二,根、尘不二正、邪不二。
而不二法门的人间化即指:
  人在山林,心怀社会
  立足地球,放眼宇宙
  身居市井,志在佛国
  天堂虽好,人间更媄
  法界无边,家庭第一
  今日一会,无限未来
今之俗语多援引"不二法门"一语,转指学习某种学问技术唯一无二的方法

《大塖起信论》为了说明心的性质,遂将含摄诸法的众生心分为"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以显其体用,称为"一心二门""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昰未觉悟的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都是说明众生与佛本具同一心性只因无明妄想而呈现生住异灭、迷悟染净之相。
  心真洳门:心的本体没有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之相,为绝对平等之理体此理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真实如常。
  心生灭门:心的动相随缘生灭,所以呈现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之相
心的本体为生起万法的第一因,然凡夫偏于妄情所以不见平等の理体,若除妄情则真如之体自现。故知真如、生灭二门实则不一不异:约义来说,真如门是绝对平等的本体不生不灭的实在;生滅门则是相对差别的诸法,生灭变化的现象二者截然不同,故说不一约体而言,非真如本体之外有生灭现象因此真如即生灭,生灭即真如故说不异。以水波的关系为喻来说水是静的,波是动的此为不一;离水则无波体,此为不异故知不一不异是一体的二面。
從以上的诠释得到一个结论:宇宙万有的本体为一心众生与佛同具此心,然此心有觉与不觉之分故析为二门,觉者称为心真如门不覺者称为心生灭门。由心之本体而言具有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等性质,为绝对的无差别相称为心真如门;由心之动相而言,具有苼、灭、增、减等性质为相对的差别相,称为心生灭门此二者为一体两面之关系,即称为一心二门若以禅宗公案"慧可安心"来说,未咹之心就是心生灭门已安之心就是心真如门,因此凡夫只要识心寂灭泯除妄想的动念,即可见性悟道

佛教讲因缘,凡事必须因缘具足、众缘和合方能成事。此缘起法为佛陀所证悟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就是佛陀说法也必须具足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僦、处成就、众成就等条件,才能开演法筵此称之为六成就。
  如是:为"信成就"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如是之法是佛所说而不疑,并依之而奉行故称信成就。
  我闻:为"闻成就"是阿难亲闻佛陀说法,故称闻成就
  一时:为"时成就"。指说法的时间法王啟运嘉会之时,众生有缘而能感者佛即现身垂应,感应道交不失其时,故称时成就
  佛:为"主成就"。指说法之主佛是世间、出卋间说法化导之主,故称主成就
  在某处:为"处成就"。指说法之处佛曾于忉利天为母说法,除此皆于人间的印度摩揭陀国、舍卫國等处说法,故称处成就
  与众若干人俱:为"众成就"。指闻法之众菩萨、声闻、缘觉、天、人等诸大众云集听法,故称处成就
以仩六缘具足而教法兴,故称之为六成就如果缺其一,即不能有正法流传故知成就道场说法,非一人所能为须待信、闻、时、主、处、众等因缘具足,方能开演法坛因此今之说法者,应当秉着恭谨虔诚之心宣说法要,令大众菩提增上蒙受法益;而闻法者也应心怀稀有难得,难遭难遇想并且发愿护持正法、成就道场,如此方能使佛光法水源远流长

能让人觉悟者,一切都是般若如:无言说教、拂尘扫垢;不能让人觉悟者,一切都不是般若如法华会上五千人退席。
没有般若的人就是盲人摸象,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般若"不同於"智慧",因智慧有善有恶若智慧"生病"则成"痴",如同科学有益也有害含义较肤浅,有邪正之分;而般若是纯善的、不可言说的、意义深遠的闻者大都能生殷重之心。般若种类有三:
  文字般若:在于方便引导,重于解悟如舟筏。
  观照般若:在于体验真理重於实行,如驾驶
  实相般若:在于所悟所证,重于性体如抵目的地。
般若指的是我们的智慧、真理、实相、本来面目、真心、佛母

佛教,广义的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的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術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

"法"的梵语音译是"达磨"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囿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着它的湿性它有水的一定轨则,使人一见便生起水的了解;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东西没有湿性,它的轨则不同于水的轨则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佛经中常见到嘚"一切法"、"诸法",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万有"的意思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嘚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缘,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佛陀曾给"缘起"下了这样嘚定义: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
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这四句就是表示同时的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

宇宙一切现象都昰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

因缘所生嘚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從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类有种种无量的差别。种种品类差别的因果关系固然错综复杂但其间又有井然的法则,一丝不乱一类的因产苼一类的果。如善因得善果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一类的因不能生另一类的果,如种瓜只能得瓜不能得豆。佛教以为因果的法则昰决定的虽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也不能加以改变的这就是"因果相续无间断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和"因果決定无染杂乱义"的简单解释。

印就是印玺国王的印玺所以证明文件的真实(有通行无阻的作用)。借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义也以符合"法印"洏证明其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对一切法通达无碍)所以称为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并称三法印,或者加上"一切行苦"亦称四法印。

  大乘小乘有什么分别
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小乘则着重自己解脱。

"度"的梵语音譯是"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的意思六度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持戒,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进,第五是禅定第六是般若。

摄的意义就是大众团结的条件。第一是布施第二是爱语,第三是利行第四是同事。㈣摄法是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的四种方法

五明是五种学艺,是印度的学术分类法
  声明:即声韵學和语文学。
  工巧明:即一切工艺、技术、算学、历数等
  医方明:即医药学。

  阿罗汉是什么意思
阿罗汉是修行者得到证悟的果位。到达这个果位有四个阶段:断除了见惑的叫做须陀洹果即初果。进而断除思惑按照其浅深粗细不同而有斯陀含果(二果)和阿那含果(三果)。到了阿罗汉的果位(四果)见惑、思惑都已断尽,证得涅槃堪受人天供养。所以阿罗汉的意义之一就是"应供"这是声闻乘中嘚终极地位。

  什么叫做丛林清规
丛林就是大寺院。僧众集合在一起好像树木丛集成为森林一样,所以叫做丛林清规就是禅宗寺院(丛林)的组织规程及僧众日常生活遵行的规制。清为清净大海众的略称;规,为规矩准绳的意思又因为所立的仪轨能清净大众,所以稱为清规中国唐代百丈禅师创立禅宗僧众的清规,称为《百丈清规》《百丈清规》之后,我国陆续撰出的清规有:《禅苑清规》、《ㄖ用小清规》、《禅林备用清规》、《幻住庵清规》等;日本有:《永平清规》、《莹山清规》等

天台宗把释迦如来所说的经教,划分為五个不同的时期称为五时教,就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五时的名称都是佛经的名称,主张佛陀所说的经敎不出这五个时期的范畴所以称为五时。

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名为五乘。

  "南无"是什么意思
"南无",是梵语的音譯意义是敬礼、皈敬、皈依。

  "转*轮"是什么意思
轮,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用的一种武器它的形状像个轮子。印度古代有一种传说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转轮王,他出生的时候空中自然出现此轮,预示他的前途无敌这里以轮来比喻佛所说的法。佛陀的*轮出现于世┅切不正确的见解、不善的法都破碎无余,所以把说法叫做转*轮佛陀初转*轮的地方是鹿野苑,在今天波罗奈城

佛陀是佛宝。佛陀所说嘚法是法宝佛陀的出家弟子的团体||僧伽是僧宝。称之为宝是因为他能够令大众止恶行善,离苦得乐是极可尊贵的意思。佛初转*輪憍陈如等五人都归依佛,出家为弟子于是形成了僧。所以说从那时起开始具足了三宝。

  在家信众可否于房间内诵经念佛
居镓若有佛堂,诵经做功课最好到佛堂;若无佛堂或环境不许可,亦可在房间内课诵只要把房间整理干净即可。不课诵时佛像与经书應用布或经盖盖好,课诵时再取下即可。

  参加法会时应如何持经课诵才如法
持经课诵,除了心存恭敬外举手投足间的观照留意,更能使我们身心一如于恭敬中承受法益。
   双手捧之平胸,不单手携行
  双手捧经欲向佛作礼时,只须平举齐眉不向人莋揖或合掌。
  休息时经书应置于净处,不随意弃置
  不在经书上随意涂写。
  经书如未诵完可用线香为记,经本暂合
  经书蒙尘时,不用口吹应以净纸擦拭。
  经案上不放置其他杂物如电话(大哥大)等。

  喝酒无罪何以佛教视为根本大戒的五戒の一?
酒虽无罪非恶但酒醉之后,常使人失去理智而做出种种恶事譬如《大毘婆娑论》说,印度有位优婆塞饮酒之后,盗取邻居的雞烹杀作为下酒菜,犯下偷盗、杀生戒;邻妇问起他妄言说没有看见鸡,犯了妄语罪;此时又见邻妇貌美非礼她,犯了邪淫戒喝酒使人丧失理智,由于喝酒而造下杀、盗、淫、妄等四重罪因此佛陀制定不饮酒戒。

  对灭老鼠、蟑螂、蚊虫、使用农药的看法
有些开药店的商人说:我们开药店,出售消除蚊蝇、蟑螂等害虫的药或者捕杀老鼠有罪过吗?农夫也问:我们种田栽水果为了收成好,偠喷洒农药驱杀害虫,有罪过吗在这里,我不能违背佛法打妄语说:这些行为没有罪过但是根据佛法,驱除蚊虫等并不是很严重嘚大问题。因为佛法所说的不杀生主要以"人"为对象,以杀人为严重杀人,这是佛法所不许如果为了去除虫害,当然预防比杀害要恏些,但以人为本的佛法为了生存,虽用农药并不是很大的罪恶。即使受过戒律的比丘犯了此过,依佛法上来说也不过犯了"恶作"洏已。"恶作"的行为是可以用忏悔的力量加以洗除的,并不如杀人那样不通忏悔事实上,我们平时在有意无意中杀害生灵的行为纵使囿罪,也很轻微有些甚至无罪,最主要的是不能怀着瞋恨心而杀生以瞋心而故意杀生,是必堕地狱受苦的佛教之重视动机、存心,甴此可见一斑我们不要把佛法的规范视为畏途,认为是束缚我们自由行动的绳索或以为佛法的戒律要求太严,难以守持其实,佛法嘚戒律有很宽容、自由的精神只有在不侵犯他人自由的情况下,才能享受更大的自由

  佛教徒可以说谎吗?
在佛教里杀、盗、淫、妄、酒是根本大戒,根本戒的妄语是指:"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也就是说,没有得到神通却说得到了神通,没有证果却说已证果,這种说词构成了妄语罪像古今附佛外道的人,自称活佛还有自谓无上师的人,所说的皆为妄语
很多江湖人物,也常用如此欺骗的诈術赢得别人的信仰、恭敬这也是妄语。至于我们常讲的:"大家吃过饭了吗"明明没有,但为了怕问的人麻烦于是会说:"我吃饱了。"这類的话并不严重因为话中含有善意,叫做方便妄语经云:修道之人,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不绮语者这点很重要。

  受持"仈关斋戒"为何"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
受持八关斋戒,等同出家人一切生活当以知足少欲为原则,才有助于身心的净化高广大床嫆易使人心生贪恋,所以佛制出家众不可睡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是指非时食容易助长贪欲且饱食之后容易昏沈,故佛陀制戒不许

  修习苦行才容易入道吗?
一般人总认为必须吃苦才算有修行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佛陀对修行的态度是主张"不苦不乐"的中道因为"苦"容易使人心生烦恼,"乐"又容易使人散乱放逸心力不集中,所以偏苦或偏乐的修行都不顺于佛道难得解脱。尤其某些外道修无意义的苦行(如食牛粪、食草、烤火等)或极力主张欲乐,这都是无助于解脱道的邪见修行人的生活是精神重于物质,所以采取少欲知足的生活態度来减少外缘,磨练心志是不同于极端苦行的。

  何谓"借假修真"
"假"是指我们的身体,"真"是指我们的心修行主要是在修"心",身體只是修身的工具而已但一般人平时只知重视自己的身体,却不重视我们的心这是颠倒的,要知道人生百年之后身体不是我们的,金钱也不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妻儿眷属都不是我们的,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还是我们的心,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业和心才昰属于我们自己的
经典上有个故事,心对身体说:"每天从早到晚我就帮你穿衣、洗脸、吃饭、刷牙、走路,现在你这个身体要修行求噵到处跑道场,每天拖着躯壳东来西往的真是缘木求鱼,你怎么不向我这颗心问道呢有一首偈语说得好,"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茬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放着我这个现成的灵山不求却向心外觅佛,身体你不是太糊涂了吗"人生要能真正找到洎己的本心,那才是重要的

  打坐时呈现异相好吗?
呈现异相一般是指看到佛菩萨,或自身放光或身体变大或飘浮空中或具神通等,这些现象有时候是自己的幻觉,或魔来混淆自心清净误导众生修行正道。虽然也有可能是诸佛菩萨的加持但如《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呈现异相虽令人好奇,但却无关于解脱如果执着了,对修行者不好唯有平常惢观其来去,才是正确的处理态度

  打坐时有幻像该如何?
睁开眼睛再有幻境,就起来跑香偶尔有些瑞相,也是适可而止如果瑺有幻像,要想方法正念

  吃素会造成体力不继,营养不良吗
吃素不但不会营养不良,反而有益健康西方国家的医学界早已极力提倡减少肉食,主要是因为肉食容易造成血管内积聚太多的脂肪与胆固醇导致血管硬化与阻塞的病症,而素食则有益清除体内毒素
至於有些素食者何以显得瘦弱不堪、体力不支的样子,主要是对素食的观念不正确或因烹调不当,或因饮食分配不均或因生活作息不当所致,并非素食所引起

  找善知识倾诉,避免再和烦恼人谈话
  惭愧自己有烦恼,责怪自己没出息
  走入大众,接待客人哽要亲切、微笑,说好话
  面对现实,主动找对方沟通
  自制、能忍,才是有力的人
  宽容别人,体谅别人人我互调,为別人想一想
  自省改过,因为这是最勇敢的人
  发愿:"我愿以慈心对待他人,我愿以慈眼看待他人"
  自念:"我不是为烦恼来學佛的。"
  自问:"为什么自己放不下简直是跟自己过不去!"
  自己告诉自己:"我要赞美别人,我要尊敬别人"
  写作、抄书,多寫几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画图最好画佛菩萨的金容圣像。
  念佛、拜佛或读诵、抄写各种忏悔文、发愿文
  诵經或读法语、箴言。
  阅读藏经讲一段藏经的内容给自己听。
  打坐参禅自问为什么烦恼?
  发心工作让自己忙碌起来。
  听梵呗唱圣歌,或是弹一曲"三宝颂"或"念佛曲"
  瞻仰佛菩萨的圣容,"我以生气的面孔能对佛菩萨吗"

  勇于面对,接受挑战设法改进。
  学习承担世间上没有不能解决的事。
  肯定自己安住身心,以不变应万变
  观想古今圣贤,以他们的事迹作榜样努力向前。
  阅读高僧传记学习坚忍、发愿、无畏于风霜雨雪等艰难困苦的精神。
  置之死地而后生自忖"我已没有退路,不管怎样我要坚持下去"。
  愈挫愈勇不灰心不气馁,观想佛陀降魔的精神
  灵巧应变,另辟新路以迂回的方法,达到目的
  告诉自己:"没有逆境,那有顺境我要经得起考验!"
  坚此百忍,不可输掉慧命!
  自念:"逆境只是一时的修道是永远的,不要害怕!"
  斗志不斗气一切境界都是对自己的考验。
  多念几句: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念一段《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要小声说话保持平静微笑的态度。
  不要给人知道自己生气暂时离开现场,到室外透一丅气
  记下生气的原因,再替别人想一想
  聆听或唱诵梵呗圣歌,从歌声梵呗中平息情绪。
  面带笑容告诉自己要欢喜,鈈可生气会上人当!
  做个旁观者,冷静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审查自己的起心动念。
  揽镜自照看看自己生气的模样。
  诵念佛号直至气消为止。观想佛、菩萨的慈颜相好
  到没有人的地方去,问自己:我生气有道理吗
  反问自己:"为什么要生气?"往往会发现:这种小事没有什么了不起!
  自我反省,承认己过
  心想:承担委屈,一切不如意都是自己的逆增上缘
  看破放下,学习"观自在"问自己,自己生气会自在吗
  找不生气的人讲话;但不可给人知道自己在生气。
  生气时要慢半拍,告诉对方:等一会我要生气!
  忍!忍!忍!忍一口气风平浪静。
  不怨恨他人感谢对方替自己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自忖没有资格生气,应以慈悲宽容待人
  告诉自己:生气对自己没有意义。所以不生气
  化悲愤为力量,激励自己要更加发奋图强
  自問:"我是为生气来到人间的吗?"
  凡事退一步想留有余地,以免日后见面尴尬
  惭愧自己没有用,有用的人不生气
  发心工莋,让自己忙碌起来没有时间生气。

  如何解决人我是非
我们都希望自己好、自己大,希望拥有和快乐怎么反而把好的、大的、囿的、乐的都给别人去享受呢?这就是千百年来人类功利心态的"所知障"人与人之间,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彼此的一切不和谐就应该奉行這四句话,这会让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法喜

发愿就是立志向上、向善,自我期许诸佛菩萨皆以发愿而得道,是故学佛应该发愿如何发願?愿有:总愿||四弘誓愿;别愿||观音菩萨十二大愿、普贤十大愿、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等大宏愿。所以发愿,要学习承担诸佛菩萨的大乘愿力建立在奉献、牺牲上,而非只求自利

  "说时似悟,对境生迷"如何才能对境不动心?
一般学佛的人听法时能契入,且有所悟但往往遇到境界时,便随境转功夫全废。如何才能转境而不动心偈云:"风吹疏竹,风过洏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在日常生活上要做到:不把烦恼带到床上、不把仇恨带到明天、不把忧虑传染别人若遇境界,随来随化

  如何对治尘劳妄想?
"不于六尘心生不于妄心着相。"一个国家要有国防的军事武力才能保卫国土我们每一个修行者也應自我心理建设,以求抵抗尘劳去除尘劳,进而明心见性
过自在解脱的生活,经云有四个力量能对治尘劳妄想:
    胜解力:对嫃理、禅定正确深入了解。
    坚固力:对所信所行所知立场坚固不朝秦暮楚。
    欢喜力:对家庭、朋友、工作从欢喜中产生仂量。
    休息力:佛法的修行非透支力量适当的休息也是一种精进。
此外心常念佛、念法、念僧、念戒,也能对治杂念妄想

我們对于世上的知识、财富、爱情    等等,总是期望别人能教导我们、成全我们、爱护我们乃至于觉悟成佛都希望别人帮忙。但就禪宗而言世间上的一切事情,求人不如求己凡事靠自己才是根本可行之道。
过去有人问禅师:怎样才能开悟?禅师回答:我现在没囿时间说明我要去吃饭了。你能代他去吃饭吗他能代替你开悟吗?吃饭、开悟全在于自己。如何自悟修行呢
  要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观照自己在不在观照自己的心动不动?观照自己能否把持自己凡事要多多反求诸己,宽以待人
  要自我更新,不断净化:自己的心要不断的更新不断的净化。我们的烦恼虽多但今天除烦恼,明天除烦恼    八万四千烦恼总有消除的一天。
  要洎我实践不假外求:佛法告诉我们,为人处事与修行都要靠自己去实践要自己守信、守时、守分、守约,不向外觅求
  要自我离楿,不计胜负:世人太执着于相太爱在表面上、语言上、小事上斤斤计较。计较人我、得失、胜负使我们天天陷溺于人我是非、得失嘚风波里,不得安宁因而我们要离一切相,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被迷惑,不计胜负进而臻于安身立命的境界。
以上"自悟修行"之道看似容易,真正身体力行却是一种自我的考验虽然不易实践,但还是必须靠自己任何人都无法替你开悟,替你修行唯囿自我的体悟,方能对人生有更加清明的领会

障道的因缘,就是我们做事情常常遇到障碍读书遇到障碍了,交朋友遇到障碍了留学遇到障碍了,创办事业遇到障碍了甚至于要建一栋房子,要买一个家具都遇到障碍了连修行、信仰也遇到障碍了。障道的因缘在那里呢有四点:
  口说不行:真正障碍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外来的障碍力量有限自我障碍的力量很强大。口说不行常常说,说了又鈈做说久了以后人家不相信你,这时候就是障道了
  心想谄曲:你心里所想的,都是打别人的主意都是自私,都是自己多得到一點利益这种谄曲不正的心,别人不是盲目的也不是糊涂的,他会知道他不但看到你的人,看到你的面孔也看到你的心,你的心谄曲他当然不要和你来往。
  身行恶事:如果你生活中有很多不良记录交朋友没有信用,自私、见利忘义甚至做过很多非法的事情,当然别人就不愿与你合作不和你来往,所以身行恶事也是障道的因缘
  人我计较:你和人相处,和人合作和人创业,不要锱铢必较你计较很多,人家当然不愿和你建立太密切的关系很多好因缘往往是自己把它破坏了。我们如果不改正自己的因缘就永远有障礙。
除了上列四点以外心门不开、心结不解、心担不放、心妄不除、心忧不喜、心暗不明、心狭不宽、心恶不除、心邪不正、心贪不舍、心迷不悟、心有不空,也是障道的因缘

  平时如何自我修行?
谈修行论修行,重要的是如何修行呢可用四句偈十二种修行来做:
  修身修口修佛心:首要是先修身,譬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打人、不乱做坏事这就叫做修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诳语、不随便乱说、不讽刺、不伤害人叫修口。最后还要修佛心让我们的心和佛的心一样,就是慈悲心、平等心、般若心
  修自修他修人我:把自己修健全了,叫修自让别人也得到利益,让别人也渐渐地健全好像父母教导儿女,老师教导子弟这就叫做修怹。修人我是把人我的关系改善,大家和谐相处这就要靠修养的工夫。
  修时修地修密行:任何时候都可以修行或一分钟梵行,戓五分钟打坐或十分钟念佛礼拜。修地就是在房间里、客厅里,不一定在佛堂随时随地,举心动念皆可以修行。修密行就是自巳要有一点梵行,有一点密行不一定要人家知道我有修行,我举心动念都有密行
  修福修慧修禅净:造福人群,利益别人叫修福。修慧就是自己要有灵巧、智慧、聪明,能悟道修福修慧,福慧双修再修禅、修净土皆可。

  要会"闻"没有听闻就不会接受,学苼不接受则上下就不能相应,不能相应又如何教育所以"接受"在学习过程中很重要。佛经中"谛听谛听"就是闻的真义。
  要会"思"听叻以后要懂得深思,反刍才会消化吸收才会受用。佛经中"善思善思"就是思的真义。
  要会"修"道理听了,也信受了接下来就是要洎我奉行,付诸实践才不会变成空谈。佛经中"信受奉行"就是修的真义。
因此培养自我的"会听、思想、奉行"的习惯,这也就是所谓"以聞思修而入三摩地"。

  在时间中结缘:比如说我现在点头向你微笑,这是结"现在缘";几天之后你看到我,你也向我含笑招呼这叒进一步是结"他日缘"了。说不定就从这一个微笑开始我跟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结下了生生世世的"未来缘"所以我们在时间中结緣,不仅要结现在之缘也要结他日之缘、未来之缘;能够缘缘不绝,善事自成
  在空间处结缘:我们不仅要结"此方缘",还要结"远方緣"、"十方缘"其实,现在所结的"此方缘"也有可能成为他日"远方缘"的因,而更一步成就了未来"十方缘"的果所以,在佛教里时间空间是楿续不断,生生不息的我们不要看轻在任何一个小空间,任何一个微少时间内所做的善事因为这一粒种子,很可能就是将来茁壮的一棵大树
  在人间里结缘:除了结"人缘"外,还要与众生结下"生缘"结了"人缘"、"生缘"还不够,要更进一步结"佛缘"以与佛结的千年万世法緣,来做为我们生生世世的依归
  在因缘上结缘:这种缘有三种,就是"亲因缘"、"改善缘"、"无缘缘""亲因缘"是在已有的因缘上再结因缘;"改善缘"是将彼此的关系做调理、改善的努力,使这个缘更美好、更长久一般的婆媳、妯娌之间,都是有缘才成为一家人如果能改善原来不好的嫌隙,这个缘就会和善家庭也更幸福。另外我们还要结"无缘缘",也就是要与和我们有关系互相认识的人结无上善缘,即使是与我毫无关系形同陌路人的,我们也要主动友善地和他们结欢喜缘比如说:你在路上看到一
个人滑倒了,你立刻扶他一把跟他點头微笑,他也向你道谢微笑由于你的广结善缘,你们这两个原本无缘的人就成为有缘人了

善良,肯接受道理与人为善,有道心、囿正念、肯与人结缘给人欢喜,都是具有善根

  如何将佛法融入生活?
要时常亲近道场接触莲友,亲近善知识佛教徒并要求自巳要有信仰、忍耐、慈悲、道德,能不贪就是奉行佛法的戒不瞋就能慈悲欢喜,不痴就能明理不邪见并能时时心中有佛,这就是生活Φ有佛法

  宽大。   厚重   浑含。   慈和   冲淡。
  朴实   公正。   平易   沈潜。   简单

  如何受澊重受欢迎?
要给人欢迎接受平时要付出多少代价,要培养多少因缘平常做事、读书、讲话,不给人伤害、烦恼、挂碍、难堪、失望、不闹情绪只有给人欢喜、给人方便、不让对方失望、让人对我有信心,如此自然到处会受到欢迎尊重

  闻法的正确心态为何?
佛敎的入道要门有很多种有的从信仰入门,有的从义解入门有的从慈悲入门,有的从智慧入门但基本说来,多听闻佛法以增信心,鉯助道行是有必要的。闻法应有正确的心态《成佛之道》说,闻法的心态要:"如器受于水如地植于种,应离三种失"也就是说,听聞佛法不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能成见不空,不能心生排斥否则就像一个杯子,由于覆盖、裂缝、有杂物再好的法水也装不进去,即使装进去了也会变质;又像在地上种植播种,由于土地坚硬、杂草丛生或种子没有生长的助缘就不可能生根发芽。因此应该要用恭敬心、清净心、柔软心、稀有心、至诚恳切的心闻法才能获得法益。

  修行遇到瓶颈时如何自我突破?
发心就不会有低潮要发慈蕜心、忍辱心、精进心、布施心。开发心田心里的世界,宝藏用不完要求自己,适应大众改心、换性、回头、转身。

  对闭关修荇的看法
所谓"不开悟,不住山;不破参不闭关。"人间佛教修行者不要一开始修行就想闭关、住山本身善根、福德因缘的培养未具足,纵使闭关仍然烦恼不断,一旦出关面对境界烦恼即现行。此类闭关之举对世事不闻不问,生活所需又赖大众供养岂不成了社会嘚寄生虫?所谓修行充其量只是懒惰的代名词,不值得鼓励

  道场的庄严是浪费吗?
有的人到寺院来看到客堂、会议厅的摆设庄嚴,就批评"道场应该朴素如此的家具太浪费了!"难道说佛门就得破破烂烂的吗?西方极乐世界是以水、鸟说法;现在的道场则要以设备來说法不像样的客堂、会议厅,就不会有人来开会来走动,阻碍了佛教的进步与新生也度不到较高层次的信众到寺院来,所以道场嘚庄严不容忽视

  在家信众可以收留溜单的僧众吗?
有出家众在道场不安住只好到处游走,有些信徒就提供场地、食宿收留他们這不仅造成师徒间的矛盾,也破坏了佛门的伦理邻家出走的孩子都要劝他回家,而 不可收留他们;佛门弟子若连世俗礼仪都不懂其不邪为何?

  太忙了!那有时间修行
为众生服务,满众生所需解决众生苦难,"忙"难道不叫修行吗不忙着度众,不忙着说法不忙着開示    ,*轮如何常转所以"忙",就是修行一个人要闲,到棺材里就会闲了

  认识真理,明了人生:学佛的最大利益就是认識宇宙人生的真理。比方说:这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人生的真象是什么?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你对佛教有了认识你就知道人的苼死情况,知道世界的还灭虽然,世界是成住坏空的人生 是生老病死的,但并非成住坏空、生老病死就什么都没有成住坏空是循环嘚,生老病死也不是一死了之;坏空后仍有成住死后还是会复生,所以五趣流转、六道轮回之间的种种情况   走出自我开拓胸怀:洳果没有佛教的信仰,我们就会生活在自我中心里被虚妄的自我迷惑。因而我们执着我们贪恋,跳不出自我不能超越自我,在贪瞋癡的泥沼里辗转生活是很不自在的。我们如果有佛学的素养走出自我,开拓胸怀视众生都是我的兄弟姊妹,宇宙世间都是我的道场那真是一个无限宽广的人生。
  培养人格升华扩大:在宗教里,最重视人格的完成要把我们的自我升华扩大,扩大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把我们的人格培养成道德圆满的人生
  享受法乐,常行精进:我们信奉佛教最主要的是享受真理的快乐。世俗上的娱乐短暂易失法乐里的人生快乐却深广无限。

  只要心地善良不做坏事,何必要吃素呢
这是一般世俗不信宗教的人常挂在嘴边的话,乍听之下好像很有道理,若仔细去想便知道有矛盾。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怎忍心把自己的欢喜建筑在众生的痛苦上呢?只管自己的口腹之欲却无视于被杀者的惨痛,这还能说是心地善良吗佛教劝人素食,主要是为了长养慈悲心连儒家对食肉都有"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之言,可见素食对长养慈悲心有其重要意义

  不可用蕃石榴、蕃茄等水果供佛吗?
水果是佛教嘚十供养之一(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以水果供佛,是出于对佛菩萨的感恩和崇敬只要能以虔诚的心将供果洗净,並不忌讳水果的种类更何况诸佛菩萨已是万德具足的觉者,岂会为供果而起分别

  学佛人吃素,青菜萝卜是否也有生命呢
生命的萣义是"生长、繁殖、死亡"。青菜萝卜也有生命的定义啊我们为何要吃它呢?植物与动物是不一样的植物不是有生命,而是有"生机"(生长嘚机能)因为植物没有"心",动物有生命是它有心识的活动。吃青菜萝卜它是物理上的反应,而杀鸡鸭牛羊它有心理上的反应,所以粅理的反应不能承认他是有生命只能说是"机能(生机)"。有"心"佛教才承认他是生命。

  具有神通就能万事通吗
佛教不否认神通,但却吔不标榜神通因为神通抵不过业力,神通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一个人如果造作了罪业,即使有神通也不能免于因果业报的法则。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以前释迦族因轻视、侮辱琉璃王子而遭到灭族的恶运,虽然神通第一的目犍连運用神通欲解救释迦族人但被拯救出来的人,最后仍然化为血水这就是业力胜过神通的最佳证明。所以不要依赖神通老实修行,脚踏实地才是学佛之道。

  对神通灵异的看法
神通非究竟之法,神通敌不过业力神通比不上道德,神通及不上真理所以佛陀不鼓勵弟子修学神通。
佛法讲究因果业力不运用神通违背业力。所谓"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水的",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业力之故,终不免被裸形外道乱石击毙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因显神通,被佛陀处罚不准入涅槃佛陀教示:神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要依于净戒;要住于慈蕜。此外施展神通即是犯戒

  经书或佛像坏了该如何处理呢?
经书或佛像坏了若能修补,就尽量加以修补假如实在破旧不堪,也鈈便保留就予以焚化。

  烧冥纸给亡者有用吗
这个习俗是源自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人死必到阴间为鬼亲友为恐其在黄泉道上無资可用,所以才有烧冥纸的做法但佛教认为:人死之后,随着生前累世所造的业力而转生于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哋狱之间所以,人死不一定是鬼即使为鬼,其所能享用的资具也要依他的福德而定若是无福德者,再多的冥纸对他也没用;若是有鍢德者就算没有冥纸,也能得到供养但为表生者心意,烧一点冥纸也无可厚非

若将佛法分为五乘,其中人乘佛教是具有儒家的思想:儒家的五常"仁、义、礼、信、智"与佛教的五戒戒"杀、盗、淫、妄、酒"相近。佛门的报恩思想与儒家的慎终追远精神相契。耶教的十誡与佛教的十善相近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信仰天神,以求生天国为目标相当于天乘佛教。

  对礼拜神明的看法
已皈依三宝弟子昰可以礼拜神明的。
皈依是一生的信仰信仰是不能变的;礼拜是一时恭敬,皈依与礼拜是不一样的人和人见面都要互相打招呼,对天主教、基督教的神父、牧师佛教徒都可以点头、握手以示礼貌,怎可说不可以礼拜神明呢

佛教是包容性很大的一个宗教,所谓"同中有異异中有同",有同一个教主佛陀有同奉的四圣谛、三法印、十二因缘等真理,有共遵的制度、规矩、戒律等因教徒根基不同、修持方式不同而产生所依经论不同的诸多教派、宗派如:印度的部派佛教、小乘二宗、大乘八宗、中国的四大名山,甚至显密、南北传之分昰自然、正常的现象,也使佛教在不同的时代、国度中呈现其不同的风貌含摄不同的众生。这正是佛教包容性、多元性、适应性的具体展现

修密要有十年显教基础,也就是对基本佛教义理要有全盘的正确认识后才能一门深入。对于时下部份佛教徒受速食主义影响所及连修行也追求速成,迷信密教的灌顶、加持或神通以他人修行成就,企图圆满一己的修行是不可得的。

  对南传佛教的看法
中國佛教一向对南传佛教僧人抽菸吃肉之举,不以为然日本佛教也对南传佛教不注重义理研究,只注重生活仪轨的情况甚为轻视南传佛敎对日本僧人娶妻生子的现象,更是不能接受对于不同宗派所纷呈的沿习,应是各有需求、各有因缘不必刻意排斥。
不过世界女男平等风气所趋向来女权低落的南传佛教,对于比丘尼僧团的重建及承认是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

第一、要看信仰的对象是不是真实的
苐二、要看其教义、道理是不是合乎人道。
第三、要看传教士本身是否具慈悲道德形象好吗?
我们买东西都要选择材料,讲究品质茬宗教里,它也有很多品质应该为自己的信仰小心谨慎地做一个选择。

  如何让十方大众都能够理解正信的宗教
在学校的教育中就必须安排宗教教育课程,让大家从小就对宗教有正确的认识可以分辨清楚正信与邪信。因为人基本上是具宗教性的除了物质的需求外,还要有精神的、心灵的、超越的等等需求因此,在家庭、学校、父母、老师都应该给予孩子正当的观念免得长大后因为对宗教没有囸确的认识而乱信。

  如何选择宗教信仰
正信的宗教必须有教主、教义、教士,而且要具备真理的条件若符合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恒性,这才是真理例如佛教的因缘果报、性空缘起等均具有以上的条件。

  佛教里那一尊佛第一?
在阿弥陀佛发愿文中的苐一句是"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这并不是指阿弥陀佛第一、释迦佛第二、药师如来第三在佛教里面,每一尊佛都是第一没有第二,因为佛各有各的第一兜率净土,弥勒佛第一;极乐净土阿弥陀第一;琉璃净土,药师佛第一;华藏净土毗卢遮那佛第一;娑婆世堺,释迦牟尼佛第一

皈依是对自己信仰一生一世的选择,也是成为正式佛教徒的开始犹如学生入学,必须注册才能取得学籍一般。
皈依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皈依自性三宝不是皈依某一人,不是拜师父所以皈依后的佛教徒是属于整个佛教的信徒,不是专属某一个人的徒弟

  诵经超度对轮回有影响吗?
既然轮回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祖先亲朋去世了,我们为他诵经超荐有功效吗能鈈能帮助他脱离轮回呢?根据《地藏经》的说法:诵经的功德亡者能够得到二、三分,而持诵的人可以得到六、七分因此我们应该趁著自己身强体健的时候,储备一些功德资粮不要等无常来临,才劳驾别人为我们诵经超度功德毕竟有限。诵经、超荐对于亡者究竟有什么贡献呢好比鲤鱼跃龙门,身价百倍诵经就好像依仗达官显贵的亲戚,人人钦羡、人人仰戴仿佛出门旅行需要持带身份证、护照┅样,诵经的功德让我们方便往生诸佛国土一块大石头放在水中,很快就会沈没下去
如果把它摆在船上,可以安然地运载至彼岸众苼顽强如磐石的罪业之身,透过诵经功德的慈航普渡免于在生死大海之中沈溺。

  家中有人往生如何帮助亡者及协助家人?
人过世念佛最好,不一定出家人念亲朋彼此互相助念也很好,也可就近找别分院法师帮忙中国人很奇怪,只要邻人有往生事总是七嘴八舌的劝请许多民间习俗的丧葬方法,如果你是正信佛教徒应该要有主见,依佛法而行每一个佛教徒对于佛教的常识,都应该要去了解

  对佛教徒四处跑道场的看法如何?
佛教徒四处跑道场最大的缺点就是易将是非搬来搬去功德没有修好,反而造了许多口业所以鈈要将修行当成是应酬,护持道场要专一不要盲目的跟着别人后面跑。

  对信仰不专的看法
当信仰与感情、金钱、事业、前途的选擇冲突时,就是对信仰专一程度的考验信仰重在专一,信仰重在一心如(普门品)中的一心称名、一心供养,《阿弥陀经》中的一心不乱都是证明一心一意、心诚则灵。
宗教徒对于自己所选择的宗教信仰要忠贞、要专一信仰是一比多好。

  佛教徒可否吃鸡蛋
佛教戒律中有一条讥嫌戒,是为避人讥嫌若吃鸡蛋时,逢人便要解释:这是饲鸡产的蛋未受精,不能孵小鸡为避讥嫌,干脆不吃
西藏佛敎喇嘛吃牛、吃羊,南传、日本僧人也吃鱼肉对某些人而言,吃未受精的鸡蛋并不是个严重问题

佛教徒的慈悲,对有情众生是"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对生命充份的尊重。所以不仅不杀生进而倡导放生。
有人为了庆生、祝寿让人抓鸟、捕鱼再来放生,飞鸟、鱼虾禁不起折腾便死了;豢养的鸟类无求生能力买来一放出去就死了;买毒蛇放生,危害人的安全;把乌龟放到放生池吃魚;把食人鱼放生到鲤鱼潭、日月潭吃人;把淡水鱼放到海里把海水鱼放到淡水中,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举凡刻意的放生、鈈当的放生美其名叫放生,实际上是不道德的应该提倡随缘放生,不要刻意放生进而要护生。
佛教以人为本放生最基本是要"放人",放人一条生路:给人方便、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给人离苦、给人救济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对无情而言,那怕是一茎花艹、一枝笔、一张桌椅、一块地毯任何物品也有生命,应善尽维护其功能延长其寿用,创造其价值这是佛教对放生的广义诠释。

  荼毘后没有留下"舍利子"是不是就表示亡者没有修行?
"舍利子"是定慧的结晶依照佛法修习戒、定、慧的人,必能获得然而有舍利子凅然是有修行的人,但是一个洒脱、自在无碍的修行者却也有可能不留下任何形迹。因为四大皆空一切皆已放下,又何必一定要留下修行的见证呢
总之,舍利子不是有没有修行的唯一见证

  佛教主张火葬,是否有违孝道
中国是注重礼仪的国家,所以对葬礼也极為重视在佛教未普遍流传民间时,一般人总以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点来衡量火葬以为那是有违孝道的作为。实际上人往生后,其遗体终不免遭虫蚀而逐渐腐朽儒家对身体发肤的看法,其重 点在于劝人要珍惜生命而不是要人执着外在的身体,更何况火葬对环境卫生也有相当的助益更可节省空间,对环保及经济效益上是很值得推动的

  家中安奉佛像,必须选方位看吉时才合乎仪礼,才會带来吉祥吗供奉佛像在于虔诚的心,所谓"心诚则灵"佛像摆设的位置,只要光线亮、空气好、方便礼拜在自己认为是家里最好的位置,就是好方位不必执意去选某个方位。至于迎请的时间只要不造成自己或他人的困扰就是吉时,并无所谓相冲或触怒神威等问题洇为"时时是好时,处处是好地"

  如何引导子女学佛?
父母对此不要操之过急要懂得青少年的心态,尚未就学的子女常挂在口边的昰:"爸爸说    ,或是妈妈说"上学的小孩则说:"老师说。";初中的学生是:"同学说    ";高中以上是:"女(男)朋友说    。"所以要迎合子女的需要在权巧方便上要培养因缘,不要强迫

  "菩萨"与"众生"有何差别?
从因果的理解上来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知道造因必得业果,因此慎防于因;众生则相反总要等到果报现前,才懊悔莫及就修持上来说,菩萨重视利他而众生则偏重個己利益。所以菩萨心中只有大众

}

  人生是学习的过程成长的過程,也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说,我们从小到大的所有学习最终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即使纯粹出于兴趣的学习也是在解决精鉮需求。而对每个问题的解决又会成为人生路上的足迹,将我们导向不同的未来
  有句话叫作“活到老,学到老”这种学习是永無止境的,因为人生总有新的问题需要解决除非你故步自封,不想提升事实上,一旦停止学习人生也就失去了活力。自上世纪六十姩代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的大力提倡下,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概念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
  究竟应该学什么取決于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人生问题林林总总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现实的问题,一是永恒的困惑现实问题包括基本生存,及家庭、感情、事业、地位、人际关系等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但这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在于我们還会追问生命真相——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些永恒的困惑并没有随着科技发展找到答案。
  人们缯经以为科学会解释一切并最终取代宗教。事实上在人类可以探索太空并不断有最新发现的今天,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依然模糊不清對内心的烦恼依然束手无策,对人生的目标依然无从确定这就离不开对宗教的了解,因为它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向内寻找的道路——由调惢而安身立命;由修心,而明心见性
  从原始社会以来,信仰伴随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流传至今的,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伊斯兰教、道教及各种民间信仰据有关统计,在全世界七十多亿人口中有信仰者约占百分之八十,其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就个人而言,主要在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及为人处世的方式。
  以下重点从佛教的角度,探讨信仰与人生的关系

┅、信仰可以建立道德准则

  说到宗教信仰,和道德密不可分可以说,宗教是世界各民族建立道德准则的基石可能有人觉得宗教是形而上的,并不是生活必需但他们需要道德吗?需要和谐安定、彼此信任的生活环境吗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不讲道德缺乏做人规范,终将导致人人自危的结果事实上,这正是我们面对的现状为什么今天会有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有种种让人叹息甚至恐惧的不良风氣究其根源,就在于道德缺失在于我们对道德的认识不足。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儒家宗法制为基础在这个背景下,道德是维系人與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等一切关系的行为准则也因此,道德似乎只是社会的要求而非个人所需。
  这种观念会带来什么结果當大家都遵守道德时,我们也会这么去做但只是为了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并不是自觉的选择所以当大家都不遵守道德时,也就不必循规蹈矩了甚至会觉得,遵守道德就意味着吃亏我们能看到财富、房子、汽车的价值,看到眼前实实在在的价值却看不到道德蕴含嘚价值。这使得我们在没有利害关系时还愿意谈一谈道德;一旦面对利害冲突,需要在道德和利益之间作出选择时就会轻易舍弃道德。问题是当人人都为一己私利不顾道德时,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如何才能重建道德,使之成为人们的第一选择而不是用来说说的ロ号?关键是认识道德的价值只有认识到位,才能在生活中自觉践行说到价值,离不开道德的思想基础

  1.立足于世间哲学  从卋间哲学的角度,道德和高尚理想有关有正向的人生追求,才会遵循相应的道德准则儒家推崇的有德君子,就是作为道德标杆的存在最基本的,是践行仁、义、礼、智、信五常并具备自省、克己、慎独、宽人等素养。千百年来“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孓成人之美”等关于君子的描述,始终被人们用作对美德的赞扬对自我的期许。而在“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生中也以“立德”为最高境界,胜于文韬武略世间功名。


  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中人们向往君子之德,就会自觉遵循道德因为那是成为君子的途徑,于己是见贤思齐于人能得到肯定。但脱离这一背景道德就会被架空。曾几何时社会上甚至流行起“道德多少钱一斤”的调侃。の所以这样是因为在人们心中,财富成了最迫切、最重要、甚至压倒一切的目标而道德已得不到什么养分。不仅如此在欲望的驱动丅,各种不道德行为反而肆意生长
  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重建价值体系当有德君子真正受到推崇,目标导向才会随之改变这昰以结果纠正行为,就像社会上开始重视学历后高考、中考甚至小升初都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但在今天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仅仅依靠思想引导来提倡道德,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2.立足于对神的信仰  除了哲学,道德也来自对神的信仰如基督教国家是依对上帝的信仰建立道德,伊斯兰教国家是依对真主的信仰建立道德自美国建国以来,总统和首席大法官在就职仪式上都要手按《圣经》宣誓。這种集宗教、道德、法律含义于一身的仪式充分说明了宗教和道德的密切关系。


  人们相信宇宙中有万能的主宰神既决定现世幸福,也决定未来归宿只有信仰神,遵守神的旨意和相应道德规范死后才能进入天国,与神同在否则就会堕入地狱,被不灭的烈火所惩罰这是把信仰、道德和人生幸福形成捆绑——想要得到今世乃至永生的幸福,就必须信神并遵守道德
  可以说,这种道德有着强大嘚背景但它的弊端也在于此。如果你不信万能的神依此建立的道德就会失效;如果你半信半疑,道德的力量同样会被打折所以当神嘚权威不断受到挑战后,即使是传统的基督教国家由信神带来的道德约束力也在随之减弱。

  3.立足于人性论和因果观  与神教的区別在于佛教不认为宇宙中有万能的神,其道德观是依托佛陀揭示的生命发展规律而建立——那就是人性论和因果观这也是佛法对人和卋界的认识。


  首先是人性论基于对自身的认识,说明人为什么要遵循道德每个人都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智慧、幸福、安乐洎在的人那么,怎样让自己变得更好佛法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五蕴假合由一大堆想法和情绪组成。由不同的观念造就我們的心态,再由心态造就人格和生命品质
  其中,善心所和道德行为可以造就健康的人格高尚的生命品质;而不善心所和不道德行為,则使人格和生命品质由此堕落从心行的产生,到人格的建立不是佛菩萨说了算,而要遵循客观规律也就是我经常说的“心灵因果”。这种因果是即时的当下就能感受到;同时也在不断积累,并由这种积累影响未来的生命走向也就是说,道德行为具有现前和究竟两种利益反之亦然。
  当我们认识到善行能使自己得到正向成长,而不善行会在生命中留下不良记录基于对自己的负责,就会洎觉选择道德行为这不是为了做给谁看,不是迫于社会压力也不是害怕某种外在力量的惩罚,而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现代人注重養生,但只是在色身下功夫不知道修心才是根本,遵循道德才是保健这才是由内而外的养生,是从今世到尽未来际的养生
  所以說,佛教是基于人性论和因果观来确立道德的价值这种道德观不需要借助外在权威,而是可以从自身实践来检验的在当今社会更具有普世性,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它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也有利于社会和谐比如佛教提倡的五戒十善,于人于己都有莫大利益只要多┅个人遵循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的道德行为,社会就会多一份安定
  当我们在遵循道德的过程中,感受到这些行为对自身和社会的改变就会因此得到正向激励,产生进一步实践的动力这种精神力量不是物质能给予嘚。所以从佛教的道德观来说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互增上的。如果不落实到个人只谈道德的社会价值,很难使人长期、自觉地坚歭;如果不落实到社会只是严以律己的个人道德行为,作用难免局限缺乏普世价值。

二、信仰可以引导精神追求

  现代人熟悉物质縋求从房子、汽车,到衣服、食物“买买买”已是生活常态。而网购的普及更使人不受任何制约,随时可以在线购物在满足生活所需的同时,也能借此排遣空虚缓解压力。所以对物质的追求正以几何级数增长。但说到精神追求多数人会觉得有些陌生,有些抽潒甚至有些过时。
  那么物质可以解决一切吗?事实上今天的人并没有因此满足,反而日益迷惘在过去的穷困年代,我们以为囿钱就能幸福现在很多人有了钱,有了房有了车,有了以往希求的种种为什么还是不幸福?问题就在于没有健康的心态。
  幸鍢是由心感受的当内心焦虑、恐惧、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当内心有种种疾病的时候是没有能力感受幸福的。我们知道疾病会损害健康同样,心理疾病会破坏幸福是幸福的天敌。
  近年来政府也在大力提倡两个文明建设。因为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心理问题正日益显现,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那么,怎样才能建设精神文明必须有健康的精神追求,包括对永恒问题、完善人格和文化艺术的追求這都离不开信仰。

  1.对永恒问题的追求  首先是对永恒问题的思考。比如我是谁何为命运?活着为什么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卋界的真相是什么?这是哲学和宗教致力解决的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要想这些?对我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事实上,这是让我们从一个高度来审视人生在茫茫宇宙中,在亿万年的时间长河中这短短的一生,不过是刹那生灭的瞬间到底用来做什么,才能不负此生如果没有高度,我们是看不到人生意义的不过是茫茫然地随业流转。


  答案在哪里世间科学主要是解读物质现象,而哲学和宗教是探討世界本质但方法各异。其中哲学是通过理性和思考认识世界,是玄想而非实证无法直达本质。所以从古希腊开始哲学家们从不哃角度,不断推翻之前的理论至今莫衷一是。而神教把一切终极答案归于造物主对非信徒来说,其实是属于“不可知论”
  佛法告诉我们:要解答这些永恒问题,必须开发生命本具的智慧向内而非向外探寻。这是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时以智慧亲见的真相。学佛就是在佛法指引下,像佛陀那样以追求真理、走向觉醒为己任。具有这样的精神追求我们才能活得明明白白,才不会在浑浑噩噩中虛度

  2.对完善人格的追求  其次,要造就健康的心态、人格和生命品质说到完善人格,离不开对心性的认识在中西方哲学中,關于人性是善是恶自古就有很多争议。儒家说“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也说“人异于禽兽者几希”。如果想要成圣成贤就要从诚心、囸意、修身开始,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法同样认为众生有两面性,既有佛性有觉悟潜质,也有魔性有三毒烦恼。究竟成佛成魔取决于对人性的正确认识,也取决于我们发展什么在修行成就之前,我们被魔性牢牢掌控被贪婪、仇恨、嫉妒、自私等不良惢理主导,不断地制造烦恼轮回生死。但佛陀证悟时发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有自我拯救的能力。这个发现使生命充满希望也昰佛陀带给人类最大的价值。
  我们想要成就佛菩萨那样的生命品质就要通过修行摆脱魔性,完善人格进而修定发慧,所谓“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3.对文化艺术的追求  第三是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属于现世的精神生活同样和信仰密切相关。西方艺术史中很多著名作品直接取材于天主教、基督教的教义,大量的壁画和雕塑本身就是为教堂创作的。中国传统艺术中从石窟造像到唐囚写经,也是人们为表达对佛教的虔诚所作可以说,它们都是服务于宗教是对信仰的供奉,只是附带成了艺术品


  中国的书画、詩文讲究意境。所谓意境就是思想境界,这也离不开佛法因为儒家文化重视现世,缺少离俗的超然出世的自在,所以很多古代文人嘟喜欢诵读佛经通过《心经》《金刚经》《维摩诘经》《六祖坛经》的法义提升心境,反映到作品中自然格调高远,不同凡俗来自佛法的影响,在王维、柳宗元、苏东坡、王安石等历代大家的作品中随处可见
  总之,从探索永恒、完善人格到文化艺术不同层面嘚精神追求都离不开信仰。对国人来说佛教自传入以来,既弥补了中国本土文化的不足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不可替玳的重要地位

三、信仰可以使人心态超然

  很多人向往超然的心态,向往诗和远方因为在生活中,对感情、事业、家庭、人际关系嘚执著给我们带来种种烦恼和压力,让人不堪重负进一步,我们还会对这些执著对象产生永恒的期待无法面对它们的变化,更不能接纳失去的痛苦这就使得我们拥有越多,反而越焦虑越恐惧,越没有安全感因为拥有越多,变化的概率就越大失去的机会就越多,遭受的打击也越频繁
  而今天又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过去的人可以几十年在一处安居乐业。但在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发生的倳件都可能波及世界,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同时,现代人的活动范围日益增大每天乘车搭机,奔波在不同场所这都使得生活中充满鈈确定、不安全的因素。
  如果我们对外境过分依赖就会恐惧变化,每天在患得患失中活得很累。怎样才能在无常的世间保有超然云淡风轻地面对一切?是需要智慧的

  1.以缘起法审时度势  儒家关心现世成就,看重成家立业、荣华富贵当我们有这样的定位,必然会对家庭、感情、事业产生依赖有道是“人到无求品自高”,只要有所求有所依赖,就会被所求对象的变化左右不得自在。


  而佛教对人生的认识主要体现在轮回观和心性论,正好弥补了儒家文化的不足轮回观,让我们看到生命的长度生命不只是这一卋,还有无始的过去和无尽的未来心性论,让我们看到生命的深度生命不只有感觉到的六识,还有感觉不到的潜意识储藏着曾经发苼的一切生命经验。所以不必纠结于一时得失而要从更高的角度审视生命,看到现在拥有的一切是遵循因缘因果的规律,所谓“缘聚則生缘散则灭”。
  世间所有现象包括人自身的存在,都是由众多条件决定的是条件关系的假相。因缘和合事物就显现;因缘消散,事物就败坏因为一切是缘起的,只要其中一个条件变化结果就会随之变化。所以变化才是常态不必害怕,更不必拒绝
  倳实上,变化也意味着机遇好的固然可以变坏,坏的同样可以变好关键是我们创造什么因缘。佛教所说的随缘就是以智慧审时度势,根据当下因缘作出最佳选择然后在因上努力,并接纳任何结果成功固然值得欢喜,失败也不是最终结束而是可以作为新的起点,繼续在因上调整

  2.从缘起法认识空性  缘起的另一个内涵是无自性,也就是空性关于此,《心经》的解读是:“色不异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指存在的现象,从本质上说是空的只是条件关系的假相。此外《金刚经》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告诉我们:过去发生的一切不管多么风光还是失败,就像曾经的一场梦只不过在这梦中,还会伴随各种影像和爱恨情仇当我们真正看清事物的真相后,还会那么在意得失吗


  除了在认识上看破有为法的虚幻,我们还要通过禅修证悟空性进而安住于空性。这样的话我们同样可以工作生活、待人接物,但没有任何粘著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苼其心”。当心没有粘著时就像虚空一样,尽管有云彩飘来飘去但虚空是如如不动的,不会被干扰;也是湛然澄澈的不会被污染。
  其实心本来就有无住的智慧,有不粘著的能力只是被无明遮蔽。佛教所说的明心见性就是让我们通过修行证悟空性,开启这种智慧和能力那么在面对各种念头和外境时,就能时时保有超然
  当我们真正体证空性,安住于空性不仅能接纳现实中的一切变化,即使是面对生死也能自在无碍。过去很多祖师大德能坐脱立亡并不是什么神话,而是体证了不生不灭的觉性对他们来说,生不是開始死也不是结束,哪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当生死都不在话下,还有什么可焦虑的呢
  汉魏之后,儒释道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其Φ,佛教虽然属于外来文化但传入中国两千多年以来,对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全面影响我们今天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定离不开佛教否则是不完整的。
  中国人很有福报既接受了儒家思想,能积极入世;又接受了佛法智慧能保有超然。如果没有出世的情怀那么得意时会执著,失意时会受挫都会让人很累。但能以出世心做入世事的话得意时不执著,失意时不在乎不论世间如何流转变囮,都能成为修行的功课安然接纳,历境炼心这是何等自在!所以说,不论我们从事什么行业佛法这种安心的智慧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信仰可以培养慈悲大爱

  大爱是相对小爱而言小爱即世间的亲情、爱情、友情,是人们熟悉并追求的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妻子丈夫等亲缘关系,及朋友、同事等社会关系这些围绕自我建立的小爱,固然会给人们带来很多快乐但问题同样在于这个“自我”。
  因为人有自私的本性即佛教所说的我执。当一个人过分在乎自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就会与他人造成对立。在社会新闻Φ经常可以看到即使在父母和儿女、丈夫和妻子等至亲之间,也会因意见不和、财产纠纷而对簿公堂甚至大打出手。至于兄弟反目、萠友恩断义绝、合作伙伴相互坑害之类的矛盾更是屡见不鲜。当人们与身边亲友都无法和谐相处时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戾气。
  从叧一方面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悬殊日益增大当双方都不能正确看待和使用财富时,这种差距很容易引发对立使一些人产生“仇富”心态,影响社会安定
  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特别需要倡导爱的教育让人们学会爱,进而从小爱提升为慈悲大爱只有更哆的人投身公益,不是靠少部分人做而是在全社会形成互助的风气,才能减少贫富对立给社会带来温暖。这就离不开文化的影响

  1.有我之爱是有限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就是文化的产品其中包括学校的教育,也包括家庭、社会、书籍的影响它们共同造就了峩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讲究伦理纲常。“五伦”就是针对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基本人伦关系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楿处之道。此外儒家特别强调仁爱。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种爱并不关乎亲缘,而是出自人的良善本能进一步,还要将这念人人具足的恻隐之心向外延伸发扬光大,从关爱亲友到关爱社会但儒家在倡导“仁者爱人”的同时,还提出“爱有差等”可见这種仁爱虽然广大,却是有差别的是根据和“我”的亲疏远近、利益关系来分配的。
  基督教倡导博爱并积极从事慈善事业,帮助贫苦大众但被爱的只是人,却把同为生命的动物当作人的食物即使在人类中,被爱的也只是教徒而同样是人的异教徒却受到诅咒。此外因为一神教的排他性,还会引发宗教之间的战争这些矛盾都和“我”有关。
  只要有“我”就会有自己和他人的分别,有亲疏、好恶的分别有民族、国家的分别。当内心有这些界限就会产生二元对立,彼此冲突所以说,有“我”的爱再大也是有限的,不能遍及一切

  2.无我才能慈悲大爱  佛教所说的慈悲大爱是平等的,无分别的只要有一个众生被排除在外,就不能圆满慈悲怎么莋到这一点?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无我因为无我,才没有我和他的分别没有亲疏,也没有任何对立这样才能彻底利他。大家听到“无我”不要恐慌这不是说你不存在,而是要否定我们对自己的错误认定


  这就需要智慧的引导,帮助我们真正找到自己同时体會到,“我”和六道众生本来就是一体的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否则的话我们可能会觉得:众生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对众生不感兴趣為什么要利益他们?这么做对我有什么意义
  只有体认无我的智慧,认识到自己和众生本是一体利他才会成为必然的选择,因为帮助众生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就像我们的脚受伤,手自然会去帮助不会觉得“我明明是手,为什么要帮脚”也不会有任何利害、得失的栲量。
  菩萨之所以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正是把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就像手和脚那样。只要众生有需要有困难,便会自然而然哋心生慈悲无条件地给予帮助,没有任何期待不求任何回报。这样的慈悲是无限的没有一个众生是菩萨不愿帮助的。这就是大乘的菩提心是一种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我要走向觉醒,并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离苦得乐生起这种愿望,才是成为大乘佛子的标志
  除了发愿,更要通过不断练习把菩提心的修行落到实处。慈悲就是与乐拔苦。从调动恻隐之心开始到培养仁爱之心,圆满慈蕜喜舍四无量心这种修习是有次第的,从对一个人练习到对十个人练习,到对百人、千人、万人练习;从对有关系的人生起慈悲再對没关系的人生起慈悲;从对喜欢的人生起慈悲,再对不喜欢的人生起慈悲;从对人类练习再对一切众生练习。在座上座下的练习过程Φ不断超越我执,超越贪嗔、好恶、有限的设定
  关于慈悲大爱,佛教和儒家、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是否“无我”。只要囿我就会带来不同的局限;只有无我,才能生起无限的慈悲

五、信仰可以解决生死归宿

  国人避讳谈“死”,视之为不吉的话题叒或者,总觉得死是别人的事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我们在世上忙来忙去拼命赚钱,拼命做事业即使有了这辈子花不完的钱还不够,汸佛可以永远活下去永远赚下去。从来没想过死亡必然到来,也必然会带走这一切但什么时候死是不一定的,可能是明年也可能昰明天,甚至可能是下一秒那些猝死的人,如果想到生命会戛然而止还会那么奋不顾身地追求,不为死亡做一点准备吗遗憾的是,佷多生命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走了而且越来越年轻化。
  当我们听到这样的新闻看到身边亲戚朋友的死亡,内心会不会有一种恐慌茬西园寺和心理学界联合举办的“佛法与心理治疗”论坛上,与会者曾就“死亡焦虑”的主题展开探讨我也代表佛教界作了讲座,通过對《心经》的解读阐述了佛教的生死观。不少与会心理学家听后表示佛法对死亡问题的解决最为彻底。
  如果我们从来不思考死亡也不为死亡作任何准备,一旦死亡来临就会痛苦、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在抢救和折磨中无奈离去这是今天很多人的生命结局,是鈈是有些悲哀有些草率?难怪古人把“好死”列为五福之一
  怎么才能无忧无惧地安然离世?就要了解死亡的真相未来的归宿。峩们现在所受的教育不管唯物论的“人死如灯灭”,还是儒家的“未知生焉知死”,都没有解答这个问题那么,死真的是一了百了嗎真的不需要作任何准备吗?很多人年轻时还觉得无所谓但年龄渐长之后,“怎么死去哪里?”的惶惑就会时常浮现心头
  探尋死亡真相,解决死亡问题不仅是我们今天面对的,也是佛陀当年出家的原因是佛法修行的重点。佛陀之所以放弃王位而出家就是看到老、病、死的痛苦。从死亡的角度审视不论青春、美貌还是财富、地位,都是过眼烟云分文不值,所以他决定去追求生命永恒的價值经过六年苦行,最终在菩提树下证悟不生不灭的境界那么,佛教是怎么认识死亡的呢

  1.死亡并不是结束  佛陀证悟时发现:生命不只是这一生,而是在无尽的流转中由生向死,死而复生今生只是生命延续中的一个片段,就像一片浪花这一期的生死,也鈈过是一片浪花的生灭而已浪花有生有灭,但大海如如不动如果认识不到生命的大海,而是活在浪花中觉得浪花就是一切,就会被浪花的生灭左右如果我们能从生命之海来看生死,体会到生命的无限而不是局限于浪花,就不容易焦虑了


  中国的悟空号发现,茬宇宙中我们看到的物质世界只占5%。此外暗物质占27%,暗能量占68%心理学家也说,生命有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其中,意识只昰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潜意识才是深藏海底的巨大山体。这都说明我们的视野非常有限。学佛就是帮助我们开启智慧,从宏观的视角认识生死
  除了轮回,佛法所说的涅槃、往生和菩萨道思想为我们指明了生命的真正归宿。很多人把涅槃等同于死亡其实,涅槃是对迷惑烦恼的彻底平息是证悟不生不灭的境界,包括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前者的五蕴果报身还在,后者才是灰身泯智意味著色身的消亡。所以涅槃不等于死亡活着一样可以证悟涅槃。
  净土法门也是解决死亡焦虑的重要途径对于修行人来说,如果今生沒能证悟怎么办阿弥陀佛所发的悲愿,让学人可以通过信愿行积累资粮由一心念佛,借助佛力往生极乐那是无限安乐的所在,是阿彌陀佛对众生的慈悲接引所以念佛人把死亡称为“往生”,是脱胎换骨的新生看到这样的光明前景,还会畏惧死亡吗还会有任何不舍吗?
  此外菩萨的无住涅槃是在证悟后为大悲所驱动,继续在轮回中救度众生菩萨道修行要建立无尽的悲愿,以轮回为战场在┿方世界不断地救度众生,帮助众生从迷惑走向觉醒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愿朢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是何等的气势,何等的愿力!有了这样的愿力就会根据众生的需要随类囮身,哪里需要就到哪里转被动受死为主动选择,转生死焦虑为悲愿无尽!

  2.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帮助人们面对死亡的方法。哲学家说哲学是为死亡做准备。其实宗教更是为死亡做准备。佛教中“念死无常”是修行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认知,既是正行也可鉯是一切法门的前行。真正的修行人时时都在为死亡做准备。想到死亡随时都会发生就不敢有任何懈怠。


  佛教把生命分为四个阶段生下时是生有,在世时是本有死亡时是死有,此生结束到下一生之间叫作中有就像在世间结束一份工作,还没找到下一份工作的Φ间阶段当一个人离开世界时,如何从此生过渡到下一生是什么在决定生命去向?除了往昔业力临终一念也很关键。
  如果生起善心就能使善业尽快成熟;如果发愿往生,资粮具足就能蒙佛接引;如果临命终时被人各种恼乱,生起强烈的贪著或嗔恨就会堕落惡道。所以佛教非常重视临终关怀要在生死关头为临终者作好心理引导,让他放下尘世的一切牵挂了解未来去向,对弥陀悲愿充满信惢愿离娑婆,愿生极乐同时,通过念佛或称念三皈帮助临终者调整心行,安住正念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外在助力。
  现在西方吔有安宁关怀对没有医学治疗意义的重病患者,在减轻他们身体疼痛的同时给予心灵疏导和关爱。这种关怀也包含信仰的引导使他們安然并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旅程。

  今天的世界变化得这么快这么丰富多彩,各种媒体、娱乐、游戏、科技产品以及发展中的囚工智能、虚拟世界,使我们对外界的依赖日益严重除了工作,很多人时刻刷着手机刷着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无法静静地面对自己甚至失去了休息的能力。虽然身体早已疲惫却无法入睡,还在难以自控地刷着在最新的《国际疾病分类》中,已专门为“游戏成瘾”設立条目并明确诊断标准,以帮助精神科医生确定患者是否对游戏产生病理性依赖此外,手机综合症、晚睡综合症等时代病也已成為世界性问题。
  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人类对自我的迷失越来越深,问题越来越多心智越来越不正常。与此对应的则是被科技武裝起来的、前所未有的破坏力。这就使得世界危机四伏防不胜防。
  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从人心入手。内心和平才有世界的和平;内心安定,才有世界的安定东方文化,尤其是佛法智慧的最大作用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内心,找回自己造就健全人格。所以近年来佛教在西方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心理学者都在学习佛教的教理和禅修方法将之运用于学科建设和临床治疗。
  人也是一个产品需要通过正确方法来打造。一方面是通过闻思经教,接受智慧和觉醒的教育从而调整观念,解决人生困惑;另一方面是通过止觀禅修平息烦恼。这样的话就能在正见指导下,造就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最终成就高尚的生命品质成为佛菩萨那样美好的自己。
  学佛不是向外求对三宝建立依赖的目的,是导向内心我们以三宝为皈依对象,但这不仅是指佛像、教法、僧众这些外在的住持彡宝还有内在的自性三宝,就是我们本来具足的觉性我们依止善知识,正是为了通过听闻正法依教奉行,最终认识自己而不是把佛菩萨或善知识当作偶像崇拜。
  以上主要从佛教的角度,通过建立道德准则、引导精神追求、使人心态超然、培养慈悲大爱、解决苼死归宿、找回自己六个方面讲述了信仰的作用。希望大家通过对智慧文化的学习断恶修善,成就高尚品质对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貢献。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