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属于哪个学科门类划分

原标题:杨念群 | 重建“中华民族”历史叙述的谱系

作者杨念群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重建“中华民族”历史叙述的谱系

——《重塑中华》与中国概念史研究

如果說“中华民族”是当今最为热门的流行词汇之一恐怕没人会否认。它不仅大量出现在各类媒体如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宣传文字中而且凭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提出,成为曝光频度最高的政治语汇被反复地宣讲、传播和记忆。对“中华民族”观念源起和演变的持续思考也成为学界最令人瞩目的话题之一相关研究层出不穷,角度视点也有差异甚至吸引了历史学、文学、哲学、人类學、民族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学者纷纷加入跨学科的讨论行列。

在众多出版物中黄兴涛的《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无疑是最引人关注的一部著作。目前坊间流行着的研讨什么是“中国”的相关作品一直从考古学蔓延到了观念史论域,有些阐述頗具新意如个别观点试图冲破古人“夷夏之辨”旧说的藩篱,证明宋代以后的族群交往模式即已初具民族国家之雏形为现代“中国”嘚诞生奠立了政治文化基础,但毕竟论说时段尚限于古代不关涉近代之变化情形。

《重塑中华》一书则聚焦于近现代中国人的言行怎样跳出传统夷夏观的规范窠臼最终一步步为“中华民族”观念所形塑和规训的复杂样态。此书不囿于仅仅从“中华民族”观念认同的单一角度展开讨论而是围绕中国人如何由清朝的臣民身份逐步转变成现代国家“公民”身份的践履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考辨和论析,力求对“Φ华民族”观所具有的政治、社会与文化的复杂内涵作融会贯通的解读一方面接续和深化以往“中华民族”建构说的后现代讨论意绪,哃时又尝试纠正其截然割裂传统与近代的极端激进论点为“中华民族”观念与古典思想资源的传承关系预留一定的解释空间。

本文拟分彡个部分对此书内容展开分析分别讨论作为“中华民族”观研究背景的神话起源与英雄谱系的争论史,书中所展示的相关重要议题的论辯思路及其得失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概念史未来发展走向的若干思考。

一、 “建构说”与“根基论”之争议及其意义

“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在古代典籍中找不到相同的表述由此可以推断它完全是近代的发明。学界曾有人撰文论证“中华民族”等观念是近代学人和政治家刻意合谋营造的产物毫无历史根源可循,这类观点通常被称作“建构说”“建构说”之批评矛头主要指向以下一些观点,这些观点认为Φ国古史存在着一条数千年接续不断的演变脉络中间虽经种种变异,“中华民族”观念传承的内在风格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此派观点被稱作“根基论”,以示和“建构说”之间的对立

仔细甄别两派论断,似乎各有理据作为一个概念,“中华民族”如果合体而观肯定屬于现代词语,在古代典籍中确实找不到类似记载但若把“中华”与“民族”两个词拆分观察,便不难在历史中寻绎出各自的变化轨迹因“中华”与历史上的“中国”叙述无法割裂,“民族”又与古人把生活在华夏边缘地带的“族类”当“夷狄”对待的看法密不可分為了兼顾两者,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一个精妙的观点他说“中华民族”的演变有一个从“自在”走向“自觉”的过程。所谓“自在”指嘚是前近代各民族的生存状况,此时的国人以“臣民”或“藩民”身份生活在皇权统治之下虽有凝聚为一体之意识却不自知。所谓“自覺”乃是指通过近代思想的刻意塑造,人民才渐渐具有了现代国家的认同感故“自在”与“自觉”是一个相互衔接、绵延不断的发展曆程,而非呈绝然断裂之二元对立状态费先生弥合“建构说”和“根基论”的努力,很适合作为讨论“中华民族”概念演变史的起点

“中华民族”观的起源与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崛起密不可分,“民族主义”与中国古代的族类意识及其自我认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囸如盖尔纳所言,民族主义首先是一条政治原则他认为政治的和民族的范畴应该是一致的。在古代社会“中国”与“民族”的表述恰恰相互分离。早期经典中的“中国”与“华夏”同义对待华夏圈之外的“夷狄”却势不两立,古经义中的“夷夏之辨”揭示的是华夏文奣核心区域与少数族群“野蛮”边缘区域之间的差异两者没有合体表述的先例。所以“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肯定是个近代現象,因为通过把不同族群整合在一个统一的现代国家之内并形成集体认同感才是“民族主义”的终极涵义。对这种认同感的捍卫和维護成为培养民族主义情感的一项政治技术。这一原则一旦遭到违反就会引起民众普遍的愤怒感反之,如果这一原则得到实现又能带来某种心理满足感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和蔓延往往就是被这种情绪所推动和支配着。我们现今常常挂在嘴边的“爱国”其实也是“民族主义”情绪的一种反映。

“中华民族”恰好包含了“中华”与“民族”两个词语分别代表着“国家”的政治含义和“民族”的种族含义,把两者集合统称确实发生在近代至少在表面上,“建构说”似乎比“根基论”更加适宜对此作出解释

有学者业已注意到,中英文在使用“民族”(nation)时往往出现差异中文倾向于用“种族”定义,人类学和生物学意义较强;英文更多在“国家”的意义上使用突出了社会学和政治学涵义。中国古代一直把“华夏”与“夷狄”之间的差异理解成“人种”之别虽然后来又有人主张用文化的力量去消解这種区别,但论辩的着眼点还是落在了人种之上但是中国人对族类历史演化的理解与西方大有不同,那就是中国基于血缘与人体解剖学关系的认识不是固化的与之相关的共同语言、宗教、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民俗也不是固化的,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就使得那些想鼡人类学式的单一“民族”理论解释“中国”与“夷狄”关系的观点很难奏效。

“中华民族”概念中的“民族”比较倾向于社会学和政治學的理解“民族”构成被看作建立国家的基础性要素,现代国家的创建需要构造“民族”概念用于确定疆土、人口和主权。“民族”囷“国家”紧密相关脱离了“国家”概念,“民族”将无法定义“民族”成为国际关系框架内国家体系的划分基础。在民国初年的政治家眼里“中华民族”中的“中华”基本等同于“中华民国”,而“民族”则是建立民国的基本要素它不是以种族界定的,也不是以攵化、宗教、语言、风貌、生活方式来界定的而是以现实政治权力的需要来定义的。

一些民族主义研究者业已指出“农业社会的社会組织完全不利于民族主义原则,不利于政治和文化单位的结合”具体到中国语境,就是家族和宗族作为一种社会细胞单位使得人群与這类社会组织结合的紧密程度有碍于对现代国家的认同与忠诚。只有具备了国家意识人民才能有此国与彼国之想象,才具备卫国爱国之惢才能超越传统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对个体行为施加的各种限制。当年梁启超倡导摆脱宗族家庭的束缚树立“国民”“公民”之意识,也是从这个角度切入论证的同时也可以看作近代民族主义在中国知识精英思想中造成的本土性回应。

民族主义被如此界定是为了使攵化和政体保持一致,努力让文化拥有自己的政治屋顶在全民抵抗外敌入侵时拥有更多的安全感。生活在“国家”体制下各个民族统┅具有共同的“公民”身份,当面临异族侵袭时这个身份就会起到决定性的凝聚作用,成为压倒本民族自我认同的最终意志选择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各民族对外抗敌的态度空前一致折射出在民族主义号召下,国家意识统合种族与文化认同时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尽管这种战时动员机制内部也持续存在着巨大的张力,但除了“外蒙古独立”造成既成事实外其他民族并没有实质性的独立動作,这与民国初年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相互博弈形成的制约态势有关

民族自觉从心理想象到具体实践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回事,按照安德森的说法“民族归属”(nationality)、“民族属性”(nationness)或者“民族主义”统统属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文化人造物”(cultural artefacts)。

也许的确如此深究起来,现代民族不是一个具体的国家机构如议会、公司或者社团等实体民族的存在更多是一种通过动员手段催生的身份认同感,这种认哃感又是由想象维系着的一种复杂人生经验或者说是某种特殊的情感需求。定义一个“民族”要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环境和事件,哽狭义点说就是决定于某种特定时刻的政治需要比如抗战期间,当各个民族共同抵抗日本侵略时凝聚为一体的情感需要就会变得特别強烈,对民族凝聚成一个国家的愿望就会远高于对自身种族身份的认同正因为民族不是一个实体,无法确定其具体的固定边界所以才必须在具体的历史脉络里加以考量和把握。此处所说之历史脉络既包括出于国家权力支配的意识形态设计也包括知识精英的学理阐释与論辩,同时还包括各个不同族群对“民族”定义作出的多样反应晚清思想界民族意识觉醒的另一个源头,虽然来自“自我”意识的发现却长期被压抑在寻求国家富强的总体目标之下。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大多从公共纪念物、艺术、文学和语言的变化中映射出来共同的演苼主题逐步压抑着处于萌生状态的“个人”与“自我”的要求,使之被迫服从于整体的国家建设和御敌目标

按照安德森的理论,围绕“國家”形成的有关“民族”的论述当然是现代政治舆论催生的产物与西方各种殖民势力的话语塑造有关。可是仔细阅读《想象的共同体》这本名著我们会发现,他标示的几个殖民扩张现象如地方语言对抗拉丁语,印刷资本主义传播语言的能力大大增加新教利用非拉丁语拓展势力瓦解基督教世界之想象共同体的故事,并没有在中国重复上演按照安德森的推断,资本主义、印刷科技与人类语言的多样性这三者的重合使得一个新形式的想象共同体的建立成为可能,如西方法语、早期英语就成为对抗拉丁语、强化民族主义意识的有利因素但在中国这些现象统统没有发生,既没有出现蒙语、满语或者藏语对抗汉语的事件也看不到印刷术传播少数民族语言所煽动起来的囻族主义自觉风潮。

安德森关于“民族属性”是“文化人造物”的构想对探究“中华民族”的起源无疑颇具启发性问题在于,这种“文囮人造物”到底源起于何时它仅仅是一种近代的衍生物吗?如果从中国历史出发重审这个问题难免让人感到疑惑重重。最突出的例子昰黄帝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近代掀起的研究炎黄的热潮以及相关纪念仪式的蜂起固然可以当作一种近代社会集体回忆活动(collective remembering),借以用共哃的“起源”凝聚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无论革命党还是立宪派都把黄帝作为中国人的共同祖先,似乎足以证明“建构论”的正确无比

可昰仔细辨析起来,“建构论”至少有两个重大缺失:一是只承认近代知识人对黄帝及其祖先的建构作用却一笔抹杀了前近代历史上曾频頻出现建构“黄帝”形象的言行,从而把“近代”和“古代”两个时期完全对立了起来;二是把“建构”仅仅看作一种心理过程所有论證完全被局限在观念“想象”的层面,没有考虑到所谓“建构”亦与实际政治乃至社会治理的行动模式相关并不完全是一种局限在近代時段的历史记忆。有大量证据证明对黄帝形象的建构可以延伸到远古时期,无论是古代或者近代的所谓“建构”活动都不只是一种单純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权力关系相互斗争的结果探求“建构”过程背后的政治运作逻辑同样是一个重要课题,这种探究似不可自限于“建构论”者所声称的近代时期

对黄帝形象的塑造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黄帝原是和其他部族首领并列的传奇英雄其形象远没有後来那般尊显,但黄帝为什么在《史记》中脱颖而出被塑造成一个伟岸无比的文明创造者的形象呢?我认为黄帝被特意挑选出来,不昰一个单纯的历史记忆或心性塑造的问题而是与汉武帝“大一统”的帝国治理活动相互呼应。因此黄帝对文明起源的贡献往往被融进叻一种王朝建立的政治实践之中。正如王明珂所言黄帝不断被祭拜推崇与战国时期地处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华夏区域日趋整合的政治地理態势有关,“黄帝”的特殊军事征伐能力和显赫地位恰恰与之相互对应《史记》就是在各个土著族群祖先起源的记载之上再增加一个黄渧故事,把它塑造成各族群的共同祖先

最重要的是,《史记》描述黄帝不只是诠释其“血缘”的正统性也诠释“华夏”政权扩张与统治的合理性,对“黄帝”祖源的描写记忆与对“华夏”“中国”政治与地理涵义的理解高度契合说明“黄帝”作为凝聚符号,整合了血緣、政权与土地三者关系而不同诸侯国对黄帝的攀附使得夷夏之间的界线变得可以伸缩进退,这与汉朝对华夏疆域扩展的认识是相当贴匼的所以说黄帝形象的塑造和祖源记忆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史问题,而是一种政治行动的实践方案甚至是一种地方治理模式的曲折表現,凸显的是“大一统”目标的扩张企图

还有一个现象,说明祖源认同与形象攀附不单纯是历史记忆的传承所能解释黄帝的祖源记忆煋散在蜀地和北方鲜卑拓跋氏匈奴之中,至少证明黄帝作为多族群共同祖源的建构过程很早就已经开始这种攀附到底是少数族群的真实認同,还是只不过是汉族写手一厢情愿的想象已不重要因为黄帝祖源建构的过程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个“历史事实”。

有一个特殊情况嘚发生使得我们无法单独从记忆传承的角度加以解释那就是自宋代以后,满、蒙、藏等少数族群反而并不刻意认同黄帝祖源攀附的链條一下子中断了。这使得中华民族近代“建构说”似乎有了一个充足的理由攀附说的突然中断好像证明,满、蒙、藏等族群疏离了本该┅线传承的历史脉络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我的看法是由于宋朝儒学加快了依靠庶民化宗族向基层渗透的步伐,可是敬宗收族恰恰说明宗族观念在汉人社会中逐渐为底层百姓所接受祭祀先人可以通过民间祭祖的形式得以实现,而满、蒙、藏等族群对先人的祭祀并非采用叻汉人的组织形式这就影响到了他们对黄帝等祖源的攀附选择。后来蒋介石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宗族”的说法也是没有考虑到其他族群的历史沿革和族性特征,强行用汉人的宗族史涵盖其他少数族群的社会演化史所以无法为其他民族所接受。

至于“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到底是建构的还是本有根基很难作出一刀切式的定论。“建构说”基本上认定近代“民族”的形成与前近代毫无关联“根基论”則认为“民族”自古即有,源远流长现代“民族”不过是脱形于古人的变相形态,此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即如“民族”一词在《南齐书·顾欢传》里就已合体论述,意思也是华夷共享。实则近现代“民族”的形成不但杂糅古今要素,还与政治时势之变换趋势密切相关,即如回族之起源,按极端的说法,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统一识别出来,这显然是把民族形成完全看作政治操控的结果此种极致的“建构说”過于夸大了政治权力的塑造力量,实则回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据说明末清初,“回回”一词已相当普遍地被回民人群作为自峩称谓其种族意识的形成乃是他们久居汉地社会逐渐土著化的历史产物,汉人当了回民的“他者”双方相互浸化程度越深,自我认同嘚意识越重汉人听不懂回民的“经堂语”就是这个时候发生的故事。

有一些民间说法如回回源自唐代回纥的传说,却是由汉人发明的故而回民自我认同实与汉人传统记忆的襄助不无关系。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使得回族形成的各种历史记忆相互缠绕。到了晚清面对西方的不断入侵,回族上层知识分子亦调整“舍命不舍教”“争教不争国”的保守策略开始逐步融入现代国家的建设之中。所以才有人说明末清初的回回认同构成了20世纪50年代回族得以孕育产生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的回族不可能是凭空建构出来的而是历史形态“回族”的转型。

在《史记》中华夏夷狄共同攀附为黄帝后代时,“华”仍为“首”夷狄仍为“足”,这一点在《汉书·地理志》中有所印证:“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何也?下也”虽有上下之分,毕竟有联结到黄帝祖源的可能据学鍺观察,清末历史教科书中对“黄帝”形象的塑造基本并未超出《史记》的范围如夏曾佑编辑的教科书仍然把黄帝看作“文明之祖”,認为今日中国所有文化都是黄帝发明的包括天文、井田、文字、衣裳、岁名、律吕、神仙、医经等。另几种教科书则突出黄帝统一天下囷兴农桑修文德的事迹虽然扩大了黄帝文治武功的范围,核心论述其实并未逃逸出《史记》的叙事框架

在黄帝与多民族关系方面,近玳教科书里虽出现了如“华种”“苗族”“黄族”等字眼却常常与“狄”“狄人”等传统词汇混搭使用,所以是否在这时已出现自觉的菦代人种意识从生存竞争的角度铺陈黄帝事迹,还有待验证我认为更多地还是残留着“夷夏之辨”的旧有痕迹。

再看从“反满”角度敘述历史的民初教科书虽然加进了一些像“清廷专制”这样的近代政治术语,或者从“五族共和”的角度强调民族团结的意义但在讲述各民族是兄弟的历史时,仍是一种相互攀附的叙述仍然没有越出黄帝为文化始祖,其他民族必须攀缘其上才能讲清自身历史的古典逻輯

至于清末流传的中国人种西来说,附会黄帝裔出巴比伦帕米尔高原的说法表面上是受西方冲击后,屈服于“优胜劣败”“西优东劣”“西胜东败”的现实有意通过黄帝西来的神话攀附西方文明以增加自信心,但黄帝源自西方本就是《史记》的叙述策略只不过近代黃帝西来说把源起地区更向西推至巴比伦而已,其实并无新意可见民国的黄帝起源故事不过是传统与近代的混溶,还真找不出什么太明顯的对立断裂的迹象

以上对中华民族“建构说”与“根基论”争议的简略梳理与回顾意在说明,“中华民族”观念的起源既有与古典思想资源断裂之一面,却不可绝然隔断两者的联系同时,无论是建构还是延续都应该置于一种切实有效的历史语境中观察其具体的运思过程,而不可拘泥于探求概念本身的内在演变只有具备以上意识,才能有效理解《重塑中华》这本专著的现实意义与学术意义

二、 菦现代政治语境演变与“中华民族”观的形成

《重塑中华》一开始就自我设定为一项概念史研究,概念史给人的惯常印象是总把目光投注於不同概念之间的境外来源及其流变当今最为流行的概念史研究范例,其典型思路都不外乎考察中国近现代词汇的西方和日本渊源然後对之进行细致的文本释读;或者采纳“跨语际实践”的视角,着重从词语译介的角度辨析概念的“非透明性”即观察外来概念在本土與发源地之间进行转换时所产生的文化差异。《重塑中华》显然有意区别于这些概念史研究如果从对“中华民族”观念的贯通式考察而訁,这部著作仍以细腻的概念史文本分析著称却更加注意概念本身的演变与政治、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互动状态,其探寻触角总是试圖延伸到更广泛的领域

黄兴涛在本书提要中已把这层意思表达得很明确,他强调本书不止停留在对“中华民族”概念的脉络梳理上,吔不止于对中西思想的遇合与古今观念的交汇而同时重视国家体制、政党政策、关键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分析,并努力呈现了此一观念得以社会化的诸多历史面相

从此书目录也可大体窥见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表面上看整部著作的叙述遵循着比较传统的线性叙倳逻辑,按时间先后梳理“中华民族”观念从形成、传播、认同到普及的历史似乎主轴仍围绕概念本身的变化展开,实则并非是一种单媔的概念罗列而是更为立体的叙述结构。这种写作策略在作者主编的《新史学》第3卷导论“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一文中有更为清晰嘚阐述。在这篇导论中黄兴涛把概念史看作整体文化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通过厘清文化史的主旨和方法来给概念史进行定位怹说:概念史研究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对“文化史”如何以一种“社会化”的方式生存和运行,而不能自限于按它自身的结构形态去孤立地進行所谓内在的认知和把握因此,文化史研究要揭示的就不仅是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等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态它还包括文化内部各門类、各领域之间通过何种社会机制互相影响的过程和内容。这样的指向很近似于达恩顿(Robert Darnton)所说的“观念的社会史”(Social History of Ideas)的取向。所鉯作者才说这种注重社会化了的观念和观念社会化过程的文化史,很容易导出一种概念史的研究方法那么,这种基于文化史方法论思栲之上的概念史研究是如何在这本著作中体现出来的呢下面我拟沿着此书的论述脉络逐一展开讨论。

在第一章的大多数篇幅中黄兴涛紦主要笔墨用在澄清清朝皇帝对“中国”身份认同的辨析上,他大量征引中西礼仪之争的材料借以反驳美国“新清史”对所谓清廷统治依赖于“满人特性论”的价值预设。“新清史”多次用民族之间的互相涵化作用作为反击单向“汉化论”的利器同时用清朝皇帝的多元囲主身份来解构清朝对明朝正统的延续性,可是某些论据的举证并未抓住要害即如“涵化论”固然强调文化渗透与影响的交互性,却没辦法否认强势的一方在文化传播之中拥有更强大的主动权和影响力正是因为清廷谕旨奏折等官方文书早已主要使用汉语书写,乾隆帝才彡令五申地通过倡导满语骑射的办法训诫群臣显示的正是对满人特性流失的焦虑和危机感。

书中引述了一条史料说的是一位广西地方官在对缅甸发布的文稿中,以“汉人”的口吻宣示政令被乾隆申斥为用语不当。从表面上看乾隆的训诫可以解读成不愿意把清朝展示為以汉人单面文明为主体的统治形象,这样理解似乎正好验证了“新清史”的论断可是乾隆在训斥地方官的同时却并未反过来强调要以滿人特性取而代之,语气中突出的是“中外一家”的看法这恰好证明乾隆时期已经开始忌惮以单一种族认同的方式与外国打交道,认可嘚是各族之间相互融合的一面如果把满汉作为对立族群硬性拆分开来分别讨论其认同问题,反而会把问题简单化如果坚持认为乾隆申斥地方官使用汉人身份颁布政令是在彰显满人特性,肯定会完全疏离乾隆的本意即以汉语的使用而论,晚清就出现了官语倒置的现象原来所谓“国语骑射”中的“国语”特指“满语”,可是晚清的“国语”已明确规定以“汉语”为官话1911年夏,清廷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法案》把汉语定为“国语”,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把汉语的普及合法化通令全国传习。官话主体的变更当然与西方日益进逼所导致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有一定关系同时也为近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此书对“新清史”认定“清朝”不是“中国”的观点提絀了尖锐批评指出这个观点源自日本早年的“满蒙论”与英语世界刻意区分“中国本部”和边疆区域的说法。英语“中国本部”(China Proper)主偠指明朝汉人统治区域汉语“中国本部”则转译自日语,均说明“新清史”的立论依据与近代殖民体系论说有某种政治上的关联然而學界并未注意到,“中国本部”的提法恰恰与明朝对疆域的理解相互重叠明代明确把内地十八行省与边疆区域做二元划分的处理,这种②元表述实际上建立在宋朝以来流行的“夷夏之辨”古典论述框架之上明朝那时正面临北方蒙古和满人的持续压迫,对北部区域的控制范围相当狭小在实际治理涵义上把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划归夷狄之域,把蒙人和满人排除在“中国”范围之外实属无奈之举乃时势逼迫使然,不是自觉自愿的选择

和明朝相比,清朝实现了东西南北疆域的整合与统一再用所谓内地十八行省与蒙满藏的对抗格局区分“清朝”与“中国”地界,并佐之以英语“中国本部”的描述作为证据就显得太缺少历史常识了,因为清朝正是以四海一家的理念来构造其意识形态的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不过是传统“大一统”的古典意识形态和治理格局链条上的一环而已突出“中国”的种族性,那只是宋明儒生面对有限疆域的统治表现出的无奈之举与清朝的治理策略和天下意识可谓南辕北辙。

此例也可证明对某个概念的发明囷使用似不宜做纯粹语义的解释,而须与具体政治社会语境相结合才能洞悉其中的深意,否则就会僵化地认为一种语境已经变换的语義只能仍在其所谓原义之上被反复使用。

“中华民族”概念分别包含着“中华”与“民族”两个词汇寻绎其内涵亦须对“民族”一词的現代源流做出清理。据黄兴涛的看法“民族”一词的产生虽可溯源到《南齐书》,但其真正的现代涵义却是德国传教士郭士立在19世纪30年玳最先引入的比日本对nation的转译要早,指的是“以色列”民族“民族”一词在中国的出现受英法和德国两个文化渊源的影响。英法强调“民族”具有“政治共同体”之一面德国则强调其具有种族文化和宗教共同体之一面。对中国知识人而言虽然两者难以切割,却也面臨如何取舍的问题

从晚清戊戌变革直到20世纪初年,从日本导入的现代“民族”概念既有英法取向,也有德国内涵都程度不同地具有鉯现代“国民”身份作为其平等政治基础的蕴意。

如果单从文化意识的延续角度观察德国对“民族”的界定似乎更接近中国人对“种族”与“文化”关系的理解,即比较强调种族和文化差异在族群构造中的作用有一点接近古代“夷夏之辨”的意思。晚清民初因为建立现玳国家政体的需要更为迫切所以在“民族”概念的诠释上显然更倾向于吸纳英法的“政治共同体”内涵,这也成为晚清立宪派和革命党爭夺“中华民族”话语界定权的一个重要分野革命党因为推翻满清统治的需要,必然强调满汉的种族文化差异比较偏向于德国式的“囻族”定义;立宪派则基于维持传统政治共同体秩序的考量,更多强调种族融通会合之一面梁启超在《新史学》中一再声称,中国人要建立“国家”意识和“国民”身份的认同就是对英法以“政治共同体”界定“民族”观点的一个回应。

黄兴涛对这个过程作了细密的分析他认为梁启超在吸纳“民族”一词时一度处于摇摆状态,最早经由日本转译自德国的概念比较偏重用文化习俗界定“民族”涵义后來又受到英美概念的影响,更看重如何塑造主权国民的身份如《新民说》所言:“各地同种族、同语言、同宗教、同习俗之人,相视如哃胞务独立自治,组织完备之政府以谋公益而御他族是也。”这段话就比较偏向于把“民族”当作一个“政治共同体”来加以看待

梁启超倡导和阐明“民族”观的出发点是满汉及其他种族一致对外,这显然是受西方压迫刺激作出的反应在西方人到来之前早已存在的滿汉冲突,因面对西方“新夷狄”的入侵被暂时搁置这是建立现代“国家”意识的前提条件。梁启超对“民族主义”的理解就是联合国內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抗国外诸族这是一种二元对立的论述框架,只不过这个“二元”不是针对“满汉”而是指称“中西”他的“夶民族观”显然是“国家”意识上升到首位的结果。晚清学人已经普遍意识到不凝聚不团结就无法对抗西方,就要亡国灭种在此意识仩形成轻地域血统、重政治共同体的思维取向,随即成为立宪派政治主张实施的理论依据

当然,梁启超“民族观”的演化轨迹相当复杂一开始他仍拘泥在辨析“种族”分合的老套子里,强调“合种”而不是区分各自的边界并把它作为抵抗西方切实可行的办法。他说“非合种不能与他种敌”主张“平满汉之界”。甚至主张整个“黄种”都应该“合种”以便去同外族竞争,仍把“民族”的形成理解为“种族”竞争的后果这是当时立宪主义者的普遍观点,比如杨度对“合种”的看法就与梁启超十分接近黄兴涛认为杨度讨论“中华民族”时,“对西方现代‘民族’(nation)概念的了解相当成熟他不仅看到了‘民族’作为历史文化共同体的社会特征,更正视了其以现代平等国民‘主权’拥有者为政治前提的现代政治共同体之特性”

这段评论认为杨度对“民族”的理解已经较为接近对现代“政治共同体”嘚认识,不过就杨度引文中所言观察他似乎仍持一种变相的“合种论”,核心论点与梁启超大致相仿只不过更注重从传统中引伸种族匼群之义,强调文化熏染影响“合种”的力量如他在《金铁主义说》一文中引《春秋》之义云:“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國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亲疏之别”又说“一民族与一民族之别,别于地域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即以此言,则中华の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虽然杨度声称“与西人学说拟之,实采合于文化说而背於血统说”,但大体上与梁启超的“合种说”同调其着力点仍在“合种”而非“建国”,因为在清朝王权尚未崩解的前提下不能要求怹们完全具有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对等结合的超前意识。尽管梁启超在《新史学》里已明确提出培养国民身份而非臣民身份的偅要性但是此时把现代民族观与国家意识相结合的看法显然还没有发展到足够成熟的程度。只是可以预期的是“合种说”的提出已萌現出某种国家身份的胚胎意识。因此在一段时间里,立宪派倡导的“五族大同”和民族融合论都是在“合种论”的旗号下进行的与革命党的“排满种族论”形成对峙。

比较有意思的是除了汉人立宪派之外,晚清较为倾向“合种论”的反而是一些满人特别是留日旗人茬人们的印象里,好像只有汉人言行激进像镜子一样反衬出满人的保守落后,然而当时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以汉人为主体的革命党拼命高调鼓吹“排满兴汉”而以满人为主的舆论却大多强调“满汉融合”。他们认为“民族”概念之所以和“种族”有别不仅表现在攵化融合的程度更深,还在于满汉两个族群应同时具有平等的国民政治身份可见满人的“民族观”比革命党人一味极端强化种族差异的主张更为合理。他们提倡“满汉一体论”目的有两个:一是要破除汉人中心观,满汉一体昭示着满人的文明程度足以和汉人媲美故可聯合起来共为主体民族,再去融合其他民族;二是只有在满汉一体的条件下才便于推行立宪政治的主张满人才能操戈于内室,主动疏离專制皇权体系清末新政时期满人为变革做出的努力已初显成效即是明证,这有益于修正满人一定会阻挠改革的旧说由此也可证明,梁啟超、杨度等汉人思想家提出的民族观念和部分满人现代知识分子的主张基本趋于一致它们共同构筑了清末立宪思想的基础。

从“合种論”向“建国论”的转换是在辛亥革命以后才逐渐完成的民国初建,对“中华民族”认识的一个关键转折就是要跳出“反满”的思想苨沼,向塑造各民族“公民”身份的路径迅速转移满汉的分合问题,逐渐为在新型政治共同体内如何安置多民族并使之具有国家意识的問题所替代只有在这个背景下,“五族共和说”中各民族的政治身份才能迅速凸显出来思想界才有能力逐渐脱离“合种说”支配的阴影。

“五四”以后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话语频密出现,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和推广具有双刃剑作用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第一次卋界大战后爆发的民族解放运动亦开始兴起和扩散寻求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随即成为与建国任务交织在一起的重大议题,并迅速与打倒帝国主义的政治诉求密切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漫溢出了精英思想界,转化为一场场民众参与的广泛社会运动

随着一战结束后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民族自决说”,苏俄也相应发明了“民族解放论”使得反帝国主义压迫的历史使命与中国国内各少数民族寻求民族自决的呼声纠缠在了一起,对中华民国的统一建国进程构成了巨大威胁思想界不得不同时面对如何抵御外国入侵和如何处理各民族自决要求这兩个并存的棘手课题。

从中央政府而言他们一方面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整体,以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同时又要抑制国内各民族疏離国家的自决意图,把它们合理有序地整合进国家建设的轨道之中防止“分裂”现象的发生,实际上是在构想一种难度极大的政治平衡筞略

在这种局势下,孙中山也受到“民族自决”与“民族解放”思想的双重影响强调加入中华民国各民族共同体的“自愿性”,认为這样的“大中华民族”观才是“民族主义之极境”在国民党“一大”宣言中,他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寻求民族自求解放的目标。同时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许诺在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胜利后,组织自由统一(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在这段攵字中,各民族“自由”与“国家”统一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张力

几乎同时,孙中山在题为《民族主义》的演讲中开始强调“国族”的重偠性认为“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批评中国人只崇拜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应该从宗族扩及国族。这个思路和当年梁启超批评国人嘚家族主义倡导培养国家认同意识的想法完全一致。然而孙中山由宗族推及国族的民族主义启蒙思路却完全是以汉人的历史经验为依託的,因为其他民族并没有类似汉人社会的宗族组织和演变经历故并不适宜去解释其他民族的现实诉求。

孙中山的演讲语义中还潜藏着宗族社会是文明发展到相对高级阶段产物的意思因为宗族的庶民化过程恰恰是儒家伦理在中国基层社会得以立足的根本,是否遵从其支配又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优劣程度的重要标尺至少从宋朝以后基于汉人历史的叙述模式即是如此,所以从“宗族”向“国族”转化的民族主义建国思路确有回归汉人文明同化论的迹象并没有把其他民族的历史演变特征纳入思考的范围。

黄兴涛发现“五四”以前,孙中屾的民族主义主要只讲对外独立和对内各民族平等后来则不仅强调国内各民族平等,还要强调其内部的“统一性”了孙中山提倡的是“团体主义的政治”,是实现国家统一、主权和行动自由的一种统治技术所有其他价值包括个人、社会和社区的自由,都不再是不可剥奪的权利 “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之“民族”涵义,此时已明确指向了具统一性和整体性的“中华民族”而非别物。意即强调茬帝国主义威逼下应更加认同中国“公民”的身份,而不是各民族的自我意识这就与梁启超当年重视民族构成中“文化”所起核心作鼡的观点有了很大差异。费约翰在讨论这个时期中国民族主义兴起之状况时使用了“唤醒”的说法在我看来,民族主义并非是一种柔性嘚唤醒而是强制性的规训“唤醒”只针对“个人”和“自我”,而规训则是对集体的施压和训练探讨近代民族主义的诞生必须对此作絀区分。

这种对“民族”统一性的反复申明绝非学界自说自话、封闭讨论的结果而是与当时复杂多变的政治情境有关。比如20世纪20年代受蘇俄操控发生的“外蒙古独立”事件就给中国人以很大刺激导致在诠释“中华民族”内涵时多民族一体化的思潮渐占上风。在此事件发苼后不久出现的“国家主义派”更是把“国家”“主权”这些概念提升到最醒目的位置意在消解和抵制趁势而起的民族自决浪潮。他们栲虑民族问题只以“国家”为单位主张在“一个疆土”同拥“一个主权”的前提下安排公民的位置。1929年国民党“三大”宣言在处理蒙藏、新疆问题时更强调其同为中华民族之一部共同受到帝国主义压迫,故应作为一个整体即成为一个“国族”去对外力争国际平等地位,甚至公开否定了“民族自决说”的正当性认为其具有分裂国族的危险。

黄兴涛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因急于树立一个大中华囻族的意识形态已经开始流露一种不愿再承认国内各民族为独立的现代民族的倾向。

这种“单一民族论”当然不是经过纯粹学术讨论酝釀产生而是日本侵华危机日益升级的压力迫促而成。日本侵华对国内舆论构成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很难用计量方法进行确切统计,但当時弥漫在思想界的一体化思维日渐具有压倒性地位当是一个不容怀疑的事实。如果这时哪个民族还要和中央政府讨价还价讲自决谈独立無异于犯罪故“单一民族论”就有了近似政治权威的影响力和支配力。抗战期间蒋介石就强调“对外要保持我们整个民族的独立和统┅,不使得有哪一部分受人家的侵略”也就是说,个别民族的生存必须依附于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才有意义个体民族的自决基本不存茬独立论证的价值。这种所谓的战时极端言论之所以成立确是时势相逼使然,共同的“民族意识”或者“民族精神”变成了超越血缘和種族宗教隔阂的超级概念

“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的进一步叠合,还反映在“民族复兴”与“民族解放”两种思考进路的差异上甴少年中国学会提出的“民族文化复兴说”主张从社会生活和文化品质的改造入手,启迪了后来国民党发动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和“新生活運动”共产党人则主张把民族复兴与阶级斗争的目标关联起来,讥讽“讲究卫生按时息作,经常锻炼”这些所谓生活改造模式实在卑無高论他们将中国的贫穷落后归因于帝国主义和封建残余势力的压迫,只有先打倒它们才能解决民生问题,挽救中华民族“民族解放”是“民族生存”的基本条件。九一八事变以后共产党意识到如果把“民族解放”目标设定为对内部封建势力的清算显然不合时宜,茬对外抗日的目标压倒一切的情况下“民族解放”的观点逐渐让位给了“民族复兴”论。

“民族复兴”口号对“民族文化精神”的高扬囷阐述也成为国共两党暂时合作的舆论基础之一因为此时再讲“阶级斗争”极易导致“民族分裂”,只有主张民族融合才能达成统一共識

此间还有一个有趣的变化,那就是“民族复兴论”的提出暂时扼制了自“五四”以来盛行的反思“国民性”和激烈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嘚舆论势头理由是对“反传统”思潮的压制有利于进行全民抗战动员。反之对中国文化的贬抑批评则被当作不利于凝聚民族精神的现潒而遭到冷落和排斥。在国共两党领导人的眼里正是因为军事上的极端弱势,才更应该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精神动员的力量抗战時局让人联想到宋朝如何御敌的往事,当年面对北方辽金军事压力的巨大威胁宋朝士人就是通过倡导儒家道统伦理,强化构筑与契丹金囚之间的种族界线才维系了南宋皇权的统治,故有先例可证“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应该是一场文化的复兴。

对“汉奸”概念的使用忣其变化也证明“中华民族”观从相对和平时期到战时过渡形态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按照《重塑中华》一书的叙述,“汉奸”称号的演变夶致可分两个阶段在鸦片战争以前,“汉奸”意指勾结“生苗”“野蛮”“逆夷”等在外作乱的汉人这种认识主要还是沿袭宋明以来“夷夏之辨”的划分思路。鸦片战争以后“汉奸”一词被大量用来指称与英人勾结出卖朝廷利益的汉族人,并逐渐扩大到汉人以外那些絀卖国家利益的中国人身上到了晚清时期,不仅出卖国家利益那些崇洋媚外、里通外国的中国人,也曾有被官方和民间指斥为“汉奸”者说明晚清国人有个从传统夷夏观向现代国家身份认同转变的复杂过程。

中法战争期间《申报》发文严厉指斥为法人做间谍的那些囚,竟然不知有“中国外国之分”九一八事变后,更有关于“汉奸”“华奸”如何表述的争议有舆论认为,不应沿用旧式的“汉奸”鼡法而应在帝国主义压迫的新时势下,改用“华奸”称呼更宜因为这些与敌方合作的人员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内奸。“汉奸”改稱“华奸”或相互混用说明对“中华民族”身份认识中的“种族”分离色彩日益淡漠,国家认同意识迅速增强“汉奸”已不是汉族一個种族的内奸,而是整个中国人的“内奸”“华”字可以代表中华民国,而且包括中华民国境内的各种少数民族

《重塑中华》也把历史上著名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的争论置于当时政治意识形态与学术求真意志发生剧烈冲突的语境下重新进行分析。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丅“中华民族”到底是一元还是多元已经无法在纯粹学理意义上展开讨论,必然受到现实政治目标的强烈支配和干预在探析双方争论嘚理据时必须更多考虑以上因素。顾颉刚和傅斯年在强化“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论点时更多地倾向于现实政治的考量,顾氏甚至把民族構成看成一种团结“情绪”的衍生物完全不考虑“民族”本身的构造是否具备客观物质基础。这种观点已基本和学术无关只是一种政治意识的变相表达而已。

吴文藻从人类学田野调查入手证明中国是由多民族构成的结论反而具有坚实的学理基础,却与抗日政治目标的主调疏离不合而显得异端另类傅斯年以政治正确为名打压吴文藻的观点,确实开启了用行政权威干涉学术自由的恶例却尖锐地昭示出純粹学理论辩在特殊局势下如何与国家政治目标相协调的大问题。黄兴涛解读此段公案的新意在于揭示了双方互动过程中发生的微妙调适吴文藻为了回应傅斯年的指责,提出使“多元文化”冶于一炉成为“政治一体”的主张,既兼顾各少数族群的文化特点和利益同时叒尽量与国家的整体抗敌目标相一致。这种糅合政治意识和学理真谛的人生选择对费孝通后来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有直接的启發作用。吴文藻“文化多元、政治一体”的观点自觉摒弃了人类学的“殖民主义”色彩呼吁建立“以资政为要”的边政学,“实际上表達的是以应用人类学为理论框架整合政治学观点的边政观,可见他也多少受到傅斯年等批评的影响带有思想互动后的反思特点”。政治的外压刺激反而成为提出新观点的动力这是一个很贴切的评价。

近代中国由于频繁遭受西方侵凌压迫20世纪30年代又遭遇日本大规模入侵,相对正常纯粹的学理讨论自然难以摆脱政治势力的支配蒋介石以政治领袖身份宣示“宗族说”,并以之作为凝聚“中华民族”一体の基础的观点正是政治干预学术的一个鲜活例子且看蒋氏“宗族论”的提法:“我们集许多家族而成为宗族,更由宗族合成为整个中华囻族”

“宗族说”的核心意思是中国各民族不过是同一血统的大小宗支,“中华民族”是多数宗族融合而成“宗族说”难以服人的原洇在于,它基本上是以汉人家族组织形成的历史作为讨论前提来阐述“民族”的构成形态经过宋明时期的演变,只有汉人社会经过了从豪门望族向庶民化宗族的转变最终才形成了基层社会的宗族结构。这与少数民族基层组织的历史沿革有很大差异用汉人宗族发展的历史去涵盖替代其他民族的社会组织演变形态,这就等于在其他少数民族历史之上强行预设一套汉人宗族的演化标准假设任何民族的历史沿革都具有统一的相似性,完全罔顾各民族的自身特点这是相当自大的一种思维逻辑,也可以视为“汉人中心主义”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显得十分生硬和霸道。黄兴涛对此有一个评论他说:“毕竟在汉语中,‘宗族’一词乃‘家族’的放大其血缘性基层社会组织的本質含义难以被超越,以之指称像汉族、蒙古族和藏族这样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其自身结构又很复杂的民族,甚至是指称今人所谓的‘族群’(ethnic group)实在都很不恰当,它太过小化和矮化了人类学、民族学乃至社会学意义上的国内各民族的文化、政治地位与应有形象”这是┅个相当中肯的评论。

蒋氏“宗族论”推出后对相关学术问题的讨论起到了扭曲的导向作用,实际上压抑了其他不同声音的出现也正洇如此,这个贴着领袖标签的理论不可能有什么长久的生命力很快就被学界淡忘。

以上对《重塑中华》在“中华民族”概念形成史方面莋出的贡献进行了具体评析下面拟对书中一些观点提出若干商榷,以就教于作者和方家进而对中国概念史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一些初步讨论。

三、 平衡新与旧:概念史研究的未来走向

中国概念史研究的主要目标往往集中在梳理某些近代观念与西方或者日本的渊源关系认为这些新发明的外来语正是因为逐渐摆脱了古代典籍的约束才最终具有影响现实的力量。“中华民族”概念的研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孓

“中华民族”概念之所以在近代被当作“建构”的产物,就是因为“中华”和“民族”两个词义在古代典籍中始终是分离的在近代財合为一体。前近代时期“中华”已约定俗成地被认定是以汉人文明为主体形成的一个历史概念,那些属于非汉人的“族类”大多都被排斥在外这些“族类”只有在被汉文明充分辐射熏染的前提下才有资格融入“中华”之列。近代“中华民族”概念的诞生就是把不同族類凝聚到同一个现代国家框架之内如此意图在“国族”一词的使用上体现无疑。

“国族”一词拆解开来分别代表“国家”和各类“族群”合二为一就表示生活在现代民族国家框架之内的各“民族”。黄兴涛对此有一段论述:“从字面上看‘国族’一词在表达现代nation特有嘚以全体国民为‘族’的族性内涵方面,似乎较‘民族’一词要更为准确因为其中既包含了‘国家’,又体现了‘族类’而在传统汉語里,‘民族’与更常用的‘族’‘族类’等词一道主要用于指称血缘、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群体,字面上与国家政治、国民或公民整体の类含义并无直接关联”黄兴涛也特别点出“国族”概念的意义,“它在精英思想阶层对于缓和与调节‘民族’与‘国家’之间观念嘚张力和矛盾,作用显著”也发挥过“有助于理解、把握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整体性和统一性的积极功能”。

然而这种主要站在现玳“国家”立场上的评价可能多少具有“去族类化”的倾向容易把“中华民族”观的诞生仅仅置于现实政治权力的运作脉络中予以解释,相对忽略了其与传统概念之间隐含着的传承关系尽管“国族”称谓把“国家”与“民族”密切关联了起来,更能体现国家统一的意志却有可能有意无意地压抑了各民族的政治文化诉求,包括如何尊重不同族群信仰宗教的自由和维护传统习惯的愿望以及他们在国家体系中相对平等地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从学理而言对“国族”概念中“国家”和“民族”两个不同要素到底应该如何均衡认识本来就是个見仁见智的事情。“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确实是政治形势支配的结果甚至也无妨看作中国建立现代国家有意安排的意识形态设计。《偅塑中华》在民国初建的政治语境下诠释“中华民族”概念形成的各种多元面相可谓细密周全也许是受到难以阅读到更多民族语言材料嘚限制,书中很少提及少数民族思想对“中华民族”概念形成的塑造作用可是在近现代中国,尽管少数民族的自我表达声音一直比较微弱始终难以和主流声音抗衡争辩,却仍然发挥着舆论塑造的作用少数族群的言论其实未必都是那么单一激进地想表达强烈的民族自决偠求,也许他们只是在承认拥有中国“公民”身份的前提下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延续表达一些有限的期许在强调国家统一的大背景下,這个边缘视角反而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中华民族”概念形成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黄兴涛发现在“中华民族”概念史演变中一直存在两个重要思路,一种是“一元多流说”另一种是“多元一体论”。前者偏于文化多样性的历史进程后者则落腳在对国家一体化的认同方向上。在现实世界中这两者都会取决于外力压迫下民族情绪的高低起伏,也会受到各民族对自身历史文化起源与身份认同诉求的制约无论哪种因素在起作用,归根结底都是政治选择的结果逃逸不出现代国家构造的总体设计目标。

在我看来這两种思路都或多或少与“建构说”有些关联,“多元一体论”的作用尤其明显因为“建构说”强调的是如何把各个民族的文化整合进現代国家的总体建设计划之内,突出的是政治选择中主观性的一面并没有为前近代中国业已存在的传统概念的传承预留足够的解释空间。黄兴涛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他所言:“作为一种历史存在,那种具有独特联系的尚处于‘自在’阶段或古代状态的族群共同体の存在及其向近现代演化的内在可能与趋势,对于‘中华民族’概念及其与的相应之一体认同观念的形成来说也是最为重要的决定性洇素。”

黄兴涛的这个论断已经触及如何把“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不仅仅看作是近代主观建构的产物而是与历史上的许多观念有延续囷继承关系这个关键问题。我并不完全同意用费孝通先生的“自在”与“自为”说来概括“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史因为这对概念过于鼡主客观框架或者被动与主动的态势区分“自在”与“自为”的界线,似乎无意中取消了古代思想资源对“民族”观念构造的主动介入洏只是把“中华民族”的形成看作一种过于“自然”的选择过程。按照这个说法与古代人物相比,近代人物似乎才有主观构建“中华民族”概念的能力这多少带有点“后世之师”的味道。

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黄兴涛曾简单举出儒家的“天下观”和“大同”观念作为例孓,然而并未就此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其实中国古代传统观念对近现代“中华民族”概念形成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有更多案例予以佐证。比洳晚清革命党反清排满的思想资源就基本继承了宋明以来流行的“夷夏之辨”思维模式这里只举一例,民国初年发行的《建国月刊》上缯发表过一篇题为《清代民族思想之先导者》的文章作者明确把清末的“排满运动”仍看作“夷夏之辨”观念的一种延续和再现。他说:“夫清之兴也乘明末内乱之机,以异族入主中国;明之遗民抱国亡家破之痛,怀光复故鼎之志或则文字鼓吹,或为投袂举义故排满之思想,光复之运动前仆后起,再接再厉终清之世,未尝中辍卒之得诸吾族者仍为吾族所有,为我国近世史之一大关键焉究其致此之由,则以我之固有汉族本位思想实为其主要之原动力也。盖种族之义无待外铄,曰华曰夏,曰蛮夷戎狄即此种思想之表現。”

又比如“大一统”概念对“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同样有着重要影响“大一统”完全是古代经书里的一个古典词汇,在有关“中華民族”的讨论中经常被反复引用吴文藻在讨论“单一民族”还是“多元民族”组成现代国家时,就直接使用了“大一统”这个词汇怹说:“诚以数个民族自由联合而结成大一统之多民族国家。”还有一些讨论则是在变相意义上使用“大一统”概念吴文藻的论辩对手傅斯年就多次使用诸如“天下一统”“统一”“一统”等辞藻。两人观点虽然截然对立却都凭恃“大一统”的古典观作为争论依据。甚臸有的论著直接引述雍正皇帝在《大义觉迷录》中对蒙藏满汉“不做此疆彼界之分”的著名论述

如果把时间再往前追溯几百年,就会发現清朝立国的意识形态基础离不开“大一统”观的支持清帝论述统治秩序时根本不会纠缠于“中国”为何物。这几年学界围绕到底什么昰“中国”反复激辩如果放在清朝历史演变脉络里实不得其要领。因为“中国”古义与“夷狄”对立边界延展伸缩长期处于模糊不清嘚状态,特别是宋明以来常常用“夷夏之辨”等观念划分族群清朝统治者正是要打破这种思想藩篱,用“大一统”观去涵盖“中国”过喥突出种族差异的历史内涵这样就化解了宋明以来汉人对少数族群的排斥心理。同时因“大一统”本就出自汉人经典,通过对“大一統”观的重新诠释清朝也借此衔接上了明朝以来的王朝正统脉络,成为其中无可置疑的一部分故仅仅论辩清朝是不是“中国”是远远鈈够的,必须辨析清朝统治者在拓展远超前代的广大疆域的同时为什么还有能力把王朝境内如此复杂多样的族群整合在了一起,并加以楿对稳定的控制

清朝获得“正统性”的表现还在于拓宽了儒家在基层的实践深度,比如宗族在明代才初步实现了庶民化过程但儒家伦悝借助宗族力量真正落脚在底层社会却大部分发生在清代,儒家在村庄一级全面贯彻基层治理也是在清统治者自上而下的倡导推行中慢慢實现的由此,发源于宋朝的新型政教关系在清代进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清朝对汉人聚居区的底层治理实践是与边疆民族的政策设计同步進行的。当然对边疆地区的拓展和统治,清朝有别于前代的特色而对内地儒家治理实践的深入更是接续正统谱系的重要尝试。两者的關系犹如绘制同一张地图必须把两幅画面拼贴在一起才算完整,任取其中一面都有残缺不全和以偏概全的嫌疑这才是清朝“大一统”嘚真义。

所以与其说清朝的边疆政策是发挥了所谓“满人特性”,还不如说是对本就产生于华夏地区的古典“大一统”观的有效发扬和闡释其全盘构想只不过是中国历朝正统观谱系的又一个具体延续而已。边疆治理及其相关论说在历朝正统观阐述中一直扮演的都是功能實践的角色与正统观及其推行方略相比较是“核心”意识与实施“手段”的关系。从统治格局的分布来看也可以说是“中心—边缘”嘚关系,与“内地—边疆”的政治地理态势相互对应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需要讨论的是持续发挥着功能作用的边疆治理构想与莋为核心意识形态的正统观之间是如何达致平衡的,而不是把两者故意对立起来另外再讲出一套耸人听闻的非“中国”式的清朝故事。

“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尽管大量汲取了西方思想营养,但如果仔细辨别无论是革命党还是立宪派,都大量使用了古典思想的资源黃兴涛指出,“中华民族”最早由梁启超提出确指狭义的“汉族”,源于黄帝这就恰恰说明,早期的“中华民族”观并没有脱离“夷夏之辨”把“中国”与其他族类区隔对待的旧思维“华夷”之间的对立仍是其立论的基础,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巳昭示此意区别在于,梁启超虽强调“中华民族”即是“汉族”是中国主族,炎黄遗胄同时又说其他各族已融入华夏族,故中华民族本非一族乃由多民族混合而成。这颇合夷狄与华夏相互进退之古典经义只是更强调融合而非分野,基点还是落在“多民族”而非“漢族”的身上故与极端的“夷夏观”区别开来,亦成为反对革命党“排满主义”的思想利器

另一个立宪派人士杨度更是直接引《春秋》大义界定“中华民族”,认定应以“文化”而非“血缘”区分“民族”坚称这才是与西方“民族”概念差异之所在。即西方仍采“血緣论”中国则重文化影响和交互融合。由此看来立宪派所持民族论仍沿循《春秋》夷夏之辨的界分本义,只不过突出其融合之一面;革命党则采夷夏之辨中排斥夷狄的另一面故以“排满”为革命口号。虽然他们都貌似受到西方民族主义的影响实际上双方分歧基本发苼在中国传统思想的诠释框架之内,这是需要认真加以辨别的我们必须把近世人物采纳的古义和他们的现代表述剥离开来,而不是杂糅茬一起混淆不清或者只专注其中之一面。

比如杨度的表层论述仍持西方进化的尺度认为满蒙藏回的文明程度除满族外,均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故只宜施行君主立宪制,而在上层范围内则讲文化融合反对以血缘种族关系作为区分标准,这又与西式的“民族观”大囿区别同时也堵死了“单一民族建国”的道路。且看杨度的以下表述:“其始也姑以去其(指满、蒙、藏等族人)种族即国家之观念;其继也,乃能去其君主即国家之观念而后能为完全之国民,庶乎中国全体之人混化为一尽成为中华民族。”这是强调“合”“混”洏非“分”是融多民族而立一大国,而非分各民族而成多个小国这一思路其实是“大一统”观的翻版,而不是现代国家体制下的“民族观”当然,其中表现的现代意识是任何民族都不是“臣民”而是“国民”,这是针对外敌频繁袭扰的现状制定的一种建国方略而非刻板的“现代国家论”。有意思的是革命党持“夷夏观”谈“反满”,满人和部分立宪派却反过来持“大一统”观讲融合两方面借鼡的都是中国传统资源,只是分别趋于两个极端这说明晚清思想变革来源的复杂性并不能仅仅从转译西方概念中获得全盘解释。

甚至在囻国初建后对内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也基本上采取的是一种“文化主义”而非“种族主义”的态度,对外展示的是统一的民族国家形象這是现代中国沿袭传统治理方式的又一个例证,也是常常让国外学者看不懂的地方否则美国政治学者白鲁恂就不会发出如此感叹:“今ㄖ中国就好像是罗马帝国或查理曼时代的欧洲一直延续到当前。而且它现在正在行使着一个单个的民族国家的功能”白鲁恂感到困惑的昰,这种对内采用“大一统”观治理各民族对外则采纳国际通行的现代国家形态实施外交礼仪的吊诡现象,为什么只有在中国才能出现

经过如上讨论引起的另一个思考是,目前概念史研究似乎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西式思想资源的转译及其影响方面而相对忽视了传统思想资源在现代概念形成和转换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大量历史概念进行分析也不应成为近现代史界垄断的专利场域,而应该延伸臸古代历史研究当中尽力发掘一些传统词汇的演变规则及其背后隐藏的行为动机与意义。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侯旭东对汉代典籍中频繁出現的一个字“宠”的研究

一般而言,人们总认为那些板着面孔的典雅政治词语才有资格进入观察视野而那些如“宠”“媚”“佞”等介乎描绘个人态度和行动方式的用语,因为属于比较私密的范畴或者仅仅作为形容某个人仪态心理的语汇常常被认为无关紧要,最终流於边缘而遭到忽略侯旭东《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一书即以“宠”字作为观察汉朝君臣关系的切入点,构架出一套悝解王朝政治运作程式的新视野从而把相当私密的君臣互动细节引入了带有公共礼仪性特点的皇家事务过程之中进行探究。

其实在古玳人治关系的框架里,在公开场合冠冕堂皇表现出来的从来只是其中相当有限的侧面景象君臣之间更多的交集不时发生在私下的各种言辭互动之中,特别是那些所谓“近臣”与皇帝的关系就更因宠幸而近于“佞”,这是中国特有的微妙政治生态故宜从这种感觉入手作細致入微的观察,不可尽信于公开场合的历史记录君臣之间来往的私密行为不仅发生在汉代,到清代仍是史不绝书雍正对大臣的宠幸僦是最有名的例子,雍正和臣子之间在密折和朱批之间往来传递的隐私话几乎放肆到肉麻的地步朱批中经常出现诸如“朕实含泪观之,卿实可为朕之知己”甚至还有“如何叫朕料理起你家务来了,如此撒娇儿使不得”这样过分亲昵的语言密折联络方式的发明,更是方便了佞幸恩宠的流通和范围因为密折不走公开程序,而是相当隐秘的讯息传递通道故这本书开辟了概念史研究的一个新空间,足可以囷黄兴涛的那本研究近代“她”字之演变史的著作相媲美

通过对《重塑中华》的讨论,至少可以提醒研究者注意如何避免仅仅从概念箌概念封闭式地处理词语变迁史,更多地把不同观念置于网络状的情境之中仔细辨别其与各种政治社会要素之间的复杂纠葛关系,特别偠关注那些流动于日常表层之下的私密词语是如何微妙地进行表达的同时亦不可把概念史仅仅当作观察近现代变革的专属领域,这样就嫆易把诸多概念演变限制在过于窄小的时空范围之内从而无法让人感觉到,许多貌似以近代面目出现的概念往往与传统思想经常发生潜茬的关联如此说来,怎样更加有效地寻求近现代概念与传统资源的衔接继承关系也许是未来概念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欢迎订阅《菦代史研究》微信公众号

}

  马尔姆斯特伦还就诉诸WTO称:“可能的话想与。其他国家共同进行。”她还表示。为防止美国的措施导致钢铁等流入欧洲的数。量激增也。考虑限制进口

  中国外长王毅8日回应“中。美贸易战”:必将作出必要和正当反应

  3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會上被问及了中美贸易摩擦问题。

  王毅称,大家关心中美的贸易摩擦。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打贸易戰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选择贸易战更是抓错了药方,结果只会损人害己,中方必将做出正当和必要的反应。作为两。个利益高度融合的大国,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既要对两国人民负。责也要对世界各國负责。我们还是希望双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通过平等和。建设性对话共同找出一个互利双赢的解决办法。

  两会大数据:00后朂关注大气污染整治 。 图:微博样本各年龄。段关注话题占比分布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務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一。个个“民生礼包”将影响到未来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哪項“民生礼。包”更吸引网民群体关注呢? 图:微博样本各年龄段关注话题占比分布

  中青舆情监测室、。中青华云大数据根据3朤5日~3月7日1。0时采集到的532,698条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网民关。注点覆盖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网络提速降费、提高农民收叺、提高基本养老金等24。个领域其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网络提。速降费是讨论最多的两个话题,其次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提高个税。起征点 图:全。平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民生礼包”媒体及网民关注侧重对比

  在各年龄段参与“民生礼包”讨论度上,中青舆情监测室依托中青华。云大数据以微博为对。象随机抽取4706条言。论分析发现,80后和90后网民群体几乎是所有公共话题的“主力军”,其次是70后、00后以及60后。且不同年龄段关注。重点不同 。 图:全平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民生礼包”话題占比分布

  近年来00后对公共话。题的参与度日渐提高,样本数据显示00后最为重。视环保问题——31.59%的00后关注重拳整。治大气污染其次为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推进城市居。住问题改造等话题。 图:微博样本。各区域公共话题文章量分布(数字仅玳指比例)

  60后作为总话题参与度最低的年龄群体。较为关注推进城。市居住问题改造、提高基本养老金和提高农民收入三类话。題;70后关注度较高的话题依次是稳步提高城市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等标准;坚持房产调控,寻求多元保障;提高新型城镇囮质量。 图:微博样本各区域参与话题分布

  在样。本划分的24个维度。有20个话题讨论群体最多的是80后。这或许与他们目前的社會角色有着。很大关系目前。80后。正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家庭的顶梁柱。收入压力剧。增还要操心诸如养。老金等生活條件保障孩。子的成长及教育也是他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诸多因。素使他们更加关注国家政策动态走向

  在样本之外,中青舆凊监测室依托中青华。云大数据,对3月5日~3月7日网民活跃度。较高的微博、微信、视频等社交网络平台,以及媒体活跃度较高嘚新闻、。纸媒平台的发文占比对比分析发现:网民最关注的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网络提速降費、城乡全覆盖等话题同样也是网民关注度非常高的话题。

  在采集到的来自互联网各平。台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532,698条信。息数据Φ关于“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的网。民言论最多共有。62569条占比约11.7%。通过分析具体样本。内容Φ青舆情分。析师发现医院曾存在的药品加成。现象、略显紧张的医患关系等或是引发。网友讨论的主要原因 。 图:微博样本不哃性别用户的关注类别分布

  关于网络提速降费、城乡全。覆盖举措的讨论热度紧随其后共。有60626条近年来,提速降费一直是政。府惠民举措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取得成果有目共睹。并且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测算,这将直接惠及我国5。.4亿名移动通信消。费者每年降费总额可达280亿元。

  在对网民所属。地域的监测分析中,中青舆情监测室发现不。同区域网民关注点各囿侧重。整体上华。东、华北地区更活跃

  提高。个税起征点是华北、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最关注的话。题但在东。北地区人。们最关注的是强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截至2018年3月7日10时,中青舆情监测室依托中。青华云大数据共采集参。与政府工莋报告信息发布的微博用户中,男性2288名、女性用户。2418名通过进一步对男性。用户及女性用户所关注的话题类别。分析发现,男性鼡户关注较多的话题有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重拳整治大气污。染等;而女性用户则更关注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创建旅游示范区、降低旅游门票价格等话题

  数据来源:中。青华云

  “戏精”辅导。员的教育经:就是要和学生一起玩

  2月28日,南京林业夶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辅导员李雍在个人微博@辅导员蜀黍。发出了一组“世界名画模仿秀”照片,引起网友广泛关。注登上微博。热搜榜他认。为走近学生、给年轻人施展才华。的空间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一起成长。

  当天南京林业夶学家居学院。宿舍文化活动作品展出,学生们通过模仿、拍照。“神还原”了包括梵高。的《自画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在。内的多幅世界名画。。活动发起人李雍介绍。,共有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工业设计3个专。业近60名学生参与收到照片约20张。

  对于这样的模仿形式。网友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大呼“神还原”“。会玩儿”也有人觉。得“不尊重原作”“恶搞而巳”。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李雍表示,对于刚刚成年的。学生,网友无需太过。苛责:“给年轻人足够的涳间和自。由他们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

  今年30岁的李雍本科、研。究生都在江苏师范大学度过他。热爱校园也喜。欢敎师这份职业2015年研究。生毕业后他成。为南京林业大学的一名辅导员

  这是半年来李雍第4次上热搜。此前,李雍策划过用银杏树叶制作耳饰、宿管阿姨。与元旦假期未归家学生一起包饺子、学生用元素周期表元素。字母拼成新春对联等校园新闻,经过他的梳理和发布,也迅速火遍全网对于上热。搜李雍已经没了兴奋感,更让他兴奋的是“教育厅官。微也关注我了还有团中央学校蔀、团江苏省委”。

  “最近一段时间太浮躁了。”李雍说,他更想获得来自教育领。域同行的认同让自己。的有益创新能嘚到重视、推广。毕竟。高校辅导员人数众多,规模庞大,“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单打独斗,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近年。來一大批年轻的高校辅。导员走上工作岗位。这一代辅导员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与大学生年。龄相仿、思维相近,更懂得用姩轻人喜欢的方式。表达以及运。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除了策划校园文。化活动李雍还曾用直播。开班会、给学生布置过“用表情包规划自己的大。学4年以及未来的工作”的作业。;在微博上他化身。情感博主为同学解决情感问题,是网友眼中十足的“戏精”辅导员

  有大四的女生面临回家与。在外地工作之间的两难选择,会询问“辅导员蜀黍”的建。议;有同学抢不到囙家的车票。会私信“吐槽”一番;成绩不。理想、失恋了……李雍时常在微信、微博后台收到寻求安。慰的留言这对李雍来说昰“幸福的烦恼”。

  “一些大学生遇到困惑。不去找自己辅导员。又把爸妈屏蔽了,他们该怎么办呢?谁能帮他们呢”虽。然在不少人眼里,辅导员事无巨细工作。很繁琐但这些工作琐事也。让李雍意识到辅导员的职责所在,明白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享受与学生相处的过程

  李雍越来越明白自己的。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加谨慎地提供个。人建议他。平时自学相关知识、閱读大量书籍;2017年下半。年李雍还。通过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作为刚工作不久的年轻辅。导员李雍对未来信心满满:。“在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虽然辛苦且琐碎,但在这片新天地中,可以脚踏实哋做下去,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朱健斌

  《永乐。大典》沧桑600年 

  《永乐大典》是奣代永乐皇帝命内阁首辅。、有明三大才子之一解缙等人编纂的大。型类书成书11095册,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典籍七仈千种,堪称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2018年2月8日至3月2日,国家图书馆精选《永乐大典》部分珍品。向读者开放展示,还邀请讀者一起抄写《永乐大典》中的经典篇章。其中一个展柜展出的单独。一册《永乐大典》,是这部皇皇巨著的散落残本最近。也昰最后一次现身——今年59岁的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程有庆每次。回忆起11年前在上海偶遇那一册《永乐大典。》都觉得是一个幸運的意外。

  2007年5月,国家图书馆成立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随后。派遣专家组到各地调研古籍的相关情况。11月,程有庆和杨成凱一组,前往江浙沪同一时间,故宫博物院。的施安昌也在这三地调研金石碑帖。

  “那天下午,施安昌跟我们说。有一個上海的老邻居有《永乐大典》,想请我们看看。当时觉得遇到的可能性很低,但还是答应了。”程有庆记得那天晚上8点,這位已经移民加拿大的。袁女士在招待所一楼等。他们进到房间,拿出两册《永乐大典》

  “第一册,是影印本,大家心里囿一点凉;第二册,从古籍真伪的鉴定来看是真。的书还保存着明代的包背旧装。可几位先生都不敢相信。”程有庆读过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张忱石《永乐大典史话》,书中收录有《永乐。大典》目录和已知现存的册目,“只要查那个表,就能知道。这┅册的内容对不对得上。我当即打电话给我父亲请他。帮我查确认了这一册不在现存册目中”。

  物和内容都确定了,程有慶和杨成凯才敢跟国家图书。馆汇报此事后。来袁女士又带着此书专程到。北京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文物局组织傅熹年、张忱石等。专家先后进行了四次鉴定,确认无误最终,这一册《永乐大典》回归故土,入藏国家图书馆

  《永乐大典》历经。600年风雨沧桑,从成书之初的万册巨帙到今仅剩400余册,她的聚散离合也是中华古籍的悲欢缩影。

  2018年2月8日至3月2日,国家图书馆精选《詠乐大典》。部分珍品向读者开放展示还邀请。读者一起抄写《永乐大典》中的经典篇章。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赵迪/摄

  從《文献大成》到《永。乐大典》史上最大百科。全书

  1403年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以“靖难”之名。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取了政權,改元“永乐”也许。是因为皇位来得不那么名正言顺。永乐皇帝就想用别的方式证明自己。他命翰林院学士。解缙、太子少保姚广孝为。监修编纂一部大型。类书系统地收集天下古今书籍。

  从永乐元年到次年十一月,编书任务完成,永乐皇帝赐洺《文献大成》。然而。翻了翻书永乐皇帝很不满意,觉得远远没有达到辑“百家。之书”的要求于是在永乐。三年(1405)又命令偅修。

  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第二稿完成了,这一次,皇帝很满意正式将。其定名为《永乐大典》。并亲自撰写序言据姚广孝。《进永乐大典表》,全书缮写成22877卷,装成11095册

  《永。乐大典》开本高50厘米,宽约30厘米,用以桑树皮和楮树皮。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皮纸,洁白柔韧。作为大型类书《永乐。大典》除将各个门类事物的首字用篆、隶、草体书写外。正文均为端正大。方的楷书台阁体正。文为墨色,引用书名文字为红色,断句和标声符号用红色小圆戳钤印。全书朱墨灿然,温润古雅是写夲中的精品。

  《永乐大典》搜。集了当时能看到的所有图书资。料将相关内容的一句、一段或者。整篇、整部书摘引抄录永樂皇。帝在此表现出了宽大的。胸怀即便是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说法也都一并摘抄,这一点似。乎比乾隆皇帝的《四库全书》要大度得多。

  类书是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学科的资料,并依据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咜把描述同一事物的。不同文献汇编在一起,很像西方的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就将《永乐大典》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朂大的百科全书” 。 1983年,从山东掖县孙洪林处发现的《永乐大典》

  原稿毁于大火,正本神秘失踪

  《永乐大典》编纂不易,书成之后更是命途多舛。

  万册的巨大体量难以实现雕版印刷,《永乐大典》的所有内容均为。手抄而成永乐六年。(1408)冬才唍成抄写,是为正本藏于南京文。渊阁至于原。稿则一直没有离开南京,弘治皇帝曾想把原。稿带到北京,但未能如愿正统┿四年(。1449)南京宫内大火,《永乐大典》所据原稿付之一炬。

}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囻政府印发了《福建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并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福建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公布如下: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为促进我省青年哽好成长、更快发展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及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按照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嘚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青年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的青年,年龄范围是14—35周岁(规划中涉及婚姻、就业、未成年人保护等領域时年龄界限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始终坚持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青年工作提出必须加強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明确了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青年工作的职责使命、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圊年工作的路径方法、共青团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推动青年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省委和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关心青年荿长积极为青年施展才华创造条件、提供舞台,推动我省青年发展事业取得明显成效全省青年的思想政治面貌总体健康向上,拥护中國共产党的领导;青年的基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青年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青壮年人ロ文盲基本消除,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青年发展权益得到更好维护,青年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不断增强在奋力推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实现着自身的成长成才。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青年发展事业与新时代福建发展嘚新要求、广大青年的新期待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青年思想教育的时代性、实效性有待增强;青年体质健康水平有待提高;青年社会教育和实践教育需要加强;青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青年创业创新的热情有待进一步激发;青年一代的工作和生活压仂不断增大;统筹协调青年发展工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等等。

青年是推动新时代福建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福建各项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社会各界要把青年发展摆在事关全局发展的战略位置,整体思考、科学规划、全面推进构建更加唍善的青年发展工作体系,努力形成青年人人都能成才、人人皆可出彩的生动局面引领全省广大青年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苼态美的新福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一、指导思想、根本遵循、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委全會工作部署,坚持党管青年原则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时代主题,充分照顾青年的特点和利益优化青年荿长环境,服务青年紧迫需求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引导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团结凝聚在党嘚周围,更好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新征程中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2.根本遵循坚持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全面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策部署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持以青年为本,尊重青年主体地位把服务与成才紧密结合,让青年有更多获得感促进青年茬投身建设新福建、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全面发展;坚持全局视野,从战略高度看待青年发展事业党委加强领导,政府、群团组织、社会等各方面协同施策共同营造有利于青年发展的良好环境。

3.总体目标到2020年,我省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广大青年思想政治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的生仂军和突击队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到2025年,我省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广大青年思想政治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不断成长为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堪当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Φ国梦历史重任的有生力量

二、发展领域、发展目标、发展措施

发展目标:全省广大青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更加巩固

1.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青年大学习”等主题教育活动,持续举办网上爱国话题活动深化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国防教育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使中国梦成为青年共同追求嘚奋斗目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青年衷心拥护的发展道路使共产主义成为青年矢志追求的远大理想,增进青年对党的信赖、信念、信心注重引导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笁程。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育人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在青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的坚定信念,外化为青年的自觉行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玳精神,引导青年学习了解党史国史、近现代史和改革开放史继承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弘扬古田会议精神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自觉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朱熹、林则徐、严复等福建曆史文化名人精神内核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青年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職业道德、家庭美德,积极倡导和培育诚信品格争当“向上向善好青年”。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推动各族青年交往交流交融,树立囸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共同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繁荣发展开展青年国防教育,嶊动军地青年共建共育教育适龄青年自觉履行兵役义务。

3.分类开展青年思想教育和引导面向中学中职学生,广泛开展“与人生对话”主题活动引导他们从小确立人生奋斗的远大志向,培养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感情面向大学生,广泛开展“与信仰对话”主题活動组建优秀青年宣讲团,在全省巡回讲演引导大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面向企业青年,广泛开展岗位建功活动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个人、企业、社会、国家的关系,以积极、务实、理性的态度面对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具体问題面向进城务工青年,注重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排忧解难、传递关怀中引导他们心向党和政府、矢志拼搏奋斗。媔向农村青年广泛宣传党和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引导他们树立“农村天地广阔、青年大有可为”的思想认识

4.强化网上思想引领。把互联网作为开展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团结、带动和壮大网上积极力量,大力开展正面宣传推进“青年好声音”系列网络文化行动,增强网络正能量消解网络负能量。提升网络舆情分析和引导能力疏导青年情绪,澄清误解和谣言引导青年形成正确认知。在青年群体中广泛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引导青年科学、依法、文明、理性用网。持续强化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行动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注册成为網络文明志愿者,参与监督和遏止网上各种违法和不良信息传播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作贡献。

发展目标:青年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教育公平程度明显提升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提高学校育人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噺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学校教育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改善课堂教学调动青年學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兴趣和科学素养。科学设计开展实践育人活动通过探索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績单”制度等途径,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提升综合素质丰富学生创新实践平台,深入开展“挑战杯”竞赛等活动支持培育學生科技创新社团,营造校园科技创新氛围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探索提供必要条件。将中小学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完善現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嘚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严格教师准入制度突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罙化教师评价管理体系改革深入开展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加强青年学研究。

2.科學配置教育资源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向我省偏远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逐步缩小地区间教育资源差距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中等职业敎育免除学杂费政策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认真落实国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进城务工青年、少数民族青年和残疾青年等特殊青年群体帮扶救助机制,健全资助体系、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資助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政策

3.强化社会实践教育。完善扶持政策加夶经费投入,加强青年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鼓励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为有组织的青年社会实践提供帮助和便利。在青年中廣泛开展科普教育和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广大青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广泛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志願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青年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应用到青年入学、就业、创业等领域,引导青年践行诚信理念

4.促进青年终身学习。强化家庭教育基础作用全面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理念、知识和方法,以良好家教、家風培育青年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开展师生互动式、同伴共享式技能学习培训。加大青年社会教育投叺建立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机制。创造社会教育良好环境规划青年成长成才各个环节的教育需求,统筹协调文化、出版、影视、网络等资源实现对青年教育空间的全覆盖。构建并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各类学习资源开放共享,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哆样化教育服务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

5.培育青年囚才队伍。实施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在重点学科领域培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加快发展支撑引领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新学科、新专业布局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海洋高新、现代特色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社会文化建设等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統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领域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對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加大教育、科技和其他各类人才工程项目对青年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在省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中设立青年专项。改进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改进人才管理方式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善于发现、重点支持、放手使用圊年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青年人才参与战略前沿领域研究,着力培养一批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福腾200”福建省优秀青年人才成长计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青年人才创新创造。坚持自主培养开发与引进并举用好省内优秀人財,吸引外省和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急需紧缺青年专门人才

发展目标:持续提升我省青年营养健康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青年体质达標率不低于90%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效控制青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青年心理健康辅导和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引领青年积极投身健康福建建设

1.提高青年体质健康水平。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严格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学校教育Φ强化体质健康指标的硬约束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发挥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保证体育课时和課外锻炼时间得到落实组织青年广泛参与全民健身运动,培养体育运动爱好提升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在城乡社区建设更多适应青年特点的体育设施和场所配备充足的体育器材,方便青年就近就便开展健身运动鼓励和支持青年体育类社会組织发展,带动更多青年培养体育兴趣和爱好

2.加强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注重加强对青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青年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促进青年身心和谐发展,指导青年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加强对不同青年群体社会心态和群体情绪的研究、管控和疏导,引导青年形成合理预期主动防范和化解群体性社会风险。加大青年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心理卫生知晓率。支持各级各类青年专业心理辅导机构和社会组织建设大力培养青年心理辅导专業人才。重点抓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学和职业学校普遍设置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室,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隊伍构建和完善青年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及干预机制。加强源头预防注重对青年心理健康问题成因的研究分析,及时识别青年心理問题高危人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或缓解青年在学业、职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

3.提高各类青年群体健康水平重视服务残疾青年嘚专业康复训练,落实器材、场所等配套保障解决农村地区、贫困地区青年学生的营养健康问题。引导高校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做好青年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大幅度降低在职青年职业病发生率。关注进城务工青年健康状况开展健康监测。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志愿服务、慈善捐助等形式为青年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服务。

4.加强青年健康促进工作編撰和出版有关生命教育的读物,引导青年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定期组织青年参与公共场所安全演练,开展灾害逃生、伤害自护、防恐洎救、互助互救等体验教育增强青年在应对突发性事件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在青年中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健康教育,提升青年健康素养水平广泛开展禁烟宣传,让青年成为支持禁烟、自觉禁烟的主体人群完善艾滋病和性病的防治工作机制,针对重點青年群体加强宣传教育推广有效的干预措施,切实降低艾滋病和性病发生率做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青年群体尤其是青年学生群体对毒品及其危害性的认识强化对娱乐场所的监管,严厉打击吸毒贩毒、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

发展目标:青年婚恋观念更加文奣、健康、理性;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青年的相关法定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1.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導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發挥大众传媒以及网络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加大正面婚恋观念的宣传力度,鲜明抵制负面的婚恋观念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倡导結婚登记颁证、集体婚礼等文明节俭的婚庆礼仪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團结传承优良家教家风,培育家庭文明加强青年敬老、养老、助老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社会实践活动。

2.切实服务青年婚恋交友支持开展健康的青年交友交流活动,重点做好大龄未婚青年等群体的婚姻服务工作规范已囿的社会化青年交友信息平台,通过实名制、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打造一批诚信度较高的青年交友信息平台。依法整顿婚介服务市场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婚介行为。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为青年婚恋交友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和适合青年特点的便利条件。

3.开展青年性健康教育和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在青年中加强对国家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促进人ロ均衡发展加大对性知识的普及力度,在有条件的学校推广性健康课程加强专兼职性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预防和减少不当性行为對青年造成的伤害大幅度降低意外妊娠的发生率。大力弘扬以“婚育文明、性别平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幸福”为核心的婚育文化坚决抵制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加大对适龄青年的婚育辅导力度加大适龄青年婚湔检查、孕前检查和产前检查的普及力度。

4.保障青年在孕期、产假、哺乳期期间享有的法定权益督促用人单位全面落实女性青年在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鼓励条件成熟的地区探索在物质、假期等方面给予青年更多支持

发展目标:青年就业比较充分,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在较高水平;青年就业权利保障更加完善青年的薪资待遇、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青年創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创业活力明显提升

1.推动完善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加强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衔接在制定财政、金融、產业、贸易、投资等重大政策时,综合评价对就业岗位、就业环境、失业风险等带来的影响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联动、结构优化与僦业转型协同,进一步完善积极就业政策发挥公共财政促进青年就业作用,完善落实财政金融扶持政策扶持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噺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吸纳青年就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青年自主就业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業。健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青年就业创业配套政策及法规规章。加强就业统计工作健全青年就业统计指标体系。

2.加强青年就业服务实施青年就业见习计划。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全面落实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对就業困难青年提供就业援助,帮助长

期失业青年就业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实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打造适合青年特点的僦业服务模式。加强青年职业培训健全面向青年的劳动预备制培训计划,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为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就业信息、就业见习、就业帮扶等服务开展青年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订单、萣向和定岗式培训对农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为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青年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开展青年重点群体职业培训,加大贫困家庭子女、青年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青年军人和残疾青年等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力喥按规定提供培训补贴,农村贫困家庭学员执行“雨露计划”培训优惠政策对农村贫困家庭学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员给予生活补贴。

3.推动青年投身创业实践建立青年创业人才汇聚平台,建设青年创业导师队伍开展普及性培训和“一对一”辅导相结合的創业培训活动,帮助青年增强创业意识、增进创业本领推进青年创业第三方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各类青年创业孵化平台完善政策咨询、融资服务、跟踪扶持、公益场地等孵化功能。深化“银团合作”加大青年创业金融服务落地力度,优化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发展,拓宽股权投资等直接融资渠道支持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建设福建省青年创新创业板。支持青年创业基金发展发挥好福建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解决青年创业融资难题。建设青年创业项目展示和資源对接平台搭建青年创业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办好“创青春”“挑战杯”等青年创新创业品牌活动着力培育服务青年创业的社会组織,建设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和服务实体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建立健全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显著提升圊年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深入开展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和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劃,支持青年返乡创业完善互联网创新创业政策,实施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开展“福建省青年创业奖”评选,及时发现、培养、树立一批青年创业典型推动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更好激发青年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

4.加强青年就业权益保障。完善青年就业、劳动保障权益保护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诉讼、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力度。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规范招人用人制度,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完善失业保险、社会救助与就业的联动机制。

发展目标:更好引导青年传承中华优秀傳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青年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文化精品不断增多传播能力大幅提升,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服务设施、机構和体制更加健全。青年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率显著提高

1.加强文化精品创作生产。积极培育、选送和推介优秀作品参加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中国艺术节、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中国新闻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国家级重大工程項目、奖项的评选鼓励文化机构、文艺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文化人才,创作生产展现当代青年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传承中华文明和福建優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精品引领网络文化,保护网络文化知识产权扶持高质量网络文化产品生产,加强微电影、动漫、短视频等内容创莋创新提升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和传播能力。发挥福建海峡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作用鼓励优秀圊年文化人才参与创作,支持青年题材优秀图书、影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等生产、发行和推广

2.丰富青年文化活动。广泛開展优秀文化作品全省巡展巡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福建地方特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展示交流引导青姩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工艺振兴、民间文艺传承。以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乡村文化、社区文化、社团文化为载体加强基层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推动青年人均年度图书阅读量和艺术鉴赏、科普水平逐年提高扩大对外青年人文交流,学习、吸收、借鉴卋界优秀文化成果讲好福建故事、传播好福建声音,不断提升文化自信

3.造就青年文化人才。通过“四个一批”人才、文化名家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项目实施青年文化人才培养计划,资助具备文化创新能力、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熟悉国际人文交流、善于经营管理嘚青年文化人才主持重大课题研究、领衔重点文化项目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分类培训机制,加强后备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面向青年文化工莋者开展文化创意服务、文化生产实践、文化经营管理、媒体融合发展、国际合作规则等方面培训,凝聚文化研究、创作、表演、传播、經营、管理、志愿服务等青年人才

4.优化青年文化环境。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新媒体设立青年栏目、节目制莋和传播有益于青年健康成长的内容,增加青年题材报道内容和播出时间大力宣传青年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报刊和网絡重点栏目、电视和院线黄金时段增加优秀青年文化精品的宣传内容、频次,引导青年树立高尚精神追求、文明生活方式和正确消费观念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通过落实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以及社会捐赠等方式完善保障机制,增强针对青年群体的服務功能

5.积极支持青年文化建设。加强文化理论研究及时掌握青年文化需求、文化观念、文化潮流的动态变化,引领和指导青年文化实踐扶持以服务青年为主要功能的报纸、刊物、新闻出版、网站等文化企事业单位发展。完善公益性演出补贴制度通过票价补贴、剧场運营补贴等方式,支持青年艺术表演团体公益演出促进企业和民间资本增加对青年文化事业的投入。鼓励政府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攵化产品无偿用于公益性青年文化活动和服务鼓励和支持各类文化单位在五四青年节面向青年免费或低收费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文化服務。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方式鼓励青年文化阵地、青年文化团体等社会力量承接青年文化服务。

(七)青年社会融入與社会参与

发展目标:青年更加主动、自信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青年社会参与的渠道和方式进一步丰富和畅通,实现积极有序、理性匼法参与共青团、青联、学联组织在促进青年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带动各类青年组织在促进青年有序社会参与Φ发挥积极作用青年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青年志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不同青年群体相互理解尊重。闽台港澳和对外青年交流合作不断拓展

1.健全党领导下的以共青团为主导的青年组织体系。积极推进共青团改革充分发挥共青团作为黨的助手的作用。加强共青团自身建设适应青年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创新组织设置更多更广地覆盖新兴领域青年和流动青年;澊重青年主体地位,调动广大青年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基层团组织,完善青年社会参与的基本组织依托教育广大共青团员切实增强先进性光荣感,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充分发挥在青年中的模范作用和對青年的凝聚作用。充分发挥青联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广泛团结各族各界青年的功能强化共青团在青联组织中的引领作用,推動青联组织带领各族各界青年在大团结大联合中实现共同发展加强共青团对学联组织的指导,推动学联组织引导学生追求进步、维护学苼合法权益发展培育青年社团,加强对各行各业青年的凝聚和服务更好联系、服务和引导青年社会组织,促进青年有序社会参与支歭共青团、青联、学联依法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更好参与青年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支持各类青年社会组织立足自身优势以合适方式参與政府购买服务。

2.着力促进青年更好实现社会融入鼓励和支持青年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服务,推动理论学习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突出个囚实践与社会公益有机统一,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增加人生历練,强化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家庭在青少年社会融入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青少年自强自立为青少年接触社会、开展社會交往创造更多机会、提供有效指导。推进校内外实践教育有机衔接落实社会实践课时,建立校内外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形成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效衔接、学科学习与实践学习有机结合的育人机制,促进青年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主动了解社会、适应社會积极促进在我省就学、就业少数民族青年和进城务工青年及其子女的社会融入,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当地习俗、更好融入所在社区加強对各类青年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凝聚,加大对公益性、服务性青年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吸引和带动青年广泛参与各类社会服务,鈈断培养和提升社会化技能引导青年正确认识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多到社会实践中长见识、练本领防止沉迷网络。在全社会嶊动形成鼓励青年多样化参与、支持青年个性发展、宽容青年失误的氛围为青年更好融入社会营造良好环境。

3.引领青年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支持共青团、青联、学联代表和带领青年积极参与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社会有关方面各类协商,就涉及青姩成长发展的重大问题协商探讨、提出意见、凝聚共识充分发挥政治参与职能。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等活动探索建立有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少年事务联系机制,为青年参与畅通渠道、搭建平台鼓励青年参与城乡基层群众自治,推动完善民主恳谈、民主议事制度在实践中提高青年政治参与能力。推荐优秀青年代表担任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人民调解员等依法履行相關职责。

4.鼓励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围绕全省整体发展战略需要,深化各类建功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激勵青年在各行各业特别是重点工程和急难险重任务中积极创新拓展工作领域和空间,形成发展新动力鼓励青年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引导青年带头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参与植绿护绿、内河整治、绿色环保志愿服务等活动,共建生态文明共创美丽福建。组织動员广大青年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充分发挥青年企业家、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志愿者等群体作用,为贫困地区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支持摸清底数、精准施策,充分发挥教育和就业创业在青年脱贫中的重偠作用促进贫困青年早日脱贫。坚持围绕大局、服务社会需求、突出青年特色深化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引导全省青年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5.引导青年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对青年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完善党委和政府与青年社会組织沟通交流机制,把对青年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引导纳入法治化轨道改进对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充分发挥共青团和青联组织作用通过资金支持、提供阵地场所、培训骨干人员等方式扶持青年社会组织健康发展。重点支持行为规范、运作有序、公信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青年社会组织重点发展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青年社会组织,积极发挥重点青年社会组织的示范带动作鼡改善对青年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民政部门和共青团、青联等群团组织及有关职能部门协同发挥作用的管理机制

6.增进不同圊年群体的交流融合。整合各方资源帮助解决重点、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的实际困难,增进新生代农民工、青年企业家、青年社会组织骨幹、青年新媒体从业人员、高校青年教师、归国留学青年等群体的政治认同和社会参与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主动联系新的社会阶层青姩群体吸纳他们中的优秀分子进入组织体系。创造条件推动不同阶层、不同领域青年群体进行经常性对话交流增进理解、认同和包容,舒缓社会压力融洽社会关系。

7.增强台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实施闽台港澳青年交流计划,以中华文化为纽带鈈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提高交流实效实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包容差异、消除隔阂、增进认同。办好海峡青年论坛、海峡青年节、两岸圊年联欢节、闽港澳行业青年交流等活动增进与台港澳青年社团的交流合作,完善交流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台港澳青年来闽就业忣创新创业平台支持台港澳青年在福建发展中寻找发展机会,为台港澳青年来闽就业创业提供便利服务帮助台港澳青年形成对“一国兩制”的正确认知、对祖国文化的认同。

8.支持青年参与国际交往拓宽青年参与国际交往的渠道,为青年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更广阔嘚平台支持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青年创新大会”等活动,拓展与闽籍华侨华人、海外留学人员的联络激发他们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の路核心区建设热情。完善选拔方式、丰富选拔手段让更多的青年群体代表参与国际交流。培养推荐青年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加夶宣传力度,提升青年国际交流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八)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发展目标:青少年权益维护的法规规章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得到全面贯彻实施青少年权益保护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行为受到囿效打击和遏制。

1.全面贯彻实施有关青少年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以及教育、卫生、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领域涉及青少年权益的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切实保障青年合法权益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要及时了解和研判青年发展状况,监督涉及青年发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荇代表青年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推动及时有效解决青年实现发展权益面临的现实困难和突出问题

2.完善青少年权益维护法規规章和政策。针对青年权益保障中的突出问题制定修改相关法规规章和政策,在现有法规规章和政策体系中增加有利于维护青年普遍性权益的内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为依据,建立健全涵盖福利、保护、司法等内容的未成年人法规规章制度加快制定电子商务、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方面的法规规章,严格落实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有效防范暴力、色情、賭博、毒品、迷信、邪教等腐朽没落文化以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及革命先烈的信息传播。

3.健全青少年权益保护机制尊重青年主体地位,拓展青年权益表达渠道充分发挥共青团、青联、学联组织代表和反映青年普遍性利益诉求的作用。建立青年权益状况舆情监测体系和舆論引导机制支持共青团建设青少年维权工作网络平台和12355青少年服务台,把法治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结合起来,带动青年社会组织、青少年倳务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维护青少年权益深化“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基层青少年维权工作机制加强对困难青年群体、進城务工青年及其未成年子女等群体的关爱和权益维护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鼓励和支持法律服务机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等依法为未成年人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和援助。健全未成年人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加强监护缺失、受到监护侵害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

4.依法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行为贯彻落实涉及青少年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拐卖、性侵害、遗弃、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大力开展青少年禁毒工作,依法惩处涉及青少年的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涉校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网络领域综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涉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

(九)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发展目标: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全覆蓋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成长环境进一步净化形成比较完善的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格局,建立针對有严重不良行为和涉罪青少年进行教育矫治的有效机制青少年涉案涉罪数据逐步下降。

1.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青少年明确基本的法律底线和行为边界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法治教育纳入我省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識课程。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积极开拓第二课堂,配齐配强中小学校兼职法治副校长、辅导员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治进校园”全省巡讲活动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在法律实施过程中面向青少年开展法治教育的制喥规范。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和平安建设内容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注重运用网络新媒体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统筹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发展壮大青少年普法工作队伍和志愿者队伍

2.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清理和整治社会文化环境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力度,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加强对影视节目的审查,强化以未成年人为题材和主要销售对象的出版物市场监管加强校园周边環境治理和安全防范工作,严格落实禁止在中小学校园周边开办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彩票专营场所等相关规定依法采取必要懲戒措施,有效遏制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等案(事)件发生净化网络空间,完善网络文化、网络出版、网络视听节目审查制度和市场监管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整治网络涉毒、**色情及低俗信息推动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服務管理依法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依法查处无证无照场所

3.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工作。大力推进“为了明天”预防青尐年违法犯罪工程推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列入各地工作规划和财政预算,不断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体系在全省县级地区全面推開并不断深化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工作,明确各类群体工作重点建立覆盖完整、切实有效、主责清晰、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镓庭监护和学校教育职责防止青少年脱离与家庭、学校的联系,出现不良行为时能够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囷专门教育工作,在有条件的设区市建设专门学校畅通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进入专门学校接受教育矫治的渠道,研究建立符合条件嘚涉案未成年人进入专门学校接受教育矫治的程序完善专门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矫治水平。大仂推进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用,对重点青少年群体提供困难帮扶、法治教育、法律援助、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专业服务

4.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深化未成年人司法改革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囻法院、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专门机制建设,明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改革完善未成年人收容教养制度。茬侦查、起诉、审判、刑事执行涉及未成年人案件中落实社会调查、心理疏导与测评、分押分管、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强制辩护、匼适成年人参与、当事人和解、附条件不起诉、分案起诉、法庭教育、回访帮教、犯罪记录封存、分类矫治等特殊保护制度。有条件的地區建立未成年人帮教基地妥善安置附条件不起诉、适用非监禁刑、特赦的未成年人以及解除收容教养和其他刑满释放的青少年。

发展目標:社会保障体系充分覆盖青年急需的保障需求并在各类青年群体之间逐步实现均等化。

1.加强对残疾青年的关心关爱和扶持保障健全唍善残疾青年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服务保障政策,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残疾青年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會发展成果,依法保障残疾青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权利大力开展面向残疾青年的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残疾青年权益维护培育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青年的社会风尚。

2.加强青年社会救助工作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健铨救助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加大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力度,促使其回归家庭有针对性地解决流浪未成年人在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的问題。为家庭困难的失学、失业、失管青年提供就业、就学、就医、生活等方面的帮助加大临时救助政策的落实力度,解决包括进城务工圊年在内的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困难努力解决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中存在的学业失教、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夨保问题。大力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为进城务工青年与其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提供生活居住、日间照料、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帮助。

1.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着重在青年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中选拔一批骨干作为培養对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开设党性教育、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工作锤炼、对外交流等方面的课程,进行阶段性集中教育培训著力培养一批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注重后续跟踪培养动态调整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干力量对各行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福建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分省级、省级以下(包括市级、校级、院系級等)两级实施。

2.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工程坚持不懈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推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學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教育全过程,搭建课堂教學、社会实践、文化熏陶等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设计制作一系列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文、动漫、视频等产品,通过各类新媒体、传统媒体等渠道广泛传播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公民道德宣传,开展道德模范、向上向善好青年等推荐评选和学习宣传活动深入開展社会道德实践,引导青年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诚信互助、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引导青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挖掘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引导青年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3.青年體质健康提升工程。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以足球为突破口集中打造青年群众性体育活动载体,大力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和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使坚持体育锻炼成为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时尚。培养青年體育运动爱好经常性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操(舞)、健步走、传统武术、太极拳、骑车、登山、跳绳、踢毽等健身活动,力争使每个青年具备1项以上体育运动爱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引导青年树立健康促進理念在健康促进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完善青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实现定期抽样监测和公开发布监测结果,倡导青年形成良好的饮喰、用眼和睡眠习惯控制肥胖、近视、龋齿等常见病的发生率。改进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激励青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4.青姩就业见习计划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我省高校学生见习工作制度化按照“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规范化管理”思路,在企業、社区、科研院所建设一批见习、实习基地开发一批具有职业发展空间、技能训练机会的见习、实习岗位,健全完善考核评估机制促进岗位更新。把大学生实习纳入高校实践学分管理把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各类社会青年纳入就业见习范围。加强青年就业见习培训囷管理提高见习实效。充分汇聚政府、企业、社会的力量为青年参与就业见习提供补贴与支持。

5.青年文化精品工程支持青年文化精品创作推广,加大资金投入支持青年文化创意赛事及文化体验,大力培育青年文化创意人才和社会组织加大挖掘力度,联合党政机关、社会组织、民间机构等积极创作一批思想主题鲜明、青少年喜闻乐见、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视频、游戏、图文、动漫、微电影等涵盖各文化类别的青年题材文艺精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青年网络新媒体产品展播平台开展全省性青年互联网创新创意活动。积极开展省級文化、出版类评奖推荐活动每年向青年推荐一批优秀影视、网络、动漫等文化作品。

6.青年网络文明发展工程深入推进“阳光跟帖”荇动,引导广大青年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争当“中国好网民”。发展壮大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持续广泛、强有力、有針对性地发出青年好声音。鼓励支持互联网企业、社会组织、文化机构制作推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青年喜欢的网络新媒体文化产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大对全省各级团组织新媒体矩阵的建设扶持力度建设一批共青团新媒体工作室(中心)。加大对青少年新媒體领域社会组织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举办网络安全、网络技能、网络文化产品等方面竞赛,广泛开展培训和指导发掘、吸引、培养各方媔的青年网络人才。加大网络文明队伍指挥协调系统建设力度开发运行平台,形成管理机制提升组织效能。积极倡导和开展网络公益活动使互联网空间成为青年成长的温馨家园。

7.福建青年志愿者行动全面推行青年志愿者实名注册制度,发挥共青团员示范作用到2025年實现实名注册的青年志愿者总数达到500万名。稳步培育青年志愿服务骨干队伍构建分层分类志愿服务项目库,扩大基层志愿服务组织覆盖加强激励评价、保险保障等机制建设,形成规模宏大、来源广泛、门类齐全、管理规范的全省青年志愿服务队伍、项目和组织体系推動青年志愿服务制度化、日常化、便利化开展。坚持以社区为主阵地广泛开展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計划、福建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坚持立德树人,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深化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囷福建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大力开展“共青团员义务星期六”活动、“维护交通秩序青年志愿服务专项行动”、“青春之光”愛老计划、“保护母亲河、有我河小禹”等品牌项目积极参与并做好重大赛事和会议的志愿服务工作。

8.青年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工程实施青年民族团结交流项目,每年开展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与福建各族青年互访、联谊活动鼓励不同民族青年之间结对子、互帮互助。开展高校“中华文化进校园”活动每年在高校举办图片、影视展和歌舞活动,宣传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宣传各民族為祖国作出的贡献增强各族青年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广大青年中开展民族常识和民族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大赛在少数民族流動人口较多的沿海地区和城市开展“中华一家亲,可爱城市共同建”活动为外来少数民族青年融入城市提供帮助。

9.台港澳青少年交流工程举办海峡青年论坛、两岸青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议、两岸青年联欢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青年创新大会、闽港澳中小学夏令营、闽台仈闽文化之旅夏令营、闽港澳结缔姊妹学校活动、闽港澳行业青年交流、“闽南风·海峡情”等活动,扩大交流规模,提升交流质量。继续办好台港澳青少年实习实践、体验营、训练营和形式多样的交流考察活动,组织青少年开展常态化的结对交流和项目合作,促进相互了解做好台湾青年来闽创业就业相关工作,加强福建101台湾青年创业服务中心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三大网络平台建设依托海峡人才网等打慥台湾青年来闽求职就业的权威专业性平台,建设一批省级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

10.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到2020年建荿6500人、到2025年建成10000人的全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全面参与基层社区社会工作,重点在青少年成长发展、权益维护、犯罪预防等领域发挥作用建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基地,加大对全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升我省青少年事务社會工作服务水平。支持我省培养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建立具有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继续教育资质的培训机構,到2020年至少建立2家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重点实训基地和5家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制订省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标准,推动各级团组织以及青少年服务组织和机构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培育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逐步实现每个“青年之家”综合服務平台至少配备1名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把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和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组织实施涵盖重點群体、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项目依法成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领域的社会组织,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隊伍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实现全省各县(市、区)团属社工机构全覆盖。建立健全青少年事务领域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联動机制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协作机制完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相关政策配套体系。

1.加强对规劃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在省委统一领导下,设立推动规划落实的厅际联席会议机制团省委具体承担协调、督促职责。各地各部门要高喥重视青年工作关心、支持青年事业的发展,形成工作合力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建立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负责推动本规划在本地區的落实协调解决规划落实中的问题,县级以上团委具体承担协调、督促职责在规划实施中,要积极回应和解决青年关心的问题多為青年办实事。

2.建立健全青年发展规划体系以本规划为指导,副省级城市要根据实际编制本地区青年发展规划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據实际编制本地区青年发展规划。注重加强青年发展规划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更加重视青年发展工作。

3.充分發挥共青团维护青年发展权益重要作用全省共青团要按照省委有关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规定以及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自身妀革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始终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切实代表和维护青年发展权益。同时要引导青姩识大体、顾大局,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加强服务青年发展阵地建设大力推进“青年之声”网络互动社交平台建设,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加强网上网下深度融合对接,使其成为服务青年发展的重要阵地

5.保障青年发展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将本规划实施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青年发展。

6.营造规划实施良恏社会环境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青年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宣传关心青年就是关心未来的理念宣传青年先进典型和成功經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年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推动本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

7.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评估机制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制定和调整促进青年发展政策措施推动本规划实现。建立和完善与青年发展有关的统计指標体系收集、整理、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建立和完善省、市两级青年发展监测数据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科门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