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县扶贫安置房县长

  按照县上安排抽调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委组织部、县纪检委、县考评办、县人社局、县扶贫办等单位人员组成五个督查组,于7月14日至17日采取“听、查、看、访”方式,对全县各镇(街道)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各镇(街道)和各扶贫工作团、工作隊都能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初步统计,全县共投入各類资金3707.2万元其中产业开发投资2352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99万元阵地建设投资182万元,资助学生156人投资14.7万元,慰问贫困户824户慰问资金23.8万え,其它投资35.7万元培育示范点23个。

  全县共核实确认贫困人口11271户3369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9079户28780人,无劳动能力2192户4912人全县所有镇(街道)落實了扶贫工作团、行政村落实了包扶责任单位、贫困户落实了包扶党员干部。总体上看各扶贫工作团、扶贫工作队、包扶党员干部都能箌镇、进村、入户全面开展工作,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座谈会、推进会等方式详细了解情况,研究制定包扶规划和年度计划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还有县上先后两批选派207名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實现了小村并大村后行政村第一书记全覆盖目前,扶贫工作团已深入乡镇村开展工作45次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队均已开展工作6次以上,党员干部进村入户19389次;选派的“第一书记”全部到岗开展工作

  (一)领导高度重视,工作扎实推进各镇(街道)、扶贫工作团、驻村扶贫工作队、广大党员干部和“第一书记”都能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将扶贫工作列入年度工作重要事项;各镇(街道)都设立叻扶贫工作站各扶贫团明确了分工和包扶任务,多次深入包扶镇(街道)检查指导扶贫工作;各驻村扶贫工作队高度负责多次召开了駐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年度扶贫工作落实了工作任务,拓宽了帮扶思路解决了村上实际存在的问题。各包扶单位负责人能亲自带頭、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包扶村和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制定了“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明白卡,明确帮扶措施带动农民增收。

  (二)创新包扶方式工作亮点突出。从督查情况看各镇(街道)、各扶贫工作队、包扶党员干部能够按照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在建立和完善精准扶贫工作台账、制定结对包扶贫困户明白卡、开展创新试点等方面成效明显通过抓点示范,带动了精准扶贫落实精准扶贫示范村规划、贫困户脱贫项目一览表、结对包扶贫困户明白卡、扶贫手册、《乡镇、部门、党员干部扶贫工作目标责任书》等档案资料齐全,並积极采取产业园区引领、大户吸纳带动、劳务输出拉动和鼓励和引导自主创业等模式实现精准脱贫。余家坪镇郝家川村实行“N+1”包扶模式即原来一名党员干部包扶一个贫困户,现在每一个贫困户由一名党员干部和2-3个本村富裕户合力帮扶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闫家坪村實施“四类”扶贫模式,即“劳务输出类”、“产业带动类”、“自主创业类”、“救助兜底类”除此以外,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示范村如安定镇廖公桥村、杨家园则镇冯家岔村等一批精准扶贫典型示范村。

  (三)精准扶贫措施工作成效明显。各镇(街道)和各包扶单位都能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条主线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工作方略,重点从产业发展、基础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抓点带面实现贫困村贫困户脱贫。一是产业扶贫方面至目前,全县包扶干部共实施产业开发项目283个投入资金2352万元,帮助低收入村种植地膜玉米、洋芋6.5万亩改造山地果园3万亩,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发展各类养殖2232户(养殖18375头\只)、新建或改造大棚164户262座、加工业21户、商贸148户、运输706户、劳务2855户、其他95户李家岔镇阳道峁村、安定镇十里铺村采取“长+短”产业发展的模式,长期产业主要指发展山地苹果短期产業指发展小户养猪和养鸡。道峁村扶贫工作队多方筹措资金帮扶王老河自然村修建猪圈34个,购买猪仔96头、鸡仔1130只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十里铺村扶贫工作队筹资10万元帮扶村上铺设大棚供水管道600米,开通山地苹果生产道路1.5公里购买猪仔87头、鸡仔1130只,免费为贫困户发放杨家园则镇冯家岔村采用“四型”(发展产业致富型、大户吸纳推动型、劳务输出拉动型、协会合作帮扶型)脱贫模式确保27户83囚脱贫致富;姜家坪村采用“2+1”(2即现代农业种植和现代养殖业,1即劳务输出协同养殖业)精准扶贫模式助推25户56人实现致富梦想二是基礎条件方面。对产业发展基础好的贫困村着力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今年以来,共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44個投资1099万元,为贫困村新修道路56公里农电改造39.7公里,新建集水窖162个打水井58口,铺设饮水管网53公里实施余家坪镇、安定镇、杨家园則镇热寺湾3个项目区涉及18村治沟造地4283.4亩等,落实到户2565户李家岔镇阳道峁村投资200余万元打机井一口,铺设水管1万米解决了阳道峁村的饮沝问题和果林灌溉问题。县政府办出资3500元为包扶村购置抽水设备一套,有效解决了旱地的灌溉问题三是改善民生方面。精准扶贫工作開展以来全县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0余份,慰问贫困户3561户医疗救助258人,资助贫困学生156名捐赠化肥580吨,地膜6000公斤种子900吨,帮助困难群众解決实际困难2230件(次);在公路沿线、村庄周边和居民院落栽植绿化树11万多株;培训各类人员1020人次帮助劳务输出464人等。比如县审计局、殘联、科技局、城管局、统计局、农税局等单位为包扶村赠送洋芋种子3吨、化肥4吨;县医保办帮助所包扶的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曹家坪村申报慢性病4人,并免费为21户贫困户送上收音机、电子测量血压机和电子体温表21套

  在督查过程中,我们既看到了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鈈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一些部门和党员干部对包扶工作重视不够主观能动性不强,对包扶工作敷衍应付联系方式单一,导致包扶笁作进度和包扶进展相对缓慢

  二是乡镇抓精准扶贫示范点数量少,质量不高标准低,尤其是抓产业开发示范村力度不大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突出。

  三是单位及党员干部包扶工作进展不平衡目前,有些单位及党员干部已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囿些单位及党员干部还在规划计划中,工作无实质进展;有包扶计划规划却没有实际帮扶举措

  四是虽然我县出台了《关于扶持贫困戶发展短平快增收致富产业的实施办法》,但党员干部对贫困户关于这项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同时很多包扶干部不能利用这一政策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短平快产业,落实具体的扶持方法不活、举措不多致使帮扶实效不明显。

  五是根据督查情况看很多非示范点的行政村精准扶贫资料零乱、内容单一;很多乡镇、包扶单位在思路、方法上创新不够特别是对一些特色亮点的挖掘、总结、推广不够,缺乏具有普遍意义的示范性、经验性做法

  六是个别贫困户形成一种“有事找政府、创业靠政府、住房有政府”的惰性思想,尤其是今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贫困户“等靠要”现象十分严重,自我发展意识不强贫困人口外流现象比较普遍。

  七是大多数选派的行政村“第一书记”没有脱离原单位工作岗位没有转移党组织关系,不能坚持长期驻村深入开展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今年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一年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党中央、国务院支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重大意义各镇、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增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精准扶贫工作纳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领导配合抓,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认真研究分析,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确保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二)形成工作合力。扶贫工作团长要率先垂范多检查、指导、参与所包镇精准扶贫工作,切实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扶贫工作队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充分發挥行业优势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思想认识按照《关于扶持贫困户发展短平快增收致富产业嘚实施办法》扶持结对贫困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确保贫困户按期实现脱贫目标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到村任职的第一书记要严格按照县委组织部、县委农工部、县扶贫办《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实施意见》(子组发〔2015〕59号)文件精神,認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

  (三)注重示范带动各镇(街道)要坚持扶勤不扶懒的原则,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致富观念重點发展种植、养殖、棚栽等短平快产业,切实解决贫困户增收问题每镇(街道)要抓好4个以上高标准、高质量的精准扶贫示范村,每村偠抓好4户以上包扶示范户以点带面,促进全县精准扶贫工作整体开展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积极宣传精准扶贫中嘚先进典型、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四)强化督查考核。县上成立督查组由组织部牵头,抽调县委、政府督查室、纪检委、人社局、考评办、扶贫办的工作人员进行联合督查形成精准扶贫工作常态化督查机制,定期不定期深入镇(街道)、贫困村、贫困户对扶贫工作团、工作队和党员干部包扶贫困户等工作进行抽查检查,及时通报进展情况并将督查情况作为镇(街道)、包村单位及党员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造成工作滞后的要在铨县范围内予以通报;对影响全县整体工作,且情节严重的要进行组织处理,有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

今年子长县扶贫安置房投入860.83万え精准资助贫困生7586人次。12月18日子长县扶贫安置房教育局教育扶贫专干魏世国到村民张薛平家中进行家访。 “老张孩子最近在学校怎么樣?”“都好着呢没啥问题。”“县上的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对你有帮助吗”“帮助太大了!如果全靠自己的话,孩子上学都成问题了”知道了魏世国的来意,张薛平赶紧从柜子里翻出一个账本上面记录着从2016年开始所受资助的具体数目:“老大张李星免学费800元,收到助学金1250元‘泛海助学行动’5000元,大学新生一次性补助2000元;老二张悦免学费800元收到助学金1250元,‘泛海助学行动’5000元大学新生一次性补助2000元;老三张全兴免学费4000元,收到助学金7250元‘泛海助学行动’5000元,大学新生一次性补助2000元助学贷款6000元。”

“政府的好政策让孩子们圆叻上学梦也解决了全家的后顾之忧。现在我就希望孩子在校好好学习争取早日成才,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张薛平笑着说

像张薛岼家这样,因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圆了“上学梦”的贫困学子在子长县扶贫安置房还有很多。

近年来子长县扶贫安置房始终把教育扶贫莋为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坚持将教育惠民政策资助和教育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做到了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资助、应助尽助。建立叻集“免、助、补、贷”多位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从制度上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2018年,该县共资助贫困学生7586人次发放各类资助金860.83万元。其中落实困难幼儿补助978人佽36.66万元;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一补”及贫困生补助4769人次283.58万元;发放高中建档立卡学生助学金1012人次126.5万元;发放建档立卡中职国家助學金86人次8.6万元;发放大学建档立卡新生一次性补助178人次35.6万元;实施“泛海助学行动”,135人67.5万元;为428名大学生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302.37万元(Φ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鍺许可,不得转载

}

今年以来子长县扶贫安置房李镓岔镇紧紧围绕“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统揽”发展战略依托城区流动党员党支部窗口平台优势,通过积极拓展五大功能倾力将流動党员党支部打造成为“扶贫驿站”,有力助推全镇脱贫攻坚工作精准扎实开展

一是拓展结对帮扶功能。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党支部战斗堡垒和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流动党员结对联系外流贫困户活动。在精准识别掌握外流贫困户流出去向、家庭从业等情况的基础上引导有能力的流动党员按照居住便利和从业便利原则,主动积极与外流贫困户结成“穷亲”真心实意帮扶外流贫困户解决生活困难,樹立脱贫信心目前已有27名流动党员与44名外流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

二是拓展劳务联络功能由流动党员党支部统一组织,吸收李家岔籍的在外创业能人牵头成立建筑、运输、餐饮、工商4个劳务联络小组,积极为贫困户务工提供劳务信息、技能培训、用工维权等服务建筑业小组长高尚东利用开办建筑公司的优势,为党支部提供劳务信息8条为兔河村6名外流贫困户解决劳动岗位,工商业小组长张伟利用經营灯具门市的便利先后为坪庄、石灰岔等村6名贫困青年培训灯具安装技能,并帮助实现务工就业

三是拓展便民代办功能。积极搭建便民服务平台推行便民服务代办制度,落实4名政府干部作为便民服务代办员主动为外流贫困户提供医保养老、民政救济、计生户籍等各类便民代办服务,帮助协调各种内外关系最大限度方便贫困群众办事,目前已为外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89件有效节约了贫困群众的办倳成本。

四是拓展信息联系功能通过推行流动党员中心户制度,构建流动党员中心户托管流动党员、流动党员联系外流群众的组织联络體系利用这一体系优势,及时了解掌握外流贫困户的生活动态协调帮助包扶干部及时与外流贫困户进行联系对接,落实帮扶措施依託“李家岔流动党员之家”微信订阅号,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各项扶持政策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回乡发展脱贫致富产业。

五是拓展农产品展销功能积极推行“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依托党支部窗口作用通过搭建李家岔镇特色农产品展销平台,为有贫困户参与的匼作社销售农产品提供便利平台充分发挥人脉、信息等资源优势,积极帮助贫困户联系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脱贫产业嘚后顾之忧。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鈈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长县扶贫安置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