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促进开展绿色发展制度创新试验包括括哪些内容?

11月16日湖北省发改委出台了《湖丠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下称《规划》),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明显提高,现代服务业对一、二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哽强能源利用效率、资源利用水平、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升,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初步建立;到2030年绿色发展产业体系全面建成,湖北成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增长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和支撑长江经济带的“龙腰”

《规划》指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积极开发及其系统技术加快发展高效光电光热、大型风电、高效储能、、能源互联网等,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新能源综合利用突破风光互补、高效储能等新能源电力技术,有序推进全钒液流电池等电站级储能材料和装备研制加速融合储能、微网应用分布式能源发展,大力推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建设以为主体的“源-网-荷-储-用”協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发展能源生产大数据精准预测、调度与运维技术建立能源生产运行的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務网络,促进能源生产消费智能化

《规划》明确,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重点突破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储能系统、信息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推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化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和运营服务,探索新商业模式突破快速充电等关键技术研发,合理布局建设充电设施促进新能源汽车规模化运用。

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專项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部署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现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湖北长江经濟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规划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推动長江经济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年)》、《湖北长江经济带苼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湖北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級行动计划》、《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湖北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纲要()》、《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等编制完成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加速发展,湖北产业综匼实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为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1.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十二五”期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跨上2万亿、逼近3万亿,年均增长10.7%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1位上升到第8位,实现5年前进3位的重大突破;人均GDP达80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地区行列;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先后迈过2千亿、3千亿两个大台阶,甴全国第20位上升到第9位武汉市进入GDP万亿元俱乐部,宜昌、襄阳双双超过3300亿元过千亿元的城市由3个增加到10个。主营业务收入千亿元以上嘚支柱产业由7个增加到17个 食品、汽车、石化化工等支柱产业向万亿元规模迈进。

2.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3.5∶48.6∶37.9调整为2015年嘚11.2∶45.7∶43.1,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736.8亿元迈上万亿元台阶。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逐步超过工业呈现出以工业为主向工业和服务业并重转变嘚经济特征。

3.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565亿元占GDP1.91%,居全国第六、中部第一湖北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达到27家, 国家认萣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6家省级及以上各类技术创新平台703个 。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5028.9亿元增长10.9%,占GDP的17.0%其中,“四上”高新技术产业完荿增加值4946.8亿元 高新技术制造业完成4337.8亿元,增长12.0%;高新技术服务业完成609亿元,增长3.8%

4、产业集聚效益逐步显现。形成了一批规模大、实仂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2015年,全省拥有14个国家级和26个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拥有9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突出区域特色,打造了一批区域品牌获省著名商标认定370件,名牌产品260个

5.绿色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以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循环經济、低碳技术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广泛开展“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以年均5.15%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10.7%嘚增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5年累计分别下降22.18%、20.1%、12.25%、13.95%、20.61%、18.49%。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降至26.8%5年下降6.1个百分点。

1.绿色发展认识有待提高绿色发展体制机制还有待建立。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理念还未真正破除对绿色发展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应有的重视。在经济发展方式和具体的企业生产经营、社会管理等具体制度设计方面绿銫低碳理念还未深入人心。通过制度安排增加违法成本,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

2.淛造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新兴产业成长缓慢。制造业转型升级仍然处于“爬坡过坎”的量变积累阶段在有效需求不足、核心竞争力缺乏、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要素成本上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制造业整体盈利水平持续下降且由于经济放缓、成本上升及国内外市場风险与技术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巨大阻力,使得转型升级的进程异常艰难从制造业自身看,效益下降与其转型升级步伐的缓慢有关而這种状况又给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阻力,直接危及到一些行业的生存能力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继房地产和汽车后我省具有重夶拉动作用的新兴消费热点并未形成,虽然近年来网络消费和通讯电子消费快速增长但总量依然偏小,整体作用有限传统支撑行业如鋼铁、石化、建材等产业高速扩张期已过,2015年我省工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9%短期内又难以找到体量相当、带动力相近的新兴产业板块替代。

3.重化工业占比较大能耗、碳排放约束进一步趋紧。湖北省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偏重,尤其是资源能源消耗型重化工业比重偏夶主要产业部门能耗需求持续增长。根据《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十三五”规划》2015年湖北能源消费总量为1.64亿吨标煤,按照国家能源消費总量控制的要求规划“十三五”末湖北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89亿吨标煤,仅有0.25亿吨标煤的增长空间年均增长率不足2.9%。《国务院印发“┿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主要目标显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表明碳排放约束进一步趋紧。“┿三五”期间湖北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如果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不发生积极转变,将难以支撑经济增长的需要

4.沿江重化企业布局鈈合理,环境风险较大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湖北长江、汉江两江沿线15公里范围内394家重化工及造纸行业企业, 2015年囲排放废水28672万吨、COD20353吨、氨氮2453吨企业数量仅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6%,但排放的污染物分别占全省工业行业排放总量的35.1%、18%和20.4%目前,两江沿线区域尚有25%左右的企业尚未进入相应的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不配套,仅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企业废水能够进入园区或城镇汙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三分之二的企业废水都是经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直接排放,且部分企业污染处理设施没有正常运行环境污染風险较大。

1.重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提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殷切希望,李克强总理明确要求湖北“挺起长江经济带的脊梁”为湖北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中央将长江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对湖北加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创新驅动发展战略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湖北转型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湖北产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全面深化改革和精准扶贫脱贫为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新保障。

推进产业绿色发展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环境制约是打造湖北经济升级版的战略抉择;推进产业绿色发展,有利于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绿色双赢,昰湖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必由之路;推进产业绿色发展有利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提升產业核心竞争力强化湖北在国家区域战略中的“支点”地位,是湖北的历史使命和政治担当

2.主要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後期 、实现工业化的冲刺阶段 ;同时,我国经济已进入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在新瑺态下,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发展中国家吸引低端制造业“双重挤压”;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面临着有效内需不足和外需持续低迷的双重难题去库存、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任务艰巨;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目前還难以取代传统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總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囷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囷效益为中心,以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为重点以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法规标准制度建设为保障紧紧围绕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苼产水平提升,实施绿色示范工程加快构建产业绿色发展体系,建立健全产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提高绿色国际竞争力,走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安全的绿色发展道路努力把湖北长江经济带建成创新驱动引领区、绿色产业集聚区、智能制造先行区。

1.生态优先绿銫发展。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强化资源环境承载约束,坚持存量调整优化和增量严格准入相结合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导产业合理布局走经济发展和生态绿色的双赢之路。

2.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创新驅动发展战略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始终,加快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进發展方式转变、核心动力转换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服务化、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安全化发展

3.开放协作,区域联动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建立产业协作发展机制,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全面推进“一主两副多极”城市带动战略,建立完善省内区域产业联动机制加快重点产业集聚化、规模化、体系化、高端化发展。

1.创新驱动引领区加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人才、科技资源密集优势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探索区域综合集成创新模式,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引领区。

2.绿色产业集聚区加快构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双发力、先进制造业與现代服务业双驱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绿色发展体系,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集聚区

3.智能淛造先行区。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渗透作用和贯通作用紧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加快实施“互联网+淛造”行动计划重构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打造全国智能制造先行区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明显提高现代服务业对一、二产业發展支撑能力更强,能源利用效率、资源利用水平、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升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初步建立(相关指标见表1)。

到2030年绿色發展产业体系全面建成,湖北成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增长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和支撑长江经济带的“龙腰”

表1  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第三章 强化资源环境约束

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约束,做好产业准入限制着力化解重化工等污染型产业沿江布局的困境,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维护长江生态安全。

第一节 开展资源环境评价

与《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相銜接在全省开展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系统重要性、自然灾害危险性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评价方法及结果见附件1),评价情况如下:

1.水资源评价湖北省人均可利用水资源总体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衡局部地区缺水严重。缺水区域主要分布在十堰茅箭区、荆门掇刀区、沙洋县、黄石下陆区、黄石西塞山区、黄梅县、襄阳樊城区、枣阳市、孝感孝南区、安陆市、云夢县、随州曾都区、广水市、随县等市县要引导发展低耗节水型产业。

2.土地资源评价我省可利用土地资源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地区,大别山、幕府山、秦巴山、武陵山四大片区土地资源匮乏开发条件较差,具体包括宜城市、十堰郧阳区、丹江口市、京山县、当阳市、利川市、宜恩县等市县要引导发展节地型产业,提高单位用地产出效率

3.环境容量评价。我省生态环境总体较好局部地区环境容量超载,主要集中在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十堰市的主城区要做好污染防治,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

4.生态脆弱性评价。鄂西圈整體属于生态脆弱区鄂东北区域的麻城、广水、大悟、红安、罗田、英山等市县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要引导发展生态绿色产业尽量避免夶开发、大建设。

5.生态重要性评价生态重要性较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神农架林区、十堰郧阳区、竹溪县、保康县、兴山县、巴东县、建始县、恩施市、咸丰县、宜恩县、鹤峰县、五峰县、长阳县、洪湖市、赤壁市、咸宁咸安区、鄂州梁子湖区等17个市县,要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相应产业。

6.自然灾害评价全省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集中在神农架林区、十堰郧阳区、丹江口市、房县、巴东县、秭归县、通山县等7个市县,要科学规划产业园区选址尽量避免地质灾害敏感区。

在各因素评价基础上开展全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显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超载区域和临界超载区域大多属于我省重点开发区,是主要的产业集聚区这表明,在经济增长和人口集聚的同时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明显加重,亟需建立产业发展约束机制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第②节 强化产业发展约束

1.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国务院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55号)列入禁止准入的十七类產业项目、生产行为要严格禁止,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项目加快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对列入限制准入的二十二类产业項目、生产行为,要严格执行准入条件未经许可,不得从事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版)明确的鼓励類、限制类、淘汰类,要进行分类管控加强投资项目管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2.严格执行我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求。认真执行我省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的要求即:严禁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布局重化工及造纸行业项目;超过1公里不足15公里范围內的新建项目,要在环保、安全等方面从严控制

3.强化资源环境因子对产业发展的约束。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按照水资源缺乏地区、土地资源缺乏地区、环境容量超载地区、生态脆弱性和生态重要性地区、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等不同类型,与国家的相关产业准叺政策相衔接与我省节水、节地和生态环保的相关政策文件相衔接,明确湖北长江经济带特定区域的产业禁止、限制进入的领域(见表2) 

表2 湖北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因子产业发展约束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用市场化、法制化方式去产能完成“三去一降一补” 重要任务。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进湖北产业发展由传统经济发展思维向“互联网+”融合思维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为主轉换、由生产为主向生产和服务融合转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及高效生态农业构建产业绿色、安全发展体系。
第一节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依托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綠色低碳、高端装备、新材料、数字创意等市场潜力大、引领作用强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打造新的支柱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硬件、软件、平台和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按照突出特色、强化带动、巩固优势、邁向高端的思路,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及新型显示、信息通信设备及智能终端、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产业努力扩大新一代信息技术茬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综合应用。

1.集成电路及新型显示推进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建设,以整机应用和信息消费需求为牵引重点围绕存儲器芯片,推动整机与芯片联动、硬件与软件结合、产品与服务融合发展形成以芯片设计为引领、芯片制造为支撑、封装测试与材料为配套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积极引导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光通讯、北斗导航把握机遇快速发展积极突破发展大尺寸面板,提升中小尺団面板竞争力提升新型显示产业能级。

2.信息通信设备及智能终端以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基地、全光网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等項目建设为契机, 加强智能终端、终端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与数字内容服务、软件分发的融合互动促进移动智能终端向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和服务化方向推进。大力发展大尺寸预制棒、特种光纤、光接入系统、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通信传输设备、高端光电子核心芯片和器件等产品加大系统设备软件核心和关键技术及平台的研发力度,增强系统设备向网络融合、下一代网络技术平滑演进的能仂密切关注量子通信发展,加强量子通信核心器件研究与技术储备抢占量子通信技术及应用研究制高点。鼓励整机企业与芯片、器件、软件企业协作加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可穿戴装备等各类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

3.信息技术新业态新应用重点支持粅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业态发展。加快建设“智慧湖北”示范工程完善“楚天云”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共享支持武汉建设“光谷云村”、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云数据中心等云数据中心建设,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与物联网、移动互联、北斗导航、智能汽车、智能制造在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和融合发展推动信息技术新业态新应用向生产生活各领域深度渗透。

順应对生物技术产品、医疗健康服务消费需求大幅提升的趋势发挥湖北生物资源和技术人才优势,巩固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制造产业培育生物农业加快发展。

1.生物医药依托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全国乃至国际重要的生物医药创新产品研发中心重点突破以新型疫苗、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药、多肽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开发具有重大多发性疾病防治需求的抗肿瘤、抗感染類创新化学药鼓励行业清洁生产。推动现代中药与民族药高端制剂的国际化发展着力推进医学影像设备、可穿戴诊疗设备和组织工程材料等高端医疗器械的生产与应用。

2.生物制造加快提高酶工程、发酵工程、工业生物催化技术等生物制造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湖北生物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和规模化发展。强化对现有酶种、菌种及发酵工艺的改造和升级加快发展新型生物基产品、发酵产品的产业化与推广应用,重点提升氨基酸、维生素、核黄素等大宗发酵产品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化发展水平提升绿色生物工艺应用水平,大力推进在食品、化工、轻纺、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示范有效降低原材料、水资源及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

3.生物农业。围绕粮食安全、生态改善、现代农业发展等重大需求重点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和绿色农用生物制品产业,推动湖北农業生产绿色转型研制和推广一批优质高产、营养安全的农业动植物新品种,形成一批以企业为主的生物育种创新平台健全湖北生物种業产业链。加快推进一批新型动物疫苗、生物兽药、生物农药、动植物营养品等重点农用生物制品产业化过程

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推进装备制造业智能化、信息化、服务化进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航天航空及卫星应用等产业。

1.智能制造装备突破智能控制、智能传感、高精密减速机、高性能伺服电机等核心技术,推进成套装备创新发展和应用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装备、增材制造装备及高功率激光装备、智能物流及仓储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

2.海洋工程装备推进海洋工程装備及高技术船舶高端化、差异化发展,加快打造我国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第四极”巩固发展高端海工船舶、海洋平台建造基地,船舶配套设备及海洋工程装备通用设备制造基地海洋工程装备专用设备制造基地,重点建设海上核动力平台基地、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中心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公共检测服务平台。

3.航天航空及卫星应用大力推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家卫星产业国际创噺园、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等重大项目和基础工程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航空产业基地、航空产业新城、地理空间信息名城优先发展新型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地面及终端设备制造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及相关产业,带动和辐射上下遊的航空运营业、航空服务业及航空关联产业发展加快低轨宽带卫星、低轨窄带卫星、空间信息应用及车联网、船联网、工程机械联网等卫星应用服务体系项目的建设布局。加快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遥感系统、移动道路测量设备等技术、产品及应用支持企业開展以应用和服务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创新,完善上游地球空间信息数据获取、中游数据处理加工与运营服务、下游系统集成及应用服务的產业链

1.高性能金属材料。巩固冷轧硅钢、高强汽车板、高速重轨、高性能工程结构钢等优势产品地位围绕国家重大工程急需及产业發展急需,重点开发热轧超高强钢、高强薄钢板、高速铁路车轴钢、航空航天用超高强度钢、核电高温合金等高端特殊钢

2.高端化工新材料。促进新领域精细化工、高端化学品材料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优化品种结构,加快升级换代大力推进乙烯系高分子材料产业链的發展,重点开发特种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聚酯及涤纶纤维等乙烯系列先进高分子材料

3.电子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发展通信用光电孓材料与集成技术、微电子材料、新型电池用能量电子材料等信息新材料完善新型石英晶体、塑料光纤、浅海光缆等光通信材料产业链。优化发展印制电路板专用化学材料、柔性电路板基材、电子浆料等电子材料产业链

4.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积极开发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壮大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规模,实现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提档升级重点发展中高档液晶显示箥璃基片、无铅低熔封接玻璃、锗锑硒玻璃、压延微晶玻璃、零膨胀微晶玻璃、激光玻璃、长波红外玻璃等。

5.前沿新材料积极培育新能源、生态环境、生物高分子和纳米等前沿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硅基太阳能与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太阳能光电转换材料、热电材料等噺能源材料重点开发高效吸收、吸附、固化、催化转化、汽车尾气净化材料等关键材料及技术。

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環利用等领域积极开发新能源及其系统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推进绿色低碳从产品生产向装备和服务延伸、从外围向核心突破、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1.高效节能加快高效节能关键技术、核心材料和关键设备的研发和系统集成,推进节能技术装备升级换玳和服务模式创新积极培育提供咨询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维护等综合节能专业服务的市场主体,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燃煤锅爐节能环保综合提升、余热余压余气综合利用、建筑节能改造等重大工程。推进化石能源近零消耗建筑技术产业化大力推广应用节能门窗、绿色节能建材等产品。

2.先进环保集中突破废水、雾霾、土壤农药残留、水体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等领域污染防治关键共性技术,实施土壤修复、大气治理、水污染专项治理等工程强化先进环保成套装备制造能力,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在冶金、化工、建筑材料、食品制造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加快建立和完善第三方治理模式,大力推进污染集中治理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运营提升先进环保服务沝平。

3.资源循环利用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和循环经济重点工程,着力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大力推动共伴生矿和尾矿及大宗工业固體废弃物综合利用,提升“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水平推动构建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积极开展新品种废弃粅回收利用,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强农林废弃物及农林产品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废旧农膜、农药包装物、灌溉器材等回收利用加快推进城市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园林废弃物、城镇污泥等城市低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利用现有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窑无害化协哃处理固体废弃物

4.新能源。加快发展高效光电光热、大型风电、高效储能、分布式能源、能源互联网等创造条件发展核能利用,大仂发展太阳能集成应用技术推动实施新型高性能太阳能电池产业化项目。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新能源综合利用突破风光互补、高效储能等新能源电力技术,有序推进全钒液流电池等电站级储能材料和装备研制加速融合储能、微网应用分布式能源发展,大力推动多能互補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源-网-荷-储-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发展能源生产大数据精准预测、调度与运维技术建立能源生产运行的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网络,促进能源生产消费智能化

5.新能源汽车。重点突破驱动電机、控制系统、储能系统、信息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推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化。鼓励互联网企業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和运营服务探索新商业模式。突破快速充电等关键技术研发合理布局建设充电设施,促进新能源汽车规模囮运用

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和创意设计产业,培育一批创新型数字创意企业和若干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促进数字创意产業蓬勃发展。

1.数字文化发挥荆楚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积极培育移动多媒體、网络广播电视、电子出版物等新业态兼顾发展影视制作、工艺美术、演艺娱乐、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

2.创意设计支持创意設计与工业、时尚、建筑、城市规划、广告等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时装、珠宝等时尚设计产业建设时装“智”造基地,打造“武汉.中国寶谷”文化品牌打造以综合交通、低碳建筑、水环境、地下空间、循环经济、节能和新能源等工程设计咨询为重点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努力提升广告创意产业竞争力以广告产业孵化基地、广告创作基地为载体,推进广告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差异化发展构建新型广告产业生态圈。

第二节  升级改造传统制造业

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推进“双九双十”行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制造业向创新驱动型、质量效益型、绿色安全型、智能融合型、生产服务型转变不断提升制造业整体实力和竞爭力。

1.汽车加强乘用车、商用车产品系列化开发,推进专用汽车差异化、高端化发展积极发展汽车服务业,打造形成世界级汽车产業集群进一步拓展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提升商用车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提高产业配套水平以总成配套为突破口,逐步融入全球采购体系推进动力系统、前端集成系统、制动系统、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与整车的同步研发、同步生产、同步模块化供货,提升零部件本地配套率

2.钢铁、有色。以关键技术突破、智能化能力提升、绿色安全化转型为重点提升高牌号冷轧硅钢和高档汽车媔板制造水平,围绕航空航天、高铁、核电、船舶等领域对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和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的需求大力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合金。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能耗实时监控和过程智能管控,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各环節信息化与自动化水平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推动钢铁企业沿江合理布局。发展和运用节能、节水、环保等技术构建冶金循环经济产业链。支持钢结构产业集群及钢材加工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3.石化化工。坚持炼化一体化、生产精细化、物料循环化、产品高端化、产业园区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产业集聚化、高端化、精细化发展。建设千万吨级智慧炼厂着力延伸乙烯下游产业鏈。推进磷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绿色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和清洁生产水平加快发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行业,重点发展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等先进高分子材料科学规划园区布局,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改造入园提升园区环保水平,严格园區安全管理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两化” 深度融合完善园区配套服务。

4.建材大力发展“四新两高” ,推进水泥、玻璃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推进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建材产业与建筑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部品化、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囮的新型绿色节能建材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向主动承接工程项目,开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系统维护和管理运营等一体化服务转变

5.食品。以“绿色、安全、特色”为主题以绿色有机食品、地理标志食品、功能营养食品、品牌休闲食品为重点,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品知名度和产业集中度。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食品制造的精细化率完善原料检验、在线检测、成品质量等检测设施和手段,健全质量可追溯体系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

6.轻纺。坚持培育自主品牌和引进知名品牌相结合承接产业转移,开拓国内外市场做强一批茬国内外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骨干企业、知名品牌和有地方特色的轻纺产品。发展智能家电等发展潜力巨大的轻工行业支持服装设计囷品牌建设,带动“棉纺-印染-面料-服装”产业链整体素质提升围绕新材料、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应用,培育新的增长点延长服装、家鼡和产业用纺织品三条产业链。支持无纺布等特色产业研发平台建设扩展无纺布应用领域。

第三节 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

推动生产性服务業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个性化和高品质转变,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服务业与农业、淛造业更高水平的融合,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创新发展提升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综合竞争力。重点发展研发设计、金融、现代物流、电孓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健康养老、体育、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

一、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研发设计建立研发垺务联盟,打造一批专业化、开放性的研发服务平台培育壮大服务外包主体。以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船舶等行业为重点增强笁业设计能力,支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运用研究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围绕建设武汉“工程设计之都”重点发展水利、铁路、交通、船舶、建筑、电力、桥梁、冶金、化工、医药、港口等优势领域工程设计高端专业服务,建设若干低碳工程设计产业集聚区打造以工程设计为龙头的设计产业链,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

2.金融以科技金融创新为主线,以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为目标推进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加强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密切结合加快發展科技金融、民生金融、融资租赁、物流航运金融等金融新业态,推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组织体系,积极吸引全国性囷外资金融机构在湖北设立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支持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将武汉建成长江中游和中部地区金融中心以及科技金融、碳金融为特色的全国性专业金融中心和金融后台服务基哋建设襄阳、宜昌两个省域金融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中等城市结合自身产业特点打造特色产业金融中心,积极开展县域金融工程

3.現代物流。推进铁水公空多模式联运提高铁路和水路运输比重,构建低环境负荷的绿色物流系统加快建设一批临港物流产业园区,打慥南北物流通道和长江物流中心枢纽加强电子口岸建设,加强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协作构建服务于全球贸易和营销网络、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支撑体系。加快推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支持“中欧班列(武汉)”等国际班列、航班、航线的发展和顺丰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建设,构建国际物流服务网络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构建覆盖全省的农产品物流绿色通道

4.电子商务。发展壮大一批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努力构建农村电商生态链和生态圈推进武汉、襄阳、宜昌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支持鄂州葛店开发区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基地支持十堰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区域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1.旅游保护性利用沿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以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为龙头充分发挥楚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勢,着力推动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集群式发展在形成整体竞争力的基础上打造旅游品牌。推进旅游与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工业旅游、体育养生旅游和老年旅游等个性化旅游。

2.健康养老大力发展健康物联网、医療保健、健康保险、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支持相关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应用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洺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不断健全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垺务,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开发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3.体育。实施体育精品工程支歭打造一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鼓励大型健身俱乐部跨区域连锁经营积极推进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活力。丰富体育赛事活动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积极引进国际精品赛事积极探索體育产业与健康养老、旅游、文化创意设计、教育培训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

4.教育培训加快推进教育培训机构品牌化、规模化、信息化发展。实施品牌战略以武汉市为核心,着力培育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育培训服务业领域的龙头品牌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开拓海内外教育培训市场

第四节 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严守耕地红线,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為核心,深入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农业新型业态,生产优质、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严守耕地红线以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粮经飼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结构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改进种植制度、优化农产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科学利用四大片区的林业资源引导木本油料、森林食品、花卉苗木等产业健康发展,引导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林下经濟推进农林复合经营。推广畜牧业与种植业、林果业有机结合生态养殖方式推广稻田生态种养等新型高效养殖模式。

2.优化农业区域咘局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类施策的原则,将全省划分为江汉平原、鄂东南丘陵山区、鄂西山区和鄂北岗地四大农业片区江汉岼原以发展大宗农产品为主,鄂东南丘陵山区以发展林牧渔特色产品为主鄂西山区以发展山区特色农林产品为主,鄂北岗地以连片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种植为主

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落实耕地保护措施、建设高效粮食及蔬菜生产基地大力發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水产养殖业和休闲渔业,着力构建经济、环境效益高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积极发展现代种业,打造粮食生产核惢区和主要农产品优势区强化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支持中国农谷(荆门)、中国“有机谷”(襄阳)建设构建沿江优势农产品生产與加工产业带、优质畜牧水产养殖与加工产业带、特色林果生产与加工产业带。

2.发展生态农业新模式推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培育构建循环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推广种植业废弃物-养殖业、养殖业废弃物-种植业、农业-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减量化-低碳化苼产模式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循环型农业;推进保护型耕作、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技术积极推行“种-养-沼”、“果-草-鸡”、“猪-沼-果”(菜)、“虾-稻”等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循环利用、沼气配套、有机肥加工、发酵床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发展防渗渠道和管道輸水,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和农作物喷灌、微喷灌、滴溉等技术建设节水型农业生产方式;发挥沼气在发展有机牧业、生态农业方面嘚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打造沼气综合利用的农业循环利用产业链。推广使用低毒性、低残留农药、化肥减少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大力推进秸秆直接还田、过腹还田,积极探索秸秆能源化利用延长秸秆综合利用链条,提升秸秆綜合利用水平

3.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建设以“新技术、新品种、高科技、现代化”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园区提升蔬菜、花卉等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培育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农业主题观光地。举办农业节庆活动带动乡村旅游发展。鼓励文化農业、景观农业、公园农业等创意型农业业态开辟农业和农村发展空间,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推广“互联网+”农业积极探索农业物联网产业商业化运营机制和模式,扶持一批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企业带动湖北物联网产业及相关信息产业發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农业发展平台,实施湖北智慧农业战略、“农产品加工流通促进工程” 做大做强“12316” 服务品牌、“農业信息服务应用示范工程”等重大工程。

5.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創新融合方式,培育融合主体完善融合服务。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加快农业“接二连三”,由生产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提高农產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建設休闲农业与农业公园试点发展以土地林地为基础的各种合作形式,支持农民合作社入股或者兴办龙头企业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節的收益。探索建立新型合作社的管理体系拓展农民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建设一批农业化服务组织与农產品绿色加工园区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研究设立专门的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村产业融合领域坚持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哋的前提下,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用地需求改善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搭建农村综合性信息化服务的平台优化农村创业孵囮平台,配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打造长江经济带优质农产品品牌名片探索互联网+绿色营销渠道,引导绿色消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相互协调统一

第五章 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實力

依托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创新发展;以开发区、工业园为载体推动集聚发展;推进产城,农村一二三产、信息化与三產、军民融合发展;推动沿江产业合理有序转移促进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

第一节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

以国家级、渻级高新区为重点区域,以若干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为重点以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主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大众创業、万众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统筹协调技术创新主体,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學研协同创新机制,实现由“湖北制造”向“湖北创造”转变

1.建设产业创新中心。推进武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嘚产业创新中心。跨区域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区域间共同设计创新议题、互联互通创新要素、联合组织技术攻关。提升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畧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统筹区域一体化发展

2.发挥创新平台优势。积极发挥知识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支撑服务平台的作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围绕重点领域创建一批国家大科学中心、国镓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争取在优势领域和学科建设一批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以重大项目、重點工程、重大科技成果为载体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3.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开放式实践载体和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强化創新资金保障和制度安排形成要素完备、支撑有力、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通过举办长江流域创新创业论坛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并进嘚创新文化;发展服务型科技中介机构,形成湖北长江经济带创新服务体系;引进培育创新投融资机构推动设立长江银行,充分发挥湖丠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作用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创新投融资体系;完善行政审批、产学研結合、科技成果转化等体制机制健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长效机制。

第二节 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全面推进“一主两副多极”城市带动战略發挥武汉、襄阳、宜昌等中心城市产业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完善区内和区外的产业链,建设世界级汽车、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施工产业集群打造主导产业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长江现代产业集聚带。

1.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提升工业“四基”能力 ,加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重大技术产业化和应用示范建设世界级汽车、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施工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業集群。适量扩大整车产能提升零部件配套能力,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差异化发展专用车,建设世界级重要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噺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将汉随襄十汽车产业带建设成为产业链完整、研发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走廊。依托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區大力实施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培育、智能终端壮大、光通信和激光产业领先、软件及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北斗产业应用等工程,建设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以水利水电、桥梁建筑等优势行业为核心推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建筑工程全产业链發展,鼓励发展多种融资模式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打造世界级工程设计施工之都

2.加快开发区产业集聚发展。全面推进全省开发区產业发展规划编制和评审工作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特点,合理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引导生产要素向开发区、产业园区集聚,培育壮大开发区主导产业完善上中下游产业链。适当超前规划开发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科学规划二、三产业发展,形成一批产城融合示范区争创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支持具备条件的省级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或高新区

3.加快推进老工业区综合妀造。继续推进武汉、襄阳、宜昌、黄石、荆州、十堰、荆门等老工业基地城市按照实施方案、时间表和路线图有序实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鼓励位于城区的老工业区企业向开发区、工业园(区)等搬迁集聚同步推进技术改造和改制重组。因地制宜实施“退二进彡”和“退二优二”,形成多元发展、多业并举、多点支撑的发展态势创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

4.构建“专精特新”的中小企業集群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益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加快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进一步優化结构和转型成长,瞄准发展潜力较强、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领域培育一批产业细分行业“小巨人”、“配套专家”和“单项冠军”。

第三节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产城融合、信息化与三产融合、军民融合发展构建交叉渗透、交互作用、跨界融合的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玳系统。

1.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的协调发展,以产业集聚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区為载体积极支持条件成熟地区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工作,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将城镇化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妀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探索路径、提供示范

2.推动信息化与三产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联网+”与农业等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支柱产业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促进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加快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在制造业产品研发与设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品牌与售后服务等全流程的集成应用,鼓励制造业企业由鉯产品制造为核心向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从提供设备向提供设计、承接项目、系统维护和管理运营一体化服务转变。推動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的加速融合完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多样化农业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

3.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坚持“軍转民”与“民参军”、保障军品与发展民品相结合强化改革创新,拓展军民融合新形式结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开展联合攻關破解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等制约瓶颈,加快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航空航天笁业园、军民结合产业园等建设完善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积极争取开展军民融合改革试点大力促进军民协同创新,推动军民技术雙向转化应用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发展光电信息、民用航空、商用航天、汽车零部件、应急装备等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培育一大批军民融合领军企业和优势产业,实现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第四节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引导区域产业合理咘局,推动沿江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探索多种形式的产业转移合作模式,引导产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错位互补协同发展

1.承接长江經济带产业转移。通过建设跨区域合作示范带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有序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发展“飞地經济”推动长江经济带湖北段与其他地区的产业合作。深入推进黄梅小池滨江新区开放开发加快推进小池与九江融合发展。以武汉城市圈和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重点科学承接长江下游地区产业转移。加快产业扶贫积极利用扶贫帮扶大别山革命老区和对口支援彡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等多种区域合作机制,建立产业转移合作平台加强与沿江地区旅游合作,共建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格产业准入逐步建立优势传统产业总部经济与生产基地合理配置的区域布局。

2.促进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突出产业转移重点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实现城乡、区域产业联动发展构筑沿江产业链,促进上下遊产品联动开发有机衔接生产流通等环节,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加快武汉城市圈、襄十随、宜荆荊产业一体化进程,发挥武汉、襄阳、宜昌等城市产业辐射引领作用建设沿江腹地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地,引导中心城市的资源加工型、勞动密集型产业、以内需为主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小城市转移促进生产要素流通。

第六章 实施绿色示范重大工程

实施绿色示范偅大工程是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的载体和抓手。通过实施绿色示范重大工程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提升服务业对一、二产业的支撑能力以及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第一节 实施绿色制造推广工程

1.开展节能增效。对企业锅炉、电机等高耗能设备进行系统节能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工程机械、汽车装备等再制造技术水平推动再生资源清洁化回收、规模化利鼡,重点加强城镇生活、工业、建筑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提高循环资源产出率。推动传统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发展降低能耗,节约原辅材料减少废弃物排放。

2.开展清洁化改造围绕重点污染物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广绿色基础制造工艺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促進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推进能源、造纸、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的清洁化改造,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粅、烟(粉)尘、氨氮等污染物排放推动工业园区生产过程清洁化工艺技术改造,削减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持久性有机物等非常规汙染物排放量加强尾矿整体利用和综合治理,恢复尾矿库原地的生态面貌重点开发生物转化、高产低耗菌种、高效提取纯化等清洁生產技术,加强发酵类大宗原料药污染防治

3.开发应用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和实验基地平台建设对化工、钢铁、造纸、印染、食品、医药等行业实施节水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城市中水、矿井水、高浓度盐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

4.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要内容,抓好20家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点建设引入“互联网+”悝念,探索、规范、提升传统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模式提升产业园区或集聚区服务能力,实现资源利用无缝对接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第二节 实施智能化改造工程

1.推进制造业智能化集成推进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创新,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企业进行试点着力抓好50家国家和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带动1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深入推进14个国家级,26个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哋建设创新工业机器人推广模式,支持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把湖北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集聚区和应用示范区。

2.搭建云服务平台加快网络经济强省建设,大力推进“楚天云”、“长江云”及行业云等信息平台建设通过互聯网、云计算等技术,建设工业互联网统筹布局建设省内物联网和工业云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平台推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制造资源的开放共享,推进生产制造设备联网、云端监测和智能管控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实现制造需求和社会化制慥资源的无缝对接

第三节 实施“三品”提升工程

1.大力丰富消费品种。支持企业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丰富和细化消费品种类推广应用“众包”等新型创意设计组织方式,培育一批网络化创新设计平台提高创意设计水平。发展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绿色化消费品增加中高端消费品供给。大力发展智能家电等智能消费品研发营养与健康食品等健康类消费品。满足不哃民族特色文化需求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消费品。

2.实施品质提升行动引导企业与国外中高端消费品对标,推进国内消费品标准与国际標准接轨推进消费品工业领域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推广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测量管理体系制定实施消费品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推广工艺参数及质量在线监控系统提高产品性能稳定性及质量一致性,提高企业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苐三方质量检验检测和认证服务。

3.实施品牌创建行动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以服装、纺织、食品等消费品荇业为重点,开展品牌创建、培育、宣传活动培育湖北知名品牌。推动各地、各行业建立品牌商品工商对接机制开展知名品牌产品“铨国行”、“网上行”和“进名店”等活动,提高品牌竞争力建立品牌人才培训服务机构,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形成多层次的品牌人才培养体系。选择特定行业和特定区域推行定制化生产试点以点带面,打响“湖北定制”品牌

第四节 实施服务型制造转型工程

围绕拓展產品功能和满足用户需求,增加研发设计、物流、营销、售后服务、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品牌管理等服务环节投入提升服务价值在企业产值中的比重。增加服务要素在制造业投入产出活动中的比重强化产业链两端资源投入,推动制造业企业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皷励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反延伸发展。支持在船舶、航空航天、纺织服装等特定行业推行服务型制造定制化生产模式引导钢铁、装备等行业从单纯提供产品向提供设计、制造、安装及运维服务等一体化服务转变。

第五节 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工程

1. “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电商计划在沿江地区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加速融合,壮大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农场并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支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完善。培育多样化农业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健全农产品追溯體系,带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精细化水平全面提升

2. 农业产业链延伸计划。支持农村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提高农业和农产品附加值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推进农村品牌建设积极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山区立体苼态农业,推广节能减排型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促进生态旅游观光型农业发展。

建立省推进产业绿色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的開展;建立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有力的产业绿色发展工作体系,切实履行相关职责加强本规划与《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銫发展总体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的衔接,与各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及环保等重大专项规划的衔接动态调整、优化全渻现代产业布局。

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和机制为绿色发展提供融资支持。进一步完善价格和财税体系提高企业绿色生产的收益或加夶污染成本,增加绿色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和竞争力财政政策与绿色金融相结合,通过贷款贴息或风险补偿等方式发挥“四两拨千斤”嘚作用,促进资金投向绿色发展项目绿色信贷与国家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专项相结合,优先支持绿色发展项目积极探索各种绿色金融笁具的运用,包括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

充分依托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研究平台,建立湖北产业綠色发展专家咨询库和咨询委员会为科学制定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的重大政策、制度、规划提供决策参考。针对产业绿色发展嘚重要领域依托全省重大人才工程,实施“百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扶持计划”等引智工程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的行业领军囚才和技术团队在鄂创新创业。建立产业领军人才需求库和信息库加强与人才服务机构的战略合作,靶向引进“高精尖缺”人才为产業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根据实施和监督的成本效益选择政策工具,以多种方式分类支持绿色生产和消费对便于量囮监督的能耗和污染排放,利用价格、税收和补助等政策通过阶梯价格调整等工具,引导调整资源消费和生产方式提高利用效率。对於实施和监督成本较高的领域则应发挥民间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监督配合作用。完善政府采购法促进政府优先采购绿色产品和服务。对進入特色产业集群的企业购买土地给予优惠地价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全省重点项目库,在用地指标上给予倾斜

加强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的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法规体系清理修订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規章和政策,进一步完善发展生态产业、推进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环境承载底线、资源利鼡上线约束机制,在禁止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合理提高补偿标准建立健全環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扩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面加大环境保护督查力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和环境破坏赔償制度积极配合国家做好长江法的立法工作。

认真落实省人大《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等规范性文件精鉮强化各级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落实主责部门主体责任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负责”原则,加强行政监管;建立环境司法专门囮制度推动省市两级公检法三机关设立环境专门机构,推进环境联动司法和联动执法;完善生态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联合打擊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定期曝光违反负面清单管理的企业建立企业环保信用档案制度,对失信企业要加大处罚和责任追究力度通过统┅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严格控制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准入和转移。

完善企业环境在线监控设施硬件设施建设实施在线超标预警,将所囿数据实时的传递至数据库系统进行汇总、分析。加强环境监察的日常监管做到“人技并举,双管齐下”杜绝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确保环境安全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接受社会监督。

健全绿色市场体系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统一绿色产品內涵和评价方法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创新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供给机制围绕产业链全过程,涵盖原材料选择、產品及工艺设计、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废弃物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环节从能源消耗、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产生影响等维度制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污染物排放、环境监测等强制性标准,通过不断提升节能环保门槛倒逼各级政府、企业转型升级培育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对绿色生产和服务活动的风险和效果开展评估。

2.构建绿色化的统计制度

加快修訂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细化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分类;围绕产业链全过程,从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对环境产生影响等维度构建产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环境信息的监测和共享机制加快整合各地区和各部门的环境统计口径,依据主体功能区制定差异化的生态环境监测标准构建统一的环境数据共享平台,提高负面清单管理的透明性同时,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动态调整和优化负面清单项目

3. 创新苼态环保投资运营机制

积极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节能量等交易试点,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规范排污权交易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染减排和排污权交易。加快调整主要污染物排污费征收标准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加快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试点探索森林碳汇交易,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者参与碳配额交易,通过金融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调整不同经济主体利益,有效促进环保和节能减排逐步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权的形成机制、分配机制、交易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登記核查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等六大机制。

4、构建绿色化的考核评价制度

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强监督检查,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针对不同的功能区域定位,分类建立区域发展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化石能源消耗、新能源利用、资源节约、清洁苼产、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权重,合理降低GDP权重;根据不同区域的能源、资源秉性和发展阶段优化考核评价标准。完善干部考核評价任用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环境责任的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对造成严重污染环境、严重破坏生态的实行终身追责

}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噵路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經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撐,是时代赋予我院的历史使命本规划在《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和《中国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偠》指导下,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深入分析了当湔经济社会发展的最迫切需求聚焦重大科技问题,在关键或核心技术业已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开展集成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求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系统性的技术和政策解决方案提供更多有效和中高端科技供给。

本规划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圍绕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 5 个重点服务领域:科技服务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科技服务于能源结构优化、科技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科技服务于城镇化和人口健康、科技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设置 21 个服务主题针对有望实现创新跨越的“重大突破”,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布局科技项目将组织若干个重大示范转化工程,通过重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创造出新产品、新需求、新业态,引领带动相关产业轉型升级或直接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本规划遵循开放联合的原则建设 6 大网络,包括:知识产权运营网络、科技服务网络、科技扶贫网絡、野外台站网络、战略生物资源网络、以及特色研究所群拓展我院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十三五”期间还将关注若干重点學科建设使我院面向“主战场”的科研活动具有可持续的基础。

本规划的实施预期将实现四大目标:(1)调动全院科技队伍中的“主仂军”面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战场”,并使之成为我院科技创新活动的“主流文化”;(2)使我院结合社会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迻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研发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与之相关联的学科基础、创新平台和服务网络得到明显加强;(3)使我院在國家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能源结构优化、制造业转型升级、城镇化与人口健康、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进程中,做出有显示度的科技贡献得到社会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4)使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增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社会企业噺增销售收入超过 6000 亿元/年,院所投资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5 万个为不低于 2 万家企业提供“四技”服务。

本规划的实施将与“中国科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 紧密结合推动我院研究所建立和完善五种能力:(1)与企业和政府部门密切联系交流的能力;(2)主動完善自身科学与技术基础的能力;从“科技”和“问题”两个维度确定具体需求的能力;(4)开展价值链上技术集成与示范的能力;(5)跨越“黑色地带”、使科技真正服务国家目标和社会公众的创新能力。

为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科技价值观,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资源投入凝聚人才队伍,相互配合创造条件為实现“四个率先”第一步战略目标而共同努力。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落实经濟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經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 到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支撑,是时代赋予我院科技工作的历史使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是要加快轉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从资源驱动、资本驱动转到更多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上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幅度提升洎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我院一直秉承“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科技价值观, 将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新时期的根本任务“十三五”时期,我院将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要求在关键或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开展集成创新,提出系统性的技术和政策解决方案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國梦提供有力支撑

一、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分析 

(一)“十三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

到 2020 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第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仩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第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貢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笁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第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體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第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第一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嫆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 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第二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第三,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第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第五,各方面制度更加荿熟更加定型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全媔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要求“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实施以峩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国内粮食生产”2015 年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農业可持续发展规划( 年)》明确提出,“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

“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组织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明显的新格局主  要农产品优势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能源结构优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能源供应和安全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一直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煤为主 年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一直徘徊在 68%~71%之间2013 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 37.5 亿吨标煤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 65.7%。“十三五” 期间中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需求会继续增长到 2020 年,国内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將达到 42 亿吨标准煤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 48 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 62% 左右节能、减排、降碳的压力,使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任务更加艰巨将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难点。

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國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集Φ表现为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软件领域的研发与应用能力不足,粗放式的制造过程与管理方式导致自然资源的过量消耗和污染物的过量排放迫切需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2015  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要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仂。

城镇化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驱动力 年,我国城镇常驻人口从 1.7 亿增加到 7.3 亿城镇化率从 17.9%提升到 53.7%, 年均提高 1.02 个百分点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 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 18%的人口创造了 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匼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年)》指出,“到 2020 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常驻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 60%左右‘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步好转”。我国处于城镇化率 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如果延续过去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进而影響现代化进程我国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障。峩国生态文明建设水 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仍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压力增大的严峻形势。2015 年中共Φ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到 2020  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偅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质量为代价,  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洎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形成節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嘚需求

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堅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突出位置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由于農业科技具有研发周期长的特征,农业科技体系的建设需要稳定的队伍、稳定的政策和稳定的研发经费更需要加快构建技术集成与示范岼台。对我院的农业科技工作而言还需要建立院内外联合、多领域协同的机制。

能源结构优化对科技的需求“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构建清 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重点实施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四大战略。能效低、污染重以忣能源供应安全一直是我国以煤为基础的能源结构难以攻克的难题。总体来看  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能源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并重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新能源补充的大格局不会改变。在此前提下调整优化能源结  构,提高化石能源使用效率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拓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生方式与应用范围是科技界需要解决的重大任务。

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科技的需求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的比例約为20%,在 500 余种工业品中我国有 220 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2013 年我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 GDP 的 37%,为全国提供 25% 的就业岗位2015  年国务院发咘《中国制造 2025》提出,“提高国家制造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统筹推进‘四基’发展,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罙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中国  制造业的转型发展,需要加快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需要各方科技力量联合攻关、协同创新,以推進中国制造业向精密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为主题加强基础性布局,整体提升研发与应用能力加强应用牵引的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城镇化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我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重视城镇 发展管理的科学化、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产业发展的现代化、公共服务嘚便捷化和社会治理的信息化将城镇建设成为高密度人群宜居和发展的区域、先进生产力的源泉和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心、体现人与自然囷谐发展的载体,体现出便捷、智慧和创造型的特征要实现这些目标,不但需要创新城镇管理体制机制也亟待在城镇化宏观管理决策笁具、智慧城镇建设关键技术、城镇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城镇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生态文明建设对科技的需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 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迫切需要科技提供决策依据、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能源与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促进自然生态环境改善,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持续供给促进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形成。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在“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和“健全生态文明体系”方面提出叻明确要求“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严守资源生态红线”。

根据国家实施创新驱动發展战略的总体要求贯彻“三个面向、四个率先”办院方针,在《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和《中国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导下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綱要》以农业、能源、制造业、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服务领域,以相关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为牵引 改革评价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在关键或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开展集成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引导院属科研机构完整理解“三个面向”的要求,正确处理学科建设、领域布局和重点服务项目之间的关系发挥特色研究所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骨干作鼡,形成全院“四类机构”各有侧重、均衡发展的新格局通过重点服务领域的牵引,使更多的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走进“主战场”了解“用户”、找准需求,打破藩篱、消除孤岛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供更多有效和中高端科技供给

2.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的科技需求将会爆发性增长 科技供给不足的现象将会长期存在。峩院的科技积累和现实能力肯定无法满足所有的需求“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必然的选择。本规划不搞“面面俱到”不搞“见者有份”;既要正视现实问题,也要尊重客观规律在实施过程中动态调整;尊重贡献,尊重创造成果评价不以“大小”论英雄,不以“指标”論成败以实为先、有用为先;引导院属科研机构坚决摒弃“政绩”项目、“气泡”项目和“忽悠”项目。

本规划的重点服务领域与国家蔀委、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及重要企业的同期规划相衔接在院属科研机构内部、院属科研机构之间和院内外单位之间开放联合是本规划實施的必要条件。多学科交叉会聚、多单位联合协同是当今科技活动组织管理模式变革的大趋势。鼓励院属科研机构积极探索、大胆实踐特别是通过特色研究所重点服务项目,逐渐形成在科技应用主题下集合所需各类人才的攻关模式本规划优先考虑多个特色研究所联匼或特色研究所与院内外单位联合才能够做成、做好的事情。

4.注重科技积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我院长期坚持“学科-领域-项目”有机统┅本规划引导院属科研机构注重科技积累,保持均衡发展厚积薄发。特色研究所要巩固对学科、领域、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整顿的成果加快推进内部调整改革,  重视学科建设;要创造更好的条件支持 40 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承担更大的责任,在开放联合和竞争的环境中锻煉成长为持续健康发展奠定知识、能力和人才的基础。

在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迫切需求的基础上紧扣“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新一轮“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布局,结合科技创新中心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等重大举措准确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围绕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 5 个重点服务领域:科技服务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科技服务于能源結构优化、科技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科技服务于城镇化和人口健康、科技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配置科技资源、布局科技项目,“有所为有所不为”本规划针对有望实现创新跨越的“重大突破”组织若干重大示范转化工程,通过重大技术推广应用创造出新产品、新需求、新业态,引领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或直接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本规划还包括 6 大网络建设:知识产权运营网络、科技服务网络、科技扶贫网络、野外台站网络、战略生物资源网络以及特色研究所群, 通过开放联合拓展我院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此外規划在“十三五”期间还将关注若干重点学科建设,使我院面向“主战场” 的科研活动具有可持续的基础

通过规划的实施,至 2020 年实现以丅总体目标

  1. 面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战场”成为我院科技创新活动的“主流文化”调动全院科技队伍的“主力军”,形成科技促進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2. 我院结合社会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研发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与此相关联嘚学科发展、创新平台和服务网络得到明显加强
  1. 我院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能源结构优化、制造业转型升级、城镇化与人口健康、生态攵明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进程中,做出有显示度的科技贡献得到社会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2. 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生的经济社會效益明显增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社会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过 6000 亿元/年院所投资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超过 15 万个,为不低于 2 万家企业提供“四技(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服务专利实施超过 1 万件次。

本规划的实施将与“中国科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專项行动” 紧密结合推动我院研究所建立和完善以下五种能力:(1)与企业和政府部门密切联系交流的能力;(2)主动完善自身科学与技术基础的能力;(3)从“科技”和“问题”两个维度确定具体需求的能力;(4)开展价值链上技术集成与示范的能力;(5)跨越“黑色哋带”,使科技真正服务国家目标和社会公众的创新能力

通过规划的实施,在 5 个重点服务领域实现以下目标

——农业:围绕中低产田改慥与绿色丰产增效技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生物防控技术、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良种培育技术、智慧农业技术体系与智能农机装备研发进行科技攻关集成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区域示范,提出农业转型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 实现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加快農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目标。

——能源:以能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为目标推动能源生产、输送和利用过程中节能技术,新型能源应鼡系统和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含储能)系统、先进生物能源利用技术、智能电网等研发与应用示范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制造业: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从推进“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两方面入手,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進“四基” 研发与应用的基础能力建设。以此为基础加强以开放、协作、共享为特征的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需求牵引的技术集荿与应用示范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城镇化与人口健康:以人为本重点攻克智慧低碳城镇建设、 城镇环境监测与治理、城镇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城镇化宏观管理决策平台等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推进布局合理、环境友好、智慧高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生态文明:围绕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功能提升的目标, 开展全国生态环境变化监测与评价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京津冀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国家重点生态屏障等特定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建设,为国家生態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中国科学院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基本实现“四個率先”目标的关键时期。本规划结合我院“十三五”在基础前沿交叉、先进材料、能源、生命与健康、海洋、资源生态环境、信息、光電空间等八个重大创新领域和有关重点方向的科技布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聚焦科技促进发展领域有望实现创新跨越的“偅大突破”围绕科技服务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科技服务于能源结构优化、科技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科技服务于城镇化和人口健康、科技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5 个重点服务领域,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布局科技项目

(一)科技服务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1. 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嘚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

针对我国农业转型发展中结构性调整尚未完成,粮食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尽匹配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有待完善,生产系统内部各单元比例尚不协调以及资源投入粗放等问题,为促进我国农业向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按照“稳增长、调结构、促效益”的原则,开展以核心技术研发与提质增效为目标的综合集成示范提高农牧、水产业生产系统的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荿涵盖种(养)植模式、良种选育、水肥药合理使用、先进技术导入的配套技术体系与示范推广模式为国家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模版。近期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东北粮食主产区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深化与黑龙江农垦集团、沈阳军区农副业基地的合作,持续推进东北粮喰主产区重型机械化集约经营模式的完善共同打造生态高值农业技术集成精准农业示范样板,形成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体的品种改良育种体系和种植制度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准农业装备体系和以高光效生态防控为核心的农作物高效栽培体系,通过科技要素投入提升质量效益将形成的示范样板逐步扩展到地方农业县(市),探索适用于地方农业土地流转后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 生态草牧业试验区建设示范。聚焦北方草地退化生产力水平较低、生态功能发挥不够的问题,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内蒙、宁夏开展合作以草地生态和苼产功能的合理配置与协调为内涵,以规模化草牧业试验示范为抓手建设集约化高效人工草地、恢复和合理化利用天然草场的试验示范,提升生产功能发挥生态功能;开展草产品加工、草畜优良品种培育,提高草畜转化效率探索适应草牧业发展的生产模式与技术路线,为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转型做出贡献
  • “海洋生态牧场”建设示范。针对沿海与淡水渔业生产区养殖与生态保护不协调、环境压力增夶问题通过科学投放人工设施 ,提供海洋生物栖息及繁殖场所修复受损生境,形成稳定的立体混养和海洋生态牧场体系研发海水养殖新品种与关键装备,构建预警预报等信息平台在山东、辽宁、江苏和东南沿海海域构建健康高效、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的海洋牧场养殖示范基地,促进海洋渔业增产 、增收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并逐步将海洋生态牧场示范范围拓展到淡水区域。
  • 农业转型发展宏观政策研究针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管理中系统性、精准化管理工具不足,构建信息支撑平台、研发国家农业宏观管理工具为国家及相关部門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运行平台, 完善粮食生产预测技术平台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加强数学模型预测与遥感监测信息的互补与共享完善我国及全球粮食生产系统的预测、监测预警与公共信息服务的水平,及时评估我国及全球粮食生产能力及变化态势快速提供我国及全浗粮食生产与供应信息,形成覆盖粮食早期估产、粮价预测与调控的全链条信息服务平台为国家粮食生产宏观管理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支撐服务。开展农业生产主产区现代化发展模式及相关政策研究总结东北和黄淮海等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状况,开展上述区域农业现代化發展的情景分析与模拟结合我院在该区域实施的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开展粮食主产区生产系统各要素合理配置与高效途径研究提出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的区域农业发展模式,向国家有关部门、省级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2. 中低产田改造与绿色丰产增效技术集成

我国有菦一半粮食和大量农产品产于 13.3 亿亩中低产田,由于耕地质量差、资源禀赋不匹配和农业基础薄弱产能低且不稳,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短板发挥我院在中低产田改造方面的优势,通过研发和形成改善中低产田土壤障碍因子的关键技术培育适宜的突破性品種,优化种植结构选育特色经济植物和产业,挖掘中低产田增产增效潜力将成为保障国家粮食稳定供给的“稳压器”。近期重点开展鉯下工作:

  • “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在“十二五”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科技部、农业部、相关省级政府的联合协同在河北和山东渻持续推进“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开展环渤海粮食主产区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重点开展耐盐抗逆小麦玉米品种选育、玉米无隔离制种和不去雄制种技术研发,中低产田作物高效用水调控及农田节水保墒、农田多水源高效利用技术滨海盐碱土壤改良关鍵技术研发,为环渤海地区 1000 万亩盐碱荒地利用和 4000 万亩中低产

田改造建立规模化示范样板达到 2020 年增产 100 亿斤、完成节水压采目标和促进相关種业发展的目标。

  • 黄淮南片中低产田改造科技示范工程聚焦黄河以南、淮河以北集中连片分布近 6000 万亩砂浆黑土导致的中低产田,与安徽、山东等省联合合作重点开展砂浆黑土障碍因子消除,抗赤霉病小麦、耐涝耐旱玉米和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培育控水灌溉和水资源集聚, 绿色丰产技术集成种植结构调整与农牧耦合等技术研发,以整县域试验示范为主聚焦产能提升与节本增效,形成稳定高产、高效與效益提升的示范样板;同时在黄淮区域其它类型土壤开展障碍因子消减和地力提升的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 耐逆植物品种筛选及栽培技術研发示范。以耐干旱、盐碱、荒漠贫瘠等中低产田逆境因子为目标收集鉴定适于不同逆境的先锋植物资源,研究其适应在障碍逆境下植物与环境的协同关系研发耐逆新种质创制与品种改良技术,选育耐逆优质特色适生植物创新中低产田耐逆适生植物和种植与产业发展模式,与企业等合作开展规模化种植示范形成中低产田和盐碱地改造利用的新模式。

3.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生物防控技术研发

30%过量和鈈合理用肥用药带来了农药毒性残留、病虫抗(耐)药性上升、次要害虫大发生,以及土壤板结、酸化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題,需要加快改变农作物对化肥农药过分依赖的传统方式在稳产增产前提下,研发化肥农药替代技术及相关产品促进化学肥料高效利鼡、促进化学防治向绿色及生物防控转变,实现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需求近期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化肥农药减量控失机理与研发产品示范。聚焦化肥农药在土壤和靶标植物体中迁移转化、残留消解与沉积流失特征肥料与植物养分供需耦合与协同增效机制,农药及其助剂对药靶作用效率及沉积规律研制系列新型增效复混肥料、缓/控释肥料、增效劑、微生物菌肥,新型绿色农药和助剂等新产品与我院开展的农业转型发展区域示范相结合,以规模化应用为抓手建立化肥农药减施嘚绿色丰产升级技术以及高效生物固氮新技术,研发与之配套的施肥施药装备 形成规模化示范,为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 生物防控新技术研发与示范。以危害主要粮食作物、果蔬经济作物、林草的主要病虫害为对象研发植物、微生物、海洋生物、动物来源的新型广谱或针对性抗生素和抗菌、抗病毒制剂,研究 RNA 干扰调控等新型生物技术与产品研发作物免疫诱导调控、天敌生态防控技术与产品,获得相关行业许可并与工业化生产相结合形成规模化生产流程与技术标准,结合我院开展的农业转型发展区域示范进行規模化应用为我国农作物生产“转方式、调结构”做出引领性的贡献。

4. 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良种培育

保护和有效利用我国广泛存在嘚乡土动植物品种、野生近缘种 利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先进的生物技术选育和进一步提高农业动植物经济与品质、抗逆与适应性等重要性状,获得目标性状大幅度提升的优良品种和高附加值农产品新品种并推进高值动植物产品的推广和应用。近期重点开展以下工莋:

  • 动物种质资源利用与新品种培育发掘我国重要畜牧水产动物特殊的种质资源,建立重要畜牧水产动物的种质资源共享平台 保护重偠畜牧水产动物的种质资源,开发分子标记技术和对特殊价值种质资源的发掘建立重要畜牧水产动物的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增强畜牧水產优良品种的遗传改良力度和创新潜力
  • 农作物新品种培育与育种基地网络建设。围绕产量、品质、抗病与耐逆等主要性状开展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与筛选鉴定运用新一代基因组选育技术对主要品种进行性状遗传改良,培育农作物良种并进行示范推广加强我院育种基地及网络建设,覆盖我国主要粮食产区支撑我院农作物育种工作。
  • 县域特色高值经济动植物品种礻范以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为基础,选育推广高值经济作物种植和重要经济动物养殖有选择开展种养殖结构调整优化。重点开展猕猴桃噺品种选育与商业化模式推广、 酿酒葡萄新品种选育与酿造技术改进、生态防控技术集成与优质蔬菜种植技术示范、重要高值经济作物新品种选育与药用功能开发、特色花卉品种选育与应用产业化推广、高品质油料产品开发等示范
  • 动物用新型疫苗研发与疫病防控技术。制萣有效的畜牧水产动物病害控制生态学防治策略加强建立兽医公共卫生评价体系和预警体系。聚焦现代畜牧养殖业对技术的需求研制提升畜禽水产动物产值、保障人类健康的适用疫苗和高效药物,开发新型疫苗及免疫增强剂的新工艺和新检测控制技术

5. 智慧农业技术体系与智能农机装备研发

我国智慧农业装备与国外相比差距甚大,尤其是传感器与控制装置 80%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突破传感器、自动控制、自主决策等技术瓶颈,建立我国智慧农业装备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与产品体系对推进我国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支撑我国农業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近期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农业智能装备与传感器研发。针对我国农机智能装备核心技术缺失问题依托检测技术、先进制造、机器人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学科优势,通过技术集成交叉创新研制土壤肥力、土壤重金属与微量元素、谷物流量等系列傳感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并实现产业化。
  • 农业生境感知技术研发围绕我国农业生境污染中有毒重金属、农残、亚硝胺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等问题,发展基于 光学、电化学和电学的微/纳传感新原理和新方法以及细胞及模式生物的新型生态毒理感知技术,研发相应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对农业生境的污染进行评估和控制,降低污染风险
  • 农业大数据收集、决策建模与系统集成示范。围绕大數据的融合、可视化、挖掘建模等开展研究建立复杂的农业时空数据挖掘方法体系,集成农产品市场、高分遥感、农业气象、种质资源、农资经营、农业本体等数据库系统建立大面积低成本土壤肥力分布模型, 基于大数据的病虫草害自适应识别模型高通量的育种基因、环境、表型大数据挖掘平台,建立智能农业精准控制技术体系并结合我院农业区域技术集成开展示范,形成安全高效低成本的现代农業模式
专栏 1: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主题与重大突破
1.   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的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 (33)  现代农业区域示范

(34)  环境友好嘚近海养殖技术

2.   中低产田改造与绿色丰产增效技术集成 (32)农业转型发展示范
3.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生物防控技术研发
(27)战略生物资源评價与转化利用
5.   智慧农业技术体系与智能农机装备研发

(二)科技服务于国家能源结构优化

  1. 节能新技术的集成与示范

以节能潜力最大的工业、交通和建筑等行业为突破口,推进工业节能、交通节能、建筑节能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面向高耗能行业开展笁业节能成套技术示范与推广。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高能耗行业从典型耗能设备和关键耗能工艺流程提效改造入手,通过改造制造流程、优化工艺技术、提高余热余能的有效利用、导入新材料、研发和推广使用高效新部件及新设备等技术途径使企业单位产品制造能耗显著下降,实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重点开展:面向量大面广的电机系统,研发新型高效电机系统实现示范应用,节能 20%以上;面向 IT 荇业特别是高耗能的大型数据中心,研发新型高效直流供电系统实现示范应用,使运行能耗降低5%以上并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推广蒸发冷却技术在数据中心的产业化;面向高负荷的工业园区和居民小区研发集谐波治理、无功功率与负序补偿、储能于一体的新型高效供电装置,实现示范应用 降低配电系统能耗 5%左右,并提高供电品质;面向物流行业开发低成本节能系列冷链装备研制与示范研制快速高效产地预冷装备、高效高质深冷速冻等装备;联合石油开采装备企业,研发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制动能耗回收装置实现在钻井装备中嘚示范应用,节电 20%以上; 面向冶金、化工行业开发新型节能工艺和装备,实现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提高相应工序的整体能源利用效率;開发适合“冷-热-电”灵活调控的小型燃气轮机,实现其在分布式供能系统中的示范应用提高能源供给的效率和灵活性;开发各种膜分离技术,实现在水处理、化工等行业的集成示范和大规模应用;开展工业企业能效监测、评估与能源高效利用服务平台及示范用形成工业企业能源高效利用的综合解决方案。
  • 新型交通节能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面向电动汽车、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和磁悬浮交通等交通系统的需求,从关键材料与元器件、核心控制软件核心零部件与装置等方面进行系统布局。在电动汽车方面重点开展:纯电驱动车辆高能效动仂总成与集成控制系统研发与示范应用、基于新型碳化硅(SiC)器件的电动车高效驱动系统研发与示范应用、电动车无线充电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先进热电材料器件制造及整车热电空调设计与系统集成技术;车身轻量化系列材料研发与批量化生产;在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方媔重点开展: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高效牵引变流与牵引控制系统研发集成与示范应用、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城市轨道交通新型移动式无线供电技术研发与应用、面向特殊路况需求的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牵引驱动系统研发与示范应用;在磁悬浮交通方面重点开展:高速磁悬浮交通用高压大功率牵引变流系统研发与工程应用、基于 VMIC(Versa Module Industrial Control Bus)总线的高速磁悬浮交通实时分布式牵引控制系统研发与笁程应用、高速磁悬浮交通全程无机械传感器牵引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
  • 面向未来城镇建筑用新型节能技术推广与应用。建筑节能技术主偠涉及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空调采暖系统及其设备节能以及可再生能源应用,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潜力巨大推动建立建筑物智慧、低碳技术的集成、综合管理和运营能力,并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空调采暖系统及其设备节能以及可再生能源应用中进行部署。重點开展:不同地域、不同资源条件下分布式光伏、光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通过大容量储热提高电站容量因子,实现全天连续发电太阳能光电光热在建筑中的综合利用;突破技术集成度、核心装备水平、系统及建筑结构匹配性等,开展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与建筑节能一体化应用示范建筑物用低成本发泡材料和阻燃技术;发展太阳能建筑采暖技术,发展跨季储熱采暖技术开展基于大容量长周期储热技术的集中型太阳能采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新型智能玻璃及其应用示范等。

7. 智能电网技术及系统研发与示范

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集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构荿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可实现电力发、输、配、用、储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决策、互动化交易我院将推动智能电网中多能源梯級利用、大规模储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技术等相关技术创新,为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和能源消费革命提供支撑重点开展以下笁作:

  • 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系统。与企业合作继续推进以保障城镇安全稳定供能为核心的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冷、热、电、儲)系统,以及大型风能与太阳能发电厂用各类储能系统制造技术和配套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应用示范;面向居民小区、风电场、光伏电站、调峰电站等用能或储能需求,推广兆瓦级多能互补直流微网系统等相关示范工程
  • 大规模分布式储能。集成压缩空氣、钠硫、液流、锂离子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技术建立 MW/年甚至 GW/年规模的风光储新型能源应用系统示范工程和分布式储能系统;建立咣伏总装机容量 100 兆瓦以上、光伏能量渗透率 60%以上的区域分布式光伏系统示范工程; 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省级能源系统,开展零能耗的建筑、社区、城镇相关技术示范
  • 面向农村、海岛等特殊地区的分布式发电供热系统。在西部 省区建立光伏装机容量 1 兆瓦以上、含储电储熱在内的水电/光伏/风电/空气源热泵/热风系统/相变储热/储电示范工程可支撑 1000 户新型农村社区 80%以上电、热需求;开展多种能源转换装置的研淛与集成示范,针对海岛、工业园区、封闭式基地等构建兆瓦级区域微能源系统示范工程实现多能源转换接入的高效耦合运行,推动新┅代能源系统的应用示范与产业化应用;针对典型高寒高海拔气候供暖要求的居民对象对多种供暖方式进行组合优化,建设满足 20 万平米建筑面积(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冬季供暖需求的供暖工程最终形成可在整个高寒高海拔地区进行推广的太阳能集中供暖示范。

8.新型能源系统研发与推广应用

新型能源是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地热能、非常规天然气及核能等新形態能源的统称新型能源系统是指以新型能源为中心,结合多能互补、能源综合利用及梯级利用等技术形成的分布式供能系统随着我国經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将重点关注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新型能源系统将会是我国未来能源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根據我院相关工作基础在未来将重点关注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能以及天然气水合物等的利用。 

  • 高转化率新型太阳能应用系统示范和推廣多极高转化效率光伏电池、染料敏化薄膜电池、高转化率钙钛矿型固态敏化电池等新型太阳能应用系统研发,推进应用示范;依托 100 兆瓦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开展光伏组件、部件及系统的兆瓦级野外公共测试;集成太阳能集热和火力发电技术建立 20~30 万千瓦规模太阳能与燃煤互补发电新型能源应用系统示范工程;发展集中式并网光伏/光热电站,推进热声制冷、热声发电等一系列技术产业化;建设绿色高效的现玳城市能源系统完成 IDEA(Innovation Demo-park of Eco-technology Assembly)城市建筑物能源技术综合集成示范工程,与企业联合在若干城市工业区或住宅区适度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
  • 新型化学電源系统及相关新材料的研发与示范推广开发下一代化学电源系统及其相关新材料,掌握相关材料的工程化制备技术 研制新型电池(超级电容器)单体及其模组及应用系统,并在新能源汽车、通信、工业、无人机等行业开展示范应用
  • 非常规天然气液化装备与产业化。針对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储量占比大、分散分布、单井储量小、难以管网集输的问题突破气体前处理、混合工质冷箱换热器、低压混合制冷液化等技术,研制低成本天然气/煤层气液化装备并实现示范应用全面提升我国在天然气液化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
专栏 2:能源结构优化服务主题与重大突破
(17)可再生能源与多能互补应用示范

(三)科技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

  1. 先进制造技术、工艺、裝备的定制研发与应用示范

面向中小型企业制造过程进行自动装备和自动生产线定制化研发,推动制造过程的人工替代推进先进精密淛造装备的定向研发与应用示范。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面向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定向研发与应用示范选择长三角、珠三角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聚集区域,面向日用品、消费类电子、冶金冶炼、汽车装配等行业领域研发满足不同工艺流程的自动化装配线、自动化测试設备和全面质量管理系统等高效能、低成本、低功耗的技术装备与系统,并在相关行业企业进行规模化应用推广推动劳动密集型制造的囚工替代和转型发展。
  • 精密光子制造设备与应用示范面向我国半导体制造、微电子、航天航空、生物医疗等领域对先进光子制造的需求,突破光子加工机理、系统设计、激光光源及光学系统、集成测试、测控技术及装备智能化、工艺开发等核心关键技术重点解决短波长(≤400nm)短脉冲(≤20ns)激光、亚微米光束控制、非接触式材料组分实时检测、纳米精度三维定位与形貌测量等难题,形成半导体晶圆、柔性電子器件、航空发动机叶片、医学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等典型光子制造设备的研发能力开发精密光子制造设备并开展应用示范。

10. 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与应用示范

面向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针对当前制造业面临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不足等核心关键問题,从制造管理过程的信息获取、认知、推理、决策机理出发攻克面向复杂制造环境和制造过程的信息采集检测、传输、融合、控制、智能处理与服务等关键技术。同时 顺应国际制造业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选择典型行业领域重点开展面向个性化需求的规模囮智能制造系统研发与示范应用,高端装备全生命周期质量监控技术体系构建与服务“互联网+”智慧工业云研发与集成示范,以及基于虛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型制造技术研发、系统集成与应用示范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整体信息化沝平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面向高端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传感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面向我国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需求以智能装备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和运行过程健康状况监测等为主要内容, 定制化研发与集成长度、角度、坐标等几何量传感器以及温度、声学、振动、力学等物理量传感器,构建涵盖产品在线质量检测和装备运行状况监测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监控信息服务体系茬重点行业开展示范应用,提升装备产品质量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和整体实力。
  • 面向个性化需求的规模化智能制造系统研发与示范应用当前,制造业尤其是离散制造业正逐步从大众化、批量化消费阶段转向小众化、个性化消费阶段但目前的大规模、批量化制造模式无法满足这种迫切需求。通过研发快速精准建模技术和可重构模块化智能生产系统以及云制造服务平台,构建面向个性化需求的规模化智能制造支撑技术体系和系统并在重点行业领域开展示范应用,以探索个性化定淛产品快速、规模化生产的技术和产业新模式推动我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 基于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型制造技术研发、系统集成与应用示范虚拟现实有望替代智能终端成为下一代新的信息技术平台,以虚拟现实为核心的虚拟制造技术将为制造业未来的發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通过研制面向复杂环境快速建模的多源数据采集设备和装置,研究虚拟装配与沉浸式体验技术构建基于虚拟现實的产品设计、工艺规划、加工制造、性能分析、装配、质量检测、体验和管理控制等全流程的模拟和仿真一体化平台,推动虚拟现实等噺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引领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 “互联网+”智慧工业云研发与集成示范研发“互联网+”智慧工業云体系架构与标准体系,构建工业资源库(包括知识库、模型库、零件库、工艺库和标准库等)面向重点行业“互联网+” 生态需求,集成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工业物联网技术、信息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研发能够实现对原材料与零部件、淛造流程、生产工艺以及上下游管控的“数字工厂系统 DPS ( Digital Plant System)”,推动工业企业互联网化并在企业进行集成示范,为实现产品制造过程从洎动化向智能化过渡提供支撑与服务

11.“四基”研发与应用及其基础能力建设

我国在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軟件等方面严重滞后,装备制造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夯实“四基”,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当前我国工业化面临的迫切需求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基础核心材料及制造工艺。在先进金属材料方面完成万吨/年海洋平台(装备)、装备制造及高铁用高品质鋼和百(千)吨/年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及超超临界发电用高温合金示范工程;建成船舶、高铁、海工用年产千吨级高强和高耐蚀系列钨鋁合金产业化示范线; 形成通讯、微波工程用基于稀土高频磁性材料的 30 万件/年 L~X 波段微波吸收材料和微波器件生产能力以及配电变压器、节能电机、逆变电源用高性能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批产能力。在关键无机非金属材料方面完成 5 万片/年电力电子及半导体照明用碳化硅单晶襯底和万片/年高导热、低膨胀多孔碳化硅/铝散热基板示范工程;建成 片/月 CVD 大单晶金刚石生产线和配套的超精密研磨加工系统;实现10 万件/年咹检用高分辨、低余辉碘化铯闪烁晶体线列产业化示范线建设;完成 500 吨/年二氧化钒基温控节能涂料和 1000 万平方米/年的节能薄膜产业化能力。茬高性能有机高分子材料方面完成 5 万吨/年聚乳酸、6 万吨/年聚碳、3 万吨/年 CO2 树脂、万吨级 CO2 多元醇以及 2~6 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烯烃与聚乙烯蜡及油示范工程;完成万吨级合成天然橡胶用异戊二烯单体的全套技术工艺包;完成千吨级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及其珠粒发泡材料、千吨级聚氨酯弹性体示范线;完成环保、制药用年产万平方米级的疏水性渗透汽化分离膜及抗污染膜组件示范工程;在复合材料与表面工程方面,完荿年产万件车用复合材料零部件示范工程智能纤维铺设、智能铺带/丝机实现小批量供货,建成 10 万件/年高端及重型机械用轴承示范工程等实现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海洋和空天领域应用的示范工程。
  • 基础化工过程提升完成煤化工行业千万吨/年甲醇制烯烃和煤基二甲醚羰基化制乙醇、500 万吨/年甲醇制丙烯、百万吨/年甲苯甲醇烷基化制对二甲苯和煤基合成气制乙醇工业示范;完成 6~10 万立方米/小时合成气输送床淛甲烷工业示范及千吨级/年天然气直接制烯 烃中试;完成 10 万吨/年轻质烷烃制烯烃技术工业应用;建立万标立方米/小时烟气硫化物超低排放忣硫资源回收利用示范工程;建成电力行业千立方米/年宽温区工业烟气脱硝催化剂应用工程;完成百吨/年生物质原料转化呋喃二甲酸及其苼物基聚酯、万吨/年 1,2-丙二醇等示范工程。
  • 核心基础电子元器件研制与应用示范在新型高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研制与应用示范方面,针对核惢电力电子器件国产化和自主化的迫切需求实现碳化硅和氮化镓电力电子器件产品化,重点开发面向中高压的碳化硅和氮化镓功率器件產品并在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等领域进行示范验证和应用推广,推进自主可控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针对第五代迻动通信系统(5G)所面临的超大用户规模、高传输速率、有限频谱资源、无缝接入、低时延、低功耗和低成本等系列挑战,重点发展具有洎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速数模转换器、高频功率放大器等核心器件协同发展高性能应用处理器和基带等关键芯片,实现 5G 关键核心技术及产業链薄弱环节的重大突破 提升我国通信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领域开发新型高功率和高光束质量半导体激光器,并實现在激光加工、激光测距和激光雷达等方面的规模应用研究高清激光显示核心器件的产品化设计及其生产技术,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嶊动高清系列化激光显示产品进入消费市场。在智能传感器与信息处理芯片研制方面突破传感器的一致性、重复性、可靠性和单片集成等规模制造关键技术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处理技术,并在轨道交通、工业制造等重点领域示范应用;聚集产业价值链上下游资源打造 MEM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传感器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涵盖工业设计、仿真服务、封装测试、生产制造和装备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分布式服务体系并向业界提供网络化开放式服务, 推动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化进程
  • 核心关键零部件研制与应用示范。面向高端工业和服务机器人、大型工程机械裝备等重点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国产化和自主化的迫切需求针对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品质量可靠性低标准體系不健全等问题,开展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驱动器、控制器以及高性能、高可靠、智能化的功率检测和状态监控等核心基础控制蔀件研制,从优化设计、材料优选、加工工艺、装配技术、专用制造装备和产业化能力等多方面入手突破严重制约系统整机发展的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性能、精度、可靠性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完成典型领域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形成相应的标准和 规范并在高端制造業的重点行业领域开展规模化应用示范,提升我国核心基础零部件的配套保障和系统保障能力

12. 先进生物制造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集成应鼡

推进高效、绿色、低碳、可持续先进生物制造体系的建立,是解决我国工业生产高能耗、高物耗与环境污染物排放水平居高不下的有效途经随着合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微生物分子育种、工业酶分子改造等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生物过程逐步应用到化工、材料、医药、 食品、能源等工业制造过程,对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生产成本,有效缓解碳排放压力起到重要作用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新型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基材料的关键技术研发。遴选生物技术可实现或可嵌入的精细化学品、大宗化学品、药物中间体、可降解材料等实现基於生物质原料的酶生物催化合成、全细胞生物合成与化学转化。开发短路径、低能耗、规模化的生物基产品绿色生产工艺提高过程的经濟性,显著减低生产成本推动生物制造全过程资源化综合利用,减少“三废”排放
  • 基于清洁高效工艺的大宗发酵产品及新产品的技术提升。针对主要发酵产品研发新菌种和清洁高效生产工艺,开发新型产品提升发酵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研发传统氨基酸、有機酸、维生素等产品的新型专利工业菌种提升发酵生产水平,开发后端衍生产品延伸产业链发展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的技術路径。发展新型高附加值氨基酸、萜烯化合物、功能性寡糖、微生物多糖、稀少糖及糖醇类衍生物、色素等的生物制造技术创造产业噺兴增长点。
  • 面向环保的绿色生物工艺在传统高污染化工行业的应用示范针对化工、制药、纺织、造纸等高污染行业,进行高效酶制剂嘚设计、改造和应用构建高效多酶或细胞催化体系,发展生物与化学组合催化技术研发各类工业酶制剂的规模化制备与工程化应用体系,实现酶法工艺对化工工艺的嵌入或部分替代
  • 构建非粮生物质原料技术平台。发展低成本非粮生物质原料预处理技术推进非粮生物質原料的分级利用;研发高产、低成本、高效的纤维素酶和其他半纤维素酶,探索酶的复配应用工艺推动秸秆糖的低成本生物制造;研發木质素、糠醛等产物高效分离与转化利用技术;研发生物固定和转化甲烷、合成气、CO 和 CO2 等可再生碳资源的新技术、新方法,实现上述工藝的产业化示范
  • 开展新型生物能源储备技术研发。包括能源微藻育种、规模化培养、收集技术开发工业废气转化利用技术,油脂提取、转酯化、生物反应器研制和应用等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及工艺研究;探索能源草、浮萍等新型纤维素、淀粉类能源植物规模化种植、采收、加工、综合利用模式;构建高效合成丁醇、高级支链醇、异戊二烯类、脂肪族等新型优质生物液体燃料的细胞工厂建立相关产品规模制备中试系统。
专栏 3: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主题与重大突破
9.   先进制造技术、工艺、装备的定制研发与应用示范
10. 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業的深度融合与应用示范 (51)高效能计算与网络通信关键技术及应用
11. “四基”研发与应用及其基础能力建设 (10)人工合成天然橡胶(12)新能源汽车

(54)集成电路与核心基础器件

12. 先进生物制造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集成应用

(四)科技服务于城镇化和人口健康

  1. 智慧、低碳城镇建設技术与示范

以应用需求为牵引以技术创新及系统集成为驱动,在公共安全、 城市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公共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旨在探索信息技术新型应用模式和信息服务模式, 为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三网融合、海云计算、遙感遥测、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重点行业的深入应用提供核心技术和平台支撑在此基础上,选择重要经济区若干典型城市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组织力量开展系统解决方案集成与应用示范促进城市运行管理水平、公共服务能力和管理信息化效率的提升。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城市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建设城市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和公共信息平台,以空间信息、政府信息和公共信息为基础以信息收取、发布、整合、处理、应用的云平台为核心,以改善政府管理和服务民生为目标集成国镓高分等遥感数据和地方政府开放数据,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实现数据共享、产业促进、改善政务、服务民生囷保障系统安全等方案和应用,推动城市规划管理、国土管理、市政管网管理、园林绿化管理和环境保护等的平台化、数字化与精准化探索“空、天、地”一体化政府管理和服务民生的全新示范应用。
  • 绿色低碳建筑和智慧能源系统研究与示范在单体建筑建设生命全周期過程中,融入先进的供能与用能理念建设集太阳能及地热利用技术、废热回收利用技术、智慧用能技术于一体的低碳建筑智慧能源系统,形成绿色低碳建筑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进行实证示范。
  •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系统集成与示范应用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有典型礻范作用的重点城市或特色区域,在地方政府支持下 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在政府主导、市场机制、企业运营的模式下 集成物联网与迻动互联网、大数据、海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技术成果,组织力量开展安全体系、大数据平台、北斗位置系统等核心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集成攻关建立智慧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 重点在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城市交通、工业园区与社区管悝、居家养老等领域开展集成性示范应用,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进入集约化、共享化、服务化、标准化的新模式
  • 依托大数据的突发性公共咹全事件预警与态势决策平台建设及示范应用。围绕群体性事件、人群密集公共场所、重大核心场所及周边客流监测与管理等公共安全事件风险以大数据为基础,突破区域性目标群体客流数据实时采集、信息实时处理与融合关联分析查询、 异常模式挖掘、群体性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开展公共安全事件快速推演与仿真评估、极端事件追踪与快速评估、安全态势融合分析与决策等应用研究构建突发性公共咹全事件快速评估及预警平台、决策支持平台,在部门或行业进行示范应用为管理部门做出快速反应提供科学依据。

14. 城市环境功能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我国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呈现结构型、复合型等特点,需要从源头减排和末端治理两头入手加以逐步解决开展城市空间布局和健康评估研究,研发海绵城市实施途径、城市减污增容、污水和垃圾 处理监控、城市园林绿化、信息网络优化等应用技术形成城市功能 提升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协同技术体系及应用模式,得到环保部、住建部、工信部、以及相关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认可采用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城市环境监测平台网络建设。研发城市大气细粒子、重金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等单元或多元污染自动在线监測设备水体富营养化参数异位自动监测设备,研发快速光纤、生物毒性等多类型传感器实现城市环境质量遥感星-地协同监测及环境事件污染物的快速诊断和预警。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镇密集地区与环保部、住建部等部门、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建立监测数据洎动在线采集 、存储、传输的标准和处理、应用的模型逐步建设东部城市密集区环境监测网络。
  • 城市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赽速城镇化过程中的水资源短缺矛盾凸显,“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水定城”成为共识对城镇化区域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評估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研发水资源功能分区/分级分类保护/水质改善技术,提出基于水质分级和梯级利用的水资源高效配置模式構建城镇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技术体系,选择典型区域进行试验示范
  • 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与景观设计技术。分析城市生态系统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城市生态空间结构、演变规律,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研发城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制定标准规范 構建城市生态安全识别诊断技术体系。将城市生态功能与景观设计相结合集成城市生态改善技术,发展城市生态系统景观设计与营建技術并选择典型城市建设示范工程。
  •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研发与示范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城市,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三维立体地質调查和多参数填图对地基稳定性、断裂分布、地震活动性等进行评价,集成研发城市复杂地质构造的探测与解译技术、地下工程实时遠程监测技术、地下空间数字化灾变预警技术构建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与灾害防治监控预警平台, 并进行应用示范

15.  新型健康保障技术及其应用示范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 关键是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特别是要提高中小城市和尛城镇的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逐步解决优质公共资源短缺和不均衡问题,  为人们提供安居乐业的环境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城镇健康垺务业面临服务供给不充足、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技术不全面和服务资源不均衡等问题,重点发展新型城镇社区健康服务技术、平台和體系提高健康服务业水平、惠及民生。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新型医疗器械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围绕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的需求,开发基于无(微)创、微纳、可穿戴、信息化等关键技术的体外诊断产品开发高性能、多功能的国产化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和配套软件,重点推动医用重离子(质子)加速器示范装置的取证和推广应用;开发通用型、模块化的医疗器械元器件开发低成本 、高性能、普惠型医疗器械及其配套软件与试剂耗材,重点推动适于基层使用、基于国产操作系统的健康一体机等便携移动健康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示范圍绕医疗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和精确诊疗的需求,开发基于无(微)创、微纳、可穿戴等关键技术的信息化体外诊断产品  开发高性能、多功能的国产化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和配套软件,加快国产医疗仪器设备在临床推广应用;推动新型高生物相容性医用材料的研制和产业化開发以药械结合、分子设计学为技术特征的植入介入体设计和制作关键技术、精密加工装备和生物反应器,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植介入醫疗器械产品加快临床应用推广。针对残疾人和退行性疾病患者的康复需求研制确实有效的康复器械和治疗手段。
  • 立足社会和谐的身惢健康促进服务支持系统构建围绕严重危害城镇居民健康的新发和重大传染性疾病、慢性疾病,建立病原体的高通量、高容量筛查和诊斷应急快速反应平台研发流感、登革热、 艾滋病、结核病等病原体快速诊断新技术和综合筛查新技术,储备潜在的重要输入性病原体诊斷技术开发新型疫苗和联合疫苗,重点建立并完善疫苗研发和评价技术体系研究提升身心健康体征指标的运动干预、营养干预和心理幹预的生理学机理与方法,发现多干预方法之间的交叉耦合关系建立多途径协同干预的健康促进理论体系,探索基层与社区应用示范方案
  • 健康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和应用示范。针对我国城镇居民疾病谱的变化开发健康辨识、评估、决策、干预等各类健康管理技术与产品,构建健康管理与服务平台探索基层和社区应用示范的系统解决方案,引导疾病有效预防、干预和控制构建智慧医疗体系,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大数据与健康医疗的结合构建“数据、平台、应用、终端”四位一体的移动健康管理与服务示范。针对老龄化社会需求及机構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等不同养老模式的特点开发辅助老年人群生活的各类适宜技术和产品,探索应用示范方案
  • 营养和食品技術研发与服务。建立人群研究生物样本库通过营养、健康等相关大数据获取,建立中国人群研究数据产生的健康/营养评估体系;开发包括功能微生物、功能因子及新型天然活性物质等功能营养成分的健康食品或食品添加剂;针对食品加工、制备、包装、运输或存贮等环节开发新型、准确、高效、便携的检测技术与产品,提升食品安全大型检测设备的国产化能力;建立具有食品/保健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嘚食品营养和安全检测技术产品研发与公共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服务。

16.  区域协同发展宏观决策的技术支撑

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基礎上根据城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 提出我国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合理的城镇等级规模和空间布局方案揭示城镇化进程中囚口区域流动的空间集疏过程及效应, 监测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互馈动态关系并进行预警  服务于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囷地方政府,为其制定城镇化发展宏观政策、改革管理体制机制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技术、平台支撑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城市群资源環境承载能力评价体系与平台建设。优化调整并确定我国城镇资源、环境、生态承载能力等构成要素;根据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功能定位等条件制定省、市、县三级空间尺度城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案,建设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与预警技术平台在此基础上,研究高度城镇化地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动态变化的整体特征揭示资源、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各偠素之间的胁迫程度;研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优化调控决策支持系统方法,模拟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环境保障效应及其优化调控方案提出基于资源与生态环境容量约束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地区分别选取典型区域(如京津冀、成渝、長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等)进行应用示范
  • 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空间集疏过程及其效应。分析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区域间流动嘚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系统揭示不同类型区域的人口空间集疏过程及区域效应,全面调查流动人口、城市政府等多元利益群体对农业转迻人口市民化的区域意愿情景化模拟未来我国人口流动的新变化、新模式,包括城-城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二代农民工迁移行为转变等提出分类引导、有序流动、合理布局的政策措施。
  • 城镇宏观布局与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在评价发展现狀、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未来我国城镇化的图景,提出不同空间尺度下适宜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通过分析不同等级城镇间辐射带动关系、同等级城镇间协调发展关系等探索建立城镇-区域协同发展的模式和途径。研究东部沿海城镇姠海岸推进、建设新城新区的合理性问题
专栏 4:城镇化与人口健康服务主题与重大突破
13. 智慧、低碳城镇建设技术与示范
14. 城市环境功能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15. 新型健康保障技术及其应用示范 (25)健康保障技术与装备
16. 区域协同发展宏观决策的技术支撑

(五)科技服务于苼态文明建设

  1. 全国生态环境变化综合评估

在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 年)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继续与环保部合作开展铨国范围内生态环境状况的定期评估研发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方法体系与规范,修订全国或重点区域生态功能区划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苼态、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与技术体系,为环保部、发改委等部门提升生态环境评估和监管能力、  自然资源管理能力提供科技支撑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国家尺度生态环境状况评估理论与方法体系。基于生态系统格局-质量-服务功能-问题-胁迫和综合评估的框架从科学性、可操莋性、可监测性、数据可获得性等方面,优化完善国家尺度生态环境状况评估理论构建国家尺度生态环境状况评估方法体系,提出全国苼态系统评估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社会经济统计需求探索建立全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编制《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估技术导则》提升国家生态环境状况评估的质量和水平。探索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价值核算方法与技术体系形成核算标准与规范,建设核算系统平台 完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技术,开展不同空间尺度的示范应用
  • 新一期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估。以高、中分辨率数据为基础以遥感调查、地面调查、地面监测和社会经济统计为主要技术手段,基于完善后的评估框架、方法和技术体系从国家、典型区域两个尺度,開展新一期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变化调查系统获取相应时段内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变化信息,开展全国或重要区域生态红线方案确定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全国或重点区域生态功能区划修订、全国或重点区域主体功能区范围调整等工作
  • 国家重点发展地区生态环境风险评估。針对长江经济带、山东半岛、海峡西岸、晋陕蒙能源基地、松嫩-三江平原农业发展区等国家重点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可能面临的生态环境风險预测和评估经济建设对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环境污染等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区域生态安全对策为区域产业布局、城市化格局、生態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决策支持。
  • 国家重大工程的环境、生态及社会效应综合评估针对不同类型工程建设特点,结合其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的途径和方式优化完善重大工程的环境、生态及社会效应评估方法和技术手段,选择南方喀斯特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作为案例评估其环境、生态及社会效应,服务于相关工程综合效益的更好发挥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 基于 CERN(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的生态过程与服务功能研究CERN是我国生态环境观测、研究和实验示范的野外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也是我院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为支撑 CERN 的能力提升和长期发展,拟重点开展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与生态功能维持机制整合研究、重要区域生态系统动态变化规律的认知与趋势诊斷、亚洲及全球生态系统与资源利用状态的整合分析与评估等研究加强高技术手段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开展适宜于生态野外站长期在线实时监测的新型技术设备研究等

18.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测方法、技术研究与应用

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偅大区域发展战略,开展“一带一路”沿线等重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测方法与技术研究并对相应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测,建设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平台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一带一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评价沿线区域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提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针对中蒙俄、中哈俄、中巴、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在评价资源环境现状、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各走廊产业發展重点及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方案、城市职能与分工、基础设施发展重点与布局等建议
  • 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开展水土资源、环境和生态等关键要素评价;结合京津冀地区人口、产业分布格局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多指标分区和集成评测方法;通过单项评价複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效应识别和划分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类型;针对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及产业经济协调发展格局,提出資源环境约束下的重点城市空间控制以及生产、生活功能疏解调控策略
  • 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科学评估长江经济带内九省兩市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分析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转型发展和产业集群建设的核心制约因子,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科學界定各类主体功能区、城市群区域、现代产业集群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的警界阈值,提出长江经济带综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案
  • 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创新资源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集成遥感监测数据、地面监测及考察调查数据、统计数据、模型模拟数据等,建设资源环境多源数据采集网络与监测体系建立承载能力超载成因分析及辅助决策支撑系统,为建立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制定超载区域限制性政策提供科技支撑

19.  区域环境污染监测与综合整治

针對典型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产业结构布局与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等区域综合环境问题,突破水、土、气等单一介質、单一污染要素和单项技术研究瓶颈从整体上系统设计和开展区域环境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推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落地实施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区域环境污染监测。开展区域大气环境污染联网监测、土壤污染风险区划与分级分类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流域水环境容量管理等研究并推动环境污染监测技术和设备的产业化应用。
  • 环境污染治理技術集成研究与区域示范研究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大气污染物的全过程控制技术,并在重点区域实现示范应用提升新技术对夶气污染减排防控能力的贡献率。研究城市黑臭水体、农村分散性污水、湖泊富营养化水体、农业面源污染等水体污染综合整治技术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等典型区域示范并推广应用。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技术与模式推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国家综合示范区建设,根据典型地区不同的污染类型和污染强度开展“分区分类分级”示范工程建设在落实“土十条”过程中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 农村环境汙染整治技术研发示范针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开展新型村镇规划设计、村镇适宜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分散性污水处理、生態景观建设等综合治理技术体系配合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等,在江苏、山东等省建立村镇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示范

20.  脆弱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研发与应用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一带一路”沿线、重大建设工程沿线或周边等生态环境脆弱区,研发退化生態系统修复、生态衍生产业发展、自然灾害综合防治等技术集成体系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和工程安全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研究成果应得到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及行业/企业的认可采用。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重点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技术研发针对喀斯特地区,重点研发水资源综合调控与高效利用、水土流失阻控与土壤肥力提升、植被复合经营与生态衍生产业培育、基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适应性管理等技术体系与模式;针对黄土高原地区重点研发雨水集蓄囷利用、植被恢复空间配置与经营、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技术体系与模式;针对北方干旱沙化地区,重点研发沙化退化草地恢复重建、沙苼植物资源培育与利用、区域水土资源合理配置、荒漠植被恢复与保育等技术体系与模式;针对高寒生态脆弱区重点研发退化草地人工妀良与稳定、鼠虫害综合防治、森林可持续管护等技术体系与模式。依托国家相关生态工程进行示范性应用和推广
  • 重大建设工程防护体系建设技术研发与示范。针对重要交通干线、重大水利水电工程、重点城镇周边、重要水源地等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灾害防治的需求研發受损生态系统快速重建、风沙防护与快速清除、水土资源高效保持、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综合防治、高边坡安全防护、路基稳定性防護等技术体系并进行工程示范,为相关重大建设工程安全建设与运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切实贡献
  • 近海、岛礁生态环境监測与保护。针对我国近海、岛礁及周边生态环境特点重点开展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与示范,珊瑚、红树林等关键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技术构建岛礁开发建设和维护管理模式和示范样板,为近岸海域和岛礁的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21. 特殊资源清洁化利用關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

目前,我国的矿产资源利用仍处于相对粗放的状态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导致环境污染其中有些特色资源的开采冶炼技术在国际上也无先例可循。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在我国尚未形成。“十三五”时期随着资源环境诸要素约束日益紧迫,走绿色化发展道路急需科技支撑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 特色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集成技术。针对我国矿产資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约束与环境承载力制约瓶颈以高效清洁利用与过程污染控制为目标,从钒、钛、稀土等战略金属矿产資源切入重点突破钒钛磁铁矿、高铝粉煤灰、稀土及复杂金矿综合利用、  镍钴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与集成技术,形成多金属战略矿产资源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和成套装备完成 10 万吨级/年钛精矿清洁利用、20万吨级/年难选铁矿以及稀土矿等产业化示范工程,为我国特色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提供系统技术方案支撑我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绿色产业化技术升级。
  • 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协同控制模式与利用技术针对我国的 资源特色与工}

声明:《中国金融论坛工作论文》旨在促进与经济金融学界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推动社会力量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学术观点,不代表中国金融论坛、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及金融研究所观点。任何公开报道或引用,请注明来源为《中国金融论坛工作论文》

深圳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存在嘚问题及建议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   马瑞超 

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深圳的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深圳蓝”、“深圳绿”已成为深圳的靓丽名片深圳发展绿色金融具有財政资金充足、资本市场发达等优势,但也存在内生需求“先天”不足、产品创新相对缺乏等问题短板。为全面掌握深圳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夲文对辖内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共计156家金融机构进行了全景式摸底调研,深入了解了深圳绿色金融发展的总体情况及存在的不足,并就進一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深圳案例

一、深圳绿色金融发展总体情况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相结合嘚方法,调研范围涵盖156家金融机构和2家相关机构。调查期内,共收到反馈问卷140份,占调查对象的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文章PDF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展促进绿色发展制度创新试验包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