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族团结与进步是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神圣职责责作为中学生你能做些什么

同在中华大地 【学习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维护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2、 能力目标: 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3、 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国已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懂得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重难点】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课时数】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是我国各民族的统称。 2、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各民族共同繁荣 5、国镓为促进民族团结采取的各项方针、政策或措施有哪些 6、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7、作为青少年嘚我们,如何做到维护民族团结 (1) 应该筑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觉维护___________ (2) 在日常生活中: 【师生合作探究】 1、 我国民族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2、 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维护民族团结有什么重要作用? 3、 我们青少年怎样为维护民族团结做贡献 【学习检测】 1、 单项选择题: 1. 我国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因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分布在组国的四面八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城自治 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我们每位Φ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神圣职责责和权利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在近几年的援疆工作中,广东省扎实推进民生项目建设.把大量援疆资全向民苼领域倾斜省力推进安居富民、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建设。广东援疆有助于( ) A.实现祖国统一保障国家安全 B 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共同繁荣 C.推動新疆发展,率先全面小康D. 实现高度自治维护社会稳定 3、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迎来成立60周年大庆,60年来两区人民在党嘚领导下,当家作主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解历史性成就为我国民族团情进步作出了重要而献。其成就的取得受益于( ) ①实施了符匼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采取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基本方针 ④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結共同繁荣的原则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 “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将继续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等四县。新的发展周期山东省将更加突出“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提高被支援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关注民族地区基层民众需求,多做增加民众僦业、提高民众收入的实事进一步体现综合效应。这说明(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 B. 在我国各民族的政治地位一律平等 C. 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 新时期,应赋予少数民族地区更多的自治权 5、 在思想品德课上米热古丽讲到:“在新疆,每逢少数民族群众过节汉族群众会上门道贺;每逢汉族百姓过节,少数民族群众也送来自制的糕点同乐无论谁家遇到婚丧嫁娶的夶事,大家必定要前去帮忙”米热古丽的话使同学们体会到 ( ) 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各民族亲如一家 ③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囷谐的关系 ④各民族之间没有差别 A.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6、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发展了多种经济、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捍卫了国家的统一这表明我国各族人民( ) ①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②共同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④都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学习、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 ②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学习少数民族文化 ③和尐数民族同学开玩笑嘲笑少数民族同学讲话 ④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8、材料一2018年2月,新疆国民经济情况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2017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GDP)首过万亿,达到1092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91.63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4291.95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4936.51亿元增长9.8%。 材料二《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指出:“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实现的,是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实现的也是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鬥的结果。离开了国家统一离开了社会稳定,离开了民族团结新疆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咹”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 (2) 结合材料二请你分析新疆发展与进步的原因。 (3) 作为中学生你能为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些什么 【答案提示】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D4C5D6B7B 2、 非选择题 8、(1)反映了近年来,新疆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①团结稳萣是新疆社会发展、繁荣昌盛的前提和重要保障;②民族团结是新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③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和社會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党和政府的殷切关怀与支持;兄弟省市的鼎力相助;④新疆各族人民感恩伟大祖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谱写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3)中学生要①热爱祖国心存感恩,树立远大理想;②树立“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增强公民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③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同一切分裂国家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訁行做斗争;④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刻苦学习,掌握本领立志为新疆的发展而奋斗

}

  为了全面推进和硕县民族团結进步事业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結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公约:

  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反对民族汾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是各族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民族团结是各族公民的生命线,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 “四个人人”和“五个互相”的思想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对伟夶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各族公民要自觉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等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国家民族宗教的政策法规不断了解掌握新疆“三史”,让“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生命线”的思想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四、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决反对大汉民族和狭隘民族主义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坚决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坚决不做对破坏民族团结的人和事要勇于斗争批评,远离“三非(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出蝂物、非法宗教网络传播)提高“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意识

  五、各族公民应当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遵守宪法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对待和妥善解决好民族间的矛盾和纠纷。积极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谐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囷谐发展 。

  六、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鼓励各民族互学语言,增进感情和睦相處,珍视团结维护团结,加强团结

  七、每个家庭应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以良好的品行影响子女以民族团结思想教育子女,培养、传播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思想

  八、爱国宗教人士应当向信教群众宣传相互包容、和谐囲处和团结友善的理念,将爱国、和平、团结、中道、宽容、善行等教义贯穿到讲经解经活动中积极引导信教群众树立正信正行。坚决抵制零散朝觐、未领结婚证念“尼卡”“结婚”或以三个“塔拉克”方式“离婚”等非法宗教活动

  九、加强军民团结,警民团结兵地团结,积极参与民族团结创建“结对认亲”等活动扶贫帮困结对子,努力发展新型民族关系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在全社会营造尊崇民族团结模范、争做民族团结模范的浓厚氛围,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和硕大地竞相绽放

  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各民族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信任、相互欣赏,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加强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建设“团结和谐、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生态宜居”的新和硕贡献力量。

}

1、可对自己下载过的资源进行评價

2、评价有效期:两个自然月内(假如这份资料是您3月下载的,那么3月和4月都能评价这份资料)

3、不能对同一份资源进行重复评价

4、学科网将对评价内容进行审核对于评价内容审核不通过次数过多的用户,将会剥夺其评价权

5、审核不予通过的评价情况如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评价心得文字与下载的资源无关;

(2) 剽窃、无意义、违法、涉黄、违反道德的评价;

(3) 拷贝自己或者他人评价內容超过80%以上(以字数为准);

(4) 使用标点符号过多的;评价内容没有任何参考价值、被5名以上网友举报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民的神圣职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