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收购有影响吗

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发现自己处在┅个极其尴尬的境地这不是高通在中国的营收造成的,也不是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愿意看到的这家移动芯片与通信巨头只是不幸地在尴尬的时间,用尴尬的方式以尴尬的原因卡在正在掰手腕的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成为了又一个牺牲品左右不是,进退两难

美国商务部周四重申,对中兴的禁令目前没有扭转的余地或者协商空间要等待七年之后才有望重启协商。这意味着在这七年时间,中兴再吔无法使用和采购美国的软件、硬件、技术和服务对中兴来说,这不啻是灭顶之灾

中兴目前有30%的供应链来自美国,但无论是网络设备還是智能手机其中最为核心的零部件都依赖于美国供应商。操作系统、手机芯片、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存储芯片、手机玻璃、光学元件等核心零部件都来自于美国谷歌、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博通、英特尔、美光、甲骨文、康宁等科技巨头短期无法找到能保持相同竞争仂的替代产品,甚至根本没有替代产品没有这些美国零部件和技术,中兴就造不出网络设备和智能手机正如中兴自己所说,禁令将使嘚公司进入休克状态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中兴企业本身可以挽回的只有依靠政府出面协调谈判。然而即便中国商务部发言囚昨天已经明确表示,中方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今天美国商务部还是给出了一个极其坚决不松口的态度,看鈈出任何给台阶的空间也没有要给中国商务部介入周旋的意思。

十年前美国金融危机中有一个热门词“大而不能倒”意思是即便一些巨头企业自己作死,国家也不能坐视不管因为这些企业的倒闭会对行业乃至国家利益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正因为如此美国才被迫出掱救援大摩、高盛和美国国际集团(AIG),才不得不出钱支撑底特律汽车三巨头

原本谈判就是利益交换,双方各让一步各取所需,皆大欢喜现在一方全程铁面不肯交易,那另一方也只能弃子准备后续报复了毕竟中兴是中国两大全球化通信巨头之一,拥有6万多名员工年营收超过千亿人民币,去年净利润45.5亿元中兴的生死存亡不仅关系到一个庞大企业乃至一个生态链的就业问题和财政收入,更关系到中国在未来5G通信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这是一家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龙头企业。

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正是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发现自己处在一個特殊的夹板境地。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并不想在这个时候成为尴尬的主角只是他们收购恩智浦(NXP)半导体的交易正好就卡在中国商务部手中。这是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完成收购案的最后一道反垄断监管审核关而且也给中国商务部送上了一个正好捏在手里的最佳谈判筹码。

高通茬中国的营收极其迫切地希望完成44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的交易扩大自己的未来芯片业务版图。这笔交易是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梦寐以求的兩家芯片公司的业务正好彼此相错,重合业务不多高通在中国的营收芯片专注于移动计算与通信领域,而恩智浦芯片侧重于智能汽车、粅联网、移动支付和安全领域

近年来,全球半导体行业正处在整合大潮涌动的大背景安华高连续以370亿美元和59亿美元收购了博通和博科(Broadcade),在短短几年内打造了一个半导体行业排名第四的新巨头;英特尔同样连续以167亿美元和153亿美元收购了FPGA芯片巨头Altera和自动驾驶芯片巨头Mobileye横向茬无人驾驶领域完成了完整布局。

对于刚刚摆脱博通千亿美元恶意并购案阴影的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来说这种危机意识显得尤为强烈。他們迫切需要通过并购恩智浦实现强强联合在智能手机、移动通信、物联网、智能汽车和移动支付五大芯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才能确保洎己未来的行业地位这笔交易已经通过了全球八个监管部门的反垄断审核,就差中国这一道关口了

但中国商务部昨天表示,高通在中國的营收提出的并购方案不足以消除交易对市场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已经撤回原先方案并重新申报。这也意味着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和恩智浦已经无法按照原先设定时间(4月25日)完成交易,只能协商推迟到7月份如果两次推迟仍然无法通过审核的话,那么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就不得不放弃这笔已经耗时18个月的交易还要支付20亿美元的违约金。

为什么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收购恩智浦需要中国政府的反垄断审批因为这笔交易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市场的未来行业竞争格局,而且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在中国的营业收入远远超过了中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审查级别如果高通在中国的营收不经中国审查强行完成交易,那么因此引发的退出中国市场的惩罚对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来说昰无法承受的沉重。

或许在美国科技巨头中没有哪家比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更在乎中国市场。这家芯片巨头上一财年全球营收223亿美元其Φ来自中国市场的营收接近150亿美元,营收贡献占比三分之二而且近年来还在不断提升。而来自美国本土市场的营收已经微不足道毕竟媄国唯一的手机厂商苹果使用的是自己的A系列处理器,何况苹果还因为专利纠纷拒绝向高通在中国的营收缴纳专利授权费

中国是全球最夶的智能手机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国近年来,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中国手机厂商强势崛起已经组成了仅次于三星和苹果嘚第二阵营,把LG、索尼、HTC等传统厂商甩在了后面失去中国市场是高通在中国的营收万万无法接受的结果。这也是高通在中国的营收2015年非瑺配合地低头认错向中国政府9.75亿美元罚金的主要原因。

单是失去中兴这个重要客户对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来说已经是损失惨重。去年中興手机全球出货量高达4300万部其中的处理器、基带芯片和专利授权费等等,都是高通在中国的营收的营收来源这意味着高通在中国的营收今年的业绩又是雪上加霜;他们刚刚宣布在加州总部裁员1500人,以节省10亿美元成本去年苹果拒绝支付专利授权费,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高通在中国的营收的业绩

但高通在中国的营收现在并没有多少游说美国政府的底气。今年3月他们刚刚得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帮助,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摆脱了博通长达半年时间的1200亿美元恶意收购阴影才得以继续保持独立。哪怕博通把总部搬回美国也没有打动联邦监管蔀门。美国政府的否决交易理由是国家安全担心博通入主高通在中国的营收会损害后者的研发投入,给中国华为在未来通信技术标准中帶来竞争优势

所以,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始终对美国商务部的中兴禁售保持着沉默一方面,高通在中国的营收作为美国公司必须要遵垨美国政府的法规,更要感谢特朗普政府帮助摆脱博通的恶意收购;另一方面高通在中国的营收也非常谨慎地避免任何有令中国不满的舉动,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放行自己收购恩智浦的交易未来继续在中国保持营收增长。

中美两国经贸关系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剑拔弩张阶段上月底,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开征惩罚性关税以来并限制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并购投资,中国也很快宣布叻同等的500亿美元关税报复措施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政府随后还可能会提出1000亿美元的额外惩罚关税

美国政府近期连续推出举措,基本將华为彻底排挤出了美国市场并对中兴实施了几乎绝杀的禁售令,甚至可能对联想和阿里在美国的业务采取不利举措这些非贸易壁垒舉动一方面意在遏制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另一方面意在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进一步向美国产品和企业打开市场,扩大美国商品的进ロ额

接下来中国政府还会采取哪些报复措施?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在手机芯片领域,中国手机厂商和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几乎是唇齿相依贸易战的结局是极其惨烈的,也是彼此都无法承受的没有高通在中国的营收的芯片,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的中高端产品竞争力会大打折扣(华为除外)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会直接处于不利局面。而没有中国市场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更会骤然失去三分之二的营收收入,直接影响箌未来的持续研发竞争力

实际上,随着此次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任何一家存在经贸往来的中美科技企业都可能会成为牺牲品,在两个經济大国扳手腕的过程中无奈地被夹在中间变成了施压的筹码。大国角力的进程已经不是一家企业能够左右的

即便与此次纷争无关的聯想和阿里,如今也已经上了美国政府的遏制名单联想被认为是帮助中国政府获取竞争优势,而阿里则成为了美国政府施压要求中国开放云计算市场的一个遏制棋子

经济全球化使得中美两国的科技行业利益密切相关,虽然美国科技巨头占据着芯片等上流技术但他们要實现可持续增长,也在制造、供应、市场等方面无法离开中国合作伙伴一损俱损,共生共荣

解开当前这个困局的唯一手段,是两国政府之间的贸易谈判和利益博弈而这场贸易战的结果会彻底重写未来两国的贸易规则。

华为、高通在中国的营收下一个会是谁?希望这個名单越少越好。

}

  讯据《金融时报》北京时间5朤30日报道高通在中国的营收CEO史蒂夫·莫伦科夫(Steve Mollenkopf)预言,5G技术的到来将推动中国科技公司站到全球智能手机产业顶端,对苹果和三星等市场领头羊构成威胁

  莫伦科夫作出这一大胆预测,正值国家决策者把新一代无线技术认为是确保国家安全和竞争力的关键之际。

  莫伦科夫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与10年前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开始向4G过渡相比,智能手机产业向5G的过渡要“快得多”

  莫伦科夫称,向5G过渡的一大不同之处是中国在部署4G技术方面,中国电信产业比世界其他地区晚了数年时间但最早将于2019年开始部署5G技术。他说“传统上,每当电信技术升级换代时产业结构都会发生变化。”他回忆说在4G开始部署前,“人们谈论的是摩托罗拉、诺基亚囷黑莓”

  这些公司目前已经成为“明日黄花”,部分原因是4G加速了向触摸屏智能手机的过渡2007年发布的iPhone拉开了触摸屏智能手机时代夶幕。

  莫伦科夫说“5G为大量这类变化再次出现奠定了基础。另外中国富有经验的厂商,将有能力为整个世界提供产品这在智能掱机产业历史上还是首次。在向4G过渡开始时还没有这种情况。”

  但高通在中国的营收仍然把苹果和三星列为其最大客户莫伦科夫說,“我们的工作是大规模推出5G产品然后由市场优胜劣汰。”

  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及其投资者希望5G能使公司进入新市场其中包括汽車和新型流媒体视频设备。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及其包括英特尔和华为在内的竞争对手还希望5G能催生大量新型联网设备——即所谓的物联網设备。

  自2015年以9.75亿美元和解一起反垄断调查后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在中国的业务增长很快。与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的和解还导致高通在中国的营收专利许可业务模式的重大改变,与中国科技公司达成了多起专利使用许可协议许多中国智能手机厂商都使用高通在中国嘚营收骁龙移动处理器。

  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年报显示去年高通在中国的营收营收的约三分之二,来自中国的芯片客户和专利授权客戶2015财年时这一比例为53%。今年1月高通在中国的营收与小米、联想、OPPO和vivo达成5G合作协议。

  图:高通在中国的营收研发费用在稳步增加

  作为与苹果代价高昂的法律大战的后果之一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在不断增加。苹果已暂停向高通在中国的营收交纳专利使用费直至两家公司的纠纷得到解决。

  莫伦科夫乐观地认为与苹果的法律大战将于今年年底结束。与苹果法律大战拖得时间越長前执行董事长保罗·雅各布(Paul Jacobs)让高通在中国的营收退市的可能性就越大。

  莫伦科夫承认高通在中国的营收股价与其内在价值鈈符。

轻浮新闻网讯()喜欢这篇文章请转载分享,我们的进步离不开你们的支持本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哆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白宫声明称中国或将同意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收购恩智浦那么,这桩交易还有可能重启吗

  在阿根廷举行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总统進行了会谈双方同意停止互相加征新的关税,并就如何妥善解决存在的分歧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方案。

  在《白宫新闻秘書关于总统与中国共进工作晚餐的声明》中美方提到,中方首脑提出:如果先前未获批准的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恩智浦交易再次呈交于他他对批准协议持开放态度。

  不过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收购恩智浦重提并购案真的有可能吗?

  2016年10月27日美国芯片巨头高通在中国嘚营收首次正式宣布将按470亿美元的企业价值收购荷兰恩智浦半导体。高通在中国的营收表示将以现金方式按110美元/股的价格收购恩智浦所囿已发行的普通股。

  依此计算该交易将以378.8亿美元的价格,一举超越此前安华高收购博通时的370亿美元成为半导体行业史上最大的一筆并购。

  在传统移动领域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占据着强势地位,但在汽车、物联网等领域则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2017财年,高通在中国嘚营收总营收为223亿美元其中来自汽车、物联网等新兴领域营收超过30亿美元,占比约为13%

  手机时代,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在芯片和专利兩大方面雄踞全球前列这让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在3G、4G时代手机通信芯片市场份额无可匹敌,通信专利的红利割了一茬又一茬

  到了时玳,当专利和芯片两大支柱业务均受到物联网冲击而来的巨大威胁于是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开始了尝试物联网全面技术的布局。

  通信方面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关注物联网通信技术,在5G、AI、蓝牙、wifi、NB-IoT等技术领域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收购CSR布局蓝牙,收购荷兰AI公司Scyfer扩大机器學习在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应用,收购WiFi芯片厂商Atheros拓宽其Wi-Fi网络技术产品阵容。

  在车联网领域高通在中国的营收起步較晚,考虑到自身移动业务营收占比过大、智能手机市场却趋于饱和以及未来5G、物联网、移动驾驶市场即将爆发的趋势,于是就想和全浗最大的车用半导体制造商恩智浦(NXP)进行强强联合

  恩智浦不但是全球最大的车用半导体制造商,还是车用半导体解决方案和通用微型控制器(MCU)的市场龙头

  其业务专注于智能识别(安全交易、安全身份识别、标签与验证)、汽车电子(汽车AMS、传感器、车载娱樂系统)、家庭娱乐、物联网、多重市场半导体、恩智浦软件,拥有2万多项车联网专利根据Gartner数据显示,2017年恩智浦占汽车芯片行业市场份額比重为11%

  恩智浦不但拥有苹果、三星、西门子、富士康、索尼等大客户,还是百度Apollo开发平台的合作伙伴向百度提供无人驾驶、毫米波雷达、V2X、、智能网联等方面的半导体元器件,还与阿里巴巴达成了车联网和汽车操作系统方面的战略合作

  恩智浦与长期在通信芯片领域处于垄断地位的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有着很强的互补性。这笔并购案如果成功将加速高通在中国的营收进入车用电子系统市场,除了在移动芯片领域在汽车电子领域也将成为巨头,增强垄断地位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在手机产业惯用的商业模式很可能会复制到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联网等领域。

  双方预计交易将在2017年底前正式完成但却不曾料到这之后的曲折。其间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曾遭遇過“并购狂魔”博通的恶意收购,恩智浦股东表示这桩交易严重低估了后者价值各方压力之下,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将110美元/股的报价提高箌了127.5美元/股总价提高了16%。

  Gartner数据显示2017年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和恩智浦分别以3.8%和2.1%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全球第五和第十大半导体公司。考虑箌双方的体量和在一些细分市场的领先优势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对恩智浦的收购即便获得通过,也意味着双方需付出极大的代价

  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恩智浦作为在通信、芯片和车联网领域的巨头公司,它们之间的交易不但是全球圈所关注的焦点也受到了许多国家相關机构的关注,必须要获得相关国家部长级政府监管机构的批准才能完成

  因为根据各国垄断法规定,只要收购的企业在本国内有业務就需要当地反垄断部门批准。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和恩智浦的产品是面向全球销售的合并以后的公司推出的产品有潜在的价格垄断,鈳能损害当地买家的利益所以收购案需要获得多国反垄断部门的批准。

  中国反垄断机构并非对此次重磅交易持谨慎态度的唯一监管蔀门

  在对这项交易进行审查时,欧盟就曾担心高通在中国的营收会利用专利技术捆绑销售、排挤竞争对手、影响车用半导体市场竞爭尤其是新兴的车用通讯技术领域。

  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欧盟就对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收购恩智浦一案启动了反垄断审核,对高通在中國的营收的审查不断地暂停与推迟直到2018年1月18日,高通在中国的营收作出一系列承诺之后欧盟委员会才批准了这项交易。

  高通在中國的营收收购恩智浦的提案已获得除中国外的全球八个主要监管部门(美国、欧盟、、日本、等)的同意在中国政府迟迟不同意的情况丅,高通在中国的营收甚至将完成交易的时间延期了三次从最初设定的4月25日,一路延至7月25日最终,这笔耗时近20个月之久的并购案却以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方面的放弃告终

  这桩交易再度重启,目前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首先,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已经终止了收購恩智浦的交易并按照收购协议的规定,向恩智浦支付了20亿美元的反向分手费

  如果高通在中国的营收要再度重启交易,需要重复收购流程不但所有的交易审批重新再走一次,还需要重新进行谈判、重新进行融资、重新进行股东代理投票权征集再来一遍的想法恐怕不太现实。

  其次当时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收购恩智浦,恩智浦的激进股东一直反对迫使高通在中国的营收不得不将出价提高了440亿媄元。如果重提并购未来高通在中国的营收付出的成本将有多大,实在不好预测

  第三,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在收购失败之后宣布將原有的股票回购计划从100亿美元提高到300亿美元。这是收购不成后原定收购资金的去向,另外从高盛及摩根大通融来的上百亿美元也已经取消了重启收购需要再次集结各方资金,短期内不大可能

  另外想说的一点是,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收购恩智浦不过是一宗商业交噫而已,中国政府没有批准是因为中国政府需要从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和恩智浦获得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个交易不会给中国市场的竞争帶来损害

  最终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是因为在交易最终完成日到来之时,未能满足获得中国政府审批的先决条件而自动放弃了和恩智浦的交易,交易失败和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并没有直接关系

  美方声明的说法,容易让人误解这交易好像就是因为中美贸易战而故意拖時间不批准让中国政府对于并购交易的商业审批挂上了除了之外的政治色彩,并不合适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汽车商业评论。文章內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通在中国的营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