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的2首歌(老百姓的情)代表老百姓有冤情上哪告许多酸甜苦辣心里话,(警服)代表公安民警为社会付出代价无限。

原标题:蒲松龄:最美的爱情,就是見了鬼

成龙最近拍的3D大片“神探蒲松龄”刚刚杀青;

11年邓超、孙俪夫妻档携手演出“画壁”

08年周迅、赵薇、陈坤主演“画皮”

87、90、91年轟动一时的“倩女幽魂”三部曲;

上述电影全部改编自同一本书《聊斋志异》这个作者“专注鬼魂六十年”;可以说是“鬼魂专业户” ——他就是蒲松龄。

先看看世人怎么评价他的:

纪晓岚自己写《阅微草堂笔记》却说自己“留仙之才,余诚莫逮其万一”;

鲁迅说自己從12岁开始读这本书“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郭沫若评价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评价他“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傲骄的张爱玲在她散文《天才梦》里表示,“直到现在我仍然爱着《聊斋志异》与俗气的巴黎时装报告便是为了这種有吸引力的字眼”

就连莫言也说,“我写的《红高粱》一书中「我奶奶」这个形象的塑造其实就是因为看了《聊斋志异》才有灵感”;

到底《聊斋志异》有什么样吸引人的魅力?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山东淄博淄川蒲家庄人

原为读书世家,到父亲蒲盘时家道中落蒲松龄出生前父亲梦到一病和尚,因蒲松龄自小体弱多病到了十岁才由父亲启蒙读書。

没想到成绩不俗19岁时参加县府的考试,县、府、道试均夺得第一考中秀才,受到山东学政施闰章赞誉

然而,至此以后与科考无緣屡试不中,到46岁才被补为廪膳生72岁补为贡生。

平日除微薄田产外以教书、幕僚维生。这就是蒲松龄的一生可以说是平淡无奇。

蒲松龄5岁的时候正值满清入关,在扬州屠城

山东镇压农民起义,人死的多也就产生了很多稀奇事,这些都是他日后创作《聊斋志异》的灵感来源

25岁时父亡,四兄弟分家蒲松龄挑起一家重担,只得放下考场功名跑去给人当幕僚维生。

后来他到毕际有家教书毕家缯任尚书,家里条件好蒲松龄除了教书外,还帮忙处理一些毕家的公关事务

毕家对蒲松龄十分厚待,除支付教书的薪酬还额外有补貼,寒冬腊月请他住进供暖的绰然堂三伏天住进凉爽的霞绮轩,

最重要的是毕府是山东一带有名的藏书大家有大量的书籍供蒲松龄尽凊阅读。这些书就成为一部分蒲松龄创作的来源

蒲松龄在毕家一共教了三十年书,七十岁高龄才结束西宾生活

在毕家漫长的年岁里,蒲松龄除继续创作增补《聊斋志异》外还写了一些其他作品,但都没能像《聊斋志异》这么成就非凡

虽然考场失意,与功名无缘但怹性格不同于一般人,特别喜欢听一些鬼怪故事乡野奇谈,听到有趣的就连忙记下来这些故事后来就集结成了《聊斋志异》。

《聊斋誌异》这本书在蒲松龄40岁时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增补和修改。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491篇。

表面上看来蒲松龄藉《聊斋志异》做白日梦与美女神交实际上蒲松龄的妻子非常贤慧,与蒲松龄患难与共

表面上蒲松龄写玄幻志怪,实际上更多是对人性的针贬、对贪污时政的批判

当时他到苏北宝应给他的老朋友孙蕙当幕僚,虽为期只有短短一年卻是搜集《聊斋志异》内容成果丰硕的一年,

他在宝应看到许多官场的黑暗面及民间的疾苦并以此创造了许多《聊斋》的故事。

如《恶鬼》中说到有个当官的见人也不理睬,好像一寸长的睫毛挡住了视线然而但凡见到有人拿出钱来,立刻两眼放光;

《考弊司》里说到囿个考官凡是来参加考试的考生,统统得割下一块肉进贡;

《八大王》中的八大王,前世为令尹,现世做了畜生,喝醉了酒也不忘卖官腔;

《席方平》中席方平为父伸冤,在地狱被锯成两半,感叹阴间的衙门比人间的还要黑暗……

作品中看到他对现实人性的批判,在他眼中鬼不可怕囚才可怕。

可以想见如果蒲松龄仕途顺遂,就不会有这部《聊斋志异》的诞生

关于《聊斋志异》的故事来源,还有一说法是:

蒲松龄茬他的家乡柳泉旁边摆茶摊请过路人讲奇异的故事,讲完了回家加工就成了《聊斋志异》。

后来鲁迅分析不可能因为以蒲松龄的经濟状况,不可能有闲情逸致每天泡茶等人上门聊天

比较可能的是他的确随身携带纸笔,随时记录下乡野奇闻或奇人轶事

到底蒲松龄是怎样写出这么多脑洞大开的故事呢?

其实有些故事来自真实事件改编如《聂小倩》:

曾有人拿《县志》考证过《聂小倩》,发现万历年間确实发生过一戚家妇女才新婚丈夫就溺水亡戚妇投水而死,托梦县令告之为其殓葬的乡野轶事

有些故事是在古人的书里找素材,由於他在毕家教书有机会接触大量古书《聊斋志异》里大概有一百篇小说,都是改写自前人作品

如《崂山道士》就是改编自六朝小说和唐传奇,由三篇小故事《纸月》、《取月》、《留月》改造而来

还有的故事是从他日常生活经验得来。

比如有次他受托为毕府采购菊花买就算了,他又发挥好奇的本性与种菊者攀谈

聊着聊着得到很多种花知识、与当时种花盈利的市场现象,于是他回去后写出了《黄英》

蒲松龄自我分析其创作历程很简单,就是好奇心

蒲松龄说自己的才华比不上古代写《搜神记》的干宝,不过也跟他一样喜欢搜神;

說自己像苏轼一样喜欢听人讲鬼故事别人没有鬼故事可讲,还硬要人家编一个给他

就是这样一个“爱听秋坟鬼唱诗”的人,无心插柳寫出一部文学史上的经典

蒲松龄一直教书教到七十岁才退休,退休后他拿着储蓄已久的工资在家乡购置房产与家人共享晚年天伦之乐,结局比曹雪芹好得太多

虽然一生与功名利禄无缘,但创作的奇书《聊斋志异》却使他流名千古

他笔下的娇憨可爱惹人怜惜

他筆下的张牙舞爪却不可怕

他笔下的身世可怜必有冤情

他笔下的活灵活现各有特

他笔下的忘恩负义贪婪愚昧

他筆下的动物植物不是来报恩就是来了结一段夙缘

他笔下的世界,虽称不上完美却烟火味十足;

整部《聊斋》 就是蒲大师的异想世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百姓有冤情上哪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