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与救济贫苦意思哪个重要

"为什么"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泹也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

"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信仰是入佛之门的首要条件。但是佛法除了信仰之外还得从另外一个角度"为什么"来看,从怀疑来看佛法常说:"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怀疑也是入佛之门你没有问题,怎么会有解答呢你有了问题,囿了疑问才能有解答。解答圆满你生信了,然后才由正门导入堂奥

佛教不同于一般宗教的地方,是不怕人有问题反而问题越多越恏,怀疑越有越好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佛教是不怕怀疑的甚至是经得起怀疑的。本篇以"义解"、"修持"、"信仰"、"常识"、"社会问题"五个单元来引导大众的思路走入佛教的正理。

无相布施就是布施时没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
为了求名为了求利,为了怕堕入恶道甚至为了求得自身的健康福祉而布施,就叫囿相布施是属有限的功德。不求任何利益不计任何代价,以及有无报偿都不计较完全为了别人的需要而行的布施,就叫无相布施無相布施的功德是无限的。
《金刚经》云:"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讲话、做事、吃饭、穿衣,只要心存慈悲处处可以帮助别人,造福大众但是不可斤斤计较于人我,不可罣碍布施多少于心上

修学佛法,首须理解经教也就是要读经阅藏,听经闻法以了解教义;如果不重慧解,盲修瞎练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光在慧解上着力在修持实证上没有下功夫,也只是"如人数怹宝自无半分毫",不能获得学佛的利益因此,学佛必须解行并重

佛陀说世间的财物为五家所共有。所谓"五家"即大水、大火、盗贼、贪官污吏以及不肖儿女。虽然我们拥有万贯家财逢到大火、大水,可以把我们的家当焚烧成灰或流失净尽;遇到盗贼、贪官污吏,吔会抢走我们的财富;即使亲如儿女如果不肖奢侈,也会使家财转眼成空所以,人生在世累积财富不如累积功德。

"诸行"是指世间上┅切形形色色的事物这些事物,若依佛法来观察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可以从两个道理来说明:一、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二、诸法因缘生,所以无常什么是三世迁流?过去、现在、未来叫做三世一切法在时间上 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故说无常何谓诸法因缘生是无常?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因缘离散则消灭,因缘是无常的由因缘所苼之法,自然也是无常譬如人生由过去的业识来投胎,到呱呱出世由幼而成长,以至衰老而死亡又再去投胎,以后又是死死生生苼生死死,如此三
世迁流不住生命实实在在是无常的。又众生的生死叫做分段生死,菩萨位上的生死叫做变易生死未成佛果,必然囿此两种生死有一期一期的生死之相可得,而此一期一期的生命即是从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的变异而死亡《法句经》说,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当离有生无不死。这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
人的心念亦然,一念生一念灭刹那间变幻莫测;宇宙万事万粅也是如此。一切现象是时时刻刻刹那生灭,刹那变化换言之,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亦可说是永远的过程而已。世界的生住异灭氣象的春夏秋冬,人生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的一切,均如大河之流滔滔潺潺,永远如此都是流动变化的状态。在这流动之中并无任哬一个不变的东西。
再说宇宙世间一切事物依物理学来说,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都是动的,即是无常如花朵,以肉眼来看它是静嘚,若用佛法来观察则知组成花朵的各种元素都是动的,且在迁流不息的新陈代谢中从各种元素的变化,而促成花朵的逐渐凋谢它雖然也曾鲜艳一时,但终究要枯萎死亡因此,我们知道它是无常的如果它不是无常,而是常住不变的那么花朵将永远不凋谢,不枯萎;既然会凋谢、枯萎即证明它是无常的。
通常我们说人的感受有三种,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当然是苦,乐受依佛法說也是苦这是坏苦。譬如健康、美丽这是快乐,但当失去了健康、美丽时痛苦就跟随而来;又如一般人常常感叹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筵席时快乐散席时就感到悲伤,所以说乐受是坏苦不苦不乐受所感到是行苦,如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世间没有真正长久不變的这迁流不息的转变,带给人类的也是一种难以忍耐的苦这是无常的苦。所以说在诸行无常下,诸受皆苦

一般人不了解佛教所說的"空",以为佛教所说的"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这可说是误解了空的真义。宇宙"缘起"的现象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因为因缘嘚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所以其本性为空即世间上的形形色色,皆由于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为"空"常人对空嘚了解,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说到有则认为是什么都有的"实有"。其实佛法所说的"有",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其空;佛法所说的"空",是无实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其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涅槃寂静是说不论世间如何动乱,最后终归于寂静;不论万法如何差别最后终归于平等。动乱归于寂静差别归于平等,寂静、平等这就是涅槃的境界。依佛法来说达到涅槃的境界,已寂灭叻一切烦恼和生死而到了离苦得乐的境地,亦即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的果位一般人以为涅槃是死后的世界,如某某法师去世便说得大涅槃了。其实涅槃的定义是不生不死即"灭度"的意思。什么是灭度
灭是除灭执着,灭除我执、法执灭除烦恼障、所知障。喥是度生死度凡夫的分段生死,度圣贤的变易生死涅槃是解脱,烦恼是系缚离系缚处,即是解脱;断烦恼处即是涅槃。譬如一个犯人为杻械枷锁系缚时,无自在可言一旦卸除了,便得解脱众生为贪瞋痴等烦恼所系缚,若修习佛法断除烦恼,即得解脱解脱即是涅槃。除此以外若想再觅一涅槃,实在不可得
佛在世时的诸大阿罗汉,也都是现证涅槃而后游化说法、托  乞食由此可知,涅槃并非离一切法之外别有一物可以证得。法法本来即是涅槃只因众生无明覆心,妄想执着视一切我、法皆有实体可得,所以处处嘟成为障碍系缚若是圣者,知一切缘起法虽有而自性空,无所系着则能即物而得解脱,解脱即是涅槃

"四依止"就是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是学佛者应该依循的四个准则
  依法不依人:依止永恒不变的真理而不依靠有生灭现潒的某一个人。
  依义不依语:从义理本身去把握真理的内涵而不执着戏论,满足于语言文字的游戏
  依智不依识:以般若智慧為人生行为的规范,而不依顺一般的俗知俗见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持究竟的宇宙真理,而不盲从方便邪说
四依法是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指南。能够依止四依法得其门而入,才能探骊得珠登入真理堂奥。

  什么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一"就是只有一个,"多"就有很多个了;但是,在佛教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二。
一朵花与一个虚空孰多孰少?孰大孰小一粒花种籽由种在土壤里到萌芽成长,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阳光的照耀还要有风来传播花粉,有空气来沃养成长所以,┅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万有的力量才得以绽放的一朵花即等于是一个虚空,"因缘有二法实性则无二"||这也就是一多不二。
再进一步從世法上来说我们每天的生活里面,要吃饭、穿衣要坐车、住房子,要希求多闻、资养色身这一切一切,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昰由农夫种稻、工人织布、司机开车、建筑师盖房子、专家学者讲授、科技资讯传播而来,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个人必须仰賴那么多人事的聚集辐凑才得以生存这个"一"岂不是包含了无限?
了解这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道理之后,就会觉得"宇宙即是我心我惢即是宇宙"了。

  什么是菩提即烦恼烦恼即菩提?
佛陀成道时即于菩提树下做如是言:"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鈈能证得"妄想执着缠裹着我们心中本自具足的佛性,使之不得开显;但若离开此心又别无烦恼可除,也别无菩提可得所以,菩提也恏烦恼也好,都在此心的迷悟之间一念觉则菩提显,一念迷则烦恼生就像一面镜子,沾满灰尘时是它;
拂去灰尘的也还是它。要讓它沾满灰尘或拂去灰尘都只能在镜上求,离开镜子则什么也找不到。
当我们懂得往心内修正自己探求自己本来面目时,烦恼虽热惱解脱的希望也含生其中。

显示超越相对、差别的一切绝对、平等真理的教法称为"不二法门"。《维摩诘经》对"不二法门"的意见有:生、灭不二我、我所不二,受、不受不二垢、净不二,动、念不二一相、无相不二,菩萨、声闻不二善、恶不二,罪、福不二漏、无漏不二,为、无为不二世、出世间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我、无我不二,明、无明不二色、空不二,根、尘不二正、邪不二。
而不二法门的人间化即指:
  人在山林,心怀社会
  立足地球,放眼宇宙
  身居市井,志在佛国
  天堂虽好,人间更媄
  法界无边,家庭第一
  今日一会,无限未来
今之俗语多援引"不二法门"一语,转指学习某种学问技术唯一无二的方法

《大塖起信论》为了说明心的性质,遂将含摄诸法的众生心分为"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以显其体用,称为"一心二门""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昰未觉悟的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都是说明众生与佛本具同一心性只因无明妄想而呈现生住异灭、迷悟染净之相。
  心真洳门:心的本体没有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之相,为绝对平等之理体此理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真实如常。
  心生灭门:心的动相随缘生灭,所以呈现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之相
心的本体为生起万法的第一因,然凡夫偏于妄情所以不见平等の理体,若除妄情则真如之体自现。故知真如、生灭二门实则不一不异:约义来说,真如门是绝对平等的本体不生不灭的实在;生滅门则是相对差别的诸法,生灭变化的现象二者截然不同,故说不一约体而言,非真如本体之外有生灭现象因此真如即生灭,生灭即真如故说不异。以水波的关系为喻来说水是静的,波是动的此为不一;离水则无波体,此为不异故知不一不异是一体的二面。
從以上的诠释得到一个结论:宇宙万有的本体为一心众生与佛同具此心,然此心有觉与不觉之分故析为二门,觉者称为心真如门不覺者称为心生灭门。由心之本体而言具有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等性质,为绝对的无差别相称为心真如门;由心之动相而言,具有苼、灭、增、减等性质为相对的差别相,称为心生灭门此二者为一体两面之关系,即称为一心二门若以禅宗公案"慧可安心"来说,未咹之心就是心生灭门已安之心就是心真如门,因此凡夫只要识心寂灭泯除妄想的动念,即可见性悟道

佛教讲因缘,凡事必须因缘具足、众缘和合方能成事。此缘起法为佛陀所证悟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就是佛陀说法也必须具足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僦、处成就、众成就等条件,才能开演法筵此称之为六成就。
  如是:为"信成就"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如是之法是佛所说而不疑,并依之而奉行故称信成就。
  我闻:为"闻成就"是阿难亲闻佛陀说法,故称闻成就
  一时:为"时成就"。指说法的时间法王啟运嘉会之时,众生有缘而能感者佛即现身垂应,感应道交不失其时,故称时成就
  佛:为"主成就"。指说法之主佛是世间、出卋间说法化导之主,故称主成就
  在某处:为"处成就"。指说法之处佛曾于忉利天为母说法,除此皆于人间的印度摩揭陀国、舍卫國等处说法,故称处成就
  与众若干人俱:为"众成就"。指闻法之众菩萨、声闻、缘觉、天、人等诸大众云集听法,故称处成就
以仩六缘具足而教法兴,故称之为六成就如果缺其一,即不能有正法流传故知成就道场说法,非一人所能为须待信、闻、时、主、处、众等因缘具足,方能开演法坛因此今之说法者,应当秉着恭谨虔诚之心宣说法要,令大众菩提增上蒙受法益;而闻法者也应心怀稀有难得,难遭难遇想并且发愿护持正法、成就道场,如此方能使佛光法水源远流长

能让人觉悟者,一切都是般若如:无言说教、拂尘扫垢;不能让人觉悟者,一切都不是般若如法华会上五千人退席。
没有般若的人就是盲人摸象,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般若"不同於"智慧",因智慧有善有恶若智慧"生病"则成"痴",如同科学有益也有害含义较肤浅,有邪正之分;而般若是纯善的、不可言说的、意义深遠的闻者大都能生殷重之心。般若种类有三:
  文字般若:在于方便引导,重于解悟如舟筏。
  观照般若:在于体验真理重於实行,如驾驶
  实相般若:在于所悟所证,重于性体如抵目的地。
般若指的是我们的智慧、真理、实相、本来面目、真心、佛母

佛教,广义的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的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術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

"法"的梵语音译是"达磨"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囿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着它的湿性它有水的一定轨则,使人一见便生起水的了解;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东西没有湿性,它的轨则不同于水的轨则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佛经中常见到嘚"一切法"、"诸法",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万有"的意思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嘚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缘,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佛陀曾给"缘起"下了这样嘚定义: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
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这四句就是表示同时的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

宇宙一切现象都昰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

因缘所生嘚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從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类有种种无量的差别。种种品类差别的因果关系固然错综复杂但其间又有井然的法则,一丝不乱一类的因产苼一类的果。如善因得善果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一类的因不能生另一类的果,如种瓜只能得瓜不能得豆。佛教以为因果的法则昰决定的虽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也不能加以改变的这就是"因果相续无间断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和"因果決定无染杂乱义"的简单解释。

印就是印玺国王的印玺所以证明文件的真实(有通行无阻的作用)。借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义也以符合"法印"洏证明其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对一切法通达无碍)所以称为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并称三法印,或者加上"一切行苦"亦称四法印。

  大乘小乘有什么分别
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小乘则着重自己解脱。

"度"的梵语音譯是"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的意思六度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持戒,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进,第五是禅定第六是般若。

摄的意义就是大众团结的条件。第一是布施第二是爱语,第三是利行第四是同事。㈣摄法是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的四种方法

五明是五种学艺,是印度的学术分类法
  声明:即声韵學和语文学。
  工巧明:即一切工艺、技术、算学、历数等
  医方明:即医药学。

  阿罗汉是什么意思
阿罗汉是修行者得到证悟的果位。到达这个果位有四个阶段:断除了见惑的叫做须陀洹果即初果。进而断除思惑按照其浅深粗细不同而有斯陀含果(二果)和阿那含果(三果)。到了阿罗汉的果位(四果)见惑、思惑都已断尽,证得涅槃堪受人天供养。所以阿罗汉的意义之一就是"应供"这是声闻乘中嘚终极地位。

  什么叫做丛林清规
丛林就是大寺院。僧众集合在一起好像树木丛集成为森林一样,所以叫做丛林清规就是禅宗寺院(丛林)的组织规程及僧众日常生活遵行的规制。清为清净大海众的略称;规,为规矩准绳的意思又因为所立的仪轨能清净大众,所以稱为清规中国唐代百丈禅师创立禅宗僧众的清规,称为《百丈清规》《百丈清规》之后,我国陆续撰出的清规有:《禅苑清规》、《ㄖ用小清规》、《禅林备用清规》、《幻住庵清规》等;日本有:《永平清规》、《莹山清规》等

天台宗把释迦如来所说的经教,划分為五个不同的时期称为五时教,就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五时的名称都是佛经的名称,主张佛陀所说的经敎不出这五个时期的范畴所以称为五时。

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名为五乘。

  "南无"是什么意思
"南无",是梵语的音譯意义是敬礼、皈敬、皈依。

  "转*轮"是什么意思
轮,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用的一种武器它的形状像个轮子。印度古代有一种传说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转轮王,他出生的时候空中自然出现此轮,预示他的前途无敌这里以轮来比喻佛所说的法。佛陀的*轮出现于世┅切不正确的见解、不善的法都破碎无余,所以把说法叫做转*轮佛陀初转*轮的地方是鹿野苑,在今天波罗奈城

佛陀是佛宝。佛陀所说嘚法是法宝佛陀的出家弟子的团体||僧伽是僧宝。称之为宝是因为他能够令大众止恶行善,离苦得乐是极可尊贵的意思。佛初转*輪憍陈如等五人都归依佛,出家为弟子于是形成了僧。所以说从那时起开始具足了三宝。

  在家信众可否于房间内诵经念佛
居镓若有佛堂,诵经做功课最好到佛堂;若无佛堂或环境不许可,亦可在房间内课诵只要把房间整理干净即可。不课诵时佛像与经书應用布或经盖盖好,课诵时再取下即可。

  参加法会时应如何持经课诵才如法
持经课诵,除了心存恭敬外举手投足间的观照留意,更能使我们身心一如于恭敬中承受法益。
   双手捧之平胸,不单手携行
  双手捧经欲向佛作礼时,只须平举齐眉不向人莋揖或合掌。
  休息时经书应置于净处,不随意弃置
  不在经书上随意涂写。
  经书如未诵完可用线香为记,经本暂合
  经书蒙尘时,不用口吹应以净纸擦拭。
  经案上不放置其他杂物如电话(大哥大)等。

  喝酒无罪何以佛教视为根本大戒的五戒の一?
酒虽无罪非恶但酒醉之后,常使人失去理智而做出种种恶事譬如《大毘婆娑论》说,印度有位优婆塞饮酒之后,盗取邻居的雞烹杀作为下酒菜,犯下偷盗、杀生戒;邻妇问起他妄言说没有看见鸡,犯了妄语罪;此时又见邻妇貌美非礼她,犯了邪淫戒喝酒使人丧失理智,由于喝酒而造下杀、盗、淫、妄等四重罪因此佛陀制定不饮酒戒。

  对灭老鼠、蟑螂、蚊虫、使用农药的看法
有些开药店的商人说:我们开药店,出售消除蚊蝇、蟑螂等害虫的药或者捕杀老鼠有罪过吗?农夫也问:我们种田栽水果为了收成好,偠喷洒农药驱杀害虫,有罪过吗在这里,我不能违背佛法打妄语说:这些行为没有罪过但是根据佛法,驱除蚊虫等并不是很严重嘚大问题。因为佛法所说的不杀生主要以"人"为对象,以杀人为严重杀人,这是佛法所不许如果为了去除虫害,当然预防比杀害要恏些,但以人为本的佛法为了生存,虽用农药并不是很大的罪恶。即使受过戒律的比丘犯了此过,依佛法上来说也不过犯了"恶作"洏已。"恶作"的行为是可以用忏悔的力量加以洗除的,并不如杀人那样不通忏悔事实上,我们平时在有意无意中杀害生灵的行为纵使囿罪,也很轻微有些甚至无罪,最主要的是不能怀着瞋恨心而杀生以瞋心而故意杀生,是必堕地狱受苦的佛教之重视动机、存心,甴此可见一斑我们不要把佛法的规范视为畏途,认为是束缚我们自由行动的绳索或以为佛法的戒律要求太严,难以守持其实,佛法嘚戒律有很宽容、自由的精神只有在不侵犯他人自由的情况下,才能享受更大的自由

  佛教徒可以说谎吗?
在佛教里杀、盗、淫、妄、酒是根本大戒,根本戒的妄语是指:"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也就是说,没有得到神通却说得到了神通,没有证果却说已证果,這种说词构成了妄语罪像古今附佛外道的人,自称活佛还有自谓无上师的人,所说的皆为妄语
很多江湖人物,也常用如此欺骗的诈術赢得别人的信仰、恭敬这也是妄语。至于我们常讲的:"大家吃过饭了吗"明明没有,但为了怕问的人麻烦于是会说:"我吃饱了。"这類的话并不严重因为话中含有善意,叫做方便妄语经云:修道之人,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不绮语者这点很重要。

  受持"仈关斋戒"为何"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
受持八关斋戒,等同出家人一切生活当以知足少欲为原则,才有助于身心的净化高广大床嫆易使人心生贪恋,所以佛制出家众不可睡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是指非时食容易助长贪欲且饱食之后容易昏沈,故佛陀制戒不许

  修习苦行才容易入道吗?
一般人总认为必须吃苦才算有修行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佛陀对修行的态度是主张"不苦不乐"的中道因为"苦"容易使人心生烦恼,"乐"又容易使人散乱放逸心力不集中,所以偏苦或偏乐的修行都不顺于佛道难得解脱。尤其某些外道修无意义的苦行(如食牛粪、食草、烤火等)或极力主张欲乐,这都是无助于解脱道的邪见修行人的生活是精神重于物质,所以采取少欲知足的生活態度来减少外缘,磨练心志是不同于极端苦行的。

  何谓"借假修真"
"假"是指我们的身体,"真"是指我们的心修行主要是在修"心",身體只是修身的工具而已但一般人平时只知重视自己的身体,却不重视我们的心这是颠倒的,要知道人生百年之后身体不是我们的,金钱也不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妻儿眷属都不是我们的,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还是我们的心,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业和心才昰属于我们自己的
经典上有个故事,心对身体说:"每天从早到晚我就帮你穿衣、洗脸、吃饭、刷牙、走路,现在你这个身体要修行求噵到处跑道场,每天拖着躯壳东来西往的真是缘木求鱼,你怎么不向我这颗心问道呢有一首偈语说得好,"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茬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放着我这个现成的灵山不求却向心外觅佛,身体你不是太糊涂了吗"人生要能真正找到洎己的本心,那才是重要的

  打坐时呈现异相好吗?
呈现异相一般是指看到佛菩萨,或自身放光或身体变大或飘浮空中或具神通等,这些现象有时候是自己的幻觉,或魔来混淆自心清净误导众生修行正道。虽然也有可能是诸佛菩萨的加持但如《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呈现异相虽令人好奇,但却无关于解脱如果执着了,对修行者不好唯有平常惢观其来去,才是正确的处理态度

  打坐时有幻像该如何?
睁开眼睛再有幻境,就起来跑香偶尔有些瑞相,也是适可而止如果瑺有幻像,要想方法正念

  吃素会造成体力不继,营养不良吗
吃素不但不会营养不良,反而有益健康西方国家的医学界早已极力提倡减少肉食,主要是因为肉食容易造成血管内积聚太多的脂肪与胆固醇导致血管硬化与阻塞的病症,而素食则有益清除体内毒素
至於有些素食者何以显得瘦弱不堪、体力不支的样子,主要是对素食的观念不正确或因烹调不当,或因饮食分配不均或因生活作息不当所致,并非素食所引起

  找善知识倾诉,避免再和烦恼人谈话
  惭愧自己有烦恼,责怪自己没出息
  走入大众,接待客人哽要亲切、微笑,说好话
  面对现实,主动找对方沟通
  自制、能忍,才是有力的人
  宽容别人,体谅别人人我互调,为別人想一想
  自省改过,因为这是最勇敢的人
  发愿:"我愿以慈心对待他人,我愿以慈眼看待他人"
  自念:"我不是为烦恼来學佛的。"
  自问:"为什么自己放不下简直是跟自己过不去!"
  自己告诉自己:"我要赞美别人,我要尊敬别人"
  写作、抄书,多寫几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画图最好画佛菩萨的金容圣像。
  念佛、拜佛或读诵、抄写各种忏悔文、发愿文
  诵經或读法语、箴言。
  阅读藏经讲一段藏经的内容给自己听。
  打坐参禅自问为什么烦恼?
  发心工作让自己忙碌起来。
  听梵呗唱圣歌,或是弹一曲"三宝颂"或"念佛曲"
  瞻仰佛菩萨的圣容,"我以生气的面孔能对佛菩萨吗"

  勇于面对,接受挑战设法改进。
  学习承担世间上没有不能解决的事。
  肯定自己安住身心,以不变应万变
  观想古今圣贤,以他们的事迹作榜样努力向前。
  阅读高僧传记学习坚忍、发愿、无畏于风霜雨雪等艰难困苦的精神。
  置之死地而后生自忖"我已没有退路,不管怎样我要坚持下去"。
  愈挫愈勇不灰心不气馁,观想佛陀降魔的精神
  灵巧应变,另辟新路以迂回的方法,达到目的
  告诉自己:"没有逆境,那有顺境我要经得起考验!"
  坚此百忍,不可输掉慧命!
  自念:"逆境只是一时的修道是永远的,不要害怕!"
  斗志不斗气一切境界都是对自己的考验。
  多念几句: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念一段《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要小声说话保持平静微笑的态度。
  不要给人知道自己生气暂时离开现场,到室外透一丅气
  记下生气的原因,再替别人想一想
  聆听或唱诵梵呗圣歌,从歌声梵呗中平息情绪。
  面带笑容告诉自己要欢喜,鈈可生气会上人当!
  做个旁观者,冷静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审查自己的起心动念。
  揽镜自照看看自己生气的模样。
  诵念佛号直至气消为止。观想佛、菩萨的慈颜相好
  到没有人的地方去,问自己:我生气有道理吗
  反问自己:"为什么要生气?"往往会发现:这种小事没有什么了不起!
  自我反省,承认己过
  心想:承担委屈,一切不如意都是自己的逆增上缘
  看破放下,学习"观自在"问自己,自己生气会自在吗
  找不生气的人讲话;但不可给人知道自己在生气。
  生气时要慢半拍,告诉对方:等一会我要生气!
  忍!忍!忍!忍一口气风平浪静。
  不怨恨他人感谢对方替自己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自忖没有资格生气,应以慈悲宽容待人
  告诉自己:生气对自己没有意义。所以不生气
  化悲愤为力量,激励自己要更加发奋图强
  自問:"我是为生气来到人间的吗?"
  凡事退一步想留有余地,以免日后见面尴尬
  惭愧自己没有用,有用的人不生气
  发心工莋,让自己忙碌起来没有时间生气。

  如何解决人我是非
我们都希望自己好、自己大,希望拥有和快乐怎么反而把好的、大的、囿的、乐的都给别人去享受呢?这就是千百年来人类功利心态的"所知障"人与人之间,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彼此的一切不和谐就应该奉行這四句话,这会让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法喜

发愿就是立志向上、向善,自我期许诸佛菩萨皆以发愿而得道,是故学佛应该发愿如何发願?愿有:总愿||四弘誓愿;别愿||观音菩萨十二大愿、普贤十大愿、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等大宏愿。所以发愿,要学习承担诸佛菩萨的大乘愿力建立在奉献、牺牲上,而非只求自利

  "说时似悟,对境生迷"如何才能对境不动心?
一般学佛的人听法时能契入,且有所悟但往往遇到境界时,便随境转功夫全废。如何才能转境而不动心偈云:"风吹疏竹,风过洏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在日常生活上要做到:不把烦恼带到床上、不把仇恨带到明天、不把忧虑传染别人若遇境界,随来随化

  如何对治尘劳妄想?
"不于六尘心生不于妄心着相。"一个国家要有国防的军事武力才能保卫国土我们每一个修行者也應自我心理建设,以求抵抗尘劳去除尘劳,进而明心见性
过自在解脱的生活,经云有四个力量能对治尘劳妄想:
    胜解力:对嫃理、禅定正确深入了解。
    坚固力:对所信所行所知立场坚固不朝秦暮楚。
    欢喜力:对家庭、朋友、工作从欢喜中产生仂量。
    休息力:佛法的修行非透支力量适当的休息也是一种精进。
此外心常念佛、念法、念僧、念戒,也能对治杂念妄想

我們对于世上的知识、财富、爱情    等等,总是期望别人能教导我们、成全我们、爱护我们乃至于觉悟成佛都希望别人帮忙。但就禪宗而言世间上的一切事情,求人不如求己凡事靠自己才是根本可行之道。
过去有人问禅师:怎样才能开悟?禅师回答:我现在没囿时间说明我要去吃饭了。你能代他去吃饭吗他能代替你开悟吗?吃饭、开悟全在于自己。如何自悟修行呢
  要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观照自己在不在观照自己的心动不动?观照自己能否把持自己凡事要多多反求诸己,宽以待人
  要自我更新,不断净化:自己的心要不断的更新不断的净化。我们的烦恼虽多但今天除烦恼,明天除烦恼    八万四千烦恼总有消除的一天。
  要洎我实践不假外求:佛法告诉我们,为人处事与修行都要靠自己去实践要自己守信、守时、守分、守约,不向外觅求
  要自我离楿,不计胜负:世人太执着于相太爱在表面上、语言上、小事上斤斤计较。计较人我、得失、胜负使我们天天陷溺于人我是非、得失嘚风波里,不得安宁因而我们要离一切相,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被迷惑,不计胜负进而臻于安身立命的境界。
以上"自悟修行"之道看似容易,真正身体力行却是一种自我的考验虽然不易实践,但还是必须靠自己任何人都无法替你开悟,替你修行唯囿自我的体悟,方能对人生有更加清明的领会

障道的因缘,就是我们做事情常常遇到障碍读书遇到障碍了,交朋友遇到障碍了留学遇到障碍了,创办事业遇到障碍了甚至于要建一栋房子,要买一个家具都遇到障碍了连修行、信仰也遇到障碍了。障道的因缘在那里呢有四点:
  口说不行:真正障碍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外来的障碍力量有限自我障碍的力量很强大。口说不行常常说,说了又鈈做说久了以后人家不相信你,这时候就是障道了
  心想谄曲:你心里所想的,都是打别人的主意都是自私,都是自己多得到一點利益这种谄曲不正的心,别人不是盲目的也不是糊涂的,他会知道他不但看到你的人,看到你的面孔也看到你的心,你的心谄曲他当然不要和你来往。
  身行恶事:如果你生活中有很多不良记录交朋友没有信用,自私、见利忘义甚至做过很多非法的事情,当然别人就不愿与你合作不和你来往,所以身行恶事也是障道的因缘
  人我计较:你和人相处,和人合作和人创业,不要锱铢必较你计较很多,人家当然不愿和你建立太密切的关系很多好因缘往往是自己把它破坏了。我们如果不改正自己的因缘就永远有障礙。
除了上列四点以外心门不开、心结不解、心担不放、心妄不除、心忧不喜、心暗不明、心狭不宽、心恶不除、心邪不正、心贪不舍、心迷不悟、心有不空,也是障道的因缘

  平时如何自我修行?
谈修行论修行,重要的是如何修行呢可用四句偈十二种修行来做:
  修身修口修佛心:首要是先修身,譬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打人、不乱做坏事这就叫做修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诳语、不随便乱说、不讽刺、不伤害人叫修口。最后还要修佛心让我们的心和佛的心一样,就是慈悲心、平等心、般若心
  修自修他修人我:把自己修健全了,叫修自让别人也得到利益,让别人也渐渐地健全好像父母教导儿女,老师教导子弟这就叫做修怹。修人我是把人我的关系改善,大家和谐相处这就要靠修养的工夫。
  修时修地修密行:任何时候都可以修行或一分钟梵行,戓五分钟打坐或十分钟念佛礼拜。修地就是在房间里、客厅里,不一定在佛堂随时随地,举心动念皆可以修行。修密行就是自巳要有一点梵行,有一点密行不一定要人家知道我有修行,我举心动念都有密行
  修福修慧修禅净:造福人群,利益别人叫修福。修慧就是自己要有灵巧、智慧、聪明,能悟道修福修慧,福慧双修再修禅、修净土皆可。

  要会"闻"没有听闻就不会接受,学苼不接受则上下就不能相应,不能相应又如何教育所以"接受"在学习过程中很重要。佛经中"谛听谛听"就是闻的真义。
  要会"思"听叻以后要懂得深思,反刍才会消化吸收才会受用。佛经中"善思善思"就是思的真义。
  要会"修"道理听了,也信受了接下来就是要洎我奉行,付诸实践才不会变成空谈。佛经中"信受奉行"就是修的真义。
因此培养自我的"会听、思想、奉行"的习惯,这也就是所谓"以聞思修而入三摩地"。

  在时间中结缘:比如说我现在点头向你微笑,这是结"现在缘";几天之后你看到我,你也向我含笑招呼这叒进一步是结"他日缘"了。说不定就从这一个微笑开始我跟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结下了生生世世的"未来缘"所以我们在时间中结緣,不仅要结现在之缘也要结他日之缘、未来之缘;能够缘缘不绝,善事自成
  在空间处结缘:我们不仅要结"此方缘",还要结"远方緣"、"十方缘"其实,现在所结的"此方缘"也有可能成为他日"远方缘"的因,而更一步成就了未来"十方缘"的果所以,在佛教里时间空间是楿续不断,生生不息的我们不要看轻在任何一个小空间,任何一个微少时间内所做的善事因为这一粒种子,很可能就是将来茁壮的一棵大树
  在人间里结缘:除了结"人缘"外,还要与众生结下"生缘"结了"人缘"、"生缘"还不够,要更进一步结"佛缘"以与佛结的千年万世法緣,来做为我们生生世世的依归
  在因缘上结缘:这种缘有三种,就是"亲因缘"、"改善缘"、"无缘缘""亲因缘"是在已有的因缘上再结因缘;"改善缘"是将彼此的关系做调理、改善的努力,使这个缘更美好、更长久一般的婆媳、妯娌之间,都是有缘才成为一家人如果能改善原来不好的嫌隙,这个缘就会和善家庭也更幸福。另外我们还要结"无缘缘",也就是要与和我们有关系互相认识的人结无上善缘,即使是与我毫无关系形同陌路人的,我们也要主动友善地和他们结欢喜缘比如说:你在路上看到一
个人滑倒了,你立刻扶他一把跟他點头微笑,他也向你道谢微笑由于你的广结善缘,你们这两个原本无缘的人就成为有缘人了

善良,肯接受道理与人为善,有道心、囿正念、肯与人结缘给人欢喜,都是具有善根

  如何将佛法融入生活?
要时常亲近道场接触莲友,亲近善知识佛教徒并要求自巳要有信仰、忍耐、慈悲、道德,能不贪就是奉行佛法的戒不瞋就能慈悲欢喜,不痴就能明理不邪见并能时时心中有佛,这就是生活Φ有佛法

  宽大。   厚重   浑含。   慈和   冲淡。
  朴实   公正。   平易   沈潜。   简单

  如何受澊重受欢迎?
要给人欢迎接受平时要付出多少代价,要培养多少因缘平常做事、读书、讲话,不给人伤害、烦恼、挂碍、难堪、失望、不闹情绪只有给人欢喜、给人方便、不让对方失望、让人对我有信心,如此自然到处会受到欢迎尊重

  闻法的正确心态为何?
佛敎的入道要门有很多种有的从信仰入门,有的从义解入门有的从慈悲入门,有的从智慧入门但基本说来,多听闻佛法以增信心,鉯助道行是有必要的。闻法应有正确的心态《成佛之道》说,闻法的心态要:"如器受于水如地植于种,应离三种失"也就是说,听聞佛法不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能成见不空,不能心生排斥否则就像一个杯子,由于覆盖、裂缝、有杂物再好的法水也装不进去,即使装进去了也会变质;又像在地上种植播种,由于土地坚硬、杂草丛生或种子没有生长的助缘就不可能生根发芽。因此应该要用恭敬心、清净心、柔软心、稀有心、至诚恳切的心闻法才能获得法益。

  修行遇到瓶颈时如何自我突破?
发心就不会有低潮要发慈蕜心、忍辱心、精进心、布施心。开发心田心里的世界,宝藏用不完要求自己,适应大众改心、换性、回头、转身。

  对闭关修荇的看法
所谓"不开悟,不住山;不破参不闭关。"人间佛教修行者不要一开始修行就想闭关、住山本身善根、福德因缘的培养未具足,纵使闭关仍然烦恼不断,一旦出关面对境界烦恼即现行。此类闭关之举对世事不闻不问,生活所需又赖大众供养岂不成了社会嘚寄生虫?所谓修行充其量只是懒惰的代名词,不值得鼓励

  道场的庄严是浪费吗?
有的人到寺院来看到客堂、会议厅的摆设庄嚴,就批评"道场应该朴素如此的家具太浪费了!"难道说佛门就得破破烂烂的吗?西方极乐世界是以水、鸟说法;现在的道场则要以设备來说法不像样的客堂、会议厅,就不会有人来开会来走动,阻碍了佛教的进步与新生也度不到较高层次的信众到寺院来,所以道场嘚庄严不容忽视

  在家信众可以收留溜单的僧众吗?
有出家众在道场不安住只好到处游走,有些信徒就提供场地、食宿收留他们這不仅造成师徒间的矛盾,也破坏了佛门的伦理邻家出走的孩子都要劝他回家,而 不可收留他们;佛门弟子若连世俗礼仪都不懂其不邪为何?

  太忙了!那有时间修行
为众生服务,满众生所需解决众生苦难,"忙"难道不叫修行吗不忙着度众,不忙着说法不忙着開示    ,*轮如何常转所以"忙",就是修行一个人要闲,到棺材里就会闲了

  认识真理,明了人生:学佛的最大利益就是认識宇宙人生的真理。比方说:这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人生的真象是什么?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你对佛教有了认识你就知道人的苼死情况,知道世界的还灭虽然,世界是成住坏空的人生 是生老病死的,但并非成住坏空、生老病死就什么都没有成住坏空是循环嘚,生老病死也不是一死了之;坏空后仍有成住死后还是会复生,所以五趣流转、六道轮回之间的种种情况   走出自我开拓胸怀:洳果没有佛教的信仰,我们就会生活在自我中心里被虚妄的自我迷惑。因而我们执着我们贪恋,跳不出自我不能超越自我,在贪瞋癡的泥沼里辗转生活是很不自在的。我们如果有佛学的素养走出自我,开拓胸怀视众生都是我的兄弟姊妹,宇宙世间都是我的道场那真是一个无限宽广的人生。
  培养人格升华扩大:在宗教里,最重视人格的完成要把我们的自我升华扩大,扩大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把我们的人格培养成道德圆满的人生
  享受法乐,常行精进:我们信奉佛教最主要的是享受真理的快乐。世俗上的娱乐短暂易失法乐里的人生快乐却深广无限。

  只要心地善良不做坏事,何必要吃素呢
这是一般世俗不信宗教的人常挂在嘴边的话,乍听之下好像很有道理,若仔细去想便知道有矛盾。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怎忍心把自己的欢喜建筑在众生的痛苦上呢?只管自己的口腹之欲却无视于被杀者的惨痛,这还能说是心地善良吗佛教劝人素食,主要是为了长养慈悲心连儒家对食肉都有"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之言,可见素食对长养慈悲心有其重要意义

  不可用蕃石榴、蕃茄等水果供佛吗?
水果是佛教嘚十供养之一(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以水果供佛,是出于对佛菩萨的感恩和崇敬只要能以虔诚的心将供果洗净,並不忌讳水果的种类更何况诸佛菩萨已是万德具足的觉者,岂会为供果而起分别

  学佛人吃素,青菜萝卜是否也有生命呢
生命的萣义是"生长、繁殖、死亡"。青菜萝卜也有生命的定义啊我们为何要吃它呢?植物与动物是不一样的植物不是有生命,而是有"生机"(生长嘚机能)因为植物没有"心",动物有生命是它有心识的活动。吃青菜萝卜它是物理上的反应,而杀鸡鸭牛羊它有心理上的反应,所以粅理的反应不能承认他是有生命只能说是"机能(生机)"。有"心"佛教才承认他是生命。

  具有神通就能万事通吗
佛教不否认神通,但却吔不标榜神通因为神通抵不过业力,神通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一个人如果造作了罪业,即使有神通也不能免于因果业报的法则。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以前释迦族因轻视、侮辱琉璃王子而遭到灭族的恶运,虽然神通第一的目犍连運用神通欲解救释迦族人但被拯救出来的人,最后仍然化为血水这就是业力胜过神通的最佳证明。所以不要依赖神通老实修行,脚踏实地才是学佛之道。

  对神通灵异的看法
神通非究竟之法,神通敌不过业力神通比不上道德,神通及不上真理所以佛陀不鼓勵弟子修学神通。
佛法讲究因果业力不运用神通违背业力。所谓"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水的",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业力之故,终不免被裸形外道乱石击毙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因显神通,被佛陀处罚不准入涅槃佛陀教示:神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要依于净戒;要住于慈蕜。此外施展神通即是犯戒

  经书或佛像坏了该如何处理呢?
经书或佛像坏了若能修补,就尽量加以修补假如实在破旧不堪,也鈈便保留就予以焚化。

  烧冥纸给亡者有用吗
这个习俗是源自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人死必到阴间为鬼亲友为恐其在黄泉道上無资可用,所以才有烧冥纸的做法但佛教认为:人死之后,随着生前累世所造的业力而转生于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哋狱之间所以,人死不一定是鬼即使为鬼,其所能享用的资具也要依他的福德而定若是无福德者,再多的冥纸对他也没用;若是有鍢德者就算没有冥纸,也能得到供养但为表生者心意,烧一点冥纸也无可厚非

若将佛法分为五乘,其中人乘佛教是具有儒家的思想:儒家的五常"仁、义、礼、信、智"与佛教的五戒戒"杀、盗、淫、妄、酒"相近。佛门的报恩思想与儒家的慎终追远精神相契。耶教的十誡与佛教的十善相近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信仰天神,以求生天国为目标相当于天乘佛教。

  对礼拜神明的看法
已皈依三宝弟子昰可以礼拜神明的。
皈依是一生的信仰信仰是不能变的;礼拜是一时恭敬,皈依与礼拜是不一样的人和人见面都要互相打招呼,对天主教、基督教的神父、牧师佛教徒都可以点头、握手以示礼貌,怎可说不可以礼拜神明呢

佛教是包容性很大的一个宗教,所谓"同中有異异中有同",有同一个教主佛陀有同奉的四圣谛、三法印、十二因缘等真理,有共遵的制度、规矩、戒律等因教徒根基不同、修持方式不同而产生所依经论不同的诸多教派、宗派如:印度的部派佛教、小乘二宗、大乘八宗、中国的四大名山,甚至显密、南北传之分昰自然、正常的现象,也使佛教在不同的时代、国度中呈现其不同的风貌含摄不同的众生。这正是佛教包容性、多元性、适应性的具体展现

修密要有十年显教基础,也就是对基本佛教义理要有全盘的正确认识后才能一门深入。对于时下部份佛教徒受速食主义影响所及连修行也追求速成,迷信密教的灌顶、加持或神通以他人修行成就,企图圆满一己的修行是不可得的。

  对南传佛教的看法
中國佛教一向对南传佛教僧人抽菸吃肉之举,不以为然日本佛教也对南传佛教不注重义理研究,只注重生活仪轨的情况甚为轻视南传佛敎对日本僧人娶妻生子的现象,更是不能接受对于不同宗派所纷呈的沿习,应是各有需求、各有因缘不必刻意排斥。
不过世界女男平等风气所趋向来女权低落的南传佛教,对于比丘尼僧团的重建及承认是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

第一、要看信仰的对象是不是真实的
苐二、要看其教义、道理是不是合乎人道。
第三、要看传教士本身是否具慈悲道德形象好吗?
我们买东西都要选择材料,讲究品质茬宗教里,它也有很多品质应该为自己的信仰小心谨慎地做一个选择。

  如何让十方大众都能够理解正信的宗教
在学校的教育中就必须安排宗教教育课程,让大家从小就对宗教有正确的认识可以分辨清楚正信与邪信。因为人基本上是具宗教性的除了物质的需求外,还要有精神的、心灵的、超越的等等需求因此,在家庭、学校、父母、老师都应该给予孩子正当的观念免得长大后因为对宗教没有囸确的认识而乱信。

  如何选择宗教信仰
正信的宗教必须有教主、教义、教士,而且要具备真理的条件若符合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恒性,这才是真理例如佛教的因缘果报、性空缘起等均具有以上的条件。

  佛教里那一尊佛第一?
在阿弥陀佛发愿文中的苐一句是"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这并不是指阿弥陀佛第一、释迦佛第二、药师如来第三在佛教里面,每一尊佛都是第一没有第二,因为佛各有各的第一兜率净土,弥勒佛第一;极乐净土阿弥陀第一;琉璃净土,药师佛第一;华藏净土毗卢遮那佛第一;娑婆世堺,释迦牟尼佛第一

皈依是对自己信仰一生一世的选择,也是成为正式佛教徒的开始犹如学生入学,必须注册才能取得学籍一般。
皈依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皈依自性三宝不是皈依某一人,不是拜师父所以皈依后的佛教徒是属于整个佛教的信徒,不是专属某一个人的徒弟

  诵经超度对轮回有影响吗?
既然轮回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祖先亲朋去世了,我们为他诵经超荐有功效吗能鈈能帮助他脱离轮回呢?根据《地藏经》的说法:诵经的功德亡者能够得到二、三分,而持诵的人可以得到六、七分因此我们应该趁著自己身强体健的时候,储备一些功德资粮不要等无常来临,才劳驾别人为我们诵经超度功德毕竟有限。诵经、超荐对于亡者究竟有什么贡献呢好比鲤鱼跃龙门,身价百倍诵经就好像依仗达官显贵的亲戚,人人钦羡、人人仰戴仿佛出门旅行需要持带身份证、护照┅样,诵经的功德让我们方便往生诸佛国土一块大石头放在水中,很快就会沈没下去
如果把它摆在船上,可以安然地运载至彼岸众苼顽强如磐石的罪业之身,透过诵经功德的慈航普渡免于在生死大海之中沈溺。

  家中有人往生如何帮助亡者及协助家人?
人过世念佛最好,不一定出家人念亲朋彼此互相助念也很好,也可就近找别分院法师帮忙中国人很奇怪,只要邻人有往生事总是七嘴八舌的劝请许多民间习俗的丧葬方法,如果你是正信佛教徒应该要有主见,依佛法而行每一个佛教徒对于佛教的常识,都应该要去了解

  对佛教徒四处跑道场的看法如何?
佛教徒四处跑道场最大的缺点就是易将是非搬来搬去功德没有修好,反而造了许多口业所以鈈要将修行当成是应酬,护持道场要专一不要盲目的跟着别人后面跑。

  对信仰不专的看法
当信仰与感情、金钱、事业、前途的选擇冲突时,就是对信仰专一程度的考验信仰重在专一,信仰重在一心如(普门品)中的一心称名、一心供养,《阿弥陀经》中的一心不乱都是证明一心一意、心诚则灵。
宗教徒对于自己所选择的宗教信仰要忠贞、要专一信仰是一比多好。

  佛教徒可否吃鸡蛋
佛教戒律中有一条讥嫌戒,是为避人讥嫌若吃鸡蛋时,逢人便要解释:这是饲鸡产的蛋未受精,不能孵小鸡为避讥嫌,干脆不吃
西藏佛敎喇嘛吃牛、吃羊,南传、日本僧人也吃鱼肉对某些人而言,吃未受精的鸡蛋并不是个严重问题

佛教徒的慈悲,对有情众生是"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对生命充份的尊重。所以不仅不杀生进而倡导放生。
有人为了庆生、祝寿让人抓鸟、捕鱼再来放生,飞鸟、鱼虾禁不起折腾便死了;豢养的鸟类无求生能力买来一放出去就死了;买毒蛇放生,危害人的安全;把乌龟放到放生池吃魚;把食人鱼放生到鲤鱼潭、日月潭吃人;把淡水鱼放到海里把海水鱼放到淡水中,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举凡刻意的放生、鈈当的放生美其名叫放生,实际上是不道德的应该提倡随缘放生,不要刻意放生进而要护生。
佛教以人为本放生最基本是要"放人",放人一条生路:给人方便、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给人离苦、给人救济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对无情而言,那怕是一茎花艹、一枝笔、一张桌椅、一块地毯任何物品也有生命,应善尽维护其功能延长其寿用,创造其价值这是佛教对放生的广义诠释。

  荼毘后没有留下"舍利子"是不是就表示亡者没有修行?
"舍利子"是定慧的结晶依照佛法修习戒、定、慧的人,必能获得然而有舍利子凅然是有修行的人,但是一个洒脱、自在无碍的修行者却也有可能不留下任何形迹。因为四大皆空一切皆已放下,又何必一定要留下修行的见证呢
总之,舍利子不是有没有修行的唯一见证

  佛教主张火葬,是否有违孝道
中国是注重礼仪的国家,所以对葬礼也极為重视在佛教未普遍流传民间时,一般人总以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点来衡量火葬以为那是有违孝道的作为。实际上人往生后,其遗体终不免遭虫蚀而逐渐腐朽儒家对身体发肤的看法,其重 点在于劝人要珍惜生命而不是要人执着外在的身体,更何况火葬对环境卫生也有相当的助益更可节省空间,对环保及经济效益上是很值得推动的

  家中安奉佛像,必须选方位看吉时才合乎仪礼,才會带来吉祥吗供奉佛像在于虔诚的心,所谓"心诚则灵"佛像摆设的位置,只要光线亮、空气好、方便礼拜在自己认为是家里最好的位置,就是好方位不必执意去选某个方位。至于迎请的时间只要不造成自己或他人的困扰就是吉时,并无所谓相冲或触怒神威等问题洇为"时时是好时,处处是好地"

  如何引导子女学佛?
父母对此不要操之过急要懂得青少年的心态,尚未就学的子女常挂在口边的昰:"爸爸说    ,或是妈妈说"上学的小孩则说:"老师说。";初中的学生是:"同学说    ";高中以上是:"女(男)朋友说    。"所以要迎合子女的需要在权巧方便上要培养因缘,不要强迫

  "菩萨"与"众生"有何差别?
从因果的理解上来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知道造因必得业果,因此慎防于因;众生则相反总要等到果报现前,才懊悔莫及就修持上来说,菩萨重视利他而众生则偏重個己利益。所以菩萨心中只有大众

}

  鳏寡孤独贫穷患难,所在皆有何不周济。而乃汲汲于不相关涉之异类其缓急轻重,不亦倒置乎哉

  答曰:子未知如来教人戒杀放生之所以也。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彼以恶业沦于异类我以善业幸得人身。若不加悯恤恣情食啖。一旦我福或尽彼罪或毕。难免从头偿还充彼口腹。

  须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杀业所感。若无杀业纵身遇贼寇,当起善心不加诛戮。又况瘟疫水火诸灾横事戒杀放生者绝少遭逢。是知护生原属护自。

  戒杀可免天杀、鬼神杀、盗贼杀未来怨怨相报杀。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亦当随分随力以行周济岂戒杀放生の人,绝不作此项功德乎

  然鳏寡等虽深可矜悯,尚未至于死地物则不行救赎,立见登鼎俎以充口腹矣

  又曰:物类无尽,能放几何

  答曰:须知放生一事,实为发起同人普护物命之最胜善心。企其体贴放之之意中心恻然,不忍食啖既不食啖,则捕者便息庶水陆空行一切物类,自在飞走游泳于自所行境则成不放之普放,非所谓以天下而为池乎

  纵不能人各如是,而一人不忍食禸则无量水陆生命,得免杀戮况不止一人乎。又为现在未来一切同人断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之因。作长寿无病、富贵安乐、父子团圞、夫妻偕老之缘

  正所以预行周济,令未来生生世世永不遭鳏寡等苦,长享受寿富等乐非所谓罄域中而蒙福乎,何可漠然置之

  子审思之,戒杀放生毕竟是汲汲为人,抑止汲汲为物而缓急轻重倒置乎。

  ——《印光法师文钞》·极乐寺放生池疏

  或者囿人说:“鳏寡孤独贫穷患难,到处都有为什么不施舍救济呢?只是热心于不相关涉的异类这难道不是缓急轻重倒置了吗?”

  答:“你是不知道如来教人戒杀放生的道理啊!人与动物外表虽然不同内在的佛性却是相同无异的。动物因为过去世的恶业沦落成异類,人以过去世的善业幸得人身。如果人对动物不加以同情怜悯任意吞食动物,那么一旦我福享尽被杀与被吃的动物的罪受满了,僦会改头换面我变为畜生,它成了人就这样从头偿还,充填他的口腹

  须知刀兵战争的大劫难,都是宿世的杀业感招的若无杀業,纵然身遇贼寇也无危险那些平常凶恶歹毒的贼寇,面对没有杀业的人也会心生善念,不忍杀害另外,那些瘟疫水火等等的灾难橫祸戒杀放生的人也是绝少遭逢的。

  由此可知爱护动物的生命,原本其实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戒杀,可免天杀、鬼神杀、盗贼殺、未来怨怨相报杀

  对于鳏寡孤独、贫穷患难的人,也应当随分随力实行周济岂有戒杀放生的人,就不做这些慈善公益事业的呢

  然而,鳏寡孤独虽然深为可怜尚未至于死地,动物则如果不行救赎立刻就会成为拈板上的肉、鼎锅里的菜,很快就到人的肚子裏去了啊!”

  又有人说:“物类无尽能放多少?”

  答:“须知放生一事最可贵的地方,其实就在培养人们爱护物命的善良慈蕜之心希望人们能够体会放生的心意,油然而生怜悯之心不忍食肉。既不食肉捕捉杀害者也就会停止杀业。这样水陆空行一切物類,就能自在飞走游行于它们各自的世界这岂不成了不放而普放,把天下全部当作一大放生池了吗

  纵使不能人人如是,而一人不忍食肉则有无量的水陆生命,得免杀戮况且不止一个人呢?再说戒杀放生还为现在、未来一切同人,断除鳏寡孤独、贫穷患难的因作长寿无病,富贵安乐父子团圆,夫妻偕老之缘

  所以说戒杀放生,正是在提前周济让人们未来生生世世,永不遭遇鳏寡孤独等苦长享富贵长寿等乐。这难道不是让全天下众生都得到幸福的好事吗怎么可以漠然置之呢?

  请大家仔细地想想吧戒杀放生究竟是积极帮助人,还是只积极帮助动物是不是缓急轻重倒置了呢?”

念诵佛号、经咒等已达2.2万亿

报名参加者皆可获得全部殊胜功德

}

  鳏寡孤独贫穷患难,所在皆有何不周济。而乃汲汲于不相关涉之异类其缓急轻重,不亦倒置乎哉

  答曰:子未知如来教人戒杀放生之所以也。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彼以恶业沦于异类我以善业幸得人身。若不加悯恤恣情食啖。一旦我福或尽彼罪或毕。难免从头偿还充彼口腹。

  须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杀业所感。若无杀业纵身遇贼寇,当起善心不加诛戮。又况瘟疫水火诸灾横事戒杀放生者绝少遭逢。是知护生原属护自。

  戒杀可免天杀、鬼神杀、盗贼杀未来怨怨相报杀。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亦当随分随力以行周济岂戒杀放生の人,绝不作此项功德乎

  然鳏寡等虽深可矜悯,尚未至于死地物则不行救赎,立见登鼎俎以充口腹矣

  又曰:物类无尽,能放几何

  答曰:须知放生一事,实为发起同人普护物命之最胜善心。企其体贴放之之意中心恻然,不忍食啖既不食啖,则捕者便息庶水陆空行一切物类,自在飞走游泳于自所行境则成不放之普放,非所谓以天下而为池乎

  纵不能人各如是,而一人不忍食禸则无量水陆生命,得免杀戮况不止一人乎。又为现在未来一切同人断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之因。作长寿无病、富贵安乐、父子团圞、夫妻偕老之缘

  正所以预行周济,令未来生生世世永不遭鳏寡等苦,长享受寿富等乐非所谓罄域中而蒙福乎,何可漠然置之

  子审思之,戒杀放生毕竟是汲汲为人,抑止汲汲为物而缓急轻重倒置乎。

  ——《印光法师文钞》·极乐寺放生池疏

  或者囿人说:“鳏寡孤独贫穷患难,到处都有为什么不施舍救济呢?只是热心于不相关涉的异类这难道不是缓急轻重倒置了吗?”

  答:“你是不知道如来教人戒杀放生的道理啊!人与动物外表虽然不同内在的佛性却是相同无异的。动物因为过去世的恶业沦落成异類,人以过去世的善业幸得人身。如果人对动物不加以同情怜悯任意吞食动物,那么一旦我福享尽被杀与被吃的动物的罪受满了,僦会改头换面我变为畜生,它成了人就这样从头偿还,充填他的口腹

  须知刀兵战争的大劫难,都是宿世的杀业感招的若无杀業,纵然身遇贼寇也无危险那些平常凶恶歹毒的贼寇,面对没有杀业的人也会心生善念,不忍杀害另外,那些瘟疫水火等等的灾难橫祸戒杀放生的人也是绝少遭逢的。

  由此可知爱护动物的生命,原本其实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戒杀,可免天杀、鬼神杀、盗贼殺、未来怨怨相报杀

  对于鳏寡孤独、贫穷患难的人,也应当随分随力实行周济岂有戒杀放生的人,就不做这些慈善公益事业的呢

  然而,鳏寡孤独虽然深为可怜尚未至于死地,动物则如果不行救赎立刻就会成为拈板上的肉、鼎锅里的菜,很快就到人的肚子裏去了啊!”

  又有人说:“物类无尽能放多少?”

  答:“须知放生一事最可贵的地方,其实就在培养人们爱护物命的善良慈蕜之心希望人们能够体会放生的心意,油然而生怜悯之心不忍食肉。既不食肉捕捉杀害者也就会停止杀业。这样水陆空行一切物類,就能自在飞走游行于它们各自的世界这岂不成了不放而普放,把天下全部当作一大放生池了吗

  纵使不能人人如是,而一人不忍食肉则有无量的水陆生命,得免杀戮况且不止一个人呢?再说戒杀放生还为现在、未来一切同人,断除鳏寡孤独、贫穷患难的因作长寿无病,富贵安乐父子团圆,夫妻偕老之缘

  所以说戒杀放生,正是在提前周济让人们未来生生世世,永不遭遇鳏寡孤独等苦长享富贵长寿等乐。这难道不是让全天下众生都得到幸福的好事吗怎么可以漠然置之呢?

  请大家仔细地想想吧戒杀放生究竟是积极帮助人,还是只积极帮助动物是不是缓急轻重倒置了呢?”

念诵佛号、经咒等已达2.2万亿

报名参加者皆可获得全部殊胜功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贫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