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武警杭州士官学校校怎么上

陈玉如、曹正宝报道:将军校场练兵忙,乃携吴钩断鱼肠。金秋十月的杭州,酷暑影去多了秋高气爽。走近一隅,瞬间“打”声四起、呼号响彻云霄,激情与汗水在练兵场上任意挥洒……近日,武警杭州士官学校迎来一批“特殊”的学员:他们平均学历高,既有学士、硕士,也有博士;他们的平均年龄大,既有“80后”、“90后”父母面前的孩子,也有“70后”儿女面前的父母;他们来自的地方多,全国20多个省份,有汉、满、维、回、藏等8个民族……

    这个凝集众多“全校之最”的团体,就是武警院校调整后,该校接收培训的第一批大学生学员。这是武警部队面向全国98所高校招收的131名应届大学生,其中博士7人、硕士16人、学士108 人。课堂上,他们与其他学员一道,遨游知识的海洋,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孜孜求学;训练场上,他们与其他学员一样,滚爬摔打,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苦练军事本领。走进这所姓“军”的大学,接受为期五个月的任职培训,他们失去了昔日的优越和闲适,感受到更多的是集训的严肃和凝重;他们把五颜六色的个性叠进统一的军被,让宏亮的军歌进行曲代替流行音乐;阳光下、风雨中,他们的皮肤变得黝黑,汗水湿透衣襟,但他们的步伐越来越整齐而坚定、口号越来越响亮而自信!用心感受,用力克服,忍耐、坚强、拼搏、荣誉重重地写进他们入校伊始的座右铭。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倾听“兵之初”的心声。

    问:“也许我还不是合格的警官,但我有当合格武警警官的抱负,只是我激情与梦想的出口在哪里?”“每天都是整理内务和开会,就没有施展自己拳脚的舞台吗?”

    回:“与其在迷茫中抱怨,不如发挥优势向前冲。你是毕业大学生,为何不利用优势,为大家服务呢?”“精彩的大学四年,充满挑战的警营生活你都能体验,还有什么遗憾的呢?枯燥中饱含辛苦,平凡中蕴含伟大,这就是军人的风采!”

    在校园网上开通的“我想对你说”论坛,被炒得一片火热,前来“灌水者”络绎不绝。大学生学员的“微博”为何如此受热捧?带着疑问,我们采访了这些“微博”的主人——学员十一队大学生学员,听听他们的真实心声。刚入警校时,这些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都对部队表现出很强的“排异反应”。其中以田哲尤为突出。田哲在大学期间成绩优秀,向往军旅生活的她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扎进警营。可是现实的单调和枯燥却如一盆冷水浇在了她的头上。本以为英姿飒爽的学员应当天天在训练场上练武,没想到迎接自己的却是无休止的整理内务和打扫卫生以及琐屑的大小会议,倔强的她顿时心觉委屈,难道自己一心向往的警营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与田哲不同,新闻学高材生邹菲面临着另外一个困惑——学无所用。谈起专业知识口若悬河的邹菲,面对班长让办一期主题黑板报的任务却傻了眼。看着战友们娴熟地敲定内容、排版、画画,自己只能干站在一旁帮不上忙,心里悄悄地打起“退堂鼓”,自己当初的选择难道错了吗?队长张薇薇很快就发现了这些问题,队长就利用校园网上开辟的论坛类栏目,仿照现在流行的“微博”模式,让他们在网上“晒心情”,让大家一起来帮着解决困惑。没想到这招还真的奏效,藏在心底的话一说出来,领导和战友们纷纷地向他们建言献策,看着这些鼓励的话,他们的心灵也就变得越来越“阳光”:“我不知道他们来自哪个单位,但是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却一直伴随着我成长。”学员队还根据大学生学员的性格特点以及个人专长,把他们安排到不同的岗位上,为她们的进步“搭台”。如今,邹菲已经成了学员队的新闻报道员,《解放军报》上越来越多地可以看到她的名字,田哲则在队里干起了“摄影师”,充实的生活让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空,这不,校园“微博”上苦闷的气息少了,和谐的氛围浓厚了。

    学员,学习的战斗员。博士、硕士、学士,到了部队这个战斗集体首先要当好一名战士,“不比学历比能力”,只有当好战士,拿到“战士学历”,才能实现高学历学员向高素质人才的转变,为此学校多举并措,为大学生学员们上好“军旅第一课”,补好“战士钙质”。

    “梅花、梅花几朵开?”——“seven!”随着体能教员的一声令下,学员们迅速寻找相应数量的队友围成圈,在听到教员“停”的口令后,还未找到归属团队的学员便就地进行“俯卧撑练习”。几个回合下来,几乎所有的学员都在欢声笑语中做了几组俯卧撑练习,这既提高了学员的反应速度,也夯实了体能基础;400米跑小组竞赛中,为了充分调动他们训练的积极性,区队长丁婷婷主动参与其中,“巾帼不让须眉”,在相互鼓励中使学员们顿时倍受鼓舞,个个热情高涨、奋力冲刺,练就了学员的拼搏意识和团队精神……“趣味体能”,消除了学员们的恐惧心理,收效明显,深受青睐,学员们兴奋地说:“ like 体能课!”。

    学校这种寓教于训、寓乐于训、寓情于训的训练方法,很火热,博士生学员杨凯也对“累”有了这样的诠释:过去忙工作、搞研究,累的是大脑,心灵上总觉得有些空虚;如今练体能、拔军姿,累的是肉体,精神却十分充实!大学是知识的殿堂,部队是人生的课堂,选择部队我无怨无悔!

    硕士研究生王宇晶也深有感触:当好“合格战士”是第一课,在这一课里,我们都能以“普通一兵、普通学员”的身份,撇开学历、拿起扫帚,放下书本、走上哨位,走出课堂、走向训练场,开口说兵话,主动干兵活,学着有兵样,现在官兵们都说,我们的“学生味儿”越来越淡、“兵味儿”越来越浓了。

    面对“条条框框”这些看似“不近人情”的规章制度,入校伊始的大学生们总爱抱怨“为什么”,他们也曾一度成为学校的焦点:在第一次警容风纪和内务卫生检查评比中,大学生队排名倒数第一;学员赵娜因头发不合格、学员王文芳因衣柜内摆放“威尼熊”等毛绒玩具受到点名批评。“女孩子爱玩具有什么错?”王文芳委屈极了,更委屈的还有赵娜,入伍前就是大学“文艺之星”的她,爱唱会跳,对穿衣打扮也颇有心得:不就是把自己的长发染了染,好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土”吗?俗话说,哪个姑娘不爱俏?这有什么错?

    “挨了批评的她们郁闷着呢!学员大都是刚离开大学校门进入警校营门。话说重了不行,出了错像批评男学员那样重重训几句更不行,她们那时的不适应可把我们愁坏了。”讲起他们刚到学校时的情景,学员队干部至今还觉得有点紧张。干部主动找她们谈心,可起初的谈话并不顺利,队长张薇薇就假装不屑地说:“这就是你们大学生所谓的个性吗?也太肤浅了吧!”“激将法”成功地激起了她们的兴趣,她们迫不及待地讲出了自己的“汉堡包论”,还振振有词地表示自己宁愿当“富有个性的饺子”。听了她们的讲述,张队长并没有直接驳斥,而是很认真地向这些学员们讲解部队的特质:“部队是一个严讲纪律的地方,服从纪律是每个军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你应当承担的和你身份相符的责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毫无个性可言,个性并不只是表露在外的化妆、染发,比如你的歌声你的舞姿,都会是你不同于其他‘饺子’的那个摺。”一席话让她们心服口服。为了引导这些大学生学员认清自我张扬与部队纪律的关系,学员队党支部在组织新条令条例学习的基础上,扎实开展“自我张扬与纪律自限”每月一讲活动,规定每月最后一个周五下午党团活动时,请三名学员上台讲自己的故事,阐述遵章守纪的道理。

    “我还清楚地记得王文芳在演讲时说过的一段话:把心爱的玩具包裹好的那一刻我哭了,但我清晰地听到心灵站立起来的声音,从此我可以像军人一样独立前行!”学员队教导员洪波笑着说。

    “条令条例就像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令必行,禁必止。纪律是块钢,谁碰谁遭殃;纪律是块铁,谁碰谁流血……”山西大学毕业生孟瑜也无不感慨地说:部队的条令条例不仅是一个“紧箍咒”,也是一把“保护伞”呀!

    这批学员中,既有“80后”,也有“90初”、“70末”,他们的成长深受社会发展变革的影响,对时尚文化、流行文化、外来文化大都“情有独钟”,但是对军营文化、传统文化,表现出很多的“冷淡”、“不理解”。天津师范大学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学员郑璐,曾获得过全国性的歌唱奖项不计其数,山歌、民歌、流行歌,通俗和外国歌曲都能唱几箩筐,可对于节奏鲜明、铿锵有力的军歌却怎么也找不到“感觉”。

    军营文化是塑造军魂的重要途径,为使文化因子融入到学员的骨髓、渗透到学员的细胞,学员队因势利导,组织开展了“弘扬军旅歌曲、传播军营文化”活动,这给郑璐补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她唱着《军人道德组歌》,唱着《忠诚卫士组歌》,品味到军旅歌曲内容与形式、歌词与音律的完善结合。唱着唱着,人民军队的性质与宗旨、职责与使命、历史与荣誉、牺牲与奉献……“你们学员队谁的锣鼓打得最棒?”当我们问到这个问题时,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顾湘和张雯。”可谁知道她们一开始对这种部队传统的艺术那是“相当的排斥”,两位姑娘向我们讲述了她们背后的一个故事。

    刚走出大学校门来到警营得她们,习惯了大学自由丰富的生活,对部队单一而又重复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不适应”。学员队虽然举办了一些诸如歌唱比赛、诗歌朗诵之类的活动,可这两位姑娘却一点也提不起劲来,对此,学员队干部都看在眼里、愁在心里。为了让这两位新学员尽快融入到学员队这个大集体生活中,感受到“家”的感觉,队里决定开展一些具有兵味、部队特色的文体活动,让所有的学员参与学习一种或者几样,借以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刚开始开展这些活动,大学生学员们都是一脸的不情愿:21世纪了,还打锣鼓?这未免也太“土”了吧?她们就想摔掉这些“老土”。可是当授课的老师讲起锣鼓的起源、悠久的历史时,学员们也渐渐地入了迷,尤其是本校威风锣鼓队为学员们做示范时,他们那整体划一的布局,迈开的轻松步伐、打起的绚丽花式时,小顾和小张再也抵挡不住这门艺术的诱惑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顾湘说道:“原来一直以为打锣鼓很简单、很无趣、甚至是很‘OUT’,可这里面的花式、队形的变化等等,‘学问’可大着哩!上大学时都没有机会接触这门传统而又时尚的艺术,它与街舞什么的相比更具有意思,对凝聚部队的战斗力作用更大!”练着练着,学员们都表示:这些带有浓厚的部队特色的活动项目——“很潮很时尚”,如果自己是在其他的地方想学还不一定能够学得到呢!

    就是这样一批在我们身边的年轻人。浪漫与平实、温柔与坚毅、多彩与单调之间,大学生学员的“兵之初”充满着矛盾,也满含期待!历经警校的淬火加钢,我们坚信他们一定能从这里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大展鸿图!

}


常务副校长钱美仙一行赴武警杭州士官学校开展共建工作

发布时间:作者:办公室

9月28日下午,常务副校长钱美仙、副校长徐晖等一行赴武警杭州士官学校考察调研,开展军民共建工作。

在士官学校校长余和平、政委王科富等陪同下,钱美仙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士官学校教学楼、图书馆、学员宿舍和食堂等相关场所,双方还就加强两校在教学培训、科研工作、人才培养、党日(军事日)活动和资源共享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对下一步开展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等达成共识,并签署共建备忘录。

校委委员、工会主席、科研处处长李一平,办公室、组织处(机关党委)、教务处、图书馆等负责人参加考察交流。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2015年部门决算

贯彻八项规定精神 严格落实财经纪律

中央党校副校长徐伟新来杭调研

我校召开保密委会议并启动保密教育宣传周活动

我校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

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董建平应邀作统战工作专题报告

2016年上合组织国家高中级公务员公共行政管理研修班来我院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2016年马尔代夫公务员公共行政管理研修班 来我院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杭州行政学院 杭州市社会主义学院 中共杭州市委讲师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警杭州士官学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