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部事务部部长事务工作哪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至此,我国正式启动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的组建工作。

    退役军人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部分人员能否妥善安置,直接影响军队战斗力生成,关系国家和军队的稳定。世界主要大国在国家制度变革和军事力量发展过程中,都曾存在安置问题,不少国家在处理这一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注重加强对退役军人的组织管理,普遍将退役军人作为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统筹使用,大多成立了专门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或职能岗位,归口负责管理军人退役后的就业、就学、培训、抚恤等事宜,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退役军人的各项权利。

    在美国,每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日)是“退伍军人节”,也是全国“公共假日”。在这一天里,美国总统和各州州长都会向全体美国退役军人致敬,缅怀他们在战争期间的功绩。美国全国都要举行形式多样的庆祝和游行活动,向历次战争的退役军人表示敬意。

    但美国目前形成崇敬军人的良好氛围,是经历过长期曲折反复斗争才得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退役军人数量大增,仅伤病残退役军人就有50万人。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造成大量退役军人失业,政府给退役军人发放的残疾抚恤金也出现拖欠,引发大量退役军人上访,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为处理此事焦头烂额,但效果并不理想。

    二战后期,罗斯福总统吸取了一战后退役军人安置问题教训,提前妥善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于1943年签署《老兵权利法》,该法被美国退役军人称为“20世纪国会通过最伟大的法律,也是美国进行的最好的一项投资”。该法令是美国退役军人安置的一个基础性文件,从法律、待遇和社会地位方面给予退役军人很好的照顾,对稳定美国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53年,美国成立退役军人权益保护处。1973年,除阿灵顿国家公墓外的国家公墓系统由国防部全部划归退役军人事务局管理。1983年,美国国会又通过《退役军人紧急职业训练法》,次年又通过《蒙哥马利法案》,对于保障军人顺利转业到地方工作起到了巨大作用,进一步完善了美国退役军人政策制度。

    1988年,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当年就有34万名军人退役到地方。为了更好安置退役军人,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时任总统里根签署了法案,将退役军人事务局升格为内阁部。1989年,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式成立。

    目前,退役军人事务部是美国管理和服务退役军人工作的主要政府机构,下设医疗局、福利局、国家公墓管理局3个局,以及合同审查委员会、退役军人申诉委员会两个委员会,还有1个中心和15个办公室,在全国各地有57个下属办事机构,在县市还设立退役军人服务办公室或授助委员会,规模在美国政府内阁15个部门中名列第二,地位仅次于国防部。

    退役军人事务部目前拥有23.5万名雇员,负责2500多万退役军人和7000多万军人家属、遗属的管理工作,2018财年的预算总额约为900亿美元。

    退役军人事务部的主要职责有:发放残疾抚恤金、死亡抚恤金、退休金和参战补助金;资助考上大学的退役士兵,为退役军人提供医疗服务、住房贷款担保和就业帮助;管理退役军人人寿保险项目;管理国家公墓等。

    除退役军人事务部,美国国防部、劳工部和小企业署等机构和部门也担负一定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职能。

    苏联时期,军人地位很高,退役军人待遇优越,普遍受到社会尊敬。苏联解体后,军人社会地位大幅下降,退役生活缺乏保障,由于法制不健全和政令不通,一些地方单位无视安置政策,导致数万名二战伤残老兵和退役军人走上街头示威集会,要求联邦政府解决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问题。

    为妥善解决退役军人问题,俄罗斯加紧完善了退役军人及其家属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1993年国家杜马通过了《服过役和在内务机关服过务人员及其家属退休(抚恤)金保障法》,1994年通过《老战士法》,1998年通过《军人地位法》,专门系统地解决了伤残老兵和退役军人在待遇、安置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老战士法》规定在联邦政府成立国家老战士事务局,专门负责退役军人事务。

    目前,国家老战士事务局已经成为俄罗斯管理退役军人事务的主要机构,其编成、结构及其建立和活动程序,由总统按俄罗斯联邦政府报告确定,受俄罗斯联邦主体权力机关、地方自治机关的领导。其主要职责有:制定并执行国家和地方退役军人社会保护计划,确保联邦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优惠得到落实;从联邦预算、俄罗斯联邦主体预算和地方预算中划拨资金;依托大众媒体系统宣传军功和战斗功绩。

    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后,俄罗斯退役军人对生活保障满意,普遍受到社会尊重,社会地位较高。

    设立退役军人专门管理机构,形成退役军人事务管理体系

    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在中央政府中设立了全国性的退役军人专门管理机构,其他各国则因地制宜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退役军人事务管理体系。

    有些国家在国防部单独设立退役军人保障部门,如印度、法国、澳大利亚等国。1986年,印度组建退役军人安置管理机构。2004年,又改组成立了隶属于国防部管辖的退役军人福利部,专门负责退役军人管理事务,下设安置处、退役金处两个处,和陆军委员会秘书处、退役安置总局、退役军人贡献健康计划组织等3个办公室,主要负责制定退役军人福利和安置政策计划。但需要指出的是,印度全国共有32个联邦陆军委员会和392个县级陆军委员会,具体负责各邦、县退役军人事务管理,这些机构均由各自联邦政府行政区统一管理。

    有些国家没有全国性的退役军人管理机构,但设有帮助退役军人就业的协助性机构,而且更多地依靠社会保障退役军人事务。这种管理模式适合经济较发达、军人人数较少的国家,如英国、德国。

    英国按照法律规定,由国防部与有关部门按职能负责退役军人相关事宜,国防部人事总局的现役军人与退役军人局统一负责英军所有现役、退役军人及其家属、遗属的薪金、补助和各种福利待遇保障管理。英国国防部只负责退役军人相关政策制定和行政监督,退役军人日常服务全部由政府相关部门和慈善机构、非政府机构承担。但英国在各州政府中均专门设置退役军人事务官员,负责监督所在地区退役军人就业、教育培训、社会福利等权益。英国认为,只要把针对大众的社会福利体系用好,就足以为退役军人服务了。

    德国负责退役军人事务机构主要是国防部人事、社会和中央事务司及国防部联合会。其中国防部联合会是半官方组织,由现役和退役军人组成,主要职责是保证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能充分体现退役军人的权益,并通过下属的基金会和地方伙伴单位为退役军人提供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的帮助。

    需要明确的是,英德两国虽然没有专门机构负责退役军人事务,但由于法律制度齐全,退役军人的各项事务及保障落实比较到位。

    西方发达国家还特别重视发挥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机构在退役军人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这些由基金会或大公司出资建立的非政府组织,为政府缓解了巨大压力,受到退役军人的欢迎。

}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王东明)退役军人事务部日前发动全面整理退役军人作业法令法规方针作业,将对新中国建立以来一切触及退役军人作业的法令、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大盘点,做出或许提请有权机关做出废止、失效、修正、持续有用定论,并按程序和权限进行修正等后续作业。

  退役军人事务部组成伊始,就清晰要尽早展开全面整理退役军人作业法令法规方针作业,并把这项作业列为“家底工程”要点推动。在日前举行的布置会议上,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钱锋表明,法令法规方针是展开退役军人作业的根本根据,全面整理退役军人法令法规方针,是遵循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健全完善退役军人法令法规方针系统的迫切需要,是使退役军人作业法治化、规范化的必定要求。要克服困难、合心合力做好全面整理作业,保证整理成果具有权威性,经得起前史的查验。


}

代表解读:退役军人事务部将帮退役军人更好地“二次就业”

  3月13日上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根据该方案,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

  其中,该方案将民政部的退役军人安置职责,人社部的军官转业安置职责,以及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后勤保障部有关职责整合,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针对这一调整,全国人大代表、金后盾专用装备制造集团董事长李彦平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退役军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脱下军装走上社会后能不能发挥积极作用,幸福指数是不是提高,不但是他们这个群体本身的事情,也是关系到现役军人是否能安心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件大事。

  “过去国企和事业单位是安置退役士兵的主渠道,但是,近年来机构改革,企业改制,增效减员,原有的安置办法从客观上制约了退役士兵的有效安置,自主择业退役军官虽然在生活待遇等方面有较强的保障措施,但有相当一部分退役军官在就业创业路上也很迷茫,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是对国家多年培养所投入资源的一种浪费。”李彦平说,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这样一个专门的机构,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对避免出现国家制定政策但地方保障不均衡的现象,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数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军区政委韩晓东在接受《解放军报》采访时也提到,做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不仅有利于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激励他们在地方建功立业,而且有助于凝聚军心士气、提升部队战斗力。

  事实上,关于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的改革设想由来已久。

  2015年11月27上午,国防部举行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时任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在发布会上提到,多年来,党和国家对退役军人安置和管理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随着形势发展和退役人员逐年增多,这方面工作量越来越大,面临许多新情况。这轮改革将在国家层面加强对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和相关政策制度。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规划:“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3月13日,提请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了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消息。

  在李彦平代表看来,退役军人的今天就是现役军人的明天。“根据民政部门的统计,全国目前有5700万名退役军人,用好用活这些退役军人,不仅可以盘活庞大的人力资源,而且对增强军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李彦平建议提请审议组建的退役军人事务部在加强退役军人离队后的心理转换教育、创业就业辅导培训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彦平对澎湃新闻说,退役军人离开部队后,从一个组织纪律性极强的群体中离开,一下子进入一个非常自由的社会中,从一个管理者变成“自由人”,角色转换比较大,短时期心理落差也比较大。这个时候,对于心理和角色转换的适应性培训和教育要跟得上。退役军人事务部可有针对性的建立或依托社会专业的心理训练机构,也可利用退役年限比较长的有一定成功经验和教学经验的退役军人以“传帮带”的方式,使退役军人能够快速的适应社会、适应角色转换。

  此外,作为一家“民参军”企业的负责人,李彦平对退役军人的创业就业问题也非常关注。

  李彦平说,绝大多数的退役军人想要尽快融入到经济建设的环境中,他们需要更专业的创业就业培训,而这种培训和帮扶不应是短时间的。

  “我认为军民融合型企业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李彦平向澎湃新闻透露,金后盾专用装备制造集团的中高层管理岗位上就有一些退役军官,生产班组长中也有退役士官,一线工人里也不乏退役士兵,“这些同志形成了公司的骨干力量,对公司参与军民融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李彦平进一步建议,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对承担培训的机构和企业给予物质和市场进入的支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伍军人部事务部部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