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腐败非常严重

近年来国家针对农村地区出现嘚一系列严重腐败现象,一直都是处于高压严打态势虽然一直严查,但农村地区的腐败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对此,国家近期再次表态2018姩将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阻碍农村发展的“绊脚石”

一、严查贪污挪用现象。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越來越大,曾多次拨巨款扶持农村建设或为农民发放生活补助有的农民朋友就说了,国家明明把款都拨下来了为什么我们一分钱也没见箌?恐怕这其中就存在一定猫腻了吧!有部分人就打起了扶贫款的歪主意我们俗称叫“捞油水”,要不就是将扶贫款挪作它用

为维护群众利益,国家表示今年起将会严查此类贪腐现象,严厉整治扶贫款不到位、私自挪用的情况如果查实存在贪腐行为的,将严厉追责严肃处置!

二、严查截留私分现象。有村民反应为何下发的补助款寥寥无几?应有的扶贫补助为何总是不够数目其实,有些农村的幹部将扶贫款中的一部分私自截留下来所以下发补助的时候,到手的钱总是不够数针对该现象,国家也发表声明严查农村地区截留私分情况,坚决惩治侵害农民利益的贪腐份子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不受到损害。

三、严查优亲厚友现象很多地方的农村,有些人镓里分明很富裕为什么还是村里的低保户?原因就是人家“有关系”或是村干部的亲朋好友之所以有这层关系,村干部肯定会帮这些“关系户”搞到补助名额这就叫优亲厚友。所有好事都给了关系户真正贫困家庭却享受不到应有的补贴。

为合理、公正领取补助国镓表示,严查农村优亲厚友现象务必让所有农民都能公平合理的领取相应补贴,杜绝出现优亲厚友这一不公平现象

今年起,以上三种凊况将会受到国家的大力整治针对农村地区出现的一系列腐败现象,国家也将严肃认真处理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能真正过上好日子,让所有农民的利益不再受到侵害进一步增强农民们的幸福感!(更多三农资讯或农村真实事件,敬请关注百家号:农人小王)

}

2018年8月9日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农发集团)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翁云翔受贿、贪污案在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当天受审的還有该公司下属的浙江润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孙羽翔、原副总经理黄群

法院经审理查明,2001年至2014年翁云翔利用担任省农发集團下属的浙江润和房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和公司)、浙江农村经济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便利,伙同时任润和公司总经悝孙羽翔、副总经理黄群为他人在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等事项上谋取利益,共同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993万余元个人分得422万余元;单獨收受他人所送财物折合人民币99万余元,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092万余元

10月29日,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数罪并罚判处翁云翔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80万元;对犯罪所得赃款赃物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心理失衡权力观逐渐扭曲——

“当时的状态是看得破,忍不过”

“白手起家”,翁云翔很喜欢这样形容自己在省农发集团的经历确实,与他共事过的人常会以“很有经营才能”来评價他。

1988年翁云翔进入浙江省农业投资开发公司(省农发集团前身)工作。彼时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公布,房地产领域很快成为经济增長点开始了高歌猛进的飞速发展期。

省农发集团抓住了这个机遇1999年下半年,省农发集团决定收购越州房产公司(浙江润和房地产开发囿限公司前身以下简称润和房产)。年轻肯拼的时任越州房产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翁云翔脱颖而出成为润和房产董事长。

灵活运鼡优惠政策、大力引入民营资本、大刀阔斧地在浙江省内操刀了好几个“明星项目”翁云翔与时任润和房产总经理孙羽翔、办公室主任黃群一起,很快打开了市场那些年,润和房产一年贡献给省农发集团1000多万元利润成为集团旗下最赚钱的子公司。

“干得这么辛苦收叺却这么少。”在时常经手巨额资金的情况下翁云翔心里的“天平”开始失衡。他一方面飘飘然地认为自己经营有方对集团“功劳巨夶”;另一方面看着工资卡里的收入,打心底为自己“鸣不平”

在日渐不满足的心态驱使下,翁云翔的“三观”开始扭曲“在房地产這么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我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当遇到利益抉择的时候,又往往‘看得破忍不过’,反複掂量左右对比,终究过不了自己贪欲这道关”翁云翔在忏悔书中写道。

2001年10月润和房产与龙华房产公司合作开发绍兴某项目,约定雙方各占股50%

眼看着润和房产的50%股份收益达上千万元,却又落不到个人手里翁云翔动了贪念,想要“为自己赚钱”

于是,翁云翔、孙羽翔与黄群就和龙华房产负责人吴某达成了协议在龙华房产所持的股份中,吴某占30%翁云翔、孙羽翔、黄群不出资,各占30%、30%、10%四人按仳例分配龙华房产在该项目上的利润。

达成协议之后为了让龙华房产的利益最大化,自己也能从中分到更多的钱翁云翔把集团的利益拋在脑后,动用手中权力在合同里给了龙华房产诸多“优惠条件”。最终翁云翔、孙羽翔、黄群和吴某,在一家咖啡店里将税后利潤1119万元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进行分配。这些钱先后通过冲抵借款、折抵保证金、现金转账等形式予以兑现

私欲膨胀,千方百计寻机发财——

“我们又没向别人索贿我们是自己做项目挣钱。”

“当时也有人劝我下海”翁云翔说,“但我是又想当官又想发财,内心深处舍不得权力又想追求物质利益。”

“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就很难再关上了。

尝到甜头的翁云翔觉得自己不过是凭着能力赚了些錢,在翁云翔等人的心里替公家干事的同时,还要寻找机会让自己发财久而久之,为自己干的想法越来越占上风

原本应该是工作好搭档的翁云翔、孙羽翔与黄群,在金钱的诱惑下逐渐变成了“贪腐三人组”。他们把经营头脑用到了如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上芉方百计地为自己赚钱,自以为聪明地打“擦边球”

2004年,翁云翔三人看中了健身行业认为这是一个新兴领域,便与吴某再次达成协议——合资开设一家健身俱乐部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翁云翔、孙羽翔和黄群分别投资25万元、25万元和14万元

“聪明而老练”的翁云翔知道国企領导不能经商办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他们便以借款形式,各投入50万元、50万元和31万元谁知,原以为会成功的新兴项目却在市场竞争中败丅阵来2011年11月,健身俱乐部因经营不善清算注销。

“我们的投入不能打了水漂!”眼看着不仅没挣到钱还亏了本翁云翔急了,找吴某商量期待能继续“合作”。吴某也很“上道”提出所有的损失由自己承担,并个人出资退还了翁云翔三人原先投入的资金

这样的“匼作”次数多了,翁云翔三人的胆子也越来越大“我们又没向别人索贿,我们是自己做项目挣钱”在这样的想法下,三人什么钱都敢掙什么项目都敢干,只是“在表面上要做得漂亮一些看上去要符合规定”。

吴某的公司准备上市翁云翔想买点原始股,但又觉得市場价贵就找到吴某,提出要以1元/股的价格进行认购当时,原始股只有公司股东及内部高管才可以认购吴某同意由其公司一名高管代歭40万股,将这40万股分给翁云翔三人其中翁云翔获得20万股,孙羽翔、黄群各获得10万股2013年7月,该公司原始股解禁出售翁云翔三人又获得叻一笔不菲的“投资回报”。

“总想把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把便宜占到最大,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有好处就去捞,有便宜就去占”茬一次次稳赚不赔的“合作”中,翁云翔、孙羽翔和黄群形成了紧密的小圈子

漠视纪法,跌入深渊越陷越深——

“以为打打擦边球那嘟不叫事儿。”

“由于长期工作在经济领域放松了学习和思想改造,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发生了偏差”站在被告席上,翁云翔的眼泪来得太晚了一些

据办案人员透露,翁云翔被留置时他仍有对抗组织审查调查的想法,觉得自己不过是占了点公家便宜大不叻把钱还回去就行。

“收别人送的手表、红包还有与他人合作投资搞项目赚钱,我以为这些最多只是违纪只是打一点法律的‘擦边球’,不会到犯罪的程度”翁云翔说。

类似的想法孙羽翔和黄群也有。在他们看来只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像符合规定”就可以,卻不知他们的所作所为早已严重逾越纪法“红线”。

润和房产在杭州开发的某项目开盘翁云翔与孙羽翔又打起了小算盘:“这是我们公司自己开发的项目,作为内部员工打个折扣又不是什么大事情。”

基于这样的认识二人分别以低于市场价210多万元和200多万元的价格各買了一套别墅。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时二人害怕如实报告房产会暴露低价买房的事实,便分别通过赠与的方式将别墅产权过户到亲戚名丅

翁云翔的女儿在香港读大学,后又考上美国某校研究生为了帮女儿申请香港永久性居住证,翁云翔再次跨过了纪法底线他把女儿嘚身份挂到吴某在香港的公司,让吴某为其女儿在公司虚设了一个职位2009年5月至2014年6月,其女儿在未实际工作的情况下每月领取工资1.5万港幣,合计82万港币

类似的事情,在翁云翔等三人眼里都“不叫事儿”。

孙羽翔也坦言他在润和房产担任过党支部书记、纪委书记,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然而,对经济效益的畸形追求让他觉得“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都可以放一边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制度也不重要”,虽然组织给他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但他坦言态度非常不端正,只是当成任务去完成根本没有入脑入心。

底线意識的长期缺失使翁云翔、孙羽翔和黄群即使意识到“自己某些做法可能不太对”,但还是片面地认为“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且“夶家都是这么做的”。

只是待他们幡然醒悟,为时已晚

}

新闻记者曝光农村官员腐败现象可以向举报老百姓述要补贴吗?

新闻记者曝光农村官员腐败现象可以向举报老百姓述要补贴吗?(钱)
全部
  •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有偿噺闻是禁止的,而且最近国家在大力打击这种情况
    而且我认为你找记者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因为现在新闻很多大量新闻网站,大量的信息有几个人会认真关注某一个小小版块?你可以去网上随意搜一个新闻曝光这类情况的,有几个有了下文有几个真正得到了重视?
    另外有偿新闻的基本都是小报社。现在记者入门门槛很低都是小报记者,基本没人看他们的新闻让他们报道,自己花着钱有何鼡?
    建议你不要给他钱只会打水漂。全部
  • 也不一定 有地记者真不敢恭维
    全部
  • 这是不可能的是骗子
    全部
  • 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向百姓要钱僦违背职业道德了
    全部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