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为什么不敢美国为啥发动对外战争争

二战以来,有没有哪位美国总统在任期内没有发动对外战争的?_百度知道
二战以来,有没有哪位美国总统在任期内没有发动对外战争的?
我是指直接参与军事行动的,背后鼓捣和间接支持的就排除了。奥巴马又要打叙利亚了,这是要延续传统吗...
我是指直接参与军事行动的,背后鼓捣和间接支持的就排除了。奥巴马又要打叙利亚了,这是要延续传统吗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行家
软件应用类行家
采纳数:12370
获赞数:152189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性情开朗,爱好广泛,比较专注社会民生话题,特别是军事领域。
有两位,分别是福特(年)和卡特(年)。其余的发动的军事行动大致如下:年 杜鲁门:日 46万美军占领日本各大城市和战略要地,开始了对日本的全面军事占领。日
杜鲁门称“中国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安全”,派第7舰队入侵台湾海峡。日
美第13航空队入侵台湾,与老蒋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日
美操纵联合国通过组成联合国军的非法决议,美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任总司令。1953——1961年 艾森豪威尔日
美国插手黎巴嫩内战,武装入侵,给亲美的夏蒙空运武器,第6舰队带15000陆战队登陆,后增加至45000人。日
美国派遣1600雇佣军,38架飞机,15艘战船,对古巴武装入侵。日 美国陆战队4000多人以休假为名在多米尼加登陆,干涉其内正,多米尼加班费总统被刺身亡。日 美国支持比利时发动对刚果的武装侵略,美军于1961年1月将卢蒙巴总统杀害。年 肯尼迪1961年5月 美国派出400特种部队和100名军事顾问,帮助南越战争。到1962年美国共派了11000名士兵。日 美国对古巴封锁,肯尼迪提出7项强硬措施,派40艘战舰和20000海军封锁古巴。年 约翰逊日 美国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日 美军在越南增派18000人。日 约翰逊下达进攻多米尼亚的命令。数日内美国出兵35000人,380飞机和40战舰。年 尼克松日 美国策动郎诺发动正变,推翻了西哈努克的柬埔寨正府。日 美国中央情报局雇佣军入侵也门。年 里根日 格林纳达发生正变,里根签署了代号“暴怒”的军事行动。25日,10艘战舰和2000海军陆战队入侵。日 美军在利比亚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双方发生冲突。日 美军以“打击恐怖活动”为借口空袭利比亚,打死利比亚150名军人。日 美军大批出动飞机轰炸利比亚首都和第二大城市,里根称此为“自卫行动”。日 美军武装直升飞机袭击了伊朗的布雷舰。日 美军对公海的伊朗石油开发平台进行了炮击。日 美军护航舰在海湾遇雷,里根下达命令报复。美军出动“企业号”航母在内的7艘舰发动攻击,击沉伊朗多艘舰艇。日 里根派第82空降师3200名军人入侵洪都拉斯。年 乔治.布什(老布什)日 在地中海的美国第六舰队“肯尼迪”号航母上的飞机发现了利比亚飞机,并立即将其击落。日 美国对巴拿马进行了代号“正义事业行动”的侵略,动用24000人,并用了F117战斗机,占领了巴拿马。日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了长达38天的战略轰炸和战术空袭,出动飞机112000架次,发射巡航导弹288枚,投弹量达20万吨以上。年 克林顿日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出动1000多架飞机和40多艘战舰对南斯拉夫进行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南联盟仅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倾泻了数千枚导弹、两万多吨炸弹。 年 沃克.布什(小布什)日 美国对阿富汗实施了2个多月的持续轰炸,并建立傀儡正权。日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部队在联合国未授权的情况下侵入伊拉克,建立又一个傀儡正权,战争共持续44天,1100多架战机参战,投放了2.7万多枚炸弹。2009至今 奥巴马日
美国主导并发动了利比亚战争。美国海军通过其部署在地中海上多艘军舰,向利比亚北部防空系统发动了导弹攻击,英国空军派出多架战机参与随后的空袭。
采纳数:1863
获赞数:15247
二战后的美国,共经历了12位总统。根据美国法律,美国总统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同时也是美国行政部门的最高领袖与军队统帅,是发动Z争的决策者和指挥者。这期间美国的对外战争或军S行动如下:1、哈利·斯·杜鲁门 ( ) ——朝鲜战Z(50年——53年);2、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 )——军S干涉危地马拉,轰Z危政府军(54年),58年7月美国第6舰队入侵黎巴嫩,59年4月美派陆战队1600人、38架飞机、15膄战舰入侵古巴;3、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 ( ) ——60年2月美国陆战队4000余人以休假为名入Q并占领多米尼亚,多总统被C身W,61年5月开始入侵越南,61年美国陆战队500余人入侵老挝,62年美国武装入侵多米尼加共和国;4、林登·贝恩斯·约翰逊 ( )——65年,美国35000人、380架飞机、40膄战舰入侵多米尼亚;5、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 ( ) ——71年4月,美国入侵也门。6、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 ( ) ——7、詹姆斯·厄尔·卡特 ( )
——80年4月24日下令特种部队发起“鹰爪行动”拯救在伊朗的美国人Z。8、罗纳德·威尔逊·里根 ( )——83年10月,美国2000陆战队员10膄战舰入侵格林纳达。9、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 )
——89年,美军出动24000人、f117战机,侵占巴拿马。91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袭击伊拉克;10、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 )——99年轰Z南联盟。 11、乔治·沃克·布什 ( )——2001年侵占阿富汗,2003年侵占伊拉克;12、贝拉克·奥巴马 ( 2009-) ——可以看出,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 总统是个唯一。当时的特定的环境,越南战争刚结束,美国还没有缓过来,没有精力再打一次战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采纳数:3516
获赞数:38304
我印象中只有福特、卡特两位。这两位就任是刚刚结束越南战争后。美国全国厌战情绪严重。可能因此比较谨慎。后面的里根打了格林纳达和巴拿马两次小规模军事行动。其实也算不上战争。不过这小试锋芒成功又使美国人重拾战争信心了。
应该有!!
其他1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更多 |
  发动小规模战争?  
  战争得有个由头,当时的世界的大环境是和平与发展,发动战争自己不解体别人也会帮着他解体,ha  
  阿富汗战争八九年才撤军,怎么没打!  
  打了十年阿富汗,深陷战争泥潭,89年才撤兵,这也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快死的人还找人打架,死的更快  
  @天娅MM 6楼
13:00  快死的人还找人打架,死的更快  -----------------------------  有道理,可能党中央的保守派觉得已经无意义了,权力也没有了。  
  @bobosint 2楼
12:40  战争得有个由头,当时的世界的大环境是和平与发展,发动战争自己不解体别人也会帮着他解体,ha  [来自UC浏览器]  -----------------------------  这个理由不行啊,看看中国打越南,日本侵华要什么理由嘛?  
  阿富汗就这样被楼主华丽丽的遗忘了  
  文盲?  毛子就是被阿富汗战争拖死的。要不冷战还不一定谁赢呢!  
  @bobosint
12:40  战争得有个由头,当时的世界的大环境是和平与发展,发动战争自己不解体别人也会帮着他解体,ha  [来自UC浏览器]  -----------------------------  @prescribepolicy 8楼
17:07:17  这个理由不行啊,看看中国打越南,日本侵华要什么理由嘛?  -----------------------------  中国打越南没有理由?  别造谣行不行?
  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那么深,在冷战的军备竞赛中却还是无法全面赢过美国。美国坚持市场经济,玩金融手腕,顺利搞垮了苏联
  将戈尔巴乔夫换成普京试试!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唐朝的对外战争有哪些?(1)
04:26:08 本文行家:
唐朝军队影视图片&    唐灭东突厥之战  唐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至四年三月,在唐与突厥的战争中,唐王朝为消除北方威胁而攻灭东突厥颉利可汗部的重要作战。  隋末唐初,突厥始毕可汗趁中原地区战乱不休,开始重新崛起,屡次发兵甫下骚扰,支持刘武周、梁师都、刘黑闼等割据势力。唐高祖李渊为集中精力统一全国,对突厥采取优容策略,并曾考虑迁都以避之。玄武门事变后,突厥颉利可汗认为唐太宗李世民初登帝位,内部矛盾尚未全部解决,统治秩序还未安定,遂与突利可汗合兵20万,长驱直入,很快进至长安城西渭水便桥北。唐太宗亲至桥南,与颉利隔水对话,责其负约。唐军主力继至,军容严整。颉利见唐军有备,不敢决战,遂与唐太宗结盟后退兵(参见泾阳之战)。  渭水会盟后,唐太宗为彻底解除突厥威胁,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以增强国力,在军事上积极备战。他一反前朝不许臣下带武器上殿的规定,每天引数百士卒在显德殿习武射箭,很快培养出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部队。同时,唐于贞观元年争取割据恒安镇(今山西大同东北古城)的苑君璋归附,二年击灭割据朔方(治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的梁师都,占据了便于反击东突厥的军事要地。  而突厥内部由于连年征战和霜冻干旱等天灾,使得民疲畜瘦,很多羊、马被冻死、饿死;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诸部亦趁机群起反抗,共推薛延陀首领夷男为可汗,并接受唐王朝册封;东突厥突利可汗因长期受颉利可汗压制排挤,也暗中与唐联络,表示愿意归附。唐反击突厥的条件已经成熟。  三年十一月,突厥军进扰河西,被肃州(治酒泉,今甘肃酒泉)、甘州(治张掖,今甘肃张掖)守军击败。唐太宗以此为借口,于二十三日诏命并州都督李绩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任城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共率兵10余万,皆受李靖节度,分6路反击突厥。  四年正月,李靖率3000骁骑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进屯恶阳岭(今山西平鲁西北),乘夜袭占襄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颉利可汗未料到唐军突至,认为李靖敢孤军深入,定有主力随后,慌忙将牙帐撤至碛口(今内蒙古善丁呼拉尔)。李靖又派间谍离间其部众,颉利的心腹大将康苏密挟隋炀帝皇后萧氏及其孙杨政道至定襄降唐。颉利见康苏密降唐,不敢停留,继续率部向阴山撤退,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遭到兵出云中(今山西大同)的李绩大军截击,大败。颉利退屯铁山(今内蒙古白云鄂博一带),收集余众数万。  颉利自觉已不是唐军对手,即派执失思力为特使,到长安向唐太宗谢罪请降,表示愿举国内附。实际上企图待草青马肥之时,再转移到漠北,伺机东山再起。唐太宗派鸿胪卿唐俭等去突厥抚慰,令李靖率兵接应。二月,李靖引兵至白道与李绩会合,相与定谋,认为颉利虽败,兵力尚多,若任其逃往漠北,依附于薛延陀等部,则很难追歼;今唐俭在突厥,颉利懈而不备,如选精骑袭之,可不战而擒之。李靖令李绩统大军继后,亲率精骑万名,各备20天口粮,连夜出发,向铁山疾驰。李靖军至阴山,遇突厥营帐千余,尽俘之以随军。颉利见唐使前来抚慰,以为安然无事,未加戒备。  初八,李靖派苏定方率200骑兵为前锋,在浓雾掩护下衔枚疾进,至颉利牙帐七里才被发现,颉利乘千里马先逃。李靖率大军跟进,突厥军溃散,被歼万余人,被俘男女10余万。唐俭亦脱险而归。颉利可汗率万余人欲逃过碛口,遭李绩军堵截,其大酋长皆率众投降。颉利逃往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西北的沙钵罗部落,欲投奔吐谷浑,被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俘获送往长安。  点评:此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长途奔袭战。唐太宗选择战机得当,李靖以骁骑奇袭与李绩包抄堵截密切配合,全歼颉利可汗部,灭掉东突厥汗国。此后,唐北部边境数十年无大战事。  唐灭西突厥之战  唐显庆二年(657年),在唐与突厥的战争中,右屯卫将军苏定方率军进攻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部、灭亡西突厥的一场战争。  显庆二年闰正月二十一日,唐以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率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发唐兵与回纥兵万余人,从北道讨伐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又命右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和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为流沙安抚大使,自南道招集西突厥余众。十二月,苏定方率军在金山(今阿尔泰山)北,击破处木昆部,其俟斤懒独禄等率万余帐归降,苏定方征调其千名骑兵从军。唐朝采纳右领军郎将薛仁贵建议,争取泥孰部(弩失毕五俟斤之一)共袭沙钵罗。苏定方率唐及回纥兵万余人至曳咥河(今新疆额尔齐斯河)西,沙钵罗率十姓兵10万将其包围。苏定方命步兵持矛环据南原,自率骑兵列阵于北原。沙钵罗军三冲南原未逞,苏定方率骑兵乘势反击,大败沙钵罗军,追击30里,斩获数万人。次日,唐军继续前进,胡禄屋等五弩失毕举部归降,沙钵罗与处木昆屈律啜数百骑西遁。五咄陆部闻沙钵罗兵败,也归附阿史那步真率领的南路唐军。苏定方于是命令萧嗣业与回纥婆闰率骑兵向邪罗斯川(曳咥河南)进发,追击沙钵罗,苏定方与任雅相率新附之众继后。时遇大雪,深约二尺,诸将建议待天晴后再进军。苏定方说服部众,利用沙钵罗以为唐军必然休兵的侥幸心理,踏雪昼夜兼程地继续追击。进至双河(今新疆伊宁北),南北两路唐军会师,又长驱200里,直抵金牙山(今中亚塔什干东北)沙钵罗牙帐。沙钵罗及其将士正准备外出打猎,苏定方乘其无备,突然发起攻击,斩俘数万人。沙钵罗与其子咥运、婿阎啜等逃往石国西北之苏咄城。苏定方乃息兵,令西突厥各部落返回居所,修通道路,设置驿站,掩埋尸骨,慰问疾苦,划定疆界,恢复生产。并将沙钵罗掳掠的牲畜、财物等,全部归还原主。苏定方命萧嗣业率兵继续追击,自引大军凯旋。沙钵罗逃到石国,被石国人诱捕,送交萧嗣业。十一日,唐在西突厥故地设置漾池、昆陵二都护府,以阿吏那步真、阿史那弥射为都护,分统其十姓各部。  点评:此战,苏定方对西突厥实行分化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及时反击,穷追猛打,连续作战,终获大胜。  唐攻契丹之战  唐开元十八年(730年)六月至二十年三月,在唐与契丹、奚等之战的中期,唐信安王李祎等为收复营州(治柳城,今辽宁朝阳),巩固东北边防,率军进攻举兵反唐的契丹牙官可突于的作战。  十二年,契丹王李郁于卒,弟李吐于继位。吐于与可突于又互相猜忌。十三年吐于奔唐,不敢返回,唐封其为辽阳王,留京宿卫。可突于乃立故李尽忠之弟邵固为主。玄宗封邵固为广化王,奚王苏鲁为奉诚王。十八年,契丹王李邵固遣可突于入贡,同平章事李元统对其无礼,可突于不满而归。五月二十六日,可突于便杀害李邵固,率其部众并胁迫奚众背唐降于突厥。鲁苏及其妻韦氏、邵固妻陈氏皆奔唐。玄宗遂命幽州长史赵含章率兵进击,又命中书舍人裴宽、给事中薛侃等在关内、河东、河南、河北各道招募勇士。六月二十三日,以单于大都护忠卫李浚领河北道行军元帅,以御史大夫李朝隐、京兆尹裴由先为其副,率18总管兵进击奚、契丹,后因故未行。同月,可突于率兵进犯平卢军(今辽宁朝阳)。唐先锋使乌承砒率部迎战,在捺禄山(今辽宁兴城境)将其击破。二十年正月十一日,玄宗又以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祎为河东、河北行军副大总管,率兵进击奚、契丹。二十八日以户部侍郎裴耀卿为副总管。三月,李祎率耀卿、含章等分道进攻,含章军先与奚、契丹兵相遇,奚、契丹望风遁去。乌承砒判断,此为奚、契丹诱兵之计,向含章献策:宜按兵以观其变。含章不从,继续进军,与奚、契丹军战于白山(似为白狼山,或白鹿山,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境),结果大败。恰时乌承砒引军攻击其侧背,将其击破。二十六日,李祎等以主力进击,大破奚、契丹,俘斩甚众。可突于率部远逃。其余潜散山谷。奚酋李诗琐高率5000余帐来降。李祎引兵凯旋。玄宗赐予李诗爵归义王,充归义州都督,将其部落徙置于幽州境内。  点评:唐玄宗重视边防,继二次丧师又派重兵进击奚、契丹;但赵含章不听先锋将乌承耻劝阻,贸然出兵,中计战败,乌承砒侧击获胜,李祎等主力适时进击,终大破奚、契丹。  唐灭高昌之战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吏部尚书侯君集率兵击灭高昌国(都高昌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旧址)的作战。  高昌王麴文泰早在贞观四年就曾亲自到长安觐见唐太宗李世民,贡献方物。后麴文泰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国通过其境向唐入贡,并发兵袭扰内附的伊吾(都今新疆哈密)、焉耆(都员渠,今新疆焉耆西南)等国。由于高昌位于唐王朝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故唐太宗决心除掉这个障碍。十三年,唐太宗征召麴文泰入朝,文泰称疾不至。十二月初四,诏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为副总管,率步骑数万及突厥、契苾之众征讨高昌。麴文泰以为唐离高昌有7000里之遥,沙碛阔约2000里,地无水草,气候异常,唐朝不会以大兵相加。及唐军在熟悉当地地形的契苾何力引领下抵达碛口时,麴文泰忧惧而死,其子智盛即位。十四年八月,唐军攻下田地城(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俘男女7000余人。侯君集命中郎将辛獠儿为前锋,直趋高昌城。麴智盛率军迎战,被击败后退保都城。侯君集命将士填堑攻城,又造高5丈可以俯瞰城内的巢车,对城内动静了如指掌。奉命前来救援高昌的西突厥军畏惧唐军威势,也在可汗浮图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投降。麴智盛见大势已去,被迫于初八开门出城投降。侯君集继续分兵略地,共攻下3郡、5县、22城,得户8046,人口3.77万,马4300匹,占地东西800里,南北500里。唐在其地置西州,在可汗浮图城置庭州。二十一日,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雅尔湖村附近),留兵镇守。  点评:此役,唐打通了去西域各国的通道,促进了和西方诸国的联系,同时也起到遏制西突厥的作用。  唐与契丹、奚等之战  唐显庆五年(660年)至光启年间(885—887年),唐与契丹、奚、室韦等部族在今河北、辽宁西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进行的多次作战。  契丹、奚、室韦等,均为唐时东北地区的游牧部族。追逐水草而居,以畜牧、射猎为主要生活来源。各有骑兵一部,善骑射。贞观年间(627—649年)内附于唐朝。唐廷于其故地设置府、州,以其部落首领为长官,掌管各本部事宜。显庆五年前,与唐王朝关系尚好,未曾发生战事。  唐太宗李世民和契丹首领李窟哥及奚大酋可度者去世后,契丹与奚于显庆五年初次联兵反唐。高宗李治命将出师,在同年四月将其击败。东北边地暂安。唐皇后武则天自高宗后期擅政以来,至天授元年(690年)改唐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对内悉力剪除异己臣僚与唐宗室诸王,对外频岁出师,企图以单纯武力平定周边少数民族的叛乱与攻扰。致使国家政局动荡,朝内不稳,唐军多面应战,疲于奔命,军费上升,征调日加,百姓虚疲。时与契丹,奚毗邻的唐营州(治今辽宁朝阳市)都督赵文翔,对契丹饥民不予救济,视其首领如奴仆,引起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其内兄归诚州刺史孙万荣等人的怨恨。于是,他们乘唐廷内忧外患之机,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举兵反唐,攻陷营州、崇州(治今辽宁朝阳市东北),杀赵文拥,俘龙山军讨击副使许钦寂。尽忠自称无尚可汗,以万荣为前锋,纵兵掠地,旬日间兵至数万。  武后派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等28将,率军进讨,企图一举消灭契丹、奚,以安定东北边疆。八月,双方战于西硖石黄麞谷(今河北迁安东北)。契丹据险要之地,多方诱敌至预设战场,然后伏兵齐发,全歼官军(参见黄麞谷之战)。契丹乘胜攻平州(治今河北卢龙)。  九月,武则天令天下囚犯及士庶家奴骁勇者充军,山东(太行山以东)近边诸州置武骑团兵,又命同州刺史、建安王武攸宜为右武威卫大将军,充清边道行军大总管,以讨契丹。契丹进围檀州(治密云,今属北京),被清边前军副总管张九节部击退。时东突厥默啜可汗为索取前突厥降户,为其女求婚,请为武周帝子,表示愿率军进讨契丹。武则天遂册授默啜为左卫将军、迁善可汗。十月,默啜乘契丹李尽忠卒丧之机,进袭松漠(治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西北),掳掠而去。孙万荣收合余众,军势复振。遣将率军南犯,攻陷冀州(治今河北冀县),继攻瀛州(治河间,今属河北),使河北为之震动。  次年三月,清边道总管王孝杰、羽林卫将军苏宏晖等率军17万,再与契丹战于东硖石谷(今河北迁安东北)。契丹佯败引退,诱敌跟进,然后适时反击,大败唐军,王孝杰被逼坠崖而死,苏宏晖逃走(参见东硖石谷之战)。契丹继攻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陷城邑,掠吏民。武攸宜遣兵进击,不克。  随后,武则天命右金吾卫大将军武懿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与右豹韬卫将军何迦密、清边道副大总管娄师德、右武威卫将军沙吒忠义等,率兵20万进击契丹。六月,武懿宗军至赵州(治赵县,今属河北),闻契丹数干骑将至冀州,惧退相州(治安阳,今属河南)。契丹遂进屠赵州。正当双方相持之时,默啜率军攻契丹新城(今内蒙古翁牛特旗附近),尽俘其老弱妇幼而归。契丹军得悉后,顿时恐惧不安,奚人也乘机叛离契丹。于是,唐神兵道总管杨玄基率部进击其前,奚兵攻击其后,契丹军大溃。孙万荣率余部东走,又多次遭唐前军总管张九节部截击。孙万荣逃至潞水(今北京通县以下潮白河)东,为其奴所杀。契丹遭此大败后,其余众以及奚、霄族人,皆降附于东突厥。久视元年(700年),武则天纳魏州刺史狄仁杰建议,授来降的契丹骁将李楷固为左玉钤卫将军,骆务整为右武威卫将军,并令其领兵进击契丹余党,获胜而归。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其子李显继位,恢复大唐国号。景云元年(710年)李旦继位,是为睿宗。十月,唐睿宗命幽州镇守经略节度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以加强边防。十二月,依附于东突厥的奚族,再度进犯,攻掠渔阳(今天津蓟县)、雍奴(今天津武清西北)而去,薛讷率军追击,不克而还。  先天元年(712年),睿宗因镇守幽州20多年的薛讷与燕州刺史李进有隙,遂以左羽林将军孙侩为幽州大都督,徙薛讷为并州长史。六月,孙侩急于收复营州,不顾天时地利,孤军远袭,在冷陉(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坝后)被奚酋李大酺军击败,唐军全军覆没(参见冷陉之战)。  十一月,奚、契丹骑兵2万再攻渔阳,幽州都督宋璟闭城不出,奚、契丹军大掠而去。  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内患平息,帝权已固。采取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加强边防等措施,使国家实力进一步增强。面对东北之契丹与奚、北方之东突厥、西方之吐蕃及西突厥等的军事威胁,玄宗权衡周边形势,决定置战略重点于吐蕃这个对唐威胁最大的王朝势力,而对契丹、奚则采取攻战与和亲交互为用之策,以收复营州,安定东北边陲。  开元二年(714年)七月,并州长史薛讷等奉命率军进击契丹,在滦水谷(今河北承德附近滦河)被契丹伏兵大败(参见滦水谷之战)。四年八月,契丹、奚首领因东突厥默啜可汗战败被杀,失去依恃,率所部降唐。玄宗遂对其加封郡王、大将军、都督,并下嫁公主,以求安抚。  五年三月,玄宗制命重建营州都督于柳城(今辽宁朝阳市)兼平卢军使,对其进行统辖。八年,契丹牙官可突于因不满其王李娑固图谋加害于己,举兵击娑固,娑固败奔营州。营州都督许钦澹派安东都护薛泰率领精兵,与奚王李大酺以及娑固所部,进击可突于,结果被击败。许钦澹被迫移军退入渝关(今山海关),营州复失。  玄宗迫于形势变化,又对可突于所立之王进行加封并许嫁公主。十八年,可突于入朝献贡,同平章事李元纮对其无礼,迫使其率领部众,并胁迫奚部,再次降附于东突厥。玄宗先后命幽州长史赵含章,单于大都护、忠王李浚等率军进讨。二十年正月,又命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祎等率军进讨。三月,白山(似白狼山,今内蒙古科尔沁左旗东境)之战,唐军先败后胜,终于大破奚、契丹军,可突于等远逃(参见唐攻契丹之战)。二十一年闰三月,可突于引东突厥兵来攻,经都山(今河北青龙县西北)之战,大败幽州道副总管郭英杰所部。  玄宗鉴于可突于屡次犯边,两任节度使均不能御,于是改派河北节度副大使张守珪为幽州节度使,前往镇抚。张守珪到任后屡破契丹,致可度于于困境,并针对其诈降术,将计就计,派管记王悔至其牙帐,利用其内部权力之争,说使牙官李过折乘夜领兵将契丹王屈烈和可突于斩首,尽除其党,率其余众降唐。二十三年正月,玄宗封过折为北平王、检校松漠都督。不久,奚、契丹再次举兵犯边。张守珪令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率军进击,因恃勇轻进,战败而归;张守珪继之出师,方破契丹于捺禄山(今辽宁兴城境)。二十七年六月,平卢军使乌知义因受幽州镇将所逼,率军攻奚,在潢水(今辽河上游)北遭到惨败。张守珪竟隐瞒败状,上奏获捷。事泄后,被贬为括州刺史。  此后,玄宗为政日非,怀有野心的安禄山为以边功取宠于玄宗,屡次出兵攻掠奚、契丹,迫其各杀公主背唐。天宝九载,(?45年),安禄山多次诱骗奚、契丹酋长赴宴,借机将其杀害,并献首于唐廷。十载秋,被玄宗擢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率兵6万余,远出契丹松漠牙帐,不惜士卒疲惫不堪,不顾天雨而致弓弩失效,强行进击,结果遭到契丹、奚兵合击,惨败而逃。  至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等发动反唐叛乱(参见唐平安史之乱的战争),唐终不能收复营州。唐平“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幽州、卢龙、河北等地藩将,擅地自保,不轻易在边地闹事。契丹、奚等族亦很少犯边,常有入朝奉献。后依附于北方强盛起来的回鹘,又有进犯。至光启年间,唐廷在农民起义战争冲击下,面临灭亡;而契丹复强,不时攻掠幽、蓟(今北京境)。卢龙镇将刘仁恭父子率部击败契丹,迫其不敢犯边,直至唐朝灭亡。  点评:唐与契丹、奚等游牧族的战争,是唐廷整个安边之战的一部分。在周边作战对象多,战线广,各民族关系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武则天对其专事攻战一举,玄宗则实行有限攻战与和亲安抚相结合之策,虽取得一些  胜利,但终不能达到安边目的。契丹、奚等先后依附于北方的东突厥及回鹘,常能选择有利时机,发挥骑兵快速机动之长,给唐廷造成较大困难。  唐灭高丽之战  唐乾封元年(666年)至总章元年(668年),在唐与高丽、百济的战争中,唐军攻灭高丽的作战。  乾封元年,高丽泉盖苏文死,长子泉男生继任莫离支,与其弟泉男建、泉男产不和,男建自称莫离支,发兵讨伐男生。男生派其子泉献诚到唐朝求援。六月初七,唐命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领兵救援泉男生;命泉献诚为右武卫将军,担任向导;又命左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共同讨伐高丽。  九月,庞同善大败高丽军,与泉男生会合。高宗诏命泉男生为特进、辽东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抚大使、封玄菟郡公。十二月,唐命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司列少常伯郝处俊为副大总管,契苾何力、庞同善亦为副大总管并兼安抚大使,水陆诸军总管和运粮使窦义积、独孤卿云、郭待封等亦受李绩节度,诸路合击高丽。征调河北诸州县的全部租赋以供辽东军用。  二年九月十四日,李绩兵取高丽军事重镇新城(今辽宁抚顺北高尔山城),留契苾何力镇守,并趁势将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泉男建派兵袭击庞同善、高侃在新城的营地,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将其击败。高侃率军进至金山(在今辽宁昌图西),与高丽军交战不利,高丽军乘胜追击,薛仁贵引兵从侧面袭击高丽军,大败之,斩首5万余级,攻下南苏(在今辽宁抚顺东苏子河与浑河交流处)、木底(今辽宁新宾西木奇镇)、苍岩(今吉林集安西境)三城,与泉男生军会师。郭待封率水军从别道趋平壤。郝处俊在高丽城下击败高丽军。  总章元年二月二十八日,李绩等攻占扶余城(今辽宁四平),斩俘万余人,扶余川中40余城亦望风归降。泉男建遣兵5万妄图夺回扶余城,在薛贺水(又称萨贺水,即今辽宁丹东西南赵家沟河)与李绩军遭遇,唐军大胜,斩俘3万余人,乘胜攻占大行城(今辽宁丹东西南娘娘城)。各路唐军会师,推进至鸭绿栅。高丽发兵抵抗,唐军奋勇出击,大败高丽军,追奔200余里,攻振辱夷城(今朝鲜永柔境),高丽其他各城守军或逃或降。唐军进至平壤城下,围平壤月余,高丽王高藏派泉男产率首领98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闭门拒守,并多次遣兵出战,皆败。  九月十二日,高丽僧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俘男建,高丽全部平定。唐分其境为9都督府、42州、100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2万镇守其地。  点评:唐经过长期对高丽的骚扰作战,使其国力日趋下;又攻灭百济,使高丽失去盟军;随后抓住高丽内乱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夺占其战略要地,终于将高丽击灭。  唐灭百济之战  唐显庆五年(660年),在唐与高丽、百济的战争中,唐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军攻灭百济的作战。  百济恃仗高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新罗王金春秋上表求救。五年三月初十,唐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大军10万讨伐百济;任命金春秋为蜗夷道行军总管,率新罗兵5万与苏定方配合作战。八月,苏定方自成山(今山东荣城)渡海,百济兵据熊津江(即今韩国南部锦江)口抵抗。苏定方进击,大败百济军,斩杀数千人,余众皆溃。苏定方水陆并进,直趋百济都城俱拔城(今韩国全州)。距城20余里,百济倾国来战,被唐军击败,杀万余人,唐军乘胜追击,入其外城。百济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逃向北部边境,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率兵固守。扶余隆的儿子扶余文思率左右逾城归降,百姓皆从之。苏定方乃命士卒登城立帜,扶余泰处境窘迫,只好献城请求处置。此后,扶余义慈、扶余隆及各城城主亦相继投降。高宗诏命在百济置熊津等五个都督府,以其酋长为都督、刺史。  唐击焉耆之战  唐贞观十八年(644年)九月,唐西州道行军总管郭孝恪率兵攻占焉耆国都(今新疆焉耆西南)的作战。  焉耆国早在贞观初年即遣使入贡,一直与唐保持良好关系。十四年,西突厥重臣屈利啜的弟弟迎娶了焉耆王之女,约为唇齿之邦。焉耆从此对唐的贡赋多有缺漏。十八年九月,诏令安西都护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率步骑3000出银山道进攻焉耆。适逢焉耆王弟颉鼻叶护兄弟三人来至西州(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遗址),孝恪遂以颉鼻弟栗婆准为向导。焉耆城四面环水,国王突骑支仗恃地形险恶疏于防备。郭孝恪率军倍道兼行,夜至城下,命将士泅水渡河,拂晓时发起进攻,登上城堞,斩俘7000多人,擒获突骑支。郭孝恪留栗婆准代理国政,带着突骑支凯旋。三日后,屈利啜率.西突厥救兵赶至,囚栗婆准,令轻骑5000追赶郭孝恪,至银山(今新疆托克逊西)被郭孝恪击败。焉耆人拥立栗婆准堂兄薛婆那支为国王,仍然依附西突厥。  唐击小勃律之战  唐天宝六载(747年),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并兼安西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率军击败依附吐蕃的小勃律国(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的作战。  吐蕃国王将公主嫁给小勃律王,小勃律及其周围20余国都归附吐蕃,不再向唐朝贡。唐几任安西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数次派兵讨伐,皆不胜。六载,唐玄宗敕令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步骑兵万名前去征讨。高仙芝率军由安西(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旧城)出发,经过百余日行军进至特勒满川,乃兵分三路,命疏勒守捉使赵崇砒统3000骑出北谷,拨换守捉使贾崇权自赤佛堂进军,高仙芝与中使边令诚自护密国入,约定七月十三日辰时在吐蕃所据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河南源附近)会师。时吐蕃在连云堡中有守军干人,又在城南15里处因山为栅,有兵八九千入。吐蕃军未料到唐军能突然至此,大为惊骇,依山拒战,滚木孺石齐发如雨。高仙芝命郎将李嗣业为陌刀将,率陌刀手从险处登山,与吐蕃军力战,自辰时至巳时,大败吐蕃,斩首5000级,俘虏千余人,余众溃逃。中使边令诚认为深入敌境过远,惧而不敢进,高仙芝遂让边令诚率赢弱士卒3000留守连云堡,亲率大军继续前进。三天后,军至坦驹岭(在今克什米尔西北境巴勒提特之北),下峻岭40余里就是阿弩越城。高仙芝担心士卒惧怕艰险不敢下岭,就先派二十余骑身着胡服扮成守卫阿弩越城的投降者,并诈称娑夷水(一名弱水,即今克什米尔西北吉尔吉特附近印度河北岸支流)上的藤桥已被砍断,吐蕃援军已无法过河。高仙芝假装闻讯大喜,遂率士卒下岭向阿弩越城进发。又过了三天,阿弩越城守军果然派人前来请降。次日,高仙芝进至阿弩越城,遣将军席元庆率千骑先行。席元庆俘获小勃律众大臣,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逃入石窟。仙芝至,斩杀大臣中死心依附吐蕃的数人,急令席元庆率人去砍藤桥。桥刚砍断,吐蕃大军赶到,面对湍急的河水束手无策。八月,高仙芝俘虏了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后班师。  
参考资料:
[1] 铜雀历史网
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梁迎春,网名老狼,大连作家。原创文字至今约六七百万字,散见全国各地报纸、杂志、网刊等,征文多次获奖。连载系列作品:《老狼百病论治》《唐朝大解密》《走近鲁迅》《走进李白》《走进三国》《走进武则天》《中国古代色艺双绝的名妓》《老狼的写代生活》。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为啥发动对外战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