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佛法都知道学佛法最重要的是什么修清净心,如何修清净心

黄柏霖警官:怎么修清净心
黄柏霖警官:怎么修清净心
时间段:00:54:24.20--01:15:05.00
那怎么做到清心寡欲呢?我们都会讲清心寡欲,可是遇到境缘来的时候,心都清净不起来,欲望就是高涨。那怎么办呢?怎么清心寡欲呢?今天我们研讨这个「逸乐过节」,我们就是好好地能够希望学到一点智慧。老法师跟我们开示,怎么修清净心?这不就是我们要的吗?学佛学了半天,学了一辈子,不就是要这三个字吗?清净心,菩提心就是清净心。那怎么修清净心呢?这一段我觉得很值得各位学习参考。
第一点,老法师说,如何修清净心?在行中修。行是什么?行就是在生活、在工作、在应酬、在待人处世里面,在这里面学不着相。在世间跟出世间一切法里面放下执着、放下分别、放下妄想,心就清净了。不要把拉拉杂杂的事情放在心上,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只有经典上的教诲。心地清净空寂,什么都不想,做再多的好事都不放在心上,统统放下来,清净心里面生欢喜、生智慧。这个欢喜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内心生出来的,是真欢喜。所以重点是什么?把拉拉杂杂的事情全部放下来,把人我是非、名闻利养放下来,不要放在心上。老法师说,最重要的一点就不要放在心上,就是刚刚讲不落印象,马上放下来,不要放在心里。做再多的好事,做再多的善事也不放在心上,你就会生欢喜心。
第二,世间不管什么事,听到也好、见到也好,统统不要放在心上。见如不见、闻如无闻,时时刻刻保持清净心。清净心生智慧,魔不得其便,魔干扰这一关一定要通过。有些人为什么会着魔?有些人为什么会遭受魔考?他就是什么?他就是听到也好、见到也好,放在心上太执着了。所以老法师说,用真诚心平平安安度过,为众生,为度众生,不为自己。我修行,我学讲经,我学教,我念佛,我生活,活在这世间为什么?我为众生。如果你有一念私心,魔就得其便了,就来扰乱了。世尊用戒定慧来降魔,所以佛陀在成道有八相成道,里面有一相是降魔。佛子心里常住戒定慧,魔就不得其便,自己的道力就容易成就,回过头来也度了邪魔债主。所以最主要你不要贪图世间的名闻利养,不要被五欲六尘所污染了。最重要一点就这里面讲的没有一念私心,不为自己,那魔就没有你的办法,魔就不得其便。
第三个,凡夫的习惯是怎么样?这个也挑剔,那个也挑剔,谁都看不顺眼,老是嫉妒别人。看到别人好就嫉妒、就毁谤。然后比如说看到佛像,这个佛像好,那个佛像不好看。这本经好,那本经不好,这个经印得好,我喜欢,那个经印不好,我不喜欢。老法师说,连佛法,学佛都还在挑剔,都还着相,你哪一天才能成就呢?你哪一天才能入不二法门呢?什么叫不二法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真空,「生其心」,妙有。你要怎么样才可以入不二法门?你要做到《金刚经》里面讲的境界,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前十六品教你破四相,后十六品教你破,没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有些《金刚经》经本,有分成三十二品,前十六品教你破四相,后十六品教你破四见,告诉你,行一切善,离一切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一直跟你强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
什么叫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眼睛看到的,老和尚刚才讲,看到就等于没有看,就马上放下来,不落印象,不放在心里,这个叫做不住色布施。什么叫布施?布施就是放下。什么叫做不住声布施呢?我们讲说,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那什么叫不住声布施呢?人家讲你不喜欢听的话,人家讲你喜欢听的话,马上放下来,有听到但是不落印象,没有放在心里。有没有听到?当然有听到啊,那是你的觉性作用,你的闻性的作用。但是你不落印象,你没有放在你阿赖耶里面,你就听了以后,马上就转掉了,「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功夫高的,根本没有起心动念,就没有落印象,那就用闻性,不用闻识。这是交光大师说的,在《楞严经正脉疏》里面讲,「舍识用根」,「识」就是执着,「根」就是用根性。什么叫根性?见闻觉知叫根性,清净心叫根性。这叫不住声布施。
那什么叫不住香布施?闻到香味,闻到臭味。像我到医院去做临终关怀,我从来不会嫌病人臭。你说有没有闻到病人的味道?有,怎么会没有闻到味道?尤其那个加护病房,怎么会没有味道?久病在床怎么会没有味道?那粪便的味道都有啊,药水的味道都有啊。还有那个业障很重的时候,那个病发出来,那种磁场的那个气味,就特别不好闻,有没有闻到?我很幸运,我每一次去开示都没有闻到那个不好的味道,别人闻到,我都没有闻到。这是佛力给我加持,不是我真有那个功夫,说不住香布施。我们说,哎呀,这个太臭了,我不要,这个你已经着相了。这叫不住香布施。
那味呢?不住味布施,什么叫不住味布施?煮得不好吃,不吃了,连菜都不夹,挑好的菜来吃,不挑不好的菜,挑好的来吃。你在味上已经着相了,你怎么离相呢?你怎么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连一个味道都已经着相了。所以老师跟我们讲,有些人喜欢吃辣椒,像我还有那个习惯,不行,我还是要把辣椒舍掉才可以,我喜欢吃辣椒。老师说,哪一天不要辣椒的时候,已经离开味布施了。煮得淡,煮得味道比较重,你都很清楚,但是你没有起心动念,你没有分别执着,这个叫不住味布施。
你不落有,也不落空,你说,哎呀,我没有看到,我没有听到。你能够观,你能够体悟那个空性,但是你还要什么?在天台宗里面讲,你能够空观,你还要有办法假观,菩萨是用假观,阿罗汉用空观。阿罗汉他用空观,所以他可以证无生,入偏真涅盘。菩萨用假观,可以教化众生。你没有假观,你根本没办法教化众生。为什么?菩萨说,如果说一切都是假的,那假的就不用做啦。菩萨有假观,假观要智慧,一切都是梦幻泡影,佛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这样就不用做啦,菩萨没有这样说。
菩萨犹如清凉月,常游诸法毕竟空,菩萨他已经,他能够在空有里面游刃有余,最后到佛究竟圆满,入中道实相,不住有也不住空,住空有不二,真空妙有。这个叫做什么?这叫入不二法门,他不住生死,不住涅盘。涅盘是本具的,他到这个世间来教化众生,众生在六道受苦,菩萨只有悲心没有苦。菩萨知不知道苦?知道苦,可是菩萨没有苦。所以菩萨到地狱,地狱马上变七宝池,八功德水,那个地方马上,所有在地狱里面的众生,当时的所有这些刑具全部停止,所有这些枷锁、刑具全部脱落,听地藏菩萨说法。为什么?「若非威神,即须业力」,《地藏经》里面讲的,菩萨的慈悲普照了这些受苦受难的众生。所以老法师说,如果你连学佛都着相,你哪一天才能够入不二法门呢?
第四,能舍弃一切恶业,「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就不讨厌恶人,以清净心、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这一生就超越六道,就超越十法界,这是亲近阿弥陀佛的条件。这一条是最难做的,明明那个人你就很讨厌他,他曾经毁谤你,你很讨厌他,请问你还要不要邀请他?「不念旧恶」。你有没有讨厌他呢?「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如果你能做到了,你就做到清净心、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老和尚说,你能做到,这一生就可以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你跟佛没有什么差别,这就是亲近阿弥陀佛的条件。我们很多学佛人,尤其是念佛人,还是一样有憎爱,憎就是讨厌,爱就是喜欢。这是我的道场,这是我的莲友,那是你的道场,你的莲友,开始在里面分别、执着了。这怎么去极乐世界呢?
第五,真正修道人,不见一切众生的过失,六祖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见他人过,心才能真正清净,才不染着。众生有没有过失?决定没有。造极恶业的众生有没有过失?我们看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善的,我们尊重、赞叹、恭敬他的本性,我们自己才能够成为纯善纯净。最傻、最笨的人是什么?把众生的染污放到自己的心里面去,看到别人的不善、看到别人的缺点、看到别人的毛病,把自己的心变染污了,自己的心也坏掉了。我们心里装了一切众生的善,众生的不善,我一丝毫都装不进去,所以好快乐、好自在、好欢喜,见到任何人都恭恭敬敬。这方法要学。
第六,人家说好事,我听,我欢喜。人家说坏事,我立刻禁止,我不听。为什么?保持自己的清净心,保护一个恭敬心,这是我们自己。保护一个恭敬心,这是性德,绝不容许染污,永远记住别人对我们的好处,与人为善。我们自己安乐幸福,我们自己自在安乐幸福,一生中没有一个冤家对头。这是我常强调的,不要跟人家结怨。这个很重要,不要有冤亲债主,纵然有冤家敌对,是他对我的误会,我对他没有误会,他以恶意对我,我以善意对待他。
第七,清净心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是念佛的时候才清净,不念佛心就不清净。现在很多人犯的毛病,就是念佛的时候清净,不念佛的时候心就不清净。所以从早到晚,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心都要保持清净。你有家庭、有事业要做,更好、更圆满。因为你有智慧,我的事业是为社会大众,没有得失心,赚钱欢喜,赔钱也欢喜,不受外境干扰,那就自在了。
第八,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用清净心。清净心是不用感情的,心里确确实实没有七情五欲。七情是哪七情呢?喜、怒、哀、乐、爱、恶、欲。五欲呢?财、色、名、食、睡。对人、对事、对物,平等,没有分别心、高下心,平等就是虚灵。能用这种心态,在佛法里无论修哪个法门,没有不成就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我们怎么样可以保持清净心呢?就是说,没有七情五欲,没有这个七情五欲,你心就比较会接近平等虚灵,那这样你对人、对事、对物就没有分别心跟高下心。
第九,心愈清净功夫愈深。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可是你妄想烦恼照样起来,没有用的。一定要看破放下,放下不是把工作放下,不是把责任放下,而是把心里的妄念放下。很多人都搞错了,他把工作放下,他也把责任放下,其实他心里烦恼还是没有放下。所以老和尚说,不是把工作放下,不是把责任放下,而是心里的妄念放下,烦恼、忧虑、牵挂要放下。
第十,生活愈简单愈健康。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淡薄名利,养清净心。所以我们要清心寡欲,怎么样?我们要生活简单、要淡泊名利。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保持心地清净、平等,这是真正的净土。心净则国土净,真正净土是在心里。你现在住在净土,将来一定往生弥陀净土,净土跟净土感应。
第十一,今天的灾难是全球性的,一切众生共业所招感的,躲不过的。我们处在这种充满了共业跟灾难的这个世间,什么地方最安全呢?老和尚说,心地清净最安全,纵然灾难遇到了,也会丝毫恐惧都没有,不惊不怖,这样念佛决定往生。如果不念佛,没有这个意愿往生,你的心还是安静的,没有恐怖、没有惊慌,死了以后也生人天,最少生人道或是天道。最怕是什么?慌张、恐怖、惊吓,在这种心态下堕三途。学佛能学到这一点,你这一生就没有空过了,那就是什么?你一定要修清净心,什么灾难来,你都不会有丝毫恐惧。所以清净心很重要。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那怎麼做到清心寡慾呢?我們都會講清心寡慾,可是遇到境緣來的時候,心都清淨不起來,慾望就是高漲。那怎麼辦呢?怎麼清心寡慾呢?今天我們研討這個「逸樂過節」,我們就是好好地能夠希望學到一點智慧。老法師跟我們開示,怎麼修清淨心?這不就是我們要的嗎?學佛學了半天,學了一輩子,不就是要這三個字嗎?清淨心,菩提心就是清淨心。那怎麼修清淨心呢?這一段我覺得很值得各位學習參考。
第一點,老法師說,如何修清淨心?在行中修。行是什麼?行就是在生活、在工作、在應酬、在待人處世裡面,在這裡面學不著相。在世間跟出世間一切法裡面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妄想,心就清淨了。不要把拉拉雜雜的事情放在心上,心裡只有阿彌陀佛,只有極樂世界,只有經典上的教誨。心地清淨空寂,什麼都不想,做再多的好事都不放在心上,統統放下來,清淨心裡面生歡喜、生智慧。這個歡喜不是從外面來的,是從內心生出來的,是真歡喜。所以重點是什麼?把拉拉雜雜的事情全部放下來,把人我是非、名聞利養放下來,不要放在心上。老法師說,最重要的一點就不要放在心上,就是剛剛講不落印象,馬上放下來,不要放在心裡。做再多的好事,做再多的善事也不放在心上,你就會生歡喜心。
第二,世間不管什麼事,聽到也好、見到也好,統統不要放在心上。見如不見、聞如無聞,時時刻刻保持清淨心。清淨心生智慧,魔不得其便,魔干擾這一關一定要通過。有些人為什麼會著魔?有些人為什麼會遭受魔考?他就是什麼?他就是聽到也好、見到也好,放在心上太執著了。所以老法師說,用真誠心平平安安度過,為眾生,為度眾生,不為自己。我修行,我學講經,我學教,我念佛,我生活,活在這世間為什麼?我為眾生。如果你有一念私心,魔就得其便了,就來擾亂了。世尊用戒定慧來降魔,所以佛陀在成道有八相成道,裡面有一相是降魔。佛子心裡常住戒定慧,魔就不得其便,自己的道力就容易成就,回過頭來也度了邪魔債主。所以最主要你不要貪圖世間的名聞利養,不要被五欲六塵所汙染了。最重要一點就這裡面講的沒有一念私心,不為自己,那魔就沒有你的辦法,魔就不得其便。
第三個,凡夫的習慣是怎麼樣?這個也挑剔,那個也挑剔,誰都看不順眼,老是嫉妒別人。看到別人好就嫉妒、就毀謗。然後比如說看到佛像,這個佛像好,那個佛像不好看。這本經好,那本經不好,這個經印得好,我喜歡,那個經印不好,我不喜歡。老法師說,連佛法,學佛都還在挑剔,都還著相,你哪一天才能成就呢?你哪一天才能入不二法門呢?什麼叫不二法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真空,「生其心」,妙有。你要怎麼樣才可以入不二法門?你要做到《金剛經》裡面講的境界,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前十六品教你破四相,後十六品教你破,沒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有些《金剛經》經本,有分成三十二品,前十六品教你破四相,後十六品教你破四見,告訴你,行一切善,離一切相,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一直跟你強調,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
什麼叫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眼睛看到的,老和尚剛才講,看到就等於沒有看,就馬上放下來,不落印象,不放在心裡,這個叫做不住色布施。什麼叫布施?布施就是放下。什麼叫做不住聲布施呢?我們講說,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那什麼叫不住聲布施呢?人家講你不喜歡聽的話,人家講你喜歡聽的話,馬上放下來,有聽到但是不落印象,沒有放在心裡。有沒有聽到?當然有聽到啊,那是你的覺性作用,你的聞性的作用。但是你不落印象,你沒有放在你阿賴耶裡面,你就聽了以後,馬上就轉掉了,「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功夫高的,根本沒有起心動念,就沒有落印象,那就用聞性,不用聞識。這是交光大師說的,在《楞嚴經正脈疏》裡面講,「捨識用根」,「識」就是執著,「根」就是用根性。什麼叫根性?見聞覺知叫根性,清淨心叫根性。這叫不住聲布施。
那什麼叫不住香布施?聞到香味,聞到臭味。像我到醫院去做臨終關懷,我從來不會嫌病人臭。你說有沒有聞到病人的味道?有,怎麼會沒有聞到味道?尤其那個加護病房,怎麼會沒有味道?久病在床怎麼會沒有味道?那糞便的味道都有啊,藥水的味道都有啊。還有那個業障很重的時候,那個病發出來,那種磁場的那個氣味,就特別不好聞,有沒有聞到?我很幸運,我每一次去開示都沒有聞到那個不好的味道,別人聞到,我都沒有聞到。這是佛力給我加持,不是我真有那個功夫,說不住香布施。我們說,哎呀,這個太臭了,我不要,這個你已經著相了。這叫不住香布施。
那味呢?不住味布施,什麼叫不住味布施?煮得不好吃,不吃了,連菜都不夾,挑好的菜來吃,不挑不好的菜,挑好的來吃。你在味上已經著相了,你怎麼離相呢?你怎麼離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連一個味道都已經著相了。所以老師跟我們講,有些人喜歡吃辣椒,像我還有那個習慣,不行,我還是要把辣椒捨掉才可以,我喜歡吃辣椒。老師說,哪一天不要辣椒的時候,已經離開味布施了。煮得淡,煮得味道比較重,你都很清楚,但是你沒有起心動念,你沒有分別執著,這個叫不住味布施。
你不落有,也不落空,你說,哎呀,我沒有看到,我沒有聽到。你能夠觀,你能夠體悟那個空性,但是你還要什麼?在天臺宗裡面講,你能夠空觀,你還要有辦法假觀,菩薩是用假觀,阿羅漢用空觀。阿羅漢他用空觀,所以他可以證無生,入偏真涅槃。菩薩用假觀,可以教化眾生。你沒有假觀,你根本沒辦法教化眾生。為什麼?菩薩說,如果說一切都是假的,那假的就不用做啦。菩薩有假觀,假觀要智慧,一切都是夢幻泡影,佛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這樣就不用做啦,菩薩沒有這樣說。
菩薩猶如清涼月,常遊諸法畢竟空,菩薩他已經,他能夠在空有裡面游刃有餘,最後到佛究竟圓滿,入中道實相,不住有也不住空,住空有不二,真空妙有。這個叫做什麼?這叫入不二法門,他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涅槃是本具的,他到這個世間來教化眾生,眾生在六道受苦,菩薩只有悲心沒有苦。菩薩知不知道苦?知道苦,可是菩薩沒有苦。所以菩薩到地獄,地獄馬上變七寶池,八功德水,那個地方馬上,所有在地獄裡面的眾生,當時的所有這些刑具全部停止,所有這些枷鎖、刑具全部脫落,聽地藏菩薩說法。為什麼?「若非威神,即須業力」,《地藏經》裡面講的,菩薩的慈悲普照了這些受苦受難的眾生。所以老法師說,如果你連學佛都著相,你哪一天才能夠入不二法門呢?
第四,能捨棄一切惡業,「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就不討厭惡人,以清淨心、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這一生就超越六道,就超越十法界,這是親近阿彌陀佛的條件。這一條是最難做的,明明那個人你就很討厭他,他曾經毀謗你,你很討厭他,請問你還要不要邀請他?「不念舊惡」。你有沒有討厭他呢?「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如果你能做到了,你就做到清淨心、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老和尚說,你能做到,這一生就可以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你跟佛沒有什麼差別,這就是親近阿彌陀佛的條件。我們很多學佛人,尤其是念佛人,還是一樣有憎愛,憎就是討厭,愛就是喜歡。這是我的道場,這是我的蓮友,那是你的道場,你的蓮友,開始在裡面分別、執著了。這怎麼去極樂世界呢?
第五,真正修道人,不見一切眾生的過失,六祖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不見他人過,心才能真正清淨,才不染著。眾生有沒有過失?決定沒有。造極惡業的眾生有沒有過失?我們看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善的,我們尊重、讚歎、恭敬他的本性,我們自己才能夠成為純善純淨。最傻、最笨的人是什麼?把眾生的染汙放到自己的心裡面去,看到別人的不善、看到別人的缺點、看到別人的毛病,把自己的心變染汙了,自己的心也壞掉了。我們心裡裝了一切眾生的善,眾生的不善,我一絲毫都裝不進去,所以好快樂、好自在、好歡喜,見到任何人都恭恭敬敬。這方法要學。
第六,人家說好事,我聽,我歡喜。人家說壞事,我立刻禁止,我不聽。為什麼?保持自己的清淨心,保護一個恭敬心,這是我們自己。保護一個恭敬心,這是性德,絕不容許染汙,永遠記住別人對我們的好處,與人為善。我們自己安樂幸福,我們自己自在安樂幸福,一生中沒有一個冤家對頭。這是我常強調的,不要跟人家結怨。這個很重要,不要有冤親債主,縱然有冤家敵對,是他對我的誤會,我對他沒有誤會,他以惡意對我,我以善意對待他。
第七,清淨心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不是念佛的時候才清淨,不念佛心就不清淨。現在很多人犯的毛病,就是念佛的時候清淨,不念佛的時候心就不清淨。所以從早到晚,從年初一到臘月三十,心都要保持清淨。你有家庭、有事業要做,更好、更圓滿。因為你有智慧,我的事業是為社會大眾,沒有得失心,賺錢歡喜,賠錢也歡喜,不受外境干擾,那就自在了。
第八,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用清淨心。清淨心是不用感情的,心裡確確實實沒有七情五欲。七情是哪七情呢?喜、怒、哀、樂、愛、惡、欲。五欲呢?財、色、名、食、睡。對人、對事、對物,平等,沒有分別心、高下心,平等就是虛靈。能用這種心態,在佛法裡無論修哪個法門,沒有不成就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面,我們怎麼樣可以保持清淨心呢?就是說,沒有七情五欲,沒有這個七情五欲,你心就比較會接近平等虛靈,那這樣你對人、對事、對物就沒有分別心跟高下心。
第九,心愈清淨功夫愈深。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可是你妄想煩惱照樣起來,沒有用的。一定要看破放下,放下不是把工作放下,不是把責任放下,而是把心裡的妄念放下。很多人都搞錯了,他把工作放下,他也把責任放下,其實他心裡煩惱還是沒有放下。所以老和尚說,不是把工作放下,不是把責任放下,而是心裡的妄念放下,煩惱、憂慮、牽掛要放下。
第十,生活愈簡單愈健康。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淡薄名利,養清淨心。所以我們要清心寡欲,怎麼樣?我們要生活簡單、要淡泊名利。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保持心地清淨、平等,這是真正的淨土。心淨則國土淨,真正淨土是在心裡。你現在住在淨土,將來一定往生彌陀淨土,淨土跟淨土感應。
第十一,今天的災難是全球性的,一切眾生共業所招感的,躲不過的。我們處在這種充滿了共業跟災難的這個世間,什麼地方最安全呢?老和尚說,心地清淨最安全,縱然災難遇到了,也會絲毫恐懼都沒有,不驚不怖,這樣念佛決定往生。如果不念佛,沒有這個意願往生,你的心還是安靜的,沒有恐怖、沒有驚慌,死了以後也生人天,最少生人道或是天道。最怕是什麼?慌張、恐怖、驚嚇,在這種心態下墮三途。學佛能學到這一點,你這一生就沒有空過了,那就是什麼?你一定要修清淨心,什麼災難來,你都不會有絲毫恐懼。所以清淨心很重要。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对别人说句好话,首先喜悦的是自己对别人说句好话,首先喜悦的是自己天缘茶语百家号懂得了佛法以后,为什么会懂得做人和做事了?因为懂得了因果的道理。如果这个人他天天跟我作对,我今生没有什么对不起他的,过去生中一定有过对不起他,所以他才看我这么不顺眼。希望能求菩萨来改变,至少他生我的气,我别生他的气。所以慢慢就懂得,当我们对别人善意说好话的时候,首先是不是自己的心里头充满了喜悦?当我们怀着一种讨厌的心的时候,自己发出这种心又会反馈到自己的身上,那我们的心能好吗?现在讲的正能量,正能量是从我们本身的清净心爆发出来的,这个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我们的烦恼能够减除一分,清净心显露一分,我们的正能量就会爆发一分。懂得佛法以后,懂得了因缘所生法的道理,就敢于去面对。也能够用智慧看破,有勇气放下,还有本事能够拿起它。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天缘茶语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如何方能修得持久的清净心?--学佛网
如何方能修得持久的清净心?
& 10:38:00&&&nbsp
热度:2080 &&
清晨做了一个梦,自己被自己吓醒。醒来沉思?梦中故事逻辑很奇怪,开始我看到一个人(我和他似乎有一种竞争关系)在杀生,而且能感受到他那种嗔恨心(追求杀生时那种解恨的心理)。然后回到我的视角,自己遇到了什么生物,当时的场景似乎是小时候玩耍的地方,相貌十分恶心,让人恐惧,我起了杀心,但不记得自己是否动手了。然后远处看到一只小蛇,相貌亦十分丑陋头部像癞蛤蟆,开始自己感应到的那个人骑车路过,我心中有一种想让那个人碾死那个生灵的念头,那个人似乎有些悔恨感应到因果,移开没有杀生。我立刻感应到自己内心的恐惧、恶心、对自己想法的鄙视、对自己的悔恨、对那个生灵怜悯心等,顿时全身惊恐自己惊醒了。看经念咒一周多,自己小时候性情惩凶斗狠,前两天自己忆起小时候因无知打死田间白蛇的事,弟子诚发心忏悔。也己决心常吃素,此梦尔后想起亦不能平静。把这个梦境记录下来细思这说明了什么?无知本人内心嗔恨本心未能除去,慈悲之心不能普之众生,个人喜好本心影响着我的其它善心。无知不知该怎么办,醒来忏悔,念往生咒(刚闻佛音,地藏经还没看完)。这虽是梦境,但我想如果真是一个十分恶心的生物朝我扑来自己也会本能的闪开或做出反击,此时是不会想到慈悲心而是自身性命要紧,即便事后会后悔出手太重。这颗本心该如何修?我们赞叹佛与诸菩萨们普爱无私的行为,然自己终究还是脱不了我之人,自己施善为善或为忏悔或为修福。本心若不可修正持久,则烦恼不断,无知该如何做方能得长久清净心?无知非圣贤,别人的打骂损害只要不到触及自己十分珍爱的东西(比如说要我活着的时候无私的捐献自己的眼角膜),均可以看做是对自己的修行忍之、任之,若然则如触龙之逆鳞,如何修之?自己平常很少做恶梦,像这种自己把自己吓醒还是头一次(也不全是吓,还有悯和悔,自己和梦中我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然后全身惊凉醒了),念经咒无知还会继续早晚当作工课持之,广种善缘。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平时要多以戒律要求自己,能守戒时,就向如理如法、传承清净的师父求授。戒律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断恶修善、保持心的清净。
可以先从五戒开始、再一步步接受更高的戒律,如八关斋戒和菩萨戒。不但要注重戒的形式,更要注重戒心,让自己的起心动念都如理如法,当然达到这个程度需要进行不断的明佛理、忏悔、改过迁善等修持。
明佛理特别重要,之后就是在每一个当下以正知正见转化自己的凡夫思想,不断努力用功,不如法的念头就少了,正知正见就越来越多,修行就容易进步。&
看来兄的善根深厚,不像初学佛的人,随喜@,只要多看祖大德的开示,如净空法的v解,再拜x经典,如金刚,楞严,(末学也只是看了一篇,没有深入研究),主要是听净空法的开示,我想兄一定会明白的,而c清净心主要就是"放下",阿弥陀佛,
妙本居士 
可怕的生物代表了你以前伤害过的众生,动了杀心代表你心中的烦恼习气,有悔意代表了你有了觉悟。
梦本身没有太多的意义,是无意识时你内心的无序反映。但你能做这样的梦,说明你这段时间读经有觉悟,能觉察到自己的问题了,这是好现象。在以前可能你还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
修清净心本来就是修行的目的,心清净了我们才能离苦得乐,才能往生净土。
要修清净心,必须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就是天天听经熏陶,不要学杂了,选好一门功课专一用功。明理后在生活中落实,脑子闲了就念佛,一点点改变自己的思想行为。这没有捷径可走,要象滴水穿石一样持之以恒,坚持五到十年,必有成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乘佛法最重要的佛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