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后的股票分红需要持股多久很便宜,但我们为什么不敢买

  [ 生活中我们总是跟着感觉走,但投资中有时要反着感觉走。大师之所以能够战胜市场,首先是能够战胜自己,听从于理性,而不是盲从于本能和直觉 ]  在证券市场呆了十多年,有个问题一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股市大跌之后,我们的大脑明明知道股票非常便宜,但是我们就是迟迟不能出手买入呢?  我进入证券市场后,经历了两轮大牛市到大熊市。所有人都知道,在股市要赚大钱,一定要低买高卖,也就是说,要在大熊市里大量买入,在大牛市大量卖出。可是事实上正好相反,投资者往往是高买低卖,在大牛市大量买入,在大熊市里大量卖出。业余投资者如此,专业投资者也是如此。
  这种现象只有一个解释,大跌之后非常恐惧,不敢买入,这是人类的本能反应。要成为战胜市场的投资大师,你必须首先战胜自己。  第一,事实:大跌更便宜却没人买。  大跌之后股票变得便宜多了,业余和专业投资者都不敢大量买入,甚至卖出减仓。巴菲特早在1979年就发现了这个现象:
  &1972年道琼斯指数每股收益为67.11美元,按照其时每股账面价值计算净资产收益率为11%,当年道琼斯指数年底收盘于1020点,养老金经理人纷纷争抢着快速买入股票。&&养老金这两年争先恐后大量买入股票投资,导致养老金总资产中股票投资占的比例从61%上升到74%,这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这和道琼斯指数创出历史新高几乎完全同步。投资经理人在买入股票时支付的价格越高,他们对股票的感觉越好。&  &1978年,由于道琼斯指数大多数时候都处于账面价值之下,所以股票的估值水平远远要比以前合理得多。然而,1978年养老金投资于股票的净资金比例仅占9%,创下了历史新低。&
  兹威格在《Your Money & Your Brain》书中发现同样的现象再次重演:  日,美国股市大跌23%,超过了日黑色星期二股市大崩盘的历史上单日最大跌幅。这次突如其来的大幅暴跌,事后也找不到理由可以解释,让投资者内心长期充满极度恐惧感。  1988年,美国投资者卖出的股票基金份额超过买入的基金份额150亿美元,直到1991年,投资者股票基金的净买入额才回复到大崩盘之前的水平。
  即使是那些所谓的专业投资者也同样惊慌失措:直到1990年年底,股票基金经理几乎每个月都至少把总资产的10%以最安全的现金形式来持有,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席位的价值直到1994年才恢复到大崩盘之前的水平。1987年秋天的黑色星期一绝对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次暴跌竟让数以百万的投资者在此后3年都行为错乱。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的基金投资者。2007年股市大涨,股票基金份额一年从2200亿份暴涨到10418亿份,1万多亿资金高位套牢。2008年上证指数一年暴跌2/3以上,但基金份额基本不变,考虑到当年股票基金发行新增452亿份,基民们不但没有趁机大量低位买入,还卖出了500亿份。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基金经理。日《第一财经日报》发表文章《基金反向指标是怎样炼成的》称,根据统计数据,2007年基金仓位一直维持在77%以上。2007年10月上证指数创出历史最高达到6124点,基金仓位三季度和四季度都达到80%以上,创出历史高位。2008年股市开始一路下跌,10月28日最低跌至1664点,基金仓位也逐步下降,四个季度分别是75.33%、71.78%、68.50%和68.81%,跌近历史最低水平。
  第二,解释:大跌后恐惧卖出是本能反应。  如果说,业余投资者,不专业,没有经验,在大跌后惊惶失措,明知便宜也不敢大量买入,很正常。那么专业投资者为什么也是这样呢?  看了一些投资心理学的书籍才明白,业余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都是人,面对大牛市股市大涨,本能反应会贪婪地买入,但面对大熊市股市大跌,本能反应会恐惧地卖出。
  我们大脑深处,和耳朵顶部平齐的地方,大脑颞叶内侧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形似杏仁的神经元聚集组织,叫做杏仁体。研究普遍认为,大脑杏仁体是恐惧记忆建立的神经中枢,激起我们愤怒、焦躁、惊恐等情绪反应。杏仁体反应速度快到只有12毫秒,比你眨眼速度还快25倍。看到恐惧的现象,杏仁体会马上反应。仅仅是想到会出现恐惧的现象,杏仁体也会马上反应。  股市暴跌,如同大地震,如同大雪崩,所有人都会本能地感到恐惧。害怕更大的地震,更多的雪崩,也是连锁反应,这会让我们像本能地躲避到安全的地方一样,卖出危险的股票,持有最安全的现金,是这种情形下让人感觉最安全的情绪反应。
  第三,反思:战胜市场首先要战胜自己。  生活中我们总是跟着感觉走,但投资中有时要反着感觉走。大师之所以能够战胜市场,首先是能够战胜自己,听从于理性,而不是盲从于本能和直觉。  著名基金经理Brian posner在富达基金公司和莱格梅森基金公司工作过,兹威格曾经问过他是如何感觉到一只股票能赚大钱的呢?他回答说:&如果一只股票让我感觉到我很想抛掉它,我就可以非常确定这只股票会是一笔非常好的投资。& 本文来自织梦   同样,戴维斯基金公司的克里斯托弗183;戴维斯也是学会了在自己感觉&吓得要死&的时候去投资,他解释说:&感觉到的风险程度越高会把股价打压得更低,反而降低了真正的投资风险。我们喜欢悲观主义产生的低股价。&  巴菲特一再重复他的投资成功秘诀只有一句话: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巴菲特说过,股票投资最重要的不是卖得好,而是买得好。只要你买得足够便宜,基本什么时候卖都可以,都赚钱,只有赚多赚少的区别。但是你买的价格过高,卖的时机不好,很可能就是赚钱与亏钱的区别了。毫无疑问,最好的买入时机,就是暴跌之后。巴菲特说:&我总是在一片恐惧中开始寻找。如果我发现一些看起来很有吸引力的投资目标,我就会开始贪婪地买入。&
  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股市暴跌时买入,看到、想到,甚至计划好,都不行,必须真正做到才行。而坚持长期一直做到才行,因为并不是大众每次都是错的,战胜市场很不容易。战胜市场,就是战胜大众,前提是战胜自己,超越本能反应,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这也是为什么长期持续战胜市场的投资大师极少的原因。
&&Melody_Z9
 什么时候该买,什么时候该卖?最高点卖最低点买,是每个投资者的梦想,但显然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善用金字塔加仓和减仓法,有助于在震荡市中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  金字塔加注法适合追涨  无论是股票、期货还是外汇,金字塔加注法,都是趋势交易者&追涨&时最常用的手法。 本文来自织梦  所谓&金字塔加注法&,用简单例子说明,就是在第一次投入5万元购买某品种,第二次投入4万元买同一个品种,第三次投入3万元再买一个品种,每次投入数额都比上一次少。由于此法多半用于&追涨&,所以每次加仓的价位都比上一次高,购买的数量也比上一次少,画出来就像一个底部大顶尖小的金字塔。  为什么很多投资者用&金字塔加注法&来追涨呢?一般而言,任何投资品种都不可能无限度上涨,尤其是不再是单边牛市中,适度上涨后,适度调整是极其正常的。在这样的走势中,每一次价格上涨,都以为接近顶部的概率增大,同时也就意味着未来潜在涨幅的减少。在这样的预估下,减少后续加仓的规模,有助于减少后续加仓行为的风险。 本文来自织梦  如果一个投资者有10万元资金,按等额追涨方法,分别在此股票5元、6元、7元、8元各买入2.5万元,平均成本为6.5元,此后走势证明8元是顶部,股价再次回到7元,其收益为7.7%。但如改用金字塔加注法追涨,分别在5元、6元、7元、8元各买入4万、3万、2万和1万元,那么其平均成本为6元,收益率可以提高到16.7%。  倒金字塔法可抄底  有人爱追涨,有人爱抄底。尤其是价值投资者,往往是好股票越跌越买。  对下跌中的股票,倒金字塔加仓法相比金字塔加仓法,无疑更具实战价值。所谓倒金字塔加仓法,就是每次加仓的数量都比上一次要多。  毕竟在震荡市中,下跌不可能无限制,每次下跌都意味着继续下跌的可能性在减少,因此加仓数量应逐渐加大,确保加仓额度随下跌概率减少而上升。至于倒金字塔加仓法的好处,读者不妨自行将上面的例子倒转一下,比较一下与等额投资法的差别。 本文来自织梦  金字塔法则要挑准对象  金字塔加仓法和倒金字塔加仓法各有千秋,但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注意投资对象--尤其是倒金字塔加注法,强调越跌越买,不可轻易使用。  曾经的绩优股,股价高达40多元,最后却被发现伪造利润,最后跌得只剩2元甚至3元钱。这种例子在过去我们时常碰到,如果此时用倒金字塔加仓法,只会死得更惨。事实上,要用倒金字塔加仓法,首先投资对象必须有见底反弹甚至反转的可能,如果用于股票,必须对其基本面有极强的信心。其实目前投资股票不是唯一手段,好的基金反而是更好的投资对象,尤其是在目前沪深A股的长期牛市中,即使遇上短期调整,也不用害怕从此一蹶不振,最适合&越跌越买&的手法。  加仓时点选择多
  倒金字塔加仓法只是对加仓的规模进行了制约,但何时加仓,依旧需要投资者自行决定。以下是常见的两种思路,仅供参考。  第一种:定比例加仓法。假如你相信某基金在中期来看不可能下挫超过20%,并且准备分4次减仓,那么不妨规定一个固定比例,只要基金净值较上一次加仓时下跌超过5%,就进行一次加仓。  第二种:技术指标加仓法。技术指标中,有不少反应超卖超买的指标。普通投资者单独使用未必能取得奇效,但却可和金字塔加仓法结合使用。比如 RSI指标,虽然数值20被视为超卖,但很多股票可能在RSI跌到30甚至40就已反弹,这时不妨利用倒金字塔加仓法,在RSI为40时建立第一个头寸,30时建立第二个更大的头寸,在20时才建立第三个最大的头寸。
  1、一个人是否可以做一个证券投资者,其必备的基本素质不是头脑聪明、思维敏锐,也不是股龄多长,知识多渊博、学历多高深,而是&要有止损的勇气和绝心&。  2、股市中赚钱很快,但亏钱也很快,而且,每次亏钱大都是在赚了钱后洋洋自得之时发生的。-------- 股市有风险,买卖须谨慎。安全第一,赚钱第二。不带刹车别上路,没&设止损&不下单。因此在交易前一定要先决定退出点。  3、股市是一个充满机会也充满陷阱的地方,一定要坚决抵御各种诱惑。&放弃一些机会&,才能抓住一些机会。如果一心追求利润最大化,最终往往是亏损最大化。
  4、股市不创造价值,我们财富的增值来自于对方的失误。不同的股票或同一股票在不同阶段不能有相同的预期,&出现卖出信号就立即&。看对不赚钱,做对才盈利。没有成功卖出,所有利润都是纸上富贵。  5、每个人都有&恐惧&和&婪&心理,主力专找这两死穴攻击。散户却不承认自身有此毛病。------ 主力有远大目标,显得大智若愚;散户有小聪明,却往往自作聪明。
  6、心态比策略重要,策略比技术重要,技术比运气重要,但有一点绝不重要,那就是&消息&。------ 四处打探消息,把道听途说的传言作为选股依据,最容易成为主力出逃时的牺牲品。&舆论关注的股票您最好先放弃&。  7、大盘的实际走势往往超乎大多数人的预期,&自作聪明预测大盘的顶和底是愚蠢的&。行情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分歧)中发展,在疯狂中结束。策的调控,消息的传闻,只能延缓它的运行速度,但改变不了它的必然趋势。
  8、股市有风险,但我们不要惧怕风险。而应了解风险,懂得风险,惕风险,&管理风险&,&控制风险&,因而规避大风险。------ 股市最大的风险是无给我们控制风险(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每次成功卖出(不论是止赢还是止损),我们都要感谢机会。  9、&人性的弱点&永远是我们的最大敌人。恐惧、怀疑、犹豫、后悔、浮躁、侥幸、冲动、婪、幻想、涨喜、跌悲,------- 我们必须与之战斗终生!
  10、九段老手不会走错简单定式,但是棋圣也有出昏招的时候,因此,&心态修炼,----- 绝不冲动,绝不浮躁,绝不婪,绝不幻想&要时刻铭记在心。敢于失败,败就败了,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敢亏才会赢。
&&强强a123
  交易的策略取决于人的世界观。有投资者信奉的&价值投资&方法很简单,就是长期投资。其实,这谈不上价值投资,因为股票从长期来看总是上涨的,这种超越生命的投资精神固然值得敬佩,但是我们反过来想想,这样的做法是否就失去了炒股本身的意义?在波动的市场中每个人都需要设定自己的交易策略,在这里我想把自己的经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第一步,要设定止损目标。任何交易没有止损的纪律都是空谈。每个人都有一定承受风险的能力。不过不宜把这个目标设得过大,如果把止损设在10%、20%,则止损基本上作用就不大了,这个止损线设在5%左右比较适宜。在熊市中比较能够严格控制风险,一旦做错了方向,则可以马上纠正,下次再把这5%的损失赚回来并不是很难。
  第二步,找买点。也许很多朋友会问,设置5%的目标不是很容易就止损了吗?是的,这是一个问题,所以接下来的策略就是要找买点。牛市里买点好找,而难就难在熊市里。从本轮下跌来看,除了前面所讲到的蓝筹股下跌可能成为最后一跌的标志外,从技术统计来看,阶段性连续下跌9%- 15%就会出现一波反弹,但时间长短不好说。当然,5?30的情况并不是发生在熊市,而是牛市里的剧烈调整,这是一种政策导向下的极端情况,市场仍会按照原来既定的方向进行自我修复。  第三步,选择卖点。除了达到5%止损线时需要卖出外,获利后的卖出才是最难的。这里我们也采用5%- 8%的止赢点位,不能希望熊市反弹的力度会很强,除非超跌后的报复性反弹,抑或政策导向下的反弹。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可能觉得技术分析没有什么太大用处,但实际上熊市里技术分析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压力线对于熊市来说非常关键,每次反弹到一个阻力位,市场就会再次选择向下。30日均线值得关注。
  第四步,控制仓位。做反弹的仓位不能太重,一定要严格控制在三分之一以内,否则不小心就成了长期股东了。
出国留学网  一位挚友初入股市,问我:&你是如何选股,如何买卖的呢?我真希望能在你旁边直接看着,其实只要看到你一天都在做些什么,估计我就能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知,那我也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我对她说:你要是看到了,就会失望的。每天晚上的功课,白天我有自己的事要做(股市以外的),在晚上我会&炒股&2小时,这个时间要做6件事:  1.看涨幅榜,归类记在本子上,但短期内我不会买。这是观察热点板块,为了挑出联动性强的股票。我最喜欢热点转换非常快的时候,它好像是今后行情的一个预演。我在每一个联动的板块中选出一两只作为我的备选股,再用板块内其余股的走势来验证。今年下半年,我关注的是外资并购、医药、航空、金融、汽车、集成电路这6个板块,其中会有很多股票,我只会看联动性强的,并已选出了60只左右。  2.看看这60只备选股白天的分时走势,哪些是当天的热点。  3.仔细观察我特别关注的几个股票。对于要买的,我会看它是否还是持续下跌。如果出现底部反转形态,我会估算几个价格并在第2天用电话委托分档买进。对于我已持有的股票,看它是否持续上涨,如果跌破止损价或出现顶部反转形态,也会估算几个价格在第2天分档卖出。我会从月线、周线这些长期图表开始看,一直看到15分钟、5分钟的短期图表,每天看一遍。  4.看大盘的短期走势。  5.在网上浏览新闻、政策、行业动态,看看哪些会对我关心的股票产生影响。 按这样的顺序进行,5个步骤下来,大约一个小时。  6.剩下的就是看股票书。这种书第一遍不会有太深的感觉,做一段时间交易,遇到问题回来再看,会知道就在书中的那页,原来如此!所以,我们在看书的时候要仔细,带着交易中遇到的问题在书中寻找答案。要注意到书中的每一段,每一句。
&&神马都不可靠3
股价的涨势中,盘整或跌势中的尾盘,其次日开盘的结果可能是迥异。而洞察这种微妙尾市变化的先机,则一般都是短线投资者梦寐以求的致胜法宝,而判断这一情形最重要的依据则是股价的10日移动平均线的整体运行状态。  涨势中  尾盘价涨量增:在涨势中的尾盘量价俱增,是人气充分聚积的征兆,说明市场上的投资者仍然看好后的发展,则次一交易日股价将仍以高盘开出的可能性较大。
  尾盘价增量缩:这种情形在涨势中多为高潮阶段时的惜售现象。次一交易日,股价通常多以跳空高开为主,昨天尾市没有买到的投资者,一般多会填高单价追涨买进。但是,由于股票没有经过充分换手,高开之后,往往就会因获利盘的增多,卖压同时逐步增大,次一交易日的K线形态上多带有上影响线。  尾盘急跌量大:如果不是在涨幅巨大的阶段时,出现巨量长阴K线形态,则尾盘出现这种明显急跌量大的现象,多是控盘主力庄家利用尾市进行洗盘清筹。次一交易日股价往往是将以平盘或者高盘开出,但这种情形的前提是杀尾盘的当日成交量在一定原则上不宜过大。
  盘整中  尾盘价量俱增:在盘整阶段末期,多空双方主力经过了较长时间的争战,终以多方主力的努力而占据上风。盘面此时突然发动攻势,则次一交易日股价往往将以平盘或者高盘开出。  尾盘价跌量增:在盘整走势中的尾盘,出现价跌量增的现象,说明多空双方主力在势均力敌的对峙中,多方主力由于失去了后援和信心,空方主力则乘势占据上风,胜负已经初见分晓。盘面此时突然发动攻势,次一交易日股价往往以平盘或者低盘开出,并且大多会因为多方主力反击的无力而渐渐进入盘跌阶段。
  关前价量俱增:在盘整走势中,股价即将遇到关卡,尾盘如果突然出现大量急拉,则次一交易日股价多是以冲关式的高盘开出,但是由于主力庄家并不想或并不具备上攻的实力,仅仅只是借助尾市搞突然袭击,制造出一种向上突破的假象,引诱场外的投资者追涨看多,自已则好趁机出货清仓。故此极容易形成高开低走,以假突破拉回整理的结局。  跌势中  尾盘价跌量缩:在跌势中,尾盘出现跌量缩的现象,说明买盘无人愿意接单,卖压将转移到次一交易日开盘,而使得次一日股价因卖盘的急于脱手,以低盘开出。
  尾盘价量俱增:在跌势中,尾盘价量俱增现象的出现,K线图形形态上一般翥会留下下影线,盘走势有两种可能性:RSI未处低档且K线收中阴时,由于短线资金的介入,而出现反弹的契机。但是次一交易日股价若是始终在平盘之下游走,则可能是主力庄家利用尾市拉抬诱多,以便次日压低出货,这是大盘将跳空向下的讯号。RSI处于低档且K线缩小阴小阳时,如果此时量价俱增,配合出现的时机正处于6日RSI的低档,则次一交易日往往多是经高盘开出,并引发一轮反弹的走势。  特殊状况  尾盘在急拉的走势之中,开始出现修正性的反弹,临近收市之时却又被掼压到以最低点报收,说明空方主力仍然主导着优势,此种走势在次一交易日股价将以平盘或者低盘开出,并且次一交易日的股价走势是易跌难涨的。  尾盘前就已经形成明显的涨势,但是尾盘的最后10分钟开始出现抢盘,成交量大幅度放大并且推动股价一路走高,这种情形一般多是投机性的短线客介入追涨,对次一交易日的走势不是十分有利。次一交易日股价高开之后,因为存在着短线获利盘的压力,如果不能消化这一部分卖盘,涨势就很难持续,卖压在高开之后一般也就会迅速涌现。巴菲特大跌后的股票很便宜 我们为什么不敢买?_股市实战(gssz)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巴菲特大跌后的股票很便宜 我们为什么不敢买?
文章来源:财富号,东方财富网旗下财经自媒体平台
在证券市场呆了十多年,有个问题一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股市大跌之后,我们的大脑明明知道股票非常便宜,但是我们就是迟迟不能出手买入呢?我进入证券市场后,经历了两轮大牛市到大熊市。所有人都知道,在股市要赚大钱,一定要低买高卖,也就是说,要在大熊市里大量买入,在大牛市大量卖出。可是事实上正好相反,投资者往往是高买低卖,在大牛市大量买入,在大熊市里大量卖出。业余投资者如此,专业投资者也是如此。这种现象只有一个解释,大跌之后非常恐惧,不敢买入,这是人类的本能反应。要成为战胜市场的投资大师,你必须首先战胜自己。第一,事实:大跌更便宜却没人买。大跌之后股票变得便宜多了,业余和专业投资者都不敢大量买入,甚至卖出减仓。巴菲特早在1979年就发现了这个现象:“1972年道琼斯指数每股收益为67.11美元,按照其时每股账面价值计算净资产收益率为11%,当年道琼斯指数年底收盘于1020点,养老金经理人纷纷争抢着快速买入股票。……养老金这两年争先恐后大量买入股票投资,导致养老金总资产中股票投资占的比例从61%上升到74%,这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这和道琼斯指数创出历史新高几乎完全同步。投资经理人在买入股票时支付的价格越高,他们对股票的感觉越好。”“1978年,由于道琼斯指数大多数时候都处于账面价值之下,所以股票的估值水平远远要比以前合理得多。然而,1978年养老金投资于股票的净资金比例仅占9%,创下了历史新低。”兹威格在《Your Money & Your Brain》书中发现同样的现象再次重演:日,美国股市大跌23%,超过了日黑色星期二股市大崩盘的历史上单日最大跌幅。这次突如其来的大幅暴跌,事后也找不到理由可以解释,让投资者内心长期充满极度恐惧感。1988年,美国投资者卖出的股票基金份额超过买入的基金份额150亿美元,直到1991年,投资者股票基金的净买入额才回复到大崩盘之前的水平。即使是那些所谓的专业投资者也同样惊慌失措:直到1990年年底,股票基金经理几乎每个月都至少把总资产的10%以最安全的现金形式来持有,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席位的价值直到1994年才恢复到大崩盘之前的水平。1987年秋天的黑色星期一绝对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次暴跌竟让数以百万的投资者在此后3年都行为错乱。持续关注我的朋友都知道近期操作的股票:1月29日早盘前发布的,4个交易日,收益36%。1月31号日埋伏的,3个交易日,收益也是在21%以上。2月1日低吸的,获利出局,10万资金操作,1万收益到手。当然,这些只是本人操作的一部分个股,操作上,还老规矩,我会,发,布,早盘一次三只,仍旧每天有涨停,本人的操作理念从不打无准备之仗,精确买卖点把握,不追涨,不杀跌,紧跟主力步伐,提前潜伏有机会爆发的个股。新年大酬宾+红包股概念 ,有意向的朋友速度。 jiu308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的基金投资者。2007年股市大涨,股票基金份额一年从2200亿份暴涨到10418亿份,1万多亿资金高位套牢。2008年上证指数一年暴跌2/3以上,但基金份额基本不变,考虑到当年股票基金发行新增452亿份,基民们不但没有趁机大量低位买入,还卖出了500亿份。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基金经理。日《第一财经日报》发表文章《基金反向指标是怎样炼成的》称,根据财汇资讯统计数据,2007年基金仓位一直维持在77%以上。2007年10月上证指数创出历史最高达到6124点,基金仓位三季度和四季度都达到80%以上,创出历史高位。2008年股市开始一路下跌,10月28日最低跌至1664点,基金仓位也逐步下降,四个季度分别是75.33%、71.78%、68.50%和68.81%,跌近历史最低水平。第二,解释:大跌后恐惧卖出是本能反应。如果说,业余投资者,不专业,没有经验,在大跌后惊惶失措,明知便宜也不敢大量买入,很正常。那么专业投资者为什么也是这样呢?看了一些投资心理学的书籍才明白,业余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都是人,面对大牛市股市大涨,本能反应会贪婪地买入,但面对大熊市股市大跌,本能反应会恐惧地卖出。我们大脑深处,和耳朵顶部平齐的地方,大脑颞叶内侧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形似杏仁的神经元聚集组织,叫做杏仁体。研究普遍认为,大脑杏仁体是恐惧记忆建立的神经中枢,激起我们愤怒、焦躁、惊恐等情绪反应。杏仁体反应速度快到只有12毫秒,比你眨眼速度还快25倍。看到恐惧的现象,杏仁体会马上反应。仅仅是想到会出现恐惧的现象,杏仁体也会马上反应。股市暴跌,如同大地震,如同大雪崩,所有人都会本能地感到恐惧。害怕更大的地震,更多的雪崩,也是连锁反应,这会让我们像本能地躲避到安全的地方一样,卖出危险的股票,持有最安全的现金,是这种情形下让人感觉最安全的情绪反应。第三,反思:战胜市场首先要战胜自己。生活中我们总是跟着感觉走,但投资中有时要反着感觉走。大师之所以能够战胜市场,首先是能够战胜自己,听从于理性,而不是盲从于本能和直觉。著名基金经理Brian Posner在富达基金公司和莱格梅森基金公司工作过,兹威格曾经问过他是如何感觉到一只股票能赚大钱的呢?他回答说:“如果一只股票让我感觉到我很想抛掉它,我就可以非常确定这只股票会是一笔非常好的投资。”同样,戴维斯基金公司的克里斯托弗戴维斯也是学会了在自己感觉“吓得要死”的时候去投资,他解释说:“感觉到的风险程度越高会把股价打压得更低,反而降低了真正的投资风险。我们喜欢悲观主义产生的低股价。”巴菲特一再重复他的投资成功秘诀只有一句话: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巴菲特说过,股票投资最重要的不是卖得好,而是买得好。只要你买得足够便宜,基本什么时候卖都可以,都赚钱,只有赚多赚少的区别。但是你买的价格过高,卖的时机不好,很可能就是赚钱与亏钱的区别了。毫无疑问,最好的买入时机,就是暴跌之后。巴菲特说:“我总是在一片恐惧中开始寻找。如果我发现一些看起来很有吸引力的投资目标,我就会开始贪婪地买入。”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股市暴跌时买入,看到、想到,甚至计划好,都不行,必须真正做到才行。而坚持长期一直做到才行,因为并不是大众每次都是错的,战胜市场很不容易。战胜市场,就是战胜大众,前提是战胜自己,超越本能反应,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这也是为什么长期持续战胜市场的投资大师极少的原因。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谊兄弟股票大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