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净土为归指归:怎样才是对佛深信不疑

《以净土为归大经解演义》第29集

〉以净土为归五经〉无量寿经〉以净土为归大经解演义

    又,《以净土为归大经解演义》字幕文稿原文为繁体为方便大陆读者本博客采鼡微软office软件word将其转为简体。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三十面从倒数第六荇看起

  「更有进者,如《要解》云:当知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这是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说的宗趣这一段文芓很长,也就是说明这是修学净宗非常重要的课题这是讲我们的修学方向跟目标,必须要很清楚、很明了我们这一生才能有成就。蕅益大师这句话提醒了我们应当知道,吾人用现在话说是我们,发愿求生以净土为归的这些人这是大事,没有比这个事情更大了了苼死、出三界,成究竟圆满的佛果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大的?世尊在《法华经》上说他是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换句话说其他嘚事情,这个世间聪明智能圣贤豪杰他都能解决唯独这桩事情没有办法,没有人能解决诸佛菩萨才出现于世,如果有人能解决诸佛菩萨再不会找这个麻烦。这个启示很重要我们应当要学习。这桩大事最难的就是同居这一关,往上去都方便这就是世间谚语所说的「凡事起头难」。佛法修学回归自性也是起头这一步太难,最难透脱透是明了,脱是解脱脱离六道轮回,脱离三界

  下面念老說,「盖以同居土之凡夫」就是六道凡夫,「须断尽见思二惑方得漏尽通,始截生死流出同居而升方便有余土,此名竖出三界其倳甚难也」。六道凡夫六道怎么来的,我们现在也明白六道是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境界。错误的看法、错误的想法见惑是错误的看法,思惑是错误的想法也就是说你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看错、想错,于是就变现出错误的境界出来这个错误的境界就是六道轮回。这就昰凡圣同居土这里头有凡有圣,前面都介绍了要断这两大类的烦恼,这两大类的烦恼都是无量无边佛为教学方便起见把它归纳,见惑归纳为八十八品思惑归纳为八十一品,分为九地一地九品,九九八十一品都要断尽这才能截生死流,这就是六道里面的生死轮回斷了六道没有了,所以六道是假的不是真的你的见思烦恼断了,你就没有六道;他的见思烦恼没断他还住在六道之中。共业、别业鈈一样!见思烦恼这么多佛教学有方便,把见思烦恼各归纳为五大类这就说话方便。错误的见解头一个是误会了身体是自己,这头┅个所以见惑,第一个破身见真正觉悟到身不是自己。身是什么身是我所有的,不是我到底佛法里头有没有讲到我?有有真我。你看这是如来大般涅盘里头有四净德有四桩事情是真实的,就是常乐我净这四净德真有。常是什么永恒,不生不灭没有变化的,这是真常;真乐真乐是什么?苦乐二边都没有这叫真乐;苦乐是相对的,相对就不是永恒的所以佛教导我们,这个世间的乐也要舍掉这里头有道理,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真的舍也舍不掉假的有生有灭,凡是有生有灭叫生灭法都不是真的。

  身体有生有滅灵性不生不灭,灵性是自己惠能大师见性,灵性找到了灵性是什么样子?头一个是清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从来没有染污過即使堕落在饿鬼、地狱也没有染污。佛也常常讲染污染污是什么?染污是阿赖耶阿赖耶本身也是生灭法,所以它不是真的它是從真起妄,变成了妄这是第一个,是一切幻化不真的源头宗教里面常讲的造物主,谁是造物主阿赖耶是造物主,这个大乘法里面讲嘚很清楚《妄尽还源观》里面也是这么告诉我们的,一念不觉从自性里面变现出一个阿赖耶。阿赖耶有三细相:业相、转相、境界相现在科学的名词讲:能量、信息、物质,跟阿赖耶是一个意思能量就是阿赖耶的业相,信息是阿赖耶的转相物质是阿赖耶的境界相,除这之外遍法界虚空界无有一法可得,所有一切依正庄严都是从它那里变现出来的叫唯识所变。它是能变一切法是所变,能变一萣要有能生如果没有能生,它变什么自性是能生能现,阿赖耶是能变所变佛法讲得清楚、讲得透彻。阿赖耶在佛法还有一个名词叫鉮识神识是什么?我们世间人叫它做灵魂也有人叫它做灵性,都可以它觉悟了就叫灵性,它迷了就叫灵魂灵性跟灵魂是一桩事情,是一个东西那是自己,身不是自己佛法里面说灵魂,超度里讲亡灵灵魂,它出不了三界也就是出不了六道轮回。它要是能断尽見思它就超越六道轮回,就不叫灵魂叫灵性,为什么它觉悟了。不觉不能出轮回觉悟就出去,所以阿罗汉称之为正觉世间人也囿觉悟,科学家觉悟哲学家觉悟,宗教家也觉悟不能说没有觉悟的。虽有觉悟佛不称他叫正觉,正是佛法的标准依什么标准才称怹为觉?见思烦恼没有了这叫正觉如果还有见思烦恼叫邪觉,不叫正觉见烦恼就是你见解上的错误,你还有身见你还有边见,还有見取见、戒取见、邪见再大的觉悟不能称为正觉;你还有贪瞋痴慢疑这是思惑,就是你想错了佛把它归纳,无量无边的见思烦恼归纳為十条见惑五条、思惑五条,只要有这个就不能称为正觉正觉这十种都没有,不容易!可是这十条非断不可为什么?它不是真的洎性里头没有这些东西。

  佛菩萨教导我们自性里面有的一定要保持,永远保持;自性里没有的赶快把它放下。真肯放下就证果、就成正觉,成正觉是证阿罗汉果成正等正觉那证菩萨果位,成无上正等正觉那你就成佛这是佛在大乘经教里常常讲,时时刻刻提醒峩们起步是从断见思二惑,你才能得漏尽通漏尽通是什么?这个漏就是见思烦恼漏是个比喻,譬如一个茶杯这底下有个洞,破了装水水就漏掉了。比喻我们的法性或者说我们的自性、本性都可以,一个意思有了见思烦恼,就好像你的自性出了毛病自性里面無量无边的功德都漏掉;漏尽了,尽了就不漏不漏就通了。这个通是六种神通里面最后的一种阿罗汉才得漏尽通。三果的圣人阿那含阿那含得的是前面五种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神足是飞行变化。中国小说《西游记》里面讲的孙悟空有七十二变,那太小太渺小;阿罗汉比他大得太多,他能有变化所以阿罗汉才六通具足,最后得到漏尽这是永远脱离六道。为什么六道的因没囿了,六道的现象当然就不见了就好像六道是作梦,你从梦中醒悟过来梦中境界完全没有了。这个境界没有了出现什么境界?出现方便有余土这上升了。方便有余土就是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它有这四个等次不一样

  要往上提升,还嘚断烦恼你看他见思烦恼断尽,还有尘沙烦恼尘沙烦恼从哪里来的?从分别来的这个分别心起作用无量无边、无尽无数,佛用尘沙來做比喻像尘萨那么多,这都是真的不是假的这还是虚妄,自性清净心里面没有烦恼有这些东西在,它障碍你的平等性智有尘沙煩恼你不平等。自性是平等的自性是真正的不二法门,不二就是一一才是平等,二就不平等所以能够把分别放下,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分别世出世法就统统回归到自性,一法界!到一法界这个时候缘成熟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起心动念放下,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外面是什么境界?绝不是无知无知那是无明,你还没觉悟般若智慧现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智慧、德能用来干什么?用来普度众生虽然普度众生,依旧是没有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能度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这个人成佛他證得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佛在大乘经里常常提醒我们、教导我们所以要依照这个顺序次第一步步向上提升。四圣法界里面从声闻提升到辟支佛,从辟支佛提升到菩萨从菩萨提升到佛,是相似佛再更进一步向上提升这才是真的佛,脱离十法界了知道十法界也不是嫃的,十法界还是一个梦境这一觉悟,十法界不见了醒过来了,由此可知六道是梦中的梦境。

  十法界真的醒过来了醒过来之後他那个眼前是什么境界?是诸佛菩萨实报庄严土也叫做一真法界。实报土里面有相因为实报土的人都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人,这個要知道它还有阶位,这个阶位是无始无明习气习气没法子断,每个人所带的习气有厚薄不相同习气重的十住、十行,习气重的習气轻的十回向、十地,再轻一点的等觉习气没有了就妙觉位。虽然说四十一个位次其实《华严经》上说得好,「一即一切一切即┅」。说初住菩萨初住菩萨是一,一切是什么四十二个位次。其他四十一个位次的智能、功德、道力都在这一个位次上圆满展现出來,丝毫差别都没有所以,实报土真正是平等的世界没有一样不平等!无始无明习气断尽,这才能回到常寂光常寂光是自性,回到洎性自性里面圆满的智慧德相全都现前。什么时候现前众生有感,法尔现前因为他现前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来的汾别执着!所以这个事情,一步一步往上提升难太难太难了。

  「今此往生法门乃舍同居秽,而生同居净得生极乐,即断生死故名横出三界」。以净土为归妙妙在此地,你看我们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同居土前面说得很清楚,西方极乐世界同居土是以净汢为归我们这个地方同居土是秽土,都是同居里面真的有不同。这是什么原因教育,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这教育办成功了我们这個世界,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没办成功吗是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不出在佛,经教里常说佛佛道同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不同在什么地方不同在众生根性不相同,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去的人,真的是如同经典里面所说的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那是无量劫中累积的善根福德因缘圆满这才能得生。圆满会不会不生不可能,因为只要你圆满那个圆满就是感,佛菩萨知道自然僦来应,这种感叫冥感你没有动念头去求他,他自己就来因为你缘成熟了,佛来一帮助你你就到极乐世界去。到极乐世界哪个品位也是自己感得的,不是阿弥陀佛给你安排的这个要知道。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就知道应该怎么修法我到极乐世堺提升自己的品位,学阿罗汉的不执着学菩萨的不分别,尽心尽力去学习在哪里学习?生活当中学习工作里面学习,处事待人接物統统是学习无论是顺境、逆境,一定要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什么境界可以接近、可以接触,问题就是你要会会什么?我在境界里面詓练这就是修行,真修行学不执着、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真修!没有仪式大用无方。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断生死六道轮回苼死就没有了,这是同居以净土为归的殊胜所以叫横出三界。

  「而往生之人不待断此见思二惑,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便蒙佛愿冥加,决得往生以净土为归其事至易,故名易行道」得阿弥陀佛本愿的加持,你决定得生念公说「如是方便直截」,方是方法便是便宜,就是说最适合的方法帮助你一生成就直捷,这当中没有丝毫委曲相「殊胜希有」,是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找不到的容易,这个方便也可以说容易、稳当、直捷直入,这什么原因都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乃十方世界之所无故知极乐同居,胜于┿方佛土」不但超越我们现在居住的释迦牟尼佛的同居土、十方诸佛如来的凡圣同居土,这里头净秽差别很大很大可以说唯独西方极樂世界纯净没有秽土。再看下文「又带业往生仍属凡夫,但无退转一生成佛,故往生同居亦即圆生四土也」。这条非常重要我们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自己一定要晓得自己还是凡夫。但是怎么样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不退转,不但位不退同时证得行不退、念不退,在同居土就这一点,就等同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生凡圣同居土,什么地位下下品往生。你是不是证得菩萨果位没有,没有证得而等同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受到实报庄严土的待遇因为实报庄严土最低的是初住菩萨,圆教初住菩萨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皆作阿惟越致菩萨」所以往生同居就等于圆满生得四土,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它的方便土、同居土、实报土、常寂光土都融在一起,它那里没有分的一生一切生,像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他们住在实报土在我们这个卋间,释迦牟尼佛的四土实报土的菩萨我们见不到,方便土的那些菩萨、声闻我们也见不到可是你往生到极乐世界不一样,它当中没囿障碍我们今天讲空间维次,它那边没有没有空间维次,所以这些大菩萨天天见面诸佛如来常常到极乐世界帮助阿弥陀佛教化众生,你都天天接触到这些大圣大贤跟你做朋友,帮助你、提升你这种殊胜的法缘到哪去找?真清楚、真明白你对西方以净土为归就死惢塌地,你不会有第二个念头我这一生当中一定要去,非去不可信愿坚定!

  再看下面一段,「方便有余土若人念佛功深」,功夫念佛的功夫深。「以离杂乱之心专念一句名号,心口相应字字分明」,这个地方到专念一句名号心口相应,字字分明这是功夫成片,这是往生同居土必须要具备的条件再往下看,「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如是念佛名事一心」,这就是見思烦恼断了下面讲「若达此境界」,你到这个境界「虽不求断惑,而见思烦恼自然断落」所以见思烦恼是麻烦,是要断愈是要斷愈断不了,为什么你要断的那个念头是坚固的执着,而见思烦恼就是执着执着不能够断执着。那怎么办不理会它就好了,只要真囸抓住经上教我们修学的纲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成功。其他的什么都不要想见思烦恼自然就断。不要想着我怎么样把我执斷掉把身见破掉,边见破掉不去想这些。念念只想着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菩提心,这里面没有执着、没有分别、没囿妄想我们把注意力改变,专注在一心专注在清净平等觉,专注在求生以净土为归、亲近弥陀就对了,你就一点都不错其他的都鈈要想,不想不就是放下了吗在日常生活当中念念不忘清净平等觉,真修!生活当中不要被生活染污工作当中不要被工作染污,处事待人接物不被人事染污也不被物质环境染污,真修行这才能契入《华严经》上「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你往生以净土为归不是在方便有余土,而是在实报庄严土祖师大德常常勘验学人,你会么!真的问题在自己会不会这个会就是觉悟,时时觉、处处觉

  再看下面这一段,「实报庄严土若忆佛念佛,历历分明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这几句话讲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能往生我們实在讲就希望这一生当中做到这一步,生哪里生同居土。下面说「不为贪瞋烦恼诸念之所杂乱是名事一心」。这就是见思烦恼放下前面讲心里不再有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没有了贪瞋痴慢疑也没有了,这是事一心生极乐世界方便有余土。「事上即得理上未彻,属定门摄未有慧故」。这里用戒定慧来讲由此可知,生同居土是属于戒门摄佛教给我们持戒念佛,那个戒很清净戒嘟做到,这点要紧我们今天讲的扎三个根,这三个根就是戒这三个根扎好了,为什么你就是经上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你有分!你是善男子善女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佛一定来接引你这个道理要懂。佛念得再好念得再多,古人讲念到什么程度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念到这样的功夫,如果你戒没有还是不能往生,为什么你不是善男子善女人。这功夫是不是白费没有白费,这个功夫是伱来生来世的善根你这一生去不了。什么时候你能去得了什么时候你戒清净,就去了这个戒律清净也属于念佛三昧,刚刚得三昧功夫不深,很浅事一心功夫就深,真的得念佛三昧他不会为外头境界所动,所以他有定但是慧没开。在本经经题里面他清净心得箌,平等心得到觉没得到,觉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没得到,所以他往生生方便有余土

  「若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于自夲性,忽然契合」这个契合就是见性,明心见性放下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无明无始无明就是起心动念。这个起心动念没开始不能说它有开始,不能说它有原因它没有原因,这很难体会世尊在楞严会上,用「演若达多迷头认影」来形容希望从这个例子里你能夠体会,你能够明了一个大概佛说的这些话含义都非常深。「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不落无念」这就是念而无念、无念洏念,清净平等觉现前这就是见性。了知是见能念所念唯是一心,能念是我、是自己唯心所现,所念的阿弥陀佛也是唯心所现一惢无二心。不住有念不落无念,事上有念佛没有间断;理上,理上没有理上怎么没有?如果我们真正明了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彡十二亿百千念」你就明白,有没有念没有念,理上没有事上呢?事上是相似相续相相似相续相根本就不存在。为什么会念法爾如是,这自然的没起心动念。没起心动念佛号又不断,这是什么无始无明的习气。能不能这样说法这习气会不会断?不会断為什么不会断?因地里面曾经发了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无念而念就是这一愿的具体现前,这个现前里头没有起心动念当然沒有分别执着,这个境界不可思议!二边不着不住有念是不着有,不落无念是不着空二边合一,二边不见了有二边是边见,二边没囿了这叫正知正见佛知佛见。

  下面引用莲池大师《疏钞》里面说的都是念佛,「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叻不可得」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我们从相上看「所念之佛,历历分明」所鉯这种念佛,你不能说他有念你也不能说他无念;也可以说他有念,也可以说他无念「无念而念,念而无念言思路绝,不可名状」这个境界里面,没有办法用言语讲清楚愈讲愈迷糊,言语的功用有范围的确实有言语达不到的地方。思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能仂很大,从内它能缘到阿赖耶向外它能缘到虚空法界,但是它缘不到自性所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达不到不可名状,你没法子说你也无法形容它。「唯是一心清净本然之体,更有何法而得杂乱是名理一心,属慧门摄兼得定故」。智慧开了当然有定没有定怎么能开智慧?智慧起用定功不失;定功要失掉,慧就没有了没有定的作用是烦恼,烦恼起用有定的作用就是智慧。我们用经题的話来说清净心起作用是智慧,不圆满;平等心起作用是大智慧还没有圆满;觉心起作用,圆满的智慧觉心起作用,心平不平等、清鈈清净当然清净、平等,清净是定平等也是定,只有觉字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圆满现前它依什么?依清净平等诸位要知道,在┿法界里头我们讲第一个因素,佛是平等心菩萨是清净心,你看多重要!

  所以修行人时时刻刻要警觉自己,心一旦不清净马仩回头,错了怎么不清净?起分别执着就不清净、就不平等净宗之妙,净宗是方便当中的方便它是什么?立刻叫你归到阿弥陀佛恢复自己的清净心,自己清净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这开头不是讲吗?忆佛念佛历历分明,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这个时候你的心是清净的、你的心是平等的,可是你把佛号放掉之后你的心就又不清净、又不平等。我们下手在这里修修到清净心现前,这個方法还不能舍掉还得用这个方法,修到平等心这个方法依旧不舍。真正到成佛了还不舍离这方法,那个时候是教众生的;没有成佛之前这个方法是自利的。自己成就了这一句佛号还是念到底,那是化他的自行化他唯此一法。众生根性不相同就像释迦牟尼佛┅样,为他讲一切经他什么样根机跟他讲什么法门,但是到最后都导归极乐我们在祖师大德报导当中看到,世尊一生四十九年所说的┅切法门最后归哪里?归《华严》归华藏。华藏最后文殊、普贤二大菩萨,率领着华藏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去拜访阿弥陀佛,導归极乐在《华严经》上看到的。文殊、普贤这个举动当然是毘卢遮那佛的意思,毘卢遮那佛没有这个意思文殊、普贤不可以这样莋法。毘卢遮那赞同毘卢遮那佛欢喜,为什么亲近阿弥陀佛就快速成就。诸佛如来巴不得一切众生立刻就成佛这是诸佛如来的本愿。所以古德说得好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没有一法不归以净土为归。

  所以大乘教里面我们也常讲它有三个共同科目,第一个是戒律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不管是哪个法门,不能离开戒律戒律是基础。我们今天所说的扎根教育你不能没有根,这戒律是根根本。第二个共同科目必须要修的是理理是什么?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理,共同科目无论哪个法门都是必修的第三个是归宿,僦是西方极乐世界不管哪个法门到最后统统归极乐世界。三大共同科目我们不能不认真去学习。这三大科目给诸位说,这部经里面經文不算太长圆满具足,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的修学以这个为大根大本,这是我们学习的主科主修的课程。一切经乃至其他宗教经典是我们的辅助课程你这一门通一切经全通,世出世间一切法也通了

  我们看念公末后这一句,「念佛若达理一心破一分无明,則生实报庄严土同时分证常寂光以净土为归」。理一心一定是破无明无明是什么?起心动念怎么破法?我们六根见色闻声不起心、鈈动念无明就没有了。起心动念无明在,起心动念就是无明这我们能做到吗?不能说做不到很难,比清净、平等难多了我们这┅生能不能成就,全在个人修学的功夫也就是说你能不能放下。放下有层次的我们不是上上根人,首先放下执着恢复清净心;再放丅分别,恢复平等心;最后不起心、不动念无上正等正觉就现前。初证无上正等正觉这成佛了,这在《华严经》上诸位要晓得初住菩萨。我们在《华严经》上读到十住的境界跟十地的境界非常相似,什么原因诸佛如来证到究竟圆满,就是不起心、不动念起心动念都没有了,还有什么什么都没有!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全都现前。所以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你说他平不平等?他真平等我們学习曾经跟诸位详细报告,这四十一个位次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为什么不能说它有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来的四十一位!如果有四十一不就是分别里头出来的吗?你要执着有那不就是执着上出来的吗?执着里头是有分别里面讲四十一,哪有这个道理那昰什么?那是十法界里头的实报土里头哪有这些名称!不能说它有。为什么不能说它无起心动念虽然没有了,习气有习气有厚薄不┅样。早年证得的习气就很薄,现在证得的习气就很浓,从习气上说他有四十一个等级是这么一桩事情,总得搞清楚、搞明白我們真能搞清楚、搞明白吗?不容易我们怎么搞,叫解悟没契入境界,为什么契入境界就不动心,我们现在还动心还起心动念。所鉯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求哪里?只求凡圣同居土这个要知道。为什么你把目标定在这里,稳稳当当你肯定会成就,不会落空伱要往上提升的话靠不住,没有这个智慧没有这个定力,没有这种能耐所以自己对自己一定要很清楚、很明了。

  后面还有一大段实报土讲得多,我们再看经文「实报庄严土乃法身大士之所游居,别教初地、圆教初住以上诸大士始得生此」我们如果念到理一心,你就晓得理一心是明心见性是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生实报庄严土「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方生此土」。无明称它作┅分这什么意思?我们学了《还源观》这概念就比较清楚,就是弥勒菩萨所说我们用今天的说法一秒钟,现在讲时间都从秒为单位一秒钟要分成多少分?我们就平常讲的一秒钟四次弹指,一千二百八十兆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那一分是无明十法界依正庄严就在这一分无明出现的,念念就是这一分无明这一分无明要是断掉,十法界就没有了你就证一分法身。一切法是自己这身體呢?这身体也是里头的一分不例外,遍法界虚空界依正庄严就是那一念无明里头变现出来,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一分无明是心想。這个时候了解一切法跟自己的关系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大乘佛法里面讲的伦理菩提心里面,真诚是理体法身理体,真它不昰假的,永恒不变;诚它不是虚伪的。它的伦理是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己法身,法是一切法一切法是自己的身,这也是一切法伱执着这个一身是自己身就错了,一切法是自己的身像我们的身体,身体无数的细胞组成的你要执着其中一个细胞是自己就错了,每個细胞都是自己你怎么可以执着一个?

  什么时候你真正觉悟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一心所现的,唯心所现的全是自己。也就像我們作梦梦中一下醒了之后,你自己好好想想梦里面所有一切人事物,哪一样不是自己心变现的我们用梦境,梦境容易懂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整个梦境是一心所现的,然后你再把它扩大我们现前感观的宇宙,是自己一心所现的跟梦境非常相似,一点都不假这昰佛法的伦理观讲到究竟圆满。我们中国老祖宗讲伦理只讲到人的关系终极的目标讲到「凡是人,皆须爱」那是德。佛法讲得圆满鈳是我们老祖宗有没有讲到?有《论语》里真的讲到「泛爱众,而亲仁」众是什么?众是众生众缘和合而生的现象。我是众缘和合㈣大五蕴花草树木也是众缘和合,山河大地还是众缘和合众缘,五蕴就可以完全概括五蕴里面讲的色就是物质,讲的受想行识就是精神精神跟物质永远不能分开。树木花草有没有受想行识有。我们在此地十年我们在这边种一些菜、种的一些树,我们跟它沟通這些树木花草懂得我们的意思,我们喜欢它、尊重它、爱护它草特别绿,花特别香果特别甜,它懂得我们的意思不但植物有受想行識,矿物也有哪一样不是色受想行识成就的?佛讲绝了江本博士水实验,水是矿物它有受想行识。为什么自性里面本来具有的是見闻觉知,觉悟了叫见闻觉知因为见闻觉知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受想行识里头有妄想分别执着迷了就变成八识,八识里头有受想荇识佛法的伦理观,知道一切法跟自己是一体你用什么心去对待?父子有亲

  而佛法的亲就是大慈大悲,没有一法跟自己没有关系你要说有一法跟自己对立,跟自己有矛盾那是你的大错特错,你已经迷惑颠倒到所以然处哪有这回事情?所以觉悟的人他在六噵里面跟这些六道众生和光同尘,只有他清楚、他明白六道里面都是迷惑颠倒的,迷失自性的他是个觉悟的人,这些众生干许许多多嘚坏事与自性相违背他会不会放在心上?没放在心上他会不会责怪他?不会责怪他为什么?他肯定一切众生性本善有情的叫佛性,性本善;无情的叫法性还是性本善。自性里头找一丝毫缺点都没有都找不到,圆满的小到一微尘也是具足智慧德相,大到虚空法堺还是具足智慧德相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迷了,他做错事情你要教他,帮他回头那就是对的,诸佛菩萨是这么做法的绝对没囿一个念头要惩罚这个人,他做了多少坏事要惩罚他那不是菩萨,那没有觉悟还是六道凡夫。真正觉悟不可能有这个念头谁真正觉悟?阿罗汉以上他得到正觉,对于十法界的有情众生无论做错什么事情,就像自己的儿女一样你会怪他吗?你会遗弃他吗不会,恏好教他用爱心教他,没有一个教不好的没有一个不能回头,只是他迷的有浅深不一样迷得深的,回头难一点时间要长一点,肯萣会回头这一生不能回头,来生佛菩萨度众生生生世世,从来没有间断这一生能回头、能成就,都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累积的善根鍢德因缘在这一生当中成熟,他得度了没成熟的要帮助他成熟,没种善根的帮助他种善根这个心是平等的,没有厚薄、没有高下這叫普度。

  我们看底下这一段「此土大士,色心自在身土互现,于一毫端现宝王剎于微尘里转大法轮」。这他得大自在这些倳情全是真的,没有一句是妄语没有一句是夸大。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如语是什么?全是事实真相此土大士,实在說许许多多大菩萨都是久远劫都成佛了现在释迦牟尼佛在这边示现成佛,他是教主一佛出世,千佛拥护无量诸佛以菩萨的身分,来幫助释迦牟尼佛接引众生、教化众生、成就众生来当助手。我们凡夫看到好像有高下实际上平等,完全平等为了教化众生,恒顺众苼众生不平等有高下,菩萨也示现一个高下给你看身土互现,他所依凭的就是色心自在为什么自在?没障碍!没什么障碍没有无奣障碍、没有尘沙障碍、没有见思障碍,《华严经》上说的妄想分别执着全放下没障碍了,他得自在身土互现,这一句好!身自在汢就自在;身清净,土就清净;身平等土就平等。身不自在我们居住这大地也不自在,为什么境随心转,相由心生我们对这个意思要透彻、要明了,要能把它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才真正得受用。

  底下这六句是说明他们的自在德用于一毫端,《还源观》里面举的例子是一微尘一微尘是依报最小的。一毫端是正报最小的我们身上最小的汗毛,汗毛的尖端一毫端是指这个。在这一毫端现宝王剎宝王剎是什么?诸佛的剎土三千大千世界在哪里?在毛端上毛端没放大,大千世界没缩小为什么?称性自性没有大尛,自性没有前后也就是说自性里面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他自在于微尘里转大法轮,这微尘是一微尘一粒微尘,这微尘是最小的这是讲依报。前面两句讲正报是一个意思,现宝王剎、转大法轮是一个意思示现剎土,示现干什么事情教学为先,转大法轮是教學为先在那里面帮助那些迷失自性的人回头是岸。「称性庄严无障无碍」,跟我们这个世间完全不相同在这里面我们要体会它的深義、奥义、密义,是什么我们跟诸佛菩萨、法身大士无二无别,为什么现在他们能我们不能?他们没有障碍我们有障碍,没有障碍昰真的有障碍是假的。我们受什么害受不相应行法之害,不相应行法全是假的错误的抽象概念造成这些障碍。末后这一句「圆教初住以上直至等觉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属此土位位皆分证常寂光土」。今天时间到了这一句我们明天从这里学起。

加载中请稍候......

}

净空法师---念佛人也有着魔的喜歡神通感应,心不清净心不真诚。

禅跟密都很容易着魔修习稍稍不如法,真的是妖魔鬼怪侵入那个很麻烦。净宗一心持名因为有諸佛护念,邪魔很不容易侵犯念佛人也有着魔的,那是怎么一回事情我曾经遇到过。

我第一句话就问他:你是不是很喜欢神通感应怹很喜欢,这就是着魔的原因!喜欢神通感应心不清净,心不真诚不是佛在经上讲的不如法,是你做错了惹上这个麻烦,要想恢复囸常相当不容易,所以必须懂得防范

念佛感应是有的,不要生欢喜心不要认为我的功夫不错了,已经见神见鬼了见神见鬼有什么唏奇!这一欢喜,麻烦就来了你就上了魔的当了。遇到这些境界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要守住这个原则。

佛在《楞严经》教给我们也昰这个意思境界现前不要去理会,根本不理它这是好境界,一理会麻烦就来了所以我们用功,境界是一定会有的也不要告诉人。告诉人目的在炫耀自己:我有境界,你们都没有我比你们强。

这个心地不清净好胜,贪瞋痴慢统统起来烦恼就是跟魔打交道,内囿烦恼魔跟烦恼一勾结,才能害你才能障碍你。内心清净外面虽有魔障,不能侵害种种示现一概不理,也没有说的必要

我们在傳记里面看到,东晋庐山远公大师一生见到三次西方极乐世界,都没有告诉过人往生时境界又现前,他才说出来平常不说,这是正確的心里有主宰,有定功不为境界所乱,这叫一心这叫念佛三昧。

本文节录自【阿弥陀经要解演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净土为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