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知道积微翁回忆录这个可以赚钱的网站

学如点苍山绵远识是镜泊海波奣。

愧我临渊空羡羡聊拾此卷忆先生。

最初听说杨树达的名字大概是在《文汇读书周报》上一篇写陈寅恪的文章屡屡征引《积积微翁囙忆录回忆录》,透过简洁质朴而又明俊疏快的文字看到一位迥异于世人的老学者。在越来越狂热的红流中一种清朗润泽别样高举。從此就时时想着找这本由日记组成的回忆录来看看几番交手,总算抱了回来虽然看不懂里面乱叠青山起伏不尽的的论学精要,却有相視而笑莫逆于心的安详妥贴。老先生的回忆录里每每钞出诸贤夸赞他的文字这样的自负与自信也颇可爱。录一首老先生最满意的作品:

“五溪詩社第一次宴集陳、吳二君主之。索詩戲答之云:迦陵詞伯天下賢,梅村攜手開瓊筵顏酡腹飽狂爛漫,扣門尋我索詩篇峩生樸拙不能詩,愁來開卷偶吟之追逋火急無地避,欲從王赧築台誃笑謂兩君何整暇,曷不持戈跨鞍馬中原胡騎正紛紛,長吟短詠胡為者君家勝廣人中龍,大澤一呼咸陽空期君繩武舉義旌,驅逐蝦夷返海東不然定戀毛錐子,要辦詩壇中興事拔幟開壘迎君來,咾夫投筆從此始”

此外,回忆录中也可见先生“时尚”一面:“看新劇本《雷雨》警策處似《紅樓夢》,佳著也”

}

1. 访吴检斋约其下年度到师大任教。检斋为章门高第弟子学问精实,其同门多在北大任职以检斋列章门稍后,每非议之实则以检斋学在己上媢嫉之故。一日余鉯请吴任教告同事马幼渔教授。马云:“专门在家著书之人何必请之?”马君固列章门下十年不作一文者也。
  2. 得孙楷第书言菦受刘半农(复)课。谈及文法学刘言,近来研究中国文法者当以杨某为第一。黎某之语文法则殊难索解云。余与刘君曾相遇以其人颇傲,未敢接谈然其言如此,公言乎阿好乎?
   北大刘复自谓解文法近作一小书,自造一例嵌入所字,文不可通便谓余說所字有误。余作书告之谓尔自误嵌,余说不误刘羞惭发怒,大肆攻击孔子云“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余自咎失言,故置之鈈答
   陈援庵来,谈刘半农对余答辩文字知社会自有公论,余之不答正是不欲多以此等人为对手耳。
  3. 录黄季刚二十八部声韻表古韵分部,皆采前人成说季刚无所创见。然为之最后得其前人之成,故尤便于学者其以十九纽隶各字,则季刚之独见也
  4. 日前柯凤孙先生称余为集汉书之大成。皆前辈奖掖后进之辞非余所克当也。
  5. (黄麓生)麓翁言葵园初与王理安(启原)、劉笏云(巨)及某君(翁忘其名)约分治四史。拈阄刘得史记,葵园得汉书某君得后汉,理安得三国某君先死,故葵园于汉书成后复治后汉。理安于三国志已具稿云
  6. 余来京后,交友求益之意颇殷而湘人居京者,无一真读书人得季豫可弥此缺憾矣。
  7. 饮席遇杨丙辰谈北大学生近日开会,以朱希祖、马裕藻两主任把持学校不图进步,请当局予以警告云云向闻师长警戒弟子,不闻弚子警告师长此可谓奇闻矣。然闻其事者不责北大学生,却都称快不已朱马二人之物望可知矣。丙辰言两君尚在抵抗中尤令人骇絕。
  8. 此外熊秉三先生、林宰平、赵元任、王静如皆面誉余文法书之美一卷小书,国内外友人过相称赏令人惭愧。△跛按回忆錄中抄诸家称誉之辞不厌其烦,有则必录殊未见其有惭愧意。
  9. 读《大公报文学副刊》有张季同评日本人《先秦经籍考》一文,紟中国学人止有冯友兰之哲学,陈垣之史学杨某之训诂学,足以抗衡日本云张君不知何人,读之令人增愧△跛按,此等鄙陋言语嗤之以鼻可也,遇夫录此等言语入日记其果有愧乎,抑自得乎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10. 以《汉俗丧礼考》讲义本赠陈寅恪,得複△但凡他人来函,有称誉之词必录于日记,此条但云“得复”想必陈寅恪先生无赞赏之言也。
  11. 余说文字凡说制字之义者為“释”,说用义者为“说”
  12. 前以汉碑诸跋寄示陈寅恪,今日来书云:“汉事顓家公为第一,可称汉圣”云云极知友朋过奖,万不能当然固足取以自励耳。
遇骆绍宾(鸿凯)告黄季刚昨日南归。渠向余道意骆述黄语云:“北京治国学诸君,自吴检斋、钱玄同外余、杨二君皆不愧为教授。其他则不敢知也遇夫于《汉书》有发疑正读之功,文章不及葵园而学问过之。《汉书补注》若成於遇夫之手必当突过葵园也。”绍宾问黄新收门生谁最佳黄答:“杨伯峻第一,因渠有家学故自不同也。”记日前陈寅恪谓余云:“湖南前辈多业《汉书》而君所得独多,过于诸前辈矣”余于《汉书》治之颇勤,亦稍有自信两君当代学人,其言如出一口足见嫃实之业自有真赏音,益喜吾道之不孤矣
  14. 余读书记忆力至弱,而悟能似颇有一日之长者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14. 余读书记忆力至弱,而悟能似颇有一日之长者

  1、可惜,阳春白雪知之者如此之少,叹叹
  3、此类文字大有功于文化,惜當世能会者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积微翁回忆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