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时电报如何供电

韵目代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电報纪日方法清政府开通电报之初,因为发送电报非常昂贵按字论价,“字字是金”所以节约用字就非常重要。为此发明了一种新的紀日办法用地支代替月份,用韵目代替日期这种方法在电报领域一直延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前后使用了70余年在其他领域吔有使用,甚至有些人日记都是以韵目代日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事件也是以此命名的,如:马日事变、灰日暴动、文夕大火、艳电、皓电等

洪钧以金代编修的《平水韵》的韵目代替日期。韵目是中国传统音韵学中概念要学写诗词,首先要学韵书知道怎么押韵。从《韵目表》中挑选出来代替日期的韵目总共有三十个,分别代表三十天前面十五天用的是韵目上平声的全部,接后是韵目上声的十个再來是韵目去声的五个;后来使用公历,又添上最后一个《韵目表》中没有的“世”代表三十一日,这样用三十一个字分别代表三十一天这种富有诗意的纪日方法在当时是非常方便的,因为读书人一看就知道哪个字代表哪一天但是到后来,白话文兴起诗词失去实用功能,读书人对填词作诗逐渐失去兴趣声韵也就不被重视了。以至于过去一般人都会的事情却变成了专业知识,现在一般人很难弄清楚叻



三十日,按规定该用“陷”但是于军队不吉利,忌用便用“卅”(卅,拼音:sà,就是三十)字代替;又公历三十一日没有韵目可用,通常都用“世”或“引”字来代替;“世”字是“卅一”的合写“引”字则像31阿拉伯数字。根据上表“东日”是初一;“马”代表二十一日,马日事变是发生在(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一日;文夕大火发生在(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二日夜;艳电则是(一九三八年┿二月)二十九日的电报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