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残疾人不能当官,那可以女主扮男装考科举当官吗?如果已经有功名,比如考了举人才残疾,会收回举人待遇吗?

残疾人在哪里考驾照_百度知道
残疾人在哪里考驾照
残疾人在哪里考驾照
我有更好的答案
日起,只要残疾报名者通过体检,符合《新规》中的身体规定,就能到各驾校自主报名,考取驾照。考试程序和正常人的考试程序完全一样,只要通过科目一、二、三考试,便能顺利拿到驾照。温馨提示:据2015残疾人考驾照新规定可知,有五类残疾人可以申请驾照啦,并且办理驾驶证业务程序进一步简化,对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则进一步加大。
图文设计经理
联系当地残联或交管局,他们会告诉你指定医院体检和指定驾校。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联系当地残联或交管局,他们会告诉你指定医院体检和指定驾校。
考驾照体检时项目只测手指是否完好,一般大拇指和食指没事就可以,听力必须灵敏,如果是左腿有问题,那么可以申请开自动挡汽车。应该就这些了~~
我听力残疾人可不可以7月13日考学车?
1条折叠回答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考驾照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新闻发布 &
对残疾人隐性歧视现象的思考
作者:江西省残联信访办 胡 萍
社会发展到今天,一些招聘广告和招考公告已很少出现关于民族、语言、身份和身体特征等类似显性歧视的条款,但隐性歧视仍然大量存在,需要应聘、应试者认识和甄别各种隐性歧视,提高识别能力,获得自己的公平权利。作为有身体缺陷的残疾人,常常也会遭遇隐性歧视。本文就残疾人遭遇隐性歧视这样社会现象作一肤浅探讨,仅供商榷。
一、残疾人遭遇隐性歧视透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推进,现在的招生、招聘条件上已不存在明显的因疾病、身体残疾等而设限的歧视现象。但显性歧视不存在,隐性歧视是否悄然而生呢?
因从事残疾人信访工作,笔者对残疾人遭遇隐性歧视现象屡见不鲜,深感痛觉,现列举一二,述之笔端。
身有残疾的九江市研究生漆某在招录6人的专业考博中笔试名列第五,面试经十多位导师评委独立打分,同样获得第五名,最后总排名第五名的他自以为照程序应该被录取,但结果却是录取了排名第七的考生,他却被拒之了门外。落选给的劝慰是要尊重导师的意见。
南昌市的一名聋人女大学生陈某聪慧努力,聋校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现在某市一所特教学校任代课教师,表现优秀,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2012年参加了我省某县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招聘考试,令人惊讶的是,她在笔试中竞把所有健全人大学生甩在了后面,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聋人先天失聪,没有语言环境,比起正常人来很难掌握正常的语言规范。但她这个第一名却被告之不用参加面试&&经多方沟通联系,给出的解释竞是&&她不是学手语专业的。笔者于特校一线工作十几年,深知我国目前无一所聋人大学开设了聋人手语专业,何况聋人自幼学习和使用手语,还有必要在大学开设手语这一专业课程吗?某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招聘考试是对残疾人严重的隐性歧视。
二、残疾人遭遇隐性歧视的危害
隐性歧视对残疾人来说,可以说是一种说不出的切肤之痛。因为你说都不容易说明白,表面上隐性歧视没有任何破绽,可就是能你拒之门外。虽然如此隐蔽,但它造成的危害却是很大的。
首先,对残疾当事人之伤害自不必说,我至今仍记得陈某那充满无辜而又饱含衰求的眼神,似乎在做无言的控诉。残疾人通过克服心身障碍取得学业上的成功,难能可贵,来之不易,较健全人要多付出超倍的坚辛与汗水。但就算这样,仍然遭到社会的拒绝,对他们来说,太苛刻、太不公平了!
其次,对其他残疾人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其他残疾人可能有的在就学,有的在准备就业,有的正振奋起航&&,但这类隐性歧视事件的屡次发生无疑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打击,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对走向社会心存顾虑,产生怀疑。这将不利于残疾人群体的自信心之培育。
再次,对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和从事残疾人事业的工作者的积极性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无论是特殊教育学校、各类残疾人培训机构、还是残疾人联合会,社会对残疾人的隐性歧视对这些事业的发展是不利的。无论是残疾人教育工作者,各类为残疾人提供培训、就业等服务的工作者,或是残疾人工作者,都是一种挫伤。这等于否认了残疾人服务机构和服务者的成绩,也就是说,无论把残疾人培养得多么优秀,他们步入社会都有可能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三、残疾人遭遇隐性歧视的原因
造成残疾人遭遇隐性歧视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一)社会对残疾人能力的认识有误区
残疾人自古以来因与健全人不一样,而被人们错误的认为是不好的,因而被排挤。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可喜地看到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在逐步提高,但对残疾人的能力认识仍不足。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群体不了解或不够了解。人们脑海中一出现&残疾人&这个词,可能就会想到累赘、负担,从而产生拒绝。
(二)用人单位隐性歧视残疾人的成本低
之所以用人单位敢对残疾人隐性歧视,就是因为他们这样做,并不会招来多大的麻烦,也不会对单位造成什么损失,更不会受到相关的惩处,所以他们才敢对残疾人进行隐性歧视。
(三)保护残疾人不被隐性歧视的法律法规欠缺
之所以有的单位和部门可以堂而皇之的拒残疾人于千里之外,就是因为残疾人遭遇隐性歧视行为没有法律保护,以至残疾人控诉无门。
(四)残疾人的法律维权意识较差
造成残疾人的法律维权意识较差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特殊教育发展缓慢,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一个人的法律意识与他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特殊教育起步晚,发展也比普通教育慢很多。且不说还有很多残疾人没有上学,就受过教育的残疾人而言,因教育发展缓慢,形式与内容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也造成他们的法律维权意识较差。就拿聋校和盲校的教材来说,普校的教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改版得很快。但聋校和盲校的教材却多年未改,很多内容已不合适当前的教育。
再次,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残疾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一旦产生,便会有认命的想法和胆怯、退缩行为。在社会上遇到隐性歧视后,便认为自已是残疾人,就算维权也没什么用的。所以很多残疾人在遭遇了隐性歧视后,都选择了忍气吞声、默默承受。
四、残疾人遭遇隐性歧视的化解对策
针对上述的四个原因,要化解残疾人遭遇隐性歧视的现象,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残疾人工作的社会宣传
全社会支持和理解对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非常重要。要大力加强宣传,特别是对优秀残疾人自强、自立先进事迹的宣传;宣传残疾人通过克服自身的身体障碍,残而不废,残而有为,学有所成,为社会创造财富与价值的精彩人生经历,让社会大众了解残疾人、走进残疾人、接受残疾人,使残疾人真正成为社会大众中的一员。
(二)加大对残疾人隐性歧视单位的惩处
正因为对残疾人隐性歧视的成本低,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就可以轻易地对残疾人说&NO&,所以我们相关政府部门要制订相应的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对这种行为进行来历的惩处。大大增加用人单位对残疾人隐性歧视的成本与代价。要用人单位知道对残疾人进行隐性歧视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的。从而约束用人单位不敢对残疾人进行隐性歧视。
(三)加大对录用残疾人单位的奖励政策
有罚就要有奖,才能体现奖罚分明,也让社会大众了解国家的政策趋向,更好地指导发展方向。现在我国各省对残疾人保障金的征收都有比例要求,如我省安排残疾人的就业比例为1.5%,对达到要求的单位不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但笔者建议相关部门还可以制定奖励政策,如对高于规定比例录用残疾人的单位,每多录用一个人,奖励多少钱一年等,鼓励用人单位多录用残疾人职工。
(四)加强对保障残疾人不受隐性歧视的法律法规建设。
众所周知,法律是带有强制性的,一旦有法律来保护,就算还有少数单位和个人对残疾人进行隐性歧视,那各级残联的维权部门、法律救助部门就有尚方宝剑在手,切实保障残疾人不受或免受隐性歧视,让残疾人能依托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在社会占得一席之地。
(五)加强残疾人维权意识的培养
只有维权意识增强了,残疾人才会主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才会走到舞台中心来唱主角。培养残疾人的维权意识要从小抓起。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初、高中阶段就可开设法律课程,给孩子们普及法律知识。让上中学的残疾少年开始接触法律知识,懂得自己作为公民拥有哪些权利、要覆行哪些义务。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残疾,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必然代价,健全人和残疾人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都是兄弟姐妹。对健全人来说,健全之我们当庆幸自己的健康之身躯,更当为承受残缺的兄弟姐妹们多一份接纳与帮助,而绝非隐性歧视!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浅论和谐社会残疾人宪法权利的特殊法律保护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浅论和谐社会残疾人宪法权利的特殊法律保护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桂林状元:山水之城的古代科举成就(图)
10:34:00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独秀峰旁的清代广西贡院
位于靖江王城东华门的&状元及第&牌坊
&&&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考试制度,也是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基本制度。它始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这种以&择优录取&为特征的考试制度,将读书、考试和走进仕途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而且考试者不受门第、家世、地位的限制,在封建时代具有进步性,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甚至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在科举考试的影响下,广大读书学子都把&读书进仕&作为改变命运的途径,许多人皓首穷经,就为了考取一个功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成了许多苦读学子的座右铭。
&&& 古人科举,要参加好几次考试。先经过县试、府试、院试,取得秀才资格,然后才能参加乡试,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考中即为举人。举人再到京城参加朝廷礼部主持的会试,考中即为贡士。贡士参加最后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录取的人都称为进士。一般全部通过这些考试的人,大都是满腹经纶的,算是当时社会的精英了。
&&& 桂林一直有浓厚的读书风气,古代桂林书院有据可查的有13个之多,其中著名的有宋代的宣城书院,清代的秀峰书院、经古书院、桂山书院等,浓厚的文化教育风气受到称赞,&粤西以贤达称者代不乏人&。
&&& 1657年,清政府将明代靖江王府旧址改建成为广西贡院,作为全广西考生参加乡试的考场,最具规模时有考舍5500间。清代是广西文化大发展时期,据《广西通志稿》记载,清代246年间广西乡试共考出5075位举人,其中桂林有2516名,占了总数的49.6%。桂林文化的发达,由此可以看出来。乡试举行的时候,广西各地前来赶考的秀才云集桂林,靖江王府西华门旁的西华里很快就成了&读书一条街&,读书人络绎不绝,很多客栈都住满了人。这些客栈起的名字也很响亮,如高升客栈、三元客栈、贡院客栈、及第客栈、文长客栈、登科客栈等。
&&& 这5000多位举人到京城参加会试和殿试,最后有585人中进士,其中桂林人有298人,这些进士中的佼佼者,也就是殿试考试第一名获得者称为状元,能获得状元头衔是无数读书人的梦想。
&&& 整个科举制度实行的1300年间,广西一共出了12名状元,桂林占了8名。这8名桂林状元分别是:唐朝乾宁二年(895年)状元赵观文;唐朝天祐三年(906年)状元裴说;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状元王世则;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武状元李珙;清朝嘉庆二十年(1820年)状元陈继昌;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状元龙启瑞;清朝光绪十五年(1889年)状元张建勋;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年)状元刘福姚。在科举考试中连续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第一名的人,就叫&三元及第&,也叫&连中三元&。我国科举史上一共才产生13名&三元及第&者,可以说是百年一遇。临桂县的陈继昌就是最后一位获得&三元及第&称号的人,今天人们在靖江王府正阳门上看到镌刻的&三元及第&匾,就是当时两广总督阮元专门为陈继昌写的。
&&& 在封建社会,有人考中状元是当地了不得的大事,也是一个地方文化发达的象征。桂林科举考试拥有这样骄傲的成绩,一时有了岭南&文化城&、&状元城&的美誉,也产生了许多佳话。状元张建勋和刘福姚是在4年时间内先后获得状元的,这4年间科举考试一共开考了3科,桂林人就在这3科中夺得了两个状元,而且在刘福姚参加的科举考试中,临桂县人一共有8个人中进士,于是当年京城的临桂会馆就挂上了这样一副对联:&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 桂林何以能在这片古称南蛮之地的地方人才辈出,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的呢?最近作家汤松波在《广西日报》发表文章剖析了临桂县科举考试的成就,他的三个观点也可以应用到桂林来,因为桂林在科举考试中的成绩,大半数是临桂人考出来的,而且清代广西出的4名状元,全部是临桂人。
&&& 首先是丰厚的文化土壤。在交通以水运为主的古代,临桂是中国岭南地区交通的重要枢纽,中原从灵渠、西江进入岭西,中南半岛从桂柳运河进入云贵川,两条水路在临桂进行交汇。借助运河交通便利的特殊功能,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和西南文化在临桂形成了大交流和大融合,柳宗元、黄庭坚、苏东坡、周敦颐、范成大、秦观等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在临桂或任职、或流放,或游历讲学,或驻足小憩,更是进一步推动和加速了多元文化的交融,造就了临桂人才辈出的深厚文化土壤。
&&& 其次是浓烈的文化氛围。临桂人历来把读书考取功名步入仕途当作成功的重要标志。在乡间树立的进士、翰林、状元等牌坊,更是无声的动力,指引着当地学子努力读书。
&&& 第三是文化精英的榜样。临桂县产生过一批在广西乃至中国科举史上有着广泛影响的文化精英。广西第一个状元赵观文,中国第一个同科分中状元、榜眼的兄弟裴说、裴谐,支持改革的明宰相吕调阳,清代大臣陈宏谋都出自临桂,&岭西五大家之一&的龙启瑞等人都出自临桂。这些精英的荣耀和事迹,必定对当地百姓起到无比重要的教化作用。
&&& 除了以上理由,桂林当地政府官员重视文化、重视教育也是桂林成为文化城的重要原因。许多任职桂林的官员,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桂林山水石刻中有部分就是在桂林任职的官员留下的。而且官员们对科举考试人才也是大力培养,南宋时期广南西路提点刑狱王正功在独秀峰留下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就是他为赴京赶考的考生们写的勉励的话。同时桂林当地官员还把考取功名的考生的名字镶嵌在靖江王府的城门上,这是何等尊荣,无形中激发了桂林人读书的积极性。
&&& 甲天下的山水自然景观,给了桂林秀美的景色,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长在这里的桂林人也得天地的灵气,风气开明很多。再加上遍布桂林名山的摩崖石刻,更是无声的教科书,让桂林人得到深深的文化浸润,人文教化在这里得到良好的体现。
陈继昌书法作品&&&
陈继昌&& 后无来者的&三元及第&状元
&&& 清朝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广西临桂县举子陈继昌,继在广西乡试中夺得解元之后,又在全国科举考试中一举连夺会试会元、殿试状元,实现了&三元及第&。皇榜一放,朝野欢动。大清朝一百八十年来,只出了两个&三元及第&者。一个是乾隆年间苏州府长洲县举子钱棨,另一个就是陈继昌。陈继昌是乾隆年间的大学士(宰相)陈宏谋的玄孙,一时意气风发,自豪地在自家祠堂中题了一幅对联:
&&& 高祖当朝一品,
&&& 玄孙及第三元。
&&& 他觉得意犹未尽,又作一联:
&&& 高祖六部少一部,
&&& 玄孙三元多一元。
&&& 这幅对联是说:他的高祖陈宏谋在乾隆时期,官居宰辅,朝廷中的吏、户、兵、礼、刑、工六部,陈宏谋曾做过五个部的尚书高官。而陈继昌本人,不仅是&三元及第&,此前在临桂县考选秀才的童生试中,也是第一名,这个第一名叫做&案元&,所以说&三元多一元&。陈继昌题完这两幅对联,觉得还不过瘾,又自刻了一枚铭章,铭文:&古今第十三人&,表示他是自隋唐以来第十三个&三元及第&者。不想这个铭章,竟成了中国科举史上的绝响。陈继昌之后,再也无人能&三元及第&了。
&&& 陈继昌高中之后,先担任翰林院编修,后来朝廷多次派他外出做官,在山西、直隶、甘肃、江西等地为官。陈继昌不论在哪里做官,都坚持操守,清正廉明,因此长期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就连他老家横山的10间祖屋被火烧后,他也拿不出钱来,一直拖了15年,才用他讲学所得部分重建。
&&& 最后陈继昌被提拔为江苏巡抚,本可以好好干一番事业,但是他仅在任一年多,就因体弱多病,又喜欢喝酒,身体更不好,无力再担任官职,于是干脆辞官归田了。在临桂老家卧病3年之后,在1849年去世,年仅59岁。
&&& 陈继昌的著作有《如话斋诗存》传世,收录有诗作100多首,也有少量词作。陈继昌才思敏捷,尤其对对联更为神速。不少楹联堪称神来之笔,在桂林图书馆馆藏的《楹联丛话》一书中还收录了他的不少楹联。如&石壁开精舍;瑶华振雅音&、&茶亦醉人何必酒;花能傲雪况于松&、&守道还如周柱史;著书曾学卷司农&等。当时许多学人名士争相以联相赠,以联会友。林则徐就曾写了一幅&南士渊源承北学;秋曹门馆坐春风&送给陈继昌。
&&& 陈继昌的夫人是侍郎李宗瀚的侄女,也很有诗才。陈继昌连中三元之后,她写了一首诗寄给他,诗里有&独秀高惊天极柱,一枝青出桂林村&的句子,她把&陈三元&比作桂林的&独秀峰&,可见得意之情。
&&& 今天,人们走进靖江王府里头的广西科举文化陈列馆,还可以看到桂林设立贡院以来的历史状况,里面对陈继昌的介绍占了比较重要的部分。
文学大家龙启瑞的小楷书法作品
桂林其他七位状元
&&& 首位广西状元赵观文
&&& 广西第一位状元是临桂县的赵观文,他在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考中了状元。
&&& 赵观文的状元来之不易。因为在考试和录取中,主考官徇私舞弊,将一名学问平庸但后台关系很硬的考生列为第一名,而成绩最好的赵观文仅名列第八。考生们愤而上告,事情惊动了唐昭宗,唐昭宗连夜撤换了主考官,任命了新的主考官,对考生进行复试,赵观文名列第一,高中状元。
&&& 赵观文中状元的时候,唐王朝经黄巢起义军的沉重打击,已经元气大伤,衰败日显。朝政被宦官把持,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赵观文人品正直,不肯与宦官集团同流合污,不久便辞官南归,回到芦笛岩附近飞鸾峰下的老家闲居,后来迁居到城中的进贤坊,不知终年。
&&& 以诗闻名的状元裴说
&&& 唐末状元裴说先祖是山西闻喜县人,他的曾祖父裴曙在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到临桂县当县令,后来便定居桂林。
&&& 当时,桂林因远在岭南,没有遭受频繁的战祸,社会秩序相对平稳。因而裴说的少年时期是平静的,也给了他发奋读书的机会。唐哀宗天佑三年(906年),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举行科考,裴说和弟弟裴谐以才学出众被桂州选送赴京参加科考。裴说高中状元,裴谐名列第三为探花。裴说在京城任礼部员外郎,裴谐则回岭南当县令。
&&& 裴说高中状元之后,在京城做官还不到一年,唐王朝便灭亡了,裴说不肯屈事篡夺唐朝帝位的朱全忠,便趁宰相张文蔚率领百官去大梁迎请朱全忠的时候,弃了官,带着家小离开洛阳,向南方逃难,从而开始了他离乱流亡贫病交加的苦难生活,最后病死在一家客栈中,时年不到30岁。
&&& 裴说是唐末著名诗人,《全唐诗》收其诗作51首传世。元代大诗人辛文房在其所著《唐才子传》一书中,对裴说的评价是:&裴说,工诗,得盛名&。
&&& 首位残疾人状元王世则
&&& 宋状元王世则是人,他因为脚有残疾,成为我国科举史上的首位残疾人状元,人称&拐脚状元&。以残疾之身获状元头衔的人历史上只有3位。
&&&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王世则参加殿试,成绩名列第一。但朝中大臣认为王世则是个腿脚不便的残疾人,选为状元有损国家形象,因此宋太宗对是否钦点王世则为状元一时犹豫不决。这时宰相赵普劝宋太宗不可以以貌取人,尽失天下士人之心。宋太宗最后采纳了赵普的建议,不但钦点王世则为状元,还破例为王世则等新科状元、进士举办了一次琼林宴,开启科举历史上皇帝宴请新科状元的先例。
&&& 王世则当上状元做了京官的第二年,宋太宗因故又对这些新科进士进行重新考试,王世则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又一次夺得第一名。宋太宗非常高兴,给王世则加官进爵,授予&文明殿学士&,升王世则为三品朝官,命其主持科考,选拔人才。
&&& 王世则为人正直,敢作敢为,因建议宋太宗早立太子之事,触怒太宗,宋太宗下令将王世则&贬谪象州,永不复用&。王世则被贬象州,再调蒙州、永州。直到宋太宗去世,宋真宗即位,才得以平反回朝任职,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46岁的王世则在疾病与抑郁中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死于汴京。
&&& 桂林唯一武状元李珙
&&& 桂林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武状元李珙是永福县人,他在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赴京城考试,因武艺出众,文章也优秀,被钦点为丁亥科武魁状元,授官武功大夫。
&&& 宋徽宗年间,金兵大举南犯,围攻宋朝京都。宋徽宗束手无策,匆忙将帝位让与儿子。宋钦宗即位,急令各地火速发兵来救,不料救兵未至,金兵已攻破汴京,将徽、钦二帝掳去。此时李珙驻军广南西路融州府,接到皇帝的勤王诏书,正欲领兵北上,但广南西路督府元帅程大器见金兵来势凶猛,不愿出兵北上。李珙只得招募死士三千,于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率三千孤军北上勤王,与南下数万金兵激战于衡州(今湖南衡阳市)。
&&& 李珙孤军被金兵团团围困于一座高山,金兵主帅派人招降李珙,李珙撕下战袍一角,血书绝命诗一首交金兵使者带回,那诗写着:
&&& 草间虽可活,丈夫誓不为。
&&& 今为忠义死,做鬼亦杀贼。
&&& 在杀伤大量金兵后,李珙与全军三千余人全部战死,无一生还。李珙终年48岁。
&&& 文学大家龙启瑞
&&&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三月,27岁的临桂县举子龙启瑞在北京礼部会试中名列头甲,随后又在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中名列榜首,被钦点为状元。任翰林院修撰。
&&& 咸丰元年(1851年)六月,广西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击破清军重围,直逼广西省会桂林城,桂林告急。这时候龙启瑞正在家为父亲守灵。驻守桂林的广西巡抚邹鸣鹤登门请龙启瑞出山,协助守城。龙启瑞文武双全,建言献策,果然保住了桂林城,迫使太平军撤围桂林,北上全州。
&&& 咸丰七年(1857年)龙启瑞升任通政司副使,官居三品,同年十一月被任为江西学政,他在赴任途中,人还未到江西,又被升任为江西布政使。三年之中,龙启瑞连升三级,被委任为封疆大员。太平军围攻南昌城时,龙启瑞在南昌城坚守,终日劳累过度,终于忧患成疾。咸丰八年(1859年)九月,龙启瑞病逝于南昌任上,年仅45岁。
&&& 龙启瑞博学多才,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岭西五家&之一。龙启瑞为后人所敬仰的,还是因为他在晚清文坛上的显著地位,他一生著述了几十部极有价值的治学专著和文学诗词专著,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 赴日访问的状元张建勋
&&& 张建勋字季端,号愉谷,临桂县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41岁的张建勋进京参加科考,会试中选之后,他接着在殿试中以一篇《名以食为天》的策论,一举夺魁,高中状元。
&&& 张建勋这一篇《民以食为天》的殿试策论是一篇精言宏论,在参加殿试者中,不同凡响。当时光绪皇帝刚亲政,很想励精图治,从根本上改变国弱民穷,国运日衰的现状,他见了张建勋这篇策论,不由龙心大悦,遂将张建勋钦点为状元。时至今日,&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仍然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播,而状元张建勋的名字,却极少有人知道了。
&&& 张建勋中状元后,被委任为翰林院编修,5年后被委派到云南做乡试主考官,他在云南5年,倡文重教,身体力行,深得云南人民的信赖,官绅、士人、百姓皆感戴其德。
&&&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张建勋被清政府派往日本访问,考查学务。张建勋是位著名的书法家,他在日本考察访问期间,与日本友人互研书法,互赠书画作品,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1918年5月,张建勋在天津辞世。他著有《愉谷诗稿》传世。
&&& 一身傲骨的状元刘福姚
&&& 刘福姚,字伯崇,生于临桂县东乡刘家里。光绪十八年(1892年),刘福姚应进士科考,一举夺魁,被光绪皇帝钦点为状元。
&&& 刘福姚高中状元的这场科举考试中,临桂人出现了&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的盛况,一时传为美谈。
&&& 刘福姚一生为人耿直清正,不肯阿谀奉承。他只尊重忠心为国为民的人,不屑与朝中那些蝇营狗苟钻营弄权的王公大臣为伍。他常对同僚和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为官可以无禄,不可无骨!&
&&&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他同晚清著名词人王鹏运、朱祖谋时常聚在一起,创作了大量带有伸张民族正义、反抗侵略的词作,集成一部《庚子秋词》,这些词作,被后来的学者誉为&反侵略文学&。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也就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前夕,刘福姚在愤懑郁结中死去,他大约活了49岁。&&&
关注桂林生活网微信
责任编辑:system
社会娱乐国内国际广西桂林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主扮男装考科举当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